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手势语在非言语交际中的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英手势语在非言语交际中的对比
摘要:身势语是指语言或非语言交际中具有交际意义的身势动作。
在不同的文化中,身势语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
各民族有不同的非语言交际方式。
例如:不同的民族在谈话时,对双方保持多大距离才合适有不同的看法;谈话时双方身体接触的次数多少因文化不同而各异;在目光接触这方面也有许多规定:看不看对方,什么时候看,看多久,什么人可以看。
而手势语作为身势语的核心,是最重要的语言组成部分和最重要的无声语言,它的交际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所以我们应当了解和探索关于身势语的一些由来和发展。
通过分析学习手势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求它更能突出交际中的地位。
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手势语所代表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
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下,就会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
从跨文化交际目的出发,为了避免这些不必要麻烦的产生,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手势语的异同,论述了手势语在非言语交际中的重要性, 其实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得理解和运用它,以求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
关键词:身势语手势语中国与英语国家对比非言语交际
1. 引言
同中国人异性的加拿大或美国人谈话时,看着对方的眼睛是不礼貌的举动吗?在某些场合下,在中国和讲英语的国家无论是微笑还是大笑,通常是表示友好、赞同、满意、高兴、愉快,但是在某些场合下,中国人的笑会引起西方人的反感。
对于讲英语国家的人来说,如果两位同性的朋友手挽手,肩并肩地走在大街上可否合适?在所有的文化中,点头一定就是“是”,摇头一定为“不”吗?所有这些不是关于语言的问题,也不是关于身势语的,而是关于非语言交际的问题。
非语言交际同语言交际同等重要,非语言交际包括图像性符号,服装,眼神,空间符号,手势等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时甚至比语言更具说服力,但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不同,手势也会不同,同一种手势所表达的意思可能就有很大差异。
因此,掌握人类基本的非语言交际的技巧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交流。
2. 身势语研究的历史,现状以及将来
2.1身势语的定义
由人体发出的具有表情达意功能的一套图像性符号,包括人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
肢体动作和身体位置的变化,是人类重要的交际手段之一,基本上伴随着有声语用于交际中,是辅助性的交通工具,它以表达感情信息为主,也表达一定的理性信息。
它可以加强、补充有声语言表达,并使语言信息具体化。
2.2身势语的产生与发展
身势语又称非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或表情交际。
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民族经验和智慧的结晶,也是文明发展的一种象征。
它作为社会交际的手段,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可以说比有声语言的历史还要古远。
尽管人类最初的语言到底是什么已无从考证,但有一点毋庸置疑的,那就是人类的外部体态和内部有声语言早已紧密联系在一起。
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人类已进化了100多万年,对语言(口语)和文字的研究至少也有几千年的历史,可是对于比语言和文字产生更早的身势语研究仅从20世纪60年代才刚刚开始。
对人类体态语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正式研究是从达尔文开始的,他在1872年出版的《人类和动物感情的表现》一书中提出人类和动物的表情有许多相似之处,对体态语进行系统研究当然要首推伯德斯特尔(Ray Birdwhistell)。
他在1952年出版的《体态学导论》中提出身势学的理论。
法斯特的《体态语》是反映体态语研究成果的另一代表之作,被人们称为非语言交际领域科学家所作研究的总结。
自此以后,体态语成为一门新的边缘科学,不
断有新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这门学科的研究工作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以交际工具—语言研究为己任的语言学家也开始向这一分支进军。
2.3身势语研究的将来趋势
从人类学家雷勒伯德惠斯特尔(Ray Birdwhistell)博士创立身势学开始,到目前为止已有五、六十年的历史。
尽管人们已对身势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身势语毕竟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更多研究。
我想到目前为止,对于有人把手放在我们肩上的真正感受,知道的还比较少。
人们在运用身势语时,自觉与不自觉的界限还是很难划分。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身势语的表的意思还存在差别,甚至不同的人,用身势语所表达意思的也不一样,如此等等。
我想这些都有赖于人们对身势语这门年轻学科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尽快揭开里面的奥秘。
如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来愈复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愈来愈频繁,为了改善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人们不但要控制自己的行为,还得了解他人的行为,若能做到恰到好处,社会交际就会成功,否则,将会遇到挫折和失败。
因此我们应该对身势语进行系统的观察,探索和研究,尽快建立起“体态语学”的科学体系,使它在社会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我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体态语这门科学的发展将是不可限量的。
3.学习手势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1学习手势语的重要性
通过Birdwhistell的实验结果表明,交际中非语言信息占65%。
心理学研究的结果也发现,从人们获取的信息渠道来看,只有11%的信息是通过听觉获得,83%通过视觉获得。
布罗斯纳安说:“手部动作实际上是身势语的核心。
”(毕继万译)手是人身体上活动幅度最大,运用操作最自如的部分。
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忘不了它,时时处处离不开它。
即使在社交场合也要尽情的发挥它的功能。
手势语是人体语最重要的无声语言。
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人们交往的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它能表达人们思想感情,有时甚至比词汇更有力。
但是在不同民族之间或同一民族的不同群体之间,形体语言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
讲话和交际时,如果随便使用自己文化圈中的形体语言,往往会产生始料不及的不良后果。
由此可见,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只能预先了解某些手势语在别国文化背景下的特定含义,才能进行更好的理解和沟通,使交际更加简洁、成功,不至于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3.2学习手势语的必要性
手势语是通过手和手指的动作和形态来代替语言交流和表达思想,它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早使用的交通工具,在现代社会中,它在人际交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们对其充分运用。
聋哑人以手代口,这是人所共知的。
有时在交际中,手势语可以起着语言工具所达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第十届足球世界杯赛时,德国著名球星曾对不满意他表现的观众做出极不礼貌的污秽性手势而激起观众的极大愤怒,因此被德国教练撵出国家队,致使德国队惨败。
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手势语进行学习。
4.中英手势语在非语言交际中的对比
4.1表示1—10的手势
所示数目字中国(手心向内)英语国家(手心向外)
1 伸食指,屈其余四指举食指,屈中指、无名指和食指
2 伸食指和中指,屈三指举食指和中指,屈其余三指
3 伸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或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举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将拇指按住小指
4 屈拇指,伸其余四指屈拇指,举其余四指
5 五指伸开五指伸开
6 伸拇指和小指一手拇指伸开,加另一手食指
7 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在一起一手五指伸开,加另一手食指和中指
8 伸拇指和食指、构成“八”字一手五指伸开,加另一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
9 勾起食指。
屈其余四指,成“9”形一手五指伸开,加另一手四指(拇指除外)
10 中指扣在食指上,别在一起,屈其余三指;两手食指交叉成“十”字;一手握拳十指
伸开
4.2数数的手
英语国家的人数数的方法与中国人不同:数1时,伸出右手食指,数2时再伸中指,再伸无名指表示3,加上小指表示4,最后伸开拇指表示5。
在数6至10时,用左手再按右手数数方法一个个数字加上去,即首先从食指开始,最后伸开拇指。
这样用两手数出6至10。
如果只用一只手,则用同一只手的拇指碰碰小指第一关节表示6,以后从无名指到中指、食指、按顺序碰碰每个手指第一关节,数出7至9各数,最后伸开拇指表示10。
英语国家也有用一手食指掰动另一手指数数的方法,不过是先一手握拳,然后用另一手将一个个手指掰开。
英语国家还有一种数数的方法:先把左掌伸开,用右手食指从左手拇指点到小指,从1数到5,然后再反过来,用左手食指从右手拇指点到小指,数出6至10。
4.3常用手势语
(1)向上伸大拇指:这是中国人最常用的手势,表示夸奖和赞许,意味着“好”、“妙”、“了不起”、“高明”、“绝了”、“最佳”、“顶呱呱”、“盖了帽子”、“登峰造极”;在英语国家这一手势表示祈祷幸运,而在澳大利亚,竖大拇指则是一个粗野的动作。
(2)向下伸大拇指:世界上有相当多的国家和地区都是用这一手势,但含义不尽相同。
在中国,把大拇指向下,意味着“向下”、“下面”。
在英语国家,这一手势表示“不能接受”、“不同意”、“结束”、“对方输了”,在澳大利亚,则表示讥笑和嘲讽。
(3)向上伸食指:中国人向上伸食指,表示数目,可以指“一”,“一百”,“一千”……等这样的整数。
在英语国家有让对方稍等的意思。
(4)向上伸中指:在中国,表示对方“胡扯”或对对方的侮辱。
在美国等一些英语国家,这种手势意味着:搞那种关系,表示侮辱。
(5)向上伸小指:在中国,这一手势表示“小”,“微不足道”,“最差”,“最末名”,“倒数第一”,并且引申来表示“轻蔑”。
在美国,表示“懦弱的男人”或“打赌”。
(6)伸出弯曲的食指:这一手势是英美人惯用的手势,表示招呼某人过来,这个手势在中国表示“9”。
(7)大拇指和食指搭成圆圈:将大拇指和食指搭成一个圆圈,再伸直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这一手势在美国和中国相当于英语中的“OK”,一般用来征求对方意见或回答对方所征求的话,表示“同意”,“赞扬”,“允诺”,“顺利”和“了不起”。
在中国,这个手势表示数目“0”或“3”。
(8)伸出食指和中指:中指与食指叉开,拇指与无名指和小指对接的手势即“V”形手势。
在中国,这一手势表示数目“2”“第二”或“剪刀”。
在美国一般表示“胜利”或“和平”。
在英国,如果掌心向内作这种手势就是一种奚落或者说是在嘲笑对方。
特别是带有上下快速移动手指的动作时就更是如此。
(9)中指和食指交叉相叠:在中国,中指和食指交叉相叠表示数目“10”和“加号”;在英语国家,这一手势表示“祝愿”、“祈祷幸运”、“期待”、“期盼”。
(10)两臂交叉的动作:这在两种文化中都有,但其含义多种多样。
两臂水平交叉都表示拒绝,反抗和轻蔑,与此同时,通常将脸扭向一侧,如果再双目直视,面带微笑,挺起胸脯,就是显示自己的力量;双臂下垂交叉,在英语国家中就是一种精神放松,态度随便,悠闲自在的身势,中国人却视其为拒绝交往或居高临下的一种派头。
手臂交叉也是两种文化中共有的情绪紧张时作为心理保护的一种姿势,其中最常见的动作是在体前双手交叉和其他掩饰交叉动作。
例如,焦急等待时摩拳擦掌,理理袖口或手提包,紧紧上衣或一侧前襟,摸摸
面颊或耳朵等。
(11)双臂平伸,上下拍打:是用来表示“飞”的意思,但在英语国家它还比喻指“标致女郎”或“男子同性恋者”。
(12)拦车的动作:面向车辆,一只胳膊向一侧平伸,手心向前,做出“停”的手势。
这种动作在中国常见,但在英语国家就有不同的动作来拦车:面向开过来的车辆右手握拳,拇指翘起向右肩方向晃动。
但这一动作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不能使用的,在那里它被看成是淫荡的。
(13)袖手:中国人常常在身前或身后袖着手休息,这被看成是中国特有的模式化的姿势,因为英语国家的人是无法将手臂拢在袖子里的。
英语国家有一种为中国人所没有的手势动作:掌心向外,两只小臂在胸前交叉,然后再张开至相距一米左右,表示“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或“绝对不行”。
(14)表示欢迎的动作:都是张开双臂,但是拥抱的动作则大小相同,英语国家的拥抱的动作多种多样,而中国人一般是相互抓住对方的小臂,也许还将头靠在对方的肩上。
(15)生气或失望:英语国家的人手掌或拳头叉腰,或者手臂背到背后,一手紧紧抓住另一只手腕表示压住“火气”,这两种动作在中国人当中也可以见到,尤其是男性或撒泼的妇女更喜欢使用这种手势。
(16)表示害羞的姿势:在英语国家,双臂伸直,向下交叉。
两掌反握,同时脸转向一侧,就表示害羞。
中国人表示害羞时,喜欢用手臂捂住脸,头向一侧低垂。
(17)以手掠发:中英一个共同的修饰打扮动作是拂拂头顶或一侧的头发,或掠一下前额或耳后的头发,流露出一种满足感,同时要面带微笑,尽力使自己比较符合俊男靓妹的外表要求。
如果不是面带微笑,而是双目紧锁,所表示的意思就是着急或为难了。
(18)以手敲击头部:中英另一相同的动作是以食指或食指和中指敲击前额或太阳穴。
如果面带微笑,表示“聪慧”;但如果眉头紧皱,则表示“愚蠢”或“疯狂”。
中英还有一种共同的手势动作使用手指指向太阳穴,做出射击的姿势,意思是“我真该死”,但也可表示“我恨不得宰了你”或“你真该死”。
(19)表示自己:中国人用食指指着自己的鼻子,英语国家的人却是用食指或拇指指着自己的胸部。
中国人以食指指着自己的太阳穴是,表示“动动脑子”或“机灵一点儿”,英语国家的人表达这一意思是用手指点点自己的太阳穴。
(20)禁止出声:双手在嘴边围成喇叭形都是高声大喊的动作,表示“别做声”的动作都是嘴唇合拢将食指举到嘴前。
不过,英语国家的人是食指贴着嘴唇,中国人却将食指放在唇前约一英寸处。
英语国家的人还有一种叫人安静的方法是不出声,只是闭住嘴,将拇指横掠双唇之间。
(21)表示“吸烟”或“香烟”:食指与中指微微分开放在嘴前,中英都是表示“香烟”和“吸烟”的动作,它既表示向人要烟,或要给别人一支烟,还可表示询问是否可以抽烟。
(22)掩口:用于捂着嘴打呵欠或张嘴用手拍拍嘴唇,中英都表示“枯燥无味”、“发困”或“该走了”。
这个动作也正是英语国家在咳嗽、打呵欠、打喷嚏、打嗝和咀嚼时掩饰的规矩,其根本的目的是不要让别人知道。
中国人在这方面没有那么严格,他们在与人交谈时,有时为了礼貌也常捂住嘴,以免唾沫喷到或气呼到别人脸上。
在这种情况下,英语国家的习惯是与别人距离拉大一些,或者将头掉过去。
(23)擦掌动作:这一动作在中英双方都有,面带微笑,两手手掌相擦,表示“愉快地期待”;面部聚精会神,表示“在思考”;双肘紧夹,一会儿擦擦手掌,一会儿摩摩手背,表示“冷”;双掌上下搓擦,意思是“完了”,在英语国家中也表示“我再也不管这事了”。
在餐桌上中国人使用这一动作表示“我再要一点儿”。
(24)胸前划“十”字:天主教徒使用这一手势来为自己祝福,祈求上帝保佑或免除厄运。
方法是将右手五指捏拢,先后在前额、腹部、左肩、右肩点一点。
有时英语国家的人使用双手拇指与食指交叉的手势,这是一种划“十”字手势的变形。
(25)招呼手势:招呼人过来的手势,英语国家的人是食指朝上向里勾动。
中国人却是手掌向下朝自己方向招动。
英语国家的人使用这一手势,是让人“慢一点”,如果手掌向外举起向下招动,则表示“你好”或“再见”。
一些手部禁忌动作:中英双方都禁忌在大庭广众面前用手指在自己或别人身上乱捅乱摸。
所以,当众抠抠眼睛、掏掏耳朵、挖挖鼻孔或掏掏嘴等动作都是忌讳的。
另外,像梳头,除头垢、头皮,清除牙垢,冲洗假牙,挤压粉刺,清洗指甲心儿,修剪指甲,装取隐形镜片,擦脂抹粉,整理服饰等等动作,也都禁忌在大庭广众之中进行。
优雅的举止还要求避免身体抽搐,手指捻动,乱抓乱动,不再别人身上弹灰拣毛,不用手指戳别人胸脯。
这些动作也都是中英双方禁忌的。
5.非语言交际的作用及其与交际语言交际的关系
非语言交际在交际中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
但是实际上,社会交际常常混合了语言与非语言这两种工具。
当然,对非语言交际行为在交际中的作用及其与语言交际的关系应该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
一方面要看到,在交际中,脱离非语言的配合的孤立的语言行为往往难以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非语言行为只能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表达明确的含义,而且一种非语言行为只有与语言行为或其他非语言行为配合,才能提供明确的信息。
伯德惠斯特尔说:“通过我自己的研究,我再也不愿意把语言体系或非语言体系视为孤立的交际体系了。
越来越多的资料都证明了这一点的正确性:语言体系和体语体系都不能单独构成交际体系,只有二者相结合与其它感官渠道的相应系统相配合,才能形成完整的交际体系。
”非语言交际行为在一般情况下对语言交际行为起到的是强调和补充的作用。
具体地说,非语言交际行为可以从六个方面发挥其辅助作用:
(1)重复(Repeating)。
例如,你告诉某人,办公楼在教学楼的西面,同时手指向西方给以重复。
(2)否定(Contradicting)。
非语言行为所表达的意思可以完全与语言行为相反。
例如,甲对乙说:“你干的真不错。
”同时却向丙使眼色表示不满。
(3)代替(Substituting)。
有时不用讲话,只用非语言行为就可以传递信息。
例如:父亲批评儿子,儿子一句话也不说,却满脸不服气,还用眼不时斜瞟父亲,父亲也就知道儿子的态度了。
(4)补充(Complementing)。
非语言行为可以对语言行为起到修饰和描述的作用。
例如:一个人犯了错误以后,一面检讨,一面以沉痛或后悔的表情表明自己的心情和态度。
(5)强调(Accenting)。
头和手的动作常常可以对所讲的话起强调的作用。
例如,讲话人说:“我们一定要清除不正之风!”同时,他头向前倾,伸出手掌或拳头用力向下压去,以表示态度坚决。
(6)调节(Regulating)。
交谈时,人们常常以手势、眼神、头部动作或停顿暗示自己要讲话、以讲完、或不让人打断。
6.结语
“手势语”同语言一样,都是文化的一部分。
身势语因人、国家、地区、文化等而异,而手势语作为其核心和人类最早的语言交际工具,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某些时候它比语言交际更具说服力。
这篇论文探讨了手势语在非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异同,如果使用的好,可以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反之可能会使对方感到不愉快或处于尴尬的地位。
因此,了解手势语在中英中的异同是非常必要的。
其实,研究手势语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和运用它,以求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