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
城镇化发展研究综述
近期出版的主要书籍综述
《中国城乡统筹规划的实践探索》李兵弟著
该书根据省域、市域、重点地区、县域、村镇等五个层面,精心选取了来自全国东中西不同地区的25个案例,凝聚了众多“三农”领域、城乡规划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城乡规划管理实际工作者的才智与心血,展示了当前城乡统筹规划探索的多元化局面。该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9.68%。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一个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消费大国,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处理好城镇与农村的发展问题,把城镇和农村作为有机的社会整体,把城镇的繁荣发展与农村的转型发展作为互相关联的发展进程,实现城镇与农村互促共进,良性互动的科学发展。同时,该书还总结了部分地区和单位进行城乡统筹规划的实践探索,比较全面地、正面地阐述城乡统筹规划的基础法理、基本技术和规划方法,对基层的大量实践进行了理性思考与规划方法的升华,坚持保护农民利益、集约节约建设用地、促进城镇化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将社会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的结合,为农村地区发展建设提供了较为扎实的科学指引。
《中国城镇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著
回顾和总结了我国城镇化的成就与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立足国情,借鉴国际经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了我国城镇化的战略和总体思路,展望了我国未来城镇化的基本趋势,研究了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了如何在统筹城乡中推进城镇化、共享城镇化的成果,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战略重点和政策措施。本书不仅可以作为各级政府推进城镇化决策的重要参考,同时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多元城镇化与中国发展——战略及推进模式研究》李强著
作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城镇化呈现明显的“推进”特征,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大范围规划、整体推动以及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跳跃性等。这种“推进模式”可分为七种,即建立开发区模式、建设新城模式、城市扩展模式、旧城改造模式、建设中央商务区模式、乡镇产业化模式和村庄产业化模式。作者同时认为,今日中国,城镇化的第一目标或核心任务是实现农民、农民工的城镇化,使农民、农民工真正走上现代化道路。城镇化的难题在于如何解决人的城镇化,核心是怎样突破户籍制度的束缚,最终完成城乡一体化任务。作者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思路,即推进以县城为中心的中等城市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现县域范围内农民、农民工的城市融入。
《人的城镇化》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著
城镇化战略已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但对城镇化的认识仍不是很一致,无
论是政府官员还是一些学者,更多重视的是城镇化的外延。他们认为城镇化就
是加快城市和小城镇建设,还有人认为城镇化就是把农村建设成为城市。所以
就有了土地城镇化、农村城镇化的概念,在实践上则出现了圈地运动和造城运动。以上均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城镇化的本质。本书认为人的城镇化才是城镇化
的本质含义,从另一个角度发展了城镇化的理论基础。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制度的改革研究》等编
本书指出,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基本问题,是一个大战略、大问题。城镇化的过程是农民转为市民的过程,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有巨大潜力、有着广阔的成长空间。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张占斌,张孝德,樊继达主编
党的十八大对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大战略,也是新一届政府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张“王牌”。要站在历史发展新阶段的高点,来深入思考新型城镇化与国家变革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大问题研究丛书: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是对近年来国内城镇化研究较有价值的成果的整理和集成,此书的出版,能对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新型城镇化——模式分析与实践途径》新玉言著
遵循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逻辑,回顾和总结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历程和经验。从国家战略的区域特色城镇化的视角,遴选了京津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城镇化的策略及模式,重点将所在地区城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色逐一细致地讲解。另外,还例举了云南省实现特色城镇化作为落脚点,统筹格局,揭示出新型城镇化战略中区域协调发展与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内在规律,进而从实践维度开辟了多元形式的城镇化路径及发展前景,为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提供创新性实践支撑。
早期城镇化的文献研究综述
(一)研究学派
1、地理学派。胡序威(1998)、顾朝林(1994、1997)、崔功豪(1998)、姚士谋(1992)、周一星、许学强等地理学家侧重于研究城市密集区的发展及其与区域发展的空间关系,主要研究了城市及城市密集区发展的宏观区域背景、形成机制、空间结构、演化机理等。小城镇研究。郭焕成等专家学者侧重于农村经济、乡村工业等对小城镇发展影响研究(1997、1998、1999、2000)。郑弘毅等主要研究了农村城镇化理论、基本特征、指标体系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乡村工业化等农村城镇化动力机制(1998)。
2、经济学派。林毅夫认为:中国由来已久的城市发展水平和城乡隔离政策都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造成的后果,要提高中国城市发展水平,必须从根本原因着手,放弃在资金稀缺的条件下进行资本密集产业上的赶超,根据中国要素禀赋结构的特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才能扩大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在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中国农村的现代化,在当前通货紧缩势头尚未减缓的形势下,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对启动当前经济十分必要。但财政政策必须要用在能够“四两拨千斤”的地方才能真正启动市场,农村道路,电网,自来水建设是中国当前形势下最能产生这种效果的地方(2002)。杨云彦等认为,乡村工业的发展,不仅形成新的工业化动力,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形成新的城镇化模式(2000);李青、陶阳提出,国家政策和经济体制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关性影响甚大,改革开放后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的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