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必背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语言学概论知识点

(完整word版)语言学概论知识点

导言、第一章、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历时语言学-—就各种语言的历史事实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它的“亲属”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叫历时语言学。

2、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进行思维的工具。

就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3、符号——符号是用来代表事物的一种形式,词这样的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统一体。

任何符号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方面构成的。

4、语言的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其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音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一层又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由语素构成的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5、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紧密的联系.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

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

二、填空1、结构主义语言学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三个学派。

2、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它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4、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声音,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5、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6、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7、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8、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和聚合。

9、组合是指符号与符号相互之间在功能上的联系,聚合是指符号在性质上的归类。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1、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word完整版)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word完整版)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word完整版)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自考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1、口语:口语是语言的有声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产生的基础,相对于书面语是第一性的。

2、书面语:书面语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之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相对于口语是第二性的,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3、语言: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为社会所公认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4、言语:是个人说的行为(说话)和结果(所说的话)。

5、符号: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6、能指: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7、所指:是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

8、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

9、语言符号的强制性:指语言符号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不能任意改变的。

10、聚合关系: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

11、组合关系:在语言结构的同一层级上组合起来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

12、普通语言学:指从理论上研究人类各种语言所共有的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的一门语言学分支学科。

13、理论语言学:指从理论上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等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以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个别语言学和一般语言学。

14、应用语言学:指运用语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其他学科领域的各种问题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可分为狭义应用语言学和广义应用语言学.15、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16、结构主义语言学:指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它旨在语言系统本身的规律.17、语音的生理属性:指发音器官发音动作、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18、语音的物理属性:指物体受外力的作用,发生振动,从而使周围的空气也发生震荡,形成一种音波.音波传到人的耳朵里,使鼓膜发生相应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于是人们就产生了声音的感觉。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历史语言学:主要用历史得方法研究某种语言得短期得与长期得变化规律,如汉语史、英语史。

共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某一时期得相对静止得情况,如现代汉语。

普通语言学:研究对象就是人类语言,着重从理论上探讨语言得共同特点与一般规律,也叫一般语言学。

隐性意义:指隐藏在显性意义后而得各种语法关系,通常表现为施事与动作,动作与受事得关系等。

隐性形式:从微观角度瞧,句法结构得外部形式具有层次性。

这种层次性不能从外表一眼瞧岀来,需要我们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地分析。

显性形式:从宏观上瞧,句法结构外部形式就是线条性,我们把它叫显性形式。

语言学:就是研究语言得科学。

语言学家研究得只就是经过语言学家主观概括与不同程度上理想化与简单化了得语言。

符号:指得就是根据社会得约左俗成使用某种特左得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得意义而形成得这种实体与意义得结合体。

“符号”必然包括有任何情况下永远不可分割得两个方而, 一个方而就是物质得实体,另一个方而就是约定俗成得意义。

“能指“:就是索绪尔给语言符号得物质实体创制得一个专门得术语。

也就就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得成分。

“所指":就是索绪尔给符号所指得意义内容创制得一个专门术语,也就就是“能指成分“, 即特泄得物质实体,所指得意义内容。

语音:虽就是一种声音,但又与一般得声音有着本质得区别。

它就是由人得发音器官发岀得,负载着一定得意义,并作为语言符号系统载体得声音。

音素:就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得最小语音单位。

根据音质得不同,对一串语音不断加以切分,宜到不能切分为止,这样得到得语音就就是“音素“。

标写语音得书而符号叫做“音标”。

“音位“:就就是从社会功能得角度划分岀来得语音单位,它就是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得最小得语音单位。

“音质音位''与“非音质音位“:音位从构成材料上瞧,可以分为音质音位与非音质音位。

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得差别来起辨义作用得音位叫“音质音位”。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自考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1、口语:口语是语言的有声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产生的基础,相对于书面语是第一性的。

2、书面语:书面语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之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相对于口语是第二性的,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3、语言: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为社会所公认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

4、言语:是个人说的行为(说话)和结果(所说的话)。

5、符号: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6、能指: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

7、所指:是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

8、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

9、语言符号的强制性:指语言符号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不能任意改变的。

10、聚合关系: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

11、组合关系:在语言结构的同一层级上组合起来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

12、普通语言学:指从理论上研究人类各种语言所共有的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的一门语言学分支学科。

13、理论语言学:指从理论上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等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以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个别语言学和一般语言学。

14、应用语言学:指运用语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其他学科领域的各种问题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可分为狭义应用语言学和广义应用语言学。

15、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 20 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16、结构主义语言学:指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它旨在语言系统本身的规律。

17、语音的生理属性:指发音器官发音动作、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18、语音的物理属性:指物体受外力的作用,发生振动,从而使周围的空气也发生震荡,形成一种音波。

音波传到人的耳朵里,使鼓膜发生相应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于是人们就产生了声音的感觉。

语言学概论所有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所有名词解释

术语解释1.语言学:语言学就是专门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

语言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及其运用等问题,揭示语言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使人们理解并掌握语言的理性知识。

2.语文学:语文学是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文字学科的总称。

它以文献评审为主,目的在于解释、注疏和考订。

3.语言: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为全社会服务,它同人的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4.言语:言语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

这里的“说话行为”是指说话的5.索绪尔:教程》。

索绪尔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

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和19世纪以前的语文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把语言看成是由各个符号之间的关系组成的有价值的结构系统。

6.布龙菲尔德:是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核心人物。

他们注重语言行为的描写,而不注重语言能力的解释;着眼于语言间的差异,而不重视语言的普遍性。

其著作有《语言论》7.乔姆斯基:1957年美国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句法结构》的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

这一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的,它完全不同于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之上的美国结构主义,因此,它的出现是对当时居于主流地位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大挑战,被人称作“乔姆斯基革命”。

8.菲尔墨:是格语法的代表,其代表作是1968年发表的《格辩》。

他认为标准理论无法说明类似下列两个句子中名词短语与动词短语之间的关系究竟有何区别:Thechildopensthedoor./Thekeyopensthedoor.这种名词短语与动词短语之间的功能关系只有用更深一层的语义区别才能解释清楚。

9.普通语言学:也叫“一般语言学”,它的研究对象从理论上讲应该是全世界所有的语言。

普通语言学探究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点和一般原理。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大集锦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大集锦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4. 解释“符号”答:符号指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如交通管制系统中,红灯表示“不准通行”,绿灯表示“可以通行”等等。

5. 解释“语言”答: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语言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区性、民族性和历史性。

8. 解释“普通语言学”。

答: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称为普通语言学。

它以一般语言学为研究对象,探索各种语言所共有的特性、共同的规律、结构上的共同特点和一般原理。

9. 解释“应用语言学”。

答:把语言学的理论和具体成果用来为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某个领域服务,这是广义的应用语言学;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专门研究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

10. 解释“传统语言学”。

答: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11. 解释“内部语言”。

答:第一,内部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形式;第二,内部语言的交际对象是说话者本人,且没有出声。

因此,内部语言是没有说出口的内心的话。

第二章语音1. 解释“语音”。

答: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

并作为语言符号系统载体的声音。

比如汉语普通话里:“ZUGUO”这一串声音同“祖国”这个词的意义联系在一起。

而咳嗽声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但这种声音只是感冒的征候,而不表示什么意义,所以不是语音。

语音本质上是社会现象,但它的形成必须具备一定的生理基础,并且具有一系列物理属性和心理属性。

2. 解释“音高”。

答: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它主要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频率的高低。

音高变化在语言中有重要作用。

比如汉语普通话“妈,麻,马,骂”这四个词就是由这种音高变化来区别的。

语言中句子的语调具有丰富的表达功能,它可以表达各种语气以及说话人的态度和情绪等。

比如在北京话里,“他不来”这句话,如果“来”音高压低,表示对一个事实的陈述,如果“来”音高抬高,则表示询问。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语言学: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2.口语:口语是指有声的口头语言。

3.书面语:书面语是文字记录的语言的书面形式。

4.符号:是指根据社会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5.能指: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即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

6.所指:是语言符号所指的意义的内容。

7.聚合关系:在同一位置上可以相互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这种关系成为聚合关系。

8.组合关系: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前后两个语言单位,或语言单位与互相关联的语言单位组合而成的整体之间所具有的关系称为组合关系。

9.语言学: 研究语言的科学叫做语言学10.普通语言学:研究人类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的语言学学科称为普通语言学11理论语言学: 侧重语言理论探讨的语言学学科叫做理论语言学12.应用语言学:侧重语言学理论和成果的实际应用的语言学学科称为应用语言学13.传统语言学: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14.结构主义语言学: 由索绪尔创立的研究语言系统本身的内在规律的语言学称为结构主义语言学。

15. 语音:由人的发音器宫发出的,负载着一定的意义并作为语言符号系统载体的声音。

16. 振幅:发音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偏移距离叫做振幅17. 频率:发音体在每一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18. 音高: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19. 音强: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弱20. 音长:音长是指声音的长短21.音质:又叫音色,指声音的个性或特色,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基本特征22.基音:一般的声音都是由发音体发出的一系列频率、振幅各不相同的振动复合而成的,其中频率最低的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做“基音”23.陪音:一般的声音都是由发音体发出的一系列频率、振幅各不相同的振动复合而成的,其中频率最低的振动以外的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做“陪音”.24.乐音:当基音和陪音的频率之间存在着整数倍的比例关系时,会形成一种复杂而有规则的、具有周期性重复特征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叫做乐音。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1.语言迁移: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作为来源语的母语作为目标语的外语会产生影响,这就叫语言迁移。

2.音位:在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功能的最小语音单位叫音位。

3.书面语:书面语是文字产生以后才出现的语言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它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4.国际音标:国际音标是目前国际上最为通行的音标,它根据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的原则制定,音素和标写音素的符号一一对应,没有标音含混的缺陷,能够比较精确地记录世界上各种语言的语音。

1.元辅音分析法:元辅音分析法是以元辅音为基本分析单位的一种音节结构分析方法。

音节结构可氛围V、C-V、V-C、C-V-C等四种不同结构类型。

例如,汉语普通话中的[i](一)、[t‘i](题)、[an](安)、[t‘an](谈)等四个音节分别属于这四种基本类型。

2.语法形式:语法形式就是能体现语法意义的形式;表示某一类语法意义或有共同作用的形式,如词类形式、组合形式、虚词形式,就是语法形式3.义项:义项是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一个词有几个义项,是根据词所反映的对象的多少确定的。

例如,“凉”既可以表示“温度低”,也可以表示“灰心或失望”,因而是两个义项4.外语教学的听说法:听说法是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刺激——反应”学说影响二产生的外语教学法;听说法基本上不使用本族语教学,不大进行语言对比,一般也不讲语法规则;这种教学法在读写能力和语言分析能力的培养方面较弱。

1.语言获得:主要是指掌握一种母语,特别是儿童掌握自己母语的过程。

2.双语现象:指某一语言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社会现象。

3.借词:是指音和义都是借自外语词,又叫外来词。

4.词组:实词与实词之间具有直接联系的相对独立的词群。

1.区别特征: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言特征叫区别特征。

音位之间的对立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区别特征之间的对立,音位的辩义功能归根结底是由区别特征担负的。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名词解释汇总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名词解释汇总

名词解释:1、聚合关系:聚合关系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在语言链条得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得具有某种相同作用得各个符号之间形成得纵向关系。

2、语用学:语用学作为语言学得一门新兴得独立学科,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得特殊话语,特别就是研究在不同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与运用语言得过程。

3、菲尔德:4、索绪尔:5、音素:音素就是从音质得角度划分出来得最小得语音单位。

一个音节,往往可以从音质得角度去划分,划分到不能再分析为止,分析出最小得语音单位,得到得就就是音素。

6、音位:音位就是某种具体语言或方言里能够区别词、语素得语音形式与意义得最小得语音单位。

7、条件变体:具有互补分布关系得各音素对它们分布得环境总体来说就是相互补充得,而对其中某个因素所能出现得特定位置又就是相互排斥得。

它们彼此间不能区别语素或词得语音形式与意义,所以并归并为一个音位,这些因素就就是这个音位得若干变体.这种变体都有各自出现得条件,所以叫做条件变体。

8、超音段音位:在语流中,音高、音强、音长这样得非音质要素也能区别词得语音形式与意义,因此也能归并成音位。

由于这些音位不就是局限于一个音段音位,而就是常常就是添加到音段音位得序列(包括音节、词等)上面,它们具有超音段得性质,音位学上把它们叫做超音段音位,也叫非音质音位。

超音段音位包括调位、重位、时位。

9、音位得区别特征:一个音位之所以区别于别得音位,就是因为它有某种特殊得不同于别得音位得语音特征,这种能区别音位得语音特征就叫做音位得区别特征。

10、复辅音: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得组合叫做复辅音。

11、肌肉紧张度说:12、语流音变:人们说话时,具体得因素组合在一起,形成长短不一得一段段得语流。

在连续得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得影响或自身所处得地位得不同,或说话得快慢、高低、强弱得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教语流音变。

13、理性意义:理性意义就是人脑对客观世界得概括反映,也叫概念意义,就是词义得核心部分.14、语义场:在语言学中,凡就是具有共同语义特征,在词义上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中得一群词聚合在一起,在语义上形成一个场,称之为语义场。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自考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1、口语:口语是语言的有声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产生的基础,相对于书面语是第一性的。

2、书面语:书面语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之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相对于口语是第二性的,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3、语言: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为社会所公认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

4、言语:是个人说的行为(说话)和结果(所说的话)。

5、符号: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6、能指: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

7、所指:是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

8、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

9、语言符号的强制性:指语言符号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不能任意改变的。

10、聚合关系: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

11、组合关系:在语言结构的同一层级上组合起来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

12、普通语言学:指从理论上研究人类各种语言所共有的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的一门语言学分支学科。

13、理论语言学:指从理论上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等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以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个别语言学和一般语言学。

14、应用语言学:指运用语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其他学科领域的各种问题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可分为狭义应用语言学和广义应用语言学。

15、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16、结构主义语言学:指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它旨在语言系统本身的规律。

17、语音的生理属性:指发音器官发音动作、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18、语音的物理属性:指物体受外力的作用,发生振动,从而使周围的空气也发生震荡,形成一种音波。

音波传到人的耳朵里,使鼓膜发生相应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于是人们就产生了声音的感觉。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1.符号:符号指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2. 语言: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语言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区性、民族性和历史性。

3. 音位:音位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它是特定的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4. 音位变体: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不同音素就叫做“音位变体”。

音位变体又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条件变体是指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而又同属一个音位的两个或几个音素。

自由变体是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音素。

5. 音位的区别特征: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音特征就叫做音位的区别特征,也叫区别性特征。

音位的区别特征不仅可以使不同的音位相互区别,形成对立,而且还可以使不同的音位通过相同的区别特征联系在一起,聚合成群。

6. 普通语言学: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称为普通语言学。

它以一般语言学为研究对象,探索各种语言所共有的特性、共同的规律、结构上的共同特点和一般原理。

7. 应用语言学:把语言学的理论和具体成果用来为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某个领域服务,这是广义的应用语言学;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专门研究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

8. 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9. 内部语言:第一,内部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形式;第二,内部语言的交际对象是说话者本人,且没有出声。

因此,内部语言是没有说出口的内心的话。

10. 语音: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

11. 音高: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它主要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频率的高低。

12. 音强: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它主要决定于振幅的大小。

13. 音长: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它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的。

[汇总]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汇总]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1.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2.符号是指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3.能指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即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

4.所指是语言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

5.理论语言学是指侧重语言理论探讨的语言学学科。

6.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7.结构主义语言学是指由索绪尔创立的研究语言学系统本身的内在规律的语言学。

第二章语音1.振幅是指发音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偏移距离。

2.频率是指发音体在每一秒钟内振动的次数。

3.一般的声音都是由发音体发出的一系列频率、振幅各不相同的振动复合而成的,其中频率最低的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做“基音”。

4.一般的声音都是由发音体发出的一系列频率、振幅各不相同的振动复合而成的,其中频率最低的振动以外的振动发出的声音叫做“陪音”。

5.口音是指在发音时,软腭和小舌向后上升并抵住喉壁时,通向鼻腔的通道被堵塞,气流只能从口腔呼出,这样发出的音叫口音。

6.鼻音是指在发音时,软腭和小舌下垂,通向鼻腔的通路被打开,口腔内形成某种阻碍,以致气流无法通过,气流就完全从鼻腔呼出,这样发出的音叫鼻音。

7.鼻化音是指在发音时,软腭和小舌下垂,通向鼻腔的通路被打开,口腔内也未形成任何阻碍,气流同时从鼻腔和口腔呼出,这样发出的音叫鼻化音。

8.主动发音器官是指人类能够活动的发音器。

9.被动发音器是指人类不能够活动的发音器官。

10.音标是标写语音的书面符号。

11.宽式标音是不反映与区别意义无关的发音特征和差别的比较概括的标音,也叫做音位表标音。

12.严式标音是详尽反映发音特征和差别的标音,又叫做音素标音。

13.舌面元音是由舌面起作用发出的元音。

14.舌尖元音是由舌尖起作用发出的元音。

15.发舌面元音的同时舌尖向硬腭翘起,这样发出的音叫做卷舌元音。

16.在舌面元音中,[i]、[e]、[ε]、[a]、[u]、[o]、[ ]、[ɑ]八个音被称作“定位元音”或“标准元音”。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口语: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也就是是口语。

2.书面语:有了文字以后,语言就有了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那就是书面语。

3.符号:指的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4.能指:也就是能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

5.所指:也就是“能指成分”,即特定的物质实体,所指的意义内容。

6.聚合关系:或称“联想关系”,在同一位置上可以相互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关系单位处在可以相互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因而聚合成一个类,这种关系成为聚合关系。

7.组合关系:或称“句段关系”,现一般称“句法功能”。

8.普通语言学: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称普通语言学。

它以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探索各种语言所共有的特性、共同的规律、结构上的共同特点和一般原理。

9.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是把语言学的理论和具体成果用来为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某个领域服务,这是广义的应用语言学;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是指专门研究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

10.理论语言学:理论语言学是指侧重语言理论探讨的语言学学科。

11.传统语言学: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12.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是由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它主要研究语言系统本身的内在规律。

13.语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一定意义的,并作为语言符号系统载体的声音。

14.声音的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质。

15.音高: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

它是由频率的大小决定的。

16.音强: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

它是由振幅的大小决定的。

17.音长: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

它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的。

18.音质:又叫音色,指声音的个性和特色,他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基本特征。

19.振幅:也就是发音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偏移距离。

20.频率:发音体在每一秒钟振动的次数。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已印)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已印)

名词解释导言1.语言学: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科学。

2.专语语言学:以某一种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它包括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两种。

总之,专语语言学只研究某一种语言。

3.共时语言学:语言研究的一种方法,从一个横断面描写研究语言在某个历史时期的状态和发展。

4.历时语言学:语言研究的一种方法,集中研究语言在较长历史时期中所经历的变化。

5.普通语言学: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发展规律,是综合众多语言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语言学,是语言学的重要理论部分。

6.语文学:是为给古代文化遗产——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经典书面著作作注释,目的是使人们可以读懂古书的一门尚未独立的学科。

7.“小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从而诞生了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因此又被人们称为经学的附庸。

8.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的学科,实际上是一种交叉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新的学科。

9.历史比较语言学: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部门,它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

它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1.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说话:运用语言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本身不等于语言。

3.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它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人的说和写的过程,是人的一种行为,叫言语活动,也叫言语行为;一是指人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东西,也叫言语作品。

4. 交际工具:人类交际活动所使用的工具。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此外,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5. 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一种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即声音和意义的结合是任意的,二者并没有必然联系。

2、书面语:书面语是用文字记录的语言形式,它是文字产生后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

书面语是经过加工的、提炼和发展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3、语言相关论:是萨丕尔和沃尔夫提出的关于语言和思维关系的观点,主张语言决定思维,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4、大脑语言功能临界期:是指大脑的单侧化、大脑左半球的分区以及语言的遗传机制,都只提供人具有语言能力的潜在可能性,这些潜能必须在一定期限内被一定的语言环境激活才可使用。

5、语系:语系是按照语言的同源关系对语言进行谱系分类,凡有亲缘关系的语言属于同一语系。

6、机器翻译:是通过计算机把一种语言自动翻译成另外一种或多种自然语言的信息处理技术。

7、语音: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用于人和人之间交际并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8、词:词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9、语用:语用是指语言运用,即人们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对语
言的实际运用。

10、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11、单纯词:是由一个构词语素构成的词。

12、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

13、屈折:通过词的内部发生语音的交替变换来改变词的语法意义的手段。

14、语音对应关系: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所具有的、有规律的而非个别的语音之间的互相对应的关系。

15、意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中的某个词的意义翻译过来。

16、主谓词组:两个成分之间具有被说明和说明关系的词组是主谓词组。

17、词类: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

它指可以替换出现在语法结构某些共同组合位置上的词的类,即具有聚合关系的词的类。

18、复辅音:一个音节内处于同一个肌肉紧张的渐强阶段或渐弱阶段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叫复辅音。

19、复合构词:词根语素加词根语素构成一个新词叫复合构词。

20、语言迁移:学外语的人的母语叫“来源语”,所要学的外语叫“目标语”,作为来源语的母语对作为标语的外语会产生影响,
这就是“语言迁移”。

21、双语现象:指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社会现象,具体而言是社团内的全成员或部分成员双语并用的现象。

22、亲属语言: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叫亲属语言,亲属语言之间具有历史同源关系。

23、词形变化:指通过词的形态变化产生一定语法的形式,主要包括附加、屈折、异根、零形式四种情况。

24、调位:利用音节的音高差别来起辩义作用的语音单位叫做调位。

调位是一种非音质单位,依附在音位的组合序列上。

25、语法意义:是语法形式所体现的意义,是语言中通过一类形式或功能所获得的意义。

如“动词+名词”具有动宾关系的意义,汉语所有的同类组合都是如此,这种意义就是一种语法意义。

26、语音合成:是语音信息处理研究中的主要工作。

就是让计算机模拟人的发声器官的动作并发出类似的声音。

如汉语的语音合成目前已初步实现自动生成声韵调结合的音节。

27、句子:句子是词或词组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而成的、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前后有较大停顿并带有一定语气和句调的语言单位。

28、异化:是指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印象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

29、词尾:附着在词干后的,能改变词的语法形式,但不能构成新词的语素。

30、声韵调分析法:是汉语传统的一种音节结构分析方法;可以将音节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

31、同化:语流中两个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到另一个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近的现象。

32、语言转用:在民族接触和融合的过程中,一个民族的全部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改说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

33、借词:又叫外来词,是指音与义都来自外语的词。

34、词组:是由词和词组合的语法单位,它结构上大于词,在句子中的作用与词相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