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指出

合集下载

唾液腺良性肿瘤的治疗及护理

唾液腺良性肿瘤的治疗及护理

康复指导
饮食调理
04
保持水分平衡,适当饮
水,避免脱水
03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
如瘦肉、鸡蛋、豆腐等
02
增加蔬菜、水果摄入,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01
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辛
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运动康复
01
运动原则: 循序渐进, 量力而行
02
运动方式: 有氧运动、 力量训练、 柔韧性训练 等
03
运动频率: 每周至少进 行3-5次运动
唾液腺良性肿瘤的治疗及护理
x
01
治疗方法
02
护理措施
目录
03
康复指导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适用于肿瘤较大、位置较深、 影响功能或美观的唾液腺良性肿瘤
手术方式:根据肿瘤位置和性质,可选择开 放手术、微创手术或内镜手术
手术风险: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出血、感染、 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术后护理:注意伤口护理,预防感染,保 持口腔卫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
04
运动注意事项: 避免剧烈运动, 注意运动安全, 如有不适及时 停止
定期复查
复查时间:根据医生建议,定期 01 进行复查
复查项目:包括肿瘤大小、位置、 02 形态等
复查目的:了解肿瘤变化情况, 03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复查注意事项:保持良好的生活 04 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谢谢
05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 药物的副作用及处理方法,提高 患者及其家属的自我护理能力。
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医 患关系,给予 患者充分的关 心和支持
01
提供心理辅 导,帮助患 者缓解焦虑 和恐惧
03

口腔之家每日习题并附带解析(口腔颌面部唾液腺疾病)

口腔之家每日习题并附带解析(口腔颌面部唾液腺疾病)

口腔之家每日习题并附带解析(口腔颌面部唾液腺疾病)一、A11、正常人每日唾液总量为1000~1500ml,其中腮腺和下颌下腺的分泌量占A.50%B.60%C.70%D.80%E.90%【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正常人每日涎液总量为1000~1500ml,其中90%为腮腺和下颌下腺所分泌,而舌下腺仅占3%~5%,小涎腺则分泌更少。

【该题针对“涎腺分泌功能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2、腺样囊性癌常发生远处转移的脏器是A.脑B.骨C.肝D.肾E.肺【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腺样囊性癌易侵入血管,造成血行性转移,转移率高达40%,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转移率最高的肿瘤之一。

转移部位以肺最为多见。

【该题针对“腺样囊性癌”知识点进行考核】3、腮腺手术中寻找面神经颊支的标志是A.腮腺前缘B.腮腺导管C.腮腺上前缘D.耳屏前E.腮腺上缘【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面神经颊支:位于腮腺导管上方的称为上颊支,位于导管下方的称为下颊支,走行于导管上下方各10mm的范围内。

腮腺手术中寻找面神经颊支的标志是腮腺导管。

【该题针对“超纲”知识点进行考核】4、发生于舌下腺的肿瘤其恶性肿瘤所占比例大约占A.30%B.10%C.50%D.70%E.90%【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腮腺肿瘤中,良性肿瘤占大多数,约75%,恶性肿瘤只占少数,约25%;下颌下腺肿瘤中,良恶性肿瘤的比例比较接近,分别占55%和45%;舌下腺肿瘤中,恶性肿瘤的比例高达90%,良性肿瘤只占极少数(10%)。

【该题针对“超纲”知识点进行考核】5、以下关于涎腺肿瘤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巨大混合瘤可不妨碍面神经功能B.腺淋巴瘤多见于老年男性,好发于腮腺后下极,可有消长史C.黏液表皮样癌好发于小涎腺D.腺样囊性癌侵袭性强,常出现疼痛和神经麻痹E.腮腺恶性肿瘤如术中见面神经穿过瘤体时应考虑切除面神经【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黏液表皮样癌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发生于腮腺者居多,其次是腭部和下颌下腺,也可发生于其他小唾液腺,特别是磨牙后腺。

涎腺肿瘤诊疗指南-推荐下载

涎腺肿瘤诊疗指南-推荐下载

涎腺肿瘤诊疗指南(2012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唾液腺肿瘤亦称涎腺肿瘤,包括三对大涎腺即腮腺,颌下腺,舌下腺,以及广泛分布于口腔,鼻窦,气管粘膜下的小涎腺。

腮腺恶性肿瘤所占比例不足20%,颌下腺良恶性肿瘤约各占一半,舌下腺肿瘤中80%-90%为恶性肿瘤。

小涎腺肿瘤中恶性肿瘤略多于良性。

【解剖及生理功能】大涎腺包括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

小涎腺数以百计,广泛分布于上呼吸道及上消化道的粘膜下。

1. 腮腺腮腺是三大涎腺中最大的一对,系浆液性腺体。

腮腺区位于颧弓以下,颌骨下缘沿线以上,前外界为下颌支内面后份和翼内肌后缘,后外界为外耳道的前下部并延伸到乳突尖部。

大体呈楔形。

底向外尖向内,以面神经为界将腮腺分为深叶和浅叶。

腮腺肿瘤约90%发生在浅叶。

腮腺深叶在外耳道软骨下方绕下颌骨后缘向内,腮腺导管全长约3.5-5cm,直径约0.3cm,自腮腺前缘穿出后平行于颧弓下约1.5cm水平的咬肌表面,至咬肌前缘转向内侧,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应的颊粘膜处。

约50%的人有副腺体,多位于腮腺导管的上方。

腮腺恶性肿瘤以黏液表皮样癌,恶性混合瘤及腺癌较多见,其他组织类型较少见。

腮腺淋巴结可分为腺内和腺外淋巴结,腺内淋巴结位于腮腺实质内,面后静脉周围。

腺外淋巴结主要在耳屏前,腮腺前缘的咬肌表面以及腮腺后面和胸锁乳突肌间。

腮腺的淋巴引流经腮腺浅和腮腺深淋巴结至颈浅和颈深上淋巴结。

腮腺非上皮来源肿瘤中以淋巴瘤较常见,腮腺淋巴结转移癌常来自头面部皮肤粘膜黑色素瘤,鳞癌及睑板腺癌。

2. 颌下腺颌下腺是混合性腺体,以浆液腺泡为主,位于二腹肌前腹、后腹和下颌骨下缘所形成的颌下三角内,紧邻下颌骨的内面和翼内肌的下部。

舌下神经由腺体的内下方行于舌骨舌肌浅面入舌。

舌神经在腺深部的上方经舌骨舌肌浅面入舌。

颌下腺开口位于口底粘膜的舌下肉阜。

颌下腺周围有4-6个淋巴结,3.小涎腺肿瘤侵及部位不同,其临床症状也各异,多表现为局部肿物,骨质破坏和临近神经受侵症状。

肌上皮癌的研究进展

肌上皮癌的研究进展

肌上皮癌的研究进展皮国良;徐鹏;韩光【摘要】Myoepithelial carcinoma is a rare malignant tumor. The primary site of this tumor is the salivary glands. With the rapid ad-vancement in immunohistochemical examination and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the number of clinical cases of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myoepithelial carcinoma of the salivary glands, as well as rare primary sites of myoepithelial carcinoma,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has increased. Based on related case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various studies worldwide, and our personal practical experience,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advancements in the research on myoepithelial carcinoma, including etiology, pathology,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s, as well as myoepithelial carcinoma features of various rare primary sites. This article aims to provide useful evidence for oncologists in diagnosing and treating myoepithelial carcinoma.%肌上皮癌(myoepithelial carcinoma,MC)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发病部位以涎腺居多,随着免疫组织化学及病理学检查技术不断进步,国内外文献报道临床个案逐渐增多,除最常见的涎腺MC外,有关其他更为少见部位的MC个案病例报道越来越多.本文通过总结目前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的个案及研究,结合本院实际经验,综述MC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病因、病理、临床特征、诊治进展以及各种少见部位的MC特征等,旨在为临床MC的诊治提供参考.【期刊名称】《中国肿瘤临床》【年(卷),期】2017(044)006【总页数】5页(P253-257)【关键词】肌上皮癌;诊断;治疗;预后【作者】皮国良;徐鹏;韩光【作者单位】湖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武汉市 430079;十堰市中医医院内二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科【正文语种】中文韩光教授,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卫健委三种口腔肿瘤疾病诊疗指南2022年版

卫健委三种口腔肿瘤疾病诊疗指南2022年版

舌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一、概述舌癌是常见的口腔癌,98%以上为鳞状细胞癌,腺癌较少。

舌癌占口腔鳞状细胞癌的37%〜53%。

舌癌的主要治疗模式以手术为主,并且根据病理特征加以术后治疗。

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在治疗中起中心作用,但是要想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还需要头颈外科、放疗科、肿瘤内科等多学科医师团队的参与。

二、适用范围按UICC分类,舌前2/3的癌属于口腔癌范畴;舌后1/3的癌属于口咽癌。

本指南适用于舌前2/3的舌体癌。

三、诊断(一)临床表现局部常有慢性刺激因素(如锐利牙尖或残根);也可有白斑等癌前病损;或无明显诱发因素,病变发展较快。

病变局部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

早期可无症状或者表现为轻微的疼痛,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逐渐加重,可向耳颗部发展,影响进食和言语。

(二)专科检查多表现为溃疡性肿块,边界不清、基底浸润、触痛明显。

舌侧缘多见,其次为舌腹和舌背。

当肿物局限于游离舌时,舌体运动不受限;当癌瘤侵犯舌外肌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舌运动受限。

晚期舌癌还会累及口底、下颌骨、舌根、咽侧壁等结构。

舌癌早期便可能出现淋巴结转移,多表现为同侧颌下或上颈部的淋巴结肿大、质硬,当发生淋巴结包膜外侵犯时与周围结构粘连,活动度差。

累及中线或对侧的舌癌也可能会出现对侧淋巴结转移。

舌癌的远处转移发生率较低,晚期病例中可能会转移至肺部。

(三)辅助检查L病理检查:活检病理诊断是口腔癌诊断的金标准。

对于怀疑为舌癌的肿瘤,应于肿瘤边缘行切取活检术,待病理诊断明确再行确定的手术治疗。

2.影像学检查(1)B超检查:可以用来明确颈部淋巴结的情况。

(2)X线检查:使用较少,曲面断层片可以用来评估下颌骨受侵犯的情况。

胸部平片可以作为肺转移筛查的首选,如果怀疑肺转移需要加拍肺CTo(3)CT:头颈部增强CT可以用来评估肿瘤的范围,以及与重要结构的毗邻关系,是口腔癌临床分期、治疗设计、预后预测和复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增强CT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强。

最新精品医学研究汇报-涎腺肿瘤诊断基本原则和鉴别诊断要点

最新精品医学研究汇报-涎腺肿瘤诊断基本原则和鉴别诊断要点

2005 WHO分类涎腺上皮性恶性肿瘤-24种涎腺上皮性良性涎腺的基本结构涎腺是由口腔外胚层对大涎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和众多分布于上呼吸消化道粘膜固有层的小涎腺构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第6周形成腮腺和颌下腺,第9周才形成舌下腺涎腺为产生和分泌唾液的外分泌腺,分为纯浆液性腺:腮腺、味腺正常涎腺(混合性腺)结构,腺泡呈小叶状分布,可见清晰的黏液性和浆液性细胞纯浆液性腺泡纯黏液性腺泡混合性腺泡注意在黏液细胞外周的浆液性新月细胞小叶内的导管:闰管和纹状管注意管径的大小和细胞形态小叶内的导管:纹状管由胞膜皱褶和线粒体构成小叶间的导管:排泄管可出现杯状细胞闰管与纹状管相连排泄管假复层上皮和杯状细胞(切勿误诊为黏液表皮样癌)所有涎腺导管上皮均表达除CK20外的角蛋白标记,正常不表达CD117,肿瘤时可表达浆液性腺泡表达CK8/18,淀粉酶,不表达高分子量角蛋白、CK5/6和EMA,S-100约10%阳性黏液性腺泡表达MUC5B,不表达CK7及其它高、低分子量角蛋白CK8/18CK5/6肌上皮细胞及其变异型的免疫组化特征正常肌上皮细胞Calponin/ Actin/ CK/ S-100黏液软骨样细胞型S-100/ Calponin/Vimentin/ Actin梭形细胞型Calponin/ Actin/Vimentin/ CK浆细胞样型CK/ Vimentin/Calponin/ S-100上皮/透明细胞型CK/ Calponin/Actin/ S-100假囊可表达)真腺腔S-100p63AB-PAS染色多形性腺瘤的两种细胞构成肌上皮瘤的单一成份**(少数可有导管分化,但应<5% Warthin瘤的两层细胞Warthin瘤的基底细胞p63阳性腺样囊性癌的两种细胞腺样囊性癌的导管上皮CK7阳性多形性腺瘤完整包膜多形性腺瘤包膜中有瘤细胞侵犯不是恶性特征多形性腺瘤卫星结节伸入邻近涎腺组织不是恶性特征Warthin瘤多灶性生长,邻近淋巴结内结节不是恶性囊性型黏液表皮样癌缺乏明显的囊壁浸润,仍诊断为癌基底细胞腺瘤肿瘤境界清楚,可见包膜基底细胞腺癌肿瘤浸润周围间质神经腺泡细胞癌常表现为境界清楚的结节不要误诊为良性病变低度恶性筛状囊腺癌为境界清晰的灶筛孔结构,类似于乳腺低级别导管内癌4 熟悉各种病变的组织结构变异实体性结构腺样囊性癌肌上皮癌肌上皮瘤筛孔状结构腺管样结构囊性/多囊状结构条带/梁索状结构淋巴细胞背景乳头状结构透明细胞嗜酸细胞鳞状细胞伴有鳞状细胞化生的Warthin 瘤易误诊为“囊性型黏表”黏液表皮样癌(表皮样细胞显著)易误诊为“鳞癌”坏死性涎腺化生(表皮样细胞显著)易误诊为“黏表”或“鳞癌”低倍镜下涎腺小叶轮廓沿存腺泡破坏形成黏液湖,可见鳞状细胞团,与”黏表“类似完全鳞化的细胞在间质中呈团巢状分布,类似”高分化鳞状细胞癌“没有完全鳞化的腺泡尚存黏液细胞,类似”黏液表皮样癌“,但注意小叶轮廓尚存免疫组化:鳞化上皮和腺上皮均CK7弥漫+,仍提示其为导管来源,是源于黏膜表面的鳞癌所不具备的重要鉴别具有鳞状细胞特征或伴鳞状化生的涎腺病变鉴别囊状或多囊,可见经典嗜酸性细境界清楚Warthin瘤可见经典的腺管和肌上皮成份,形不同程度异型细胞形成团巢和条索混合有黏液细胞、中间细胞界清有包膜浸润性生长多形性腺瘤鳞状细胞癌黏液表皮样癌皮脂腺细胞伴有皮脂腺分化涎腺肿瘤少见,可能起源于涎腺组织中的皮脂腺细正常口腔黏膜、腮腺、下颌腺以及腮腺周围淋巴结内均含皮脂腺)软骨黏液样间质注意肌上皮细胞“融入”间质中黏液样间质腺管上皮位于黏液样间质,肌上皮细胞位于玻璃样间质透明细胞常常有玻璃样间质上皮样肌上皮细胞可有玻璃样间质也可有黏液样间质腺样囊性癌的玻璃样间质和假囊内的黏液膜型基底细胞腺瘤的玻璃样物质黏液表皮样癌浸润形成的促纤维增生间质要的意义SMCACC涎腺肿瘤较为复杂多变,除了上皮和肌上皮成份的变化外,组织结构的多变也是导致部分非典型病例难以确诊的原因,在临床实践中应有充分的理论背景,在广泛取材、全面观察,充分利用特殊染色、免疫组化和分子检测。

涎腺肿瘤及瘤样病变讲解材料

涎腺肿瘤及瘤样病变讲解材料

诊断其他涎腺恶性肿瘤需结 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影 像学检查,最终确诊需依靠 病理学检查。
其他涎腺恶性肿瘤的治疗因 类型不同而异,但多数以手 术切除为主,辅以放疗、化 疗等综合治疗。同时,对于 某些特殊类型的肿瘤,如淋 巴瘤等,可能还需要采用免 疫治疗等针对性治疗方法。
04 瘤样病变
涎腺囊肿
发病原因
03 涎腺恶性肿瘤
粘液表皮样癌
发病机制
粘液表皮样癌起源于涎腺的导管上 皮,其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
包括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
临床表现
患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 着病情发展,可出现局部肿块 、疼痛、面瘫等症状。
诊断方法
诊断粘液表皮样癌需结合患者病 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最 终确诊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涎腺肿瘤的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疼痛、肿块、面部麻木等 症状。瘤样病变的临床表现则因其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如涎腺囊肿可表现为无 痛性肿块,涎腺炎症则可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
诊断方法
涎腺肿瘤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RI等) 和病理学检查(如穿刺活检、手术切除后病理检查等)。瘤样病变的诊断则主要 依据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临床表现
涎腺囊肿多由涎腺导管阻塞导致分泌物滞 留所致,也可能与先天发育异常、损伤等 因素有关。
涎腺囊肿多发生于腮腺、下颌下腺等部位 ,表现为局部无痛性肿块,质地软,边界 清晰,可活动。
诊断方法
治疗手段
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如B超 、CT等)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依靠病 理检查。
涎腺囊肿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对于较小 的囊肿也可采用穿刺抽液后注入硬化剂的方 法治疗。

涎腺肿瘤(1)

涎腺肿瘤(1)
癌 腺泡细胞癌 黏液表皮样癌 -低度恶性/高分化 -高度恶性/低分化 腺样囊性癌 -腺样/管状型 -实性型
高度恶性肿瘤
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终末导管腺癌) 上皮-肌上皮癌 唾液腺导管癌 基底细胞腺癌 恶性皮脂腺肿瘤
-皮脂腺癌 -皮脂腺淋巴腺癌 嗜酸粒细胞腺癌 囊腺癌 低度恶性筛孔状囊腺癌 黏液腺癌 非特异性透明细胞癌 非特异性腺癌 鳞状细胞癌 癌在多形性腺瘤中 -癌肉瘤 -转移性多形性腺瘤 小细胞未分化癌 淋巴上皮癌 成釉细胞癌 其他癌
学时:2学时 授课内容: 唾液腺肿瘤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及预后。 多形性腺瘤、沃辛瘤、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的诊治原则。 目的:
能够阐述唾液腺肿瘤的诊治总则。 能够说出唾液腺肿瘤的分类和治疗方法。 能够阐述多形性腺瘤、沃辛瘤、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 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重点: 掌握上述四种唾液腺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 难点: 唾液腺肿瘤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
(引自邱蔚六主编,实用口腔疾病诊 治图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58页)
舌下腺肿瘤
部分病例无任何自觉症状。 部分病例可有一侧舌痛或 舌麻木,或舌运动受限。 触诊可及舌下腺硬性肿块, 有时与下颌骨舌侧骨膜粘 连而不活动,口底黏膜常 完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口底部腺样囊性癌 (引自道健一 久野吉雄 野间弘康主编,
(引自邱蔚六主编,实用口腔疾病诊治 图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60页)
组织病理( 金标)准
冰冻切片常应用于术中; 唾液腺肿瘤的确切诊断常依赖于石蜡切片诊断; 必要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协助诊断。
.
腮腺肿物诊断思路及鉴别诊断流程
腮腺肿物
腮腺弥漫性肿大

who唾液腺肿瘤组织学分类

who唾液腺肿瘤组织学分类

who唾液腺肿瘤组织学分类Who唾液腺肿瘤组织学分类唾液腺肿瘤是指发生在唾液腺组织中的肿瘤,根据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分类系统,唾液腺肿瘤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类型。

下面将对这些类型进行详细介绍。

一、良性唾液腺肿瘤1. 良性混合性唾液腺瘤(benign mixed tumor):也称为混合瘤,是最常见的唾液腺肿瘤。

它起源于唾液腺的上皮和间质组织,具有多种不同的细胞类型。

良性混合性唾液腺瘤多为单发,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

组织学上可见到上皮细胞和间质成分的混合区域。

2. 良性导管型腺瘤(benign ductal adenoma):该类型肿瘤起源于唾液腺的导管上皮细胞,通常为单发。

组织学上可见到导管上皮增生,形成团块或实性结构。

3. 良性腺泡状瘤(benign acinic cell tumor):该类型肿瘤起源于唾液腺的腺泡上皮细胞,常见于腮腺。

组织学上可见到腺泡样结构,由明显的细胞外分泌物和圆形细胞组成。

4. 良性浆液性腺瘤(benign mucoepidermoid tumor):该类型肿瘤起源于唾液腺的浆液细胞和上皮细胞。

组织学上可见到囊腔内含有黏液和上皮细胞的结构。

5. 良性神经源性唾液腺肿瘤(benign neurogenic tumor):该类型肿瘤起源于唾液腺的神经组织。

组织学上可见到神经元、神经纤维和神经胶质细胞等成分。

二、恶性唾液腺肿瘤1. 恶性混合性唾液腺瘤(malignant mixed tumor):也称为混合瘤恶变。

该类型肿瘤起源于良性混合性唾液腺瘤,具有恶性转变的特征。

组织学上可见到细胞异型性、核分裂增多等恶性改变。

2. 恶性导管型腺癌(malignant ductal adenocarcinoma):该类型肿瘤起源于唾液腺的导管上皮细胞,具有恶性特征。

组织学上可见到细胞异型性、核分裂增多、浸润性生长等恶性改变。

3. 恶性腺泡状癌(malignant acinic cell carcinoma):该类型肿瘤起源于唾液腺的腺泡上皮细胞,具有恶性特征。

“涎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发布

“涎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发布

3 1 无 明显面部 凹陷畸形 . 腮 腺大 部分浅 叶或部分 腮腺 切除 术 ,保 留 了腮 腺导管 ,肿瘤 周 围 05 1 m 以外 的腮腺组 织也尽 .~ . e 0 可能得 到 了保 留 , 术后 无 明显 的面部 凹陷畸形 。 中 术 置橡 皮引 流条 l ,4h抽 出 , 根 2 防止创 口积 血感 染 , 术后适 度 加压 包扎 7 8d 使皮 瓣 与术创 紧 密贴 合 , ~ , 防止残 留腺体分 泌 的唾液潴 留在皮 瓣下 ,形成 涎液 潴 留和涎 瘘 , 以 , 所 加压 包扎 的力量 一定要适 当。 32 术后 无复发 . 本组 6 2例 患者 术 后 随访 05 5年 ,无 1 复 . 面部 肿瘤 , 理类 型 十分 复杂 。以往对 各种 类 型肿瘤 的临 床病理 特点 和生 物 病
学 行 为 缺 乏 深 入 了解 , 疗 方 面 争 议 较 多 。 近 2 治 0年 国 内 专 家 对 涎 腺 肿 瘤 的 诊 断 和 治 疗 进 行 了 较 系 统 的 研
涎 腺肿 瘤 协作 组 主持 制 订 的“ 腺肿 瘤 的诊 断 和治 疗 指南 ” 于《 涎 , 中华 口腔 医学 杂 志 > 0 0年第 3期 全文 发 > 1 2 表 ( 信作 者 : 光 岩教 授 , 者 : 通 俞 作 俞光 岩 、 大权 、 马 彭歆 、 王松 灵 、 龙 江 、 创奇 、 勇 、 贵清 、 长 伏 、 李 俞 程 廖 孙 孙
后 半年检查 腮腺导 管 口形 态与健 侧相 仿 , 压腮腺 , 挤
33 Fe 综 合征 的发生 率 明显 降低 . ry F e 合征 是腮 腺 手 术最 常见 的并 发症 之一 , ry综
文献报 道其 发生率 在 2 %~ 0 本组病 例 中 . 留 0 6 %l 2 l 。 保 腮腺 导 管切 除腮 腺 大 部分 浅 叶或 部 分腮 腺 ,ry综 Fe

涎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涎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软组织分辨率高,并能显示血管 影像,适用于范围较广泛的涎腺 肿瘤。
4、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PET)—CT:糖代谢的差异确
定病变的性质,适用于肿瘤手术 或放疗后、组织结构改变较大、 肿瘤有无复发难以确定者。
99m 5、 锝核素显像:
沃辛瘤及嗜酸性腺瘤显示为肿瘤 所在区核素摄取明显增加(“热 结节”),适用于临床怀疑为沃 辛瘤者。
1.TNM分类分期
目的:
有助于制定治疗计划
提供预后指征 有助于治疗效果评价 有助于情报交流 有助于人类癌症连续研究
T……原发灶 N……区域性淋巴结
M……远处转移
原发肿瘤(T)
T1≤2cm,无肿瘤腺体实质外侵犯*
T2>2cm ≤4cm,无肿瘤腺体实质外侵犯 T3>4cm 和/或有肿瘤腺体实质外侵犯* *注释:肿瘤腺体实质外侵犯指临床或肉眼可 见有软组织侵犯的证据,仅显微镜的证据在分级上 不足以构成软组织外侵犯。
续释放射线。对于面神经与肿瘤紧贴者 可分离保留面神经。术中或术后植入放 射性粒子,杀灭残留的肿瘤细胞。北京 大学口腔医学院· 口腔医院的一项研究结 果显示,12例患者经平均5年以上随访观 察,所有患者肿瘤无复发,面神经功能 在半年内得以恢复。

将该技术用于腮腺癌明显侵犯面神经、 甚至面神经穿入肿瘤者,保留面神经后给 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同样获得良好的 控制肿瘤效果。但采用该技术时,医师应 经过规范训练,根据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 系统进行设计并按设计方案植入,植入后 复查验证植入准确性,以确保粒子分布合 理,达到需要的放射剂量。在有条件的单 位,对于患者强烈要求保留面神经等选择 性病例,可采用该技术。
近二十年国内专家对涎腺肿 瘤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较系统的 研究,明确了各型肿瘤的临床病 理特点和生物学行为,对涎腺肿 瘤的诊治原则达成许多共识。

涎腺疾病MRI诊断新技术答案(市二类2.5分)-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

涎腺疾病MRI诊断新技术答案(市二类2.5分)-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

涎腺疾病MRI诊断新技术(市二类2.5分)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一、DKI与DCE-MRI在头颈部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MD值从低到高分别为淋巴瘤组、腺淋巴瘤组、恶性肿瘤组、良性肿瘤组2.DKI至少需要多达15个不同方向的扩散图像,以评估扩散和峰度行为的各向异性方向性,而肿瘤学DKI()个方向足够参考答案:3个3.淋巴瘤首选()参考答案:放化疗4.扩散峰度成像(DKI)的描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能够量化水分子扩散位移概率分布偏离高斯分布的程度5.淋巴瘤的特点以下错误的是()参考答案:组织结构疏松二、基底细胞腺瘤的磁共振诊断及鉴别诊断1.腮腺区神经鞘瘤的特点正确的是()参考答案:病理上主要有Antoni A区和Antoni B区2.基底细胞瘤病理亚型中最常见的是哪种病理类型()参考答案:实体型3.多形性腺瘤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高ADC值,渐进性强化4.恶性肿瘤的特点错误的是()参考答案:T1WI 以高信号为主,T2WI以低信号为主5.基底细胞瘤强化方式的病理基础以下错误的是()参考答案:廓清率与细胞外基质含量无关三、MRI及动脉自旋标记灌注评估(一)1.标记脉冲结束到成像开始采集的时间称为()参考答案:标记后延迟2.受试者血液从标记层面流动到脑组织的时间称为()参考答案:ATT3.动脉通过伪影是()参考答案:ATA4.ASL动脉标记类型有()参考答案:以上都是5.3D-ASL在缺血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包括()参考答案:以上都是四、MRI及动脉自旋标记灌注评估(二)1.ω=()s,标记后的延迟时间参考答案:22.()是平均差异图像参考答案:ΔM3.λ=()g/ml,血液/组织水分配系数参考答案:0.94.α=(),标记速率参考答案:0.85.ASL与DSC灌注成像相比,潜在优势有()参考答案:以上都是五、脑白质病变的MRI诊断1.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核心临床特征不包括()参考答案:癫痫持续发作2.()在老年人中很常见,是CSVD的典型征象参考答案:白质高信号3.一般认为()是鉴别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和腔隙的阈值参考答案:3.0mm4.关于多发性硬化,描述错误的是()参考答案:离赤道越近发病率越高5.脱髓鞘假瘤慢性起病者多以()为首发症状参考答案:癫痫发作六、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高分辨MR血管壁成像临床应用1.儿童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年龄标准()参考答案:大于1个月、小于18岁2.关于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年轻男性多见3.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临床表现不包括()参考答案:眩晕4.诊断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金标准是()参考答案:活检5.下述哪项不是烟雾病血管壁成像表现()参考答案:管壁偏心性增厚七、3D-TOF-MRA联合HR-MRI血管壁成像在脑动脉变异中的应用1.两条并行的大脑中动脉,起自大脑前动脉的是()参考答案:副大脑中动脉2.两根不同的血管起源于相同的血管是指()参考答案:共同起源3.大脑后动脉P1段缺如,大脑后动脉完全由同侧颈内动脉供血是指()参考答案:完全型胚胎型大脑后动脉4.大脑前动脉两个A1段形成一个A2段,供应双侧大脑半球称为()参考答案:奇大脑前动脉5.两条并行的大脑中动脉,起自颈内动脉的是()参考答案:重复大脑中动脉八、颅内动脉粥样硬化高分辨率MRI与临床1.颅内动脉HRMRI临床应用中,下列哪项不正确?参考答案:HIE2.颅内动脉粥样硬化HRMRI的影像特点,下列哪项不正确?参考答案:易分辨斑块的纤维帽3.影响技术在脑血管病的()中具体不可取代的地位?参考答案:以上都是4.颅内血管壁MR成像临床应用于下列哪项?参考答案:以上都是5.以下哪项是临床工作中的影响技术?参考答案:以上都是九、腮腺常见良性肿瘤MR诊断及鉴别诊断1.腺淋巴瘤特点不包括()参考答案:多伴疼痛2.发病与辐射暴露有关的腮腺良性肿瘤是()参考答案:嗜酸细胞瘤3.腮腺基底细胞瘤MR特点不包括()参考答案:TIC曲线多为B型4.肌上皮瘤MRI表现不包括()参考答案:ADC值低于其他类型肿瘤5.多形性腺瘤MR特点不包括()参考答案:TIC曲线多为B型十、腮腺肿瘤的磁共振诊断1.TIC表现为B型曲线的唾液腺肿瘤是()参考答案:腺淋巴瘤2.TIC多表现为A型曲线的唾液腺肿瘤是()参考答案:多形性腺瘤3.粘液表皮样癌描述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动态增强扫描呈呈渐进性延迟强化4.多形性腺瘤描述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ADC均值明显低于腮腺恶性肿瘤5.淋巴瘤的特点以下错误的是()参考答案:组织结构疏松十一、磁共振新技术在唾液腺肿瘤的应用价值1.腺淋巴瘤的组织特点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内部含丰富纤维血管成分的淋巴组织2.以下不属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是()参考答案:方差分析(ANOVA)3.以下哪些特征属于二阶特征()参考答案:灰度大小区域矩阵(GLSZM)、灰度共生矩阵(GLCM)4.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的半定量参数不包括()参考答案:Ktrans5.扩散峰度成像(DKI)的量化指标有哪几个()参考答案:MD值、MK值十二、颅脑核磁共振诊断基础1.超早期脑梗死最先出现病灶的序列是?()参考答案:DWI2.以下哪种情况治疗后可选择核磁共振检查?()参考答案:体温过低3.诊断颅内血管狭窄的最准确的检查是?()参考答案:DSA4.核磁共振检查绝对禁忌证不包含以下哪一条?()参考答案:焦虑患者5.以下哪个患者可以选择核磁共振检查?()参考答案:中耳炎十三、高分辨磁共振颈动脉血管壁成像的临床研究1.下列哪项描述可以将卒中归于大动脉粥样硬化:参考答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必须引起≥50%的管腔狭窄2.TOAST卒中病因亚型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肺源性栓塞3.以下血管成像检查中,哪一种需要静脉注射碘造影剂:参考答案:CTA4.对凯撒登记研究描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同侧斑块内出血与同侧狭窄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5.近期症状性的轻-中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特征斑块风险研究(PARISK)结果表明不正确的是:参考答案:近期症状性的轻-中度颈动脉狭窄患者不建议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十四、心脏及大血管肿瘤的MR诊断1.以下哪一项不是心脏肿瘤的临床表现()参考答案:皮下出血2.原发性心脏肿瘤发生率为()参考答案:0.001-0.033.心肌肿瘤的MR表现,以下哪一项描述不正确()参考答案:纤维瘤T1及T2均呈高信号4.关于心包肿瘤的MR表现,以下哪一项不正确()参考答案:常无心包积液5.原发性大出血肿瘤包括哪一项()参考答案:以上都是。

涎腺肿瘤诊疗指南

涎腺肿瘤诊疗指南

涎腺肿瘤诊疗指南(2012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唾液腺肿瘤亦称涎腺肿瘤,包括三对大涎腺即腮腺,颌下腺,舌下腺,以及广泛分布于口腔,鼻窦,气管粘膜下的小涎腺。

腮腺恶性肿瘤所占比例不足20%,颌下腺良恶性肿瘤约各占一半,舌下腺肿瘤中80%-90%为恶性肿瘤。

小涎腺肿瘤中恶性肿瘤略多于良性。

【解剖及生理功能】大涎腺包括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

小涎腺数以百计,广泛分布于上呼吸道及上消化道的粘膜下。

1. 腮腺腮腺是三大涎腺中最大的一对,系浆液性腺体。

腮腺区位于颧弓以下,颌骨下缘沿线以上,前外界为下颌支内面后份和翼内肌后缘,后外界为外耳道的前下部并延伸到乳突尖部。

大体呈楔形。

底向外尖向内,以面神经为界将腮腺分为深叶和浅叶。

腮腺肿瘤约90%发生在浅叶。

腮腺深叶在外耳道软骨下方绕下颌骨后缘向内,腮腺导管全长约3.5-5cm,直径约0.3cm,自腮腺前缘穿出后平行于颧弓下约1.5cm水平的咬肌表面,至咬肌前缘转向内侧,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应的颊粘膜处。

约50%的人有副腺体,多位于腮腺导管的上方。

腮腺恶性肿瘤以黏液表皮样癌,恶性混合瘤及腺癌较多见,其他组织类型较少见。

腮腺淋巴结可分为腺内和腺外淋巴结,腺内淋巴结位于腮腺实质内,面后静脉周围。

腺外淋巴结主要在耳屏前,腮腺前缘的咬肌表面以及腮腺后面和胸锁乳突肌间。

腮腺的淋巴引流经腮腺浅和腮腺深淋巴结至颈浅和颈深上淋巴结。

腮腺非上皮来源肿瘤中以淋巴瘤较常见,腮腺淋巴结转移癌常来自头面部皮肤粘膜黑色素瘤,鳞癌及睑板腺癌。

2. 颌下腺颌下腺是混合性腺体,以浆液腺泡为主,位于二腹肌前腹、后腹和下颌骨下缘所形成的颌下三角内,紧邻下颌骨的内面和翼内肌的下部。

舌下神经由腺体的内下方行于舌骨舌肌浅面入舌。

舌神经在腺深部的上方经舌骨舌肌浅面入舌。

颌下腺开口位于口底粘膜的舌下肉阜。

颌下腺周围有4-6个淋巴结,3.小涎腺肿瘤侵及部位不同,其临床症状也各异,多表现为局部肿物,骨质破坏和临近神经受侵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TNM分类分期
目的:
有助于制定治疗计划
提供预后指征 有助于治疗效果评价 有助于情报交流 有助于人类癌症连续研究
T……原发灶 N……区域性淋巴结
M……远处转移
原发肿瘤(T)
T1≤2cm,无肿瘤腺体实质外侵犯*
T2>2cm ≤4cm,无肿瘤腺体实质外侵犯 T3>4cm 和/或有肿瘤腺体实质外侵犯* *注释:肿瘤腺体实质外侵犯指临床或肉眼可 见有软组织侵犯的证据,仅显微镜的证据在分级上 不足以构成软组织外侵犯。
4.术后放射治疗的适应征:
腮腺癌对放射线不敏感,采用传统 的单纯放射治疗很难达到根治效果。术 后辅助放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肿瘤并提 高生存率。高能射线对腮腺癌的控制更 为有效,在有条件的单位,术后放射治 疗时可优先考虑高能射线治疗。
哪些病例可考虑术后放疗?
腺样囊性癌、其他高度恶性肿瘤; 手术切除不彻底、有肿瘤细胞残存者; 肿瘤与面神经紧贴,将面神经分离加以保 留者; 肿瘤范围广泛,累及皮肤、肌肉及骨组织 者; 复发性的恶性肿瘤。 腺样囊性癌可沿着神经扩散到颅底和乳突, 故照射范围应包括颅底。照射剂量应达 50Gy。
手术原则:腮腺良性肿瘤需作手术治疗。 多形性腺瘤是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包 膜常不完整,采用单纯沿包膜剥离的方 法,即剜除术,常有复发,故手术原则 应从包膜外正常组织进行,同时切除部 分腺体。手术中应避免肿瘤破裂,以免 发生瘤细胞种植。
1.腮腺浅叶切除术:是传统的手术方式, 将肿瘤及腮腺浅叶切除,分离并保留面神 经,适用于腮腺浅叶体积较大的良性肿瘤。 2.全腮腺切除术:将肿瘤及全腮腺切除, 分离并保留面神经,适用于腮腺深叶良性 肿瘤。 3.部分腮腺切除术:将肿瘤及其周围0.5 cm以上正常腮腺组织一并切除,酌情考 虑是否解剖面神经。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解剖分期/预后分期
Ⅰ期 Ⅱ期 Ⅲ期 T1 T2 T3 T1 T2 T3 N0 N0 N0 N1 N1 N1 M0 M0 M0 M0 M0 M0

ⅣA期

ⅣB期 ⅣC期
T4a T4a T1 T2 T3 T4a T4b 任何T 任何T
N0 M0 N1 M0 N2 M0 N2 M0 N2 M0 N2 M0 任何N M0 N3 M0 任何N M1
(4)手术结合192 Ir后装组织内近距 离放射治疗:

以相对保守的方式切除腮腺恶性肿瘤、 保留面神经,在怀疑肿瘤残留或安全边 界不足处放置施源导管,按照巴黎系统 布源原则,单平面或双平面平行布源, 治疗计划系统优化。术后3-7d开始近距 离放疗。放射源为192Ir,每次剂量3-5 Gy, 隔天进行,照射总剂量为25-50Gy。
肿瘤分级
低度恶性 中度恶性
分数
0—4分 5—6分
高度恶性
7分以上
腮腺恶性肿瘤分类
WHO涎腺肿瘤组织学分类(第3版)中, 恶性肿瘤多达20种。
第一类,高度恶性肿瘤:包括
低分化粘液表皮样癌 腺样囊性癌 腮腺导管癌 非特异性腺癌 鳞状细胞癌 肌上皮癌 未分化癌等。

第二类,低度恶性肿瘤:包括
6、腮腺造影:
正常腮腺造影
舍格伦综合征显示为末梢导管点、球状扩 张,主导管葱皮样改变等。
腮腺造影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有限,但对炎性肿块有一定的诊 断作用,可用于临床怀疑为炎性 肿块者。
二、细针吸细胞学诊断 三、冰冻切片诊断 四、石蜡切片诊断
腮腺肿瘤可以取活检吗?
《涎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指出: 腮腺肿瘤易产生细胞种植,禁忌做活检。 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0年 第一版中关于头颈部肿瘤之涎腺肿瘤的 指南中将“开放性活检或者考虑细针穿 刺”作为术前检查项目之一。
近二十年国内专家对涎腺肿 瘤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较系统的 研究,明确了各型肿瘤的临床病 理特点和生物学行为,对涎腺肿 瘤的诊治原则达成许多共识。
《涎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头颈部肿瘤临床实践指南(中
国版)》2010年第一版
概要
第一部分 腮腺肿瘤的诊断 影像学诊断 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 冰冻切片诊断 石蜡切片诊断 附:腮腺恶性肿瘤的病理学分类
腺泡细胞癌 高分化粘液表皮样癌 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 上皮—肌上皮癌 低度恶性筛孔状囊腺癌等。

第三类,中度恶性肿瘤:包括
基底细胞腺癌 乳头状囊腺癌 癌在多形性腺瘤中 粘液腺癌等

第二部分 腮腺肿瘤的治疗
判断治疗水平标志

生存率
功能外科 综合治疗
一、腮腺良性肿瘤的治疗

部分腮腺切除术不同于剜除术,与传统腮 腺浅叶切除术相比,不增加肿瘤的复发率, 并具有以下优点: ①手术范围缩小,手术时间缩短; ②只暴露部分面N分支,减少面N损伤; ③切除组织少,面部凹陷轻; ④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率减低; ⑤保留腮腺的功能。 适用于腮腺后下部的沃辛瘤及腮腺浅叶体 积相对较小(直径<1.5 cm)的良性肿瘤。

4.腮腺肿瘤包膜外切除术: 在腮腺肿瘤包膜外的疏松结缔组织 中解剖腮腺组织,完整切除肿瘤。经临 床研究,与传统浅叶切除术相比,肿瘤 复发率无显著差异。适用于腮腺浅叶表 浅、界限清楚、活动性好,并达到一定 体积的良性肿瘤。该术式需严格掌握适 应征,并由对涎腺外科具有丰富经验的 医师进行手术操作。
5.复发性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治疗: 剜除术后的复发性多形性腺瘤不宜采用腮 腺浅叶切除术,以避免将肉眼不可视的瘤 细胞种植于术区其他部位。 肿瘤位置表浅、单发者可手术局部摘除。 多发、位置深在者需行解剖面神经的肿瘤 摘除术。 多次复发、广泛种植而且与面神经紧密粘 连者,可以考虑大块切除肿瘤、牺牲面神 经,同期即刻修复。
2.腮腺癌患者的面神经处理:
(1)牺牲面神经的指征:
术前有面神经麻痹症状; 术中发现面神经穿入肿瘤; 面神经与肿瘤紧贴; 病理类型为腺样囊性癌、鳞状细胞癌、 腮腺导管癌等高度恶性肿瘤; 面神经出现明显增粗、变色等病理改变。

(2)术中冷冻+术后放疗:
对于年轻、职业要求高、强烈要求 保留面神经的选择性病例,当面神经与 肿瘤紧贴但尚可分离而不致肿瘤破裂, 且肿瘤的病理类型为低度恶性时,可仔 细分离并保留面神经,术中采用液氮冻 融3次,术后给予放射性治疗,以杀灭 可能残留的肿瘤细胞。
区分肿瘤良恶性的准确率在95%以上,
但组织学分类的符合率在80%左右, 可以为术前确定涎腺肿块的性质提供 重要依据。 操作者的熟练程度以及阅片者的经验 直接影响诊断的准确率。 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在使腮腺肿瘤产 生细胞种植方面存在争议。
三、冰冻切片诊断
可以较明确地确定炎症与肿瘤以
及肿瘤的良恶性,但有时确定组 织学分型有一定困难。也可用于 手术中肿瘤周界的确定。
腮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腮腺的解剖关系
腮腺位于面侧部, 表面略似倒立锥 体形,底上尖下, 腺体上缘为颧弓, 前缘覆盖于咬肌 表面,下界为下 颌角下缘、二腹 肌后腹的上缘, 后界为外耳道的 前下部,并延伸 到乳突尖部。
腮腺肿瘤是常见的口腔颌面 部肿瘤,病理类型十分复杂,以 往对各种类型肿瘤的临床病理特 点和生物学行为缺乏深入了解, 治疗方面争议较多。

第二部分 腮腺肿瘤的治疗 一、腮腺良性肿瘤的治疗 二、腮腺恶性肿瘤的治疗 TNM分类分期 腮腺癌患者的面神经处理 腮腺癌患者的颈淋巴处理 术后放射治疗的适应征 化学药物治疗 预后观察
第一部分
腮腺肿瘤的诊断
一、影像学诊断
1.B超 2.CT 3.MRI 4.PET一CT 5.99m锝核素显像 6.腮腺造影
软组织分辨率高,并能显示血管 影像,适用于范围较广泛的涎腺 肿瘤。
4、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PET)—CT:糖代谢的差异确
定病变的性质,适用于肿瘤手术 或放疗后、组织结构改变较大、 肿瘤有无复发难以确定者。
99m 5、 锝核素显像:
沃辛瘤及嗜酸性腺瘤显示为肿瘤 所在区核素摄取明显增加(“热 结节”),适用于临床怀疑为沃 辛瘤者。

6.功能性外科的应用: 采用部分腮腺切除术; 保留耳大神经以避免耳垂麻木; 保留腮腺咬肌筋膜,降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 发生率; 保留腮腺导管,保存剩余腮腺的分泌功能; 利用天然隐蔽处,采用改良切口,基本上达 到手术不留可见瘢痕的美观效果。
二、腮腺恶性肿瘤的治疗
治疗原则:腮腺恶性肿瘤的治疗以手术 为主。手术过程中应遵循肿瘤外科的基 本原则,尽量在正常组织内完整切除肿 瘤,防止肿瘤破裂而造成种植性复发。 对于范围广泛、恶性程度高、易发生血 行性转移的腮腺恶性肿瘤,尚需采用综 合治疗,以提高肿瘤的控制率。

根据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口腔医院一组 9例患者的经验,平均9年随访,肿瘤无 复发,面神经功能在术后6-8个月得到恢 复。对于选择性病例,在缺乏125 I放射性 粒子植入或192Ir后装组织内近距离放射治 疗条件的单位,可考虑选用该方法。
(3)放射性粒子植人:
125I放射性粒子的放射剂量低,——诊断的金标准。 肿瘤组织学类型多样性——免疫组化。 粘液表皮样癌的分化程度与肿瘤的生物 学行为、治疗方案的确定以及患者预后 密切相关,故在发送病理报告时,病理 医师应注明粘液表皮样癌的分化程度。

5个组织病理学特点确定低、中、 高分化的分级方法
特点 分值 ①囊性成分少于20% 2分 ②神经侵犯 2分 ③坏死 3分 ④4个以上的核分裂/10个高倍视野 3分 ⑤退行发育 4分

活组织检查


活检诊断与治疗应力争一期完成
切除活检,冰冻切片


必须活检,才能选择治疗方法
不做活检不影响治疗,尽量不做。

做活检会明显影响治疗效果,不做。
二、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