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语文浙江专版一轮复习专题规范练:十四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含解析

合集下载

2018届高考一轮语文复习:传统文化经典阅读ppt (1)

2018届高考一轮语文复习:传统文化经典阅读ppt (1)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解析】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
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 环境,故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似。
【答案】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参考译文】 墨子说,他曾见人染丝而感叹说:“(丝)染了青颜料就变成青色,染了黄颜 料就变成黄色。染料不同,丝的颜色也跟着变化,经过五次之后,就变为五种 颜色了。所以染这件事是不可不谨慎的!” 西汉的刘向在《说苑· 杂言》中说:和品德高尚的人交往,就好像进入了摆 满芳香的芝兰花的房间,久而久之就闻不到兰花的香味了。和品行低劣的人交 往,就像进入了卖臭咸鱼的店铺,久而久之就闻不到咸鱼的臭味了。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 “孝就是不要违背礼。 ”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 孔子告诉他: “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 ”樊迟说: “不要违 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 “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 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 孟武伯向孔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 “对于父母来说,要时时刻刻关心他们 的健康状况。 ”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熟技巧 回答传统文化经典筛选(填空)题的“2 注意” 1.注意填空处前后语境 命题人为了确保填空题答案的唯一性,一般都会在填空处前后增设一些语 言提示,这些语句不但是理解阅读材料的重要依据,也是推断填空内容的重要 凭借。考生要通过对这些语句的语法和语义分析,帮助自己确定所填写的词语 的词性和含义,然后再根据要求寻找对应词语。

(浙江专版)2018届高三语文大一轮总温习专题十五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教师用书

(浙江专版)2018届高三语文大一轮总温习专题十五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教师用书

专题十五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理清思想,依文解题——高考真题感悟1.(2017·浙江省考试院样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一子路曰:“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论语·微子》)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梁惠王上》)二义,利也。

(《墨子·经说上》)今用义为政于国家,人民必众,刑政必治,社稷必安。

所为贵良宝者,能够利民也,而义能够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

(《墨子·耕柱》)(1)依照上述材料,指出儒家与墨家对“义”的不同明白得。

答:(2)结合材料,简要谈谈你对儒家之“义”或墨家之“义”的观点。

答:参考答案:(1)①儒家以为“义”是君臣父子兄弟等之间的伦理道德标准(或礼法),能够维系社会的纲常秩序。

②墨家以为义即利,能够利人利民。

(2)例如:略。

提示:必需说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言之成理即可)参考译文:(一)子路说:“不做官是不合乎道义的。

长幼之间的关系都不可废弃,君臣之间的大义又怎么能够废弃呢?”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重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可不能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二)义,确实是利。

此刻用义在国家施政,人口必然增多,刑政必然取得治理,社稷必然安宁。

之因此珍贵良宝的缘故,是它们能利人民,而义能够令人民得利,因此说:义是天下的良宝。

2.(2016·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墨子·节用》:“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

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

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①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②不劳,其兴利多矣。

”[注] ①加用:更有效、更有价值。

②德:通“得”。

(1)从这段文字看,“节用”的含义是。

(不超过6个字)解析:此题从明白得词义的角度考查对文化经典的明白得。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浙江专版讲义:第三板块专题三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 Word版含解析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浙江专版讲义:第三板块专题三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 Word版含解析

专题三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学前启动真题体验——试考题·明考向1.(2018·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①,使②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论语·泰伯》)[注]①才之美:美好的才华。

②使:假使。

(1)第一则材料中“梦见周公”的含义是什么?答:解析:周公是中国古代的圣人之一,孔子盛年之时曾梦见他,欲行其道。

且孔子自称继承了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来的道统,肩负着光大周文化的重任,却因自身衰老而“不复梦见周公”。

“梦见周公”表明了孔子对周公的崇敬和思念,也反映了他对周代文化的推崇和向往。

参考答案:“梦见周公”表明孔子对周代文化的推崇和向往。

(2)概括第二则材料的主旨,并加以分析。

答:解析:这则材料在于说明德更重要还是才更重要,也就是德与才之间的关系。

孔子认为一个人即使有周公那样的才华,但如果“骄且吝”,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说明孔子在德与才之间更看重德。

参考答案:①主旨在于说明德、才的关系,孔子强调德重于才。

②“周公之才之美”,是极言其才干之优异;“骄”“吝”则是恶劣的品质。

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品德不好,即使才华出众也不足称道。

参考译文:孔子说:“我衰老得多么厉害呀!我好长时间没再梦见周公了!”(《论语·述而》) 孔子说:“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华,假使骄傲自大而又吝啬小气,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

”(《论语·泰伯》) 2.(2017·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论语·公冶长》)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1)孔子的弟子各有所长,《论语》先进篇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区分,其中颜渊属于,子贡属于。

2018届高考语文(浙江专版)一轮复习专题规范练:八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Word版含解析

2018届高考语文(浙江专版)一轮复习专题规范练:八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Word版含解析

专题规范练八适用类、阐述类文本阅读一、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第1~3题。

一把木吉他,一段悲伤迷颓的旋律,一篇诗意浓浓的歌词,再添上几位立足倾听的游人,倒也能够模拟出一种远方的幻梦。

但是这种幻梦,亦活跃于中国大部分旅行景区,活跃于旅行网站上文笔有限的菜鸟游记,对经验丰富的旅行者来说,却未必能调换起他们的陌生化审美情绪。

不过今晚灯火如梦,在一部分人眼里,所谓的远方,仿佛真的到达古运河畔,与民谣和诗打了个照面。

民谣与新诗,都以现代汉语为语言载体,都紧扣现代经验和现代感情。

在我少年期间,其实不认为两者有什么鲜亮的差别,它们都能唤醒我的感觉,让我思路纷飞。

也就是说,让我感人的,实际上是它们的一种同源性,它们分享这种同源性以理解世界,并各自成立起表现世界的特别体系。

那时我喜爱买一些美丽的笔录本,在里面抄下自己喜爱的诗。

鉴于一种本能,我也会下意识地把罗大佑、高晓松写的民谣歌词抄进去。

于是我孤单地开始了对民谣的探究,在现代性还未充足发育的故土小城,我尽可能地收集有限的资源去梳理民谣的脉络。

最早进入我视线的观点是“校园民谣”。

20世纪七八十年月,校园民谣盛行于台湾,胡德夫、叶佳修、罗大佑等创作的校园民谣盛极一时。

以罗大佑为例,他以音乐人的身份被人熟知,其实他是一名综合性创作者,我读过他的书《昨日遗书》,文字华丽而感慨,还有一点深情男人材会自带的啰唆。

在全部的身份里,我认为罗大佑有一个隐蔽了的实质性身份,那就是诗人。

他的作品,不论是散文仍是歌曲,都由浓浓的诗意贯穿。

诗意的感知方式,就是他进行创作的能量元。

在他的民谣,信手一拈,《岁月的故1作品里事》《恋曲980》《恋曲1990》《你的样子》《亚细亚的孤儿》《海上花》《爱的箴言》等,莫不拥有高浓度的诗性。

很快就到了20世纪90年月初,渐渐富饶起来的中国大陆不甘服输,这一次,大陆接盘了日渐式微的校园民谣,推动了它的第二次勃兴。

由大地唱片在1994年刊行的《校园民谣Ⅰ》,标记着校园民谣进入黄金时代。

2018一轮浙江语文天天强化练14 Word版含解析

2018一轮浙江语文天天强化练14 Word版含解析

天天强化练14(建议用时:20分钟满分: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晕.(yūn)车瞭.(liào)望舌苔.(tāi) 落拓.(tuò)不羁B.舷.(xián)窗毋.(wú)宁吃瘪.(biě) 靡(mí)不有初C.与.(yù)会蓦.(mò)然款识.(zhì) 影影绰.绰(chuò)D.澄.(dèng)清咋.(zé)舌水泵.(bèng) 数.(shù)典忘祖C[A项,晕yùn;B项,靡mǐ;D项,数shǔ。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26612203】A.每个党政组织,每个领导干部都必须服从和遵守宪法法律,不能把党员职务当作个人谋权徇私的挡剑牌。

B.记者从省文联获悉,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中国美术创作奖、获奖题名作品展”4月15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C.3月21日,由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旅游局共同主办的“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2016全国旅游推广活动在杭州盛大启动,邀请四方宾朋去贵州作客。

D.仰视戏台中间的“鸡笼顶”藻井,用了数百个花板榫接成一个金灿灿的旋涡,藻井四角是四个代表福祉的变形蝙蝠。

D[A项,挡箭牌;B项,提名;C项,做客。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早年在茂盛堂家扛长工时,因为“老狐狸”克扣工钱,他血旺火旺,大发雷霆,把这个色厉内荏....的茂盛堂当家吓得当场跌下太师椅,睡了半年床。

B.我们教师不但应善于设疑答疑,更应善于鼓励学生置疑..问难,激发他们的主动创新精神,这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

C.他的书法在全国大赛上屡获大奖,在拍卖会上价值千金,真是一字一珠....。

D.他不听师长的劝告,径直..离家出走,居然长达几个月的时间。

2018届高考一轮语文复习:传统文化经典阅读ppt (2)

2018届高考一轮语文复习:传统文化经典阅读ppt (2)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4.相关资料 ①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 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季氏》) ②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 (《论语·雍也》) ③子曰: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④子曰: “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卫灵公》) ⑤子曰: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高三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五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考查点 《论语》 《孟子》 《荀子》 《老子》 《墨子》 《韩非子》 ★ ★
考查年份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 ★
考查频率
2017 预测
5 年 3 考 热考点,可能性很大 5 年 1 考 热考点,可能性很大 5 年 0 考 冷考点,可能性较小 5 年 0 考 冷考点,可能性较小 ★ 5 年 1 考 热考点,可能性很大 5 年 0 考 冷考点,可能性较小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4.相关资料 ①尽信《书》 ,则不如无《书》 。(《孟子· 尽心下》)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尽心下》) ③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 离娄下》) ④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尽心上》) ⑤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 尽心上》 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滕文公下》)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3)民本思想。如“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 有余”;“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 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不过,老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有消极悲观的态度, 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

(浙江专版)2018届高三语文大一轮总复习 跟踪检测(五十三)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综合提能练

(浙江专版)2018届高三语文大一轮总复习 跟踪检测(五十三)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综合提能练

跟踪检测(五十三)“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综合提能练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

子曰:“与之釜。

”请益。

曰:“与之庾。

”冉子与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论语·雍也》)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

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论语·雍也》)(1)这两段文字反映了孔子的什么观点?答:(2)请结合上面的材料,谈谈孔子的仁爱观。

答:参考答案:(1)孔子认为,君子应当救济贫困。

(2)孔子的仁爱观,不是狭隘地针对自己的家人、朋友,而是将其扩展到“邻里乡党”,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此外,他还认为,救济的应是穷人,而不是富人,这种思想符合人道主义。

参考译文:子华出使齐国,冉子替子华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

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

”冉子请求再增加一些。

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

”冉子却给她八十斛。

孔子说:“赤到齐国去,乘坐着肥马驾的车子,穿着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

我听说过,君子应周济急需救济的人,而不周济富有的人。

”原思做孔子家的总管,孔子给他小米九百斗,他推辞不受。

孔子说:“别推辞!把它分给你的邻里乡亲吧!”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1)对于子夏在莒父理政,孔子提出的忠告是:不要(请用四字成语概括)。

(2)综合上面两则材料内容谈谈儒家的为政主张。

答:解析:(1)回答这个问题,要注重把握语段表述的主要内容,第一则,孔子主要说明的是“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从这个词语的反面思考可以得到答案,即不要“急功近利”。

浙江高考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习题汇编(附答案)

浙江高考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习题汇编(附答案)

浙江高考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习题汇编(附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6分)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里仁》)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中庸》)1.儒家所谓的“礼”是建立在_____的基础之上的,礼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分)2.根据以上文段,概括并理解中庸之道的内涵。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3—4题。

(6分)子夏为莒父宰,问政。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3.17)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12.9)3.对于子夏在莒父理政,孔子提出的忠告是:不要____________(请用四字成语概括)。

(2分)4.综合上面两章内容谈谈儒家的为政主张。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5—6题。

(6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浙江省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提能限时练 19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2021年整理)

浙江省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提能限时练 19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2021年整理)

浙江省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提能限时练19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浙江省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提能限时练19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浙江省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提能限时练19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全部内容。

专题提能限时练(十九)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建议用时:40分钟)1.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1)~(2)题。

(5分)①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论语·公冶长》)②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①。

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

岁十一月,徒杠②成;十二月,舆梁③成,民未病涉也。

君子平其政,行辟人④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孟子·离娄下》)【注】①溱洧:河名。

②徒杠:走人的桥。

③舆梁:走车的桥。

④行辟人:出门时有人在前开道。

(1)材料①和材料②都体现了子产是个________的执政者.(1分)(2)孔子对子产评价很高。

但对于子产“乘舆济人”这件事,孟子却说“惠而不知为政”,请结合材料②分析孟子这么说的理由。

(4分)【解析】第(1)题考查对材料观点的概括,孔子对子产的评价有四个字,即“恭”“敬”“惠”“义”,而孟子对子产的评价却只有一个“惠”字,因此,两人对子产的共同评价是“惠”,即“爱民仁惠”。

第(2)题考查对孟子观点的分析,“惠而不知为政"这一观点中,包含着两个角度的答题要点,一是要解释为什么说子产是“惠",二是要解释为什么说子产“不知为政”,第一个理由只要筛选原文“以其乘舆济人”即可回答,第二个理由对原文进行一定的抽象,由原文的“焉得人人而济之”可抽象出,“济”不能解决百姓出行问题,应建设桥梁。

精品解析: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浙江卷)(解析版)

精品解析: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浙江卷)(解析版)

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从懵.(měng)懂的幼儿到朝气蓬勃的少年,从踌躇满志的青年到成熟的中年,最后步入两鬓.(bìng)斑白的老年:有序变化是生命亘古不变的主题。

B. 虽然语言系统有自我净化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分层过滤,淘尽渣滓.(zǐ),淬.(cuì)炼真金,但是当下网络语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仍不容小觑。

C. 江上一个个漩涡,似乎在仰首倾听清晨雁鸣;那些雉堞.(dié)、战车,均已废驰;鸟鸣声穿过山风烟霭,落满了山峦;遍野麦浪,渐成燎.(liáo)原之势。

D. 对于那些枉顾道德与法律铤而走险的电商平台,有关部门必须给予相应的惩.(chěng)罚,否则难以制止种种薅.(hāo)顾客羊毛的恶劣行为。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常见常用字字音字形的把握。

主要考查的是多音字、形近字和异形字,有些字的读音区别度很小,可能体现在音调、平翘舌、前后鼻音等。

记忆它的读音时一般根据它的语意或词性。

A项“两鬓”的“鬓”,念作“bìn”。

C项“废驰”的“驰”应写作“弛”。

D项“惩罚”的“惩”,应念作“chéng”。

点睛:A项考查考生对前鼻后鼻音的把握。

前鼻韵母的韵尾-n,发音部位在口腔前部,发音时舌尖与上齿龈接触,舌要往前伸,舌尖要往上抬。

后鼻韵母的韵尾-ng,发音部位在口腔后部,发音时舌根与软腭接触,舌要往后缩,舌跟要往上抬。

考生平时就应该准确认读。

C项考查考生对“驰”和“弛”的辨析,如果考生对这对音近字的形旁意义加以分析,就知道“驰”从马部,故与奔跑有关;“弛”从弓部,弦松弦紧,故与松紧有关。

D项考查考生对声调的把握,考生要在平时准确识记。

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这为我们辨析汉字字音提供了条件,所以我们在记忆时,可以将字音与字形结合起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8届浙江省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课件14

2018届浙江省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课件14

D.绮 (qǐ)丽 . 顷 (qǐnɡ)刻 .
木讷 (nè ) . 入不敷 (fū)出 .
D [本题考查方言误读、多音字和形声字。A项,质 (zhì )量;B项,露 (lò u) . . 脸,“露”口语中读作“lò u”,书面语中读作“lù ”;C项,笑靥 (yè )。]| .
考点1 巧读多音字 同义多音字。大体有三种情况:①在个别词语中的读音与一般词语中的读 音不同,个别词语一般是保留下来的古语词。②口语和书面语中的读音不 释 同。③这个字单用(作为单音节词)时与用这个字构成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 义 时读音不同。 多义多音字。主要有两种情况:①词性不同,读音不同。②意思不同,读 音不同
D.潜 (qiá n)伏 . 拙 (zhuó )见 .
佝偻 (ló u) . 戛 (jiá )然而止 .
B [本题考查多音字和难读字。A项,“捺”,应读nà 。C项,“扛”, 应读ɡānɡ。读ɡānɡ时指“用两手举(重物)”;读ká nɡ时指“用肩膀承担物 体”。D项,“拙”,应读zhuō。]
5.(2012· 浙江卷)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昵 (nì )称 . 衣钵 (bō) . B.刍 (chú )议 . 露 (lù )脸 . C.奇葩 (pā) . 当 (dà nɡ)真 . 质 (zhǐ)量 . 因噎 (yē)废食 . 熟稔 (rěn) . 瘙 (sà o)痒难忍 . 笑靥 (yǎn) . 物阜 (fù )民丰 .
D.豆豉 (chǐ) . 轧 (zhá )马路 .
箴 (zhēn)言 . 开门揖 (yī)盗 .
B [本题考查音近字、难读字和多音字的读音。A项,蔓,应读wà n,指 细长不能直立的茎:瓜蔓儿,扁豆爬蔓儿了。又读mà n,多用于合成词,如蔓 草,蔓延等。“为”是多音字,读wè i,“替、给”之意或者表目的:为民请 命,为虎作伥,为国捐躯;读wé i,当做、认为、是:为难,习以为常。C项, 轴,应读zhò u。指戏曲演出排在最末的一出,一般都是重头、精彩的剧目:压 轴。读zhó u,①圆柱形物件:轴心,轮轴。②量词:两轴丝线。③纺织机上持 经线的工具:杼轴。④枢要的地位:当轴。⑤数学上指一条直线:坐标轴。D 项,轧,应读yà 。又读zhá :轧钢。又读gá :轧朋友。]

2018届高考语文(浙江专版)一轮复习专题规范练十四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 Word版含解析

2018届高考语文(浙江专版)一轮复习专题规范练十四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 Word版含解析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专题规范练十四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

夫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

其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续日,千里而不远者,利在前也。

渔人之入海,海深万仞,就波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

故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入焉。

(《管子·禁藏》)1.从材料的“夫凡人之性,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中可以概括出来的一个成语是。

2.概括并评析材料中传递的主要思想。

二、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第1~2题。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论语·阳货》)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修身》)1.上述材料中,孔子和墨子对“丧礼”有什么不同的看法?2.你更认同谁的看法?简述理由。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

白圭曰:“丹之治水①也愈于禹。

”孟子曰:“子过矣。

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②。

今吾子以邻国为壑。

水逆行谓之洚水。

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

吾子过矣。

”(《孟子·告子下》):白圭,名丹,字圭,战国时水利专家,其治水主要在于筑堤塞穴。

②壑:本义为沟壑,这里扩大指受水处。

1.白圭治水与大禹治水两者有何不同?2.简要分析材料中所体现出的孟子的有关思想。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论语·述而》)所谓贵良宝者,为其可以利也。

今用义为政于国家,人民必众,刑政必治,社稷必安。

所为贵良宝者,可以利民也,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

(《墨子·耕柱》)1.根据材料,概括孔子、墨子的义利观。

标题-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语文浙江专版:“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专题过关检测

标题-2018-2019学年高中新创新一轮复习语文浙江专版:“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专题过关检测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专题过关检测(时间:40分钟分值:66分)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6分)①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②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①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

是以政平而不干②,民无争心……今据③不然。

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

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晏婴论和与同》) [注]①献:进言指出。

②干:违背。

③据:指大夫梁丘据。

(1)材料①体现了孔子的思想。

(2分)(2)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和”与“同”的差异。

(4分)答:解析:(1)“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中庸之道”是儒家经典哲学思想。

(2)首先要解读“和”与“同”的不同概念。

“和”是讲究原则求得平衡统一,“同”则是无原则的调和。

题干中要求结合材料,因此可结合第二则材料分别解读“和”与“同”的具体所指。

同时要将二者可能产生的不同结果写清,“和”的结果是达到整体的和谐,结合第二则材料,即使可行的更完备,不可行的也能从中得出积极元素。

“同”的结果则会带来损害。

答案:(1)中庸(答成“和而不同”给1分)(2)①“和”,讲究原则以寻求各方的统一与平衡,如材料所言,君认为可行之事而实则有不可行的因素,臣应加以指出,切不可君云亦云,反之亦然。

“同”,则是无原则的调和,君云亦云。

②“和”的结果是达到整体的和谐,使可行的更加完备;不可行的能从中汲取积极的因素。

“同”的结果,则因异口同声而趋于单调沉闷,给事业带来损害。

(每点2分)[参考译文]①孔子说:“君子和谐而不同一,小人同一而不和谐。

”②君主认为可行的事情中其实包含了不可行的因素,臣子进言指出那不可行的方面来帮助国君做成其事;君主认为不可行的事情中也包含了可行的因素,臣子指出可行的方面帮助君主去除不利因素。

因此,政治清平而不违背天理,百姓没有争斗,相安无事……如今,大夫梁丘据不是这样做的。

2018届高考一轮语文复习:传统文化经典阅读ppt (3)

2018届高考一轮语文复习:传统文化经典阅读ppt (3)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第一步:读懂材料 这段话主要是讲:“圣人在一国施政,一国的(财利)可以加倍增长;大到施 政于天下,天下的(财利)可以加倍增长。这种财利的加倍,并不是从别国掠夺来 的,而是根据国家情况而省去不必要的费用,(因而)足以加倍。圣王治理国家, 他发布命令,举办事业,使用民力和财物,没有不是更有用、更有价值才做的。 所以使用财物不浪费,民众能不劳苦,他获得的利益就多了。”
高三一轮总复习
真 题 例 析
Ⅱ.学——传统文化经典的解题方法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2016· 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5分)
《墨子· 节用》 :“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 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圣王为政,其 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 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 不劳,其兴 利多高三一轮总复习
第二步:抓关键词句 “去其无用之费”是这段话中最为关键的语句,这句话从正面体现出墨子 的重要主张。 第三步:提炼主要观点 墨子在这段话中的主要观点有:①反对通过对外掠夺来增强国力。②主张 要合理地节约用度。③要珍惜人力物力,减轻百姓负担。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莎士比亚 70、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 贾柯•瑞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71、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布鲁诺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得快

新版高考语文(浙江)一轮复习专题规范练:十四传统文化经典阅读

新版高考语文(浙江)一轮复习专题规范练:十四传统文化经典阅读

新版高考语文(浙江)一轮复习专题规范练:十四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

夫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

其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续日,千里而不远者,利在前也.。

渔人之入海,海深万仞,就波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

故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入焉.。

(《管子·禁藏》)1.从材料的“夫凡人之性,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中可以概括出来的一个成语是.。

2.概括并评析材料中传递的主要思想.。

二、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第1~2题.。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论语·阳货》)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修身》)1.上述材料中,孔子和墨子对“丧礼”有什么不同的看法?2.你更认同谁的看法?简述理由.。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

白圭曰:“丹之治水①也愈于禹.。

”孟子曰:“子过矣.。

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②.。

今吾子以邻国为壑.。

水逆行谓之洚水.。

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

吾子过矣.。

”(《孟子·告子下》)1.白圭治水与大禹治水两者有何不同?2.简要分析材料中所体现出的孟子的有关思想.。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论语·述而》)所谓贵良宝者,为其可以利也.。

今用义为政于国家,人民必众,刑政必治,社稷必安.。

所为贵良宝者,可以利民也,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

(《墨子·耕柱》)1.根据材料,概括孔子、墨子的义利观.。

2.在当今经济社会背景下,你怎么评价孔子、墨子的义利观?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①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018届高三语文浙江专版高考大一轮总复习教师用书:专

2018届高三语文浙江专版高考大一轮总复习教师用书:专

专题一|字音、字形——音随义转,形随义变——高考真题感悟说明:虽然字音、字形合并考查是浙江高考语文命题的一个选择,但在复习备考时,宜采用“先分后合”的方式,即先“分开”讲解考点,后“合并”训练巩固。

考点一字音1.(2017·浙江省考试院样题)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瓦莲卡的父亲是一位器宇不凡的老人,他脸色红润,神采熠熠,留着两撇雪白的尖端拳曲的髭.(zī)须和同样雪白的、跟髭须连成一片的络.(lào)腮胡子。

B.这些铜子儿是磨坊.(fánɡ)主每次一个、两个地从杂货铺老板、菜贩那儿死乞白赖地硬扣下来的;人家虽没有明说,可自己总觉得这样锱珠必较未免太吝啬,当时脸都臊.(sào)红了。

C.那遍地的凄凄芳草,攒.(cuán)动的游峰浪蝶,如今都藏匿得无迹.(jì)可寻;只有那几棵百年老树,依旧伸展.着槎桠的秃枝,给雪白的夜色平添上几分悲凉、凄清。

D.他在脑中搜寻恰当.(dànɡ)的话语,如同宝石商人在口袋中搜.(sōu)索宝石,口袋中充满了放光眩目的珠玉奇宝,却因为数量太多了,反而选不出那自以为极好的一粒。

解析:选B A项中“神采熠熠”应为“神采奕奕”,络(luò)腮胡。

另外,注意“蜷曲”“拳曲”两者皆可;C项中“凄凄芳草”应为“萋萋芳草”;D项中“眩目”应为“炫目”。

“炫目”是头昏眼花的意思,而“炫目”才是光彩夺目的意思。

2.(2016·浙江高考)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煲.汤(bāo)恫.吓(dòng)脐.带血(jì)整齐划.一(huà)B.古刹.(chà) 衣钵.(bō) 挑.大梁(tiǎo) 言为.心声(wèi)C.掣.肘(chè) 卤.味(lǔ) 处.女座(chǔ) 寅.吃卯粮(yín)D.笃.定(dǔ) 痤.疮(cuó) 病恹.恹(yān g) 血.气方刚(xuè)解析:选C A项,“脐”应读“qí”;B项,“为”应读“wéi”;D项,“恹”应读“”。

2018年高考语文分类题库传统文化经典

2018年高考语文分类题库传统文化经典

考点21传统文化经典(一)(2018·浙江卷·T21、2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

(6分)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①,使②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论语·泰伯》) 【注】①才之美:美好的才华。

②使:假使。

21.第一则材料中“梦见周公”的含义是什么?(2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对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能力。

“梦见周公”解释为“表明孔子对周代文化的推崇和向往”。

答案:“梦见周公”表明孔子对周代文化的推崇和向往。

22.概括第二则材料的主旨,并加以分析。

(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对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分析、概括。

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文本的翻译,能把材料二翻译出来,即可清楚看到孔子的意思,他强调有才能却骄傲自大吝啬小气的人,是不值一提的。

这说明他认为德行比才干更重要。

根据题目要求,先概括主旨,再结合材料内容具体分析。

答案:①主旨在于说明德、才的关系,孔子强调德重于才。

②“周公之才之美”,是极言其才干之优异;“骄”“吝”则是恶劣的品质。

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品德不好,即使才华出众也不足称道。

附【译文】孔子说:“我衰老得多么厉害呀!我好长时间没再梦见周公了!”孔子说:“(一个在上位的君主)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能,如果骄傲自大而又吝啬小气,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

”(二)(2018·北京卷·T13)根据要求,完成第下面的问题。

(共5分) 《论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间的许多对话,如《先进》篇:子路问:“闻斯【1】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规范练十四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

夫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

其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续日,千里而不远者,利在前也。

渔人之入海,海深万仞,就波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

故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入焉。

(《管子·禁藏》)1.从材料的“夫凡人之性,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中可以概括出来的一个成语是。

2.概括并评析材料中传递的主要思想。

二、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第1~2题。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论语·阳货》)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修身》)1.上述材料中,孔子和墨子对“丧礼”有什么不同的看法?2.你更认同谁的看法?简述理由。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

白圭曰:“丹之治水①也愈于禹。

”孟子曰:“子过矣。

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②。

今吾子以邻国为壑。

水逆行谓之洚水。

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

吾子过矣。

”(《孟子·告子下》):白圭,名丹,字圭,战国时水利专家,其治水主要在于筑堤塞穴。

②壑:本义为沟壑,这里扩大指受水处。

1.白圭治水与大禹治水两者有何不同?2.简要分析材料中所体现出的孟子的有关思想。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论语·述而》)所谓贵良宝者,为其可以利也。

今用义为政于国家,人民必众,刑政必治,社稷必安。

所为贵良宝者,可以利民也,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

(《墨子·耕柱》)1.根据材料,概括孔子、墨子的义利观。

2.在当今经济社会背景下,你怎么评价孔子、墨子的义利观?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①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②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在孔子、孟子看来,怎样的人可以称为君子?如何才能成为君子?请综合上述材料,用自己的话回答。

六、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1~2题。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①也,而用②其不得为非也。

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③;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

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

(《韩非子·显学》):自我完善。

②用:使。

③不什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

1.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

2.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

七、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1~2题。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礼记·学记》)1.简要概括孔子和《礼记》的“教学观”的共同点。

2.孔子与《礼记》表述的“教学观”有所不同,请作简要评析。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民,辱①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

以刑治民,则乐用;以赏战民,则轻死。

故战事兵用②曰强。

”(《商君书·弱民》):地位卑下;②战事兵用:临战严整士兵全力以赴。

1.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儒家与法家的经济思想。

儒家:。

法家:。

2.对这两种经济思想进行简要评析。

九、阅读下面四段文字,完成第1~2题。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富贵者,人臣之大利也。

人臣挟大利以从事,故其行危至死,其力尽而不望。

”(《韩非子·六反》)“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汉书·董仲舒传》)1.请用简明的语言说明孔子的义利观。

2.请简要分析孔子、韩非子、董仲舒的义利观有何不同。

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告子上》) 1.从第一段文字看,“圣”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实践“仁”的途径是什么?2.从这两段文字看,孔孟对“仁”的理解是有差异的,请简要分析。

十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①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

是以政平而不干②,民无争心……今据③不然。

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

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左传·昭公·晏婴论和与同》):进言指出。

②干:违背。

③据:指大夫梁丘据。

1.上面两段文字体现了孔子的思想。

2.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和”与“同”的差异。

十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论语·宪问》)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论语·阳货》)叔孙武叔毁仲尼。

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论语·子张》)1.结合材料二,试着解读“勇者不惧”的内涵。

2.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子贡却说“夫子自道也”,联系材料三,你如何理解子贡的回答?十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尽心上》)1.孔子被称为“圣人”,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思想,被后人称为“”。

十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

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①也。

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孟子·滕文公上》):指奔波、劳累。

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上面选段中孟子的主要观点。

2.孟子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他还主张“民贵君轻”,这些观点相矛盾吗?请简要说明你的看法。

十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

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子路问于孔子曰:“有人于此,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然而无孝之名,何也?”孔子曰:“意者身不敬与?辞不逊与?色不顺与?”(《荀子·子道》)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

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亲者,吾闻之矣。

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

”(《孟子·离娄上》)1.根据上面文字,概括孔子的孝道。

2.试对孔子和孟子的孝道进行简要评析。

十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

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

此三者,有道者之所慎也。

(《吕氏春秋·重己》)1.根据上面两段文字,概括孔子和吕不韦的生命意识。

2.对这两种生命意识进行简要评析。

十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车兒①,小车无车兀②,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

”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

”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③,何足算也!”(《论语·子路》)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孟子·离娄下》)(ní):牛车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

②车兀(yuè):马车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

③斗筲(shāo)之人:筲,竹器,容一斗二升。

比喻器量狭小的人。

1.孔子认为士的标准分为三个层次,其后两个层次分别是“”“”。

2.三则材料对“信”的表达是否矛盾?结合上面选段,简要说明你对儒家“信”的理解。

专题规范练十四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一、1.参考答案:趋利避害解析:根据“利”“害”“就”“避”等提示信息可以明确答案为“趋利避害”。

2.参考答案:材料认为好利恶害、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人们为了追求利益,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这种利害观迎合了当时社会许多人的想法,有其代表性。

但是这种观点过于狭隘,它过分强调了人对“利”的追求,忽视了人也有不求名利、无私奉献的一面。

解析:解答本题,观点可以根据段首一句“夫凡人之性,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的意思概括;分析这一观点应该实事求是,既要看到其先进的一面,也要看到其消极的一面。

参考译文常人的情感,见到利益没有不追求的,见到危害没有不想躲避的。

商人做买卖,一天赶两天的路,夜以继日,不以千里为远,就因为利在前面。

渔夫下海,海深万仞,逆流而进,冒险航行百里,昼夜都不上岸,就因为利在水中。

因此,利之所在,即便是千仞高山,人们无所不上;即使在深渊之下,人们无所不入。

二、1.孔子认为应该守三年之丧,墨子认为“哀”是丧礼的根本。

2.示例一:认同孔子的看法。

孔子既看重守三年之丧的形式,也看重报答父母三年的怀抱养育之恩的内容。

示例二:认同墨子的看法。

墨子抓住了丧礼最本质的东西,注重内心感受;相对来说不太看重丧礼的形式,这也符合人之常情。

(认同谁的看法都可以,能自圆其说即可) 参考译文子女生下三年,然后才脱离父母的怀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