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俄罗斯在叙利亚危机问题上的态度及原因
俄罗斯应对叙利亚危机的政策分析
![俄罗斯应对叙利亚危机的政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0d52aced5bbfd0a79567324.png)
机政策的背景 、思想根 源及 影响 因素;解读俄罗斯政策基于 的政 治、经济、民族 、宗教 缘 由;阐释叙利亚危机局势下俄美利 益的交 汇与分歧 。 关键 词:叙利亚; 中东政策;反对派;伊斯兰 作者 简介 :崔小 西 ,硕 士, 吉林 省 社会科 学 院俄 罗斯研 究所 助理研 究 员 ( 吉林 长 春
1 3 O 0 3 3)
文章编号:1 6 7 3 - 5 1 6 1( 2 0 1 4 )0 2 — 0 0 3 1 — 1 1
中图分类号:D8 1 5
文献标码 :A
谈 到叙利 亚现 在 的 内战 问题 ,人们 总是 发 问,为 何俄 罗斯 积极 保护 叙利 亚 当前 的政 权 。 也 许我 们 能从普 京 2 0 1 2年 1 2月的发 言 中听 出端倪 : “ 我们 不 是叙
政策 。
历史上俄罗斯的 中东战略
俄罗斯在中东的出现始于基辅罗斯时代 ( 9  ̄1 2 世纪 ) ,当时与拜占庭帝国
开启 了著名 的 “ 瓦 兰吉亚 ( 瓦 良格 )至希 腊 ” 的贸易通 商之 路 。 出于 地 理位 置 考 虑 , 当时 的基 辅 罗斯采 取 了积 极 的区域 政策 , 目的 是保护 自己 的南 部边 界及 贸易通 商道 路 。
家 。当 时莫斯科 的考 虑是 , 以色列这 个 中东 国际关 系 的新棋 子会 给西 方与 阿拉
伯世 界 的相 互 关系带 来不 可预 知 的诸 多 困难 。1 9 5 2年 ,斯 大林 断绝 了与 以色列
的外 交关 系 ,但 随后 又被 其继 任者恢 复 ,他 的继任 者也 积极 修复 苏联 与土 耳其 之 间 的关 系 。冷战 期 间,叙利 亚也 奉行 亲苏 联政 策 。除戈 尔 巴乔 夫 时期外 ,苏 联基 本坚 持 了南进 战略 。冷 战期 间 ,美 苏争 霸 的顶峰就 是 阿富汗 战争 。 戈尔 巴乔 夫 的 “ 新 思维 ”方针 弱化 了苏 联 的 “ 南进 战 略 ”和 大 国地位 。在
2021关于中东问题的论文(精选5篇)范文3
![2021关于中东问题的论文(精选5篇)范文3](https://img.taocdn.com/s3/m/0a2272d7763231126fdb11ce.png)
2021关于中东问题的论文(精选5篇)范文【第一篇】化武换和平——从叙利亚危机看中东问题背后的大国博弈与合作自叙利亚化武危机爆发以来, 叙利亚局势就如坐过山车般跌宕起伏。
随着叙利亚接受俄罗斯的提议, 申请加入《禁止化学武器公约》, 战争的乌云似乎暂时离叙利亚而去, 中东的局势得到了一定的缓和。
回顾一个月来叙利亚危机的发展历程, 既可以从中透视出中东地区格局演进的一些趋势, 也再次证明国际合作和政治谈判才是解决叙利亚问题和中东问题的正道。
一、叙利亚危机的根源和性质 不管是从冲突的烈度抑或频度来看,还是从危机的数量抑或蔓延的范围来看, 中东地区一直都是热点问题集中爆发的地区。
冷战的结束并没有给中东地区带来持久和平, 相反后冷战时期几场重大的干预战争均发生在本地区, 从海湾战争到伊拉克战争再到西方对利比亚的军事干预, 基本十年一周期。
中东地区的冲突和动荡既有地区自身的原因, 也与国际体系的转型密切相关。
与其他次地区体系不同的是, 中东地区体系的独特性在于其对国际体系的高度依赖, 其格局变化的逻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国的博弈和互动。
[1]同时, 当前的中东格局正处于深刻变革的进程之中, 国际体系转型和地区格局重组同时发生所产生的叠加效应增加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2011年初始于突尼斯的中东大变局既是这种格局转换的一种后果和反映, 又对地区和国际格局的演进施加了强大的反作用力。
从爆发开始, 中东大变局已进入第三个年头,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这场变局仅仅是中东地区国家和社会历史性变革长周期的一个开始。
该地区人民长期期待的变革的确已经发生, 但是变革本身并不是目的, 单凭变革并不足以解决本地区面临的各种问题, 相反新的变化给地区局势带来了更多的动荡和冲突, 最大的变化是不可预测性和脆弱性因素的增加。
这种新的战略不确定性既有外部的原因, 又有内部的原因。
外部的原因在于, 在经济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日益推进的今天, 中东作为一个整体在全球政治和经济中的地位实际上一直处于下降的过程, 相应地中东在各大国外交地位中的排序也有所下降。
论叙利亚局势
![论叙利亚局势](https://img.taocdn.com/s3/m/e98a62fd9e31433238689303.png)
叙利亚成两国角力场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地区间利益摩擦与小规模的武装冲突不断,作为了解时事政治的爱好者,下面发表一下本人对叙利亚局势的一点看法。
叙利亚位于中东地区,中东地区是世界主要的产油区,石油的开采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形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有些国家产生的影响可能是举足轻重的,对此,本人对此的厉害关系不再做阐述,中东地区盛产石油,二战结束后几次规模较大的军事冲突都发生在这一区域,所以中东又有着“世界火药桶”的说法。
2011年1月下旬叙利亚开始爆发大规模的反政府示威,随后演变成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直至现在发展成为全面内战的状态,叙利亚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的冲突越打越烈,使得叙利亚局势动荡不堪,在这动荡不堪的局势面前我们不难发现几个大国的身影,其中美国作为西方资本主义头号霸权国代表,插手叙利亚局势,卖武器给反政府武装,提供资金支持,提供情报等手段支持反政府武装,说白了美国还是垂涎叙利亚丰富的石油资源,控制叙利亚政权就进一步控制了石油资源。
在这次叙利亚局势中,俄罗斯坚持支持叙利亚政府,原因有以下几点:1.叙利亚作为俄罗斯中东的盟友,也是俄罗斯在中东的最后一块势力,还有俄罗斯海外唯一的海军军事基地也在叙利亚,出于国家利益的需要俄罗斯需要这样做。
2.俄罗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如果不支持叙利亚政府,自己在中东最后的利益触角不保以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会蒙受到重大损失,出于政治影响力也需要俄罗斯这样做。
3.战略上俄罗斯需要坚持支持叙利亚政府,如果俄罗斯在这次的叙利亚局势中不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不支持叙利亚的话,叙利亚巴沙尔政府倒台,下一个可能就是伊朗,使得俄罗斯利益受损。
因此俄罗斯需要出手帮助叙利亚。
从叙利亚局势中我们不难发现两国的角力,比如:美国卖武器给反政府武装,提供情报,资金支持,在国际社会提供舆论支持混淆是非。
俄罗斯方面也卖武器给叙利亚政府军,装备先进武器等(S-300防空导弹系统),提供对叙利亚防空预警情报等,使叙利亚政府军无后顾之忧。
环球时事: 叙利亚内战背后的原因分析
![环球时事: 叙利亚内战背后的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3445548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c8.png)
环球时事: 叙利亚内战背后的原因分析1. 引言1.1 概述:叙利亚内战是当今世界最复杂、最具挑战性的地缘政治冲突之一。
这场持续多年的内战给叙利亚人民带来了难以想象的痛苦,也对整个中东地区的稳定和国际社会造成了巨大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叙利亚内战背后的原因,并分析包括历史背景、宗教和民族冲突、政治因素、经济因素以及地区格局与国际关系在内的多重因素。
1.2 文章结构:为了更好地理解叙利亚内战的根源,本文将按照以下内容展开论述。
首先,我们将回顾叙利亚的历史背景,包括早期触发冲突的事件和长期存在的紧张关系。
其次,我们将探讨宗教和民族冲突对内战爆发起到的作用,特别是阿拉维派与逊尼派之间的复杂关系。
然后,我们将深入研究政治因素如何加剧了冲突,并分析不同势力之间的争夺。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经济因素,包括贫困和失业率、资源争夺以及外国干涉与利益冲突如何在内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最后,我们将关注地区格局与国际关系的影响,探讨中东地缘政治格局调整、国际大国的角力以及恐怖主义蔓延和跨国势力的渗透对叙利亚内战产生的影响。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叙利亚内战背后的多维因素,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叙利亚冲突根源的视角。
通过抛光出历史、宗教、政治、经济和地区格局与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因素,我们将尝试解答为什么这场内战如此持久且难以解决,并提供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通过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希望能够促进对叙利亚内战持续影响和解决方案的更好理解,并为构建一个和平稳定的中东地区贡献一份力量。
2. 叙利亚内战背后的原因分析:2.1 历史背景叙利亚内战背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该国存在长期的历史背景。
自古以来,叙利亚一直是一个文明古国,历经多个王朝的统治。
在20世纪中期,法国殖民统治结束后,叙利亚独立成为一个国家。
然而,这一时期的政治体制存在着一些缺陷,例如威权主义和族裔偏见等问题。
这些问题加剧了社会不满和紧张氛围,并最终导致了内战爆发。
2.2 宗教和民族冲突宗教和民族冲突也是导致叙利亚内战的重要原因之一。
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评析
![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c2c07426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e.png)
从2015年9月30日俄战机在叙利亚城市霍尔姆斯附近地区首次发动空袭,到2016年03月15日普京突然宣布撤军,俄罗斯在叙利亚进行了五个半月的军事打击行动。
俄罗斯的军事介入,使中东秩序从地区群雄的政治和宗教派系之争发展为两大巨头的主导与影响力之争。
美国为中东事务设定了游戏规则,俄罗斯则强行闯入游戏中,创造性地成为美国解决叙利亚危机的伙伴。
综合分析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可以肯定,俄在战略层面“得”多于“失”,阶段性、局部性达成了主要目标。
一、力挺阿拉维派政权存在,虽然叙利亚仍破镜难圆,但巩固了俄罗斯在中东的立足点叙利亚内战已长达五年之久,成为全球最棘手的地区热点之一。
在俄罗斯介入前,叙利亚政府军在与西方支持的反对派武装、“伊斯兰国”(IS)等恐怖组织的攻守中处于下风,首都大马士革岌岌可危。
如果阿拉维派的阿萨德政权被推翻,西方就拔掉了俄罗斯多年来安插在中东核心地带的一颗“钉子”,俄在中东将难有立足之地。
因此,俄打击IS首先是为了师出有名,解救阿萨德政权才是当务之急。
自空袭开始,俄军不顾西方指责,在打击IS的同时更多将矛头指向叙利亚反对派,首先解除对阿萨德政权的最大威胁。
俄军的空袭使濒临崩溃的阿萨德政权转危为安,政府军恢复了元气并收复了部分领土和资源。
正是在战场上打出来的逆转,使俄罗斯作为重要主导方的和谈变为可能。
俄坚持叙利亚问题必须在联合国框架的监督下解决,即由联合国叙利亚内战已长达五年之久,成为全球最棘手的地区热点之一。
在俄罗斯介入前,叙利亚政府军在与西方支持的反对派武装、“伊斯兰国”(IS)等恐怖组织的攻守中处于下风,首都大马士革岌岌可危。
如果阿拉维派的阿萨德政权被推翻,西方就拔掉了俄罗斯多年来安插在中东核心地带的一颗“钉子”,俄在中东将难有立足之地。
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评析■ 曹永胜监督进行重新选举,包括叙利亚反对派各方一道选出一个新的具有代表性的政府来,不被西方完全掌控。
美国被迫让步,不再坚持推翻阿萨德政权,允许和平政府重组后巴沙尔•阿萨德继续留任并可参加新的大选。
俄罗斯介入叙利亚会如何影响中东局势的变化?
![俄罗斯介入叙利亚会如何影响中东局势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b5eb37c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08.png)
俄罗斯介入叙利亚会如何影响中东局势的变化?
高飞
【期刊名称】《当代世界》
【年(卷),期】2016(0)2
【摘要】2015年9月30日起,在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要求下,俄罗斯开始对叙境内的"伊斯兰国"实施空中打击。
随着俄罗斯的介入,历时五年的叙利亚危机进入了新的阶段,政府军稳扎稳打收复失地,反政府势力开始从大马士革周围等地逐步退却。
俄罗斯为什么会主动介入叙利亚危机,俄罗斯的介入又会如何影响地区局势的发展,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总页数】2页(P18-19)
【作者】高飞
【作者单位】外交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从埃及、叙利亚形势发展看中东局势及中国应对政策
2.2011年以来俄罗斯围绕叙利亚问题进行的博弈及其对中东形势的影响研究
3.中东局势:美国面临的两伊难题--伊拉克局势与伊朗问题学术研讨会纪要
4.2011年以来俄罗斯围绕叙利亚问题进行的博弈及其对中东形势的影响研究
5.俄罗斯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主席在上海交大“文治讲坛”演讲:国际局势的变化与俄罗斯政策的调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叙利亚局势背后的深层问题
![浅谈叙利亚局势背后的深层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5a4086d649649b6648d747ce.png)
浅谈叙利亚局势背后的深层问题近期,北非及中东地区政局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突尼斯到埃及再到利比亚然后是叙利亚(此外还有一些局势比较平静,动静不大的国家,如巴林,沙特阿拉伯等国),阿拉伯国家人权运动风起云涌,而且大有向周边国家蔓延的态势。
对于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其中必然是有其深刻内涵的。
在此我发表一下自己的浅见。
最近,在卡扎菲身死人手之后,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叙利亚内乱了,也许,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变成“叙利亚内战”了。
在欧美施压.局势高度紧张的时候,俄海军赶赴叙利亚沿海,大有全力保卫巴沙尔政权的架势。
原因其实很简单,突尼斯.利比亚.埃及相继倒台,融入西方阵营,对俄罗斯刺激很大,而叙利亚作为俄罗斯在中东的最后一个战略支点,自然对俄意义重大,即使为此得罪西方,也得拉出来显示保卫叙利亚的决心。
美俄在叙利亚的较劲并不是重大问题,原因也不深,真正应该引起关注的,是为什么整个北非中东都发生了这些事件,即民主运动。
简单看一下,发生动乱的几个国家都有明显的共同点。
第一,自然都是阿拉伯国家。
第二,民主运动发生前,这些国家政权长期掌握在一党乃至一人手中。
而且这种情况没有丝毫变化的迹象。
第三,国家贫富差距很大,两极分化十分严重。
物价持续高涨。
等等。
下面,我简单谈谈我个人认为的这几个方面发生的原因。
第一。
我个人认为,此次运动之所以发生在阿拉伯国家,是有其深刻历史原因的。
阿拉伯国家普遍独立于二战之后,国家本身因为历史上殖民者采取分而治之和竭力压制殖民地发展的政策,造成了各国的落后与国内宗派势力的对立。
举个例子来说。
苏丹由于殖民地时期的南北分治造成了南北对立,内战长达20 多年,并于近期分裂为两个国家。
利比亚国内分为数十个部落,相互之间矛盾很深。
历史上遗留的问题在国家独立后没有得到有力的解决,是一大重大问题。
阿拉伯国家独立通过的方式大多为反殖民斗争,国家领导人或者领导党派来自军队,该地长期处于奴隶制与封建制之下,缺少民主思想与传统,造成革命领导人或者领导党派长期把持国家政权,引起了国内不同政见者与民众的不满。
叙利亚问题-叙利亚问题起因及大国之间博弈
![叙利亚问题-叙利亚问题起因及大国之间博弈](https://img.taocdn.com/s3/m/b5d5831d0740be1e650e9af1.png)
叙利亚问题-叙利亚问题起因及大国之间博弈初探叙利亚问题及大国之间博弈“阿拉伯之春”是指自2016年12月阿拉伯世界一些国家民众纷纷走上街头,要求推翻本国的专制政体的行动。
而叙利亚动荡不安也被称为“阿拉伯之春中的又一春”。
直接引发叙利亚动荡不安的导火线是在2016年1月下旬,叙利亚警方扣押了德拉的小学生。
因为他们在墙上涂写了一些自己听到的反政权标语。
而这些学生的家长们走上街头,抗议自己的孩子被捕。
最终,这场抗议浪潮变成一场对总统巴沙尔!阿萨德政权积怨已久的起义。
但引起叙利亚今天结果的主要原因如下:首先,叙利亚公民权利缺失,叙利亚人的自由遭到严格限制。
军队、复兴党及官僚机构牢牢稳固着阿萨德政权,其统治通过对社会团体的控制和渗透延伸到社会基层,叙利亚人的自由遭到严格限制。
直到去年4月19日叙利亚政府才通过法案,废除实施48年之久的紧急状态法其次,叙利亚经济困境,并且石油面临枯竭失业率节节攀高。
巴沙尔在执政后,重视国内经济建设,推动现代化进程。
但由于缺乏完整的改革方案、对改革国有经济缺乏政治决心以及国际环境不佳,叙利亚的经济改革难以深入,使人均收入徘徊在阿盟成员国的中后位。
再者,官员贪污腐败,整个叙利亚几乎变成总统的家族企业。
政府部门腐败问题严重,工作效率低下,官僚作风盛行。
巴沙尔的弟弟马希尔的贪污腐败问题一直都为社会所熟知。
他的叔伯兄弟等都掌控着叙利亚的垄断行业和要害部门,不同程度地涉嫌贪污腐败,对巴沙尔总统的威信造成负面影响另外,教派矛盾也是造成该国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该国逊尼派、什叶派和库尔德人矛盾交织,68%的叙利亚人是逊尼派,但他们被占全国人口20%的什叶派所统治,各个民族之间矛盾不断,教派间利益此消彼长。
如此众多内因外因,导致了叙利亚这个一直都不太平的国家再度进入水深火热的战争中,变成了东西方大国博弈的一盘棋局。
目前,在叙利亚问题上,东、西多方正在进行激烈博弈,呈现出拉锯战的状况。
由于中、俄这次在对叙问题上做出了不同于上次应对西方干预利比亚的举措,使得霸权国家颠覆叙政权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2叙利亚当今局势造成的原因
![2叙利亚当今局势造成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53524ae028ea81c759f57809.png)
2叙利亚当今局势造成的原因叙利亚当今局势造成的原因具有悠久历史的叙利亚,位于亚洲、非洲和欧洲三大洲要冲是几大文明的发源和交汇之地,是中东的一个比较核心地带。
叙利亚是一个多元化的民族和宗教国家。
从民族上来看,叙利亚除了有主体民族阿拉伯民族外,还有库尔德人、亚美尼亚人、犹太人等少数民族。
从宗教认同的程度上说,大部分的阿拉伯民族属于伊斯兰教的逊尼派分支,一些穆斯林属于什叶派,还有一些叙利亚民众信仰基督教、犹太教等各种宗教。
造成叙利亚局势恶化的原因我认为是多方面的。
我主要从宗教、民族意识、领土争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来阐述。
关键字:穆斯林、战争、一、叙利亚的宗教争端1、叙利亚宗教对立的历史背景与其它阿拉伯国家一样,叙利亚在20世纪中期殖民统治衰退之后,也反复经历战争与政变的折磨。
1970年哈菲兹·阿萨德领导的叙利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Arab Socialist Ba’ath)政变上台之后,并没有人能够预见到,这一政党可以持续统治到今天。
长久以来,叙利亚政治都属于精英政治。
自1941年叙利亚宣布独立之后,叙利亚政局,特别是包括大马士革、阿勒颇、哈马和霍姆斯在内的四所重要城市,都在逊尼派精英阶层领导下,受到奥托曼帝国时期泛伊斯兰主义的影响。
在这段时期,由于政府主要被逊尼派主导,因此包括基督徒、德鲁兹派和阿拉维派的少数民族便只能在军队中不断增强其传统的影响力。
在少数民族控制下的军方自1949年起,便一直对于这种逊尼派精英统治提出军事挑战。
其结果导致叙利亚大量的优秀军官被流放海外,继而替换为信奉逊尼派的穆斯林。
多次反复的军事政变使得叙利亚军队战力薄弱,且内部纷争不断。
基于反殖民目的而形成的同盟,在殖民主义影响消退之后,也渐渐开始出现矛盾冲突。
泛阿拉伯主义世俗化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基础从根本上不能够为泛伊斯兰主义坚持伊斯兰教法的意识形态所接受。
2、叙利亚国内的教派与民族问题叙利亚现有人口2300万,其中85%信奉伊斯兰教,穆斯林人口中逊尼派占80%(约占全国人口的68%),什叶派占20%。
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是赌了国运的
![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是赌了国运的](https://img.taocdn.com/s3/m/253cb7fb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19.png)
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是赌了国运的
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赌了国运,多少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到惊奇。
这样的决定极大地增强了俄罗斯的阿拉伯之春运动的影响力,也加快了中东的再平衡过程。
特别是俄罗斯战略支持的叙利亚,使得其在该地区的存在感得到强化。
一、赌出和平
俄罗斯政府以果断而积极的态度投身于战争,其目标不仅仅是为了支持叙利亚,更是促成中东地区的和平,保护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从2015年开始,俄罗斯就发起了对叙利亚的军事行动,以支持叙利亚政府击退极端组织ISIS威胁。
二、赌出新力量
在俄罗斯加入战斗之后,叙利亚的局势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叙利亚政府的地位及其支持者的力量也加强了。
俄罗斯的决策也为叙利亚的联邦化拉开了大门,之后叙利亚逐渐被新加入的叙利亚联邦政权所替代。
三、赌出未来
俄罗斯承担的重任也不仅仅是为叙利亚作战,更多的是在国际舞台上凝聚力量。
俄罗斯将自己提升为与美国和以色列并立,在中东政治上
稳定地抗衡地位,他致力于在叙利亚和其他地区促进和平与稳定。
四、赌出改变
俄罗斯的行动也为中东改革提供了机会,希望俄罗斯可以作为一个中和力量的存在,在未来,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政治地位也将得到更多的发挥。
五、赌出结果
让我们拭目以待,以了解这场风险高昂的战争和俄罗斯为我们带来的可能性结果。
可以预料的是:俄罗斯赌出这场战争会加快中东地区再平衡过程,促进了叙利亚和其他地区政治改革,也为俄罗斯打开了一个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获得重要性的机会。
俄出兵叙利亚原因
![俄出兵叙利亚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ea983d5d2b160b4e767fcfdd.png)
普京为什么突然间插手中东问题?理由很简单,普京清晰地看到了持续的中东乱局给俄罗斯地缘战略利益带来的巨大机遇。
强势军事介入叙利亚局势,至少可以给莫斯科带来三个方面的收益。
首先,俄罗斯可以彻底稳定亲俄的叙利亚政府,借打击ISIS帮助阿萨德政权重新统一叙利亚,继续扶持伊朗-叙利亚为轴心的中东地区的“亲俄势力”。
欧洲的叙利亚难民危机终于给了俄罗斯直接军事出手力挺阿萨德政府的机会。
其次,普京可以利用在中东打击ISIS的行动、增强对未来中东乱局的影响力,给自己手中增加一张和美欧讨价还价、迫使美国和欧洲从政治上接受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和干预乌克兰东部局势的筹码。
第三,俄罗斯成为中东打击ISIS新的主力,也将使得俄罗斯能够影响和牵制沙特、科威特等中东主要产油国的对俄政策。
俄罗斯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石油生产国,但长期被排斥在国际产油国组织OPEC 之外,对世界石油的定价和增长、还是限产等战略性举措始终难以插得上话。
现在,机会来了。
一个在中东能够扮演ISIS重要打击者、开始能够组建“四国集团”的俄罗斯,已经不再是沙特等中东主要产油国可以排斥的对象。
不过,简单地认为普京军事介入叙利亚事务就此一帆风顺,还为时太早。
中东这个马蜂窝,不是一般国家可以捅得了的。
俄罗斯的军事介入效果如何,值得继续观察。
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论文
![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638e31014791711cc791735.png)
从叙利亚问题看世界大国间政治【摘要】“叙利亚问题其实是两种国际政治观的交锋,一派是以美国为核心的希望维系国际旧秩序的欧美国家,一派是希望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俄罗斯、中国、印度、南非等新兴市场国家。
”清华大学欧亚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吴大辉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俄罗斯在联合国安理会讨论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时有三个原则:第一,政权不能非正常更迭;第二,外国不能实行军事干预,包括对反对派进行武装;第三,不能实行制裁。
这个思想,不仅是俄罗斯的,也是中国的、印度的、南非的、巴西的,所以这一次“阵线的分野非常明确”,新兴国家形成了一条战线。
【关键词】叙利亚美国俄罗斯政治2012年1月27日,摩洛哥代表阿盟向安理会提交了涉叙决议草案,此后,安理会就这一草案进行了多轮磋商。
2月2日,安理会在摩洛哥提交的草案基础上形成了一份新的草案,草案虽然删除了要求叙利亚总统巴沙尔交权等内容,但仍保留了“全力支持”阿盟新倡议等内容。
俄罗斯和中国对决议草案投了反对票,否决了由摩洛哥提交的、西方国家及有关阿拉伯国家等共同起草的涉叙决议草案。
其余13个理事国都投了赞成票。
在投票的记录中,中国和俄罗斯联邦投了反对票的主要集中在中东局势(叙利亚)和中东局势(巴勒斯坦)上。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北京时间2012年2月17日凌晨5点20分联合国大会就叙利亚问题的新决议草案进行表决,这一草案以137票赞成、12票反对、17票弃权的表决结果获得通过,中国、俄罗斯、古巴、朝鲜、伊朗等国投了反对票。
据美联社报道,这份新决议草案与本月初遭安理会否决的草案相似,其主要内容包括要求叙利亚政府停止所有暴力活动,释放在冲突期间所有被羁押人士,从城镇中撤离所有武装部队,允许和平示威并允许阿盟观察员和国际媒体不受妨碍地在叙利亚进行活动。
另据新华网报道,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王民16日在联大说,国际社会及联合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的行动,应有助于缓解紧张局势,有助于推动政治对话、化解分歧,有助于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助于维护国际社会的团结,而不是使问题复杂化。
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干预与地区格局的演变
![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干预与地区格局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90242a2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1.png)
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干预与地区格局的演变近年来,中东地区的局势变动不居,各国力量对比发生重大转变。
作为世界大国之一的俄罗斯,积极介入中东地区事务,并在军事干预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俄罗斯的军事干预不仅影响了中东地区的局势演变,也带来了地区格局的重塑。
本文将探讨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干预与地区格局的演变。
一、俄罗斯介入叙利亚内战俄罗斯的中东军事干预可以追溯到2015年,当时叙利亚内战正在进一步升级。
俄罗斯在叙利亚建立了军事基地,并派遣了大量军队支援叙利亚政府军。
俄罗斯的介入改变了叙利亚内战的格局,有效地帮助叙利亚政府军稳定局势,击退了反对派势力,成为了拥有话语权的重要参与方。
二、俄罗斯与伊朗的合作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干预往往与伊朗紧密相连。
两国在叙利亚内战中的军事行动密切协同,形成了一种军事合作的关系。
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而伊朗则派遣了多批军事顾问和民兵力量,共同支持叙利亚政府军对抗恐怖组织和反对派势力。
这种合作关系不仅稳定了叙利亚政府的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地区其他国家的决策。
三、中东地区力量对比的演变俄罗斯的军事干预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东地区的力量对比。
在叙利亚内战初期,反对派势力占据了一定的地盘,对叙利亚政府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然而,俄罗斯的介入使得叙利亚政府军重新获得了优势,反对派势力被压制。
此外,俄罗斯还通过军事援助和外交手段,与其他中东国家建立了一定程度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了自身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
四、地区格局的重塑俄罗斯的军事干预也为中东地区的地区格局带来了重塑。
在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下降的背景下,俄罗斯逐渐填补了这一空缺。
俄罗斯与叙利亚、伊朗等国的密切合作使得中东地区的局势更加复杂,产生了新的利益博弈。
此外,俄罗斯军事力量的投放也引起了其他中东国家的关注和警惕,一些国家也开始与俄罗斯建立合作关系,以维护自身的利益。
五、俄罗斯的军事干预对地区稳定的影响虽然俄罗斯的军事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叙利亚政府稳定局势,但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俄罗斯出兵叙利亚俄出兵叙利亚的真正原因
![俄罗斯出兵叙利亚俄出兵叙利亚的真正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d27900c67e21af45b307a8e9.png)
俄罗斯出兵叙利亚-俄出兵叙利亚的真正原因一、俄出兵叙利亚的真正原因:并不是普金的绝地反击之类的,真正的原因在于:叙政府军的大马士革防线面临崩溃的边缘。
叙政府军的数量已由2016年的三十多万,锐减到现在的十来万人。
叙政府军放弃了大片国土的控制权,收缩防线,实在是不得以而为之。
因为大量的投降、逃逸、战死,以及控制区锐减而引起的兵源不足,使得巴沙尔已走到了穷途末路。
目前叙政府军的主要人员构成是80%的阿拉维派和20%左右的基督教派人。
这些人还是绝对忠于巴沙尔的。
但这十来万的部队,虽然战斗力不差,还是应付不了自由军和ISIL的四面围攻。
大马士革的西南防线早就由真主党武装接管,而且在ISIL的强大火力攻击下,伤亡惨重。
西北防线目前交给了伊朗的伊斯兰卫队。
巴沙尔曾感叹: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人!自从年初巴沙尔对国际社会呼吁而得不到回应后,巴沙尔就一门心思地在叙西部拉塔迪亚山区构建最后的避难防线。
这条防线已接近完成,储存了供十万军队一年之用的军火、粮水、医药等物资。
而ISIL已占领伊拉克、叙利亚相邻的大片土地,目前他们的主要兴趣在于建国和建设,对大马士革兴趣不大,这半年来美军的所有空袭就都是为了将ISIL赶向大马士革。
七月份美军炸死了一批ISIL高官后,ISIL才尽全力攻击大马士革,并重创了真主党游击队。
普金出兵的背景就是巴沙尔准备放弃大马士革而退往拉塔迪亚山区了。
一旦大马士革被放弃,自由军会马上占领之,并成立“民主政府”并马上会得到西方承认。
ISIL也就乐于回去建设自己的国家,巴沙尔充其量也就是一个被闷在缸里的青蛙,蹦跶不出什么动静。
俄罗斯在中东最后的落脚点也就难保,俄在中东的影响力会迅速归零。
二、现状的深一层解读普金这通打击看似畅快淋漓,一下子揭穿了美军假打的画皮,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想,问题就不这么简单了。
1. 其实俄一旦出兵,这样类似的战果是不难想像的,那么,普金为嘛不在2016-2016年早些时候出兵呢?至少在2016年,ISIL已经壮大,而且令人发指了。
形式与政策论文之叙利亚问题
![形式与政策论文之叙利亚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b3f5de38f12d2af90242e647.png)
形式与政策论文之叙利亚问题管理学院会计0803 姚亚林200805170084 叙利亚动荡原因分析叙利亚局势背景:自2011年3月份以来,叙利亚局势,一直处在恶化阶段,现正上升成为一个国际化问题,众多国家纷纷把目光投向这个人口不多但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
叙利亚的动荡局面仅仅是因为国内的反对派吗?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首先,反对派可以说是造成叙利亚当今局势的导火线。
自从三月十八号政府与民众发生一定程度的流血冲突之后,叙利亚反对派的人数日渐增多,实力也就日渐壮大。
如今叙利亚反对派的实力虽然与叙利亚政府存在明显的悬殊,但反对派已经是骑虎难下没有退路,反对派众多而且各自利益纠纷交错,是造成局势持续动荡的原因。
其次,造成叙利亚当今局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叙利亚政府本身,叙利亚政府在世界上一直没有什么话语权,现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无缘无故公然地挑起事端。
这也给叙利亚政府一个台阶下,只要叙利亚政府能自己解决这次事件,西方国家也就不好插手此事。
所以,叙利亚政府若能处理好与反对派的关系,并加快改革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那么叙利亚的局势或许能够停止恶化,至少不会重蹈利比亚的覆辙。
另外,叙利亚处于欧亚的十字路口位置,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
地理位置重要性造成它成为国际不同力量争夺的焦点,只要控制了叙利亚,就几乎等于控制了整个中东,这么大地一块肥肉怎能不使西方各国对其虎视眈眈。
流经叙利亚的幼发拉底河从叙利亚东部经伊拉克注入波斯湾,阿西河纵贯叙利亚西部经土耳其注入地中海,叙利亚是中东一些国家出入地中海的走廊,控制了叙利亚也就给西方国家的航运带来很大的有利之处。
丰富的石油资源也是一个原因,叙利亚是中东的主要石油出口国。
一直以来,中东的局势就很不稳定,从伊拉克、伊朗到利比亚,再到现在的叙利亚,其实一直都离不开石油两个字,说了那么多的中东问题,归结起来就是石油问题。
俄罗斯:声东击西
![俄罗斯:声东击西](https://img.taocdn.com/s3/m/f6974d1852ea551810a6879a.png)
俄罗斯:声东击西
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著名俄罗斯问题研究专家李永全
“这一年,俄罗斯虽饱受经济之困,但却是其外交最活跃的一年。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事件,无疑是俄罗斯军事介入叙利亚。
事实上,这是一次非常复杂的外交决策与行动,其中有许多地方很令人费解。
”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著名俄罗斯问题研究专家李永全这样表示。
李永全说,俄罗斯出兵叙利亚,除打击“伊斯兰国”,其更主要的战略目的是“声东击西”,且重在“击西”。
联合国通过关于叙利亚问题的决议,也说明了俄罗斯这一战略的成功之处,即:通过打击“伊斯兰国”实现乌克兰问题的战略突围和解套。
假如没有土耳其击落俄战机事件的干扰,俄罗斯的这一战略目标正在稳步实现。
李永全表示,俄罗斯经济近来十分不景气,其发展模式也缺乏吸引力,因此在外交上可借用的手段十分有限,作为俄罗斯使用最娴熟的战略手段,“用兵”弥补了这一缺憾。
在土耳其击落俄战机事件上,俄罗斯反应相对很克制,这恰恰说明俄不愿就战机击落事件影响其整个战略布局。
俄罗斯就战机事件的报复性心理与行动不会就此罢休,这也是一个难以猜测之处。
未来俄土关系将如何发展,对全世界来说
也是一个未知数。
此外,李永全还特别强调,虽然联合国通过了叙利亚问题的决议,但俄与西方在叙利亚问题上具体如何合作、合作到何种程度、合作能走多远,都存有很大变数。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2016年俄美关系不会出现根本性的转暖,原因在于奥巴马与普京两人互令对方“失望”,时至俄美“选举年”,双边关系在表面和形式上均会相对趋紧,而非趋缓。
(本报记者张健)。
俄罗斯
![俄罗斯](https://img.taocdn.com/s3/m/5b1b6f5cf01dc281e53af0d5.png)
• 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在G20峰会上表示,如果美 国空袭叙利亚,俄罗斯将施以援手,继续向其供 应武器并展开经济合作。与普京的表态相呼应, 连日来,俄海军不断向地中海增派各型海军舰艇。 俄海军总司令部高官表示,“尼古拉· 菲利琴科夫” 大型登陆舰6日携带一批“特殊货物”,紧急前往 东地中海执行作战值勤任务,但他没有透露这些 “特殊货物”具体是什么。那么,俄罗斯这批 “特殊货物”到底是什么?俄是否会直接介入美 叙军事对抗?
•
•
在全球反对对叙利亚动武的声音中,俄罗斯的态度无疑最强硬。 无论是普京表态力挺,还是俄军武器支援,俄罗斯都摆开了不怕与美 国撕破脸的架势。那么,叙利亚到底对俄罗斯意味着什么,让俄罗斯 如此大动干戈? • 俄罗斯和叙利亚有历史的友好关系传统。冷战时期,叙利亚是俄 罗斯的传统盟友。冷战结束以后,叙利亚是俄罗斯第三大武器出口国, 在经济、贸易、政治方面跟叙利亚都有特殊的关系。但是根本的原因 还在于,叙利亚可以成为维护俄罗斯在中东利益的最后一个战略支撑。 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俄罗斯失掉了叙利亚,在中东地区恐怕就没了 立足之地。所以,普京曾经讲,俄罗斯对叙利亚的支持,一个是出于 国际的公正,一个是维护俄罗斯在中东的利益。目前,北约东扩把俄 罗斯在欧洲的战略空间已经挤压得差不多了,如果南边再失去了叙利 亚,那不仅意味着未来极端宗教势力,可能进一步向北高加索地区渗 透,俄罗斯可能会遭受恐怖势力的打击,而且意味着在中东地区又失 掉了一个立足点。
T-50战斗机
• 首先说叙利亚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派系的国家 那么美国为首的西
方挑拨鼓舞反对派推翻巴沙尔 其主要目的是 不能容忍独裁者 不符合 美国利益 。因为在美国十大邪恶轴心国家叙利亚位列第7 ,虽然排在 俄罗斯 中国朝鲜伊朗 阿富汗这些国家之后, 但是他在支持灭掉犹太 人以色列的问题上非常坚决 。并且他叙利亚什叶派居多, 那么伊朗 也是什叶派为主的国家。 叙利亚曾经庇护黎巴嫩真主党 和哈马斯 , 这些组织都是对以色列恨之入骨的 。这之后就被美国列为邪恶国家 。 另外 ,叙利亚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一旦推翻叙利亚, 那么左右可 以挟制收拾伊朗和俄罗斯, 俄罗斯也失去了战略纵深, 所以俄罗斯 对于叙利亚是底线, 不可逾越的底线 。而中国由于看到了背后的一 些巨大阴谋 ,一旦叙利亚完蛋, 那么接下来就是伊朗 和亚太 ,对中 国也造成不少影响 。而且叙利亚就是个迷你的俄罗斯 ,无论军事训 练武装 坦克飞机 防空体系 等都是俄罗斯一手教出来的 。可以说叙利 亚就像朝鲜一样, 一旦丢失, 威胁巨大。如果俄方不在叙利亚问题 上坚持自己的立场,那势必会让伊朗和中亚国家寒心,从而失去自己 的势力范围。并最终被北约所包围,这是俄罗斯所不能接受的。
叙利亚冲突
![叙利亚冲突](https://img.taocdn.com/s3/m/ef12cc3d0b4c2e3f5727631d.png)
只叙利亚政府军过去4天一直在对霍姆斯市的12个区发动攻 击。一名反对派成员称,“阿萨德的部队占领了我们曾驻扎 的建筑,我们能撤离。 与此同时,政府军正在叙境内多个省市和地区与反对派交战。 叙利亚国防部长兼武装部队副总司令弗拉杰表示,叙武装部队 决心恢复国家的安全与稳定,消灭境内剩余的恐怖分子。 目前,叙利亚武装部队与叙反对派武装和外国武装人员进行交 战的地区包括大马士革农村、阿勒颇省、霍姆斯省、代尔祖尔 省以及德拉省等地区。
联合国统计显示,自2011年3月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约2万人 在各种暴力冲突中死亡,而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称,死亡人数 已达3万人,其中包括7000多名军人和安全人员。
2:土耳其炮击叙利亚 土耳其再 次打击叙利亚境内一些目标
这是10月3日拍摄的炮弹爆炸后升起的浓 烟。
资料图片 10月3日,在土耳其尚勒乌尔法省,警察们救助被炮 弹炸伤的同伴和民众。当日,土耳其东南部与叙利亚交界地区 发生一起爆炸,至少5人在爆炸中丧生,另有13人受伤。据报道, 一枚从叙利亚境内发射的迫击炮弹当天落在尚勒乌尔法省阿克 恰卡莱县内并爆炸,导致一位母亲和她的4个孩子丧生。新华社/ 阿纳多卢通讯社
叙利亚冲突
一:叙利亚冲突问题原因
:
• • • •
1:经济原因 2:政治原因 3:宗教斗争 4:地缘政治原因
1: 经济原因
叙利亚是一个人口小国,却算得上是一个资源大国,且是中东的主要石油 出口国,其财政收入也主要来源于石油出口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 家对这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已经垂涎已久,这次叙利亚国内反对派与政府之 间的矛盾给西方国家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想 通过控制叙利亚政权进一步获取石油等资源。
3: 宗教斗争
阿拉伯国家联盟(League of Arab States)是为了加 强阿拉伯国家联合与合作而建立的地区性国际组织。 简称阿拉伯联盟或阿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俄罗斯对叙利亚危机的态度及原因
管理学院社工一班201207340102 陈明洋
摘要:叙利亚问题由来已久,各国对于叙利亚问题的态度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每个国家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
本文主要研究叙利亚危机后,俄罗斯对叙利亚危机的态度以及产生这种态度的原因。
关键词:俄罗斯叙利亚问题态度原因
一、叙利亚危机的简介
1、叙利亚危机的导火线
2011年1月,叙利亚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政府示威,2011年3月后叙利亚政府和民众发生多起流血事件。
2.叙利亚危机的发展
自2011年冲突爆发后,叙利亚示威者逐渐形成数个反对派,有些反对派武装与叙利亚政府军发生交火,并敦促阿萨德下台。
2012年8月3日,第66届联合国大会召开会议,投票通过有关叙利亚问题的决议。
决议主要针对叙利亚政府进行谴责,指责叙利亚政府违反安理会决议和侵犯人权,同时要求叙利亚政府停止使用重武器。
其中有133个国家对这份由沙特阿拉伯等国起草的决议投了赞成票,12个国家投票反对,31个国家弃权。
其后的几次联合国的会议结果基本一致。
3.叙利亚危机的突变
2013年8月21日,叙利亚反对派指责政府当天在大马士革附近使用化学武器,造成超1300人死亡,叙政府虽否认指控。
随后,8月30号美国公布情报部门对该事件的评估结果:美方高度确信叙利亚政府在21日大马士革郊区的袭击事件中使用了化学武器,导致1429名平民丧生,其中包括至少426名儿童。
美国之前已经承诺,如果叙利亚越过化武“红线”,就要被追究责任。
9月1号,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对叙利亚动武。
4.叙利亚危机的转机
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在9月9日表示,俄希望叙利亚政府交出化学武器,在国际监督下逐步销毁,并加入《禁止化学武器公约》。
他还说,如果这样能避免美国对叙军事打击,俄罗斯将立即开始做叙政府的工作。
当日,美国国务卿克里在伦敦提出美国放弃打击叙利亚的条件。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立场也出现“松动”。
他当日在接受美国六大电视网采访时说,如果叙利亚方面将化学武器移交给国际社会监督,他愿意暂停对叙军事打击计划。
联合国方面12日证实,已经收到叙利亚申请加入《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文件。
这表明叙利亚谋求加速交出化武的步伐。
这便是叙利亚问题的一些经过。
二,俄国在叙利亚危机中的态度
在2011年12月15日前,西方国家曾多次试图推动安理会对叙利亚采取行动,但是俄罗斯等国一直持反对态度,但在2011年12月15日,俄罗斯在15日向安理会提交的决议草案中,对叙利亚政府和反对派双方的暴力行为都进行了谴责,并呼吁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进行讨论,不过该方案没有提出任何制裁措施。
这是俄罗斯在叙利亚问题上的一次突变。
2012年2月13日,俄罗斯外长支持阿盟向叙利亚派遣军队。
2012年3月19日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报道说,据俄媒体透露,叙利亚境内持续的暴力事件继续激化着该国的紧张局势,俄罗斯反恐部队已经“抵达”叙利亚。
俄罗斯海军的“伊曼”号油轮10天内已抵达地中海沿岸的塔尔图斯港,并载有一支俄罗斯海军陆战队的反恐部队。
2012年6月9日下午,俄外长拉夫罗夫紧急召开记者会,呼吁尽快举行叙利亚问题国际会议,以推动落实联合国-阿盟叙利亚危机联合特使安南的和平计划。
拉夫罗夫强调,俄罗斯在叙利
亚问题上的立场没有改变,安南的和平计划没有替代方案。
他说,俄不会支持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新的对叙利亚实施制裁的决议,坚决反对外部力量对叙进行军事干预。
2013年8月叙利亚化武事件,美在确定叙利亚确实拥有化武后,美决定对叙利亚进行军事打击。
而俄罗斯外交部称俄外长拉夫罗夫当日在与美国国务卿克里通电话时警告到“对叙利亚军事干预,将对整个中东北非地区局势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
”
但随后俄罗斯政府就提出叙利亚交出化武,美国就不想叙利亚出兵的提议。
叙利亚接受提议,交出了化武。
2013年10月15日,俄罗斯称不再向叙利亚出售武器。
以上便是俄罗斯对叙利亚问题的一些态度。
从中可以看出俄罗斯一直是支持叙利亚政府的。
三、俄罗斯对叙利亚危机的态度的原因
1、军事上,叙利亚作为俄罗斯中东的盟友,也是俄罗斯在中东的最后一块势力,还有俄罗斯海外唯一的海军军事基地也建在叙利亚的塔尔图斯港。
同时,与美国持相反态度也是证明了俄罗斯军事大国的地位不容忽视。
2、政治上,俄罗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如果不支持叙利亚政府,自己在中东最后的利益触角不保以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会蒙受到重大损失,俄罗斯作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必须要让国际重视自己的声音,这也是俄罗斯谋求政治大国的一大体现。
通过在叙利亚危机事件中的态度,俄罗斯在用另一种方式告诉其他国家,两极世界的消失并不意味着俄罗斯也随之消失,俄罗斯要在世界舞台上重新站稳。
3、经济上,叙利亚内战中,美为叙利亚反政府组织提供了较多的军事武器,而相应的俄罗斯也为叙利亚政府提供了许多武器,这些交易无可厚非的为俄罗斯带来一大笔利润。
无论何时,每个国家都是从自己国家的利益出发来制定一些政策,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国家利益重于一切。
所以俄罗斯的力挺也是为了俄罗斯自己的利益,是为了重新屹立于世界的顶端,而我们对此也无可厚非。
参考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