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孔子的理想与无奈
【课外阅读】万世师表孔子的教育思想
【课外阅读】万世师表——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私学的创始人。
在古代史上,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他的思想早就传及亚洲各国,今天他是为世界所公认的古代大教育家。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他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孔子约自30岁起,就奔走于齐鲁之间,希望通过从政来实现他的理想。
但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未获得统治者的重用。
于是,他就招收弟子从事讲学活动。
55岁时,他便率领弟子周游列国。
孔子先后经过卫、曹、陈、宋、蔡、郑、楚等十几国,一面宣讲自己的政治主张,一面坚持流动教学,68岁时返回鲁国。
此后,他专门从事教育工作。
孔子在政治上虽然没有达到他的目的,但在文化教育上却是成绩卓著的。
孔子大约在30岁(前522年)左右时,从事创办私学活动,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
他在鲁国从政和周游列国期间,不断广收弟子,随时随地讲学,前后从事教育工作达四十余年。
他一生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从事着教育工作,这是他之所以获得教育成功的根本条件。
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搜集并整理出《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作为教材,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的作用。
他还通过教学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他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作了系统地论述,对后世的教育影响极大。
《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有“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他自己也说:“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
”他培养了这么多人才,可谓教育硕果累累,做了前人未做到的事。
公元前479年,一代教育家孔子病逝,其弟子以父母之丧礼之,皆服孝三年。
“三年服丧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
唯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
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孔里。
”孔子的思想学说和他的事迹,弟子们各有记录,后来汇编成一本书,名为《论语》,这是研究孔丘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材料。
【精品】小学课外阅读好向导《孔子的故事》导读教案
《孔子的故事》阅读指导教案阅读指导目标:1.通过阅读,让学生大体了解孔子的生平经历,讲述关于孔子的故事。
2.学生在活动中形成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3.能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进行基本的评价。
4.引导学生能够对孔子的思想进行初步了解和理解。
阅读指导过程:读前引导——播放《<孔子的故事>导读视频》,介绍图书概况(作者、版本、封面、目录等信息)。
李长之(1910--1978年),原名李长治、李长植,笔名何逢、方棱、棱振、张芝、梁直。
利津县城区庄科村人。
1910年10月30日生于书香门第,清华大学毕业。
是中国著名的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
重要的著作有《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迎中国的文艺复兴》、《苦雾集》、《梦雨集》等。
建国后一直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有《陶渊明传论》、《中国文学史略稿》、《李白》等。
《孔子的故事》就是李长之先生撰写的。
写作这本书,作者是经过了很长时间酝酿的。
这本书在李长之先生的心目中,占据着特殊地位,他经过了很多次修改,这样不厌其烦的反复推敲修改,在才气横溢、下笔千言的李长之的创作经历中是十分罕见的。
读后交流——一、一起讲故事让学生从书中挑选自己喜欢的片段进行复述。
教师可出示《<孔子的故事>内容梳理》导图进行直观提示,尤其是孔子周游列国线路图。
鲁国—齐国—鲁国—卫国—宋国—陈国—楚国—卫国—鲁国二、知识大比拼有关孔子的生平及相关故事同学们都比较清楚了,大家是不是对细节部分也注意到了呢?有没有进行思考呢?现在我们来个书本知识大比拼,看看谁更强,好吗?课堂完成《<孔子的故事>》闯关检测》试题。
前10题如下:1.孔子的祖先原是国贵族,到了孔子的前三四代,因为统治集团内部倾轧而逃到国。
( C )A.鲁国卫国 B.宋国卫国C. 宋国鲁国D. 鲁国楚国2.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 D)A.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B.孔子的母亲叫颜徵在C.孔子的父亲非常勇武D.孔子的父母年纪相当3.孔子名丘,字仲尼。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孔子谈“诗”说“文”及践行》《论语中的以“文”化人》含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孔子谈“诗”说“文”及践行》《论语中的以“文”化人》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孔子是个言行一致的人,他不仅注重“言必信,行必果”(《子路》),而且强调“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论语》虽非孔子亲笔著述,但从弟子记载其话语中,仍能明显感到他是落实自己重视文采主张的力行者。
比喻作为文学的常用修辞法,孔子一出手就技惊四方。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以“北辰”比“为政以德”的统治者,以“众星”比诸侯国和大夫,譬喻形象而意蕴丰赡。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前者由感慨河水川流不息而提醒珍惜宝贵时光,后者以松柏后凋景象喻人要经得起严酷环境的考验,言简意赅而启人深思。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
孔子由水的川流灵动,想到智者敏锐聪慧,由山的沉稳安静,想到仁者厚重不迁,设喻奇妙,表意隽永,且气象博大。
孔子擅于比喻,也妙于夸张。
“朝闻道,夕可死矣”(《里仁》),不这样夸饰,怎能凸显他把“闻道”看得比性命还重要!“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这是以婉曲夸张法,将他在齐国痴迷韶乐而难以自拔的情景,传达得惟妙惟肖而意蕴悠长。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此处的“浮云”,既是比喻又是夸张,把他作为百世圣哲“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的高尚情操和洒脱情怀,刻画得栩栩如生又感人至深。
相对于上述显在的文学表现,我更欣赏《论语》处处隐含内蕴的文学意味。
请看似乎平淡无奇的开篇第一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且不说将此段分行排列,颇有诗的形式和意韵,就看三句话皆以亲切的反问语气出之,即为有意无意地运用文学笔法,活画出孔子作为师长对弟子循循善诱的情状。
高考语文名著阅读《论语》专项练习题
高考语文名著阅读《论语》专项练习题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学而》)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为政》)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公冶长》)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尧曰》)综合以上四则,请概括孔子主张统治者应该怎样对待人民?答案:①注重百姓利益,以恩惠仁爱养民,利民之所利。
②合理役使百姓,科学安排劳动的时间、情况和人。
③严肃认真地对待人民的事情。
④统治者以德垂范,以身作则。
⑤提拔好人以引领社会风气,并教导百姓中技能不够的人,让百姓自我激励。
参考译文:孔子说:“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应该恭敬谨慎地对待政事,并且讲究信用;节省费用,并且爱护人民;征用民力要尊重农时,不要耽误耕种、收获的时间。
”(《学而》)季康子问:“要使百姓恭敬、忠诚并互相勉励,该怎么做?”孔子说:“如果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就会恭敬;如果你能孝顺父母、爱护幼小,他们就会忠诚;如果你能任用贤能之士,教育能力低下的人,他们就会互相勉励。
”(《为政》)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四个方面符合君子的标准:他待人处世很谦恭,侍奉国君很负责认真,养护百姓有恩惠,役使百姓合乎情理。
”(《公冶长》)孔子说:“引导民众按照他们要获得的利益去做,这不就是给民众恩惠而自己不耗费吗?选择民众能做的事让他们做,他们还会怨谁呢?”(《尧曰》)2、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论语·学而》)请你结合下列两则论语,谈谈你对“贫而乐”的理解。
①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课外阅读】一生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课外阅读】一生: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孔子一生的奋斗是艰苦卓绝的,在七十多年的生命历程里,面对着种种坎坷、艰难、险阻却前行不已,且愈挫愈坚挺,愈折愈坚毅。
孔子人生的一份大智慧,便是能够逆着种种阻力、抵抗力而不屈地挺进,不挠地抵达生命的最终。
朱光潜曾写过一篇短文《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主题是“在立身处世的任何方面,贪懒取巧都不会有大成就,要有大成就,必定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他说:“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所以能有伟大成就者,大半都靠有极坚强的意志力,肯向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孔子经历的就是这样的人生。
《论语·微子》载,长沮、桀溺两人隐在乡下耕种,孔子使子路去向他们问津。
他们听说是孔子,就告诉子路,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如今天乱糟糟的,就像洪水泛滥一样,你们同谁去改革它呢?孔子听了这话,“怃然”(怅然叹息)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人不可以与鸟兽同群共处,我孔丘不与人相处,又与谁相处呢?如果天下有道,我就不会参与变革了。
朱光潜对此作了一番评论:孔子是当时一个大学者,门徒很多,如果他贪图个人的舒适,大可以坐在曲阜过他安静的学者生活。
但是他毕生东奔西走,席不暇暖,在陈绝粮,在匡遇险,他那副奔波凄凄惶惶的样子颇受当时隐者的嗤笑。
他为什么要这样呢?就因为他有改革世界的抱负,非达到理想,他不肯甘休。
《论语》“长沮桀溺”章(18.6)最足见出他的心事。
孔子说,我们既然是人就应做人所应该做的事;如果世道不糟,我自然就用不着费力气去改革它。
“孔子平生所说的话,我觉得这几句最沉痛,最伟大。
长沮桀溺看天下无道,就退隐躬耕,是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孔子看天下无道,就牺牲一切要拼命去改革它,是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朱光潜又说到了西方的耶稣,从而可以将两位伟人同观互照。
耶稣也是这样的人,从《新约》中四部《福音》看,他的一生都是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他抛弃父母兄弟,反抗当时旧犹太宗教,攻击当时的社会组织,要在慈爱上建立一个理想的天国,受尽种种困难艰苦,到最后牺牲了性命,都不肯放弃他的理想。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颜回好学》(含答案)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颜回好学》(含答案)
颜回好学
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
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
【注释】①蚤:同“早”。
②鲁哀公:鲁国国君。
【启发与借鉴】
不迁怒,不贰过。
在三千弟子中,孔子最喜欢的学生是颜回,不仅因为他好学不倦,始终努力实践孔子的理想,还因为他有“有迁怒,不贰过”的修养。
“不迁怒”意为不把自己的怒气发到别人头上;“不贰过”是指不重复犯错误。
人难免要犯错误,但决不能重复犯错误。
比如说谎骗了父母或老师,但经指出后就要坚决改正,决不能再犯。
如果再犯,就是“贰过”,就是明知故犯。
再如玩电脑游戏玩过了头,结果耽误了功课,学习成绩下降。
这种情况发生后一定要吸取教训,以后绝不再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玩游戏上。
要做到“不贰过”,首先要总结教训,其次要有改正错误的决心。
没有这两点,错误会一犯再犯。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恸②对③亡
2、翻译:①门人益亲②弟子孰为好学?
(三)仁爱
答案:
1.①极悲伤②回答③同“无”
2.①学生更加亲近(我)②(你的)学生中谁是最爱好学习的?。
【课外阅读】有朋自远方来之“朋”非今日朋友
【课外阅读】有朋自远方来之“朋”非今日朋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论语》首篇《学而》的第一章。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中,特别展示了此章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策划者大概希望借助孔夫子的这句名言来表达对与会者外国朋友的欢迎,但实际上,却是错解了“有朋”的涵义。
要想准确理解“有朋自远方来”的正确涵义,我们有必要回到《论语》第一章的语境中去。
《论语》各篇在排序上似乎并没有深味可寻,但古人重始。
孔子留下的语录那么多,为什么选这一条作为全书的开始,这却不能说是没有用意的。
朱熹《论语集注》谈到《学而》篇时,曾指出:“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
”朱熹说的是《论语》首篇,不是首章。
这一章之所以被编撰《论语》的孔门弟子作为全书的首章,在于它深刻地揭示了孔子一生的理想与成就、遭际与境界,适合作为理解全书的枢纽。
“学而时习之”之“说”并非是单纯强调温故之乐。
孔子之前,“学”是“官学”,为官府所垄断、世袭,“官”以外几乎无学。
到孔子时,礼崩乐坏,学在四夷,孔子亦始办私学。
虽说由此造成学术下移民间,但治学与从政的关系并没有断。
朱熹《论语集注》引程子曰:“学者,将以行之也。
时习之,则所学者在我,故说。
”这个分析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说,“学”是为了学以致用,“行之”用孔门的话说,也就是“学干禄”,或者说“学而优则仕”;一是说,通过不断温故知新,已经“学者在我”,掌握天道人文之理,学有所成,所以“说”,值得高兴。
“有朋自远方来”,“有朋”古本或作“友朋”。
这里的“友朋”,并不是指今日意义上的朋友而言。
在孔子那个时代,“士”作为底层贵族有招募“朋友”作为自己从属来辅佐自己从政的礼度。
《左传》襄公十四年,晋国师旷尝谓:“天子有公,诸侯有卿,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朋友,……皆有亲昵,以相辅佐也。
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4《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提升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
《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外拓展阅读】思维发展与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孔子名丘字仲尼,姓孔氏,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
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蓄蕃息。
鲁乱,孔子适齐。
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其后鲁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
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三月,涂不拾遗。
然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於正道,鲁终不能用孔子。
孔子遂行。
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
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
孔子去。
弟子曰:“可以速矣。
”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独立郭东门。
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累累若丧家之狗。
”子贡以实告孔子。
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孔子在陈蔡之间,陈蔡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不得行,绝粮。
从者病,莫能兴。
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
孔子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故《书传》《礼记》自孔氏。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
子曰:“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
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曰孔里。
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至于汉二百余年不绝。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A.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B.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C.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D.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解析】“诫”作“其嗣”的谓语,应与“其嗣”相连,排除A项。
初中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学习练习《孔子的洒脱》.doc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孔子的洒脱》我喜爱读闲书,即即是正经书,也不如当闲书读。
比如说《论语》,林语堂把它看作孔子的闲聊读,读出了很多风趣,这类读法就很对我的胃口。
近来我也闲翻这部贤人之言,发现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洒脱的人。
在我的印象中,儒家文化一重事功,二重人伦,是一种很入世的文化。
但是,作为儒家鼻祖的孔子,其实关于功利的态度很是淡泊,关于伦理的态度又很是灵巧。
这两个方面,能够用两句话来代表,即是“君子不器”和“君子不仁”。
孔子是一个念书人。
一般念书人寒窗苦读,心中都悬着一个目标,就是有朝一日成器,即成为某方面的特意家,幸亏社会上混一个稳固的职业。
说一个人不可器,就等于是说他没前途,这是很禁忌的。
孔子却坦率说,一个真实的人原来就是不可器的。
也的确有人讥他博学而无所专长,他听了自嘲说,那么我就以赶马车为专长罢。
其实,孔子关于念书有他自己的见解。
他主张念书要从兴趣出发,不同意为求知而求知的纯学术态度。
他还主张念书是为了完美自己,鄙视那种欺世盗名的俗气文人。
他再三重申,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才华横溢,而不必在意外在的名望和遭受,近似于“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样的话,《论语》中起码重复了四次。
“君子不器”这句话不单说出了孔子的治学观,也说出了他的人生观。
有一回,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聊天,让他们说说自己的理想。
此中三人分别表示想做军事家、经济家和外交家。
惟有曾点说,他的理想是暮春三月,轻装出发,约了若干大小朋友,到河里游泳,在林下纳凉。
,一路唱歌回来。
孔子听罢,喟然叹曰:“我和曾点想的同样。
”贤人的这一叹,开朗泼地叹出了他的未染的性灵,使得两千年后一位最重性灵的文论家大受感人,竟更名“圣叹”,以志纪念。
人生在世,何须成个什么器、做个什么家呢,只需活得洋洋自得,莫非胜似全部?学界大略以为“仁”是孔子思想的中心,至于什么是“仁”,众说不一,但都不出伦理道德的范围。
孔子重人伦是一个事实,可是他究竟是一个聪慧人,而一个人只需足够聪慧,就决不会看不透全部伦理规范的相对性质。
对孔子的无奈感慨的散文
对孔子的无奈感慨的散文【篇一:对孔子的无奈感慨的散文】孔子的洒脱周国平我喜欢读闲书,即使是正经书,也不妨当闲书读。
譬如说《论语》,林语堂把它当作孔子的闲谈读,读出了许多幽默,这种读法就很对我的胃口。
近来我也闲翻这部圣人之言,发现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洒脱的人。
在我的印象中,儒家文化一重事功,二重人伦,是一种很入世的文化。
然而,作为儒家始祖的孔子,其实对于功利的态度颇为淡泊,对于伦理的态度又颇为灵活。
这两个方面,可以用两句话来代表,便是“君子不器”和“君子不仁”。
孔子是一个读书人。
一般读书人寒窗苦读,心中都悬着一个目标,就是有朝一日成器,即成为某方面的专门家,好在社会上混一个稳定的职业。
说一个人不成器,就等于是说他没出息,这是很忌讳的。
孔子却坦然地说,一个真正的人本来就是不成器的。
也确实有人讥他博学而无所专长,他听了自嘲地说:“那么我就以赶马车为专长吧。
”其实,孔子对于读书有他自己的看法。
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纯学术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他还主张读书是为了完善自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庸俗文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他一再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类似于“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样的话,《论语》中至少重复了四次。
“君子不器”这句话不仅说出了孔子的治学观,也说出了他的人生观。
有一回,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聊天,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
其中三人分别表示想做军事家、经济家和外交家,唯有曾点说,他的理想是暮春三月,轻装出发,约了若干大小朋友,到河里游泳,在林下乘凉,一路唱歌回来。
孔子听罢,喟然叹曰:“我和曾点想的一样。
”圣人的这一叹,活泼泼地叹出了他的未染的性灵,使得两千年后一位最重性灵的文论家大受感动,竟改名“圣叹”,以志纪念。
人生在世,何必非要成个什么器、做个什么家呢,只要活得悠闲自在,岂非胜似一切?孔子实在是一个非常通情达理的人,他有常识,知分寸,丝毫没有偏执狂妄。
【课外阅读】为什么说天不生孔子,万古长如夜
【课外阅读】为什么说“天不生孔子,万古长如夜”?在诸多褒奖孔子的赞词之中,人们一般都能接受类似太史公所说的“《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之类文雅含蓄的语句,但对比较直白的“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一句却多持保留甚至是持批评的态度。
典型例子是明代狂生李贽在《赞刘谐》一文中记载的“聪明士”刘谐的话:“怪得羲皇以上圣人尽日燃纸烛而行也!”时近复有人打油云:“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天既生仲尼,长夜复长夜!”孔子自信“天命在我”实际上,“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绝非向壁虚造和无端之词,而是古人对孔子的由衷赞美。
就“天不生仲尼”亦即“天生仲尼”而言,今人徒知孔子所言“我非生而知之”和“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而否认孔子是天生的圣人,而不知孔子亦自信“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知我者其天乎”。
后面的例证表明,虽然孔子还是自信天命、大德、斯文在我。
当然,孔子很谦虚,所以有“若圣与仁则吾岂敢”之语,而孟子也说“夫圣,孔子不居”。
但孔子的谦虚毋宁是一种圣人的美德,而且也不能妨碍时人和后人对他的尊崇和褒奖。
时人仪封人即认为“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而孔子的高足子贡则说“(夫子)固天纵之将圣。
”这些都是将孔子看作是天生的圣人或者上天选定与指派的圣人。
退一步讲,古人的常识是,凡是人,则无不是天之所生,所以《诗》云“天生烝民”而《书》云“惟天生民”。
非但人是如此,世间百物亦是如此。
由此而言,即使不承认孔子是天生的圣人,“天生仲尼”的说法也是能够成立的。
但是,人也好,物也罢,天生有所差异,是个不争的事实,所以孟子说:“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我们也可以说“人之不齐,人之情也”。
因此,即使孔子和凡人一样由天而生,但却超凡入圣,成为千百年来举世公认的圣人,所以孟子引用孔子的高足有若的话说:“圣人之于民,亦类也。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子贡最先把孔子比作日月就“万古长如夜”,亦即比孔子如日月而言,同样古有文本可资支持。
【课外阅读】进退之间:孔子遭遇的困境
【课外阅读】进退之间:孔子遭遇的困境大道颓废,孔子不仅周游而不遇,而且遭遇了如何弘道与如何保身的生存困境。
孔子是如何思想和应对困境的呢?后人又当如何思想和应对困境呢?都说孔子入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孔子是否一以贯之了呢?让我们看看夫子的另一面。
面对“世丧道矣,道丧世矣”(《庄子·缮性》)的时势,孔子首先从政治入手,力挽将倾之大厦,周游列国,以求见用而为王者师,“以道莅天下”(《老子·六十一章》)。
然而,生活并不那么有情,政治更是残酷。
夫子忧道谋道,奔走于诸侯,却累累如丧家之狗。
此情此景,此际此遇,夫子会作何感想?孔子似乎想退隐。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公治长》。
凡引《论语》,只注篇名)。
或许我们可以说,这仅是孔子一时之感叹。
若参照孔子的其它言论,就会发现面对大道的颓废、现实的混浊以及由之而带来的危难,孔子也在思量自身。
思量自身不是把自己纳入利益的斤斤计较,而是把自己与时世相观照,在时世的旋转涌动之中考虑自身。
不思量自身,一味盯着那个外在的目标,冲啊,冲啊,勇而无谋,仅是莽夫之勇而已,决非智者。
所以,孔子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泰伯》),表明孔子并非一味地没头没脑地入世。
为何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显然,危乱之邦,民无安宁,性命难以苟全,轻易入居,恐怕不仅无济于时势,还会祸及自身。
诚然,孔子不入居危乱之邦,不是简单地因为自己的安危利害而逃避,而是历经苦难得出的经验,是哲人的存身存道之法。
《论语》、《荀子》、《孟子》、《庄子》、《史记》等讲了不少孔子遭遇困境和危险的事件,尤其《庄子》之《天运》、《山木》、《让王》、《渔父》、《盗跖》等篇多次言及孔子再逐于鲁,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
夫子当然是圣者,当时就有人说,“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罕》)?“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八佾》)。
但纵为圣贤,未必就能以道得位,列身庙堂,治国平天下。
太公不遇文王,何处成就功业?而以道得位并不是个人所能完全左右的事情,更取决于时势。
语文阅读理解鲁大
语文阅读理解鲁大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孔子名丘,字仲尼。
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
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厘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
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孔子贫且贱。
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①;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由是为司空②。
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鲁复善待。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
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
身举五羖③,爵之大夫,起累绁④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
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
”景公说。
孔子年三十五,鲁乱。
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
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
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
”孔子遂行,反乎鲁。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⑤行摄相事,有喜色。
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
”孔子曰:“有是言也。
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
与闻国政三月,粥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史记·孔子世家》有删节)注释: ①帐目清楚,收支平衡②⑤:官名③羖:公羊④累绁:用绳索捆绑⑥粥:卖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诫其嗣懿子曰诫:告诫B、已而去鲁,斥乎齐去:到达C、昔秦穆公国小处辟辟:偏僻D、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乡:向往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斥乎齐,逐乎宋、卫吾又何怨乎今之人B、与语三日,授之以政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孔子遂行遂拔以击荆轲D、鲁大夫孟厘子病且死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3、下列各组句子,分别说明孔子“执政才能”“好礼有才”的一组是A、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孔子适齐,为高为高昭子家臣B、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C、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于是反鲁,鲁复善待D、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吾即没,若必师之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是圣人的后代,他年少时就好礼,得到了鲁国的大夫厘子的赞誉,厘子要求自己的儿子拜孔子为师,向他学习。
2021年淄博市沂源县鲁山学校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1年淄博市沂源县鲁山学校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孟子提出了“以意逆志”。
但语焉不详,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疑问。
最突出的问题是怎样“以意逆志”?谁的“意”?谁的“志”?是以作者之意去“逆”(追溯、寻求、揭示)作品之志(思想内容)吗?作者之意很难索解,我们虽然希望“文如其人”,但“文”作为一门“艺”,是一种技艺,“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也并非全无道理。
谁人可知作者之意?还是要靠读者去揣摩。
作者写出了作品,而作者未必对作品中的内容及其意义有全面、深入的认识,这也正是“形象大于观念,生活大于构想”的道理。
是以文本之意去“逆”作者之志(写作的动机、目的及内容和意义)吗?通常,我们把客观而独立存在的“作品世界”称为“文本”。
如果说“作品”突出的是“作者写出来的成品”,那么“文本”则突出它脱离作者的“作品中的生活世界”。
它是自足完满的,如同母亲生了儿子,儿子有自己独立的面貌、性格、生活道路,不是母亲可以掌控的。
以文本去“逆”作者之志,多劳而少功,即使准确把握了作者想要达到的目的和想要表述的意义,但毕竟不等于对文本意义的揭示。
更何况对作者的追溯也完全凭借读者的认知,不一定就是作者的初衷,也未必会得到作者的首肯。
是以文本文字或故事之意(辞意、内容)去“逆”文本之志(客观意义)吗?以“文本”追溯“文本之志”(重点在文本的意义),是文学批评的首要价值,而这虽然和作者有联系,但意义并不大。
诚如钱钟书所言:“假使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如果我们研究的重点是作家,我们当然要“知人论世”;如果我们研究的重点是文本,文本里的生活世界与读者的生活世界的联系,就是我们研究视野的边界,可以用新时代的“以意逆志”的方法来解决疑问。
我们研究的是文学作品,是文本,“文本所呈现的生活世界和它所蕴含的意义世界”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课外阅读】孔子论“志”
【课外阅读】孔子论“志”孔子的道德意志观采取了与西方学者不同的概念范畴、阐释方式和实践模式,而显其特色。
研究孔子的道德意志观,汲取其积极的思想理论资源,有利于遏制当代社会人因道德意志脆弱而产生的道德失范现象。
孔子表述道德意志的主要范畴是“志”,并以“弘”、“毅”、“笃”、“勇”、“恒”等范畴来阐释种种具体的道德意志品质。
“匹夫不可夺志”(《论语·子罕》)之“志”指的就是人应当具有独立人格与不可剥夺的意志;“志于仁”、“志于道”,强调做人应以“求仁”、“闻道”、“行道”为志;“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即把立志作为学习和道德修养的起点。
后儒陈淳解释“志”为“心之所之。
之犹向也,谓心之正面全向那里去”,“一直去求讨要,必得这个物事,便是志”(《北溪字义·志》)孔子认为道德意志的源泉和动力在于理想目标的高远,即“仁”的道义追求。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弘”指的是志向目标的远大,“毅”主要指意志的坚毅、刚强。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论语·子张》)此处的“弘”与“笃”亦指目标的远大与坚定。
孔子在论“三达德”之“勇”时,强调儒者之勇的三大标准:发乎仁,适乎礼,止乎义,尤其强调“仁”对“勇”的主向和控制。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勇的源泉在于仁,无仁之勇不是真正的勇,还有可能变成一种恶。
“勇而无礼则乱”《论语·泰伯》,“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孔子的“志”是由“仁爱之心”发出的意志,具有仁的品性,强调意志对道义的坚守及对情感、欲望和利益的控制,开启了儒家德性主义的源头,对后儒有直接影响。
孟子的“志”是由“四善端”导引而决定的,是求善的意志;朱熹所言的道德意志是体用性情及其所发,是为善的意志;王阳明所说的道德意志是“良知”及其所发,是为善去恶的意志。
【课外阅读】孔子:铺展诗意的人生画卷
【课外阅读】孔子:铺展诗意的人生画卷说起孔子,我们的眼前经常会交错出现一个双目炯炯神采奕奕的智者、一个手执卷帙语重心长的精神导师和一个蹙额凝眉的政治失意者的形象。
这些无疑都是孔子,可哪一个又是真正的孔子呢?孔子生活在周王室衰微的时代,虽然系出高门是名将之后,但早年丧父导致他幼年时期的生活极为贫苦。
好在孔子自幼聪慧好学又对礼仪情有独钟,在年纪很轻的时候就成为名士,引起时人的广泛重视。
孔子博闻强记才识过人,又有一腔治国安邦的人生理想,但在那个礼崩乐坏的特定时代,他对“礼”的推崇与遵崇却几乎成了他不能受到重用的全部原因,虽周游列国十四年,他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没有得到实现。
几十年的坚持不懈的人生追求让孔子吃尽郁郁不得志的苦头,前路已无知己,但孔子仍旧一往情深地走下去,满怀憧憬地期待着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那一天。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可以说是孔子终生行事的鲜明写照,而这一执着甚至可以说是执拗的处世原则也成就了孔子卓而不群的诗人气质。
一我们经常可以在《论语》中读到孔子对无意出仕的弟子的嘉许,那么孔子真的是对政治持无所谓态度,甚至充满抵触情绪吗?可我们分明都知道孔子一生最大的遗憾也是最大的悲剧就是政治上的失意,是自己治国方案的无处施行。
“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是孔子的原则,所以他从不曾阻止子贡等人的出仕,自己也会因为鲁国自大夫以下都不守礼法就不再继续在鲁国做官,也会因为灵公的无道而离开卫国。
孔子讲求为政以德,他认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选拔官员时要选取正直的人。
孔子认为礼在于内心,礼仪产生于仁义之后,人没有仁爱之心就不配讲礼乐,就连“入太庙,每事问”也多不是因为不够渊博,而是出于谦逊有礼的礼仪需要。
他赞成周朝的制度,于是对许多眼前事都有自己的看法,如他在季氏那里观八佾之舞发出“是可忍孰不可忍”之叹,对季氏越礼祭祀泰山颇有微辞,对管仲仿照国君立照壁、设反坫都提出过自己的批评。
孔子在世界上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孔子所以取得这种历史地位是与他用理性主义精神来重新解释古代原始文化——‘礼乐’分不开的。
19届高一文科语文课外阅读——孔子 钱穆
孔子生在春秋晚期,他是中国思想是傻瓜最高领导地位的人。
但孔子思想并非凭空突起,他还是承续春秋思想而来。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世界上一切宗教,似乎都想根据人死问题来解决人生问题,孔子则认为明白了人生问题,才能答复人死问题。
世界上一切宗教,都把奉事鬼神高举在奉事人生之上,孔子则认为须先懂得奉事人,才能讲到奉事鬼。
这一态度,使孔子不能成一宗教主,也使中国思想史之将来,永远走不上宗教的道路。
樊迟问之,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论语雍也)孔子的思想态度,全偏重在实际人生上,即所谓“务民之义”。
而对宗教信仰,以及哲学形上学的玄想,牵涉到人之生前和死后,以及抽象超越的精神界,如鬼神问题等,则报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
现在我们问:孔子对人生的理想是怎样的呢?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这是当时孔门师弟子的人生理想,其实三人的理想是相同的。
子路的话比较具体而粗浅,他愿把自己经济物质上的所有权之享受,供诸大众。
他的车马衣裘,愿献给他的朋友来共同使用。
而在他心上,没有丝毫感觉到可惜。
颜渊的话深了一层,他不专从具体的经济物质上着想,他愿对人有善意,因而贡献出他的劳力,但在其内心觉得像全没有这会事,对人也如对己般。
人那会对自己有善意,付出劳力,而感觉到对自己有德有功的呢?孔子的话,则较颜渊更深了一层。
他不仅要在自己心上觉得没有这会事,更希望在别人心上亦不要觉得有这会事。
你敬事老年人,要使老年人受之而安。
你爱护幼年人,要使幼年人只觉得你可怀念。
你和朋友处事要使朋友完全信托你,把你当作他自己般信任。
其实这三人的人生理想是一般的。
我们若不明白子路的心情,将更不明白得颜渊的。
不明白颜渊心情,将更不明白得孔子的。
喟然一叹中的无奈
说明:本文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刊号:ISSN 1004-6097)2004年第12期。
全文2100多字。
刊物发表时,个别语句有修改。
申报材料中,附有原刊物及复印件。
喟然一叹中的无奈——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的另一种解读成都十二中语文组雷声高中语文第一册新增选了《论语》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以下简称《侍坐章》)。
这是一篇非常精彩的课文,而其中的高潮出现在曾皙的一答和孔子的一叹中: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查看教师用书及多种《论语》注解,都把这段话理解为曾皙的洒脱打动了孔子,而且认为曾皙的回答是是结合国情的治国措施,灵活地将老师的“礼”治思想体现了出来,展现了一幅国治之后其乐融融的图景。
正因为如此,孔子才会叹而“与”之。
例如教参上:“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在本文中,可看出他们师生关系十分融洽、非常平等。
他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对每个人的情况了如指掌。
即使在日常交谈中,也引导学生立志,关心国家政事,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他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当四个学生述志后,他高屋建瓴地将他们的发言上升到“礼治”,将他们要做的事上升到与治国有关的高度,很有指导意义。
”(见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第一册教师教学用法》)“认为曾皙是主张以礼治国,他说的是礼治的结果,是太平盛世的图景,与孔子的“仁政”“礼治”“教化”的政治主张相符,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
(同上)其实,这种解读的实质是把全篇生硬地拉扯到孔子“礼”的范畴之下,处处将日常言语与孔子济世经国的抱负联结起来,在貌似崇高与正统中或许曲解了孔子的原意。
对于此章的另一种解读是:孔子看到子路等三人各有所长,是济世经国的良才,深感欣慰,但又考虑到大道不行、礼仪尽弃而良才不可用,伤感之下不禁特别欣赏曾皙的洒脱闲适,所以才喟然一叹,由衷地说:我和曾皙一样啊!这一叹,既是对曾皙的肯定,更是对世道的无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阅读】孔子的理想与无奈
春秋战国550年,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结构大调整的一段时期。
很多仁人志士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提出了构建理想社会的看法。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就是这场文化运动的先驱者。
然而,孔子的理想并没有得到顺利的展现与实践。
尽管他踌躇满志,但最后也不得不转而以教育著书的形式,来寄托他一生的理想与奋斗目标。
孔子从小勤奋博学,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尤其对古代的礼仪很有研究,35岁时已是鲁国的礼仪专家。
他把“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作为其一生的主要工作,立志吸取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这些古代圣人的经验,创建一个理想的社会。
在他看来,一个理想的社会应该是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个人修养的社会。
然而,西周末年,整个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温文尔雅的周礼全然崩溃,原先维持社会政治的“礼乐”制度遭到肆意践踏。
当时的鲁国,政权长期受控于大臣,而后来鲁昭公竟然被臣子赶到了齐国。
孔子是鲁国的礼仪专家,作为周公的继承人,实在无法接受鲁国的这种政治格局。
为了看望被驱逐出境的鲁昭公,同时希望齐国能够给他提供一个施展抱负、实现其理想社会的机会,时年35岁的孔子决定出走齐国,开始他第一次的列国之游。
齐景公对于他的到来,虽然非常高兴,还曾热情地询问孔子怎么构建政治理想、社会有序等问题,但由于朝中其他大臣的反对,加上自己目光短浅,最后对孔子采取了“敬而不用”的态度。
三年后,孔子带着无奈又回到了鲁国。
然而,此时的鲁国政治格局并没有发生变化。
对此,目标远大、心怀安邦之志的孔子采取了另一种策略,他暂时打消了出仕的念头,以在家著书、教育的方式为实现政治理想培养人才,积蓄力量。
此后的十几年里,鲁国多次发生大臣叛乱事件,这些叛臣也曾邀请孔子出仕,但均被他拒绝。
在孔子的心目中,凡是不符合周礼的事情,是绝对不能去做的。
后来,可能是鲁国臣子叛乱不断,以及当时社会风气日趋恶化,鲁国政府开始觉得孔子平常提倡的“忠恕”、“仁政”、“德治”等政见,也许对鲁国走出困境有所帮助。
所以,孔子在51岁那年被委以中都(今山东省汶上县西)宰(县长)的官位,开始了“五十知天命”的仕途生涯。
孔子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政绩卓著,使得中都大治,百姓安居乐业。
各地纷纷效法他的治理办法。
不久,他就被鲁国聘为大司寇,掌管全国的公安司法工作。
在孔子任大司寇的两年里,采取礼治德化和政令刑罚兼重的方法,使得鲁国的刑事案件大幅度减少,社会风气大变,逐渐形成了一个民安政清的政治局面。
然而,上述政绩并没有帮助孔子大展宏图,由于孔子一心想用周礼治理国家,触犯了当时
权贵的利益,所以反而摧毁了自己的政治前途。
孔子为了彻底贯彻他的治国理念,向当时实际掌握鲁国政权的皇族“三桓”建议拆除都城,还权威于国君,不料却遭到三桓的猛烈攻击。
此后,三桓就处处为难、排挤孔子。
无奈之下,孔子只好在他55岁那年,再次离开鲁国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第二次列国之游。
十多年中,孔子路经卫、曹、宋、郑、陈、楚,足迹几乎遍及中原各诸侯国,期间受尽了苦难、艰险与凌辱。
而他所强调的“仁政”、“德治”的政治理想也到处碰壁,君王们不是以沽博爱贤之名对其敬而不用,就是受臣子反对。
而孔子也多次受到生命的威胁。
例如在宋国,他受到实际掌握权力的大臣桓魋的诋毁,差点掉了脑袋。
《论语》里有一句“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说的就是这段经历。
公元前484年,孔子的学生冉求帮助弱小的鲁国战胜了强大的吴国。
因此,鲁国的君臣把在外流浪了14个年头的孔子请回了家乡。
那一年孔子已68岁。
这几年流离他乡的人生阅历,使孔子的人生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上鲁国的政治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于是,孔子本着“尽人事安天命”的态度,本着传承古代政治理想的使命和信念,决定在晚年专心于教授门徒、著书立说。
在今天看来,孔子努力倡导的理想在当时最终没能实现,个中原因固然很多,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追寻的政治理想脱离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其实,当时其他学派,如墨家的“爱无差等”,与道家“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六十七章)的说法,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