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 第一讲 天骄学校
五年级开学第一节语文课教案
![五年级开学第一节语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cd3ec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0f.png)
五年级开学第一节语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 激发学生对语文研究的兴趣。
3. 掌握拼音的基本知识和拼读方法。
二、教学准备1. 教材:五年级语文教材。
2. 教具:黑板、白板、音频设备。
3. 素材:字卡、拼音卡。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 向学生打招呼,互相介绍,了解学生的名字和兴趣爱好。
- 通过简短的游戏或教学活动,引发学生的兴趣,为后续的研究做好铺垫。
2. 拼音研究- 介绍拼音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认识拼音对于研究和使用汉字的重要性。
- 分发字卡和拼音卡,让学生根据拼音找出对应的字,并读出字的声音。
- 引导学生发现拼音和字之间的规律,帮助他们记忆和掌握基本的拼音知识和拼读方法。
3. 练与巩固- 利用练册或课本中的相关练,让学生进行课堂练,巩固所学的拼音知识。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合作,提高拼音的听写和拼读能力。
4. 总结与展望- 对本节课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今后的语文研究中重视拼音的运用。
-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关的阅读材料,积极参与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对拼音的听写和拼读能力的掌握情况。
2. 搜集学生的课后练情况,了解他们对拼音研究的掌握程度。
3.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适当的个别辅导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活动导入和实际操作的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拼音的基本知识和拼读方法。
部分学生对于拼音的掌握程度较好,但仍有一些学生需要进一步加强拼音的练习和记忆。
今后可以在课堂中增加更多的互动和游戏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同时,还可以结合实际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日常活动中运用拼音,强化记忆,并与汉字的拼读相结合,提高语文能力。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优秀5篇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8328b2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e.png)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优秀5篇精心整理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希望这份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优秀5篇能够帮助大家,给予大家在写作上的思路。
更多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资料,在搜索框搜索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精选篇1《望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4、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二、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3、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三、教学准备:及辅助活动:赛诗会四、教学过程:(一)背诗导入,板书揭题1、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歌?请大家背一背,一人一句。
2、揭题(二)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1、明确:读通全文,划出不理解词句,想清解决。
2、学生读文,自学字词3、指名分段朗读。
4、词义质疑:清辉:淡雅清纯的光辉。
凝望:出神地看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联系课文)云絮:絮,像棉絮的东面。
淡淡的云朵。
剪影:照人脸或人体轮廓剪纸成形。
这里指事物的轮廓。
不假思索:假,借用。
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晶莹:光亮而透明隐隐约约:看起来不很清5、存疑:“诗,和月光一起,沐浴……,……清幽旷远”(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月亮还写了什么?2、指名回答:板书:景比赛想象3、我们应怎样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第二段(3—13)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
第三段(14—20)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第四段(21)“我”独身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一课 (2)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一课 (2)](https://img.taocdn.com/s3/m/33bf4580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0.png)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一课课文原文我家的风火兵器我家住在湖南的县城里,是一个军工厂职工家庭。
爸爸是一名军工厂的工人,负责维修飞机。
我的妈妈是一名空间站的工程师,负责设计航天器的控制系统。
我从小就对火箭、战斗机等飞行器特别感兴趣。
每次爸爸带我去他的工作地点,我都会看着他维修飞机的过程,心里默默地发誓将来一定要成为一名航天工程师。
为了满足我的兴趣,爸爸给我买了一个飞行模型,在家里的后院,我经常放飞它。
我会仔细观察它的起飞、飞行过程,并记录下来。
除了飞行模型外,爸爸还给我买了一本关于航天控制系统设计的书。
我读了很多关于航天器的书籍,在学校的科学教室里,我也会向老师请教一些关于飞行器的问题。
每天放学后,我都会和我的几个好朋友一起去公园玩耍。
他们对我的兴趣也很感兴趣,我们会一起探讨飞行器的原理和设计。
有时候,我们还会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飞行器模型。
虽然制作出来的模型不够完美,但我们都很开心。
有一天,我和几个朋友去公园玩,看到一个航空展览正在举行。
我们立即决定去看看。
展览上有各种各样的飞行器,有大型的客机、小巧的无人机、精致的航天器等。
我们全神贯注地看着这些飞行器,忍不住发出了感叹,心里暗暗决定将来一定要造出更好的飞行器。
课文解读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对飞行器的浓厚兴趣,并通过爸爸的工作和学校科学教室的学习,激发了他对航天工程师的憧憬。
主人公从小就对飞行器特别感兴趣,经常跟随爸爸去军工厂观察飞机的维修过程,内心深处渴望将来能成为一名航天工程师。
为了满足主人公的兴趣,爸爸给他买了一个飞行模型,他在家里的后院经常放飞它,并通过观察和记录飞行过程来增加自己对飞行器的了解。
除了飞行模型,爸爸还给主人公买了一本与航天控制系统设计相关的书籍。
主人公通过阅读书籍和向老师请教,不断加深自己对飞行器原理和设计的理解。
在放学后,主人公会和几个好朋友一起去公园玩耍,他们也对主人公的兴趣感兴趣。
他们会一起讨论飞行器的原理和设计,并尝试自己动手制作简单的飞行器模型。
小学五年级语文讲义6第1讲.提高班.学生版
![小学五年级语文讲义6第1讲.提高班.学生版](https://img.taocdn.com/s3/m/fe917341ccbff121dd368398.png)
童年是纯真的,童年是金色的,童年是多梦的。
一张糖纸、一次争执、一句话语……看似平常,却饱含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
学习本讲内容,感受文章的中心;通过对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品味,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成语万花筒]1.请在下面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字,使每个成语完整无误。
试一试,你准行。
()劳永逸()面三刀()顾茅庐()面楚歌()光十色()亲不认()零八落()面玲珑()牛一毛()万火急()无聊赖()篇一律()马齐喑2.填数词组成语。
()穷()白()日()里()全()美()目()行()落()丈()心()意()上()下()头()臂()死()生()斤()两()山()水()言()语第1讲我们的童年(上)(一)餐桌上的谜底小时候,每晚入黑的时候,我总要瞧准时机,站在自家门口,闻对门邻居餐桌飘出的肉香。
那时,我家半个月才吃一次肉,我实在是太馋了。
每次,闻着邻居家飘出的肉香,我会身不由己地移动脚步,一步一步地①(挪、走、跑)到邻居家门边。
这时,邻居会夹上一块放在我的手心,说:“回去吧,回去叫你妈妈也买一点肉吃。
”有时几个弟妹也去,搅得邻居好烦。
有一天,我终于问妈妈:“邻居的餐桌上为什么总有鱼和肉?”a 妈妈没有回答我。
一个星期天,妈妈喊上我,问:“你今晚想不想吃肉?”我说:“想!做梦都想。
”妈妈说:“好吧,你跟我去。
”妈妈带我到一家建筑工地,向工头要了一截土方。
工头在土方上画了白灰线,挖完线内的土方给20元钱。
妈妈说:“挖吧,挖完了,今晚就有肉吃了。
”我只挖了一会儿,手就软了,且起了泡。
妈妈比划着说:“得2元钱了。
挖吧,再挖挖就又得2元钱了。
”我②(支持、支撑、坚持)了一会儿,终于挖不动了。
妈妈说:“你歇一下再干吧。
”我就这样干一会儿歇一会儿,而妈妈总是不停地干。
我记得那是初秋,天气仍然很热,b 妈妈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这么苦,我甚至不想吃肉了。
一天下来,我们终于把土方挖完了。
妈妈从工头那里领了20元钱,我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
五年级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
![五年级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84da20c1c708a1294a44dc.png)
五年级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五年级语文开学第一课教案篇一学习重点:了解本学期学习内容和评价方法。
学习难点:通过分享《课程纲要》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是开学的第一课,大家都拿到了新课本,老师看到有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翻阅新书,那么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和熟悉本学期我们将学到哪些新知识。
学生、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观察物体,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
空间与图形方面,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观察物体;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1课】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图文讲解板书设计)
![【第1课】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图文讲解板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d51d09a011ca300a7c39053.png)
【第1课】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 (图文讲解板书设计 )课文知识点一、生字词1.易错字音蒙(měng )古包好(hào )客同行(xíng)似(sì)乎2.近义词渲染 -衬托热闹 -喧闹明朗 -晴朗奇丽 -瑰丽疾驰 -奔驰回味 -体味境界 -境地拘束 -拘谨3.反义词迂回 -径直拘束 -自然洒脱 -拘谨舒服 -难受羞涩 -大方4.理解词语境界:事物所到达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 .迂回:盘旋、盘绕 .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 ,不拘束 .崇山峻岭:高大陡峭的山岭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 ,态度显得不自然 .二、课文分析1.本课的作者是老舍 ,文章选自?内蒙风光? .全文按事情开展的顺序 ,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 .读了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2.说说你对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理解:蒙汉人民之间的情谊深厚 ,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呢 ,直到夕阳西下 ,人们还在这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 .体会:这句话作为全篇的结尾 ,点明了蒙汉两族团结情深的中|心 .3.中|心思想: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 ,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三、品味语句①在天底下 ,一碧千里 ,而并不茫茫 ."碧〞是形容青草很绿 . "千里〞指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 . "一〞是 "全〞和 "都〞的意思 .总起来是说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不到边的青草 .这句话写出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 .放眼望去 ,目之所及 ,哪里都是绿的 ,但不因空旷而显得苍茫 .这句话也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②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就像只用绿色渲染 ,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到处翠色欲流 ,轻轻流入云际 ."渲染勾勒〞均是绘画用语 , "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水彩涂抹画面 ,以取得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 "勾勒〞是指用线条勾画出轮廓 . "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鲜嫩 ,颜色青翠 ,似在流动 ,富有生机 .老舍将草原拟为一幅挥毫泼洒的写意画 ,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 ,小丘线条的柔美 ,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样让人赏心悦目 .置身于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中 ,作者自然会惊叹 ,并产生舒服之感 ,因此 ,既愿久立欣赏 ,又想吟诵诗篇 .③在这境界里 ,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 ,好似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回味〞 ,细细地回忆 ,品味 .骏马和大牛的天然牧场 .在作家的眼中 ,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 ,有着无限乐趣 ,因此连静立的牛马 ,都似乎被陶醉了 ,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 .这种拟人的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④突然 ,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 ,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 ,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 ,群马疾驰 ,襟飘带舞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句话是写蒙古族老乡身着节日盛装 ,策马疾驰 ,远迎来客 .鲜艳的服饰 ,奔驰的骏马 ,飘舞的衣襟衣带 ,作者将这些景物比作彩虹 ,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四、课后习题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说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①内蒙古的景区有呼和浩特 ,呼伦贝尔 ,锡林郭勒 ,包头 .②内蒙古自治区北面邻蒙古和俄罗斯 ,东缘嵌着茫茫林海的大兴安岭 ,岭东南山麓西辽河平原 ,是我国跨经度最|||大的省份 ,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当地旅游资源的丰富多样 .③内蒙古最|||吸引人的当属独特的自然风光 ,境内同时并存有大面积的草原和沙漠 ,以及上千个大小湖泊 .其北部草原居全国牧场之首||| ,呼伦贝尔大草原 ,中部的锡林郭勒草原、希拉穆仁草原都是感受草原风光的好去处 .在零星散落的蒙古包映衬下 ,天空纯洁明亮、草地辽阔壮丽、空气清新、牛羊成群 ,对久居都市的人来说 ,这一切都是那么遥远而亲切 .内蒙古的沙漠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比拟著名的有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库布齐沙漠的响沙湾等 .而以蒙古族为主体的民族风情更为内蒙古草原增添了淳朴自然的神韵 .④内蒙古也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故土 ,境内有不少的名胜古迹 ,如成吉思汗陵、昭君墓、五当召、席力图召等 .⑤蒙古包一般为圆形 ,大多用条木做成网壁与伞形顶 ,上盖毛毡 ,用绳索勒住 ,顶(中|央 )有圆形天窗 ,容易拆装 ,是蒙古族同胞居住的地方 .⑥奶茶掺和着牛奶或羊奶的茶 ,是蒙古族同胞敬客最|||重要的饮料 .⑦奶豆腐是用牛奶制成的凝固食物 ,盛在盘子里做点心 ,并不是豆腐 .⑧手抓羊肉蒙古族同胞习惯把羊肉切成大块 ,煮熟了吃 .吃的时候用刀割 ,用手抓 ,叫 "手抓羊肉〞 .2.读下面的句子 ,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再从课文中找出其他写得美的句子读一读 ,体会体会 ,在抄下来 .(1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就像只用绿色渲染 ,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到处翠色欲流 ,轻轻流入云际 .答: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不用墨线勾勒〞指的是小丘柔美得没有明显的界线 . "翠色欲流〞是说草原上的小丘由于绿色浓厚 ,就像要流下来一样 . "轻轻流入云际〞是说绿色的草原一望无际 ,与天相接 ,仿佛翠绿的颜色流入天边 .体会到草原的景色非常美丽 .(2 )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 ,群马疾驰 ,襟飘带舞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答:这句话是动态描写 ,把蒙古族同胞穿着鲜艳的服饰 ,策马疾驰 ,远迎来客时襟飘带舞的样子比作彩虹 ,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体会到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3.联系课文 ,说说对 "蒙汉情深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答:意思是说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 ,怎么忍心马上分别 ,大家站在蒙古包外 ,望着一望无际的草原 ,在夕阳下 ,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从这句话中体会到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图文解读1草原总结:板书设计。
【第1课】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图文讲解 板书设计)
![【第1课】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图文讲解 板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bfcc1b41eb91a37f0115c92.png)
【第1课】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图文讲解板书设计)课文知识点一、生字词1.易错字音蒙(měng)古包好(hào)客同行(xíng)似(sì)乎2.近义词渲染—烘托热闹—喧闹明朗—晴朗奇丽—瑰丽疾驰—飞驰回味—体味境界—境地拘束—拘谨3.反义词迂回—径直拘束—自然洒脱—拘谨舒服—难受羞涩—大方4.理解词语境界:事物所到达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
迂回:回旋、盘绕。
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
崇山峻岭:高大陡峭的山岭。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二、课文分析1.本课的作者是老舍,文章选自《内蒙风光》。
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
读了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2.说说你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理解:蒙汉人民之间的情谊深厚,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呢,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这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
体会:这句话作为全篇的结尾,点明了蒙汉两族团结情深的中心。
3.中心思想: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三、品味语句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碧”是形容青草很绿。
“千里”指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
“一”是“全”和“都”的意思。
总起来是说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不到边的青草。
这句话写出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
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但不因空旷而显得苍茫。
这句话也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②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渲染勾勒”均是绘画用语,“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水彩涂抹画面,以取得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勾勒”是指用线条勾画出轮廓。
“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富有生机。
老舍将草原拟为一幅挥毫泼洒的写意画,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美,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样让人赏心悦目。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第1课时)》说课稿(公开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第1课时)》说课稿(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75b9104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1d.png)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第1课时)》说课稿(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所写。
这篇课文以作者在“鸟的天堂”所见到的景象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鸟类世界,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课文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独特的生态景观。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丰富自己的知识,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但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需要通过具体、生动的事物来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情境教学为主,引导学生走进“鸟的天堂”,感受那里的美丽与神奇。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学会保护生态环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所描绘的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音频等资源,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学习材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图片和音频形式,展示“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鸟的天堂”的神奇。
3.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从课文中获取的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精讲细读: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内容,品味课文语言,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第一单元教材培训讲稿课件
![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第一单元教材培训讲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9a3836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41.png)
班级公约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先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日常生活中同学们的不守规则 的现象,再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及想法。 将每一个学生都融入班集体的建设中去,积极发 现并改正自己的问题,使课堂做到源于生活,归 于生活。
联系生活实际
交流与总结
制定班级公约,规范同学们的言行,要做到人 人有话说,人人都支持,人人都遵守。让学生共同 讨论,从纪律、卫生、学习等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发 言,总结出大家共同认可的、行之有效的班级公约。 对于有异议的地方,指导学生耐心地商讨,发挥集 体的智慧,构建合作学习的优良氛围。
对“糕饼”的理解可以进行看图识字,对“浸” 字要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指桂花的香气浓郁,向 四周弥漫,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气里似的。
表达运用
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 院子里的桂花。”在讲到这句话时,可仿照这个 句式让学生练习说话,以便对母亲的话有更具体 的感受。如:这里的环境很好,母亲会怎么说? 再如:这里的水很甜,母亲会怎么说?
在学生理解后,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默读课 文,画出“我”是怎样逐渐赢得珍珠鸟信赖的相关语 句,引导学生体会信赖源于对别人的尊重、理解、宽 容和爱。
表达运用
课后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阅读相关书 籍,认真观察一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学习作者 抓住外形特点和活动过程这两点写小动物的方法, 在写活动过程中注意活动的先后顺序,有效地促 进读写的迁移。
指导学生写字时,要把握部件之间的比例关系、笔画 繁简以及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尽量做到匀称、美观。这一 课中左右结构的字有“哟、陪、待、趴、睑、眸、咂”, 都是左窄右宽;“享”字是上中下结构,注意“享”下面 是个“子”,不要写成“了”。
阅读理解
这篇课文着重讲了雏鸟的外形及它的活动情况,处 处流露出我对它的喜爱之情。学习时要注意围绕这一 点,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从中体会作者的感情。先引 导学生找出描写雏鸟叫声和外形的语句,画出描写外 形的词语,并发现描写雏鸟外形的顺序是从部分到整 体。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课文及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课文及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17867c6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60.png)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课文及知识点五年级语文《师恩难忘》原文1942年春天,我不满六周岁,便到邻村小学读书。
这个小学设在一座庙内,只有一位老师,教四个年级。
四个年级四个班,四个班共有四十人。
老师姓田,私塾出身,后来到师范速成班受训三个月,十七岁就开始教书了。
田老师口才、文笔都很好。
开学头一天,我们叩拜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像之后,便排队进入教室。
每个一年级小学生,配备一位三年级的学兄带着。
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学生上课,让三年级学兄握着一年级学弟的小手描红摹纸。
红摹纸上,一首小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田老师给一年级上课了。
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串讲一遍。
然后,以这四句诗为起承转合,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一个小孩子,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住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
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进一座亭子里去歇歇脚。
亭子外边,花开得很茂盛。
小孩子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儿,嘴里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
”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耳丫上,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迎春娃娃。
他刚要动手,拦住了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不能看景了。
”后来,这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此地就变成一座大花园……这个故事,有思想,有人物,有形象,有情趣。
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
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
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那时候的语文叫国文。
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
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
从事文学创作,需要发达的形象思维,丰富的想象力,田老师在这方面培育了我,让我开了窍。
田老师执教四十年,桃李满门,弟子不下三千,现在已年近古稀,退休归里十年了。
我回家乡去,在村边、河畔堤坡,遇到老人拄着拐杖散步,仍然像四十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a3aaee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c0.png)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交流本单元课文中借助事物所抒发的感情或引发的思考。
2.朗读、背诵古诗,学习作者借蝉表达自己品行志趣的写法。
教学过程板块一回顾交流,总结收获1.导入: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物的,或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感情,或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
在这几篇课文中,你最喜欢哪一篇?说说喜欢的理由。
2.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或背一背。
要求在读、背的时候表达出自己的喜欢之情。
3.教师鼓励、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喜欢语段的理由,调动学生的阅读感受体验,从而加深对课文表达特点的体会。
(1)课件出示教材上“交流平台”中的三段话。
(2)学生默读,明确图中人物是通过自己的阅读体验来梳理和总结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或说明道理的方法。
(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分别描写了什么事物?蕴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思考?(4)同桌讨论与交流。
(5)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并相机对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概括方法进行指导。
《白鹭》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和谐的颜色搭配、精巧匀称的身段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展现的如诗如画的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落花生》这篇叙事散文写了作者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一道理,表达了踏踏实实做有用之人的思想感情。
《桂花雨》一文主要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在故乡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浓浓的思乡情怀和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
《珍珠鸟》一文生动地描述了珍珠鸟在作者的细心照料、精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之间爱的颂歌,告诉我们“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文章通过对“人鸟相依”的关系的叙述,启发了学生在人与动物和谐共存方面做深入思考。
12012年级五年级语文专题讲义第一讲 (1)
![12012年级五年级语文专题讲义第一讲 (1)](https://img.taocdn.com/s3/m/085882a81eb91a37f1115cda.png)
2011年春季五年级语文专题讲义第一讲积累经典名句语文大观园资源共享师生互动毛泽东博览群书毛泽东一生有一个很大的爱好,就是读书。
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常到最热闹的城门口去看书。
无论街上多么喧哗,他仍然能专心致志地看书。
夜深人静时,同学们已进入梦乡,他却在走廊或茶炉旁的灯光下看书。
严冬时节,看书坐久了,脚冻得发痛,他稍活动一下,又把全部精力集中到书本上去了。
在这段时间里,他读了不少哲学、政治、自然科学、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书籍。
解放后,他身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日理万机,还要挤出时间来看书。
20多年里,他先后从北京图书馆、北京师大图书馆等单位借阅书多达2000多种5000余册。
他那办公室兼卧室的房间里堆满了他喜爱的书籍,好像一个小小图书馆。
积累经典名句教学目标积累经典名句就是要把经典名句深刻理解之后,在朝自己的知识储备室,以备需要的时候随时取胜.经典名句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是优秀的文化遗产.经典名句不仅语言文字优美,而且包含着深刻的哲理.我们之所以要积累经典名句,就是因为能从优美的语言文字的品读中,读人、读智慧、读社会,同时感受语言运用的艺术技巧。
有些文章可能因为有一两个经典之句就使得这篇文章长留于世,如果我们平时多积累经典句子,在说话或写文章时恰当运用,就会使自己的语言或文章增色不少,同时积累有过程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能力,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艺术水平。
诵读是积累经典名句的一个最简单,最直接,也是最实用的方法。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做读书卡,读书摘抄笔记等方法积累经典名句。
特别注意的是为了提高积累经典名句的系统性,积累一段时间后,一定要对积累的经典名句进行分类整理,这样有利于你提高积累的效率。
同步迁移用微笑面对生活―――读《假如给我有三天光明》有感节选父母、老师常常教育我们:“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自从我读了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后,我才更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五年级语文第一课教案(3篇)
![五年级语文第一课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35cd0b3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7.png)
第1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正确读写“春、天、故、事”等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春天的美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朗读课文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春天的美好。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 理解“故、事”等生字的含义。
2. 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春天气象图,引导学生观察,引导学生说一说春天的特点。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春天到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二、生字教学1.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识生字“春、天、故、事”等。
2. 学生跟读,教师纠正发音。
3. 学生组内互相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课文朗读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字音、字形的正确。
2. 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朗读的节奏和情感。
3. 学生跟读,教师纠正发音和节奏。
四、课文理解1. 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课文讲述了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故事。
3. 教师提问:春天的特点有哪些?4.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春天阳光明媚、万物复苏、鸟语花香。
五、小组讨论1.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是课文中的小动物,你会怎样度过春天?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代表发言。
3.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关注合作与表达。
六、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春天的美好。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点评。
七、作业布置1. 背诵课文。
2. 观察身边的春天,写一篇观察日记。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图片、朗读课文、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好。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五年级语文第一、二单元备课辅导(文稿)教案
![五年级语文第一、二单元备课辅导(文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d27700d15abe23492f4d2f.png)
踏上愉快的精神之旅——五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材解读和教学建议杭州市余杭区育才实验小学郎明仙一、解读教材解读教材有两个基本原则需要把握住:一是解读教材,既要注意整体把握,又要重视文本细读,抓住文本精妙之处;二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对文本领悟的深度决定了他引领学生登上的阅读高度,但是,如果教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没有学会换位思考,没有从儿童的视角去寻找阅读中可能会有的发现和障碍,那么,这一条路将困难重重,或者迷失方向,甚至徒劳无功。
(一)整体把握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我爱阅读”。
《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画台湾作家林海音小时候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窃读”二字,情趣活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以小女孩和学者季羡林对话的形式,提出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为侣》通过假定与选择,说明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我的“长生果”》是作家叶文玲童年读书的经历,点明读和写的关系。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月是故乡明”。
《古诗词三首》宋代王安石《泊船瓜洲》、唐代张籍《秋思》、清朝纳兰性德《长相思》,这是一组游子思乡的绝唱;《梅花魂》,“魂”字画龙点睛,一幅梅花图,一生恋国情;《桂花雨》的课题就极富诗意,有其形,有其香,有其情,忘不了家乡的桂花雨,美丽的童年回忆;《小桥流水人家》从平凡的景致品味到了浓浓的乡情。
(二)文本细读文本细读的角度有很多,要根据教材特点加以把握。
1.从语言的角度细读文本。
细读文本,要品味文本的语言,熟悉作者的语言风格,揣摩写法,找准让学生了解、借鉴的重点。
如《窃读记》的三四自然段,其语言就极具特色,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写出了书店的人之多,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爱之切;作者还通过自语式的独白描绘,生动表现心情的变化。
一个酷爱读书的小女孩形象鲜活地站在读者面前。
这种写法就很值得学生学习运用。
口语交际.习作里要求学生说说写写自己的读书故事,《窃读记》这篇课文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让我们来看看学生笔下的真实的窃读故事:每次我把小说书拿在手里,她就问:“你看过语文书了吗?”我每次都诚实地回答:“没有。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第1课时 教学设计-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第1课时 教学设计-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db381c0b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3d.png)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少年中国说(节选)第一课时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作业练习
1.背诵第一自然段。
2.读句子,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A.缘故 B.故意 C.所以,因此
A.比B.在 C.被
1.出示第一自然段,请学生朗读。
2.理解第一句话的意思。
(1)理解“故”的意思。
(2)理解第一句话的意思。
(3)资料补充。
教师:作者之所以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这是因为梁启超先生在前文写道,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说中国是“老大帝国”,是一个衰老的国家,对此他愤慨焦虑。为了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他指出创造少年中国的力量在于“中国少年”。
(3)说话练习:少年_______则国_________。
教师:说得真好!一个国家的未来与少年息息相关。
(4)再读读第2句话,想一想: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这样的表达方式有什么好处呢?
(5)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4.背诵第一自然段。
四、总结
教师:同学们,“少年强则国强”,这是中华民族永恒的呐喊,更是中华少年神圣的职责。在作者心中,少年中国前程又是怎么样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结合注释和资料,理解题目和第一自然段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难点:
1.结合注释和资料,理解第一自然段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盐城市第二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在天晴了的时候》精美名校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
![盐城市第二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在天晴了的时候》精美名校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https://img.taocdn.com/s3/m/eba60c0c524de518974b7d6f.png)
《《在天晴了的时候》精美名校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正确认读7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7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 理解诗歌内容,通过作者生动形象的描写,想象在天晴了的时候,小径中的自然清新的画面.体会作者用心感悟自然,用爱抒写自然的情怀,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诗句,结合诗句内容想象画面,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情感。
2。
展开同学之间的交流,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
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查阅,或者动手画一画,感悟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用心感悟自然,用爱抒写自然的情怀,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重难点分析:借助工具书或结合语境与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的意思。
采用同学互助的方法自主学习。
在阅读课文时领悟拟人的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
理解诗歌内容,想象在天晴了的时候小径中清新的画面,激发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搜集有关雨后天晴的美文与图片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一)播放与介绍学生收集的资料、图片.(课件展示)(二)出示课题,教师引导:同学们,在雨过天晴了的时候你们都想做些什么?(三)学生联系生活体验,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过渡:我国著名诗人戴望舒就以《在天晴了的时候》为题写下了一首清新的小诗。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诗中,感受一下雨后的清新与美丽.二、初读课文,捕捉直觉(一)初读课文,边读边把自己不理解的词句划出来.(展示课件)(二)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1. 读课文,解决文中遇到的不理解的词句.同学互助,可以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解决。
2. 同桌互读。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致内容(一)默读课文,思考:诗人在雨后初晴的小径上看到了什么?(展示课件学习提示)(二)班内交流,把关键的词语划出来。
板书。
(三)老师小结。
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一)朗读全诗。
说一说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二)教师过渡: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清新的雨过天晴图,让我们继续欣赏这幅图,品味诗中的语言,感受诗中的美景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第一讲天骄学校
一、修改病句
1、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和三艘军舰。
2、骄傲自满是学习上的阻碍。
3、这些是唐朝出土的文物。
4、看了这部电视剧,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公园新设了由两个英国援建的游乐项目。
二、排序
()一些不知名的小花,长在绿草中,像蓝天上缀着的星星。
()小花园在教室的左边,长八米,宽四米。
()花园里四周的道路上都长满了青草,好象铺了一层绿毯。
()它紧靠短墙,由一排横、两排竖的篱笆和这面短墙围起来。
()花是老师精心栽培的,有的长在地上,有的长在盆里,构成了一个个图案。
()到了夏天,大的、小的、圆的、长的、各种形状的绿叶,托着红的、黄的、蓝的、白的各色各样的花儿,美丽极了!
三、阅读
我不能忘掉祖国
1908年,宋庆龄15岁,就进了佐治亚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她是个文静而沉思的女孩子。
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收)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
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
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
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
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
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
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温和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
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
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
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
总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
声将(震动振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
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坚艰)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
”“这些话多么有力
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
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和词。
2、联系上下文解释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淘汰——交口称赞——
3、就短文的题目,请你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自己试着回答。
问题:
回答:
4、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宋庆龄说:“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家为什么对宋庆龄的发言“交口称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宋庆龄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想到了本学期学的哪篇课文?此时,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四、作业:我真后悔(都是惹的祸)
1、要求: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可以写自己受到了什么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