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连热 防暑防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秋连热防暑防燥
处暑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节气词典:
每年的8月23日前后,视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策划/数据新闻小组嵇沈玲
本版图片/广州日报记者陈忧子、苏俊杰
处暑养生
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
广州日报讯明天进入“处暑”,但地处华南的广州,暑热天气还会延长一段时间。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副主任中医师邓聪表示,民间有“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的说法,夏秋连热更应引起人们的关注,需更加注意防
暑降温,尤其注意防止暑湿、湿热之邪侵袭机体,另一方面也要开始预防秋乏、秋燥。
防病
邓聪介绍,中医将这段时期称之为“长夏”,认为“长夏主湿,脾主长夏”。处暑时节,天气余热未消,人们喜食生冷瓜果、冰冻饮料,容易产生湿邪、损伤脾阳,出现胃痛、腹痛、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同时,脾胃吸收消化功能受损,会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为冬天的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复发种下病根。
此外,邓聪告诉记者,“秋燥症”以“肺燥”多见,全身多处都会受影响。肺脏受伤,多有咳嗽,“秋咳”常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粘难咯,又称“燥咳”;鼻干燥或鼻出血在立秋之后尤为常见;喉、咽分别是肺之门户和肺之通道,秋燥易导致咽干、口燥、音哑等不适。肺燥下移大肠,则会发生肠燥便秘。因此,随着逐渐进入秋季,处暑应提早做好防燥措施,以防止“秋燥症”发生,如适当增多饮水,多吃润燥滋阴的食材等。
起居
这个时期还要预防“秋乏”。“秋乏”是对盛夏季节人体超常消耗补偿的保护性反应,是机体内外环境进入新的平衡的过渡现象。适当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可有效驱除“秋乏”。人们应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每天应比夏季多睡1个小时。
同时,通过午睡可弥补夜晚睡眠不足,有利于缓解“秋乏”。午睡对于老年人而言尤为重要,因为老年人气血阴阳俱亏,易出现昼不精、夜不寐的少寐现象。
运动方面,可选择爬山、健身操、散步、太极拳等运动方式进行锻炼,以排除夏季郁积在体内的湿热。运动量和时间与夏季相比可适当增加,但要注意强度不可过大,避免大量汗出而损伤阳气。
饮食
邓聪指出,处暑饮食要重视健脾、润肺,适当多吃咸味、酸味的食物,如橘子、柠檬、葡萄、苹果、石榴、杨梅、柚子等,少吃辛辣食物。
燥邪易灼伤肺津,因此宜多食具有清热生津、养阴润肺作用的食物,如秋梨、甘蔗、荸荠、芝麻、粳米、蜂蜜、柿子、银耳等。如果早晨起来感觉口干、咽干,可适当喝点淡盐水或者蜂蜜水。
另外,由于暑热之气还未尽消,故仍需适当食用防暑降温之品,如赤小豆、扁豆、绿豆、豆腐、芦笋、苦瓜、冬瓜等,以消暑敛汗、健脾开胃。
处暑气候
处暑节气感觉更热
广州日报讯处暑节气是个带“暑”字的节气,看上去好像很热的样子,实际上这个排在立秋后面的节气,已经开始有
淡淡的秋意。当然,这是在我国北方地区,在广州,处暑节气仍然很热,有的人甚至会感觉到比前面一段时间还要热。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即将过去的“立秋”节气,广东大部天气炎热。广州的气温与常年接近,从季节上说无疑还处于炎热的盛夏。但降水量明显偏多,到目前已达240毫米,比常年多出一倍。“处暑”,顾名思义是炎热的夏天将过去,暑气到此为止了。尽管这时候气温还比较高,但是我国大范围的平均气温已经比大暑节气下降大约2到3℃,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所以,处暑带有“去暑”的意思。然而对岭南的广东来说,常年处暑节气期间依然是炎热的盛夏季节,降水量与立秋节气不相上下,平均120毫米左右,但时空分布很不均匀。节气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只是略比立秋节气低,分别为℃和℃。
在广东,由于纬度低,个别年份还可能出现“秋老虎”高温天气。在广州,向南的阳台和房间又开始被阳光照射,令人感觉到好像比前两个节气还要热。
处暑民俗
处暑迎秋到热闹摆中元
广州日报讯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在广州车陂村的梁氏祠堂,有着“摆中元”的习俗。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
时节。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指处暑季节天上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适合”出游迎秋”。
今年处暑在农历七月初十,再过五天便是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布施活动。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在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
而在车陂村梁氏祠堂,“摆中元”则是热闹盛事,村民于祠堂中设贡案,挂起了三件象征天官、地官、水官的“三官衣”,摆满了牌坊、荷灯、纸花、蜡人等精致的手工艺品,族人返乡省亲,围坐吃一顿“中元饭”。
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晓春教授表示,“摆中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对掌管着天气、收成和旱涝的神灵进行供奉,体现了劳动人民对风调雨顺的美好祝愿。处暑赏玩
南岭生态复还能看水鹿
广州日报讯记者日前跟随省林业厅走访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了解到,历经8年的修复,在xx年那场罕见的冰雪灾害中几乎遭受灭顶之灾的南岭生态已经恢复了八成。马上就是登临广东最高峰石坑崆的最佳时节了,小黄山那一片独有的广东松群落依然郁郁葱葱。
来自华南植物园的专家陈红锋说,在南岭保护区发现了
近10个植物新种,广东新分布植物16种。华南植物园专家以“南岭”为前缀命名了多数新发现物种,比如南岭叠鞘兰、南岭头蕊兰、南岭凤仙花、南岭姜、南岭堇菜、南岭石杉、南岭舌唇兰等。
记者登上南岭的广东最高峰石坑崆,看见保护站旁的小卖铺中挂着水鹿的标本。村民告诉记者,这种大型的吃草动物很常见,进场开车上山就能在河边遇到。卢学理告诉记者,甚至有村民向调查队员吐槽,称水鹿糟蹋了自家稻田,造成损失,这在以前很罕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