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考试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一、给下列句中括号内的词选择恰当的义项1.相:A.视,观察B.辅助C.貌相,状貌D.扶着瞎子走路的人(1)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2)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季氏将伐颛臾》)2.过:A.过错B.超过C.太甚D.责备(1)求!无乃尔是过与?(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3.国:A.国家B.诸侯的封地C.都城D.一个地域(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郑伯克段于鄢》)二、解释下列括号内词的意思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3.(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4.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3.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四、解释下列句中带颜色的词,并与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加以比较1.沛公居(山东)时,贪於财货,好美姬。

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5.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6.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五、给下列括号内的词选择合适的义项1.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A.多少B.小桌子C.接近、接近D.数量少2.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A.房屋的统称B.宗庙C.古代刑罚之一D.古代五声音阶之一3.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

A.知道B.知识,见识C.记住D.标志,记号4.亟称其人,所以(劝)之。

A.劝告B.劝诫C.勉励D.提倡六、选出下列句中宾语前置的一项A.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B.当其取于心儿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C.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536古代汉语》试卷附答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536古代汉语》试卷附答案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古代汉语(课程代码 00536)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 2B 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各组字,全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逐星鳳B.眉女晚C.灾岳牧D.戚题坑2.许慎《说文解字》为“轉注”下的定义是A.畫成其物,隨體詰詘B.建類一首,同意相受C.比類合誼,以見指撝D.祝而可識,察而見意3.下列对汉字结构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智,从羽,从白B.徙,从辵,从止C.脩,从肉,攸聲D.竟,从立,从日,从儿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分化关系的一句是A.曰:“日食飲得無衰乎?”曰:“恃鬻.(粥)耳。

”B.魏文侯燕.(宴)飲,皆令諸大夫論己。

C.少而理曰治,多而亂曰耗.(眊)。

D.使主内亡邪辟.(僻)之行,外無騫汙之名。

5.汉字隶变指的是A.甲骨文向隶书演变B.金文向隶书演变C.篆文向隶书演变D.隶书向楷书演变6.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部分属于联绵词的一句是A.民望之,若大旱之望雲霓..也。

B.草木榮華..滋硕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

C.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歎。

D.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

7.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部分属于双音短语的一句是A.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B.是非知能材性然也,是注錯習俗..之節異也。

C.身勞而國亂,功廢而名辱,社稷..必危。

D.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實足食也。

8.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A.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

B.齊人歸.其玉而予之糴。

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爲之辭。

(完整word版)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字,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 )A、條倍脩休B、特牧福祈C、盆簋益孟D、颖颍顿颈2、下列各组字属于通假字的一组是(阿)A 说——悦B 矜——鳏C 歌——謌D 昏——婚3、下列各组字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A )A 遁——遯B 脩——修C 辟——避D 罢——疲4、下列句子,有疑问代词做介词宾语而前置的一句是( C )A 姜氏何厌之有?B 敢问何谓也?C 谁为为之?孰令听之?D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5、下列句子,具有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一句是(D)A 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B 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C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D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6、下列句子,具有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一句是(A )A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B 从左右,皆肘之。

C 乃幽武,置大窖,绝不饮食。

D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7、下列句子,属于双宾语句的一句是(B)A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B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C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D 盍各言尔志?8、下列句子,“于”为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B )A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B 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C 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

D 百里奚举于市。

9、下列句子为判断句的一句是(D)A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B 是非君子之言也。

C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D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10、下列句子,属于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工具的一句是(A)A 惠等哭,舆归营。

B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C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D 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

11、下列各组汉字,都是形声字并且具有相同义符的一组是(C )A、陣都鄙隣B、树析休栔C、修脩儵倏D、胃肺膾炙12、下列各组字,关系为异体字的一组是(D )A、暱——昵B、翦——剪C、桀——揭D、赴——讣13 下列各组字,关系为通假字的一组是(A)A、知——智B、昏——婚C、雕——彫D、襍——雜14 下列句子,属于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一句是(B )A 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B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名词的是:A. 君子B. 德行C. 仁义D. 礼智2. “诗经”中的“风”指的是:A. 风景B. 民歌C. 风土人情D. 风尚3. 古代汉语中,“吾”和“余”在人称代词中分别代表:A. 第一人称单数和复数B. 第二人称单数和复数C. 第三人称单数和复数D. 不定人称4. “左传”是下列哪一本史书的注释?A. 春秋B. 尚书C. 礼记D. 周易5. “夫子何为者”中的“夫子”是指:A. 丈夫B. 老师C. 父亲D. 尊称6.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哪部文学作品?A. 诗经B. 楚辞C. 汉赋D. 唐诗7. “夫战,勇气也”中的“夫”字,其在句中的作用是:A. 助词,无实际意义B. 代词,指代人或物C. 连词,连接前后句子D. 副词,表示程度或范围8. “礼失求诸野”中的“野”指的是:A. 野外B. 未开化之地C. 民间D. 边疆9. “出淤泥而不染”中的“淤泥”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比喻:A. 污泥B. 困境C. 恶劣环境D. 低贱出身10. “夫子喟然叹曰”中的“喟然”表示:A. 悲伤B. 惊讶C. 感慨D. 愤怒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在古代汉语中,“__”是指通过诗歌、音乐、舞蹈等形式进行的一种礼仪教育。

2. “__”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历法,以十二年为一个周期。

3. “__”是《诗经》中的一篇诗歌,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4. “__”是《论语》中孔子的一句名言,意在强调学习与思考的重要性。

5. “__”是《尚书》中的一篇文献,记载了周公辅佐成王治理国家的故事。

6. “__”是《左传》中的一个典故,讲述了晋国大夫屠岸贾因忠诚而遭受不幸的故事。

7. “__”是《孟子》中提出的一个政治理念,主张君主应以民为本。

8. “__”是《周易》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代表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9. “__”是《史记》中的一篇传记,记述了汉代名将卫青的生平事迹。

(完整word版)古代汉语试题+答案

(完整word版)古代汉语试题+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答案1.加着重号的字用本义的是( )A.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B.今之争奪,非鄙也,財寡也。

C.四鄙之萌人。

D.我皆有禮,夫猶鄙我。

2。

下面对”聞佳人兮召予,將騰駕兮偕逝”中"逝”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逝:往。

B.逝:跑。

C.逝:死.D.逝:通"誓”,发誓。

3."殮不憑其棺,窆不臨其穴”,”臨"在句子中应理解为()A。

面对 B。

临视 C.哭悼死者 D.从高处向低处看4.对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条是( ) A.德之不脩,學之不講。

[講:講解] B.不憤不啓,不悱不發。

[憤:憋悶,積]C。

多行不義必自斃。

[斃:死亡] D。

臧宣叔逆晋師,且道之。

[逆:違背]5.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用引申义的一句是()A。

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

B。

敢問以國報隹誰者奈何?C。

臧紇斬鹿門之關以出. D.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6.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 )A.響:回聲—聲音 B.色:臉色-颜色C.獄:案件—監獄 D.墳:土堆—墳墓7。

在下面的同义词辨析中,对”恭”和”敬”两词的词义差异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A."恭"可以用作动词带宾语;"敬"没有动词用法。

B."敬”表示一般的对人尊敬;而"恭"则表示对人非常尊敬。

C。

”敬"多用对人有礼貌,不怠慢;”恭”多指对事严肃认真,不掉以轻心。

D."恭”多指对人有礼貌,不怠慢;”敬"多指对事严肃认真,不掉以轻心。

8."斗"的词义由"酌酒器"引申为"斗星”,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是()A。

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相似之处. B。

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相互关联,彼此牵涉。

C。

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因果关系。

D.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条件关系.9。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属于古代汉语的“六书”之一?A. 指事B. 象形C. 形声D. 拟声答案:C2. 以下哪个朝代的汉语语法研究最为发达?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B3. 以下哪项不属于古代汉语的句式特点?A. 主谓宾B. 定语后置C. 状语前置D. 宾语前置答案:C4. 《诗经》中,以下哪一项不是“赋”的表现手法?A. 比兴B. 拟人C. 夸张D. 对仗答案:C5. 以下哪项属于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A. 拟声B. 比喻C. 倒装D. 对仗答案:B6. 以下哪个字属于古代汉语的“六书”中的“会意”字?A. 日B. 月C. 明D. 星答案:C7. 以下哪个词是古代汉语中的副词?A. 之B. 也C. 焉D. 乎答案:C8. 以下哪个字是古代汉语中的助词?A. 之B. 也C. 焉D. 乎答案:B9. 以下哪个词是古代汉语中的连词?A. 之B. 而C. 焉D. 乎答案:B10. 以下哪个词是古代汉语中的介词?A. 以B. 与C. 在D. 从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_____。

答案:字典12. 《说文解字》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许慎13. 古代汉语的“六书”包括:象形、指事、______、形声、转注、假借。

答案:会意14. 《诗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

答案:风、雅、颂15. 古代汉语中的“四声”包括:平声、上声、______、______。

答案:去声、入声16. 《史记》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司马迁17. 古代汉语中的“使动用法”是指______。

答案:动词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或状态18. 古代汉语中的“意动用法”是指______。

答案:动词表示主语的心理活动或感情19. 古代汉语中的“被字句”是指______。

答案:以“被”为标志的被动句20. 古代汉语中的“为字句”是指______。

2024年汉语言专科-古代汉语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4带答案

2024年汉语言专科-古代汉语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4带答案

2024年汉语言专科-古代汉语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卷I一.综合检测题(共100题)1.列句中,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态度的一句是()。

A.孟嘗君客我。

B.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

C.各親其親,各子其子。

D.今先生不逺千里而庭教之。

2.不用其良臣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3.虞公之兵殆而地削者何也4.下列句中,加【】的词语与“望洋向若雨欺”中“望洋”结构特点相同的—句是()。

A.臣恐天下隨風【靡靡】,爭爲口辯而無其實。

B.陟彼高岡,我馬【玄黄】C.是皆以有參天地之化,關【盛衰】之運。

D.單于【愈益】欲降之。

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爲之辭。

疾:6.下列句中,加【】的词用引申义的是()。

A.楚聞之,夜【引】兵而去。

B.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

C.天柱折,地維【絕】。

7.(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的词。

二國圖其社稷,而求紆其民,各懲其忿以相【宥】也。

宥:8.下列句中,有名词作状语的一句是()。

A.反欲鬬兩主,觀禍敢。

B.我醉,汝道苦我,何故?C.舉以敗國,將何賀焉?D.荆人欲襲宋,使人先表澭水。

9.誅其君而[弔]其民,若時雨降。

弔:10.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乎:11.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

矣:12.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13.下列句中,属于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A.如今人方焉刀俎,我爲魚肉,何辭爲?B.泰山其頹,則吾將安仰?C.陛下以絳侯周勃何如人也?D.樊喻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14.下列句中属于判断句表示比喻关系的一句是()。

A.兵者,凶器也。

B.良庖歲更刀,割也。

C.仲尼,日月也。

D.廉頗,趙人。

15.於是以開後嗣,覺來世覺:16.下列句中加【】的数词表示分数的一句是()。

A.有神人【二】【八】,連臂,爲帝司夜於此野。

B.東下齊城七【十】【二】,指麾楚漢如旋蓬。

C.齊得【十】【二】焉。

D.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17.下列句中,是主谓倒装句的一句是()。

古代汉语期末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词是古代汉语中对“书信”的称呼?A. 信函B. 书简C. 尺牍D. 函札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位古代文学家之口?A. 司马迁B. 李白C. 陶渊明D. 王安石3.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形容什么?A. 教育的影响B. 政治的成就C. 经济的繁荣D. 军事的威力4.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哪部古代文学作品?A. 《诗经》B. 《楚辞》C. 《左传》D. 《论语》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易经》中的哪一篇?A. 乾卦B. 坤卦C. 离卦D. 震卦...(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_________,死亦为鬼雄。

”(《离骚》)7. “_________,非淡泊无以明志。

”(《论语》)8. “_________,不患人之不己知。

”(《孟子》)9. “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荀子》)10. “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滕王阁序》)##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解释“礼”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12. 简述《诗经》的文学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 四、翻译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将以下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14. 将以下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郑风·子衿》)## 五、论述题(20分)15. 论述《左传》的叙事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 参考答案1. C2. D3. A4. A5. A6. 长太息以掩涕兮7. 君子喻于义8. 得道多助9. 温故而知新10. 莫愁前路无知己11. “礼”在古代中国社会中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重要规范,它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与“义”,是社会和谐与个人修养的基础。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中的汉字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B)A信武果B 取尖安C从休亡D 朝高回2、下列定义是许慎为“形声”所下的是(C)A 建类一首,同意相受B 比类合谊,以见指撝C 以事为名,取譬相成D 视而可识,察而见意3、下列汉字属于“肉”部的是(A)A肖B服C 期D朔4、下面全为异体字的一组是(C)A 阙掘咏詠B沽酤预豫C賸剩笋筍D陈阵泪淚5、“庄子持竿不顾”中的“顾”用的是(B)A引申义B 本义C 假借义D 比喻义6、下列词语中属于联绵词的是(D)A恭敬B动静C恐惧D逶迤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属于词组的是(A)A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B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C虽遇执事,其弗敢违。

D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8、《方言》的作者是(D)A王念孙B许慎C 段玉裁D扬雄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于意动用法的是(D)A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B遂置姜氏於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C臣有子三人,家贫,无以妻之,佣未反。

D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10、下列属于双宾语的是(B)A生庄公及共叔段。

B公赐之食。

C姜氏何厌之有?D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二、填空题1、《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通过系统分析字形来确定本义的专著,共()部首。

2、词义引申主要有三种方式,它们分别是()、()和()。

3、如果一个形声字有多项意义,我们可以根据()来辨认本义。

4、对汉字来说,跟图画有着明显界限的()和()的出现,是汉字体系形成的标志。

5、“知、智”是一对()字,“民归之,由水之就下”中“由”通()。

6、“隄”字的意符“阝”如果独立成字是(),“媵”的声符独立成字是()。

7、采取()或()两种构形模式所造成的字都属于象形字。

8、用字通假的基本原则是()。

参考答案:1、小篆、540;2、辐射式引申、链条式引申、综合式引申;3、形符(亦可答为意符或形旁);4、假借字、形声字;5、古今、犹;6、阜、朕;7、绘形象物、烘托显物;8、同音替代。

《古代汉语》试题及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及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2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工具书中;可查检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着作的语句出处的是CA、词诠B、辞通C、十三经索引D、四库全书总目提要2、汉字起源有种种传说;不属于起源传说的是 DA八卦说 B结绳说 C仓颉造字说 D图画说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益”字应属 C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眉”字应属 A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5、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AA丘皿行回 B人血象舟 C山雨目本 D果州考豆6、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内形外声的一组是A超街碧冈 B风瓣闻闽 C阁围屈觉 D辩凤国裹7、我国目前收集汉字最多的字典是A康熙字典B汉语大字典C中华字海D词源8、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A见-现征-徵解-懈 B奉-俸景-影文-纹C益-溢然-燃干-乾 D立-位县-悬雕-凋9、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其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属于词义扩大的是A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B祈父;予王之爪牙..C清宫除道;张乐设饮.. D交通王侯..10、下列例句“问”字用其本义的是A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B伯牛有疾;子问之..C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D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15分1、下列各字属于形声字的有A、春B、朝C、孟D、鼎E、伐2、下列词语中;属于叠韵连绵词的是A、炫黄B、匍伏C、披靡D、辟易E、愤懑3、下列各句中;“就”用作本义的是A、草创未就..B、三窟已就..C、是以百姓就本者寡..D、就其深矣;方之舟之..E、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4、下列各句中;“是”充当前置宾语的是A、惟兄嫂是依..B、无乃尔是过与C、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D、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E、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5、诗词曲语辞汇释这本工具书的性质是A、考释诗经、楚辞中的特殊语辞B、考释唐诗宋词中的特殊语辞C、考释乐府民歌中的特殊语辞D、考释曲中的特殊语辞E、考释经书中韵文的特殊语辞6、下列各组字属于古今字的是A反——返 B芸——耘 C归——馈 D涂——途 E知——智7、下列各组字属于异体字的是A点——点 B泪——泪 C烟——烟 D敛——殓 E弃——弃8、下列句子具有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是A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B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C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D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E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9、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用其本义的是A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B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C酌以大斗..D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E淆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10、下列各字所列的义项属于本义的是A薪:砍柴..B奋:举起;扬起;振作..C权:权力;权衡..D信:言语真实..E候:守望;放哨..11、下列各字所列的义项属于假借义的是A弟:表示尊重、顺从兄长.. B信:表示伸展..C岁:表示时间;即一年.. D辟:表示逃避..E畔:表示背叛..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占绝对优势;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占优势..B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总趋势是复音节化..C汉语词汇中词的复音节化规律当同汉语语音的简化规律相联系..D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有其历史的、社会的根源;主要是由语言内部发展的自身规律所决定的..E我们学习古代汉语词汇;难在“异”而不在“同”;难不在“微殊”而在“迥别”..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复音节词的大量产生已成为汉语发展演变的一个趋势..B偏义复词是指由两个单音节同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语素构成的复音词..这个复音词的词义只落在其中的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仅仅作为陪衬而存在..C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璧有瑕;请指示王..”中“指示”是偏义复词..D合音词是指书写形式是一个字;但实际上暗含了两个单音节词;表示的是两个字合起来所表示意义..E孟子·梁惠王下“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中“诸”是“之乎”的合音..14、战国策·赵策四:“左师触龙言:原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这段话中解释正确的是A盛气:怒气很大..B揖:作揖;古代的一种礼节..C揖:当作“胥”;“须”的通假字;等待..D趋:小步快走;表示恭敬..E谢:谢罪;道歉..15、下列各组字;意符全都相同的是A徒徙行径 B腥胡肖胃C冯骐笃骏 D孟盟盆益E福神祈视三、解释题每题4分;共8分一解时下列句子中加“”的词1、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与:2、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诮:3、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弭:4、”式”于政;不式于勇;不式于四境之外..式: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意义1、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2、名曰“精卫”;其鸣自“詨“..3、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4、夸父与日“逐走“..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说文解字的作者是谁它是怎样一部书2、根据以下例句;说明同义词“饥”、“饿”之间的差别:l荀子·荣辱:“饥而欲食;寒而欲暖..”2论贵粟疏:“饥之于食;不待甘旨..”3韩非子·饰邪:“家有常业;虽饥不饿..”4淮南子·说山:“宁一月饥;无一旬饿..”5论贵粟疏:“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3、根据以下例句;说明同义词“耻”、“辱”之间的区别:l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孟子·离娄上:“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3荀子·非十二子:“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4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5报任安书:“行莫丑于辱先..”4、试根据下列例句分析“之”、“焉”的异同..①之二虫又何知②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以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③制;岩邑也;虢叔死焉..④非曰能之;愿学焉..⑤晋国;天下莫强焉..五、古文今译题第一题10分;第二题5分;共15分一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1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2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贯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3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见我;尚可得乎”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4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5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甸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1会论虞常2复举剑拟之3空以身膏草野4何以女为见5反欲斗两主二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六、古文标点题给下面二段古文加上标点符号>每小题8分;共16分..一凡治国令其民争行义也乱国令其民争为不义也强国令其民乐用也弱国令其民争竞不用也夫争行义乐为用与争为不义竞不用此其为祸福也天不能覆地不能载晋文公伐原与士期七日七日而原不下命去之谋士言曰原将下矣师吏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得原失宝吾不为也遂去之明年复伐之与士期必得原然后反原人闻之乃下卫人闻之以文公之信为至乃归文公故曰攻原得卫者此之谓也文公非不欲得原也以不信得原不若勿得也必诚信以得之归之者非独卫也文公可谓知求欲矣二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七、古文阅读题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16分楚有士申鸣者;在家而养其父;孝闻于楚国..王欲授之相;申鸣辞不受..其父曰:“王欲相汝;汝何不受乎”申鸣对曰:“舍父之孝子而为王之忠臣;何也”其父曰:“使有禄于国;立义于庭;汝乐;吾无忧矣..吾欲妆之相也..”申鸣曰:“诺..”遂入朝;楚王因授之相..居三年;白公为乱;杀司马子期;申鸣将往死之..父止之曰:“弃父而死;其可乎”申鸣曰:“闻夫仕者;身归于君而禄归于亲..今既去父事君;得无死其难乎”遂辞而往;因以兵围之..白公谓石乞:“申鸣者;天下之勇士也..今以兵围我;吾为之奈何”石乞曰:“申鸣者;天下之孝子也..往劫其父以兵;申鸣闻之必来;因与之语..”白公曰:“善..”则往取其父;持之以兵;告申鸣曰:“子与吾;吾与子分楚国;子不与吾;子父则死矣..”申鸣流涕而应之曰:“始吾父之孝子也;今吾君之忠臣也..吾闻之也;食其食者死其事;受其禄者毕其能;今吾已不得为父之孝子矣;乃君之忠臣也;吾何得以全身”援桴鼓之;遂杀白公;其父亦死..王赏之金百斤..申鸣曰:“食君之食;避君之难;非忠臣也;定君之国;杀臣之父;非孝子也..名不可两立;行不可两全也..如是而生;何面目立于天下”遂自杀也..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的词语5分l、孝闻于楚国闻:2、吾欲妆之相也相:3、申鸣将往死之死:4、往劫其父以兵劫:5、援桴鼓之援桴:二通过分析对比;说明下列句子中加“”词各自的词性、意义或语法作用5分1、与子与吾;吾与子分楚国前一个“与”后一个“与”2、其①楚有士申鸣者;在家而养其父其②弃父而死;其可乎其三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文6分1、今既去父事君;得无死其难乎2、今以兵围我;吾为之奈何3、如是而生;何面目立于天下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D 3、C 4、A 5、A 6、B 7、C、8、B、9、A10、C二、多项选择题l、AC2、CD3、CDE4、CDE5、BD6、ADE 7、ABC 8、ABCD 9、BCE 10、ADE 11、BDE 12、ABCD 13、ABDE14、ACDE 15、BC三、解释题一解释句子中加“”的词..l、参加2、责骂3、消失4、用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意义1文首:花脑袋..喙:鸟兽的嘴..2詨:呼叫..3堙:填塞..4逐走:竟走;赛跑..四、简答题1、说文解字的作者是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收录篆文9353个、重文1163个..按照部首排列;共540个部首..正文分为十四篇;书末的叙和目录别为一篇;共十五篇..每篇又分为上下..书中在每一篆文下面先释义;再分析形体结构;最后或说明读若某..说文解字综合研究了小篆、籀文和古文的形体结构;因形见义..根据它;可以上求造字的根源;下辨字体的变迁..它不但是研究甲骨文、金文的桥梁;而且也是当前文字改革的重要依据..说文解字总结了汉代训诂学家对经传文字的训释;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考求本义的字典..它是研究先秦典籍中字义词义必备的工具书..2、“饥”、“饿”二词都表示饥饿;但是两者的程度深浅轻重有所不同..“饥”是一般的饿;即感到肚子空;想吃东西..如例句l、2皆为此义..“饿”是严重的饿;指的是根本没有饭吃;或是长时间未进食;而受到死亡的威胁..“饥”和“饿”的区别;还可以通过这两个词在同一句中的对用看出来..如例句3“虽饥不饿”、例句4“宁一月饥;无一旬饿”;都可以明显看出“饥”与“饿”词义程度深浅轻重的不同..3、“耻”、“辱”作为抽象名词;都表示声誉上所受到的损害或可耻的事情;但是在用作动词时;两者的语法功能具有明显的区别..“耻”用作动词时是意动用法;意思是以之为耻;其宾语一般是由动词性词语充当;表示对某种事情感到耻辱..如例句l、2、3中“耻”都是意动用法..“辱”用作动词时是使动用法;意思是使之蒙受耻辱;其宾语一般是由名词充当;是指称人的..如例句4、5皆是..4、相同:①“之”、“焉”都是指示代词..②“之”、“焉”都可以充当及物动词的宾语;如例②④..相异:①“之”可作定语;如例①;“焉”则不能..②“焉”字用在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谓语之后;相当于“于是”;在句中作补语;“焉”常用在结尾;兼表提示性陈述语气;如例③⑤..五、古文今译题一1一同判决虞常..2又举起剑来对他比划着..3白白地让自己的躯体去作野草的肥料..4干嘛要见你..5反而要使两国君王互相攻打..二颜渊、子路在孔子身边侍立..孔子说:“何不各自说说你们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意有车马乘坐;穿又轻又暖的皮衣;而且拿出来与朋友共同使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转问说:“愿意听听老师您的志向..”孔子说:“使年老的人们得到安康舒适;使朋友们互相得到信任;使年轻的孩子们得到关怀养护..”六、古文标点题一凡治国令其民争行义也;乱国令其民争为不义也;强国令其民乐用也;弱国令其民争竞不用也..夫争行义、乐为用与争为不义、竞不用;此其为祸福也;天不能覆;地不能载..晋文公伐原;与士期七日..七日而原不下;命去之..谋士言曰:“原将下矣..”师吏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得原失宝..吾不为也..”遂去之..明年复伐之;与士期必得原然后反;句号亦可原人闻之乃下..卫人闻之;以文公之信为至;乃归文公..故曰:“攻原得卫”者;此之谓也..文公非不欲得原也;以不信得原;不若勿得也;必诚信以得之;归之者非独卫也..文公可谓知求欲矣二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七、古文阅读题一1、闻:闻名;使……听到..2、相:担任相..3、死:为……而死..4、劫:劫持..5、援桴:拿过鼓锤..二1、与前“与”:动词;“和……在一起”或“帮助”..后“与”:介词;和、同..2、其①其:代词;他的..②其:语气词..表反问语气;或表示委婉语气..三1、如今既然离开父亲事奉国君;恐怕该为国君的灾难去死吧2、现在率领军队包围我们;我们该对此怎么办3、象送择生存活着的话;有什么脸面在天下人面前..。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中的“之”字是代词?A. 之乎者也B. 之子于归C. 之乎者也D. 之乎者也2.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哪部古代文学作品?A. 《诗经》B. 《楚辞》C. 《左传》D. 《史记》3.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哪位古代文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安石4.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中的“子衿”指的是什么?A. 儿子的衣领B. 女子的衣领C. 男子的衣领D. 孩子的衣领5.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的“桃李”比喻什么?A. 老师B. 学生C. 朋友D. 敌人6. “出淤泥而不染”是形容什么品质?A. 纯洁B. 勇敢C. 智慧D. 忠诚7.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中的“三秋”指的是多长时间?A. 三个月B. 三年C. 一个季节D. 一个秋天8.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孟浩然9.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中的“长安”指的是哪个朝代的都城?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10.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的意思是?A. 水太清了就没有鱼,人太聪明了就没有朋友B. 水太清了就没有鱼,人太挑剔了就没有朋友C. 水太清了就没有鱼,人太善良了就没有朋友D. 水太清了就没有鱼,人太诚实了就没有朋友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________,________”是《诗经》中的名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12. “________”是《左传》中的名句,用来比喻智者的远见。

13. “________,________”是《论语》中的名句,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14. “________”是《孟子》中的名句,表达了对仁政的推崇。

15. “________”是《庄子》中的名句,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请简述《诗经》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1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1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1 #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1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词组中的“而”字表示并列关系?A. 学而时习之B. 温故而知新C.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D. 而立之年答案:B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部古代文献?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左传》答案:B3.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的“蹊”字是什么意思?A. 树B. 路C. 果实D. 花答案:B4.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窈窕”形容的是:A. 身材高大B. 举止优雅C. 性格开朗D. 容貌美丽答案:B5.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中的“子衿”指的是:A. 女子的衣襟B. 男子的衣襟C. 孩子的衣襟D. 老人的衣襟答案:B6.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中的“三秋”指的是多长时间?A. 三个月B. 三年C. 九个月D. 三个季节答案:B7.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出自以下哪位思想家?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荀子答案:D8.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反映了古代哪种社会思想?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答案:A9.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诗经》B. 《楚辞》C. 《左传》D. 《史记》答案:B10. “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道”指的是:A. 道路B. 道理C. 道教D. 道义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_________,死而后已”出自《左传》,意思是形容人对某事的执着追求。

答案:生无所息2. “_________,非礼也”是《论语》中的一句话,强调了礼仪的重要性。

答案:不学礼3. “_________,不亦说乎”是孔子在《论语》中表达对学习态度的赞赏。

答案:学而时习之4. “_________,小人喻于利”是《论语》中的一句话,反映了孔子对君子和小人的区分。

古代汉语专题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字的古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差最大?- A. 爱- B. 行- C. 走- D. 游答案: B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部古代文学作品? - A. 《诗经》- B. 《楚辞》- C. 《论语》- D. 《庄子》答案: D3. 古代汉语中,“子曰”一词通常指的是谁的言论? - A. 孔子- B. 孟子- C. 老子- D. 庄子答案: A二、填空题1. 古代汉语中的“之”字,其用法多样,其中一种用法相当于现代汉语的“________”。

- 答案:的2. “________”是古代汉语中用来表示疑问语气的助词。

- 答案:乎三、解释题1. 解释“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窈窕”一词的含义。

答案:“窈窕”在古代汉语中形容女子身材苗条,姿态优雅。

2. 请解释“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中“青青”和“悠悠”所表达的情感。

答案:“青青”形容衣领的颜色,借指青年学子;“悠悠”则形容心绪绵绵,表达了对青年学子的深情怀念。

四、翻译题1. 将“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桃花盛开,色彩鲜艳。

2. 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案:君子追求的是道义,小人追求的是利益。

五、简答题1. 简述古代汉语中“之”字的用法。

答案:“之”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多功能的字,可以作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她”、“它”;也可以作为助词,用于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还可以作为动词,表示“去”或“到”。

2. 描述古代汉语中“也”字的用法。

答案:“也”在古代汉语中主要用作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示肯定、疑问或反问的语气。

在现代汉语中,“也”字通常用于并列句中,表示并列关系。

六、论述题1. 论述古代汉语中“诗经”的语言特点。

答案:“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其语言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语言简练,用词精准;其次,形象生动,富有节奏感;再次,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最后,“诗经”中的语言还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和文化背景,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行有途径,知有依止,虽小无妨”这句话出自下列哪部古代典籍?A. 《尚书》B. 《论语》C. 《大学》D. 《中庸》答案:C. 《大学》2. 古代汉语里的“夙兴夜寐”是形容什么样的生活状态?A. 早起晚睡B. 日理万机C. 黑白颠倒D. 心事重重答案:A. 早起晚睡3.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的下一句是?A.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B.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C.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D. 青春健康,人人向上答案:A.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二、简答题1. 请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特点是多样性和崇尚国风。

古代中国文学以诗、赋、词、曲为主要形式,其中最著名的是诗歌。

古代文学注重表达情感和抒发感慨,特别是对自然景色和人生的思考。

同时,中国古代文学也强调对传统文化和国家荣誉的崇尚,这在许多作品中都可以看到。

2.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谁的诗句?请简要介绍该诗人及其代表作品。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杜牧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诗人,擅长写现实主义诗歌。

他的诗作以豪放洒脱、意境深远著称,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除《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外,他的代表作还有《秋夜将晓斜风起》等。

三、辨析题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正确的解释,并简要阐述。

1. 不可思议A. 想象力差,无法理解B. 难以置信,超出常理C. 不值得思考D. 智商不高答案:B. 难以置信,超出常理解释:不可思议指的是某种事物或现象超出人们的理解和常理,难以用常规的思维方式来解释。

2. 回首A. 翻过来看B. 审视过去,回想过去C. 看到后方D. 看到前方答案:B. 审视过去,回想过去解释:回首是指将视线投向身后,引申为审视过去的经历或回想过去的事情。

四、判断题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

正确的在题前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自考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自考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自考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词在古代汉语中表示“你”?A. 吾B. 尔C. 己D. 彼答案:B2.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哪部古代文献?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春秋》答案:A3. 在古代汉语中,“江”和“河”分别指的是什么?A. 长江和黄河B. 黄河和长江C. 河流和湖泊D. 湖泊和河流答案:B4.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中的“夭夭”是什么意思?A. 茂盛B. 枯萎C. 凋谢D. 凋零答案:A5.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成语用来形容什么?A. 不冒险就不会有收获B. 虎穴很难进入C. 虎子很难得到D. 冒险是必要的答案:A6. “温故而知新”是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话?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韩非子答案:A7.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A8.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是什么意思?A. 说话B. 说服C. 高兴D. 说服别人答案:C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强调的是什么?A. 学习的重要性B. 团结合作C. 谦虚学习D. 尊师重道答案:C10. 下列哪个成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A. 多此一举B. 恰到好处C. 画龙点睛D. 点石成金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______。

答案:《离骚》12.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过于______,就没有人愿意与他为伍。

答案:苛求13.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黄鹤楼》。

答案:崔颢14.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句诗出自______的《摸鱼儿》。

答案:元好问1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的______卦。

答案:乾16.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晓》中的名句。

古代汉语知识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精选题)

古代汉语知识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精选题)

古代汉语知识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精选题)一、单选题1.是旁指代词的是A、他B、奚C、兹D、斯参考答案:A2.下列划线句子是被动句的是A、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

B、知人之所不言,其罪大矣。

C、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D、焉用亡郑以陪邻?参考答案:A3.“虏魏太子申以归。

”以,的词性、词义分别是A、动词,认为B、介词,把、用C、介词,凭借D、连词,来参考答案:D4.下列划线句子是被动句的是A、妾请子母俱迁江南,毋为秦所鱼肉也。

B、攻之不可,达之所不及,C、亡国破家相随属。

D、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参考答案:A5.下列划线句子是被动句的是A、亡国破家相随属。

B、攻之不可,达之所不及,C、秦西巴以有罪益信。

D、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参考答案:C6.表示远指指示代词的是A、兹B、斯C、此D、彼参考答案:D7.下列属于双宾语的是()A、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B、置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C、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D、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

参考答案:B8.下列疑问代词中不是指处所的是哪一个?A、安B、谁C、焉D、恶参考答案:B9.下列属于双宾语的是()A、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

B、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C、置诸橐以与之。

D、威王问兵法。

参考答案:B10.下列是第二人称代词的是A、男B、女C、他D、余参考答案:B11.表示近指指示代词的是A、彼B、夫C、此D、然参考答案:C12.“何功之有哉”之,的词性、词义分别是A、动词、到B、代词、他C、助词、表示提宾标志D、代词、这参考答案:C13.“妾请子母俱迁江南,毋为秦所鱼肉也。

”鱼肉是A、名词作状语B、名词活用作动词C、形容词活用作名词D、动词活用作名词参考答案:B14.下列疑问代词中指人的是哪一个?A、安B、谁C、焉D、恶参考答案:B15.下列属于双宾语的是()A、齐威王欲将孙膑。

(完整版)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加答案

(完整版)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加答案

(完整版)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加答案目录(打印版)古代汉语试题(1) (2)试题(1)参考答案 (3)古代汉语试题(2) (5)试题(2)参考答案 (6)古代汉语试题(3) (8)试题(3)参考答案 (8)古代汉语试题(4) (10)试题(4)参考答案 (10)古代汉语试题(5) (12)试题(5)参考答案 (13)古代汉语试题(6) (15)试题(6)参考答案 (16)古代汉语试题(7)及答案 (18)古代汉语试题(8)及答案 (21)古代汉语试题(9)及答案 (24)古代汉语试题(10)及答案 (26)古代汉语试题(1)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

B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

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

D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

2、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A《经传释词》B《词诠》C《助字辨略》D《古汉语虚词通释》3、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A会意B形声C假借D转注4、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A莫、休、甘、武B炎、寒、贼、朱C从、信、秉、亦D友、及、伐、取5、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A错措 B睹覩 C置寘 D沽酤6、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是-------------------------()A孟尝君顾谓冯谖。

B天帝使我长百兽。

C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D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7、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古代汉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四组汉字中,均为形声字的一组是()A、颖行XXXB、裁毓戚修C、哀赖佞雒D、耆豪疆眉2、在商代金文中,字体笔画的明显特征是( ) A、线条笔画B、块面笔画C、平直笔画D、方折笔画3、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同括号内的字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 ) A、尺虫隻之屈,以求信(伸)也。

B、予畏,不敢不正(征)。

C、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丧期无(無)数。

D、他日发,则有馈其兄生鸟我(鹅)者。

4、下列工具书中,可查检《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著作的语句出处的是( ) A、《词诠》B、《辞通》C、《十三经索引》D、《四库全书总目提要》5、下列工具书中,收列材料遍及经、史、子、集,专门解释虚词的工具书是( ) A、《经传释词》B、《说文解字》C、《经籍篡诂》D、《助字辨略》6、《后汉书·斑超传》,“互抱超马脚不得行”句中,“脚”字的词义开展成今义,它的词义规模的变革属于( ) A、扩展了B、减少了C、转移了D、没有变7、下列各旬中,“*”字用其本义的是( ) A、立名者,行之*也。

B、(XXX)梦坐大殿,*上有三穗禾,茂跳取之。

C、譬众星之环*。

D、平原远而*目兮。

8、《逍遥游》“XXX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其中“辩”用的是( ) A、本义B、引申义C、假借义D、常用义9、在“既至匈奴,置幣遗单于”中,“幣”用的是( ) A、本义B、假借义C、今义D、引伸义10、以下四句中,“且”作为副词,透露表现“将要”义的是( ) A、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B、驴一鸣,XXX,远遁,觉得且噬己也,甚恐。

C、水且犹可以忠信诚身亲之,而况人乎? D、XXX尚在,君必左,元与XXX,且攻其右。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l、“贼”字的声符是。

2、“归还”的“归”的繁体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以下是从《史记〃苏秦列传》中依次摘出的句子。

请指出活用为动词的名词,说明活用的条件,并将全句译成现代汉语:1、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

‚力‛活用为动词,意思是‚致力‛,与‚工商‛构成动宾关系。

译文:按照周国人的风俗,大家都经营产业,致力工商,把谋取十分之一二利润作为谋生的手段。

2、禹无百人之聚,而王诸侯。

‚王‛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称王‛,与‚诸侯‛构成动宾关系。

译文:夏禹聚集的人数没有一百人,却统率了天下诸侯。

3、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臣‛活用为动词,‚臣人‛意思是‚使别人称臣‛,‚臣‛为使动用法;‚臣于人‛意思是‚对别人称臣‛,‚臣‛用如一般动词。

4、令天下之将相会于洹水之上,通质,刳白马而盟。

洹水:水名,在今河南省北境。

通质:交换人质。

刳:剖开并挖空,此泛指宰杀。

名词用‚而‛连结时,一般活用为动词。

‚盟‛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结盟‛、‚订立盟约‛。

译文:让天下的将领和卿相在洹水边上会盟,互相交换人质,宰杀白马来订立盟约。

5、六国从亲以宾秦,则秦甲必不敢出于函谷以害山东矣。

宾:通摈,排斥,弃绝。

从:同‚纵‛,南北为纵,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合纵‛。

译文:六国合纵相亲,共同对抗秦国,那么秦国的军队一定不敢走出函谷关来危害山东各国了。

6、惠王使犀首攻魏,禽将龙贾,取魏之雕阴,且欲东兵。

犀首:本魏国武官名,此指魏人公孙衍,当时在秦作官。

龙贾:魏将。

雕阴:地名,在今陕西甘南县南。

‚兵‛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用兵‛(方位名词‚东‛作状语)。

名词放到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译文:秦惠王派犀首攻打魏国,活捉魏国将领龙贾,攻取魏国的雕阴,并且打算向东方用兵。

7、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

逆:接受。

‚市‛活用为动词,购买。

译文:拿有限的土地去迎合无止境的贪求,这正为通常所说的买下怨恨结下祸根的意思。

8、故为大王计,莫如从亲而孤秦。

‚从‛同‚纵‛,南北为纵,活用为动词,合纵。

‚孤‛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孤立‛。

译文:所以替大王您考虑,没有哪个赶的上六国合纵相亲以孤立秦国更好。

9、从合则楚王,衡成则秦帝。

‚王‛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称王‛;‚帝‛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称帝‛。

译文:合纵成功就能让楚国称王,连横成功就会使秦国称帝。

10、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

‚相‛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任相国‛。

译文:苏秦做了合纵联盟的盟长,同时担任了六国的相国。

11、其从者有一人独未得报,乃前自言。

苏秦曰:‚我非忘子。

子之与我至燕,再三欲去我易水之上,方是时,我困,故望子深,是以后子。

子今亦得矣。

‛‚前‛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走上前‛。

‚后‛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放在后面‛。

译文:他的随从人员中唯独有一人没有得到赏赐,便走上前去主动申说。

苏秦说,我并不是忘了你。

你当初跟随我到燕国,在易水之上,你再三要离开我,当时,我处境困难,因此我深深地埋怨你,所以我把你放在最后。

你现在也可以得到赏赐了。

12、今来而王不官臣者,人必有以不信伤臣于王者。

‚官‛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任用为官‛,使动用法。

名词放到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译文:现在我回到燕国,而大王不任我官职的原因,一定是有人用不诚实的罪名,在您面前中伤我.13、且异日济西不师,所以备赵也。

济西:指济水南段上游地区,大致在今山东省西端。

‚师‛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征兵‛。

名词放到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译文:况且,从前济西地区不征发兵役,是为了防备赵国。

14、燕乃使一子质于齐。

‚质‛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做人质‛。

介词结构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译文:燕国就派一个公子到齐国做人质。

二、指出下列句中活用为动词的形容词,说明其活用后的意义特点,并将全句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

(左〃成二年)‚难‛活用为意动用法,意思是‚感到困难‛。

译文:一个人不怕用死来使他的国君免于祸患,我杀了他不吉利,赦免了他,用来勉励事奉君主的人。

2、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论语〃子路)‚富之‛意思是‚使之富‛,形容词‚富‛字活用为使动用法;‚既富矣‛即‚既富之矣‛,意思是‚已经使他们富贵了‛,‚富‛也活用为使动用法。

译文:冉有说:‚人口已经众多了,又该怎么办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足起来。

‛冉有说:‚已经富足了,又该怎么办呢?‛孔子说:‚教育他们。

‛3、不若私许复曹、卫以携之,执宛春以怒楚,既战而后图之,(国语〃晋语四)宛春:楚国大夫。

携:通‚愶‛。

离间,有二心。

《玉篇》:‚愶,贰也。

‛‚怒‛活用为使动用法,‚怒楚‛意思是‚使国人发怒‛。

译文:‚不如私下里允许恢复曹、卫二国以离间他们,然后逮捕宛春来激怒楚国,等战争打起来以后再作打算。

‛4、文公问于胥臣曰:‚吾欲使阳处父傅讙也而教诲之,其能善之乎?‛对曰:‚是在讙也。

‛(国语〃晋语四)讙同‚欢(欢)‛:晋文公的儿子,即后来的晋襄公。

‚善‛活用为使动用法,‚善之‛意思是‚使之善‛,即‚教好他‛。

译文:晋文公问胥臣说:‚我想让阳处父做讙的老师来教育他,阳处父能使他学好吗?‛胥臣回答说:‚这主要取决于讙。

‛5、世之灾,妒贤能。

飞廉知政任恶来,卑其志意,大其园囿高其台。

(荀子〃成相)飞廉:殷纣之谀臣。

恶来:飞廉之子。

‚卑‛、‚大‛、‚高‛分别活用为使动用法,意思分别是‚使……其卑‛、‚使……大‛、‚使……高‛。

译文:世上的灾难,是嫉贤妒能,飞廉当政,任用恶来,使自己的志向卑下,使园囿更大,使台榭更高。

6、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韩非子〃说难)‚智‛活用为意动用法。

意思是‚认为……聪明‛。

译文:他家里人认为自己的儿子非常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老人。

7、今法律贱商人,而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

(晁错《论贵粟疏》)‚贱‛、‚尊‛分别活用为使动用法,意思分别是‚使……卑贱‛、‚使……尊贵‛。

译文:现在法律使商人贫贱,但商人已经富贵了;使农夫尊贵,农夫已经贫贱了。

8、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

(晁错(论贵粟疏))‚贵‛活用为意动用法,意思是‚认为……宝贵‛。

译文:珠玉金银,饿了不能吃,冷了不能穿,然而众人认为它们宝贵,是由于皇上使用它们的缘故。

9、担束薪,行且诵书。

其妻亦负载相随,数止买臣毋歌讴道中,买臣愈益疾歌。

妻羞之,求去。

(汉书〃朱买臣传)‚羞‛活用为意动用法,意思是‚感到羞愧‛。

译文:挑着捆成捆的柴火,一边走一边大声读书。

他的妻子也背着柴火跟随在后面,屡次阻止他不要在路上歌唱,朱买臣就越发大声地歌唱。

他妻子感到很羞愧,请求离开他。

10、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

(诸葛亮《出师表》)‚远‛活用为动词,意思是‚远离‛。

译文: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这是前汉兴旺发达的原因。

11、度不中而轻发,徒糜弹药,无益吾事,慎之!(徐珂《精稗类钞〃冯婉贞》)‚糜‛本义是‚粥‛。

活用为动词,意思是‚浪费‛。

‚慎‛活用为一般动词,意思是‚谨慎对待‛。

译文:瞄不准却轻易发射,白白地浪费弹药,无益于我们的事情,所以一定要慎重对待这件事。

12、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

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

(徐珂《精稗类钞〃冯婉贞》)‚长‛、‚短‛分别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是‚擅长‛、‚缺乏‛;‚利‛活用为一般动词,意思是‚有利‛。

译文:西方人擅长用火器而不擅长武术格斗。

火器有利于袭击去留距离目标,武术格斗有利于在巷道中作战。

三、指出下列句中名词充当的状语,分析其所属的类型,并翻译全句:1、孝景时,(郅)都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

(史记〃酷吏列传)‚面折‛谓‚当面折辱‛。

‚面‛作‚折‛的状语,表方式。

译文:孝景帝时,郅都任中郎将,敢于直言进谏,在朝廷上当面折辱大臣。

2、(苏秦)将说楚王,路过洛阳。

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宴,郊迎三十里。

妻侧目以视,倾耳以听。

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战国策〃秦策一)‚郊迎‛的‚郊‛作‚迎‛的状语,表处所;‚蛇行‛的‚蛇‛作‚行‛的状语,表比拟。

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特征。

译文:苏秦将要到楚国去游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听说后,清理屋舍扫除道路,陈列音乐摆设宴席,到郊外三十里的地方迎接。

妻子见了苏秦,低着头不敢正视,侧着耳朵静听。

嫂子象蛇一样匍伏着爬行到面前,主动跪地拜了四拜然后向他请罪。

3、(重耳)好善不厌,父事狐偃,师事赵衰,而长事贾佗。

(国语〃晋语四)‚父事‛的‚父‛、‚师事‛的‚师‛、‚长事‛的‚长‛分别作‚事‛的状语,表态度。

译文:重耳好善不满足,像对待父亲那样对待狐偃,像对待老师那样对待赵衰,像对待兄长那样对待贾佗。

4、知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

(韩非子〃十过)名词‚翼‛作‚击之‛的状语,表处所。

译文:知伯的军队因救水而发生混乱,韩、魏两家从侧翼进攻,赵襄子正率领他的士兵从正面进攻。

5、日吾固告君曰得众。

众不利,焉能胜狄?(国语〃晋语二)时间名词‚日‛用于句首作状语,表示‚往日‛‚从前‛的意思。

译文:从前,我就曾经告诫过你说申生颇得人心。

如果他不给民众好处,怎么能打败狄人?(此为骊姬对晋献公所说的话)6、使我甲兵顿獘,民人离落,而日以憔悴,然后安受吾烬。

(国语〃吴语)时间名词‚日‛用于变化意义突出的形容词谓语前作状语时,表示情态的逐步发展变化,含有‚逐渐地‛、‚一天天地‛意思。

译文:使我们的军队疲惫,兵器耗损,民众背离逃亡,国力一天天地衰竭,然后安安稳稳地收拾我们的残局。

7、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

(孟子〃滕文公下)赵岐注:‚咻,讙也。

‛焦循《正义》:‚讙即今日喧哗字也。

‛)时间名词‚日‛用在动作性动词前面作状语时,表示动作行为的经常性,含有‚每日(日日)‛、‚每月(月月)‛、‚每岁(岁岁)‛的意思。

译文:一个齐国人教他,许多楚国人打扰他,即使每天鞭打他逼他说齐国话,也是做不到的。

8、舜勤于民事而野死。

(国语〃鲁语上)普通名词‚野‛作‚死‛的状语,表处所。

译文:舜为了百姓的事情而劳苦,却死在野外。

9、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史记〃商君列传)普通名词‚车‛作‚裂‛的状语。

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或凭依。

译文:秦惠王用车子拖裂商鞅并将尸体巡行示众。

10、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

(孟子〃万章下)(伋:孔伋,即子思)普通名词‚犬马‛作动词‚畜‛的状语,表态度。

译文:从今以后知道您像对待犬马一样对待我。

11、其后秦稍蚕食魏。

(史记〃魏公子列传)普通名词‚蚕‛作动词‚食‛的状语,表比拟。

译文:这以后,秦国就逐渐地像蚕吃食似的侵蚀魏国。

12、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贾谊《过秦论》)普通名词‚云‛‚响‛‚景‛分别作‚集‛‚应‛‚从‛的状语。

表比拟。

译文:天下的人像云一样聚集、像回声一样应和、像影子随形一样背着粮食跟随他起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