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专职科研队伍建设的借鉴与启示_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
美国顶尖实验室科研心得
美国顶尖实验室科研心得美国是世界上实验室科研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拥有许多顶尖的实验室。
在我过去的研究生生涯中,我有幸在美国的一家顶尖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收获颇多。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些我在美国顶尖实验室的科研心得。
首先,顶尖实验室注重科研团队的建设。
在这些实验室中,科研团队通常由多个杰出的研究人员组成,他们在各自领域内都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成就。
每个团队成员都专注于自己的研究方向,但同时也能与其他团队成员紧密合作,相互学习和分享。
作为一个研究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我有机会与一流的研究人员进行交流并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宝贵的知识。
其次,顶尖实验室非常注重创新。
创新是实验室科研的核心,它是推动科学进步的动力。
在实验室的日常工作中,我长期面临各种各样的科研问题和挑战。
而在这些顶尖实验室,人们鼓励提出新颖的想法和解决方案,鼓励创造性思维。
科研人员之间的讨论和交流是非常活跃的,每个人都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推动科研的进展。
此外,顶尖实验室具备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
实验设备和技术的先进性是实验室实施高质量科研的基础。
在我所在的实验室中,我们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如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核磁共振仪等。
这些设备对于我们开展高水平的研究非常重要。
实验室还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支持,我们可以获得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此外,顶尖实验室非常重视国际合作。
科学是全球性的努力,没有国界。
在顶尖实验室里,人们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项目,与来自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合作研究。
这种国际合作不仅拓宽了研究领域,还促进了文化交流和知识共享。
与来自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合作研究,让我了解到不同国家的科研环境和文化,拓宽了我的视野。
最后,顶尖实验室强调成果的交流和传播。
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产生具有实际意义的成果,并将其广泛传播。
在顶尖实验室内部,人们定期组织研讨会、学术讲座等学术交流活动,使研究人员能够相互了解彼此的研究进展,并从他人的研究中得到灵感和启发。
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专职科研队伍建设的借鉴与启示_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
世界教育信息2010.01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MIT)专职科研队伍规模很大,占教职员工总数的12%以上,而且呈逐年递增趋势。
专职科研人员分布在学院的六大院系和学校各个研究中心及林肯实验室。
充足的科研经费为MIT高水平科研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财政保障。
另外,MIT专职科研人员薪酬体系完善,选拔及任用制度严格,晋升评价体系科学而成熟。
一、麻省理工学院专职科研队伍的规模与结构从2000 ̄2009年MIT的人力资源结构表中看(见表1),科研人员(包括以科研为主的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的比例较大。
其中专职科研人员占全体教职员工的12% ̄15%,而且呈逐年递增趋势,尤其是2005年,专职科研人员的比例比2004年约增加2%,是近10年中增长最快的一年(见图1)。
专职科研人员的绝对人数最近10年呈缓慢的线性增长趋势,平均每年增加80人左右。
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专职科研队伍建设的借鉴与启示︱︱︱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文/姚建建[摘要]麻省理工学院强劲的研究实力、一流的科研水平与其一流的科研队伍密不可分,专职科研队伍是麻省理工学院科研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麻省理工学院的科技创新作出了重大贡献。
文章详细介绍了麻省理工学院专职科研队伍的相关情况,对专职科研队伍的规模、结构及相关体制与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麻省理工学院专职科研队伍建设的基本特征,最后对我国研究型大学科研队伍的建设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大学专职科研队伍表12000 ̄2009年MIT人力资源结构表①(单位:人)学年人员构成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专任教师(Faculty )93194795696697498399299810081009以科研为主的教师(Other Academic Staff )2552267928652849295230933350379438794051专职科研人员(Research Staff )1022106811391153119814111456147416371722卫生保健人员(Medical Staff )152147121125110102103110110113行政管理人员(Administrative Staff )1427156717701873184017841837188619652096后勤人员(Support Staff )1517153115891595156415651637157516411657服务人员(Service Staff )797799807853866839843890871864总计83988738924794149504977710218107271111111512①数据来源:/ir/pop/faculty.MIT专职科研人员主要分为两大类:长期聘任的资助研究人员和短期聘任的学术研究员。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培养模式研究——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
innovation and reconstruction.111erefore.the study 011 the American research universities do
not only has great mean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research universities’cultivating
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剐剐拉开帷幕,国内重点大学一直立志于建设国际化高水平的 研究型大学。这种蓬勃发展的气势正符合我国当前经济势头稳步前进、与全球接轨的国 情,因此,从事对世界顶级的研究大学进行学习是必不可少的。近些年来,我国许多高 等教育学者对美国研究型大学开展了研究,借鉴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先进经验,尤其是 1998年美国研究型大学重建本科教育运动之后,国内对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研究 更是层出不穷。其中包括对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目标的研究,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 改革的研究,也有部分学者对研究型大学的管理体系,课程体系进行了研究。尽管国内 外都曾有过关于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相关文献,但是我国教育界对于其本科生培 养模式方面还没有系统和全面的研究,对直接影响人才素质以及能力的培养模式还没有 一个完整的定义,对于研究型大学的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实战经验。
the developing time of the American research universities,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undergraduates’cultivating model,this paper adopts the method of demonstration analysis
关键词: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培养模式:麻省理工学院
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专职科研队伍建设的借鉴与启示——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
、
麻 省理 工学院专职科研队伍 的规模 与结构
从 20 ~ 09 MT的人 力 资 源结 构 表 中看 ( 表 1)科研 人 员 ( 括 以科 研 00 2 0 年 I 见 , 包
文
、 、
为主的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 ) 的比例较大。 其中专职科研人员占全体教职员工的 1 2
~
1 , 而且 呈逐 年递 增 趋 势 , 尤其 是 2 0 0 5年 , 专职 科 研 人 员的 比例 比 2 0 0 4年约 增 热
10 2 10 8 l1 9 1 1 3 1 9 14 1 2 6 3 5 1 8 1 14 6 14 4 16 7 17 2 5 7 3 2
( sac t ) Reerh s f a
卫生保健人 员
1 2 5 1 7 4 1 1 2 15 2 10 1 1 2 O 13 O 10 l l0 1 1 3 1
1 51 1 5 1 1 5 9 1 5 5 1 5 4 1 5 5 7 3 8 9 6 6
16 7 15 5 16 16 7 3 7 41 5
( u p r s ̄ ) S p ot tf 服务人 员
7 7 9 7 9 9 8 7 0 8 3 5 86 6 8 9 3 8 3 4 8 0 9 8 1 7 8 4 6
( dc l u ) Me ia S r f
行政管理人 员 ( d ns a v t ) A mii rt eSa t i f 后 勤人 员
14 7 15 7 17 0 1 8 3 1 8 0 17 4 2 6 7 7 4 8
1 8 7 1 8 6 19 5 2 0 6 3 8 6 9
( evc t ) S r i Sa e f
总计 83 8 87 8 92 7 9 4 4 9 5 4 97 7 1 8 07 7 11 1 151 9 3 4 1 0 7 O21 1 2 1 1 1 2
国外大学建设创新团队的经验与启示
国外大学建设创新团队的经验与启示发表时间:2012-01-18T09:32:39.810Z 来源:《高教探索》2011年第06期供稿作者:牛淑珍谢文璐曾啸波[导读]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是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
牛淑珍1 谢文璐2 曾啸波3收稿日期:2011-09-01 作者简介: 1、牛淑珍,女,1966年出生,汉族,籍贯:河北昌黎,学历:博士研究生,现任上海杉达学院教授,副院长,研究方向:财政金融;2、谢文璐,女,上海杉达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金融;3、曾啸波,男,上海杉达学院讲师,海归硕士。
研究方向:金融数学。
(上海/201209)摘要: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是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
本文列举了部分国外大学在建设创新团队上的经验,分析了中外大学在这方面的差距,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国外大学成功经验带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高校创新团队经验启示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以及国家“九五”规划、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为高校科技工作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高校不仅是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还是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以及高科技产业化的生力军。
近年来,教育部着重规划并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包括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重大科研项目的凝练和组织、科技创新环境的营造等。
高校以推动教学、科研和服务的有效结合为目标,以不同层次高校分工协作为动力,以科技创新、传播和应用前后衔接、协同互动为中心,加强科技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的提高,可以说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正在日趋形成。
但也应当看到,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也面临一些困难,亟待解决,概括起来主要有:科技经费严重不足成为制约高校科技创新的瓶颈;整合科技队伍缺乏有效的凝聚机制,较难产生重大成果或突破;技术转移上的困难对科研工作有负面影响。
欧美各国大学在激励科研创新和技术成果产业化方面比我国走过更长的路,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美国研究型大学崛起中的借鉴与超越
美国研究型大学崛起中的借鉴与超越*朱淑华(厦门大学高教发展研究中心福建厦门 361005)摘要:一流研究型大学在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国研究型大学在结合本民族核心文化基础上选择性地学习和借鉴了德国大学模式,最终确立了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国模式的研究型大学,对世界高等教育产生深刻影响。
因此,探讨美国研究型大学崛起中的借鉴与超越对我国建设一流研究型大学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美国;研究型大学;借鉴;超越一、问题的提出一个国家往往先成为高等教育中心而后才成为科学中心和技术中心,而且科技中心的到来往往发生在高等教育的高峰期[1]。
美国自19世纪60年代、20世纪20年代分别成为世界技术中心和科学中心以来,至今一直引领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无疑是与美国18世纪30年代以后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分不开的,尤其是与研究型大学的崛起紧密联系在一起。
从187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产生迄今为止的130多年,美国一大批研究型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举世瞩目的学术研究机构,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支奇葩。
研究型大学必须承担一定数量的联邦政府委托的科学研究项目,必须培养出一定数量的达到最高学位层次的人才[2]。
研究型大学在美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通过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社会的发展。
众所周知,研究型大学起源于德国,繁荣发展于美国。
德国1810年成立的柏林大学开创了研究型大学的先河,确立了大学“科学研究”的职能,强调“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学术自由”等办学的基本原则。
“柏林大学的创办像一个燃烧点发出耀眼的光芒,一切光线都从这里发出。
[3]”这种新的学术自由和科学研究的精神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美国研究型大学不但借鉴了德国大学的模式,而且对德国模式进行了本土化改造,融英式学院和德国大学模式于一体,最终实现了发展中的超越,形成了美国独特的办学模式,这不但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社会的发展,而且成为世界各国建设大学时研究和争相效仿的对象。
美国密西根大学建设专职科研队伍的启示
美国密西根大学建设专职科研队伍的启示程骄杰冯倬琳姚建建(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00240)摘要:密西根大学是美国最著名的综合公立大学之一,其学术影响力在美国大学中名列前茅,分析该校专职科研队伍的结构、分类、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对我国研究型大学专职科研队伍的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启示作用关键词:密西根大学专职科研队伍借鉴启示密西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是美国TOP 10的综合性公立大学之一,也是世界上主要的研究型大学之一。
作为“美国公立大学的典范”,自1817年建校以来,孕育了无数世界级学术大师,密西根大学历史上共有7位教授或校友荣获过诺贝尔奖,4位荣获过国家科学奖章,这与其雄厚的科研实力密不可分,本文即以密西根大学为个案研究,对密西根大学专职科研队伍的情况进行详细分析解剖,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建立专职科研队伍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1 密西根大学专职科研队伍的定位与规模密西根大学的教职工由教学人员、专职科研人员和其他人员等构成。
教学人员中有常规教学人员,如(终身职)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临床教学人员、讲习教师,协议下的讲习教师也属于常规教学人员;除常规教学人员外,还有其他教学人员,如协议下兼职教学人员、兼职临床教学人员、访问教学人员。
专职科研人员可以分为三类:研究教授系列、研究员系列和其他研究人员,其中研究教授系列主要包括教授、副教授和助理教授,研究员系列主要包括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和调研员,其他研究人员则由兼职研究人员和访问研究人员组成。
密西根大学的主要科研力量如图1所示。
密西根大学的专职科研人员主要指属于研究员系列(Research Scientist)和研究教授系列(Research Professors)的人员。
专职科研人员的主要职责不是教学,而是研究,且专职科研人员不属于终身聘用。
密西根大学针对专职科研人员建立了相应的能力和评价指标,运用于聘用和晋升过程中。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及其启示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及其启示我国正在建设一批研究型大学。
而作为研究型大学最多的美国,其发展经验是相当丰富,且卓有成效的。
本文通过详细分析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学改革及其取得的成功经验,试图解析出对我国目前进行的研究型大学建设有益的启示。
[标签]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然而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一些高校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大跃进”的现象,即想通过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片面追求博士点、硕士点的数量,尽快提高学校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从而达到研究型大学的目标。
在这一思想主导下,本科教育很自然地就在研究型大学里逐渐地”‘失宠”了。
美国是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它在建设研究型大学,尤其是改革其本科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认为,批判地借鉴美国成功的本科教学改革经验,对加快推进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是很有益处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一、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经验探析美国有125所研究型大学,而且大多数以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学生都是从这些学校本科毕业的,可以说成绩斐然。
尽管如此,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却并没有完全达到公众所期望的效果,人们对本科教育的批评一直不绝于耳,许多本科生“直至毕业也不知道如何才能有逻辑地思考,清楚地写作和严谨地演讲”。
面对这种状况,美国研究型大学直面外部的批评和期待,提出了要成为美国高等教育迈入21世纪后优先发展的任务。
通过不断的变革、探索和创新,努力解决在自身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危机,美国研究型大学提出了着力提升本科教育品质的主张.从此,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多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实践。
1.教学目标——国际化、通识化几乎在整个20世纪,美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都奉行“学以致用”的理念。
进入21世纪后,社会的巨变、职业流动的日益加快以及社会问题、科学发展呈综合化、复杂化等趋势也对本科人才素质提出了新要求,从而使得交往、外语、写作、研究、创新等综合适应能力的培养日趋重要。
为了能培养在国际竞争合作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优秀人才,美国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赋予了浓重的国际化内涵。
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与启示
基金项目:2019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教改重点项目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借鉴研究 作者简介:周伟(1964-),男,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㊁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产业经济㊂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与启示周 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070)摘 要: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㊂一流的研究生培养质量需要有一流的培养机制与模式㊂探讨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启示意义㊂以麻省理工学院(M I T )㊁斯坦福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为例,结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建设 现代化㊁国际化㊁多科性㊁有特色的国内一流㊁国际知名财经大学 的目标和进程,从跨学科课程设置㊁教学手段㊁教学方法㊁激励机制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分析不同专业方向研究生培养特点,探索有利于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可行模式和路径㊂关键词: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 643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3969/j.i s s n .1672-2272.2020060510 引言研究生教育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最佳结合点,担负着培养高素质㊁专门化㊁创新型人才的重任㊂作为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研究生培养方式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将教学活动诸要素联结起来的教学程序和方式,涉及培养目标与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㊁配套管理评估制度㊁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以及学生选拔㊁培养过程和教育评价等各方面㊂如哈佛大学的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哥伦比亚大学的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麻省理工学院(M I T )的科学㊁技术㊁工程与数学跨学科融合培养模式以及密西根州立大学(M S U )基于师生互动的实验室教学模式等㊂1 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与共性经验麻省理工学院(M I T )是全球工程教育㊁工科人才培养的典范,2018年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发布的全美最佳工程教育项目和最佳工程学院中均名列榜首㊂M I T 的改革实践是 新工程教育转型 (N e wE n g i n e e r i n g E d u c a t i o n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N E E T )(2017-2020),其工程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是基于整合式创新思维,以系统反思工程教育为目的,关注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变革,综合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㊁科学思维和人本思维㊂M I T 所属各学院几乎都涉及科学㊁技术㊁工程和数学4个学科领域(S c i -e n c e ㊁T e c h n o l o g y ㊁E n g i n e e r i n g㊁M a t h e m a t i c s ,S T E M ),开设的跨学科课程都体现了S T E M 学科融合的思想㊂21世纪以来,M I T 之所以能发展成为顶尖的世界一流大学,与其独特创新㊁系统完善的S T E M 培养模式密不可分,其跨学科整合模式成为世界各国竞相研究和参考的范本㊂1.1 实用教育理念,明确培养目标与科学培养过程有机融合培养目标是在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指导下,基于大学自身特色,使学生在知识能力与素质等方面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和质量规格㊂世界一流大学都将如何培养人作为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被视为教育创新之地的M I T ,在创建伊始就确立了 既会动脑,又会动手 (M i n d a n d H a n d)的教育理念,并致力于通过实践解决基础科学与人才培养问题㊂M I T 高度重视引进先进媒体教学技术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始终坚持为学生提供严谨的学术研究氛围㊁强烈探究科学研究热情的激励措施和多元的校园文化环境,在寻求广泛合作中共同面对世界未来发展的挑战㊂学校的使命就是让学生获得创造未来的能力㊂M I T 的学校使命㊁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始终围绕培养过程是整个培养活动的主要和关键环节,并有机地融为一体㊂M I T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开始,就要求学生首先了解各学院及各部门的制度标准,如招生对象㊁申请流程㊁学位标准㊁导师遴选和指导制度等㊂891.2 高层次㊁宽领域的多元化培养导向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各行业所需的高级经济管理专门人才日益增多,研究生培养呈现出学术导向㊁专业导向和整合导向等多样化特征㊂在学术导向中,一流大学强调研究生要学习到学术中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学生能够理解高深的理论知识,并强调学术中所需要技能的重要性,包括研究技能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写作沟通能力㊂对专业导向而言,在不降低专业理论知识重要性的情况下,更重视非学术领域工作中的实用型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强调应具有工作中技术性㊁专业性的实践技能㊁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㊁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㊂在整合导向中,高度注重学术导向与专业导向的有机结合,通过聘请全职学术型教师,并与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建立联系,将学术与专业文化整合起来㊂C l i f t o nF .C o n r a d 等认为由于知识是相互联系㊁动态演变(d yn a m i c )和不可分割的,因而理论和实践不应分为知识的两个方面,而是有机的统一㊂1.3 培养过程与各环节要素的系统完备性M I T 不把各院系涉及的科学㊁工程和技术内容,视为互相割裂的内容,而是看作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研究生课程分为G e n e r a l c o u r s e (一般课程)和H i g h e r l e v e l s u b je c t s (高级课程),用于不同目的需要,其教学目标㊁培养过程与质量管理系统科学完备,各要素包括知识㊁素质㊁技能㊁创新精神㊁入学标准㊁课程教学㊁导师指导㊁科研项目和成果奖励制度㊁论文评阅和学位授予实现无缝有效衔接(见图1)㊂图1 研究生培养各环节要素1.4 注重通识与跨学科教育,实施全方位跨学科培养M I T 以培养服务世界和造福人类的高层次㊁创新型人才为办学宗旨,为吸引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同世界各国开展教育合作,分享其成功的办学经验,实现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构建灵活富有弹性㊁自由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跨学科课程体系㊂M I T 认为21世纪中期,物联网㊁机器人体系㊁可持续能源体系㊁智慧城市㊁生化医疗㊁大数据等科技发展将组成新机器与新工程体系㊂较传统体系而言,新体系呈现出整合性㊁复杂性和连通性等特点㊂因此,工程教育需要跨越传统领域,培养交叉领域人才㊂世界一流大学普遍将人才培养和教育质量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哈佛大学实行文理兼顾㊁通识并行的教育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校长科南特在二战期间的第一次改革中,将通识课划分为自然学科㊁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三大领域;在20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改革中,校长德里克.博克等将三大领域课程重新划为外国文化㊁历史研究㊁文学与艺术㊁道德推理㊁自然科学和社会分析;从2002年以后的第三次改革中,校长劳伦斯.萨默斯等在‘通识教育特别工作报告中“,建立了新的课程结构,将所有课程结构划分为人文学科㊁逻辑推理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四类,这些改革举措对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㊂2 世界一流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启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适应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㊁提升我国大学教育质量水平的重大战略决策,有利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㊂目前国内高校对 双一流 建设关注度不断提高,对一流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也日益增多㊂国内研究生教育尚未实现与国际接轨,存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不够强等问题,可研究借鉴哈佛㊁M I T 等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模式㊂2.1 根据大学定位和研究生层次类别,确立差异化培养目标研究生教育日益被视为在信息社会中丰富知识㊁提高专业技能的一种重要途径㊂M I T 以高瞻远瞩的教育理念和独特多样的培养目标成为全球科技工程教育的典范,并始终以服务国家和促进经济科技发展为宗旨,确立明确㊁多元和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目标㊂与之相比,国内有的高校制定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清晰,学生缺乏对跨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能力锻炼,学校培养目标与社会需要以及毕业生实际工作脱节,导致培养能力弱化㊂为此,国内一流大学的研究生培养需打破学科壁垒,将理论与实践㊁知与行紧密结合起来㊂为创建高质量研究生教育㊁提升国际竞争力,应实施差异化培养策略,如国内科技类大学的学术性博士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具有良好的人文道德素质,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有较强的学术创新能力和独立科研能力的研究型人才;应用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较强的科学技术背景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创造性地从事高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创业与管理的应用型人才㊂992.2 加强特色课程建设㊁丰富课程设置,培养创新思维,创新培养模式 国内院校应借鉴M I T 跨越传统学院和部门界限,构建跨学科㊁跨专业课程的做法,打破单一学科设置,加强特色课程建设,根据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注重创新素质培养和专业能力提升;实施本-硕-博课程贯通一体化培养机制㊁多层次与个性化人才培养相结合,实现学分互通互转和校内外课程资源共享,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实行开放合作㊁互派教师,互认学分并参与创新课程中心建设㊂特色课程要紧紧围绕培养目标,注重能力培养,如博士研究生应把握学术前沿,对本学科领域有整体认识并具有批判性思维,在科研思路和方法学术素养方面,体现学术创新㊂博士生课程应注重综合性㊁前沿性和交叉性,强调专业理论深度,而硕士课程则要注意基础性㊁宽广性和实用性㊂通过创新培养模式,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兴趣㊁拓展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扩大研究生对学科㊁导师和课题的选择权;责任导师全面负责研究生培养过程,充分发挥导师团队集体智慧,给予学生多方位㊁多角度指导,完善跨学科㊁跨行业㊁跨部门的研究生指导制度;鼓励支持研究生参与重大项目,着重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完善研究生培养分流与淘汰机制,实施校所共建与联合培养模式,实行以激励为主的混合资助奖励体系㊂2.3 打破学科壁垒,从交叉学科中寻找创新点,加强通识教育美国研究生教育被誉为美国高等教育的皇冠 ,尤其是硕士研究生教育在适应美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满足美国国内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并成为世界各国积极效仿的榜样㊂M I T 的S T E M 学科融合方式成效显著㊁独具特色,为其他大学树立了榜样,国内高校要打破学科壁垒,深入挖掘各学科间的内在联系,从交叉学科中寻找创新点㊂为使我校研究生培养步入国内高校第一方阵,应在现有优势特色学科基础上,借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一流大学学科融合的思路,基于重大课题项目开展跨学科研究,促进交叉与综合学科的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和发展新兴学科,创新经管学科建设的理念㊁标准㊁模式和方法㊂经济全球化态势下的M I T 意识到培养具有全球岗位胜任能力人才和领导人才的重要性,面向世界开展跨国课题研究合作交流,吸引国外优秀教职人员和高素质人才来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这一做法值得提倡;而通识教育是要给学生某些价值㊁态度㊁知识和技能,对现实生活中的丰富文化遗产㊁现存社会中的可贵精神与智慧,能够认同㊁择取㊁内化并使之成为个人的一部分㊂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有效的思考能力㊁沟通能力㊁判断能力和对价值的认知能力,涉及人文学科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大领域㊂世界一流大学都非常重视并不断改革创新通识教育,文理兼顾㊁通识并行㊂2.4 拓展创新视野,培养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斯坦福大学(S t a n f o r d U n i v e r s i t y )的‘2025计划“,提出开环大学(O p e n -l o o p U n i v e r s i t y )的概念,实施弹性学制和开放知识获取,依托互联网技术,进行线上教育并实现个体学习的个性化和自主化,将校园环境拓展向社会环境;实行自定节奏的教育(P a c e dE d u c a t i o n ),通过调整-提升-启动过程,促进学术探索,提升学科的内在严谨性;依据学生个人意愿按照自己的节奏完成各阶段的学习㊂斯坦福大学进一步提出轴心翻转(a x i s f l i p )理念,即翻转后强调先能力后知识,技能成为学习的基础,按照学生能力划分院系,通过技能展现能力与潜力;培养 T 字形人才的8种能力:面对目标和现实的决策能力㊁复杂情境的处理能力㊁构建团队文化的能力㊁创意思维能力㊁谈判能力㊁沟通能力㊁组织资源能力㊁融资和市场营销策划能力等㊂卓越的高等教育是美国创新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㊂研究美国研究生教育计划,总结其高质量研究生培养的特征,借鉴其学习氛围㊁学位要求㊁资源支持㊁领导力与人的因素等方面的新研究生教育质量观,对提高我们的研究生培养质量有重要启示意义㊂2.5 加快 双一流 建设,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能力世界一流大学主要指在学科上有一批大师级人才,能够批量培养产生世界一流原创基础理论人才的顶尖创新型大学;在世界上文化教育实力雄厚,拥有极高的世界声誉,排名位于世界前列;其主要特点是拥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教授队伍,拥有一套支持教授队伍培养人才㊁进行尖端科学研究的体制和政策㊂我国政府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要求按照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坚持以中国特色㊁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坚持 以一流为目标㊁以学科为基础㊁以绩效为杠杆㊁以改革为动力 的基本原则,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㊂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我国研究生教育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突出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培养方式㊂借鉴公认的国外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和模式,对于我们加快 双一流 建设步伐,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001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㊂参考文献:[1] 黄宝印,黄海军.加快发展高质量研究生教育战略意义的认识与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20(4):37-43.[2] 张颖伟,鹿雪文.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 ]中国高等教育,2016(20):45-46.[3] 刘智运.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J ]教学研究,2010,33(6):1-6+17.[4] 周伟.英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借鉴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2016(55):40-46.[5] 周伟.国外先进教学方法的总结及适用性探讨 以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为例[J ]经济研究参考,2015(35):93-96.[6] C L I F T O N F ,C O N R A D ,J E N N I F E R G R A N T H A W O R T H.美国如何培养硕士研究生[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7] A N O N Y M O U S .T r a n s f o r m i n g T e a c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t h r o u gh C l i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 :A N a t i o n a l S t r a t e g y t o P r e pa r e E f f e c -t i v e T e a c h e r s [J ]T h e E d u c a t i o n D i g e s t ,2011(3):189-217.(责任编辑:吴新文)S t u d y o n t h e M o d e l o f P o s t g r a d u a t e T r a i n i n gi n W o r l d -c l a s s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Z HO U W e i(S c h o o l o f U r b a n E c o n o m i c s a n d P u b l i c M a n a g e m e n t ,C a p i t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of E c o n o m i c s a n d B u s i n e s s ,B e i j i ng 10007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 f i r s t -c l a s s p o s t g r a d u a t e q u a l i t y n e e d s a f i r s t -c l a s s t r a i n i n g m o d e ,w h i c h i s o f g r e a t s i gn i f i -c a n c e t o t h e w o r l d -c l a s s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T h e p a p e r t a k e s M I T ,S t a n f o r d U n i v e r s i t y a n d o t h e r r e c o gn i z e d w o r l d -c l a s s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a s e x a m p l e s ,i n c o m b i n a t i o n w i t h t h e g o a l a n d p r o c e s s o f b u i l d i n g o u r u n i v e r s i t yi n t o a d o -m e s t i c f i r s t -c l a s s a n d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l y r e n o w n e d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f i n a n c e a n d e c o n o m i c s ,f r o m t h e a s pe c t s of c u r -r i c u l u m ,t e a c h i ng m e a n s ,t e a chi n g m e t h o d s a n d i n c e n t i v e m e c h a n i s m ,t 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t h e t r a i n i n g c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P o s t g r a d u a t e s i n d i f f e r e n t m a j o r s ,s o a s t o p r o v i d e e x p e r i e n c e a n d r e f e r e n c e f o r e x p l o r i n gt h e m o d e a n d p a t h w h i c h i s i n l i n e w i t h t h e r e a l i t y o f o u r u n i v e r s i t y a n d b e n e f i c i a l t o i m p r o v e t h e q u a l i t y o f p o s t gr a d u a t e t r a i n i n g mo d e .K e y wo r d s :w o r l d c l a s s u n i v e r s i t y ;p o s t g r a d u a t e t r a i n i n g ;m o d e 101。
2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科研管理及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收稿日期:2007-11-13 修回日期:2008-03-17作者简介:王清(1978)),男,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讲师,文学与法政学院硕士研究生。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科研管理及对我国高校的启示王 清,丁可可,江海宁(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 221116)摘 要:美国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成就突出。
本文通过考察与借鉴美国研究型大学推进科技创新的主要做法和经验,针对我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科研管理、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
关键词:大学;科技创新;管理;对策中图分类号:G 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05X(2008)02-0099-04科技创新是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在国家科技进步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研究型大学来说更是如此。
作为现代大学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的科研管理对于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针对我国高校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的不足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考察、学习和借鉴美国一些主要研究型大学在科研管理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科研管理、提升我国高校科技创新的能力与水平,具有积极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美国研究型大学科研管理的主要做法和特点综合来看,美国研究型大学在科研管理方面注重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相互制衡,实行以教授为主体、以兴趣研究为动力的科研组织模式,建立多渠道的科研经费筹措机制和以课题为中心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以及建立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具有很强操作性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从而不断推进科技创新。
具体来说,其主要做法和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充分保障学术自由并大力发挥教授的才能和作用早在19世纪后半期,美国一些大学的学者们开始设立一些集体性的代表机构,如康奈尔大学在1889年建立了以校长和全体教授为主体的大学评议会。
随后,威斯康星大学和美国中西部的其他一些大学都分别成立了这样的评议会,而在霍普金斯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教授已经成为教育和科研的重要管理力量。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科研管理及对我国高校的启示
维普资讯
中 国矿 业 大 学 学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20 0 8年 第 2期
Jun l f hn i ri f nn o ra o iaUnv s yo ig& T c n lg ( oi c n e C e t Mi eh ooy S caS i c) l e
1 充 分保 障学 术 自由并 大力 发 挥 教 授 的才 能 、
和 作 用
早在 1 9世 纪后 半 期 , 国一 些 大 学 的学 者 们 美 开 始设 立一 些集 体性 的代 表机 构 , 如康 奈 尔大 学在 18 8 9年 建立 了 以校 长和 全体 教 授 为 主体 的大学 评 议 会 。随后 , 威斯 康 星大学 和美 国 中西 部 的其 他一 些 大学 都分 别成 立 了这样 的评 议 会 , 而在霍 普 金斯
部分 来 自其 教授 的 自由探 索 和兴趣 研 究 。
2 、建 立 以项 目为纽 带 的横 向科 研组 织 开展 合
作 研 究
收 稿 日期 :2 0 0 7—1 1—1 3
修 回 日期 :2 0 0 8—0 3—1 7
作 者简 介 :王 清 (9 8 )男 , 国矿 业 大学 党 委 办 公 室 、 长 办 公 室 , 师 , 学 与 法 政 学 院 硕 士 研 究 生 。 1 7一 , 中 校 讲 文
美国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与启示
2023-11-03•引言•美国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研究结论与展望目•参考文献录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背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
美国作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其研究型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意义研究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可以为我国研究型大学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和启示。
研究目的与方法目的本研究旨在总结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并分析这些经验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
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等方面的经验进行深入探讨。
02美国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美国研究型大学注重核心课程的建设,包括数学、科学、技术、人文、社会科学等基础学科,为培养创新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核心课程美国研究型大学注重科研训练,通过让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科研训练美国研究型大学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通过学科交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跨学科学习实验室研究美国研究型大学拥有先进的实验室和研究设施,为学生提供实验室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研究能力。
实习实践美国研究型大学与企业和社区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实践能力。
社会服务美国研究型大学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服务,通过为社会做出贡献,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1实施个性化培养计划23美国研究型大学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让学生能够在专业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个性化培养美国研究型大学实行导师制度,为学生配备导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实现个人成长。
导师制度美国研究型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我规划、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
美国MIT的办学特色及其启示
美 国麻 省 理 工 学 院 M r M sah st n i t o r ( ascuet I tu f s ste
1 n1 ) 0 初建 于 16 , 13 之 前 , I 只 85年 在 90年 MT还 是 一所多科技 术 学 院。 从 13 90年起 MT建 立 了 三 个 I 学院, , 学院、 即 工 理学 院和 建筑 学 院 , T开 始 由一 所 MI 出色 的工学 院 向一 流的研 究 型大学 转 变 。 15 9 0~15 92 年 间, 在原来 三个 学 院 的 基 础上 , 又相 继 创 建 了人 文 、 社会 科学 院和斯 隆管 理学 院 。 目前 MT设有 : 1 建筑 与规划学 院, 学 院,人文 、 工 艺 术和社会科学院 , 理学院 管理学院(i ho o M n S S olf a. gn c ) 和健 康 科 学 学 院 ( t ecl g o el i ' a oee f ah S .  ̄ k l H tc ecs等。下设 的系 ( ne) 专业 ) 主要 有 : 空与宇 航 、 学 工 航 化 程、 土木和环境 工程 、 电子 工程 与计 算机科 学 、 料科学 材 与工程 、 机械工程 、 核工程 、 地球 、 大气和行 星科学 . 海洋工 程、 建筑学 、 城市研究与规划 、 经济学 、 言学 与哲学 、 治 语 政 学、 、 数学 物理 、 、 化学 生物 、 大脑与认识科学等。 今天 的 MT拥有世界一流 的工科 . I 包括 : 航空与宇航 技术、 化学工 程 、 机械 工程 、 算机 和材 料科学 等 主干学 计 科; 一流的理 科 , 包括 : 数学 、 物理 、 化学 、 物 、 生 天文学 、 人 脑学 等。尤其值得 一提 的是, 所理 工特 色 的大 学还具 这 有国际知名的人文社会学科 , 例如 : 文学 、 哲学 、 政治学 , 经
美国研究型大学专职科研队伍建设
摘要 : 本研 究调 查 了五 所 美 国一 流公 立研 究型大 学专职科 研 队伍 的概 况 、 关政 策 以及存在 的 问题 。 相 结 合 文献分析 , 文认 为 : 本 发展 专职科 研 队伍是 美国研 究 型大 学应 对近年 来科 研任 务 增加 、 内外 竞争加 剧 等 国
挑战的必然选择 ; 美国研 究型大学建立 了一套有利于不同类型 、 同层次的专职科研人 员的稳定与发展的 不 人事管理制度 ; 美国研究型大学中专职科研 岗位相 比传统的终 身制 系列 岗位也有一定的比较优 势; 美国研
究型大 学采取 了诸 多举措提 高专职科研 岗位 对人 才的 吸 引力。 关键 词 : 专职科研 队伍 ; 究型 大学 研 中 图分类 号 : 691 G 4. 文 献标识 码 : 文章编 号 :6 20 5 (02)2 08 —5 A 17 —0 9 2 1 0 — 02 0
A t d ft e M a a e e to s a c t f s a c i e s i s S u y o h n g m n fRe e r h S a i US Re e r h Un v r i e n 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流大学的平均年度科研经费高达 46 .亿美元 ,平均
上 世纪 9 O年代 以来 ,我 国研究型大 学与世 界一
专职科研 人员多达 1 5 人[ 28 3 1 。
流研究型大学在科研 经费上 的差距不 断缩小 , 购买 按
实 力的重要 保 障则是充裕 的科研 经 费和一 流 的专职
科研 队伍 。 0 年上海交通大学 开展 的世界研究型大 21 1 学数据调查 ( l a R sa hU ie i r l,简称 Go l eer nvr t Po e b c sy f i GU ) R P 发现 : 总体 上 , 在世 界大学学术 排名 ( cd mc A ae i R n igo r nvrie, akn f l U i si 简称 A WU) Wo d e ts R 中排名 越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发展及其启示
面对学界和社会的诸 多指责和批评,2 O世纪 8 O年代,美 国教育界开始反思研究型大学本科教
育的缺 陷和不足,认为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
应首先更新教育观念 ,即本科教育的培养 目标应
科技和社会发展 的卓越贡献有 目共睹 。
然而, O 2 世纪 8 年代 以来 ,以高水平研究生 O 教育享誉世界的美国研究型大学承受着诸如联邦
M a .0 6 y2 0
、0.6No3 ,11 .
美国研 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 的
发展及 其启示
刘存利 ,董 皓 ,高新 波
(. 1西安电子科技 大学,陕西 西安 7 0 7 ;2西安石 油大学,陕西 西安 7 0 6 ) 10 1 . 10 5
摘 要:作为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教学方式日益得到教育 界、社会和学生的认可 本文介绍了美国研究型大学开展本科生科研活动的背景和动因,简要回顾 了本科生科研 活动的发展过程,详细介绍了近年发展状况和组织形式,为我国研究型大学提供可供借鉴的做法。 关键词: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
事会 ( U C R)在活动领域方面的局限性 ,支持所 有学科的本科生科研活动,着重加强交叉学科科 研活动 。N U 每年举办一次年会 ,为本科生提 C R
供展示 自己科研成果及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 】 【 ¨ 同年,霍华德 ・ 休斯医学院向 5 所大学提供 l
了 6 0 万美元的资金 , 以资助与生物化学相关 10 用 的本科生研究活动。 】 18 9 9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设立了 “ 万花 筒计划”( K L ,以促进 自 PA ) 然科学、数学、工程 和技术领域 以探索为基础的教学。 此外,部分基金会组织、学术团体和科研机 构还设立了委托 大学运作的本科生科研计划。如 亨利 ・ 凯瑟家庭基金会 ( er . a e Fm l H ny J K i r a i s y F udt n o n ao )在霍华德大学设立 巴巴拉 ・ i 乔丹卫生 政 策 学 者 计 划 ( a aa Jr n H ah P l y B b od el o c rr a t i Sh l s rga ,面 向美国大学少数族裔学生, coa o r rP m) 凡学术 能力强、有领导潜质 、对卫生政策感兴趣 的本科生皆可 申请 。【 . 刀
美国研究型大学建设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而不是根据学校 的需 要 教进 步和 文化繁 荣 中发 挥重 要作用 的大 接任命或举荐 的 ,
‘
用 。 通 过 分 析 我 国在 研 究 型 大 学 建 设 方 面 的 学 。
通过 内部或外部竞选 产生的 , 行政权 力处
问题 , 借 鉴美 国研 究型大 学在教 育理念 、 培养
一
、
研究 型大 学 的 内涵
学科 的设置老 接影响 了学生的受教水平 ; 般认为 , 现代 研究型大学发端于 1 9 发展 与社会全 面和谐 共处提供关键人才 、 化 、 单一 、 面窄 , 不能根 据需要 及时调 整 、 世 纪中后期 的美 国 , 其早期 代表是 约翰 ・ 核 心 技 术 支 持 及 必 要 需 求 服 务 的组 织 。 设 立新 的学 科 , 各学 科 之 间的交 流 不 充 霍普金斯 大学。但实际上 , 它最初发端于 分, 交 叉学科的发展受到限制 , 发展缓慢 , 二、 我 国在 建 设 研 究 型大 学 方 l 9 世纪初 的德国 , 其最早也是最杰 出的代 远远 不能适 应 国际竞争 和社会 发展 的需 表是柏林大学 。1 8 1 0 年, 在费希特 的倡议 面 存在 的不 足
( 3 ) 在 自主办学方面 , 高校办 学缺乏 自
主权, 在专业设 置 、 学位授 予 、 国际交流 、 招 生制度 、 学 生收 费 、 学 校人 员经费 及收
入分配 等重要方面的 自主权 尚未落实 , 使 重点建设 1 0 0所左右 的高等学校 和 研究 主导型 大学和 教学 主导型 大学 的分 世 纪 , 高 水平 的大学难 以实施依法 自主办学 ; 在
模 式、 课 程 设置 , 教学、 科 研 和 服 务 社 会 一 体
学术权 力的发 挥十分有 限 , 综上所 述 , 我们 可以认为研究型大学 于绝 对地位 , 是指 以政府 财政支持为主体 , 以与 国内外 行 政权在 一定程 度上阻 碍 了学 术权 的运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发展概况及启示
就 以及在 推动 美 国政 治 、 济 、 技 和 社 会 发 展 方 经 科
领 导成 员迈 克 尔 ・道 尔 ( cal oe) 人 建 议 Mihe D y1等 开展科 研 合作 , 成 立 了本 科 生科 研理 事 会 ( on 并 Cu — c nU drrda eerh C R) 促 进本 科 生 io negaut R sac ,U 来 l e 科 研活 动 。2 0世纪 8 0年代 初 , 国 国家科 学 基 金 美 会 ( h ai a Si c on ao ,N F 创 立 了 T eN tnl ce eFu dtn S ) o n i 本 科 生研究 经 验 项 目( eerhE pr nefrU . R sac xe ec o n i drrdae,R U) 以 工 作 站 的 方 式 接 纳 并 资 助 egaut s E ,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7 — 3220 )5— 05 0 64 26 (08 0 06 — 5
美 国研 究 型大 学 处 于 美 国高 等 教育 体 系 的顶 端 。 随着 2 0世纪 8 0年代 兴 起 的 高等 教 育 改 革 运
开展科研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6 99年。在这一
年 , 省理 工 学 院负 责 本 科 教 学 的 院 长 麦 克 维 加 麻
( rae .A.Ma i r设 立 了“ 科生 研究 机 Magrt L cV c ) a 本
动的深入 , 研究型大学的培养 目标 已发生转变 , 即 由原来提倡 的“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培养创新 向“
型 人才 ”的 转 变 。 美 国 卡 内 基 教 学 促 进 基 金 会 20 的分类 统 计结 果显 示 , 06年 在美 国 433所 高等 8 院校 中 , 有 17 所 研 究 型 大 学 , 占 总 数 的 只 9 约
一流大学 卓越校长——麻省理工学院与研究型大学的作用(五)(1992—1993)
生产周期 , 高生 产质 量 效益 , 业往往 放 弃 中长期研 究 , 直接把 R 提 企 而 &D转 向 生
产—— 开发过 程 。不 同的联 邦政 策制定者 与拨 款人 均希望 大学更 多关注应用研 究 及 商业化 。“ 应用研 究” 基础研 究” 与“ 存在各 自的相对 价值 , 方面的政 策辩 论层 这
需要 建 立新 的伙伴 关 系, 找到增进 各 自价 值 的方 法 , 高教 育质 量 , 提 并通过 高水 平
的研 究填补 国家发展 中的空 白。为 了避免 可 能的利 益 冲 突 , 大学在上 述行 动 中必 须 重 申并 坚持 基本的 学术价值观 , 并建立合理 而有效的政 策。
五、 高等 教 育 和新 时代 的挑 战
科研计划 的内 容。 国家 重 点 和态 度 的改 变 , 括 包
不 断蔓延 的冷 言冷 语 , 在 重 塑联 邦 科 技 政策 的 正 前景, 并对 我们 的大学 产生 了重大 影响 。
查尔斯 ・ 斯特 维
事务和特殊 事例 能够指明我们 应追求 的新航 向。
14 年 生 ,9 7年 获 博 士学 位 ,90年 成 为 M l第 1 饺 f ,0 4年 1 卸任 。在 任 期 问 , 特别 强 调 本 科生 91 I6 】9 r " 5任 _ 20 ∈ 2月 他
学术 的根 本价值 也不 能成 为短期 和 片 面思考 的牺 牲 品 , 是必不可 少 的。同样 , 求 学术 价值 并不 这 追
意 味着僵 化和停 滞 。 在机 遇与 挑 战 并存 的情 况 下 , 视 各项 重 大 审
美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借鉴以美国三所高校为例
(2)不足。美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由于重 视实践教学和跨学科课程,可能会导致一些学生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其次, 由于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机制,可能会导致一些学生过分评估结果而忽略了学习 过程;最后,由于实践教学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可能会增加高校的教育成本。
第二部分:借鉴美国三所高校为 例
(1)政策层面,斯坦福大学推行“开放式课程”和“研究与学习”,鼓励学 生自主学习和自由探索。同时实行学分制改革,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方 式。
(2)课程设置上,斯坦福大学注重多元化和跨学科性。除了专业课程外,还 开设了大量跨学科课程和选修课程,如计算机科学、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 此外,斯坦福大学还鼓励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和创新意识。
案例分析:美国三所高校的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
1、斯坦福大学
斯坦福大学是美国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学,以创新精神和卓越的科研成果而著 称。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斯坦福大学注重学科交叉和产学研结合,通过设置 跨学科课程和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此外, 斯坦福大学还拥有丰富的实验室资源和优秀的师资队伍,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 习和研究环境。
(3)实践环节。美国高校非常重视实践环节,通过实验、项目、实习等方式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学生可以在校内参加科研项目、创新 竞赛等活动,也可以到企业、研究机构等进行实习和合作。
(4)评估机制。美国高校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机制,包括课程成绩、项目成果、 学术论文、竞赛奖项等多种形式,以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此 外,还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导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 和公正性。
(2)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美国高校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验、项目、 实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 精神。
一、国外研究性大学教学与科研互动经验及借鉴
高教研究资料2012年第1期(总第289期)本期要目一、国外研究性大学教学与科研互动经验及借鉴二、以高水平科研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方式研究一、国外研究性大学教学与科研互动经验及借鉴19世纪初,德国的亚历山大•冯•洪堡以新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创办了柏林大学,并率先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观点。
洪堡认为,大学教授的主要任务并不在于教,而在于诱导学生产生研究兴趣,再进一步去指导并帮助学生做研究工作,学生则需要独立地自己去从事研究。
此时,“教授的作用在于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科研活动十分恰当地成为一种教学模式;学生的作用就是把科研和学习结合起来——科研活动变成了一种学习模式。
因此,科研使教授和学生定向,把教学和学习合拢起来成为促进知识的一个无缝承诺之网,铸成了一个紧密的科研—教学—学习连结体”。
教学和科研相统一的原则从此得以确立。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继承和发展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思想,创立了一批举世闻名的研究型大学。
然而,二战后,受政府对高等教育战略政策和高等教育内部功利主义的影响,研究型大学“重视科研、轻视教学”的倾向走到了极端,芝加哥大学校长威廉•哈珀甚至明确提出教师等级和工资的提升主要取决于其研究能力。
从此,“要么出版,要么死亡(Publish or perish)”逐渐成为支配研究型大学及其教师工作的信条。
德国学者颇有感慨地指出:“从严格传统的意义上坚持研究和教学统一的原则已经不存在了”。
用时任卡内基基金会主席的欧内斯特•博耶的话来说,“这种(研究与教学)偏差在我们所使用的语言里也能看得出来:我们把研究看成是‘机会’,而把教学看成是‘负担’”。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委员会《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1998年)报告的公布,研究型大学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发生了新的调整。
从而,平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促进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实施二者的良性互动,成为全世界研究型大学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教育信息2010.01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MIT)专职科研队伍规模很大,占教职员工总数的12%以上,而且呈逐年递增趋势。
专职科研人员分布在学院的六大院系和学校各个研究中心及林肯实验室。
充足的科研经费为MIT高水平科研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财政保障。
另外,MIT专职科研人员薪酬体系完善,选拔及任用制度严格,晋升评价体系科学而成熟。
一、麻省理工学院专职科研队伍的规模与结构从2000 ̄2009年MIT的人力资源结构表中看(见表1),科研人员(包括以科研为主的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的比例较大。
其中专职科研人员占全体教职员工的12% ̄15%,而且呈逐年递增趋势,尤其是2005年,专职科研人员的比例比2004年约增加2%,是近10年中增长最快的一年(见图1)。
专职科研人员的绝对人数最近10年呈缓慢的线性增长趋势,平均每年增加80人左右。
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专职科研队伍建设的借鉴与启示︱︱︱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文/姚建建[摘要]麻省理工学院强劲的研究实力、一流的科研水平与其一流的科研队伍密不可分,专职科研队伍是麻省理工学院科研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麻省理工学院的科技创新作出了重大贡献。
文章详细介绍了麻省理工学院专职科研队伍的相关情况,对专职科研队伍的规模、结构及相关体制与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麻省理工学院专职科研队伍建设的基本特征,最后对我国研究型大学科研队伍的建设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大学专职科研队伍表12000 ̄2009年MIT人力资源结构表①(单位:人)学年人员构成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专任教师(Faculty )93194795696697498399299810081009以科研为主的教师(Other Academic Staff )2552267928652849295230933350379438794051专职科研人员(Research Staff )1022106811391153119814111456147416371722卫生保健人员(Medical Staff )152147121125110102103110110113行政管理人员(Administrative Staff )1427156717701873184017841837188619652096后勤人员(Support Staff )1517153115891595156415651637157516411657服务人员(Service Staff )797799807853866839843890871864总计83988738924794149504977710218107271111111512①数据来源:/ir/pop/faculty.MIT专职科研人员主要分为两大类:长期聘任的资助研究人员和短期聘任的学术研究员。
长期聘任的资助研究人员又分为首席研究科学家、首席研究工程师、首席副研究员,研究科学家、研究工程师、副研究员,研究专家、副技术员、技术助理,科研管理人员,林肯实验室人员等。
短期聘任的学术研究员分为高级学术科学家、高级学术工程师、副研究员,高级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博士后成员、高级博士后成员、研究成员,访问工程师、访问科学家、访问学者,研究会员和大学宾客等(见图2)。
首席研究科学家、首席研究工程师、首席副研究员是研究项目或计划的主要负责人。
研究科学家、研究工程师、副研究员主要承担研究过程中实验的设计、安排和执行。
研究专家、副技术员、技术助理接受指导,为研究项目或计划提供专业、技术及其他方面的服务。
科研管理人员在研究机构中发挥管理作用,大学通常会授予他们主任助理、行政主管等头衔。
按照规定,首席研究人员(包括首席研究科学家、首席研究工程师、首席副研究员)的数目一般不得超过所属实验室专职科研人员和相关教员总数的15%或院系教师总数的15%。
高级学术研究人员(包括高级学术科学家、高级学术工程师)的数量一般不得超过所属实验室专职科研人员的和终身教授数总数的10%或者所属院系终身教师数的20%。
例外情况由院长或实验室主任和高级管理人员提出,并经教务长的同意,同时教务长负责实施监督限制条款。
学校划分科研岗位结构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鼓励MIT开展长期的科研事业。
这种长期的科研事业,完全独立于课堂教学,并有专项拨款支持。
对美国研究型大学来说,让各院系研究室和研究中心专门从事专业性研究的工作方式,是维持大学开展研究、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以及引进新的研究成员的主要方式。
MIT的短期学术岗位主要是为了满足一些人的特殊需求,特别是为那些刚刚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在进入大学、工商业领域和政府之前,提供2 ̄3年丰富的科研经历。
博士后成员和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就是这类职务的典型代表。
对于那些获得博士或低一级学位就参加工作的人来说,这些职位也为他们提供了机会,在大学学习做研究的知识和技能;另外,也为那些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提供了在专业领域中创新知识的机会。
二、麻省理工学院专职科研队伍的相关体制与机制1.专职科研队伍的依托机构MIT的研究基本上在两个地方进行。
一个是MIT大学校园,专职科研人员分布在六大学院及其下属机构,包括建筑设计学院、工程学院、人文社会学院、管理学院、理学院、惠克特卫生科学与技术学院的42个专业下设置的85个实验室和58个实验中心,如航空计算设计实验室、航天控制实验室、先进核能系统中心、空降有机物中心、写作与传播研究中心等。
另一个是林肯实验室,它受联邦政府资助,位于莱克星顿。
林肯实验室的独立性很高,图12000 ̄2009年专职科研人员占全校职工的比例图2MIT专职科研人员的分类图World Education Information2010.01其科研人员的任用由林肯实验室主任及MIT教务长共同执行,由实验室自行管理,不隶属于其他任何学术部门。
MIT的科研经费充裕,经费总量逐年上升(见表2),在美国高校中的排名也居于前列。
科研经费主要来自联邦政府、地方政府、州政府、国外政府及其他非营利性机构(见图3)。
2.专职科研人员的薪酬体系MIT的专职科研人员根据不同职位享有不同的薪资福利待遇。
首席研究科学家、首席研究工程师、首席副研究员可以被授予首席研究者职位。
根据相关规定,被任命者享有相应的薪酬福利且每年有3周假期,工作超过5年之后有4周假期。
其他长期聘任的专职研究人员无权被授予首席研究者职位,根据不同级别享有相应的薪酬福利,每年有3周的假期,工作超过5年之后有4周假期。
林肯实验室人员与学校的专职研究人员级别设置相同,福利待遇和权利也一样。
高级学术科学家、高级学术工程师和副研究员可以被授予首席研究者职位,被任命者享有相应的薪酬福利。
任职满1年的人员每年有4周假期。
高级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博士后助理研究员由学校聘任,享有雇员福利待遇,在职者无权被授予首席研究者职位,没有顾问资格的权利。
博士后成员、高级博士后成员、研究成员这些职位的人员不是学校的员工,不参与MIT退休计划,不享有学校员工的福利待遇。
访问工程师、访问科学家和访问学者有访问性的职位,他们可以是专职的,也可以是兼职的,专职一般有薪酬,兼职则一般无薪酬。
由于这些职位是临时性的,访问学者不享有教员福利,只有权享受医疗保险计划。
3.专职科研人员的任用与所属机构MIT对专职科研人员的任用非常严格和谨慎,申请者必须达到一定要求方能成为候选人。
MIT对首席研究人员(首席研究科学家、首席研究工程师和首席副研究员)和高级研究人员(高级学术科学家、高级学术工程师和副研究员)的任职要求最高,他们要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以及独立创造和发现的能力,在个人的研究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取得相当的成就并获得权威人士的认可,同时要有能力指导其他人工作。
首席研究科学家、首席研究工程师、首席副研究员的任用必须经过高级管理人员的批准,该类等级的岗位一般由院长或实验室主任提议,设置在院系内或跨院系的实验室和实验中心,并且经过实验室指导委员会的同意,表21998-2008年MIT科研经费总量及在美国高校中的排名①年份科研经费总量(单位:百万美元)科研经费排名199841.38199942.09200042.611200143.513200245.514200348.515200454.310200558.012200660.112200761.210200864.310①数据来源:http:///research_data.html.②数据来源:http:///facts/research.html.图32008年MIT科研经费构成图(单位:百万美元)②世界教育信息2010.01而院系和校级实验室则需经过学校理事会的同意。
该级别职位的人员有权在工作的同时为学校之外的其他机构或事务担任顾问(简称“顾问资格”,下同),但是限制在每年最多20天,并且必须每年向院长报告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外的其他活动。
研究科学家、研究工程师和副研究员的主要职责是协助首席研究人员,对研究计划中实验的设计和执行作出重大贡献。
担任这些职位的人员必须已获得与教育和高水平研究相关的高级学位。
这一等级的职务经由院长或实验室主任以及相关管理人员的批准,设置在院系内或者跨院系的实验室内,该级别职位的人员不具有顾问资格的权利,并且必须每年向院长报告所从事的职业外的其他活动。
研究专家、副技术员和技术助理在首席研究人员的领导下从事技术性工作,该职位的人员需要有与其研究工作直接相关的学士学位或者接受过相关教育且经验丰富。
高级学术科学家、高级学术工程师和副研究员在学校的科研人员结构中属于高级职位,有特殊的地位和权利。
如果没有合适的隶属部门,该类职位可以设置在学院内或者实验室和实验中心。
该级别职位的人员拥有顾问资格的权利,同时必须每年向院长报告所从事的职业外的其他活动。
林肯实验室人员的任用由林肯实验室主任和教务长共同执行,被任用者由实验室自行管理,不隶属于任何其他学术部门。
4.专职科研人员的晋升及评价体系首席研究科学家、首席研究工程师、首席副研究员等职位一般是终身性的,任职的期限不会因为组织调整、院系关闭或个人被委任到其他学术单位而缩短,但根据相关规定,必须每4年接受一次评估检查,如解聘会提前1年通知,并且有1年的观察期。
研究科学家、研究工程师和副研究员每4年接受一次考察评估,如果没有通过考察评估,职务将被终止。
研究专家、副技术员和技术助理职位的人员工作满5年后有机会晋升副研究员。
科研管理人员不具有顾问资格的权利,他们必须每年向院长报告所从事的职业外的其他活动。
高级学术科学家、高级学术工程师和副研究员,具体依据其所任职的部门单位,每5年接受一次考核评估,成员会被告知考核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