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文化--永嘉学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
市花 市树 市鸟 市歌
茶花
榕树 海鸥 《会飞的家乡》
问题探究 东瓯之名是怎么来的?何时称永嘉?
温州是何时命名的?
温州由来
东瓯国 远古时期,温州一带生产的陶器,大多数是瓯器。
“瓯”是当时的一种饮器、盛器。人们以其盛产之物 来命名其地,所以称温州一带为“瓯”;又因地处我 国东南,被称为“东瓯”。春秋时期,东瓯属越国的 领土,故又有“瓯越”之称。
一、永嘉学派源源流长--永嘉学派的兴起
滥觞 (làn shāng)
北宋时,温州一些学者通过讲学、授 业,开永嘉学术研究之先河。
北宋皇祐年间(1049—1053年),王 开祖、林石和丁昌期三人率先在温州播 种中原文化,开“东南邹鲁”之先河, 世称“皇祐三先生”。
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周行已、 蒋元中、沈躬行、刘安节、刘安上、许景衡、 戴述、赵霄和张辉九人去中原汴京(今河南开 封)太学学习,他们兼采程颐、苏轼、王安石 诸派学说之长,回到温州加以传播发扬,世称 “元丰九先生” (永嘉九先生) 。
今天,温州货独步市场,温州企业越做 越大,温州模式闻名天下。
这种模式形成的历史依据到底在哪里?
学术界不约而同地将研究目光投向了南 宋时期的永嘉学派及其代表人物叶适。
温州有今日的发展,与它(永嘉学术,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息息相关。
原态
北宋以前,温州远离京师,文化学术活 动相对滞后,罕有知名文人、学者。
永嘉学派,又称事功学派、功利学派等,一般指北 宋以来浙东温州地区的一批学者所形成的一个新儒家 学派,其代表人物有郑伯熊、薛季宣、陈傅良、叶适 等。 永嘉学派按其学术思想的差异,可分为三派。
一是以郑伯熊为代表的景望学派,主张开明政治和 “学以致用”;
二是以薛季宣为代表的艮斋学派,注重实用,讲究事 功;
务实践行
叶适继承并发展了事功思想,建立 起永嘉事功学说体系。
他反对空谈性理,务实践行,为世 人称道。
经世致用
薛季宣到陈傅良 “弥纶以通世变” 继承
将事功之学进一步理论化、系统化,从而集其大成 (思想体系的核心是经世致用)
作为杰出的思想家,叶适的思想体 系的核心是经世致用,在政治、经济、 军事、教育等领域迸射出夺目的思想火 花。
温州由来
春秋战国时期,温州建都立国,史称东 瓯;
东汉时设置永宁县; 东晋时设永嘉郡; 唐代改称温州。
东瓯的发展,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文化名流。 东晋南朝时曾任永嘉太守或客寓永嘉的中原士 族和诗人学士有:王羲之(五马坊 \墨池坊 )、郭璞、孙 绰、谢灵运、颜延之、檀道鸾、王筠、裴松之、 范述曾、郑缉之、毛喜、陶弘景等。由于他们 的身体力行,积极倡导,瓯越文化开始转型, 趋向于与中原汉民族文化的融合,并能与中原 同步发展。曾任永嘉太守的南朝文学家丘迟曾 在《永嘉郡教》中称永嘉“控山带海,利兼水 陆,实东南之沃壤,一都之巨会”。它已成为 浙南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
■ 永嘉郡
东晋太宁元年(323年),建立永嘉郡,
郡治设在永宁(今温州市区)。这是温州设立
郡治和以永嘉为名的开始。
永嘉郡地域辽阔,包括今温州市和丽水市 在内的整个浙南地区。从此,“东晋江山称永 嘉”的美名就传开了。永嘉郡起初管辖永宁、 安固、松阳、横阳4个县;到东晋宁康二年 (374年),增加到5个县,即永宁、安固、 乐成、横阳、松阳。
集大成者
叶适是一位唯物主义思 想家,是永嘉学派学说的 集大成者。
他把薛季宣、陈傅良 二人事功思想的一些论点 发展成为理论体系,并从 解决南宋现实政治的高度 来提倡事功思想,使永嘉 学派成为南宋时期同朱熹 的道学、陆九渊的心学鼎 立的三大学派之一。
叶适名言
务实而不务虚。 修实政,行实德,实事实功。 讲利害,明虚实,断是非,决废止。 崇义以养利,隆礼以致力
是温州人的代表,也是温州城市的十大 文化名片。而这十张文化名片饱含着沉 甸甸的文化底蕴,折射出温州人身上的 文化积淀。
浙江文化
浙江有三股主流文化,一曰英雄文化,一曰才 子文化,一曰商业文化。
温州自东晋以来形成颇具特色的“瓯”文化, 是中华文化、浙江文化的瑰宝。温州人杰地灵, 这三股主流文化兼而有之。温州历史上曾出现 过许多杰出人物,他们身上体现了这种优秀文 化。元末明初的刘基,南宋的叶适,就是其中 最具典型的代表人物。
407,465
164.11
125,859
区2划,70面8积.9(公6 常住 户籍
名称 里)
人口 人口
1,050.68
913,334 854,024
1,258.18
1,250,800
1,293.24
369,311
1,766.17
352,444
1,481.27
1,160,499
1,401.65
1,195,852
斗城?白鹿城?
在永嘉设郡的同时,开始规划建造郡城于瓯江 南岸。传说设计筑城的是东晋著名文学家郭璞。 他瞭望九山环列好似北斗星座一样,依山控海, 形势险要,于是,跨山筑城,并在城内开凿28 口水井,用来解决城内人民的用水和适应战时 的需要。按照郭璞方案建起的城称为“斗城”。
相传在筑城时,有一白鹿衔花从城中穿过,人 们认为这是祥瑞之兆,因此又把温州叫做白鹿 城。
永嘉九先生为永嘉学派形成独立的提供了学术文化基础。
南宋时,薛季宣发展前人学说,反对空谈天命 性理,“其学主礼乐制度,以求见之事功”。
陈傅良承前启后,提出“变通当世之治”的主 张。到叶适时永嘉实学蔚为大观,形成了事功 学派,后继者有蔡幼学、曹叔远等。
薛季宣事功学说,永嘉实学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
设置温州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永嘉、临海郡为 县;以临海、永嘉、括苍、松阳四县置处州, 不久改名括州。607年,恢复永嘉郡,仍辖原 来四县。到唐前期,温州行政区域划分和隶属 变化频繁。唐上元二年(675年),设置温州, 这是温州得名的开始。因为温州地处温峤岭以 南,冬无严寒,夏不酷热,气候温润,所以称 为温州。从此以后,温州的名称基本稳定下来, 1300多年来没有变,一直沿用到现在。
对于温州乃至更大范围人们商业观念、 商业传统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对于近 代温州模式的形成,也有直接的作用。
●叶适的事功学说对温州的市民文化有什 么影响?
有专家认为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思想对 今日温州的影响至少可概括为: 一是经世致用、求实务实的影响; 二是变通图新、富有改革精神的影响; 三是重视功利、主张宽民富民思想的影响; 四是重视教育、尊重人才观念的影响。
温州文化源流
温州
温州市是浙江省的地级市 ,14个沿海开 放城市之一,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中 国54个特大城市之一,浙江省省级历史 文化名城,浙江的三大经济中心之一, 浙南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位于中国 黄金海岸线中段,浙江东南部,东濒东 海,南接福建宁德福鼎市,西与丽水市 相连,北与台州市毗邻。
。
两宋时期,随着政治中心的南移、农业耕作技 术的改进和粮食作物产量的提高,在农业发展 的基础上,温州的手工业也发展迅速。
而农业手工业的发达,又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 的发展。工商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又促进 了温州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温州这个经济 发达、文教事业昌盛、人才辈出的地方,反映 当时商人要求,主张“以利和义”、经世致用 “思想的永嘉学派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温州人为了开拓未来而善于有效地利用过去,变过 去为未来。
永嘉学派的传承发扬
宋代是温州经济文化发展的时期,也是温州地 域文化形成的时期。 这种地域文化,经过永嘉学派学者的阐释, 成为系统而明确的思想理论,又经过温州学人 的世代相传,构成了后世温州历史发展中的 “遗传基因”。
三是以陈傅良为代表的止斋学派,重视理论和实际相 结合。提倡“经世致用”的叶适是永嘉学派的重要学 者,在学术思想界举足轻重。”
二、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叶适
水心先生 叶适(1150—1223年),瑞
安莘塍 ( shēn chéng)字正则,号
水心先生,南宋哲学家、文学家。 淳熙五年(1178年)以进士
叶适认为“永嘉之学,必弥纶以通世变,”认为“古 之人,未有不善理财而为圣君贤臣者也。”他还进一 步为工商人士争取政治地位而呼喊,认为古人在入仕 用人上“虽工商不敢绝也。”
叶适的功利重商文化把几千年的“轻末” 公案翻了过来,具有开创性,成为温州 学的标志性内容,奠定了温州人重实际、 讲实利、求实效的思想文化基础。
中国历史上温州十大名
十位曾在温州乃至中国历史舞台上熠熠闪光的人物形象。 他们是:
*中国山水诗鼻祖、永嘉太守谢灵运;
*宋代思想家、永嘉学派的主要代表叶适; *明朝开国元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刘基; *戏曲史上卓越的剧作家、“南曲之祖”高则诚; *毕生致力于治学、兴业、办校的朴学大师孙诒让; *词学宗师夏承焘; *著名数学家、教育家苏步青; *著名篆刻艺术家方介堪; *著名文学史家、戏剧史学家王季思; *卓越的考古学家、现代中国考古学奠基人之一夏鼐。
叶适的事功学说
叶适十分重视从经史百家之学中探索出有用于 今世的东西,而一反理学家、心学家空泛地争 辩经史百家中的所谓义理的学风。
叶适的事功学说
“事” 就是“实践”的意思。 “功”,是对“功效”的称谓,强调做事的效用 性、可行性。
叶适文化的特色———“功利”
叶适最大的贡献,是对商业文化的拨乱反正。叶适的 《习学记言序目》,是对中国传统思想的批判书,其 中对易、孟子以及佛老的批判,甚见卓识。可以说是 划时代的“巨著”。书中反映的经济思想,其基本观 点是反对“厚本抑末”,主张“通商惠工”,认为 “夫四民(农、工、商、学)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 抑末(工商业)厚本(农业),非正论也。”呼吁 “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
区划名称 温州市 鹿城区 龙湾区 瓯海区 洞头县 永嘉县 平阳县 苍南县 文成县 泰顺县 瑞安市 乐清市
面积(公里 (
)常住人口户籍人口
12,255.77 7,901,000
104区名.划称56
面积(公 里)
常住 人口
户籍 人口
7,645,748 691,301
73.87
324,859
953.06
秦灭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前221 年,秦占领了位于东瓯和今福建境内的闽越,设置闽 中郡,把原来的东瓯王安朱废为郡长。秦灭,安朱的 儿子驺摇因在反秦斗争中有功,在汉惠帝三年(前 192年)被封为东海王,史称东瓯王,建都东瓯(今 温州市)。其领地相当于今温州、丽水、台州三个地 区。
温州由来
温州
全市总面积23255平方千米,其中陆地 面积12255.77平方千米、海域11000 平方千米。其中市区1082平方千米。
总人口807万人(2009年)。辖3个市 辖区、6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共有30 个街道、119个镇(包括2个民族镇)、 143个乡[包括5个民族乡]。
苍南县:凤阳畲 (She) 族乡、岱岭畲族乡 平阳县:青街畲族乡 泰顺县:司前畲族镇、竹里畲族乡 文成县:西坑畲族镇、周山畲族乡
东晋郭璞建城,这是温州历史上文人城市建 设的开始,由于文化名流参与城市设计和建造, 使得城市建设科学和大气,防御能力和水利交 通条件优越。
建城以来历千余年,城市位置始终未变, 创下了我国建城史上罕见的实例。
历史上,温州偏于浙南一隅,既无交通 之便,又无自然资源之丰,却物富民殷、 商贾云集。
温州人才辈出,代代有名家。在漫长 的历史进程中,温州逐渐融入了中原 文化。
第二名入仕,历仕于孝宗、光宗、 宁宗三朝,曾任工部侍郎、吏部侍 郎、太常博士等。
他力主抗金,反对议和,在任 地方官节制军事时,曾上书建议实 行屯田,巩固边防。
集大成者
叶适也是著名的文学家 与诗人。
其散文,议论英发, 自成一家。其诗,宋人吴 子良《林下偶谈》说“水 心诗,早已精严,晚尤高 远。”一生著述极其宏富, 有《水心文集》、《水心 别集》、《习学记言序 目》、《水心诗钞》等。
西汉惠帝三年(前192)为东海王[俗称东瓯王驺摇] 都地。汉顺帝永和三年[138]析章安县东瓯乡置 永 宁始。
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析临海郡南部永宁、安 固、横阳、松阳四县置永嘉郡,郡治设在瓯江下游南 岸[今鹿城区],是温州建郡之始,初名正渺;唐高 祖武德五年[622]置东嘉州,高宗上元二年[675] 置温州,自此以后,历1300余年至今,州名无改,州 境亦无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