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网络购物节消费的比较研究
试析中美两国网络零售市场异同
当代世界2014.6 CONTEMPORARY WORLD74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探讨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在全球化的今天,电子商务不仅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而且已经成为传统产业变革和企业技术升级的关键推动力。
发达国家都把推进电子商务发展作为增强国家竞争力、赢得全球资源配置优势的战略举措。
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的背景下,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电子商务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渐显现。
本文希望通过对中国与美国网络零售市场关键要素的分析,发现中国网络零售市场存在的特点和问题,从而为政府政策的制定提供建议。
中国与美国网络零售市场的比较电子商务零售市场是指除B2B(企业对企业)之外的电子商务模式,主要包括B2C(企业对消费者)、C2C(消费者对消费者)及其他电子商务模式。
众所周知,信息流、物流及资金流是电子商务的基本组成要素,本文主要比较了中美两国电子商务零售市场信息流与物流方面的差异。
一、网络零售市场信息流的差异网络零售市场的信息流主要包试析中美两国网络零售市场异同■ 张 睿/文括用户与商家相互的信息沟通,如用户购买习惯、库存信息、商家信用度等等,而判断一个商家信息流质量最直观的办法则是判断其市场份额的大小。
因此,从中美两国网络零售市场主体市场份额的大小,可以对中美两国网络零售市场信息流的差异有一个直观比较,突出表现为中国网络零售市场相比美国网络零售市场有更高的市场集中度。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中国B2C网络零售市场(包括平台式与自主销售式)上,排名第一的是天猫商城,占52.1%;京东商城名列第二,占据22.3%;位于第三位的是苏宁易购达到3.6%。
C2C网络零售市场上,淘宝集市地位依旧稳固,截至2012年12月淘宝占全部市场份额的96.4%。
拍拍网占3.4%,易趣网占0.2%。
通过引入企业集中率来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天猫网在B2C市场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市场份额占据了半壁江山。
中国网络购物行为与消费习惯调研报告
中国网络购物行为与消费习惯调研报告一、引言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了中国消费者获取商品和服务的主要途径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网络购物行为与消费习惯,本报告进行了一项调研研究。
本报告将分析中国消费者的网络购物偏好、购买动机以及付款方式,并针对不同的人群提出适当的推荐。
二、网络购物偏好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发现中国消费者在网络购物偏好方面有以下特点:1. 商品种类多样化:中国消费者购物时偏爱具有多样商品种类的电商平台,例如淘宝、京东等。
2. 价格优惠:中国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在购物时注重寻找折扣、促销活动和优惠券等。
3. 商品评论重要性:虽然商品种类很多,但中国消费者倾向于选择那些有较多正面评价和高评分的商品。
4. 购物习惯:中国消费者更倾向于在晚上和周末进行网络购物,这样他们可以更好地安排时间进行选择和比较。
三、购买动机网络购物能够满足中国消费者多种多样的购物需求。
以下是购买动机的主要因素:1. 便捷性:与传统实体店相比,网络购物更加方便快捷,可以随时随地购物,并且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2. 产品多样性:网络购物平台上的商品种类繁多,满足了中国消费者对于个性化和多样化商品的需求。
3. 价格比较:网络购物使得比较商品价格更加容易,中国消费者可以在购买前对不同平台的价格进行比较。
4. 配送服务:现代物流的发展使得网络购物的配送更加便利和快速,中国消费者更加愿意通过网络购物获得他们需要的产品。
四、付款方式中国消费者在网络购物时所选择的付款方式有以下几种:1. 在线支付:在线支付已经成为中国消费者最常用的付款方式,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平台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支付服务。
2. 货到付款:部分消费者对于货到付款方式更加信任,他们更愿意在收到商品后再支付款项。
3. 银行转账:一些消费者使用银行转账作为支付方式,尤其是在购买较为昂贵的商品时。
五、人群推荐根据调研结果,在不同的人群中我们可以进行不同的推荐措施:1. 年轻人群:年轻人更加注重购物体验和时尚感,推荐使用购物App,并提供更加便捷的购物体验,例如一键下单、快速付款等。
关于网络购物节大学生消费特点的研究
关于网络购物节大学生消费特点的研究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购物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并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消费方式。
尤其是在诸如“双十一”、“双十二”等网络购物节期间,网络购物达到了热度的高峰。
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将研究大学生在网络购物节中的消费特点。
在网络购物节期间,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可分为以下三种:(一)集体消费大学生普遍喜欢通过网络购物节进行剁手,尤其是与朋友一起购物更加热闹,这种现象被称为“集体消费”。
通过集体消费,大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体验到网络购物节的氛围和乐趣,更能满足社交需求。
(二)理性消费虽然大学生在网络购物节中的消费热情高涨,但大部分大学生都非常理性,精打细算。
他们会提前准备好购物清单,了解相关商品价格,以便在网络购物节期间抢购到优惠的商品,但同时也不会过度消费。
(三)跨境消费近年来,随着各类跨境电商平台的兴起,许多大学生开始把眼光放向了跨境购物。
在网络购物节期间,大学生跨境消费较为频繁。
他们在避开国内消费税、关税的同时,还能享受到进口商品的优惠价格及服务。
(一)选择性强大学生在网络购物节中的消费选择具有代表性,更注重个性化与差异化。
相比于国际大牌或大众商品,他们更加钟爱于具有特色或小众的商品。
多样化、艺术化、环保化的商品更能激起其消费选择的热情。
(二)社交化作为社交媒体的一种,网络购物节天生具有社交属性,可以构建更加互动的购物体验。
这种社交型的消费方式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们的消费需求。
在购物节中,大学生更喜欢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自己的购物体验和获得的优惠信息,以达到与各个消费群体发生联系的目的。
(三)注重品质大学生心中对品质的考虑有时往往比价格更重要。
他们喜欢选择价值相对稳定的品牌,而不是选择高消费的大牌商品。
因此,在网络购物节期间,他们不仅仅关注商品价格,而且也更注重商品的品质和价值。
以上,就是本文对大学生在网络购物节中的消费特点的研究。
可以看出,大学生在网络购物节中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特点主要是集体消费、理性消费、跨境消费、选择性强、社交化、注重品质等。
中美电子商务消费行为差异性分析
中美电子商务消费行为差异性分析作者:冯复平来源:《时代经贸·北京商业》 2016年第30期1.引言普通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到购物环境、市场活动、购买习惯、个人喜好、家庭收入、家庭规模和结构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电子商务时代的消费者面对更加便利的购物方式,在消费过程对商品的选择除了受到传统意义上的消费行为特征影响,还会受到购物工具、物流、网络支付方式、客户服务等更多因素的影响。
中国和美国作为电子商务发展两大国家,在电子商务市场发展过程上有类似的地方,例如都拥有大的市场规模,经历过快速发展时期,具有移动电子商务成为新的发展趋势等,但是在消费行为上中美两国电商消费者却有着较大的差异。
在中国20 1 5年电子商务发展增速下降的状态下,美国电子商务却呈现出增速加快的趋势,因此研究近年来中美电子商务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差别,分析中美电子商务发展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2.中美电+rTa务消费行为差异对中美网络购物者消费行为数据进行多角度对比后,中美电子商务消费行为差异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2.1影响消费者网购的因素根据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影响中美网购消费者的因素截然不同,201 3 201 6年对美国消费者的网购行为影响力都居于首位是免邮费,近3/5的美国消费者会因为不免邮费而放弃购买。
而中国网购消费者则对商品魇量更关注,邮费问题对于中国消费者购买影响微乎其微。
具体影响中美消费者决定网购的因素前五名如表1所示。
2.2网购交易终端中美网购消费者在购物交易终端选择上差异较大,美国电子商务零售业交易活动主要在PC端进行,八成以上交易都是通过PC端完成,移动端交易份额占比自2012年开始也在缓慢上涨,但增速缓慢,到201 5年也仅达到1 6 1 96。
与之相反的是中国网购消费越来越青睐于通过移动端进行网购,中国移动端电子商务自201 3年以来急速增长,到201 5年移动端交易占比已经达到5 5 5 96,首次超过PC端。
2.3网购产品类别在美国电子商务零售市场,电子产品一直占到最大的销售份额,美国电子商务市场2011 2 014年度销量前五位的分别是电脑PD A等电子产品、服装、汽车配件、图书、家居装饰。
中美消费者的不同消费信心动力的调查
中美消费者的不同消费信心动力的调查根据一项关于中美消费者消费信心动力的调查,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中美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和服务时有着不同的驱动力和偏好。
1. 经济情况:调查发现,中美消费者在对经济条件的敏感程度上存在差异。
与美国消费者相比,中国消费者更加关注个人经济状况。
约有70%的中国受访者表示,他们的购买决策会受到个人收入水平、就业前景和房地产市场等因素的影响,而这一比例在美国只有50%左右。
2. 信任度和品牌忠诚度:在消费者选择产品时,中美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考虑因素。
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更加注重品牌声誉和信任度。
约有60%的中国受访者表示他们会优先选择知名品牌,并对其宣传和口碑给予更多信任。
而在美国,大约有4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更注重价格和产品功能,品牌声誉相对次要。
3. 社会环境和文化价值观:消费信心也受到社会环境和文化影响。
调查发现,中国消费者更加注重社会地位和面子。
大约有50%的中国受访者表示,他们购买奢侈品或高端产品是为了展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财富。
而在美国,消费者更加注重个人价值和个人需求满足。
约有60%的美国受访者表示,他们会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产品,而不会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
4. 媒体影响和信息获取途径:中美消费者在获取产品信息和购物方式上也存在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消费者更加依赖社交媒体和口碑传播来获取产品信息。
大约有70%的中国受访者表示,他们会在社交媒体上搜索产品评论和评分,而在美国,约有60%的受访者倾向于通过传统媒体和电商平台获取产品信息。
总的来说,中美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的动力和考虑因素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中国消费者更加关注个人经济状况、品牌信誉和社会地位,而美国消费者更注重个人需求满足和产品功能。
这些差异不仅反映了两国消费者对待消费的不同态度和动机,也受到各自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了解这些差异可以帮助企业更准确地了解和满足不同市场的消费需求。
继续写下去,我会为您提供尽可能多的相关内容:5. 收入分配和家庭结构:消费信心也受到收入分配和家庭结构的影响。
中美媒体有关“双十一”新闻报道的对比研究
中美媒体有关“双十一”新闻报道的对比研究双十一,即中国的“光棍节”,是中国电子商务平台阿里巴巴集团于2009年11月11日创立的一个网购促销活动。
这一天已成为中国年度最大的网购活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
在中美两国,双十一在媒体上也备受瞩目,但是两国媒体对于这一事件的报道却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对中美媒体对“双十一”新闻报道进行研究与对比,以了解两国媒体在报道方式、角度、重点等方面的异同。
一、报道方式中国媒体一般会将“双十一”活动作为重要新闻或专题进行报道,尤其是在活动当天,各大媒体会派出记者进行采访,报道活动现场的情况。
一些专业媒体也会对国内外的消费数据进行分析和报道,以展示活动的影响和成果。
而在美国,媒体对“双十一”活动的报道较少,一般只在商业类节目或专栏中会有相关报道,而且往往是以中国经济和电商市场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和报道。
二、报道角度中国媒体多数从消费者、电商平台、商品销售等角度进行报道。
一些媒体会采访一些消费者,了解他们的购物体验和心得,并对电商活动和商品折扣等进行报道。
同时也会对电商平台的营销策略和销售数据进行跟踪报道,以展示活动的热度和商品的畅销情况。
而在美国媒体的报道中,更多地从商业、经济、跨境电商等角度进行报道,分析中国“双十一”活动对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影响,以及中国电商市场的发展和竞争情况。
三、重点关注中美媒体对“双十一”活动的报道在方式、角度和重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媒体更加关注活动本身的销售数据和消费热度,更注重从消费者和电商平台的角度进行报道,而美国媒体更注重对活动对全球经济和中国电商市场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报道。
这也反映了两国媒体在观察和报道事件时所持的不同视角和价值观。
通过对两国媒体报道的对比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双方的立场与关注点,有助于增进两国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2023网络购物节消费者行为调查报告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2023网络购物节消费者行为调查报告2023网络购物节消费者行为调查报告双11网络购物节即将迎来第八个年头,提到剁手,人们总觉得年轻人更爱在双十一囤货,但18日易观与京东联合发布的《2023中国网络零售购物节消费者行为专题讨论报告》告知我们,实际上,男性比女性、中老年人比年轻人更爱"囤货',而原本意义上的剁手族们已经越来越趋于理性。
90后网购更爱看好评晒单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网上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近4万亿,网上零售成为主要消费渠道。
网购者对品牌品质的关注度逐年大幅上升,70后、80后、90后人群更为关注。
用户的促销敏感度与评价敏感度也呈上升趋势,且年龄更加年轻化,超过90%的80后用户对促销敏感,基本能一眼辨别出促销是否真的实惠;而对评论最敏感的人群则是90后,他们网购任何东西都要先看好评率和"前人'的晒图和评价,充分显示了他们关注商品本质的`特色。
同时,60后、70后人群消费忠诚度比80后人群占比更高,投机型用户比例则明显下降。
中老年"囤货'比年轻人多报告将用户在双11期间产生重复购买行为定义为"囤货',数据显示,2023年双11期间,男性的"囤货'比例高于女性。
从年龄上看,2023年双11期间"囤货'人群的年龄分布更加分散,中老年人比年轻人更爱"囤货'。
从商品类型来看,购买频度高、保质期长的日常用消耗品最受"囤货'人群宠爱,如衣物清洁、纸品湿巾、休闲零食等。
男性、女性囤货的种类差异不大,而有孩家庭囤货更注意孩子需求,年第1页/共2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轻人爱囤零食,中青年以家庭用品为主。
江苏人更爱囤尿布湿巾不同地域也呈现出不同的"囤货'特色。
从"囤货'用户数分布来看,东北人爱吃、爱洁净,是休闲食品和清洁用品的囤货主力;重庆、河南、山西人最爱喝酒;江苏人、湖北人、广东人、福建人最顾孩子,好玩的是,江苏也是囤货重地,最爱囤的竟然是尿布、湿巾等。
关于网络购物节大学生消费特点的研究
关于网络购物节大学生消费特点的研究【摘要】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在网络购物节中的消费特点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网络购物节对大学生消费行为有积极影响。
大学生参与网络购物节的主要原因包括折扣优惠、便利快捷等。
在网络购物节中,大学生表现出迅速决策、囤货狂潮等消费特点。
影响大学生网络购物节消费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消费水平、社交因素等。
在网络购物节中,大学生还表现出虚拟购物的快感、社交分享的需求等心理特点。
未来,网络购物节对大学生消费的发展趋势将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需要更加关注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特点和心理需求,以促进消费市场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网络购物节、大学生消费、影响因素、心理特点、发展趋势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购物节作为网络购物的重要形式之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
大学生群体作为网络购物节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其消费行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特点。
研究大学生在网络购物节中的消费特点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大学生作为社会新生代,其消费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网络购物节作为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可能产生重要影响。
深入研究大学生在网络购物节中的消费特点,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规律,为相关市场提供参考和借鉴。
探究网络购物节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心理特点,也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消费观念,提高其消费能力和消费品质,促进消费市场的稳定发展。
1.2 研究意义了解网络购物节对大学生消费的影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模式。
通过研究大学生参与网络购物节的原因,可以揭示他们的购物动机和偏好,有助于为商家提供更准确的营销策略。
分析大学生在网络购物节中的消费特点和心理特点,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更理性地进行消费,避免因购物节带来的消费冲动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深入研究网络购物节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可以为相关厂商、电商平台等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大学生的消费需求,优化商品设计和促销活动。
关于网络购物节大学生消费特点的研究
关于网络购物节大学生消费特点的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特别是在网络购物节期间,各种促销活动和优惠券的诱惑让人们充满了购物的欲望。
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作为消费者之一,其消费特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对网络购物节期间大学生的消费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其消费行为和心理,为商家提供一定的市场参考和指导。
网络购物节期间大学生消费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大学生群体的不断壮大和经济实力的提升,他们在网络购物节期间的消费能力明显增强。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大学生群体在网络购物节期间的消费金额连年增长,成为网络购物的重要消费群体。
大学生对新颖、时尚、实用的商品需求旺盛,能够在网络购物节期间迅速响应各种促销活动,促进消费市场的繁荣。
大学生消费行为呈现出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特点。
相比于传统的消费群体,大学生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他们热衷于追求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更加注重商品的品质和品牌形象。
在网络购物节期间,大学生更加愿意去尝试新品牌、新产品,相对来说更加敢于冒险。
商家在网络购物节期间,应充分挖掘大学生的消费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差异化的商品和服务,才能更好地吸引大学生的消费。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更加依赖于社交网络和口碑传播。
在网络购物节期间,大学生更加倾向于通过社交网络获取商品信息和促销信息,例如微信、微博、朋友圈等。
他们更加注重朋友之间的分享和口碑传播,更加关注他人的消费体验和评价。
商家应该在网络购物节期间加强社交网络的传播和口碑营销,积极构建品牌形象和消费者口碑,从而吸引更多大学生的关注和消费。
网络购物节期间大学生消费特点呈现出了消费规模不断增加、消费行为个性化、性价比和服务体验关注以及社交网络和口碑传播的特点。
作为消费群体的重要一员,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心理也在不断地影响和塑造着网络购物节期间的消费市场。
商家应该更加深入地了解大学生的消费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差异化的商品和服务,同时加强社交网络的传播和口碑营销,从而更好地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和消费,促进网络购物节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中美媒体有关“双十一”新闻报道的对比研究
中美媒体有关“双十一”新闻报道的对比研究
双十一,也称为“光棍节”,是一个在中国兴起的购物狂欢节日。
每年的11月11日,中国的电商平台会推出大量的促销活动和折扣,吸引消费者进行购物。
中美两国是全球两
个最大的经济体,因此他们在报道关于双十一的新闻时,往往会有一些不同的观点和侧重点。
中美媒体在报道双十一时会有不同的报道重点。
中国媒体往往会更多地报道购物节的
推广策略和活动内容。
他们会介绍各大电商平台推出的折扣和促销活动,并报道购物节的
热销商品和销售数据。
美国媒体则更关注购物节的商业模式和市场前景。
他们会讨论购物
节的商业模式是否可持续,以及购物节对传统零售业是否构成威胁等问题。
中美媒体在报道双十一时也会有一些不同的价值观。
中国媒体普遍认为购物节推动了
消费升级和经济发展。
他们认为购物节为商家提供了一个机会,通过推出优惠活动来吸引
消费者进行购买。
而美国媒体则更关注购物节对消费主义的影响。
他们认为购物节过度强
调消费,可能导致消费者过度消费和浪费资源。
中美媒体在报道双十一时有不同的观点和侧重点。
中国媒体更关注购物节的经济效益
和消费者行为,而美国媒体更关注购物节对市场的冲击和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
这种差异
主要还是因为中美两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存在差异。
了解这些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
解和认识双十一这个节日。
关于网络购物节大学生消费特点的研究
关于网络购物节大学生消费特点的研究大学生网络购物的消费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网络购物的便利性。
相对于传统实体店购物,网络购物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购物。
这种便利性尤其适应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提升了购物的便捷度。
二是产品选择的多样性。
网络购物平台上产品种类繁多,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进行选择,满足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三是价格的优势。
网络购物平台常常通过促销活动和优惠券等方式吸引消费者的购买,价格相对较低,符合大学生经济状况。
四是购物体验的多样性。
网络购物通过丰富的营销手段和视觉呈现方式,为大学生带来更好的购物体验,比如虚拟试衣、智能推荐等。
大学生网络购物的消费特点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的改变。
网络购物的普及让大学生形成了更加便捷的购物习惯,逐渐习惯在线购物的方式,转变传统的线下购物模式。
其次是社交网络的影响。
大学生通过社交媒体和朋友圈分享购物心得和推荐,影响他们的购物行为。
再次是广告营销的诱导作用。
网络购物节的推广和营销吸引了大学生的关注,有各种促销手段刺激他们的购买欲望。
线上支付方式的改进也提高了大学生的网络购物积极性。
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线上支付工具的发展和普及,使得大学生购物更加便捷和安全。
大学生网络购物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消费观念的单一化。
大学生往往因为价格低廉或者促销活动而进行购物,而忽略了产品的真实需求和质量。
其次是虚假宣传和遭遇假货的风险。
网络购物平台上存在一些不良商家或者假冒伪劣商品,给消费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和损失。
最后是网络购物导致的物流和售后问题。
由于网络购物订单众多,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存在时效性和质量问题,给消费者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和纠纷。
大学生网络购物节的消费特点在于便利性、产品选择的多样性、价格的优势和购物体验的多样性。
它受到消费习惯和观念的改变、社交网络的影响、广告营销的诱导和线上支付方式的改进的影响。
但同时也存在消费观念的单一化、虚假宣传和遭遇假货的风险以及物流和售后问题等相关问题。
中美媒体有关“双十一”新闻报道的对比研究
中美媒体有关“双十一”新闻报道的对比研究“双十一”,即每年的11月11日,是中国最大的购物狂欢节,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电商消费节日之一。
由阿里巴巴发起的“双十一”网购狂欢节已经成为中国的消费文化符号,也受到了世界各地消费者的关注。
在中美两国的媒体报道中,有关“双十一”网购狂欢节的报道热度也相当高。
本文将对比研究中美媒体对“双十一”新闻报道的不同之处。
一、报道的热度在中美两国的主流媒体中,对“双十一”网购狂欢节的报道都相当热度。
但是,在中国的媒体中,对于“双十一”的报道更为广泛,包含更多的消费者、商家、品牌等相关信息和评论。
而美国国内的媒体对“双十一”的报道则主要以介绍“双十一”的背景、规模、销售额等数据为主。
在报道中,中美两国媒体的角度也有所不同。
中国的媒体主要从网购热潮、促销活动、品牌营销、消费者选购等多个角度进行报道。
而美国的媒体更多地强调了“双十一”对全球消费市场的影响、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的崛起以及跨境电商的挑战。
三、报道的重点中美两国媒体对于“双十一”网购狂欢节的报道重点也有所不同。
中国媒体更多地报道了消费者对于“双十一”的购买热情、店铺促销策略、商家营销手段等内容。
而美国的媒体更注重对“双十一”的分析和解读,包括对于中国消费市场的认知、中国文化和商业模式的探讨、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等。
四、报道的语气在报道的语气上,中美两国媒体也有一定的差异。
中文报道中,媒体更加强调了“双十一”所带来的消费狂欢和一种快乐、愉悦的氛围。
而英文报道中,则更多地体现了对“双十一”这种规模巨大的购物节日的认可和尊重。
总的来说,中美两国媒体对于“双十一”网购狂欢节的报道都有一定的差异,但是都对这场购物节产生了极大的关注和重视。
中美两国媒体可以互相借鉴彼此的报道角度和语气,共同推动全球消费市场的繁荣发展。
中美媒体有关“双十一”新闻报道的对比研究
中美媒体有关“双十一”新闻报道的对比研究随着全球跨境电商交易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双十一”购物节作为全球最大的在线购物盛会已经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现象。
与此中美两国的媒体对于“双十一”的报道也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
本文将从中美两国媒体的角度,对“双十一”购物节的新闻报道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两国媒体在报道此事件时所呈现出的不同视角和宣传手法。
我们来看看中美两国媒体对于“双十一”购物节的报道立场和态度。
在中国,由于“双十一”购物节起源于阿里巴巴的推广,又名“光棍节”,因此受到了政府和商家的大力支持。
中国的媒体普遍对“双十一”持积极的态度,将其视为中国电商行业的一大成就,并对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进行了大肆宣传,并强调“双十一”购物狂欢为消费者带来了实惠与快乐。
相比之下,在美国媒体的报道中更多地突出了“双十一”购物节的商业性质和消费主义的负面影响。
美国的一些媒体倾向于将“双十一”看作是阿里巴巴和其他电商公司为了推动销售而创造的营销噱头,并指出消费者在“双十一”购物节期间可能过度消费,导致浪费和不必要的物品购买。
美国媒体的报道更为客观和谨慎,同时也更加关注商业动机和消费心态。
在报道的内容和角度上,中美两国媒体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中国媒体在报道“双十一”购物节时,更多地着重于对电商平台的正面评价和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他们通常会选择报道一些购物狂欢的场面、销售额创纪录的数据、以及消费者反馈和购买心得等内容。
这些报道更多地体现了对电商业绩的追捧和对消费者购物热情的宣传。
而在美国媒体的报道中,则更多强调了电商平台的市场策略和商业运作的动态。
他们通常会从电商公司的盈利模式、促销活动的宣传手段、消费者的购物行为等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和报道,更多地呈现了对商业运作和市场营销的关注。
一些媒体还会关注中国商家和产品在“双十一”购物节中的销售情况,以及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态势。
在报道方式和形式上,中美两国媒体也呈现出了明显的差异。
关于网络购物节大学生消费特点的研究
关于网络购物节大学生消费特点的研究网络购物节已经成为了中国消费者日历上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购物盛会,它带给了人们便利、快捷、优惠的购物体验,也成为了商家营销手段的一大利器。
对于大学生,网络购物节更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机会,他们的消费特点也与其他年龄群体存在差异。
一、线上购物比重更高网络购物节作为线上购物的盛宴,自然而然成为了大学生看重的购物方式。
与传统的实体店相比,网络购物具有更多的优势,比如不受营业时间的限制、商品种类更多、价格更实惠、比较容易获得用户的反馈等。
大学生群体在购物时更加注重的是购物品质的舒适度和购物方式的方便快捷性,而在线购物可以满足他们的这些需求,因此它也成为了他们的首选。
二、節省感强大学生通常不是消费能力特别高的群体,因此他们对价格的敏感度更高,他们会习惯性地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寻找更合适的购物方案。
网络购物节的充足优惠、低价产品选择更多,可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同时,还可以让他们获得消费上的满足感,这种感觉可以促使他们在以后的实物消费中有更多的信心和动力。
三、追求新鲜品牌大学生是一个潜在的消费群体,他们愿意尝试新鲜事物、新品牌的产品,因为他们更有可能接触到新事物。
在网络购物节中,往往会有各种新上市品牌,而大学生群体对于这些品牌的接受度也很高,他们可以通过网络购物节获取更多的新品种选择的机会。
四、追求独特化、态度鲜明大学生具有个性化的追求和独特的思考方式,他们在购物中也会倾向于选择有些独特的商品,比如限量版、个性化的设计、创意型的商品等。
网络购物节中的一些独家商品也会吸引他们的关注。
大学生的消费心理脆弱,容易受到外界的商品供给和垃圾邮件营销的影响,因此,他们对于网络购物节中充满品牌的态度非常鲜明,也很容易被品牌营销所吸引。
总之,网络购物节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他们的购物特点也更加注重实用性、价格性、独特性和品牌态度性,商家如果想要更好地开拓大学生市场最重要的是要充分了解他们的购物行为心理,提供更多满足他们的商品和购物条件。
关于网络购物节大学生消费特点的研究
关于网络购物节大学生消费特点的研究网络购物节是指由各大电商平台主导的购物节活动,如“双十一”,“618”等。
目前,随着互联网发展的进一步深入,网络购物节已经成为消费者购物的常态。
其中,大学生作为社会主要消费群体之一,在网络购物节中消费特征显著,值得深入研究。
一、大学生消费行为更倾向于年轻化和个性化网络购物节作为商家推广的重要营销形式,在吸引消费者注意力和启发购买欲望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大学生族群中,由于更加年轻、更加个性化的消费观念,因此对于购物节活动的参与更加热切。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双十一”等网络购物节期间,大学生的消费金额明显高于其他群体,其中大多数的消费者是通过平台优惠促销等手段降低了商品价格以购买到了价值更高的商品。
二、大学生购物更加注重品质和价格大学生消费者更加注重商品的品质和价格,而在网络购物节中,商家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通过打折和促销来提供更加优惠的价格,进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而在这个过程中,商家也通过对于消费者细分的消费习惯和价格敏感度的深入研究,精准的找出其购买的痛点、需求并为其提供更优惠的购物体验,从而让消费更加具有价值。
因此,大学生在网络购物节中也更加关注活动的实际购物效益,更追求物超所值的购物体验。
三、大学生将社交分享视为重要体验之一在网络购物节中大学生种群也更加注重社交体验,会将购买到的商品分享至社交媒体等平台,并通过评论、点赞等方式,吸引更多亲朋好友的参与,并获得更多的粉丝和关注度。
在这个过程中,网购成为了一种社交化的体验,大学生通过网络购物节将自己颜值、品位和购物习惯展示于公众面前,也成为了品牌推广中的重要一环。
综上所述,网络购物节的不断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优惠的购物体验,而大学生作为中坚力量,在消费习惯、购买行为等方面也呈现出了多重特征,这也帮助商家更好地制定策略、精准营销,并满足更多消费者购物需求。
中美媒体有关“双十一”新闻报道的对比研究
中美媒体有关“双十一”新闻报道的对比研究近年来,“双十一”成为了全球电商界的一大盛事,每年都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前来抢购。
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电商市场,对于“双十一”这个狂欢节的报道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和角度。
下面就进行一下中美媒体对“双十一”新闻报道的对比研究。
中美媒体对“双十一”的关注度是不同的。
在中国,各大媒体对“双十一”都会进行大量的报道,贴近人民群众的需求,报道内容主要涉及电商平台的促销活动、消费者的购物心态以及销售额等数据。
而在美国,媒体对“双十一”的报道相对较少,很多媒体更关注本国的“黑色星期五”和“网络星期一”等促销活动。
这反映了中美两国在消费文化和购物热潮的差异。
中美媒体在报道立场和角度上存在差异。
中国媒体在报道“双十一”时,大部分会持积极的态度,把它视为中国消费者们的购物狂欢节,并赞扬电商平台为消费者带来了大量的优惠和便利。
而美国媒体则更加客观地报道“双十一”,除了报道促销活动和销售数据外,还会对电商平台的售后服务、信誉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和分析。
有关“双十一”商品质量问题的报道在美国媒体中也较为常见。
这都体现了中美两国在消费观念和产品质量问题上的不同。
中美媒体对“双十一”的报道风格也有所差异。
在中国,很多媒体在报道“双十一”时会采用夸张、煽动性的标题和内容,以吸引读者的眼球。
报道内容也更注重个人的购物经历和购物热情,以及购物成果的展示。
而在美国,媒体对“双十一”的报道更加注重事实和数据,形式上也更加稳重、冷静。
这反映了中美两国媒体的不同报道风格和受众偏好。
中美媒体对“双十一”的报道存在诸多差异。
这不仅体现了中美两国在消费文化和购物观念上的差异,也反映了两国媒体的报道风格和受众需求的不同。
无论是积极宣传还是客观评价,“双十一”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商购物节之一,都为人们提供了便利和优惠,为电商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和发展空间,也成为了中美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与美国网络购物节之比较研究
中国与美国网络购物节之比较研究【摘要】网络购物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实惠,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消费方式和新的生活方式。
每年的“双十一”和“网络星期一”分别是中国与美国最大的网络购物节,两者在产生时间、来源、交易额、网购人数、交易笔数、移动端销售、网络零售企业性质与竞争格局、社交网站所起作用等方面有诸多不同之处。
尽管“双十一”出现仅四年时间,但由于中国的网购人群数量庞大、电子商务高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购物节,但其存在的物流与支付等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网络购物节中国美国比较近年来,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兴的购物方式风靡全球,它不仅让消费者节省了时间,免除了舟车劳顿,获得了更多的价格优惠,还能够买到在本地市场难觅的商品。
同时,对一些追求新奇的白领、青年人来说,不失为一种时尚的消费方式。
与传统零售商如百货公司类似,网络零售商也需要在一年中的某些特定日子造势促销,于是,“双十一”和“网络星期一”应运而生,它们分别是中国与美国一年中销售额最大的网络购物节。
一、美国“网络星期一”与中国“双十一”概况1、美国“网络星期一”在美国,圣诞假日季从每年11月第4个星期四的感恩节一直持续到第二年年初,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人们会大量购物。
美国是世界上电子商务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网络购物占零售额的比重较大。
“网络星期一”(Cyber Monday)一词是2005年开始出现的,源于美国零售业联合会下属的当时发布的一份新闻稿,它指的是美国感恩节过后第一周的星期一,度过了感恩节假期的人们回到工作岗位上,很多人会通过办公室的电脑购物,这一天通常是美国一年中网络零售额最大的一天,因此被称为“网络星期一”。
美国的电子商务企业也把这一天视为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大部分企业都会推出大幅折扣、免费送货等优惠促销手段,吸引消费者。
2、中国“双十一”“双十一”指每年的11月11日,它并非中国传统节日,由于这一天日期里有四个阿拉伯数字“1”,因此又被称为“光棍节”,这一天本是受中国年轻人追捧的属于单身一族的另类节日。
网络购物的跨文化研究_析中美文化差异对消费者的影响_季怡
网络购物的跨文化研究)))析中美文化差异对消费者的影响季怡(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411105)摘要:本文力图分析中美两国的消费者在进行网上购物时,文化价值体系对其产生的影响。
后者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文化价值是风险感知程度、自我感知效力和客观标准的前提;而且,调查分析还发现文化价值对两个国家的消费者在进行网上购物时的作用机制并不相同。
关键词:网络购物;计划行为理论;跨文化[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539(2006)08-0069-06Abstract:This paper intends to analyze how cultural values affect consumer decision-making with respect to e-commerce(on-line shopping)adoption in the Uni ted States and China.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cultural values are antecedents to perceived risk,perceived sel-f efficacy,and subjective norm.Furthermore,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while the overall behavioral mechanism underlying choice is si milar for the two countries,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he factors determining consumers.intention to adopt e-commerce.Key words:E-commerce;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Cross-culture一、引言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
圣诞节电子商务中外网络购物文化的差异
圣诞节电子商务中外网络购物文化的差异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圣诞节作为西方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网络购物的高峰期。
然而,尽管网络购物已经普及,但东西方在圣诞节电子商务中的网络购物文化仍然存在差异。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购物习惯、礼物选择和促销策略等方面探讨圣诞节电子商务中中外网络购物文化的差异。
一、市场规模差异在圣诞节期间,东西方的网络购物市场规模存在显著差异。
西方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因为圣诞节是传统的重要节日,人们普遍热衷于购物,网络购物市场规模庞大。
在美国,圣诞节期间的网络购物销售额通常是全年平均销售额的两倍以上。
相比之下,东方国家在圣诞节期间的网络购物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因为圣诞节并不是传统重要的节日,不像春节或者中秋节那样具有重要的商业意义。
二、购物习惯差异购物习惯是影响网络购物文化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西方国家,人们更倾向于提前购物,为圣诞节做充分准备。
他们通常会提前数周或者数月开始选购圣诞礼物,并会关注各种促销活动和打折优惠。
西方国家的电商平台也会提前做好准备,推出各种圣诞促销活动。
相比之下,东方国家的购物习惯相对较为灵活。
虽然网络购物在东方国家也非常受欢迎,但人们更倾向于在圣诞节前几天或者当天购物,以追求更多的促销折扣。
三、礼物选择差异在圣诞节期间,人们都希望能为家人和朋友准备一份特别的礼物。
然而,东西方在礼物选择上存在一定差异。
在西方国家,圣诞节的传统礼物通常是圣诞树下的礼物,如糖果、玩具和装饰品等。
此外,人们也习惯给亲朋好友送贺卡和圣诞礼物篮。
相比之下,在东方国家,圣诞节的礼物选择较为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圣诞礼品,还有一些其他的礼物选择,如电子产品、服装和饰品等。
四、促销策略差异在圣诞节电子商务中,东西方的促销策略也存在一定差异。
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沿袭了Black Friday和Cyber Monday等重要购物日的传统,商家通常会在这一时期推出大幅度的促销活动,以吸引消费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商务包含很多分支,其中网络购物是其中一个重要 分支,尤其是在中国,网购活动更是电子商务分支中的重要领 域,它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购物方式,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消费 趋势,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为广大老百姓、电商企业、各行各 业以及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经济效应。
图3“双十一”下单方式特点 数据来源:星图数据2018年双十一全网网购 Nhomakorabea数据分析报告
1.5 快递物流情况 据国家邮政局检测信息显示,11月11日到11月16日业务高 峰期间,全国邮政和快递企业一共处理邮件18.82亿件,同比增 加25.8%,妥投率超过97%,其间,全网运行平稳顺畅。覆盖的 快递企业包括顺风、邮政EMS、中通、申通、圆通、韵达、百 世、德邦。具体到快递时效上,现在全国平均运抵时间应该已 经能够达到2天。
关键词:电子商务;网络购物节;双十一;感恩节购物季
引言
随着互联网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强,电子商务对社 会经济的影响也日益凸显。电子商务在广义上是指在全球广泛 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开放的因特网的网络环境下,给予服务 器或者浏览器应用方式,买卖和双方互不见面地进行一系列商 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 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与此相关 的各种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
图1“双十一”当天全网销售额及主要平台销售额 数据来源:星图数据2018年双十一全网网购大数据分析报告
1.2 销售的商品特点 从“双十一”购物节全网销售商品的金额来看,排名前五的 行业分别是手机数码、家用电器、美妆护肤品、电脑办公用品、 家具家纺家居,其中手机数码销售额为585亿元,同比增长了 164.5%,销售金额占总销售额18.6%;个护美妆销售额为446亿 元,同比增长117%,销售金额占总销售额13.7%;食品饮料销售 额为188.6亿元,销售金额占总销售额5.9%;母婴类商品销售额 为106.9亿元,同比增长16.9%,销售金额占总销售额3.4%。
9
从天猫平台提供的数据来看,天猫平台销售排名前三的商 品种类为服装服饰、家用电器、家居家装,其中服装服饰类商 品零售额占比高达20.3%,远远高于其他类别的商品,家用电器 类商品零售额占比高达13.5%,家居家装类商品零售额占比高达 12.5%(如图2所示)。
1.3 消费人群 早期“双十一”购物节活动中,消费人群主要是80后,占 比超过6成,但是在随后的几年,90后消费者占比逐年增长。 2015年之后,90后消费者的占比超过80后,成为最主要的线上 消费群体。根据阿里巴巴CEO张勇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18年 双十一消费的用户中,90后消费者占比46%,而80以后的消费 者累计占比达到80%以上。 1.4 下单方式 在2018年“双十一”购物节中,11月11日当天全网移动端 下单销售额占比93.6%,全网pc端销售额占比仅6.4%,移动端 交易额占比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4%(如图3所示)。
2、美国感恩节购物季网购特点
美国作为电子商务的第一批发起人之一,加上自身经济总 量的因素,在购物季活动方面,也表现突出。
2.1 总体销售额 根据Adobe Analytics官方11月27日数据,从11月1日至 26日,美国感恩节购物季在线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加585亿美 元,同比增长19.9%,每天增加的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其中, 美国消费者在感恩节当天的网购支出达到了创纪录的37亿美 元,同比增长27.9%。“黑色星期五”11月23日在线商品销售 额为62亿美元,同比增长均超23%, “网络星期一”11月26日 当天在线商品销售额为达79亿美元,同比增长19.3%。三个活动 三天的销售额总和为178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为1229亿人民 币,全国人均消费372.4元。 2.2 商品特点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显示,此次的热门商品包括服装、玩 具、书籍、视频游戏,电子产品和礼品卡。至于感恩节当天最 畅销的产品,排在畅销前列的是任天堂Switch游戏机,随后依 次是Beats耳机、Hot Wheels玩具、《荒野大镖客:救赎2》和 HatchiBabies等。
中国的网上购物节活动的突出代表是“双十一”,其中包 括淘宝网、京东网以及拼多多等著名的网络购物平台发起的活 动。美国网上购物节活动主要是指感恩节购物季,包括著名的 “黑色星期五”和“网络星期一”。
虽然美国感恩节购物季中的主要网购活动“黑色星期五” 和“网络星期一”的网购销售额远远低于中国“双十一”购物 节,但是销售额也很庞大,上升趋势明显并且有着很大的增长 空间。中国“双十一”购物节和美国感恩节购物季都具有很大 的影响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能反映两国电子商务的现状,通 过对二者进行对比,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中美电子商务的特 点与发展情况并为以后更好的发展与进步提出意见与建议。
1、中国“双十一”购物节特点
中国 “双十一”的网上销售活动,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 成为极具特色的季节性营销活动。对于这种活动的表现,可以 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描述。
图2“双十一”商品销售种类特点 数据来源:星图数据2018年双十一全网网购大数据分析报告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制度的工程化设计中的环境接口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编号:71771151).
1.1 销售额情况 2018年的“双十一”购物节中,11月11日当天全网各大平 台净销售额总和为3143.2亿元,全国人均销售额为226.1元。排 名前三名的平台为天猫、京东、苏宁,其中天猫占比为67.9%, 11月11日一天成交额为2135亿;京东占比为17.3%,从11月1日 至11月11日,京东累计成交额为1598亿;苏宁占比为4.7%,11 月11日当日销售额为147.7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东南沿海省份 成为最具有购买力的地区,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 的销售额占比分别为18.1%、16.9%、12.2%和6.5%,西北内陆 地区排名普遍靠后(如图1所示)。
中美网络购物节消费的比较研究
文/罗芳 刘宇辰
摘要:中国和美国近年来在面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领域 表现突出,尤其是都利用网络技术展开了网络购物节的营销活 动,这可以被视为电子商务领域的较有特色的代表性活动。通 过对中国“双十一”和美国感恩节购物季活动的比较,可以发 现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的比较分析,能够 为中国电子商务以及网络销售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