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检务方案方案
智慧检务建设实施方案
![智慧检务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f2f670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48.png)
智慧检务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公安机关的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智慧检务建设是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必然选择,也是公安机关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工作效能的重要举措。
二、总体目标。
智慧检务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检务工作的智能化水平,优化警务资源配置,提升警务工作效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警务服务。
三、具体措施。
1. 加强信息化建设。
加强警务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完善信息化设备和技术设施,提升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处理能力,实现信息的快速共享和查询。
2. 强化智能化技术应用。
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检务工作中的应用,构建智能化警务指挥系统,提高警务决策和应急处置能力。
3. 优化警务流程。
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警务流程,简化办案程序,提高警务办案效率,减轻警务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对警务人员的信息化培训,提高他们运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智慧检务工作队伍。
5. 完善智慧检务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智慧检务建设的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实施和运行。
四、保障措施。
1. 加大投入力度。
加大财政投入,保障智慧检务建设的资金需求,确保各项措施的顺利实施。
2. 加强安全保障。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确保警务信息的安全可靠,防范各类网络安全风险。
3. 加强宣传推广。
加强对智慧检务建设的宣传推广,提高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五、预期效果。
通过智慧检务建设的实施,预期将实现以下效果:1. 提高警务工作效能,优化警务资源配置,提升警务服务质量和水平。
2. 加强警务信息化管理,提高警务信息化水平,推动警务工作的智能化发展。
3. 加强警务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智慧检务工作队伍,提升警务人员的信息化技能。
4. 构建智慧检务管理体系,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实施和运行,推动智慧检务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
电子检务大数据解决方案
![电子检务大数据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d2e506aa00b52acfc7cada.png)
电子检务大数据解决方案1. 行业背景电子检务系统主要包括职务犯罪侦查与预防管理系统、刑事诉讼监督信息系统、民事审判与行政诉讼监督信息系统、检务支持信息系统、检察办公管理信息系统、检务保障信息系统、检察队伍管理信息系统等七大应用系统和一个数据中心。
本次建设数据中心的目的是建立一系列包括案件受理、案件查办、案件监督、案件预防、公文流转、档案管理、财务管理、固资管理、人事管理在内的检务工作数字化管理和业务分析系统。
2. 解决方案利用XX DataFusion一站式混合架构的大数据管理平台构建检务系统的数据中心,可以对视频、图片、音频、文本、案件信息、人员信息等结构化、非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方便上层应用系统对各类信息进行有效查阅和流转,并提供丰富的数据分析算法和挖掘工具,为上层业务分析系统提供技术支撑。
电子检务系统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架构如图所示,采用分布式架构支持对海量数据的统一存储管理,并内置多种分布式分析处理引擎和安全管理系统,保障数据访问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电子检务系统解决方案整体框图3. 方案特点电子检务数据中心的主要特点概括如下:支持海量数据集中高效统一存储管理,可以对各类数据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管理;支持SQL 接口、REST API 文件访问接口和R接口;支持数据清洗、转换和加载,支持对数据进行合并、计算、修改、填充等预处理;支持对文件名称、文件属性、文件内容(文本)进行全文搜索,支持关联、模糊等高级搜索功能;支持文件标注、文件审批、文件加密等文件流转功能;支持均值分析、频率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评分卡分析、关联分析、神经网络等各种数据分析算法;支持柱状图、曲线图、饼图、面积图、散点图、雷达图等多种数据分析可视化呈现;支持对敏感信息进行识别和加密处理;支持对数据中心访问操作进行独立审计和权限管理。
人民检察院电子政务解决方案
![人民检察院电子政务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8ada48783e0912a2162aca.png)
人民检察院电子政务解决方案一、电子检务背景当前,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如火如荼,各级机关单位都在加紧信息化的建设。
2000年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做出《关于在大中城市加快科技强检步伐的决定》,提出“科技强检”的口号,把检察院机关的信息化建设推向了一个高潮。
我国的各级检察院办公办案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手工模式上,检察院业务工作发展不平衡,存在人员紧张,经费保障困难,基础设施、设备水平仍然落后,科技含量低等问题。
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制约了各级检察机关的发展。
利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来提高检察机关的办公办案效率,解决各级检察机关在实际工作中的各种问题。
将各级检察机关沿用多年的静态业务系统替换成利用现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动态、实时、高效的办公、办案管理系统,这是各级检察机关领导和各级检察机关基层工作人员在检察工作中提出的强烈呼声。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涉及案件的人员流动性增强,案件的跨国性,复杂性都在加大,各级检察机关迫切需要提高检察机关信息的收集和加工能力、全国联动及反应能力、跨国案件处理能力,提高办案科学性和效率,为我国法制建设和经济建设服务, 为各级领导和检察机关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和决策手段。
根据高检院代码编制标准,通过对检察机关的分析、调研,开发的检察院办案管理系统是一套采用B/S方式的检察机关网络应用系统,通过快速安装,迅速搭建各级检察机关的办公、办案信息化系统。
建立检察院各业务信息窗口,根据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职责划分不同的职能权限。
将基层办案受理、处理人员的信息通过办案管理系统智能化的自动流转至分管检察长。
高级和中层检察机关将处理后的案件信息反馈到中层及基层检察机关,同时基层和中层检察机关将相应的案件信息也通过金鼎检察院办案管理系统预留的接口自动的对接到上级检察机关的信息化系统中去,实现了内部办公、办案的智能化、电子化,以及与各级机关的信息系统的无缝结合。
二、电子检务解决方案1、检察机关信息化总体规划(一)检察机关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县区检察机关作为基层的检察机关,直接承接着数量庞大的基层案件,同时也要将其中的部分案件转交给地市级检察机关、省级乃至最高人民检察机关。
电子检务工程 方案
![电子检务工程 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e8147f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42.png)
电子检务工程方案一、引言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子检务工程的概念逐渐成为司法实践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电子检务工程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对司法审判、咨询和调解等工作进行信息化处理,使司法服务更加高效、便捷和公正。
本文将就电子检务工程的意义、构成要素、实施步骤和成效预期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电子检务工程的意义1. 促进司法信息化电子检务工程的实施可以将司法过程中的文书、材料、信息等进行电子化处理,从而实现司法活动的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
这将方便人们获取法律知识和司法资源,提高法院和相关机构的工作效率。
2. 加强司法公正电子检务工程通过建立公平公正的信息交换平台,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司法裁判的公正性。
通过有效的信息公开和透明度,促进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
3. 提高司法效率电子检务工程能够对传统的纸质文书和手工作业进行电子化处理,提高案件受理、审判和执行的效率。
同时,也可通过电子化的方式进行信息共享和协同办案,提高工作效率和精确度。
4. 强化司法监督电子检务工程的实施,对于监督司法行为和结果有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案件信息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可以更好地进行司法评估和监督,保障司法公正和权威。
三、电子检务工程的构成要素1. 电子立案系统电子立案系统是电子检务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案件受理、审批和登记等功能,能够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案件信息的快速录入和传输。
2. 电子审判系统电子审判系统是法院审判活动的电子化平台,包括庭审视频系统、审判文书生成、法官助手系统等功能。
通过这些系统,可以实现庭审的远程连接和视频记录,提高审判效率和质量。
3. 电子执行系统电子执行系统主要包括案件执行信息的采集、管理和监督,能够实现案件执行情况的实时跟踪和信息查询,并能够提供有效的执行辅助服务。
4. 电子卷宗系统电子卷宗系统是对案卷材料进行电子化管理和归档,能够方便检索和传输,提高司法工作效率和质量。
智慧检务建设实施方案
![智慧检务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38afc0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a6.png)
智慧检务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在公安领域,智慧检务建设已经成为了推动警务工作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智慧检务建设旨在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提升警务工作效率,提高办案质量,实现智能化、精细化管理,为公安机关打造一个更加智能、高效的工作平台。
二、目标与任务。
1. 目标,全面推进智慧检务建设,打造智能化警务工作平台,提高警务办案效率和质量。
2. 任务:a. 深入开展智慧检务建设宣传,提高全员参与意识;b. 加强对警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提升数据共享和信息互通能力;c. 推动智能化技术在警务工作中的应用,提高办案效率;d. 建立健全智慧检务建设管理体系,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三、实施方案。
1. 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员参与意识。
通过开展培训、讲座、宣传片等形式,向全体警务人员普及智慧检务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大家积极参与其中。
2. 加强警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完善。
通过引进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完善警务信息系统,实现各部门数据的共享和信息的互通,提高警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3. 推动智能化技术在警务工作中的应用。
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提高破案效率,加强对案件的研判和分析,为警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 建立健全智慧检务建设管理体系。
建立智慧检务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责任,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时间表,加强对项目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2. 加大投入,完善设施设备,提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水平;3. 强化培训,提升警务人员的智慧检务建设技能;4. 加强监督,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确保项目的实施效果。
五、预期效果。
通过实施智慧检务建设实施方案,预计将会取得以下效果:1. 提高警务工作效率,减轻警务人员的工作压力;2. 提高办案质量,提升社会公众对公安机关的满意度;3. 实现警务工作的智能化、精细化管理,为公安机关打造更加高效的工作平台。
电子检务方案
![电子检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19d454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14.png)
1.法律法规:本方案严格遵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项目合法合规。
2.数据安全:采取加密、备份、权限控制等措施,确保数据安全。
3.信息共享:遵循国家关于信息共享的政策要求,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
4.隐私保护:在案件办理、信息查询等环节,充分保护当事人隐私。
5.公开透明:案件办理过程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3.数据统计模块:对案件办理、法律援助、投诉举报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4.在线咨询模块:为用户提供在线法律咨询服务,解答用户疑问,提高服务水平。
5.信息共享模块:与相关部门实现数据共享,提高协同工作效率。
五、实施策略
1.项目立项:成立项目组,明确项目目标、范围、预算等,确保项目合法合规。
3.信息共享与公开:遵循国家政策要求,合理规划信息资源共享范围和方式,保障案件办理的透明度。
4.隐私权益保护:在案件办理和信息查询过程中,充分尊重和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权益。
5.监督与评价:建立项目监督和评价机制,定期对系统运行效果进行评估,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
七、总结
本方案立足于检察机关的业务实际,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制定了一套详细、合规的电子检务方案。通过实施本方案,将有助于提升检察机关的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公众满意度,为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和电子政务发展贡献力量。在实施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方案,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并取得预期效果。
本方案旨在为检察机关提供一套合法合规的电子检务解决方案,推动电子检务工作向纵深发展,提升检察机关的服务水平。在实施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项目取得预期效果。
第2篇
电子检务方案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电子政务已成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电子检务作为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检察机关工作效率、推进司法公开具有重要意义。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详细、合规的电子检务方案,以促进检察机关工作流程的优化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智慧检务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检务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790c02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1a.png)
智慧检务系统设计方案智慧检务系统是一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传统检察机关的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和提升的管理系统。
通过智慧检务系统的建设,可以提高检察机关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模式。
下面是一个智慧检务系统设计方案的详细介绍。
一、系统需求分析:1. 功能需求:(1) 案件管理:包括案件登记、分配、调查取证、审查起诉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和监督。
(2) 文书管理:包括起诉书、判决书、裁定书等各类法律文书的起草、审核、传递和归档。
(3) 数据统计分析:对案件基本情况、办案质量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提供决策支持。
(4) 查询服务: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案件信息查询、法律法规查询等服务。
(5) 信息交流:实现检察机关内部和与其他司法机关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加强协同办案。
(6) 安全管理:确保系统数据的安全,防止外部攻击和数据泄露。
2. 性能需求:(1) 系统可靠性:保证系统24小时稳定运行,降低系统故障率和崩溃风险。
(2) 系统响应时间:合理安排系统资源,保证系统响应时间在合理范围内,提高用户体验。
(3) 数据容量: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存储容量,保证系统可以存储长期的案件和文书数据。
(4) 系统扩展性:考虑到系统可能需要随着业务的发展进行升级和扩展,设计具备良好的扩展性。
3. 界面需求:(1) 界面风格:设计简洁、美观的界面,符合用户操作习惯和审美标准。
(2) 操作便利性:提供直观、易懂的操作界面,简化用户操作步骤,提高用户操作效率。
(3) 响应速度:保证系统界面响应速度快,减少用户等待时间。
二、系统架构设计:1. 前端设计:采用WEB前端技术,使用HTML、CSS、JavaScript等技术实现用户界面的设计,保证用户友好性和界面可定制性。
2. 后台设计:采用Java开发语言,使用Spring、MyBatis等框架,搭建稳定可靠的后台服务,实现系统核心功能。
3. 数据库设计: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库设计和优化,保证数据的存储和查询效率。
数字检察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数字检察专项行动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d9483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78.png)
数字检察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一、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数字化社会的迅猛崛起,网络犯罪活动日益猖獗,给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打击和防范数字犯罪,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我国决定开展数字检察专项行动。
二、总体目标。
数字检察专项行动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的数字犯罪打击体系,提高数字犯罪侦查和打击能力,有效防范和遏制数字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三、重点任务。
1.加强技术装备建设,提升数字侦查能力。
通过引进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数字取证和网络侦查的技术水平,建立完善的数字犯罪侦查技术体系。
2.加强执法人员培训,提高专业素养。
加强数字侦查技术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数字取证工具和技术。
3.加强国际合作,打击跨境数字犯罪。
加强与国际执法机构的合作,共同打击跨境数字犯罪活动,防范和打击网络犯罪的跨国传播和渗透。
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会警惕性。
通过开展数字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会公众对数字犯罪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增强社会警惕性。
5.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法律保障体系。
加强数字犯罪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建立健全的数字犯罪打击和防范法律体系,为数字检察工作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四、实施保障。
1.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数字检察专项行动的顺利实施。
政府将加大对数字检察专项行动的资金投入,确保专项行动的顺利实施。
2.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确保数字检察专项行动的高效运行。
建立健全的数字检察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确保数字检察专项行动的高效运行。
3.加强督导检查,确保数字检察专项行动的实施效果。
加强对数字检察专项行动的督导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确保专项行动的实施效果。
五、总结展望。
数字检察专项行动的实施,对于加强数字犯罪打击和防范工作,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数字检察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不断提高数字犯罪打击和防范的能力和水平,为构建和谐安全的数字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电子检务系统解决方案
![电子检务系统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c592e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5.png)
电子检务系统解决方案
《电子检务系统解决方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子检务系统在司法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电子检务系统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司法流程进行电子化管理和处理的系统。
它旨在提高司法效率,增强司法公正性,促进公共安全。
电子检务系统的设计需考虑到司法实践的特点,以满足司法工作的需要。
电子检务系统可以包括案件管理、文书处理、庭审管理、公告通知等功能。
通过该系统,法官、检察官、律师等相关人员能够更便捷地获取和处理案件信息,提高办案效率。
电子检务系统应具备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系统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采取合适的加密和防火墙措施,确保敏感信息不会被非法获取。
同时,系统需要具备高可靠性,保证在高负荷情况下也能正常运行。
另外,用户友好的界面和良好的用户体验也是电子检务系统的重要特点。
通过直观的界面设计和简单易懂的操作流程,用户能够更快速地上手,提高工作效率。
在电子检务系统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的培训和推广工作。
相关人员需要了解系统的功能和操作流程,逐步适应新的工作方式。
同时,需要进行宣传推广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电子检务系统的优势,便于系统的推广和应用。
综上所述,电子检务系统在司法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实施,能够为司法工作提供更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推动司法体制的现代化进程。
电子检务系统解决方案
![电子检务系统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d916d65f0e7cd18525368c.png)
电子检务系统解决方案篇一:深圳检察院电子检务招标包含维护第七章用户需求书一、项目说明本次设计为深圳市人民检察院电子检务系统的机房改造、会议室改造设计、服务器升级设计,本项目的建设总投资为万元,资金来源为深圳市政府投资。
设计服务期限:从设计至交付方案、图纸为止,计划工期约45天。
二、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建设背景深圳是全国首个“国家电子政务试点城市”。
深圳将构建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效能评估体系、资源共享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建设一批起点高、切入准、见效快的电子政务试点项目。
争取提前两年全面实现国家电子政务总体目标,建成全市统一的党政机关网络平台,联通各级党政机关及相关机构,实现100%的要求公开的政务信息可在网上查询,100%的行政审批项目可在网上申请及查询结果,5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可实现在线处理,100%的政府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纳入电子监察范围。
为贯彻落实深圳市委市政府对电子政务建设的精神和总体目标,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制定了《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关于贯彻落实全市电子政务工作会议精神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明确了新时期电子检务工作的具体目标和措施,针对目前电子检务工作存在的问题,拟建设深圳市人民检察院电子检务系统改造工程。
(二)建设目标深圳市检察院电子检务的建设目标是:努力构建一流的信息网络平台、一流的运维保障机制、一流的电子检务管理水平,争当全市电子政务建设的排头兵,以特别之为立特区检察之位,全力打造“特别敢创新、特别能办案、特别会监督”的特区检察机关。
本项目目标是:通过主机房改造,电视会议系统改造,服务器升级力争完成一个功能齐全、实用的电子检务支撑平台。
三、主要设计内容(一)主机房扩建及改造工程1. 土建改造和室内装饰工程;2. 照明、动力供配电工程;3. 防雷、接地工程;4. (空调)暧通系统工程;5. 机房综合布线:包含机房内部的网络布线、KVM布线及光纤布线;6. 机房综合监控:包含机房设备、环境监控、门禁、安保监控;7. 消防系统:包含消防报警、气体消防系统及联动;8. 机房设备:UPS、空调、KVM、机柜等。
XXX省检察院基于大数据的电子检务(智慧检务)详细设计(含配置报价)
![XXX省检察院基于大数据的电子检务(智慧检务)详细设计(含配置报价)](https://img.taocdn.com/s3/m/36c8cb34453610661fd9f400.png)
XXX省基于大数据的电子检务工程详细设计方案及配置报价XXXXX有限公司XXXXX有限公司20XX年XX 月目录第1章项目概述 (1)1.1项目名称 (1)1.2设计及预算编制依据 (1)1.3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 (2)1.3.1 项目建设目标 (2)1.3.2 建设规模 (3)1.3.3 项目建设内容 (3)1.3.4 建设期 (4)1.4工程建设边界 (4)1.5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4)1.6效益及风险 (5)1.6.1 社会效益 (5)1.6.2 经济效益 (6)1.7相对可研报告批复的调整情况 (6)1.7.1 应用系统设计方案调整 (6)1.7.2 网络设计方案调整 (7)1.8主要结论与建议 (7)1.8.1 主要结论 (7)1.8.2 建议 (7)第2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9)2.1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 (9)2.2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 (9)第3章需求分析 (10)3.1政务业务目标需求分析结论 (10)3.1.1 政务目标 (10)3.1.2 信息化现状与差距分析 (13)3.2系统功能指标 (18)3.2.1 基础网络 (18)3.2.2 数据中心 (18)3.2.3 数据资源库 (19)3.2.4 应用支撑平台 (20)3.2.5 应用系统 (20)3.2.6 综合门户平台 (21)3.3信息量指标 (21)3.3.1 信息存储量指标 (21)3.4系统性能指标 (32)3.4.1 整体性能指标 (32)3.4.2 服务器性能指标 (33)第4章总体建设方案 (41)4.1总体设计原则 (41)4.2总体目标 (41)4.2.1 宏观目标 (42)4.2.2 阶段目标 (42)4.3总体建设任务 (42)4.4系统总体结构和逻辑结构 (43)4.4.1 总体架构 (43)4.4.2 逻辑架构 (47)第5章本期项目设计方案 (52)5.1信息资源规划设计 (52)5.1.1 信息资源规划 (52)5.1.2 数据库规划设计 (53)5.1.3 资源体系管理系统 (62)5.1.4 数据资源整合系统 (67)5.1.5 数据共享交换系统 (71)5.2应用支撑平台设计 (77)5.2.1 设计目标 (77)5.2.2 系统功能设计 (78)5.3应用系统设计 (84)5.3.1 总体架构 (84)5.3.2 以“统一业务应用系统”为核心的业务应用系统 (93)5.3.3 综合事务协同管理平台建设 (99)5.3.4 职务犯罪智慧侦查信息共享应用平台系统 (107)5.3.5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共享应用系统 (114)5.3.6 政法协同办案及信息共享应用系统 (120)5.3.7 智能视讯管理平台系统 (130)5.3.8 检察职能延伸拓展互联网应用系统 (134)5.3.9 检察技术与司法鉴定管理应用系统 (140)5.3.10 检察培训信息化系统 (144)5.3.11 综合门户平台 (151)5.4接口设计 (164)5.4.1 概述 (164)5.4.2 数据接口 (165)5.4.3 应用集成 (171)5.4.4 与相关业务系统接口实施建议 (173)5.5网络系统设计 (174)5.5.1 优化检察专网基础网络和支撑平台 (174)5.5.2 新建侦查信息网基础网络和支撑平台 (186)5.5.3 完善省检察院互联网数据中心 (201)5.6网络安全系统设计 (202)5.6.1 建设原则 (202)5.6.2 总体安全策略 (204)5.6.3 建设内容 (204)5.6.5 侦查信息网安全部署方案 (218)5.7存储备份系统设计 (230)5.7.1 建设必要性 (230)5.7.2 建设目标 (231)5.7.3 建设方案 (231)5.7.4 备份策略 (232)5.7.5 存储备份量计算 (233)5.8运行维护系统设计 (234)5.8.1 运行维护体系建设 (234)5.8.2 智能运维管理平台建设 (241)5.9检务信息指挥中心设计 (248)5.9.1 建设需求 (248)5.9.2 建设方案 (248)5.9.3 系统实现功能 (249)5.10检务云规划 (251)5.10.1 云计算概述 (251)5.10.2 检务云计算框架 (253)5.10.3 IAAS检务云基础设施层建设 (255)5.10.4 PAAS检务云平台层建设 (260)5.10.5 SAAS检务云应用层建设 (262)5.10.6 检务云实施建议 (262)5.11系统配置及软硬件选型原则 (262)5.11.1 选型基本原则 (262)5.11.2 主要硬件选型原则 (262)5.11.3 主要软件选型原则 (264)5.12系统软硬件配置清单 (266)5.13系统软硬件物理部署方案 (266)5.13.1 数据库架构的技术选择 (266)5.13.3 应用系统部署 (268)5.14环保、消防、职业安全卫生和节能措施的设计 (270)5.14.1 环境影响分析 (270)5.14.2 环保措施及方案 (270)5.14.3 消防措施要求 (270)5.14.4 职业安全和卫生措施要求 (271)5.14.5 节能分析 (271)5.15详细设计方案相对可研报告批复变更调整情况的详细说明 (272)5.15.1 网络设计方案调整 (272)5.15.2 应用系统方案调整 (273)5.15.3 硬件系统方案调整 (279)第6章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 (280)6.1领导和管理机构 (280)6.1.1 项目建设组织 (280)6.1.2 系统运行维护管理 (281)6.2项目实施机构 (282)6.3运行维护机构 (284)6.4核准的项目招标方案 (284)6.5项目进度、质量、资金管理 (285)第7章人员配置与培训 (286)7.1人员配置计划 (286)7.2人员培训方案 (286)7.2.1 培训目的 (286)7.2.2 培训内容 (286)7.2.3 培训对象 (287)7.2.4 培训计划 (289)第8章项目实施进度 (290)8.1项目建设期 (290)8.2实施进度计划 (290)8.3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292)第9章详细设计预算 (293)9.1编制说明 (293)9.2详细设计预算书 (294)9.3资金筹措及投资计划 (296)第10章风险及效益分析 (298)10.1风险分析及对策 (298)10.1.1 风险识别和分析 (298)10.1.2 风险对策和管理 (298)10.2效益分析 (300)10.2.1 经济效益分析 (300)10.2.2 社会效益分析 (301)附表 (303)1、项目软硬件报价配置清单 (303)2、应用系统定制开发工作量核算表 (328)附图: (331)1、系统网络拓扑图 (331)2、系统软硬件物理布置图 (332)(1)数据库物理布置图 (332)(2)应用系统物理布置图 (333)(3)安全系统物理部署图 (334)第1章项目概述1.1项目名称XX省电子检务工程(简称“电子检务工程”)1.2设计及预算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6)《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作的决定》(中发[2006] 11号);(7)《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2]17号);(8)《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6]18号);(9))《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4]34号);(10)《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办发[2006]11号);(11)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的通知;(12)《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国信[2006]2号);(13)《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公通字〔2004〕66号);(14)《电子政务保密管理指南》的通知(国保发〔2007〕5号);(15)《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管理办法》(国保发〔2005〕16号);(16)《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公信安字〔2007〕43号);(17)《关于开展全国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的通知》(公信安〔2007〕861号);(18)《关于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建设整改工作的指导意见》(公信安[2009]1429号);(19)《国家密钥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国密局发[2005]4号);(20)《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55号令,2007年8月);(2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2008〕2544号);(22)《关于推进政法部门网络设施共建和信息资源共享的意见》(政法〔2008〕1号);(23)《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电子检务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发改高技〔2013〕1688号);(24)《科技强检示范院创建办法(试行)》;(25)《XX检察“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26)《2013-2015年全省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信息化、装备现代化建设工作规划》;(27)《电子检务工程项目建议书》;(28)《电子检务需求分析报告》及专家评审意见;(29)《XX省电子检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数字检察实施方案模板
![数字检察实施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c0c53d5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14.png)
数字检察实施方案模板一、背景介绍。
数字检察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案件进行调查、审查、检察、审判等环节实施全程数字化管理。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检察已成为提高司法效率、保障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
为了更好地推动数字检察工作,制定数字检察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总体目标。
本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推动数字检察工作的深入发展,提高司法效率和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司法公信力和权威性。
三、工作内容。
1. 加强信息化建设。
(1)完善数字检察系统,提高信息化水平;(2)推动数字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3)建设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实现电子化管理。
2. 强化数据保护。
(1)建立健全数据保护制度,保障案件信息安全;(2)加强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防范数据丢失和破坏。
3. 提升技术应用能力。
(1)培训检察人员,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推动智能化辅助办案工具的应用,提高办案效率。
4. 加强协作与交流。
(1)建立数字检察工作协作机制,促进各部门间信息共享;(2)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合作交流,推动数字检察工作的跨部门协同。
5. 完善监督机制。
(1)建立数字检察工作监督机制,加强对数字检察工作的监督和评估;(2)及时发现和纠正数字检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障数字检察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实施步骤。
1. 制定数字检察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分工;2. 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数字检察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3. 强化数据保护,建立健全的数据保护制度和备份机制;4. 提升技术应用能力,加强检察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5. 加强协作与交流,建立数字检察工作协作机制;6. 完善监督机制,建立数字检察工作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五、保障措施。
1. 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数字检察工作的顺利开展;2.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推动数字检察工作的深入开展;3. 完善法律法规,为数字检察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六、预期效果。
1. 司法效率得到提高,案件办理时间明显缩短;2. 司法公正得到保障,案件审查和检察工作更加客观、公正;3. 司法公信力和权威性进一步提升,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
电子检务工程方案
![电子检务工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874c6d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42.png)
电子检务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司法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提高司法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需求,电子检务工程应运而生。
电子检务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司法程序和案件审理等工作进行电子化和网络化管理,以提高司法机关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司法公正的一种新型工作模式。
本方案旨在对电子检务工程进行详细规划和实施,以推动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司法服务水平,实现智慧司法。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电子检务工程2. 项目内容:建设智慧法院平台、建设电子文件管理系统、构建电子诉讼平台、完善电子证据收集系统、推进电子卷宗管理、构建电子庭审系统、加强网络安全系统等。
3. 项目目标:实现司法程序和案件审理等工作的全面电子化和网络化管理,提高司法工作效率,优化司法服务流程,保障司法公正。
4. 项目周期:5年三、项目规划1. 建设智慧法院平台智慧法院平台是电子检务工程的核心项目,旨在实现司法信息化和智慧化管理。
该平台主要包括综合办公系统、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律师信息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子系统,可实现全面的信息化管理和智慧化办案。
具体工作内容:(1)建设智慧法院信息平台,实现全面信息化管理。
(2)构建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案件线索的信息化管理和查询。
(3)建设律师信息管理系统,方便律师的注册和备案。
(4)实施人事管理系统,规范人事管理流程。
(5)搭建财务管理系统,实现司法经费的全面管理。
2. 建设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电子文件管理系统是电子检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管理法院的电子文件,提高文件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
该系统将建立统一的文件标准与格式,促进司法文件的标准化和电子化处理。
具体工作内容:(1)规范电子文件的存储、归档和检索流程。
(2)搭建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实现文件的电子化管理。
(3)制定电子文件标准与格式,确保电子文件的统一管理。
3. 构建电子诉讼平台电子诉讼平台是便民司法的重要手段,可实现全程网上服务、远程立案、远程传讯、远程审理等功能。
电子检务工程设计方案
![电子检务工程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8c231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ce.png)
电子检务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简介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系统已经成为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可以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方便人民的生活,促进政府的透明化和便民化。
本项目是针对某市政府的电子政务系统进行设计与建设,旨在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方便市民办理相关事务。
二、项目背景传统的政务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政府需要依托信息技术来进行管理和服务。
目前,某市政府的政务系统仍然存在许多繁琐的手续和低效的服务,需要进行改进和升级。
因此,本项目的目标是为市政府设计一个高效、便捷的电子政务系统,以满足市民和企业的需求。
三、项目目标1. 提高政府管理效率,简化工作流程,减少人力成本。
2. 增加市民的便利化服务,提高满意度。
3. 促进政府的透明化,增强治理能力。
4. 提升市政府的形象和声誉,提高市民对政府的信任度。
四、项目需求1. 政务系统应包括政府内部管理系统和对外服务系统。
2. 对内部管理系统,要求能实现行政审批、办公协作、文件管理、人事管理等功能。
3. 对外服务系统,要求能提供便民服务、公共信息查询、在线办事等功能。
4. 政务系统应具有高效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且能够与现有的网络和数据库系统对接。
5. 政务系统应能够在移动设备上进行访问和使用。
五、项目解决方案1. 内部管理系统采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实现电子审批、在线办公、文档管理等功能。
2. 对外服务系统采用前后端分离的架构,提供便民服务、公共信息查询、在线办事等多种功能。
3. 政务系统与市政府的数据库系统进行对接,实现信息的互通和共享。
4. 采用多层安全机制,保障政务系统的安全性,并实现移动端访问和使用功能。
六、技术架构1. 内部管理系统采用云计算技术,利用云服务器来存储和处理政府的数据,实现内部管理的高效化和自动化。
2. 对外服务系统采用前后端分离的架构,前端采用HTML、CSS、JavaScript等前端技术,后端采用Java、Spring、MyBatis等后端技术,实现页面的快速响应和数据的高效交互。
电子检务工程建设方案
![电子检务工程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3ab955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a.png)
电子检务工程建设方案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公共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司法领域的管理工作既是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检务工作作为司法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范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是指导和保障司法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目前,在某些地区,检务工作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人力资源不足、作业效率较低、安全保障较弱等问题。
为此,在保证检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前提下,应加强对电子化检务工程建设的推进和落实。
目标与意义电子化检务工程建设旨在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检务工作,提高检务操作效率,保障司法公正,加强安全管理,并为相关人员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操作体验,促进司法业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本方案旨在提供一套具体有效的电子化检务工程建设解决方案,以促进司法管理水平的提高,优化司法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方案描述系统架构本方案将采用 C/S 架构和 Web 架构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电子化检务工程建设。
具体而言,将通过服务端对客户端提供数据接口的方式实现前后端分离,即数据处理和业务逻辑处理在服务端完成,而客户端通过请求服务端接口获取数据,实现视图的加载和业务流程的操作。
系统流程1.用户通过登录系统后,可以进行上传、修改、查询以及下载与本人相关的案件材料,以及进行案件信息的查看和处理。
2.系统接受用户上传的案件材料并进行统一管理,对于敏感信息进行加密保存。
3.案件信息的处理流程包括提交、审核、分配、调度、办结等,系统会根据不同的角色对相应材料进行受控分发与共享,保障信息的安全性及不可更改性。
4.工作流程的实现将通过自动化工具或者人工输入数据的方式实现,以避免出错率的增加,提高操作效率和质量。
系统模块基于以上的系统架构和流程,本方案将设计如下系统模块:1.登录注册模块:具有注册、登录、注销等功能,实现用户唯一身份认证和鉴权机制。
2.权限管理模块:对系统内各类资源进行划分和授予相应的权限,确保各类用户只能访问本职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迭部县人民检察院涉密网改造综合布线深化设计方案2018年5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迭部县人民检察院办公大楼特点分析 (1)三、智能化系统建设目标 (2)四、设计原则 (3)五、设计依据 (4)六、智能化系统内容 (5)七、综合布线系统 (6)7.1、系统概述 (6)7.2、需求分析 (7)7.3、系统整体规划 (7)7.4、工作区子系统 (8)7.5、水平布线子系统 (9)7.6、管理子系统 (9)7.7、点位分布 (10)八、建成后系统功能 (10)九、机房平面图及设计效果图 (11)一、工程概况当前,以检察院、法院、公安局等部门为代表的涉密部门开始了新一轮的网络升级改造建设。
出于信息安全的考虑,这些部门大多数考虑将原来的非屏蔽双绞线系统升级为屏蔽双绞线系统或者光纤到桌面系统。
随着纤技术的成熟和通信设备成本的下降,光纤作为一种安全的、高速的信息传输介质成为涉密部门组建计算机信息网络的优先选择。
本项目为迭部县人民检察院办公大楼综合布线工程,主要建筑物为一栋行政综合楼,其中主楼6层。
迭部县人民检察院办公大楼综合布线工程,其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需要满足智慧建筑建设的特点,其中需要注意的方面有:系统覆盖的范围广,全面覆盖办公楼的管理、业务等各个应用部门;办公大楼的建筑智能化要在智慧建筑的层次上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其功能要符合智慧建筑发展的要求。
本次我们充分结合智慧建筑的建设需求,针对迭部县人民检察院办公大楼综合布线工程的特点对其建筑智能化系统进行最优的设计,以期达到为全面实现业务应用和建筑管理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存储、传输及处理,能够实现与外部的公共安全信息体系进行数据交互、信息共享,建成支持各项业务和管理流程的数字化运作、融合物联网管理设备、计算机网络平台和各类应用软件所组成的三位一体的覆盖整个建筑的楼宇及公共设施的技术先进、可扩展性强的智慧建筑。
二、迭部县人民检察院办公大楼特点分析办公大楼内各类智能化、信息系统较多,是集各类信息收集、信息整理、指挥、管理、事件控制、各业务部门的办公、会议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的管理和控制中心。
以信息集成(对信息的采集、取用和综合管理)为核心的系统集成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和结构化布线技术,将通信自动化、办公室自动化等彼此隔离的系统集成在一个相互关联、统一协调的系统中,实现检察院内各种信息、资源和任务的共享和决策支持。
具有如下特点:➢信息、资源高度共享,自动采集各个系统产生的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处理,体现和发挥智能化系统投资效益;➢便于统一管理及维护,减少使用成本和能耗。
管理者对设备及大楼运行的成本进行分析,制定一个合理的大楼维护费用;➢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现代化办公;三、智能化系统建设目标迭部县检察院综合办公大楼的智能化系统建设应该体现其是集各类信息收集、信息整理、指挥、管理、事件控制、各业务部门的办公、会议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的管理及控制中心的特点。
在管理上要充分考虑到在使用时的集中性和随机性。
所谓的集中性是指处理事件的集中性,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会有大量的数据调用和处理。
而其随机性是指在一年中的集中使用情况是比较随机的。
这就要求设计者充分考虑到检察院工作的特殊性,按照其特点考虑大楼网络的使用、运行和管理问题。
在今后运行、管理方面的应用,控制和各类数据处理及管理方面的科技含量。
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将为全局提供一个高效、便捷、安全、可靠、舒适的工作环境。
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市县分局,对各类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归类、处理和判断,实现领导决策指挥科学化、自动化。
因而,本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应围绕上述总体建设目标展开,各子系统的设计应确保总体功能的实现,并保证各子系统能充分、高效、可靠地运行。
四、设计原则迭部县人民检察院办公大楼综合布线工程的建设应采用先进、成熟、实用技术,将系统按功能按层次作结构化模块处理,各个分系统实现智能化自控,系统之间能够数据共享,所有人机界面友好和易于操作。
各系统具有开放性,在数据接口上提供与第三方系统衔接的工具,具有可扩充性和灵活性,兼容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
构成的系统必须具有可靠性和容错性,提供安全、快速的故障恢复功能。
迭部县人民检察院办公大楼综合布线工程建设必须实现先进性和稳定性结合;可靠性与易操作、易维护性结合;最高的性能和最低价格相结合;可扩展性与可升级换代相结合;安全性和保密性相结合。
整体系统的网络管理应建立在工业标准的基础上并具有智能化,能利用网络本身的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能力实现对网络的管理,包括对各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控、分析、优化、故障监测及在线排除、以及设备和部件的容错方式等等。
集成的可管理性是各子系统能正常运行的保证,是综合集成系统的基本性能要求。
迭部县人民检察院办公大楼综合布线工程建设必须以系统集成的思想,提高建筑管理自动化、综合管理智能化、信息一体化的水平,以信息互通互操作构架各类信息系统。
最终形成建筑管理完备,管理智慧化,信息一体化、高效节能的智慧建筑。
➢整体规划:任何一个信息系统的建设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需要先做一个整体的规划,无论从战略上或从战术上,从硬件上或从软件上都必须先进行整体的调研和规划,才能为后续的建设指明道路和打下基础。
当然迭部县人民检察院办公大楼综合布线工程作为智慧建筑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样要有个整体的规划。
➢全面集成: 智慧建筑的建设是各种应用系统的建设,事实证明它不可能由一家公司提供所有的产品,它必须是对多家厂商的产品进行充分的集成,让其充分发挥各自的效益,才能构建成一个完整而丰富的智慧建筑体系,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应注意标准化的建设。
➢分步实施: 必须分成多个阶段来完成,以保证系统建设的可行性和可控性,因此我们必须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整个过程进行科学地划分多个实施阶段,逐步完成智慧建筑各项工程的建设。
➢前瞻性: 建设时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要考虑到五到十年后技术的发展水平和成熟程度。
➢实用性: 迭部县人民检察院办公大楼综合布线工程的建设在考虑先进领先的同时,也应考虑到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子系统的选择和建设应考虑到实用性。
➢可扩展性:在进行智能化系统建设时应必须保证各系统具备可扩展性。
五、设计依据➢《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13);➢《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 50606—2010);;➢《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2007);➢《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7);➢《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7);➢《商用建筑线缆标准》(EIA/TIA-568A);➢《商用建筑通讯布线标准》(EIA/TIA-568B);➢《商用建筑通信通道和空间标准》(EIA/TIA-569);以上技术规范以最新颁布的版本为准。
除上述规范、标准外,本项目材料、设备选型须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迭部县等有关综合布线系统现行建设标准、规范要求。
六、智能化系统内容根据迭部县人民检察院办公大楼综合布线工程的使用对象、使用功能及智慧建筑的要求,智能化系统以数据中心和业务应用为主线,基础应用系统为支撑,建立综合信息集成系统、通讯自动化系统。
总体概括为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龙头,以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应用系统建设为重点,构建以智慧建筑集成管理系统为核心的信息交换平台,以综合管理为核心信息服务平台,形成以办公、业务、管理、指挥为一体的信息网络。
在此基础上以系统集成,功能集成,网络集成和软件应用集成等多种集成技术进而实现综合信息集成系统。
迭部县人民检察院办公大楼综合布线工程建设,从功能上主要分为光纤综合布线系统。
光纤网络的优点:安全,光纤作为信息传输介质,其采用光载波的方式进行数据传递。
这种传输方式不会辐射电磁波,也不会受到电磁干扰。
这一特质,对信息安全非常重要。
我们知道,采用铜芯线缆传输高速信号时,速度越快,其电磁辐射越大,信息泄露的风险就会成倍上升。
另外,采用铜导线作为传输介质,也容易受到雷击,引起设备或者线路故障。
原有的检察院部门的网络,大多采用双绞线系统。
为了保证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会被侦听,通常需要屏蔽线缆、屏蔽配线架、屏蔽模块及屏蔽机柜,还需要采用干扰器来打乱数字传输序列,防止信息遭到不法分子的侦听检测。
这种方式,增加了系统成本,并且也会对正常的信息传输造成一定干扰。
这种方式,也无法规避由于雷击等因素带来的安全隐患。
高速:光纤带宽高,传输距离远,这种优势是双绞线所不能比拟的。
双绞线系统最大传输距离100米,最新的标准可以支持到万兆带宽,但施工难度和成本将大大增加。
光纤轻松支持万兆带宽,传输距离最大几十公里。
寿命长:光纤的寿命长达30年,而通信线缆一般在10年以内,线路的老化将使传输效果大打折扣。
光纤网络解决方案:敷设全光纤到桌面网络(FTTD),需要用到光纤配线架、熔配箱、终端盒、光缆、光纤交换机、光纤网卡、光模块、光纤面板、光纤收发器、尾纤及跳线等产品。
七、综合布线系统7.1、系统概述迭部县人民检察院办公大楼在日常的应用中,有大量的一定格式的文件流转、审批、统计图表、决策支持、政令行文,包括文字信息、动态与静态图像信息、语音信息的传输,及多媒体系统的大量应用。
故而本次设计的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模块化、灵活化要求较高的智能型布线网络。
为此设计时针对迭部县人民检察院办公大楼内信息流通的神经枢纽——综合布线系统提出的需求进行分析,确定了具体适用的产品,进行具体的系统配置设计和工程深化设计,并提出了测试和质量保证体系。
7.2、需求分析7.2.1对于业务应用的需求分析考虑当然信息化迅速的时代,建筑智能化其本质也是信息化的表现,信息数据档案、各项行政命令、文件流转、审批、统计图表、决策支持等所有的信息,都以数据流的形式在网络中传递。
故此,迭部县人民检察院办公大楼网络的安全运行对于内部办公人员的正常办公也是至关重要。
本设计将迭部县人民检察院办公大楼网络分为涉密网(专网)、检察工作网、电子政务网、电子政务内网和互联网五个部分。
涉密网用于各部门的内部专线网络,服务于各种业务系统,本次规划设计采用水平光纤布线系统,会议室、办公室等采用光纤组网方式。
其中涉密网(专网)电子政务内网保证每人一条专线。
非涉密用于管理办公和外联服务的专门网络,支持如办公、政务、社会服务、网站等,外网可接入INTERNET。
本次规划设计采用光纤布线系统。
其中检察工作网、电子政务网、互联网为一个房间保证一条专线。
7.2.2对于项目投资控制的需求分析考虑在迭部县人民检察院办公大楼网络综合布线工程内,会用到综合布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