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
共产党指挥官
陈赓
刘志丹 陈伯钧 陈奇涵
徐向前 林彪
罗瑞卿 周士第 宋时轮 杨至成 聂荣臻 陶铸
蒋先云
许光达 郭天民
国民党指挥官
杜聿明 宋希濂 陈明仁 李弥 黄维 王升 胡宗南 毛人凤 康泽 胡琏 戴笠 刘戡 张灵甫 李仙洲 郑介民 唐生明 郝柏村 郑洞国 李默庵 李延年 俞济时 蒋仲苓
徐向前:中共军职最高的将领
一 心 一 德 , 贯 彻 始 终 。
孙中山手书黄埔军校训词
矢 情 矢 勇 , 必 信 必 忠 。
夙 夜 匪 懈 , 主 义 是 从 。
咨 尔 多 士 , 为 民 前 锋 。
以 建 民 国 , 发 进 大 同 。
三 民 主 义 , 吾 党 所 系 。
黄埔军校旧址
黄埔军校门口对联
升官发财,请走别路; 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周士第:叶挺部第25师师长 周士第在黄埔时有“猛将”之誉, 当过铁甲车队队长。南昌起义时又 是叶挺部第25师师长,当时便是高 级将领。后任红二方面军的参谋长、 八路军120师参谋长,1955年授予上 将军衔。
黄埔一期:徐向前、陈赓、左权、蒋先云、李之龙、 王尔琢、许继慎、周士第、刘畴西、蔡申熙等…… 黄埔二期:周逸群、卢德铭 黄埔三期:朱云卿、吴光浩 黄埔四期出的中共将领是最多:林彪、曾中生、段德 昌、伍中豪、叶镛、陈毅安、袁国平、洪水、郭化若 等 黄埔五期出的几个重量级人物:许光达、宋时轮、张 宗逊、陶铸、赵尚志、谭希林 黄埔六期:郭天民、王诤、张开荆等 黄埔武汉分校:罗瑞卿、赵一曼、陈伯钧等
黄埔名将
“黄埔三杰”:陈赓被称为 (另两人为蒋先云和贺衷寒) 之一。陈赓在第二次东征中 救过蒋介石的命,曾被委以 副官重任。建国后,曾任中 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 院长兼政委、中国人民解放 军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委副 主任、国防部副部长等职。 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广州黄埔军校介绍词
广州黄埔军校介绍词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大名鼎鼎的广州黄埔军校。
你们知道吗,这黄埔军校可太牛啦!它就像是一个超级英雄的摇篮。
想当年啊,多少热血青年怀揣着梦想来到这里,渴望成为拯救国家的大英雄。
一走进黄埔军校,那感觉就好像穿越了时空,能看到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这儿挥汗如雨地训练呢。
这里的教室、操场,每一处都充满着历史的气息。
当年那些学员们在这里学习战略战术,磨练自己的意志。
这里的教官那可都是厉害角色呀,他们对学员们要求严格得很呢,就像严厉的家长。
学员们呢,也都特别努力,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拼命学习和训练。
他们在这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一起为了理想而奋斗。
说起来啊,这些从黄埔军校走出去的人,那在战场上可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他们就像一把把锋利的剑,为了国家的未来奋勇杀敌。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黄埔军校真的是撑起了一片天。
哎呀呀,想想都觉得热血沸腾呢!这里培养出了那么多的英雄豪杰,他们的故事简直可以写成一部部传奇小说啦!虽然时光已经过去了很久,但黄埔军校的精神一直都在,激励着我们这些后人不断前进。
怎么样,朋友们,听我这么一说,是不是对广州黄埔军校有了更深的了解呀?这里真的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故事的地方。
下次有机会,一定要亲自来感受感受,相信你们也会被它深深吸引的!好啦,今天就先聊到这儿咯,拜拜啦!。
黄埔军校经典语录
1.黄埔军校校训:勇猛精进,敢为人先,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
2.黄埔军校校训:不贪污,不腐化,不堕落,不失节。
3.正义之剑,黄埔挥舞!
4.博学多才,强军兴国——黄埔军校,助力您登上人生巅峰!
5.追求卓越,铸就辉煌——黄埔军校,培养顶尖军事家的殿堂!
6.志存高远,军旅人生——黄埔军校,实现您成为杰出军人的梦想!
7.黄埔军校校训:爱国、革命、牺牲、正义。
8.勇敢面对挑战,成就辉煌人生——黄埔军校,您理想的选择!
9.统一中华,黄埔奋斗!
10.勇敢坚强,黄埔引领!
11.荣耀黄埔,铁血军魂!
12.黄埔军校,培养英雄,铸就传奇——让我们一起重温历史,共创未来!
13.历史悠久,卓越品质——黄埔军校,培养杰出军事人才的摇篮!
14.黄埔英雄,校友荟萃,传承辉煌——让我们携手共进,砥砺前行!
15.黄埔军校的历史让人感慨万千,无数英勇的学员在这里接受严格的训练,为
了国家和人民的幸福,他们义无反顾地付出。
站在这里,我深感和平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珍惜。
黄埔军校课程设置
黄埔军校课程设置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军事学校,也是中国国民党军事教育的主要机构。
它的创建不仅为中国军事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
黄埔军校的课程设置是经过深思熟虑并且具有前瞻性的。
首先,黄埔军校的课程设置非常注重实践,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学员们在接受军事课程的同时,还要参与实地演习和实战训练,以提高战斗力和实战能力。
这种注重实践的教学方式,使学员们在完成学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实际作战环境,胜任各种军事任务。
其次,黄埔军校的课程设置非常注重思想政治教育。
学员们在接受军事技能培训的同时,还要学习革命传统和理论,了解国家和军队的发展历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意识。
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使学员们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责任感,能够忠诚于党和国家,时刻准备为国家和人民牺牲一切。
此外,黄埔军校还注重学员的综合素质培养。
除了军事技能和思想政治教育外,学员们还要接受文化、体育、外语等方面的教育,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这种全面培养的教学理念,使学员们不仅能够在军事领域取得优异的成绩,还能够在其他领域展示自己的才华,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总的来说,黄埔军校的课程设置是非常科学和全面的。
它不仅注重实践,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还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责任感,同时还注重学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提升学员的能力和素质。
这种课程设置理念,为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也为中国军事教育的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希望未来,黄埔军校能够继续秉承这种优良传统,为国家的现代化事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军事人才。
黄埔军校简介
黄埔军校简介黄埔军校(Whampoa Military Academy ),全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是近代中国闻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原址设于中国大陆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军校在1924年由中国国民党成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
黄埔军校于1927年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946年再改制为陆军军官学校,并于国民党迁台时一并迁至台湾高雄凤山。
黄埔军校旧址位于中国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内,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校舍。
民国13年(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在苏联顾问帮助下,创办了培养军事干部的学校,为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而后更名为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迄今。
因校址设于黄埔长洲岛,通称黄埔军校。
军校在此办到第七期,1930年9月迁往南京,后又迁往成都和台湾。
选址长洲岛位于江中央,四面环水,环境幽静。
岛内筑有多处炮台,与鱼珠炮台、沙路炮台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能把守控制江面,易守难攻,便于学习与练武;由于当时滇、桂军阀盘踞广州,为避开军阀的控制和干扰,需选择交通不便,远离市区的地方;还有岛上有清陆军小学堂的校舍,略加修葺,即可使用,还可节省人力和资金。
因此孙中山决定把军校设在长洲岛上。
大门军校大门坐南向北,面临珠江,在牌坊门额上书有白底黑字的“陆军军官学校”横匾,是国民党元老谭延闿的手笔。
门前有两个哨岗,后面的两间房子是卫兵室。
黄埔军校建立时,门口一副对联曰: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横批:革命者来。
校本部大门内正面有一幢走马楼,称为校本部。
校本部是一座岭南祠堂式四合院建筑,两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即三条主要通道,四排房舍。
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相互对称。
四排房子之间以走廊连通,四周有围墙,建筑面积1060平方米。
全校自总理、校长、党代表之下,设政治、教授、教练、管理、军需、军医六部,机构总数约40个,还设有学员宿舍、饭堂、展览室等。
纪念黄埔军校培养中国民族英雄的摇篮
纪念黄埔军校培养中国民族英雄的摇篮黄埔军校,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军事学校。
它不仅仅是一所培养军事指挥才能的学校,更是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中国民族英雄。
下面,我们一起回顾和纪念黄埔军校,以及它培养的中国民族英雄。
一、黄埔军校的历史与背景黄埔军校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成立于1924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军官培训学校。
黄埔军校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堪称中国近代军事教育的重要里程碑。
黄埔军校的创办者是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先生,他们希望通过培养优秀的军事指挥人才,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贡献。
二、黄埔军校培养的民族英雄黄埔军校培养的中国民族英雄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他们在中国革命史上功不可没,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下是其中几位被公认为中国民族英雄的代表:1. 周恩来:黄埔一期的学员,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杰出政治家。
周恩来是中国革命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在中国革命的各个阶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中国共产党最杰出的领导者之一”。
2. 朱德:黄埔四期的学员,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军事指挥家和政治家。
朱德是中国革命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立者和领导人,被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
3. 刘少奇:黄埔四期的学员,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杰出领导人。
刘少奇是中国革命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在中国革命的各个阶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中国共产党最杰出的领导者之一”。
4. 陈毅:黄埔四期的学员,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军事指挥家和政治家。
陈毅是中国革命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5. 彭德怀:黄埔四期的学员,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军事指挥家。
彭德怀是中国革命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他在中国革命的各个阶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最伟大的将领之一”。
黄埔军校景点介绍
黄埔军校景点介绍
黄埔军校是20世纪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军事学院,也是中国现代军事运动的摇篮之一。
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黄埔军校对中国军事、政治和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纪念馆:军校内有黄埔军校纪念馆,展示了该校的历史、创始人孙中山先生的事迹以及学员的奋斗历程。
展品包括图片、文件、文物和实物等,生动展现了黄埔军校的发展历程。
2.校址建筑群:黄埔军校原址上保留了许多历史建筑,如礼堂、教学楼、宿舍和校门等。
这些建筑风格独特,展现了当时的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
3.校园环境:军校所在地的环境优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氛围。
游客可以在校园内漫步,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底蕴。
4.纪念雕塑和标志性建筑:在校园内可能有一些纪念雕塑或标志性建筑,以纪念黄埔军校的历史和重要人物。
5.教育性参观:参观者可以通过导览或讲解了解黄埔军校的创办目的、培养的学员以及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孙中山思想及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等内容。
黄埔军校旧址景点介绍
黄埔军校旧址景点介绍黄埔军校旧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的黄埔区,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
作为中国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第一所军事学校,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具有革命精神和军事素养的军事干部,为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黄埔军校建于1924年,最初为一座木质建筑,后来逐渐扩建成为一座规模宏大的砖混结构建筑群。
军校总面积达40余万平方米,包括了军事训练场、图书馆、礼堂、办公楼等多个功能区。
军校的主楼是一座典型的欧洲风格建筑,红砖白墙,气势宏伟。
主楼内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展示了军校的历史发展和校友的事迹。
在这里可以了解到中国革命史上著名的军事统帅和政治领袖,如蒋介石、陈诚、朱德、林彪等。
军校的图书馆收藏了大量关于军事理论和世界革命史的著作,是研究近代中国军事发展的重要资源。
馆内还展览了黄埔军校的历史照片和文物,参观者可以了解到军校师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军校的训练场是培养军人的重要场所,与历史上的训练场地相似。
在这里可以看到军事训练的各个环节,如军事课堂、器械训练、格斗训练等。
参观者还可以穿着军装进行军事操练体验,感受当年的军事训练氛围。
军校的礼堂是举办大型集会和演讲的地方,也是举行毕业典礼和纪念活动的场所。
礼堂内有陈列着军校的历史照片和纪念品,展示了当时学员们在这里举行的各种庆祝活动和重要会议。
军校的办公楼是校园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保存着蒋介石和其他领导人的办公室和会议室。
这里还展示了蒋介石的生平事迹和黄埔军校的发展历程。
除了这些主要景点,黄埔军校旧址还有其他一些值得参观的地方。
例如军校的教室、宿舍和食堂,这些地方展示了当时学员们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还有军校的操场和体育馆,是学员们进行体能训练和比赛的场所。
此外,军校附近的黄埔军事医院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观点,展示了当时医疗设施和医疗人员的情况。
黄埔军校旧址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遗址,吸引了许多人前来参观和学习。
这里不仅可以了解到黄埔军校的历史,还可以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史和军事发展史。
黄浦军校课件ppt
重要事件
黄埔军校在创立和发展过 程中经历了许多重要事件 ,如国共合作、北伐战争 等。
主要贡献
培养人才
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 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 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做出 了重要贡献。
推动军事现代化
黄埔军校引进西方先进的 军事理念和制度,推动了 中国军事的现代化进程。
促进国共合作
黄埔军校为国共合作培养 了大批人才,促进了国共 两党的合作。
团结协作
总结词
黄浦军校课件中强调的团结协作精神,是黄浦精神的重要组 成部分。
详细描述
黄浦军校通过集体训练、团队合作等方式,培养学员的团结 协作精神。这种精神不仅在军事行动中至关重要,也是个人 和组织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严谨求实
总结词
黄浦军校课件中强调的严谨求实精神,是黄浦精神的又一重要特质。
详细描述
社会名人
戴笠
01
黄埔军校学生,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副局
长。张灵甫02来自黄埔军校学生,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
谢晋元
03
黄埔军校学生,抗日英雄。
04
黄浦精神
爱国奉献
总结词
黄浦军校课件中强调的爱国奉献精神,是黄浦精神的基石。
详细描述
黄浦军校课件中,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向学员传递了爱国奉献的精神。 强调为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黄浦军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目标。
现代国防也需要注重纪律和团队精神,提高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03
实战化训练
黄浦军校注重实战化训练,认为只有在实战中才能真正提高部队的战斗
力。现代国防也需要注重实战化训练,提高军人的实战能力。
黄浦军校注重培养学员严谨求实的态度和精神,要求学员在训练和学习中严格遵 守纪律,追求真实、准确和高效。这种精神有助于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战斗力 。
黄埔军校史料
黄埔军校史料
黄埔军校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军事学院,也被视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源地之一。
以下是一些关于黄埔军校的常见史料:
1. 《黄埔军校史》:这是黄埔军校的官方历史著作,由曾任黄埔军校校长的陈诚和程潜编撰而成,全面记录了黄埔军校的创建、发展和毛泽东等著名革命家在军校的教育工作。
2. 《黄埔军校校歌》:由黄埔军校教员杨铭编曲,陈毅和叶剑英填词的校歌,表达了革命军人的忠诚和牺牲精神,至今仍然广为流传。
3. 《黄埔军校学员名单》: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中国革命烈士和政治家,他们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黄埔军校学员名单记录了这些学员的姓名和后续的活动经历。
4. 《毛泽东在黄埔军校的讲话和指示》:毛泽东在黄埔军校任教期间,发表了许多重要讲话和指示,这些文献记录了毛泽东丰富的军事理论和对中国革命的思考。
5. 《黄埔军校教材》:黄埔军校为培养革命军人而编写的教材,包含了军事理论、政治教育、军事战术等方面的内容,深受当时学员的重视。
以上是黄埔军校常见的一些史料,这些史料不仅是研究黄埔军
校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也对研究中国革命和中国军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黄埔军校旧址攻略
黄埔军校旧址攻略1. 简介黄埔军校旧址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现代军事院校,也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之一。
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遗址之一。
今天的黄埔军校旧址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纪念馆和教育基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了解中国革命史。
2. 历史意义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颗明珠,对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这里,不仅有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先驱者,还有许多国共合作时期的革命先烈。
黄埔军校培养了众多杰出的将领和政治家,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参观攻略3.1 开放时间黄埔军校旧址每天上午9点至下午5点开放,除通知外不对外开放。
建议游客提前规划好行程,合理安排参观时间。
3.2 门票价格黄埔军校旧址门票价格为成人60元/人,学生票40元/人,敬老票30元/人。
在节假日和特殊活动期间,门票价格可能会有所调整,请游客提前了解。
3.3 导览服务黄埔军校旧址提供导览服务,导游会讲解黄埔军校的历史背景和相关故事,使游客更好地了解这座历史遗址的意义。
导览服务需要额外支付费用,建议预约导览服务以确保游览体验。
3.4 参观路线黄埔军校旧址分为南北两区,游客可以选择参观其中一区或全程游览。
参观路线主要包括军校大门、场修楼、教学楼、士官宿舍等重要景点。
建议游客带好舒适的鞋子,因为游览路线比较长,需步行较多。
3.5 游览须知•游览期间请尊重历史遗址,不随意涂写或损坏文物。
•请带好个人物品,注意安全,避免丢失或被他人拾取。
•建议携带水和食物,因为旧址内没有提供饮品和食物的售卖。
4. 如何到达4.1 公共交通乘坐地铁可以到达黄埔军校旧址。
从广州市区,乘坐地铁3号线到黄埔军校站下车,出站后步行约10分钟即可到达。
4.2 包车游览如果游客人数较多或者想要更方便快捷地到达黄埔军校旧址,也可以选择包车游览。
在广州市区有许多旅行社和包车服务可以选择。
但需要注意的是,包车服务可能会需要提前预约。
黄埔军校名词解释
黄埔军校名词解释
黄埔军校是指清朝末年中国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种军事学校,旨在培养国民党军队的高级将领和军事骨干。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24年,当时国民党政府在在广州建立“国立政治大学”(即中山大学的前身),但学校的教学内容却偏向政治理论,缺乏实际军事训练。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蒋介石于1925年创办了“国立军事学院”,将其作为自己的军事人才培养基地。
此后,黄埔军校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国民党军队中最重要的军事学校之一,吸引了大量优秀的学员。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的军事将领,成为中国国民党军队的主要力量之一。
同时,黄埔军校也因其严格的纪律和教育管理而被誉为中国近代军队中最有效率的学校之一。
黄埔军校小故事
黄埔军校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建立的一所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
在黄埔军校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
有一次,孙中山在军校演讲时问:“你们为什么来这里?”同学们的回答各不相同,有人说为了国家,有人说为了理想。
而有一个同学则直接回答说:“为了吃饭。
”这个同学的回答显然不符合黄埔军校的精神。
孙中山听后并没有生气,而是耐心地告诉他:“不对,革命者是为了吃饭而革命,不是为了吃饭而生存。
”
这个小故事虽然简单,却展现了黄埔军校的教育理念。
黄埔军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革命精神,同时也强调了个人价值观的塑造和提升。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孙中山对于革命的坚定信念和对于个人价值观的关注,这也正是黄埔军校所追求的教育目标。
黄埔军校参观流程
黄埔军校参观流程
黄埔军校参观流程如下:
1. 抵达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参观孙中山故居。
2. 从孙中山故居往西走几步,来到黄埔军校旧址。
这是一幢两层的中西结合的小洋楼,黄色的外墙是它醒目的标志。
从悬挂着“寻梦黄埔岛”牌匾的门口进入小洋楼,按照指定的参观路线,先参观序厅,然后进入第一展厅。
3. 序厅对黄埔岛又名长洲岛形成的地理位置作了大致地介绍。
在快速浏览过后,进入第一展厅,展厅内分别从两个部分描述了小洋楼的前世今生,几度易名的情况。
4. 中午在附近品尝当地美食。
5. 下午游览香雪公园,欣赏梅花盛开的美景。
6. 晚上返回酒店休息。
以上是黄埔军校的参观流程,供您参考,建议提前查询黄埔军校的开放时间、门票价格等信息,以便更好地安排行程。
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上,校名曾多次变更,但通称"黄埔军校"。
它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
它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在当时是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官学校、苏联伏龙芝红军大学齐名的世界著名军校之一。
军校机构庞大,组织严密,国共两党都派出了一批重要干部参加领导工作。
校内建立了党代表制度和政治工作制度。
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叶剑英任教授部副主任,熊雄、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张秋人等共产党人担任教官及各方面负责工作。
军校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积极开展革命宣传,支援工农运动,进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北伐战争,成为国民政府的支柱。
军校师生们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的斗争中,建立铁的纪律,形成了亲爱精诚,团结合作,卫国爱民,不怕牺牲的作风,被称为黄埔精神。
军校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显赫的地位。
黄埔军校大部分建筑物于1938年被日军飞机炸毁,1965年复原,1993年文物部门再次重修,恢复了它的历史原貌。
1962年军校旧址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埔军校,既是历史起点,也是历史的转折,永远是人们心中的丰碑,激励着每一代青年。
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又被称为黄埔军校,是一间培养了许多在中日战争和中国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的中国军事学院。
军校在1924年由国民党成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军训练军官;然后北伐统一中国。
目前在台湾,仍然以陆军军官学校存在。
1923年9月,孙中山派蒋介石访问苏联,学习建军经验。
1924年1月28日选定广州长洲岛上的黄埔,原广东陆军学堂和广东海军学校的旧址上建立军校。
5月,任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国民党党代表。
描写黄埔军校的唯美句子(精选100句)
描写黄埔军校的唯美句子(精选100句)黄埔军校,作为中国现代军事教育的起点,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独特的文化背景。
它见证了一代代优秀军人的成长和奉献,散发出无尽的历史魅力和浓厚的军事氛围。
下面是我创作的描写黄埔军校的唯美句子,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美好的阅读体验。
1. 在那凛冽的寒风中,黄埔军校的校门高耸迎风而立。
2. 晨曦洒在黄埔军校的操场上,照亮了一群英勇的少年。
3. 壮丽的黄埔军校庄严而神圣,仿佛是一个军事圣殿。
4. 黄埔军校的校舍宛如一座雄伟的堡垒,守护着中国的未来。
5. 当雷鸣声响彻黄埔军校的大地时,每一个学员都感受到了自己的肩上担负的责任。
6. 黄埔军校教官的严厉训词像一记利箭,扎进了每一个学员的心间。
7. 忍受着酷暑和严寒,学员们在黄埔军校的操场上坚持训练。
8. 每一次黄埔军校的毕业典礼都是军人成长的见证。
9. 校园里飘荡着黄埔军校学员们振奋人心的口号声。
10. 旭日东升时,黄埔军校的升旗仪式开始了,每个人内心都激荡着自豪和荣耀。
11. 黄埔军校留下的是一段段感人的军旅故事,让人为之动容。
12. 黄埔军校塑造了一批批有理想、有担当的优秀人才。
13. 那一条条整齐划一的军容,展现出黄埔军校的严谨与纪律。
14. 黄埔军校的历史厚重而庄重,仿佛徜徉在一幅壮丽的画卷之中。
15. 任何时候踏入黄埔军校,你都会被它所散发的肃穆氛围所感染。
16. 听说在黄埔军校,你可以听到那些英勇士兵的呐喊声。
17. 黄埔军校的桥梁上,记载了无数优秀学子的足迹。
18. 无论风雨如何,黄埔军校里的学员们都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
19. 黄埔军校是一所涌动着年轻血液的圣地。
20. 在黄埔军校的大门前,你可以感受那份激昂与执着。
21. 黄埔军校教授的不仅是战争技能,更是一种为国家负重前行的担当精神。
22. 从黄埔军校走出去的学员,都展现出了无比强大的意志力和毅力。
23. 黄埔军校的训练场上,学员们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
24. 黄埔军校的大礼堂,见证了一代代英雄的誓言与承诺。
黄埔军校校本部建筑介绍
黄埔军校校本部建筑介绍朋友!今天咱来聊聊那黄埔军校校本部的建筑。
哇,一提到黄埔军校,我这心里就不由得涌上一股敬仰之情。
我第一次真正注意到黄埔军校的建筑,是在一场细雨蒙蒙的秋日。
那古老的建筑,在雨雾中若隐若现,就像历史画卷中的英勇士兵。
黄埔军校的主体建筑,庄严且气势恢宏,砖瓦间透着岁月的沧桑。
你瞧,那红瓦和灰墙,是不是特别有老中国的味道?站在那儿,我都能想象到当年学员们集合训练的场景。
黄埔军校的本部建筑不仅仅是建筑,它更像是历史的见证者。
你知道吗?那阶梯形的主楼,层层叠叠,仿佛在向人们讲述一个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走在那略显狭窄的走廊上,总能听到脚步声在空荡荡的走廊里回荡,好像在演奏属于过去的交响曲。
再来看看那操场,尽管没有现代操场的豪华设施,但却充满了历史的痕迹。
你可以想象,曾经有多少热血青年在这里挥洒汗水,为他们的理想而拼搏。
我每次站在场边,仿佛能看到年轻的士兵们身着整齐的军装,昂首挺胸,目光炯炯。
说到细节,不得不提到那老树,它们就像德高望重的老人,默默守护着这里的一切。
那些树干上蜿蜒的年轮,是岁月走过的足迹。
我有时候在想,如果这些树能说话,它们会是怎样的故事讲述者?不过要说有趣的,还得是那些建筑上的符号啊。
譬如,那些雕刻精美的门楣装饰和别具一格的窗格,好似在向每一个访客谈起一段段风云史。
我有时好奇地想,如果把这些符号全都解读出来,会不会发现某个被遗忘的秘密呢?黄埔军校校本部,虽历经风雨,却依然挺立。
它就像是生活中的一颗定海神针,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依然在诉说着那些关于勇气和信仰的故事。
我走出校门,回头再望一眼那古朴且雄伟的建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动。
唉,我这絮絮叨叨地说了一大堆,也不知道能表达出多少情感来。
朋友,若是你也有机会去黄埔军校走走,看看那些历史留下的建筑,或许会体会到我心中的那份敬意。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它的故事,也欢迎和我分享啊。
有关黄埔军校的书籍
有关黄埔军校的书籍
以下是关于黄埔军校的一些书籍推荐:
1. 《黄埔军校》作者:于海田
这本书主要记录了黄埔军校的发展历程、培养的学员、教育理念等内容,详细介绍了这所中国革命军事学府的重要意义。
2. 《黄埔军校史》作者:蒋介石
蒋介石是黄埔军校的创办者之一,这本书由他所撰写,详述了黄埔军校的创办过程、训练方法、学员选拔等,从他的角度展现了这所军校的历史。
3. 《我在黄埔军校的日子》作者:杨勇德
杨勇德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员之一,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描绘了黄埔军校的严格训练和锻炼,并分享了他在学校中的学习和成长过程。
4. 《黄埔军校回忆录》作者:陈诚
陈诚是一位参加了黄埔军校第三期的学员,他的回忆录中回顾了自己在军校中的学习、训练和思想转变的历程。
书中也记录了当时黄埔军校的风貌和学员们的奋斗。
5. 《黄埔军校与中国现代军事》作者:任继愈
这本书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黄埔军校在中国现代军事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重点讲述了军校改革后的黄埔军校对中国革命和军队建设的重要影响。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了解黄埔军校的历史、背景、理念,以及学员们在军校中的学习、成长和奋斗。
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民国时期黄埔军校大门黄埔军校,全名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是一间中华民国的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原址设于中国大陆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军校在1924年由中国国民党成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军训练军官,然后国民政府北伐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
黄埔军校于1927年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946年再改制为陆军军官学校,并于中华民国政府迁台时一并迁至台湾高雄县凤山市。
2010年2月,黄埔军校同学会旧址被改造成夜总会。
中文名: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外文名:Whampoa Military Academy 简称:黄埔军校校训:亲爱精诚创办时间:1924年6月16日类别:国立大学现任校长:陈良沛所属地区:中国广东简介首任校长:蒋介石现任校长:陈良沛原址:中国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现地址:中国台湾省高雄县凤山市维武路1号现面积:173公顷黄埔军校孙中山先生希望通过创建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曾致词:我们开办这个学校,要用里面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创立了革命军。
我们的革命才能成功。
[1]1924 年,在国共两党首度携手合作、国民革命风起云涌之际,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在广州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国立广东大学(今天的中山大学)和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建校时的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史称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建立的目的是为国民革命军训练军官,尔后其学员成为国民政府北伐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
1946年行宪之后中国国民党名义上移交军队于国家后改称“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至今。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
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其影响之深远,作用之巨大,名声之显赫,都是始料所不及的。
黄埔军校旧址景点介绍
黄埔军校旧址景点介绍
黄埔军校旧址是中华民国时期的国民党军事学院所在地,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
这个景点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标志,也是纪念中国革命先烈和爱国将领的重要场所之一。
黄埔军校建于1924年,是孙中山为举办革命学校而创办的,
初期以筹备军内部官校为目的。
经过几年的发展,黄埔军校成为了培养和锻炼革命军人的重要基地。
许多中国革命的杰出人物都曾在这里学习和训练,如蒋介石、何应钦、陈诚等。
黄埔军校旧址包括了军事学院大楼、纪念碑、聚贤堂、墓地等多个景点。
其中,军事学院大楼是黄埔军校的核心建筑,它是一座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寓意中国的复兴与发展。
在大楼内部,展示有黄埔军校的历史和发展,让人们了解和感受到中国近代革命的艰辛历程。
黄埔军校旧址还有一座纪念碑,上面刻着“国内外并肩出生于
这儿幼年,在这儿成长,同志主义滋润了我们”的字样,表达
了黄埔军校学员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信仰。
聚贤堂是一个纪念堂,里面陈列有黄埔军校学员的照片和事迹,以及一些珍贵的历史文物。
此外,黄埔军校墓地是黄埔军校旧址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革命先烈和爱国将领的墓碑都安葬在这里。
游客可以在墓地中缅怀这些伟大的先辈,感受他们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的贡献。
参观黄埔军校旧址,不仅可以了解中国近代革命历史,还能感
受到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里是一个凝聚着爱国情怀的地方,也是一个让人们思考和反思历史的场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本段学校简介首任校长:蒋介石现任校长:全子瑞原址:中国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现地址:中国台湾省高雄县凤山市维武路1号现面积:173公顷黄埔军校孙中山先生希望通过创建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曾致词:我们开办这个学校,要用里面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创立了革命军。
我们的革命才能成功。
[1]1924 年,在国共两党首度携手合作、国民革命风起云涌之际,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在广州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国立广东大学(今天的中山大学)和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建校时的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史称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建立的目的是为国民革命军训练军官,尔后其学员成为国民政府北伐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
1946年行宪之后中国国民党名义上移交军队于国家后改称“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至今。
孙中山手书黄埔军校训词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
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其影响之深远,作用之巨大,名声之显赫,都是始料所不及的。
黄埔军校建立以来,以孙中山的“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以培养军事与政治人才,组成以黄埔学生为骨干的革命军,实行武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完成国民大革命为目的。
一方面积极进行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教育;一方面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
军校采用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针,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广大黄埔师生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黄埔军校自1924年6月在广州创办到1949年底迁往台湾高雄县凤山市,在大陆共办了二十三期,在台续办至今已七十八期,在大陆时期其毕业生包括各分校、训练班在内,计有41386人。
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显赫地位。
而昔日的黄埔军校旧址于198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本段校史当校长时的蒋中正1921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广西桂林会见孙中山,马林向孙中山提出“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的建议。
1923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决议建立军官学校于广州黄埔。
9月,孙中山派蒋中正,张太雷,沈定一三人组成“孙逸仙博士考察团”访问苏联,学习建军经验。
1924年1月24日,孙中山组织成立的“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任命蒋中正为筹备委员会委员长,蒋因故辞职,由廖仲恺代理军校筹备委员长,28日选定广州长洲岛上的原广东陆军学堂和广东海军学校的旧址上建立军校。
5月,任蒋中正为校长,廖仲恺为国民党党代表。
随后,任李济深、邓演达为教练部正、副主任,王柏龄、叶剑英为教授部正、副主任;戴季陶(后为周恩来)、周恩来为政治部正、副主任,何应钦为总教官。
此外还有熊雄、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张秋人等共产党人担任教官及各方面负责工作。
1924年5月,从1200名考生中正式取录学生350名,备取120名。
5月5日开始入学。
6月16日,举行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开学典礼,孙中山到会场给青年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
”孙中山还宣布训词:“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此训词其后成为国民党党歌及官校校歌,并由陈祖康谱曲,该校歌从黄埔五期开始传唱至今。
孙中山和宋庆龄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1925年2月,军校出师东征使用的校名为中国国民党党立陆军军官学校,以排斥共产党人在校内的地位。
学校在当时集中了革命军中有才能的人。
1925年1月25日,黄埔军校成立“青年军人社”廖仲恺任社长,2月1日该社刊物《青年军人》第一期出版。
黄埔军校最初有许多从苏联来的教员,但在北伐战争期间蒋中正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破裂,所以这些苏联教员离开了。
1926年,根据国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将原陆军军官学校扩大改组,于同年3月正式命名成立中央军事政治学校。
国民革命军攻克武汉后,1926年10月27日,国民党中央先决定在两湖书院旧址设政治训练班,后改办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科,后将黄埔第五期政治科学员移往武昌就读。
12月,又决定将黄埔五期炮兵、工兵科移来武昌就读。
1927年1月19日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
1927年3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校歌被明定为中华民国国歌的歌词。
革命家宋绮云、抗日女英雄赵一曼、文学家谢冰莹,都是武汉分校毕业的。
郭沫若曾任政治部教官等职。
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分裂,于是在广州、武汉和南京分别出现了三所黄埔军校。
在武汉,3月22日,武汉国民政府以国民党中央的名义,决定将武汉分校扩大改组为(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开展讨蒋斗争。
七一五政变后,黄埔五期学员被迫毕业离校,军校整体改编为张发奎的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团长是由第四军参谋长叶剑英同志兼任),成为后来广州起义主力,武汉军校便不复存在。
1927年9月宁汉合流后黄埔军校本校迁往南京。
在广州,原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依然开办。
黄埔军校校旗,何应钦于1924年设计1928年5月,由副校长李济深决定将学校改名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学校只剩下718人坚持至毕业,其余散往武汉、南京等地,称黄埔六期生。
1929年9月10日,在南京,蒋中正以国民政府名义,改学校名为“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并陆续成立潮州、洛阳、湖南、湖北、江西、广州、成都、昆明、南宁、西安、新疆等多所分校。
第七期学生毕业后,1930年9月,学校被要求停办,1927年底,在南京由蒋中正决定自行成立(南京)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宣誓反共。
1年3月,以中央军事委员会名义明令改名中央陆军军官学校。
建国后的海军少将张学思,历史学家黄仁宇都是中央军校毕业的。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7年8月日军陷南京,其后由南京出发,经九江、武汉、四川、铜梁,至1938年11月到成都。
十六个月间学校四易其地,学生长途跋涉,栉风沐雨,艰苦备尝,均能安之若素。
迁校期间,因前方作战部队缺乏,十一、十二及十三期先后提前毕业,且于沿途在各地招收十四、十五两期学生。
黄埔军校在抗日战争中成了培养抗日官兵的大本营。
各期毕业生都一律开赴抗日前线参战。
抗战胜利后,实行军校改制,于1946年元旦后改名为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名义上国有化隶属陆军邮票(图为黄埔军校)总部,校长蒋中正改任名誉校长,由关麟徵升任校长。
1947年,孙立人在台湾奉命训练新军,决定在凤山成立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军官训练班,直属成都本校,这便是通常所说的第十分校。
1949年12月,蒋中正下令将台湾籍学生和国民党高官政要的子弟200余人空运到台湾。
当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成都,学校停办,共办23期。
1黄埔军校一期步兵科蔡升熙毕业证949年12月蒋中正及其所谓“中华民国”政府迁居台湾台北市,其后1950年3月1日蒋代表国民党政府宣布:“陆军官校,为革命军基本人才培植的基地,与建军建国的前途有莫大之关系,早就应该恢复。
校长一职,不能以任何人兼任,所以在校长人选未定之前,军校的名称不愿恢复。
这次任命罗友伦同志为校长,正式恢复军校。
”同年10月,黄埔军校以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军官训练班所在的台湾台湾高雄县凤山市维武路1号以“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的名称被重新建立,并续办第二十四期作为黄埔军校的继续,学校现占地面积173公顷。
至2004年已办至七十三期,现任校长是陈良沛将军。
另外中国陆军军官学校是迁往台湾十二座在台复校的大陆大学之一。
编辑本段黄埔军校各期简介1924年3月27日军校举行第一期新生入学考试,4月28日放榜,录取学生编成4个队。
11月30日第一期学生考试完毕。
1925年6月25日补行毕业典礼,共645人毕业。
1924年8月14日军校举行第二期新生入学考试。
11月19日,湘军讲武堂学生158人并入该校,编为第六队。
1925年9月6日毕业,计449人。
1924年10月1日第三期开学,共分9个队与1个骑兵队,不分科目。
1926年1月17日毕业,计1233人。
1926年3月8日第四期开学,分步兵科、炮兵科、工兵科、经理科、政治科,共5个科。
10月4日毕业,计2654人。
1926年11月第五期开学,所分科目同第四期。
1927年7月20日转至南京学习,8月15日毕业,计2418人。
第六期分为广州黄埔和南京两地学习。
1926年8月黄埔地区开学,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原4400人只留800余人。
1929年2月24日毕业者为718人。
南京地区开学后收纳武汉分校、长沙分校、福建陆军干部学校学生共同学习。
1929年5月15日毕业,计3634人。
第七期也分为广州黄埔和南京两地学习。
第七期黄埔部分因蒋介石下野曾一度中断学习。
1928年5月复课。
1930年9月26日毕业,计666人。
南京部分于1929年3月16日开学,分步兵、骑兵、炮兵、工兵4科。
1929年12 月28日毕业,计852人。
1930年5月第八期招生,1931年采用德式教育。
1932年3月武汉分校第八期学生并入后分两个总队(武汉分校学生为第二总队)。
1933年5月20日第一总队学生毕业,计305人。
11月25日第二总队学生毕业,计1240人。
1931年3月6日第九期学生入学(自该期起开始向黄河南北、边疆等地招生)。
1934年5月毕业,计654人。
第十期学生分为两批,设步兵、骑兵、炮兵、工兵、交通5个科。
第一批于1936年6月16日毕业,共计940人。
第二批于1937年1月毕业,计621人。
第十一期于1934年9月开学,编为两个入伍生团。
分步兵、骑兵、炮兵、工兵、交通5个科。
1937年8月28日第一团学生毕业,计605人。
10月25日,第二团毕业,计664人。
1935年9月28日第十二期学生入校。
11月11日并入要塞炮校学生。
分步兵、炮兵、工兵、通信兵4个科。
因抗战需要,该期学生提前于1938年1月20日毕业,计740人。
1936年8月在南京招收第十三期学生。
1938年9月16日于四川铜梁毕业,计1412人。
第十四期学生于1937年秋、冬分别入校,分3个总队。
第一总队于1938年11月毕业于四川铜梁,计669人。
第二总队于1939年9月毕业于四川铜梁,计1510。
第六总队于1939年1月毕业成都,计1520人。
1938年1月第十五期学生入校。
1940年7月21日于成都毕业,计1559人。
另外代训空军学生272人。
第十六期学生分3个总队。
第一总队于1938年10月入校,1940年12月毕业,计1597人,代训空军学生9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