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倪文尖:《背影》何以成为经典
揭开《背影》经典的面纱
揭开《背影》经典的面纱《背影》是篇经典散文应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但对其成为经典的原因,说法各异。
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几种说法。
——“超保护的合作原则”。
(参见《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第27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版)。
该观点认为,你对朱自清有基本的信任,对他的文章有超级的“保护”,信得过《背影》是内涵深刻、艺术性强的经典作品;而因了这种信赖,假使读不出《背影》的“好”,你会怀疑自己的水平问题;即便只是为了证明自己,你也会非常'合作'地反复读、讲出个子丑寅卯来。
------教材的广泛影响与权威性,为《背影》解读时的'超保护的合作原则'锦上添花”。
《背影》从1935年起至今,不断地入选进教材。
加上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里夸奖过的朱自清先生.-------《背影》恰逢其时,在一个特殊的语境下(“五四”是个反传统的年代,是个“打死父亲”的年代,五四文学的父亲形象都是负面的;而《背影》不同,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里,它第一次重点刻画了一位正面的父亲形象。
在“满街走着坏爸爸”的情况下,这一个“好爸爸”一下子激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
)获得了非凡的成功。
---------《背影》“之所以能历久传诵而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者,只是凭了他的老实,凭了其中所表达的真情”(李广田《最完美的人格》)。
---------“《背影》之闻名,其实在平常”。
(舒禾《读书〈尚在旅途〉》1989.年第11期)-----------郁达夫评价朱自清:“他的散文,能够贮满一种诗意。
”李广田评价:“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
”朱自清抒情散文自然出色,没有任何斧凿痕迹,读者只能把它作为一种纯朴美来欣赏,却不能拥有或描摩。
(《温静人生》何乃宁编/花城出版社1992年第1版)--------“背影”就是作者潜意识里女性意识投射的结果,而且作品以女性特有的“慈爱”之心,催人泪下,成为感动读者的魅力所在.(蒋济永《〈背影〉里的“背影”解读》名作欣赏2001.2) 以上观点,要么认为《背影》成为经典,是因为文学外部的原因;要么从“语言纯朴,情感淳朴”来解释其成为经典的理由。
背影的魅力——读《背影》
背影的魅力——读《背影》人们大都歌颂母爱,这篇文章却写父爱;歌颂父亲,一般正面写父亲的高大形象,这篇文章却写父亲的背影,写父亲朴素的外表,艰难、显得笨拙的动作和不漂亮的语言;写爱的文章往往有淋漓尽致的描写,这篇文章的语言却很朴素。
那么这篇文章感人的力量从何而来呢?一.开篇设悬文章开篇即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显出“背影”非同寻常的意义,悬念驱使读者集中注意力探寻这个背影的特别意义。
二.营造气氛文章开头写父子一同回家奔丧,从表面上看只是为了交代事情的开端,和背影没有直接的关系。
其实不然,这个开头为整个作品设置了暗淡的气氛,悲凉的环境,父亲的背影就是在这样的气氛环境中出现的,这暗淡的气氛,悲凉的环境,与父亲对儿子满腔的关爱形成对照,更显出父爱的崇高。
三.注重铺垫有人说,本文失之伤感。
“一个20岁的大男孩是不是还要父亲这么照顾,而面临离别,是不是会这么容易流泪,我很怀疑。
”眼泪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没有一定程度的感情积淀、酝酿,眼泪是不会轻易流出的,作者为此做了大量的铺垫。
父亲当时正处于丧亲、失业、典卖、借钱这样“祸不单行”的境遇,养家的重担压在父亲一个人的肩上,他是怎样急于谋事啊。
父亲在谋事与送行之间再三踌躇,最终却把天平的另一头——儿子路途的平安看得很重。
父亲亲自送行,照顾得无微不至:照看行李,和车夫讲价钱,送上车,拣座位,嘱托茶房照应等。
“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这些事并不是非他去做不可,但在父亲的心目中,这些事都是非他亲自去做不可的,这些事都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做便于心不安。
于是他一一竭尽全力地去做了,做得那么认真、周到、自然。
可“我”由于当时不懂父亲的心思,没有体会到父亲的爱子心切,所以对父亲的送行并不在意;当父亲和脚夫讲价钱时,“我”“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父亲嘱托车上的茶房时,“我心里暗笑他的迂”。
当看到父亲沧桑、臃肿、吃力、艰难的背影时,想到父亲忍着丧亲、失业的悲伤和压力为自己做着既不是非他亲自去做不可,也不是他力所胜任的工作时,“我”终于完全理解了父亲对自己的那颗仁爱之心,以致流下泪来,这是交织着感激、悔恨、惭愧的泪。
2019精选教育浅探《背影》何以成经典.doc
浅探《背影》何以成经典浅探《背影》何以成经典〔内容提要〕《背影》一文自发表以来一直成为人们传诵的经典,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积累和认识,试从标新立异,真情的自然流露,感伤的基调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经典;标新立异;真情;伤感。
朱自清的《背影》自发表以来,一直成为广大中国学生争相传诵的佳作,以至于家喻户晓。
为什么这么一篇只有一千五百来字,看上去朴实、平淡、无奇,写法上酷似中学生作文的文章,多年来一直成为经典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及反复探究,认为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标新立异“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
(郑板桥语)《背影》就是这样一株标新立异的二月花。
首先,它避开了时代文学的主流。
作者写作此文时,正值于新文化运动时期。
这一时期的文学,充满了鲜明的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意识,而高高在上的男权正是封建专制主义的表现形式之一,自然而然地遭到了强有力的批判。
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父亲就是一个“坏爸爸”,也可以说“坏爸爸”的形象充斥于一时,这时,朱自清先生却在众多的读者都在为父亲这一形象叹惋时,却写出了这么一个让人可感可亲的“好父亲”,自然让人们有了一种“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感觉,以至于把这一形象深深地印入自己的脑海中。
其次,刻画人物的角度新。
众所周知,对于人物的描写,一般都是从正面进行描写。
就是历来被人们称赞描写人物最成功的作品——《水浒传》,虽号为“一百单八张面孔,”但也未能逃脱对人物进行正面刻画。
而朱自清先生却从人物的背影来刻画,通过从人物背部所看到的那朴实的衣着,蹒跚的步态来表现出一个年迈的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虽说用笔不多,但人物的情感却跃然纸上,却给读者留下一个难忘的背部形象,这也正是朱先生的高明之处。
再次,塑造的形象新。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仁孝国度,子女对父母的挚爱自是不必多说的。
然而纵观古今,赞扬母爱如何伟大的作品可以说是举不胜举,什么“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什么“世上只有妈妈好”等等,不一而足,可要说起赞扬父爱的文章,几乎呈现出一片空白。
《背影》背后的深情
《背影》背后的深情《背影》一文还有很关键的细节被忽略了。
原来,造成祖母逝世、家庭濒临崩溃的原因,就是父亲道德上的过错。
作为儿子,对父亲此等说不上口的品行以及造成的后果,朱自清在文章中自是不便明说,文笔非常含蓄隐晦。
虽然口不能言,但却郁积于心。
在此情况下,儿子对父亲在情感上是有距离的。
文章开头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己二年余了”。
那么,作者为什么接着又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呢?也就是说,朱自清为什么要写《背影》呢?我认为,搞清楚这个问题,对我们读懂《背影》很有帮助。
它之所以能历久传诵而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者……只是凭了它的老实,凭了其中所表达的真情。
(李广田《最完美的人格》)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
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
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
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
(叶圣陶、朱自清、唐弢:《关于现代散文写作——答编者问八题》《文艺知识》第一集之三,1947年7月1日出版)父亲的来信那句话是——“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这里,所谓“大去”其实就是一个“死”呀!作为人子,看到父亲的这个来信,谁又能不为所动呢?既然父亲离“大去之期不远矣”,前尘往事,一切都得到了原谅。
再说,情随事迁,朱自清写《背影》的时候,事情已经过去八年了,当时的情感拉开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在回忆中也获得了程度上性质上的改变。
这时儿子对父亲的感情有了变化,当时的懊悔变成了如今的忏悔。
在北方定居后,生活是安定了,可是精神上却更加痛苦。
尽管由于姨娘的作祟,尽管父亲的做法过分了些,自己虽然也曾一再的忍受着,但总不能就这样的僵持下去。
最后终于决定自己认错,请父亲原谅,既不向老人争曲直,也不希望有回音,只是尽其在我的发出信去。
就是这样的一份感情,心绪得到了平静,对父亲产生了强烈的怀念,而写下了这一篇《背影》。
XXX散文《背影》原文及赏析
XXX散文《背影》原文及赏析(2013-03-04 09:38:35)《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有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
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到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
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
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
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语言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但他终究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并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一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桔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主顾。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愿,只好让他去。
我瞥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背影》何以成为经典新探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几乎是一篇家喻户晓的名篇。
为什么这仅一千五百来字、极普通的父爱话题,看上去朴素、平淡、无奇,酷似中学生好作文的文章会成为经典? 倪文尖同志在其《〈背影〉何以成为经典》(〈语文学习〉2002年第2 期)一文中谈到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超保护的合作原则”的影响。
即因为对朱自清有基本的信任,对他的文章有超级的“保护”,信得过《背影》内涵深刻、艺术性强的经典作品;因为这种信赖,假使读不出《背影》的“好”,读者会怀疑自己的水平问题,为了证明自己,于是非常“合作”地反复读,直到读出个子丑寅卯来。
二是《背影》本身所具有的文学性。
具体表现在“真挚的情感”,“多角度的复合的厚重的体验”,“艺术上的讲究与到位”以及“父亲形象的母亲化”。
诚如倪文尖在文中认为,《背影》解读的宽度就是读者生活的宽度,思考的宽度。
笔者认为,《背影》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更为重要的原因应是其所表现的潜在的感伤意识。
其感伤意识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催人泪下的感伤基调《背影》一文充满了感伤色彩,催人泪下。
文章开篇就交待家中一连串的不幸遭遇,父亲差使交卸,“还亏空”,“办丧事”,这一系列的“祸不单行”奠定了悲伤的感情基调。
文章最后同样充满感伤色彩: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老境颓唐”,并且父亲自叹“大去之期不远”,使人读之不禁悲从中起。
“感伤意识”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主流地位,充满感伤的文学作品易于被传统文化中的受众所接受。
屈原赋《离骚》,韩非作《孤愤》,贾谊哭长沙,赵董刺“疾邪”,以及范仲淹“忧天下”,文天祥“叹零丁”,无不抒发了哀怨之情,充满感伤色彩。
就连与文学有亲缘关系的音乐、绘画,也无不充满感伤基调。
阿炳《二泉映月》的悲愤,罗中立《父亲》的沧桑,听之缠绵悱恻,观之渭然泪下。
而《背影》一文,正好顺应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习惯,把一个传统的严父形象写得悲悯动人,满足了人们的感伤情感。
《背影》中值得注意的是“我”几次流泪。
徐州见父,面对家庭困境,“不禁簇簇地流下眼泪”;车站买橘,看见父亲艰难的步履,“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与父告别,等到背影混入人里,“我的泪又来了”,久别读信,想到父亲的颓唐,“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背影》解析
《背影》解析《〈背影〉解析》《背影》这篇文章啊,就像是一幅用文字勾勒出的老照片,每次读都能让你心里泛起一阵温暖又带着点酸涩的涟漪。
朱自清笔下的父亲的背影,那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形象。
它就像是一座沉默的大山,平时可能不太引人注目,可一旦你静下心来细细看,就会发现它承载着无尽的力量和深沉的爱。
你看啊,父亲去给儿子买橘子的那一段描写。
那蹒跚地穿过铁道、努力地爬上月台的背影,多像一只负重前行的老黄牛啊。
老黄牛平时总是默默耕耘,不声不响的,父亲也是这样。
他可能平时不太善于用言语表达自己的爱,但是这个背影却把所有的爱和关怀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难道不就是父爱的一种独特表达方式吗?文章里对父亲的描写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都是一些生活中的琐碎。
就像我们自己的生活一样,哪有那么多波澜壮阔的情节呢?都是些日常里的点点滴滴。
可是这些点滴一旦被有心人捕捉到,再用细腻的笔触写出来,就变得无比珍贵。
父亲的几句叮嘱,他的衣着打扮,这些看似平常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立体的父亲形象。
这就好比我们做菜,单独的盐或者糖可能没什么特别的,但是当它们按照合适的比例混合在一道菜里,那味道就丰富起来了。
从儿子的角度来看呢,他对父亲的感情也是很复杂的。
一开始可能还有些不耐烦,觉得父亲的一些举动有点迂。
这多像我们自己年少的时候啊,总是觉得父母有点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做事情有点古板。
可是当看到父亲那个努力的背影时,儿子的心一下子就被触动了。
这就像是在寒冷的冬天里,突然有一股暖流涌进心里。
这种感情的转变是很微妙的,没有什么大的事件触发,就是在一瞬间,就像平静的湖面被一颗小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
再看文章里的环境描写,也不是随便写写的。
那车站的氛围,人群的熙熙攘攘,都像是一个大的背景板,把父亲的背影衬托得更加鲜明。
这就好比一幅画,背景的颜色和笔触都是为了突出画面的主体。
如果没有这个车站的背景,没有那些来来往往的人,父亲的背影可能就不会给人那么强烈的冲击感。
倪文尖:《背影》何以成为经典
《背影》何以成为经典?——“超保护的合作原则”及其他近几年,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力度不小。
好多种教材同时在全国各地试用,有些教材在内容调整上大动干戈,不少传统名篇纷纷落选。
但是,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自岿然不动”,依然是每一种教材的必选课文。
为什么?是否因为《背影》是朱自清写的、早已成为经典,就不敢造次了。
我想,之所以也许这样问,是因为:《背影》,1500来字,看上去朴素、平淡、无奇;要是有人讲,眼下中学生的好作文,不比它差了太多,会有相当多人信以为真的。
——当然,现在,即使谁写出了《背影》的水准,也不可能成为朱自清、其作品也不会有《背影》级的礼遇。
就此而言,甚至不妨说:《背影》是因为朱自清所写才如此著名、被讲得那样好,而经典化了的。
这并不奇怪。
首先,有所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有所谓“余生也晚”。
其次,这般想法其实很符合现代的文学理论,美国文论家乔纳森•卡勒就曾用“超保护的合作原则”的精深术语阐释过类似情形(参见《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第27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版)。
简单地说,因为你对朱自清有基本的信任,对他的文章有超级的“保护”,信得过《背影》是内涵深刻、艺术性强的经典作品;而因了这种信赖,假使读不出《背影》的“好”,你会怀疑自己的水平问题;即便只是为了证明自己,你也会非常“合作”地反复读、讲出个子丑寅卯来。
所有的人都这样,《背影》怎么可能不成为经典?不过,应该考虑到《背影》是朱自清1925年的创作,事情要稍微复杂一些的。
那时候,朱自清虽然早加入了文学研究会,办过文学刊物,尝试并发表了诗歌、小说、散文等多种文类的作品,数量也不算少;在散文写作上,还已经有了《歌声》、《匆匆》、《温州踪迹》等精品;特别是1923年,他和俞平伯同题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同时出现于知名刊物《东方杂志》,“在那个时期的白话散文中,这两篇都颇动人,流传甚速”(王统照语,转引自陈孝全《朱自清传》第71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年3月版),成了文坛的一桩佳话。
【大师计划】倪文尖:多年以后重读《背影》,才看懂朱自清的父子情有多复杂
关于《背影》这一篇散文的中学语文教科书的讲法,我概括为十六个字,可能主要是十二个 字。
“感 情 真 挚 ”
诸位不知道有没有印象,写的是父亲的慈爱之情,然后是儿子的忏悔之情,关于父子情深,这 一些是我们过去中学语文教科书在教学的时候很看重的。
“表 达 朴 素 ”
朱自清的这篇《背影》基本上是通过语言、对话、动作、心理活动和场面的描写,主要用的是 白描手法。所以这个也是我们过去老师会讲的比较多的。
“章 法 谨 严 ”
《背影》这篇文章,它的起承转合是非常的清晰的。“背影”这个词在这篇散文里出现了四次,第 一次开头第一句“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有很多的研究,就 认为这个叫什么?这个叫点题,一上来就点题。然后中间花的比较大的功夫叫做析题,分析的 析。那就是“背影”的第二次出现,是在这一篇散文的第五自然段的后面,就“等他的背影混入来 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这个是析题,这是第二次。第 三次,大家应该有印象是最后“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 褂的背影。”这个是第三次。大家应该知道好像我数学很差,我说的是我刚才讲了父亲这一面有一个表层有一个深层我现在不讲了给大家我喜欢留空大家想一想朱自清也有一个表层也有一个深层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名篇的魅力就在于哪怕他写得是如此的简单我们在初中也可以读对不对
课堂教学如何从“碎片化”到“整体化”
课堂教学如何从“碎片化”到“整体化”作者:刘晓燕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20年第09期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言语建构能力。
但由于我们教材在编写过程当中,以宽泛的单元人文主题组织安排学习文本,以有梯度的语文要素作为学习用具,这样就造成了学生言语能力零散、跳跃、无序,知识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感受到的是碎片化知识,特别是文本中人文感知,如果不能形成一个整体认识,无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形成。
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通过建构一种完整而幸福的语文学习生活,可以直指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
一、当下初中语文课堂“碎片化”的表现形式在初中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呈现碎片化,缺少整体感,究其原因,表现在很多方面。
(一)教材特质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几千年来,虽然教学的内容、教学的形式、教学的目标在不断变化,但教学的基本思想没有变化,指向的都是由“言”到“意”的言意共生,传言达意。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语文不像数学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也不像常识学科以活动项目推进人的课程能力发展。
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决定了学生不断在二者之间进迁移,让学生不断在跳跃中回环,在零散中聚合,在综合中单一,势必造成知识的“碎片化”。
《背影》是朱自清散文代表作之一,学生对朱自清的认识是单一的,只有“父子情深”的记忆,如果想要了解朱自清的爱国之心,朱自清的散文造诣,还需要引入其它的文本。
(二)师资力量语文学习的过程无刻不有,无处不在。
作为伴随学生一生的基础课程,教师需要关注到三个年段、六个学期、四十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
这么多的教学内容,教师需要完全掌握编写意图,发现编写规律,找到教学要点,更重要的是建立起语文知识之间的联系。
因此,必须具有一定的师资力量,才能够实现教学整体化的建构。
首先是人文主题教学方法的整体化,其次是人文主题教学内容的整体化,最后是人文主题教学过程的整体化。
(三)认知思维语文知识不是一个系统化的呈现,言语实践的活动也是散落于不同的学习单元。
《背影》为什么是语文课本不可或缺的不朽经典?
《背影》为什么是语文课本不可或缺的不朽经典?――答丁启阵先生孙绍振丁启阵先生的博克文章《我赞成把朱自清‘背影’从语文课本中删去》。
遭到绝大多数读者的反对,而我在答复现代快报记者的采访时,所用语言也有对丁先生不够尊重的地方,这使丁先生更想不通。
我想,首先,对语言上的不妥向丁先生致歉,以便心平气和地本着学理精神,探讨几个基本的美学原则问题。
第一,丁先生认为我的文章“‘把遵守交通规则与否’定性为道德上的善恶,是不准确的。
遵守交通规则与否,不只是道德层面的问题,还有法律层面的问题。
说得更明白一点,朱自清父亲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作为学理概念,值得提醒一下。
交通规则,从法理上来说,尚未达到法律的高度,是行政部门根据法律制定的公共行为规范,具有行政的强制性,属于法律下属的“法规”范畴,违反交通规则,如果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如人命)一般不能说是违法犯罪,只能属于“违规”,最多受到行政处罚,不可能受到法律的惩处。
虽然交通规则有行政的强制性,具有他律的性质,但是,在许多情况下不遵守交通规则(如在人车稀少的夜间闯红灯)并不会受到处罚,因而就具有道德自律的性质。
对交通规则在美学,我的定属于“善”,这个“善”属于实用理性范畴。
违反了交通规则,可能是不善。
不善,是不是就没有价值?或者只有负价值呢?不一定。
如果情感占了上风,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安全,心里只有为儿子尽一份心,这样的不善,就转化为另外一种范畴,也就是审美的范畴。
善和美在范畴上的区别在个美学属于基本问题。
古希腊人把感性和情感的学问与理性的实用性相对,这就是后来的英语中的aesthetics。
18世纪的德国启蒙思想家鲍姆嘉通(Baumgarten,1714—1762)才把aesthetics确立为一种独立的学科。
这个词汉字中没有,是日本人把翻译成美学。
美学观念的提出,对于人类精神生活来说有重大意义,这就是说,人并不是只有一种实用的、理性的价值,不实用的、非理性的情感具有另一种价值。
《背影》赏析(精品)
《背影》赏析《背影》的思想意义:在“父亲”普遍被声讨的年代里写了一个“好爸爸”(倪文尖)《背影》为什么……在当时就能脱颖而出、引人注目呢?海外现代文学研究名家李欧梵的意见是颇有启发性的。
他曾在一次讲学中说过:鲁迅在著名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所说,中国的“圣人之徒”“以为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集中表达了五四一代人对于父辈的不满,五四是个反传统的年代,是个“打死父亲”的年代,五四文学的父亲形象都是负面的;而《背影》不同,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里,它第一次重点刻画了一位正面的父亲形象。
在“满街走着坏爸爸”的情况下,这一个“好爸爸”一下子激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
要而言之,《背影》生逢其时,在一个特殊的语境下获得了非凡的成功,大大提高了朱自清的声誉。
(节选自《〈背影〉何以成为经典》,《语文学习》2002年第2期)《背影》的表现角度新颖独特(凌焕新)如何选择表现角度?这是散文创作中值得研究的问题,绝非雕虫小技。
在我们的文苑中,善于选择角度者,则可能自成高格,不善于选择者,往往流入下品。
朱自清的《背影》,就是作者选择了一个最佳表现角度──“背影”,并把它转化为艺术美的一篇佳作。
一般写人物,较多地从正面着笔,或写面部肖像,或写姿态、服饰。
正面写当然有其好处,然只从一个角度写多了,也会让人感到呆板乏味。
契诃夫给青年作者的信中告诫说:“你忙着描写人物的脸……这又是老一套,这样的描写是可以省掉的。
五张描写得很详细的脸,会使读者的注意力疲劳。
”《背影》则另辟蹊径。
作者选择背向的特定角度,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全力抒写父亲的背影,令人拍案叫绝。
除了文章开头的点题外,全文共写了三次背影。
第一次,作为父亲,在儿子的心目中是多么的熟悉,他的音容笑貌,无不了如指掌。
然而当父亲临别送行时,为儿子买橘子而艰难地在月台上爬上爬下的背影,却深深地打动了儿子的心灵,顿时使“我”获得了特殊的感受,掉下了激动的眼泪。
最不能忘记的为何偏偏是背影
最不能忘记的为何偏偏是背影各家阅读《背影》,大多着眼于由父亲的“背影”引出父亲的爱子之心,情深似海的主旨,这当然没有错。
但综观《背影》的讲读史,“始终存在着一种不大应该的简单化定势:将‘父子情深’平面化地理解为父子关系一贯其乐融融,将朱自清父子之间的感情一相情愿地‘提纯’、‘净化’”①。
笔者在为了教学需要而多次阅读《背影》以后,有一个问题,却始终在我脑海里久久徘徊,难以消隐。
为什么在满纸走着“坏爸爸”的时代氛围下,“这一个”“好爸爸”一下子激起无数读者的共鸣,为什么最不能忘记的偏偏是“背影”。
我想除了其生逢其时,精巧的构思和表现角度的新颖独特外,文章中父亲的被“打倒”,是其引起众多读者共鸣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文本信息。
《背影》中的父亲其实是一个已经“倒”下了的“好”的坏爸爸。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许多读者忽视了文本为我们提供的看似闲笔,实非寻常的文字。
《背影》开头一句:“我与父亲的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为什么作者不说“没有见到”,而是说“不相见”呢?这“不相见”三个字,其实很值得我们好好想一想的。
从“不相见”可以领悟到“我”和父亲的不见面是故意的,这说明父子之间在这两年中两人闹着龃龉与不快,而且这龃龉还很深。
果然,文章结尾一段有照应:“但这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除了又是一个“不见”,后面隐约其事的简要叙述了父子之间的两年中的不快,原来是因为父亲记仇我的“不好”。
反过来,文本中作为儿子的“我”是否就对父亲不怨恨呢?我们知道人际冲突总是有双方矛盾引起的,只是后来“我”的对父亲的怨恨已经在“我”自己的人生经历中化解为一种对父爱的感悟而已:“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
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之怒。
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老师的教学感悟:艰难的“背影”,艰难的课堂
老师的教学感悟:艰难的“背影”,艰难的课堂连续两天的“送教下乡”执教的是同一个课题《背影》。
这个周,我遭遇了一个教学难题。
说实话,如果粗浅地去观《背影》,会觉得这篇课文很好上。
不就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吗?散文的教学,语文老师都知道,不就是通过“审美”来“悟情”吗?其实,确实是这样,散文的教学可以简单到就这四个字“审美、悟情”,无论是写人记事的散文,还是抒情写景的散文;无论是托物言志的散文,还是阐发哲理的散文,教学的主要思路应该都离不开这四个字――审美悟情。
这么简单的四个字,要想把握得精准到位,要让学生真正融进去,可就不是什么容易的事了。
例如《背影》这一课,中年人老年人透过这些质朴的文字读到的是一颗“拳拳爱子之心”,读完之后都会被“父子亲情”深深感动,都感受到这是一篇写父爱的经典文章。
这篇文章在父亲节的时候,曾被几十万的网友转发和回帖,成了父亲节特殊的纪念。
但是,对于十二三岁的孩子呢,他们懂吗?说句实话,他们不懂。
我曾让我的学生读这篇文章,读完之后,好多孩子笑了,还有一些孩子表示“没什么感觉”,还有的孩子甚至感觉无病呻吟,“不就买个橘子吗,至于吗?”感觉没什么呀,有什么可感动的。
我让他们谈感受的时候,他们居然说不出一个字,“感动”这样的词语几乎没有孩子谈到。
这样的反应让我惊讶,也出乎我的意料。
同时,我也发现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学情,现在的孩子与《背影》这篇文章相隔的何止是“十万八千里”呀!老师感动的稀里哗啦,学生木然的看着你,以为老师“神经病”发作。
怎么办?怎么办?这节课真的不好上,我真有点想要放弃了。
明明是一篇写亲情的文章,给人的感觉却一点也不温馨,一点也不和美,而是让人感觉别别扭扭,疙疙瘩瘩,好像有什么不对劲。
所以,要想让学生读透这篇文章,能够做到感同身受,真的并非易事!这篇课文该怎么定位主题,该采取怎样的教法才能走进学生心里?我曾从网上大量查阅资料,发现语文名师王君老师上过这节课,她把本文定位为“生之艰难,爱之苦痛”,这个定位很高,学生连“父亲的爱”都没读懂,他们能读懂“生之艰难,爱之苦痛”吗?我觉得不能。
《背影》被“死亡”照亮的世界
《背影》:被“死亡”照亮的世界王玉宝《背影》是现代散文中的经典。
但是,一篇千字的散文作品,是如何成为经典的?《背影》作于一九二五年,是作者追忆八年前与父亲一道回家奔丧,然后一同北上在南京分手的一段往事。
作品通过送子过江,买橘子、告别等细节的描叙,极力渲染父子情深和人间挚爱。
我们的问题是这种司空见惯、极为普泛的情感经历,作者何以写得如此煽情?何以延迟到八年之后,作者才体悟到这种平凡蕴涵的至爱的珍贵,且为之黯然神伤呢?《背影》何以有如此大的艺术魅力,被读者认同,并与作者一同泪流满面?根据研究,《背影》是朱自清一九二二年思想转向之后,唯美时期的作品。
唯美之于朱自清,最为重要的是体悟到生命的终极虚无而采取的“刹那主义”人生态度,并以由此获得的“临终之眼”关注自然与人生,执著地表现“临终之眼”中映现的自然与人生的“美”。
《背影》作为经典,它深厚的情感意蕴、感人的艺术魅力,都与这“唯美”的人生态度相关联。
一、回忆:被叙述的文本按照日内瓦学派的批评观点,作品是作者的意识纯粹体现,而不是作者实际生活经历的再现,而意识不仅仅是被动地记录世界,而且还主动地构成世界。
所以,“一部文学作品的‘世界’并不是一种客观的现实,而是作者作为主体已经组织过和经历过的现实”①。
《背影》中叙述的这段父子亲情,是朱自清八年之后对往事的回忆。
回忆使这种情感表现出一种如梦如幻般的伦理之美。
文本中的父亲和儿子一举一动无不闪射出爱的光晕。
这爱是用泪水浸泡出来的,然而,这泪水却是八年之后此时此地悔恨的泪水,它脱离了八年前那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
回忆不是像日记一样,用事件写出,“生活的回忆不是生活的历史,而是艺术家的创作。
艺术家是印象主义者,他在自己心扉上所刻画的东西,不是实际事件的原封不动的抄袭,两者相似,但不是同一个东西。
那原本事实的线条早已模糊,扑朔迷离,而情绪、情感的色彩,是用心灵的冲动染上的。
”②《背影》不是事实的历史记载,而是叙述的文本,它是以追忆构筑的文本世界。
[精品]映像倪文尖 如此冲击波 (再听倪文尖)
映像倪文尖如此冲击波(再听倪文尖)如此冲击波(再听倪文尖)映像倪文尖如此冲击波(再听倪文尖)明星听了两节倪文尖的课,说是阅读教学,但是对于超保护的合作原则解读背影,就已经让我惊喜于解读的思路与睿智的眼光。
说是把我们弄晕为止,其实是在拓展我们的思维,所以这的确是一场脑力冲击波。
很爽性、快意的一个人。
今天的解读再次说明这点,之前他妈的教学让我们倾倒。
倪文尖老师重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还是翻了。
但对于海子的认识和对于文本肌理的分析真是入木三分,智人见智。
我不知道这样的课堂会将我带往何处?但是真的喜欢,尖锐的思想、快速的思想、混乱的思想……关于背影他的解读称之为写文章的控制力,这是朱自清超控制力的写作。
在五四那个时代,朴实的文字叙述难,但是抒情也许更难,更难的则是为文之力。
背影的那个穿着黑布衣服的父亲镜头好,但如果你有为文的控制,那么就明白它好有镜头感,如色彩、动作的方位感等,可以演啊。
夏丏尊、叶圣陶说朱自清有两类散文,荷塘月色式的和背影式的,一是太像散文也至有的地方牵强多,而背影的出现是朱自清散文的成熟。
近七八年来,另一位作家汪曾祺确有取代的意思,所以,我们需要做的事是如何下放和化,同样的老师给同样的学生开三门同样的课,那就是一桌子的杯具。
王荣生称之为灌输式的教出;其实还有教给试力图教会,一线教师要学会化。
刘帆说:现在这个年代(五四时期),满街都是普志高。
孔庆东称背影在当时何以成为经典,用倪文尖的话说:在五四的文学作品里,满街走着坏爸爸。
所以朱自清的好爸爸迎面走来,大家就激动,被感染,这是借了人家的作品了自己心中的块垒。
2002年倪文尖的这番得意下之后产生了一个怀疑,就是文本的秘密只是文章最后一段的两个自然,那么还是可以和传统地讲述该有个结合点,但问题是能不能把结尾的这个发现贯通到全文里面。
这个思考还没考虑好,2009年就有人出书了。
那么,《背影》1500字,前面到底写了些什么?散文总是关照现在的感念、当年的事件,所以,老师们可以设计拍影片,这个背影需要几个人,谁是男一号?演员要表现什么?父亲的言行和我的言行与举动。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4《背影》活动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4《背影》活动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背影》教案教学目标:1.感知父亲形象,尤其是“背影"的形象,体会父子间的深厚感情。
2.把握文中“我”的情感态度的变化,深入理解课文。
3.反复朗读课文,品味课文独具特色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感知父亲形象,尤其是“背影"的形象,体会父子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过程:“中国好父亲”暨现当代文学史上我最喜爱的父亲形象评选活动开始了,大赛组委会对候选人朱鸿均(朱自清的父亲)是否该入选存在较大争议。
请同学们通过探究《背影》中父亲形象助其入选。
【活动一】“中国好父亲"参选名片速读课文,学生自行完成,同学交流补充。
姓名朱鸿均籍贯江苏扬州人生三部曲①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很多大事②中年:③老年:预设:中年:中年失业,家道中落,努力维持生计老年:老境颓唐,心生惦念,人生诸多哀叹【活动二】“中国好父亲”评选表(一)细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交流展示。
指标内容经济颜值行动言语预设:经济:光景惨淡,变卖典质,借钱办丧,失业赋闲……(特定环境下,看到的背影。
)颜值:肥胖,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重点理解“黑"布”,比对给“我"的“紫毛大衣”)(这是一种对孩子无比疼爱、无比呵护的父爱。
)行动:蹒跚地走,慢慢探身下去,两手攀,两脚缩,向左微倾……(重点理解“蹒跚"、“探”、“攀"、“缩”、“倾")(这是一种艰难的、倾尽全力的父爱。
)言语:“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不要紧,他们去不好";“进去吧,里面没人”;“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这是坚强的父爱;是对孩子放心不下的父爱;是对孩子万分牵挂的父爱;是一种纠结、含蓄、隐忍的父爱。
)简单心愿“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读一读,这不足30字的文字里,包含了父亲怎样的简单心愿呢?预设:“处处矛盾":既然“身体平安”,何来“膀子疼痛"?既然只是“举箸提笔”之不便,又何来“大去之期"?现实是父亲离世是近二十年之后的事了,父亲似乎既是夸大其辞,又在闪烁其辞。
论《背影》经典地位之建构
论《背影》经典地位之建构作者:张霞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2020年第08期摘要:任何一部文学经典地位的建构都不是单一的,它需要文学的历史化和经典性两方面。
《背影》经典地位的建构既离不开其历史化过程中文学批评、文学教材选编、文学史书写和大众接受等因素的合力,也离不开其自身的经典性。
关键词:《背影》;经典;历史化;经典性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8-069-1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其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即在经历漫长的历史化过程后仍能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历久而弥新,得到大众的喜爱与共鸣。
《背影》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从1925年诞生起就备受赞誉,声名鹊起。
1928年开明书店出版了朱自清的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在初版印行之际钟敬文对其进行了高度评价:“我每回在杂志上读到他这类文字,总感觉到亲切有味”[1],认为《背影》尤其写得凄黯动人。
不仅如此,《背影》还得到了语文教育界的认可。
1930年赵锦深主编《初级中学混合国语教科书》将《背影》收入中学语文教材,这无疑诠释了它在当时的文学权威地位。
其后《背影》持续被选入多家语文教材,直至五十年代中断。
在经历了一段复杂的历史浮沉之后,1980年代《背影》重新出现在全国通用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庄重地宣告其归来,并且自此保持了它在语文教材中的恒久地位。
毫无疑问,《背影》也同样得到了文学史和文学精英圈的推崇,它在当代文学中占有不容忽略的一席之位。
1933年陈哲甫在《中国新文学运动史》中推举鲁迅、周作人、俞平伯、朱自清为“新文学创作第一期”散文家代表,称赞朱氏散文集《背影》和《踪迹》一样文笔细腻而精炼;1935年郁达夫编选了《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在“新文学第一个十年”中编选了朱自清以《背影》为典范的七篇散文,数量居于周氏兄弟之后,排名第三,由此可見一斑《背影》的分量之重与地位之高;四十年代末随着朱自清的逝世,文学界涌起了其人其文的评论热潮,其中散文《背影》得到众人的一致推崇;时至今日,《背影》更是在不计其数的文学史书、散文读本、经典读本中广阔传播,走向大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影》何以成为经典?——“超保护的合作原则”及其他近几年,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力度不小。
好多种教材同时在全国各地试用,有些教材在内容调整上大动干戈,不少传统名篇纷纷落选。
但是,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自岿然不动”,依然是每一种教材的必选课文。
为什么?是否因为《背影》是朱自清写的、早已成为经典,就不敢造次了。
我想,之所以也许这样问,是因为:《背影》,1500来字,看上去朴素、平淡、无奇;要是有人讲,眼下中学生的好作文,不比它差了太多,会有相当多人信以为真的。
——当然,现在,即使谁写出了《背影》的水准,也不可能成为朱自清、其作品也不会有《背影》级的礼遇。
就此而言,甚至不妨说:《背影》是因为朱自清所写才如此著名、被讲得那样好,而经典化了的。
这并不奇怪。
首先,有所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有所谓“余生也晚”。
其次,这般想法其实很符合现代的文学理论,美国文论家乔纳森•卡勒就曾用“超保护的合作原则”的精深术语阐释过类似情形(参见《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第27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版)。
简单地说,因为你对朱自清有基本的信任,对他的文章有超级的“保护”,信得过《背影》是内涵深刻、艺术性强的经典作品;而因了这种信赖,假使读不出《背影》的“好”,你会怀疑自己的水平问题;即便只是为了证明自己,你也会非常“合作”地反复读、讲出个子丑寅卯来。
所有的人都这样,《背影》怎么可能不成为经典?不过,应该考虑到《背影》是朱自清1925年的创作,事情要稍微复杂一些的。
那时候,朱自清虽然早加入了文学研究会,办过文学刊物,尝试并发表了诗歌、小说、散文等多种文类的作品,数量也不算少;在散文写作上,还已经有了《歌声》、《匆匆》、《温州踪迹》等精品;特别是1923年,他和俞平伯同题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同时出现于知名刊物《东方杂志》,“在那个时期的白话散文中,这两篇都颇动人,流传甚速”(王统照语,转引自陈孝全《朱自清传》第71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年3月版),成了文坛的一桩佳话。
然而,总体看来,那时候的朱自清毕竟还没成为后来那样著名的“品牌”;毋宁说,恰恰是《背影》刊揭后,给“朱自清”增加了很重要的砝码。
那么,《背影》为什么做得到这一点,在当时就能脱颖而出、引人注目呢?海外现代文学研究名家李欧梵的意见是颇有启发性的。
他曾在北京大学讲学道:鲁迅在著名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所说,中国的“圣人之徒”“以为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集中表达了五四一代人对于父辈的不满,“五四”是个反传统的年代,是个“打死父亲”的年代,五四文学的父亲形象都是负面的;而《背影》不同,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里,它第一次重点刻画了一位正面的父亲形象。
在“满街走着坏爸爸”的情况下,这一个“好爸爸”一下子激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
要而言之,《背影》生逢其时,在一个特殊的语境下获得了非凡的成功,大大提高了朱自清的声誉。
需要补充的是,《背影》至迟从1935年起,不断地入选叶圣陶等先生编选的《国文百八课》、《初中国文教本》、《开明国文讲义》以及《开明新编国文读本(甲种)》等民国时期的中学教科书;并且,这种取向不曾因1949年而中断,在该年7、8月间面世的《新编初中精读文选》中,“编辑例言”的“本书选材的标准”已经新添了第一条“符合新民主主义的精神”,而《背影》依然作为合适者入选了(《叶圣陶教育文集》第四、第五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8月版)。
从此,新中国的语文教材少不了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里夸奖过的朱自清先生,也少不了他的《背影》。
很显然,教材的广泛影响与权威性,无疑为《背影》解读时的“超保护的合作原则”锦上添花了许多。
一句话,《背影》何以成为经典?文学外部、甚至文学之外的原因是重要的,而且确乎是根本的。
另一方面,正像卡勒所辩证指出,有些文本再赋予多少“超保护的合作原则”,仍然无法读出什么“文学性”:《背影》之所以成为经典,如果没有其内在的成为经典的质素作为前提,同样是不可想象的。
事实上,《背影》“之所以能历久传诵而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者,只是凭了他的老实,凭了其中所表达的真情”(李广田《最完美的人格》),类似的说法,我们更为耳熟能详。
当年,叶圣陶先生将《背影》选入教科书,就有提示:“篇中的对话,看来很平常,可是都带着情感”;如今,各式各样的教材、参考书、教辅读物讲起《背影》总是强调:此文写出了、写尽了父子情深。
这些自然是不错的,《背影》的确“表现了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情感和儿子对父亲关怀的感激之情”(见洪宗礼主编《语文》初中第四册第83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但在我看来,《背影》的讲读史上,始终存在着一种不大应该的简单化定势:将“父子情深”平面化地理解为父子关系一贯其乐融融,将朱自清父子之间的感情一相情愿地“提纯”、“净化”。
我们知道,《背影》是回忆性的散文,在《背影》文章与“背影”故事之间相隔了整整八年,而八年的时间可以有多少事情或曰“琐屑”发生!且不说有关传记材料里的朱自清与父亲的那些龃龉与不欢(参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1期第235页),就是在《背影》文本里,作者也照实记录了一些,只不过把话说得简约、含蓄,需用心读才能破解罢了。
——我指的是文章的最后一段。
“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
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暗示、交代得已经蛮清楚:父亲年事渐高之后,退化、颓唐得厉害;“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朱自清他们的家庭琐屑也不少;父亲待“我”大不如从前。
而“我”对父亲怎样呢?单看看父子“不相见已二年余了”,却还是父亲主动地“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写了一信给我”,就不难想见:“我”对父亲的意见是多么大,又仿佛多么地理直气壮;很明显,“我”待父亲更是不好的。
既然如此,“我”怎么竟在那种情境中写下了《背影》这篇赞美父爱、赞美父亲的文章呢?《背影》问世22年后,朱自清对此的记忆还是非常清晰,“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转引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语文》初中第一册第10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版)——“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这里,所谓“大去之期”其实就是一个“死”呀!你想想,父亲有两年未曾与儿子谋面,终于给关系尚僵的儿子去了封信,别的未曾多说,就径直谈到了自己的死。
这怎能不令朱自清顿时不胜羞愧、伤怀悲叹,念叨起父亲的好,而反省自己的不是:无论父亲有怎样的错,也无论自己有多大的委屈,父亲永远是父亲;真是再也没有比自己这两年的表现更大的错误了;父亲还有没有时间与机会让儿子弥补过失……,只要是为人之子、为人之女,就应该理解作者这时候的心潮难平、激动不已。
而我要说,虽然很多人注意到了朱自清在1947年的那番回忆以及文末一段的重要性,但很遗憾,迄今还是未曾见有人话讲到点子上:正是在这文章的收穴之处,隐藏着《背影》之所以“好”的最大秘密,也蕴含着《背影》文学经典性的最重要潜质。
对此,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体会。
第一,在主题内容和思想上,朱自清虽“只是写实”,却真切地写出了父子这样的血缘关系,也会有摩擦,父子这样的亲情也会有波折;揭示了“月有阴晴圆缺”,人都世俗复杂、并可能由此出错的客观现实。
这样,“父子情深”的经典主题,格外增添了儿子的愧疚、忏悔之情,这在作品表现的诸多情感中也是极具分量的;而且由此,《背影》便不再像一般同类作品那么简单、浅显了,即或可能失去了“纯情”,却是结结实实地收获了家庭、人生等多个角度的复合的厚重的体验。
第二,更加重要的是,如果没有发现文末的深意,《背影》所抒发的浓情就显得有些突如其来的过分,文本里的不少着力点也多少显得做作;换言之,只有发现了《背影》中轻易不露真容的“豹尾”,才能发现《背影》在艺术上的讲究与到位,其中最特别的一点,就是对于文章结构、情感表达、语言选择等多方面的控制,那种控制既强大有力,又收放有度,还自然天成,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不妨稍许细心琢磨一下:朱自清是在羞愧、伤悲、感恩等等复杂情感把自己激动得不行的情形下开始《背影》创作的,也就是说作者写《背影》其实用情极深、用力极猛;然而,朱自清没有像个生手一样一起笔就大抒其情,而是千种波澜几乎不见地这样开了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仿佛很平静,既破了题,也设了疑,而一旦读懂了结尾后再重读,朱自清极力克制着的情感就很容易体会到了。
更进一步而言,这个开头意味着,作者在那样的心潮澎湃下,还能自觉不自觉地考虑文章结构等技术上的问题,说明,朱自清作为一个散文家已经相当成熟了。
而且,这样一种成熟贯穿于《背影》文本的始终,比如,作者连用两个“再三”、两个“踌躇”以及交代“父亲是一个胖子”等充分的蓄势与铺垫;比如那著名的“背影”镜头:“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你有没有发现,这,确实是个不折不扣的电影特写镜头:着装的色彩十分明确,动作的方向十分清晰,画面感觉极强;而且,又实在是个太煽情的镜头,难怪作者很适时地写道,“这时候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一个多愁善感的读者,也多半会控制不住了。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朱自清在艺术性上的追求也就起到了效果,作为“文眼”的“戏剧动作”要么不发,一发便中,立竿见影。
又比如,文章的末尾一句,“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色马褂的背影。
哎,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既注意了为文的起承转合,又嘎然而止、余音袅袅……在这样的“字字珠玑”之后,是否就将《背影》的内在潜质发掘殆尽了?我看也未必,兹举一例。
我们前面说到,《背影》是五四文学中最早正面刻画父亲形象的;而已经有人发现,《背影》描写的父亲形象主要有“细心”、“体贴”、“不强壮有力”等特点,这和父亲的经典形象“责任心强”、“坚毅”、“粗心”、“有力”差距甚远,“我们在《背影》中看到的与其是一个父亲的形象,毋宁是一个母亲的形象”(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1期第235页)。
这是个有趣的发现,而怎么解读它、由此出发又可以读出些什么?更是个有意思的问题。
你可以联系朱自清创作的一贯风格,联系《绿》、《荷塘月色》、《给亡妇》,尤其是同在1925年创作的议论性散文《女人》,从朱自清文章的女性譬喻、女性化意识等方面下功夫,也可以联系朱自清的生平经历,甚至适当运用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去作为别的研究的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