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重点学科
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承担
◆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承担海南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海南特区体制机制创新研究》方向之一《海南特区服务型政府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研究》进展情况汇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安应民教授主持的海南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海南特区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三个方向之一的《海南特区服务型政府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研究》,已经取得系列研究成果。
一、出版著作(一)《特区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丛书》4本,人民出版社2009年9-10月版,丛书主编安应民教授。
1、丛书之一:《特区服务型政府公务员行政能力建设研究》,安应民等著,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版;2、丛书之二:《特区服务型政府公共政策创新研究》,沈德理等著,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版;3、丛书之三:《海南农村基层政治与社会发展研究》,李德芳等著,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版;4、丛书之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胡斌武等著,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版。
(二)《特区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丛书》6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9月开始陆续出版,丛书主编安应民教授。
1、丛书之一:《南海安全战略与强化海洋行政管理》,安应民等著,中国经济出版社。
2、丛书之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宋增伟等著,,中国经济出版社。
3、丛书之三:《海南特区服务型政府公共政策的创新——体制与机制的视角》,张治库等著,中国经济出版社。
4、丛书之四:《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支撑体系研究——基于海南国际旅游岛视角》,庞京城等著,中国经济出版社。
5、丛书之五:《特区服务型政府公务员行政能力建设的体制机制研究》,张云阁等著,中国经济出版社。
6、丛书之六:《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基于服务型政府的分析视角》,刘德浩著,中国经济出版社。
(三)其他已出版的相关著作1、《构建均衡发展机制——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安应民等著,30万字,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2月版。
2、《旅游产业生态管理系统构建研究》,安应民等著,40万字,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版。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简介-海南大学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简介海南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于1997被评为海南大学校级重点学科,1999年被评为海南省首批重点学科, 2005年“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海南省教育厅对首批省重点学科的验收, 2008年成为“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的学科, 2010被评为海南省第三批重点学科。
近几年来,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紧密跟踪学科发展前沿、满足国家及海南省的重大需求,成为海南省通信产业、海洋产业及信息智能岛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智库”。
在海洋通信方向、空间通信数据处理与传输、Internet信息检索与传输、网络控制系统等领域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有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形成了鲜明地学科特色。
1)海洋通信理论与应用方向,在海洋网络与陆地网融合方法和网关设计方面的研究成果填补了通信理论的空白;基于无线自组织网的船舶间宽带移动通信网领域作出了开创性的工作。
2)图像处理与信息检索方向,提出了“基于率失真感兴趣区域编码”和“经验数据分解”算法,有效降低了无失真编码的码率;研制的“高保真大压缩比数据压缩算法”的硬件系统成功地应用在HJ-1号卫星、神州7号载人飞船上;提出了基于多值相关性假设判定的广义信息检索理论,为解决当前网络搜索引擎的主要缺陷奠定了理论基础。
3)网络控制系统方向,提出了两种解决NCS中网络时延“测不准”的新方法,研究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提出的“新型网络时延补偿算法”简单实用,且易于实现,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
4)嵌入式系统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方向,主要研究海洋通信、旅游信息化、热带农业信息采集等应用领域中的嵌入式系统架构、中间件技术、智能检测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理论及关键技术,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优化作出了前沿性预研。
本学科现有“海南省Internet信息检索重点实验室”、“海南省海洋通信与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海南省电子教学示范中心”等平台,在“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支持下,近年来取得了迅猛发展,学科水平不断提高,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高素质毕业生,取得了许多重要科研成果,目前已成为海南省通信产业、海洋产业及信息智能岛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海南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49年秋的国立海南师范学院,座落于海口市。1999年,与海南教育学院合并,成立新海南师范学院。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7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海南师范大学。同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评为优秀。2008年,海南省政府将学校列为省重点大学进行建设,2010年,国务院学位办正式将学校列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权建设单位。经过六十多年办学积累,学校已经发展成为海南省教师教育中心,服务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基地,东南亚汉语推广和中华文化传播基地,是海南省办学历史悠久、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综合办学实力较强的省重点大学。
学校现有海甸、城西和儋州三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5100多亩。海甸主校区位于海口市海甸岛,滨海抱湖,海水入湖,湖海交融,椰风海韵,形成奇美亮丽的热带风光,是治学求知的理想之地。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2000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88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3240余人,留学生150余人,培养留学生2000余人。
海口经济学院:
海口经济学院是一所以经济(公共)管理专业和特色专业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创办于1974年。其前身先后是海口市业余大学、海口职业大学、海口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院2008年3月升格,同时实施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
一、博士、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海南大学
作物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95101)一、学科简介作物专业是海南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专业,也是统一招收和培养研究生并授予硕士、博士学位最早的学科,包括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
学科从1958年建校时开始建立和发展起来,是我国唯一以国家战略物资橡胶等热带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培养面向包括海南在内的中国热区进行科研、服务和人才的重要学科点。
作物专业研究领域主要为作物高产与资源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作物高产优质协调机理与栽培调控机制、环境友好与作物安全生产理论与技术等。
学科注重“作物、环境、技术的系统结合”,利用作物基础与应用基础理论研究,结合生产实际,形成高效生态安全配套的现代高新技术,促进常规栽培与育种技术的更新,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充分利用海南热区气候优势,大力发展热带作物应用基础与应用研究。
现拥有农业部热带作物栽培生理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海南省作物栽培学重点学科。
学科师资力量强,年龄结构合理。
现有硕士生导师21人,博士生导师11人,其中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90%以上。
近年来,本学科先后承担并参与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农业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其他省部级等相关重大科研项目40余项,科研总经费2000多万元,其中国家级课题2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获国家和省级科技成果进步奖1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多篇;出版学术专著19部。
二、培养目标培养在作物种植、生产与管理方面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农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作物种植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品学兼优的作物专业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为:(1)热爱祖国,热爱农业,遵纪守法,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考研院校海南大学——法学院简
2014年考研院校海南大学——法学院简介【- 考研院校】2013年研究生考试已经告一段落,出国留学考研网专家为14年考生提供海南大学介绍相关院校信息及专业简介,帮助考生在复习之初建立明确的目标院校,有针对性的进行后期复习。
海南大学法学院是海南大学下属的十二个学院之一。
学院创办于1983年(其前身为海南大学法律系),原设有法学、经济法、国际经济法三个专业,1999年根据国家教育部新的专业目录,调整合并为一个专业即法学专业。
现有诉讼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三个硕士点,2003年被批准增设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
谭兵教授为名誉院长,段书臣副教授为党总支书记,童光政教授为院长,李汉军教授、王琦副教授、叶英萍副教授任副院长。
学院设有公法与基础教研室、民商法教研室、特区法制研究所、学院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成人教育办公室等机构。
学院每年招收普教本科学生160多人,现有在校普教本科生627人,成教本、专科学生500多人,诉讼法、民商法两个专业硕士研究生66人。
在校普教本科生中,绝大多数来自内地省份。
硕士研究生实行全国统一招生录取。
学院图书资料室藏书近3万册,有各种中文报刊100余种,外文学术刊物10多种。
学院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逐渐探索总结出一些符合自身特点和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特色,这就是:大力加强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和教学制度建设;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能力的培养;走开放办学和联合办学之路;广泛开展对外学术交流。
目前,学院已经初步形成一支来自五湖四海、内部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较强、敬业爱生、有较强凝聚力、充满生机与活力、能基本适应学院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
现有的35名专职教师中,有教授7人,副教授12人,讲师16人;博士和在读博士8人,硕士24人。
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1%,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9%。
他们分别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11所着名大学。
InCites新平台助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实践与探索——以海南大学“世界一流建设学科”作物学学科为
收稿日期:2021-12-29基金项目: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2021年规划课题 海南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绩效评价研究 ,项目编号:HN S K (Y B )21-61;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21Q N 0877㊂作者简介:徐榕烽(1983),女,内蒙古临河人,馆员,硕士,就职于海南大学图书馆,研究方向:图书情报与文献计量分析㊂周珊(1981 ),女,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资源建设㊁学科服务㊁科研评价等㊂I n C i t e s 新平台助力 世界一流学科 建设实践与探索以海南大学 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作物学学科为例徐榕烽,周 珊(海南大学图书馆,海南海口 570228) 摘 要:文章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利用新一代I n C i t e s 平台,从高生产力和高影响力作者对作物学学科贡献度方面深入分析了海南大学 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作物学学科近10年来的科研发展情况,明确海南大学作物学学科自身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制定科研规划㊁整合科研团队㊁加强科研人员培育力度和期刊投稿引导几条建议,为发掘学科潜力并促进其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建成建好世界一流学科提供准确定位,有利于最终形成学科自身核心竞争力,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及重点领域提供决策依据㊂关键词:一流学科;贡献度;I n C i t e s中图分类号:G 250.73ʒG 250.252(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6921(2023)10 0113 04 2015年10月,国务院公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以学科建设为 双一流 建设的基本原则之一,高等院校由围绕学校整体建设转变为围绕学科建设[1]㊂2017年9月,海南大学作物学学科入选国家 双一流建设学科 名单,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 要支持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2],赋予海南大学新的重大历史使命㊂海南大学作物学学科是海南大学最早创建的3个骨干学科之一,为我国天然橡胶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作物学 世界一流学科 建设和发展需要植物保护㊁园艺和食品学科与工程等 热带农业 学科群的共同支持㊂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利用新一代I n C i t e s平台,从高生产力和高影响力作者对作物学学科贡献度方面分析了海南大学 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作物学学科近10年来的科研发展情况,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及重点领域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㊂1 数据来源和指标说明1.1 数据来源S C I E (S c i e n c e C i t a t i o n I n d e x E x pa n d e d )是收录了超过9200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期刊,涵盖178个科学学科,1900年至今,有5300多万条记录和11.8亿份引用文献,是对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客观㊁定量和易操作评价的国际通用指标,经常用来进行某一个科研机构或大学的学科分析和学术影响力评价[3]㊂I n C i t e s 是由C l a r i v a t e 开发的一个基准和分析工具,它使用出版物信息来分析生产力㊁影响力和协作,这些都反映在科学网络数据库索引的文献中[4]㊂2021年7月,I n C i t e s 平台进行了全新改版和全面升级,补充了多种加权和相对的计量指标,增加了可视化效果,为科研人员的论文生产力和学术影响力的量化分析提供了一个更加丰富和完善的分析工具㊂本次研究利用S C I E 和新一代I n C i t e s 数据库,从海南大学 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作物学学科学术角度2023年5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M a y 202310524I n n e r M o n g o l i a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E c o n o m yN o .10T o t a l N o .524出发,选择分析入口为 研究方向 和 研究人员 ,所属机构为 H a i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分类体系按照C h i n a S C A D C S u b je c t 97N a r r o w (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分类),选择 0901C r o p Sc i e n c e ,文献类型为 A r t i -c l e 和 R e v i e w ,时间范围为2012年 2021年㊂I n -C i t e s 数据截止时间为2021年9月24日㊂1.2 指标说明[5]本文分析的I n C i t e s 数据库中的各项数据指标及其含义见表1㊂表1 I n C i t e s 数据库中数据指标及含义序号指标名称含义1W e b o f S c i e n c e 论文数一段时间内被W e b o f S c i e n c e 收录的论文数量2被引频次一段时间内被W e b o f S c i e n c e 收录论文引用的频次3h 指数出版论文集的h 指数4引文影响力论文篇均被引频次(均值)5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C N C I 按学科㊁出版年和文献类型统计的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论文篇均引文数),C N C I 值大于1,表明该组论文的被引表现高于全球平均水平6期刊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J N C I 按期刊㊁出版年和文献类型统计的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J N C I 值大于1,表明在该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的表现超过全球平均水平7高被引论文按领域和出版年统计的被引频次排名前1%的论文数(含论文与综述)8Q i 期刊中的论文给定年份内具有J I F 分区中Q i 区的期刊中的论文数量9Q i 期刊中论文的百分比Q i 期刊中的论文数占J I F 期刊中的论文数的比值2 海南大学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作物学学科分析2.1 作物学学科基本情况2.1.1 论文总体产出及发展趋势分析㊂学科总体论文产出是衡量学科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海南大学作物学学科2012年 2021年的发文总量为132篇,其中Q 1期刊中的论文75篇,高被引论文2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百分比分别是59.85%和56.06%㊂2012年 2021年海南大学作物学学科历年发文量及Q 1期刊发文量趋势如图1所示㊂图1 2012年 2021年海南大学作物学学科历年发文量及Q 1期刊发文量趋势如图1所示,海南大学作物学学科10年间的W o S 发文量是逐年上升的,尤其是2016年之后,上升的速率加快,2018年略有回落,到2020年全年W o S 发文45篇,其中Q 1期刊30篇,Q 2期刊11篇,Q 1㊁Q 2期刊总和达到全年发文量的91.11%,且有1篇高被引论文产生,这跟2016年后海南大学加强人才引进和科研奖励的力度有关㊂2.1.2 论文总体及相对影响力分析㊂分析论文被引情况是衡量出版物或作者的影响力的一个重要途径[6]㊂2012年 2021年海南大学作物学学科W o S论文被引频次993次,引文影响力(篇均被引频次7.52次),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C N C I 为1.76,期刊规范化引文影响力J N C I 为0.98㊂2012年2021年海南大学作物学学科W o S 论文被引频次及引文影响力趋势如图2所示㊂图2 2012年 2021年海南大学作物学学科W o S 论文被引频次及引文影响力趋势从图2可以看出,海南大学作物学学科W o S 发文的被引频次及引文影响力趋势在2012年 2018年大致相同,在2015年㊁2016年㊁2017年3年表现较好,2018年表现较差,这跟W o S 发文量与Q 1期刊发文量趋势相符,2019年之后的被引频次逐渐增多,但篇均被引频次并未增多,这跟2019年后新增发文量较多有关,一般来说,论文被引频次的高峰出现在论文发表后的2年~5年㊂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到,总被引频次和引文影响力两个引文指标均未考虑学科㊁期刊㊁出版年㊁W o S 发文量及文献类型的归一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有必要对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C N C I 值和期刊规范化引文影响力J N -C I 值按出版年进行统计分析,2012年 2021年海南大学作物学学科W o S 发文的规范化引文影响力如图3所示㊂总第524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图32012年 2021年海南大学作物学学科两个规范化引文影响力指标从图3中可以看出,海南大学作物学学科在2012年 2014年间的引文影响力C N C I值和J N C I 值都远低于全球基准值1,表明这三年海南大学作物学学科论文发文质量和期刊质量相对较低㊂2015年 2017年的两个规范化引文影响力均高于全球平均值,尤其是2016年的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C N C I值,达到4.70,非常引人注目,表明海南大学作物学科研人员这三年的发文质量和期刊质量都很高㊂2018年两个规范化引文影响力又有所下降,这跟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频次的趋势大致相同㊂2.2作物学学科高产作者 生产力贡献度 分析科研人员的论文产出是衡量和评价科研人员绩效的重要指标[7],高产出作者往往是某一领域科技前沿走向的引领者,在海南大学 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作物学学科10年间发表W e b o f S c i e n c e论文的科研人员共289人㊂本文利用 生产力贡献度 这一评价指标,更直观地反映海南大学作物学学科发文作者在该学科领域的生产力, 生产力贡献度 的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 生产力贡献度 越大,该作者对海南大学作物学学科的生产力越大[8],作者学术成果在该学科更多㊂生产力贡献度(%)=某学科作者W o S发文量该学科W o S发文总量(1)按照生产力贡献度排名前10位的科研人员,结果如表2所示㊂由表2可见,发文量最多的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张正科教授(Z h a n g,Z h e n g K e),10年间在海南大学作物学学科共累积W o S发文14篇,W o S发文贡献度为10.69%,h指数为11[9]㊂发文量排在第2㊁第3的分别是热带作物学院的聂立孝教授(N i e,L i x i a o)和吴伟教授(W u,W e i),10年间在海南大学作物学学科分别W o S发文11篇和9篇,W o S发文贡献度为8.4%和6.87%,h指数为4和3㊂我们发现,排名前10的作者中,有5位都不是二级机构热带作物学院的科研人员,这表明,海南大学 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作物学学科的W o S论文量是由不同的二级机构科研人员发文组成,即由不同二级机构的科研人员生产力贡献㊂表2海南大学作物学学科2012年 2021年高产出作者T O P10名称排名W o S论文数/篇W o S发文贡献度/%h指数Z h a n g,Z h e n g K e11410.6911N i e,L i x i a o2118.404W u,W e i396.873 L i u,H o n g y a n475.342 M i a o,W e i g u o553.821 L i n,C h u n h u a643.051S h i,X u e q u n643.053Z h a n g,Y U643.051F a h a d,S h a h643.052Z h a n g,L I643.051 2.3作物学学科高影响作者贡献度分析科研人员的生产力可以由W e b o f S c i e n c e发文量反映,但其影响力则需要通过论文的 被引频次 等指标来体现,引入 影响力贡献度 这一评价指标,可以反映海南大学作物学学科发文作者在该学科领域的影响力, 影响力贡献度 的计算公式如式(2)所示[8]㊂影响力贡献度(%)=某学科作者W o S发文被引频次该学科W o S发文总被引频次(2)按照影响力贡献度排名前10位的科研人员,结果如表3所示㊂表3海南大学作物学学科2012年 2021年高影响力作者贡献度T O P10名称排名被引频次/次引文影响力/次W o S影响力贡献度/%C N C I W o S论文数/篇Z h a n g,Z h e n g K e138227.2939.305.2414S h i,X u e q u n26215.506.383.834R u a n,Y u n z e35427.005.562.152W a n g,L U45117.005.254.703N i e,L i x i a o5464.184.730.9611L i,W u64522.504.635.922F a n g,N a74343.004.424.621L u o,Y u e h u a74343.004.424.621H u,X i a o p i n g93919.504.014.792Y u a n,M e n g-q i93939.004.015.561徐熔烽,等㊃I n C i t e s新平台助力 世界一流学科 建设实践与探索 以海南大学 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作物学学科为例2023年第10期由表3可见, 生产力贡献率 排名第1的张正科教授,在 影响力贡献率 排名中仍然排在第1,10年间W o S发文被引频次共382次, 影响力贡献率 39.30%,引文影响力即篇均被引频次27.29次,高于该学科的全球平均值19.80,C N C I值为5.24,高于全球基准值1,说明其发文的影响力和表现力均优于全球平均水平㊂ 生产力贡献率 排名第2的聂立孝教授,对作物学学科的 影响力贡献率 只有4.73%,其引文影响力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同时,可以看出, 影响力贡献率 排名前10位的作者中,属于学校二级机构热带作物学院的科研人员仍然不足一半,作物学学科的科研影响力由学校各二级机构的科研人员贡献度组成㊂3结果与讨论综上,本文利用新一代I n C i t e s平台,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W o S发文量㊁Q1期刊发文量㊁被引频次㊁引文影响力㊁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和期刊规范化引文影响力等几个指标深入分析了海南大学作物学学科近10年来的科研发展情况,并分析了隶属于不同二级机构科研人员对作物学学科的 生产力贡献度 和 影响力贡献度 ,明确了作为入选 国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仍存在不足之处,W o S发文量和被引频次整体较低,二级机构热带作物学院的学者和科研人员对本学科贡献度不足,发文期刊所属学科较为分散等㊂针对海南大学作物学学科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为建成建好世界一流学科提供准确的定位,提出以下几条建议:①制定科研规划㊂分析学科的变化趋势,追踪学科的前沿热点,充分发挥国家政策优势,积极推动与其他二级机构的合作和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产生更多更好并有标志性的科研成果㊂②整合科研团队㊂统计发现,作物学学科排名前10的高产作者和高影响作者都只有不到一半比例出自二级机构热带作物学院,应在海南大学范围内积极整合和组建作物学相关科研团队,以学科带头人为首,开展真实有效合作和团队建设,为 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作物学学科学术影响力的提升提供重要智力支撑[10]㊂③加强对作物学学科建设贡献率高的科研人员和二级机构的支持力度㊂针对贡献度高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㊁植物保护学院等,制定相关具体科研目标和支持政策,加大生产力和影响力贡献度高的科研人员及研究生的奖励力度,通过奖励激励政策引导更多的科研人员在作物学期刊上发表高质量的论文,增加学校作物学整体学术论文影响力㊂④期刊投稿引导㊂定期推出‘各学科投稿指南“,引导科研人员投稿作物学学科对应的高质量期刊,集中投稿,提高海南大学作物学学科W o S论文的学术影响力,并依据期刊综合计量指标结合论文自身特点及研究领域,提高投稿成功率㊂[参考文献][1]马静,孙卫忠,张媛,等.E S I学科分析助力一流学科 建设实践与探索:以河北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11):35-39.[2]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E B/O L].(2018-04-13)[2021-09-24].h t t p://w w w.81.c n/g n x w/2018-04/13/c o n t e n t80052384.h t m. [3]李宇辉.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学术交流机制分析[D].广州:广州医科大学,2015. [4]海南大学图书馆.I n C i t e s[D B/O L].(2016-09-06)[2021-09-24].h t t p://l i b r a r y.h a i n u.e d u.c n/b k s h o w.a s p?t y p e i d=3&i d=207.[5]I n C i t e s T M数据库快速使用指南.[E B/O L].(2019-11-02)[2021-09-24].h t t p s://w e n k u.b a i d u.c o m/v i e w/039a50b1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f a.h t m l f r=i n-c o m e1-d o c-se a r c h&_w k t s_=1683130242100&w k Q u e r y=I n C i t e s T M数据库快速使用指南.[6]夏琬钧,赵颖梅,刘云,等.基于I n c i t e s和E S I的高校科研产出统计与分析: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4(3):14-16.[7]徐榕烽,刘小香,杨连珍,等.I n C i t e s新平台助力高校学科带头人科研量化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12):21-25.[8]任瑞荣,董政娥,陈惠兰.东华大学优势学科分析与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2(5):760-767.[9]周建农,何琳,白振田.E S I植物与动物学的评价与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22):48-55,61.[10]徐榕烽,李春香,张建媛.海南大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调研[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1(16):15-17.总第524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重点学科建设对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辐射力研究——基于艺术设计学科教学资源及提升教学质量研究
作者 简介 : 阎超 , 男, 汉族 , 吉林 市人 。美术 学硕 士。海南大学 艺术学 院教授。主要 研究 方向 : 美术 学; 李晴 , 女, 汉族 , 辽 宁铁 岭人。海 南大 学艺术 学院在读硕 士研 究生。主要研 究方 向: 环境艺术设计。 基 金项 目: 海 南 大 学教 育 教 学 研 究 项 目资 助课 题 “ 重 点 学科 建设 对 提 高本科 教 学 质 量 的 辐射 力研 究”( 编号:
艺术 设计 系 的教 师 结 构 , 主要 以环 境 设 计 、 视 觉 传 达设 计 、 服 装 服 饰 设 计 这 三 大 模 块 为 基 本 架
培养都具有 明确指 向。培养学生 主要依 靠三大 课 程模 块 : 首先 是专业理论学 习 , 包 括 中 外 艺 术 设 计史 , 中外美 学 理论 , 艺术 概 论 ; 另 一 个 环 节 是
该 学科 是 “ 2 l l 工程” 重 点学 科 , 其 通 过 对 海 南 社 会 自身发 展 规 律 的 充 分研 究 , 全面、 准 确 地认 识 其 内在本 质与 习俗 特 征 , 对 海南 历 史 文 化 的源 流
旅 游 信息 服 务 。该 学 科 为 海 南 国 际旅 游 岛建 设 提供 了强大 智 力支 持和 高水 平 的人才 培养 模式 。 上述案 例 说 明 重 点 学 科 建 设 在 本 科 教 学 方
重 点 学科建 设对 提 高本科教 学 质量
辐 射 力研 究
— —
基 于 艺术设 计 学科 教 学 资源 及提 升教 学质 量研 究
阎 超 , 李 晴
( 海南 大学 艺术学 院 , 海南 海 口 5 7 0 2 0 3 )
农艺与种业硕士学位证书上注明作物
农艺与种业硕士学位证书上注明作物专业(领域)代码及名称:095131农艺与种业适用研究生层次:硕士研究生适用专业(领域):农艺与种业(作物、种业、草业、园艺方向)一、专业(领域)简介农学和种业是海南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包括作物、园艺、草业和种业四个研究方向。
其中,作物方向是以国家战略物资橡胶、木薯、槟榔、甘蔗等热带特色作物为主。
为主要对象,开展农作物高产高效资源化栽培理论与技术、高产优质农作物协调机制与栽培调控机制、农作物绿色安全生产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园艺学主要围绕香蕉、芒果等热带果树资源的收集、评价、创新与利用,热带果蔬的采后生理与保鲜,香蕉、蔬菜的抗逆机制,热带兰花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应用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草业形成了以热带牧草和饲料作物栽培育种、热带草坪草遗传育种等为特色和优势的学科发展方向。
种业方向取决于华南育种、文昌航天育种、国家种子中转站建设、热带种质资源组合。
从种子生物学和种子资源库建设方面培育热带优良新品种,并加以推广应用,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农学和种业属于国家作物科学(含种子科学)、园艺学、草业科学三个一级学科下的专业硕士方向。
主要是开发和初步转化三个一级学科的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本专业是将农业生产基础技术有效结合,解决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关键问题,并将其技术集成,服务于生产一线。
农学与种业农业硕士主要侧重于农学与种业方面的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和推广。
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要求农学、种业专业学位持有者应掌握本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管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具有植物生产全产业链的生产和管理理论和实践技能,具有独立从事作物领域研究或开发、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二、培养目标及要求(一)培养目标农学与种业农业硕士是与该领域资格相关的专业学位。
主要培养农学与种业、农村发展与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从事技术研究、应用、开发、推广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海南大学简介
程 “
2 11工
”
重点建设大学 。
原 华 南 热 带农业 大 学是 于 1 9 5 8 年经 中央 批 准创 建 的 以橡胶 和 热 带农业 为 主 攻 方 向 的农业 部 属 高校 。
她 与创建于 19 5 4 年 的 中国热 带农业 科学院紧密结合 获得 了包 括 国家发 明一 .
等奖 、
国 家科 技 进步 一
特区 ”
四 大特色方向。
设 立 热带农业 与生命科学学部 、
机 电与信息工 程学部 、
理 工 学部 、
社会科学学部 、
人 文学部 等5 大学部 、
2 0 个学院和3 个公 共 教学部 。
建有1个国家级重 点学科 、
12 个省部
级 重 点学科 、
7个省部级 重 点实验室 、
4 个 省部级 工 程研 究 中心 ,
Q U A N G U o B A | Q IA N G M | N G × |A o L |A N Z H A
海南大学简介
海 南 大 学是 于 2 0 0 7 年8 月 由原 华 南 热 带 农业 大 学 与原 海南 大 学合 并组 建 而 成 的省属 综合 性重 点 大 学
是海南省人 民政府与教育部共 建高校和国家
全 日制在校生3 10 0 0 余人 ,
其 中普 通 本科 生 2 50 0 0 余 人 .
硕士 、
博士研究生2 700 余人 .
培 养 留学 生 10 0 0 余人 。
学校 学科 涵盖 哲学 、
经济学 、
法学 、
文学 、
理学 、
农学 、工ຫໍສະໝຸດ 、管理 学等八 大 门类 ,
突出
“
热带 、
海洋 、
【海南大学排名】海南大学特色专业-海南大学录取分数线
【海南大学排名】海南大学特色专业-海南大学录取分数线海南大学是于2007年8月由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原海南大学合并组建而成的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是海南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和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
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是为了打破建国初期帝国主义对我国天然橡胶的封锁,于1958年经中央批准创建的以橡胶和热带农业为主攻方向的特色大学,是海南省内唯一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博士点的高校。
她与创建于1954年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紧密结合,并称“热作两院”,被誉为我国热带农业的“双子星”。
建校50年来,一代又一代“两院人”在极其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以深厚的爱国情怀、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冲破了国际上认定的北纬15。
以北不能种植橡胶的“植胶禁区”,创造了北纬18。
—24。
地区大面积种植橡胶的神话,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在纬度最北范围内大面积种植橡胶成功的国家,并由原来的植胶空白国,奇迹般地崛起为世界第五大产胶国,奠定了学校在橡胶和热带农业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地位,获得了包括国家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内的900多项目科研成果,为我国国防事业、为热区和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原海南大学于1983年在一片荒滩地上艰苦起家,到合并前建起了全省规模最大、社会辐射力和影响力广泛的学科专业体系,成为海南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
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为学校亲笔题写校名。
2005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荣获优秀并获准设立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稳步提高,整体办学水平持续提升,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建校50年来,周恩来、朱德、董必武、叶剑英、邓小平、胡耀邦、王震等老一辈革命家,胡锦涛、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温家宝、贾庆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亲临学校视察,给予亲切关怀。
新海南大学成立后,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省长罗保铭、教育部部长周济、农业部部长孙政才等领导先后到校指导工作,对学校建设和发展给予大力支持。
生态学博士培养方案
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简介海南大学的生态学为理学类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生态学学科是我校的重点学科之一,是我校最早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位点之一,具有多年培养生态学硕士研究生的经验,为我国热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学科的发展,它紧紧围绕我校“热带、海洋、特区”的办学理念和特色定位,全面系统地开展热带森林生态学、热带农业生态学、热带环境生态学等多个方向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具有鲜明的热带特色与区域特色,我校生态学学科点具有坚实的学科基础和强大的支撑平台:本学科相关的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植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及其植物学二级学科博士点,极大地促进了本学科点的建设和发展;本学科拥有的热带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热带生物资源和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水生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级海洋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平台,为本学科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本学科拥有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团队,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培养和造就高层次的学术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博士生教育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的生态学领域方面的高层次学术型人才。
具体要求:1、在思想政治上,要求博士研究生进一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求实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和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贡献。
2、在业务上,要求具有坚实宽广的生态学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全面掌握生态学的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熟悉本学科的国内外研究历史、现状和发展动态,跟踪学科发展前沿;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组织、承担并完成本学科及有关学科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能胜任生态学的教学、科研和技术管理工作。
海南大学专业排行榜最新
海南大学专业排行榜最新
海南大学
海南大学简称海大,坐落于海南省海口市,是教育部与海南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海南省人民政府与财政部共建高校,是海南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海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重点支持高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
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Z14)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由天津大学对口合作建设。
海南大学什么专业就业好。
海南大学有什么专业
海南大学有什么专业
海南大学有动物科学、动物医学、风景园林、环境科学、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类、园林、园艺、园艺(卓越人才班)、植物保护、植物保护(卓越人才班)、酒店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行政管理、海洋科学、水产养殖学、药学专业。
以及财务管理(企业理财方向)、电子科学与技术、俄语(商务俄语方向)、风景园林(园林工程技术方向)、会计学(涉外会计方向)、物联网工程、行政管理(行政文秘方向)、英语(旅游英语方向)、园艺(草坪科学与工程方向)、植物保护(农药与农产品安全方向)等87个专业。
扩展资料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3570余人,专任教师1930余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378人、副高职称的61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36%,具有海外一年以上访学经历的教师322人。
拥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教学名师等各类优秀专家300余人。
此外,还聘请了“两院”院士、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蒙代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螯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等310多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或客座教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南大学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简介海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始建于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简介海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始建于1992年,现隶属于海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拥有海南大学校级重点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海南省重点实验室“Internet 信息检索”。
该学科与通信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工程构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学科群体,现有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点,该硕点与学院的其它三个硕士点(应用数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互相交融,形成专业互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拥有7个专业实验室并设有15个校外教学实验实习基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专业技能、有社会意识和能从事计算机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应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师和技师。
主要课程有离散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字逻辑、计算机系统结构、微机接口与应用、计算机网络、Internet应用技术、多媒体技术原理、C++程序设计与面向对象技术、JAVA程序设计、XML、算法分析与设计、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导论。
学院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协同工作能力、调控工程-社会大系统能力,造就学生具有较强的设计开发和应用的能力、较强的团队精神和领导能力、较强的沟通能力、较强的英语表达能力,为其提供终生学习和成长的技巧与基础。
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适宜到事业、企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技研究、应用开发、信息管理和教学工作,毕业生的就业前景看好。
修业年限:4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扎实、宽广的电子科学和信息系统理论基础,知识结构完善、合理,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级研究型及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电子信息工程是信息产业的重要基础和支柱之一。
它以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网络、电磁场与电磁波等理论为基础,研究各种信息如语音、文字、图像、视频、雷达、遥感遥测等数据的采集、处理、交换、传输及应用。
国家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简介
国家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简介作物遗传育种学科是新海南大学发展的根基学科。
上世纪50 年代,新中国面临帝国主义封锁,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发展我国自己的橡胶事业”的号召,与此同时在海南岛创建了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和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后更名为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热农院校),伴随热农院校的诞生,以国家战略物资橡胶等热带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特色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从2007 年9 月起,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原海南大学合并成立新的海南大学,本学科因此由新海南大学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共建。
也随之成为了新海南大学创建和发展的龙头和主干学科。
本学科是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下的二级学科,于1984 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 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 年获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1989 年建立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1997 和2006 年分别建立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科研工作站;1999 年被评为海南省和农业部重点学科,2002 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目前是海南省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2005 年“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建设”获得海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经过40 多年的努力,本学科已经培育出适合我国种植的抗寒、抗风、抗病虫害的热带植物优良高产品种;木薯、牧草、香蕉、荔枝等重要热带亚热带作物的常规育种取得长足进展,分子育种已突现优势,近几年获各类奖共计29 项(含已分配至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人员)。
其中省部级奖项5 项,其中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奖特等奖1 项,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 项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一等奖1 项,等;通过审定的新品种2 个;已申报的专利3 项,已授权2 项;制定热带作物描述行业标准19 项。
近五年出版专著2 部,待出版的专著5 部,在国内外刊物上共发表论文50 余篇,其中SCI 论文20 篇。
本学科也十分重视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
海南大学法学院
海南大学法学院民商法专业研究生手册2006年10月制定目录序言导师寄语第一部分学院简介和学科介绍一、学院简介二、学科介绍三、导师介绍第二部分学习科目和书目一、课程设置和学分要求(一)课程设置(二)学分要求二、参考书目(一)民法部分(二)商法部分第三部分研究生须知一、研究生纪律要求二、研究生培养三、研究生表格第四部分民商法学科组织活动和纪律的相关规定一、民商法学科关于接待来访客人的流程和规定二、民商法学科关于参与学院学术讲座及正式活动的规定三、民商法学硕士论文答辩筹备流程及安排第五部分毕业生情况一、2002级民商法学毕业生情况二、2003级民商法学毕业生情况三、2004级民商法学毕业生情况序言海南大学民商法专业拥有优秀师资阵容、先进的教学理念,进入本专业的学生受过系统的法律训练,具有较强的法律功底。
过去毕业的几届研究生已经成为国家、社会颇有贡献的专业人才,我们期盼新加入的学生能够在此大环境下快乐的学习和成长。
学生手册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位新生借以能迅速熟悉专业环境,了解专业规定以及体会此优越的学习大环境。
本手册主要有五部分内容,包括学院简介和学科介绍;学习科目和书目;研究生须知;民商法学科组织活动和纪律的相关规定;毕业生情况。
本手册包括了民商法专业研究生在校期间所必需的表格和参加活动的各项要求。
本手册由04级孙静同学发起制定,由全体民商法专业研究生完成。
本手册的印发要特别感谢民商法导师组的大力支持。
特此为序。
导师寄语眼界高远,心胸开阔,脚踏实地,成就大业。
王崇敏法理同道,厚德载物。
徐民打牢基础,学好本领,为人生发展储备能量;学会做人,善于出事,为成就大事准备条件。
童光政与同学共勉我希望每一个同学:光明磊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平平安安生活叶英萍在民法慈祥的目光下,每一个人都是平等而独立的世界。
借用孟德斯鸠的名言,你我共勉。
张卫秉海大法学院院训与研究生同学共勉:明法修德尚义笃行。
刘远山第一部分学院简介和学科介绍一、学院简介海南大学法学院是海南大学下属的十四个学院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大学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和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11个省级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诉讼法学、水产养殖、化学工程、通讯与信息系统、民商法学、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旅游管理;27个校级重点学科——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植物学、果树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生态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农业经济管理、文艺学、外国哲学、生物技术、中国现代经济理论、世界经济、结构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艺术设计、材料物理与化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海洋生物学、企业管理、中国哲学、中国哲学、中国哲学、英语语言文学。
海南大学博士、硕士授权学科、专业一览表海南大学专业介绍海洋学院1、海洋科学主要课程: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海洋生物技术、遗传学、水生动物生理学、海洋生物学、生物海洋学、海洋微生物学、海洋生态学、海洋环境科学。
2、制药工程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化工原理、基因工程、制药工程、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理学、制药工艺学、天然药物化学、生物技术药物等。
3、水产养殖学主要课程:鱼类增养殖学、虾蟹增养殖学、贝类增养殖学、水产动物育种学、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水环境化学等。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4、信息与计算科学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剖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模型、大学物理、数据结构、C++程序设计、程序设计和算法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值计算方法、计算机图形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等。
5、数学与应用数学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几何学,概率论,数学建摸,抽象代数,实变函数,微分几何,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C++程序设计,计算方法,数论基础,组合数学,分形几何,泛函分析,离散数学,运筹学与优化,拓扑学。
6、通信工程专业主要课程:电路理论与电子技术系列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通信电子线路等;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微机原理及单片机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信息处理与传输系列课程:数字信号处理、图象处理、多媒体制作技术、通信原理、光纤通信技术、数字程控交换技术、移动通信等。
7、电子信息工程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等。
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课程:离散数学、数字逻辑、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C++程序设计与面向对象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软件工程、计算机系统结构、微机接口与应用、计算方法、多媒体技术原理、计算机图形学、汇编语言、算法分析与设计、人工智能导论。
材料与化工学院9、应用化学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合成、生物化学、化工原理、化工仪表及自动化、精细化学品、天然产物化学、表面化学、工业催化、环境化学、高分子化学等课程。
10、化学工程与工艺主要课程: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和精细化学品与工艺学。
11、生物工程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化工原理、基因工程、生物工艺学、生物工程设备、生物分离工程等。
12、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化学、理论力学,材料科学,材料科学基础,固体物理,量子与统计力学、材料制备与成型加工、材料表征与测试、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功能材料学、纳米材料与技术、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现代材料科学进展、专业英语及文献检索等。
13、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主要课程:高分子材料与科学导论、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高聚物共混原理、橡胶工艺原理、胶乳制品工艺学、聚合物成型工艺、聚合物加工流变学等。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14、土木工程主要课程:工程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基础工程、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原理、钢结构原理、边坡工程设计、测量学、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经济与管理。
15、建筑学主要课程: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原理、建筑设计、中外建筑史、建筑构造、城市规划与设计原理。
经济学院16、国际经济与贸易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理论、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概论、国际经济合作、专业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国际市场营销、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
17、金融学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财政学、贷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国际结算、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金融统计分析等。
18、会计学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管理会计学、成本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高级财务会计、计算机会计、市场营销、经济法。
19、工商管理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
20、统计学主要课程:数学、统计学、经济学、计算机技术、市场调查、管理学、统计预测与决策、证券期货投资技术分析等。
政治与行政学院21、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原理、社会学、管理学原理、行政原理、伦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秘书学、社会调查与统计。
22、行政管理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行政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比较政治制度、法理学、社会学概论、经济学、行政法学、市政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行政监察与监督研究、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
23、公共关系学主要课程:公共关系学、社会学、传播学、公共关系策划、公共关系实务、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秘书与行政公文写作、领导科学、广告学原理、市场营销学、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设计等。
法学院24、法学主要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旅游学院25-29、旅游管理(设有旅游企业管理、国际酒店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管理、旅游信息管理和应用外语(英、日)等方向)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原理、财务原理、经济法、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饭店管理、导游与旅行社管理、旅游景区管理、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规划、旅游法规、旅游市场营销。
30-31、市场营销(设有旅游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方向)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广告学、消费心理学、公共关系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电子商务等。
32、人力资源管理(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方向)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社会心理学、人力资源规划与人员招聘、薪酬管理、企业员工培训、人员素质测评、员工绩效考核、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社会保障学、企业战略管理、运营管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统计学、人力资源专业外语、公共关系学等。
33、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普通生态学、环境学概论、测量学与地图学、遥感技术与应用、城市与区域规划原理、城市生态学、土地资源管理与评估、环境规划与评价、地理信息系统与应用、现代物业管理与评估。
人文传播学院34、汉语言文学主要课程:课程分为两大类:文学和语言学。
文学类主干课程包括:中国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文学理论;语言学类主干课程包括: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理论。
35、戏剧影视文学(编导方向)主要课程:中外电影史、中外戏剧史、电影理论、电影美学、视听语言、影视剧作、影视制作基础、影视摄像、摄影艺术、编导艺术基础、影视编辑、影片读解等。
36、广告学(网络传播方向)主要课程:公共基础课、文化素质课和专业课。
其中专业课程主要有广告学概论、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文案写作、广告媒体研究、广告案例分析、影视广告、市场调查与分析、传播学概论、消费者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广告经营与管理、网页设计与制作、实用美术与广告设计、视觉元素、网络媒体研究、电子商务基础等。
外国语学院37、英语主要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口译、高级阅读、语言学概论、英语国家概况、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学术论文写作。
38、日语主要课程: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口语、会话、写作、语言、视听、日汉翻译、日语报刊选读,日本概况,日本文学作品选读。
39、俄语主要课程:基础俄语、高级俄语、实践俄语、旅游俄语、商贸俄语、俄汉翻译、谈判与口译、科技俄语、俄语修辞与写作、俄语报刊选读、俄苏文学史与作品选读、俄语视听说、俄罗斯国情与文化、俄苏艺术文化简史、俄罗斯经贸实务、俄罗斯经济等。
艺术学院40、41、音乐表演(演唱、器乐方向)主要课程:表演(声乐演唱、器乐演奏等),音乐技术理论(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等),中外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重奏(唱),合奏(唱)等。
42、绘画主要课程:素描、色彩、专业技法、创作、中外美术史。
43、艺术设计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图案、构成、专业技法、专业设计、电脑美术设计、艺术设计理论等。
44、舞蹈编导主要课程:基本乐理、艺术概论、舞蹈概论、舞蹈素材组合训练、舞蹈基本功训练、舞蹈创作实习、舞蹈剧目分析、中国古典舞身韵、芭蕾基训、民间舞教训法、现代舞专业基础、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视唱练耳等。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45、对外汉语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文写作、中国文化通论、西方文化与礼仪、欧美文学作品选读、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汉英语言对比、基础英语(包括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和英语互译。
农学院46、农学主要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育种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设计、作物(热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植物保护概论、农业推广学、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技术、农业经济管理、种子学等。
47、草业科学主要课程: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学、牧草育种学、草坪学、草地保护学、牧草栽培学、畜牧学、牧草与饲料作物加工与贮藏、环境保护学、反刍动物营养学、草地生态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社会实践和军训,共计32周。
48、农业资源与环境主要课程:物理化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土壤学、地理信息系统、土壤资源利用、土壤农化分析、仪器分析、农产品品质分析、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植物营养研究法、环境土壤学、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监测、环境化学、微生物学、生态学、测量学、栽培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