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中年度盘点:2014年中国VCPE行业发展趋势预测_131223_ChinaVenture

合集下载

2014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及下半年预测(资料素材)

2014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及下半年预测(资料素材)

2014年经济形势分析及预测陆国樑今年以来全国经济形势特点:一、增速减缓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3%,增速比去年同期减缓0.3个百分点。

其中,一产3.5%,二产7.3%,三产7.8%。

环比(本季比上季)增长1.4%,是2011年1季度13个季度以来环比最低增速(与2012年一季度1.4%持平)。

二、三大需求:投资回落、消费稳定、出口下降(一)2014年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7078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3%,增速比1-3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

从环比速度看,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17%。

去年以来投资增幅呈逐渐下降趋势,今年以来尤为明显,见下图。

(二)2014年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782亿元,同比增长12.0%。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1139.0亿元,增长52.0%。

从下图增长曲线看,今年以来增幅虽有所减缓,但总体比较平稳。

(三)2014年一季度,进出口总额9659亿美元,同比下降1%。

其中,出口4913亿美元,下降3.4%;进口4746亿美元,增长1.6%;贸易顺差167亿美元,下降59.8%。

一季度进出口数据表现不佳,主要是由于2013年同期套利贸易垫高了基数,剔除掉基数因素,一季度中国进出口仍处于平稳增长区间。

由此可见“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了些许变化,由于投资减缓,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所提高。

三、结构分析(一)投资结构1、民间投资幅速快于国有一季度,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长14.5%;民间投资增长20.9%,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4.8%。

2、一、三产投资增幅快于二产一季度,第一产业投资1170亿元,同比增长25.8%;第二产业投资28254亿元,增长14.7%;第三产业投资38898亿元,增长19.6%。

3、投资到位资金贷款增速回落,外资下降1-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137132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比1-3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

2014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2014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2014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本文将分析2014年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并展望未来的趋势。

2014年,中国经济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

虽然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依然保持较高水平。

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7.4%,与前一年相比下降了0.3个百分点。

尽管增速有所下降,但仍然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

这表明中国经济仍然具有较强的韧性和潜力。

2014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国内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中国政府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了对传统产业的调整和改革。

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如高端制造业、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其次,中国积极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

中国加快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大力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各国的合作。

这些措施有助于促进对外贸易,吸引外资,推动中国经济的更高水平发展。

另外,2014年中国面临一些挑战,如房地产泡沫风险、环境污染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

房地产市场的过热现象引发了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担忧,政府采取了调控措施来遏制房地产泡沫的风险。

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制约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政府倡导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此外,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也使得一些产业面临转移和转型的压力。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仍然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

首先,中国政府将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淘汰过剩产能、降低企业成本等措施,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其次,中国将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此外,中国还将积极应对环境挑战,加大环保投入,推动绿色发展。

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转型升级,中国经济将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然而,中国经济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全球经济形势变化不确定性增加,贸易摩擦加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仍存在不确定性。

2014中国碳市场报告

2014中国碳市场报告

2014年,中国碳市场稳步发展,顺利完成首个履约期义务,各地减排工作在碳市场的带领下成果显著。

同时,各试点地区稳中求变、创新不断,碳金融衍生品多地开花,区域碳市场初见端倪,全国碳市场呼之欲出。

随着中美联合公报的发布以及“十二五”收官阶段的展开,新的减排压力接踵而至,碳市场的成功运行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注入一剂强心针。

面对国际减排压力以及国内稳增长、调结构的需求,碳市场需要更快更好的发展来应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需求,为中国迈向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实现百年“中国梦”的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4年4月2日,湖北启动碳排放权交易;6月19日,重庆碳市场开市,至此,7省市碳交易试点已经全面启动。

在这一年里,各试点依据预先制定的管理办法及交易规则,运行平稳有序,履约情况良好。

2014年各试点碳市场有效成交日共计249天,成交总量1535万吨 ,日均成交量6.16万吨;成交总额5.5亿元,成交均价35.92元/吨,各市场日均价格区间为17-89元/吨。

七市场碳交易全年走势七试点碳市场中,年初深圳日成交价最高,其次是北京、上海和天津;年中深圳等5市场履约结束后,日成交价也随之下滑,至11月中旬,北京日成交价跃居七市场之首;湖北自开市起价格一直稳定在25元/吨左右,全年基本保持在七市场中最低水平。

上海碳市场成交总量达197万吨,成交额为7549万元,年成交均价为38.31元/吨,价格曲线较平稳。

北京碳市场成交总量达211万吨 ,成交额为1.05亿元,年成交均价为49.7元/吨,履约日前后价格出现明显峰值,全年走势平稳。

广东碳市场全年成交总量达126万吨,成交额为6556万元,年成交均价为52.03元/吨。

由于下半年改用阶梯底价方式进行拍卖,底价设置较上年大幅下调,市场价格明显下行。

碳市场全年成交总量达101万吨,成交额为2052万元,年成交均价为20.32元/七市场月运行情况比较及趋势分析除湖北外,其他五家于2014年完成履约的碳市场月成交量均呈现出较为一致的趋势,即:交易量集中于年中,即履约前两月,履约结束后成交量明显下跌。

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及企业信用风险展望

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及企业信用风险展望

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 及企业信用风险展望2014.02.21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及企业信用风险展望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姚德平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看,2013年国内消费增长保持了较好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跌破20%,但民间投资增长效果显著,进出口增速持续下滑。

餐饮收入的增速在2013年已达低位,2014年恢复性增长的可能性较大。

同时,消费持续升级、社会保障不断完善、扩大内需政策的逐步实施以及企业服务的自我调整将有力的支持消费增长。

在消费升级的带动下,制造业投资增速于低位回升的可能性较大。

改革不断深入,投资环境优化有利于民间投资增长,同时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有望对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形成支撑。

外部环境的改善有望提升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但整体改善幅度不高,出口上行动能有限。

预计2014年国内经济增速将小幅下降,但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宏观政策的主基调,化解产能过剩和防控地方债风险将成为经济工作的重点,央行将坚持高利率去杠杆和规范控制影子银行行为,政策将体现一定的灵活性。

需求增长缓慢,产能过剩依然严重,短期内经济的结构性调整仍将持续。

各行业经营业绩表现将继续分化,产能过剩及财务杠杆高企的资源类及制造类企业信用风险上升明显,部分发债企业的信用风险存在发酵的可能,能否确实缓解取决于投资拉动能否有效转化为下游需求,从而提升企业的盈利和现金流状况。

此外,企业的再融资能力能否提升以及能否获得广泛的外部支持亦将是存续债券信用风险有效缓解的关键因素。

一、消费1. 2013年消费市场回顾2013年受整体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分别增长9.7%和12.3%(实际增速分别为7.0%和9.3%),增速出现连续第二年下滑。

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下降至13.1%,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为连续第三年下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下降,主要源自于餐饮收入增速的急剧下滑。

2014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2014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低 ,发 展 空 间 大 ,但 发 展 难 度 也 大 。 中 国城 市处
于 粗 放 发展 阶段 ,土 地 扩 张 速 度快 且 利用 率 低 , 大 量 二 三 线 城 市人 口密 度 较 低 ,不 利 于 形 成 服务 业 发 展 需 要 依 赖 的人 口和 产 业 集 聚基 础 ,服 务业
作者简介 :李霞 ,高级经济师 ,资 源产业经济学博
士 ,主要从事宏观经济 与政策研究工作 。
2 0 1 4
2 2 嗍



2 0 2 0 年 ,要 解 决 约 1 亿 进 城常 住 的农 业转 移 人 口落户城镇 、约1 亿人 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 造 、约 1 亿 人 口在 中西 部地 区 的城 镇 化 。城镇 化 进
势 ,政 府 在 下 半 年 实 施 了 “ 微 刺 激 ”稳 增 长 政
会 发 展各 个 领 域 各个 环 节 。 因此 ,2 0 1 4 年 注定 是
政 策 频 出并 走 向落 实 的 “ 政 策 年 ” ,经 济体 制 改
革 将 成 为全 面 深 化 改 革 的重 点 。随 着 一 系列 政 策
保障房建设等领域 ,投资需求 巨大 ;居民消费结 构 由温饱 型 向小 康 型 升 级 ,改 善 居 住 条 件 、购买 私人轿车和家 电、休 闲、健 身 、旅游等消费需求
逐 步增长 是一 个 中长期 的客 观趋 势 。
当前 ,中 国经济 发 展 仍 然处 于 重 要 战 略机 遇 期 ,深 化改 革 将 进 一 步激 发 经 济 活力 ,国 内需 求
费潜力 释放 。
4)扩大 开放
较 快发 展难 度较 大 。
2)产能 过剩
目前 ,产 能过 剩 是 中 国经济 中最 为 突 出和 亟 需 解 决 的 问题 。钢铁 、有 色金 属 、建 材 、化 工 、 造 船 等 传 统 行 业 ,以及 风 电 、光 伏 、碳 纤 维 等新

2014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建议

2014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建议

2014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建议加入日期 : 2013-12-10立刻打印行业资讯正文:有利条件环境改善和活力增强兼具我国经济基本面依然较好,外部环境趋于改善,市场预期不断好转,体制机制改革有望激发经济增长活力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基本面良好、外部环境趋于改善、市场预期好转等有利条件。

我国经济基本面依然较好。

总体看,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消费结构升级、收入较快增长阶段,且一些新的增长拉动因素正在形成,经济基本面仍然良好。

一方面,需增长仍有广阔空间。

从消费方面看,对文化、教育、医疗、养老和旅游等服务类需求增长迅猛,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信息家电等已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住房汽车等消费持续增长。

网购等新兴业态的发展则有力地促进消费潜能的释放。

从投资看,我国在城市轨道交通、环境治理、城市排水、保障房(包括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着极为迫切的需求。

另一方面,要素供给质量明显提高。

从人力资本积累看,2013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人以上,劳动力整体素质持续提高。

从研发投入看,近年来中国研发投入增长较快,保持在20%左右,2012年研发投入占国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98%,绝对量为世界第二。

从资本存量质量看,近年来我国建设了一大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重大装备、重要基础设施,为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按照要素供给测算,2014年我国潜在增长率与2013年基本持平甚至略高,这为2014年的经济增长提供了良好基础。

外部环境趋于改善。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复在波动中逐步加强,美、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复趋势得到进一步确认,发达经济体重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预计在财政紧缩力度减小、货币条件仍然有利和私营部门活动增强等因素的带动下,2014年美国经济增长有可能达到2.5%。

美国经济的好转将对其他发达国家乃至全球经济产生较大带动作用。

欧洲经济近期表现超出预期,随着政策措施逐步消除尾部风险和财政拖累减少,预计2014年欧洲经济增速可达1%左右,改变数年来持续衰退的局面。

2014年最具投资价值行业展望

2014年最具投资价值行业展望

2014年最具投资价值行业展望军工四大主题起飞证券新闻证券日报 2014-02-08编者按:2013年,我国证券市场在多种压力下谋求变局,推进改革。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一系列涉及资本市场改革的措施陆续出台,给2014年带来了新的气象。

在马年到来之际,证券日报社19位资深记者和研究人员对2014年最具投资价值的行业做出了各自的研判。

本版选编了4篇优秀作品,今天继续选编有代表性的4篇,供读者参考。

和平崛起须有制敌手段 2014年军工四大主题起飞近期一些关于日本要强占钓鱼岛,以及日本军国主义欲借尸还魂的消息时有传来,这表明我国的周边环境并不平静。

对一个国家而言,国土安全应该是所有事项中头等重要的大事,我国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目的不外乎是保护国家安全。

同样,和平必须有足够强大的武装力量做保障。

正因如此,笔者看好2014年的军工类个股,下面从实战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军工股各主题的投资机会。

舰队是海洋作战的基础要投资军工股,就需了解我们周边到底发生了什么,哪些军工股会收到相应的大订单。

首先,来看看人民网总结出的2013年军事十大关键词,分别是:1.国家安全委员会;2.防空识别区;3.钓鱼岛;4.中国航母;5.《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白皮书;6.远洋训练;7.核潜艇部队;8.日本“安保三箭”;9.帐篷对峙;10.运-20。

这当中直接涉及海洋的关键词多达4个,可见2013年与海洋相关的军事事件发生了不少。

增加海洋军事作战实力自然会被提上议程,海军装备制造概念投资值得关注。

从券商研究报告来看,很多的行业研究员对此抱有较大期待,二级市场也常因地缘政治冲突出现股价异动,从当前国家战略来看,已经明显由上世纪的台海战略向南海战略转移,海空装备的提升迫在眉睫,航母的建造也处于重要日程。

涉及舰船制造的个股主要有:中船股份、中国船舶、广船国际、亚星锚链、中国重工。

其中,中国重工应引起关注,平安证券认为,周围形势的紧张和我国开始实行的远洋战略将大幅提高海军装备特别是威慑性海军装备的需求,航母和潜艇是重中之重。

2014年中国市场VC-PE定增投资专题研究报告

2014年中国市场VC-PE定增投资专题研究报告

China VC/PE Private Placement Investment Report 2014Z e r o2I P O R e s e a r c h中国市场VC/PE定增投资专题研究报告2014China VC/PE Private Placement Investment Report 2014Z e r o 2I P OR e s e a r c h中国市场VC/PE 定增投资专题研究报告发行人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倪正东版面设计美术编辑 薛文定研究联系86-10-84535220 转 6666**********************.cn 清科集团客户服务热线400-600-9460*********************.cn2014中国市场VC/PE 定增投资专题研究报告China VC/PE Private Placement Investment Report 2014Z e r o 2I P OR e s e a r c h中国市场VC/PE 定增投资专题研究报告图1.1.2.1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基本流程2图1.2.1.1历年上市公司成功发行的定增案例分布(2006-2014(Q1-Q3))4图1.2.1.2VC/PE 历年参与定增情况(2012-2014(Q1-Q3))5图1.2.2.1.12014年VC/PE 机构参与定增案例的板块分布6图1.2.2.1.22014年VC/PE 机构参与定增各板块平均投资额(百万元)7图1.2.2.2.12014年VC/PE 机构参与定增案例数行业分布8图1.2.2.2.22014年VC/PE 机构参与定增案例投资额行业分布(百万元)9图1.2.2.2.32014年VC/PE 机构参与定增案例平均投资额行业分布(百万元)10图1.3.1.1一级市场参与定增历年收益对比(2007-2013)11图1.3.2.1不同折价率情形下获得正收益概率分布13图1.3.2.2不同折价率情形下的发行及解禁收益率对比13图1.3.3.1.1不同定增类别收益率对比15图1.3.3.2.1不同股价背景下定增的平均收益对比16图1.3.3.2.2不同市值背景下定增的平均收益对比16图1.3.3.2.3大股东参与定增程度对定增收益的影响17图1.3.3.3.1成飞集成公布定增预案前后股价走势18图1.3.3.4.12011年以来主板及创业板走势19图 目 录表 目 录表1.2.1.1 历年上市公司成功发行的定增案例分布(2006-2014(Q1-Q3))3表1.2.1.2VC/PE 历年参与定增情况(2012-2014(Q1-Q3))4表1.2.2.1.1 2014年VC/PE 机构参与定增案例的板块分布6表1.2.2.2.1 2014年VC/PE 机构参与定增案例行业分布7表1.3.1.1 一级市场参与定增历年收益对比(2007-2013)11表1.3.1.2 不同市场环境下定增投资正收益状况分布(2007-2013)11表1.3.1.3一级市场定增正收益状况历年分布(2007-2013)12表1.3.3.4.1 主板创业板绝对收益率比较1912014P E中国市场VC/PE 定增投资专题研究报告C h i n a V C /P E P r i v a t e P l a c e m e n t I n v e s t m e n t R e p o r t 20142014年中国市场VC/PE 定增投资专题研究报告2013年以来,伴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产业整合及国企改革及证监会调整并购及重大资产重组等领域政策等多种大的政策背景下,企业间兼并重组,资产收购等行为日益频繁;上市公司定增活跃度在这种大的背景下也达到历史新高。

2014中国经济增长现状与展望2015

2014中国经济增长现状与展望2015

2014中国经济增长现状与展望2015尽管下行压力加大,2014年中国经济仍然保持平稳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提质。

经济进入新常态,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

我们应当有什么样的速度观,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稳增长?今年中国经济发展走过的路程,给人深刻的启示。

摆脱“高速期待”——两台传统“发动机”都已减速,告别高速增长是规律使然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4%,第二季度同比增长7.5%,第三季度同比增长7.3%……今年以来,经济运行呈下行态势,主要经济指标短期出现整体下滑。

特别是第三季度的增幅创下了近五年半来的新低。

尽管中国经济仍然运行在预期增长目标的合理区间,尽管中央领导一再提醒我们面临着“三期叠加”的压力,但对于多年少见的实际增长低于预期的情况,还是出现了担心和争论。

怎样分析经济增速放缓?增速换挡是“调整的阵痛”。

增长放缓的背后,是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房地产持续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放缓的叠加效应。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将增速放缓的原因总结为“两台发动机在减速”,“新世纪以来,我们给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装了两台新发动机,一台是通过加入世贸组织装上了出口的外需发动机,一台是通过住房制度改革装上了房地产的内需发动机。

正是这两个发动机同时强劲工作,使2001年到2007年成为新中国成立65年来增速最快的时期之一。

而今年这两个发动机都开始明显减速。

”投资增速持续下降,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主要原因。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名义增长16.1%,创下2002年以来的新低。

其中,房地产业告别了过去高增长时期,仅投资增速下滑一项,就直接拉低GDP增速超0.3个百分点;房地产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下降,又造成制造业市场收缩,投资回落较快。

国际市场复苏乏力,使产能过剩的制造业雪上加霜。

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额同比仅增长3.3%;工业增加值增速一度探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新低,工程机械、原煤等工业产品产量负增长,汽车、钢铁、水泥等增幅出现明显下降,都表明企业在被动调整产能,供给增长明显放缓。

2014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4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一、国际经济形势
总体判断
2014年, 全球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国际 经济形势将好于2013年但不会好太多。 IMF对2014年 设定的主题是“转变与压力”,预计2014年全球经济 增速为3.6%,超过2013年水平,但尚未恢复到20052007年的5%。全球经济增长处于低水平,经济发展 的推动力正在改变,下行压力仍然存在。世界经济已 进入另一个转变过程:发达经济体的增长在逐步增强, 新兴经济体的增长已经减缓。
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 2014年全国财政赤字预算规模为1.3 万亿元,比2013年增加1000亿元; 2014年的赤字率预计为2.3%,比2013 年2.2%的赤字率略升。 • 减税作为减少政府干预的最好办法, 2014年财政政策将主要向减税倾斜, 营改增行业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 政府投资重点包括:棚户区改造和保 障性住房配套基础设施,高标准农田 和农村民生建设,水利、中西部铁路 等重大基础设施,重大节能减排和环 境治理工程,核心关键技术开发应用 等重大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工程等领 域。 • 政府将在短期内继续维持中性的货币政 策,对于政策性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不 作调整。央行也会继续通过回购操作和 常备借贷便利(SLF)等各种政策工具对流 动性环境予以适度管控。 • 高盛预计2013年全年CPI升幅2.6%,2014 年加速至3.1%。 • 澳新银行预计2014年通胀控制目标仍将 控制在3.5%,CPI可能在2014年下半年突 破3.5%。 • 人民币将温和升值:瑞银对于美元/人民 币的3、6、12个月预估依次是6.05、 6.00和5.95元;高盛预估依次是6.11、 6.10和6.05元。
和南非的增长下滑更大程度上是周 期性的,而中国和印度则更多是结 构性的,体现为潜在增长率的下降。

2014年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4年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4年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2013年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先进经济体当前面临的尾部风险已经减弱能够保持长期复苏仍有待观察。

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长持续下滑的风险已经增大,各自面临不同的发展困境和瓶颈,深化改革成为新兴经济体前进的唯一动力。

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潜在增长率的合理区间发生了变化,经济增长质量优于经济增长速度,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逐步提升,有投资、出口拉动为主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投资率的高低应遵循储蓄率先升后降的客观规律,民间投资比重呈上升趋势且结构发生积极变化,房地产市场格局复杂。

宏观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金融业改革不断深化,金融机构实力进一步增强,金融市场稳步发展,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金融体系整体稳健。

中国经济目前已进入中速增长阶段,中国政府正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再平衡,由投资驱动型转向消费驱动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4年我国经济基本面依然较好,外部环境趋于改善,市场预期不断好转,体制机制改革有望激发经济增长活力。

1 内部因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研究表明,我国的经济周期主要是中周期的朱格拉投资周期和中长周期的库兹涅兹建筑周期,引发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是政治性周期理论所阐述的政府换届、体制改革,以及投资过度理论所阐述的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根据政治性周期理论,2013到2018年我国经济增速将上升,然而,根据投资过度理论,随着经济由投资驱动向消费、投资和进出口协调驱动的转变,我国经济在2013到2017年增速将减缓。

由此判定,我国经济增速在2012年将出现拐点,进入中速增长阶段。

2 财政政策2014年虽然也强调政府的作用,也将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其目的、内涵和做法上将发生一些根本的变化,结构性色彩将更浓,将从总量性的政策转向结构性的政策,从单纯的经济政策转向经济社会政策。

结构性减税以及支出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力度会越来越大,政府将更多地提供公共服务,通过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来提升社会的公平正义,财政政策更注重短期和中长期结合,服务全面深化改革大局。

趋势:2014年最被投资者看好和最受冷落的行业

趋势:2014年最被投资者看好和最受冷落的行业

趋势:2014年最被投资者看好和最受冷落的行业回望2013年,起伏不定的全球经济似乎终于找到了立足点。

美国在跨过“财政悬崖”后确立的中期经济向上的趋势,QE逐步退出,使得美元走强带动经济复苏;欧元区内受灾严重的国家与救助国达成协议,避免了危机扩散,2013年二、三季度实现了GDP连续正增长,预示着欧元区已度过最差的阶段,开始逐渐恢复生机;而在日本,“安倍经济学”刺激下,日元大幅贬值,促进了经济增长。

因此,展望2014年,全球经济复苏成为市场的共同预期。

本文来源于《新财富》杂志,作者为陈永谦,他分析了2014年经济走势进行预判,并借此分别选出最被看好和最受冷落的行业。

i黑马将本文推荐给各位创业者,希望给准备在2014年创业的朋友参考。

美国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三季度美国实际GDP年化季率达4.1%,远超市场预期,为2011年四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对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调了对美国经济的前景预期,并表示2014年的世界经济形势将更具确定性。

海通证券预计,2014年全球GDP增速将从2013年的2.5%提升至2014年的3.3%,而背后的主要推动力量正是美国经济的稳健复苏。

中信证券认为,欧美经济复苏将带动全球经济走出低谷,其对贸易需求拉动作用的增长有助于改善新兴经济体的外部需求状况,东盟国家将受益欧美经济的复苏;但对部分新兴市场而言,由于受到美国QE退出以及美元走强导致大宗商品价格走弱的负面影响,经济将再次受到冲击,印度、印尼和泰国等国将受到更大的冲击,而巴西、俄罗斯等资源型国家则因为美元走强导致大宗商品价格走弱,影响其收入和经济复苏。

后QE时代,海通证券预计,由于复苏前景、杠杆环境和资金流向上的分化,各国的货币政策在2014年将开始出现脱钩,各国央行政策的同步周期宣告终结。

各国央行的“分道扬镳”将使今后的市场走向、资金流向,甚至风险分布都会出现新的变数。

稳增长,推改革在全球经济复苏的预期下,2014年,中国经济将不再追求单纯的高速增长,在稳增长的同时推动经济改革,将成为未来数年内的主旋律。

关于2014年宏观经济走势和行业经济运行预测

关于2014年宏观经济走势和行业经济运行预测

关于2014年宏观经济走势和行业经济运行预测一、2014年宏观经济形势将会进一步向好我们认为,2014年的宏观经济形势有四个方面的有利因素将继续支持持续向好。

一是国际经济复苏速度将会进一步加快。

不少国际权威机构预测,2014年世界经济有望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总体将好于2013年。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4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6%,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2%,比2013年加快0.8个百分点;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增长5.1%,比2013年加快0.6个百分点。

特别是美国经济在房地产复苏、页岩气革命和制造业回归等因素的推动下,将继续延续温和增长的势头;欧债危机平息、资金回流、外需趋稳和监管改革等因素,将推动欧洲经济走出衰退;目前日本经济也实现了较快反弹和复苏。

展望2014年,发达经济体有望走出同步复苏的轨道,新兴市场经济增长将更趋稳健。

因此,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力度将会进一步走强。

二是国家确保粮食安全的目标,将会有效提升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握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

”并且还提出我国要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以及“谷物自给率要保持在95%以上,口粮保持绝对安全”的目标。

目前,粮食安全问题仍然是一个全球性的重大问题。

据国际研究机构报告,“近10年来全球谷物消费需求年均增长1.1%,而产量年均增长仅0.5%。

过去8年间有7年,世界消耗的粮食超过生产的数量。

目前,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地均已耕种,新增土地十分有限,增加单产以满足全球粮食需求几乎是唯一途径。

预计未来五年,三分之二新增化肥用量在经济高速增长的东南亚地区。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每年粮食消费量占世界粮食消费总量的五分之一,占世界粮食贸易量的两倍左右,世界粮食市场的供给能力有限,13亿中国人吃饭的问题绝对不能依赖进口。

2014年国内聚乙烯市场分析与展望

2014年国内聚乙烯市场分析与展望

【市场分析】2014年国内聚乙烯市场分析与展望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际原油价格高位坚挺的背景下,国内聚乙烯市场摆脱了长达两年的低迷走势,终于在2013年下半年打了一个翻身仗,大部分聚乙烯品种创出了近三年的高点。

然而下游塑料产品需求持续疲软,盈利空间不断下降,对高价原料抵触明显,集中备货现象鲜有,聚乙烯下游行业发展依旧举步维艰。

2013年市场走势回顾2013年,美国经济恢复增长;欧元区国家逐步摆脱欧债危机的影响,经济开始企稳;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

当前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快于其它经济体,未来一年美元强势值得关注,原油及下游聚乙烯等产品市场面临着较大下行压力。

2013年全国乙烯产能共计1920万吨/年,相比2012年增加222万吨。

2013年我国乙烯产量1635万吨,同比增加137.6万吨,增幅9.19%。

从开工率来看,2013年乙烯装置开工率仅在75%-85%,主要由于乙烯下游装置检修较多。

2013年聚乙烯走势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13年初至4月中旬,市场震荡下滑;第二阶段从4月下旬至年底,行情触底反弹后持续震荡走高。

第一阶段走跌的原因主要在于下游需求低迷,加上石化企业频频下调出厂价格和出台优惠政策去库存,供需矛盾不断恶化,于2013年4月中旬达到年度最低点。

第二阶段从4月下旬开始,石化企业和社会库存普遍下降,供需矛盾得以缓解,石化厂家借机开始频频调涨出厂价格;随后抚顺石化停车检修,大庆石化、兰州石化等乙烯单体供应紧张导致间断性停车,加之进口聚乙烯货源供应不稳定,市场货源偏紧态势难以缓解,推动聚乙烯市场价格持续走高。

随着原料价格不断走高,下游用户对高价原料抵触明显,成交阻力较大,市场上货源流通速度放缓,12月中旬开始滞涨回落。

影响因素分析2013年的国内聚乙烯市场走势,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也有国际国内经济货币政策的影响,还有供需情况及下游产业状况、进出口情况等因素。

2014年中期国内经济数据及解读

2014年中期国内经济数据及解读

2014年经济中期索引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5% 上半年GDP增7.4% 2-20 6月CPI同比增长2.3% 21-26 6月PPI同比下降1.1% 27-31 上半年M2增长14.7% 新增贷款5.74万亿32-33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5% 上半年GDP增7.4%中国第二季度GDP年率+7.5%,预期+7.4%,前值+7.4%。

中国第二季度GDP季率+2.0%,预期+1.8%,前值从+1.4%修正为+1.5%。

中国上半年GDP年率+7.4%,预期+7.4%,前值+7.4%。

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缓中趋稳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科学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坚持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助力,着力发挥市场作用,更加注重定向调控,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稳中有进,转型升级势头良好。

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690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4%,二季度增长7.5%。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9812亿元,同比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23871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125361亿元,增长8.0%。

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0%。

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全国夏粮总产量13660万吨,比上年增加475万吨,增长3.6%。

夏收油菜籽产量1376万吨,比上年增加34万吨,增长2.5%。

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4003万吨,同比增长1.7%,其中猪肉产量2705万吨,增长3.0%。

二、工业生产增长平稳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8%,增幅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集体企业增长3.2%,股份制企业增长10.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7.4%。

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制造业增长9.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4%。

2014年中国经济主要指标预测

2014年中国经济主要指标预测

2014年中国经济主要指标预测2014年经济形势既要注重技术、微观层面的研究,又要避免技术化、碎片化倾向,对重要问题要拿出理论性、战略性、宏观性、前瞻性、全局性的解释。

一、全球危机进入新阶段全球金融危机仍没有过去,只是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第一个层面是发达经济体。

发达经济体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但造成危机的基本因素并没有消失,更重要的是在应对危机过程中采取的很多超常规措施,在阻止危机恶化的同时也加重了危机复苏的重负,使得危机复苏过程扑朔迷离。

尽管发达经济体有些数字显示出好转,还是可以有把握地说危机没有过去。

用治理危机的方式作为标准,把危机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危机在加重,用数量宽松的措施予以处置,这个阶段基本过去;第二个阶段,终止危机超常规措施的实施,这个阶段现在仍在进行;第三个阶段,要处置过去超常规措施所导致的负作用,而这个阶段是中长期过程,大约需5—10年,目前尚未开始。

第二个层面是不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

危机初期曾经出现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双速脱轨”的现象,前者增长缓慢,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则保持高速度。

但是,当美国开始从数量宽松政策逐渐退出的时候,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立刻感到资金短缺,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以至于发达经济体稳定,新兴经济体开始危机。

第三个层面是中国。

研究显示,从2009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中高速增长阶段。

这个阶段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是减速。

李扬说,尽管现在7.7%的速度已经相当之高,令发达经济体羡慕,但从10%落下来,两三个百分点的冲击是相当大的。

另外,实体经济层面的房地产市场乱象、产能过剩,以及金融领域中的宽货币、高利率、贷款贵、贷款难并存,地方政府债务等方面问题也很突出。

目前全球危机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世界各国都不能独善其身。

显然,危机深入到如此程度的根源在于实体经济出了问题,因此,走出危机的治本之策是改革。

哪一个国家对自身的问题认识得最深刻、哪一个国家的改革策略最完备、哪一个国家的改革决心最大、哪一个国家的改革效果最显著,哪一个国家就会在未来占据先机。

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中国宏观经济 (1)

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中国宏观经济 (1)
7
2013-11
2014年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反弹力度将弱于发达国家
2011 世界经济 3.9 2012 3.2 2013E 2.9 2014E 3.6
发达国家
美国 欧元区 日本
1.7
1.8 1.5 -0.6
1.5
2.8 -0.6 2.0
1.2
1.7 -0.4 2.1
2.0
3 0.2 1.5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
12
16
20
24
28
0
2005-01 2005-05 2005-09 2006-01 2006-05 2006-09 2007-01 2007-05 2007-09 2008-01 2008-05 2008-09 2009-01 2009-05 2009-09 2010-01 2010-05 2010-09 2011-01 2011-05 2011-09 2012-01 2012-05 2012-09 2013-03 2013-07
其他投资 (约占25%)
-10
固定资产投资
房地产开发投资
制造业投资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2014年,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可能放缓,而制造业和服务业投资增速将回升,全年固 定资产投资增速虽相比上年有所回落,但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12
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房地产投资:商品房销售形势较好,开发商回笼 了大量资金,为2014年的房地产开发投资提供资 金支持。但房价持续上涨,一些地方政府在国务 院压力下已开始出手调控,如果房价预期发生变 化,则房地产市场会转为观望,影响开发投资的 信心和速度。 制造业投资:出口形势继续好转,企业盈利状 况也已有明显改善,这些有利于制造业扩大投 资。但制造业产能过剩的矛盾突出,这又会影 响制造业扩大投资的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中年度盘点:2014年中国VC/PE行业发展趋势预测2013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环境极为复杂,众多不确定因素交互影响,在此背景下新一届政府抗住经济下行压力,强力推动经济改革步伐。

十八届三中全会已明确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成立全国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中央政府在顶层设计上已为国内经济企稳回升奠定基石,新一轮经济发展周期即将开启。

在三中全会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指引下,证监会年末紧急推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方案,中断一年之久的内地IPO将在2014年初恢复运转,现有七百余家排队企业有望在年内消化完毕,投资机构退出难问题将得到明显改善。

伴随着资本市场改革逐步推进,注册发行体制改革及配套措施将彻底颠覆以往“临门一脚”的股权投资模式,开启新十年价值投资历程,在此大背景下,2014年中国VC/PE行业将展现焕然一新气象!基于过往数年对中国VC/PE市场的长期跟踪研究,依托ChinaVenture投中集团旗下CVSource投中数据终端的数据积累,投中研究院总结分析2014年中国VC/PE行业发展趋势,以供投资机构和相关企业参考。

厘清行业管理规则探索适度监管体系在十余年发展历程中,中国VC/PE行业在监管体系建设方面进展缓慢,发改委曾尝试股权基金备案制度,但并未全面强制推行,覆盖范围有限。

除入选社保基金基本注资门槛的待遇外,获得备案的投资机构并未获得其它实质权益,在社保基金仅向少量优质投资机构开放的现实背景下,对大多数投资机构而言该备案制度形同虚设。

目前,证监会基金管理部已加快对管理体系建设的探索,经过反复修改讨论,《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暂行条例》草案已经成型,虽未达成在年内发布的预期,但行业规范趋势已成,预计2013年一季度推向市场。

投中研究院认为,未来在监管体系上将围绕适度监管核心展开,证监会把握大方向,行业协会具体操办备案等事宜的原则,在监管措施上从机构主体、产品和从业人员三个方面展开。

募资氛围逐步回暖机构投资加快发力2013年,面对复杂的投资环境,机构投资者普遍采取谨慎的投资策略,除少数试探举动外,机构投资者蛰伏居多。

伴随着经济回升预期增强以及投资退出政策体系趋于完善,2014年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引导基金有望加大股权投资市场投入的力度,投中研究院认为在投资机构集中募集基金的过程中,以社保基金为首大体量机构投资者的身影将更加活跃。

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机构投资者大幅放开投资规模,其合作伙伴仍仅限于少数已产生合作或在洽谈过程中的优质投资机构,大多数中小型投资机构难以获得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的青睐,只能在引导基金等领域尝试开展合作。

除机构自有资金之外,资管平台或将在私募股权投资领域开展更多尝试,投中研究院认为,在现有法规体制未发生巨大变化的中短期内,基金子公司可能成为一股举足轻重的力量。

并购热度维持高位投资退出均受热捧2013中国并购元年已经获得市场普遍认同,无论在交易规模还是参与热度角度,并购已经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快速崛起的重要板块。

虽然2013年并购市场过热在某种程度上基于A股IPO哑火的衬托,但从海外市场的格局来看未来中国并购业务发展潜力巨大。

目前,以上市公司为主体的并购氛围已经建立,大量并购基金相继成立,交易服务体系逐步完善,2014年境内和跨境并购操作有望获得进一步突破,PE机构有望在资金支持基础上谋求更多参与机遇。

从退出角度而言,基于中国国情,伴随着A股IPO重启,随后数年IPO退出仍将是投资机构退出的主要通道,但并购退出在规模体量上有望快速扩充,尤其是退出压力较大机构在2014年并购市场中起到更强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IPO退出和并购退出的回报倍差过大的现象有望进一步缩减,伴随着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的支持及放开,以上市公司为主体的产业整合将进一步加快,未来投资机构选择并购退出将逐步成为常态。

投资阶段再度前移提防扎堆拥堵风险目前,投资阶段前移已经成为众多投资机构的标准策略,据投中研究院观察,在前两年天使投资VC化和VC投资PE化的过程中,多数机构随波而动,现如今逆向流动再度成为行业行为,多数机构都在或多或少尝试探索。

这已不仅仅是普通市场化投资机构的行为,连根正苗红的券商直投也参与其中谋求转型,在原先坚守三五千万投资底线的基础上逐步下调投资门槛,突破千万底线也可接受。

与之相对应,由部分优秀创投机构推动的早期化投资热已经形成,多家机构下沉其中已在2013年取得可观投资成绩,预计在新一年中,早期投资市场将获得更多机构追捧。

参照美国股权投资经验,从VC/PE行业角度看此轮迁移是推动制度红利套现向价值投资转型的发展趋向,但对投资机构个体而言在此过程中遭受严峻考验的味道更加浓厚。

投中研究院认为,投资早期化不仅仅是投资周期简单拉长的问题,更考验投资机构挑选项目的眼光能力和培育企业发展的能力,在未来市场主要依托企业价值潜力评估退出回报的环境下,投资机构在早期投资过程中面临更高的选择风险。

A股IPO重回轨道投资模式转型加速2014年1月份,内地IPO再度恢复运转,从证监会近期发声来看七百余家排队企业在年内消化问题不大,企业和投资机构的项目退出机遇已将到来。

但从证监会近期频频发布的政策来看,三高问题已经成为此轮重启的重要打击对象,严防超募、条件回购、老股转让、股价锁定等组合拳已经打出,2014年获得高溢价账面回报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投资机构在庆幸解套的同时也需面对新形势下的退出策略。

从长期来看,审批制造成的市场围墙效应会逐步减弱,未来企业上市的通道会越来越顺畅,但在革新过程中,股价和企业价值不符的现象逐步弱化,市场判断的的含金量逐步提升。

这意味着上市企业之间企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如何在一级市场调整投资策略是广大投资机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此外,证监会对借壳上市的管理日趋严格,已明确提出将借壳标准由“趋同”IPO标准,提升到“等同”IPO标准,并且明令禁止创业板公司借壳。

投中研究院认为在IPO分流和借壳上市标准调整的背景下,借壳上市的快速便捷作用,投资机构对A股借壳上市退出的热情也将明显降温,由看重借壳上市模式的通道作用转为考虑来自交易方案的诉求,美股退出业绩良好内地市场诱惑加大在A股停摆美股爆发的背景下,58同城、去哪儿等批量项目导致美元基金在退出市场中表现异常闪耀,投中研究院认为其主要动力来源于企业背后长时间潜伏美元基金的退出压力,此举导致过去三到五年期间积累的投资项目瞬间迸发,从目前情况看,2014上半年美元基金在美股退出方面将保持较好态势。

与之相对应,2013年末,创业板将针对互联网企业的财务审核进行调整的传闻在坊间掀起热议,传闻内容显示创业板设想放宽盈利门槛要求,期望吸引互联网移动及其他优质企业登录创业板。

从注册制改革的方向来看,对企业经营状况、盈利状况、发展潜力的考核势必逐步放开直至取消,对于互联网类创业企业影响甚大。

投中研究院认为,从历年金融体系改革路径来看,注册制改革在两三年内难以实质推进,但可以在创业板、新三板等方向小步伐尝试,此举对于美元基金的未来发展将产生一定冲击力。

二级交易市场升温实质推动相对缓慢虽然证监会恢复审批流程,但即便满负荷运作也只能将七百余家排队企业消化完毕,而对于市场上海量以投投项目而言,IPO远水难解近渴,投资机构仍面临巨大退出压力,尤其是采用“3+2”机制的基金。

近两年,二级交易市场的探索已逐步展开,尤其是2013年,各方对推动探索二级市场投入更多资源和力量,也取得一定突破,但无论是项目交易模式还是LP交易模式还未形成可批量化开展的状况。

目前在市场上出现较多的是基于LP违约导致的交易,在实际退出方面,项目回购或项目控股股权出售相对集中,预计2014年交易多方对二级市场交易模式将投入更多关注,逐步磨合探索项目交易机制和LP交易环境,为后续二级市场规范发展奠定基础。

在前景可期,出售意愿浓厚的氛围下,同业转售可能获得较好的认同,也会诱发二级交易平台的空间。

目前二级市场交易价格相对较高,预计2014年项目层面交易会取得较大突破,LP层面交易仍待进一步摸索。

借助大资管新环境开展综合资管业务在早期PreIPO模式下,部分投资机构准确把握机遇,收获巨大回报,不仅塑造品牌还积累巨大资金管理经验,在接下来大资管竞技过程中,必将出现数家以综合业务为代表的资产管理平台。

但需要注意的是,基于资产管理定位,在开展并购投资、房地产投资、证券投资及不良资产处理等多元化业务探索过程中,仍需坚持在各领域的专业化地位,否则盲目扩张将导致极其严重的拖累反应。

大资管模式的核心在于产品设计能力和销售能力,股权投资机构在股权价值投资方面积累丰富经验,但在其他投资领域需要吸纳更具经验的团队支撑,无论是二级投资市场还是地产投资市场。

在销售终端,传统VC/PE优势不明显,即便是业内最佳的团队也在行业低迷时难募集充裕资金,目前数家机构已经在尝试运作,投中研究院认为短期内效果有限,但长期作用意义深远。

专业定位苦练内功探索小富美空间PreIPO模式已经消退,但其弊端值得所有投资机构借鉴,对于大多数中小机构而言,告别散打寻找自身定位的时机不容有失,无论是专注早期投资,还是专注并购投资,或专注某一领域都需要深耕细作,利用专业化优势打造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据了解,仍有部分投资机构将注意力放在定增市场,期望在此复制PreIPO模式的轨迹,投中研究院认为,虽然注册制相对遥远,但发行体制改革和市场瘦身的趋势已经显现,未来定增市场投资更加注重价值投资,而非简单套利,如果还是采取盲打方式,极有可能重现一日喜悦三日忧的苦衷。

展望2014年A股IPO市场,在证监会的严防死守下,高发行价很难在持续,尤其是在创业板市场,有望频频出现的超高发行价或成历史。

投中研究院认为,2014年初期获准上市企业在质量上相对较强,有可能形成二级市场价值投资洼地,部分投资机构可能在此轮打新热潮较为活跃。

新三板扩容启动投资退出均有期待2013年,面对IPO遥遥无期的煎熬,思维传媒等企业尝试选择新三板挂牌,在此类IPO 通道分流的小队中,新三板的低流动性及转板不确定性造成了企业积极性很低。

11月中旬,国务院推出新三板扩容方案,明确将新三板挂牌企业范围扩充至全国,并指出转板的机制,挂牌企业可直接上市,另外,有消息称新三板做市商制度已获证监会批复,目前正在建设交易系统,预计2014年年中才能完成系统开发,此后还要进行反复测试。

在理顺流动机制和转板机制后,新三板的影响力将获得实质提升,对于VC/PE而言,新三板将是优秀候选退出通道。

但需要注意的是,转板机制难度相对较低,在旧体制下沪深交易所对企业基本无要求,未来转板过程中如何建立遴选机制,避免监管套利仍需努力。

此外,面对新三板扩容的机会,部分机构已经将其作为重要项目源平台,目前突击入股现象屡屡出现,2014年伴随着企业力量挂牌新三板,预计将再度集中出现挂牌前集中入股的“Pre 挂牌”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