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涂双组份配比体系比例介绍

合集下载

喷涂速凝防水涂料配比

喷涂速凝防水涂料配比

喷涂速凝防水涂料的配比与应用
在现代建筑行业中,防水工程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的喷涂速凝防水涂料因其施工便捷、效果显著而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喷涂速凝防水涂料的配比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基本成分
喷涂速凝防水涂料主要由基料、固化剂和稀释剂三部分组成。

其中,基料一般采用合成橡胶或树脂,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和延伸性;固化剂主要用于加速涂料的固化速度,提高涂料的耐水性和耐候性;稀释剂则是为了调整涂料的粘度,使其更适合于喷射施工。

二、配比方法
1. 基料与固化剂的比例通常为10:1,即每10份基料对应1份固化剂。

这个比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微调,但不宜过大,否则会影响涂料的性能。

2. 稀释剂的添加量应根据涂料的粘度和施工环境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粘度过高的涂料需要添加更多的稀释剂,而在低温或湿度较大的环境中施工时,也需要适当增加稀释剂的用量。

3. 在配制涂料的过程中,应先将基料和固化剂混合均匀,然后再加入稀释剂。

混合过程中应避免产生气泡,以保证涂料的质量。

三、注意事项
1. 在配制涂料前,应对所有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其符合使用要求。

2. 配制好的涂料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未用完的涂料不能再次使用。

3. 施工过程中应穿戴防护设备,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总结,喷涂速凝防水涂料的配比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只有掌握了正确的配比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出这种新型防水材料的优点,从而提高防水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双组份环氧铁红底漆

双组份环氧铁红底漆

环氧铁红底漆(双组分)产品组成由环氧树脂、氧化铁红、防锈颜料、填料、助剂、溶剂等作为组分一,聚酰胺固化剂作为组分二组成的双组分环氧底漆。

产品特性漆膜坚韧、耐磨、附着力强,具有优良的耐水和防锈性能。

同喷砂处理后的钢材,表面附着力极好。

适用范围适用裸钢、镀锌等底材。

用于各种交通车辆的车身、车厢、零部件、石油化工设备、储罐、管道钻塔、海上采油设备等钢铁表面及各种大气钢结构作防锈底漆或喷在富锌底漆上。

物理参数颜色铁红色密度 1.40kg/L涂装膜厚干膜33~55μm/道;湿膜80~120μm/道。

使用温度干燥条件下,最高使用温度140℃。

涂覆率理论值:0.126kg/m2/40μm实际值:与表面处理、外界环境、施工方法等多种因素有关。

干燥时间(23℃)表干≤30min,实干≤24h。

完全固化(23℃)7天储存储存温度 -10℃~40℃储存期限 1年闪点 27℃施工参数配比主漆:固化剂=4:1(重量比)熟化时间(23℃) 30min使用期(23℃) 8h施工方法喷涂、刷涂及辊涂喷涂喷涂压力:0.3~0.6MPa(约3~6kg/cm2)施工条件温度≥10℃,15~25℃最佳;施工表面清洁干燥,湿度≤80%,40~60%最佳。

在狭窄空间内施工和干燥期间,应保持良好的通风。

稀释剂 X-7环氧稀释剂稀释剂用量无气喷涂空气喷涂刷涂或辊涂(以重量计) 0~5% 5~15% 0~5%涂装间隔环境温度(℃)10 20 30(每道干膜以最小涂装间隔(h)12 6 435μm计)最大涂装间隔(day) 7 7 7涂装配套后道配套涂料:环氧云铁中间漆,环氧面漆、丙烯酸聚氨酯磁漆,丙烯酸磁漆等。

表面处理用清水冲去盐分及其他水溶性污物。

依照SSPC-SP1溶剂清洗标准除去油脂。

除去焊接飞溅并处理焊缝、毛刺使其光顺。

用抛丸或喷砂方式除去铁锈、氧化皮等涂装表面达到Sa2.5级 (SSPC-SP10)或用电动工具处理表面达到ISOSt3级,除锈后的钢铁表面,不得用手摸,并尽快进行涂装。

喷漆过程中涂料稀释比例

喷漆过程中涂料稀释比例

喷漆过程中涂料稀释比例喷漆是汽车美容、家具制作、工程建设等多个领域都需要用到的技术,而喷漆过程中涂料稀释比例的掌握则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喷漆效果。

在实践过程中,涂料的稀释比例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下面将详细介绍喷漆过程中涂料稀释比例的注意事项。

1. 稀释比例的选择稀释比例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衡量,原则上,稀释比例应该根据喷漆设备的型号、涂料的质量、涂布方法及所涂物体的材料来进行调整。

一般情况下,人工喷涂需要将涂料稀释到25%~30%,而机器喷涂要较少些,通常只需要稀释到10%~20%即可。

具体比例还需要根据设备的说明书进行调整,以确保稀释比例合理、均匀、经济、符合环保要求。

2. 稀释比例的影响稀释比例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喷涂的质量以及成本的控制。

因此,需要经过多次涂试验,找到最佳的稀释比例。

如果稀释过多,虽然喷涂更加容易,但是喷涂的覆盖率会下降、粘附力会减弱、干燥时间变长,需要多次喷涂才能够达到理想效果;反之,如果稀释比例过少,则会导致碳化、停留在表面上、喷出时造成空气泡等问题,降低了喷涂质量。

3. 稀释剂的选择实际的稀释剂有很多方案可供选择,包括:水、醇、酮、酯、醚、酸、油类等。

其中,稀释水是最为常见的稀释剂,价格较低、环保、存储方便。

但较高质量的涂料则需要选用较优质的稀释剂,以保证喷涂效果符合要求。

总之,稀释比例对于喷漆工艺的掌握至关重要。

只有选择适当的比例,才能够保证喷涂设备的正常运转以及优质的喷涂效果。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才能够选出最优的稀释比例,使喷涂效果更加理想。

聚酯聚氨酯中涂漆(双组份)6124

聚酯聚氨酯中涂漆(双组份)6124

聚酯聚氨酯中涂漆(双组份)6124
产品组成由羟基聚酯树脂、颜料、填料、助剂、有机溶剂及固化剂组成。

特性及用途层间结合好、易打磨。

用于汽车、电器等涂装中之中间涂层。

技术参数颜色:浅灰或指定颜色
平均密度g/ml: 1.25
粘度(25℃):≥60s (涂-4杯)
使用期限(25℃):12h
熟化时间(25℃):20min
干燥时间(25℃):表干:≤15min 实干:≤24h
混合比(重量比):组份一:组份二=2:8
表面处理除去表面油污、水份及杂质等。

涂装配套底涂:环氧酯底漆、聚氨酯底漆
中涂:聚酯聚氨酯中涂漆
面涂:丙烯酸聚氨酯磁漆、聚酯聚氨酯汽车漆等
稀释剂:专用漆稀释剂
施工参考涂装道数:1-2道
涂装间隔(25℃,喷涂):Min:30min Max:48h
一道涂膜厚度:湿膜厚度:45-55μm干膜厚度:20-25μm
理论涂布面积:8-10m2/kg
施工条件:环境温度不低于0℃,相对湿度小于80%,基材表面温度高于露点。

施工指导
包装双罐制
保质期未开启状态下,干燥通风处保存一年。

安全及储存请注意包装标签的安全事项,施工现场注意通风防火,遵守国家和当地政府的安全卫生法则。

附注本说明书有关数据基于我们实验和经验,内容真实可靠。

由于各种因素会影响产品的使用,使用前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验证。

以上数据如有改变,以本公司最新说明书为
准,恕不另行通知。

双组份喷涂系统技术要求:

双组份喷涂系统技术要求:

双组份喷涂系统技术要求:
(1)基本参数:
生产班制:二班制
生产方式:间隙式生产
喷涂道数:底面漆各一道,一次干膜厚度30~40μm
最大工件尺寸(小车及支架高度为1m):16X4X5m(长件)
11X4X5m (短件)
喷漆室净尺寸:18X7X6.5m(长件)
13X7X6.5m(短件)
涂料用量:约30~80kg/h
(2)涂料种类(供参考,投标方应根据自已的经验结合本项目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A.底漆:环氧富锌底漆(双组份)
比例:9:1(要求机械可调)
粘度:60~120 s
固化时间:~8h
B.面漆:丙烯酸聚氨酯面漆(双组份)
比例:3:1/4:1(要求机械可调)
粘度:<80s
固化时间:4~6h
(3)双组份喷涂系统要求
双组份喷涂系统共4套,均采用一泵两枪配置,每台喷漆室内
底、面漆喷涂系统各1套,底漆喷涂系统应充分考虑到富锌涂料的特点。

喷涂系统管路长度应能满足最大工件的喷涂要求;设备应能满足市场中不同厂家同一类型产品的喷涂要求;整个系统必须考虑工人操作维护方便,清洗方便,喷枪带反吹装置;整个系统安全、环保性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uniepoc 30底漆主漆双组份

uniepoc 30底漆主漆双组份

□组成:主漆—环氧树脂和改性脂肪族聚酰胺树脂双组份涂料□特性:⒈附着力好,防锈、防腐蚀性能佳,并可以耐190℃的高温⒉能常温干燥或低温烘干⒊半硬化快,与各种涂料体系配套性好⒋耐切削剂性好□用途:各种金属构件:汽车、工程机械、土木建筑机械、钢铁部件、住宅部件等高压无气喷涂条件:一次压力=4~5kg/cm2,二次压力=120kg/cm2以上□涂装注意事项1.底材处理⑴应彻底清除底材表面油污及其它杂质;⑵如有必要可对底材进行表面调整,尤其焊接部位要打磨平整;⑶涂装黑皮钢板时要注意: 由于黑皮钢板种类不同(氧化皮厚薄不匀或有附着力不牢的氧化皮), 会造成涂料附着力差,此时表面最好经喷砂处理;⑷镀锌钢板上附着力良好,但有时由于表面状态不同,也会出现附着力差的情况。

2.混合按规定比例将主漆和固化剂混合均匀并按规定的时间用完。

3.干燥当环境温度较底时,干燥效率明显降低,有时还会产生涂膜弊病,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必须进行强制干燥。

4.涂装面漆本涂料涂装16小时后可以复涂,若放置6~7天后再涂面漆,则应在涂装前用砂纸将表面打毛(340#)5.使用⑴本品若粘在皮肤上,会灼伤皮肤,若吸人漆雾,会影响健康⑵使用时,须穿长袖工作服,戴好橡胶手套和防护面具□安全卫生注意事项溶剂、涂料属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产品,处置和使用要注意安全卫生:⑴涂装现场和材料贮存处要有通风设备,并确保通风良好;⑵取用时为防止静电,电器用品及包装桶必须接地;⑶溶剂和涂料取用后应及时将盖子盖紧;⑷远离热源和火源,工作现场禁止吸烟;⑸作业时应避免溶剂、涂料与皮肤直接接触,要穿防护衣服,佩戴防护面具、防护眼罩、防护手套、帽子等工装保护身体;⑹溶剂、涂料如沾到眼部,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迅速就医;⑺皮肤粘到涂料后,应用纱布沾少许溶剂擦拭并用肥皂水洗净;⑻吸入漆雾而感到不适时应立即到户外,若感异常,请就医;⑼操作后请做好洗手、洗脸、嗽口等清洁工作;⑽沾到涂料或溶剂的布类必须丢置于有盖铁桶内;⑾消耗品应定置摆放,定期检查;⑿呼吸道及皮肤敏感和过敏体质的人请不要从事作业;⒀小孩、孕妇远离作业现场,非作业人员进入现场,应遵守上述事项。

中涂底漆调配比例和喷涂流程

中涂底漆调配比例和喷涂流程

中涂底漆调配比例和喷涂流程
先说说调配比例哈,这可真是个关键的环节。

我记得我刚开始干这行的时候,就因为比例没弄对,那效果简直惨不忍睹!唉,说多了都是泪啊。

一般来说呢,中涂底漆的调配比例大概是 2:1:0.5 ,也就是两份底漆,一份固化剂,还有半份稀释剂。

但我跟你们说啊,这也不是绝对的!有时候不同的品牌、不同的型号,比例还真就有点差别。

我记得好像有一次,用了个新牌子的底漆,我按照老经验来调配,结果……不说了,说多了都是尴尬!
说到喷涂流程,那也是有讲究的。

首先得把要喷的地方清理干净,一点灰尘都不能有,要不然喷出来那效果,啧啧啧,没法看!然后呢,调好喷枪的气压和出漆量。

这喷枪就跟我的老伙计似的,用顺手了那叫一个舒服。

喷的时候要注意手法,得均匀,一层一层来。

哇,那喷出来的效果,光滑平整,自己看着都觉得美!
对了,我突然想起个事儿。

有一回我一个同事,着急忙慌地干
活,调配比例弄错了不说,喷涂的时候还心不在焉,结果那活儿干得,被老板好一顿骂。

哈哈,所以咱可不能学他!
嗯……我这又扯远啦。

反正调配比例和喷涂流程都得认真对待,马虎不得。

要是比例不对,或者喷涂手法不行,那可就白费功夫喽。

朋友们,你们要是在操作过程中有啥问题,随时来问我,咱们一起交流交流!。

聚氨酯防水涂料(双组份)

聚氨酯防水涂料(双组份)

LD-1“盾之优”聚氨酯防水涂料(双组份)2.1.1产品简介聚氨酯防水涂料(911)是双组份固化反应型防水涂料。

甲组份是以聚醚树脂和二异氰酸脂等经聚合反应制成的预聚物;乙组份由硫化剂、催化剂、树脂等多种助剂精制而成。

甲、乙组份按一定比例混和搅拌均匀,涂刮在基面上,经固化反应后形成整体而具橡胶状弹性的防水膜。

2.1.2产品特点✧液态施工,常温固化,操作方便,工期短。

✧粘结力强、延伸性好、抗拉强度高。

✧产品固体含量高,性能稳定,耐候性好,防水性能可靠。

✧可在稍潮湿的基面上施工(含水率<10%)。

2.1.3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类建筑物屋面、厨房、卫生间和地下构筑物(如地下室、隧道、地铁)等工程项目。

2.1.4产品用量成膜 1.5mm厚用量为 2.2Kg/㎡,成膜 2.0mm厚用量为 2.8 Kg/㎡。

2.1.5执行标准执行国标GB/T19250-2003聚氨酯防水涂料(双组份)(1)基层要求✧防水基层按设计要求用水泥砂浆找坡,其表面要抹平压光,不允许有凹凸不平、松动和起砂掉灰等缺陷存在。

排水口或地漏部位就低于整个防水层,以便排除积水。

有套管的管道部位应高出基层表面20mm以上。

阴阳角部位应做成半径约10mm的小圆角,以便涂料施工。

✧所有管件、卫生设备、地漏或排水口等必须安装牢固,接缝严密,收头圆滑,不得有任何松动现象。

✧施工时,防水基层应基本呈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10%为宜,其简单测定方法是将面积约1m2、厚度为1.5~2.0mm的橡胶板覆盖在基层面上,放置2~3h,如覆盖的基层表面无水印,紧贴基层一侧的橡胶板又无凝结水印,根据经验说明其含水率已小于10%,可满足施工要求。

✧施工前,先以铲刀和扫帚将基层表面的突起物、砂浆疙瘩等异物铲除,并将尘土杂物彻底清扫干净。

对阴阳角、管道根部、地漏和排水口等部位更应认真清理。

如发理有油污、铁锈等,要用钢丝刷、砂纸和有机溶剂等将其彻底清除干净。

(2)施工工艺流程基层清理→甲乙组1:2配比搅拌→节点附加层处理→第一遍涂刮→纵横多遍涂刮至厚度为设计厚度→检查→验收(3)施工方法及要点✧聚氨酯底胶的配制:将甲组分防水涂料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喷涂双组份配比体系比例介绍

喷涂双组份配比体系比例介绍

《喷涂型双组份标线配比体系1:1和98:2介绍》喷涂型MMA双组份标线涂料的配比体系,在国外主流部分为98:2,引入中国后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在98:2的基础上衍生出1:1的配比体系,接下来就请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98:2配比示意图98:2顾名思义就是基料和固化剂以98:2的比例充分混合均匀后喷涂到地面上,充分反应后形成标线。

受制于设备制造工艺,在国内喷涂型一般采用1:1配比体系也就是A,B两个组分,施工时在B组分内加入固化剂搅拌均匀,然后和A组分在喷枪外(内)混合,反应成膜后形成标线,这个方法有效解决了标线施工时因98:2混合比例过大,对固化剂比例要求较为精确,施工时难以掌握的现实,同时也更便于控制标线的质量。

B组分加固化剂搅拌均匀1:1配比结构展示上图中的A即B组分涂料加入2%的固化剂,B为A组分涂料,两者以1:1的比例进行喷涂施工。

欧美98:2设备欧美1:1 设备国内经过研究在冷漆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开发出双组份设备。

避免了国外进口设备昂贵的局面,节约了资本支出,国内开发出的喷涂设备又分为内混式和外混式两种。

内混式内混式设备一般有3套喷涂系统,其中两套系统喷涂A、B两个组分,两组份在喷枪上部有一个混合器,在混合器内两组份进行充分混合,然后再喷到路面形成标线。

优点:两组份在喷涂前已经混合均匀,较好的体现了双组份涂料的特点。

缺点:第一混合后的涂料在3分钟内快速反应,如果施工过程中有任何影响连续喷涂时,必须通过第三套系统喷涂清洗剂,把混合器内已经混合的涂料喷涂到一个容器中,避免混合器内反应固化;第二,随时关注两套系统有无工作不良的状态,无论哪套系统工作异常,混合器内分比例就不是1:1了,标线质量就会出问题;第三,内混式相当于一把喷枪喷涂标线,所以设备流量不足时,没法有效保证标线膜厚。

外混式设备外混式设备上有2套喷涂系统,施工时两套系统各自喷涂A、B(含固化剂)组分,两组分没有提前混合,而是通过两把喷枪交叉喷涂到路面,相当于两次喷涂标线。

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的施工工艺及配比1

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的施工工艺及配比1

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的施工工艺及配比防水涂料在现代日子中必不可少,它能够防止水侵入和渗漏,一般用于建筑物外墙、厨房、浴室、卫生间、阳台等易遭到水分侵袭的当地。

双组份聚氨酯是我们常用的防水涂料之一,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的施工工艺及配比是怎样的呢?一起来学习一下。

防水涂料防水涂料是指涂料构成的涂膜能够防止雨水或地下水渗漏的一种涂料。

它能与空气中的湿气触摸后固化,在底层表面构成一层坚韧的无接缝整体防水膜。

这种防水膜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弹塑性、抗裂性、抗渗性及耐候性,能起到防水、防渗和维护作用。

防水涂料有杰出的温度适应性,操作简练,易于修理与维护。

防水涂料的分类市场上的防水材料分为聚氨酯类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两大类。

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便是聚氨酯类防水涂料的一种。

它是一种双组份反应固化型防水涂料,甲组份是以聚醚树脂和二异氰酸脂等经聚合反应制成的预聚物;乙组份由硫化剂、催化剂、树脂等多种助剂精制而成。

甲、乙组份按一定比例混和搅拌均匀,涂刮在底层上,经固化反应后构成整体而具橡胶状弹性的防水膜。

双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工艺及配比1、施工工艺流程:底层收拾→甲乙组1:2配比搅拌→节点附加层处理→第一遍涂刮→纵横多遍涂刮至厚度为规划厚度→检查→检验。

2、底层处理:底层应坚实,表面平整光滑,无砂眼、空泛,并应洁净、单调。

如有砂眼、空泛,应抹水泥砂浆找平,恳求抹平压光或选用掺入水泥用量10%-20%高分子聚合物乳液调制的腻子填充刮平。

3、涂布底胶:先将聚氨酯甲料、乙料参与二甲苯,重量比为1:1.5:2协作搅拌均匀,制作成底胶,制作量不宜过多。

再用长把滚刷均匀涂刷在清扫洁净的底层表面上,涂刷时不得堆积或露白见底,涂刷量以每平米0.2kg支配为宜。

涂刷后应单调固化4h以上,手感不粘时方可进行下一工序。

4、涂膜防水涂料的制作:根据施工需要用量,将聚氨酯甲、乙料按1:2的比例协作后,倒入拌料桶中,用转速为100-500r/min的电动搅拌器搅拌5min支配,即可运用。

PU双组份油漆的计算方法

PU双组份油漆的计算方法

PU 漆的配方计算1.多异氰酸酯产品的NCO 含量的表达方式:A .NCO 含量的质量百分率;B .NCO 当量,是指含有1当量NCO 基团相应的多异氰酸酯的质量数。

其中,两种表达方式的换算关系如下:A=B42×100 式中: A ——NCO 百分含量,% B ——NCO 当量 42——NCO 基团的分子量2.羟基含量的三种表达方式:C .羟基含量的质量百分率;D .羟基当量,指含1当量羟基基团相应的羟基物质的质量数;E .羟值,表示酰化每克样品中所含羟基所需的羧酸,以其相当量之KOH 毫克数表示,单位为:mg KOH/g三者之间的换算关系:C=D 17×100 D=E 1.56×1000 C=33E式中:C ——羟基百分含量,%D ——羟基当量E ——羟值 mg KOH/g3.PU 双组分配漆计算:甲、 乙两个组分之间配漆的质量配比计算公式如下:a) W 甲=f ×DB ×W 乙 b) W 甲=f ×AC ⨯⨯⨯1001710042×W 乙=f ×2.47×AC ×W 乙 c) W 甲=f ×A E ⨯⨯⨯10001.5610042×W 乙=0.075×f ×AE ×W 乙 式中:W 甲——甲组分质量数,即含NCO 基树脂(固化剂)质量数 W 乙——乙组分质量数,即含羟基的树脂质量数f ——NCO/OH 当量数比举例:甲组分 YP01-45 (固含量为45%) A=8%乙组分 YP11-70F (固含为70%) E=100 mg KOH/g乙组分质量W 乙为100g ,f=NCO/OH=1.0,则甲组分W 甲质量为:W 甲=1.0×0.075×⨯8100100=93.6若f=1.1,则W 甲=1.1×1.103100810010001.5610042=⨯⨯⨯⨯ ➢ 实际上f 的取值直接影响漆膜的性能,不同的施工环境,f 取值不同,有时超过1,有时不足1,通过试验而确定,通常在0.95~1.2之间较多。

常用双组份油漆的调配

常用双组份油漆的调配

常用双组份油漆的调配本文介绍了常用环氧漆(底漆,面漆)、聚氨酯漆,丙烯酸聚氨酯漆,氟碳漆,无机富锌漆等双组份油漆的调配比例。

注意:双组份油漆各个厂家的配方并不完全一样,性能也各有侧重,有所差异,以下是紫禁城常用双组份油漆的调配防腐。

首先核对一下油漆的种类、名称是否符合使用规定。

油漆开桶后要进行充分搅拌,使沉淀混合均匀。

双组份型油漆,必须根据说明书规定的配比、工程用量、允许的施工时间,在现场调配,用多少配多少。

环氧富锌底漆调配:(1)紫禁城环氧富锌底漆甲组分:乙组分=10:1.将乙组分加入甲组份的大桶内,搅拌均匀,放置30分钟熟化后才能使用。

刷涂、喷涂时加入适量稀释剂调整粘度至适宜施工。

环氧铁红底漆调配(2)紫禁城环氧铁红底漆。

甲乙混合比例为甲组份:乙组份=5:1(重量比),将小桶装的乙组份(固化剂)加入甲组份的大桶内,搅拌均匀,放置30分钟熟化后才能使用。

刷涂、喷涂时加入适量稀释剂调整粘度至适宜施工。

环氧云铁中间漆调配(3)环氧云铁中间漆,甲乙组分混合比例为26:3.6,乙组分倒入甲组份中,搅拌均匀,放置20分钟熟化后即可使用。

刷涂、喷涂时加入适量稀释剂调整粘度至适宜施工。

醇溶性无机富锌底漆调配(4)溶剂型无机富锌底漆(醇溶性)。

甲乙混合比例为4:1(重量比)将甲组份锌粉倒入乙组份,混合搅匀,熟化20分钟,即可使用。

刷涂、喷涂时加入适量稀释剂调整粘度至适宜施工。

聚氨酯漆调配(户内)(5)聚氨酯面漆(芳香族聚氨酯面漆),甲乙组分比例为18:5.4,将乙组分(固化剂)倒入甲组份当中,熟化30分钟后,即可使用。

刷涂、喷涂时加入适量稀释剂调整粘度至适宜施工。

丙烯酸聚氨酯漆调配(6)丙烯酸聚氨酯漆,(耐候型脂肪族聚氨酯漆),甲乙组分比例为5:1,将乙组分(固化剂)倒入甲组份当中,熟化30分钟后,即可使用。

刷涂、喷涂时加入适量稀释剂调整粘度至适宜施工。

氟碳漆调配(7)氟碳漆(超耐候面漆),甲乙组分比例为10:1,将乙组分(固化剂)倒入甲组份当中,熟化20分钟后,即可使用。

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白漆参考配方

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白漆参考配方

操作要点:混合均匀。施工前按比例与漆基混合。

用量/质量份 14.70
原料名称制造商用量质量份pj3260b羟基丙烯酸树脂江门制漆5485丙二醇甲醚醋酸酯500r902钛白粉2500sd1有机膨润土防沉剂0300sago?3211流平剂015合计1000操作要点
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白漆参考配方
双组份丙烯酸聚氨酯白漆参考配方
组份 A(漆基):
原料名称 PJ32-60B 羟基丙烯酸树脂 丙二醇甲醚醋酸酯 R902(钛白粉) SD-1(有机膨润土防沉剂) Sago®-3211(流平剂) 合计
制造商 江门制漆
用量/质量份 54.85 5.00 25.00 0.300 0.15 100.0
操作要点:前 3 种原料混合,在高速分散剂中 2000rpm 分散 10min,然
后加入其余原料混合均匀即成。
组份 B 固化剂:
原料名称
制造商
HDI 缩二脲 Desmodur N 75(MPA/X) Bayer

云铁环氧厚浆中间漆(双组份)

云铁环氧厚浆中间漆(双组份)

云铁环氧厚浆中间漆(双组份)一、产品介绍●组成本产品由甲、乙两组份分装,甲组份由云母氧化铁、环氧树脂、颜填料、助剂和溶剂组成,乙组份为酚醛胺。

●主要特性本产品具有与底漆、面漆附着力强、干燥快、防锈、防腐性能优良的特点,可低温固化,固体含量高,一次施工干膜厚度可达120μm 。

●适用范围适用于桥梁、船舶、大型机械设备等钢铁设施的防腐涂装,可作中涂和面漆。

●技术要求包装规格:甲组份 3.3kg/4升·桶; 乙组份 20kg/18.5升·桶贮存期限:在遵守贮运规定条件下,自生产之日起计,贮存期一年。

二、施工参考●施工参数密 度:1.12kg/L(甲组份);1.48kg/L(乙组份)混合配比(双组份):甲︰乙=1︰6(m/m )漆膜厚度:湿膜厚度 100μm ;干膜厚度 45μm理论用量:95g/m 2(按干膜30μm计算)闪点: 甲组份 26℃;乙组份 30℃ 熟化时间:15-30min 适用期(甲乙组份混合后):8h/23℃干燥时间:表干 3h/25℃;实干 24h/25℃;完全固化 7d表面处理:预涂底漆表面,表面必须干净,无污物,去除油脂,必要时进行清洗。

沉积的污垢或电焊疤、电焊接缝应依规定处理,并补上底漆。

如预涂底漆有较大面积破损,需全面扫砂、锌粉,底漆表面涂装前应确定油漆完全固化,表面必须没有锌盐,其它环氧类底漆必须干透,表面应清洁干净,双组份底漆干燥时间超过最长时间需用水砂纸打磨成细微毛面。

施工条件:涂装温度范围:10-30℃,相对湿度80%以下,底材温度须高于露点以上3 ℃。

雨、雪、风沙较大等恶劣天气,不能进行涂装。

前道配套漆:环氧富锌底漆(分装);硅酸锌底漆(分装);环氧防锈底漆等后道配套漆:环氧面漆,聚氨酯面漆,丙烯酸聚氨酯面漆,氯化橡胶面漆等稀释剂和清洗剂:X-7环氧漆稀释剂甲、乙组份按比例准确计量后应充分搅匀。

三、安全与防护●本品为易燃有毒品,应存放在远离火源、热源及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双组份涂料的配制及其耐化学品性测定

双组份涂料的配制及其耐化学品性测定

双组份涂料的配制及其耐化学品性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双组份涂料与单组份涂料的区别。

2、掌握漆膜耐化学试剂性的测定操作方法。

二、实验基本概念
双组份涂料又称为2K涂料,一般由主树脂以及固化剂组成,如双组份聚氨酯涂料、氨基涂料及环氧涂料。

固化剂能加速涂料成膜的速度,在一些需要快速投入使用的领域内应用较多。

双组份涂料可用来制备具有高交联密度的涂层,涂层具有较好的耐化学品性。

三、主要实验材料和仪器
羟基丙烯酸酯分散体,多异氰酸酯固化剂,稀释剂。

玻璃板;5%的浓硫酸,5%的氢氧化钠,50%的乙醇,咖啡。

四、试验操作步骤
1、用4g稀释剂稀释5.4g固化剂后,将稀释后的固化剂倒入15g羟基丙烯酸酯分散体,搅拌均匀后,用150μm的四面制备器在玻璃板上刮三条膜,将玻璃板置于65℃烘箱中烘25分钟后取出,检查其干燥程度。

2、用小刀在三道干燥的漆膜上画四道叉,将蘸有5%浓硫酸,5%氢氧化钠,50%乙醇,咖啡的棉球分别放在画叉的位置,其中蘸乙醇的棉球用小烧杯罩住。

3、24h后,移除棉球,观察漆膜有无失光,变色,小泡,斑点,脱落等现象。

若没有,则记为合格,若有上述现象,则记为不合格。

五、实验报告要求
认真记录每项试验程序及操作过程,并分析和整理准确试验收据,写出合格报告。

六、思考题
1、漆膜的耐化学性能测定一般包括哪些项目?
2、测定漆膜耐化学性能有何实际意义?。

单组份与双组份的区别

单组份与双组份的区别

单组份与双组份的区别
涂料的单双组份有什么区别?
单组份涂料:
1、单组份涂料是100%纯聚氨酯,涂抹后吸收空气及基层中的水分湿气发生反应从而固化成膜,属于环保产品。

2、单组份涂料施工不需要混合,不用添加任何配套产品,直接施工即可,固化后涂层坚韧高弹,保证了产品质量稳定和工程的防水效果。

3、粘接力强,可以粘接混凝土、砖石、木材、玻璃、金属、橡胶等各种基面。

4、基本颜色为棕红色,可以在涂膜表面涂刷各种颜色。

5、可适用于构造复杂建筑的施工等。

双组份涂料:
1、双组份涂料由涂料和固化剂组成,需要按比例添加固化剂才能固化成膜,且调配好了需在短时间内用掉,否则会失效。

2、不同厂家的产品固化比例不一样,一般是10:1或8:1的比例。

3、涂膜具有橡胶弹性,延伸性好,抗拉强度高。

4、厚涂覆容易,涂膜无接缝,整体性强。

油漆配比

油漆配比

油漆配比及混合使用寿命I NTERZINC52体积比4:1 稀释剂加入量8~10%推荐面漆重涂间隔和混合使用寿命、涂布率涂覆方式:无气喷涂;空气喷涂;刷涂(适合小面积修补)INTERZINC 22体积比 3.17 :1 稀释剂加入量10~15%推荐面漆重涂间隔和混合使用寿命、涂布率涂覆方式:无气喷涂;刷涂(适合小面积修补)INTERPLATE 317体积比 1 :1 稀释剂加入量3~5%推荐面漆重涂间隔和混合使用寿命、涂布率涂覆方式:无气喷涂;空气喷涂;刷涂(适合小面积修补)INTERGARD 475体积比3:1 稀释剂加入量10%推荐面漆重涂间隔和混合使用寿命涂覆方式:无气喷涂;刷涂(适合小面积修补)INTERTHANE 870体积比7:1 稀释剂加入量5%推荐面漆重涂间隔和混合使用寿命涂覆方式:无气喷涂;空气喷涂;刷涂(适合小面积修补)INTERTHANE 990体积比6 :1 稀释剂加入量5%推荐面漆重涂间隔和混合使用寿命涂覆方式:无气喷涂;空气喷涂;滚涂;刷涂INTERSEAL670HS体积比5. 67 :1 稀释剂加入量5%推荐面漆重涂间隔和混合使用寿命涂覆方式:无气喷涂;滚涂;刷涂(适合小面积修补)NTERPRIME198体积比:不适用,单组份稀释剂加入量10%推荐面漆重涂间隔和混合使用寿命涂覆方式:无气喷涂;空气喷涂;刷涂(适合小面积修补)PSX 700体积比:4:1 稀释剂加入量5%推荐面漆重涂间隔和混合使用寿命涂覆方式:无气喷涂;空气喷涂;刷涂(适合小面积修补)Interzinc388体积比:4:1 稀释剂加入量:10% 推荐面漆重涂间隔和混合使用寿命涂覆方式:无气喷涂;空气喷涂;刷涂Intergard345体积比:4:1 稀释剂加入量:5%推荐面漆重涂间隔和混合使用寿命涂覆方式:无气喷涂;空气喷涂;刷涂、滚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喷涂型双组份标线配比体系1:1和98:2介绍》喷涂型MMA双组份标线涂料的配比体系,在国外主流部分为98:2,引入中
国后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在98:2的基础上衍生出1:1的配比体系,接下来就请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
98:2配比示意图
98:2顾名思义就是基料和固化剂以98:2的比例充分混合均匀后喷涂到地面上,充分反应后形成标线。

受制于设备制造工艺,在国内喷涂型一般采用1:1配比体系也就是A,B两个组分,施工时在B组分内加入固化剂搅拌均匀,然后和A组分在喷枪外(内)混合,反应成膜后形成标线,这个方法有效解决了标线施工时因98:2混合比例过大,对固化剂比例要求较为精确,施工时难以掌握的现实,同时也更便于控制标线的质量。

B组分加固化剂搅拌均匀
1:1配比结构展示
上图中的A即B组分涂料加入2%的固化剂,B为A组分涂料,两者以1:1
的比例进行喷涂施工。

欧美98:2设备
欧美1:1 设备
国内经过研究在冷漆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开发出双组份设备。

避免了国外进口设备昂贵的局面,节约了资本支出,国内开发出的喷涂设备又分为内混式和外混式两种。

内混式
内混式设备一般有3套喷涂系统,其中两套系统喷涂A、B两个组分,两组份在喷枪上部有一个混合器,在混合器内两组份进行充分混合,然后再喷到路面形成标线。

优点:两组份在喷涂前已经混合均匀,较好的体现了双组份涂料的特点。

缺点:第一混合后的涂料在3分钟内快速反应,如果施工过程中有任何影响连续喷涂时,必须通过第三套系统喷涂清洗剂,把混合器内已经混合的涂料喷
涂到一个容器中,避免混合器内反应固化;第二,随时关注两套系统有无工作不良的状态,无论哪套系统工作异常,混合器内分比例就不是1:1了,标线质量就会出问题;第三,内混式相当于一把喷枪喷涂标线,所以设备流量不足时,没法有效保证标线膜厚。

外混式设备
外混式设备上有2套喷涂系统,施工时两套系统各自喷涂A、B(含固化剂)组分,两组分没有提前混合,而是通过两把喷枪交叉喷涂到路面,相当于两次喷涂标线。

减少了一套喷涂系统节省了设备,不过在施工时需时刻注意两把喷枪的液面是否在地面处交汇,这成了控制标线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