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期末考试重点归纳 完整版
审计学 期末考试重点
1-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由审计执业准则体系(审计准则)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两类构成。
2-我国审计执业准则(practicing standards)体系包括鉴证业务准则、相关服务准则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三大部分。
3-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包括鉴证业务准则(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相关服务准则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三大部分4-鉴证业务包括历史财务信息审计业务、历史财务信息审阅业务和其他鉴证业务。
5-鉴证业务要素包括三方关系、鉴证对象、标准、证据和鉴证报告五要素。
6-鉴证业务的三方关系人是指注册会计师、责任方和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7-事务所应当从以下六个方面建立质量控制:(1)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2)相关职业道德要求;(3)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4)人力资源;(5)业务执行;(6)监控8-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包括:诚信、独立、客观、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保密,职业行为9-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职业道德守则规定,独立性包括实质上的独立性和形式上的独立性: 1.实质上的独立性是一种内心状态,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提出结论时不受有损于职业判断的因素影响,能够诚实公正行事,并保持客观和职业怀疑态度;2.形式上的独立性,要求注册会计师避免出现重大的事实和情况,使得一个理性且掌握充分信息的第但方在权衡这些事实和情况后,很可能推定会计事务所或项目组成员的诚信、客观或职业怀疑已经受到损害。
10-职业道德概念框架是指解决职业道德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用以指导注册会计师:(1)识别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不利影响:(2)评价不利影响的严重程度(3)必要时采取防范措施消除不利影响或将其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
11-可能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包括:自身利益、自我评价、过度推介、密切关系和外在压力。
12-在具体工作中采取的防范措施:三个层次的防范:会计师事务所层面的防范具体业务层面的防范客户内部系统和程序中的防范13-在提供专业服务的过程中,以下方面可能会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产生不利影响:(1)专业服务委托(2)利益冲突(3)应客户的要求提供第二次意见(4)收费(5)礼品和招待14-收费报价过低产生不利影响:在承接业务时,如果收费报价过低,可能导致难以按照执业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执行业务,从而对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原则产生不利影响,防范措施(1)在提供专业服务时,遵守执业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使工作质量不受损害(2)客户了解专业服务的范围和收费基础15-或有收费产生的不利影响:评价不利影响考虑的因素:(1)业务的性质(法律法规允许的业务除外)(2)可能的收费金额区间(3)确定收费的基础(4)是否由独立第三方复核交易和提供服务的结果防范措施(1)预先就收费的基础与客户达成书面协议(2)向预期的报告使用者披露注册会计师所执行的工作及收费的基础(3)实施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4)由独立第三方复核注册会计师已执行的工作16-应客户要求提供第二次意见:评价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如果第二次意见不是以前任注册会计师所获得的相同事实为基础,或依据的证据不充分,可能对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原则产生不利影响。
审计学期末考重点
审计计划:注册会计师为了完成各项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编制的工作计划。
审计目标:审计目标是指人们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理想境界或最终结果,或者说是指审计活动的目的与要求。
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审计人员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检查风险:是指如果存在某一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联通其他错报可能是重大的,注册会计师为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而实施程序后没有发现这种错报的风险。
重要性:是企业能够接受错报的上限,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
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
审计工作底稿: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审计程序,获得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是审计证据的载体,是注会在执行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审计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
重大错报风险: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内部控制:企业为了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安整,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可靠,贯彻管理方针,提高经营效率,以职责分工为基础所设计实施的对企业内部各种经济业务活动进行制约和协调的一种内部行政管理制度。
穿行制度:通过追踪交易在财务报告信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来证实注册会计师对控制的了解,评价控制设计的有效性以及确定控制是否得到执行。
简答1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是什么?a向项目组强调在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b.分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c.提供更多的督导d.在选择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应当注意使某些程序不被管理层遇见或事先了解e.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作出整体修改。
2.审计人员应如何确定应收账款函证的对象?a.大额或账龄较长的项目b.与债务人发生纠纷较多的项目c.关联方项目d.主要客户(包括关系密切的客户)项目e. 交易频繁但期末余额较小甚至余额为0的项目f.可能产生重大错报或舞弊的非正常项目3.注册会计师主营业务收入应如何实施分析程序?a.本期与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比较b.本期个月各种主营业务收入波动情况,分析波动趋势是否正常c.重要产品毛利率(收入与成本是否配比)d.本期与上期毛利率e.对重要客户的销售额及产品毛利率,分析比较本期与上期是否有变化。
审计学期末复习资料大全(doc 13页)
审计学期末复习资料大全(doc 13页)审计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审计:是由独立的专职机构人员,根据委托或授权,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及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并发表意见。
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误,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
业务约定书: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用以记录和确认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审计目标和范围、双方的责任以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的页面协议。
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穿行测试:是通过追踪交易在财务报告信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来证实注册会计师对控制的了解、评价控制设计的有效性以及确定控制是否得到执行。
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依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做出的记录。
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与对总体全部项目实施与样本同样的审计程序的出的结论存在差异的可能性。
信赖过度风险:在实施控制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有时被称之为信赖过渡风险。
信赖不足风险:在实施控制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控制有效性低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有时被称之为信赖不足风险。
误受风险: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天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上存在的风险,有时被称之为误受风险。
误拒风险: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际上不存在的风险,有时被称之为误拒风险。
期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审计报告之间发生的事项以及审计报告后发现的事实。
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
审计期末复习重点汇总
简答题1.重要性水平层次及之间的关系审计重要性水平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严重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其在量上表现为审计重要性水平。
包含两个层次:.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可容忍错报)。
关系:前者之和等于后者。
前者是指报表整体上的重要性水平;后者是指报表每一项目的重要性水平。
2.审计风险模型及各个风险与审计证据量的关系审计模型;DR=AR/IR*CRDR(检查风险)与审计证据量成反比。
检查风险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越少。
AR(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量成反比。
如果审计师要降低审计风险,那么检查风险会相应的降低,需要更多的审计证据。
IR(固有风险)与审计证据量成正比。
固有风险越高,需要的审计证据量就越多。
CR(控制风险)与审计证据量成正比。
如果内部控制越有效,控制风险低,需要的审计证据量就越少。
3.审计报告分为几种?什么情况下签发保留意见按照注册会计师发表意见或无法发表意见,审计报告分为四种:(1)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2)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3)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4)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分析题(练习题81分析案例、114分析)1.计算重要性水平并判断其是否重要审计人员受委托对盼盼食品有限公司2012年12月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1.该公司会计报表显示,2012年全年实现利润800万,资产总额4 000万。
2.审计人员在审查和阅读该公司会计报表时,发现下列问题:(1)该公司10月份虚报冒领工资1 820元,被会计人员占为己有;(2)11月15日收到业务咨询费3 850元,列入小金库;(3)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低估16万元,原因尚待查明。
上述问题尚未调整。
[要求](1)根据上述问题,做出重要性的初步判断即计算财务报表层次在重要性水平,并简要说明理由;分别说明上述三个发现的问题是否重要。
❝答案❝1.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根据资产负债表计算的重要性水平= 4 000 *0.5% = 20万元❝根据利润表计算的重要性水平= 800 * 5% = 40万元❝根据稳健性原则,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确定为20万元。
审计学——期末考试考试原题复习重点
审计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例题第一讲审计基本原理一、单选1、财务报表审计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以下( C )事项发表审计意见。
A.会计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B.经济活动C.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D.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2、注册会计师为了获取审计证据证明长期股权投资的“计价和分摊”认定是否恰当,则应当选择的实质性程序是( A )A.结合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项目,将其与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B.结合银行借款等的检查,了解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存在质押、担保情况3、对于下列存货认定,通过向生产和销售人员询问是否存在过时或周转缓慢的存货,A注册会计师认为最可能证实的是( A )A.计价和分摊B.权利和义务C.存在D.完整性4、审计证据包括会计记录和其他信息,以下对审计证据的理解中,不恰当的是( B )A.注册会计师仅仅依靠会计记录不能有效形成结论,还应当获取其他信息。
B.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是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C.如果会计记录是电子数据,注册会计师必须对生成这些信息所依赖的内部控制予以充分关注D.注册会计师将会计分录和其他信息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合理基础5、下列关于各种审计程序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A )A.检查可提供资产的权利和义务的全部审计证据。
B.观察提供的审计证据仅限于观察发生的时点C.对于询问的答复,注册会计师应当通过获取其他证据予以佐证D.分析程序适用于调查识别出的、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数据严重偏离的波动和关系。
二、多选1、注册会计师应当在下列环节开展初步业务活动( BCD )A.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重大错报风险B. 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程序C. 平价遵守职业道德要求的情况D. 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第三讲审计的基本内容(二)一、单选1、以下关于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C )A.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呈反方向变动,降低抽样风险的唯一途径是扩大样本规模B.通过采取适当的质量控制程序和政策可以将非抽样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C.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均不能量化D.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通过影响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和检查风险的确定而影响审计风险2、在注册会计师为下列审计目标确定的抽样总体中,完整、适当的是( B )A.为证实所有发运商品是否都已开具销售发票,CPA将全年已开具的销售发票作为抽样总体B.为证实营业收入项目是否被高估,CPA将账上列示的全年发生的营业收入作为抽样总体C.为证实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应收账款是否被高估,CPA将全年的应收账款作为抽样总体D.为证实坏账准备计提的是否充分,CPA将余额超过应收账款项目重要性水平的应收账款作为抽样总体二、多选1、审计抽样应当具备的特征有( ABD )A.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B.审计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评价该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型的某一特征C.抽样风险的最理想值是零(解析:只要采用审计抽样就都有抽样风险。
审计期末重点汇总
一、名词解释1、审计证据: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2、审计工作底稿:指注册会计师对指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做出的记录。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证据的载体,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审计工作记录和获取的资料。
它形成于审计审计过程,也反映整个审计过程。
3、重要性: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
(1)如果合理预期错报(包括漏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通常认为错报是重大的;2)对重要性的判断是根据具体环境作出的,并受错报的金额或性质的影响,或受两者共同作用的影响;(3)判断某事物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重大,是在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整体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的基础上作出的。
从注册会计师角度,重要性就是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总体能够容忍最大错报4、审计风险: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
5、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且所有项目都有机会被选取。
6、抽样风险:指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和对总体全部项目实施与样本同样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的可能性,也就是抽取的样本不能代表总体的风险。
7、误受风险:指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上存在的风险。
8、误拒风险:指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际上不存在的风险。
9、控制测试:控制测试指的是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是为了获取关于控制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有效性而实施的测试。
10、实质性程序: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包括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以及实质性分析程序。
11、审计报告:指注册会计师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
审计期末重点总结
审计学重点总结一、论述题;1、谈谈对普通过失与重大过失界定的认识?所谓过失,是指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
普通过失,有的也称一般过失,通常指没有保持职业上应有的谨慎,对注册会计师而言则是指没有完全遵循专业准则的要求。
(如,未对特定审计项目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就出具审计报告的情况,视为一般过失)重大过失是指连起码的职业谨慎都没有保持。
对注册会计师来说,是指根本没有遵循专业准则或没有按专业准则的基本要求执行审计。
(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或报告有关审计单位重大虚假问题;注册会计师未能有效执行应收账款函证程序;注册会计师未能关注重大性问题-如对企业不符合国家税法的情况)2、谈谈对重要性概念的理解?(1)重要性概念是针对财务报表而言的;(2)重要性概念必须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因为财务报表是为了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而编制的;(3)重要性的判断离不开特定的环境;(4)错报与漏报,这是必须要考虑的;(5)需要审计人员运用职业判断;(6)错报的金额和性质。
3、谈谈对销售收入重大错报风险可能性的体现?(1)管理层虚报销售收入的偏好;(2)销售收入确认的复杂性;(3)采用不正确的收入截止;(4)不正确计提坏账准备;(5)发生舞弊的风险;(6)发生各种错误的可能性。
4、谈谈实质性分析程序在营业收入审计中的认识?注册会计师通常在以下方面进行比较分析:(1)将本期与上期的营业收入进行比较,分析产品销售的结构和价格的变动是否正常,并分析异常变动的原因;(2)比较本期各月各种营业收入的波动情况,分析其变动趋势是否正常,并查明异常现象和重大波动的原因;(3)计算本期重要产品的毛利率,分析比较本期与上期同类产品毛利率变化情况,注意收入与成本是否配比,并查明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的原因;(4)计算重要客户的销售额及其产品毛利率,分析比较本期与上期有无异常变化。
5、内部控制三种描述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企业?(1)文字描述法:优点,比较灵活,可对内控各个环节作出深入和具体的描述,不收任何限制。
审计学期末考试重点归纳-完整版
审计学期末考试重点基础题1、民间审计的起源:16世纪末期,地处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等国合伙企业的出现,产生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需要有所有者和经营者出面查证账目,民间审计应运而生。
2、民间审计的形成:真正使民间审计得以大发展的是18世纪下半叶股份有限公司的出现。
1721年英国的“南海公司事件”宣告了独立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的诞生查尔斯·斯奈尔1853年,苏格兰爱丁堡创立了第一个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团体——爱丁堡会计师协会。
该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注册会计师职业的诞生。
3、民间审计的发展:从20世纪初开始,全球经济发展重心逐步由欧洲转向美国企业同银行利益关系更加紧密,银行逐渐把企业资产负债表作为了解企业信用的主要依据在美国产生了帮助贷款人及其他债权人了解企业信用的资产负债表审计,即美国式审计。
4、我国政府审计的起源,基于西周的“宰夫”。
5、朝廷将当时专事审计职能的“诸军诸司专勾司”更名为“审计院”,是我国审计一词的起源。
6、民间审计的起步:在1918年9月,北洋政府农商部颁布了我国第一部注册会计师法规——《会计师暂行章程》,并于同年批准著名会计学家谢霖先生为中国的第一位注册会计师。
审计质量控制分为全面质量控制和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7、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种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8、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报告日后60天内9、审计工作底稿的保存期限应当自审计报告日起,至少保存10年10、财务报表各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金额越大,波动幅度越大,重要水平的绝对额应该更高11、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选取:应该选择最低标准,可以保证项目误差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都是不重要的12、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数量之间成反向关系,即重要性水平越低,应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
13、编制审计计划时对重要性水平应用的目的是确定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及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14、关于获取管理曾声明:如果管理层拒绝提供注册会计师认为必要的声明,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其视为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出具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审计学期末考试重点
1、审计的概念审计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它是由独立的专职机构或人员接受委托或授权,对被审计单位特定时期的财务报表及其他有关资料以及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公允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监督、评价和鉴证的活动,其目的在于确定或解除被审计单位的受托经济责任。
2、审计的基本特征:独立性和权威性3、审计的目标总目标:是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意见: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即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即评价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具体目标:审计具体目标是审计总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由审计总目标和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认定确定①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②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③与列报相关的认定认定: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4、审计的基本分类①按审计主体,政府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②按审计内容和目的,财政财务审计、财经法纪审计、经济效益审计5、按审查书面资料的顺序可以分为顺查法和逆查法①顺查法:又称正查法,是按照会计核算的处理顺序,依次对证、账、表各个环节进行检查核对的一种方法。
优点:系统、全面,可以避免遗漏缺点:面面俱到,不能突出重点,工作量太大,耗费人力和时间太多适用于业务十分简单,或一些已经发现有严重问题的单位或单位中的某些部门进行审计时使用②逆查法:又称倒查法,是按照会计核算相反的处理程序,以此对表、账、证各个环节进行检查核对的一种方法.优点:便于抓住问题的实质,还可以节省人力和时间.缺点:不能全面的审查问题,易有遗漏。
适用于规模较大、业务较多的大中型企业单位和凭证较多的行政事业单位6、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盘点法、调节法调节法①盘点日在结帐的之前:ﻫ例:A产品01年12月31日账面数为1100件。
11月15日盘点数为800件,11月16日至12月31日购进400件,销售100件.01年12月31日A产品应为多少件(实存数)?ﻫ(结账日)应结存数=盘点数+增加数—减少数②盘点日在结帐的之后:ﻫ(结账日)应结存数=盘点数—增加数+减少数ﻫ期初数+本期增加数-本期减少数=期末数7、审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8、抽样:是指先对特定对象总体抽取部分样本进行审查,然后以其审查结果来推断该总体数量的一种方法。
审计学期末重点
第一章1、审计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第2条对审计所下的定义是:审计是审计机构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
我国第一次审计定义研究:审计是指由专职机构和人员依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经济责任,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的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审计主体:专职机构和人员审计依据:依法审计客体: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审计目标: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审计的职能:评价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审计的性质:独立性2、审计与会计的联系与区别联系:审计的主要对象是会计资料及其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会计资料是审计的前提和基础;审计是会计的质量保证区别:3、审计的特征:1、独立性的具体表现:组织(单独设立)、人员(形式、实质)、工作(依法独立)、经费(法定来源)。
审计人员与被审单位应不存在经济利害关系不参与被审计单位的行政或者经营管理活动与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伦理上没有亲密关系2、权威性:法律上权威性;审计工作上的权威性;3、公正性:以第三者立场、实事求是地检查、客观公正地评价、报告和处理三者关系:公正性来自于独立性,并成为权威性的基础;与权威性密切相关的是审计的公正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公正性,也就不存在权威性。
小结:审计人员只有同时保持独立性和公正性,才能取信于审计授权者或委托者以及社会公众,才能真正树立审计权威的形象。
4、审计产生的基础历史背景:财产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的分离;一般客观基础: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就产生了委托和受托的关系――受托经济责任关系。
)受托经济责任是指受托者在经济上受托或受命履行自己的经济责任并向委托者负有定期报告履行职责状况和结果的责任。
审计学期末重点
1 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依据:维系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加强经济管理和控制是审计发展的动力,现代科学技术为审计的发展提供了方法和手段2 审计的基本特征:独立性和权威性3 审计的属性:机构独立,经济独立,精神独立4 审计的目标:审查和评审对象的真实性和公允性,合法性和合规性,合理性和效益性5 审计的职能:经济监督,经济评价,经济鉴证6 审计的对象: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管理活动,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7 审计的作用:制约性与促进性8审计的分类:1)按审计主体分类:政府/民间/内部审计2)按审计的内容和目的分类:财政财务审计,财经法纪审计,经济效益审计9 审计抽样:任意抽样,判断抽样,统计抽样10抽样风险:1)进行控制测试时,信赖不足风险、信赖过度风险2)进行实质性测试时,误受风险、误拒风险。
非抽样风险:1)人为错误,未能找到样本文件中的错误2)运用了不切合审计目标的程序3)错误解释样本结果11民间审计组织和人员:民间审计组织,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民间审计人员。
12民间审计的组织形式:独资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制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13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诚信、独立、客观和公正,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保密、良好的职业行为。
14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过失责任,欺诈责任15审计准则体系的特点:1)提高准则理解和执行的一致性2)全面体现风险导向审计3)增强识别舞弊风险的有效性4)加强与治理管理层有效沟通5)增强对小型企业的相关性16审计证据的特性:客观性,向关性,合法性17审计证据的分类:1)按表现形态分类: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口头证据,环境证据2)按相关程度分类:直接证据,间接证据3)按来源分类:自然证据,加工证据4)按重要性分类:基本证据,辅助证据,矛盾证据。
审计学第七版期末考试重点归纳
某公司于2013年开始委托华北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公司2013年度会计报表。
注册会计师李明任该审计项目的负责人,他决定在决算日前实施某些审计程序,包括对截至2013年12月20日的应收账款进行函证。
复函中有5户顾客提出了以下意见:⑴公司资料处理系统无法复核贵公司的对账单;⑵所欠余额50000元已于2013年11月17日付讫;⑶大体一致;⑷经查,贵公司11月30日的第25050号发票(金额7500元)系目的地交货,本公司收货日期为12月5日,因此,询证函所称11月30日欠贵公司账款之事与事实不符;⑸本公司曾于10月份预付货款25000元,足以抵付账款中所列两张发票的金额20000元;请问:针对顾客复函中提出的这些意见,注册会计师应当采取何种步骤进行处理?分析:(1)此种情况下应采取替代程序,主要是审查客户订货单、购销合同、发票存根、货运文件、收款凭证等文件、资料,验证构成应收账款的销货交易是否确实发生。
(2)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时间差异造成的,审计人员应审查收款凭证,看货款是否收到及收到的日期。
如果货款函证日之前已收到,则可能是记账错误,即收到货款时贷记另一客户的明细账户,审计人员应审查账户记录并对贷记的账户进行函证.(3)该客户的回答很不清楚。
审计人员应重新函证,请具体、准确的答复。
(4)此种情况很有可能是客户在货物所有权尚未转移前就认定为销售实现.审计人员应审查销货发票存根和有关部门的购销合同、协议。
(5)审计人员应查明预收货款是否确实收到并已入账,如查明确能抵付,应提请客户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一)资料:审计人员正在对A公司的应付账款项目进行审计。
根据需要,决定对下列四个明细账户中的两个进行函证,见表11—1:表11-1(二)要求:(1)审计人员应选择哪两个公司进行函证,为什么?(2)如果上述四个公司均为A公司的购货人(债务人),上表后两项分别是应收账款年末余额和本年度销货总额。
审计人员应选择哪两家公司进行函证,为什么?分析:(1)函证应付账款的对象应为乙、丁公司。
审计学期末复习要点
《审计学》 课程复习要点第一章 审计与鉴证概论1、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CPA审计产生的直接原因。
2、注册会计师职业萌芽于意大利合伙企业制度;形成于英国股份制企业制度;1853年,苏格兰爱丁堡会计师协会的成立是注册会计师职业诞生的标志。
3、按照审计模式的发展,可以把CPA审计划分为三个阶段:账项导向审计阶段、内控审计导向阶段和风险审计导向阶段。
4、1918年,北洋政府颁布了我国第一部注册会计师审计法规《会计师暂行章程》谢霖是中国第一位注册会计师,(1921年)他创办的第一家注册会计师审计机构: 正则会计师事务所(北京)。
5、审计的概念 第7页6、按照审计主体对审计的分类——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按照审计的目的和内容对审计的分类——财务报表审计、合规审计和经营审计7、审计人员分类——注册会计师、政府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8、鉴证业务的定义 第10页鉴证对象信息——是按照标准对鉴证对象进行计量和评价的结果;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是鉴证对象;财务报表是鉴证对象信息。
9、依据鉴证对象信息是否以责任方认定的形式为预期使用者所获取-----鉴证业务可分为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财务报表审计)、和直接报告业务(内部控制审核)10、按照鉴证业务的保证程度可将鉴证业务分为: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和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财务报表审阅)11、CPA提供的专业服务包括鉴证业务和相关服务;鉴证业务又分为-----历史财务信息审计、历史财务信息审阅和其他鉴证业务;(内部控制审核和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属于其他鉴证业务);相关服务包括: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和代编业务;相关服务不提供任何保证第二章 注册会计师管理1、《注册会计师法》规定的审计业务:审查企业会计报告;验证企业资本;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办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
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资产评估、代理记账、税务服务和管理咨询2、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和合伙会计师事务所3、在我国,注册会计师不能以个人名义承办业务,必须由会计师事务所统一接受业务。
审计学知识点(有答案)
审计学期末重点(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共3小题,共9分)1、错报:(p75)错报,是指某一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分类、列报或披露,与按照适用的财务报表编制基础应当列示的金额、分类、列报或披露之间存在的差异。
错报可能是由错误或舞弊行为所导致的。
2、审计证据:(p87)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和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信息。
3、审计工作底稿:(p96)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订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做出的记录。
4、审计重要性:(p127)如果漏报或错报的的信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那么信息就是重要的。
5、积极式函证:(93)指要求被询证者直接向注册会计师回复,表明是否同意函证所列示的信息,或填制所要求的信息的一种询证函。
6、消极式函证:(93)指要求被询证者只有在不同意询证函所列示的信息时才直接向注册会计师回复的一种询证函。
7、风险评估:(136)指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内部控制),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无论该风险是由于舞弊还是错误所导致),从而为设计和实施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采取的应对措施提供基础。
8、审计风险:(132)是指当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
9、重大错报风险:(133)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10、检查风险:(133)是指如果存在某一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是重大的,注册会计师为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而实施程序后没有发现这种错报的风险。
11、内部控制:(144)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
12、控制测试:(160)是指用于评价内部控制在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方面的运行有效性的审计程序。
13、实质性程序:(164)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
审计学期末考试重点题目及答案复习完整版
审计学期末考试重点题目及答案复习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审计学》结课考试复习要点试卷题型:一、单项选择题(10道题,每题2分,共计20分);二、多项选择题(10道题,每题2分,共计20分);三、判断题(10道题,每题1分,共计10分);四、名词解释(5道题,每题3分,共计15分);五、简答题(2道题,共计16分);六、案例分析(1道题,19分)。
此部分要求重点掌握一、案例分析(一)M和N注册会计师于2012年12月10日至13日对甲公司购货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解和测试,并在相关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了解和测试的事项,摘录如下:(1)采购部根据经批准的请购单发出订购单。
货物运达后,验收部根据订购单的要求验收货物,并编制一式多联的未连续编号的验收单。
仓库根据验收单验收货物,在验收单上签字后,将货物移入仓库。
验收单一联交采购部登记采购明细账和编制付款凭单,付款凭单经批准后,月末交会计部。
会计部根据只附验收单的付款凭单登记有关账簿。
(2)会计部审核付款凭单后,支付采购款项。
甲公司授权会计部的经理签署支票,经理根据已适当批准的凭单,在确定支票收款人名称与凭单内容一致后签署支票,并在凭单上加盖“已支付”的印章。
解析:(1)验收单未连续编号,不能保证所有的采购都已记录或不被重复记录。
应建议甲公司对验收单进行连续编号。
(2)付款凭单未附订购单及供应商的发票等,会计部无法核对采购事项是否真实,登记有关账簿时金额或数量可能就会出现差错。
应建议甲公司将订购单和发票等与付款凭单一起交会计部。
(3)会计部月末审核付款凭单后才付款,未能及时将材料采购和债务登账并按约定时间付款。
应建议甲公司采购部及时将付款凭单交会计部,按约定时间付款。
(二)CPA在审计A公司2011年度会计报表时,A公司财务主管提出不必抽查2012年付款记账凭证来证实2009年的会计记录,其理由如下:(1)2011年度的有些发票因收到太迟,不能记入12月份的付款记账凭证,公司已经全部用转账分录入账;(2)年后由公司内部审计人员进行了抽查;(3)公司愿意提供无漏记负债业务的说明书。
审计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审计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第一篇:审计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考试为5道题,15分)1.审计风险2.审计目标3.实质性程序4.误拒风险5.循环审计法6.会计师事务所7.审计证据8.分析性复核 9.重要性10.保留意见11.审计准则 12.内部控制制度 13.审计依据14.审计抽样15.审计报告二、单选题(15题)1.有时审计人员不得不放弃“理想的审计证据”。
而代之量较差但仍可使用的证据,这()的要求。
A.审计证据的重要性 B.审计证据的充分性 C.审计证据的可悟性 D.审计证据的经济性2.对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符合性测试,一般所使用的是()。
A.统计抽样法 B.权率抽样法 C.经验抽样法 D.判断抽样法3.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时,应编制一份()列明尚待解决的问题。
A.审计计划 B.工作备忘录 C.审计程序 D.审计报告 4.会计师事务所的(),应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最终复核。
A.主任会计师B.项目负责人 C.注册会计师 D.审计助理人员 5.在进行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时,为了证实被审计单位在临近12月31日签发的支票未予入账,注册会计师实施的最有效审计程序是()。
A.审查12月份的支票存根 B.函证12月31日的银行存款余额C.审查12月31日的银行对账单D.审查12月31日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6.单位年度会计报表公布日后,如获知审计报告已经存在但尚未发现的期后事项,导致需要修改已审计会计报表,而被审计单位拒绝修改,注册会计师应当().A.向被审计单位的主管部门通报B.要求被审计单位撤回已公布的年度会计报表C.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修改后的年度会计报表 D.考虑是否修改审计报告7.函询是通过向有关单位发函了解情况取得证据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一股用于()的查证。
A.无形资产 B.固定资产 C.往来款项 D.流动资产8.()是指以实物的外部特征和内含性能来证明事物真相的各种财产物资。
A.环境证据 B.口头证据 C.书面证据 D.实物证据9.甲公司将2002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列入2001年度的会计报表,则其2001年度会计报表存在错误的认定是()。
审计学期末重点
1.财务报表的审计目标: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
①合法性: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②公允性: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的目标:它是CPA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低水平,以此作为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例如审计)。
3.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的目标:它是CPA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水平,以此作为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例如审阅)。
4.评估重大错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是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包括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5.审计的前提条件:是指管理层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采用可接受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以及管理层对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的认同。
6.初步业务活动的目的:(1)CPA已具备执行业务所需要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2)不存在因管理层诚信问题而影响CPA保持该项业务意愿的情况;(3)与被审单位不存在对业务约定条款的误解。
7.通用目的的编制基础:旨在满足广大财务报表使用者共同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8.特殊目的的编制基础:用以满足财务报表特定使用者财务信息需求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9.特定目的的编制基础的可接受性:如果财务报告编制基础是由一个被受其或获得认可的机构制定和发布,供某类实体使用的,只要这些机构遵循了一套既定的和透明的程序(包括认真研究和仔细考虑广大利益相关者的观点),则认为该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对于这类实体编制通用目的的财务报表是可接受的。
10.实质性程序的内涵:实质性程序是指CPA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
包括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
实质性程序是必须程序。
11.测试时间:a.尽量在接近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基准日实施测试b.实施的测试需要涵盖足够长的期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计学期末考试重点基础题1、民间审计的起源:16世纪末期,地处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等国合伙企业的出现,产生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需要有所有者和经营者出面查证账目,民间审计应运而生。
2、民间审计的形成:真正使民间审计得以大发展的是18世纪下半叶股份有限公司的出现。
1721年英国的“南海公司事件”宣告了独立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的诞生查尔斯·斯奈尔1853年,苏格兰爱丁堡创立了第一个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团体——爱丁堡会计师协会。
该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注册会计师职业的诞生。
3、民间审计的发展:从20世纪初开始,全球经济发展重心逐步由欧洲转向美国企业同银行利益关系更加紧密,银行逐渐把企业资产负债表作为了解企业信用的主要依据在美国产生了帮助贷款人及其他债权人了解企业信用的资产负债表审计,即美国式审计。
4、我国政府审计的起源,基于西周的“宰夫”。
5、朝廷将当时专事审计职能的“诸军诸司专勾司”更名为“审计院”,是我国审计一词的起源。
6、民间审计的起步:在1918年9月,北洋政府农商部颁布了我国第一部注册会计师法规——《会计师暂行章程》,并于同年批准著名会计学家谢霖先生为中国的第一位注册会计师。
审计质量控制分为全面质量控制和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7、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种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8、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报告日后60天内9、审计工作底稿的保存期限应当自审计报告日起,至少保存10年10、财务报表各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金额越大,波动幅度越大,重要水平的绝对额应该更高11、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选取:应该选择最低标准,可以保证项目误差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都是不重要的12、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数量之间成反向关系,即重要性水平越低,应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
13、编制审计计划时对重要性水平应用的目的是确定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及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14、关于获取管理曾声明:如果管理层拒绝提供注册会计师认为必要的声明,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其视为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出具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名词解释1、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指审计人员的职业品德、职业纪律、执业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
2、过失普通过失:没有保持职业上合理的谨慎重大过失:根本没有遵循专业准则或没有按专业准则的基本要求执行审计。
欺诈:是以欺骗和坑害他人为目的一种故意的行为。
作案具有不良的动机“推定欺诈”没有过失、普通过失、重大过失和欺诈的界定3、违约:是指合同的一方或几方未能达到合同条款的要求。
4、进一步审计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具体包括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控制测试测试是是指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5、控制测试6、实施实质性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7、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会计记录中的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8、重要性: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
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
由一个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现的过程,旨在为下列目标提供9、内部控制:)相关法律与规定的遵循3合理保证:1)经营的效率与效果2)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与对总体全部项目实施与样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10、抽样风险:本同样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的可能性并对已盘点的存货进行适:是指注册会计师现场观察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盘点,存货监盘11、当检查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审计报告日之间发生的事项以及审计报告日后发现的事、12期后事项:实。
简答题或选择题、审计的特征1.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的基本特征)1)组织独立 2)经济独立 3)工作独立客观性,权威性,广泛性与综合性2、审计的职能审计的职能是指审计的职责和功能经济监督:是指审计,监察,督促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按照一定的标准,做出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是否真实、合法、有效的结论。
经济评价:是对被审计单位经济资料和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包括评定和建议两个方面。
经济鉴证:是对被审计单位经济资料的检查和验证,以便为审计的授权人和委托人提供确切的信息,并取信于社会公众。
3、审计的基本分类(一)按审计主体分1)政府审计是由政府审计机关代表政府依法进行的审计隶属议会或国会的立法模式,社团性组织的司法模式,隶属于政府行政部门的行政模式,隶属于财政部门的专职监督模式2)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审计、民间审计、社会审计)(1)民间审计的对象是各类资源财产的所有者或利益相关者委托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的会计资料及其相关资料。
(2)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有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和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两种形式,从国际范围看。
(3)除以上两种形式外,还有独资会计师事务所和有限责任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两种形式。
3)内部审计(1)受本企业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的副总裁领导;(2)受本单位总裁或总经理领导;(3)受本单位董事会领导。
(二)按审计目的和内容分类(1)会计报表审计是对客户的会计报表及其相关的会计资料进行审计(2)绩效审计(经营审计、绩效审计)是对客户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审计(3)合法、合规审计是对一个单位的某些财务或经营活动收集并评价证据4、审计的其他分类(一)按审计实施时间分类1)按时间发生的不同可分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事后审计2)按审计时间是否预先规定:定期审计,不定期审计3)按审计时间与客户会计报告期:期中审计,期末审计(二)按与客户的关系分类:内部审计,外部审计(三)按审计范围不同的分类:全面审计,局部审计(四)按执行地点不同的分类:报送审计,就地审计(五)按客户接受审计意愿的分类:强制审计,任意审计(六)按审计是否有偿分类:有偿审计,无偿审计5、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一)鉴证业务准则1、审计准则2、审阅准则3、其他鉴证业务准则(二)相关服务准则1、商定程序2、代编财务信息6、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诚信原则(正直诚实,秉公办事,实事求是)独立性(实质上和形式上的独立),客观性(不受个人主观影响)公正性(不偏向)专业胜任能力(能够胜任承接的工作)应有的关注(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客观评价审计证据)保密(终止后仍继续保密)职业行为(对社会公众,客户,同行,其他的责任)技术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企业会计准则,与执业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和法章)7、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避免法律诉讼的措施(一)业务独立性(二)严格遵循职业道德和专业标准的要求(三)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四)强化专业学习和素质品德培养(五)审慎选择被审计单位(六)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七)提取风险基金或购买责任保险.(八)聘请熟悉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律师8、审计目标的历史演变1)查错防弊阶段主要是指1933年以前的时期,此阶段的审计目标是查错防弊,审计方法主要是详细审计,即逐笔审查会计记录和账簿。
2)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阶段主要是指1933年—1988年这段时期,审计目标进入“验证财务报表真实公允性”阶段,主要采取抽查的方式,并逐步使用系统基础审计。
3)查错防弊和财务报表验证并重阶段(1988年至今)AICPA在1988年发表了第53、54号《审计准则公告》把揭露错弊和非法行为作为审计的主要目标之一,从而使得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演变成了查错防弊与验证财务报表真实公允性并重主要采用风险基础审计,审计人员在整个审计过程中都要考虑对审计风险的影响。
9、财务审计的总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被审单位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10、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合法性1)选择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
2)管理层做出的会计估计是否合理;3)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4)财务报表是否作出充分披露,使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理解重大交易和事项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
公允性1)经管理层调整后的财务报表,是否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一致2)财务报表的列报、结构和内容是否合理;3)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
11、管理当局对财务报表的认定1)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2.3)与列报相关的认定12、审计的一般目标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1)真实性::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高估2)完整性:所有已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
漏记交易3)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
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与期末余额相关的认定1)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2)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
3)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
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已恰当记录13、审计过程(一)接受客户委托阶段(二)计划阶段(三)实施阶段(四)完成阶段计划阶段初步业务活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具体审计计实施阶段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2、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总体应对措施1)向项目组强调在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
2)分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
3)提供更多的督导。
4)在选择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应当注意使某些程序不被被审计单位管理层预见或事先了解。
5)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作出总体修改。
3.、针对认定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1)实施控制测试观一般采用询问、控制测试不是必须的程序。
控制测试测试是是指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察、检查、穿行测试和重新执行等程序进行控制测试当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控制测试:(1)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2)仅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足以提供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2)实施实质性程序:(1)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2)实施细节测试14、审计证据的类型(一)按表现形式分类1、实物证据:观察和检查实物资产,实物资产2、书面证据:检查、计算、分析性复核等—书面资料3、口头证据:询问—答复4、环境证据:观察、调查事实(二)按来源分类1、内部证据:由被审计单位内部人员编制的2、外部证据: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的人编制的在一般情况下,外部证据一般高于内部证据15、审计证据的特征1)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具有数量特征(样本量),证据数量足以支持审计人员形成审计意见,与样本量有关最低数量要求,2)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具有质量特征(证明力),证据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相关性:审计证据与审计目标相关相关性的考虑:1、特定的审计程序可能只为某些认定提供相关的审计证据,而与其他认定无关2、针对同一项认定可以从不同来源获取审计证据或获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只与特定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并不能替代与其他认定相关的审计证据3可靠性:审计证据客观真实可靠性影响因素:4、提供和鉴证证据人员的素质、证据疏远度1 2、来源的独立性3、证据客观性7、证据综合证明力、审计人员介入程度、风险水平5 6按可靠性强弱:、实物证据1.2、由第三方直接交给注册会计师的外部书面证据3、由被审计单位持有的外部书面证据4、注册会计师自行编制的书面证据5、在外部流转的内部书面证据6、未在外流转但相关内部控制较强的内部书面证据7、未在外流转且相关内部控制较弱的内部证据8、环境证据9、口头证据例1 比较可靠性:订货单> 销售发票销售合同> 销售发票例2 银行存款函证回函> 购货发票> 销售发票副本> 应收帐款明细账16、审计证据的取证方法(一)检查记录或文件(二)检查有形资产(三)观察(四)询问(五)函证(六)重新计算(七)重新执行(八)分析程序分析程序的运用(发现异常,贯穿始终)1、用作风险评估程序2、用作实质性程序3、用作总体复核17、理解重要性时要把握以下几点1)重要性概念是针对财务报表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