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的主要传染源有哪些
鼠疫防治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鼠疫防治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鼠疫防治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关于鼠疫下列概念正确的是()A.是甲类传染病,在我国已经消灭B.是甲类传染病,城镇在诊断后6小时之内报告C.鼠疫为非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D.是乙类传染病,但应按甲类处理E.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2、鼠疫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消化道传播B.经鼠蚤传播C.经血传播D.间接接触传播E.苍蝇、蟑螂等媒介传播3、人间鼠疫的主要传染源是()A.鼠类和其他动物B.鼠类和肺鼠疫病人C.鼠类和腺鼠疫病人D.啮齿类动物和猪E.啮齿类动物和禽类4、鼠疫分型中病死率极高、最严重的临床类型是()A.肺鼠疫B.腺鼠疫C.败血症型鼠疫D.肠鼠疫E.肾鼠疫5、治疗鼠疫的首选抗菌药物是()A.青霉素B.链霉素C.氯霉素D.磺胺嘧啶6、对鼠疫或疑似鼠疫的患者,只要标本量许可,首先要做哪项检查()A.尿培养B.血培养C.粪培养D.反向血凝试验7、发现鼠疫疑似病例后,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报道的时限为()A.城市2小时内,农村4小时内B.城市4小时内,农村6小时内C.城市6小时内,农村12小时内D.城市12小时内,农村24小时内E.均为2小时内8、对鼠疫患者的隔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对鼠疫病人或疑似鼠疫病人都要采取严密隔离措施B.在9天内与鼠疫患者同室工作和生活的人也应该隔离C.凡已经确诊的各型鼠疫患者可在一室隔离D.以鼠疫病人的住宅为中心,划定隔离圈进行隔离9、腺鼠疫淋巴结病变的特点为()A.淋巴结肿大,但不疼痛B.淋巴结肿大,剧烈疼痛,但与周围组织不粘连C.淋巴结肿大,剧烈疼痛,与周围组织粘连,但不破溃D.淋巴结肿大,剧烈疼痛,与周围组织粘连,1周后很快化脓破溃。
鼠疫培训讲义资料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二十二 分。
医疗救治
▪ 鼠疫病人如不及时治疗,容易死亡,尤其是肺鼠疫和鼠疫败血症死亡 率几乎100%。若抢救及时,方法得当,大部分患者能够治愈,并且 不留后遗症。因此,对鼠疫病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 义。
(2)斑疹伤寒:斑疹伤寒病人化验检查初期血中可分离出立克 次体,外斐氏试验OX19、OX2,均呈阳性反应。而败血型 鼠疫可从血培养出鼠疫菌或间接血凝阳性 。
(3)伤寒:伤寒患者血液可培养出伤寒杆菌,血清学检查肥达氏反 应阳性。而鼠疫血液中可检出鼠疫菌,间接血凝试验阳性。
(4)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凝集反应及变态反应阳性。鼠疫血中可 检出鼠疫菌。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鼠疫为甲类传染
病。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二十二分。
流行史
第一次大流行:公元6世纪,起源中东,持续 50~60年,死亡1亿人。
第二次大流行:14世纪,起源克里米亚半岛 , 持续300年,欧洲死亡2500万人,亚洲3700万, 史称“黑死病学阶段。
人群对鼠疫的易感性:人群不分种族、性别、年龄对 鼠疫普遍易感。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二十二分。
媒介
▪ 鼠疫的传播媒介为蚤类,但并非全部已知蚤 种都起媒介作用。即使有媒介作用的蚤类, 其传播鼠疫的能力也不尽相同。迄今我国已 知蚤类583余种,有51种(亚种)可自然感染 鼠疫菌,其中主要媒介蚤14种(亚种)。
▪ 对各型鼠疫的特效治疗一般以链霉素为首选,其次是广谱抗生 素,磺胺类药物作为辅助治疗或预防性投药。
▪ 腺鼠疫的治疗:成人第1日用量为2~3克肌注,首次注射1g,以后 每4~6小时注射0.5g,直到体温下降。一般退热后继续给药3天, 每日1~2g,分2~4次注射。腺肿局部对症治疗。
鼠疫预防知识
鼠疫预防知识1、鼠疫是主要在小动物啮齿动物及其跳蚤中间传播的一种动物源性疾病;病原体为鼠疫耶尔森菌,该菌也可通过受感染跳蚤的咬伤、直接接触、吸入和吃入传染物吃入的情况极少有在动物与人之间传播;鼠疫是人类的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中的甲类传染病,如果不给予及时有效治疗,病死率为30%-60%;2、通过空气感染了鼠疫菌后可能在1-6天内发病;3、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1鼠疫的传染源:主要是鼠类和其它啮齿类动物,根据调查结果,青藏高原最主要最多见的是牧区草原上数量很多的旱獭,其他还有狐狸、狗、猫、猞猁、黄羊、藏系绵羊及多种鼠类等,这些动物能把鼠疫传染给人;人间鼠疫的重要传染源是肺鼠疫病人;2鼠疫的传播途径:人感染鼠疫的主要途径有三种:一是接触患有鼠疫的动物,如剥皮、煮食等;二是被带有鼠疫菌的跳蚤叮咬;三是肺鼠疫病人传播;3人群易感性:人群对鼠疫耶尔森菌普遍易感;预防接种使易感性降低,患病后有持久免疫力;4、受感染者通常在3-7天潜伏期之后,开始出现“流感样”症状;患者通常表现为发烧、虚弱,迅速并发肺炎而出现呼吸短促、胸闷、咳嗽,有时咯出血痰或稀薄泡沫;也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和腹痛;如果不及早治疗,肺鼠疫通常导致呼吸衰竭、休克和猝死;视传染途径而定,临床鼠疫感染通常表现为三种类型:腺鼠疫、败血性鼠疫和肺鼠疫;1腺鼠疫的主要症状:腺鼠疫是由传染性跳蚤咬伤造成的最常见的鼠疫类型,是鼠疫临床上最多见的病型;鼠疫菌通过咬伤部位进入皮肤并通过淋巴系统到达最近的淋巴结;由于鼠疫菌将在此处大量繁殖,淋巴结因此变得红肿;肿胀的淋巴结被称为“腹股沟淋巴结炎”,剧烈疼痛,非常痛苦,并且会在感染晚期作为开放性溃疡化脓;2肺鼠疫的主要症状:肺鼠疫是鼠疫的最致命和极少见的类型;通常肺鼠疫是由最初腺鼠疫晚期感染的继发性传播引起的;原发性肺鼠疫是由吸入烟雾状传染性飞沫造成的,并可在没有跳蚤或动物卷入的情况下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未经治疗的肺鼠疫具有极高的病死率; 3败血型鼠疫的主要症状:败血性鼠疫在感染直接通过血流传播时发生,但无“腹股沟淋巴结炎”的迹象;也是临床上最严重的病型之一,病人有极度明显的全身反应,...5、不同;鼠疫病菌引发两种类型的鼠疫;但是,二者传播途径不同,症状也不同;肺鼠疫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而腺鼠疫则不能;肺鼠疫影响肺部,人通过吸入空气中的细菌而感染,而腺鼠疫则因受到被感染跳蚤咬伤或皮肤伤口接触受染物所致;如果腺鼠疫不接受治疗,细菌会通过血液传播而感染肺部,引起现发性肺鼠疫;6、鼠疫病菌感染肺部引发肺鼠疫;它是通过感染者或动物咳嗽或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而传播的;通常与患者或被感染动物直接的近距离接触2米以内后发生;如果没有医治,腺鼠疫或败血性鼠疫患者体内的细菌扩散到肺部后,也可能引发肺鼠疫;7、鼠疫在世界历史上曾有多次大流行,死者以千万计,我国在解放前也曾发生多次流行,病死率极高;1992年全世界报告发生人间鼠疫的有巴西、中国、马达加斯加、蒙古、缅甸、秘鲁、美国、越南及扎伊尔等9个国家,共1582例,病人大多集中在非洲,病死率为8.7%;我国29例,集中在西双版纳;截止2003年,中国证实的鼠疫疫源地分布在19个省自治区、278县市、区,动物鼠疫不断;人间鼠疫由1985年二个省区青海、西藏扩大至云南、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六个省区;1994年毗邻的印度暴发鼠疫693例;我国防治鼠疫的工作仍非常重要;8、1流行情况:疫源地空间分布广、面积大;染疫动物和昆虫种类多;动物间鼠疫流行点多、持续时间长、年季变化不明显;人间鼠疫流行,常发生于动物间鼠疫之后;对于鼠疫,国家都有标准的公共卫生响应机制,可以随时控制;2季节性:人间鼠疫多发生在夏秋季,这与鼠类繁殖活动有关;3职业性:人间鼠疫首发病例常与职业有关,如狩猎者等;首发病例即本次疫情第一个发病的人;9、可以;与被感染者有过密切接触后,如果在接触后7天内开始接受治疗,可以大大减少发病的可能性;治疗包括至少服用7天的抗生素;如怀疑自己感染了肺鼠疫,应寻医诊治;10、可以;根据治疗专家的意见,如诊断为鼠疫疑似病例,患者应住院并进行医学隔离;同时,进行化验测试,包括鼠疫菌的血液培养及淋巴腺、血液和唾液样本的显微观测;取样完毕后,应尽早抗生素治疗;为了预防高死亡率的危险,应在首次出现症状后24小时内服用抗生素;有几种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和预防鼠疫;在应对生物恐怖袭击时的早期,可能要对生物战剂鼠疫菌进行试验,以确定哪种抗生素对于所使用的某种具体生物战剂最有效;密切接触过鼠疫患者尤其是肺鼠疫患者的人员应进行诊断、医学隔离和评价;11、治疗鼠疫的特效药物是链霉素、其他氨基甙类抗菌素如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也有较好的疗效,磺胺类药物对鼠疫有一定的疗效,常用于鼠疫的辅助治疗和预防性投药,常用的有磺胺嘧啶SD、复方新诺明片、增效联磺片等;治疗中选用两种以上药物联合用药进行治疗可提高疗效;12、治疗原则可归纳为四句话:消毒隔离、防止传播;及时治疗、减少死亡;正确用药、提高疗效;精心护理、促进健康;鼠疫病人如不及时治疗,容易死亡,尤其是肺鼠疫和鼠疫败血症病死率为30%-60%;若及时抢救,方法得当,注意血压变化,防止休克,绝大多数病人能够治愈;因此,对鼠疫病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3、快速诊断和治疗对于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极其重要;如果得到及时诊断,有效的治疗方法几乎可使所有鼠疫患者得到治愈;这些方法包括服用抗菌素和采用支持性疗法;14、对与鼠疫患者密切接触时间在9天内的人,要进行健康隔离即所说的“留验”;如已去外地,应当通报追踪,就地隔离留验,每日测体温2次;用磺胺类或广谱抗菌素进行预防性服药,诊察病人及解剖尸体参加者也必须事先服用;15、报自毙旱獭及其它原因不明的病死动物;报诊断不明的高烧、腺肿、咯血病人;报诊断不明的急死病人;16、不剥食旱獭和其它原因不明的病死动物,不接触鼠疫病人及疑似病人;不在旱獭洞周围坐卧休息,以防跳蚤叮咬;不到鼠疫病人或疑似病人家中探视、护理或吊丧;17、鼠疫疫苗曾经得到广泛使用,但未证实它是一种可有效预防鼠疫的做法;在暴发情况下不建议将疫苗用于直接保护;疫苗注射只建议用于有极高危的人员,例如实验室人员或在疫区工作的人员;到有鼠疫发生的国家旅游的人士通常都没有必要接受注射,除非他们接触鼠疫的机会非常高;就算如此,他们服用一个短暂的抗生素四环素或多西环素预防药物疗程是较为上算的;18、预防措施的目标是使民众了解动物源性鼠疫活跃的地区并在鼠疫流行地区采取预防措施以防止跳蚤咬伤和处理尸体;民众应避免直接接触传染性组织或接触肺鼠疫患者;19、1立即就医诊治:为预防疾病,肺鼠疫感染者必须立即接受抗生素治疗;如果感染后发病,应在首次出现症状后24小时内服用抗生素,以减少死亡的危险性;2报告:立即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以便立即开始调查和控制疫情;3如怀疑是生物恐怖袭击,卫生部门将通知有关部门,国家将迅速应对;20、直接和密切接触肺鼠疫患者,应当佩戴一次性外科医生用口罩;患者应隔离,并在抗生素治疗的至少48小时内进行医学隔离;接触过传染性患者后,立即接受抗生素治疗可以预防发病;21、耶尔森菌容易被阳光或干燥条件所杀灭;即使如此,这种细菌最长可以存活一小时,具体视情况而定;22、1在人类病例暴露的地区查明最可能的感染源,通常寻找有大量小动物相继死亡的群集地区;采取相应的卫生和控制措施以终止暴露源;2确保向卫生工作者传播关于鼠疫疫区、鼠疫临床特征和病例定义的信息;3核实是否已对患者进行适当抗菌素治疗并且疫区有足够的抗菌素用以治疗后续病例;4隔离肺鼠疫患者;5获得标本进行实验室确认;23、鼠疫的诊断和确认需要实验室检测;恢复和鉴定来自患者样本的鼠疫菌培养对于确认是必需的;根据鼠疫的表现形式:腹股沟淋巴结炎样本、血液和痰是用于快速检测和培养的最适宜的标本;可对感染初期和晚期采集的血清进行检查以确认感染;快速纤维素试纸试验已可供现场使用,迅速筛查患者的鼠疫菌抗原;应采集标本并将其送往实验室进行鼠疫检测;24、1开展调查以查明在该地区鼠疫的地方性动物病周期中涉及的动物和蚤类物种并制定一项环境管理规划以限制其潜在传播; 2对动物源性疾病疫源地的积极长期监测和快速应对以便在兽疫流行暴发期间减少接触,以便在减少人类鼠疫方面取得成功; 3国家已建立了鼠疫检测网络,可以在第一时间迅速应对和控制疫情;25、全国公共卫生机构储备了大量药物供遭遇生物恐怖袭击时使用;这些药物可以在12小时内运送到境内的任何地点;。
卫生院鼠疫防控知识培训
卫生院鼠疫防控知识培训一、什么是鼠疫,鼠疫有哪些危害?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通常在啮齿动物之间流行,偶尔能引起人间流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
鼠疫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传播迅速。
特别是败血性鼠疫和肺鼠疫,如果不加治疗,病死率为30%-100%。
鼠疫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6天,但个别病例可达8-9天。
二、鼠疫的传播1.传染源:为感染动物和肺鼠疫患者,宿主动物常见有啮齿类动物和野生食肉动物,如灰旱獭、红旱獭、喜马拉雅旱獭和长尾黄鼠等。
2.传播途径(1)蚤叮咬的传播方式为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或剥取染疫旱獭皮或剥食其它染疫动物,此类传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
(2)人-人传播方式,即健康者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经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种方式感染的主要为肺鼠疫。
3.易感人群:人对鼠疫普遍易感。
疫区从事野外工作的人或猎杀、剥食旱獭的猎人、牧民接触染疫动物可能性大,感染的可能性高于一般人群。
三、临床表现主要的临床类型包括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其他类型鼠疫如皮肤鼠疫、肠鼠疫、扁桃体鼠疫等型比较少见。
(1)腺鼠疫:临床表现主要是高热、畏寒、伴恶心呕吐、头痛及四肢痛、颜面潮红、结膜充血、皮肤黏膜出血点等。
多表现为腹股沟淋巴结、腋下淋巴结和颈部淋巴结肿大,且发展迅速,多为单侧,一周后淋巴结很快化脓破溃。
(2)肺鼠疫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起病急,畏寒高热、头痛胸痛、呼吸急促、嘴唇发紫、咳嗽、咳黏液或血性泡沫痰,常因心力衰竭、出血、休克而死亡。
(3)败血症鼠疫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高热寒战、神志不清、昏迷,进而发生感染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广泛皮肤出血和坏死等。
四、鼠疫预防治疗及时的抗生素治疗可降低鼠疫的病死率。
日常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减少人被感染的蚤叮咬或者尽量减少暴露于肺鼠疫病人的可能性。
(1)避免到疫区旅游或活动,避免接触啮齿动物(如:鼠类、旱獭);(2)避免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与可能感染肺鼠疫的病人接触时,尽量和病人保持1米以上的接触距离,并带口罩,勤洗手;(3)采取必要的防跳蚤叮咬措施,使用驱虫制剂,常用驱蚊剂一般都可以驱赶跳蚤;(4)如果曾去过疫区,应持续2周自测体温,如果突然出现发热、寒战、淋巴结疼痛、咳嗽、咳血或出血等任一症状,应当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疫区旅行史,早期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
鼠疫防病知识培训资料
01
02
03
传染源
主要是鼠类和其他啮齿动 物,如旱獭等。
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鼠疫耶尔森氏菌普 遍易感,病后可获得持久 免疫力。
地理分布
鼠疫主要分布在亚洲、非 洲和美洲的某些地区,我 国也是鼠疫的自然疫源地 之一。
鼠疫的流行病学特征
季节分布:鼠疫的发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多与鼠类繁殖和活动有关,一般春夏 季为高发季节。
定期使用安全有效的灭鼠剂进行灭鼠,降 低鼠类密度,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食品安全管理
疫苗接种
储存食品时要确保食品不被鼠类污染,避 免食用被鼠类啃咬过的食物,预防鼠疫通 过食物链传播。
根据当地疫情和医生建议,接种鼠疫疫苗 ,提高个体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鼠疫的疫情报告和处置
疫情报告
发现疑似鼠疫病例时,应立即向 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提 供详细病情和接触史,以便专业
鼠疫的康复和随访管理
康复治疗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可开展康复治疗, 包括康复训练、理疗、中医中药等,以 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减少后遗症。
VS
随访管理
对于康复出院的患者,应建立随访档案, 定期进行复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可 能出现的复发或后遗症。同时,加强健康 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05
挑战分析
分析未来鼠疫防控工作可能面临的 挑战,如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改变 、国际交流增多等因素对鼠疫传播
的影响。
A
B
C
D
公众参与
强调公众在鼠疫防控中的重要作用,提出 加强公众教育、提高防控意识等方面的建 议。
跨界合作
讨论如何加强跨部门、跨领域、跨国界的 合作,共同应对全球范围内的鼠疫威胁。
06
鼠疫诊疗方案(2023年版)
附件1鼠疫诊疗方案(2023年版)鼠疫(Plague)是由鼠疫耶尔森菌(Yersinia pestis)感染引起的,在啮齿动物等宿主动物间流行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蚤叮咬及其他途径(直接接触传播、呼吸道传播等)传播给人类,造成人间鼠疫。
鼠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
为做到对鼠疫病例的早发现、早治疗,减少重症与死亡,在2011年《鼠疫诊疗方案(试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诊疗经验,制定本诊疗方案。
一、病原学鼠疫的病原菌为鼠疫耶尔森菌(以下简称鼠疫菌),属于肠杆菌科、耶尔森菌属。
在光学显微镜下为革兰染色阴性、两端钝圆、两极浓染的短小杆菌,菌体长约1~3μm,宽0.5~0.8μm,有荚膜,无鞭毛,无芽孢。
鼠疫菌基因组由一条环状染色体(约4.6Mb,G+C%约47.6mol%)和至少3个质粒pPCP1(pPst,约9.5kb)、pCD1(pYV,约70kb)和pMT1(pFra,约100kb)组成,含有4000多个编码序列(CDS)和100~140个插入序列,在致病上起到关键作用。
其中,pPCP1编码外膜蛋白纤溶酶原激活物(Pla,plasminogen activator),可干扰血液凝固和补体激活,以增强鼠疫菌株的毒力。
pCD1编码一系列Yops和Ⅲ型分泌系统(T3SS),T3SS将Yops输送到宿主细胞内,在感染过程中抗吞噬和诱导巨噬细胞凋亡,促进感染早期的免疫逃逸。
pMT1编码合成F1抗原和鼠毒素,可增强对单核细胞的抗吞噬能力。
鼠疫菌的脂多糖缺乏O侧链,即缺乏O抗原,因此鼠疫菌没有血清分型。
与其他细菌的荚膜为多糖不同,鼠疫菌的荚膜成分为糖基化蛋白,是鼠疫菌的主要表面抗原,被称为F1抗原。
我国学者依据鼠疫菌生化反应、生态学特征等,将我国的鼠疫菌分为17个生态型。
鼠疫菌在4~40℃都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8~30℃,最适pH值为6.9~7.1,对紫外线、高温和常用化学消毒剂敏感。
鼠疫的流行特点是什么
鼠疫的流行特点是什么
鼠疫的出现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在世界历史上,鼠疫曾发生三次大流行,死亡人数数以千万计。
那么鼠疫的流行特点是什么?
鼠疫的流行特点主要有以下这些:
(一)传染源
主要为鼠类和其他野生啮齿动物,其中以黄鼠属、旱獭属等尤为重要,借鼠蚤传播。
肺鼠疫患者是人传人的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人鼠疫流行前每先有鼠间鼠疫流行,一般先由野鼠传家鼠。
家鼠死亡后鼠蚤另觅宿主。
鼠蚤吮吸病鼠血液后,病原菌在蚤前胃大量繁殖而发生壅塞,受染蚤再附人体吸血时,除散布含病菌的粪便于皮肤外,含菌血栓常因反流而侵入人体内。
蚤粪中的病菌偶也可被擦入
创口而使人受染,当人将蚤打扁压碎时,蚤体内病菌也可经创口进入人体。
此种“鼠-蚤-人”是人鼠疫(腺型)的主要传播方式。
腺鼠疫可并发败血症而导致肺鼠疫,患者痰中的鼠疫杆菌可借飞沫或气溶胶以“人-人”的方式传播,造成人鼠疫的大流行。
此外,直接接触患者的痰、脓液,病兽的皮、血、肉,吸入染菌尘土、以口嚼蚤、进食未煮熟野生啮齿动物等,也有感染患病的机会。
最近研究发现,本病有由蜱类传播的可能性。
(三)易感者
人群对鼠疫普遍易感,预防接种使易感性降低,患病后有持久免疫力。
流行季节与鼠类活动(黄鼠与旱獭能带菌冬眠)和鼠蚤繁殖有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南方多始于春而终于夏,北方则多起于夏秋而延及冬季。
肺鼠疫以冬季为多。
鼠疫多由疫区籍交通工具向外传播,形成外源性鼠疫,引起流行、大流行。
鼠疫健康教育小知识
鼠疫健康教育小知识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传播媒介为蚤子。
为了预防鼠疫的发生,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健康教育小知识:
1. 防蚤措施:避免与有鼠类寄生的地方接触,定期清理居住环境,保持清洁卫生,杜绝蚤子的滋生。
2.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澡,保持身体清洁,特别是注意清洁蚤子叮咬部位。
3. 饮食卫生: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并确保食物充分加热煮熟,避免食用有鼠类接触过的食物,以预防病菌感染。
4. 注意家居环境:保持室内清洁,用密封袋装储存食物,垃圾要及时处理,避免吸引鼠类进入室内。
5. 注意与其他动物的接触:避免与野生鼠类、鼠类寄生动物接触,减少感染的风险。
6. 早期症状:了解鼠疫的早期症状,如高热、头痛、寒战、肌肉酸痛等,一旦出现类似症状,要及时就医。
7. 接种疫苗:对于高风险群体,如疫区居民、从事鼠类控制工作的人员,接种鼠疫疫苗可提供一定的保护。
8. 小心捡拾动物尸体:减少捡拾野生动物尸体的行为,因为它们可能是鼠疫菌的携带者。
9. 鼠疫传染源处理:在出现鼠疫感染的情况下,要严格遵守有关鼠疫传染源的处理措施,如正确处理患者血液、尸体等,以避免传播。
10. 定期消毒:适时进行环境消毒,在公共场所和居住区域进行定期的消毒,降低传染风险。
这些健康教育小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鼠疫的预防和控制方法,确保个人和社会的健康安全。
鼠疫防控试题
)。条件不允许的,可对同类型
答案:B
多选题
1.鼠疫的主要传播途径有( ) A、经跳蚤叮咬 B、直接接触 C、飞沫 D、实验室感染 答案:ABCD
多选题
2.鼠疫分为型( ) A、腺疫 B、肺鼠疫 C、败血症型鼠疫 D、皮肤鼠疫 答案:ABCD
多选题
3.鼠疫临床表现包括( ) A、高热 B、淋巴结肿痛 C、出血倾向 D、肺部炎症 答案:ABCD
单选题
10.鼠疫患者的衣服等织物要求采用有效复浓度为500mg/L- 1000mg/L 溶液浸泡( )min 后清水洗净 A、15 B、5 C、10 D、30 答案:D
单选题
11.医疗机构发现疑似鼠疫病例,应()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鼠疫 防治专业机构报告 A、2小时 B、6小时 C、24小时 D、立即 答案:D
8.鼠疫患者血常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大多升高,常达)以上,以中性粒细 胞为主。 A、30-50x10^9/L B、50-80*10^9L C、10-20x10^9/L D、20-30x10^9/L 答案:D
单选题
9.肺鼠疫患者需隔至( A、2 B、3 C、6 D、4
)次痰培养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答案:C
鼠疫防控试题
****
2023-10-09
单选题
1.鼠疫是由( A、布氏杆菌 B、疫耶尔森菌 D、霍乱菌 C、登革病毒
)引起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烈性传染病
答案:B
单选题
2.鼠疫在我国法定传染病防治法属于( )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以上都是 答案:A
单选题
3.人间鼠疫的高发季节为( ) A、3-6 B、6-9 C、10-12 D、无季节性 答案:B
多选题
8.接触疑似或确诊鼠疫病例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 ) A、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 B、乳胶手套 C、护目镜/防护面屏 D、隔衣/防护服 答案:ABCD
鼠疫的传播途径
博学笃行自强不息
鼠疫的传播途径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通过传染源传播给人类的疾病。
以下是鼠疫的传
播途径:
1. 蚤叮咬传播:鼠疫主要通过感染了鼠疫杆菌的蚤叮咬传播给人类。
常见的传播媒介包括囓齿动物(主要是老鼠)和蚤子。
当感染了鼠
疫杆菌的啮齿动物死亡后,蚤子会离开死亡动物而寻找新的宿主,
如果咬了被感染的啮齿动物,会将鼠疫杆菌带到新的宿主身上,从
而传播给人类。
2. 集体感染传播:鼠疫在一些封闭、拥挤的环境中,如监狱、兵营等,容易发生集体感染。
鼠疫患者的分泌物(如咳嗽、喷嚏等)中
的鼠疫杆菌会通过空气传播给其他人。
3. 直接接触传播:与感染鼠疫的患者直接接触,特别是接触到患者
的体液、呼吸道分泌物等,会导致传播。
这种情况在医疗机构中较
为常见。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食物、水源、空气和接触皆轻微者等传播鼠疫
的途径是非常罕见的。
鼠疫主要通过蚤子叮咬传播给人类,因此预
防感染的关键是控制鼠类和蚤子的繁殖。
1。
鼠疫有哪些特点
鼠疫有哪些特点
说起鼠疫,大家并不陌生,历史上曾经爆发过3世界规模的鼠疫,我国也爆发过大规模的鼠疫,在世界规模的鼠疫中,死于鼠疫的人数以千万计。
那么鼠疫有哪些特点?
鼠疫的特点主要有以下这些:
一,传染源特定
主要是啮齿动物中循环进行,形成自然疫源地。
啮齿动物中主要是鼠类和旱獭, 人间鼠疫的传染源、以黄鼠和褐家鼠为最主要, 各型鼠疫患者均可作为人间鼠疫的传染源, 肺鼠疫患者痰中可排出大量鼠疫杆菌, 因而成为重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多
经鼠蚤传播,即鼠→蚤→人的传播方式。
人鼠疫流行前常有鼠
间鼠疫流行,一般先由野鼠传家鼠。
寄生鼠体的疫蚤叮咬人吸血时,因其胃内被菌栓堵塞,血液反流,病菌随之进入人体造成感染,含菌的蚤类亦可随搔抓进入皮内。
最近研究发现,本病有由蝉类传播的可能性。
1,经皮肤传播,因接触患者含菌的痰、脓或动物的皮、血、肉及疫蚤粪便, 通过破损皮肤教膜受到感染。
2,经消化道传播,食入受染动物,经消化道感染。
3,经呼吸道传播,含菌的痰、飞沫或尘埃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并引起人间的大流行。
三,人类容易感染
人群普遍易感, 预防接种可使易感性降低。
可有隐性感染, 并可成为无症状带菌者。
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四,流行范围广
人间鼠疫以亚洲、非洲、美洲发病最多。
我国主要发生在云南和青藏高原。
男性普遍高于女性,以10~39
岁居多,职业则多发于农牧人员及其子女。
有明显的季节性,人间鼠疫多发生在夏秋季,与守猎及鼠类繁殖活动有关。
鼠疫三不三报制度
什么是鼠疫“三不”“三报”制度鼠疫是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病死率高的烈性传染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甲类传染病。
鼠类以及其他野生啮齿类动物(如旱獭)为主要传染源,可以通过带有病菌的鼠蚤为媒介,经人的皮肤传入引起腺鼠疫,临床以腺鼠疫最多见。
肺鼠疫通过空气传播,传播速度很快,病死率最高。
潜伏期为数小时到3天.各型鼠疫早期的全身中毒症状大致相似,有急起的高热、衰竭、出血倾向、意识模糊、头痛及四肢剧痛、局部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防控鼠疫疫情,要严格实行“三不”、“三报”制度。
“三不”即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
“三报”即发现病(死)旱獭和其他病(死)动物要报告、发现疑似鼠疫病人要报告、发现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要报告.发现患者或疑似患者时,要及时报告当地防疫部门,严格隔离控制并消毒,对密切接触者应进行隔离观察,鼠疫病人的尸体要经防疫人员严密消毒包裹后焚烧深埋,死鼠和扑杀的可疑动物也要焚烧深埋。
鼠疫防治知识
鼠疫防治知识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以发病急、传播快、传染性强、病死率高为特点的烈性传染病。
鼠疫被WHO规定为国境检疫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
一、鼠疫流行病学病原体引起鼠疫的病原体是鼠疫耶尔森氏菌:典型的鼠疫菌呈短而粗,中段膨大,两头钝圆的短小杆菌。
有荚膜,无鞭毛,无芽孢。
为革兰氏染色阴性。
鼠疫菌是一种强毒力的病原体,对敏感动物和人具有猛烈的侵袭力和快速传染性。
(一)、传染源各种感染鼠疫菌的啮齿动物及鼠疫病人(二)、传播途径主要传播途径:1、动物→跳蚤→人,蚤叮咬,经血液传播,多为腺鼠疫。
称为动物型传播。
2、人→空气飞沫→人,传播肺鼠疫,称为人型传播。
其他传播途经:1、剥离染疫动物皮毛时鼠疫菌进入创口而感染,接触传播,或吸入带菌皮毛中的尘埃感染。
2、取食未充分煮熟的染疫兽肉,经消化道感染。
3、实验室感染。
4、染疫动物随运输工具传到其他地区。
(三)、人群易感性人对鼠疫没有自然免疫力,所有人群都有易感性。
职业因素在各型鼠疫自然疫源地内不同职业与发病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该职业人群与染疫动物及其媒介接触机会的多寡,而不是职业本身造成对鼠疫的感受性差异。
在旱獭鼠疫疫源地内,鼠疫病例以男性居多,占78.28%,原因是他们多为狩猎者或野外务工人员,直接接触旱獭机会多。
在黄鼠和家鼠鼠疫疫源地内,鼠疫病例男、女几乎各占50%,其原因为室内或居住区内蚤叮咬所致(四)、人间鼠疫流行季节1、各类旱獭及达乌尔黄鼠疫源地:流行高峰在7、8、9月。
(单峰型)2、长爪沙鼠疫源地:每年4~5月和10~11月两个高峰。
(双峰型)3、南方家鼠疫源地:长年可流行。
中国鼠疫疫源地类型与分布1、包括旱獭、黄鼠、沙鼠、田鼠、家鼠5大类型鼠疫疫源地。
2、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东南的19个省、自治区、291个县。
3、疫源地总面积140余万平方千米。
(五)、我国鼠疫疫源地概况我国现有11块鼠疫疫源地,多数分布在西北、西南,尤其是青海、西藏、新疆等边疆地区。
鼠疫处置方案
鼠疫处置方案
鼠疫是一种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它主要通过老鼠跳蚤的叮咬传播。
一旦
发现有疑似鼠疫病例,应该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置,以防止疫情扩散。
预防措施
1.加强卫生防护: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减少垃圾积聚和老鼠出没的场所,
避免接触老鼠和其排泄物。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更换衣物,尽量避免使用他人物品,如牙
刷、毛巾等。
3.定期体检:维持身体健康,尽早发现有关疫情的征兆。
处置措施
1.疫区管制:立即封锁疫区,禁止人员进出,防止疫情扩散。
2.搜捕老鼠:对疫区内的老鼠进行彻底的搜捕,以达到杀灭老鼠和清除
传染源的目的。
3.灭蚤处理:对疫区内的老鼠进行杀蚤处理,以切断疫源的传播途径。
4.消毒处理:对疫区内的人、物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以清除疫源和传
染源。
5.患者治疗:对疑似和确诊的鼠疫病例进行及时救治和隔离,防止疫情
进一步扩散。
处理注意事项
1.应当优先保护医务工作者的安全,避免医务工作者受到感染。
2.应当严格掌握疫情信息,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和协调,以便协同开展
应对工作。
3.应当加强宣传和教育,普及鼠疫的相关知识和预防措施,以提高民众
的防范意识。
总结
对于鼠疫这样的传染病,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我们应该加强预防措施,及时发
现并且处理疑似和确诊的病例,进行有效的防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公共卫生和人民生命健康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鼠疫的主要传染源有哪些
一、鼠疫的主要传染源有哪些1. 鼠疫的主要传染源有哪些2. 鼠疫通过什么传播3. 患上鼠疫的症状二、如何预防鼠疫三、鼠疫患者怎么护理
鼠疫的主要传染源有哪些
1、鼠疫的主要传染源有哪些啮齿动物为鼠疫的储存宿主,是人类感染鼠疫的主要传染源。
家栖啮齿动物主要为褐家鼠、黄胸鼠、黑家鼠。
由于此种鼠类的家栖性和人类接触的密切关系,通过鼠的寄生蚤,造成对人类的感染。
野栖啮齿类,主要有喜独居、有冬眠习性的旱獭、黄鼠等,它们在鼠疫的延续流行,构成自然疫源地疾患和造成家、野鼠之间的交叉感染等方面都起着较为重要作用。
它即是鼠疫疫源地的保菌者,又是传播媒介的宿主。
鼠疫病人为重要的传染源,特别是肺型鼠疫病人,大量咳血,通过飞沫传播;败血型、腺型及其他鼠疫病人,当其形成菌血症时,可以通过蚤吸血造成流行。
2、鼠疫通过什么传播经鼠蚤传播,鼠蚤叮咬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啮齿动物→蚤→人的传播是腺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
经呼吸道飞沫传播,通过呼吸、谈话、咳嗽等,借飞沫形成“人→人”的方式传播,并可造成人间鼠疫的大流行。
经皮肤传播,剥食患病啮齿动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触患者的脓血或痰,经皮肤伤口而感染。
人吃了未彻底煮熟的染菌肉而感染。
3、患上鼠疫的症状腺型2~8天;肺型数小时至2~3天;曾经预防接种者可延至9~12天。
轻型有不规则低热,全身症状轻微,局部淋巴结肿痛,偶可化脓,无出血现象。
腺型最多见,常发生于流行初期。
急起寒战、高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