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外引流管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脑外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
![脑外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22fea184868762caaed580.png)
术后护理(三)
• 5.基础护理: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定时翻身拍背,
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病人咳嗽、排痰,按摩受压部 位的皮肤,增加营养。 鼓励病人多饮水,以防尿路感染。 指导病人合理饮食,应少量多餐,进食富含维生素、 纤维素、低脂、易消化软食,对便秘患者应及时应用 润肠剂,或遵医嘱使用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
护理
• (1)术后早期引流袋放于头部创腔保持 一致 • (2)速度:术后48小时可将引流袋稍 放低 • (3)引流量:术后早期引流量多时适当 抬高,引流袋维持正常脑内压位原则 • (4)拔管:置管3到4日脑脊液转清即 可拔管
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护理
适应症与禁忌症
• 适应症:颅内血肿已清除,脑室系统与 脊髓蛛网膜下腔相通,头颅CT上可见基 底池为腰大池持续引流的前提。 • 禁忌症:对病人不配合,脑室系统与脊 髓蛛网膜下腔不相通,严重脑肿胀,中 线移位>1cm,有引起枕骨大孔疝的可 能则为腰大池持续引流的
பைடு நூலகம்
术后护理
3 . 维持引流通畅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 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病人 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以免管口被血凝块 堵塞。 挤压方法为: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 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 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 出气体和液体,以及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 必要时请病人深呼吸或咳嗽时观察。水柱波动的大小反应残腔 的大小与胸腔内负压的大小。正常水柱上下波动4-6CM.如水 柱无波动,病人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 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需设法挤捏或使用负压间断抽 吸引流瓶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通知医生。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课件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d34507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86.png)
,
汇报人:
01 02 03 04 05
06
Part One
Part Two
脑室引流管是一种用于将脑室内的液体引流到体外的医疗设备。 作用:减轻脑室内压力,防止脑积水,改善脑功能。 适应症:脑积水、颅内感染、颅内肿瘤等。 护理要点: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感染,定期更换引流袋。
适应症:脑积水、 颅内压增高、脑出 血等
康复训练频率:根据患者病 情和康复进度,制定合适的
训练频率
康复训练注意事项:注意患 者的身体状况,避免过度训
练导致病情加重
Part Six
患者:张先生, 56岁,因脑出血 住院治疗
病情:脑出血导致 颅内压升高,需进 行脑室引流管手术
护理措施:保持引 流管通畅,防止堵 塞;定期更换引流 袋;观察引流液的 颜色、性质和量
禁忌症:颅内感染、 颅内肿瘤、颅内出 血等
适应症:脑室引流 管放置后,需要定 期检查引流管位置 和引流量
禁忌症:脑室引流 管放置后,需要避 免剧烈运动和过度 劳累,以防止引流 管移位或脱落。
Part Three
固定方式:使用专用固定带或胶带固定 固定位置:引流管应固定在患者头部,避免移动和扭曲 固定注意事项:固定带或胶带应松紧适宜,避免压迫皮肤和血管 固定检查:定期检查固定情况,确保引流管固定牢固,位置正确
避免引流管受压、扭 曲或牵拉,保持引流 管通畅
保持引流管周围皮肤 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定期进行引流管冲洗, 保持引流管通畅
饮食:建议高蛋白、低脂肪、低糖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运动:建议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避免剧烈运动 饮水:建议适量饮水,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伤口愈合
流等
汇报人:
01 02 03 04 05
06
Part One
Part Two
脑室引流管是一种用于将脑室内的液体引流到体外的医疗设备。 作用:减轻脑室内压力,防止脑积水,改善脑功能。 适应症:脑积水、颅内感染、颅内肿瘤等。 护理要点: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感染,定期更换引流袋。
适应症:脑积水、 颅内压增高、脑出 血等
康复训练频率:根据患者病 情和康复进度,制定合适的
训练频率
康复训练注意事项:注意患 者的身体状况,避免过度训
练导致病情加重
Part Six
患者:张先生, 56岁,因脑出血 住院治疗
病情:脑出血导致 颅内压升高,需进 行脑室引流管手术
护理措施:保持引 流管通畅,防止堵 塞;定期更换引流 袋;观察引流液的 颜色、性质和量
禁忌症:颅内感染、 颅内肿瘤、颅内出 血等
适应症:脑室引流 管放置后,需要定 期检查引流管位置 和引流量
禁忌症:脑室引流 管放置后,需要避 免剧烈运动和过度 劳累,以防止引流 管移位或脱落。
Part Three
固定方式:使用专用固定带或胶带固定 固定位置:引流管应固定在患者头部,避免移动和扭曲 固定注意事项:固定带或胶带应松紧适宜,避免压迫皮肤和血管 固定检查:定期检查固定情况,确保引流管固定牢固,位置正确
避免引流管受压、扭 曲或牵拉,保持引流 管通畅
保持引流管周围皮肤 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定期进行引流管冲洗, 保持引流管通畅
饮食:建议高蛋白、低脂肪、低糖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运动:建议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避免剧烈运动 饮水:建议适量饮水,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伤口愈合
流等
《脑室外引流管的护》课件
![《脑室外引流管的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a32152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68.png)
患者不适感
头痛:引流管压迫脑组织,导致头痛 恶心、呕吐:引流管刺激脑组织,导致恶心、呕吐 意识障碍:引流管压迫脑组织,导致意识障碍 癫痫发作:引流管刺激脑组织,导致癫痫发作
其他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感染:保持引流管清洁,定期更换引流管,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出血: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进行手术止血 脑脊液漏:保持引流管固定,避免引流管移位,必要时进行手术修补 脑积水:定期复查脑室造影,调整引流管的位置和压力,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引流管异常的处理
引流管堵塞:及时清理堵塞物,保 持引流通畅
引流管漏液:检查漏液原因,及时 处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引流管脱出:立即固定引流管,防 止脱出
引流管感染:加强引流管消毒,预 防感染
脑室外引流管的 并发症及处理
颅内感染
症状:头痛、发热、恶心、呕 吐等
原因:引流管污染、脑脊液漏 出等
保持引流管清洁,定期更换敷料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引流管移位或 脱落
观察引流管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 医
患者康复锻炼建议
保持适当的运 动量,如散步、
慢跑等
避免剧烈运动, 如跳跃、举重
等
保持良好的饮 食习惯,多吃 蔬菜水果,少
吃油腻食物
保持良好的心 态,避免过度
紧张和焦虑
患者家属的注意事项
脑室外引流管的护 理
汇报人:
目录
01 单击此处添加目录标题内容 03 脑室外引流管的护理措施 05 脑室外引流管患者的日常护理建议
02 脑室外引流管的概述
04 脑室外引流管的并发症及处理
脑部引流管的护理PPT
![脑部引流管的护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e76f3b6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0c.png)
02
根据其用途和放置位置的不同, 脑部引流管可分为脑室引流管、 硬膜下引流管、硬膜外引流管等 。
引流目的与治疗效果
引流目的
将脑部多余的液体、血液或气体 引出体外,以减轻颅内压,缓解 脑水肿等症状,促进脑部功能恢 复。
治疗效果
通过有效的引流,可以改善患者 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 低并发症发生率。
定期随访时间安排
出院后第一周
进行第一次随访,评估患者康 复情况,解答患者疑问。
出院后一个月
进行第二次随访,检查引流管 是否通畅,伤口是否愈合良好 。
出院后三个月
进行第三次随访,评估患者生 活质量,提供必要的康复指导 。
此后每半年至一年
进行一次随访,持续关注患者 康复情况,提供必要的帮助和
支持。
异常情况反馈渠道
循序渐进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步增加锻炼强度和时间,避免过 度劳累。
家属参与
指导家属参与患者的康复锻炼,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05
CATALOGUE
并发症识别与处理
感染风险及预防措施
感染风险
脑部引流管植入后,由于与外界相通,存在感染风险。感染可能导致脑膜炎、脑 脓肿等严重并发症。
预防措施
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引流袋,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逆流。同时,密切观察 患者体温、血常规等感染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迹象。
脑部引流管的护 理PPT
汇报人:XXX XX-XX-XX
目录
• 引流管基本概念与作用 • 术前准备工作 • 术中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 术后护理要点 • 并发症识别与处理 • 出院指导与随访安排
01
CATALOGUE
引流管基本概念与作用
脑部引流管定义及分类
根据其用途和放置位置的不同, 脑部引流管可分为脑室引流管、 硬膜下引流管、硬膜外引流管等 。
引流目的与治疗效果
引流目的
将脑部多余的液体、血液或气体 引出体外,以减轻颅内压,缓解 脑水肿等症状,促进脑部功能恢 复。
治疗效果
通过有效的引流,可以改善患者 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 低并发症发生率。
定期随访时间安排
出院后第一周
进行第一次随访,评估患者康 复情况,解答患者疑问。
出院后一个月
进行第二次随访,检查引流管 是否通畅,伤口是否愈合良好 。
出院后三个月
进行第三次随访,评估患者生 活质量,提供必要的康复指导 。
此后每半年至一年
进行一次随访,持续关注患者 康复情况,提供必要的帮助和
支持。
异常情况反馈渠道
循序渐进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步增加锻炼强度和时间,避免过 度劳累。
家属参与
指导家属参与患者的康复锻炼,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05
CATALOGUE
并发症识别与处理
感染风险及预防措施
感染风险
脑部引流管植入后,由于与外界相通,存在感染风险。感染可能导致脑膜炎、脑 脓肿等严重并发症。
预防措施
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引流袋,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逆流。同时,密切观察 患者体温、血常规等感染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迹象。
脑部引流管的护 理PPT
汇报人:XXX XX-XX-XX
目录
• 引流管基本概念与作用 • 术前准备工作 • 术中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 术后护理要点 • 并发症识别与处理 • 出院指导与随访安排
01
CATALOGUE
引流管基本概念与作用
脑部引流管定义及分类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ppt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20a7ee5d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99.png)
监测血压
定期监测血压,了解血压波动情况。同时,根据医生建议使用降压药
物。
02
调整饮食
高血压患者应该限制盐的摄入量,控制饮食中油脂的摄入量。多食用
富含钾、镁等元素的食物。
03
避免过度劳累
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良好的作息和睡眠。
糖尿病患者护理
控制血糖
密切关注血糖变化,根据医生建议使用降糖药物。避免随意增减药物剂量。
颅内引流管
通过手术将引流管放置在颅内,适用于 颅内手术。
03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维持引流通畅
01
避免引流管受压、弯曲或打折,保持引流管通畅。
02
定时挤压引流管以排出管腔内的堵塞物。
对于血性引流液,若出现分层或凝固现象,应及时更换。
03
防止感染
01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定期更换引流瓶及接头。
02
维持脑室形态
02
引流管可以维持脑室的形态和功能,防止脑室塌陷或扭曲。
促进脑室恢复
03
通过引流,可以促进脑室内的血液和液体的循环,有助于脑室
的恢复。
引流管的类型
单侧引流管
只引流一侧脑室内的血液和液体,适用 于单侧脑室手术。
双侧引流管
同时引流两侧脑室内的血液和液体,适 用于双侧脑室手术。
脑室外引流管
通过手术将引流管放置在脑室外,适用 于脑室外手术。
THANK YOU.
02
感染预防
术后应保持伤口周围清洁干燥,定期换药,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防止颅内感染。
03
感染治疗
如发生感染,应使用抗生素治疗,严重者需手术取出引流管并进行抗
感染治疗。
出血
脑室外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
![脑室外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802df8552ea551810a687ad.png)
颅内压
• 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 正常值:成人0.69~1.96kpa(70~
200mmh20)儿童0.49~0.98kpa(50~
100mmh20)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脑室引流高度
引流速度及量的控制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观察引流物性状 拔管护理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保持病室环境清洁,清扫时采用湿式清扫。 更换引流袋及倾倒引流液时应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脑
• 病人咳嗽,打喷嚏等使引流加速或见液面 快速波动。
引流速度及量的控制
• 切忌引流过快过多,若患者出现低颅 压性头痛、恶心、呕吐,应抬高引流 管位置或暂时夹闭引流管以控制引流 量。
• 引流量不超过500NL/24H
观察引流物性状
• 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 • 术后1-2 d脑脊液可略带血性,以后转为淡血性. • 术后脑脊液中有大量鲜血,或脑脊液颜色逐渐加
深,并出现血压波动,提示有脑室出血。 • 发现脑脊液混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并且
临床出现高热,呕吐,抽搐等症状,及时送检脑 脊液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 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打折。 • 在给患者翻身、治疗及护理操作时,动作
要轻柔缓慢,夹闭并妥善固定好引流管,避 免牵拉引流管,防止引流管脱落及气体进 入。
拔管护理
• 一般术后3-4 d,脑水肿期将过,颅内压已逐渐降 低,应及早拔除引流管,最长不超过7 d。
• 拔管前1 d,可试行夹闭引流管,以便了解脑脊液 循环是否通畅,颅内压是否升高
• 拔管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的变化,如 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高的症状,及时通知医 生。
脑室引流管引流不畅原因
1.脑内压低于1.18-1.47kpa 证实办法:降低引流袋观察有无脑脊液流出
脑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
![脑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a5343f1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b3.png)
低应及早拔管 试夹管24h:了解脑脊液循环是否通畅,有否
颅内压再次增高的表现
(九)脑室引流管引流不畅原因
1.脑内压低于0.98-1.47kpa 证实办法:降低引流袋(瓶)降低观察有无脑脊液
流出
2.引流管放置过深过长、折曲
对照CT将引流管缓慢向外抽出至有脑脊液流出
3.管口吸附于脑室壁:将引流管轻轻旋转,使管口离
脑室引流管护理要点
(一)引流袋高度
平卧位: 引流管开口需高出侧脑室10~15
㎝(即外耳道水平) 侧卧位: 以正中矢状面为基线,高出15~18
㎝ 如伴有脑积水、脑室肿瘤、颅后凹占位病变
者,术后早期可将引流袋挂高,待颅内压力 趋于平衡后,再放低引流袋于正常高度。
(二)标记
用胶布注明引流管名称、留置日期贴 流 管上
脑疝
当脑内一分腔占位病变时,该腔压力高于邻腔, 脑组织由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部分脑组织被 剂入颅内生理空间或裂隙产生的症状和体征
脑内压
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正常值:成人
0.69~1.96kpa(70~200mmh20)儿童0.49~0.98kpa(50~
100mmh20)颅内容物由颅组织、脑脊液、血液 组成
(4)拔管:置管3-4日脑脊液转清即可拔
管
开脑室壁
4.脑组织、血凝块堵塞: 注射器轻轻外抽
5.经上述处理后仍无脑脊液流出必要时更换引流管
硬膜下引流管
硬膜下血肿是最常见的颅内血肿,占颅内血 肿的10‰,
特点:外伤轻微、出血缓慢、缓解期时间长 CT一旦确诊伴颅内高压症状立即行:颅骨钻孔 引流或血肿清除引流术
护理
严格无菌操作 妥善固定管道、标记醒目 体位:术后 头低足高位患侧卧位或平卧 引流袋高度:低于创腔30㎝ 保持引流通畅 观察引流量、性状、色 拔管:常于3天后CT检查血肿消退即可
颅内压再次增高的表现
(九)脑室引流管引流不畅原因
1.脑内压低于0.98-1.47kpa 证实办法:降低引流袋(瓶)降低观察有无脑脊液
流出
2.引流管放置过深过长、折曲
对照CT将引流管缓慢向外抽出至有脑脊液流出
3.管口吸附于脑室壁:将引流管轻轻旋转,使管口离
脑室引流管护理要点
(一)引流袋高度
平卧位: 引流管开口需高出侧脑室10~15
㎝(即外耳道水平) 侧卧位: 以正中矢状面为基线,高出15~18
㎝ 如伴有脑积水、脑室肿瘤、颅后凹占位病变
者,术后早期可将引流袋挂高,待颅内压力 趋于平衡后,再放低引流袋于正常高度。
(二)标记
用胶布注明引流管名称、留置日期贴 流 管上
脑疝
当脑内一分腔占位病变时,该腔压力高于邻腔, 脑组织由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部分脑组织被 剂入颅内生理空间或裂隙产生的症状和体征
脑内压
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正常值:成人
0.69~1.96kpa(70~200mmh20)儿童0.49~0.98kpa(50~
100mmh20)颅内容物由颅组织、脑脊液、血液 组成
(4)拔管:置管3-4日脑脊液转清即可拔
管
开脑室壁
4.脑组织、血凝块堵塞: 注射器轻轻外抽
5.经上述处理后仍无脑脊液流出必要时更换引流管
硬膜下引流管
硬膜下血肿是最常见的颅内血肿,占颅内血 肿的10‰,
特点:外伤轻微、出血缓慢、缓解期时间长 CT一旦确诊伴颅内高压症状立即行:颅骨钻孔 引流或血肿清除引流术
护理
严格无菌操作 妥善固定管道、标记醒目 体位:术后 头低足高位患侧卧位或平卧 引流袋高度:低于创腔30㎝ 保持引流通畅 观察引流量、性状、色 拔管:常于3天后CT检查血肿消退即可
头部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
![头部引流管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b26ff4856a561252d36fb6.png)
17
脑室引流管
引流管应保持通畅不可受压、扭曲、成角。 术后患者翻身、躁动,易导致引流管脱落 或引流不畅。因此,术后患者的头部活动 应适当限制,四肢应加约束带,在翻身、 操作时,避免牵拉,并随体位变化随时调 整引流袋的固定位置,加强巡视,每20~ 30分巡视1次,定时或不定时的挤压引流管。
1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引流的目的
颅脑手术放置引流管其目的是引流出颅内残留的 气体、血液、血性脑脊液,以减轻脑膜刺激症状 ,预防脑膜粘连、蛛网膜颗粒的闭塞,减轻脑水 肿。如果因引流管护理不当,影响脑脊液的正常 循环及吸收功能,则会导致颅内压增高,发生并 发症,严重者危及生命。
8
置管期间的观察护理
严密观察,预防再出血 术后体位 引流装置的高度及压力要求 引流管的固定及保护 引流速度 脑脊液的观察 保持引流通畅 伤口及敷料的观察与护理 更换引流管
(一)适应症 适用于多种疾病,如颅内血肿术后,肿瘤术 后,颅骨修补术后等,预防出血及血肿的 发生。
25
硬脑膜外引流
(二)护理 硬膜外引流管的高度与血肿腔处于同一水平或低 于切口,引流瓶低于头部或使用低负压引流。使 头偏向患侧以引流彻底。 硬膜外引流自然排液较缓慢,易发生堵塞,可用 注射器抽吸或用生理盐水2ml缓慢注入冲洗。 硬膜外引流排液通常在6~12小时停止,术后24 ~48小时之内拔除硬膜外引流管。血液聚积在颅 骨与硬脑膜之间,一般成人幕上血肿>20ml,幕 下血肿>10ml即可引起颅内高压症状,一旦确诊 立即行血肿清除术。
27
28
术后护理
严格控制流速:小于或等于10滴/min, 一般2—5滴/min为宜.引流袋低于创口15— 20㎝为宜,引流袋置于床下低于脑脊髓平面, 一般引流液控制在40—350ml/d。 颅内低压综合征头痛的特点是:在抬高床 头或坐立时,头痛加重,平卧后头痛减轻。 给予放低床头及停止、放慢引流速度的处 理后,头痛得到缓解 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 正确区分颅内高压与颅内低压性头痛。
脑室引流管
引流管应保持通畅不可受压、扭曲、成角。 术后患者翻身、躁动,易导致引流管脱落 或引流不畅。因此,术后患者的头部活动 应适当限制,四肢应加约束带,在翻身、 操作时,避免牵拉,并随体位变化随时调 整引流袋的固定位置,加强巡视,每20~ 30分巡视1次,定时或不定时的挤压引流管。
1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引流的目的
颅脑手术放置引流管其目的是引流出颅内残留的 气体、血液、血性脑脊液,以减轻脑膜刺激症状 ,预防脑膜粘连、蛛网膜颗粒的闭塞,减轻脑水 肿。如果因引流管护理不当,影响脑脊液的正常 循环及吸收功能,则会导致颅内压增高,发生并 发症,严重者危及生命。
8
置管期间的观察护理
严密观察,预防再出血 术后体位 引流装置的高度及压力要求 引流管的固定及保护 引流速度 脑脊液的观察 保持引流通畅 伤口及敷料的观察与护理 更换引流管
(一)适应症 适用于多种疾病,如颅内血肿术后,肿瘤术 后,颅骨修补术后等,预防出血及血肿的 发生。
25
硬脑膜外引流
(二)护理 硬膜外引流管的高度与血肿腔处于同一水平或低 于切口,引流瓶低于头部或使用低负压引流。使 头偏向患侧以引流彻底。 硬膜外引流自然排液较缓慢,易发生堵塞,可用 注射器抽吸或用生理盐水2ml缓慢注入冲洗。 硬膜外引流排液通常在6~12小时停止,术后24 ~48小时之内拔除硬膜外引流管。血液聚积在颅 骨与硬脑膜之间,一般成人幕上血肿>20ml,幕 下血肿>10ml即可引起颅内高压症状,一旦确诊 立即行血肿清除术。
27
28
术后护理
严格控制流速:小于或等于10滴/min, 一般2—5滴/min为宜.引流袋低于创口15— 20㎝为宜,引流袋置于床下低于脑脊髓平面, 一般引流液控制在40—350ml/d。 颅内低压综合征头痛的特点是:在抬高床 头或坐立时,头痛加重,平卧后头痛减轻。 给予放低床头及停止、放慢引流速度的处 理后,头痛得到缓解 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 正确区分颅内高压与颅内低压性头痛。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ppt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cdb8505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69.png)
引流管的类型
1 2
单侧脑室引流管
只引流单侧脑室积水,适用于单侧病变或脑室 出血。
双侧脑室引流管
同时引流双侧脑室积水,适用于双侧病变或脑 室出血。
3
外引流管
将脑室积水引流至体外,适用于脑室出血病情 较重、需要紧急引流的患者。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脑室积水、脑室出血、颅内感染等。
禁忌症
颅内肿瘤、颅内出血未稳定、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等。
04
脑室引流管的日常护理技巧
家庭护理
保持引流管固定
观察引流液颜色和量
确保引流管在位并固定,避免移位和受压
记录引流液的颜色和量,如发现异常及时就 医
保持伤口清洁
合理饮食与休息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周围清洁干燥
注意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的休息
心理护理
01
增强信心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引流管的作用和重要性,增强信心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ppt
目 录
• 脑室引流管的概述 •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 脑室引流管的并发症及处理 • 脑室引流管的日常护理技巧 •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教育
01
脑室引流管的概述
定义和作用
定义
脑室引流管是一种用于引流脑室积水的硅胶管。
作用
通过引流脑室积水,降低颅内压,缓解头痛、呕吐等症状,同时减少脑脊液 漏、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夹闭引流管、应用抗生素等。
其他并发症
总结词
较少见并发症,需注意鉴别诊断
详细描述
脑室引流术后其他并发症包括颅内血肿、脑积水、癫痫等。这些并发症可能与手术操作、 患者自身因素有关。
处理方法
对于各种并发症应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如颅内血肿可能需要手术清除血肿、脑积水可能需 要重新置管引流等。同时应积极对症治疗,减轻患者痛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
脑室外引流管护理要点
• ③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 成角、折叠,应适当限制病人头部活动范 围 ,活动及翻身时应避免牵拉引流管。注 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若引流管内不断 有脑脊液流出、管内的液面随病人呼吸、 脉搏等上下波动多表明引流管通畅;若引 流管无脑脊液流出,应查明原因。
精选
脑室外引流管护理要点
脑室外引流管护理
脑室引流:是经过颅骨钻孔或椎孔穿刺侧 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 1、部位:常选择半球额角或枕角进行穿
刺。
精选
脑室外引流管护理
• 2、目的:①抢救因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所 致的颅内高压危急状态的病人,如枕骨大 孔疝;②自引流管注入造影剂进行脑室系 统的检查,注入同位素核素检查,以明确 诊断及定位;注入抗生素控制感染;③脑 室内手术后安放引流管,引流血性脑脊液, 减轻脑膜刺激症状,预防脑膜脑粘连和蛛 网膜粘连,以保持日后脑脊液正常循环及 吸收功能;此外,引流术后早期还可起到 控制颅内压的作用。
精选
脑室外引流管护理要点
• ⑤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每日定时更换 引流袋时,应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脑脊 液逆流入脑室,注意保持整个装置无菌, 必要时作脑脊液常规检查或细菌培养。
•
精选
脑室外引流管护理要点
• ⑥拔管:开颅术后脑室引流管一般放置3-4 日,此时脑水肿期已过,颅内压开始逐渐 降低。拔管前一天应试行抬高引流袋或夹 闭引流管24小时,以了解脑脊液循环是否 通畅,有否颅内压再闪升高的表现。若病 人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应立即放低引流袋或开放夹闭的引流管, 并告知医师。拔管时应先夹闭引流管,以 免管内液体逆流入脑室引起感染。拔管后, 切口处若有脑脊液漏出,也应告知医师妥 为处理,以免引起颅内感染。
精选
精选
脑室外引流管护理要点
①引流管的位置:待病人回病房后,立即在严格无菌的条件 下连接引流袋,妥善固定引流管及引流袋,引流管开口需高 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 ②引流速度及量:术后早期尤因注意控制引流速度,若引流 过快过多,可使颅内压骤然降低,导致意外发生。因此,术 后早期应适当将引流袋挂高,以减低流速度,待颅内压力平 衡后再放低。此外,因正常脑脊液每日分泌400-500ml,故 每日引流量以不超过500ml为宜;颅内感染病人因脑脊液分 泌增多,引流量可适当增加,但同时应注意补液,以避免水 电解质平衡。
• ④观察并记录脑脊液的颜色、量及性状: 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天 脑脊液可略呈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若 脑脊液中有大一旦 脑室内大量出血,需紧急手术止血。脑室 引流时间一般不宜超过5-7日,时间过长有 可能发生颅内感染。感染后的脑脊液混浊, 呈毛玻璃或有絮状物,病人有颅内感染的 全身及局部表现。
脑室外引流管护理要点
• ③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 成角、折叠,应适当限制病人头部活动范 围 ,活动及翻身时应避免牵拉引流管。注 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若引流管内不断 有脑脊液流出、管内的液面随病人呼吸、 脉搏等上下波动多表明引流管通畅;若引 流管无脑脊液流出,应查明原因。
精选
脑室外引流管护理要点
脑室外引流管护理
脑室引流:是经过颅骨钻孔或椎孔穿刺侧 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 1、部位:常选择半球额角或枕角进行穿
刺。
精选
脑室外引流管护理
• 2、目的:①抢救因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所 致的颅内高压危急状态的病人,如枕骨大 孔疝;②自引流管注入造影剂进行脑室系 统的检查,注入同位素核素检查,以明确 诊断及定位;注入抗生素控制感染;③脑 室内手术后安放引流管,引流血性脑脊液, 减轻脑膜刺激症状,预防脑膜脑粘连和蛛 网膜粘连,以保持日后脑脊液正常循环及 吸收功能;此外,引流术后早期还可起到 控制颅内压的作用。
精选
脑室外引流管护理要点
• ⑤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每日定时更换 引流袋时,应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脑脊 液逆流入脑室,注意保持整个装置无菌, 必要时作脑脊液常规检查或细菌培养。
•
精选
脑室外引流管护理要点
• ⑥拔管:开颅术后脑室引流管一般放置3-4 日,此时脑水肿期已过,颅内压开始逐渐 降低。拔管前一天应试行抬高引流袋或夹 闭引流管24小时,以了解脑脊液循环是否 通畅,有否颅内压再闪升高的表现。若病 人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应立即放低引流袋或开放夹闭的引流管, 并告知医师。拔管时应先夹闭引流管,以 免管内液体逆流入脑室引起感染。拔管后, 切口处若有脑脊液漏出,也应告知医师妥 为处理,以免引起颅内感染。
精选
精选
脑室外引流管护理要点
①引流管的位置:待病人回病房后,立即在严格无菌的条件 下连接引流袋,妥善固定引流管及引流袋,引流管开口需高 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 ②引流速度及量:术后早期尤因注意控制引流速度,若引流 过快过多,可使颅内压骤然降低,导致意外发生。因此,术 后早期应适当将引流袋挂高,以减低流速度,待颅内压力平 衡后再放低。此外,因正常脑脊液每日分泌400-500ml,故 每日引流量以不超过500ml为宜;颅内感染病人因脑脊液分 泌增多,引流量可适当增加,但同时应注意补液,以避免水 电解质平衡。
• ④观察并记录脑脊液的颜色、量及性状: 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天 脑脊液可略呈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若 脑脊液中有大一旦 脑室内大量出血,需紧急手术止血。脑室 引流时间一般不宜超过5-7日,时间过长有 可能发生颅内感染。感染后的脑脊液混浊, 呈毛玻璃或有絮状物,病人有颅内感染的 全身及局部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