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大家单田芳老师之生平成就
单田芳:上回书还曾说到,下回却无分解

单田芳:上回书还曾说到,下回却无分解作者:梁霜来源:《廉政瞭望》2018年第09期11日下午3点30分,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因病去世,享年84岁。
单田芳先生走了,和他铿锵而沙哑的嗓音一起去了,一代大师的故事就此落幕。
所幸,艺术的微光足以穿透悠长岁月,呕心沥血录成的作品还在世人耳畔回响。
未来,它们还将在一代又一代的灵魂里绽放光芒。
单田芳出身曲艺世家,母亲王香桂是大名鼎鼎的西河大鼓艺人,父亲单永魁是弦师,人称“八岁红”。
但家人的耳濡目染没能让单田芳走上曲艺之路,因为在旧社会,艺人没有地位,甚至被列为“下九流”。
他心里觉得,说书和要饭有什么区别?要是能当医生,不受风吹日晒才美。
然而,一切冥冥中自有定数。
一场大病断了单田芳的求学路,接着父亲入狱、父母离婚,为谋生计,孤立无援的单田芳考虑再三,最终听从鞍山曲艺团名家李庆海的劝告,弃文从艺,开始说评书。
谁也不曾预见,原本对评书心存抵触的少年,却在余生的滔滔六十余载,嗓音都说得嘶哑了,也不舍得丢开评书。
他曾回忆自己第一次上台的经历,来解释自己如何变了态度:“21岁我第一次在鞍山市内的茶社说《明英烈》,紧张得手心全是汗,幸好反响不错,大受鼓舞,越发勤奋。
”评书是一个人的艺术,讲得好坏全看个人功夫。
如何把故事讲扣人心弦?非得钻研琢磨透了。
倾注了感情,自己也就爱上评书了。
凭借独特的嗓音和风格,单田芳逐渐有了大批听众。
但他不骄不躁,勤奋刻苦,仅在1955—1956年间,就先后演出或者新说传统评书《三国》和《隋唐》等十多部,创作速度惊人。
在鞍山远郊农村劳动改造的四年,是单田芳记忆里的煎熬岁月。
看不到希望、寻不着出路,评书成了他忘却烦恼的精神寄托。
那时候,天还没亮就得集合下地,铲地、送粪、割草、积肥,黑透了才收工。
从小在城里长大的单田芳,苗草不分,如何适应得了?干得常常不如妇女小孩利落,大队人员张嘴就骂:“你他妈的,你连个好老娘们都赶不上?你的手没分瓣?瞅你那个笨!”满腹委屈无处申诉,单田芳就寄情评书,有时做着农活,说过的故事就像电影一样在脑子里回放,竟也不觉得累了。
单田芳评书全部

单田芳评书全部引言单田芳(1920年-2000年)是中国知名的评书艺术家,也是中国评书艺术的标志性人物之一。
他以其深情厚意的演绎风格,令人印象深刻。
单田芳的评书作品广泛涉及历史、文学、传统文化等领域,成为中国评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些单田芳评书的经典作品。
《水浒传》单田芳对《水浒传》这部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进行了精彩的评书演绎。
在他的演绎中,每个角色都有生动的形象和鲜明的个性,使得故事更加吸引人。
他运用不同的声音、语调和表情来刻画每个角色,使听众仿佛置身于故事中。
单田芳的评书版《水浒传》成为了中国评书界的经典之作。
《红楼梦》单田芳对《红楼梦》这部中国古典小说进行了精彩的评书演绎。
他通过巧妙地使用声音和语调,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无论是林黛玉的忧郁,还是贾宝玉的天真烂漫,单田芳都能够通过他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将他们演绎得入木三分。
单田芳的评书版《红楼梦》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听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部经典之作。
《西游记》单田芳对《西游记》这部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进行了精彩的评书演绎。
他通过细腻的表演技巧和独特的声音变化,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角色的形象刻画得深入人心。
单田芳的评书版《西游记》在中国评书界享有盛誉,成为了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
《三国演义》单田芳对《三国演义》这部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评书演绎也备受赞誉。
他通过细腻的表演技巧和独特的演绎风格,将曹操、刘备、孙权等历史人物的形象展现得栩栩如生。
他的声音变化和情绪把控能够准确地传达人物的个性和情感,使得故事更加真实感人。
单田芳的评书版《三国演义》成为了中国评书界的经典之作。
结语单田芳评书的特色在于他独特的声音和表演风格。
他通过精湛的演绎技巧和深厚的艺术功底使得他的评书作品深入人心,成为中国评书文化的瑰宝。
无论是《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还是《三国演义》,单田芳都能够通过他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将这些经典之作演绎得入木三分。
单田芳,田连元与袁阔成

单田芳,田连元与袁阔成文/甜苇评书是我国的一项传统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
为广大观众所喜爱。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评书这门艺术的生存空间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以至于有人提出“评书消亡论”。
现在,能叫得着名的艺术家已经凤毛麟角。
更兼其中还有一些人已经淡出了舞台。
在这个承前启后的日子里,小生我今日特意提起三位我最熟悉的三位评书大家,回忆一下往昔峥嵘的岁月。
也借此表达一下内心中真诚的敬意和怀念。
一。
单田芳--中华评书第一人。
国内的评书演员有许多,而在这其中,单田芳先生能够独树一帜地被大众称为中华评书第一人,自然是有着极为深刻的原因,我也相信这个称号起码对大多数人来说应该没有多少异议。
据有关单位调查,在全国,光单老的固定听众就有两亿多,其他那些不固定的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他还经常被人送与“永不消逝的电波”,“书坛常青树”等美誉。
单老生于评书世家,家里长辈过去都是说书的,因此,在这种家庭环境的感染下,单老的说书历程也走过了半个世纪的春秋。
单老的作品最为丰富,是我国最为多产的艺术家。
代表作有<<白眉大侠>>,<<七杰小五义>>,<<隋唐演义>>,<<说唐后传>>,<<薛家将>>,<<水浒外传>>,<<乱世枭雄>>,<<童林传>>,<<天津血泪>>等等等等。
实在是太多太多。
从他的神话评书<<封神演义>>开始,直到他播讲的许多近代评书,把其连接起来,足可以组成一套中国历史的评书演义。
走进了单老的评书中,就是走进了浩瀚的历史的海洋,在其中深切地感受着世事沉浮,风云变幻。
有人曾作过统计,如果把单老的评书一天播一集,连续不停地播,能够播放三十年。
而且这些仅仅是他录下来的评书。
再加上没有录下来的,可想而知他的作品是何其丰富。
除了作品丰富之外,单老的另一个特点莫过于他那著名的“沙哑嗓”了,这个“沙沙嗓嗓”的嗓音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充满着浓郁的文化色彩,以至于许多演员在表演节目的时候都把学他的嗓音作为一项特长。
他这种嗓音低沉雄厚,把中国几千年古老的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
2019年高考备考 素材积累 之单田芳 第一部分

2019年高考备考素材积累之单田芳要求:梳理人物的经历可以按年代顺序,请同学们勾画出年代+事件,对单田芳大师的经历有个简单回顾。
单田芳的简历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11日下午3点30分因病在中日友好医院去逝,享年84岁。
单田芳先生一生投入的评书事业,也随着这位大艺术家的去世,从当年的万人空巷走到了“落寞”。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11日下午3点30分因病在中日友好医院去逝,享年84岁。
代表作品有《三侠五义》、《白眉大侠》、《三侠剑》、《童林传》、《隋唐演义》、《乱世枭雄》、《水浒外传》等评书。
单田芳先生于1934年12月17日出生于天津,1953年毕业于沈阳二十七中学,本应继续攻读东北工学院,但因家庭变故未能完成学业。
而后,单田芳先生拜评书演员李庆海为师,走上了说书之路。
期间在辽宁大学历史系(函授)学习,是当年少有的“秀才级”评书演员。
1955年加入鞍山市曲艺团,并在此崭露头角。
文革时期,先生遭受迫害,但仍未忘记评书事业,在改革开放后,他的艺术重焕新生。
1995年,单田芳先生成立北京单田芳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开评书艺术走向市场的先河。
2000年,单田芳先生罹患胃癌,接受手术治疗后,先生仍然不放弃自己热爱的评书事业,毅然继续创作并录制了后续的20余部电视和广播评书作品,其中大多数为经过重新创作和修改的新式评书,如《贺龙传奇》、《血色特工》等红色经典系列评书。
2004年,单田芳先生被北京曲艺家协会特聘为名誉主席;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继承人;2012年,荣获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
单田芳先生博采众长,勇于创新,探索前人不敢涉足的评书题材,形成了独特的“单式风格”。
从艺六十余年来,单田芳先生共录制了广播和电视评书110部,共计12000余集,节目时间约6000余小时,演播内容包罗万象,纵横古今,既有脍炙人口的传统评书《隋唐演义》、《大明英烈》、《三侠五义》、《白眉大侠》等等,又有根据研究创作的历史演义评书《百年风云》、《乱世枭雄》等脍炙人口的做作品。
单田芳

单田芳是中国评书事业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人物,评书作为传统艺术,在他的实践当中得到了发扬光大 。
人物经历
童年单田芳 单田芳原名单传忠,1934年12月17日出生于天津 。幼年随父母奔波于哈尔滨、长春、奉天 (沈阳)、齐齐哈尔等城市演出。最终定居奉天(沈阳),六岁念私塾,七八岁即学会了一些传统书目。1942年, 在奉天(沈阳)进入官办小学——协心完小读书,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同年,举家迁往长春,读完一段短暂的私 塾后,改读长通路小学 。同时,他边读书边帮助父母抄写段子、书词,十三四岁时就已经能记住几部长篇大书 。 虽然如此,但是他的父母却希望他不要从事这种“下九流”的职业,希望他读大学,光宗耀祖 。
单田芳
中国评书演员、作家
01 人物经历
03 主要作品 05 人物评价
目录
02 个人生活 04 艺术特色
单田芳(1934年12月17日-2018年9月11日),出生于营口市 ,祖籍山东德平 ,中国评书演员、作家。
1955年,单田芳走上评书舞台。1956年正月初三,在鞍山市内的茶社正式登台亮相。1958年,成为鞍山市 曲艺团的正式演员。1966年,“文革”期间,单田芳受到冲击。1978年,单田芳获得平反。1979年,单田芳重 返书坛。1986年,单田芳提前退休。1988年,出版了长篇评书《白眉大侠》。1990年代初,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播出了单田芳的长篇评书《百年风云》的选段“天京血泪”,听众多达六亿。1995年,成立了北京单田芳文化传 播有限公司,并出任董事长。2000年,录制了200集的电视评书《栾蒲包与丰泽园》。2002年,为辽宁电视台录 制了电视评书《白眉大侠》续集。2005年,录制完成反映世界现代史的长篇评书《二战演义》(上部)。2007 年初,被河北卫视聘为《天天故事会》节目的主持人。2009年,被确认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北京评书) 。2011年,由其本人编写的自传《言归正传:单田芳说单田芳》正式发售。2012年,获得了第七 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 。2015年,参加了2015年辽宁卫视春节联欢晚会的录制。
单田芳评书书目大全

单田芳评书书目大全1. 简介单田芳(1930年-2000年),原名单田竹,河北人,中国著名评书演员。
他以其独特的嗓音和精湛的演技,演绎了大量的评书节目,并广受观众喜爱。
他的评书演出涵盖了历史、文学、武侠等多个领域,为广大观众带来了许多精彩的故事。
本文将介绍一些单田芳评书的书目,希望能够为读者了解单田芳的评书作品提供便利。
2. 《水浒传》单田芳曾对《水浒传》进行了多次评书演出,以其深厚的表演功底和丰富的情感演绎,成功地将这部经典作品带给了观众。
他生动地诠释了梁山英雄的形象,为观众重塑了一幅热血沸腾的水浒世界。
3. 《红楼梦》单田芳的评书作品中,也包括对《红楼梦》的演绎。
他以朴实的语言,细腻的情感,将这部千古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他对贾宝玉、林黛玉等角色的理解深刻而准确,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
4. 《西游记》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也是单田芳评书的重要篇章。
他以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演技,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经典人物重新演绎出了精彩的故事。
单田芳的《西游记》评书深入人心,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
5. 《三言二拍》《三言二拍》是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作品,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短篇小说集,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单田芳对《三言二拍》进行了改编和演绎,以其细腻的表演和出色的语言功底,赋予了这些小说以全新的生命力。
6. 《封神演义》《封神演义》是中国古代神话小说,讲述了商朝末年至周朝初年的历史故事。
单田芳的评书演出使这部史诗般的作品再次闪耀光芒。
他以其独特的嗓音和激情四溢的表演,让观众沉浸在战国时代的神魔故事中。
7. 《说唱本传》《说唱本传》是中国传统说唱艺术的代表作之一,通过讲述历史故事,传递道德观念。
单田芳通过评书的形式,将《说唱本传》中的故事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他的演出不仅让观众了解了故事的情节,更让他们感受到了其中的人情世故。
以上只是单田芳评书书目中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其他著名作品,如《庐山谣》、《海瑞罢官》、《武则天》等等。
单田芳五鼠闹东京简历

单田芳五鼠闹东京简历【最新版】目录1.单田芳个人简介2.五鼠闹东京故事背景3.五鼠闹东京故事情节4.五鼠闹东京的影响正文【单田芳个人简介】单田芳(1934 年 12 月 17 日-2018 年 9 月 11 日),原名单永魁,天津市人,中国著名评书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他从小生活在一个曲艺世家,耳濡目染,对评书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自 1953 年开始从事评书艺术创作,单田芳以其富有戏剧性的表演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吸引了大量观众,成为评书界的佼佼者。
他的代表作有《三侠五义》、《白眉大侠》、《七侠五义》等,其中,《五鼠闹东京》是他的成名之作。
【五鼠闹东京故事背景】《五鼠闹东京》讲述了北宋末年,奸臣蔡京、童贯、高俅等把持朝政,民不聊生,义士们纷纷起义抗争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五个绿林好汉,他们分别是:锦毛鼠白玉堂、黑妖狐智化、青面兽杨志、赤发鬼刘唐和九纹龙史进,人称“五鼠”。
他们在闹东京的过程中,与南侠展昭、北侠欧阳春等江湖义士携手,共同抵抗邪恶势力,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江湖画卷。
【五鼠闹东京故事情节】故事从五鼠在东京城(今开封市)闹市行侠开始,他们劫富济贫,令贪官污吏闻风丧胆。
其中,锦毛鼠白玉堂与南侠展昭多次过招,英雄相惜,最终成为好友。
五鼠在闹东京的过程中,还揭露了蔡京、童贯、高俅等人的罪行,使他们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最后,五鼠在江湖上广结善缘,为民除害,成为了民间传颂的英雄。
【五鼠闹东京的影响】《五鼠闹东京》作为单田芳的成名之作,影响力深远。
它成功地将评书艺术与武侠小说相结合,以生动的故事情节和饱满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大量观众。
此外,《五鼠闹东京》还多次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等形式,使五鼠闹东京的故事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故事。
凡有井水处 皆听单田芳

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作者:来源:《北广人物》2018年第37期【编辑推荐理由】9月11日,陪伴了中国人几十年的评书大师单田芳在北京去世,享年84岁一惊堂木一拍,白纸扇一抖:“咱们言归正传!”单田芳这一生,新作加传统评书总共说过了110部,覆盖面达到全国530多家电台,收听人数将近7亿一人们熟悉他那略带沙哑的嗓音:“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一”尝遍甘苦,说尽情仇一斯人已逝,其作不衰、评书里的侠义江湖,虽然已再无下回分解,但上回的书道一直被数字记录,亦被爱他之人永久记忆。
在他60多年艺术生涯中,有录音的评书已超过110部,共计1 2000余集,节目时长6000余小时据说每天有超过1亿人在听他所讲述的传奇,这其中,包括了30后到90后的几代中国人单田芳曾给自己出了本自传,书名叫作《言归正传》。
他说:“人生其实就一个字:熬。
”2018年9月13日上午9点,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先生追思会在其家中举行,单田芳先生遗像被鲜花环抱,两边分别摆放着由中国曲艺家协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和副主席冯巩送上写有“单田芳先生千古”的花圈。
此前,9月11日下午3点30分,单田芳因心脏衰竭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去世,享年84岁,9月13日与14日举办两天追思会,告别仪式于2018年9月15日上午9点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
追思会上,中国曲艺家仂会主席姜昆和相声表演艺术家李金斗到场悼唁,众多文艺界人士,演员王迅、谷智鑫以及刘兰芳的儿子王岩代表母亲,相声演员李菁代表师父师胜杰分别前来悼唁,并追忆单田芳先生与自己的过往。
姜昆:他是力挽狂澜以身垂范的大师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在嘉宾题词簿上留言:“一代大师单田芳先生艺术风范永放光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单田芳先生是我们中国评书事业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人物,评书作为传统艺术,在单先生的实践当中得到了发扬光大,他让我们更多的年轻人通过电视和广播、甚至网络知道评书,了解评书,喜欢上评书,这非常不容易。
单田芳评书大家

单田芳评书大家
单田芳原名单传忠,生于评书世家,祖父、外祖父、父亲、母亲差不多上说书艺人,耳濡目染,他五六岁时即能滔滔不绝地说上几段《包公案》《呼延庆打擂》。
六岁读过一年私塾,而后又进了洋学堂。
1953年,单田芳高中毕业考进了东北工学院。
入学不久患病,曾两次住院,动过三回手术,因此耽搁了学业。
1954年,那个大学新生辍学下海,拜师学艺,取艺名“田芳”。
1956年,他首次登台表演,说的第一部书是《大明英烈》。
在以后的40多年时刻里,他播讲的传统和现代评书包括《隋唐演义》《白眉大侠》《童林传》《乱世枭雄》《千古功臣张学良》《平原枪声》等70余部,其中多是大部头。
单田芳播讲的评书,专门是传统评书,有其专门的艺术魅力,那沙哑的嗓音,将历史知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与形象逼确实说书技法融会贯穿,每每使听众在获得艺术享受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同意了一种道德教育和情操陶冶。
他的书还具有专门高的美学价值,继承和进展了传统评书文化。
100部单田芳评书终于收集齐全了!赶紧收藏!慢慢听!!!

100部单⽥芳评书终于收集齐全了!赶紧收藏!慢慢听著名评书艺术家单⽥芳于9⽉11⽇下午3点30分因病在中⽇友好医院去世,享年84岁。
单⽥芳1934年12⽉17⽇出⽣于营⼝市的⼀个曲艺世家,是中国评书表演艺术家、作家。
2012年,在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典礼上获得终⾝成就奖。
1954年⾛上评书舞台。
1979年5⽉1⽇,单⽥芳重返书坛。
单⽥芳,1934年年12⽉17⽇出⽣于营⼝市的⼀个曲艺世家,是中国评书表演艺术家、作家。
2012年,在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典礼上获得终⾝成就奖。
1954年⾛上评书舞台。
1979年5⽉1⽇,单⽥芳重返书坛。
1995年,单⽥芳成⽴了北京单⽥芳⽂化传播有限公司。
2007年1⽉26⽇,单⽥芳宣布收⼭,《⽼店风云》是他的收⼭之作。
2011年,出版了⾃传《⾔归正传:单⽥芳说单⽥芳》。
代表作品:《三侠五义》《⽩眉⼤侠》《三侠剑》《童林传》《隋唐演义》《⽔浒外传》《乱世枭雄》等评书。
再⽆“下回分解”!据有关部门调查显⽰,每7个中国⼈中,就有⼀个⼈在听他的评书,他的听众将近2亿⼈。
现在的年轻⼀代,⼏乎很少听评书了,再加上著名的评书⼤家相继⽼去和离世,中国评书会就此完了吗?今天,⼩编为⼤家整理⼀套史上最全的《100部单⽥芳评书》,供⼤家聆听,欢迎转发收藏!操作要领:关于进⼊——选择想听的评书,点击图⽚即可进⼊⾳频页⾯。
关于收听——在评书⾳频页⾯中,点击播放按钮,即可收听相关评书。
关于选段——在⾳频页⾯,可通过“前⼀集”“后⼀集”进⾏选段听书,也可以点击“返回⽬录”选择想要听的回数。
点击图⽚即可收听相关评书群英荟萃⽔浒传⽔浒传(下)⼩五义七杰⼩五义龙虎风云会⽔浒外传封神榜电台封神演义⼤破冲霄楼乱世枭雄⽩眉⼤侠九⼀九演义说唐后传隋唐演义隋唐演义续⽼隋唐演义三国演义百年风云⾔归正传薛丁⼭征西赵武灵王禁烟风云⽔莽英雄恨九⼀⼋风云天京⾎泪楚汉争雄燕王扫北燕王剑侠薛家将⾟亥⾰命辽沈战役宫闱惊变太平洋⼤海战太平天国新隋唐演义清末风云录破晓记平原枪声明末遗恨廊坊⼤捷话说台湾⼤唐惊雷⼤明英烈⼤明演义曾国藩铁伞怪侠少林将军许世友贺龙传奇(上)贺龙传奇(下)花⽊兰新林则徐李⾃成说岳后传童林传于公案努尔哈⾚林则徐⼤唐贵妃其他故事千⼭传奇洛阳豪客⼗⼆⾦钱镖中国古代奇案故事全集栾蒲包和丰泽园天下故事会古代奇案⽺神⼀⽣守候⽼店风云从军记侠侣情仇书评雅典洪武剑侠图古今奇案根本利益风尘豪客宏碧缘⼤河风流三侠剑新⼉⼥英雄传整理很不易,⼩编真尽⼼。
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去世享年84岁从此再无下回分解

023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去世享年84岁从此再无下回分解“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侯商周……”独特的沙哑嗓音,加上特别的咬字、音调和气势,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的声音,成了很多人的童年记忆。
而收音机里传出的 “且听下回分解”,又勾起多少人日夜守候的期盼。
9月11日,这位从艺60多年的说书先生单田芳,在中日友好医院因病去逝,享年84岁。
从1954年走上评书舞台开始,他表演录制了包括《白眉大侠》《三侠五义》在内的100多部、12000余集广播、电视评书作品。
“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他让评书飞入寻常百姓的耳朵,甚至令听书成为几代人的生活方式。
单田芳于1934年11月11日(农历)出生于天津,1953年毕业于沈阳二十七中学,1955年加入鞍山市曲艺团,并在此崭露头角。
1995年,单田芳先生成立北京单田芳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开评书艺术走向市场的先河。
2000年,单田芳先生罹患胃癌,接受手术治疗后,先生仍然不放弃自己热爱的评书事业,毅然继续创作并录制了后续20余部电视和广播评书作品,其中大多数为经过重新创作和修改的新式评书,如《贺龙传奇》《血色特工》等红色经典系列评书。
2004年单田芳先生被北京曲艺家协会特聘为名誉主席;2012年,荣获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
单田芳先生共录制:广播和电视评书110部,共计超12000集,500多家电台、电视台播出,节目时间约6000小时,整理编著超17套28种传统评书文字书稿。
代表作有《隋唐演义》《童林传》《三侠五义》《白眉大侠》《水浒外传》《乱世枭雄》等。
不落后于时代 利用互联网传播艺术1954年走上评书舞台,2007年宣布收山,2010年又再度出山,半个多世纪以来,单田芳先生在舞台上塑造了无数人物,征服了不计其数的听众。
但他对行业还是抱有清醒认识的。
2013年,单田芳先生接受采访时说道:“这个行业确实不景气,书场越来越少,演员越来越少,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
不只是年轻演员有问题,中老年演员也有问题。
用排比的修饰手法,写几句对单田芳先生的敬重与怀念。50字左右

用排比的修饰手法,写几句对单田芳先生的敬重与怀念。
50字左右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介绍单田芳先生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
2.表达对单田芳先生的敬重与怀念之情
3.使用排比的修饰手法,详细描述单田芳先生的卓越才能和不凡贡献
正文
单田芳先生,我国著名的评书艺术家,一生致力于传承和发扬评书艺术,他的离世令人痛心。
在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他以独具魅力的表演风格,丰富而广泛的知识储备,深受观众喜爱。
他用声音的魅力,传递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世人留下了无数珍贵的艺术瑰宝。
我们敬重他,因为他是评书艺术的巨匠,因为他用声音的魅力,让我们领略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我们怀念他,因为他用一生之力,传承和发扬了评书艺术,让我们深感自豪。
我们惋惜他,因为他的离世,是评书艺术的一大损失,也是文化传承的一大缺憾。
单田芳先生,他的声音洪亮,他的表演生动,他的知识丰富,他的才华横溢。
他以声音的魅力,征服了无数观众;他以表演的生动,吸引了无数粉丝;他以知识的丰富,赢得了无数敬仰;他以才华的横溢,成为了评书艺术的巨匠。
他的一生,是对评书艺术的无私奉献,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第1页共1页。
2018-2019-单田芳的个人资料成就背景_单田芳个人生活-word范文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单田芳的个人资料成就背景_单田芳个人生活单田芳,1934年年12月17日出生于营口市的一个曲艺世家,是中国评书表演艺术家、作家。
201X年,在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典礼上获得终身成就奖。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单田芳的个人资料成就背景,给大家作为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单田芳人物简介单田芳出身曲艺世家,外祖父王福义是闯关东进沈阳最早的竹板书老艺人;母亲王香桂是三四十年代著名的西河大鼓演员,人称“白丫头”;父亲单永魁是弦师;大伯单永生和三叔单永槐分别是西河大鼓和评书演员。
单田芳六岁念私塾,七八岁即学会了一些传统书目。
上学后,边读书边帮助父母抄写段子、书词,评书中丰富的社会、历史、地理和生活知识及书曲协作、表演技巧都使他获益匪浅。
十三四岁时就已经能记住几篇大书。
单田芳的爷爷是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人,家境贫寒,是背井离乡的小商贩。
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有个杨姓人家,家境相对富裕,杨家人相中了这位山东后生,单田芳的爷爷便到了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做了倒插门女婿。
奶奶生了三个儿子,单永生、单永魁、单永槐,单田芳的父亲单永魁行二,三个儿子的出生吃黄了爷爷的小买卖。
只有老大单永生从事西河大鼓,人称“八岁红”,擅长三弦、书鼓、鸳鸯板,十四五岁就已经红了。
后来奶奶说让单永魁、单永槐从长子的道路,从事曲艺。
老三单永槐表演评书。
单永魁从事三弦伴奏,后与唱西河大鼓的王香桂结婚,就是单田芳的母亲。
单田芳的外祖父王福义是闯关东进沈阳最早的竹板书老艺人;王香桂是三四十年代著名的西河大鼓演员,人称“白丫头”,单永魁是她的弦师,夫妻俩妻唱夫奏,先在天津的茶楼演出,乘船后到营口市。
1953年单田芳高中毕业后,考入东北工学院,但因病退学,拜李庆海为师,正式说书。
其间在辽宁大学历史系(函授)学习。
1956年成为辽宁省唯一具有大学文凭的评书艺人,即使在全国也是凤毛麟角。
单田芳评书目录大全

单田芳评书目录大全简介单田芳(1922年2月9日-2000年12月28日),原名黄给事,亦称黄铁交,是中国著名的评书演员。
他以独特的嗓音、精湛的表演技巧和深厚的艺术造诣而被广大观众所喜爱。
单田芳将一段段经典故事通过他独特的解读和演绎方式,生动地呈现给观众,使得评书艺术在中国流传至今。
本文将为您介绍单田芳评书的目录大全,其中包括了他传世的经典作品和代表作品。
通过这些评书目录,您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单田芳评书艺术的魅力和影响力。
目录1.《水浒传》《水浒传》是单田芳最为人所熟知的评书之一。
他通过生动的语言和表演,将这部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古代英雄传奇完美地展现了出来。
单田芳在评书中塑造了宋江、李逵、鲁智深等水浒英雄,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些角色的性格和故事。
2.《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单田芳评书中的一部重要作品。
他用他独特的嗓音和语调,将这个宏大的故事通过评书的形式娓娓道来,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到其中的情感与哲理。
3.《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单田芳评书中的一大亮点。
他通过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经典角色塑造得淋漓尽致,使得观众沉浸在这个神奇的仙侠世界中。
4.《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也是单田芳评书中的重要作品。
他以生动的语言和精湛的表演技巧,将这部历史演义巨著中曹操、刘备、孙权等英雄人物的故事娓娓道来,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5.《明朝那些事儿》《明朝那些事儿》是作者当年单田芳主持叙述的史实故事。
单田芳通过他独特的解读和演绎方式,将明朝历史上的诸多重要事件以及著名人物的生平故事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明朝的历史。
6.《聊斋志异》《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奇幻小说的经典之作,也是单田芳评书中的一部特色作品。
他以独特的嗓音和表演方式,将这些奇幻神秘的故事娓娓道来,使得观众如置身其中,体验到了古代民间故事的魅力。
单田芳简介

单田芳简介
单田芳,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
原鞍山曲艺团业务团长,现任北京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
中国曲协会员,中国通俗小说研究会会员。
1934年生于天津,同年随父母到沈阳,1952年在沈阳二十七中高中毕业后考入东北工学院,1987年退休。
从艺半个多世纪以来,共录制、播出了《隋唐演义》、《三侠五义》、《白眉大侠》、《童林传》、《三侠剑》、《明英烈》、《乱世枭雄》等100余部共计15000余集广播、电视评书作品,整理编著17套28种传统评书文字书稿,开评书走向市场的先河。
“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单田芳评书”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单田芳的网友喜欢听,白眉大侠(全320回)高清版,乱世枭雄(485回版),白眉大侠(320回),童林传300回版,三侠剑(400回),童林传全250回,小五义(400回),龙虎风云会(320回),三侠五义(180回),薛家将,大明演义(312回),大明英烈(全180回),隋唐演义(上)(116回),铁伞怪侠(160回),乱世枭雄(300回),清官册(200回),说岳后传(全130回),三国演义(125回老版),等作品。
单田芳:世间再无下回分解

单田芳:世间再无下回分解作者:来源:《人民画报》2018年第10期“咱上回书说道”“且听下回分解”“将军额前跑开马,宰相肚里能撑船”……从1954年走上评书舞台到2018年辞世,单田芳在书坛耕耘60余年。
他的《隋唐演义》《三侠五义》《白眉大侠》《三侠剑》《童林传》《乱世枭雄》《水浒外传》等评书,是一代代中国爱评书人的念想。
有统计说他的听众有2亿,还有说法称是近7亿。
不管数字多少,“有井水处,听单田芳”的说法绝不夸张。
现在打开某音频类APP,单田芳的《白眉大侠》播放量是3.2亿。
《纽约时报》评价单田芳:“他对中国古典小说和历史事件做出充满激情的演绎,将古老的评书传统推向现代,让几代中国人得以欣赏。
”“有井水处,听单田芳”单田芳原名单传忠,1934年出生于天津。
外祖父王福义是最早闯关东的那批民间艺人,母亲王香桂是西河大鼓的知名艺人,父亲是弦师,叔伯、舅舅都是曲艺行当中人,他可谓出生在一个曲艺世家。
从记事起,单田芳就混在书场,耳濡目染,七八岁就能表演,十三四岁时已能记住几部长篇大书。
但当时,艺人的社会地位是极低的,所谓三教九流,曲艺行当是下九流的活,一般都是迫于生计才会去从事的行业。
时代的变化、家庭的离合,年少的单田芳早早扛起家庭重担,也走上了说书的道路。
1955年,单田芳加入辽宁鞍山曲艺团,崭露头角。
“依靠说书有了经济收入,也有了社会地位”,单田芳形容这是他的第一次新生。
“文革”时期,单田芳的说书曾经一度中断。
直到1978年,单田芳重返舞台,他所播讲的评书通过“话匣子”风行大江南北。
单田芳说,这是他的第二次新生。
独特的嘶哑嗓音是单田芳说书的标志性特點,业内称这嗓音为“云遮月”,就好像明月被云彩遮住了,不透亮。
但一人一桌一醒木,单田芳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将人物和故事说得栩栩如生,留下了《三侠五义》《白眉大侠》《三侠剑》等代表作品。
文学评论家孙郁曾评论单田芳的评书:“通俗而不庸俗,广博而不浅薄,有时苍凉悲苦,但善意绵绵,如日光流泻。
说书先生绿幕素材

说书先生绿幕素材单田芳:一生只获一次奖文化界早就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
”单田芳是中国当代极具代表性的曲艺大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
上世纪末,“单田芳评书”甚至成为时尚性的文化符号。
在那个时代,无数听众捧着收音机听单田芳的评书,《隋唐演义》、《三侠五义》……每天都盼着“下回分解”。
单田芳的评书,生动演绎了当代“评书大王”的传奇人生。
2012年9月,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典礼在南京落下帷幕,单田芳等6位老艺术家获得“终身成就奖”。
这是单田芳从艺以来获得的第一个奖项。
78岁的单田芳老先生终于获奖了。
说“终于”,是因为这位影响几代人的艺术家,从艺57年,却没有获过一次奖。
他解嘲说:“我听说是评委在评奖之前做了很多调查,他们翻看了档案材料,发现我从21岁开始从艺说评书,一直到78岁从未获过奖,年年都是零蛋。
评委想,这个人扯着嗓子‘喊’了57年连奖都没获得,实在太可怜了,所以将这个奖颁给了我。
”对单田芳老先生来说也太有意思了,从开始说评书到获得“终身成就奖”,虽然等了57年,但毕竟获奖了。
【素材解读】1.淡泊名利。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名往。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多少人在为名利而奔忙。
艺术大师单先生却不为荣誉所累,为艺术奉献着毕生的精力。
他虽然只获过这一次奖,却令人肃然起敬。
因为,他是为艺术而活着的!2.叩问世风。
古话讲,“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比起李广,单先生显然是幸运的。
但作为一位曲艺大家,一生只获得一个奖,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个笑话。
不是他不想要,是人家不想给。
因为在这个时代,颁奖似乎已经异化成了一条捞钱的好途径。
【适用方向】1.真正的美丽;2.钦佩;3.叩问;4.面对;5.思考;6.文化之光;7.成功之路。
单田芳:曾被定为“评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单田芳是中国评书表演艺术家、作家,与刘兰芳、田连元、袁阔成并称为“当今评书四大家”适用话题:非物质传承传统文化那个时代的声音文化传承传承适用话题:特色师徒关系成功时代特色单田芳:一生的酸甜苦辣,一生的人世浮沉评书是一个人的艺术,没有舞美,没有灯光,没有特效,没有道具,有多少功力全在台上一个人,一张嘴。
单田芳的评书大全

单田芳的评书大全
单田芳,原名单田,1930年生于江苏省无锡市,祖籍浙江省余姚市。
他是中国著名评书艺术家,被誉为“评书大王”。
单田芳评书风格独特,声情并茂,深受听众喜爱。
他的评书作品涵盖了历史、文学、武侠等多个领域,被誉为评书界的“百科全书”。
单田芳的评书作品丰富多样,其中最为经典的当属《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文学名著的评书版。
他以其独特的嗓音和精湛的表演技艺,将这些经典作品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听众面前,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和追捧。
在他的演绎下,这些经典作品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魅力,成为了中国评书艺术的经典之作。
除了文学作品的评书外,单田芳还涉猎了大量的历史、传记、武侠等题材的评
书作品。
他通过自己深厚的学识和丰富的表演经验,将这些题材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听众面前,成为了中国评书界的一面旗帜。
他的评书作品不仅在国内广受好评,也在海外获得了极高的声誉,被誉为中国评书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
单田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评书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评书创作者。
他不
断探索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艺术表现形式,为中国评书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评书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水准,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单田芳是中国评书艺术的一面旗帜,他的评书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
高的水准,同时也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他的评书作品丰富多样,涵盖了历史、文学、武侠等多个领域,成为了中国评书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和传承单田芳的评书艺术,让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书大家单田芳老师之生平成就
说起评书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就是单田芳老师了,单田芳老师影响了一代人。
是中国文化的传承,是中国评书表演艺术家、作家。
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1934年出生于营口市的一个曲艺世家。
2018年9月11日下午3点30分,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因病在中日友好医院去逝,享年84岁。
单田芳评书的流行也是拜时代所赐,那时候没有书籍没有报刊可以拿来读,更没有电视机,所以大部分人就是拿一部收音机来听评书,那个年代在农村很多人没上过学,文化程度低,即便如此,他们也能听懂单老的评书,
可以说他的评书和他独特的嗓音深深的印在了每个人的心里,说他是国内评书第一人也不为过,他说每一部评书都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让人身临其境,好像就是在看电视剧一样,那个画面就浮现在你面前。
这才是艺术家
评书就是一个人的表演,没有灯光、布景、道具,只靠一张嘴去说,其实很难把千千万万的人给说住,评书讲的是伦理道德,是故事也是人生经验。
几十年来,单田芳把他的经历也都融入到每一段书里去了。
单田芳生平:
单田芳,1934年出生于营口市的一个曲艺世家,外祖父王福义是闯关东进沈阳最早的竹板书老艺人,母亲王香桂是三四十年代著名的西河大鼓演员,人称“白丫头”,父亲单永魁是弦师,大伯单永生和三叔单永槐分别是西河大鼓和评书演员。
1953年单田芳高中毕业后,考入东北大学,但因病退学,拜李庆海为师,正式说书。
1955年参加鞍山市曲艺团,二十四岁正式登台,六十年代即在鞍山成名。
1955—1956年间,他先后说过传统评书《三国》和《隋唐》等十多部,以及新编评书《林海雪原》、《平原枪声》等。
文革期间,因下放而离开舞台。
1979年5月1日,单田芳重返书坛,在鞍山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第一部评书《隋唐演义》(《瓦岗英雄》),此后与其合作十余载,先后录制播出了三十九部评书,风行全国大江南北几十家广播电台。
其中《天京血泪》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听众多达六亿。
自1981年以来,他先后出版了近四十部评书,是全国出版评书最多的评书演员。
《大明英烈》入选《中国十大传统评书经典》丛书。
1995年,单田芳成立了北京单田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并为中国曲协会员,中国通俗小说研究会会员。
2000年群众出版社出版了《单田芳评书全集》。
《中国武侠小说史》一书将其列为大陆的武侠小说作家之一。
评书《白眉大侠》和《宏碧缘》被拍成电视连续剧播出。
此外,他录制了《薛家将》等多部电视评书并自编自演了《龙虎风云会》(正续)等广播评书。
2007年1月26日,单田芳宣布收山,《老店风云》是他的收山之作。
2010年7月,75岁的单田芳又选出重新出山,录制的现代电视立体评书《羊神》。
2011年,出版自传《言归正传:单田芳说单田芳》。
2012年,在第七届中国牡丹奖颁奖典礼上获得终身成就奖。
1954年走上评书舞台,1979年重返评书舞台,1995年成立北京单田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007年1月26日,单田芳宣布收山,《老店风云》是他的收山之作。
2011年,单田芳出版了自传《言归正传:单田芳说单田芳》。
2012年,单田芳在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典礼上获得终身成就奖。
其代表作品有《三侠五义》、《白眉大侠》、《三侠剑》、《童林传》、《隋唐演义》、《乱世枭雄》、《水浒外传》等评书。
斯人已逝
其作不衰
世间再无下回分解
大师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