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犯罪主观方面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没有认识到
希望 放任 轻信 大意
直接故意 间接故意 过于自信的过失 疏忽大意的过失
甲住在10楼,一天,他看到仇人 乙在楼下和几个人站在一起闲谈, 甲扔一块转头砸向乙,乙被砸死。
1 Text
甲有百步穿杨之功
2
案例 夫,相信会砸到乙, 没想到砸死了丙。
甲扔一块转头砸向乙,乙
3
没砸到,旁边的丙T被e砸xt 死。
疏忽大意的过失 过于自信的过失
(二)犯罪主观方面的意义
无罪过即无犯罪
罪与 非罪
直接故意> 间接故意> 过失
重罪与 轻罪
一罪与 数罪
一个罪过 一个犯罪
此罪与 彼罪
故意杀人罪 故意伤害罪(致死) 过失致人死亡罪
二 犯罪主观方面的基本内容
(一)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
认识
对行为及行为的后果有没有认
因素 识到以及认识的程度。
犯罪目的
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 某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
第一种意义的目的 第二种意义的目的
超过的内心倾向
目的犯
犯罪目的仅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
犯罪动机
指刺激、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 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
犯罪性动机 直接故意犯罪
犯罪动机 除去忘却犯以外的犯罪
犯罪动机不等于犯罪性动机
(二)研究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意义
(一)法律认识错误
1 将有罪行为误认为无罪行为 2 将无罪行为误认为有罪行为 3 对行为的定性以及处罚轻
重的错误认识
不知法 不免责
(二)事实认识错误
行为客体或行为性质的认识错误
1
2
行为对象的认识错误
行为工具或手段的认识错误
3
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4
1、行为客体或行为性质的认识错误
某甲下夜班回家,正好在路边碰到好友被 三个流氓殴打,某甲正准别冲上去帮忙,结 果旁边胡同窜出一条黑影抓住了他,某甲以 为是流氓的同伙,施展拳脚将其打成轻伤, 这时黑影亮出证件,原来是一名便衣警察。
能力:正常人的标准,行为人的职务和业务。
案例1
甲原来是某单位的卡车司机,有一天单位喊他 换岗位,做领导的专职司机,甲答应后表示要先练 练车熟悉熟悉车况,于是他就在单位的大院里练习 倒车。有几个小孩在院子里玩耍,甲告诉他们自己 要练车,把他们轰走了。结果有一个小孩趁他不备, 又溜进院子,钻到车下面躲起来,结果倒车时正好 把小孩压死了。
问:对于被害人的死亡,甲持什么心理态度?
间接故意
(四)过于自信的过失与疏忽大意的区别
过于自信的过失 是有认识的过失, 疏忽大意的过失是 无认识的过失。
二者区别的关键 在于是否已经认识 到其行为可能会导 致结果的发生。
某动物园的饲养员甲,一天清晨给老虎窝打扫 完卫生,由于马上就开馆了,时间比较紧,他匆 匆忙忙就走了,忘了关门,结果老虎窜出来把一 名游客咬成重伤。
问:对于甲乙二人,应不应该对这起重大事故承担 刑事责任?他们的主观心态是什么?
案例 分析行为人的心理态度
1某医院妇产科护士 甲值夜班时,一新生 婴儿啼哭不止,甲为 了制止其哭闹,遂将 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 卧。半小时后,甲再 查看时,发现该婴儿 已经无呼吸,经抢救 无效死亡。
2甲乙二人在山上开 采矿石,甲看见山脚 下有一小孩在玩耍, 对乙说:“你说将这 块石头推下去会不会 砸到那个小孩?”乙 说:“怎么会有那么 巧?”于是二人推下 石头,结果将小孩砸 死。
问:对此某甲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首先排除故意犯罪,再看有无过失
2、行为对象的认识错误
一天晚上,张三跑到李四的家门口从门缝向里
故意杀人罪 张望,看见屋里有个人影一闪,从体形上看与 (既遂) 李四是一模一样(李五),于是开枪射击,结
果打死了李四的弟弟。
故意杀人罪 (未遂)
一天晚上,张三从院门往里看,李四院子内一 棵大槐树下面有一条黑影,张三以为是李四, 于是开枪射击,结果打死了李四的驴。
(三)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
认识因素
Add Your Title
◎间接故意认识的 程度较高,很有 可能发生
◎过于自信的过失 认识程度较低, 有可能发生
意志因素
◎间接故意持无所 谓的态度,放任 而不反对
◎过于自信的过失 持反对的态度, 同时凭借了一定 的主客观条件以 避免结果的发生
பைடு நூலகம்例1
甲乙丙三人周末到野外山林去野炊,三人打了一只 野兔进行烧烤。正在这时,突然乌云密布、雷电交加, 眼看就要下大雨了。甲提议赶快下山,乙说先把火灭 掉,丙说马上就要下雨了,下雨火不就熄了吗?还是 赶快避雨要紧。经这么一说,三人扔下燃烧的火堆, 慌忙往山下奔跑。结果刚到山脚下,阴云散去,雨最 终没有下,反而刮了一阵风,结果这堆火造成了重大 火灾。
突发性暴力事件中,行为人并没有明确的 犯罪目标和具体的犯罪目的,而是一时冲动。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区别的意义
危害结果发生与否对行为定性不同
直接故意 杀人
间接故意 杀人
被害人死亡 被害人重伤
故意杀人罪(既遂) 故意杀人罪(既遂)
故意杀人罪(未遂) 故意伤害罪(既遂)
被害人未伤 故意杀人罪(未遂)
不构成犯罪
定罪
犯罪目的
目的犯:罪与非罪 赌博罪(以营利为目的) 非目的犯:此罪与彼罪 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
故意杀人罪 基于情仇:10年以上…… 基于义愤:3-10年
量刑
犯罪动机
四、刑法中的认识错误
刑法中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 己的行为在法律上的意义或者对有关客 观事实存在的不正确认识。这种认识错 误关系到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追究问题。
问:三人对发生火灾持什么样的心理态度?
案例2
甲某日深夜驾车赶路,因疲劳驾驶将一过路人撞 成重伤。甲急忙下车查看,看到周围无人,就把被 害人拖到路边的一小树林里,然后驾车逃跑,被害 人由于失血过多死亡。在法庭上,甲辩解说,当时 他把被害人放在离路边不远的小树林里,就考虑也 相信被害人夜晚会醒来,可以呼救,或者路人发现, 被害人是不会死亡的,而自己急于赶路没来得及抢 救,没想到被害人会死亡。
3、行为工具或手段的认识错误
2
1
某甲想生儿,他已 经有一个女儿(1岁), 他想毒死她。就向他 妈要砒霜。他妈怕儿 子干傻事,不给砒霜 肯定要到别处去弄, 所以就包了一包面粉 给某甲。某甲喂女儿 吃下,女儿无恙。
某农村一目不识丁的老 太太,住在女儿家。有一 天,老家来了几个亲戚, 其中一人讲最近腰痛,老 太太说她女婿家有治腰痛 的酒,一喝就好。于是老 太太从床下拿出一瓶酒给 这个亲戚喝,结果此人喝 后当场死亡。原来这瓶药 酒被女婿喝完后装了敌敌 畏,她不知道。
4、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某甲夜晚在郊外开车 赶路的时候,看到他的仇 人某乙骑着自行车同向行 驶,开车撞向某乙,某乙 不省人事。某甲以为某乙 死亡,于是将其扔到河里。 后来经鉴定,某乙系溺死。
事实 认Ti识tle错误
Add your text
故意:
既遂 未遂
无故意:
过失 意外
第八章
犯罪的主观方面
1 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与意义 2 犯罪主观方面的基本内容 3 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 4 刑法中的认识错误
一1 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与意义
(一)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刑法规定成立犯罪 所必须具备的行为人对其所实施的危害行 为及其危害后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罪过
主观恶性
直接故意 间接故意
意志 因素
对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是什么 样的态度,其意志上能不能控 制、有没有控制。
认识 因素
必然会发生 可能会发生
没有认识
希望 • 积极追求
意志 因素
放任 • 漠不关心
• 凭借一定主客
轻信 观条件觉得结
果不可能发生
大意
• 没有预料到 结果的发生
认识因素
意志因素
罪过形式
认识到必然会发生 认识到可能会发生
问:对于该游客的重伤,甲的心理态度是什么?
疏忽大意 的过失
(五)疏忽大意与意外事件的区别
第16条 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 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 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意外事件
损害结果 无罪过
不能预见
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的过失的区别
意外事件和疏忽大意的过失在行为当时 对危害结果都没有预见到,区别的关键是看 行为人有没有预见能力和义务,
(二)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1、在认识因素方面有所不同 2、在意志因素方面不同
某甲将他的仇人某乙捆绑起来,从20层的高楼 上扔下去,结果乙被当场摔死。但是在法庭上, 甲辩解说他并不希望乙死亡,请求从轻发落。
间接故意存在的情形
为了追求一个犯罪目的,而放任另外一个 危害结果的出现
为了追求一个非犯罪目的,而放任另外一 个危害结果的出现
3 养花专业户李某为防止偷花,在花房周围
私拉电网。一日晚,白某偷花不慎触电身亡。
4 王某住10楼,有天夜晚,在家打扫卫生发现 一块没用的砖头,就想从楼上扔下去。楼房下 面是垃圾场,白天人很少,心想晚上更不会有 人了,于是将砖头扔下,结果砸死一流浪汉。
三、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一)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概念
问:司机压死小孩的行为,其主观心态是什么?
案例2
80年代初,东北某村请县电影公司来村里放电影。 这天,电影公司派了两个人:一个是放映员甲,一个 是赶马车的乙。由于时间还早,天气又冷,村民们就 招呼二人到屋里烤火,由于屋里人多凳子不够,甲乙 就把装着电影胶片的铁匣子搬来当凳子坐。过了一会, 有人招呼吃饭,于是他们都去吃饭了,铁匣子没搬走, 一会就燃烧起来,将十来户民房烧毁,造成重大损失。
希望 放任 轻信 大意
直接故意 间接故意 过于自信的过失 疏忽大意的过失
甲住在10楼,一天,他看到仇人 乙在楼下和几个人站在一起闲谈, 甲扔一块转头砸向乙,乙被砸死。
1 Text
甲有百步穿杨之功
2
案例 夫,相信会砸到乙, 没想到砸死了丙。
甲扔一块转头砸向乙,乙
3
没砸到,旁边的丙T被e砸xt 死。
疏忽大意的过失 过于自信的过失
(二)犯罪主观方面的意义
无罪过即无犯罪
罪与 非罪
直接故意> 间接故意> 过失
重罪与 轻罪
一罪与 数罪
一个罪过 一个犯罪
此罪与 彼罪
故意杀人罪 故意伤害罪(致死) 过失致人死亡罪
二 犯罪主观方面的基本内容
(一)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
认识
对行为及行为的后果有没有认
因素 识到以及认识的程度。
犯罪目的
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 某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
第一种意义的目的 第二种意义的目的
超过的内心倾向
目的犯
犯罪目的仅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
犯罪动机
指刺激、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 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
犯罪性动机 直接故意犯罪
犯罪动机 除去忘却犯以外的犯罪
犯罪动机不等于犯罪性动机
(二)研究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意义
(一)法律认识错误
1 将有罪行为误认为无罪行为 2 将无罪行为误认为有罪行为 3 对行为的定性以及处罚轻
重的错误认识
不知法 不免责
(二)事实认识错误
行为客体或行为性质的认识错误
1
2
行为对象的认识错误
行为工具或手段的认识错误
3
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4
1、行为客体或行为性质的认识错误
某甲下夜班回家,正好在路边碰到好友被 三个流氓殴打,某甲正准别冲上去帮忙,结 果旁边胡同窜出一条黑影抓住了他,某甲以 为是流氓的同伙,施展拳脚将其打成轻伤, 这时黑影亮出证件,原来是一名便衣警察。
能力:正常人的标准,行为人的职务和业务。
案例1
甲原来是某单位的卡车司机,有一天单位喊他 换岗位,做领导的专职司机,甲答应后表示要先练 练车熟悉熟悉车况,于是他就在单位的大院里练习 倒车。有几个小孩在院子里玩耍,甲告诉他们自己 要练车,把他们轰走了。结果有一个小孩趁他不备, 又溜进院子,钻到车下面躲起来,结果倒车时正好 把小孩压死了。
问:对于被害人的死亡,甲持什么心理态度?
间接故意
(四)过于自信的过失与疏忽大意的区别
过于自信的过失 是有认识的过失, 疏忽大意的过失是 无认识的过失。
二者区别的关键 在于是否已经认识 到其行为可能会导 致结果的发生。
某动物园的饲养员甲,一天清晨给老虎窝打扫 完卫生,由于马上就开馆了,时间比较紧,他匆 匆忙忙就走了,忘了关门,结果老虎窜出来把一 名游客咬成重伤。
问:对于甲乙二人,应不应该对这起重大事故承担 刑事责任?他们的主观心态是什么?
案例 分析行为人的心理态度
1某医院妇产科护士 甲值夜班时,一新生 婴儿啼哭不止,甲为 了制止其哭闹,遂将 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 卧。半小时后,甲再 查看时,发现该婴儿 已经无呼吸,经抢救 无效死亡。
2甲乙二人在山上开 采矿石,甲看见山脚 下有一小孩在玩耍, 对乙说:“你说将这 块石头推下去会不会 砸到那个小孩?”乙 说:“怎么会有那么 巧?”于是二人推下 石头,结果将小孩砸 死。
问:对此某甲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首先排除故意犯罪,再看有无过失
2、行为对象的认识错误
一天晚上,张三跑到李四的家门口从门缝向里
故意杀人罪 张望,看见屋里有个人影一闪,从体形上看与 (既遂) 李四是一模一样(李五),于是开枪射击,结
果打死了李四的弟弟。
故意杀人罪 (未遂)
一天晚上,张三从院门往里看,李四院子内一 棵大槐树下面有一条黑影,张三以为是李四, 于是开枪射击,结果打死了李四的驴。
(三)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
认识因素
Add Your Title
◎间接故意认识的 程度较高,很有 可能发生
◎过于自信的过失 认识程度较低, 有可能发生
意志因素
◎间接故意持无所 谓的态度,放任 而不反对
◎过于自信的过失 持反对的态度, 同时凭借了一定 的主客观条件以 避免结果的发生
பைடு நூலகம்例1
甲乙丙三人周末到野外山林去野炊,三人打了一只 野兔进行烧烤。正在这时,突然乌云密布、雷电交加, 眼看就要下大雨了。甲提议赶快下山,乙说先把火灭 掉,丙说马上就要下雨了,下雨火不就熄了吗?还是 赶快避雨要紧。经这么一说,三人扔下燃烧的火堆, 慌忙往山下奔跑。结果刚到山脚下,阴云散去,雨最 终没有下,反而刮了一阵风,结果这堆火造成了重大 火灾。
突发性暴力事件中,行为人并没有明确的 犯罪目标和具体的犯罪目的,而是一时冲动。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区别的意义
危害结果发生与否对行为定性不同
直接故意 杀人
间接故意 杀人
被害人死亡 被害人重伤
故意杀人罪(既遂) 故意杀人罪(既遂)
故意杀人罪(未遂) 故意伤害罪(既遂)
被害人未伤 故意杀人罪(未遂)
不构成犯罪
定罪
犯罪目的
目的犯:罪与非罪 赌博罪(以营利为目的) 非目的犯:此罪与彼罪 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
故意杀人罪 基于情仇:10年以上…… 基于义愤:3-10年
量刑
犯罪动机
四、刑法中的认识错误
刑法中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 己的行为在法律上的意义或者对有关客 观事实存在的不正确认识。这种认识错 误关系到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追究问题。
问:三人对发生火灾持什么样的心理态度?
案例2
甲某日深夜驾车赶路,因疲劳驾驶将一过路人撞 成重伤。甲急忙下车查看,看到周围无人,就把被 害人拖到路边的一小树林里,然后驾车逃跑,被害 人由于失血过多死亡。在法庭上,甲辩解说,当时 他把被害人放在离路边不远的小树林里,就考虑也 相信被害人夜晚会醒来,可以呼救,或者路人发现, 被害人是不会死亡的,而自己急于赶路没来得及抢 救,没想到被害人会死亡。
3、行为工具或手段的认识错误
2
1
某甲想生儿,他已 经有一个女儿(1岁), 他想毒死她。就向他 妈要砒霜。他妈怕儿 子干傻事,不给砒霜 肯定要到别处去弄, 所以就包了一包面粉 给某甲。某甲喂女儿 吃下,女儿无恙。
某农村一目不识丁的老 太太,住在女儿家。有一 天,老家来了几个亲戚, 其中一人讲最近腰痛,老 太太说她女婿家有治腰痛 的酒,一喝就好。于是老 太太从床下拿出一瓶酒给 这个亲戚喝,结果此人喝 后当场死亡。原来这瓶药 酒被女婿喝完后装了敌敌 畏,她不知道。
4、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
某甲夜晚在郊外开车 赶路的时候,看到他的仇 人某乙骑着自行车同向行 驶,开车撞向某乙,某乙 不省人事。某甲以为某乙 死亡,于是将其扔到河里。 后来经鉴定,某乙系溺死。
事实 认Ti识tle错误
Add your text
故意:
既遂 未遂
无故意:
过失 意外
第八章
犯罪的主观方面
1 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与意义 2 犯罪主观方面的基本内容 3 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 4 刑法中的认识错误
一1 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与意义
(一)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刑法规定成立犯罪 所必须具备的行为人对其所实施的危害行 为及其危害后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罪过
主观恶性
直接故意 间接故意
意志 因素
对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是什么 样的态度,其意志上能不能控 制、有没有控制。
认识 因素
必然会发生 可能会发生
没有认识
希望 • 积极追求
意志 因素
放任 • 漠不关心
• 凭借一定主客
轻信 观条件觉得结
果不可能发生
大意
• 没有预料到 结果的发生
认识因素
意志因素
罪过形式
认识到必然会发生 认识到可能会发生
问:对于该游客的重伤,甲的心理态度是什么?
疏忽大意 的过失
(五)疏忽大意与意外事件的区别
第16条 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 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 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意外事件
损害结果 无罪过
不能预见
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的过失的区别
意外事件和疏忽大意的过失在行为当时 对危害结果都没有预见到,区别的关键是看 行为人有没有预见能力和义务,
(二)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1、在认识因素方面有所不同 2、在意志因素方面不同
某甲将他的仇人某乙捆绑起来,从20层的高楼 上扔下去,结果乙被当场摔死。但是在法庭上, 甲辩解说他并不希望乙死亡,请求从轻发落。
间接故意存在的情形
为了追求一个犯罪目的,而放任另外一个 危害结果的出现
为了追求一个非犯罪目的,而放任另外一 个危害结果的出现
3 养花专业户李某为防止偷花,在花房周围
私拉电网。一日晚,白某偷花不慎触电身亡。
4 王某住10楼,有天夜晚,在家打扫卫生发现 一块没用的砖头,就想从楼上扔下去。楼房下 面是垃圾场,白天人很少,心想晚上更不会有 人了,于是将砖头扔下,结果砸死一流浪汉。
三、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一)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概念
问:司机压死小孩的行为,其主观心态是什么?
案例2
80年代初,东北某村请县电影公司来村里放电影。 这天,电影公司派了两个人:一个是放映员甲,一个 是赶马车的乙。由于时间还早,天气又冷,村民们就 招呼二人到屋里烤火,由于屋里人多凳子不够,甲乙 就把装着电影胶片的铁匣子搬来当凳子坐。过了一会, 有人招呼吃饭,于是他们都去吃饭了,铁匣子没搬走, 一会就燃烧起来,将十来户民房烧毁,造成重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