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doc
宏观经济心得(精品5篇)
![宏观经济心得(精品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bffb7e6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d8.png)
宏观经济心得(精品5篇)宏观经济心得篇1宏观经济学习心得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宏观经济是指整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运行情况,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财政状况等方面。
宏观经济学习心得是指在学习宏观经济知识后所获得的感受和收获。
在学习宏观经济知识之前,我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情况并不是很了解。
但是,通过学习宏观经济知识,我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宏观经济学习让我更好地理解了经济增长的概念。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加。
在学习宏观经济知识后,我了解到经济增长是由消费、投资、政府支出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通过学习这些因素,我对于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其次,宏观经济学习让我更好地理解了通货膨胀的概念。
通货膨胀是指一个国家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
在学习宏观经济知识后,我了解到通货膨胀是由货币供应量、需求量、劳动生产率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通过学习这些因素,我对于通货膨胀的内在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宏观经济学习还让我更好地理解了失业率的概念。
失业率是指一个国家失业人口的比例。
在学习宏观经济知识后,我了解到失业率是由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经济周期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通过学习这些因素,我对于失业率的内在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最后,宏观经济学习还让我更好地理解了财政状况的概念。
财政状况是指一个国家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状况。
在学习宏观经济知识后,我了解到财政状况是由税收、政府支出、债务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通过学习这些因素,我对于财政状况的内在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总之,宏观经济学习让我更好地理解了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情况,让我更好地把握了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财政状况等方面的内在机制。
这些知识对于我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宏观经济心得篇2宏观经济学习心得导言宏观经济是我在经济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通用18篇)
![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通用18篇)](https://img.taocdn.com/s3/m/b2470527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f.png)
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通用18篇)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篇1这号有空将宏观一书过了一遍。
要说宏观经济学必然要提到新古典经济学,在新古典经济学那里,市场是出清的,充分就业,利率决定了投资等于储蓄,工资决定了劳动力市场出清,货币是中性的,政府对经济不加干预除货币政策外;因此,很长时间以来西方国家都是禀承新古典经济学的主张,直到1930年时间的经济大萧条,促使人们不仅从现实上解决经济萧条,而且让经济学家深入的思考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适用性及其存在的缺陷。
这一时期凯恩斯宏观经济应运而生,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中的总产出按照短边原则来决定:如果价格在短期内不能进行调整,总产将服从Y=min(D,S),在总产出受到总需求的约束下,产出应当由总需求决定Y=D,这是其一;其二,新古典经济学坚持的古典二分法在这一时间失效,因此,凯恩期宏观经济学成为主导。
据此,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几个基本假定我们可以做一上粗略的归纳:第一,有效需求不足,与新古典经济学的供给自行创造需求刚好相对;第二,价格在短期内具有刚性;第三,社会中存在着非自愿就业。
在这样一些基本假定下,凯恩斯提出了需求管理政策,其后,希克斯与汉森创造性的发明了IS—LM模型用于分析宏观经济均衡时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利率与产出情况,以及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的效应。
理论模型的成立需要利用经验证据来证明,Philips曲线正是对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经验支持,Philips曲线的确定使得政府可以自由地在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进行最优选择。
但是,进入到197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出现的滞胀现象表明Philips曲线消失,经济中供给不足而非需求不足的现象更为明显,因此,古典经济学的复兴与Philips曲线的消失,使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在这一时间陷入困境。
围绕这一问题的研究比较值得注意的是:适应性预期、自然率假说以及理性预期假说。
根据适应性预期假说,菲尔普斯与弗里德曼独立地将预期引入Philips曲线后有,,通常称之为附加预期的Philips曲线,利用卡根预期进行调整后,其观点为:附加预期的总供给曲线不仅取决于,而且还取决于过去的价格水平,价格水平的变化可以影响预期价格水平,从而影响总供给曲线的位置,Philips 曲线也是如此;自然率假说在适应性预期假说的基础上考虑了长期下,稳态时适应性预期已经转变为完美预期,预期价格水平和预期通货膨胀率交不再发生变化,Philips曲线和准Philips曲线及总供给曲线都将成为一条垂线,此时失业率为0。
宏观经济学读后感
![宏观经济学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eb4326d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a0.png)
宏观经济学读后感在翻开宏观经济学这本书之前,我对经济的理解,还停留在柴米油盐的价格波动,工资的涨跌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上。
但当我真正深入其中,才发现这是一个无比广阔且充满趣味的领域。
宏观经济学,这几个字听起来似乎很高大上,让人感觉有些遥不可及。
但随着一页页的翻阅,我逐渐发现它其实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它不是那种只存在于金融大佬们的会议桌上,或者经济学家们的高深研讨中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影响着我们每一天的生活。
书中提到的各种经济指标,像是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等,一开始让我感觉有些头疼。
这些生硬的名词和复杂的计算方式,差点让我望而却步。
但当我耐下心来,仔细琢磨,却发现它们背后都有着生动的故事。
就拿 GDP 来说吧,以前我只知道这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但却不明白它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
通过书中的讲解,我了解到 GDP 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账本”,记录着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这包括我们吃的面包、穿的衣服、住的房子,甚至是我们享受的各种服务,比如理发、看病等等。
想象一下,如果把一个国家看作是一个巨大的工厂,那么 GDP 就是这个工厂在一段时间内生产出来的所有“产品”的总价值。
这个“工厂”里有无数的“生产线”,有的在生产食品,有的在制造汽车,有的在提供教育服务,而 GDP 就是把这些五花八门的“产品”价值统统加起来得到的数字。
再来说说通货膨胀率。
以前听到这个词,就觉得它是个让人心慌的东西,好像会偷偷地把我们的钱变得不值钱。
但现在我明白了,通货膨胀有时候就像是一个调皮的小精灵,悄悄地改变着商品的价格。
比如说,以前 10 块钱能买一大包薯片,现在可能只能买半包了。
这就是通货膨胀在作祟。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去菜市场买菜。
妈妈一边挑选着蔬菜,一边抱怨着:“这菜价涨得也太快了,上个月西红柿还两块钱一斤,这个月就三块五了!”我当时就在想,这是不是就是通货膨胀的表现呢?后来我查了资料,发现菜价的上涨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比如季节变化导致供应减少,运输成本增加,或者是整体的物价水平上升。
宏观经济学读后感
![宏观经济学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b15abcb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0f.png)
宏观经济学读后感宏观经济学,这门看似高深莫测的学科,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社会发展乃至全球经济格局紧密相连。
在深入学习和研读了相关的宏观经济学著作后,我深受启发,也有了许多深刻的感悟。
宏观经济学首先让我对经济的整体运行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它不再局限于个体的消费和生产决策,而是将视角扩大到整个国家乃至全球的经济层面。
它研究的是诸如国民收入、就业水平、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宏观经济变量,这些变量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复杂而又动态的经济系统。
在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让我印象深刻。
通过了解GDP(国内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的计算方式,我明白了经济活动的总量是如何被衡量和统计的。
这不仅让我们能够直观地了解一个国家经济的规模和发展速度,还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例如,当 GDP 增长放缓时,政府可能会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
就业问题一直是宏观经济学关注的焦点之一。
失业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的健康状况和社会的稳定程度。
学习宏观经济学让我明白了失业的不同类型,如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市场的正常流动和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是不可避免的;结构性失业则是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使得某些行业的劳动力需求下降,而另一些行业的劳动力需求上升,如果劳动者的技能不能及时适应这种变化,就会导致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则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在经济衰退时期,企业减少生产和投资,导致大量人员失业。
为了降低失业率,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加强职业培训、促进产业升级、优化就业服务等。
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物价的持续上涨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还会对经济的稳定发展造成威胁。
温和的通货膨胀可能有助于刺激经济增长,但过高的通货膨胀则会带来诸多问题,如货币贬值、财富分配不均、经济秩序混乱等。
政府通常会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的稳定。
宏观经济学读后感
![宏观经济学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35d8e72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0b.png)
宏观经济学读后感在接触宏观经济学之前,我对经济的理解就像在迷雾中摸索,只能看到眼前的一小片景象,对整体的经济运行毫无头绪。
但当我真正深入学习宏观经济学这门学科之后,我仿佛被赋予了一双能够穿透迷雾的眼睛,开始看到经济世界的全貌。
宏观经济学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拼图游戏,它把各种经济现象、政策、数据等零散的碎片整合在一起,构成一幅完整而清晰的画面。
在这个画面中,我看到了国民收入的波动,通货膨胀的压力,失业率的起伏,以及政府和央行在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关于经济周期的部分。
经济周期就像是经济世界的“心跳”,有时强劲有力,有时又虚弱无力。
我想到了我家附近的那个商业街,前几年经济繁荣的时候,那里简直是热闹非凡。
新的店铺一家接着一家开,人来人往,生意兴隆。
特别是那家小小的咖啡店,总是挤满了人。
老板忙得不亦乐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还雇了好几个员工。
可后来,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整个商业街都变得冷清了许多。
咖啡店的客人少了一大半,老板不得不裁员,自己一个人在店里苦苦支撑,脸上满是愁容。
从这个小小的商业街,我看到了经济周期对普通人生活的巨大影响。
繁荣时期,大家都充满了希望,纷纷投资创业,消费也旺盛;而衰退时期,人们变得谨慎,企业缩减规模,失业率上升。
这让我深刻地理解到,宏观经济的波动并不是抽象的数字变化,而是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
再比如说通货膨胀。
以前对于物价的上涨,我只是简单地觉得东西变贵了,生活成本增加了。
但通过宏观经济学,我明白了通货膨胀背后复杂的经济机制。
有一段时间,猪肉价格飙升,家里餐桌上的猪肉明显变少了。
妈妈总是抱怨说:“这猪肉价涨得也太离谱了,都快吃不起啦!”不仅是猪肉,其他的生活用品价格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那段时间,大家都在讨论物价的问题,感觉钱越来越不值钱了。
而宏观经济学告诉我,通货膨胀不仅仅是物价的上涨,还可能与货币供应量、需求拉动、成本推动等多种因素有关。
政府需要通过各种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的稳定,以保障人们的生活水平。
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精选14篇)
![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精选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c5361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0e.png)
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精选14篇)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篇1我很喜欢经济。
这并不是一句空话,对于一个想挣大钱的人来说!没有什么途径能比这挣钱更快的了!所以我一开始还是很喜欢关于经济之类的学科的!在这个学科中,我起码知道了一些基本的经济学的相关术语,比如说:“GDP”,“GNP”,“NI”等术语!明白了在宏观经济中投资和储蓄的关系!也知晓了什么叫“节俭悖论”知道了“奥肯定律”,“菲利普斯曲线”等。
同时也知晓了什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它们有怎么样的作用!虽说知道了这些,但在自己去解释相关的经济学原理时,还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所以然!总是觉得自己学得用处不是很大!记得自己大一学习网页制作时,老师告诉我们有用,可是在我们结业时,老师却告诉我们说:“你们学的还是最基础的东西,真的要有使用价值,还是要在大二学习更深的理论才有用处!”当时,真的感到无语!顿时心情低落万丈!明白最后也只是自己的一个学分罢了!并没有让我真的学到实用的!因为都是皮毛!就像我们数据库老师告诉我们的一样,我的教学任务只是让你们知道这门课是怎么回事,带你们入门,至于以后怎么办,那就是你们的“F1”了!虽说,学习是自己的事,自己应该主动的学习,但真的这样,中国的大学还有什么用!?我想我们大部分人之所以上课玩手机就是这种心理:不知道自己学得到底可以干什么!对自己有没有用!老师您可能认为您上课给我们强调怎么怎么的有用,但您是站在自己系统的角度来讲的!对于我们学习宏观或者微观,我们却不是那么系统,我们只是知道我们有这门课,而且这门课也不是我们自己选的,而且我们学完之后,如果非这门专业,我们也不会接受过多的系统教育,就会出现我之前出现的那种情况!让我们不由自主的失去学习的激情,知道学了也没有什么用处,还不如静下心来,自己多看看八卦呢!所以我们只有一贯的知识,我们才能够真的明晓我们学得意义!当然,这也不是老师您所左右的!这在可以解释为何每年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失业大学生,因为他们的大学真的没有给予他们所需的,供求和需求之间隔着深深的不可逾越的壕沟!还有的就是我们的现在宏观经济的考试模式,它给我的启发特别大。
学习宏观经济学感想(含五篇)
![学习宏观经济学感想(含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29fa1b51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95.png)
学习宏观经济学感想(含五篇)第一篇:学习宏观经济学感想宏观经济学学习感想与微观经济学相同,我们已经学习过初级宏观经济学和中级宏观经济学,两本书都是曼昆所做,曼昆的经济书籍语言较为顺畅,并且简单易懂,相对于微观经济学个人觉得宏观经济学从学习难度上更为简单一些,所接触的数学模型较少,更多的是理解性的概念问题。
学习宏观需要我们从整体角度出发,具有一定分析能力,为我们分析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奠定了理论基础。
宏观经济学探讨的是国民经济总体的运行规律,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主要根据时间节点来分,分为古典理论即考虑在长期中的经济,增长理论即超长期中的经济和经济周期理论即短期中的经济。
初级宏观经济学主要以侧重介绍一些宏观经济理论概念为主,国民经济核算的指标和公式,基本的IS--LM模型,AD--AS模型,然后就是围绕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比如我们熟知的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以及组成,物价水平等等,在由此展开一系列均衡的讨论。
之后讨论了一国经济增长率是凭借什么来维持,讨论货币金融,以及存在的失业问题。
之后将假设的封闭的市场变为具有贸易的开放市场,但是初级很少谈及经济增长。
而中级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的深化通过索洛模型、锋刃模型等进行深层次说明;对宏观经济学流派之间的争议和共识进行讨论,还有,将通过膨胀和失业用更多的模型和公式体现出来。
特别是菲利普斯曲线的短期和长期推导,这都是初级宏观没涉及到的。
其实通过学习宏观经济学我们也可以与微观进行比较,宏观是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而微观则是研究个体的经济行为,微观是在研究资源的最优配置,而宏观则是在资源最优化配置的基础之上研究如何将资源充分的利用。
可以看出学习微观是学习宏观的基础。
微观是最贴近生活的经济学,帮助我们做出经济决策,而宏观则是需要我们有一颗兼济天下的心,我们更应该将我们的关注点放在一个国家的发展问题,去了解我们国家与周边国家之间的联系。
宏观经济学读后感
![宏观经济学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4eb835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20.png)
宏观经济学读后感在翻开宏观经济学这本书之前,我对经济的认知还停留在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工资收入和简单的消费支出上。
然而,当我真正深入到宏观经济学的世界里,才发现这是一个充满了奇妙和复杂的领域,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谜团,等待着我去一点点解开。
宏观经济学让我看到了经济运行的全貌,不再是局限于个人的小账本,而是整个国家乃至全球的经济大舞台。
它探讨的是那些影响着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宏观经济变量,比如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等。
就拿GDP 来说吧,以前我只知道国家经济在发展,生活越来越好,但却不知道这背后的衡量标准就是 GDP 。
通过学习宏观经济学,我明白了 GDP 可不是简单地把所有东西的价值加起来。
它要考虑的东西可多了,像只计算最终产品,不能把生产面包的面粉价值和面包的价值都算进去,不然就重复啦。
这让我想起有一次和朋友讨论我们城市的发展,朋友说:“看咱们这高楼大厦越来越多,肯定经济发展得不错。
” 当时我还不太明白,现在我就可以告诉他,不能光看表面的建筑,还得看这些建筑所产生的最终价值,以及对整个城市 GDP 的真正贡献。
还有通货膨胀率,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又不得不关注的东西。
记得有段时间,我发现菜市场的菜价一个劲儿地涨,以前 10 块钱能买一堆菜,后来只能买几样。
我就纳闷了,这钱咋越来越不值钱了呢?学了宏观经济学才知道,这可能就是通货膨胀在作祟。
当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实际的需求,物价就会上涨,钱就变得不那么“值钱”了。
那段时间,我买东西都得精打细算,心里盼着这通货膨胀能快点降下来,让我的钱包能喘口气。
说到失业率,这更是一个和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指标。
我家有个亲戚,前两年工厂效益不好,他被裁员了。
那段时间他整天愁眉苦脸,到处找工作。
家里的气氛也变得很压抑,孩子上学要钱,老人看病要钱,可没了工作,这经济来源一下子就断了。
这让我深深感受到,失业率的一点点变化,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可能就是一场巨大的风暴。
《宏观经济学》读后感
![《宏观经济学》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3e8ed80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89.png)
《宏观经济学》读后感篇一《宏观经济学》读后感哎呀,读了这本《宏观经济学》,我真是感触颇多啊!一开始,我觉得这书可能会特别枯燥,毕竟经济这东西,听着就挺高大上,挺复杂的。
但没想到,读着读着,我居然被吸引进去了。
也许是因为它里面讲的那些经济现象和规律,跟咱们的生活其实息息相关。
比如说,书里提到的通货膨胀,这玩意儿我之前就觉得离我很远,可仔细想想,我咋能感觉不到呢?物价涨得那么快,钱好像越来越不值钱了,这不就是通货膨胀的影响吗?还有那什么经济增长,国家发展得快不快,不就看经济能不能持续增长嘛。
不过,读的过程中我也有犯迷糊的时候。
那些复杂的模型和公式,真的让我头大。
我就想啊,这些东西真的能准确预测经济的走向吗?可能能吧,但也许又不能,毕竟经济这东西,受到太多因素的影响了。
我觉得吧,宏观经济学就像一个巨大的拼图,每个理论和概念都是一块拼图,拼在一起才能看清整个经济的面貌。
但有时候,我又觉得自己拼得乱七八糟的,好多地方都对不上。
但是,这一路读下来,我还是收获满满的。
起码我对经济有了更深的认识,不再是以前那个啥都不懂的小白啦。
我觉得以后再看新闻里说的那些经济政策,我可能就能明白个一二了。
你们说,学了宏观经济学,我是不是能变成理财小能手呢?哈哈,也许吧!篇二《宏观经济学》读后感哇塞,《宏观经济学》这本书,可真是让我又爱又恨啊!刚开始翻开的时候,我心里还在嘀咕:“这能看懂吗?”结果呢,越看越觉得有意思。
你说奇怪不奇怪,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表,居然也能让我沉迷其中。
书里讲的宏观经济的调控,我就在想,国家就像一个超级大管家,得时刻操心着经济这摊子事儿。
一会儿要刺激消费,一会儿要控制货币供应量,这难度可不比咱们解数学题小啊!不过,有时候我也挺疑惑的。
那些经济学家们提出的理论,真的能在现实中完美应用吗?也许理论是美好的,但实际情况却复杂得多。
比如说,经济衰退的时候,按照理论应该采取这样那样的措施,可真实施起来,效果就一定好吗?我觉得不一定。
宏观经济课心得体会及感悟大全(20篇)
![宏观经济课心得体会及感悟大全(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30400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4c.png)
宏观经济课心得体会及感悟大全(20篇)宏观经济课心得体会总结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整体经济活动以及宏观经济现象的规律性和内在联系。
作为一个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在参加宏观经济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我对宏观经济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在这门课里,我学到了很多重要的知识和理论,同时也有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首先,在宏观经济课上,我学习到了宏观经济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假设,如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失业率等。
通过学习这些基本概念,我对宏观经济现象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
同时,老师也向我们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和模型,如凯恩斯主义、新古典主义等。
这些理论和模型为我们分析宏观经济问题提供了有力工具。
其次,宏观经济课程还帮助我了解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宏观经济政策的种类和目标。
比如,货币政策的调节货币供应和利率水平,以达到稳定物价和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财政政策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活动等。
这些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维持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至关重要。
此外,在宏观经济课程中,我学到了经济指标的分析和应用。
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一些重要的经济指标,如GDP、CPI、PPI等。
通过分析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宏观经济的总体状况,并且预测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
同时,这些经济指标也是政府和企业制定决策的重要依据。
最后,宏观经济课程对我个人的思维方式和分析能力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宏观经济学中,我们需要学会运用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来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对各种经济理论和模型的学习,我逐渐掌握了一种综合分析的方法,并且能够将它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对于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通过参加宏观经济课程的学习,我对宏观经济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在课程中,我学到了宏观经济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并且学会了分析和应用经济指标。
2024年宏观经济学学习总结
![2024年宏观经济学学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e8c72d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13.png)
2024年宏观经济学学习总结2024年,我在大学学习宏观经济学的一年中,我深入学习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并且对于宏观经济的研究方法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学习,我从宏观经济学中获得了许多重要的见解和知识,我将在下面进行总结。
首先,在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中,我学会了如何分析国民经济的总体运行状况。
通过学习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和GDP的测算,我了解了一个国家经济的总体规模和增长速度如何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
其次,我学习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法。
通过学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原理和运作机制,我了解了不同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和调控作用。
我也学会了如何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应对经济波动和危机,以及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第三,我深入学习了宏观经济的结构性变革和经济转型的问题。
通过学习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理论和实践,我了解了一个国家经济结构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挑战。
我也学会了如何通过改革和创新来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以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我学习了宏观经济学在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国际贸易的理论和实践,我了解了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和模式,以及国际贸易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和利益。
我也了解了国际金融和汇率制度对国际经济的影响和调控作用。
最后,通过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我不仅获得了宽广的经济学知识,还获得了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我学会了如何收集和分析经济数据,并运用经济模型和理论来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宏观经济学的知识和工具,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经济问题。
总的来说,2024年是我学习宏观经济学的一年,我通过深入学习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获得了许多重要的见解和知识。
通过学习,我不仅提高了对宏观经济的理解和把握,也提升了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宏观经济学,以应对未来的经济挑战及机遇。
宏观经济学读后感
![宏观经济学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ae0898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08.png)
宏观经济学读后感在翻开宏观经济学这本书之前,我对经济的理解还停留在一些简单的日常消费和赚钱存钱的概念上。
然而,当我真正深入其中,才发现这是一个充满了奇妙和复杂的世界。
宏观经济学,这几个字听起来就让人感觉严肃、高深,似乎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很遥远。
但当我一页页读下去,我发现它其实就像一个隐藏在幕后的导演,默默操控着我们生活的大舞台。
书中那些密密麻麻的图表和公式,一开始着实让我头疼。
但当我耐下心来,一点点去理解,去思考,我仿佛能看到经济的脉搏在跳动。
它不是冰冷的数字和理论,而是实实在在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比如说,通货膨胀这个概念。
以前我只知道物价上涨,钱不值钱了,但从书中我了解到了它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原来,不仅仅是东西变贵这么简单,还和货币供应量、经济增长速度、市场供求关系等等因素密切相关。
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猪肉价格突然飙升,那段时间大家都在抱怨吃不起猪肉。
当时只觉得是猪肉供应出了问题,现在才明白,这背后其实是宏观经济在起作用。
当时的市场供求失衡,加上一些宏观政策的影响,导致了猪肉价格的大幅波动。
那段时间,家里做饭都要精打细算,每次去菜市场买肉都要犹豫再三,就盼着价格能早点降下来。
还有经济周期这个概念,也让我感触颇深。
经济有时候繁荣,有时候衰退,就像人生一样有起有落。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家附近的那条商业街。
前几年经济形势好的时候,新店铺一家接一家地开,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可这两年,经济形势不太好,很多店铺都关门大吉了,门上贴着“旺铺转租”的纸条,在风中显得有些凄凉。
那些曾经生意红火的老板们,如今也满脸愁容。
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宏观经济的变化对普通人的生活影响是如此之大。
再说说宏观经济政策。
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舵手,努力让经济这艘大船平稳前行。
记得有一次,国家出台了一项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发展。
我表哥的公司就受益于这项政策,加大了研发投入,引进了新的技术和设备,公司的发展蒸蒸日上。
宏观经济学读后感
![宏观经济学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0abfa99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4e.png)
宏观经济学读后感在接触宏观经济学之前,我一直觉得这是一门高深莫测、充满各种复杂公式和理论的学科。
然而,当我真正深入其中,才发现它并非只是枯燥的数字和图表,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影响着我们日常的点点滴滴。
宏观经济学让我对整个经济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
以前,我看新闻里说的 GDP 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等,都只是一知半解,觉得那是距离自己很遥远的事情。
但通过学习,我明白了这些宏观经济指标背后所代表的意义,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就拿通货膨胀来说吧,以前我只知道物价上涨了,钱不值钱了。
但现在我清楚地知道,通货膨胀不仅仅是物价的简单上升,它还涉及到货币供应量、市场需求、生产成本等诸多因素。
当通货膨胀率过高时,人们的生活成本会增加,储蓄的价值会缩水。
我想起了去年,猪肉价格一路飙升,原本十几块一斤的猪肉,居然涨到了三十多块。
那段时间,家里餐桌上的红烧肉都变得稀罕了。
妈妈每次去菜市场,都要为了几块钱和摊主讨价还价半天。
这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通货膨胀对我们生活的直接影响。
还有失业率,以前觉得这只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
但现在我知道,每一个百分点的失业率上升,都意味着无数家庭的经济压力增大,无数人的梦想和希望受到挫折。
我家隔壁的大哥,原本在一家工厂上班,干得好好的。
可去年因为经济形势不好,工厂订单减少,不得不裁员。
大哥就这样失业了,他每天都愁眉苦脸的,四处找工作。
家里的孩子要上学,老人要吃药,经济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
那段时间,他们家的气氛都很压抑,嫂子也总是唉声叹气的。
宏观经济学还让我明白了经济政策的重要性。
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就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舵手,在波涛汹涌的经济海洋中引领着船只前行。
比如,在经济衰退时,政府会采取减税、增加政府支出等财政政策,以及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等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
而在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压力较大时,政府则会采取相反的政策措施,给经济降温。
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精选3篇)
![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46657608a1284ac9504347.png)
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精选3篇)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一: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体会首先,感谢教育部提供这次学习机会,短短的三天的学习,不仅聆听到了叶航老师深入浅出的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同时丰富了一些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历史,和宏观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前沿。
现将主要收获总结如下:一、宏观经济学的课程教学。
宏观经济学课程与微观经济学最大的区别就是微观经济学体系比较严谨和完整,而宏观经济学观点庞杂,学派林立,争论较大。
如何准确把握这些观点的分歧,向学生们呈现学派之间的差异很是关键。
叶航老师主要介绍了索罗模型和哈罗德-多玛模型关于经济收敛性问题的分歧,在分歧点介绍和明晰的过程中,不仅促使自己深入思考这些模型的出发点和假设前提,而且还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比较,培养学生们求异思维。
此外,宏观经济学与现实经济现实联系比较密切,如何运用这些理论来剖析现实经济运行,也是课堂教学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平时我们学校经济系教研室老师也很注重这一点,关注现实发生的事情,讲述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兴趣,另一方面能够促使学生从书本知识走出来,将书读薄,将书读活。
以叶航老师在串讲《我国宏观调控30年》为例,叶航老师以前后15年来对比分析了我国30年宏观调控的历史演进,坚信了宏观经济学必须有微观基础,不同的微观基础—--居民偏好和企业约束---将成为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和抓手。
关于教学课件方面,叶航老师也给了很好的启示。
以介绍菲利普斯曲线为例,结合弗里德曼的铅笔商的故事,配合课件动画效果,绝妙的展示了货币主义学派的通胀现象归根结底就是货币发行的这一观点。
二、宏观经济方面的研究体会在课堂上,叶航老师在串讲《我国宏观调控30年》过程中,体会到叶老师对经济运行把握的独到之处。
将gdp和cpi波动曲线放在一起,看到许多有趣的现象。
第一是gdp和cpi 高度相关,还没有出现西方国家的滞涨现象,并根据gdp波动将趋于收敛而cpi波动趋于发散的现象,大胆提出了滞涨是一国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的假设。
宏观经济学读后感
![宏观经济学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34c1552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67.png)
宏观经济学读后感宏观经济学,这门看似高深莫测的学科,在我深入研读之后,为我打开了一扇理解经济运行规律的全新大门。
在接触宏观经济学之前,我对经济的认知往往局限于日常的消费和工作所得。
我只知道物价有时上涨,有时下跌;工作机会有时多,有时少。
然而,宏观经济学让我看到了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相互关联。
书中关于国民经济核算的部分让我印象深刻。
以前,我只知道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但不明白这个数字是如何得来的。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计算方法,以及它所涵盖的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等各个方面。
这使我明白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不仅仅取决于生产的多少商品和服务,还与消费的活跃度、投资的规模以及国际贸易的平衡等因素息息相关。
经济周期的理论也让我深受启发。
经济的繁荣与衰退并非偶然,而是有着内在的规律和驱动因素。
在经济繁荣时,就业充分,企业盈利增加,人们消费意愿强烈;而在经济衰退时,失业率上升,企业面临困境,消费者信心不足。
这种周期性的波动让我认识到,经济的发展并非一直直线上升,而是在起伏中前行。
政府和企业需要根据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策略,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宏观经济政策的探讨更是让我对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财政政策通过调整政府的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货币政策则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调控经济。
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而在经济过热时,则可以采取紧缩性的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
这让我明白了政府的决策对于经济运行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关注政府的政策动向和其对经济的影响。
同时,宏观经济学还让我思考了国际贸易和汇率的重要性。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国际贸易的顺畅与否直接影响着各国的经济发展。
汇率的波动不仅影响着进出口贸易,还会对国内的物价和金融市场产生冲击。
一个国家的贸易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和自身的发展需求。
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总结
![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3e3c12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4b.png)
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总结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规律和机制。
在学习宏观经济学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政府在宏观经济中的角色和作用。
首先,在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中,我意识到了经济活动的复杂性。
经济活动涉及到各个方面,包括生产、消费、投资、就业等。
这些方面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形成复杂的经济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各个变量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而且还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因此,要全面理解和准确预测经济的走势和发展变得非常困难。
宏观经济学通过研究经济活动的规律和机制,提供了一种框架和方法来理解和解释经济现象的复杂性。
其次,在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中,我认识到了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
经济活动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包括政策变化、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等。
这些因素都是变化的,难以预测和控制。
因此,经济的走势和发展往往是不确定的。
宏观经济学研究如何应对和适应这种不确定性,并提供了一些分析工具和方法,如概率统计和风险管理。
通过这些工具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
此外,在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中,我也认识到了政府在宏观经济中的角色和作用。
政府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手段来调控经济,维护经济稳定和增长。
货币政策主要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调控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
财政政策主要通过调节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活动,调控需求和资源配置。
政府还可以通过产业政策、社保政策等来促进产业升级和改善社会福利。
政府的作用是在宏观经济中至关重要的,它可以通过调节经济活动来实现经济稳定和社会发展。
总的来说,宏观经济学学习给了我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经济活动的机制和规律。
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经济预测和决策变得困难,但是宏观经济学提供了一种分析框架和工具来应对这些挑战。
同时,政府在宏观经济中的角色和作用也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通过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经济运行的复杂性和政府的重要性,这对我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总结范文
![2024年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d797908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5.png)
2024年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总结范文____年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总结____年注定是一个充满变数和不确定性的年份。
面对全球经济的巨大挑战和变动,我开始深入学习宏观经济学,以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当前的经济形势。
在学习宏观经济学的过程中,我收获了许多知识和经验,也深刻认识到经济学对于我们理解和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重要性。
在此,我将就我所学到的一些重点进行总结和分享。
首先,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模型是理解和分析经济运行的基础。
通过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模型,我了解了整体经济运行的规律和机制。
例如,我理解了国民经济总量的概念、GDP的计算方法、经济增长和衰退的原因等。
这些知识使我能够更好地了解经济的基本运行情况,为未来的决策和规划提供了参考依据。
其次,我认识到经济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影响。
在研究宏观经济时,我学习了不同的经济政策工具和策略,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
我了解到这些政策工具的运用对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影响。
例如,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调整利率和货币供应来影响经济活动,财政政策可以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增长。
这些知识使我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更加敏感,能够更好地理解政府的政策举措,并对其效果进行合理评估。
另外,对经济的长期发展和可持续性也成为我学习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关注点。
在学习中,我了解到经济增长不仅仅是国民经济总量的增加,还应关注经济的质量、环境和社会公平等方面。
只有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确保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稳定。
因此,我学会了关注和分析相关的指标和数据,如环境污染指数、生活水平指数等,以此为参考来评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此外,我还深入了解了宏观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应用。
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与其他学科如政治学、社会学、人口学等有着紧密联系。
我意识到了它们相互之间的影响和相互作用。
例如,政治因素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不能忽视,社会因素也会对宏观经济形势产生重要影响。
宏观经济学读后感
![宏观经济学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7ce4e68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31.png)
宏观经济学读后感在翻开宏观经济学这本书之前,我对经济的理解还停留在日常生活中柴米油盐的价格波动,以及工资收入的增减变化上。
然而,当我真正深入其中,才发现这门学科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藏,里面蕴含着无数关于社会经济运行的秘密。
宏观经济学让我仿佛戴上了一副特殊的眼镜,透过它,我看到了一个更为广阔和复杂的经济世界。
它不再仅仅是个人的收支平衡,而是整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的脉搏跳动。
它研究的是国民收入、就业水平、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这些看似遥远却又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大问题。
书中对于经济周期的探讨让我印象极为深刻。
经济的繁荣与衰退,就像四季的更替一样,有其自身的规律。
在繁荣时期,企业盈利丰厚,就业机会充足,人们的消费欲望高涨;而在衰退时期,企业面临困境,失业率上升,人们开始收紧钱包。
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那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当时,我身边的许多亲戚朋友都受到了影响。
我的叔叔经营着一家小型的加工厂,在经济繁荣的时候,订单源源不断,工厂不断扩大规模,还招聘了不少新员工。
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订单急剧减少,产品积压,资金周转困难。
叔叔不得不裁减员工,缩小生产规模,那段时间,他整个人都变得十分焦虑和疲惫。
家里的经济状况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父母原本计划换一辆新车,但由于经济形势不好,他们决定推迟这个计划。
而且,爸爸在公司里也面临着更大的工作压力,因为公司为了降低成本,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
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不仅仅是一个个个体的困境,而是整个经济系统出现了问题。
消费需求下降,投资减少,导致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
政府和央行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试图刺激经济复苏。
另外,书中关于通货膨胀的论述也让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货膨胀就像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悄悄地偷走我们的财富。
记得有一段时间,物价上涨得特别厉害。
去菜市场买菜,发现同样的钱能买到的东西越来越少。
尤其是猪肉的价格,简直像是坐了火箭一样飙升。
以前十几块钱一斤的猪肉,一下子涨到了三十多块。
2023年宏观经济学的心得体会(十四篇)2023年
![2023年宏观经济学的心得体会(十四篇)2023年](https://img.taocdn.com/s3/m/a088e96d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c0.png)
2023年宏观经济学的心得体会(十四篇)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宏观经济学的心得体会篇一一,理论基础仍是重点当然宏观经济理论的学习仍旧是基础,凯恩斯的理论仍旧是学习的重点。
随着经济的进展,在肯定的时期产生了一些凯恩斯主义无法解决的问题,凯恩斯主义一度走入低谷,但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进展趋势是凯恩斯主义将重新受到重视,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信任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靠拢,新增长理论将连续是一个讨论热点,不远的将来宏观经济学将消失新的综合。
二,宏观经济问题的关注和理论的应用在本课的学习中着重讲到了宏观经济学关注的问题:首先,经济的增长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我国的经济增长现状为例。
现阶段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可是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感觉到财宝的相应快速增加,甚至感觉在缩水。
究竟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能持续多久?这个问题从乐观和悲观两方面来分析,并从两种观点中分析中国的经济增长的现状。
中国近几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很快,增长百分比在10%左右,但是人们始终对现在反应经济增长的gdp的核算是否能反应经济的实际增长存在怀疑,所以在学习中我们引入了绿色gdp的核算。
除了对经济增长的关注,我们还对经济周期、失业和通货膨胀等问题都进行了学习,分别以中国的数据作为实例进行了具体的( 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在1998年至现在国家始终采纳稳健的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可以用讨论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is-lm曲线来分析,并且对is-lm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学习。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每一个国家不再可能是完全封闭的,所以is-lm模型进一步扩展为is-lm-bp模型。
这样可以更完善分析各国的经济。
从is-lm模型中还可以推出ad-as曲线,这时价格不再作为一个常量而是作为一个变量来考虑,并且把总供应和总需求结合了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一: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体会首先,感谢教育部提供这次学习机会,短短的三天的学习,不仅聆听到了叶航老师深入浅出的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同时丰富了一些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历史,和宏观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前沿。
现将主要收获总结如下:一、宏观经济学的课程教学。
宏观经济学课程与微观经济学最大的区别就是微观经济学体系比较严谨和完整,而宏观经济学观点庞杂,学派林立,争论较大。
如何准确把握这些观点的分歧,向学生们呈现学派之间的差异很是关键。
叶航老师主要介绍了索罗模型和哈罗德-多玛模型关于经济收敛性问题的分歧,在分歧点介绍和明晰的过程中,不仅促使自己深入思考这些模型的出发点和假设前提,而且还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比较,培养学生们求异思维。
此外,宏观经济学与现实经济现实联系比较密切,如何运用这些理论来剖析现实经济运行,也是课堂教学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平时我们学校经济系教研室老师也很注重这一点,关注现实发生的事情,讲述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兴趣,另一方面能够促使学生从书本知识走出来,将书读薄,将书读活。
以叶航老师在串讲《我国宏观调控 30 年》为例,叶航老师以前后 15 年来对比分析了我国 30 年宏观调控的历史演进,坚信了宏观经济学必须有微观基础,不同的微观基础—--居民偏好和企业约束---将成为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和抓手。
关于教学课件方面,叶航老师也给了很好的启示。
以介绍菲利普斯曲线为例,结合弗里德曼的铅笔商的故事,配合课件动画效果,绝妙的展示了货币主义学派的通胀现象归根结底就是货币发行的这一观点。
二、宏观经济方面的研究体会在课堂上,叶航老师在串讲《我国宏观调控 30 年》过程中,体会到叶老师对经济运行把握的独到之处。
将 GDP 和 CPI 波动曲线放在一起,看到许多有趣的现象。
第一是 GDP 和 CPI 高度相关,还没有出现西方国家的滞涨现象,并根据 GDP 波动将趋于收敛而 CPI 波动趋于发散的现象,大胆提出了滞涨是一国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的假设。
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实证研究的命题。
其次,叶航老师还指出了“利用计算仿真方法来研究宏观经济”将是未来研究的方向,并且展示了自己研究的成果,深有启发。
三、同行讨论在本次学习过程中,很荣幸结识来自不同学校的同行老师,并在课余饭后与之探讨相关问题,不仅收获了友谊,还收获了知识。
>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二: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1586 字)如果说微观经济学是描述个体经济的话,那么宏观就是描述总体经济的;如果说微观的主题是讨论价格是如何决定的话,可以称为价格理论的话,那么宏观的主题就是讨论收入是如何决定的,可以称为收入理论。
这学期对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值得肯定的是,我始终在用着一个踏实认真的态度在学习。
虽然有时老师讲得有些快,有些抽象不容易理解,但是我始终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课下及时看书,每看一句话都要充分理解它的含义,都要弄明白,并一定要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甚至还要和微观经济学联系在一起,比如我学到失业与通货膨胀时想到的微观经济学学到的工资理论,学到宏观生产函数的性质一:总产出随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又联想到微观经济学学到的生产的三个阶段等,并且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思路,而不是单纯地向老师索要答案,这一点比学习微观经济学做得要好。
但是,我对宏观经济学学的学习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概括起来就是思维方式的问题,我并没有充分了解这门学科的特征,这直接导致我没有用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学习这门学科。
例如,绪论提到的宏观经济学是广泛研究各经济总量间关系的科学。
这句话我背的非常熟练,但并没有充分透彻的理解,其实这句话不仅概括了宏观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进一步也告诉我应当用什么思维方式去学习,也就是书中进一步展开的所注重的不是单个经济单位及单一经济变量的变化规律,而是一个国家经济运行中经济活动的总体或宏观经济总量的变动。
看到这里我不禁联想到学到宏观生产函数有两条重要的性质。
第一条:总产出随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第二条:随着总就业量的增加,总产出按递减的比率增加。
当时我想的是为什么没有这样的一种情况:当就业量足够多的时候,产出随着就业量进一步的增加而递减,我感觉我考虑的很有道理,因为在上学期微观中就是这种劳动总产量下降的趋势,但我现在知道了这是在微观经济学中研究单个企业厂商生产活动时考虑的情况,在宏观角度,由于研究的是经济总量,对一个国家来说,总产出不会出现随就业量(投入)的增加而减少,因为一个国家有成千上万企业,不会每个企业都会出现劳动总产量下降的情况,总体也不会出现的。
而且我注意到同样的概念和经济原则可以在宏观和微观分别使用,但不能简单地进行加总和综合,比如:通货膨胀成因中提到的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和成本拉动通货膨胀,后者又分为两种工资推动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通货膨胀。
工资提到工会,利润提到垄断和寡头都是适用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
而前者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则不能很简单的就拨到完全竞争市场上,因为即使是寡头和垄断企业也不能定价太随意,也要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和承受能力。
其次,在绪论中我明白了宏观经济学要研究一般价格水平的决定问题,而不是个别产品的价格决定问题。
一般价格水平,我的理解是价格弹性比较低的一般消费品而不是弹性很高的奢侈品,我又想起了学到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提到的当货币工资不变价格水平上升时,实际工资下降,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将会增加并且大于劳动供给,从而扩大产出。
进一步理解:虽然价格水平上升采购原材料成本高了,也就是生产总成本高了,但只要产成品卖的价钱高于总成本厂商还能获得收益,我当时提出一个设想,假如厂商生产的东西价格弹性大,需求少了,卖不了那么多不就赔了么?书上说的不就不对了吗?现在一想,是我想歪了,宏观经济学一般是不考虑价格弹性的。
再次,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经常做出各种假定,比如假定消费曲线:c=a+by,这种假定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多个消费者的消费总曲线也可以近似为这种关系。
还有很多类似的假定也是我平时没有留意的。
以上就是我学习宏观经济学的最大体会,我还希望,我一开始而不是结课后就能把握学科的特点,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思考研究问题,领悟理解问题快一些,虽然这对我来说可能很艰难,但我一直在努力做到这一点。
现在我思考出一些了,而且我明白了思维方式的问题只有靠自己领悟,自己领悟到了会是一个很好的提高。
>宏观经济学学习心得三:宏观经济学的心得体会>>(2040 字)这几天通过观看录制的华泰联合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陆磊(拥有 10 来年央行政策研究室工作经历)给基金公司基金经理们的讲座,受益匪浅,觉得在陆磊老师 6 个小时的讲座学到的宏观经济学知识比在复旦上半年宏观经济学课程学的东西还多。
总结归纳起来学到的心得有如下几点:第一,学校中学的宏观经济学理论背后都有隐含的假设条件,而课堂讲授知识时过分地注重教条式经济理论和经济学公式的背诵和记忆,忽视了这些经济理论所隐含的假设条件以及逻辑推理过程,结果是运用这些理论分析并预测中国经济宏观经济运行时会产生很大的偏差和错误。
如,在宏观经济学理论中投资需求与利率成反比关系,也就是说当利率上升时,投资需求减少,反之则相反。
这个关系成立的前提条件是投资部门主要是私有部门,他们做出的投资决策是理性的,它会权衡投资项目的收益率与贷款利率之间的大小,如果贷款利率提高,那么那些收益率较低的项目由于无利可图而终止。
但在中国国有企业占据了中国的大半江山,它们存在着道德风险,即这些国企的管理层做出投资决策的出发点考虑的是自己通过做项目可以捞多少灰色收入,项目做下来能为地方政府贡献多少 GDP,而不是考虑做这个项目企业可以赚多少钱,风险有多大。
这样的结果是国有部门的投资需求与贷款利率的关系并不大,即使投资项目收益率低,甚至连银行贷款也还不了,国企仍旧有强烈的投资需求,因为只要有投资,国企官员就可以捞更多灰色收入,可以为自己升职提供更多的政治资本,至于这个项目能挣多少钱并不是考虑的主要因素,即使项目不挣钱,国企短期内也没有破产风险,银行和地方政府都会为国企掏腰包。
这样,在中国这种经济环境下,由于国企在投资中占主导地位,利率上升,投资需求并不会下降。
总之,在应用经济理论分析各种经济政策的效应时,一定要注意这些理论的前提假设和逻辑推理与中国的经济环境是否相符,否则将导致错误的结论。
第二,短期经济预测所涉及的因素太多,很难去把握,而中长期因素相对而言比较容易确定,今后投资中对那些宏观经济分析师对中国经济的短期波动的预测不用太当回事,而把眼光放在确定性的中长期经济前景上。
陆磊的中国短期经济波动预测的分析框架主要包含了三个主要因素:(1)宏观经济变量的微观基础,也就是构成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投资需求以及净出口(国外需求)的微观基础,如净出口方面对美国的出口为主要决定因素,那么美国消费的复苏对中国净出口影响较大,投资需求中国有企业对GDP 的影响较大,那么在投资需求的分析中应分析国有企业对相关经济变量的反应函数;(2)经济和政治制度基础,主要指经济是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如中国、日本等出口导向型经济政府主导为主,而美国等西方国家是市场主导型经济,分析宽松货币政策对不同国家经济影响时要考虑不同的经济制度下货币政策的效应;第(3)政策偏好和政策取向,指的是政府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下是以保经济增长为主、还是以调节收入分配为主等哪个政治目标为主。
不同阶段,经济波动中的主导因素完全不同,如当下经济状况,市场普遍认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是政府调节经济结构(即收入分配)为主,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市场受到打压,而民营经济通过创业板等融资渠道得到发展,在这种实体经济情况下,股市也出现了主板市场估值偏低,而创业板等公司估值偏高。
没有对中国经济的长时间观察以及深厚的政府关系资源,很难判断短期经济波动哪个因素起主导作用;即使有以上资源预测短期波动正确性的概率也比较低。
对于投资而言,投资应该是做正确概率大的事情,做相对确定的事,所以中国经济短期波动方面花费精力要少一点。
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分析框架主要是分析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因素的收益能否持续提高,同时要看中国制度改革能否使这些要素充分利用。
从劳动力要素来看,自 1999 年以来大学扩招的大学生(2010 年毕业大学生将近 600 万)是为今后 10 年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只要这部分大学生能够实现充分就业今后 10 年的经济发展问题不大;资本要素经过 30 年改革开放的积累中国是不缺的,技术要素要取决于全球创新活动的成果。
制度方面而言,看过《改革开放 30 年》的就知道经过 1990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政治阶层的共识(CommonSense),我对中国高层为经济发展而做出的制度改革有信心总之,中国未来 10 年经济的中长期发展前景我认为是比较确定的,至于短期的经济波动,我认为比较难把握,因而今后的投资中这种把握性不大的判断花的精力要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