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家庭教育对比论文 (精选)
中西方家庭教育对比案例(2篇)
![中西方家庭教育对比案例(2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519c7c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92.png)
第1篇一、引言家庭教育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一个人的价值观、性格、行为习惯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西方文化差异使得家庭教育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本文将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家庭教育案例,探讨两种教育方式的特点及其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二、案例一:中式家庭教育1. 家庭背景小华(化名)是一名10岁的中国小学生,家庭条件优越。
他的父母都是大学教师,对他寄予厚望。
小华自小就被父母要求勤奋学习,参加各种兴趣班和培训班。
2. 家庭教育方式(1)重视学习成绩:小华的父母认为学习成绩是衡量孩子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因此对他要求严格。
每天放学后,小华都要完成大量的家庭作业,周末还要参加辅导班。
(2)强调纪律性:小华的父母注重培养孩子的纪律性,要求他按时作息,遵守家规家训。
(3)忽视兴趣培养:虽然小华的父母注重他的学习成绩,但忽视了孩子的兴趣培养。
小华表示自己并不喜欢现在的学习生活,觉得枯燥乏味。
3. 案例分析中式家庭教育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纪律性,但这种教育方式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长此以往,孩子可能会产生厌学情绪,影响身心健康。
三、案例二:西方家庭教育1. 家庭背景小李(化名)是一名12岁的美国中学生,家庭条件一般。
他的父母都是普通职员,对他比较宽容。
2. 家庭教育方式(1)尊重孩子兴趣:小李的父母尊重他的兴趣爱好,鼓励他尝试各种活动。
小李喜欢足球,父母便支持他加入学校的足球队。
(2)注重沟通:小李的父母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
他们经常与老师沟通,了解小李在学校的表现。
(3)培养独立性:小李的父母注重培养他的独立性,鼓励他独立完成家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 案例分析西方家庭教育注重孩子的兴趣和个性发展,培养他们的独立性。
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乐观的性格,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中西方家庭教育对比1. 教育目标中式家庭教育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纪律性,而西方家庭教育更注重孩子的兴趣、个性发展和独立性。
中西家庭教育差异论文
![中西家庭教育差异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8bf8def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0c.png)
中西家庭教育差异论文篇一:《浅析中西家庭教育的差异及影响》论文提纲浅析中西家庭教育的差异和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家庭教育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孩子的素质和品行,更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发展。
最近两年的“虎妈”、“狼爸”事件让传统的家庭教育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究竟传统的中国的家庭教育模式更好,还是西方的家庭教育模式更好,这个问题人们继续热议着。
自古以来,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早已被人认知,我们知道由于历史、政治、地理位置、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了各国、各地区的文化出现了不同。
在教育中,中西方也同样产生了差异性,也差生了不同的效果。
本文以下将介绍中西家庭教育的不同,了解中西方教育观念上的差异,取长补短。
对于开展家庭教育,我们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进自身的现代家庭教育,提升孩子的素质和能力,对祖国的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
一、中西家庭教育的差异(一)家庭教育观念的传承中国和西方国家由于历史、文化、种族、宗教、信仰等差异,家庭教育观念自古以来就有很大的差异。
所以代代传承到今天仍然有很多的不一样。
简要概述有一下差异。
中国的传统教育观念主要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古人从一开始就受着正统思想的影响,从小家长就给予孩子成长的很高的期望和明确的目标。
甚至导致这种目标被不断放大,家长从小就灌输给孩子诸如“悬梁刺股”等这些看似有些极端的学习方式,鼓励孩子用苛刻的手段激励自己学习。
西方社会,教育曾一度受到教会的影响,“在当时。
法国教会统治着法国的教育”。
虽然后来教会的势力减弱,教育获得了独立的地位,但是西方人的宗教信仰跟中国人就有了很大的不同。
这也影响到家长进行家庭教育。
《基于文化视角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较研究》范文
![《基于文化视角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较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e6fde6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54.png)
《基于文化视角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较研究》篇一一、引言家庭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个体成长、文化传承以及社会进步具有深远的影响。
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其家庭教育方式、理念及文化背景存在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从文化视角出发,对中美家庭教育的现状、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
二、中美家庭教育的现状与特点1. 中国家庭教育现状与特点中国家庭教育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道德教育。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往往强调尊老爱幼、勤劳节俭、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
此外,中国家庭教育还具有亲情浓厚的特点,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多以亲情为基础。
在教育方式上,中国家长更倾向于采用严格管教和鼓励相结合的方法。
2. 美国家庭教育现状与特点美国家庭教育强调个性发展和独立思考。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注重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
此外,美国家庭教育还具有开放自由的特点,家长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给予其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
在教育方式上,美国家长更倾向于采用引导和鼓励的方法,与孩子建立平等、民主的亲子关系。
三、文化视角下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较1. 文化传统与价值观中国文化传统注重集体主义和和谐,而美国文化传统强调个人主义和竞争。
这种文化差异导致了两国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不同。
中国家庭更注重传统道德的传承,而美国家庭则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2. 家庭教育方式与理念中国家庭教育方式以严格管教和鼓励相结合为主,注重规范孩子的行为和塑造其性格。
而美国家庭教育方式则更加开放自由,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鼓励其探索和创新。
此外,美国家长在教育过程中更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和互动,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
3. 家庭环境与亲子关系中国家庭环境具有浓厚的亲情氛围,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多以亲情为基础。
而美国家庭则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更加平等和民主。
这种差异导致了两国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不同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习惯。
中西方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同作文
![中西方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同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bc190ae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81.png)
中西方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同作文说到中西方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我就不得不提一提我那活宝的邻居大妈和我在美国留学的室友。
中西方教育,简直就像是两个世界。
首先来看看我们这边的情况。
我的邻居大妈一辈子都是教育工作者,每天都得给她孙子上各种补习班。
她有一个很有趣的习惯,每次孩子考试之前,总是要给孩子讲一堆“老一辈的教育经验”。
比如,“你知道我小时候可是趴在窗台上读书的,家里啥灯光都没有,只靠那点月光。
”然后孩子就瞪大眼睛,一副“您真厉害”的表情。
不过其实他们家房子也有灯的,只是那天特别亮,偏偏大妈就是要装作没有灯的样子,唉,这年纪大了,还是得往回忆里挖。
相比之下,我的室友艾米莉则是完全不同的风格。
她的父母在美国可算得上是“自由放养”的典型。
艾米莉的爸爸妈妈从来不会催她学习,只要她自己觉得有兴趣,就去做什么。
他们的口号是“找到你的激情!”结果呢,艾米莉现在是在大街上画涂鸦的艺术家,偶尔还要在家里跟父母分享一下她的创作灵感。
她妈妈甚至会在旁边用相机记录下她的每一笔画,仿佛她的涂鸦作品就是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
有一天,我跟艾米莉聊起她的家庭教育,她说她小时候做作业的时候,总是习惯躺在床上,偶尔还要让家里的猫“陪伴”。
她说:“我爸妈从不逼我做什么,他们总是鼓励我自己去试。
”我忍不住笑了,说:“那你是不是在美国可以天天躺床上做作业?”她翻了个白眼:“不是所有人都这么自由,不过我觉得他们这样做是对的。
”当然,不同文化有不同的看法。
就像我那邻居大妈,总觉得孩子的未来就得靠硬碰硬,学好所有科目才行。
每次她总是说:“你不学好数学,将来怎么赚大钱?”而我室友的父母则会说:“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好,快乐最重要。
”有时候我在想,要是把这两种教育方式结合起来会不会更好呢?比如,先让孩子在自由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然后再用一点点传统的“硬核”精神,给孩子点动力。
这样,或许可以既有乐趣又有成绩,谁知道呢?总的来说,中西方教育各有各的好处。
对比研究中西方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高中作文800字
![对比研究中西方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高中作文8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67331907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4a.png)
对比研究中西方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高中作文800字题目:对比研究中西方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家庭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形成,也塑造了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然而,中西方的家庭教育理念与方法却有着显著的差异。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中国的家庭教育理念。
在中国,父母通常对孩子的期望值非常高,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学业优秀,未来能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地位。
因此,他们会对孩子进行严格的管教,并强调刻苦学习的重要性。
这种“严父慈母”的教育方式,虽然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独立性,但可能会对孩子产生过度的压力,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相比之下,西方的家庭教育则更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和自我表达。
父母鼓励孩子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在尝试和失败中学习和成长。
此外,西方父母也倾向于与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尊重他们的选择,而不是强加自己的意愿。
这种方式可以让孩子感到被理解和接纳,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然而,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家庭教育,都有其优点和缺点。
中国的严格教育方式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坚韧的性格,而西方的自由教育方式则可以激发孩子的创新思维和独立精神。
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吸取中西方家庭教育的优点,摒弃其缺点,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尝试结合中西方的家庭教育理念。
一方面,我们要像中国父母那样,对孩子的学习进行监督和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像西方父母那样,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和创新。
总的来说,家庭教育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课题。
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爱,用智慧去引导,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实现他们的梦想。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论文(2)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论文(2)](https://img.taocdn.com/s3/m/2cf483ba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60.png)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论文(2)推荐文章中美高等教育比较相关论文热度: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论文热度:中美教育比较论文热度: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论文热度:中美基础教育比较论文热度: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论文篇二《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摘要】近些年来,教育改革中的素质教育越来越深入人心,更多的家长投入更多的心力在孩子的教育上。
我们知道,家庭是孩子成才的起点。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才的竞争也是家庭教育能力的竞争。
就中国目前来看,家庭教育的发展态势良好,一大批家长、学校创造了成功的经验,更有许多学生家长主动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
但是尽管如此,家庭教育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随着西方教育思想的传入,中国家长面对传统与现代家教思想,表现出无所适从的无奈。
因此,对于开展家庭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而且,中西家庭教育各有千秋,在不同方面,教育方法也不同,所以我们就需要深刻了解中西家庭教育的差异,取长补短,并且不失时机地推进家庭教育现代化,这样中国的未来才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中西方;家庭教育;不同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存在于人类有史以来的所有社会中,不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国家的基础。
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直到我们独立,我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父母一起度过的。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青少年担负着国家的未来,是社会的期望,是整个未来世界的主人。
父母是否教育自己的孩子以及是否关心孩子的发展方向,都将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古至今,许多思想家都高度重视家庭教育。
“一个能够管理一个国家和世界的人一定是一个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且能成功地支撑起自己家庭的人。
”正如中国儒家学说所论述的,家庭教育是治理国家的基础,所以每一个人都要把国家兴亡和教育联系在一起。
英国思想家JohnLocke认为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教育的起点,也起着导向性的作用。
中西方育儿观念差异议论文
![中西方育儿观念差异议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d7671ae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3.png)
中西方育儿观念差异议论文家人们!今天咱就来聊聊这中西方育儿观念的差异哈,这事儿啊,还真挺有意思的。
一、家庭角色定位的差异。
咱先说说这家庭角色定位哈。
在中国啊,很多家庭那是长辈说了算,特别是老人,在育儿这件事儿上,那可是有绝对的话语权。
就比如说,孩子吃饭,老人就喜欢追在后面喂,生怕孩子饿着。
总觉得孩子还小,自己不喂就吃不好。
这其实啊,就是一种过度保护的心态。
可在西方呢,情况就大不一样啦。
父母往往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自己动手做事情。
像吃饭这种事儿,那都是孩子自己坐在餐桌前,自己动手吃。
哪怕弄得满脸都是,父母也不会去帮忙喂,而是鼓励孩子自己来。
这种差异啊,其实反映了中西方对于孩子成长的不同看法。
咱中国的长辈是怕孩子吃苦受累,想把一切都安排好;而西方父母呢,更相信孩子有自己探索和成长的能力。
二、教育方式的差异。
再看看这教育方式哈。
在中国,很多家长特别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觉得只要成绩好,那就是好孩子。
所以啊,各种辅导班、兴趣班就给孩子报上了,孩子的周末和假期啊,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
就像我有个同学,小时候周末比上学还忙,不是在上英语班,就是在学钢琴,根本没有时间出去玩。
而西方的教育方式就比较灵活啦。
他们更注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
比如说,孩子喜欢画画,那父母就会全力支持,给孩子提供各种画画的工具和机会,让孩子自由地发挥。
而且啊,西方的学校也会组织很多实践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知识。
不像咱这儿,很多时候就是死记硬背,为了考试而学习。
三、对孩子犯错的态度差异。
还有啊,在孩子犯错这个问题上,中西方的态度也不一样。
在中国,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犯错,那第一反应就是批评教育,觉得孩子不能犯错误,要从小就养成好习惯。
有时候啊,批评得还挺严厉的,孩子可能会被吓得不敢说话。
西方的父母呢,对待孩子犯错就比较宽容。
他们会先听孩子解释为什么会犯错,然后和孩子一起分析错误的原因,引导孩子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中西方教育差异相关论文
![中西方教育差异相关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2999ae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9.png)
中西方教育差异相关论文中西方教育的差异是一种事实性存在。
造成中西方教育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西方对教育概念的原初性定义的差异。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中西方教育差异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西方教育差异相关论文篇一: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人的教育具有不可置换的意义。
中美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不同的观念和培养方式造成了中美两国的儿童在成人后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东西方社会的制度结构中,家庭制度的地位和作用有很大的不同。
这是造成东西方社会和文化差异的一个基本原因。
中国传统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美国教育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二者需要交流和互补。
通过查阅有关书籍,我们也意识到:中美教育在各个教育层次上都存在着众多差异,并以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在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
在曾芝兰《论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中记录,家庭教育,按照传统观念,就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
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则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
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
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王晓红在《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比较》一文中提到:在中国社会中,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子女的经验,守着陈旧、落后、错误的教育观念,重教而不会教的现象比较普遍,解决家庭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矛盾已经刻不容缓。
在中国,父母关心孩子的事,如帮助孩子洗衣服、整理卧室是很多的。
这也有内在的原因,中国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重,由于最终将以分数决定学生所上的高等学校,学生必然重视分数。
与中国的中学生和家长把目光盯在升学上、老师和学校把目光盯在升学率上不同,西方国家更重视兴趣培养。
当然,西方教育也有弊端。
中外家庭教育差异英语作文
![中外家庭教育差异英语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aa6e5823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c7.png)
中外家庭教育差异英语作文Title: Contrasting Differences in Famil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Family education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shaping an individual's character, values, and worldview. However, the approach to family education varies significantly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In this essay, we will explore and contrast the key differences in family education practices between these two cultures.Firstly, let's examine the role of parents in education. In China, parents tend to adopt an authoritative parenting style, emphasizing discipline, obedience,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Parents often set high expectations for their children and closely monitor their academic progress. This approach stems from Confucian values emphasizing respectfor authority and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On the other hand, in Western countries, there is greater emphasis on democratic parenting, where children are encouraged toexpress their opinions and make decisions independently. Parents in the West often prioritize fostering creativity, critical thinking,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in their children, valuing individuality and personal growth over conformity to societal norms.Secondly, the method of discipline differssignificantly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families. In China, discipline is often enforced through strict rulesand punishment for disobedience. Parents believe that instilling discipline from a young age is essential for academic success and moral development. Failure to meet parental expectations may result in criticism or even harsh punishment. In contrast, Western parents are more inclined towards positive reinforcement and negotiation. Disciplineis seen as a means to teach responsibility and self-regulation rather than instill fear or obedience. Time-outs, discussions, and logical consequences are commonly used disciplinary techniques, with an emphasis on teaching empathy and understanding the consequences of one's actions.Moreover, the approach to academic pressure varies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families. In China, academic success is highly valued, and parents often exert considerable pressure on their children to excel in school. Children may spend long hours studying or attending extracurricular classes to meet parental expectations. The Gaokao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looms large as a pivotal moment determining a student's future prospects. In contrast, while academic achievement is still important in the West, there is generally less pressure and a greater emphasis on holistic development. Western parents encourage their children to pursue their passions and interests, recognizing that success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various pathways beyond academics alone.Furthermore, communication patterns within the family differ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In China, communication tends to be more hierarchical, with parents holding authority and making decisions on behalf of their children. Open discussions about sensitive topics such as emotions or personal relationships may be less common. In contrast, Western families often prioritize open communication and encourage children to express theirthoughts and feelings freely. Parents strive to buildstrong emotional bonds with their children through active listening and empathy, fostering a supportive environment where children feel comfortable sharing their concerns and seeking advice.In conclusion, while family education serves as a cornerstone of socialization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in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the approaches andvalues underlying it differ significantly. Chinese families emphasize discipline, obedience,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rooted in Confucian traditions and a hierarchical worldview. In contrast, Western families prioritize individuality, creativity,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valuing autonomyand open communication. Understanding these cultural differences is essential for promoting 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and collaboration in an increasingly interconnected world.。
中西家庭教育文化差异论文
![中西家庭教育文化差异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bac6c4914791711cd791718.png)
中西家庭教育文化差异论文中西家庭教育的差异对比与分析关键词:家庭教育中西方差异1.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2.家庭教育内容的差异在中国,很少有父母主动对子女进行关于理财的教育。
这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很多家长自身也没有建立起较好的理财观念;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很多家长认为挣钱养家和管理钱财是大人的事,孩子离这些还很远,子女没钱时便伸手向父母要。
这种现象甚至是子女成家立业后仍然存在,家长和孩子都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中国观念里,中国父母觉得为孩子留下财产是必要的,而小孩则以父母的财富沾沾自喜和骄傲。
这值得我们深思,这样的习惯会更加导致我们的社会失去平衡,物欲横流,攀比心加重和减弱中国年轻一代创造力。
这种习惯和观念从他们的父辈便是如此,子女习惯于此,在日后为人父母时势必仍然会将这个习惯延续下去。
2.2宗教思想教育西方的宗教传统直现代仍保留着新鲜的活力,它渗透到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不仅使教育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更重要的是它赋予了西方教育以内在的精神价值。
相比而言,除了民族风俗要求之外,中国的家庭教育则较少的融入宗教思想教育。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宗教思想还不能满足提供给人们信仰和精神力量的需求。
3.中西方家庭教育的综合对比评析从以上对中西家庭教育差异的比较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中西家庭教育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别,二者各有所长各有局限。
3.1中方家庭教育优势与不足3.1.1中方家庭教育的优势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中方的教育观念中,一个人更多的是作为社会人,而不是自然人的存在。
而作为社会人的存在,个人的成长将更多得受到家庭,家族和所在集体或者社会群体的约束和影响。
这种环境往往能够培养出集体观念和纪律观念强,乐于奉献,坚忍质朴的性格。
目前中方家庭教育的重心仍在于智育,孩子们往往基本功扎实,能够锻炼出勤奋刻苦的习惯品质。
3.1.2中方家庭教育的不足作为社会人的存在,为更好的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个体的个性特征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制约和限制。
中西方父母教育孩子的差异英语作文
![中西方父母教育孩子的差异英语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17144283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4.png)
中西方父母教育孩子的差异英语作文Differences in Parenting Style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ParentsParenting styles differ greatly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reflecting the values and beliefs that each society holds regarding child-rearing practices. In this essay, we will explore the key differences in parental approaches towards educating their children in both Eastern and Western societies.One fundamental difference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parenting styles is the emphasis placed on individualism versus collectivism. Western parents tend to prioritize independence, self-expression, and individuality in their children. They encourage freedom of choice and self-discovery, allowing their children to make decisions and learn from their mistakes. In contrast, Eastern parents often prioritize obedience, conformity, and respect for authority. They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family and societal expectations, teaching children to prioritize the needs of the group over their own desires.Another key difference lies in the approach to discipline and behavior management. Western parents tend to adopt a more democratic and permissive style, allowing children to negotiateand discuss rules and consequences. They believe in reasoning with their children, providing explanations for why certain behaviors are acceptable or not. On the other hand, Eastern parents tend to adopt a more authoritarian and directive style, setting strict rules and expectations without much room for negotiation. They believe in the importance of discipline and structure, instilling respect for authority and tradition.Furthermore, the concept of success and achievement also differ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parents. Western parents often value creativity, critical thinking, and self-expression as indicators of success. They encourage their children to pursue their passions and interests, even if it means taking risks or deviating from traditional paths. In contrast, Eastern parents often prioritize academic achievement, professional success,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as measures of success. They instill a strong work ethic in their children, pushing them to excel in school and secure prestigious careers.In terms of emotional expression and communication, Western parents tend to encourage open dialogue, empathy, and self-expression in their children. They valu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believe in the importance of expressing feelings and thoughts openly. In contrast, Eastern parents often prioritizeself-control, emotional restraint, and respect for hierarchy in their children. They believe in the importance of maintaining harmony and avoiding conflict, even if it means suppressing emotions or opinions.Despite these differences, it is important to recognize that parenting styles are influenced by a variety of factors, including cultural norms, personal beliefs, and individual preferences. Both Eastern and Western parents share the common goal of raising happy, healthy, and successful children, albeit through different means. By understanding and respecting the nuances of each parenting style, we can cultivate a greater appreciation for the diversity and richness of global parenting practices.。
中西方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同作文
![中西方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同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58be4b4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7c.png)
中西方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同作文示例范文第一篇:《家庭教育的“中西之异”》“哎呀,妈,你别管我啦,我自己知道怎么做!”我不耐烦地对妈妈说道。
那是一个周末的清晨,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房间里。
我正在为穿哪件衣服而纠结,妈妈却在一旁不停地念叨着要我多穿点,别着凉。
我心里一阵烦躁,觉得妈妈总是过分操心。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班上的美国同学杰克。
有一次在学校,我们一起参加活动,他的父母只是在旁边微笑地看着他,任由他自己去尝试、去探索,哪怕他摔倒了,也只是鼓励他自己站起来。
而我呢,从小就被父母保护得很好,什么都要按照他们的要求来做。
就像那次我们一起去爬山,我刚想走一条稍微有点崎岖的小路,妈妈就立刻拉住我,说太危险了,让我走平坦的大路。
而杰克呢,他的父母则在后面看着他自由地选择,只是提醒他注意安全。
中西方的家庭教育方式真的太不一样了。
我们中国的父母,总是像护雏的老母鸡一样,把孩子紧紧地护在羽翼之下,生怕他们受到一点伤害。
他们会为孩子安排好一切,从学习到生活,无微不至。
而西方的父母呢,更像是放风筝的人,他们给孩子足够的自由,让他们在广阔的天空中飞翔,只是偶尔拉一拉手中的线。
我知道,妈妈的爱就像温暖的阳光,一直照耀着我,让我感到无比的安心。
但是,有时候我也渴望像杰克那样,能够有更多的自由去尝试、去冒险。
我觉得我们应该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有父母的关爱和指导,也要有自己独立探索的空间。
我想对妈妈说,我已经渐渐长大了,我需要一些自己做决定的机会,我也相信自己有能力去面对一些困难和挑战。
我希望妈妈能够多给我一些信任,多给我一些自由。
家庭教育方式没有绝对的对错,中西方的差异也各有其优势。
重要的是,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汲取其中的精华,让我们的成长之路更加丰富多彩。
这就是我对于中西方家庭教育方式不同的理解,我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会找到一种更加适合我们的教育方式。
示例范文第二篇:《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差异》“哎呀,妈,我都说了我自己能行,你别管我啦!”我不耐烦地朝妈妈喊着。
中西方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同作文
![中西方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同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6496c97f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55.png)
中西方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同作文家庭教育,这个话题可真是让人感慨万千啊!中西方的家庭教育方式,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让我来给大家讲讲吧,你们可要好好听着哦!首先说说咱们中国的家庭教育吧。
哎呀,那可是相当的严格啊!父母们总是希望孩子们能够“金榜题名”,所以从小就开始给他们补课、报班、参加各种竞赛。
孩子们呢,也挺辛苦的,每天放学回家就要做作业,晚上还要上各种补习班。
有时候,孩子们会被逼得喘不过气来,但是家长们却觉得这是在为孩子的未来打基础,所以也就忍了。
而西方的家庭教育就显得轻松多了。
他们认为孩子应该有自己的空间,不能总是被束缚在家里。
所以呢,西方的父母们更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
他们会鼓励孩子们去尝试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学习音乐、绘画、舞蹈等等。
这样一来,孩子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也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而且,西方的父母们也不太会过分干涉孩子们的私生活,他们更愿意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去成长。
当然啦,这并不是说中国的家庭教育就完全不好。
事实上,中国的教育制度也有它的优点。
比如说,中国的孩子普遍比较勤奋刻苦,这也是他们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原因之一。
而且,中国的家庭教育也注重孝道和家庭观念,这对于培养孩子们的品德也是非常有益的。
而西方的家庭教育也有它的好处。
比如说,西方的家庭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他们认为,只有让孩子们学会独立思考,才能让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立足。
而且,西方的家庭教育也更加注重培养孩子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这对于孩子们长大后的社交是非常有帮助的。
总的来说,中西方的家庭教育方式各有优缺点。
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哪一种更好。
关键还是要看每个家庭的情况,以及家长们的教育理念。
只有真正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所以呢,家长们不要盲目地追求所谓的“最好”,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
这样一来,孩子们才能在快乐的成长中茁壮成长。
探讨中西方家庭教育差异论文
![探讨中西方家庭教育差异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efc421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c.png)
探讨中西方家庭教育差异论文长期以来,中西方不同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教育体制,往往导致中西方家庭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的种种差异。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探讨中西方家庭教育差异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探讨中西方家庭教育差异论文篇一《浅谈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异同》【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家庭教育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是千万家庭的切身利益和迫切需求。
因为,良好的家庭教育直接关系到了孩子的素质和品行,更关系到祖国的未来。
它是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中国目前来看,家庭教育的发展态势良好,一大批家长、学校创造了成功的经验,更有许多学生家长主动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
但是尽管如此,家庭教育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随着西方教育思想的传入,中国家长面对传统与现代家教思想,表现出无所适从的无奈。
因此,对于开展家庭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而且,中西家庭教育各有千秋,在不同方面,教育方法也不同,所以我们就需要深刻了解中西家庭教育的差异,取长补短,并且不失时机地推进家庭教育现代化,这样中国的未来才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家庭教育中西传统差异从古至今,家庭教育在整个国家教育事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邓小平曾说过:“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在人才,人才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基础在家庭。
中国是一个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家。
中国深厚的教育文化传统中包含了优秀的家庭教育成分。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
如今,家庭教育业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是千万家庭的切身利益和迫切需求。
不过在比较之前,我觉得我们应该了解一下中西方国家的社会背景。
众所周知,中国是社会主义制度,而大多数西方国家是属于资本主义制度。
并且,历史文化也是不同的,中国提倡儒家思想,西方国家提倡文艺复兴。
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对家庭教育地位的态度也是不同的。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论文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318db5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d6.png)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论文世界各国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都很重视家庭教育这一环节。
随着社会发展,中美家庭教育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论文,希望大家喜欢!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论文篇一《浅谈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摘要:本文试图对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比较,并简要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供广大父母在家庭教育的方法上取长补短。
关键词:家庭教育差异本文并不是要全盘肯定美国的家庭教育,也不是要全盘否定中国的家庭教育。
笔者试图通过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分析,深入了解这些差异的利弊,找出自己教育方法中的不足,努力采取最好的方法教育孩子。
一、提出问题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而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我们知道,人才培养的起点是家庭。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的竞争是家庭教育能力的竞争。
世界各国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都很重视家庭教育这一环节。
借鉴其他国家在家庭教育中有价值的实践,对我们的家庭教育将有很好的启发。
二、中美家庭教育比较(一)理论上的比较1.教育目的的比较美国家庭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们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
这种期望是切合实际而又能实现的,不是虚无缥缈的。
他们的目的就是让子女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而不是追求物质方面的收获如高学历、好职业。
在这个目的的支配下,给孩子宽容的环境,让孩子轻松自由的成长。
相比之下,中国家庭更趋向于把孩子培养成材,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过上稳定,舒适的生活。
家长望子成龙,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对孩子唯一的要求就是专心读书。
2.教育内容的比较美国家庭教育的内容是很丰富多彩的。
它注重孩子们在体力,认知,语言,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在体力上,开展户外活动、体育锻炼。
在认知上,重视训练孩子的各种感官,开拓孩子的文化、审美视野,孩子的学习兴趣。
如父母到图书馆借阅图书或学习时,喜欢带上孩子,让其受周围环境的熏陶,萌发学习的愿望。
在情感上,指导孩子欣赏音乐、美术、舞蹈、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如带孩子到美术馆、博物馆观看各种展品,鼓励孩子参加艺术创作活动。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浅析论文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浅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c12370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7.png)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浅析论文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由于中美两国社会制度,文化背景,教育目的等方面的不同,也给家庭教育孩子的观念带来很大的不同。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中美家庭教育差异浅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中美家庭教育差异浅析论文篇一《中美两国家庭教育之对比》[摘要] 众所周知,如今的世界已经不再是以前那样发动一场战争就能征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世界了。
赢得激烈竞争的关键在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特别是一个国家的科技与教育实力。
而教育又决定着科技的发展。
也就是说教育实力是关键的关键。
作为教育的一部分,中国的家庭教育也与美国有所不同。
两者的对比,或许可以给中国的家庭教育一些启示。
[关键词] 家庭教育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存在问题,而且在进一步深化。
虽然中国政府正在努力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并初见成效,但形势仍然严峻。
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体制,如美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获得了丰富宝贵的经验,其对中国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正逐渐被国人所接受。
在此,笔者通过对中美两国家庭教育的对比,希望对中国的家庭教育有所启发。
一、家庭教育目标1.中国家庭教育目标在古代中国,人们对教育高度评价。
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维持自己的统治,统治阶级试图建立原始教育体系。
如果人们在考试中获得优异成绩,他们将实现成功。
这一被统治阶级直接认为是“权力、金钱和至高无上的社会地位”的做法,大大地吸引了广大人民。
虽然并不是人人都能成功,但从一般人看来,知识分子意味着未来可能成为政府官员,因此,人们尊重知识分子。
至今为止,知识分子仍然受到尊重,中国的家长们经常以他们为榜样鼓励自己的孩子。
但是,我们继续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例如,考试仍然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
一方面,虽然中国教育的目标是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但由于一些必然的因素,中国学生不惜牺牲自己的娱乐休闲时间,努力学习,因为他们认为受教育的目的仅仅局限于在考试中得高分。
《基于文化视角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较研究》范文
![《基于文化视角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较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265114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3a.png)
《基于文化视角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较研究》篇一一、引言家庭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家庭教育方式存在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从文化视角出发,对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
通过对家庭教育的观念、方式、目标以及影响等方面的探讨,以期为我国的家庭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中美家庭教育观念比较1. 中国家庭教育观念中国文化注重家庭观念,家庭在中国的社会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因此,中国家庭教育的核心观念是“家国同构”,即家庭教育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
中国家长普遍重视子女的品德教育、知识教育和礼仪教育,期望子女成为有道德、有知识、有礼貌的人。
此外,中国家长还注重培养子女的责任感和家庭观念,希望子女能够为家庭和社会做出贡献。
2. 美国家庭教育观念与中国文化不同,美国文化更加注重个人主义和自由。
因此,美国家庭教育的核心观念是尊重个人、鼓励创新和追求个人目标。
美国家长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希望孩子能够自主决策、勇敢尝试和不断创新。
此外,美国家长还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中美家庭教育方式比较1. 中国家庭教育方式中国家庭教育方式以家长为主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家长通常采用严格的教育方式,注重规范孩子的行为和思想,强调纪律和服从。
此外,中国家长还注重言传身教,通过自身的行为示范来影响孩子。
2. 美国家庭教育方式美国家庭教育方式更加开放和自由,家长更加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和互动。
美国家长通常采用鼓励和引导的方式,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鼓励孩子自主探索和创新。
此外,美国家庭还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四、中美家庭教育目标比较1. 中国家庭教育目标中国家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的下一代,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家长希望孩子能够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贡献。
中西方家庭教育对比研究【论文】
![中西方家庭教育对比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0f7201dc77da26925c5b0d6.png)
中西方家庭教育对比研究一、西方各国家庭教育的特点(一)节约自强的美国家庭教育许多美国的父母在孩子十八岁以后将会不再负担其生活费,他们会注重如何让孩子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如何才能够尽快使孩子获得自食其力的本领。
这些美国家庭教育观点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其市场经济的理念,让孩子们从小就明白什么是有偿工作,以便于将来更加顺利地融入社会氛围,那里的孩子们也随之崇尚自己挣自己花。
而美国社会相对宽厚的社会经济状况也令父母们对自己的晚年生活更有安全感,他们不需要过于向孩子施加奋斗的压力,而是让他们能随着自己的天性和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想走的道路。
长大成为独立的个人是美国家长家庭教育理念的中心思想,他们会鼓舞自己的孩子,给予他们足够的信心。
根据调查,美国54%的青少年学生是不拿零用钱的,而且年龄越大越不可能获得零用钱,大约68%的受访青少年学生以打零工赚取零用钱。
[3]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美国首富洛克菲勒,这位世界上第一个拥有10亿美元财产的大富翁,其子女的零用钱却十分紧巴巴。
他家账本扉页上记录着孩子零用钱的规定:7-8岁每周30美分;11-12岁每周1美元;12岁以上每周3美元。
零用钱每周发放一次,要求子女们记清每一分花销的来龙去脉,待下次领钱时交父亲检查,如果账目清楚,用途正当者,下周增发5美分;反之则更少。
洛克菲勒解释说,“过多的财富会给自己的子孙带来灾难”。
这句蕴含着他人生经验的话,就像他的财富,引发人们的思考。
(二)磨练吃苦的英国家庭教育英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英语又是全世界使用频率极高的语言,总的来说,英国人性格恪守传统,他们的象征动物是约翰牛,即严谨而且爱独居,为了自己获得独立自由而愿意吃苦耐劳来换取理想生活。
英国的青少年,从小就体验送报、打工等劳动的辛苦,这本身就是磨炼吃苦精神的绝佳途径。
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可能还在热被窝里撒娇,赖床时要父母三请四催说尽好话,英国的孩子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
中西方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同作文
![中西方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同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27da570b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ba.png)
中西方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同作文好吧,大家,今天咱们聊聊家庭教育,特别是中西方的那些“千奇百怪”的方式。
这话题有点儿大,但咱们试着用轻松搞笑的方式来探讨一下!首先,咱们从西方说起。
在美国,家庭教育的方式那真是让人眼界大开。
记得我上次去美国朋友家做客,他们家小孩一上学,爸妈就放手了,像是把个小飞机放到天上自己飞一样。
那天我看到他们小子正和小伙伴们在后院玩打水仗,结果他妈却在旁边拿着杯子喝水,看起来完全不担心孩子的安全。
“哎,孩子没问题吧?”我忍不住问。
“没事,他们就是要多去冒险,”朋友一边喝咖啡一边说,“我们不担心的。
孩子能从小学会自己解决问题,长大了更有主见。
”我差点没笑喷。
这种“放养”式的教育,真是让人又惊又羡慕。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他们家孩子特别牛,能在小小年纪就学会处理复杂的社会问题!然后咱们看看中国的教育方式。
回到我自己家,那简直就是另一个世界。
小时候我妈的教育方式堪称“全能管家”——从早到晚,她总是在那儿督促我做作业、背单词、练钢琴,几乎不给我时间去玩。
每当我说:“妈,我能不能稍微休息一下?”“休息?你知道你要学多少知识吗?休息的时候还不如背背书呢!”有时候我真觉得自己是她的“私人小助理”,全程跟班服务。
直到现在,我一看到书本就想逃跑。
哈哈,这种“紧箍咒”式的教育也真是够劲的。
这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对比,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美国那边是放飞自我,像是自由的风;而我们这边则是紧绷的弦,时时刻刻都在努力冲刺。
不过,两种方式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好处。
有时候我就想,如果能把两种教育方式结合起来,那会不会更完美?比如说,在美国的孩子们玩水仗的时候,突然有人跳出来说:“哎,你们这水仗玩得不错,但记得回家后复习一下数学题哦!”这样既能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又能不忘学习。
这是不是有点像《西游记》里孙悟空大闹天宫,结果被老妈拉去做作业的场景?!当然了,不同的教育方式适合不同的孩子。
关键还是要根据孩子的性格来调整。
像我,有时候真的希望我的爸妈能像美国的朋友一样,放我一马。
中西教育研究论文
![中西教育研究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15b397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e.png)
中西教育研究论文推荐文章关于中国梦教育论文热度: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论探析论文热度: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论文热度:幼儿学前教育探析论文热度:幼儿养成教育论文热度:中西教育传统均源于各自的文化传统,都对各自的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教育传统重视人与社会的协调,重人伦;而西方的教育传统则重视个性独立。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中西教育研究论文,希望大家喜欢!中西教育研究论文篇一《简析中西家庭教育的差异》摘要:家庭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取代的。
本文分析了中西家庭在教育方面的差异,这些使孩子成人后的生存能力存在明显差距。
正确认识并很好地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方法,对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提高未来人才的素质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家庭教育中西教育差异一、引言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也是所有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环节。
中西方由于在文化、经济、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的很多不同点,因此造就了中西方家庭教育方面的差异。
正确认识和了解中西之间的差异,对促进我国当代家庭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引作用。
传统的中国式教育强调的是命令与服从,而西方国家注重的是公平和自由。
一些中国的家长处于统治者的地位,孩子只能顺从地接受一切。
父母往往用自己的理性来决定孩子的自然发展,因此剥夺了孩子的自由选择权。
而西方国家的家长注重给孩子自主权,让孩子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自己做决定,自己解决能解决的问题。
二、中国的教育方式中国的父母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对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专心、安静地做下来读书、学艺,却忽视了孩子的天分,限制了他们的创造力,结果为了培养所谓的“天才”而扼杀了真正的天才。
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集体活动、集体教育,学生在校的时间多以教导性强的课程为主,学生的自由选择相对较少。
首先中国教育具有不实际性,所学的东西,费最大的力量才学到的知识,或者说是能力、本领,在生活中并不常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家庭教育对比【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家庭教育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是千万家庭的切身利益和迫切需求。
因为,良好的家庭教育直接关系到了孩子的素质和品行,更关系到祖国的未来。
它是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中国目前来看,家庭教育的发展态势良好,一大批家长、学校创造了成功的经验,更有许多学生家长主动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尽管如此,家庭教育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随着西方教育思想的传入,中国家长面对传统与现代家教思想,表现出无所适从的无奈。
因此,对于开展家庭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而且,中西家庭教育各有千秋,在不同方面,教育方法也不同,所以我们就需要深刻了解中西家庭教育的差异,取长补短,并且不失时机地推进家庭教育现代化,这样中国的未来才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家庭教育,中西,传统,差异从古至今,家庭教育在整个国家教育事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邓小平曾说过;“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在人才,人才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基础在家庭。
中国是一个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家。
中国深厚的教育文化传统中包含了优秀的家庭教育成分。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
如今,家庭教育业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是千万家庭的切身利益和迫切需求。
不过在比较之前,我觉得我们应该了解一下中西方国家的社会背景。
众所周知,中国是社会主义制度,而大多数西方国家是属于资本主义制度。
并且,历史文化也是不同的,中国提倡儒家思想,西方国家提倡文艺复兴。
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对家庭教育地位的态度也是不同的。
在中国的传统家庭里,家长的权威意识占主导地位,而西方文明则主要强调斗争,平等,民主及人权。
当然,家庭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教育实践。
中西家庭教育还是有诸多共同之处。
一般来说,它可以归纳于五点。
1、重视家庭教育。
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都认为家庭是一个人的第一所学校,而家长是第一位老师。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家庭教育始终是处于最基础的地位。
2、家教应从小做起,及时施教。
《颜氏家训》说:“父母施教,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
”因为“人生幼小,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杜威也认为家庭教育应及早施行。
3、父母在教育角色上的分工。
无论中西,在许多文化中母亲均被描绘成是主要抚养者,父亲则起有限的作用。
父亲是孩子知性教育的主要承担者。
母亲则负责孩子的饮食起居,物质保障,情感满足等,是孩子情感培育的主要承担者。
其结果是孩子对父爱敬畏有余,亲爱不足,使亲子关系偏差,影响孩子的健全发展。
4、重视培养孩子热爱求知的习惯,重视阅读。
古代的中国父母,一向深知这个道理,他们引导幼儿从小习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激发其求知欲望。
西方的父母也非常重视家庭阅读,幼儿睡前必听一段故事诵读,这是西方家教的一项优良传统。
5、重视言传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模范,往往一个简单的动作要比上万句指令性的灌输有效的多。
尽管如此,由于中西方地域的差异和各自文化的不同,使得中西传统家教在更多的方面表现出各自的特色。
据我所知,这大概涉及了十个方面。
1、教育倾向不同。
中国父母重社会教化,轻儿童成长。
中国父母十分重视社会适应性的教化,但却常常忽视了从孩子达到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来促进其成长,他们往往按照既定的模式来培养子女,为他们的成长铺设康庄大道,外铄各种品行于子女。
西方父母更重视为子女提供一个可以与之抗争的成长环境,并养成他们坚韧的个性和良好的品行,根据社会的变化和子女身心的特征不断的调节、选择自己的培养观念和方式。
2、家庭教育价值观不同中国家庭教育职能是为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迫,传统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此家国同构的思维定向中,家庭教育被赋以直接的社会意义。
此外,中国传统的文化又将父母教育跟子女的个体成长与成就看作是直接相关的因果。
中国父母十分看重人们对他们的教子方面作出的誉毁,认为教子成材是他们的成就,而教子不善则脸面无光。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谋生,为了脸面。
西方家庭教育则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准备谋生,而是准备生存。
他们所强调的“博雅教育”是具有一种塑造心智的价值,一种与功利的或职业的考虑无关的价值。
中国家庭的“比较”往往重学习,“比较”的方面较为单一,西方国家的家庭的“比较”往往注重全面的素质,中国家庭的比较,常常爱拿自己孩子的优点与他人孩子的缺点比较,使家长得以自慰;西方家庭的比较,往往能自省自己孩子的优点和成功之处,不习惯于争强好胜,论高低上下,中国的家庭在比较时往往想突出自己的形象,有意无意地贬低别人;西方家庭的比较往往注重自身的自尊、自重、自乐。
3、家庭主体观与教育的相互性不同中国传统的家庭文化因袭着统治的模式,表现为家庭内部的权威意识。
强调服从和尊重,重视外部控制。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家庭的主要教育者是父母。
中国父母的家长意识十分强烈。
他们把孩子视为自己的独有私人财产,看作是他们的附属物。
因此十分看重他们单方面的塑造,影响孩子的个性建构。
他们注意到自身的形象,忽视了孩子与成人的相互作用,忽视了相互影响的过程和全面性,使幼儿处于被动地位,无视幼儿个体的存在。
西方文明是以儿童为主体的,更强调个人的奋斗,强调平等、民主并尊重个人权利。
西方父母把孩子视为家庭中的平等成员,尊重孩子的人格和尊严,能让孩子独立思考,自由选择。
他们尊重孩子的权利,不搞强迫教育。
尊重孩子的自尊,主张孩子的天性发展,自然发展。
父母的责任只在于发现并引导孩子的兴趣和潜能。
为孩子创造有利的环境,重视与孩子的交流,重视教育的相互性。
西方家庭教育中父母不是孩子的主宰,而是孩子的朋友。
4、教育的重心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所掌握的是生命与道德,所以十分重视生命、人伦。
所以中国父母在教育上历来以道德作为最高价值取向。
中国人心目中的“好孩子”首先是一个懂事听话的孩子,是指向群体的,人见人爱的。
所以家长培养孩子修身养性,自我收敛,讲求含蓄,强调等级观念。
中国家教的主要内涵是“仁、义、礼、智、信、忠、恕”中国孩子从小得到的是历史故事、伦理道德、忠孝节义的教导。
儿童自幼耳濡目染的是冰冷的道德律令与清规戒律。
自幼习读的是《三字经》、《弟子规》。
西方文化所掌握的则是知识,家庭对儿童主要是启发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与想象力。
知识的创造来自好奇心。
所以借由引发对大自然的兴趣,借由各种天马行空的童话故事,让孩子们具有广大的想象空间,以有利于对知识的创造,他们以儿童的心理发展作为最高指向,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创造力是西方家教的重心。
5、家庭本位与个人本位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家庭为本位的,注重个人的职责与义务。
这在加以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如下特点:(1)家庭的教育功能强化。
子女教育是家庭生命延续的一部分,家庭教育还在于达到“家教持久”的目的,它是维持发展家庭社会政治地位,保存弘扬家庭文化的重要工具。
(2)教育以家庭利益为主要价值取向。
“光宗耀祖”、“光耀门第”是读书人的追求与目标。
个人利益与家庭利益是融为一体的。
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永生观”紧密相关。
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
在教育上表现为将受教育者放在突出地位,强调个性的培养。
但是个体本位并不等于个人主义,更不等同于以孩子为中心,家庭呼唤有丰富个性的个人,是能驾御自我,控制自我,超越自我的,拥有完美人格和健全个性的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现代个人,而不是自私自利,依赖性强的功利化的个人。
6、独立意识的培养中国家长在教育上所持的价值是为升学而学习,他们只要求孩子用心学习,其余全不用过问。
使孩子从小养成依赖别人的习惯,在风浪面前,变得束手无策,一旦失去帮助就会怨天尤人。
西方父母注重从小就培养子女的独立意识,在西方家庭可以看到,孩子像大人一样,直呼来访亲朋好友的名字,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参与家庭的讨论。
这样独立的个性使孩子走向社会时更注重个人的能力与奋斗。
7、情感教育与体罚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爱的教育。
中国家庭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字是“不”、“不能”、“不行”、“不要”,中国集体教育除了用否定词来指导孩子的行为外,还习惯于对孩子说“应该”。
西方家庭中经常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表达父母对子女的赞赏。
西方父母更注重个人素质与情感沟通。
家庭主要围绕情感的构建与培育而展开。
8、教育方法的不同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是照本宣科的灌输式教育,强调死记硬背。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西方更强调孩子的“悟”。
他们喜欢让孩子亲身厉行,去大自然中,去生活中探求知识。
9、理财教育在中国,挣钱养家和管理钱财是大人的事,孩子离这些还很远。
他们没钱时便伸手向父母要。
即使是成家立业后还是可以的。
在西方,理财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个分支。
西方父母一般不会不正规、无计划的给孩子钱,而是定期发给孩子一份固定基金。
并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理财意识,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还注重对金钱的基本品质的培养。
10、宗教思想与科学教育虽然中国文化也是以宗教为开端的,但是在教育上我们更强调科学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西方的宗教传统直到近代乃至现代仍保留着强大的势力,它渗透到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不仅是教育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更重要的是它赋予了西方教育以内在的精神价值。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中西家庭教育传统各有千秋,他们都是扎根于各自的传统文化土壤中的。
我们当前遇到的家庭教育中的不良现象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具体教法的不妥而造成的。
因此,我们要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汲取西方家教的精华,促进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的改革。
在吸取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将现代科学育人知识和方法,大力普及到千家万户,转变家长的观念,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
在这里我有几点建议,主要包含4个方面:(1)首先是家庭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摒弃陈旧教育观念,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现代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科学化,以及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建立现代家庭教育的机制,实现家庭教育管理的规范化。
建立家庭教育的服务体系,做到保障措施制度化。
(2)确立家长在教育行为中的法制观念,解决好家庭教育中依法治教的问题;增强家庭教育的民主意识,尊重孩子,平等沟通,改变简单粗暴、压制体罚等不良作风;(3)树立新的家庭教育理念,把“教子做人”作为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利用亲情教育的优势,开展个性化教育,发展孩子个性,为国家培养各种有用之才;采取鼓励、引导、宽容的科学方法,耐心教育,不断提高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4)紧跟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发展,进一步拓宽家庭教育思路,增强开放意识,提高家庭教育的适应性;重视和解决“重智轻德”的教育倾向,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教育的有机结合,教育孩子学会学习和求知;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家教传统同时,也要面向世界,吸收引进外国思想文化精品,开展东西方家庭教育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