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PPT:头颈部影像诊断-2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放疗后的评价:3个月可见粘膜肿胀、咽 隐窝消失、双侧乳突炎,颈部淋巴结缩小; 6个月后出现粘膜萎缩、咽隐窝重新出现、 颈部淋巴结进一步缩小
31
鼻咽CA(T2N3M0)放疗前(上排)、后(下排)
32
鼻咽CA(T2N1bM0)
33
放疗后咽旁间隙 及颈部淋巴结均 明显减小消失
34
喉
部
35
喉咽:又称下咽。上起会厌游离缘,下至环状软
骨下缘。前壁为会厌、杓会厌皱襞和杓状软骨围成 喉的入口,其后方裂隙状封闭部分称环咽喉间隙。 喉口两侧为梨状窝
颈部淋巴结分区
I:颏下级颌下 Ia:颏下(偏前) Ib:颌下(偏后) II:颈内静脉链上组 III:颈内静脉链中组 IV:颈内静脉链下组 V:颈外侧区(胸锁乳突
肌后、斜方肌前、锁骨)
Va:上半部 Vb:下半部 IV:中央区(气管前, 喉前,气管旁) VII:上纵隔
30
影像学检查的作用
鼻咽CA的诊断、分期、放疗野设计、放疗 后复查
13
MR
T1WI呈均匀的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 或等低信号
肿瘤内丰富血管因流空效应呈低信号条状影, 又称“椒盐征”
增强后明显强化 对骨质结构的破坏显示欠佳
14
青少年纤维血管瘤
MR-T1WI平扫
MR-T1WI增强
MR-T1WI增强 冠状位
15
16
CT平扫:同前病例,骨质破坏
17
25
26
27
鼻咽CA
28
鼻咽癌TNM分期(2008年)
T分期 T1:局限于鼻咽; T2:侵犯鼻腔、口咽、咽旁间隙; T3:侵犯颅底、翼内肌; T4:侵犯颅神经、鼻窦、翼外肌及以外的咀嚼肌间隙、颅 内(海绵窦、脑膜等)。 N分期 N0: 影像学及体检无淋巴结转移证据; N1a: 咽后淋巴结转移(Ia); N1b:单侧I b、Ⅱ、Ⅲ、Va区淋巴结转移且直径≤3 cm; N2: 双侧I b、Ⅱ、Ⅲ、Va区淋巴结转移,或直径>3 cm,或淋巴结包 膜外侵犯; N3:IV、Vb区淋巴结转移。 M分期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包括颈部以下的淋巴结转移)
21
1.鼻咽腔软组织影 2.咽旁间隙狭窄 3.颅底骨质破坏 4.同侧乳突炎
22
颈部淋巴结转移
23
鼻咽顶壁及侧壁软组织影,翼 突内外侧板破坏
24
咽部-鼻咽癌
MRI
鼻咽腔变形,不对称:一侧咽隐窝消失,变平为最常见的早 期表现
肿瘤的信号:T1WI等信号,T2WI较高信号 咽旁间隙狭窄,咽周肌群侵犯 同侧鼻窦、乳突粘膜增厚或积液:T2WI高信号 增强:轻度或中度强化 颅底骨质破坏:低信号骨皮质不完整或髓质高信号消失 颅内侵犯:冠状位显示好,颅内明显强化病灶 颈部淋巴结转移:增大,中央可见液化坏死,冠状位显示好
圆枕是鼻咽部的重要标志、咽鼓管咽口、 咽隐窝
咽周肌群(翼肌、头长肌、腭肌等) 咽旁间隙、咽后间隙
9
T1WI
T2WI+压脂 鼻咽
Fra Baidu bibliotek
T1WI+压脂+增强
10
T1WI-压脂-冠状位-增强
T1WI-压脂-矢状位-增强
11
咽部-鼻咽纤维血管瘤
临床与病理
10~25岁男性青少年,青少年出血性纤维瘤 起源:枕骨斜坡、蝶骨体及后鼻孔的骨膜 含丰富血管组织和纤维组织基质,血管壁薄,
咽部-鼻咽癌
临床与病理
我国南方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好发于鼻咽侧壁(咽隐窝)和顶壁 发病因素:遗传、EB病毒、环境等 早期症状隐蔽,鼻塞、耳鸣、耳闷、涕中带血,
有时先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而就诊
18
咽部-鼻咽癌
临床与病理
起源:呼吸道柱状上皮,分鳞癌、腺癌、未分化癌 蔓延途径:
向前:经鼻后孔入鼻腔,还可侵犯翼腭窝; 向前上:经眶下裂入眶尖,球后; 向上:蝶窦、斜坡、经颅底卵圆孔、破裂孔进入海绵窦; 向外:咽旁间隙、翼内外肌、咬肌、颞下窝; 向后外方:颈动脉鞘 向下:口腔(软腭、扁桃体) 向后:椎前肌肉及筋膜
鼻咽侧壁增厚、鼻咽腔内软组织肿块:>12mm 咽旁间隙狭窄,咽周肌群侵犯 继发表现:咽鼓管开口闭塞致同侧分泌性中耳炎 颅底骨质破坏:沿神经、血管间隙蔓延,致颅底骨性
孔道扩大或破坏,卵圆孔、破裂孔等(优于MR) 颅内侵犯:累及海绵窦、颞叶、桥小脑角区 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密度不均 淋巴结转移:早期即可发生
缺乏弹性 属良性,但无包膜具有侵袭性,可压迫及破
坏邻近骨质,侵入鼻窦、眼眶、翼腭窝等 反复大量出血
12
咽部-鼻咽部纤维血管瘤
CT
鼻咽顶部软组织肿块,与肌肉组织分界不清 肿瘤侵犯范围可以非常广泛,侵入翼腭窝最为
常见,也可侵入颞下窝、上颌窦后外壁、眼眶 有明显增强及延时增强效应(特征) 可压迫破坏邻近结构
19
向前正中
后鼻孔、 鼻中隔 以及翼突
向上方
蝶骨底、 蝶 窦、蝶鞍 、海 绵窦
向后外方
动脉鞘区
向前上方
筛窦、眼 眶 及球后
09:22
肿块
向后上方
枕骨斜坡 —后颅 窝
向外侧方
茎突前间 隙、翼 内外 肌、上颌 窦、咬 肌、颞 下窝
向下 软硬腭、悬雍垂、扁桃体 20
咽部-鼻咽癌
CT
鼻咽腔变形,不对称:一侧咽隐窝消失,变平为最常 见的早期表现
5
正常CT表现
鼻咽部
咽鼓管咽口:隆突前方凹陷 咽鼓管隆突(圆枕) 咽隐窝:隆突后方斜形裂隙 头长肌:咽后间隙 咽旁间隙:咽侧壁外侧,含脂肪组织
6
咽鼓管咽口、圆枕、咽隐窝
7
8
正常MRI表现
鼻咽部:MR具有良好的组织分辨
率,能显示粘膜、肌肉、肌间隙、 血管等结构
咽腔、粘膜:T1略高信号,T2高信号,增 强后明显强化
前壁:鼻后孔及鼻中隔后缘 顶壁:蝶骨体和枕骨斜坡 侧壁:左右对称,咽鼓管咽口、圆枕、咽隐窝 后壁:枕骨基底、C1,2
口咽:上起软腭,下至会厌游离缘,是呼吸和消化的
共同通道。前方依次为软腭舌面、舌根、会厌
4
4
1 7 6
2 5
3
1. 鼻咽 2. 口咽 3. 喉咽 4. 蝶窦 5. 颈椎 6. 舌 7. 软腭
头颈部影像诊断-2
主要内容
眼和眼眶 鼻腔和鼻窦 耳部(颞骨) 口腔颌面部 咽部(鼻咽、口咽) 喉部 颈部(甲状腺、颈部间隙) 颅底和颅神经
2
咽
部
3
咽部的解剖
范围:上起颅底,下达第6颈椎平面。前壁不完整,
分别通入鼻腔、口腔和喉腔;后壁借疏松结缔组织连 于椎前筋膜
鼻咽:上起颅底、下至软腭
31
鼻咽CA(T2N3M0)放疗前(上排)、后(下排)
32
鼻咽CA(T2N1bM0)
33
放疗后咽旁间隙 及颈部淋巴结均 明显减小消失
34
喉
部
35
喉咽:又称下咽。上起会厌游离缘,下至环状软
骨下缘。前壁为会厌、杓会厌皱襞和杓状软骨围成 喉的入口,其后方裂隙状封闭部分称环咽喉间隙。 喉口两侧为梨状窝
颈部淋巴结分区
I:颏下级颌下 Ia:颏下(偏前) Ib:颌下(偏后) II:颈内静脉链上组 III:颈内静脉链中组 IV:颈内静脉链下组 V:颈外侧区(胸锁乳突
肌后、斜方肌前、锁骨)
Va:上半部 Vb:下半部 IV:中央区(气管前, 喉前,气管旁) VII:上纵隔
30
影像学检查的作用
鼻咽CA的诊断、分期、放疗野设计、放疗 后复查
13
MR
T1WI呈均匀的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 或等低信号
肿瘤内丰富血管因流空效应呈低信号条状影, 又称“椒盐征”
增强后明显强化 对骨质结构的破坏显示欠佳
14
青少年纤维血管瘤
MR-T1WI平扫
MR-T1WI增强
MR-T1WI增强 冠状位
15
16
CT平扫:同前病例,骨质破坏
17
25
26
27
鼻咽CA
28
鼻咽癌TNM分期(2008年)
T分期 T1:局限于鼻咽; T2:侵犯鼻腔、口咽、咽旁间隙; T3:侵犯颅底、翼内肌; T4:侵犯颅神经、鼻窦、翼外肌及以外的咀嚼肌间隙、颅 内(海绵窦、脑膜等)。 N分期 N0: 影像学及体检无淋巴结转移证据; N1a: 咽后淋巴结转移(Ia); N1b:单侧I b、Ⅱ、Ⅲ、Va区淋巴结转移且直径≤3 cm; N2: 双侧I b、Ⅱ、Ⅲ、Va区淋巴结转移,或直径>3 cm,或淋巴结包 膜外侵犯; N3:IV、Vb区淋巴结转移。 M分期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包括颈部以下的淋巴结转移)
21
1.鼻咽腔软组织影 2.咽旁间隙狭窄 3.颅底骨质破坏 4.同侧乳突炎
22
颈部淋巴结转移
23
鼻咽顶壁及侧壁软组织影,翼 突内外侧板破坏
24
咽部-鼻咽癌
MRI
鼻咽腔变形,不对称:一侧咽隐窝消失,变平为最常见的早 期表现
肿瘤的信号:T1WI等信号,T2WI较高信号 咽旁间隙狭窄,咽周肌群侵犯 同侧鼻窦、乳突粘膜增厚或积液:T2WI高信号 增强:轻度或中度强化 颅底骨质破坏:低信号骨皮质不完整或髓质高信号消失 颅内侵犯:冠状位显示好,颅内明显强化病灶 颈部淋巴结转移:增大,中央可见液化坏死,冠状位显示好
圆枕是鼻咽部的重要标志、咽鼓管咽口、 咽隐窝
咽周肌群(翼肌、头长肌、腭肌等) 咽旁间隙、咽后间隙
9
T1WI
T2WI+压脂 鼻咽
Fra Baidu bibliotek
T1WI+压脂+增强
10
T1WI-压脂-冠状位-增强
T1WI-压脂-矢状位-增强
11
咽部-鼻咽纤维血管瘤
临床与病理
10~25岁男性青少年,青少年出血性纤维瘤 起源:枕骨斜坡、蝶骨体及后鼻孔的骨膜 含丰富血管组织和纤维组织基质,血管壁薄,
咽部-鼻咽癌
临床与病理
我国南方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好发于鼻咽侧壁(咽隐窝)和顶壁 发病因素:遗传、EB病毒、环境等 早期症状隐蔽,鼻塞、耳鸣、耳闷、涕中带血,
有时先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而就诊
18
咽部-鼻咽癌
临床与病理
起源:呼吸道柱状上皮,分鳞癌、腺癌、未分化癌 蔓延途径:
向前:经鼻后孔入鼻腔,还可侵犯翼腭窝; 向前上:经眶下裂入眶尖,球后; 向上:蝶窦、斜坡、经颅底卵圆孔、破裂孔进入海绵窦; 向外:咽旁间隙、翼内外肌、咬肌、颞下窝; 向后外方:颈动脉鞘 向下:口腔(软腭、扁桃体) 向后:椎前肌肉及筋膜
鼻咽侧壁增厚、鼻咽腔内软组织肿块:>12mm 咽旁间隙狭窄,咽周肌群侵犯 继发表现:咽鼓管开口闭塞致同侧分泌性中耳炎 颅底骨质破坏:沿神经、血管间隙蔓延,致颅底骨性
孔道扩大或破坏,卵圆孔、破裂孔等(优于MR) 颅内侵犯:累及海绵窦、颞叶、桥小脑角区 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密度不均 淋巴结转移:早期即可发生
缺乏弹性 属良性,但无包膜具有侵袭性,可压迫及破
坏邻近骨质,侵入鼻窦、眼眶、翼腭窝等 反复大量出血
12
咽部-鼻咽部纤维血管瘤
CT
鼻咽顶部软组织肿块,与肌肉组织分界不清 肿瘤侵犯范围可以非常广泛,侵入翼腭窝最为
常见,也可侵入颞下窝、上颌窦后外壁、眼眶 有明显增强及延时增强效应(特征) 可压迫破坏邻近结构
19
向前正中
后鼻孔、 鼻中隔 以及翼突
向上方
蝶骨底、 蝶 窦、蝶鞍 、海 绵窦
向后外方
动脉鞘区
向前上方
筛窦、眼 眶 及球后
09:22
肿块
向后上方
枕骨斜坡 —后颅 窝
向外侧方
茎突前间 隙、翼 内外 肌、上颌 窦、咬 肌、颞 下窝
向下 软硬腭、悬雍垂、扁桃体 20
咽部-鼻咽癌
CT
鼻咽腔变形,不对称:一侧咽隐窝消失,变平为最常 见的早期表现
5
正常CT表现
鼻咽部
咽鼓管咽口:隆突前方凹陷 咽鼓管隆突(圆枕) 咽隐窝:隆突后方斜形裂隙 头长肌:咽后间隙 咽旁间隙:咽侧壁外侧,含脂肪组织
6
咽鼓管咽口、圆枕、咽隐窝
7
8
正常MRI表现
鼻咽部:MR具有良好的组织分辨
率,能显示粘膜、肌肉、肌间隙、 血管等结构
咽腔、粘膜:T1略高信号,T2高信号,增 强后明显强化
前壁:鼻后孔及鼻中隔后缘 顶壁:蝶骨体和枕骨斜坡 侧壁:左右对称,咽鼓管咽口、圆枕、咽隐窝 后壁:枕骨基底、C1,2
口咽:上起软腭,下至会厌游离缘,是呼吸和消化的
共同通道。前方依次为软腭舌面、舌根、会厌
4
4
1 7 6
2 5
3
1. 鼻咽 2. 口咽 3. 喉咽 4. 蝶窦 5. 颈椎 6. 舌 7. 软腭
头颈部影像诊断-2
主要内容
眼和眼眶 鼻腔和鼻窦 耳部(颞骨) 口腔颌面部 咽部(鼻咽、口咽) 喉部 颈部(甲状腺、颈部间隙) 颅底和颅神经
2
咽
部
3
咽部的解剖
范围:上起颅底,下达第6颈椎平面。前壁不完整,
分别通入鼻腔、口腔和喉腔;后壁借疏松结缔组织连 于椎前筋膜
鼻咽:上起颅底、下至软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