旅游心理学第三版刘纯主编

合集下载

旅游心理学(第三版)教学课件:导游服务心理

旅游心理学(第三版)教学课件:导游服务心理

•如果还在最后搞一次气氛热烈的联欢活动,效果更好
第五章 《旅游心理学》高教版 14
• 分析游客活动规律,辨证调节活动节奏
–紧松搭配
•处理好全程活动不同阶段的紧与松 •处理好在各地游览活动中紧与松 –日程的安排既要根据不同属性的旅游团的需求,又要普遍注意 到团中成员的年龄和体力 –既使体力强,精力充沛者有发挥的余地,而又使体弱者不致过 分疲劳 –既注意每天活动不太紧张劳累,又注意活动不雷同 –用文娱、购物等活动多样刺激,对体力恢复进行积极性调节
第五章
《旅游心理学》高教版
8
• 促成和增强旅游团的群体凝聚力
–旅游团的群体特点
•临时性 •一致性 成员之间相互没有成见,人际关系简单 容易形成群体规范,服从群体利益,服从导游安排,有较强的 从众倾向。一致性占主导地位 •矛盾性 有产生矛盾的很大的可能性
–努力建立旅游团的群体规范
•在初始阶段,利用对导游员的期望和依赖性最大的心理状态,建立群体 规范 •群体规范促使旅游团成员沟通思想、交流感情 •通过相互模仿,受到暗示,顺从于规范压力等,形成维系旅游团的群体 凝聚力
•较大空间的自然山水景观可以“游”为主,以“导”为辅 •古迹、文物、民居等人文景观则应以“导”为主,以“游”为辅
【案例讨论】
导游员讲解
游客却在聊天
小徐是刚跨出校门的导游员,一次他带了一个来自广州的旅
游团,上车后,与前几次带团一样,小徐认真地讲解起来。然而游 客对他的讲解却无动于衷,不但没有报以掌声,坐在车子后排的几 位游客反而在津津有味地侃起自已的话题。虽然也有个别游客表示 抗议,但那几位游客依然我行我素。看到这种情形,小徐竭力保持 自己的情绪不受后排讲话游的影响,但又不知道怎样才能阻止他们 的聊天。

旅游心理学(第三版)教学课件: 旅游者的个性倾向分析

旅游心理学(第三版)教学课件: 旅游者的个性倾向分析

第一章
《旅游心理学》(高教版)
3
• 二、消费需求
– (一)消费需求的概念
– 消费者对以商品和劳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的要求和欲望,即 消费者通过支付货币去购得某一商品或服务
– (二)消费需求的产生
– 人的需要是客观存在的。这是“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
– (三)消费需求的基本特征
• • • • • •
第一章
《旅游心理学》(高教版)
12
• 旅游动机可简单分为一般动机和具体动机 • 一般动机即指人们外出旅游的根本原因 • 具体动机是指人们选择旅游目的地、旅游方式、 旅游吸引物和旅游服务种类的原因。以下6种:
– – – – – – 1. 与工作和经济活动相关的动机 2.与消遣娱乐和享受相关的动机 3. 与社会和自我实现相关的动机 4.与文化和个人教育相关的动机 5. 与身体和心理健康相关的动机 6. 与宗教活动相关的动机
5
自我实现需要:成就、理想、抱负……
4
3 2 1
尊重需要:自尊、尊重、赞赏、自信、权力、地位……
社交需要:友谊、爱、归属、信任…… 安全需要:职业安全、劳动安全、人身与财产安全……
生理需要:吃、住、穿、睡眠、性……
马斯洛认为,并非所有的人都具有依次发展的五种需要,每一时 期都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而其他的需要则处于从属的地位;人们 并不都能得到五种需要的满足,需要等级越高人们能得到满足的比率 越小。
• 4. 旅游消费是一次性消费
– 旅游活动一旦结束 ,使用权就结束,不可重复使用 – 同一时间只能购买和消费一个单位的旅游产品
• 5.旅游消费是弹性较大的消费
第一章 《旅游心理学》(高教版) 6
• 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旅游心理学(第三版)教学课件:饭店服务心理

旅游心理学(第三版)教学课件:饭店服务心理

第六章
12
第二节
客房服务心理
第六章
《旅游心理学》高教版
13
一、宾客在客房的心理需求
• 受人尊重心理
• 宾客希望看到亲切的笑脸,听到热情的语言,得到周到的 服务 • 宾客希望自己的人格、宗教信仰、生活习性都能得到充分 的尊重 • 宾客要求自己对房间的使用权能得到尊重
• 宾客希望尊重延伸到自己请来的客人和商业伙伴
18
• 周到
• 服务周到是赢得客人积极评价的有效途径之一 • 应一丝不苟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 勤快
• 客房内外的清洁卫生全靠服务人员勤快的工作来维持 • 服务人员要做到四勤:手勤、眼勤(勤观察)、嘴勤(主 动询问)、腿勤 • 管理人员更要做到五勤:勤检查、勤巡视、勤观察、勤指 导、勤补台
• 灵活
• 既坚持规范化服务,又能以灵活多变的服务方法,提供个 性化服务
• 耐心
• 工作繁忙时不急躁 ,心情不好时不烦躁 • 宾客有意见耐心听取不厌烦,宾客有要求尽可能满足不怕 麻烦 • 对老弱病残客人照顾细致,对爱挑剔的客人多作耐心的工 作
第六章
• 超值
• 宾客对超常服务十分赞赏,因为这带来了超值的心理享受
《旅游心理学》高教版
19
第六章
《旅游心理学》高教版
20
一、餐厅服务心理概述
《旅游心理学》高教版 23
– 色彩与照明
第六章
• 提供优质服务
– 满足宾客安全卫生心理需求的服务
• • • • • •
• • • •
在采购、验收、制作、销售等环节上把好卫生关 仪容仪表应符合卫生要求 服务操作应充分体现对卫生的重视 窗明椅净,地面无纸屑,卫生无死角,餐厅内无异味 餐酒茶具应完好,餐巾、毛巾要干净整洁 关照宾客照看好自已携带的物品

旅游心理学(第三版)教学课件: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心理素质

旅游心理学(第三版)教学课件: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心理素质

第九章
<旅游心理学>高教版
14
五、培养坚强的意志
意志就是人们自觉地克服困难 以达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第九章
<旅游心理学>高教版
15
第九章
<旅游心理学>高教版
8
一、培养良好的注意品质
• 提高注意的自觉性
– 明确自己所应完成任务的意义 – 培养对所从事工作的兴趣
– 尽量排除各种干扰
– 锻炼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 – 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扩大注意的范围
– 面对熟悉的事物,注意的范围就大 – 任务要求也影响注意的范围
• 培养合理的注意分配
第九章
<旅游心理学>高教版
2
第一节 职业心理素质与服务质量
第九章
<旅游心理学>高教版
3
一、旅游服务质量直接与职业心理 素质相关
• 要求旅游服务人员有很高的职业心理素质
– 旅游业销售的是以无形产品为主的旅游产品 – 旅游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工作都是由旅游服务人员于 宾客在场的情况下完成的 – 在不少时间和空间还是由个人单独完成的
• 品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品德在心理品质素养中居首要地位
– 诚实-讲实话,办实事,有“慎独”美德 – 善良 -想游客之所想,急游客之所急 – 尽责 -克尽职守,为游客的负责,对社会负责 – 自重 -不作有损国格、人格的事 – 敬业 -热爱旅游服务职业
第九章 <旅游心理学>高教版 5

认知
– 感知力 -善于倾听、善于观察 – 记忆力 -按程序完成工作和针对具体客人提供个性化服务 – 注意力 -注意力相对集中稳定、适当分配主次、适时灵活转移 – 思维力 -特殊情景,更需思维的敏捷和果断

旅游心理学(第三版)教学课件:旅游产品售后服务心理

旅游心理学(第三版)教学课件:旅游产品售后服务心理
• 求尊重的心理 • 求宣泄的心理 • 求补偿的心理
• 投诉宾客的心理需求
– 投诉的类型
• • • • 有关设施设备的投诉 有关服务质量的投诉 有关服务态度的投诉 有关异常事件的投诉
第八章
《旅游心理学》高教版
7
• 满足投诉宾客心理需求的 举措
– 投诉处理的原则
• 真心诚意帮助投诉者 • 绝不与投诉人争辩 • 维护旅游组织合法的利益
• 使有怨言或打算投诉的客人消气从感情上接近客人
– 向返回的宾客寄送意见征询单
• 意见征询单的条目要简要明了 • 附上回寄信封和邮资– 建立宾客Fra bibliotek案 – 主动联系
• 促销活动时,向附近的老主顾寄发促销材料和优惠券 • 主动向有一定规律性的老主顾(如商务旅游者)联系
– VIP工作
第八章
• 写亲笔信、寄生日祝贺信 《旅游心理学》高教版
• 在感情和心理上与投诉者保持 一致
– 消除其对管理人员的戒备心 理 – 要把投诉者看成是需要帮助 的人 – 使客人感到是被尊重和被同 情的
• 果断地解决问题
– 向投诉者表示真诚的感谢 – 能够解决的问题,应迅速回 复 – 明显失误,应立即致歉赔礼 ,做出补偿 – 所有投诉,尽量在投诉人离 店(境)前得到圆满解决 8
第八章
《旅游心理学》高教版 13
第三节 售后服务心理
第八章
《旅游心理学》高教版
14
一、售后服务的概念
• 售后服务是指旅游者结束旅游离开饭店或离境后, 企业同宾客保持着经常性的联系,由旅游企业向宾 客继续提供的一系列服务
– 老主顾不再光顾的主要原因有:
• 经朋友建议,转而购买其他旅游企业的产品或服务
• 处理投诉的技巧

4旅游心理学刘纯 - 第四章

4旅游心理学刘纯 - 第四章

授课内容
13 劳动心理 14 群体与团队建设 15 沟通 16 人际关系 17 领导心理
18 组织心理 19 旅行社服务心理 20 旅游交通服务心理 21 饭店服务心理 22 旅游企业售后服务心理
课时数 1~2 2~3 2~3 2~3 2~3
1~2 2~3 1~2 2~3 1~2
根据课程进度,大概可安排总课时50左右。
(2)刺激辨别 刺激辨别(stimulus discrimina
-tion)是指当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并 没有一个条件刺激伴随时,反应会逐渐 减弱并很快消失。
2.工具性条件反射 •工具性条件反射(operate conditioning), 也称操作性条件发射,是指个人学习去做那些 能产生正面结果的行为而避免产生负面结果的 行为。
旅游心理学
主讲人:刘纯 教授
章节
1 导论
2 旅游行为的研究模式 3 旅游知觉 4 学习与旅游行为 5 旅游动机 6 态度与旅游行为 7 个性、生活方式、个性结构与旅游行为 8 社会群体对旅游行为的影响 9 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10 个体差异与管理 11 激励 12 压力
课时数 1
1~2 2~3 1~2 2~3 2~3 2~3 2~3 1~2 1~2 2~3 1~2
目录
第一编 概论 第二编 旅游者心理 第三编 旅游企业管理心理 第四编 旅游企业服务心理
第四章 学习与旅游行为
第一节 学习与学习理论
一 、学习
•学习(Learning)是指由经验产生的行 为中相对持续不断的变化 。
二、学习理论
(一)行为学习理论
•行为学习理论(behavioral learning theories)认为学习是对外部事件做出反 应的结果。

大学生旅游动机及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旅游动机及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旅游动机及影响因素研究--------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12贸经2班20121088 郑新蕾摘要: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也加入了旅游大军的行列,本文旨在从大学生的角度深入分析研究他们出游的主要动机,以及影响他们出游的动机的影响因素。

中心词:大学生旅游动机影响因素动机激发引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中国旅游业迅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和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强和闲暇时间多等特点,孕育了一个极为可观的消费市场,有着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其消费行为对整个社会有着强烈的示范作用。

随着大学生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旅游支出在生活中的比重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因为大学生自身年龄,心理,生理,生活环境等方面的特殊性,因此他们的旅游动机也有一定的特殊性。

大学生年龄适中,没有家庭和工作的负担,正处于青春期,生理也基本成熟,他们对很多东西都富有兴趣,精力也相当充沛。

大学时期是智力发育,个性形成,兴趣培养,人生目标的制定的关键时期。

处在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广博的兴趣爱好,容易接受新事物等。

校园生活非常轻松,闲暇时刻较多。

另外大学生毕竟没有挣钱,他们的经济不独立。

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旅游行为。

他们的旅游行为越来越受到旅游经营者和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分析大学生旅游动机以及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 ,总结其特点并探讨如何激发大学生旅游动机。

一、旅游动机的概念和分类旅游动机的概念来源于心理学中动机的概念。

刘纯主编的《旅游心理学》中将动机界定为:动机是“能发动和维持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指向一定目的的心理倾向”。

动机概念的核心应该就是“引发、维持一个人活动的动力因素”。

旅游动机是推动人进行旅游活动的内在动力,是人们对旅游的主观设计,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的功能,能启动旅游活动并使之朝着目标前进。

旅游心理学(第三版)教学课件:人际关系和管理

旅游心理学(第三版)教学课件:人际关系和管理
第十二章
案例
梁太太说话真管用
小张的团原定杭州游览后直飞广州,由于台风的影响, 原先从杭州飞广州的航班现已改为从上海飞广州,为了准 时抵达上海机场,这个团在杭州的游览就不得不减少半天。 尽管小张作了周密的计算和安排,杭州的景点还是要砍掉 一个。 领队是一个新手。听完小张的情况介绍后,六神无主, 只好说:“你看着办吧!”小张想把计划变动的情况直接 告诉全团的游客,但是,一想到上一次改变日程、减少景 点而遭到全团游客一致反对的情景。他就挠头。小张于是 打电话向赵先生请教。 赵先生问:“这个团有没有团长?” ……
第十二章 《旅游心理学》高教版 20
四、社会渗透和个性的自我暴露
• 社会渗透理论
• 阿特曼和泰勒把人们逐渐相互接近变得亲密的过程称为“社会渗 透”
– 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发展,一般须经过四个阶段
• 定向阶段
– 交往初期谈谈无关紧要的话题,只有浅层的自我表露
– 努力给别人正面的自我表现,避免对别人任何的批评
感情的需求-表现在感情上愿意与他人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关系
人际行为基本倾向 行为积极性 心理需求 主 动 性 主动与人交往 支配他人 对他人表示亲密
《旅游心理学》高教版
被 动 性 期待他人接纳自己 期待他人引导自己 期待他人对自己表示 亲密

控 感
第十二章

制 情
4
三、人际关系的心理结构
• 人际关系的基本因素
– 融洽的人际关系对青年员工的健康更有意义
• • • • •
第十二章
给青年以稳定感和归属感 使青年获得社交的经验 给青年以培养社会洞察力,提高宽容和理解的能力的机会 发展青年对集体的忠诚心 给青年以学习劳动技术的好环境
8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Psychology of Leisure Travel课程编码:05111810学时:32学时学分:2学分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课程类别:理论课先修课程:旅游学概论、导游概论开课学期:第四学期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旅游心理学是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本科层次学生开设的学科基础课。

旅游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应用分支学科,是研究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旅游心理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基础学科,只有很好的掌握旅游心理学的知识,才能更好的学习和把握旅游管理专业的各门后续课程,尤其是为市场营销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心理学有关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掌握研究旅游活动过程中人们心理及行为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了解旅游活动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明确影响旅游者旅游行为的心理因素包括感知、动机、态度和个性方面以及社会因素的群体、家庭、社会阶层和文化四个方面;掌握提高人的心理素质的基本方法,为今后服务工作和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旅游心理学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使学生掌握旅游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学会用旅游心理学理论分析和解决旅游服务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使学生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旅游管理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实践能力。

真正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服务,为毕业后更好的从事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理解研究旅游心理学的目的和重要意义。

[本章主要内容]:1.1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2 旅游心理学与相关学科1.3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4 旅游心理学研究的意义[本章重点]:1.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本章难点]:1.心理学的概念第二章旅游知觉[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感觉和知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包括感觉的一般规律、知觉的特性、心理定势的应用、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2006-10-26 18:1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大中小】【我要纠错】081803☆地质工程二选一:岩体力学:岩体力学,刘佑荣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李粮纲,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101地球科学学院070500地理学01-06方向:二选一: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曹伯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经济地理学导论:经济地理学导论,杨万钟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第四版07方向:旅游地理学:旅游地理学,保继刚,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第二版070702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环境与地质,吕炳权、孙志国编,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070704☆海洋地质海洋科学导论:海洋科学导论,冯士笮、李凤岐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070900☆地质学地球科学导论:地球科学导论(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刘本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7090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二选一:结晶学及矿物学:结晶学及矿物学(上、下册),潘兆橹,地质出版社,1998,第三版岩石学:岩石学(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路凤香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70902☆地球化学二选一:应用地球化学:应用地球化学,蒋敬业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武汉大学化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70903☆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王良忱等,石油出版社,1996070904☆构造地质学区域大地构造学:中国大地构造学,万天丰等,地质出版社,2002070905☆第四纪地质学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三版070922☆★生态地质学环境学导论:环境学导论,何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071200科学技术史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杨伦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遥感概论:遥感概论,彭望琭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2资源学院070501自然地理学土地管理学:土地管理学总论,陆红生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070704☆海洋地质01—04方向:盆地分析:沉积盆地分析基础与应用,李思田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5方向:应用地球物理:地球物理勘查设计采集处理,刘天佑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06—09方向:海洋资源与环境:海洋环境与地质,吕炳全等,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07090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二选一:区域成矿学:区域成矿学,翟裕生等,地质出版社,1999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定量地质学理论与方法,赵鹏大等,地质出版社,2004081801☆矿产普查与勘探01—05方向:二选一: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范永香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定量地质学理论与方法,赵鹏大等,地质出版社,200406—13方向:二选一:含油气盆地分析:沉积盆地分析原理与方法,王成善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盆地分析:沉积盆地分析基础与应用,李思田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81802☆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二选一: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吴信才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遥感导论:遥感导论,梅新安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81820☆★地学信息工程二选一:C语言: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最新版资源信息系统:资源信息系统教程,吴冲龙,地质出版社,2004081823☆★非传统矿产资源开发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杨伦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081826☆★能源地质工程二选一:含油气盆地分析:沉积盆地分析原理与方法,王成善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油气综合勘探:石油资源地质评价导论,武守诚等,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081827☆★资源管理工程二选一:国土资源学:国土资源学,吕贻峰等编写,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矿产经济与管理:矿产经济与管理,李万亨,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082001油气井工程二选一:保护储集层技术:储集层保护,罗平亚,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保护储集层技术,张绍槐等,石油工业出版社,1990材料科学概论:材料科学概论,许并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082002☆油气田开发工程石油开发地质学:石油开发地质学,谢丛娇,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120405☆土地资源管理土地管理学:土地管理学总论,陆红生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03工程学院081400土木工程二选一:钢筋混凝土结构原理:混凝土结构原理,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合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施工,毛鹤琴,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081401☆岩土工程二选一: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李智毅、唐辉明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地下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地下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陈建平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岩体力学:岩体力学,刘佑荣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控制测量学:控制测量学,孔祥元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081602摄影测量与遥感摄影测量学:摄影测量学,金为铣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081822☆★地下建筑工程地下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地下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陈建平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081830☆★资源与环境遥感二选一: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吴信才,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数字图像处理:数字图像处理,贾永红,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081831☆★钻井工程钻井工程理论与技术:钻井工程理论与技术,陈庭根,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081903☆安全技术及工程现代安全管理:现代安全管理理论与实务,毛海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104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070800☆地球物理学、081802☆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081825☆★地球物理工程考生可从各教材中选择出对应的勘探方法:1.应用地球物理学原理,张胜业、潘玉玲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2.应用地球物理数据采集与处理,刘天佑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3.地球物理反演基本理论与应用方法,姚姚、陈超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4.地球物理方法综合应用与解释,李大心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综合三选二:接口与通讯: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原理与应用,刘乐善,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最新版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教程,程佩青,清华大学出版社,最新版传感器技术:传感器的理论与设计基础及应用,单成祥,国防工业出版社,最新版081829☆★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浅层地球物理资料综合解释:地球物理方法综合应用与解释,李大心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105环境学院070602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专业综合:大气科学概论,徐玉貌、刘红年、徐桂玉,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070922☆★生态地质学生态地质学:环境生态学,金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第一版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郜金荣、叶林柏,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077501环境科学专业综合:环境管理学,叶文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81500水利工程专业综合:地下水动力学,陈崇希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水力学,吕文肪等,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岩体力学,刘佑荣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土力学,方云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081821☆★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地下水动力学,陈崇希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水力学,吕文肪等,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环境学导论,何强、井文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第三版环境工程导论,王建龙,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106珠宝学院050404设计艺术学二选一:电脑首饰设计:犀牛Rhino 3D魔典,周豪杰编著,中国地质出版社,2002首饰制作工艺:现代首饰工艺与设计,邹宁馨等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070920☆★宝石学二选一:宝石鉴定:宝石学证书课程,英国宝石协会,陈钟惠译,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计算机程序设计实践: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最新版107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070300化学化学综合:分析化学,武汉大学等五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四版070921☆★岩石矿物材料学现代测试技术: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周玉,武高辉编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二选一:现代测试技术: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周玉、武高辉编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材料表面与界面(表面化学部分):界面化学,颜肖慈、罗明道,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081704应用化学二选一: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傅献彩,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第二版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化学,潘祖仁,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第三版201信息工程学院0774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原理,庞丽萍,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第三版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康光华,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李元,南京大学出版社,第一版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原理,庞丽萍,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第三版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吴信才,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202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050404设计艺术学产品艺术设计:电脑工业设计,李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080200机械工程二选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杨代华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机械原理:机械原理,孙恒,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第二版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余锡存等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第一版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路及电子技术:电路,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第四版电子技术基础(模拟、数字部分),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四版203计算机学院0774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原理,庞丽华,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第三版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原理,庞丽华,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第三版301管理学院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二选一: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薛华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技术经济学:技术经济学,徐莉等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120200工商管理01、02、04方向:企业管理概论:企业管理概论,黄渝祥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03方向二选一:会计学原理:初级会计学,郭道杨、朱小平,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管理会计学:管理会计学,朱海芳,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05方向二选一:旅游心理学:旅游心理学,刘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旅游市场学:旅游市场学,林南枝,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120201会计学二选一:管理会计学:管理会计学,朱海芳,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审计学:审计学,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120202企业管理企业管理概论:企业管理概论,黄渝祥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20203旅游管理二选一:旅游心理学:旅游心理学,刘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旅游市场学:旅游市场学,林南枝,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第二版302经济学院020100理论经济学01方向:现代政治经济学:现代政治经济学,程恩富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02方向: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余瑞祥,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03方向:世界经济十论:世界经济十论,程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4方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邓宏兵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020200应用经济学01方向:现代产业经济学:现代产业经济学,刘志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2方向:区域经济学教程:区域经济学教程,孙久文、叶裕民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03方向: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古扎拉蒂著,林少宫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第三版04方向:金融学原理:金融学原理,彭兴韵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081824☆★资源产业经济现代产业经济学:现代产业经济学,刘志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03政法学院010108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概论,胡显章、曾国屏,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3010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法理学:法理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张文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原理:政治学导论,杨光斌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071200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史:科学技术概论,胡显章、曾国屏,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20400公共管理政治学:政治学基础,王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04艺术与传媒学院050302传播学传播实务:媒介管理学,邵培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一版现代广告学,何修猛,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第六版050404设计艺术学01方向:环境艺术新视野,系列丛书,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02方向:动漫艺术教程,张弓、汪洋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03方向:图形创意,林家阳著,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904-05方向: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刘滨谊,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06方向:新编大学书法,洪丕漠、晏海林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07方向: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设计,刘惠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08方向:图像音乐运动:实用媒体美术,(美)泽特尔著,赵森森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第三版401外国语学院050201英语语言文学01方向:英美文学:英国文学选读,吴伟仁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美国文学选读,吴伟仁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02方向:英语语言学:语言学教程,胡壮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修订版03方向:英语文化与翻译基础: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汉英诗歌翻译与比较研究,张保红,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1-03方向:应用语言学:语言学教程,胡壮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修订版04方向:二选一:科技俄语:大学俄语科技阅读基础,董宗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一版大学俄语:大学俄语(东方7-8),北京外国语大学、莫斯科普希金俄语学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第一版402数理学院070102计算数学二选一:数值分析:数值分析,李庆扬、王能超、易大义,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数学物理方程:数学物理方程讲义,姜礼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70104应用数学二选一:概率论:概率论,齐民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常微分方程:常微分方程教程(前六章),丁同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70207光学高等数学: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第五版403体育部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01方向:户外运动理论与技术:户外运动,闻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2方向:各专项理论与技术:田径,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最新版游泳,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最新版篮球,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最新版03方向:体育管理学:实用体育管理学,孙汉超等,人民体育出版社,最新版501高等教育研究所040106高等教育学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陈孝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第二版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选择与入学考试初试专业基础科目不同科目复试)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靳希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陈孝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第二版502应用心理学研究所040203应用心理学01- 03方向:专业综合:心理咨询与治疗,江光荣,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修订版04方向:认知心理学,王甦、汪安圣,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第一版05方向:现代心理技术学,杨鑫辉,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旅游心理学(第三版)教学课件:影响旅游消费行为的社会因素共23页

旅游心理学(第三版)教学课件:影响旅游消费行为的社会因素共23页
旅游心理学(第三版)教学课件:影响旅游 消费行为的社会因素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文化对旅游行为的影响

文化对旅游行为的影响

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旅游心理学》论文论文题目:《文化对旅游行为的影响》任课教师:徐*年级:2013级专业:旅游英语*****学号:************文化对旅游行为的影响摘要:人类的文化习得与旅游行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人有着各不相同的文化习得。

然而这些文化习得为人们以旅游为目的的出行上或多或少地影响人们选择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路线的设计等等。

旅游形成初期的旅游活动可能仅仅是出于以探亲访友、商业交流为目的的出行活动。

随着经济,政治,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出行的目的不再局限于此,度假休闲游等一系列丰富的旅游活动也随之兴起。

关键词:文化、差异、旅游行为。

文化可以视为社会的个性。

它不仅包括一个群体所产生的物质产品和提供的服务,而且还包括他所重视的抽象的观点,如价值观和世界观。

文化修养是习得的行为,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从其文化中学到了一整套独特的信念、价值观、态度、习惯、风俗、传统与行为方式。

文化修养影响人们的生活报负、所承担的角色、与他人的联系手段、理解事物的方法、所需要的商品与服务以及作为消费者的行为方式。

然而文化的修养习得,也同样对旅游行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这其中就包括了地域、个人修养级受教育程度等文化差异对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出行方式、旅游活动项目的选择等。

一、地域文化对旅游者旅游行为的影响中国地大物博,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个地域之间的文化各便有所不同,加之改革开放后国内经济建设等迅速发展,不少西方文化也流入国内,人们对与自身不同文化的好奇心也由此产生。

如地域差异形成的不同民俗文化,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等,已经成为旅游者出游的重要因素。

1.名俗文化差异我过自古便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民俗文化历史悠久,旅游活动的各个方面几乎都与民俗有关,民俗文化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

我国少数名族聚居地大致可划分为北方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南方少数民族聚居地和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

旅游心理学(第三版)全书课件汇总整本书电子教案(最新)

旅游心理学(第三版)全书课件汇总整本书电子教案(最新)
比如,住酒店,常常会有几个客人指指点点议论,“不怎么样嘛! 付同样的钱,为什么这家酒店不如上次住的那一家?”带客人品尝风味 ,客人不说“吃的好”,而说“马马虎虎”;游览景点,客人不说“这 一次玩得开心”,而说“上一次玩得开心”。还常常要问:“小李呀, 还有什么地方没有玩到?”
有时候,小李为了让客人满意,主动与有关方面联系。联系的结果是 ,只要增加一点费用,就能让客人住上更好的酒店,品尝更好的美味, 游览更多的景点……但是,一听说要增加额外费用,客人又不愿意了, 还说了些不太好听得话,让小李感到十分为难。
绪论 8
(二)旅游服务心理
心理因素在旅游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研究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各个环节的心理需求,和服
务人员应采取的相应心理和服务措施 研究旅游服务人员的心理活动特点、应具备的心理品
质 研究如何培养和训练旅游服务人员良好的心理品质
(三)旅游管理心理
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必须依赖高素质、高投入的员工自 觉地完成
第一章
23
第二章
旅游者的 购买态度与购买决策
第一节 学习与旅游者的购买行为
从普通人变成为旅游者或旅游 爱好者,是个学习过程。
第二章
《旅游心理学》 高教版
25
案例
客人怎么这么不知足
小李从事导游工作以后,觉得客人并不像自己原来所想的那样,自 己为客人提供的服务似乎总得不到客人的首肯认同,而一切都是按合同 照规定进行的。
旅游动机可简单分为一般动机和具体动机
一般动机即指人们外出旅游的根本原因
具体动机是指人们选择旅游目的地、旅游 方式、旅游吸引物和旅游服务种类的原因。 以下6种:
1. 与工作和经济活动相关的动机 2.与消遣娱乐和享受相关的动机 3. 与社会和自我实现相关的动机 4.与文化和个人教育相关的动机 5. 与身体和心理健康相关的动机 6. 与宗教活动相关的动机

整理旅游心理学教案

整理旅游心理学教案

旅游心理学教案《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2301008课程名称:旅游心理学英文名称:Tourism Psychology课程性质:专业课程总学时:54学分:3适用对象:旅游管理专业四年制本科学生先修课程:旅游概论导游业务全国导游基础旅游法规与政策等1.编写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旅游心理学》是旅游管理本科的专业课程,是宾馆(酒店)专业、导游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是将心理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运用于旅游服务业的应用性学科。

《旅游心理学》作为研究旅游者的心理活动及其客观规律的一门学科,其基本目的就是解释人们为什么旅游,影响人们旅游决策的因素是什么,亦即是怎么做出这些决策的等等。

通过对旅游者心理的研究,可以了解那些激励并影响旅游者做出各种旅游决策的心理因素,从而为旅游市场的预测开发、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心理学依据,促进国际旅游事业的发展。

(二)教学基本要求《旅游心理学》主要讲授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的需要和动机、旅游知觉、旅游者的个性、态度等因素对其旅游决策影响的心理学知识。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旅游管理专业所需的旅游心理学知识,理解旅游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使其在以后的实际旅游接待和服务工作中更有预见性和针对性,提高自身综合业务水平。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主要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同时运用课堂讲授与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学图片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四)实践环节无(六)本课程于其它课程的联系在学习本课程前学生需学习包括《旅游资源学》、《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和《模拟导游》等课程的相关知识与基本理论。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旅游心理学》,刘纯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2、《旅游心理学》,甘朝有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3、《普通心理学》,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二、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旅游心理学概述一、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心理学.旅游心理学的概念2.掌握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及人心理的实质3.了解旅游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方法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心理学基本理论要点:1.△心理学及其研究对象2.△心理的实质3.△心理学的发展第二节旅游心理学概述要点:1.△旅游心理学的概念2.△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及意义第二章旅游者的知觉一、教学基本要求1.旅游知觉的概念.特征2.掌握旅游者知觉的影响因素3.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旅游者知觉的影响因素要点:1.△旅游知觉的概念.特征2.△旅游知觉的种类3.△旅游者知觉的影响因素第二节旅游中的社会知觉要点:1.△对个人的知觉2.△对人际关系的知觉3.△社会知觉误区第三节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要点:1.△时间知觉与旅游决策2.△距离知觉与旅游决策3.△交通知觉与旅游决策4.△旅游目的地知觉与旅游决策第三章旅游者的动机一、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动机的产生过程及其强度和方向2.熟悉人的基本需要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3.能够分析旅游者的动机与行为,旅游者动机的多源性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动机要点:1.动机与动机过程2.动机的强度3.动机的方向第二节旅游者动机与行为分析要点:1.△○旅游需要2.△○旅游动机3.△○旅游行为分析第三节旅游动机的激发1.△努力开发有特色的旅游产品2.△提高旅游服务质量3.△加强旅游宣传第四章旅游者的学习一、教学基本要求1.明确学习的定义2.了解行为的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3.掌握旅游者旅游行为的学习过程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学习要点:1.学习2.学习理论第二节旅游行为的学习要点:1.△○旅游动机的学习2.△○旅游态度的学习3.△○对减少觉察风险和购买后疑虑的学习第三节旅游者的学习过程要点:1.△○经验和信息2.△○信息的寻觅第五章旅游者的态度一、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态度的定义.构成.性质及特征2.了解态度如何影响旅游者的决策过程3.掌握态度发生变化的原理及如何通过改变态度进而改变旅游者的行为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态度要点:1.态度2.态度的功能3.态度的特征第二节态度与旅游决策1.△态度与旅游决策过程2.△态度与旅游偏爱3.△旅游偏爱的形成4.△选择提供对象的方法分类第三节改变旅游者的态度要点:1.△○改变旅游产品2.△○改变旅游者的个体状态第六章旅游者的个性一、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个性与旅游行为的关系,。

适用于本科高校的旅游心理学教材内容分析

适用于本科高校的旅游心理学教材内容分析

适用于本科高校的旅游心理学教材内容分析黄国萍(池州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系,池州247000)摘要旅游心理学是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必修主干课程之一,旅游心理学教材是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最重要的参考资料之一。

现用的部分心理学教材内容不能兼顾知识的科学性、完整性、实用性和发展性。

通过分析近五年旅游心理学教材的内容结构体系、知识编排顺序和具体内容模块,分析现有旅游心理学教材内容的特点,为各本科高校制定教学大纲、选用教材和实施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心理学;旅游心理学;内容;本科旅游心理学是随着旅游业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新兴学科,是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必修主干课程之一,在指导旅游活动、旅游服务与旅游企业管理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旅游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心理学,主要借鉴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对旅游过程中旅游者以及旅游从业人员的心理活动及规律进行分析研究,为相关人员搞好旅游服务工作提供依据,因此,旅游心理学的任务就是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现在出版的旅游心理学教材非常多,2010年至今出版的适用于旅游管理本科生的有22种,但是不少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发展需要相去甚远,或没有体现当代旅游心理学的最新进展,也有部分教材一味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忽略与旅游学概论、导游业务等先修课程内容的重复,还有部分教材仅从旅游学的角度出发,忽视心理学原理的基础性作用,只是堆砌旅游案例,而无心理层面的分析,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旅游心理学教材的可用性,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和影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锻炼。

因此,建构兼顾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内容的旅游心理学教材内容体系对于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非同寻常的意义。

作为新兴学科的旅游心理学,其科研成果层出不穷,我们更要以发展的原则结合学科发展和社会需要,以旅游活动的人的心理和行为为逻辑顺序统筹旅游心理学课程的内容,力求在编写中反映心理学发展的新趋势,吸收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

大学生外出旅游动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外出旅游动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外出旅游动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旅游业迅速发展,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加之大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强和闲暇时间增多等特点,形成了极为可观的市场规模,孕育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其旅游行为越来越受到旅游经营者和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以西北大学的大学生为例,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性别、年级、专业、家庭情况等因素对旅游动机的影响 ,总结其特点并探讨影响大学生旅游动机的因素。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动机,影响因素一、方法及思路1.文献分析法笔者通过查阅重要刊物上发表的关于大学生旅游动机及影响因素文章(包括国内外重要刊物),并收集相关理论著作,综合对各种相关文献进行阅读,分析,归类,总结,作为本篇论文的写作参考。

旅游动机:(相关文献中的定义)旅游动机的概念来源于心理学中动机的概念。

刘纯主编的《旅游心理学》中将动机界定为:动机是“能发动和维持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指向一定目的的心理倾向”。

动机概念的核心应该就是“引发、维持一个人活动的动力因素”。

旅游动机是推动人进行旅游活动的内在动力,是人们对旅游的主观设计,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的功能,能启动旅游活动并使之朝着目标前进。

目前所能见到的旅游动机概念较为相似,笔者取如下概念“旅游动机是引发、维持个体的旅游行为并将行为导向旅游目标的心理动力”。

旅游动机产生的基本条件旅游动机是促使人们离开居住地外出旅游的内在驱动力,人们的社会性需要以及好奇心是产生旅游行为的内在动力,也可以说是客观条件,但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人们的旅游行为最终也不会发生。

一般而言,促使旅游动机产生的主、客观条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旅游动机产生的时间条件旅游是人们消磨闲暇的一种方式,充裕的闲暇时间为旅游提供了时间保证。

为此,假若没有闲暇,就无所谓旅游动机的产生,时间条件是旅游动机产生的基本条件。

(2)旅游动机产生的经济条件旅游是一种消费行为(且是奢侈品和精神消费品的消费),满足其要有可任意支配的收入。

16旅游心理学刘纯 -第十六章

16旅游心理学刘纯 -第十六章

表16-2 基本人际关系倾向
第四节 人际关系的调节
一、人际关系调节的原则
(一)情感性原则 所谓情感性原则是指建立人际关系必须以
情感的融洽性为基础。人际关系不同于其他社 会关系的根本特点就在于它是建立在人们的好 恶情感基础之上的。
(二)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建立人际关系的主动性和 主导性。每个人都应该去主动亲近别人、协调 关系,如果谁也不愿迈出第一步,要想建立良 好的人际关系是根本不可能的。
在解释别人行为时,一般人比较重视个人 的性格因素而忽略了情境因素。此种偏重“对 人”而忽略“对事”的归因心理取向,很可能 造成归因误差:因而对别人行为的原因给予错 误的解释。像这种只重视性格因素而忽视情境 因素而造成对行为解释的偏颇倾向,心理学家 称之为基本归因误差(fundamental attributional error)。
旅游心理学
主讲人:刘纯 教授
第十六章 人际关系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 (interpersonal relation)
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的相互交往和联系。 在管理心理学中,主要是探讨在一个群体中成 员与领导者之间、成员与群体之间以及成员与 成员之间的相互交往关系。
二、群体中人际关系类型
(二)晕轮效应 (halo effect)
晕轮效应有称月晕效应。他化到其他一系列有关的特征,也就是从所知觉 到的特征,泛化推及到未知觉到的特征,从局 部的信息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
(三)刻板印象 (stereotyping)
所谓刻板印象(stereotyping),是指在 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比较固定概 括而笼统的印象。
人际判断的方法
(一)第一印象 (first impression) 是指观察者在第一次与对方接触时,根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文章
发表,行为主义正式诞生 。
华生(Watson, John Broadus .
背景资料:
斯金纳 是美国行为主义
其一生中主要著作有《有机体 的行为》(1938)、《科学和人类 行为》(1953)、《强化程序》
心理学家,是新行为主义的 代表人物。 1904年生于宾
(1957)、《教学技术》(1968)、 《关于行为主义》(1974)。
.
• 在冯特出版他的生理心理学和建立他的实
验室之前,心理学就像个流浪儿,一会儿 敲敲生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伦理学的门, 一会儿又敲敲认识论的门。一直到1879年, 它才确立自己为一门实验科学,有了一个 栖息地和一个名称。
------美国心理学史家墨非
.
• 精神分析心理学 (Psychoanalysis)
• 创始人:(奥)弗洛伊德(1856-1939),1896年创立。
• 行为主义心理学 (Behaviorism)
• 创始人:(美)华生(1878-1958),1913年创立。
• 人本主义心理学 (Humanistic psychology)
• 创始人:(美)马斯洛(1908-1970),20世纪50年代创立。
主义心理学就是促进 人的自我实现。
需要之前,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低
一层次的需要。第一类需要属于缺
失需要,可到起匮乏性动机,为人
与动物所共有。第二类需要属于生
长需要,可产生成长性动机,为人
类所特有。
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
三、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
补充材料: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影响记忆的基因
2001年8月29日 ,美国新泽西医科和牙科大学 的一个研究小组说,他们发现了关键的记忆基因 RAB3A,这个基因使大脑中记忆神经细胞之间的交流 更加畅通。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基因的发现有助于在单 个细胞的水平上了解记忆形成的基因原理。
研究人员在9月号《神经科学》杂志上发表报告说, 记忆神经细胞之间的交流可以用电脉冲测量,而大脑海 马区神经细胞之间的电活动对于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是 至关重要的。在 有RAB3A基因存在的情况下,神经细 胞之间交流产生的激素神经营养因子增加了2到3倍, 而没有记忆基因的时候激素水平则不发生变化。
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 性,达到人的自我实
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他将其 现关键在于改善人的
分为两大类、七个层次、好象一座 “自知”或自我意识,
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
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 在潜能或价值,人本
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 我实现需要。人在满足高一层次的
派的创始人,1856年5月6日出生于摩拉维亚。
• 早年从事神经学的研究。1893年与布罗伊尔合作发表
《癔病的研究》,提出一个假设,认为病人把曾经有 的情绪经验排除到意识之外,由此阻碍了许多心理能 力;通过催眠回忆后,情绪发泄了,病就痊愈了。由 此逐渐发展了精神分析技术。1897年创立了自我分析 法。他一生中对心理学的最重大贡献是对人类无意识 过程的揭示,提出了人格结构理论,人类的性本能理 论以及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深刻的影响 。
. Skinner, 1904-1990)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
•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50-60年代兴起
于美国,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 一。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 本主义心理学派,与精神分析学派和行 为主义学派分道扬镳,形成心理学的第 三思潮。
.
背景资料:
•马斯洛认为人类共有 真、善、美等内在本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冯特(1832-1920),德国心理学家。
实验心理学的开创者,心理学史上第一 个专业心理学家,构造心理学的倡导者, 生理学家、医学家和哲学家。1862年出 版《感官知觉理论》首次提出实验心理 学的名称。1863年出版《人与动物的心 灵讲义》,书中提出了许多实验心理学 的重要问题。1867年出版《生理心理学 纲要》,构造心理学从此诞生。1879年, 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土第一个 心理学实验室,开展了大量实验研究, 造就出一大批心理学家。
• 他的主要著作有:《梦的解释》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1900)、 《性欲三论》 (1905)、 《论无意识》 (1915)、 《自我与本我》 (1923)、 《焦虑问题》 (1926)、《自我和防御机制》 (1936)。
.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 理论上的先行者: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
夕法尼亚州,获哈佛大学心
理学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
位。他主张心理学应描述环
境和有机体行为之间的关系。
他致力于行为的实验分析,
创立了操作条件反射并提出
条件反射的强化联结理论。
他创制了研究动物学习活动
的仪器——斯金纳箱,还是
现代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前身
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的创始
人之一,对西方教育界产生
Burrhus Frederick
旅游心理学 第三版 刘纯 主编课件
.
绪论 旅游心理学概述
.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阐述心灵的学问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亦称 “心理科学” ▲心理学是 研究行为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发生、 发展规律的科学
.
二、心理学的发展 • 1. 从哲学的心理学到科学的心理学 • 2、现代心理学的三大学派
.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派
精神分析理论是现代 心理学的奠基石,它的影 响远不是局限于临床心理 学领域,对于整个心理科 学乃至西方人文科学的各 个领域均有深远的影响, 它的影响可与达尔文的进 化论相提并论。
弗洛伊德·西格蒙德 .(Frend Sigmund 1856—
资料:
• 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科、神经科医生、精神分析学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和斯金纳 。
• 学术背景:行为主义心理学是作为传统心
理学的叛逆,在机械唯物主义和实证主义 的哲学基础上,在动物心理学和机能主义 心理学的影响下,产生的现代心理学派别。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实质是将意识和行为绝 对地对立起来。
.
背景资料:
• 华生是美国心理学家,行为
他对心理学发展的贡献:① 确定了以行为作为心理学的 研究对象,消除了传统心理
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 1878年1月9日出生于美国 北卡罗来纳州,21岁获得哲 学硕士学位,1900年入芝加
学的主观性,格守一般科学 共有的客观性原则。 ②发
展了客观的观察方法,使心 理学在方法上益趋精进。
哥大学研究哲学与心理学,
1903年以题为《动物的教育》
的论文获芝加哥大学心理学
博士学位。1913年《行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