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修三专题八)1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合集下载

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81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1

历史人民版必修3课件专题81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1

42
课时 分层 作业
点击右图进入…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19
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产生的背景 1.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迅速向欧美各国延伸,世界在剧烈 的变革与震荡中向前发展。 2.19 世纪初,欧洲许多国家都在进行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革命, 特别是法国大革命,不仅扫荡了欧洲各地的封建势力,而且促进了 欧洲民族、民主运动空前高涨。在资本主义确立的过程中,充满了 与封建势力的斗争,充满了反复与曲折,整个社会动荡不安,人们 在现实生活中感到迷惑。
34
5.《自由引导人民》是世界名画,它反映的历史事件和艺术特 点是( )
A.法国二月革命,现实主义 B.法国七月革命,浪漫主义 C.巴黎公社,现代主义 D.法国二月革命,浪漫主义
35
B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自由引导人民》是 在法国七月革命的大背景下所作,属于浪漫主义。]
36
6.1819 年,法国著名画家籍里柯创作了轰动整个法国的《梅杜 萨之筏》,其标志性历史意义是( )
A.人文主义对文学艺术的深远影响 B.人们对“理性王国”的不满与失望 C.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矛盾激化 D.科技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浮躁与迷惘
29
B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雨果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联 系浪漫主义文学出现的背景可知,B 项符合题意。]
30
3.拜伦、德拉克洛瓦、贝多芬被称为浪漫主义者,主要是因为 他们( )
——《世界文明史》
17
[解读] ①说明作家更加关注人的本能和感情。 ②说明作家更加关注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
18
[思考] 史料中提到的“一群作家”属于哪一流派?这一流派 在欧洲大致盛行于什么时期?概述这一流派的特点。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 专题八第1课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课件(共31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 专题八第1课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课件(共31张PPT)

法 国
籍里 柯

德拉 地
克洛 《
梅杜萨之筏》发表了浪漫主义宣言。
位:被称为“ 浪漫主义”的狮代子表作: 》:将浪漫主义绘画推
瓦 向高峰,宣自告由新引古导典人主民义绘画的没落,
1.艺术是生活的反映。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风靡欧 洲。下列文学和绘画作品体现了浪漫主义风格的是
( )D
①《巴黎圣母院》 ②《悲惨世界》 ③《自由引导人民》 ④《梅杜萨之筏》
反映了反对专制统 治,向往民主自由的 精神。
知 识 小 结 19世纪浪漫主义美术的特点
色彩上: 题材上: 构图上:
比较阴沉 重大历史事件和壮美的自然景观 注重画面完整和统一
情漫主义文艺产生的时代背景 材料一
两个民族;他们之间没有往来、没有同感;他们好像 不同地带的居住者即不同行星上的居民,不了解彼此 的习惯、思想和感情;…… 他们在不同的繁育情况 下形成,吃不同的食物,按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不 受同样的法律支配……富人和穷人。 ——英国 首相本杰明·迪斯累利《西比尔》
建专制统治) 1830—1848七月王朝 1848—1852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20—1823西班牙 (反对专制统治)的革命
1820—1821意大利革命
1821—1829希腊独立战 争
1825—1826俄国(要求废 除农奴制)的革命
1852—1870法兰西第二帝国
1830法国七月革命
浪德 漫国 主 义 音 乐
前 期
原因:受受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影响,追求民 主自由。代表:《 第三(英雄》)、交《响第曲五(命运)交响
曲》:
贝多
芬 后 原代因表: :社《会变第革六和(田现园实)》感交、染响,曲开《始第浪九漫(合主唱义)交色响彩曲。》

历史必修三专题八1工业革命时的浪漫情怀

历史必修三专题八1工业革命时的浪漫情怀

用历史的眼光分析这些人分别代表了什么力量?
“警察局长决定让持有作者签名的 观众提前三小时进场 (7点钟正式演 出),1点的时候,队伍就已经排好 了,堵塞了整个黎塞留街……年轻人 们一边唱着工作室里的歌一边等 待…… 当他们唱累了,就拿出带来 的面包、火腿和奶酪,就地用餐。 在《爱尔那尼》”演出结束后,人 们在兴奋癫狂的状态下,在墙上写上 了“雨果万岁!” ——《爱尔那尼》演出时的情景
三、浪漫主义美术(拿破仑统治结束后
1815年后)
1、背景: 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失 望,寻求新的寄托。 2、特点: (1)注重感情表现和画面整体的完整,不拘于局部和细节的 过分描绘和刻画。 (2)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 3、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作者 籍里 柯 德拉 克洛 瓦 国 家 作品 《梅拉萨 之筏》 影响
音乐家
国家
代表作
特色
地位
充满了时代精神, 既将古典音 前 《第三(英雄)交响曲》 蕴涵着革命的力 乐推向新的 期 《第五(命运)交响曲》 量 德 高峰,又开 贝多芬 国 创了浪漫主 《第六(田园)交响曲》 后 更多描绘自然美 义音乐的先 期 《第九(合唱)交响曲》 景与人的心灵 河
舒伯特 《小夜曲》《春之信念》 《野玫瑰》 浪漫主义 被誉为“歌 曲之王”
一、“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
1、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2、主要特点: (1)文学时代主题:浪漫主义文学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 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 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2)文学创作风格:反对古典主义文学形式主义的束缚,在 创造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 征。 到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发展到顶峰。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八第1课工业革命时期的浪漫情怀课件(共31张PPT)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八第1课工业革命时期的浪漫情怀课件(共31张PPT)
以美好的理想和憧憬从侧面检视和抨击当时的社会, 强调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而不再刻意突出人 的理性。
浪漫之“美” 第一篇章
“聆听之美”——浪漫主义音乐
音乐史上的一代宗师——贝多芬
我们先来听一首曲子。
问:这是谁创作的,是
什么音乐?
该音乐以什么为主题?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了解贝多芬
• 4岁在父亲的逼迫下开始苦练钢琴,小提琴。 • 17岁时到维也纳拜见音乐大师莫扎特。 •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步思想给了贝多芬
1、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理性 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 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因此,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 叶,欧洲文坛出现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2、英国诗人雪莱在脍炙人口的诗篇《西风颂》中,豪迈 地预言:“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恩 格斯赞美他是“天才的预言家”。对这句名言的正确理解 是 A它反映了一种自然现象,冬天来后,春天不久也将到来 B.与“失败是成功之母”意思相近 C.相信丑恶的现实总会转瞬即逝,真、善、美会永存 D.在经历了资本主义社会后,社会主义社会一定会到来
雨果:《巴黎圣母院》
爱 斯 梅 拉 达
副主教克罗德
钟楼怪人卡西莫多
雨果:《巴黎圣母院》
一起来讨论?
1、在这些人物身上我们能发现哪些美 丽的东西? 2、在这些人物身上我们能发现哪些丑 陋的东西? 3、你对美与丑的实质是怎样看的?
千万不要被人的外表所欺骗
丑在美的旁边, 畸形靠近优美, 丑怪藏在崇高背后, 美与丑并存, 光明与黑暗相共。

浪漫情怀
课程标准
1、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 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2、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美 术作品,了解这些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 及其艺术价值。

人民版历史必修3专题八第一节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课件(30张PPT)

人民版历史必修3专题八第一节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课件(30张PPT)

舒曼
《蝴蝶》
。。。。。。
【感受贝多芬】
材料一 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本欲献给法国第一 位执政者拿破仑,但当得知拿破仑将于五月十八日 即位皇帝时,贝多芬立刻将总谱写有题词的封面撕 下,并愤怒地高喊:“这是一个独裁者!”后来出版 时他将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英雄而作”。 这部作品于1805年在维也纳初演一举成功,从此 贝多芬蜚声于欧洲乐坛。
他在这里表 达了怎样的 情感?
我倒很想知道谁能从滑铁卢
得到好处,除了你和你的恩主
伦敦的市民啊,巴黎的市民啊!
他表达了欧洲
想一想,战争是一种怎样的神圣的消遣? …… 不论那巨大的蝗虫,如何“毁灭”地 糟蹋你们碧绿的田野,吃尽你们的庄稼。
反动势力进行 的战争给人民 带来的苦难的 愤恨。
面目狰狞的灾荒决不会临近帝王
浪漫是什么?!
浪漫主义之父——卢梭认为:人的情感至上
宣扬人的感情至上的一种倾向和态度。 其特点是:非理性的、人文的、个性的、 想像的、情感的。
实质:实现人的自由。
预习课本,走近浪漫,从常识角度了解浪漫。
领域 代表人物 国家
代表作品、成就
文学 音乐
拜伦 雪莱 济慈 雨果 普希金 霍夫曼 海涅 贝多芬 舒伯特 施特劳斯
【感受《唐璜》】
唐·璜游历路线图
西班牙
海上之旅
海岛之恋
土耳其奴隶市场
土耳其皇宫
俄土战场
俄国宫廷
出使欧洲
英国走马
特征二:想像丰富、情节跌宕、重情感心理、奇幻色彩
【感受《唐璜》】
战争本来就是砍头和割气管, 除非它的事业有正义来批准。 假如你确曾演过仁德的角色, 世人而非世人的主子将会评定; 我倒很想知道谁能从滑铁卢 得到好处,除了你和你的恩主

历史必修Ⅲ人民版8-1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课件(22张)

历史必修Ⅲ人民版8-1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课件(22张)

推进新课
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
领域 国家 代表人物 作品
浪 英国 拜伦
《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主人公是第一个“拜伦式英雄”;
自漫 主主 学义 习文

《唐璜》:是他最具代表性、战斗性,也是最辉煌的作品。
雪莱、济慈
法国 雨果
《巴黎圣母院》:将好心灵。《悲惨世界》:一部现实与浪漫相结合的
习 美术
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将浪漫主义绘
画推向高峰,宣告新古典主义绘画的没落。
课堂小结
法国大革命、工业

革命的冲击,资本 背 业

主义社会秩序引起 人们的不满

革 命

时表
小 结
抒发个人感情, 追寻理想世界
特代 的
点浪


扫荡了封建残余
影情 响怀
文学成就 (代表人物及作品)
音乐成就 (代表人物及作品)
习音
舒曼 地位:浪漫主义全盛时期代表人物。代表作:《幻想曲》。

奥 舒伯 地位:英年早逝,被誉为“歌曲之王”。代表作:歌曲《魔王》成为
地 特 德国艺术歌曲典范,音乐《春之信念》、《野玫瑰》。

推进新课 向着自由前进
德拉克洛瓦
自由引导人民
推进新课
历史背景: 拿破仑统治结束以后,在反法联盟刺刀的保护下,
主 和壮美的自然为素材,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学 习

在形式上:注重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却不拘泥于
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
➢ 在技巧上: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画面丰富多彩、辉
煌瑰丽。
推进新课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自 主
浪漫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八+第一课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共32张PPT)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八+第一课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共32张PPT)

《巴黎圣母院》
爱斯梅拉达最美,她外表美丽,又能歌善舞,善良快乐,但 却成了教会的迫害对象,折翼天使,坠落人间。
卡西莫多外表丑陋但内心善良,敢爱敢恨,充满对爱情的追
求,在这个外表丑陋的人身上,看到一种人性的美。 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集虚伪与丑恶于一体。它既是害人 者,又是被害者。宗教的禁欲主义扭曲了他的灵魂。 法比斯势利薄情,见风使舵。一方面甜言蜜语与姑娘幽会; 另一方面当情人落难时他却正在向国王的女儿献殷勤
题材上:
构图上:
情感表达上:
三、向着自由前进!
1、代表人物及作品
(2)、法国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1).法国籍里柯:《梅杜萨之筏》发表了浪漫主义宣言。
2、特点 色彩上:比较阴沉 题材上:反映当代的重大历史事件 构图上:注重画面完整和统一 情感表达上:淡化理性,强调感性
18世纪
末~19
发展 动荡 浪 漫 主 义
作品:《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 艺术特色:充满时代精神,蕴涵革命力量 ②后期 作品:《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
音乐史上最早在交响乐中加入合唱的作品
艺术特色:描绘自然美景和人类心灵,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第三交响曲《英雄》,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本欲献给法国第一 位执政者拿破仑,但当得知拿破仑将于五月十八日即位皇帝时, 贝多芬立刻将总谱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地高喊:"这是 一个独裁者!"后来出版时他将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英雄而 作"。这部作品于1805年在维也纳初演一举成功,从此贝多芬蜚 声于欧洲乐坛。 这部作品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是第一部打破维也 纳交响乐模式,完全体现英雄性格的作品。作品贯穿着严肃和欢 乐的情绪,始终保持着深沉、真挚的感情,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 义气氛。贝多芬本人曾声称他最喜欢的交响乐就是这部第三交响 曲。 请回答(1)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贝多芬的思想体现了怎 样的特点?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8.1《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说课稿(5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8.1《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说课稿(5页)
(2)能够分析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风格,理解其反映的社会现实。
(3)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文学作品,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课堂讨论、小组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表达、沟通、交流能力。
1.自我反思: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思考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同伴评价: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对方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提供constructive feedback。
3.教师评价:我会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出具体、针对性的评价和建议,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利用多媒体展示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图片和片段,以及相关历史事件,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学习兴趣。
3.设计互动讨论环节,让学生在小组中分享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理解,促进交流合作,提高参与度。
4.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探讨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与现代社会的关系,使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的现实意义。
5.定期进行学习反馈,及时表扬学生的进步,增强其自信心和继续学习的动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关注人类命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通过学习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3)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背景及其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本节课所面向的学生多为高中生,年龄大约在15至18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以下特点:他们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认知水平逐渐提高,能够进行较为复杂的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考;学习兴趣广泛,但可能存在注意力分散的问题;在学习习惯上,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模式,但仍然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激励来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历史 81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课件 人民必修3

高中历史 81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课件 人民必修3
雨果 音乐 贝多芬
舒伯特 美术
作品
《恰尔德哈罗德游 记》《唐璜》
《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第三交响曲》 《第五交响曲》《第 九交响曲》
《春之信念》《野 玫瑰》《魔王》
特点 拜伦式英雄
抨击邪恶, 歌颂美好
蕴含革命的 力量 意境优美, 展现对自然描 绘
■浪漫主义狮子■




( 法
人 民
)德



塑造一批“拜伦式英雄”
关于《唐璜》
《唐璜》(1818-1823)是拜伦的代表作,也是欧洲 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全诗共计一万六千行。通过 描述西班牙贵族子弟唐璜的游历、恋爱及冒险等浪漫故 事,揭露了社会中黑暗、丑恶、虚伪的一面,奏响了为 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的战歌。长诗代表了19世纪英 国诗歌的最高成就。因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广阔的生活 容量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歌德称为“绝顶天才之作”。 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3)在表现手法上,追求离奇情节、异域色彩,以尽可能 的夸张与强烈的对比为主,表达个人的理想与爱憎。
■浪漫乐章■
贝多芬
(1)历史地位:
音乐史上的一代宗师
将古典音乐推向新 的高峰开创浪漫主义 音乐的先河
贝多芬(1770—1827),诞生于德意志波恩音乐世 家,是西方世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集 古典主义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主义音乐之先声。

思考:你如何理解《自由引导人民》内涵的?
浪漫主义文学的知识分子大都受过启蒙思想的熏 陶,曾是革命的热情拥护者。但革命后确立的新制度 不像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他们对理性王国感 到失望,开始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这种社会情绪催生 了浪漫主义文学。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8.1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主义情怀优秀教学案例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8.1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主义情怀优秀教学案例
(四)总结归纳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总结,让学生回顾和总结自己在讨论过程中的发现和认识。
2.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强调浪漫主义情怀在工业革命时代背景下的历史意义和社会影响。
3.引导学生理解浪漫主义情怀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文化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4.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强调学生对浪漫主义情怀的理解和鉴赏能力的重要性。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负责研究和分析一部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
2.鼓励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讨作品的形式、主题和审美特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组织小组展示和分享,让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4.引导学生反思小组合作的过程和成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讲授新知
1.介绍浪漫主义情怀的定义和特点,解释浪漫主义情怀在工业革命时代背景下的产生和发展。
2.分析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作品的形式、主题和审美特点,让学生理解浪漫主义情怀的独特魅力。
3.通过讲解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作品,阐述浪漫主义情怀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和社会影响。
4.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浪漫主义情怀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文化意义。
5.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审美鉴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形式、主题和审美特点。
2.运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对比不同艺术作品,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工业革命时期的图片和音乐,引导学生初步感受那个时代的社会氛围和文化特点。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8.1《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优秀教学案例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8.1《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优秀教学案例
3.通过分析工业革命时代的弊端,让学生认识到科技进步与人文关怀的相互关联,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角色扮演、现场模拟等手段,创设工业革命时代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那个时代的氛围。具体包括:
(五)作业小结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我布置了一道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的短文,要求字数在800字左右。通过作业的完成,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工业革命时代的理解,提高写作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维度去分析历史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同时,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在教学评价方面,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影响。具体包括:
1.通过设置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自主探究工业革命的发生原因。
2.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工业革命期间的重要科技发明和创新。
3.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工业革命对社会各领域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提出了几个讨论题目,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如:“工业革命时代的文学作品中,如何体现浪漫情怀?”“工业革命时代的艺术风格有哪些特点?”“哲学思想在工业革命时代有何发展?”等。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相互启发,共同探讨。

高中历史专题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课件人民版必修

高中历史专题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课件人民版必修

2. 下列关于贝多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其作品洋溢着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气息
B. 继承古典主义音乐,开启浪漫主义音乐的“乐圣”式人


C.
他的《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
目 链
等最为辉煌

D. 他是公认的“交响乐之父”
解析: A项为地位,B项是贡献,C 是代表作品,D项叙述
错误。
2.主要代表:
(1)德国: ①________贝__多__芬_________是一个承前启后式的人
物,既将古典交响乐推向新的高峰,又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
栏 目
先河。他一生中最辉煌、最有影响力的作品是9部 链
______交__响__曲________。②在音乐史上最早在交响乐中加入合唱 接
的作品是贝多芬的《_第__九__(合__唱__)_交__响__曲_ 》。他在这首交响曲的最
浪漫主义是整个19世纪初期文学艺术领域的总体特点,反
映在文学上,即为浪漫主义文学。

(1)政治上: 19世纪上半叶,在法国革命的冲击下,欧洲各 国的民族、民主运动迅速发展。
目 链 接
(2)经济上: 18世纪后半期,起源于英国工业革命,迅速向 欧美各国延伸。世界在剧烈的变革与震荡中向前发展。
(3)思想上: 启蒙思想家所预言的合乎理性的社会在当时失 去了实现的可能。
链 接
的发展与创新。他将声乐与器乐相结合,开创了交响曲的新形
式。他成功地赋予器乐反映社会重大题材的使命,并调动一切
音乐表现手段来为这个使命服务;他集古典主义音乐之大成,
又开创了浪漫音乐的先河;他是欧洲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
音乐过渡时期为这两大乐派架起桥梁的伟人。他的九部交响曲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八第1课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课件(共15张PPT)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八第1课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课件(共15张PPT)
向往民主,追求自由、平等,反对专制的革命精神
浪漫主义绘画篇
画中表现的是1816年7月发生 的法国“梅杜萨号”巡洋舰 的因政府过失以致战舰触礁 海难事件。舰长和一群高级 官员乘救生船逃命,丢下的 150余名乘客,只好搭制简陋 木筏飘泊大海。数天之后, 惨剧发生:人们饥饿难耐, 互相残杀,啃吃死者的肉。 最后,木筏被救,15条生命 奄奄一息。籍里柯以金字塔 形构图,把焦点集中在筏上 《梅杜萨之筏》籍里柯(法) 的幸存者发现天边船影时的 刹那景象。
特点:诗歌反应了的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强调抒乐发观个坚人强、情积感极,向追上 寻理想世界
浪漫主义音乐篇
国别 代表人物
代表作
德国 奥地利
贝多芬 舒曼
舒伯特 小约翰• 施特劳斯
九部交响曲
《蝴蝶》《幻想曲》 《小夜曲》 《春之信念》
《蓝色多瑙河》
贝多芬(1770—1827),诞生 于德意志波恩市一个音乐世家 ,是西方世界有史以来最伟大 的作曲家。1802年以后,他的 耳疾日益严重,以致1809年以 后最终失聪,他非常痛苦,一 度想自杀,但他以惊人的毅力 ,战胜了耳聋带来的巨大困难 ,创作了大量不朽的音乐作品 ,以此来同命运抗争。
思考: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产生了怎样的社会影响?
1、抨击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资本主义的丑恶; 2、深入挖掘人类的情感世界,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 想而斗争; 3、有力地支持了法国大革命后的欧洲资产阶级民族、民 主运动。
怎样做一个浪漫的人?
zdh
15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贝多芬的音乐体现 了怎样的特点?
《第三(英雄)交响曲》完成于1804年,该曲最初是贝 多芬为拿破仑而作,体现了他对英雄的崇拜。然而,当 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来时,贝多芬愤然涂去了原来的题 字,改成“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死去的英雄而作” 因此人们称这部作品为“英雄交响曲”。这部作品是贝 多芬创作道路上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交响乐 作品。这部作品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是第一 部打破维也纳交响乐模式,完全体现英雄性格的作品。 作品贯穿着严肃和欢乐的情绪,始终保持着深沉、真挚 的感情,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氛。

高中历史 专题八 第1课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课件 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 专题八 第1课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课件 人民版必修3
(1)背景 ① 18 世纪后半期,起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迅速向欧美各 国扩展。② 19 世纪上半叶,在法国革命的冲击下,欧洲 各国的民族、民主运动迅速发展,世界处于剧烈的变革
与震荡之中。③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社会理想与当时的
现实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反差。
(2)特点 ①浪漫主义文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 的感情世界,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②不满社会现状,积极
追寻理想世界,以美好的理想和憧憬从侧面彻底抨击当时的
社会。③文学风格凸显想像丰富的奇巧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戏 剧情节。
2.浪漫主义文艺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1) 浪漫主义抨击封建专制,鞭挞人世间的丑、恶和黑暗, 对欧洲社会的弊端给予辛辣的讽刺和揭露;
(2)它深入发掘人类的情感世界,歌颂人世间的美、善和
(3)影响:将浪漫主义绘画艺术推向了高峰,他本人也被
称为“ 浪漫主义的狮子 ”。
[知识点拨] 浪漫主义美术是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 国”失望情绪的反映,和新古典主义美术强调理性不同,
浪漫主义画家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注重情感表现。
主题一
浪漫主义文学
1.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及其特点是什么?
2.特点:浪漫主义是一种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
发 个人情感 、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
3.代表 (1)英国:以 拜伦 、 雪莱 和济慈等为主要代表,《唐璜 》
是拜伦诗中最具有代表性、战斗性及其最辉煌的作品。
(2)法国:以雨果为主要代表,其代表作有《
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等。
(3)俄国:杰出的民族诗人—— 普希金 。 (4)德国:以霍夫曼、 海涅 为主要代表。
用列表法归纳浪漫主义音乐成就 国家 姓名 贝多芬 德国 舒曼 代表作 九部交响乐 《蝴蝶》《幻想 曲》 《小夜曲》《野 玫瑰》 备注 “乐圣” 诗人音乐家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八第一节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课件(23张PPT)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八第一节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课件(23张PPT)

【自我探究】浪漫主义出现的原因 材料二:
(动荡的法国)
(动荡的欧洲)
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 1792—180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20—1823西班牙(反 对专制统治)的革命
1820—1821意大利革命
1804—1815法兰西第一帝国(拿 1821—1829希腊独立战争
破政仑治帝方国)面:法国大革命震1荡825了—整182个6俄欧国(洲要求,民废
自 由 引 导 人 民 德 拉 克 洛 瓦 ( 法 )
思考:你如何理解《自由引导人民》内涵的?
2、浪漫主义美术的艺术特色:
(1)注重感情表现,注重画面的完整和统一, 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
(2)强调色彩的作用,使得画面丰富多彩、辉煌 瑰丽
影响:
文学艺术家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剖 析,深刻揭露社会的丑恶现象,赞美 人类美好的心灵和为自己的解放而进 行的抗争,又支持了法国大革命后的 欧洲民族民主运动。
(1)中心:德国和奥地利
(2)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 以突出个人感受
浪漫主义美术
1、代表人物及作品:
籍里柯 (浪漫主义绘画的先驱) 《梅杜萨之筏》
德拉克洛瓦 《自由引导人民》 “浪漫主义的狮子”
巴黎 卢浮官藏 《梅杜萨之筏》画中表现的是1816年7月发生的法国“梅杜
莎号”巡洋舰的海难事件。“梅杜莎号”在舰长的错误指挥下, 搁浅在毛里塔尼亚海滩,舰长和一群高级官员乘救生船逃命,丢 下的150余名乘客,只好搭制简陋木筏飘泊大海。数天之后,惨 剧发生:人们饥饿难耐,互相残杀,啃吃死者的肉,最后,木筏 被救,15条生命奄奄一息。席里柯以金字塔形构图,把焦点集中 在筏上的幸存者发现天边船影时的刹那景象。"金字塔形"的塔尖 上摇动红巾的人,喻示着法国人民在苦难斗争中的希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三专题八:1、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一、选择题
1.(2012年1月厦门市期末19题)有学生提出:“拜伦的《唐璜》具有批判现实倾向,为什么却列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作者属于浪漫主义诗人B.强调理性,追求自由
C.手法离奇,注重抒情D.关注现实,揭露时弊
2.(2012年1月滨州期末20题)法国浪漫主义的“产婆”斯塔尔夫人说过:“忧郁的诗歌是最能与哲理相一致的诗歌。

忧郁较之其他心灵状态更深地进人人的性格和命运。

”这种“忧郁”主要反映了人们对
A.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 B.资产阶级革命的呼唤
C.新社会制度的高度颂扬 D.人性解放的渴望
3.(2012年1月石家庄一模18题)“她走在美的光彩中,象夜晚皎洁无云而且繁星漫天;明与暗的最美妙的色泽在她的仪容和秋波里呈现:耀目的白天只嫌光太强,它比那光亮柔和而幽暗。

”这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诗人拜伦的作品《她走在美的光彩中》。

下列作品与此艺术风格一致的是
A.《蓝色多瑙河》B.《战争与和平》C.《红楼梦》D.《向日葵》4.(2012年1月南阳市期末30题)“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这—特点属于
A.古典主义文学B.浪漫主义文学C.现实主义文学D.现代主义文学5.(2011年11月江西四市联考24题)英国诗人雪莱在脍炙人口的诗篇《西风颂》中,豪迈地预言:“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临了,春天还会远吗?”恩格斯赞美他是“天才的预言家”。

对这句名言的正确理解是
A.它反映了一种自然现象,冬天来后,春天不久也将到来
B.与“失败是成功之母”意思相近,在经历失败的冬天后,成功的春天也到来了
C.相信丑恶的现实总会转瞬即逝,真、善、美会永存
D.在经历了资本主义社会后,社会主义社会一定会到来
6.(2012年1月南京、盐城一模20题)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

与这一创作风格相符的文学作品是
A.《巴黎圣母院》B.《人间喜剧》C.《老人与海》D.《格尼尔卡》
7.(2012年2月温州一模23题)下列音乐作品中,符合“富有诗意,注重情感表达,并且充满了幻想”这一流派特点是
A.《第三(英雄)交响曲》 B.《天鹅湖》
C.《第九(合唱)交响曲》 D.《四海一家》
8.(2012年2月西安五校一模31题)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欧洲疾风暴雨般的革命与波澜起伏的改革,直接促进了下列哪些文学派的兴起和发展
A.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B.古典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D.批判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
9.(2012年1月茂名市一模22题)“卡门有强烈的个性,独特的道德标准,她邪恶堕落,却又独立自由,宁肯付出生命,也要坚持个性自由和忠于自己。

”这是观众对歌剧《卡门》的评价,这部歌剧的创作风格属于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10.(2011年9月吉林市高三摸底25题)“一代音乐宗师贝多芬,从他的家乡德意志来到了素有‘音乐之都’的维也纳拜会舒伯特,舒伯特为贝多芬演奏了一曲自己的浪漫主义乐曲《蓝色的多瑙河》。

”本段叙述中,错误有几处()
A.1处B.2处C.3处D.4处11.(2011年12月浙江五校联考22题)某学校举办一次介绍欧洲文化的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

讲题包括了:“歌德的诗歌创作”、“拜伦与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和“雨果的小说艺术”等。

为配合这项活动,学校还安排了一个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舒伯特之夜”。

这次活动的主题,应拟定为()
A.启蒙运动的学术 B.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
C.现实主义的文化风格 D.浪漫主义的文艺
12.(2011年10月苏北四市摸底20题)罗素指出“浪漫主义者注意到了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生意’里发了财的人(在他们认为)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

”可见,浪漫主义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的驱动B.商业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
C.工业革命使“理性的胜利”成为谎言D.浪漫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13.(2012年1月永州市一模18题)罗素指出“浪漫主义者注意到了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生意’里发了财的人(在他们认为)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

”可见,浪漫主义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的驱动B.商业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
C.工业革命使“理性的胜利”成为谎言D.浪漫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14.(2012年1月德州市期末20题)法国浪漫主义的“产婆”斯塔尔夫人说过:“忧郁的诗歌是最能与哲理相一致的诗歌。

忧郁较之其他心灵状态更深地进人人的性格和命运。

”这种“忧郁”主要反映了人们对( )
A.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 B.资产阶级革命的呼唤
C.新社会制度的高度颁扬 D.人性解放的渴望
15.(2012年1月青岛市期末9题)《西方文明史》载:“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智力和文化的历史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

”其“重大的变化”主要包括
①文艺复兴运动兴起②近代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③启蒙运动兴起④浪漫主义文学兴起与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必修三专题八:1、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本题考查了拜伦的艺术风格、特点。

根据所学,《唐璜》写奇人奇事,情节离奇曲折,充满异国情调,场面多变,作者在叙述中穿插大量的说明和议论,自由抒情。

虽有现实主义因素加入,《唐璜》仍是一部优秀的浪漫主义作品。

据此选C项。

2.A
解析:本题考查浪漫主义出现的背景。

题目中的“忧郁”反映了浪漫主义产生的背景。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对于欧洲来说,是疾风暴雨的革命与波澜起伏的改革的年代。

革命或改革相继成功后的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

资本对工人的奴役,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统治,以及私欲横流的社会现象,使人们普遍感到失望。

这种对现实的不满反映到文学艺术领域,就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兴起,众多杰出的文学艺术家应运而生。

3.A
解析:考查浪漫主义文学艺术。

拜伦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只有A项《蓝色多瑙河》也是浪漫主义风格的。

4.B 5.C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作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雪莱设想自己是新世界的传播者、歌颂者、号召者,他以美丽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描绘了这个新世界的绚丽画面,因此恩
格斯称他为“天才的预言家”。

6.A
解析: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题干材料信息反映了浪漫主义风格。

A是浪漫主义文学,B是现实主义作品;C是现代主义文学,D是现代主义立体派绘画。

7.C 8.C 9.B
解析:考察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的繁荣从材料信息“强烈的个性,独特的道德标准”“宁肯付出生命,也要坚持个性自由和忠于自”体现出了浪漫主义的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的特点。

故正确答案为B。

10.A
解析:《蓝色的多瑙河》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

11.D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文艺派别。

歌德、拜伦、雨果、舒伯特属于浪漫主义文艺的代表者。

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核心;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出现的时间是12世纪至16世纪,与题干中所述的代表出现的时间不符;现实主义风格以写实的手法来表达一切,是一种接近人民的艺术。

早期印象主义绘画对“光”和“色”效果追求,是绘画技法上的一次重大革命。

12.C
解析:根据浪漫主义兴起的背景即可判断选择C项。

13.C 14.A 15.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西欧近代思想文化发展历史阶段的理解。

文艺复兴运动的时间应该是在14——16世纪,不属于题干要求的范围,故应排除①。

本题考查西欧思想和文化的发展。

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14—16世纪,与1660—1789年的时间不符,故①错误,排除有①的选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