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公众平台课程教学模型的构建及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课程教学模型的构建及实施
将微信公众平台引入中职课程教学中,构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新教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中职各课程标准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对知识的推送、教学方案的设计,实现课前、在线、课中、课后进行有针对性地知识的传授,有效的提升教学效果。
标签:微信公众平台;教学模型;构建;实施
随着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体作为当下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手段,它不仅推动着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行业的发展,同时也给人们带来线上与线下、网络与现实共存的一种全新的生活和学习方式。这种生活和学习形态的改变,也给中职课程教学模式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
微信作为目前手机覆盖率最广的一款通讯服务程序,已经成为了移动大数据下新的学习平台。而微信公众平台所具备的强大的系统服务功能,无疑也成为了全新的教学模型构建的一种平台。
一、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课程教学模型的构建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课程教学模型是专业教师申请微信公众平台账号“拾梦工校之……”,借助这个平台推送相关的学习资源,该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在线学习提供可能性。同时,创建课程微信群作为课前课后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答疑解惑,深化知识的空间。通过这种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强大的功能技术支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的交互式个性化自主学习网络环境,让教学设计侧重对学习活动和学习情境的构建,让教学反馈能及时有效地引导教学过程。这种教学模型的构建便于对教学活动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促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对知识的意义构建。
(一)模型构建思路
根据微信公众平台所能提供的后台功能,教师构建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依据教学设计方案搭建如下所示教学资源平台。
(二)申请账号
首先,在微信公众平台官方网址上申请注册课程微信公众账号“拾梦工校之……”,登入账号后台对公众号进行设置,如设置头像、微信号等个人信息,信息保存后会生成一个二维码,学生们通过扫描该二维码关注平台,也可通过搜索公众号来添加关注。
(三)编辑上传图文素材
根据中职生相关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整合该课程的教学资源,该资源分为三大模块:(1)“关于课程”模块,如教学课件、教学习题、微课视频、自学小测、知识汇等,让学习渠道渗入随时随地;(2)“干活”模块,定时补充拓展知识,提高认识高度;(3)“典型案例”模块,上传往届和当下学生的优秀案例,提供展示平台,让学生相互学习、赏析,相互促进。
根据课程课堂教学设计思路编辑教学资源。编辑教学资源的方式可以通过公众平台后台的“素材管理”功能进行编辑。由于该素材编辑功能并不强大,在编辑图文素材是借助“秀米”“易点”等图文排版编辑器对所需的课程素材进行编辑。将文档编辑完成后复制到“素材管理”中的“新建图文”中,完成课程素材的编辑。
(四)创建课程微信群
为了更好地实现交互式个性化学习环境的创建,创建课程交流微信群。当学生在课前、课后自主学习过程中有任何疑惑时,可以通过该课程微信群里的老师和同学讨论,获取问题的解决思路,教师也可针对出现次数较多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的讲解,提高教学效率。另外该微信群也同样服务一些毕业后仍然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学生,当他们在工作上遇到專业问题时,可以通过课程微信群
与在校老师交流,为课程教学提供时下素材;同时他们也能成为在校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校外顾问,为课程微信群营造更好的学习和交流环境。
(五)创建问卷调查
在微信公众号后台功能菜单中新建投票素材,可进行在线测试。借助该功能,针对课程内容和学生课堂反应情况,编辑问卷调查,以投票的形式上传,以期获得该课程展开情况的反馈信息,而后进一步改善课程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的各个模块的不足并调整教学模型。
(六)交互式个性化网络环境
教师把准备好的教学视频、教学课件、习题等材料按资源分类,按照资源分类在微信公众平台上设置一级、二级、三级菜单链接,学生可以通过菜单准确高效地获取所需要的资源。
二、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课程教学模型的实施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课程教学模型的实施分成在线教学、课堂教学两个部分。
(一)在线学习
学生在关注课程微信公众号后,可以获取教师发布的实时任务信息。根据该任务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设置好的菜单链接进入查找相关学习资源,或通过输入相关关键词查找相应的教学资源先行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难点时,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上的“留言管理”功能,提出疑问,由教师通过公众平
台的后台管理对学生的疑问进行回复,以达到个性化指导。学生也可以求助班级微信群中的老师、毕业学长或是同学,通过行之有效的交流及时地解决困难,保证学习进度。这种学生在线自主学习的方式也打破传统课堂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实现了移动学习的目标,学生可以自定学习进度来完成相关知识的预习、学习、课后练习以及复习等学习内容,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这种学习方式的搭建,也将学生的学习痕迹清晰地展示在微信平台的后台上,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这些学习轨迹更清晰地了解学生学习的现状和学习效果,以此得到对学生较为客观的过程性评价依据,同时,教师也要以此为依据要不断地完善平台的信息推送,改进更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模型,让教学过程更好地依托微信公众平台搭建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便捷有效的学习平台。
(二)课堂教学
教师通过课前综合考虑学生在微信公众平台留言提出的问题和课程微信群中讨论最多的问题,设置驱动式任务教学模式,将学生以自主组合的方式组合成各个小组。各小组通过教师提出的本课堂的探究主题或是任务,展开学习、讨论。学生可以借助任何信息化手段获取相关资料,鼓励他们将观点发布在微信公众平台的“留言管理”上,让他们互相分析问题,互相点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主导性,引导学生的讨论方向,并给予针对性的点评,让在不偏离方向的情况下,充分分解知识,吸收知识,应用知识,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该课堂学习活动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以小组为单位给出探究结果,通过各小组之间对内容的相互补充,互评和教师的引导,点评,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探究问题的思路,促进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课前、课堂和课后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和课程微信群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充分交流学习心得,通过激烈的讨论和观点碰撞,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和内化,测重培养中职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型,将学生和教师充分交融在一起,建立起互助互信的学习关系和情感,彼此之间能有效地传递和吸收信息,也给予了教师更清晰的视角来评价学生,让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以形成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框架。
三、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课程教学模型的反思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课题教学模型,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转变了教师的角色,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性学习和教师的指引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课前就可以借助课程微信平台展开自主性学习,这就为课堂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教师可以通过追踪学生课前的学习过程,明确课堂和课后知识传授和强化的重点,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展开对知识点的深化。通过该教学模式,在自主学习阶段,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教室,书本或是电脑,而是可以通过可以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这样既打破了传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又可以让学生自定学习步调,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真正的实现“随时”“随地”“随身”“随意”的学习。
该教学模式也有不足的地方,(1)排除干扰因素。中职学生自制能力较差,学生在借助微信群进行自主学习时,容易被个别学生会经常发送与学习无关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