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和”的语法化
浅析“合”字的语法化过程
、
物动词充 当谓语 时,连接 的主语 ( 主语有时候 可 省略 ) 表施事 ,宾语表 示受事。 “ 合”的动作语 义 指 向既 可 以指 向主语 也 可 以指 向宾 语 , 甚 至 可 以指 向状 语成 分。 紧接着 ,由 “ 会合、聚合”义的 “ 合”滋生 出 “ 总计”和 “ 回合”两种的含义,因为事物只 有 “ 会合” 到 一起 之后 ,人们 才有可 能弓 申出 i “ 总和”的概念和 “ 回合”的意义。 其一, “ 总计”义的 “ 合”可作为及物动词, 因为 “ 合”后面往往带上 了宾语表示总数。 例 如 : ( )永平 中, 显 宗追 感 前世 功 臣, 1 乃 图画二十八将于南宫云 台 ,其 外又有王常、 李通 、窦融、卓茂,合三十二人。 ( 南朝・ 范 宋・ 晔 后 汉二十八将传论 ) ( )于是悉 出其遗 2 服 栉佩合若 干种 ,就 浮屠 师请 图前所谓佛 者 。 ( 韩愈 吊武侍御所 画佛文 ) ( )归路新 唐- 3 诗合千首,几睛乘兴更三吾。 ( 杨万里 和萧 宋・ 判官东夫韵寄之) )) ( )和平元年,重增 封冀 4 万户 ,并 前所袭 合 三 万户 。 ( 后 汉书 ・ 冀 梁 传 》) 进而, “ 总计”义 的 “ 合” 字与 “ 得到” 义动 词合用, 表现为双动词格式, “ 合”在此格式中转 化为范围副词并用作状语,这是 “ 合”的语法化, 即向虚词转化的开始,因为 “ 合”在这种格式中不 再单 独充 当谓 语 ,而是 处于 次 要的状 语地位 ,起修 饰谓 语 中心语 的作用 。 如: ( )爵,挺邻伍并 闻,俱竞采之,合得十 1 余斤。 ( 论衡・ 验符篇》)( )三十年间,兵戎大 2 起,黄河之北,沧海之右,合屠害人民六十余万人。 ( 五代・ 耳 目 李甲 刘氏 记・ )( ) 3 合为五十,应大衍 之数,生万物也。 ( 白虎通义・ 卷九 ) ( )古时尧 4 典舜典本合为 一篇 。 ( 日知录・ 二 ) 卷 “ 合”在此 由于结构地位的变化,不再是谓词 的中心语,而变作修饰 限制谓词中 心语的成分,起到 充当范围副词的作用。此种用法,后文将详尽论述。 其二、 “ 回合”义的 “ 合”演变为动量词,这
第一讲 语法化理论概说
第一讲语法化理论概说1.1 理论框架这一部分将简要论述我们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从历史事实中归纳规律,揭示汉语语法发展的具体过程。
但是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有一个适合描写汉语语法史的理论框架。
尽管我们认为新近的历史语言学理论−语法化最适合于我们的研究目标,但是该理论的建立主要是基于对印欧语言历史发展的考察,因此不能简单照搬,必须加以修正以适合汉语的情况。
1.1.1 语法化理论凡是对历史语言学感兴趣的读者,一定都会对“语法化”和它的相应英语叫法grammaticalization不陌生。
然而在目前通行的英语辞典中尚见不到grammaticalization这个词条,甚至大部分的语言学辞典也未收录该词条(如Trask 1993)。
要了解该词条的定义只能到有关的历史语言学书中去找。
下面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个解释。
语法化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历时性的,考察语法形式的来源,特别是它们的具体发展过程。
从这一角度看,语法化是关心一个普通词汇如何演变成一个语法标记,以及一个语法标记的进一步发展。
二是共时性的,基本是把语法化看作一种句法、篇章和语用现象,即语言使用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各种各样格式。
(Hopper & Traugott 1993:2)现在再让我们看看有关语法化现象的文献。
首先注意到有关现象的人是中国学者。
根据郑殿、麦梅翘(1964),过去一千年来,中国学者一直很注意语言中的“虚化”现象,相对于普通历史语言学中的“语义虚化(semantic bleaching)”或者“语法化”。
一个名叫周伯奇的元代学者已经注意到,很多当时语言中的虚词都是来自实词。
清代涌现出了一批研究虚词的优秀学者和著作,其中有代表性的如王引之和其《经传释词》、袁任印和其《虚字说》等。
在西方历史语言学中,法国学者Meillet于1912年在其具有重要影响的文章《语法形式的演化》中首先使用grammaticalization(语法化)这一术语,用以描写一个词汇形式如何演化成一个语法标记。
试论语法化理论在对比语言学中的应用——以英汉语篇中替代类型之对比研究为例
8 3
试论 语法化理论在对 比语言学中的应用
以英 汉语篇 中替代 类型之 对 比研 究为例 贾振 霞
( 州 学 院 英语 系 , 滨 山东 滨 州 260 ) 56 3
摘 要 : 用 功 能 语 法理 论 和 语 料 分 析 来 对 比英 汉 语 篇 中的 替 代 类 型 , 借 以此 论 证 语 法化 理 论 对 于 对 比语 言 学的 重要 意 义。 通 过 对 比 可 以发 现 , 代 作 替 为一 种 衔 接 手 段 并 非 为 英语 所独 有 , 语 语篇 中也 有 替 代 手段 。在 评 估 替 代 词 时 , 法化 是 一 个 重要 标 准 由此 可 见 , 比语 言 学 应 当采 用综 合 的 研 究 汉 语 对 方 法 , 中 包括 话 语 分 析 、 法化 理 论 以及 语 料库 语 言 学等 其 他 理 论 支 持 。 其 语 关 键 词 : 法 化 ; 比 语 言 学 ; 代 ; 篇 语 对 替 语 中 图分 类 号 : 34 H 1 文 献 标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7 一56 【06 7— 0 3 4 6 l 35 20 )0 08 —0
就如何进行汉英对 比研究 ,潘文 国提 出了四句话 : “ 个中心 ,两 一 条途径 ,三种角度 ,四项条 件o[(- 这四 句话 对于汉 英对 比研究无 "]0 11 疑是具有提纲 挈领 的重大意义。潘文国对前三句话 的解 释如下 : “ 一个 中心”指的是 “ 应该 以语法对 比为中心;在具体 进行汉英对 比时,有两 条途径可供选择 ,一条是从语言事实出发进 行对 比;一 条是从语法框架 出发进行对 比;就英汉对 比而言 ,可以有三 种角 度,分别针对不 同的对 象……这三种角度 是 :1 )英 一汉对 比;2 )汉一英 对 比;3 )汉 一一英
试论“X门”的语法化和语义隐喻化
的起始阶段 ,具有其 自 身的特点 , 但是否能发展成真正的词缀,尚未可知。
关键 词 : “ 门” 语 法化 x 隐喻
一
、
“f Xq”的语 法 化 过程
( n e l gn e a e i t l i e c g t )等 。
( ) “ f ”外来 词 阶 段 一 x] “ X门 ” 的 用 法 最 初 源 于 2 世 纪 7 年 代 美 国 的 0 0 W t r a e a e ( 门事 件 ) , 水 门 事 件 发 生 后 不 久 , a e g t C s 水
试论 “ 门’ X ’的语法化和语义隐喻化
口宋 平 润
摘 要 :本文通过对社会 中出现的大量 “ f”语 言现 象进行形 式和语义的分析发现 ,认知的隐喻化使其产生 Xl
了新的语 义。而这种语义的虚化投射作用在语言形式上, “ 门”便逐渐 出现 了语 法化的趋势。 “ f”在语法化 x X]
如:伊 朗门 ( r n a e I a g t )、档案 门 ( i e a e f l g t ),拉链 年 1 到8 底 ,仅 仅 8 月时 间 ,媒 体 包括 网络 爆 出至 少 3 月 月 个 O
门 ( ip r a e 、虐 囚 门 ( r s n r a e 、情 报 门 z pe g t ) p i oe g t )
[】 6 冯胜利.“ 管约”理论 与汉语的被动 句【] 中国语言学论丛 ( A. A 第
一
个 中 国 式 的 “ × 门 ” : 馒 头 门 、铜 须 门 、 邮 件 门 、 电话 ×
[4 王静. 1】 从语义级差看现代汉语 “ 被”字的使 用 [ . J 语言教学与 1
研 究 ,1 9 , ( 96 2).
试论“冲”的语法化
李 虎吓 了一跳 。( 《 济公全 传 ・ 3 0回》 第1 2 1 页)
2 a 3 . 他二 人 一 听 , 当时 就 火 啦。说 : “ 怎 么着 没 有 他不成 , 冲他 这 一 句话 , 镖 咱们走 啦 。 ” ( 《 大 八义 ・
1 3回》 )
上三 例 的“ 冲” , 依 次记 为“ 冲1 1 ” 、 “ 冲1 2 ” 和“ 冲
作者简介 : 高颜颜( 1 9 8 9 一 ) , 女, 安 徽 卓 阳人 , 温 州 大 学人 文 学 院汉 语 言文 字 学专 业 2 0 1 1 级硕 士研 究 生 。
・
5 8 ・
2 e 2 . 逃席 冲 门出 , 归 倡借 马骑 。 ( 元稹 : 《 酬 翰林 自学士代 书 一百韵 》 )
( 二) 方 向介词 “ 冲 l 1 ” 的产 生
因为动词 “ 冲” 含 有方 向义素 , 向介词 发展 时 , 首
先产 生 的是表 示 方 向 的功 能 。“ N 1 +冲 +N 2+v 2 “ 动 词—— 方 向
介 词” 演 变 的主要 原 因。同时 , 语境 中其 他词语 的意
两组:
义 素会 因句 中其它句 法成 分 的变化 而发生 弱化 甚至
失落 , 最终 虚化 为介 词 。
二、 介词“ 冲” 的产 生 及 其 发展
( 一) 介词“ 冲” 的功能
2 b 1 . 滩涨 危槎没 , 泉 冲怪石崩 。 ( 李洞: 《 岁暮 自 广 江至新 兴往 复 中题 峡 山寺 》 )
“ 冲” 后 随成 分 的“ 名 词 性— — 谓 词 性” 变换 , 以及 结构 的 复 杂 化 是 “ 介词——连词” 演 变 的 主要 因素 。 关键词 : 冲; 介词 ; 连词 ; 语 法化
_语法化_理论和韩礼德的语法隐喻模式
两者的特征 。 4) 屈折语素 (inflections) 屈折语素总是没有独立性的 。
也就是说 ,在定义上它们总是另一个词的一部分 。屈折语素 反应词汇范畴和特征间的性 、数 、时态 、体和句法关系 。在很 多语言中 ,屈折形式被用于表示这些特征或范畴与其它词汇 之间的一致关系 。比如英语中 this shoe 对 these shoes ,指示 形式 this \ these 反映了 shoe \ shoes 之间的单数和复数对 立。
山东外语教学 2001 年第 2 期 (总第 83 期)
‘语法化’理论和韩礼德的语法隐喻模式
王馥芳
摘要 :本文通过探讨韩礼德 (1985) 的语法隐喻理论和语法化理论的关系 ,回答了语法隐喻这一术语是否有存在 的必要及其所研究的现象能否或是否已经被语法化理论所概括的问题 。结论是 :如果把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理论 作“名”和“实”之分 ,其“实”也就是其所研究的现象已经被语法化理论所概括 。但就其“名”而言 ,韩礼德出于其 理论体系及其特殊研究目的的需要 (研究语篇) ,有必要保留“语法隐喻”这一名称 。 关键词 :语法隐喻 ;语法化 中图分类号 : H0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222643 (2001) 0220035204
全一致的看法 ,但理解语法形式必须有一个共识 :并非所有 的语法形式都是独立词汇 。事实上 ,在有些语言里 ,他们永 远不可能成为独立词汇 ,而是以一个后缀形式或依附于其它 范畴的形式而存在 。但是根据 Hopper & Traugott (1993 : 4 - 7) 的研究 ,语法形式可以初步地分成以下几类 :
上述四类语法形式的语法功能强势化的分析溯源是语
36
法化的原型研究 。换句话说 ,也就是说语法化理论主要研究 范畴间的不确定问题 ,将范畴间的动态演化过程图式化或模 式化是语法化理论的终极理论目标 。词汇隐喻不属于语法
“比”为何物——试论汉语“比字句”中“比”的词性
作者: 王业兵[1];吕靖[1];邓海波[2]
作者机构: [1]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642;[2]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西九江332005
出版物刊名: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143-144页
主题词: 比字句;词性;比较
摘要:我们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比字句”结构,对该结构中的“比”的词性进行界定,因为这是进一步研究汉语比较结构的前提。
我们认为,根据句中有无等级式的形容词,现代汉语的比较结构有两种:显性的“比字句”和隐性的“比字句”。
基于其句法表现,我们认为,“显性比字句”中的“比”是一个动词,意思是“超过”。
另一种比字句——“隐性比字句”中
的“比”是一个介词,其功能在于引导比较的对象。
语法化方面的研究对我们的分类提出了支持。
“和”与“同”的相因生义
试论“和”与“同”的相因生义摘要:词的“相因生义”是古代汉语词义发展的常见形式之一。
“和”与“同”作为古代汉语词汇中的两个基本词、常用词,它们有着各自的词义引申系统,同时,它们又相因生义。
鉴于此,本文试图结合词汇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的知识来分析“和”与“同”的相因生义。
关键词:相因生义和同语义场“和”与“同”作为古代汉语词汇中的两个基本词、常用词,它们在甲古文中就已出现。
这是两个既普通又特殊的词,说它们普通,是因为二者在先秦各家各派的著作中就已经频繁地使用;说它们特殊,是因为这两个具有丰富内涵的词是一组同义词,二者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
当然,我们说“和”与“同”是同义词,是就其中的一个或几个义项在不同历史时期而言的,并不是说它们所有的义项自始至终都是同义词。
否则的话,“和”与“同”就没有并存的必要。
“和”与“同”既同又不同,它们有着各自的词义引申系统,同时,它们又相互影响,相因生义。
本文正是基于此,并结合词汇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的知识来分析“和”与“同”的相因生义。
关于“相因生义”,蒋绍愚先生曾有过理论阐释并举例说明,还给“相因生义”下了定义。
他说:“‘相因生义’是指甲词有a、b两个义位,乙词原来只有一个乙a义位,但因为乙a和甲a同义,逐渐地乙词也产生了一个和甲b同义的乙b义位。
”“或者,甲词有a、b 两个义位,乙词原来只有一个乙a义位,但因为乙a和甲a是反义,逐渐地乙词也产生出一个和甲b反义的乙b义位。
”“从某种意义上说,‘相因生义’也可以说是一种错误的类推。
因为它没有把一个词的两个或几个不同的义位加以区分,仅仅因为A词和B词的一个义位同义(或反义),就认为在其他场合下,A词可以作B词的同义词(或反义词)使用,这是一种误解。
但是尽管如此,只要这种类推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就能在全民语言中站住脚,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词义。
”并且指出“相因生义”是不同于词义引申的词义发展的“另一途径”。
笔者认同蒋先生的“相因生义“理论,他的主要观点有二:(1)发生相因生义的先决条件,即在相因生义前,甲、乙两词至少有一个义位是同义或反义的,乙因甲而生义。
试论“住”及其语法化
试论“住”及其语法化作者:郝锐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29期摘要:语法化是当今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着重对“住”的含义演变及其语法化过程进行梳理,考求其中的认知因素与内在机制。
本文认为“住”经过重新分析,形成了自己词汇化和语法化路径,实现了由实到虚的转变,最终成为类词缀和准话语标记。
关键词:住语法化词汇化认知一、引言“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是指具有实在意义的词项或结构在某些语境下逐渐具有语法功能,并且在语法功能固定下来后进一步发展出新的语法功能,即一个新的语法手段产生的历时过程。
[1]当前语法化研究已形成了一些共识,如语法化的主体是句法化、形态化,语法化由语言的经济性、象似性、语用推理等机制推动,以单向性为主(由实到虚并不断虚化),形成一个渐变的过程等。
[2]就词或结构式的语法化研究来说,目前已有对“在”“化”“加以”等的探讨,但尚未见从语法化角度对“住”进行系统深入考察的研究。
本文即是从共时历时结合的角度探讨“住”的语法化问题,把握该词由实到虚的演变过程并试解释其演变机制。
二、“住”的意义用法梳理《汉语大辞典》对“住”做了较为全面的历时性的梳理,具体如下:Ⅰ停留;留。
Ⅱ停止;停住。
Ⅲ居住。
Ⅳ指在一段时间里从事某种活动。
Ⅴ做动词的补语表示牢固或稳当。
Ⅵ做动词的补语表示停顿或静止。
Ⅶ做动词的补语。
Ⅷ姓。
以上基本反映出了“住”的历史演变。
把“住”由动词停留义演变为动词停止、止住之意再到居住义,然后虚化成常用语法补语的过程呈现了出来。
但其中源流演变,尚需细究。
实际上,“住”最初是表示“站立”的意思。
如:1)章帝使文郎居左,武郎居右,储正住中。
《御览》卷五九《说文解字》:驻,马立也,从马主声。
段注曰:“人立曰侸,俗做住;马立曰驻,中句切”。
又“侸,立也,从人豆声。
读若树。
”①《方言》记载:……逗即今住字也。
南楚谓之傺……逗,其通语也。
②钱大昕认为古无舌上音,结合《说文解字》及其注解,我们可以推断,古“住”“驻”同音近义,可为通假。
试论词、短语、短语词三者之关系
试论词、短语、短语词三者之关系李思旭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摘要:本文首先从“双音化”角度分析造成现代汉语“词”与“短语”划界难的历史成因,然后利用视角的共时、历时转换对认知语言学的著名论断“今天的词法曾是昨天的句法”进行了阐释和历时角度的印证。
其次对于动结式的语言单位隶属:“词”、“短语”还是“短语词”,我们认为应该用动态的眼光历时地看待,即动结式正处在由“短语”向“词”漂移的过程之中。
最后结合意象图示和连续统理论,对兼有“词”和“短语”双重属性“短语词”的由来做出初步解释。
关键词:双音化;词汇化;语法化;短语词;连续统“子夜零时,是昨天又是今天,是今天又是明天。
”——题记一、“词”与“短语”划界难的历史成因汉语复合词的组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基本上是和句法关系一致的。
句法结构有主谓、述宾、偏正、联合等,绝大部分复合词也是按照这几类结构关系组成的(朱德熙1982),即汉语的一些结构关系(组合关系)横跨词词法和句法两个层面,如动补复合词和动补短语。
那么现代汉语中词汇层面的词法与短语层面的句法为什么会相同呢?其成因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尝试分析造成现代汉语词与短语划界难的成因。
1.1“双音化”与“词”“短语”划界难之关系由于语言的共时变异现象(variation)是历时演变(change)过程的反映。
古代汉语的语音系统的变化,对我们所讨论的问题具有较大的启发意义。
上古汉语是单音节词占优势,那时候的语音系统比较复杂,有清浊相对的辅音,如b—p, d—t, g—k等,还有p ,t, k等辅音韵尾,这就使单音节的词能相互区别开来。
后来(大约是在中古)由于浊音清化和辅音韵尾的逐渐消失等变化,语音趋向简化,汉语中出现了大量同音词,如“辫—变,道—到,柜—贵”等,这就使语音难以区分语义,并且汉语词汇系统中词语之间的区别性也逐渐模糊了,给交际带来了困难,因而需要用新的方式来解决由于语音简化而带来的难题。
汉语的解决办法是增加词的长度,用双音节词的格局代替古代的单音词的格局,也就是词语的双音化,如“辫子—变化,道路—到达,柜子—昂贵”等。
也论_到_的语法化_兼与北京大学刘子瑜先生商榷
2009年11月第33卷第6期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 os ophy and Social Sciences)Nove mber2009Vol.33No.6也论“到”的语法化———兼与北京大学刘子瑜先生商榷曾海清(新余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系,江西新余 338000)摘 要:“到”从独立作动词到用在动词后作结果补语的语法化过程为:(1)“到”独立作动词;(2)“V到O”表示动作行为到达某处所;(3)“V到O”表示动作行为延续到其宾语所代表的时间;(4)“V到O”表示动作行为达到某程度;(5)“V到O”表示动作行为有了结果。
这个结论与刘子瑜先生的观点大同小异,即前三点是一致的,第四点与第五点次序颠倒。
关键词:到;“V+到”结构;结果补语;语法化中图分类号:H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019(2009)06-0079-06行为动词“到”经历了两条语法化路径:一是由行为动词演变为介词;二是由行为动词演变为动词补语。
本文着重讨论后一种语法化的历程。
目前,已发表的一些讨论“到”的语法化的文章大都只是概述式的论述,仅北京大学刘子瑜先生的论述很详细,她认为:这种“到”字结构语法化的过程是:(1)“到”独立作动词;(2)V到O(O:处所词)(连谓结构);(3)V到O(O:处所词)(方向义动趋式述补结构);(4)V到O(O:时间词/数量词/表程度的名词性成分)(结果义动趋式述补结构);(5)V到C(C:谓词性成分)(程度述补结构)。
[1]笔者觉得刘子瑜先生的部分结论值得商榷。
下面结合汉语史料进行讨论。
一、先秦时代的“到”先秦散文中较难找到用“到”的例子,我们通过北京大学的语料库查找了《十三经》,①只查到四个用“到”字的句子:(1)《公羊传》:郑伯肉袒,左执茅旌,右执鸾刀,以逆庄王曰:“寡人无良,边垂之臣,以干天祸,是以使君王沛焉,辱到敝邑。
试论“经过”的语法化及其机制
(二马 》 ( ) 先 生 靠 在 柜 台上 , 了异 常温 和 的眼光 迎 《 )2 林 用 送 这 些 慢 慢 地 走 着 谈 着 经 过 他 那 铺 面 的 本 镇 人 。 (林 家 《 铺 子 》 () 或 出 门 , 自以为 某 一 时无 意 中从 某 处 洞穴 )3 间 即
外 . 有 介 词 的 倾 向 。 “ 过 ” 历 了从 无 到 有 , 表 示 动 也 经 经 从 词 , 表 示 名 词 , 到 表 示 准 介 词 的 语 法 化 过 程 。 社 会 的 到 再
词 经历 从 无 到有 . 表 示 动词 到 表示 名 词 , 到表 示 准介 从 再
关 键 词 : 经过 ” 语 法化 过程 “
形 成 机 制
《 代 汉 语 词 典 》 第 五 版 ) “ 过 ” 义 为 动 词 和 名 现 ( 将 经 定 词两种义项 , 词 “ 过” 示通 过( 所 、 间 、 作等 ) 动 经 表 处 时 动
词 的语 法 化过 程 , 机 制 主要 有 以下 几 点 。 其
( ) 会 的发 展 一 社
的历 时演 变 , 求 其语 法 化 过 程 , 探讨 其 形 成机 制 。 寻 并
一
、
“ 过 ” 语 法 化过 程 经 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社会 的发 展是 语 言发 展 的基 本 条件 和 强大 动 力 。随 着 社会 的发 展 。 的事 物 、 的概 念 层 出不 穷 , 们 对 世 新 新 人 界 的认 识 更加 广 泛 和深 刻 。 们 的 思维 也 更加 细 致 复 杂 . 人 原 有 的 语 言 已 经 不 能 满 足 社 会 发 展 的 需 求 ,这 些 都 会 向 语 言提 出新 的要 求 。 动 语 言不 断丰 富 词汇 、 善 语法 。 推 完 先 秦 时 期 , 会 不 发 达 , 们 使 用 的语 言 文 字 相 对 较 社 人 少 , 多 用 单 音 节 词 。例 如 , “ ” 示 “ 错 ” “ 过 ( 且 用 过 表 过 、经 动 词 )等 意义 。到魏 晋 南北 朝 时 期 , 着 社会 的发 展 , 有 ” 随 原 的 语 言 已难 以满 足 人们 的 交 际需 求 。 是人 们创 造 了 “ 于 经 过” 词 , 分担 “ ” 表示动词“ 过” 这部分意义 , 一 来 过 字 经 的
试论海峡两岸语言的微观对比研究——以“而已”一词的考察分析为例
试论海峡两岸语言的微观对比研究——以“而已”一词的考
察分析为例
刁晏斌
【期刊名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2(000)004
【摘要】以往的海峡两岸语言对比研究中,人们往往更关心一些大或者比较大的方面,做的多是一些大而化之的题目,这固然有它的合理性,但是也有明显的不足,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微观层面的观察、描写和解释难以做到充分,最终由此而影响到研究的质量和水平.以普通语气助词“而已”为例,通过对其考察分析可见,两岸语言关系类型除“差异—→融合”模式外,还有第二种模式,即“差异—→”(只有差异没有融合),微观对比研究能够更好地把握这一模式及其发展变化.借鉴“方言特征词”提出“言语社区特征词”的概念,这些特征词可以而且应当作为微观对比研究的首选对象.
【总页数】8页(P44-51)
【作者】刁晏斌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北京 10087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09.4
【相关文献】
1.语言接触下弱势方言的微观演变分析--以商洛客家方言词缀的使用分析为例 [J], 付新军
2.试论语法化理论在对比语言学中的应用——以英汉语篇中替代类型之对比研究为例 [J], 周卫红;王伟
3.汉韩语言对比研究状况考察与分析 [J], 林娟廷
4.试论语法化理论在对比语言学中的应用——以英汉语篇中替代类型之对比研究为例 [J], 贾振霞
5.社会转型下网络语言的符号建构以及原因分析——以“屌丝”一词为例 [J], 林思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和”字用法的历史演变
“和”字用法的历史演变作者:杨程程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1年第03期[摘要]“和”字最早主要用作动词,表示“连带”义,可是在人们的使用过程中它的词性慢慢有了一定的变化,由动词逐渐向副词、意义较虚的连词、介词转化。
本文拟将考察“和”字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并试图探讨其是怎样发展到现代汉语来的。
[关键词]和;副词;连词;介词现代汉语里,“和”字作介词和连词用,是一个虚词。
而“和”字在古代汉语中已有虚词的用法,但它的这个用法并不是造字之初即有,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语法化过程。
最初在古代汉语中,“和”字的主要用法是作动词,是“拌和”的意思。
而它是怎样发展成介词与连词的用法的呢?本文试图就“和”字的语法化过程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
一、实词“和”向副词虚化1.实词“和”“和”,《说文解字》释为“和,相应也。
从口禾声。
户戈切。
”本义为唱和义、声音相应义。
例如:(1)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诗·郑风·萚兮》)《广雅·释诂》释为:“和,谐也。
”例如:(2)音色相合。
(《老子·二章》)。
(3)和六律以聪耳。
(《国语·郑语》)这两例中的“和”是“乐音相应,谐和”的意思。
后引申之为“调和”、“和睦”、“协调”义。
如:(4)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
(《荀子·修身》)(5)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在《汉语史稿》中,王力先生认为“和”最初是“拌和”的意思,后来发展为“连带”的意思,“和”字的后一种用法大约是从晚唐(第九世纪)开始的。
“和”字用于“拌和”义,在汉代很常见,例如:(6)乃使子豹为五分之熨,以八减之剂,和煮之,以更熨两胁之下。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7)(望之)字谓云曰:“游,趣和药来,无久留我死!”(《汉书·萧望之传》)这种意义的“和”沿用至唐代,可处于V1位置,表示方式。
例如:(8)景焚骨扬灰,曾罹其祸者乃以灰和酒饮之。
试论“和”的语法化
试论“和”的语法化
尤苗苗
【期刊名称】《钦州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28)4
【摘要】“和”作为古代汉语中的虚词,主要作为介词和连词使用.作为虚词的“和”是由动词发展而来的.“和”之本义应为“唱和”,“和”由动词发展为介词,由动词发展为“连带”意义,进而发展为连词,其间经历了两次语法化.
【总页数】4页(P70-73)
【作者】尤苗苗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36
【相关文献】
1.试论“住”及其语法化 [J], 郝锐
2.试论汉语吴方言状态补语构式形成——语言接触与重新分析导致的语法化 [J],
龙国富
3.试论话语标记“主要是”的语法化 [J], 任纪华
4.汉语口语中的置换假设标记*--试论“搁”、“叫”、“换”类词语的语法化趋
势 [J], 周洋
5.试论话语标记“主要是”的语法化 [J], 任纪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话题转换标记“至于说”的句法语义及词汇化
话题转换标记“至于说”的句法语义及词汇化
陶雅欣
【期刊名称】《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年(卷),期】2024(42)2
【摘要】话题转换标记“至于说”只能位于句首或单独成句,前后项可以形成转折对比、递进承接、分举并列、补充说明4种语义关系。
话题转换标记“至于说”的成词与“说”的语法化过程密切相关,语言的虚化和主观化、重新分析和认知组块化、语言的类推作用是其词汇化的主要动因。
【总页数】5页(P76-80)
【作者】陶雅欣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46.1
【相关文献】
1.试论“何必呢”的标记化——兼论非句法结构“何必”的词汇化
2.被动标记“叫”语法化的语义基础和句法环境
3.两汉指称化标记条件句的句法、语义及成因探析
4.语气副词“XX乎”的句法语义及词汇化
5.短时副词“霎时间”的句法语义及词汇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和”类虚词的语法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和”类虚词的语法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是中文中的一个重要虚词,在汉语中作为一个重要的连词,用来连接并列的词语、短语、分句、句子等。
随着语言的演化和语用的发展,“和”作为一个虚词,逐渐出现了语法化的现象,并产生了一系列固定的短语、句型等,如“又大又圆”、“一边……一边”等,从而成为汉语语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将以“和”类虚词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语法化的现象及其在汉语语法中的表现。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如下:1. 揭示“和”在语言中的演化和语用发展。
2. 分析“和”类虚词在句法中的作用和特点,探讨其在汉语语法中的地位。
3. 通过对“和”类虚词的语法化研究,丰富人们对汉语语言结构的认识,同时也有益于汉语语法教学的深入开展。
三、研究内容研究内容分为两个部分:1. “和”类虚词的语法化现象:通过对语料的收集和分析,研究“和”类虚词在汉语中出现的语法化现象,包括短语和句型的构成、语法特点、使用范围等方面。
2. “和”类虚词在句法中的作用和特点:分析“和”类虚词在句法中的作用和特点,探讨其在汉语语法中的地位。
四、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如下研究方法:1. 语料的收集和整理:通过对大量语料的收集,整理出“和”类虚词在语法化研究中的常见短语和句型结构。
2. 实证研究:通过对收集的语料进行实证研究,探究“和”类虚词在不同句型、语篇和语境中的使用情况和变化规律。
3. 对比分析:将“和”类虚词在语法化中的表现与其他语言的虚词进行比较和对比,找出其中的异同,进一步揭示其语法化的本质。
五、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文献调研和资料收集,阅读有关中文虚词和语法化的相关研究论文和书籍,并收集大量的语料。
2. 根据收集到的语料,分析“和”类虚词在语法化中的表现形式。
3. 结合实证研究,探究“和”类虚词在不同句型、语篇和语境中的使用情况和变化规律。
4. 对比分析研究对象“和”类虚词与其他语言的虚词,在语法化方面的异同性,探讨其共性和本质。
“与”的语法化过程考察
“与”的语法化过程考察发表时间:2016-10-11T10:56:08.770Z 来源:《语言文字学》2016年5月作者:邓岩[导读] 现代汉语中“与”有实词和虚词用法,虚词用法是从实词用法发展来的。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摘要:现代汉语中“与”有实词和虚词用法,虚词用法是从实词用法发展来的,本文考察了“与”的语法化过程,并述说了其语法化过程的机制。
关键词:虚词“与”;语法化;语法化机制;一、“与”的虚化过程“与”是虚化时间最早的虚词之一,早在上古汉语时期就已开始虚化,出现了介词和连词用法。
(一)“与”作为动词1、“给予”义据《说文解字》记载,“与”的本义为赐予,后又表示“给予”的意思。
而且根据“给予”义的使用频率,我们也可知其为动词“与”的最主要用法。
①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②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2、“参加、参与”义在上古时代,表示“参加、参与”意义的动词“与”在古籍中有很多,语料相当丰富。
①众父卒。
公不与小敛,故不书日。
②且灌夫何与也!3、“交往、交好”义表示“交往、交好”义也是动词“与”的主要意义之一,所以这样的例子在古代汉语中也有很多。
例如:①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
②诸侯以礼相与。
(二)“与”作为介词“与”早在上古时期就已经开始虚化,有了作为介词的用法。
1、上古的介词“与”上古时期,介词“与”的用法及意义有如下三个:(1)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
意思等同于“和”、“跟”、“同”。
例如:①道者,今民与上同意也。
②且夫暴国之君,将谁与至哉?(2)表示比较的对象。
意思为“同……(相比)”。
如:①夫地大而不垦者,与无地同。
②中国与边境,犹肢体与腹心也。
(3)表示受益于动作的对象。
此时的介词“与”可以译成“为”、“替”等。
例如:①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
②卓王孙不得已,分与文君僮百人。
2、近代汉语的介词“与”近代时期的“与”相对于上古汉语时期,其用法和意义的变化并不大,大体上沿袭了之前的用法,除此之外,它在这一时期又增加了一些新的用法,包括引进动作行为的伴随者、引进动作行为的受损者、引进交付、传递的接受者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
动词“ 和”
作为 动词 “ 唱和” 义 的“ 和” 在 先 秦 文 献 中经
常 出现 :
( 一)“ 和” 之本 义
对于 “ 和” 的本 义 , 主要有 以下 三种 看 法 :
1 .相应 也
( 1 ) 九二 , 鸣鹤在阴, 其子和之。( 《 易 ・中
岙, 调味 也 。 ” …
3 .乐 器 名
由声 音上 的相 和发 展 为行 为上 的应和 :
戴家祥 : “ 和之本义疑是一种乐器名。 ” … 并
( 3 )论 至德 者不 和于俗 , 成 大 功 者 不 谋 于 众。( 《 商君 书 ・ 更法》 )
上例“ 和” 是“ 附和, 响应 ” 的意思 。
[ 关键词 ] “ 和” ; 动词 ; 介词 ; 连词
[ 中图分类号 ]H1 3 6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3—8 3 1 4 ( 2 0 1 3 ) 0 4—0 0 7 0— 4 0
作为介词和连词的“ 和” 是 由 动 词 发 展 而 来 的 。 由动 词 到 介 词 、 连词 , “ 和” 的发 展 经历 了一
宋代 , 作为 介词 的 “ 和” 进一 步 发展 。例 : ( 1 4) 满 地 芦 花 和 我 老 , 旧 家 燕 子 傍 谁 飞?
此“ 和” 为“ 答应, 允 许” 义 。 因 应 和 表 示 赞
同, 与 发话 者 或 行 为 主 动 者 一 致 , 引 申为“ 答应 、 允许” 。
耳 。……然 ‘ 稣’ 固乐器名也 , 《 尔雅》 云‘ 大笙谓
之巢 , 小者谓之 和 ’ ( 《 说 文》 ‘ 笙’ 字下 亦引此 ) 。 此 即稣之本义矣。当以稣为正字 , 和乃后起字。 ” 由于郭沫若先生 的观点还有诸 多异议 , 其说有待
( 《 周礼 ・ 考工记 ・ 弓人》 ) ( 7 )阴阳和而万物得。( 《 礼记 ・ 郊特牲》 )
此“ 和” 为“ 汇合 , 结合。 ” 此 义 还 是 在 双 方 一 致性 上靠 拢 。 ( 8 ) 无 奈夜 长 人不 寐 , 数声 和月 到 帘栊 。
渐发展为表介 引的介词。除位置上的变化, 其意 义 也 发生泛 化 。例 :
( 1 3 ) 时挑野菜 和根 煮 , 旋 斫 生 柴 带 叶烧 。
( 李煜《 捣练子 ・ 秋闺》 ) 此“ 和” 为“ 伴 随着 ; 连同。 ” 由“ 应 和” 引 申为
表伴 随 , 连 同。
以上 “ 和” 皆为 动词 , 主要 位 于句 中。先 秦 时
( 杜苟鹤《 山中寡妇》 )
认为“ 相 应 ”为 其 引 申义 。 郭 沫 若 《甲 骨 文 字 研究 ・ 释和言》 : “ 是许 以唱和 为 ‘ 和’ 以调 和 为 ‘ 觫’ 。然 古 经传 中二者 实 通用 无别 , 今则 ‘ 稣’ 废 而‘ 和’ 行, 疑‘ 和 稣 ’ 本古今字 , 许 特 强 为 之 别
( 4 )登即相许和。( 《 孔雀东南飞》 )
7 1
此“ 和” 为“ 以诗 歌 酬 答 ; 依 照别 人 诗 词 的题
+ V p l + V p 2 ” ( A式 ) 。在 A式 中 , V p l中 的 V1因
材 和体 裁作 诗词 。 ”
由“ 应和, 附和 , 相应 ” 义 引 申 出“ 调试 , 调和”
义:
某 种 原 因虚 化 , 从 而 可 能成 为 介 词 。在 B式 中, V p 2中的 v 2虚 化 , 从而有 可能成为介 词。 ” [ 2 ] 2 6
进 一 步论证 。
对于 “ 和” 之本 义 , 笔 者 更 倾 向 于 第 一 种 观 点, “ 和” 的本义应为 “ 唱和” , 其 形 符 从 “口” , 且 《 说文 》 及 文献用 例所 证甚 是 。
( 二 ) 动词 “ 和”
个 漫 长 的过程 , 具 有 一定 的时 代 性 。“ 和” 的虚 化
第2 8卷 第 4期
Vo L 2 8 No . 4
钦
州
学
院
学
报
2 0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年 4月
Ap r .,2 01 3
J OU RN A L O F QI NZ H OU U N I V E R S I T Y
试 论 “和 " 的 语 法 化
尤 苗 苗
( 华 中师 范大 学 文学 院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9 )
孚》 )
( 2 ) 叔兮 伯兮 , 倡 予 和女 。( 《 诗 ・ 郑风 ・ 箨 兮》) 此处 的两 个 “ 和” 都 是 指 的声 音 上 的应 和 , 即
“ 唱和 ” 。
《 说文》 : “ 和, 相应也 。从 口 禾声。户戈切 。 ”
2 . “ 和 ”为 “ 盔”
方 溶益 : “ 岙 作和。通用 字也。按 《 说文 》 ,
( 5) 西 王 母 为 王 谣 , 王 和之, 其 辞 哀 焉。
( 《 列子 ・ 周穆王》 )
[ 收稿 日期]2 0 1 3 —0 3— 2 1 [ 作者简介 ]尤苗苗( 1 9 8 0一 ) , 女, 山东临沂人 ,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第4期
尤 苗苗 : 试论 “ 和” 的语 法 化
从 陈 昌来先 生 的叙 述 可 知 , 句 法位 置 是 引 发 动 词
( 6) 和 弓 彀 摩 , 覆之而角至, 谓 之 句 弓。
虚化 为介词 的基 本条 件 。同样 , “ 和” 的 虚化 也 具 备 此 前提 。 随着 时 间的 推移 , “ 和” 的位 置逐 渐 由 句末 向句 中发展 , 且 常用 于某 一名 词前 , 由动词 逐
[ 摘 要] “ 和” 作 为古代 汉语 中的虚词 , 主要作为介词和连 词使用。作为虚词的“ 和” 是 由动词发展 而来
的。“ 和” 之本 义应为“ 唱和” , “ 和” 由动词发展为介词 , 由动 词发展为 “ 连带” 意义 , 进 而发展 为连词 , 其 间经历
了两 次 语 法 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