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资料大全

合集下载

端午节资料大全

端午节资料大全

端午节资料大全1、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

虽然名称上有所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却大致相同。

端午节是旧习俗,在我国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

虽然说端午节历史久远,是一个古老的节日,但是节日内容却在不断更新、不断丰富,也在不断充实,流行比较广的有以下四种说法:端午节的第一种说法是为纪念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的。

这种说法在全国流传很广,老百姓也最为认可。

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官至左徒、三闾大夫等。

屈原为人正直,忧国忧民,一心致力于国家的变法图强,但是却屡屡遭受小人的谗言攻击和迫害,再加上楚怀王昏庸无道,不辨忠奸,满怀忠君爱民热忱的屈原被疏远了、被放逐了,最终在悲愤绝望中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

人们为了纪念他才有了端午节,才有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端午节的第二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伍子胥的。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被无道的楚平王所冤杀,后来伍子胥逃到吴国,帮助吴国富国强兵,并且助吴伐楚,五战而攻入楚国首都郢城。

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其墓,鞭其尸三百,以报父兄被屈杀之仇。

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国更加强大,攻打越国,一举取得胜利,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

此时的吴王夫差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开始骄傲自大起来,听不进逆耳忠言。

伍子胥建议他彻底消灭越国,以绝后患,夫差非但不听,反而轻信陷害伍子胥的谗言,逼迫伍子胥自尽。

伍子胥临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

”随后便拔剑自刎。

夫差得知此言大怒,令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中,因此相传端午节也是纪念伍子胥的日子。

端午节的第三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东汉孝女曹娥的。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水亡于江中,打捞数日也找不到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她悲痛欲绝,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十七天,就在五月初五这一天也投江了,五日后抱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水面。

收集一些关于端午节的资料

收集一些关于端午节的资料

收集一些关于端午节的资料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战国时期。

自古以来,端午节就是一个富有民俗文化和传统习俗的节日,同时也是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1.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和历史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

源于中国战国时期,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这一天,百姓们会在河里放粽子和菖蒲,以避恶御灾。

后来,端午节逐渐演变为具有纪念、祭祀、祈福和娱乐功能的民俗节日。

2. 关于端午节的传统习俗除了放粽子和菖蒲,端午节还有许多传统的民俗习俗。

例如:赛龙舟,喝雄黄酒,挂艾叶,贴五色丝线,煮五色饭等。

赛龙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活动,起源于古代江南地区,后来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

它通常是指在端午节期间,在湖泊和河流中比赛龙舟。

喝雄黄酒和挂艾叶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

雄黄酒是中草药丹参、桂枝、芫荽等多种草药的配制而成,喝之可除疫病、驱蚊虫。

挂艾叶则源于远古时期抵制瘟疫,此外还有驱毒、辟邪、祛瘴等作用。

贴五色丝线和煮五色饭同样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之一。

五色丝线通常是由红、黄、白、黑、绿五种颜色的丝线制成,每一颜色代表不同的寓意。

五色饭则是用五颜六色的食材做成的一道粽子,色彩艳丽,味道美妙,也寓意吉祥。

3. 关于端午节食品粽子的发展历程粽子是端午节特有的食品,由糯米、绿豆、香菇、艾叶等食材制成,味道鲜美。

粽子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但粽子的发展历程其实非常复杂。

最初的粽子是一种古代的“隐形”食品,由各种杂粮和肉类制成,主要用于满足军队出征时的急需。

这种粽子通常是一种以山地杂粮和野禽制成的物品,放置在一种特殊的木箱中,在运输途中可以保鲜。

魏晋时期,粽子开始变得更加普及。

此时,它已经成为一种广泛流传在民间的食品,并且开始分布到各地的寺庙、道观、城里乡间等地方。

4. 其他关于端午节的文化资料端午节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文化遗产,例如:鬼节竟、屈原传说、端午节诗词等。

其中,端午节的诗词尤其为人所熟知,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艺术水平。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农历几月初几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农历几月初几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农历几月初几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午日相交节等,是中国汉族民间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重要节日之一。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下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和传统活动。

来历
端午节最早起源于古代中国的战国时期,传说古代楚国大夫屈原投汨罗江自尽后,人们为了防止鱼虾侵食屈大夫的身体,纷纷将粽子投入江中以转移鱼虾。

这一传说逐渐演变为包粽子、划龙舟等节庆习俗,形成了今天的端午节文化。

习俗
1.包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人们蒸或煮糯米,在粽叶中夹上豆
子、蛋黄、瘦肉、红枣等,包成三角形或长方形,将其串起,作为一种美食。

2.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人们组成龙舟队伍,划龙舟比
赛,体现了团结合作、勇敢拼搏的精神。

3.佩香囊:有人们在端午节佩戴香囊的习俗,以驱邪避疫,保佑平安。

4.饮雄黄酒:端午节饮食上,有些地方还有饮食雄黄酒的习俗。

传统活动
北方
在北方地区,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饮雄黄酒等习俗。

南方
在南方地区,端午节有吃粽子、挂艾草、包糉等传统活动。

总结
通过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和传统活动,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
的魅力,也能体验到中华民族团结、勇敢、勤劳的精神。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一大传统节日,让我们共同珍惜和传承这一美好的文化传统。

端午节,既是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走进端午节,感受节
日氛围,体验传统习俗,让我们一起共同传承和守护这份文化瑰宝。

祝愿大家在端午节快乐,平安健康!。

有关端午节的所有资料

有关端午节的所有资料

有关端午节的所有资料端午节是中华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端午节的起源和背景十分复杂,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

以下是关于端午节的所有资料。

一、端午节的起源据史书记载,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诗人屈原。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为国家的兴起和人民的幸福奋斗终生。

可惜他在受到诽谤后被放逐,最终跳入江中自尽。

为了纪念屈原,人们开始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划龙舟,放爆竹,吃粽子,以表达对他的缅怀之情。

另外,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还有一种说法。

相传在古代的中原地区,五月初五是蛇神的诞辰,而蛇是古代中国人对灾难的象征。

人们在这一天举行狂欢和仪式,以求赶走灾祸,祈求平安吉祥。

二、端午节的习俗1.划龙舟:端午节最为特色的活动之一就是划龙舟。

人们乘坐装饰华丽的龙舟,在湖里或者江河上来一场划龙舟比赛。

划龙舟据说起源于一位渔民想找回屈原的遗体而船下放米以消石,后演变成竞渡,逐渐成为端午节的重要活动。

2.吃粽子:每到端午节,人们都会吃粽子,而粽子也成为了端午节的代表美食。

粽子的来历据说是人们将食物捆在竹叶上,在上面煮制,起初是为了防止腐败,后来也成为了端午节的传统食物。

3.穿香囊:端午节也有寓意吉祥的习俗,例如穿香囊,这是为了祈求平安康宁、身体健康。

香囊里面装有各种植物香料,可以让人在闻到香味的时候神清气爽。

4.放艾草:一些地区还会在端午节放艾草,将自然香料放在衣柜里或者屋角,以除臭。

据说还能除病气。

5.赛龙舟:另外还有一些地方会举行赛龙舟的活动,在龙舟比赛中,选手每人持有一支节奏齐整的鼓,齐声高歌、高呼助威,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气息。

三、端午节的文化内涵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的五月初五代表了中国文化中富有特色的节日文化,诉说着汉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我们可以从端午节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接受了中华文化的熏陶与影响,并且传承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遗产。

总之,端午节是一场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是一个诠释中华民族文化的闪亮舞台,既是尊重历史、传承文化,同时也是缅怀人物、展现气概的良好传统。

端午节的资料

端午节的资料

端午节的资料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世界上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始于中国古代,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端午节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举行,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以下是有关端午节的一些资料。

1. 传说与起源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传说,最为有名的是与屈原相关的传说。

屈原是公元前278年至公元前278年间的楚国战国时代的伟大爱国诗人和政治家。

他深受国家分裂壮大的痛苦,于公元前278年投江自尽。

楚国人民非常敬重屈原,为了纪念他,便在每年五月初五这一天划龙舟、吃粽子,以示纪念。

2. 龙舟竞渡端午节的一大特色是龙舟竞渡。

龙舟是长而窄的木船,船尾呈龙头形状,船身彩绘,寓意吉祥。

龙舟竞渡源自救援屈原的渔民,他们划船到江中救援屈原,拍打水面,以驱散恶鬼和病魔。

后来,这一传统演变为龙舟竞渡,成为每年端午节的盛大活动。

3. 粽子食俗端午节的另一个重要传统是食用粽子。

粽子是一种用糯米和各种馅料包裹而成的三角形或长方形的食物。

制作粽子需要将糯米浸泡后与馅料一起包在竹叶或者银杏叶里,用绳子系好,再用蒸、煮或者炖的方式烹制。

馅料因地域和习俗不同而有所变化,有甜有咸,有肉有素。

吃粽子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屈原抛江的那天,当地居民投下粽子以保护屈原的遗体不被鱼虾啃咬。

后来,这一习俗演变为给龙舟上水的祭祀物。

现在,人们通常会在端午节这一天吃粽子,既是为了纪念屈原,也寓意着消灾、祈福和驱邪。

4. 艾草和五色线端午节还有两个重要的习俗是使用艾草和五色线。

根据传统,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戴上由五彩丝线制成的线绳,以驱邪避灾。

这是因为五色线被认为具有驱邪的力量。

此外,使用艾草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

人们相信艾草有驱邪和驱虫的功效,因此会在端午节期间挂艾草,或者用艾叶熏制房屋和衣物。

5. 传统活动除了龙舟竞渡和吃粽子以外,端午节还有其他许多传统活动,如插艾草、戴五色线、踩高跷、饮雄黄酒、赛龙舟等。

这些活动丰富多样,旨在庆祝节日和祈福平安。

以上是关于端午节的一些资料。

端午节资料大全

端午节资料大全

端午节资料大全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节日之一。

以下是端午节的一些资料:
1. 起源和传说: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据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
国古代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
被流放后投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舞龙舟、吃粽子,并在江河
中救济鱼类,以避免鱼类啃食屈原的尸体。

2. 传统食品:
端午节的传统食品是粽子,它是由糯米、肉类和其他填料包裹在芦苇叶或箬叶中蒸煮
而成的。

粽子不同地区的制作方法和口味有所不同,有咸味和甜味的粽子。

3. 龙舟竞渡:
龙舟竞渡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龙舟是一种长长的木船,外形像龙,船头和船尾
都有龙头和龙尾的装饰。

人们在端午节的时候组织龙舟竞赛,每艘船上有一支人力划
船的队伍,他们要齐心协力划桨,保持节奏,最先到达终点的队伍将获得胜利。

4. 民间习俗:
除了吃粽子和观看龙舟竞渡,端午节还有一些其他的民间习俗,比如系艾草,挂菖蒲,悬钟馗符等。

人们相信这些习俗可以驱邪避祸、增加运气和健康。

5. 国际传播:
端午节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世界各地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
和庆祝端午节。

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举办端午节的庆祝活动,比如在新加坡、马来西亚
和香港都有盛大的龙舟竞渡赛事。

这些是端午节的一些基本资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24年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大全 端午节介绍

2024年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大全 端午节介绍

2024年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大全_端午节介绍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大全_端午节介绍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图解端午节日,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

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是什么吗?端午节的来历是什么?以下是我为大家带来的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大全_端午节介绍,希望能给大家供应帮助,欢迎阅读阅读转发!书目端午节有哪些习俗端午节都有哪些名称端午节来历及传闻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吃粽子中医认为,糯米具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

用来包袱粽子的粽叶更有讲究,北方大都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这些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效,如芦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能够清热利湿、和胃宁神。

总的来说,粽子具有清热除烦、健脾开胃的作用,特殊适合初夏食用。

须要留意的是,制作粽子的原料糯米黏性较大,过量进食简单引起消化不良,所以不行贪食,这里我共享了“端午节怎么包粽子”,体验亲自包的乐趣。

插艾悬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在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将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

艾叶(也叫艾蒿)是芳香化浊类中药,具有较强的驱毒除瘟作用。

现代药理探讨表明,悬挂艾叶和菖蒲的确具有杀菌消毒、预防瘟疫流行的作用。

另外,艾叶、菖蒲还具有驱蚊的作用,渐渐让其燃烧驱蚊效果更好。

中医以艾入药,具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效。

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原料。

菖蒲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具有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作用。

可见,古人插艾悬蒲是具有肯定的防病作用的。

那么端午节插艾悬蒲的习俗详细是怎么由来的,请看“端午习俗之悬艾叶菖蒲”。

涂雄黄酒端午前后,我国南方许多地区都已进入梅雨季节,天气条件有利于蚊蝇、害虫的活动和繁殖。

而雄黄是一味具有杀虫作用的中药,内含有毒的砷盐成分,害虫闻之食之即会中毒,人涂之可以避毒。

另外,还有许多人在端午节饮用雄黄酒,但由于雄黄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砷,遇热后可分解为毒性很强的砒霜,这个雄黄酒又有哪些渊源,请看“端午话雄黄酒”。

端午节小常识

端午节小常识

端午节小常识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之一。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至今仍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关于端午节的小常识吧。

1. 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之一,也是端午节最具特色的活动。

据说,赛龙舟起源于古代人们赛龙、赛舟的民间游戏,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节日活动。

现在,赛龙舟已经成为了一项全民性的运动,不仅在国内广泛开展,而且在国际上也有着很高的知名度。

2. 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之一,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食的代表之一。

粽子的制作过程繁琐,需要用到许多原料和工具,但是它的味道却是极其美妙的。

除了传统的咸肉粽和甜粽子,现在还有各种口味的粽子,如豆沙粽、蛋黄肉粽等等,让人们品味到更多的美味。

3. 悬艾草端午节还有一个传统习俗,就是悬艾草。

据说,悬艾草可以驱邪避祟,保佑人们健康平安。

现在,很多人在端午节会在家中悬挂艾草,或是将艾草放在床头,以求神佑护平安。

4. 穿五彩线端午节还有一个古老的习俗,就是穿五彩线。

五彩线是用五种不同颜色的线拼接而成的,寓意着五福临门,吉祥如意。

现在,穿五彩线的方式也不再局限于手腕,人们可以将五彩线绑在各种物品上,如钥匙、手机等,以求神佑护平安。

5. 重阳节端午节和重阳节都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它们的日期相差半年。

在端午节和重阳节这两个节日中,人们通常会举行一些祭祖、登高、赏菊等活动,以表达对亲人的怀念和对生命的热爱。

以上就是关于端午节的一些小常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在未来的端午节中,希望大家能够更加热爱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端午节的基本资料

端午节的基本资料

端午节的基本资料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

为了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重视这个重要日子,我们来看一下端午节的基本资料。

一、节日起源端午节,又称重阳节、天中节、午日节、夏节等,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远古时期,迄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

端午节的起源史料中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但大部分人都认为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以及当时人民为了避免他被暴君所杀,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后来,这些措施都演化成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二、节日时间端午节的时间是农历五月初五,这个日子也是屈原逝世的日子。

由于中华民族多少都有一些拜祖先和尊重老人的传统,因此在农历五月五日,也是尊重老人、祭祀祖先的重要日子——重阳节。

三、节日习俗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吃粽子、赛龙舟和挂菖蒲等,这些都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习俗。

1.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是最为普遍的一种习俗。

粽子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食品,主要用糯米包裹上各种馅料,如肉、豆沙、枣子等。

人们在端午节要准备好粽叶、糯米、肉、菜等食材,自己包制粽子,或者是到市场购买。

2.赛龙舟端午节的另一个传统活动就是赛龙舟。

相传屈原为了不让百姓们的躯体被鱼儿吃掉,在临走之前写诗告知百姓要将粽子仍入水中,让鱼儿吃粽子而不是人民的身体。

由此,人们就将赛龙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之余,也将粽子投入水中,以此寓意保佑健康、平安。

3.挂菖蒲端午节卫生间要挂上菖蒲叶,这是寓意驱邪防疫。

传统的习俗是将菖蒲叶插在门口、窗纱、床头、牛棚等处,既可避邪防疫,同时还有一定的清凉作用。

四、祝福语端午节是传统的节日,人们也会用传统的祝福语来表达对亲友的祝福,比如:祝福大家与亲人团聚,阖家幸福;祝愿每一个人在新的一年里实现自己的愿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总之,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一页,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有着浓郁的文化内涵,还让人们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民俗的多彩。

端午节的全部资料

端午节的全部资料

端午节的全部资料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举行,其起源很早,历史悠久,与龙舟竞赛、粽子食用等传统习俗密不可分。

以下是有关端午节的全部资料。

一、端午节的起源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

其中最为广泛的说法是,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的楚国大夫屈原因忠直无私而被逐出朝廷。

为了宣泄内心郁闷和忧愤,他来到江边,跳入江中自尽。

人们为纪念他,便以每年五月初五日为屈原逝世的纪念日,称为“端午节”。

另据《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史书记载,端午节源于远古时代的祭祀活动。

相传古代的祖先们为了祈求丰收,就会在每年五月初五这一天,举行祭祀活动,以祭祀农神、水神等神灵,希望获得美好的收成。

二、端午节的习俗1. 赛龙舟龙舟竞渡是端午节的重要传统之一,这一习俗始于战国时期,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据说,最早的龙舟竞渡是为了寻找屈原的尸体,人们划龙舟在江河中搜寻。

后来,龙舟竞渡逐渐演化为一项竞技游戏。

现在,端午节到来之际,各地都会举行龙舟赛事,每支龙舟上都会配备舵手和划手,以最快的速度划过终点线。

2. 吃粽子吃粽子也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粽子是用箬叶包裹糯米、肉、豆等材料制成的一种食品。

吃粽子的传统习俗源于屈原自尽之后,人们为了防止鲤鱼、虾蟹等水生动物吃掉他的尸体,就把粽子仍进江中,希望让它们能先吃饱、再不去吃屈原的尸体。

3. 穿香囊一些地区还有穿香囊的传统习俗。

香囊是用布料制成的小袋子,里面装着香料等物。

人们将香囊挂在胸前或腰间,以驱蚊避毒、祛病健身。

4. 赛楼台赛楼台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的端午节传统习俗,它与龙舟竞渡有些类似,但是更为困难。

赛楼台的设施是用竹子和木头搭建起来的高台,比龙舟更为高大,往往有五六十米之高。

参赛者需要在高台上跑步,攀爬,甚至还要在高处做出各种危险动作。

三、端午节的文化价值端午节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意义。

首先,端午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有关端午节的所有资料

有关端午节的所有资料

有关端午节的所有资料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举行。

自古以来,端午节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本文将介绍有关端午节的历史、起源、传统习俗和食物,以及现代社会对端午节的庆祝方式。

一、端午节的历史与起源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战国时期,大约在公元前278年。

相传,当时的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因不满楚国内外的腐败和亡国危机,投江自尽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无奈之情。

人们为了纪念屈原的忠诚,避免他的遗体被鱼虾咬食,便划龙舟、敲鼓吹箫驱赶鱼虾,同时投放米饭入江,以防止屈原饿肚子。

从此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都会举行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的活动,以纪念屈原。

二、端午节的传统习俗1. 龙舟竞渡:龙舟竞渡是端午节最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

人们划着装饰华丽的龙舟,在江河湖海中竞渡,同时敲击鼓声、吹奏箫声,增加气氛。

这项竞赛不仅考验队员的力量和协作能力,更展示了龙舟文化的魅力。

2. 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最传统的食物。

它是用粘米粒蒸熟,再用竹叶包裹而成的三角形食品。

粽子的种类繁多,有咸味的,也有甜味的,包括肉粽、豆沙粽、枣泥粽等等。

吃粽子的习俗同样是为了纪念屈原。

3. 穿五色线: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系五色丝线于手腕上或者衣服上。

相传这种丝线能够驱除邪恶和疾病,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

4. 赛百草:一些地方还有集赛百草的活动,人们采集各种草药,制成各种植物书签或者拖鞋,选出最美的草药作为胜出。

这个习俗源于民间迷信,认为使用草药可以驱邪。

5. 佩艾叶和芒种:在端午节,人们还喜欢佩戴艾叶和芒种。

艾叶有驱邪辟邪的作用,芒种表示一年中的第九个节气,预示着五谷丰登和丰收的希望。

三、端午节的传说故事1. 屈原投江:据传说,屈原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他投江以自杀来表达对国家忠诚的情感。

这个传说是端午节的起源之一。

2. 粽子起源:关于粽子的起源,也有着另一个传说。

端午节基本资料

端午节基本资料

端午节基本资料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国家法定假日。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包括吃粽子、赛龙舟等。

以下是关于端午节的一些基本资料。

一、起源和传说端午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40年左右的战国时期。

相传,战国时期的诗人屈原因政治失意,抱石投江,以自己的生命谋求救国的愿望。

为了保护屈原的躯体不被鱼虾吃掉,百姓们在江边撒下了粽子,并划船打鱼,同时敲击鼓乐声音以驱赶鱼虾。

这一天正是农历五月初五,后来就成为了端午节。

二、庆祝习俗1.吃粽子:端午节的主要食品是粽子,粽子是由糯米、红枣、花生、肉类等食材包裹而成的。

不同地区的粽子有各种各样的做法和口味,如北方的咸肉粽和江浙地区的甜粽。

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以及驱邪避疫。

2.赛龙舟:端午节期间,各地都会举行龙舟比赛。

龙舟是一种长条形的木船,航速快,造型独特。

参赛者坐在船上,全力划动长长的桨,争夺冠军。

龙舟比赛是端午节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也是吸引游客的一大景点。

3.悬挂菖蒲和艾草:传统习俗还包括悬挂菖蒲和艾草,这是为了驱除恶鬼和疫病。

菖蒲和艾草有清凉驱邪的作用,人们相信这样做能够保佑自己平安健康。

4.传统舞蹈和表演:在一些地方,人们会举行传统的舞狮、舞龙等表演。

这些表演充满了活力和祝福,能够带来喜庆和吉祥的气氛。

三、地方特色各地对端午节的庆祝方式和习俗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知名的端午节活动:1.乌镇赛龙舟:乌镇是中国著名的水乡古镇之一,每年的端午节,乌镇都会举行大型的赛龙舟比赛。

游客可以欣赏到精彩的龙舟竞赛,感受浓厚的节日气氛。

2.嘉兴嘉峪关大赛龙舟:嘉峪关是古代重要的关隘之一,端午节期间,嘉峪关会举行龙舟比赛。

比赛的舞龙、舞狮等表演形式多样,给游客带来了很多的欢乐。

3.广州恒大龙舟文化节:广州恒大龙舟文化节是中国规模最大的龙舟赛事之一,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赛。

除了龙舟比赛,节日期间还有灯光秀、音乐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四、国际影响端午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深受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喜爱和关注。

端午节节日知识表

端午节节日知识表

端午节节日知识表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传统习俗和庆祝活动。

以下是关于端午节的一些节日知识。

一、起源与意义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是为了迎神驱邪、祈求平安而设立的。

端午节的主要意义是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他是一位忠臣良将,但因为忠言逆耳而被贵族们放逐,最终投江自裁。

人们在端午节为了纪念屈原将粽子投入江中,恶鬼见到粽子就不再骚扰屈原的魂魄。

同时,端午节也是一种驱邪、祈求平安的祭祀活动,人们通过龙舟赛、挂菖蒲、吃粽子等习俗来祈求平安和胜利。

二、驱邪祈福的习俗1.吃粽子:在端午节当天,人们会吃一种以糯米为主料、裹以竹叶或鲁草叶的食品——粽子。

吃粽子有驱邪、辟恶、祈求平安的寓意,也是对屈原忠烈精神的纪念。

2.挂菖蒲:人们会在端午节当天将菖蒲挂在家门口或子女床头,这是为了驱邪、辟瘟疫、祈求平安、智慧和健康。

3.赛龙舟:龙舟是端午节的一大特色,人们会举行龙舟赛,这也是为了迎神驱邪、祈求平安、庆祝丰收等。

龙舟竞赛中,人们竞相划桨、扬旗、吹号,声势浩荡,十分壮观。

4.穿香囊:香囊是一种装香草或风干花等的小袋子,人们希望穿戴香囊能够祈福、辟邪、消灾、求健康等。

三、地方特色1.广西的龙舟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端午节有独特的龙舟节习俗。

人们会在三灵寨码头、平乐古镇、龙胜各村落等地举行龙舟赛和各种庆祝活动,把整个广西的端午节推向了高潮。

2.湖南的火车头:湖南桃源县的端午节习俗是用火车头代替龙舟,进行一场“火车头赛龙舟”的活动。

这种神奇的赛马会非常壮观。

3.江西的萨嘎:江西省的萨嘎节是端午节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人们会在端午节前一天的腊月初四,举行赛龙舟、狮舞、升旗、祈福等活动。

总之,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寓意深刻。

通过传承和弘扬这些习俗,我们不仅能够体味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能够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伟大的传统文化。

有关端午节的所有资料

有关端午节的所有资料

有关端午节的所有资料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庆祝。

它源自于古代中国人民的民间风俗和传说故事,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探索有关端午节的各种资料,包括起源、传统习俗、美食和文化象征等方面。

一、端午节的起源端午节起源于古代的中国,据说最早始于战国时期。

它起初是为了纪念屈原,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

屈原是楚国的一位重要官员,他劝告楚庄王要采取措施来保护国家和平百姓的利益。

但是,由于他的忠诚和坚持原则,屈原最终被权臣谗言所害,被贬斥到边远地区。

在被贬前的最后一天五月初五,屈原绝望地投江自尽。

二、传统习俗1. 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最有趣的传统之一。

人们会划龙舟,在江河湖海中进行竞速比赛。

这个习俗据说起源于人们划船搜寻屈原的遗体,希望能驱散水中的恶鬼,但也有许多其他的传说和背后的意义。

2. 穿五彩丝:人们还会在端午节这天穿戴五彩的丝线,以驱走邪恶的力量。

五彩丝线通常做成手链、腰带或者系在头上,被视为护身符。

3. 饮雄黄酒:雄黄酒是一种具有传统色彩的酒精饮料。

人们相信喝下这种酒可以祛除邪气和疾病,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4. 吃粽子:在端午节,人们也会吃一种名为“粽子”的传统食物。

粽子是用糯米包裹在鲜嫩的竹叶中,蒸制而成。

粽子的馅料因地域不同而有所不同,有肉粽、豆沙粽、枣泥粽等。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和驱逐瘟疫。

三、美食文化端午节的美食文化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除了粽子之外,人们还会吃一些特殊的食物,比如菖蒲蛋、龙须菜和艾草饼等。

这些食物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菖蒲蛋寓意团圆,龙须菜象征长寿,艾草饼则有驱邪的功能。

四、文化象征端午节有大量的文化象征,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五色线”。

人们会将五种不同颜色的线编织成绳,形成一个长长的绳结,象征着平安和幸福。

这些五色线通常由长辈送给晚辈,也常常挂在家门口或者佩戴在身上。

五、端午节的传播和发展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不仅在国内有着广泛的影响,也开始走向国际。

关于端午节的知识大全

关于端午节的知识大全

关于端午节的知识大全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为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五
月节等。

这个节日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当天庆祝。

以下是有关端午节
的知识大全:
一、由来
1.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最初是为了祭祀祖先的。

2. 相传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诗人屈原。

3. 屈原是楚国贤臣,因为受到了朝廷的不公待遇而投江自尽,人们为
了纪念屈原,才有了端午节。

二、庆祝
1. 端午节的主要活动是赛龙舟。

赛龙舟是中国传统水上运动项目之一,起源于古代中国江河较多的地区。

2. 在端午节当天,人们还会吃粽子。

粽子是用糯米和其他配料包裹成
三角锥状的食品,包裹料因地域不同而有所不同。

3. 此外,在端午节还有一项叫做挂艾叶的习俗。

人们用艾叶装饰房屋,还会佩带艾叶香囊。

三、传统文化
1. 端午节的传统文化包括舞狮、舞龙、写春联等活动。

2. 在端午节当天,传统的习俗还包括涂雄黄水和五色线、吃雄黄酒和一些具有驱邪功能的食品等。

3. 除了中国,一些东亚国家如日本、韩国和越南也有庆祝端午节的传统。

四、现代变化
1.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端午节的庆祝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例如,赛龙舟比赛被带到了国际水上运动舞台上。

2. 在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推动下,很多人开始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文化风俗传承,以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

五、结语
端午节虽然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但其内涵和意义是普世的。

它激发了人们对于乡土的向往和对于追求自由和正义的呼声。

随着时间推移,端午节也将成为展现中华文化魅力的窗口。

端午节的资料4篇

端午节的资料4篇

端午节的资料4篇端午节的资料篇1:端午节简介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也称端五,端阳。

此外,端午节还有很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

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加上很多故事传奇,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颜色的活动渐已消逝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

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进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

以上各说,各本其源。

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进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

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化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非常盛行的隆重节日。

端午节的资料篇2:端午节作文素材_1500字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

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

端午节的资料

端午节的资料

端午节的资料端午节的资料(精选14篇)端午节的资料1端午节之所以又叫做浴兰节,民间主要的说法是因为在古代,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为防止生病,古人就在此时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如汉代典籍《大戴礼》中就说:“午日以兰汤沐浴”,而《荆楚岁时记》中也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古人对于五月初五的端午洗浴是十分重视的,兰是一种香草,生山野间,其叶煮汤可以治风,故古人夏初采兰成风。

《诗经·镶清》就是一首采兰诗。

青年们在采兰时,相会于水边,谈情说爱。

诗句中“士与女,方秉兰兮”中的“兰”便是“兰”。

人们将兰采来,回家煮汤,用以洗身。

梁武帝《忏悔诗》说:“兰汤浴身垢,忏悔净心灵。

”我国宋代,每到端午时皇帝还要把朝臣召来,命于宫内洗浴兰汤。

大文豪苏轼有诗为证:“喜辰共喜沐兰汤,毒诊何须采艾镶。

但得奉夔调鼎鼐,自然灾授变休祥。

”从诗中看,苏轼对“采艾镶灾”的做法并不赞成,因为这是迷信,但他对“沐兰汤”却深以为喜,认为这是医治皮肤病等症的科学做法。

而在其他朝代,诗词曲中也多有描写女子端午沐浴的作品,这些都反映了兰汤浴的习俗,如元代张可久《重午席间》的开头即写道:“浴兰芳荆楚风流,艾掩门眉,符映钗头。

”当女子浴罢,全身香洁,再参加节日的宴席,的确令人感到神爽。

端午节的资料2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

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

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衰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

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人们纷纷拿出家中的粽子、鸡蛋投入江中,让鱼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

还有郎中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

端午节的资料

端午节的资料

端午节的资料端午节,又称龙舟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下面,我们将介绍端午节的起源、传统活动以及不同地区的庆祝方式。

一、起源传说端午节的起源有多个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于屈原的传说。

相传,屈原是春秋时期的楚国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忠于国家,劝谏君主,但却遭到陷害。

屈原投江自尽,人们伤心欲绝,纷纷将米团投入江中以示哀悼,还有的划船捞救,但都无济于事。

为了避免屈原的尸体被鱼虾撕咬,人们还用粽叶包裹米团,放入江中以喂饱水中生物。

这就是包粽子和划龙舟的起源。

后来,端午节逐渐形成了划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习俗。

二、传统活动1. 划龙舟端午节最典型的活动之一就是划龙舟。

龙舟是一种特殊的船只,形状如龙,以纪念人们划船捞救屈原的举动。

比赛时,选手们分成几个队伍,各自划着龙舟竞渡。

队员们齐心协力,以最快的速度划行,同时要保持统一的节奏,以确保船只的平衡,取得胜利。

观赛者则会在江岸上欢呼助威,为选手们加油打气。

2. 吃粽子在端午节,吃粽子几乎成了不可或缺的传统习俗。

粽子是一种以糯米为主要原料,再加入各种馅料并用粽叶包裹而成的食品。

粽子形状多样,可以是几何形状或者独特的长条形。

常见的馅料有红豆沙、豆沙、肉类等。

吃粽子除了象征着对屈原的纪念,也寓意着辟邪驱瘟、平安健康。

3. 挂艾草端午节还有一个传统习俗是挂艾草。

人们将艾草捆成束,悬挂在门前、窗户或护身符上。

艾草有驱邪消瘟的作用,人们相信它可以驱除疾病和恶灵,保护家人的平安。

此外,还有一种习俗是用艾叶在额头、颈部等处轻轻拍打,以驱走瘟疫和灾祸。

三、地区庆祝方式端午节在中国各地的庆祝方式有所不同,下面列举几个典型的地区庆祝方式:1. 龙舟竞渡:广东、福建、江西等地会举行大规模的龙舟竞渡比赛,吸引了大批观众前来观看。

2. 赛龙船:在湖北、湖南等地,人们除了划龙舟外,还会举行赛龙船的活动。

不同的队伍利用龙船竞争速度和技巧,争夺胜利。

端午节资料(可打印)

端午节资料(可打印)

端午节资料(可打印)
端午节资料(可打印)
节日背景
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或重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人们以庆祝和纪念屈原的节日。

屈原是中
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在战国时期投江自尽,被人们视为中国
文化的象征之一。

俗和传统
1. 赛龙舟:端午节的一大特色是赛龙舟比赛。

人们划龙舟在江
河湖海中比拼,以庆祝屈原的死亡和避免恶运。

2. 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美食。

它是由糯米和其他
配料包裹在竹叶中蒸煮而成的。

粽子有多种口味,如咸味、甜味和
豆沙味。

3. 悬挂艾草和菖蒲:为了驱除邪气和恶鬼,人们会在家中悬挂
艾草和菖蒲叶。

4. 穿五彩线:人们会在节日期间穿五彩线,以祈求好运和祝福。

5. 赏艾叶:人们相信艾叶有驱邪的功效,因此会在端午节赏艾叶。

相关故事
1. 屈原投江:屈原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和诗人,由于受到贪官
污吏的陷害,他被迫投江自尽。

人们为了纪念他,于每年五月初五
划龙舟和吃粽子。

2. 白蛇传: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该故事也与端午
节有关。

故事讲述了一个白蛇和许仙的爱情故事,他们经历了许多
风雨和考验,最终得到了幸福。

总结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节日之一,人们通过赛龙舟、
吃粽子等习俗庆祝这一节日。

它不仅具有文化意义,也是人们团聚、交流情感的时刻。

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们应当传承和弘扬这一传统,与家人朋友一起度过一个愉快的节日。

端午节的资料(15篇)

端午节的资料(15篇)

七说认为在《道书》中载有五月初五是为祭祀先祖日。
八说是据《会稽典录》一书记载,端午是为纪念寻父投 江而死的曹娥。
九说认为端午起源于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其时仲 夏之日,万物方盛,夏至日,阴气荫生,恐物不懋,故在五 月初五以五色印为门户饰,以惩恶气。
十说是民间有一传说认为,端午源于湖北沔阳沙湖曾有 四位豪杰专门劫富济贫,后遭当地官兵突袭围困而于五月初 五投江而亡。当地民众万分悲哀,将这一天定为端午,以示 悼念。
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 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 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 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 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 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 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 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 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 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钟馗捉鬼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 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 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 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
在上述这些传说中,纪念屈原成了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 屈原是为国家而死,他的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加上其刚正 不阿的人格力量及其诗作的深远影响,秦汉以后由楚地逐渐 传遍神州,为人们所认同并相沿迄今。
(一)解读端午起源诸说 我国夏季中最重要的节日当推“端午”。 端午何时起源?长期以来聚讼纷纭,至今仍在争论不休。 倘若我们把思维准星对准端午,在浩繁的文献堆中梳理节日 的尘封记忆,就会发现关注端午探其源流的学者颇多,且代 不乏人。 (二)古代学者学说 端午早已走进学者书斋,古人对端午论述影响较大的学 说有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节资料大全
文介绍端午节相关资料,包括端午节来历资料、端午节十说资料、端午节
叫法资料、端午节风俗资料、端午节诗词资料
端午节来历资料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夏季最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

端午节的缘起
和许多节俗活动均与夏令有关,且与夏至时间相邻,故称为夏节。

晋代周处《风
土记》就说过:“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


从字面上来讲,端午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

端,古
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

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说:“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
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

”古人纪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顺
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而午时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

午,古人与“五”通用,故端午、端五同义。

还有一种说法,因唐太宗的生日是八月
初五日,为了避讳,改五为午,从此,端午之称更加普遍。

又因其月日数相同,
人们又称端午节为“重五节”或“重午节”。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
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
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
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
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
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

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

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
勾践请和,夫差许之。

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
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

子胥本为忠良,
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
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
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1234下一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