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结构图解析
【高中语文统编版】2.3 峨日朵雪峰之侧(知识精讲)(解析版)
![【高中语文统编版】2.3 峨日朵雪峰之侧(知识精讲)(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0ec3415901020206409c34.png)
2.3 峨日朵雪峰之侧知识精讲一知识结构图二.学法指导1. 利用网络查资料,了解抒情诗的相关知识,了解昌耀生平经历及《峨日朵雪峰之侧》的创作背景。
2. 梳理字词,积累基础知识。
3. 自读、品读与朗读相结合,理清诗歌写作思路,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怀,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4.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理解重要句子含义,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5. 把握诗中的审美意象,鉴赏词的意境,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三.知识点贯通知识点一文学常识1.作者:王昌耀(1936~2000),笔名昌耀。
湖南桃源人。
1955年毕业于河北省荣军中学。
1950年参军,1955年赴青海参加大西北开发。
历任青海省文联《青海湖》杂志编辑。
1957年定为右派。
1979年重返文坛,任青海省作协副主席、荣誉主席,专业作家。
青海省文联第三、四届委员,青海省第六届政协委员、第七届政协常委。
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
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文学创作一级。
其代表作有《划呀,划呀,父亲们!》《慈航》《意绪》《哈拉木图》等。
著有《昌耀抒情诗集》《命运之书:昌耀四十年诗作精品》《一个挑战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盘》《昌耀的诗》等。
昌耀的诗,以张扬精神困境中的生命意识见长,融感悟和激情于一体;意象凝重、壮美。
饱经沧桑的情怀、辽阔旷远的人文背景、强烈的生命意识,构成作者宏大的诗歌整体。
诗人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悟,语言略趋平和,很多诗作以不分行来表达,有很强的知性张力,形成宏大的诗歌个性。
2. 抒情诗以集中抒发诗人在生活中激发出来的思想感情为特征,主要通过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生活,因此不去详细叙述生活事件的过程,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不具体描写人物和景物。
抒情诗的特点是侧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优秀的抒情诗则往往激荡着时代的旋律。
抒情诗根据其内容的不同,分为颂歌、情歌、哀歌、挽歌、牧歌等。
知识点二写作背景《峨日朵雪峰之侧》作于1962年。
这个时间的昌耀,正在距峨堡乡不远的青海省八宝农场接受劳动改造。
高中语文ppt课件
![高中语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89c690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6.png)
情感体验与表达
文学作品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 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 自己的情感,同时也能让他们更
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
文化背景认知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学生可以了 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背 景,拓宽自己的视野,更好地理
解世界。
传承文化精髓
传统文化传承
语文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 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和想法。
语言理解能力
语文学习不仅让学生能够读懂文本 的含义,还能提升学生对文章、句 子的理解能力,更好地理解他人的 观点和想法。
语言逻辑能力
语文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逻 辑能力,让他们能够更有条理地组 织自己的思路,写出更有条理的文 本。
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文学审美意识
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 可以培养自己的文学审美意识,
文化自信心培养
学习语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让他们更加认同和自豪地 看待自己的文化。
跨文化交流
语文学习不仅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也有助于他们在跨文 化交流中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
02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汉字书写与读音
汉字书写规则
包括正确的笔顺、笔画数、偏旁 部首、间架结构等,帮助高中生 掌握书写技巧,提高书法水平。
06
高中语文考试技巧与策略
熟悉考试题型与答题方法
选择题
01
注意题干中是否有“最”等绝对化词语,选项中要排除与题干
绝对无关的,剩下的再相互比较,选出最佳答案。
填空题
02
注意通读全句,确定中心词,再根据语法知识选择合适的词语
填空。
阅读题
03
高中语文知识框架图
![高中语文知识框架图](https://img.taocdn.com/s3/m/b859fa3c76a20029bc642dc2.png)
高中语文知识框架图〔高一、高二〕年级必修一课文必修二同步必修三知识必修四点,重必修五难点选修点拨、同步练习高一古诗文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高二专题特解文学常识内容一、梳理各单元生字词及文章脉络。
二、整体把握作者其人其文,体会作者创意图、了解作者创作背景、学会解读同类章。
三、对课文重难点进行剖析。
四、掌握个文体知识、写作方法和语言表等一般技巧五、引导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质。
六、归纳各个单元的知识点及强化训练诗词〔意象分析、诗眼、练字、词等技巧析〕文言文根底〔文言文实词、虚词、特殊句等〕散文戏曲 /小说论语专解阅读的根底知识储藏文学类文本阅读〔文章结构、思路分析〕实用累文本阅读〔科普说明文解读技巧,题语言组织〕外国小说演练文艺类文本阅读题答题方向的把握,答题语言组织文学体裁作家作品1 / 5高中语文知识框架图〔高一、高二〕年级内容高考应试心里透视技巧克服心里紧张、怯场等答题技巧审题角度、答题的语言组织等时间分配及突发问考试节奏把握、作文离题应急方法题的处理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高三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高考综考应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高考字词的识记和掌握标点符号常见错误分析扩张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修辞格巧妙运用语言表达应注意问题文段概括与图文转化作家作品文学体裁诗文名句古代文学常识古代诗文知识储藏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特殊句式文言文的断句和翻译文言文整体阅读及答题2 / 5编号123高考 /中考、中考/初中作文高分冲刺、强化训练体系列表内容考试作文走思想倾向、题型变化,热点追踪势分析文体写作相记叙文记事类行文巧妙,结构的关知识储备写人类巧妙安排,语言风及写作技巧、写景状物类格等。
分类练习议论文立论立意,论证方法的驳论选择,素材取舍等说明文事物说明说明顺序、说明方事理说明法的运用等应用文书信体新闻各种体式范例及写调查报告作驾驭,语言要求个人网页设计等体例演讲文稿散文叙事散文情节的安排,散文抒情散文行文技巧等最新作文题片段散文型全解命题半命题散文相关题型题材对象范围的准确把握,新材料作立意的突破,文体选择,行文要点等文内化突破,意识提升,整体安排。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思维导图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caaa0995844769eae109ed16.png)
诗歌鉴赏知识思维导图思想情感(观点态度)题形象题诗歌鉴赏语言题表达技巧题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技巧象征想象联想曲笔衬托烘托渲染对比比兴用典抒情描写记叙议论说明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双关反复反问顶真反语通感排比叠字(词)对偶设问先写景后抒情先记事后抒怀先扬后抑卒章显志开门见山以景结情伏笔铺垫以小见大曲笔入题互文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抒情景情关系情景交融间接抒情乐景写哀情以景结情物情关系事情关系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正面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人物描写细节描写人(次要人物)物侧面描写景描写事感官描写角度观察写景正面描写景物工笔白描描写描写方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侧面描写记叙角度(人称)记叙详略略写详写第三人称第二人称第一人称记叙顺叙倒叙插叙记叙方法(顺序)补叙平叙记叙要素论点事例事实论据史实数据道理论据格言道理论据名人名言俚语公理(公式)议论事实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论证方法理论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论证层进式对照式论证结构总分式并列式形象人物景物事物傲视权贵忧国忧民钟情田园爱贤惜才儿女情长朋友离别报效国家归隐山林的隐士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意象送别类思乡类愁苦类爱情类战争类闲适类意境豪放型清幽型伤感型悲苦型欢快型语言题炼字型鉴赏诗眼型鉴赏炼句型鉴赏语言风格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叠词色彩词句中眼篇中眼平淡工丽绚丽直率含蓄清新明快自然清幽雄奇豪放婉约悲慨凝练沉郁顿挫内容情感语言特点表达技巧诗句位置倒装互文对仗长于练字首句中间句尾句点题、开篇、奠定基调转折、承上、启下卒章显志另辟新境以景结情,含蓄隽永常见作家语言风格陶渊明白居易王昌龄李商隐温庭筠李清照辛弃疾孟郊杜甫李白杜牧王维高适陆游苏轼贾岛朴素自然通俗易懂雄健高昂朦胧隐晦绮丽香艳缠绵悱恻慷慨悲壮峻寒沉郁顿挫豪迈飘逸清健俊爽诗画一体悲壮苍凉悲壮爱国豪放旷达清瘦思想情感(观点态度)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送别怀人诗羁旅思乡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即景(事)抒怀诗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之情;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对亲友的安慰与勉励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抒发对人生的感慨天涯漂泊羁旅愁。
2020-2021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3课自主赏析拟行路难(其四)含解析
![2020-2021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3课自主赏析拟行路难(其四)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0a428fe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6.png)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3课自主赏析拟行路难(其四)含解析第3课自主赏析拟行路难(其四)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
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样一位作者:鲍照。
1.作家作品简介鲍照(约415-470),字明远,南朝宋著名作家,主要成就在诗歌创作方面,尤其是乐府诗。
他的作品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称为“上挽曹、刘之逸步,下开李、杜之先鞭”的诗人。
他的骈文亦佳。
鲍照担任过临海王刘子顼参军,在刘子顼举兵叛乱失败时,死于乱军中.世人因此称他为“鲍参军”。
代表作有《鲍参军集》传世。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主要由数十个大家族(士族)统治当时的社会,士族制度下的门阀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出身就可做官,世世代代控制高级官职。
他们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他们即使才华横溢,也很难任高官。
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3.文化常识【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古乐府道路六曲之一,亦有变行路难,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为首,后鲍照拟作为多。
1.字音识记①酌.酒(zhuó)②踯躅..(zhí)(zhú)③鲍.照(Bào)④拟.行路难(nǐ)2.辨形组词3.词语解释(1)泻.水置平地:倾、倒(2)举杯断绝..歌路难:停止(3)吞声..踯躅不敢言:声将发又止(4)吞声踯躅..不敢言:徘徊不前4.名句默写(1)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2)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3)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4)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1.这首诗中,诗人开篇写平地上的水向四面八方流淌的自然现象,写出了怎样的哲理?提示:诗人以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起兴,引出下文对命运、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生动形象地揭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门第决定人生。
重点高中语文考试知识结构图解
![重点高中语文考试知识结构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e8cc8a4f48d7c1c708a145d4.png)
3、关注人的发展。
二、教材教学内容模块化
1、阅读鉴赏(文体特征与人文内涵相结合)
2、表达交流(作文教学与口语交际相结合)
3、梳理探究(汉语文化和文学的积淀)
4、名着导读(扩大视野,丰富阅读经历)
三、模块化结构体系
(一)阅读鉴赏
(三)梳理探究
(四)名着导读
(三)坚持阅读和写作
(四)开阔视野、积淀文化、提高素质——文史哲、古今中外五、文体教学体系
(一)诗词
现代诗歌文体意识
文学常识
1、诗歌朗读背诵理解内容和体悟情感
品鉴赏析语言、技法、形象古代诗词知识迁移(归类整理)
离骚——爱国主义诗篇的源头
孔雀东南飞(并序)——坚贞爱情的悲喜剧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短歌行曹操——青青子矜,悠悠我心
归园田居(其一)——羁鸟恋旧林
白马篇——曹植:蓬莱文章建安骨盛唐气象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
杜甫——转益多师是汝师
2、散文课程教学
现代散文
写景抒情
荷塘月色朱自清(流淌的诗情)
故都的秋郁达夫(感伤的行旅)
囚绿记陆蠡(不屈灵魂的象征)瓦尔登湖梭罗(智者的闲情偶记)
说理议论
现代戏剧《雷雨》《长亭送别》主题
戏剧中国古代戏曲和现代戏剧戏剧冲突中国与外国
外国戏剧《哈姆莱特》运用语言塑造
人物形象
2、运用文体进行实用文写作。
高中语文教材分析
![高中语文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c62d99f4693daef5ff73d31.png)
高中语文教材分析一、教材课程安排高中语文课本包括 5 本必修和13 本选修。
高一上:必修1 必修2高一下:必修3 必修4高二上:必修5 选修高二下:选修高三:复习(选修是穿插在整个高中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学习其中两本)二、教材的特点和结构(一)题材教材以单元来对题材进行分类,必修课本每一册包括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围绕一个题材来展开学习。
如古代诗歌、现代诗歌,古代记叙散文、古代抒情散文,新闻和报告文学等;每个单元选取3到4篇相关文章进行该文体的学习。
选修课本是每本围绕一个主题来学习,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外国小说欣赏》等。
这些题材的内容会涉及到各个时代,各种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历史性的、戏剧性的、人文情怀的、现实性的等等。
(二)基础教学高中语文学习中的基础部分与初中相比,词汇量增加了很多,对字形部分难度也相应的加大。
对每个文体的理解也要更高一个水平。
高中语文更多的是以教材为翘板,更多在课外阅读和训练中进行知识的延伸与积累。
(三)能力提升高中语文要求学生在三个方面的能力要有很大提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能在读懂课本内容的同时,理解古今中外大部分不同时代不同文体的文章,要有独自对文本内容进行赏析和鉴赏的能力,进而达到有高水平写作创新能力,具备基本的人文精神。
(四)考试注重的考擦方向1、基础部分字、词、句的书写与辨析能力2、阅读鉴赏与理解能力3、语言表达能力三、课本每个单元内容必修一:第一单元现代新诗(新诗的基本常识、写作手法、感情特点)第二单元古代记叙散文(古代散文分析能力,文言知识积累)第三单元写人记事散文(写人散文和记事散文的特点,写作方法,自己会写)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题材了解、文章特点分析)必修二:第一单元写景状物散文(写景的方法、步骤、特点)第二单元先秦、南北朝诗歌(古代诗歌的特点,文学常识积累)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游记的特点,古文知识积累)第四单元演讲辞(演讲稿的书写方法,格式)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外小说阅读(中外小说对比,写作手法、人物形象分析)第二单元唐代诗歌(背诵、唐诗特点,诗歌鉴赏)第三单元古代议论散文(议论文的特点,基本知识,写作特点,会写议论文)第四单元科普文章(说明文的说明语言和方法,科普类文章的写作手法)必修四:第一单元戏剧作品阅读(戏曲常识积累,戏曲特点分析)第二单元宋词(背诵,了解宋词的代表人物,写作手法)第三单元杂文、随笔(随笔类作文的特点)第四单元古代人物传记(文学常识积累、人物传纪的写作方法,会写这类文章)必修五:第一单元小说第二单元古代抒情散文第三单元文艺评论、随笔第四单元自然科学论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外国小说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语言文字应用》、《先秦诸子选读》、《中国小说欣赏》、《文章写作与修改》、《影视名作欣赏》、《中外戏剧名作欣赏》、《外国诗歌散文欣赏》、《演讲与辩论》、《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新闻阅读与实践》、《中国民俗文化》。
高中语文复习 板块十 学案89 掌握议论文写作结构导图(高分式)——借助导图,形成思路
![高中语文复习 板块十 学案89 掌握议论文写作结构导图(高分式)——借助导图,形成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f5aa521e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28.png)
命”的精神将姑娘们送出大山的故事,告诉了我坚持的力量。三曰:长 坪山中“90后”守墓人冯炼守护着800多个红军烈士的墓碑的故事,告诉 了我爱国的力量。终曰:故事是有力量的,它启迪智慧,触动心灵,也 展示了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的意义不可低估!(正)
因此唯有明辨故事的好坏,审思故事之是非,汲取好的故事,方能 踵事增华,面向未来!
我演讲的主题是“勤自手边起,劳动兴家园”。 听,“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悠悠古训自数百年前回响至今;看, 每时每刻,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用脚踏实地的劳动与汗水描绘中华民族 的复兴蓝图。“劳动”二字,于己、于家、于国,皆有其历久弥新、与 时俱进的意义。对同学们来说,勤劳需自手边起,劳动方可兴家园。
或有人言,身处如今高度智能化的服务型社会中何需劳动?我想说, 纵然人工智能或服务人员已遍地皆是,然“民生在勤”,热爱劳动作为 民族传统,在当今社会亦有其现实意义。
最后,诚然,不管是“触目惊心”也好,“温馨提示”也罢,其最 终目的都是为同学们的安全着想,当然,不仅是肉体安全,还包括身心 健康。因此,为何不将触目惊心与温馨提示相结合,取长补短,达到两 全其美的效果?
对此,我的具体建议如下:第一,为达到宣传效果,学校可在宣传 橱窗的开头,先放温馨的漫画等,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及阅读兴趣,可 让他们保持心情愉快。第二,在漫画的温馨提示之后可放相关报道,报 道的内容最好贴近学生的生活,以身边的事为主,在文字报道等内容旁 边可选用现场图片。但选择图片时,不要选择场景太惨烈的图片,可以
高中语文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
![高中语文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https://img.taocdn.com/s3/m/2034f3d2ff00bed5b8f31db2.png)
高中语文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目录成语中的多音字,是通假和古今异读或一字多义、古今异读造成的异读字识记有些字难以从字形和声旁找到读音的依据,会觉得这些字很陌生但又似曾相识,误读的可能性很大。
这需要平常多积累难读字识记汉字中有很多字的形状相似,差别细微但意义不同,这类相近字误读的情况很常见。
有些相近字误读的情况很常见。
有些相近字具有相同的声旁,但很多时候因形旁所属类不同会出现读音不一样的情况相近字辨音考查题型考查对字音的识记,多源于课本客观选择题检测对字音的拼读能力_________________ 音形互写多用于具体语境下的字音、字形、字义的综合辨析语言实践能力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b,p,m,f与O亲,-般不与e相拼;汉语拼音规则口决i,u后面有元音,i, u改写成丫,W刃|拼音的大写、连写与分写i,u后面无元音,i前加Y, u加W;)\ ~j,q,x是三兄弟,和。
相拼把点去丿语音的重音、停顿和语速易错字归类难读字强记死记硬背,不辨字义知识归纳学习误区注重积累总结升华勤查字典动口用心学法总结比较辨析强记难字强记成语中的通假字、古今异读字针对性地用普通话的标准读音来矫正所在方言区的读音缺陷汉语拼音方案考查要点多音字,指那些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读音的字。
多音字有多音多义和同音多义两种情况。
多音多义字是高考字音考查的热点。
多音多义字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①因词性不同而多音产生的多音②因语体不同而产生的多音③因沿字识i己袭古音而产生的多音④因简化合并而产生的多、音⑤因意义不同而产生的多音。
多音同义字在「不同的词里,字义并没有显著的不同,但读音不同。
包括如下几种情况:①某个字单用时和这个字组成双音词或多音词时读音不一样;②在个别词语中的读音与一般读音不一样;③在口[语和书面语中读音不一样知识梳理形声字辨音因体辨音熟记成语学法指导因性辨音矫正方言因形辨音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形声字的读音和她的声旁读音并不同,如“砧板”中的“砧"字读"ZhS”而不读“Zhan” O像这样的形声字常是命题的重点,要特别关注\ ______ ______ r _________________ /7形声字占汉字80%以上,形声字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表示字的意义,叫做形旁(也叫义符);另一部分表示字的读音,叫声旁(也叫音符)。
2023年高中语文:从小说考点角度解读《百合花》知识点解读+考点解读+练习
![2023年高中语文:从小说考点角度解读《百合花》知识点解读+考点解读+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c209ddfa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13.png)
知识点解读+小说考点解读01知识点解读主题思想:《百合花》在人民解放战争的广阔背景下,选择了前沿包扎所里小通讯员和新媳妇这两个平凡的人物作精心的描绘,从一个侧面,热情地讴歌了子弟兵对人民的忠诚和人民对子弟兵的敬爱,表现了军民(鱼水之情)团结,生死与共的深刻主题,在选材的角度和刻画的侧重上,都是独具特色的。
小通讯员的形象:小通讯员是一个非常可爱的青年战士。
他的心灵世界是那么的质朴、憨厚、纯真。
在对这一人物的刻画中,作者并未采用什么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是选取了一些小事件和小镜头来表现的。
(以下是细节描写)诸如,他的枪筒里插上点缀性的树枝、野花,以表现他的天真浪漫和热爱生活;借他在女同志面前的羞涩拘谨之态,以显示他孩子般的纯洁和稚气;用借被子的事件,以突出他的率直和憨厚。
最后,他为救护群众而英勇献身的一幕,把他那种以热烈而真挚的感情,处处为群众着想,处处为同志着想的心灵美推向最高境界。
新媳妇的形象:新媳妇是小通讯员映带出来的人物,她在作品中虽然处于对通讯员的烘托地位,但她自身又是一个独立而完整的性格,是一个美丽动人、感情透亮的劳动妇女的形象。
作品以借被子事件的曲折发展过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她对人民子弟兵的真挚的爱、深沉的爱、圣洁的爱。
《百合花》三处提到了作品中的百合花,(为什么取名为《百合花》)百合花象征了通讯员和新媳妇优美的性格,革命军队和人民群众之间血肉相连、团结战斗崇高感情的象征。
(以下分析人物形象)小通讯员……新媳妇……以小见大第一人称“我”抓住细节的描写在选材上不正面描写生活中的巨流大浪,而从中截取一个片断,一朵浪花来反映重大的题材。
对人物进行细腻的心理刻画,进行细节描写。
语言上清新(一朵清新的鲜花……)作者简介:茹志娟,著有短篇小说集《百合花》、《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草原上的小路》等。
考点复习:小说通过护送、借被、救护和献身、献被等情节的描写,塑造了通讯员、新媳妇两个人物形象,讴歌了为了崇高的信念可以献出一切的人,赞美了严酷环境下年轻战士的革命精神和军民鱼水情。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知识结构图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知识结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c851bbcfb14e852458fb579b.png)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知识结构图必修(三)承(一)、(二)来,关于教学的指导思想、理念及方法等。
必修(三)也有四个专题:第一专题《祖国土》:此专题以讴歌祖国为主线,联系必修(一)第三专题的“爱家乡、爱亲人”,进一步升华到爱国爱民的境界。
通过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祖国、民族的历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感情,确立关心国家、关心人民的情怀。
第二专题《号角,为你长鸣》:此专题承上一专题内容,选取了中外历史上爱国爱民的志士仁人用心和血写成的诗文及他们的事迹介绍,反映出他们高尚的品质和人格精神。
也有描写平凡“小人物”的作品,我们身边的这些“芸芸众生”虽然很普通,但却有着“金子般”的心。
正是他们,默默守护着社会的良知,辛勤创造着社会的财富,他们称得上是“民族的脊梁”。
通过这些文章学习,既培养学生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高远立志,更培养学生踏踏实实、从小事做起的精神,学习一切普通人身上的优良品质。
本专题选取了3首诗(古代骚体诗1首,国外诗歌2首)、两篇古文、两篇写人的文章(1篇外国短篇小说、一篇记人散文)。
通过这些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学习,增强对不同体裁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鉴赏能力,并学习范文,观察生活,善于从平凡生活、平凡人身上发掘题材,丰富自己的写作题材库。
学习通过细小事件、运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的手法。
两篇文言文,结合初中以来的学习,归纳、掌握其中的一些文言虚、实字及重要的文言句式。
第三专题《文明的对话》:本专题针对目前弘扬传统文化、接受外来文化,中、西方文化对撞、交流、融合的形势,告诉我们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传统,如何分辨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中的两重性,如何吸收、创造现代化的新文化。
也告诉我们,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纵向的积累(传统的继承)与创新,也离不开横向的沟通(吸收外来文化)与借鉴,这是文化发展的趋势。
正确和需要的是,学会分辨,立足传统,善于吸收,创新发展。
因此,对外来文化不必害怕,拒之门外;对传统文化也不能不加分析全盘否定或全盘继承。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知识结构思维导图(课件8张)(1)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知识结构思维导图(课件8张)(1)](https://img.taocdn.com/s3/m/f9b8a99d25c52cc58ad6bebc.png)
手
5.平叙:①条理清楚,便于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②拓展作品容量
法
1.悬念: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情 2.抑扬: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节 3.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安 4.伏笔: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因后果更分明。
排 技 巧
环 境 分 类
答 题 步 骤
1.自然环境描写:指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鱼虫、时序节令、风雨雪霜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
天气、景物等。 2.社会环境描写:指对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地方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的描写,主要 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等。它包括范围很广,小至房间住所、一街一巷,大至城区地区。它涉及内容很多,可以是室内的布局、陈设,住宅 内外装饰布置,以及当地风土人情等。
分 物形象答题步骤 析 人主 物要
理枝叶补充完善形象
3.从他人评论角度概括:小说中人与人之间的谈论常常带有对他人的评价,有时作者也从不同的角度进 行评判因此,从作者的议论和评价或作品中其他人的评价入手,就可以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的特点 4.从作品背景角度概括:把人物放在典型环境(一定的历史背景)下,结合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 养、气质等因素去分析,也可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交代人物,突出特点,展现人物品质
象
2.深化主题
的
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都注重细节描写 3.推动情节发展
塑
4.逭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
造 手 法
答
5.渲染人物心情、心理活动
题 第一步:确定角度,明考向。看题干要求和文本内容,确定答题是从直接描写的角度还是从间接描写的角度,还是两者兼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材完整复习 课件 (269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材完整复习 课件 (269张)](https://img.taocdn.com/s3/m/f495521210661ed9ad51f3e5.png)
通感 指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
教学重难点
(一)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二)本文的写作线索是什么?
(三)“通感”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四)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语句的含义。
作 品 结 构 分 析
缘起:
(不宁静)第一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
去荷塘:(求宁静)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思考题: 4、文章的结尾两段再次提到北国的秋 和南国的秋,用意何在?运用了什麽手法?
对比的手法
南国的秋味比不上北国的秋味
直抒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
故都的秋
记叙、描写: 清 静 悲 凉
1、秋院静观 2、槐树落蕊 3、秋蝉残鸣 4、闲话秋雨 5、胜日秋果
郁达夫
眷 恋 向 往 之 情 议论:“足见有……感触来的。”
梳理 探究
1、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2、修辞无处不在
探究与发现
3、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名著导读
《家》《巴黎圣母院》
第一单元
1、荷塘月色....................朱自清 2、故都的秋....................郁达夫 3、*囚 绿 记 ...................陆蠡
妖童媛女 鹢首 “木翟”( 通“棹” ) 敛裾
辨别以下多音字:
乘 处
chéng(乘凉)
媛 脉 裳
yuàn(媛女) yuán(婵媛) mài(脉络) mò(含情脉脉) shang(衣裳)
shèng(千乘之国)
chŭ(独处)
chù(妙处)
chàn( 颤动 ) zhàn(颤栗)
颤
cháng:古代指裙子
āi(挨近) ái(挨打)
高中语文知识结构图
![高中语文知识结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234ba576763231126fdb1106.png)
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代表作及作品中的主要人物
文学
体裁
古代韵文
诗、词、曲、赋
古代散文
论说文:说、论、赠序等等
应用文:祭文、序等
杂记文:笔记、山水景物记、从事记
史传文: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
现代文章体
记叙文:要素、顺序、人称、线索、详略
说明文:类型、顺序、方法
特殊句式:排比、反复、对偶、整散结合等作用
具有一定的思想道德标准和文艺理论水平
联系评析对象的具体内容和作者情况作认真体会
注重语感
展开联想
深入体验
多方联系
六
写作
单项能力
表达要求
记叙:清楚完整,详略得当,有明晰连贯的线索、合理的顺序
描写:具体、生动,运用一定描写方法、修辞方法,恰当选用词语、句式
说明:把握特征,语言简明,安排合理的顺序,运用恰当的方法
把握结构复杂的语句
理解地位重要有特殊表达作用的语句
分析含义比较深刻和含蓄性语句
辨别筛选重要信息
介绍和阐释文中的重要知识和概念
把握文中作者的观点和认识
准确提取文章的内容要点
准确辨析文中的隐含信息
正确转换图文等信息符号
综合
分析
能力
归纳要点中心
整体把握材料的内容意思
分析、筛选与问题有关的信息
根据要求组织好表述语言
结构
开头与结尾、过渡与照应、伏笔与悬念等
语言
符合各种文体的需要
各种写法
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的一般写法
熟悉各种写作形式:扩写、改写、缩写、续写等
观点
充分把握阅读材料的已知信息:
注释、常识
高中语文知识结构图71341
![高中语文知识结构图71341](https://img.taocdn.com/s3/m/fea854a2bd64783e09122b90.png)
高中语文考试知识结构图:字音拼写拼音字词字词书写成语基础知识词语俗语语法——辨析修改病句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文体知识文中信息的分析与筛选根据作品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现代文阅读文章内容的归纳、中心思想的概括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文学语言、表达技巧以及形象鉴赏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和概括文学作品思想内容、作者情感的把握和评价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解释和辨析文言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文言文中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句式、内容的理解(翻译)古典诗词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诗词语言、表达技巧及意境、形象的鉴赏古代诗文阅读古代诗文的默写句式仿写语句衔接综合性探究与学习语言简明表达句式变换语言表达连贯压缩语段材料作文作文漫画作文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高中语文教学知识框架图:一、新课改后教学理念和思想1、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提出三大语文能力:(1)应用能力(2)审美能力(3)探究能力(质疑并解决问题的能力)3、关注人的发展。
二、教材教学内容模块化1、阅读鉴赏(文体特征与人文内涵相结合)2、表达交流(作文教学与口语交际相结合)3、梳理探究(汉语文化和文学的积淀)4、名著导读(扩大视野,丰富阅读经历)三、模块化结构体系(一)阅读鉴赏(二)表达交流——写作(二)表达交流——口语交际(三)梳理探究(四)名著导读四、新课改教学四大根本(一)强化文体意识1、阅读——文学类(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实用类(新闻传记人物访谈报告文学)2、作文——正确运用各类文体进行写作,要求人文性和学科性(写作基本要求和关注人本)(二)建立人本意识——关注人的发展(三)坚持阅读和写作(四)开阔视野、积淀文化、提高素质——文史哲、古今中外五、文体教学体系(一)诗词现代诗歌文体意识文学常识1、诗歌朗读背诵理解内容和体悟情感品鉴赏析语言、技法、形象古代诗词知识迁移(归类整理)2、诗歌课程教学现代诗歌:第1册一单元(毛泽东戴望舒徐志摩艾青)古典诗词:第2册二单元(先秦-南北朝,诗骚孔古诗三首)第3册二单元(盛唐气象-唐末余音李杜白李商隐)第4册二单元(宋词柳苏辛李清照)第5册二单元(古代韵文陶渊明王勃庄子李密)3、古典诗词教学先秦—南北朝氓——痴情女子负心汉的婚变曲采薇——西周时代的边塞诗离骚——爱国主义诗篇的源头孔雀东南飞(并序)——坚贞爱情的悲喜剧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短歌行曹操——青青子矜,悠悠我心归园田居(其一)——羁鸟恋旧林白马篇——曹植:蓬莱文章建安骨盛唐气象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考试知识结构图:字音拼写
拼音字词
字词书写
成语
基础知识词语
俗语
语法——辨析修改病句
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
文体知识
文中信息的分析与筛选
根据作品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
现代文阅读文章内容的归纳、中心思想的概括
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文学语言、表达技巧以及形象鉴赏
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和概括
文学作品思想内容、作者情感的把握和评价
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解释和辨析
文言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
文言文中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句式、内容的理解(翻译)
古典诗词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
诗词语言、表达技巧及意境、形象的鉴赏
古代诗文阅读古代诗文的默写
句式仿写
语句衔接
综合性探究与学习语言简明表达
句式变换
语言表达连贯
压缩语段
材料作文
作文漫画作文
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
高中语文教学知识框架图:
一、新课改后教学理念和思想
1、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提出三大语文能力:
(1)应用能力
(2)审美能力
(3)探究能力(质疑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关注人的发展。
二、教材教学内容模块化
1、阅读鉴赏(文体特征与人文内涵相结合)
2、表达交流(作文教学与口语交际相结合)
3、梳理探究(汉语文化和文学的积淀)
4、名著导读(扩大视野,丰富阅读经历)
三、模块化结构体系
(一)阅读鉴赏
(二)表达交流——写作
(二)表达交流——口语交际
(三)梳理探究
(四)名著导读
四、新课改教学四大根本
(一)强化文体意识
1、阅读——文学类(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实用类(新闻传记人物访谈报告文学)
2、作文——正确运用各类文体进行写作,要求人文性和学科性(写
作基本要求和关注人本)
(二)建立人本意识——关注人的发展
(三)坚持阅读和写作
(四)开阔视野、积淀文化、提高素质——文史哲、古今中外
五、文体教学体系
(一)诗词
现代诗歌文体意识
文学常识
1、诗歌朗读背诵理解内容和体悟情感
品鉴赏析语言、技法、形象古代诗词知识迁移(归类整理)2、诗歌课程教学
现代诗歌:
第1册一单元(毛泽东戴望舒徐志摩艾青)
古典诗词:
第2册二单元(先秦-南北朝,诗骚孔古诗三首)
第3册二单元(盛唐气象-唐末余音李杜白李商隐)
第4册二单元(宋词柳苏辛李清照)
第5册二单元(古代韵文陶渊明王勃庄子李密)
3、古典诗词教学
先秦—南北朝
氓——痴情女子负心汉的婚变曲
采薇——西周时代的边塞诗
离骚——爱国主义诗篇的源头
孔雀东南飞(并序)——坚贞爱情的悲喜剧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短歌行曹操——青青子矜,悠悠我心
归园田居(其一)——羁鸟恋旧林
白马篇——曹植:蓬莱文章建安骨
盛唐气象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
杜甫——转益多师是汝师
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
朦胧诗派李商隐
此情岂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宋词——别是一宗
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婉约派宗主)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豪放派始祖)
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多面手)
李清照——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以歌当哭的婉约词人)(二)散文叙事性散文
现代散文抒情性散文
1、散文议论性散文
文学常识积累
古典散文文章内容理解、情感概括、线索把握
文章字词句品味鉴赏,人物形象分析
2、散文课程教学
现代散文
写景抒情
荷塘月色朱自清(流淌的诗情)
故都的秋郁达夫(感伤的行旅)
囚绿记陆蠡(不屈灵魂的象征)
瓦尔登湖梭罗(智者的闲情偶记)
说理议论
拿来主义…(必修4三单元)
说“木叶”…(必修5三四单元)
古典散文
秦汉时期的史传篇——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战国策·荆轲刺秦王》《史记·鸿
门宴》《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荀子·劝学》《庄子·逍
遥游》《过秦论》
魏晋唐宋时期的序跋抒怀记游篇——
《归去来兮辞》《陈情表》《滕王阁序》
《兰亭集序》《游褒禅山记》《赤壁赋》
(三)小说《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主题古典文言小说
小说《水浒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情节
《祝福》《老人与海》《边城》人物现代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环境
(四)戏剧古代戏曲《窦娥冤》认识戏剧文本古代与现代
现代戏剧《雷雨》《长亭送别》主题
戏剧中国古代戏曲和现代戏剧戏剧冲突
中国与外国
外国戏剧《哈姆莱特》运用语言塑造
人物形象(五)实用类文体
1、新闻(必修1)《新闻两篇》《飞向太空的航程》
2、报告文学(必修1)《包身工》
3、传记(必修1三单元)
《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必修4四单元)
《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李贺小传》
4、演讲辞(必修2四单元)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在马克思墓前
的讲话》
5、调查报告
要求:1、识别文体,学习文体特征及写作方式。
2、运用文体进行实用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