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发展趋势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药发展趋势PPT课件

中医药发展趋势PPT课件

“韩国对中国药材的需求 量很大,是中国主要的药 材出口国之一。” 为了使 中药材商品更加规范化, 韩国政府颁布法令:从 1996年7月1日起,海关将 对药材进口采取更严格的 检查措施,主要是提高药 品检测指标,增加抽查比 例。韩国保健卫生部还规 定了11种古典医书里的处 方,无须做临床等各种试 验,即可由药厂生产。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 前在全世界有40亿人使用 中草药治病,占世界总人 口的80%。2009年我国出 口中药产品销售额达到了 8.3亿美元, 中草药贸易超 过200 亿美元。截至2015 年,国际上中国中医类别 执业(助理)医师已达45.2 万人、总诊疗人次达9.1亿 ,中医药在海外遍地开花
中医影响遍布世界
日本没有“中药”这一概念 ,只有“汉方药”和“中国汉方 药”。这里的“汉”指的就是中 国。日本制药企业生产中国汉方 药,目前已有217种中国汉方药 处方被纳入日本医疗保险体系, 年销售额达10亿美元;240种 OTC中国汉方药可以在药店销 售并有望增至300种。
中医传承十面埋伏
我国在中医药知识产 权保护方面做得还很不够 ,“六神丸”在日本摇身 一变成了“救心丸”,“ 牛黄救心丸”装进韩国的 新壶成了“牛黄清心液 ”……据《世界专利数据 库》统计,在世界中草药 和植物药专利申请中,中 药专利申请量占比达 44.4%,但属于我国的中 药专利申请仅占0.3%, 而且其他国家根据我们已 发表的论文,进行青蒿素 的相关研究并申请外围专
培养
组织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
组织细胞培养技术是指在无菌 的条件下,将活器官、组织或 细胞置于培养基内,并放在适 宜的环境中,进行连续培养而 成的细胞、组织或个体。利用 组织培养技术将植物的分生组 织进行离体培养,建立无性繁 殖系,并诱导分化植株。此方 法对一些濒危中药的保存、繁 殖、纯化是一条有效途径,利 用生物技术来繁殖濒危药用动 植物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中医药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PPT

中医药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PPT
详细描述
实践传承是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积累和传承中医药技术和经验。这种方式强调实践操作和经验积累,使得中医 药技术得以延续和发扬。现代科技传承则是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信息技术等,将中医药技术进行整理 、保存和传播,使其更加普及化和现代化。
中医药文化的传承
要点一
总结词
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等 多个方面。
2
中医药产业应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 转化和应用,提高中医药产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 有率。
3
中医药产业还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中医 药的国际化和标准化,为中医药的全球发展做出 贡献。
06
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与传播
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逐渐 增强
随着中医药的国际传播,越来越多的国家和 地区开始接受和认可中医药,将其纳入国家 医疗服务体系。
老一辈中医药专家逐渐减少,一些独特的 诊疗技术和秘方面临失传的风险。
国际竞争激烈
法律法规不健全
国际上对中医药的认可度不高,国际市场 竞争激烈,中医药国际化面临诸多困难。
中医药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导致中医 药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诸多限制。
中医药发展的机遇与前景
政策支持
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给予了越来越多的 政策支持,如设立中医药管理部门、 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等。
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
通过各种渠道和平台,中医药文化逐渐被世界各地 的人们所了解和接受,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 。
中医药的国际学术交流
中医药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日益频繁, 促进了中医药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分享与交流 。
中医药的国际交流平台与活动
国际中医药学术会

定期举办的国际中医药学术会议 为各国中医药专家提供了交流研 究成果和临床经验的平台。

中医药起源发展ppt课件

中医药起源发展ppt课件
8
上古~周代(~前771年)
传说故事三: 伊尹发明汤药 《吕氏春秋》记载伊尹和商汤议论烹调方法,谈
到:“阳朴之姜,招摇之桂” 《针灸甲乙经》序提到“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 神农本草以为汤液”
伊尹一生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文化、教育 等多方面都做出过卓越贡献,是杰出的思想家、 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贤能相国、 帝王之师、中华厨祖。
希波克拉底学派/科斯(Cos)学派:机体与外界环境 的平衡就是正常生理;发展体液病理说……
30
春秋~秦汉时期(前770~280)
古希腊医药
希波克拉底 Hippocrates(前460-370) ---主张将医学从哲学中独立出,实用
目的—治愈病人; ---将医药学从庙堂、祭司手中解放 ---注重饮食疗法 《养身方》 ---医学经验、医德思想、四液体学说
/ 咸阳 长安 长安 洛阳 洛阳 成都 建业
23
春秋~秦汉时期(前770~280)
春秋战国时期: 背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显著,学术思想日趋活跃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名秦越人,勃海莫人 (今河北内邱县),战国时期名医,被尊为医祖
24
春秋~秦汉时期(前770~280)
12
上古~周代(~前771年) 古代其他医药
摩根 《古代社会》:
欧洲古代称药物为“drug”,即“干燥的草木” 《说文解字》:“药,治病草也”
荷马史诗《伊里亚特》:阿葛米达—原始时期精 通药物的妇女
古代两河流域医药
古埃及医药
古希腊医药
古罗马医药
古印度药物
13
上古~周代(~前771年)
古代两河流域医药
6
他创造历法、教民渔猎、驯养家畜、烹饪 食物、婚嫁仪式、始造书契、发明陶埙、 琴瑟乐器、任命官员等;创立了中华民族 的统一图腾“龙”,龙的传人即由此而来。 伏羲后来被中国神话描绘为“人首龙身”; 被奉为中华文明的人文始祖。

秦汉时期中医药的发展完整版PPT课件

秦汉时期中医药的发展完整版PPT课件
面。
缺乏科学依据及实证研究
1
秦汉时期的中医药缺乏科学依据和实证研究,对 于一些疾病的病因、病理和治疗方法,主要依靠 经验和直观观察来总结。
2
由于缺乏科学依据,当时的医学家对于一些疾病 的诊断和治疗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3
此外,由于缺乏实证研究,对于一些药物的疗效 和副作用也缺乏可靠的评估和验证。
总结词
推动了中医临床实践的发展
详细描述
《黄帝内经》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还对临 床实践进行了指导,推动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
脏腑学说的发展
总结词
深化了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的认识
总结词
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详细描述
秦汉时期,脏腑学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和完善,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疾病发生发展 的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推拿按摩的理论体系
秦汉时期,推拿按摩的理论体系逐渐形成,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 等学说为指导。
针灸推拿在秦汉时期的地位与影响
官方重视
秦汉时期,针灸推拿受到 官方重视,成为医疗体系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普及
随着针灸推拿的广泛应用, 民间也逐渐普及了相关知 识和技能。
对后世影响
秦汉时期的针灸推拿为后 世中医药学的发展奠定了 基础,对世界医学产生了 深远影响。
详细描述
病因病机学说的完善推动了防治方法的创新和发展,为疾病的预防和 治疗提供了更多有效手段。
05
秦汉时期中医药的国际影响
对东亚地区的影响
传播
秦汉时期中医药通过各种途径传 播到东亚地区,如朝鲜、日本、
越南等国。
影响
中医药在东亚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推动了当地医学的发展和进步。
交流
秦汉时期中医药与东亚地区进行了 广泛的交流,相互借鉴和学习。

《中医药历史》课件

《中医药历史》课件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药的经典著 作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 》等相继涌现,系统总结了古代中 医药的理论和实践。
医疗机构的设立
古代政府设立了医疗机构,如太医 院,为皇室和百姓提供医疗服务, 促进了中医药的普及和应用。
中医药与中华文化的融合
01
02
03
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和人文 关怀,对中医药的发展产 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 医者仁心”的价值观。
详细描述
经络学说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由经脉、络脉等组成的经络系统,它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与脏腑、四肢 百骸等都有密切的联系。经络学说在中医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在针灸 、推拿等治疗方法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脏腑理论
总结词
脏腑理论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五个脏腑,即心、肝、脾、肺、肾,以及六 个腑,即胃、大肠、小肠、膀胱、胆、三焦。
推拿按摩
总结词
通过手法按摩来放松肌肉、舒缓疼痛,促进气血流通。
详细描述
推拿按摩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手段之一,通过手法按摩来放松肌肉、舒缓疼痛,促进气血 流通,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推拿按摩对于肌肉疲劳、关节疼痛、慢性疾病等有较好的
疗效。
拔罐刮痧
总结词
通过拔罐和刮痧来排除体内湿气、疏通经络 、缓解疼痛。
04
中医治疗方法与技术
针灸疗法
总结词
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气血、脏腑功 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VS
详细描述
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针刺或艾灸刺激人体穴位,调节气血 、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治疗范围广泛,尤其对于疼痛性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以及消化系统等疾病有显 著疗效。

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PPT

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PPT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 展
汇报人:XXX
202X-XX-XX
REPORTING
• 中医药文化概述 •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 • 中医药文化传承方式 • 中医药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 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策略 • 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未来展望
目录
XXX
PART 01
中医药文化概述
REPORTING
中医药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化知识,提高公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和认同。
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
参与国际卫生组织
工作
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推 动中医药在国际卫生体系中的地 位和作用。
开展国际交流与合

与国外相关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共同开展中医药科研、教育和培 训等活动。
提高中医药国际影
响力
加强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和推广, 提高中医药在国际社会的知名度 和影响力。
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中医药教育体系
优化中医药教育结构,加强实践教学和临床能力培养,提高人才 培养质量。
加强中医药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培训、引进等方式,提高中医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创新中医药人才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医药人才评价标准和方法,激发中医药人才的创 新创造活力。
XXX
PART 06
XXX
PART 02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
REPORTING
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它强调人体内部各个器官、组织之间的 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影响。这种观念认为,人体的 生理和病理变化是整体性的,需要通过综合调理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国医药的发展史PPT

中国医药的发展史PPT

鸦片战争前后的医药发展
01
总结词:外来文化冲击与本土医药的融合
02
西方传教士和商人的到来,带来了西方的医药知识和文化,对
中国传统医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传统医药在与西方医药文化的交流中,逐渐吸收了西方的
03
医学理论和诊疗技术,开始了本土医药的创新和发展。
民国时期的医药发展
01
总结词: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 合
药品审批制度的改

1985年开始实施《药品管理法》 ,逐步建立起药品审评审批制度 ,加强药品监管,保证药品质量 和安全。
药品生产与流通的
改革
改革开放后,药品生产与流通领 域逐步放开,形成多元化的市场 格局。药品生产企业数量增多, 流通渠道更加丰富。
医疗机构的改革
医疗机构逐步走向市场化,公立 医院改革试点不断推进,鼓励社 会资本办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
生物医药的崛起与挑战
生物医药的崛起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医药在中国 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医药领域的重要新兴 产业。
挑战与机遇
生物医药的发展面临着技术、市场、政策等多方面 的挑战,但同时也为中国医药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 了重要机遇。
跨界融合与创新
生物医药的发展需要跨界融合与创新,推动 产业链的完善和升级,促进中国生物医药产,随着国家统一 和疆域的扩大,医药学也 取得了长足进步。
《神农本草经》等重要医 药学著作的问世,丰富了 中医药学的内容,为后世 中医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 础。
秦汉时期还出现了许多名 医,如扁鹊、华佗等,他 们的医学实践和理论创新 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 杰出贡献。
02
近代医药发展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向基层倾斜。

我国的中医药文化ppt课件

我国的中医药文化ppt课件

中医药文化的创新发展与未来展望
创新诊疗技术
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开发新的诊 疗技术和方法,提高中医药的诊 疗水平和效率。
创新药物研发
利用现代药物研发技术,开发具 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推 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国际化发展
加强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为全球健 康事业作出贡献。
THANKS
来源于动物,具有补 益强壮、祛风除湿等 功效。
04
海洋类
来源于海洋生物,具 有软坚散结、平肝潜 阳等功效。
方剂的组成与配伍原则
方剂的组成
由中药按照一定配伍原则 组成,针对特定病症进行 治疗。
君臣佐使原则
方剂中君药为主药,臣药 为辅助,佐药为协助,使 药为引导,共同发挥治疗 效果。
配伍禁忌
某些中药之间存在配伍禁 忌,不能同时使用。
的。
中医药在常见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中医药在常见疾病防治中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 尤其在慢性病、功能性疾病、病毒感染性疾病等方面。
中医药在常见疾病防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感冒、咳嗽 、哮喘、胃痛、腹泻等。其治疗原则以整体观念和辨证施 治为核心,强调个体化治疗。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方面也 具有显著的优势,如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此外,在 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方面,中医药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如在SARS、COVID-19等疫情中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案 。
经络系统
经络是人体内的一个网络系统,它连 接着人体的各个部位,是气血运行的 通道。通过刺激经络,可以调节人体 的生理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病因病机理论
六淫七情
六淫指的是风、寒、暑、湿、燥、火 六种外感病邪,七情则是指喜、怒、 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中医药理论认为,六淫七情是导致疾 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前沿技术与趋势培训ppt课件

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前沿技术与趋势培训ppt课件

中药对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中药对细胞自噬的 激活作用
多种中药成分如黄酮类、生物 碱类等具有激活细胞自噬的作 用,可以通过上调自噬相关基 因表达、促进自噬体形成等方 式来实现。
中药对细胞自噬的 抑制作用
部分中药成分如多糖类、皂苷 类等可以抑制细胞自噬,通过 下调自噬相关基因表达、抑制 自噬体形成等途径发挥作用。
中药对肠道微生物的调节作用
中药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功能,改善肠道微生态失衡 ,进而治疗相关疾病。
基于微生物组学的中药药效评价
通过微生物组学技术,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价中药的药效,为中药新 药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肠道微生态与中药药效关系探讨
肠道微生态与中药吸收代谢
肠道微生物可以影响中药的吸收和代谢,进而影响中药的 药效和安全性。
前沿技术与趋势概述
前沿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许多先进技术被应用于中医药研究领域,如基因测序、代谢组学、网络药理学等。这 些技术为揭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阐明中药作用机制提供了有力手段。
发展趋势
未来,中医药研究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一是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中医药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二是大数据与人 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中医药研究的效率与准确性;三是国际化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推动中医药研究的 全球化进程。
人工智能在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中的探索
图像识别与处理
个性化治疗推荐
应用图像识别和处理技术,对针灸推 拿等非药物疗法的操作过程进行自动 化识别和记录,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 效率。
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特点,利 用人工智能技术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 针灸推拿等非药物疗法治疗推荐方案 。
人体姿态识别
利用人体姿态识别技术,对针灸推拿 等非药物疗法的治疗效果进行客观评 估,为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

《中医药发展史》课件

《中医药发展史》课件

03 中西医学的碰撞 与融合
中西医学的初步碰撞
19世纪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医学 开始进入中国,与中国传统医学 发生初步的碰撞。
文化差异
中西医学在理论基础、诊断方法 、治疗手段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导致双方在交流和碰撞中产生 诸多误解和冲突。
学术交流
尽管存在碰撞,仍有部分学者致 力于中西医学的交流与融合,推 动双方互相了解和学习。
奴隶社会时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医药逐渐从原始 的巫医混合状态中分离出来,形成了 独立的医疗体系。
早期提高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中医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 了《黄帝内经》等重要医学著作。
秦汉时期
中医药在秦汉时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出现了张仲景、华佗等著名的医学 家,他们的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善,促进国际卫生合作与协调。
05 中医药的未来展 望
中医药在健康中国战略中的作用
1 2
促进全民健康
中医药在预防、治疗和康复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能够为健康中国战略提供有力支持,提高全民 健康水平。
传承创新
中医药需要不断传承和创新,将传统理论与现代 科技相结合,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
3
发挥特色优势
温病学派的特点
温病学派以研究温病为主要特点,强 调对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等 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同时, 温病学派注重临床实践和经验总结, 提出了许多独特的治疗方法和理论观 点。
温病学派的影响
温病学派的兴起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随着温病学派的普及和 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和接受 其治疗方法和理论观点,温病学派逐 渐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医学之一。同 时,温病学派也传播到了周边国家和 地区,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 的影响。

中医药发展史ppt

中医药发展史ppt
要点一
要点二
中医药科研难度大
中医药理论研究和实践需要大量的临床数据和实验验证,科研难度较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中医药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医药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中医药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影响力,才能赢得市场份额。
要点三
中医药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
矿物药材包括天然产出的矿物质和加工制品。
中药材的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东部和南部地区,其中以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等地为主要产区。
中药材的分布与特点
分布区域
不同地区的中药材具有不同的地域特点,如北方的黄芪、人参,南方的金银花、枸杞等。
地域特点
中药材的生长和分布受气候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等。
伏羲制九针
中医药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独特的医疗体系
中医药以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逐渐发展成为世界医学之林的一朵奇葩。
世界各地的中医药热
近年来,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成为许多国家医疗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药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
历史背景
中医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壮大,与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及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05
中医药起源于中国的黄河流域,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中国就开始有了医药的文字记录。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药在中国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
起源和早期发展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医药在中国的地位逐渐得到重视。政府开始加强对中医药的管理和规范化,中医药教育、科研和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现代中医药的发展
中医药理论体系面临的挑战
中医药现代化
中医药理论体系的现状与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补三皇本纪》说:“神农氏以赭鞭(一种红色的 竹根)鞭(此意为采掘)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 可见早在原始社会,我国的先民们,就已有了医药活动。
魏晋南北朝时,王叔和整理编次《伤 寒论》和撰写《脉经》,皇甫谧编著 《针灸甲乙经》,以及陶弘景的《本 草经集注》和雷敦的《炮炙论》等, 在中国医药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古老智慧遇见现代科技
中药现代化面临良好机遇 “回归自然”
崇尚天然药物正在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 发展传统医药已成为政府及民众的共识。 现代医药为人类的医疗保健和生存繁衍做 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致病菌的变异 和人类疾病谱的改变,人们开始转变视角, 把目光投向毒副作用小,耐受性高的传统 中药。而我国传统中医药体系在世界四大 传统医药体系( 中国、埃及、希腊和印度) 中是理论最完整、医疗实践最丰富、疗效 最确切的传统医药体系,同时中国还拥有 最丰富的中药资源,为中药现代化提供了 物质基础。
2019/8/26
我国著名中医人数一次能够上世纪80年代的5000余名骤减 至现在的不足500名,中医药正陷入传承危机。日本生产的 中医药已经占据了世界中药产量的90%,我们只有2%的份 额。而日本也早就将我国东汉时期的《伤病论》和《金匮 要略》的一百多个单方制成药剂,申请专利。
8
中医药现代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5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在全世

界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治病,占世 界总人口的80%。2009年我国出口

中药产品销售额达到了8.3亿美元,

中草药贸易超过200 亿美元。截至 2015年,国际上中国中医类别执业

(助理)医师已达45.2万人、总诊疗

人次达9.1亿,中医药在海外遍地开 花

2019/8/26
中医药产业实现“大品种”、“大企业”和“大市场” 三效( 高效、速效、长效) 三小( 剂量小、毒性小、不良反应小) 三便( 便于储藏、便于携带、便于服用)
2019/8/26
10
继承不泥古 发展不离宗
中医药理论 S W 中药自身现代化
性味、归经、功能、主治 O
T 现代药效药理研究
2019/8/26
11Leabharlann 隋唐间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 金翼方》,从基础理论、临床各科,到养 生保健,均作了较为系统而又精辟的论述, 对后世医学产生了较大影响。
2019/8/26
宋金元时期诊断学、病因学、法医学,以及临 床各科和对《伤寒论》的研究诸方面,又有了 突破性的发展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 这是我国药学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部巨著。
2019/8/26
1
2019/8/26
一 中医药历史源远流长
目录
二 中医药影响遍布世界 三 中医药技术发展
四 中医药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2
中医的历史源远流长
2019/8/26
3
中医的历史源远流长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宝藏丰富,象征着几 千年来,我国人民和疾病斗争的睿智。
2019/8/26
4
中医的历史源远流长
随着分析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和交
叉渗透,中药现代化的研究得到极大促进,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手段也不断丰
富和完善。逐步在解决中医药治病机理不清楚、安全性不高等问题,促使中
医药真正走向国际并被欧美国家普遍接受。
2019/8/26
9
中医药现代化
将传统中药的特色优势与现代化科学技术密切结合,研制、开发现 代中药。 现代中药基于传统中医药的理论和经验,严格按照GAP( 药材生产 管理规范) 、GLP( 药品非临床研究管理规范) 、GCP( 药品临床试 验管理规范) 、GM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等标准规范,能进行 大规模生产( 产业化) ,并能为国际市场接受、有国际竞争力的中药 制剂( 国际化) 。
中医影响遍布世界
“韩国对中国药材的需求量很大,是 中国主要的药材出口国之一。” 为 了使中药材商品更加规范化,韩国政 府颁布法令:从1996年7月1日起, 海关将对药材进口采取更严格的检查 措施,主要是提高药品检测指标,增 加抽查比例。韩国保健卫生部还规定 了11种古典医书里的处方,无须做临 床等各种试验,即可由药厂生产。
2019/8/26
现代科学技术在中药现代化进程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分子生物 学、现代分离分析技术、纳米技术、信息 技术等正逐渐渗透和应用到中药的研究和 生产中。其中,与实现中药现代化最密切 相关的科学技术应属现代分离分析技术和 分子生物学。
12
DNA图谱+组织细胞培养
DNA 指纹图谱技术的应用 DNA 指纹图谱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在分子 水平上分析物种基因多态性,比形态、组 织和化学水平分析其遗传标记更加准确可 靠。DNA 指纹图谱技术具有不受外界条件 影响的优点,因此是中药品种鉴别中极为 可靠的手段。DNA 指纹图谱所反映的信息 是具有高度选择性的,这些信息能够明确 区分供试中药的真实性与质量的优劣。目 前采用该技术进行研究的药材包括淫羊藿、 铁线莲、苍术、虫草、黄连、山麦冬、人 参、细辛、溪黄草、西红花、天花粉、温 郁金与川郁金、党参、牛蒡子、黄芩、贝 母、阳春砂、诃子、枸杞、厚朴、香茅、 石斛、麦冬、金线莲、牛膝、地黄、射干 等。 2019/8/26
日本没有“中药”这一概念,只有“汉 方药”和“中国汉方药”。这里的“汉”指 的就是中国。日本制药企业生产中国汉方药, 目前已有217种中国汉方药处方被纳入日本 医疗保险体系,年销售额达10亿美元;240 种OTC中国汉方药可以在药店销售并有望增 至300种。
2019/8/26
7
中医传承十面埋伏
我国在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方 面做得还很不够,“六神丸”在日 本摇身一变成了“救心丸”,“牛 黄救心丸”装进韩国的新壶成了 “牛黄清心液”……据《世界专利 数据库》统计,在世界中草药和植 物药专利申请中,中药专利申请量 占比达44.4%,但属于我国的中药 专利申请仅占0.3%,而且其他国 家根据我们已发表的论文,进行青 蒿素的相关研究并申请外围专利, 导致青蒿素相关专利旁落,损失高 达几十亿美元。
6
澳大利亚有百分之七十的医生会在治疗 以后向患者推荐针灸理疗,一年中连续十 二个月去接受针灸调理的患者,占到澳大 利亚总人口数的百分之十,几乎所有的医 疗保险机构都对针灸调理治疗给予补贴。 大约有二十所大学提供中医课程。其中皇 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悉尼理工大学、西悉 尼大学更是提供研究生课程。中医在澳大 利亚的教育正在越来越迅速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