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我市农民增收工作的调研报告【可编辑版】

合集下载

促进群众增收致富调研报告

促进群众增收致富调研报告

促进群众增收致富调研报告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增收致富的情况和问题,经过调查研究,现向各级领导汇报。

一、调研背景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在整体发展水平提高的同时,广大农村群众的收入水平也有所提高。

然而,与城市相比,农村群众的收入仍然面临着一定的差距。

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群众的增收致富,我们开展了此次的调研。

二、调研目的1. 研究乡村农民的增收致富方式和途径,了解当前的发展形势。

2. 探讨农村群众增收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3. 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政策建议,为农村群众增收致富提供参考。

三、调研方法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此次调研工作。

在一定的抽样基础上,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农村群众的经济状况和发展需求,并根据问卷结果,选择部分地区进行实地走访,深入了解当地农民的具体情况。

四、调研结果1. 农民增收方式多样化:经过调查发现,农村群众通过务农、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多种方式进行增收。

2. 增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实地走访中了解到,农村群众面临土地流转难、贷款难、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3. 发展机会与政策支持:一些地区通过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对接现代农业科技,实施政策扶持等途径,切实提高农村收入。

五、政策建议1.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群众的生活条件。

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农田水利、村道建设等基础设施。

2. 改革土地制度,促进土地流转。

建立健全的土地市场,为农村群众提供更多的土地资源。

3. 加强金融支持,提供贷款便利。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的金融支持,提供低息贷款等便利条件。

4.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组织技术人员在农村开展技术培训,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

5. 增加市场准入门槛,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加大对农产品市场的监管力度,确保市场秩序有序,维护农民的利益。

六、调研总结1. 农村群众增收致富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

关于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关于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关于农民增收调研报告农民增收调研报告一、背景和目的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农民是农村的主要人口群体。

农民增收是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农民增收的状况和问题,为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和样本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调研样本包括农民、农村合作社和相关农村经济组织等。

三、调研结果1. 农民增收形势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增收形势不容乐观。

农村经济广泛依赖于种植和养殖业,但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波动大,农产品销售难等问题,导致农民增收困难增加。

2. 农民增收问题和原因调研发现,农民增收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农产品销售渠道有限,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薄弱,农村金融服务不健全,农业政策支持不到位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原因是农村经济结构转型不平衡,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完善。

3. 农民增收的机遇和挑战调研显示,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机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然而,农村人口流失、农业环境污染等问题也给农民增收带来了挑战。

四、政策建议基于上述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

2. 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培训农民的技术能力。

3. 加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的支持,拓宽农民的销售渠道。

4. 加大农村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提供贷款和保险等金融服务。

5. 完善农业政策,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促进农民增收。

以上是本次农民增收调研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希望能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调研建议【可编辑版】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调研建议【可编辑版】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调研建议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调研建议为进一步加快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201X年底我们深入部分乡镇,围绕“四区一线”产业布局,就如何立足龙头企业带动调活、调优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开展了调研。

通过听取情况介绍、实地察看、召集农民和种养殖大户座谈交流。

在认真分析论证的前提下,提出几点对策与建议,以供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参考。

一、我市农业产业结构布局现状市委三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了“四区一线”发展战略,依据各乡场镇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进行了产业布局。

“四区一线”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对我市农业结构调整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步伐加快。

“四区一线”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四项重点工作的推动作用凸显,农业产业结构、种植业结构日趋合理,种植业从以棉花为主的单元结构向以棉花、玉米、番茄、瓜菜为主的多元结构转变,201X年全市农作物总播面积达108.8万亩。

其中,棉花73.26万亩,粮食20.08万亩,增长60.8%;番茄6.56万亩,增长13.4%;油料3.25万亩,增长20.6%;蔬菜3.73万亩,减少19%。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655元,增收488元,增长7.9%。

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市牲畜最高饲养量达96.9万头(只),出栏牲畜63.15万头(只),出栏率63%;全年实现畜牧业总产值3.83亿元,牧民人均纯收入达5350元,增收248元;牧民定居273户、建饲草料地3.75万亩。

优质肉羊“一线”、奶业片区、牛羊育肥产业带迅速发展。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高,引进了西域鸿兴、陕西龙首油脂项目,实施了天玉淀粉、屯河番茄、**啤酒等技改扩建项目;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各类专业协会111个,入社社员4700人,培育农村经纪人193人。

,全市已有规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5个,带动农户36万户,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1、农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化程度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2、农副产品加工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资源优势尚未转化成产品优势;3、“四区一线”产业发展不平衡,结构调整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农民增收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方法为了解决农村农民增收问题,我们对某县农民增收情况进行了调研。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农民增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调研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访谈、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

二、调研结果1. 农民收入状况根据调研数据显示,该县农民的平均年收入为8000元,相对较低,存在着较大的增收空间。

其中,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农田种植和畜牧养殖,但由于技术和市场问题,收入并不高。

2. 增收问题调研发现,农民增收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问题:农民的种植和养殖技术相对陈旧,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此外,缺乏先进的农业科技支持也限制了农民的增收能力。

(2)市场问题: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市场信息不对称,农民无法准确预测市场走向。

此外,也存在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

(3)资金问题:农民缺乏资金支持,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尤其对于一些发展规模化农业生产的农户来说,资金需求更为迫切。

3. 解决方案针对农民增收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技术支持:加强农业技术培训,为农民提供先进的种植和养殖技术,并开展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引进新技术和设备,帮助农民提高产量和质量。

(2)市场开拓:建立完善的农产品销售体系,加强农产品价格监测和信息发布,帮助农民把握市场动态,同时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3)金融支持:设立农业发展基金,为农民提供低利贷款,帮助他们扩大规模、购买先进设备和材料,促进农业发展。

三、结论和建议通过对某县农民增收情况的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结论:该县农民的年收入相对较低,但存在较大的增收空间。

增收问题主要包括技术问题、市场问题和资金问题。

建议: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产量和质量;建立完善的农产品销售体系,帮助农民把握市场机会;设立农业发展基金,给予农民低利贷款支持。

本次调研只代表了某县农民的增收情况,仅供参考,并不能代表全国范围内的情况。

关于促进农民增收问题的调研报告(可编辑).doc

关于促进农民增收问题的调研报告(可编辑).doc

关于促进农民增收问题的调研报告(可编辑) 一份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最近,市政协组织了一个调研小组,对我市农民增收问题进行了调研。

通过调查,我市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xx年的2748元增加到xx年的3556元,年均增长4.4%。

全市农村税费改革后,当年农民负担减轻1.83亿元,人均负担减轻率为65%。

1 、农民增收现状虽然近年来我市农民收入逐年增加,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拉大,增加了农民增收的难度。

“三农”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

从xx到xx,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七年增长808元,年均增长4.4%,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3923元,年均增长9.6%,相差5.2个百分点。

两者的增量是前者的4.9倍。

2 、农民增收渠道减少。

据调查,我市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乡镇企业和村民小组集体经营收入中农业收入的减少。

在xx年,农民的农业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55%。

一些县的农民收入主要来自烟叶收入的单一结构,一旦烟叶滑坡,很难保证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3 、农业生产无增长。

据调查,近年来,农业技术没有新的突破,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品种也没有更新。

尽管农产品数量有了新的增长,但由于优质农产品的质量结构没有改善,市场销售价格低,生产和收入没有增加。

4 、农民收入不稳定。

近年来,由于洪水、干旱、风灾等自然灾害频发,加上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农业是一个抵御自然风险、市场风险能力弱的弱势产业,给农民收入造成不稳定。

5 、农民收入不平衡。

调查发现,大部分受教育程度高、技能高的农民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致富,而大部分从事纯农业的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增收渠道窄、外出就业机会少、家庭收入低。

该研究小组对该市郊区4个村庄的11名农民进行了调查。

虽然这里的条件比较好,但人均收入只有2570元。

目前,大田县有34个人均收入低于2500元的村庄,人口37700人。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3篇_调研报告_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3篇_调研报告_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3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稳步增长x省长报告提出今年抓“三农”工作的重心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建立起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这对今后一段时期“三农”工作的抓法指明了方向,意义重大而深远。

过去的一年,是农民增收幅度最高的一年,也是农民得实惠最多的一年,全省农民人均增收元。

作为欠发达的丘陵地区xx县,农民人均增收也是七年来最高的,达到了392元。

在助农增收工作中,我们主要是通过增产、多养、劳务开发和减负四大举措来促进增收,大力实施粮食“三百工程”,全县粮食产量达33.6万吨,农民人均增收38元;大力发展短平快项目,全县出栏生猪60多万头,山羊近20万只,农民人均增收138元;大力开发劳务经济,输出劳务17.2万人,创收8.8亿元,农民人均增收80元;认真落实惠农政策,农民人均增收136元;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418元,增幅达到20%。

但是,冷静分析,农民增收渠道不多,去年惠农政策增收占了很大的比例,还有一次性增收和偶然性增收也占有很大的比例,比如粮食价格上涨,农民负担减轻。

因而,农民收入增长不稳定,增收的基础不牢固。

如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加强三农工作的领导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有力保障。

近年来,我们采取县委常委联系区,县委、县政府领导联系乡镇、各部门联系乡镇的办法,加强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和引导力度。

在坚持提高基层干部三农工作能力上狠抓培训,大力实施“素质工程”,对全县5300多名村干部、致富能手、专重大户、经营业主进行了专项培训,培训了农业新技术、农村政策法规,提高了基层干部抓农村工作的能力,提高了经营业主的经营水平。

在坚持产业调结构上育特色,围绕水果业、畜禽养殖业、制种业三大特色产业做文章,水果业以锦橙100号为主,锦橙100号四次蝉联国际国内金奖,获得国家无公害认证,达到了1000万株,产果7000万公斤,产值达1.1亿元。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农民增收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为了了解目前农民增收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农民增收的调研。

下面是调研报告。

调研对象为河南省某县的农民,共有100名调查对象。

调研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涵盖了农民的种植业、畜牧业、农村旅游等方面的情况。

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是农业种植。

70%的农民表示种植业是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

在种植业中,水稻、小麦、玉米是农民主要种植的作物。

然而,种植业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产量波动较大、市场不稳定等,导致农民的收入不稳定。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农民期望能够得到更多的技术支持和市场指导。

此外,畜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

调研结果显示,20%的农民在养殖业中有一定的收入。

猪、羊和鸡是农民主要养殖的家禽家畜。

然而,部分农民反映,饲养成本较高,养殖技术不够成熟,导致养殖效益不高。

调研发现,农民对于养殖技术的学习需求较大,希望能够得到相关的培训和技术支持。

此外,调研还发现,农村旅游也是农民增收的一种新途径。

近年来,农村旅游发展迅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有10%的农民通过提供农家乐、乡村旅游等服务获得收入。

然而,有关农村旅游的知识和管理经验还相对较少,导致农民在开展农村旅游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综上所述,农民增收是当前农村发展的重要问题。

为了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农业种植、畜牧业和农村旅游的支持力度,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此外,还需要加强市场监测和预测,为农民提供稳定的市场环境,促进农业产品的销售和流通。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农民实现增收,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5篇】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5篇】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5篇】农民增收调研报告(精选5篇)农民增收调研报告篇1为了摸清当前农民增收现状、构成与变化趋势,各项农民增收政策的落实情况及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有效途径,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制定的农民增收问题调查方案,组织技术干部深入进行了入户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现状趋势。

(一)经济资源情况。

1、根本情况。

该村393户,1501人。

按文化程度分类:不识字的11人,占0.7;小学的604人,占40;初中的525人,占35;高中以上的361人,占24.1。

按劳力结构分类:总劳力731人,占总人口的48.7,其中满劳力518人,占劳力总数的71,男劳力464人,占63.5。

在劳力中受过培训的325人,占总劳力的44.5,有技术特长的218人,占总劳力的29.8,在外打工的384人,占劳力总数的52.5。

土地构成分类:全村土地总面积697.6亩,其中耕地498亩,林地199.6亩,在耕地中水田面积441亩,旱地57亩。

生活设施建设享受程度:全村通电户390户,占总户数的99.2;通公路户325户,占总户数的82.7;通电话121户,占总户数的30.8。

人均纯收构成;全村20xx年人均纯收入2350元,20xx年村级人均纯收估计2500元。

10户调查汇总,共计42人。

其中男25人,女17人,按年龄分0-16岁11人,17-22岁7人,23-40岁7人,41-50岁14人;按文化程度分:不识字的2人,小学20人,初中17人,高中3人。

劳力28.5人,其中男劳力20人,劳力中受过培训的2人,在本资料版权属于请登陆原创网站查看外打工的18人,占劳力总数的63.2。

按人平纯收层次划分,人平纯收在1201-1800元的有3户,1801-6500元的有6户,6501元以上的1户。

2、土地总面积10户合计160.5亩,其中耕地46.3亩,林地17.2亩,药材93亩,在耕地中水田29.3亩,旱地4.9亩。

关于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的调研报告(5篇范例)[修改版]

关于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的调研报告(5篇范例)[修改版]

第一篇:关于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的调研报告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调研报告(====年=月==日)是个农业县,大多数人口在农村,的发展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农村如何发展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如何促进农民增收的问题。

我到锻炼期间,把从理论上解决促进农民增收问题作为此次到农村锻炼的主要任务之一,多次深入乡镇、深入各村民小组和部分农户家中,采取向群众了解情况和同群众共同探讨的方式,进行了专题的调研,调研取得了积极成果。

一、农民增收的现状和困难对农民增收的现状和困难进行认真梳理和分析,是增强农民增收工作的针对性,增强农民收入稳定性的前提。

从此次调研情况看,目前农民增收的现状和困难大致有以下五个方面:(一)农民收入滞后于经济增长。

具体表现出农民收入水平偏低、差距拉大、速度缓慢的特征。

(二)农民的生活支出不断增加。

近年来,农民的生活支出逐年在增加,其主要原因是急剧的市场化导致农民生活和生产费用大幅度增加。

这与低水平的收入和收入增长缓慢极不相称。

因此,农民收入增加低于支出增加不平衡的现象比较明显。

(三)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尚未充分显现。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都力图通过调优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但由于农民自身对接市场能力弱、信息少,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目前农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增收空间尚未彻底释放,农业生产收入还很低,甚至没有什么收入。

(四)农村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

究其原因,主要有:从农民自身意愿看,一方面由于农民对就业收益期望值较高,另一方面由于农民尽管有就业冲动,但就业适应性较差。

从企业用工看,企业认为本地农民不好管理,对超劳动时间、超强度的工作不易接受。

因此,我们的农民难以充分业变,就业困难很大。

(五)农民创业意识和技能薄弱。

据统计,农村文盲半文盲的农民占绝大多数,即使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绝大多数缺少必须的技能。

因此,在农村中,“无资金、无技术、无项目”的农民人数最多,“创业无心”、“创业无门”、“创业无能”的现象十分突出。

农民增收情况的调查报告

农民增收情况的调查报告

农民增收情况的调查报告关于农民增收情况的调查报告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

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农民增收情况的调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农民增收情况的调查报告1确保农民增收,是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根本性问题。

一是我市农民收入呈现恢复性增长近年来,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农民收入呈现恢复性增长。

20xx、20xx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225元、2393元,较上年增长3.4%、7.6%。

我们的主要措施是:一是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靠发展优势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建设五大生产基地。

抓住国家和省实施“大豆振兴计划”机遇,建设百万亩高油大豆生产基地,20xx年播种高油大豆146万亩;引进马铃薯精深加工企业,建设百万亩马铃薯生产基地,播种马铃薯45万亩;推进农牧结合扩大饲料作物种植,建设百万亩饲料牧草生产基地,播种饲料牧草32.6万亩;依托现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百万亩经济作物生产基地,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47.1万亩;结合退耕还林,建设百万亩柞桑蚕生产基地,放养柞蚕732把,栽桑树700亩。

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业。

充分利用我市资源富集和生态环境优势,建设绿色农业生产基地11个,种植绿色食品面积125万亩,11个产品获得a级绿色食品,2个产品获得欧盟有机食品认证,产量达12万吨。

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

与俄在林业、畜牧、水产、农机、农科研等多个领域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引进农业先进生产技术和优良品种30多项。

建立了中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在俄建设境外综合开发区。

农副产品出口发展到10大类100多个品种。

二是加快龙头企业建设,靠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

明确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

以龙头企业为重点,以提高农业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突出发展主导产业,围绕麦、豆、薯、菜、麻、糖、肉、乳、山、药等十大主导产业和5个成长性较强的产业,构建龙头企业群体、扩大基地生产规模、推进产业化发展。

关于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关于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关于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了解农民增收的现状、困难和可行的解决方案,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调研方法: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进行,共计调查了100名农民和20名相关部门和专家代表。

调研结果:
一、农民增收现状:
1. 大多数农民的增收主要来自于农作物种植和养殖业,其他农业项目收入相对较少。

2. 农民增收的方式较为传统,缺乏创新和市场化意识。

3. 农业技术水平不高,生产效率较低。

4. 农产品销售环节中存在中间环节过多、流通成本高等问题,降低了农民的收益。

二、农民增收困难:
1. 资金问题:缺乏资金投入,限制了生产规模和技术改造。

2. 缺乏市场渠道:农产品销售面临营销难、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3. 技术问题:农民缺乏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无法提高生产效率。

4. 政策问题:相关扶持政策不够完善,缺乏对农民增收的长期支持。

三、农民增收可行的解决方案:
1. 加强资金支持:提供贷款和优惠政策,支持农民进行技术改造和规模扩大。

2. 构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立农产品直销渠道,开拓城乡市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3. 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加大对农技人员的培训和支持力度,推广先进农业技术。

4. 完善扶持政策:建立长效的农业扶持政策体系,为农民增收提供长期保障。

调研结论:为了帮助农民增收,需要加强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同时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优化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民的收益和生活质量。

2024年农民增收调研报告(6篇)

2024年农民增收调研报告(6篇)

2024年农民增收调研报告(6篇)2024年农民增收调研报告(精选6篇)2024年农民增收调研报告篇1近年来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缓慢,已经成为“三农”困境的关键问题。

今年4月,政协__县委员会经济委组织部分委员对我县农民增收问题进行了调研。

通过调查,我县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县农村人均纯收入由20__年的2357元,提高到20__年的3406元,年均增长7.64%。

一、农民增收难问题的现状近年来我县农民收入虽逐年有所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扩大,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三农”问题日显突出,主要表现在:1、城乡居民收入反差大。

从20__年到20__年,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五年共增加1049元,年均增长7.64%煻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2602元,年均增长8.74%,农村低于城镇发展水平。

2、农民增收渠道少。

据调查,我市农民收入主要来自于种植业和家庭养殖业,从乡镇企业及村级集体组织经营收入极少,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很少有农副产品的加工、贮藏、保鲜、包装、品牌等附加值增值收入。

20__年全县农户种、养业收入万元,占农民总收入的64%。

3、农业增产不增收。

据调查,近年来,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明显,农村适用技术推广不到位,粮食尤其是经济作物的品种更新极为缓慢,虽然农产品在量上有所增加,但品种结构没有改善,优质农产品少,缺乏农产品品牌,市场卖价低,增产不增收。

4、农民收入不稳定。

农业是弱质产业,本身抗御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的能力就弱,加之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水利电力、道路交通、电视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又差,特别是近年来水灾、旱灾、风雹灾等自然灾害频繁,给农民增收造成了不稳定性。

5、农民收入不平衡。

农村留守人员中绝大多数属“3861”型,即中老年妇女、老年人、学生儿童占绝大多数,强壮劳动力少,农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高中学历文化的几乎没有,有一技之长的就更少。

调查中发现,凡文化程度高,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多数从事二、三产业致富;而从事纯农业的农民多数文化程度低、劳动能力不强、思想观念落后,生产投入不足,外出打工的机会少,增收渠道窄,家庭收入低。

促进农民增收工作调研报告

促进农民增收工作调研报告

促进农民增收工作调研报告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当前经济生活的一个突出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农村的安定稳定,而且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良好运行,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

近年来,X区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农村改革等方面下功夫,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

为进一步拓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渠道,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近日对我区农民收入状况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措施。

一、我区农民收入现状X区辖X个涉农镇街道X个行政村,X个村民小组,共X户,X人。

其中,农业户X户X人,非农业户X户X人。

其中耕地面积X.X万亩(确权面积X.X万亩),荒地面积X.X 万亩。

X年X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X元,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X元,年均增长率达到了X.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X元,破万元大关;X年、X年、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X元、X元、X元,增幅平稳保持在X%以上。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一)抓产业,推进农业发展提质增效。

一是做精做优特色产业。

围绕瓜菜、生态水产、休闲农业三大优势产业,实施“特色农业提升工程”。

推进瓜菜产业优化升级,坚持设施与露地并重、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全区瓜菜产业面积稳定在X亩,其中设施蔬菜X亩,供港菜X亩,其它露地蔬菜X亩,近三年年均实现产值X万元;持续拓展水产增值空间,大力推广稻鱼综合种养等模式,引进推广鳜鱼、河蟹等X多个名特优品种,成功打造生态渔业品牌,X年水产养殖面积达X.X万亩,实现产值X万元;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全力打造X个特色小镇和X个美丽家园,着力培育星级休闲农业龙头企业,成功命名自治区休闲农业示范点X个,X星级休闲农业企业X个,三星级休闲农业X个。

固定资产投资X 万规模以上休闲观光农业经营户发展到X家,年接待游客X.X万人,实现营业收入X余万元。

二是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

对标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标准,组织多家农业企业开展培训培育工作;举办科技专家助力脱贫攻坚行动需求征集活动,组织X家企业申报科技需求专项项目;面向农户积极推广无土栽培、秸秆生物反应堆、水肥一体化示范推广、水产苗种繁育等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实现科学技术带动产业增产,农民增收。

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3)

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3)

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3)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一、详细掌握基本情况(一)召开村干部座谈会了解调研村基本情况南安村位于县境北部,xx东北部,距乡政府10公里处。

南安村由9个自然村合并组成。

全村106户,540口人,其中劳动力324人,党员20人,女党员5人。

全村总面积3250亩,其中耕地面积2588亩,林地面积420亩,核桃经济林面积2500亩。

专业合作社2个,核桃和食用菌为南安村主导产业。

农民收入呈多元化趋势,2012年全年总收入108.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00元,比2017年翻一番。

(二)召开群众座谈会了解农村发展概况1、基础设施现状。

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一座,全部实现村村通,乡道、户道全部硬化,有文体活动广场一处,村级卫生室1个,便民连锁店1个,农村书屋一个。

建有水窑,水塔等解决人畜吃水。

在住。

大家一致认为,搞双孢菇大棚种植是一条出路,一定能挣到钱,为了能真正让村民看到效益,村xx决定先行搞实验。

2012年初刘向阳引资、出资230万元新建双孢菇大棚12座,成立向阳食用菌种植基地。

项目建成后每棚当年可收入6万元,年收入达50万元左右。

此外,向阳食用菌种植基地每年可解决40余人就业,每名妇女每年可挣到5000元务工费。

并逐步形成产业链,农民的秸秆、玉米芯、牛粪得到充分回收利用,也能换取部分收入。

12个菇棚双孢菇残渣可增1万担有机肥,可培肥100亩耕地。

同时可带动运输、商业、饮食服务、购销等相关产业发展。

(二)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近年来,玉米价格稳定有序,种粮农户从中切实得到实惠,促使部分农民重新回归农村,大力发展玉米种植。

2012年全村玉米种植业收入是2017年的2倍,纯玉米种植户占总户数的40%.玉米收入已成为主要的种植业收入来源。

由于大量市场需求,核桃成为一种新兴产业,近年来,南安村采取作物与核桃套种的模式,大力发展核桃经济林。

现成园面积达130亩,每亩可收入5000元,仅这一产业人均增收2000元。

市人大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市人大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市人大农民增收调研报告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于10月8日至13日、10月16日至20日,市人大常委会XX副主任分别带领调研组,赴XX等六县(市)开展农民增收情况调研。

调研期间,共下到6个乡、村、5个农产品加工企业;随机走访了解了30多户农户家庭收入情况;听取了顺昌、邵武、建瓯、浦城、松溪、政和六县(市)政府及涉农部门领导的情况介绍;综合分析了市统计局、农调队农民增收问题的有关资料。

现在,我受调研组的委托,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促进农民增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根据调查了解,XX年1—9月全市农业生产持续平稳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亿元,增长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889元,比增元,增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幅位居全省第三位,连续五年在全省前列。

特别是今年遭受“’’特大洪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仍保持稳定增长。

一是农业生产平稳增长,种植业上持续增收。

1—9月份农业产值亿元,比增%。

主要农作物生产平稳增长。

粮食生产基本稳定,茶叶、烟叶、水果增产增收,蔬菜稳产增收,食用菌稳步增长,效益显著。

同时,不断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为农民增收开辟了发展空间。

二是完成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林农生产积极性提高,投入增加,促进了林业收入持续增收,林业效益明显,同比增长%。

三是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工业带动农业取得进展。

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木竹加工,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意见,两大产业集群发展加快,促进农产品的加工,带动了农民在一产业的收入,并增加了劳动力就业岗位。

四是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资性收入大幅度增加。

1—9月我市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元,同比增加元,增长%,对现金收入的贡献率达%。

五是坚持和完善“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互动联动、一体运作’’为主要内容的南平机制以及农村“八大员’’队伍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了为农民服务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农民增收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农村是我国的重要基层经济,农民的收入水平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民收入的来源、构成和增收的现状及问题,我们组织了本次农民增收调研。

二、调研对象我们选择了若干个代表性的农村地区进行了调研,包括东部发达地区、中部农业县和西部贫困地区,以全面了解不同地区的农民收入情况。

三、调研内容1. 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种植业和畜牧业。

少数农民从事家庭手工业和服务业也有一定收入。

但农民的收入主要还是依靠农业。

2. 农民收入的构成农民的收入构成中,农产品销售收入占了很大一部分,其次是政府补贴和务工收入。

而非农产业的收入比例相对较低。

3. 增收的方式和障碍我们了解到,农民增收主要是通过发展产业、务工和政府扶贫政策来实现。

但是,农民增收也面临着诸多障碍,比如土地流转问题、技术培训不足以及市场信息不畅等。

四、调研结论根据以上调研内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农民收入的增长,离不开农业产业的发展。

2. 农民增收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

3. 提高农产品销售渠道和增加非农业收入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五、建议为了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我们建议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产品市场信息公开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同时,也要鼓励农民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合作社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

总之,从以上调研来看,农民增收问题不可小觑,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希望政府、社会各界和农民自身都能为此付出积极的努力,共同推动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

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

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尤其是农民增收问题已成为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引起了各级政府和领导的普遍关注。

为此,我们对2002-2017年农民收入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我市农民收入的基本状况2002年以来,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局面,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120元,同比增长2.3%;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95元,同比下降16.8%;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80元,同比增长26.4%;2017年人均纯收入3386元,同比增长3.2%,在2004年、2017年农民人均国家政策性收入分别实现181元和99元。

从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2002-2017年农民收入呈现出不稳定增长,且增收幅度不大,未能实现持续增收的发展态势;农业收入占农民收入平均比重为53%,比前四年比重降低8%,呈下降趋势,非农业增收比重逐年上升;国家政策性增收所占比重上升明显,2004年和2017年分别占农民收入的5.5%和3%。

但总的来说农业在农民增收中仍占较大比重,仍然是我市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这充分反映出我市农业生产还是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受国家政策、环境因素和自然因素影响很大。

二、制约农民增收的障碍因素及问题目前,制约我市农民持续增收的因素很多,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1、政策不到位,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5年,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农民收入呈快速增长趋势。

从1987-2002年的十五年间,由于国家在支农政策上力度不够,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呈下降趋势。

2、农业结构不优,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尽管近年来,我市粮食产量呈现出增长的趋势,但是农业各产业之间的结构不尽合理、农产品种类趋同、产品品质档次低下、区域优势不明显等等,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加上受耕地面积、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

3、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促进增收调研报告

促进增收调研报告

促进增收调研报告促进增收调研报告一、背景概述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然而,仍有一部分人群收入较低,特别是农村地区。

为了促进增收,提高人民的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我们进行了一次增收调研。

本报告旨在总结调研结果,并提出相应建议。

二、调研方法我们选择了多种调研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访谈以及数据分析等。

我们在农村地区选择了5个样本村进行实地调研,同时通过问卷调查了100名农村居民的意见。

三、调研结果1.教育增收调研结果显示,教育是促进增收的重要因素。

通过提高教育水平,农村居民能够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和薪资待遇。

因此,建议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的教育质量,开设更多的职业技能培训班,帮助农村居民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2.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通过将农产品加工成高附加值的产品,农民可以提高销售价格和利润。

因此,建议鼓励农村居民积极参与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市场推广。

3.电商经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商经营成为许多农村居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通过网络销售自己的农产品或手工制品,农村居民可以扩大销售渠道和受众群体,获得更多的利润。

因此,建议加大对农村电商的培训和扶持力度,同时提供便捷的物流支持。

4.农村旅游农村旅游是农村居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开展农家乐、民宿等旅游项目,农村居民可以借助本地资源和文化特色吸引游客,增加收入。

因此,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旅游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参与农村旅游开发。

四、调研结论与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1.提高教育质量,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培养更多的人才。

2.加强农产品加工业支持,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推广。

3.加大对农村电商的培训和扶持力度,提供便捷的物流支持。

4.鼓励农村居民参与农村旅游开发,吸引游客提高收入。

五、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促进增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农村居民的增收,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经济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然而,我国农民的增收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此,本文将对农民增收进行调研,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调研背景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逐渐走出传统种田养殖领域,投身于城市化建设中。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农民的收入水平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一万多元,与城镇居民收入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如何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是当前农村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不同地区的农户进行了深入了解。

问卷调查主要包括了农民收入来源、主要困难、政策支持情况等方面;实地访谈则更侧重于了解当地农民的实际情况,包括农产品生产销售及质量问题等。

三、调研结果1、收入来源调研结果显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农业生产收入、劳动收入和转移收入。

其中,农业生产收入最为稳定,但收入较低;劳动收入较为不稳定,但受到政策支持较多;转移收入来源不同,稳定性不强。

2、主要困难调研结果显示,农民的主要困难包括了生产技术困难、销售渠道不畅、资金压力较大等。

其中,生产技术困难是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之一。

3、政策支持情况调研结果显示,政府对于农民增收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如农业保险、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质量规范等。

但是,政策的实施情况存在一定的落实问题。

四、建议1、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应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2、创新农产品销售模式应加强对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建设和规范,推广网络销售、直接采购等模式,加大市场宣传力度,提高农产品知名度。

3、政策落实应加强政策宣传,完善政策的落实机制,同时注重政策的实施,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当地需求的政策。

五、结论综合上述调研结果及建议,可以看出农民增收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企业以及广大民众的共同努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促进我市农民增收工作的调研报告关于促进我市农民增收工作的调研报告今年3月27日,市委下发了5号文件《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支农惠农措施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意见》。

为了探讨如何实现农民增收,市政协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组织开展了关于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专项调研。

调研组到了统计局、农业局、畜牧水产管理中心、林业局和各镇、街以及珍奇味、清香、华隆等农业龙头企业进行了解,在镇街调研时还与村干部、农户进行了座谈。

现把调研的情况及意见综述如下:一、农民收入的基本情况据统计局的调查资料数据显示:201X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6541.74元,比上年增加728.07元,增长152%。

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56881元,比上年增加6056元,增长11.86%,农民生活消费人均支出4998.97元,比上年增长10.6%。

近年来,农民的收入是逐年增长的。

政府对农业的投入逐年加大,并采取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措施:为农民提供就业培训以增强务工岗位适应能力,免征农业税,实行种粮补贴,实施义务教育,落实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以实施低保起步开展社会保障工作,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使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有了较大的改变和提高。

目前订单农业对我市农民增收有较大的促进。

“公司+基地+农户”带动了周边农民的蔬菜种植,几家农业龙头企业对荔枝、青梅、番薯、马铃薯等农产品的收购,帮助农民打开销路,并相应提高了价格,使农民得到实惠。

“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现已发展到20个品种,涉及面积9万多亩,成为我市农业生产的一个新亮点。

农家乐乡村休闲游的兴起,将为我市农民增收提供新的机遇。

从我市的农民收入情况来看,工资性收入加快,201X年人均工资性收入3355.18元,占人均纯收入56881的59%,超过了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所占比例不多,城乡收入差距较大。

按地域分布,靠近中心城区或劳动密集型企业群的地区较好,农民可以有房屋出租,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及易于销售农产品,收入渠道相对较多;而边远山区的农民则相对贫困,但其中能落实征地及发展项目的村民情况较好。

如流溪温泉旅游度假区被征地的村民住上条件好的安置区,随着旅游度假区逐步开发使用,农民在新商业区的店铺会给他们带来经营或财产性收益。

整体来看,山区收入较低,良口、吕田农民201X年人均纯收入只有4331元和4460元,低于全市平均数。

总的来说,各级政府落实一系列惠农的政策措施,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农业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明显,土地的出租、对当地农民的劳务雇用和外出务工,都起到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

二、当前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主要有:对农业和农村的投资仍然不足。

近年来政府虽然逐年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要求仍有差距,也需要有一个过程。

目前还有不少农业基础设施需要维护、改造,生态文明村建设也需要更多的资金。

农产品价格低迷,农民抗风险的能力较差。

从付出成本到收益,农民的收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甚至波动极大。

如黄瓜从去年的每斤收购价1元多跌到今年的每斤0.1元,农民连本钱也收不回。

今年初的冰冻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极大,很多圹鱼被冻死;本来销量很好又获丰收的沙糖桔,后因阴雨天气影响采摘,以及道路不通难以北上造成滞销和烂掉,让农民蒙受损失。

退果还田工作进展缓慢。

不少农户前几年在水田种了果,但收益不理想,出于各种考虑,仍不愿退果还田去改种水稻或其他收益高的经济作物,并且影响水利排灌的畅通。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未真正发展起来。

农民生产的大多数是初级产品,加工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更少。

目前阶段“一村一品”是围绕某一优势品种引领千家万户,还未形成一个个利益共享的经济合作组织。

因此农民的增收缺乏有效的组织和整体的合力。

农民自主创业融资渠道不畅。

现时农民想发展种养业或自办加工厂,最大的难题是没有资金,他们希望政府能帮助得到小额贷款作为起步,逐步发展生产,以实现自主创业的愿望。

农民面临的一些困难亦影响农民增收。

据调研时农户反映,希望政府改善之处:一是被征地农民10%留置地有的不能落实,特别早期被征土地后,有的只留有指标,安排在哪里不知道,即使以后异地安置,地段也不理想,不利于被征地农民的经济发展;二是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注册需要房产证,农村集体土地的建房又不能办房产证,影响组织的成立;三是农田机耕路偏窄甚至没有,农民耕作困难;四是农药、肥料等农资产品价格上涨过快,农民负担很重;五是机耕用油有时在加油站加不到,无所适从,影响耕作等等。

此外,还有体制上存在的深层次原因。

农民的土地未得到有效的流转,只有征地、出租两种形式;对征地后临时的高收益缺乏有效支配和长远打算,对社会来说,是存在的一个隐忧。

三、意见和建议认真检查落实我市35条支农惠农政策措施的情况。

市委发出35条支农惠农政策措施后,5月15日市委办又印发了《201XXX市“三农” 重点工作任务实施计划表》。

要按照目标要求,认真检查每阶段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统一指挥,明确责任,加强检查,狠抓落实。

建议把其作为一个攻坚工程,以一定年限完成目标,到时表彰优秀人员,嘉奖有功人员,对不作为和不负责任的在工作检查中提醒注意并给予批评。

帮助山区农民搞好农田基本设施建设。

支农惠农措施第6条要求,在201X年前对集中连片的“退果还田”土地每亩补贴500元。

我们认为应该对连片的概念要具体化,因地制宜划分标准。

甚至可以考虑对“退果还田”的水田,都给予补贴,鼓励加快“退果还田”的进度,以利于水利设施的疏通和维护。

另据山区的镇及农户反映,他们那里的耕地是不可能达到农田标准化建设的连片500亩要求,应根据不同地区来确定连片的面积。

否则优惠措施无法惠及山区的农民。

探索开展农业生产保险之路。

鉴于农村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薄弱,农民抵御风险、抗灾能力不强,一遇天旱水涝等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却无能为力,只能依靠各级政府援助,甚至再度走上因灾返贫的老路。

建议由政府与商业财产保险公司共同探讨农业保险的办法,能否采用政府补贴、农民参与、商业运作的方式,在全市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本着“本高多保、本低少保、多保多补、少保少补”的原则,稳妥推进这项工作。

积极发展都市型农业。

目前我市正处于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变的过程。

城郊型农业突出的是生产功能,注重的是保障城市供给;而都市型农业兼顾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不仅要为城市提供有形的农副产品,而且要为城市提供幽静的人居环境和优美的自然风光等无形产品,追求的是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

当前尤其要注重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安全农业,以此来进一步提高我市农业结构调整的档次和水平,着力培育大型农产品专业市场,发展有文化内涵、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农家乐”旅游项目,要按照XX市“北优”发展战略和广州城市副中心定位的要求,把从化建设成广州的后花园。

继续扶持农业龙头企业。

我市的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产品的收购上帮助农民打开了销路,提高了价格。

要帮助农业龙头企业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另外,在扶持龙头企业上要注意把握:一是在龙头企业的认定上,不能只看企业的经营规模和产品的市场前景,而更要看它有没有带动农民,带动了多少农民,有没有与农民结成紧密的经济利益关系。

二是在对龙头企业的资金扶持上,不能只将有限的扶持资金用在增加企业的流动资金上,而要更多地用于支持企业增添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以增强其带动农民发展生产的功能和作用。

在鼓励土地向专业农户集中、发展规模经营的同时,必须防止一些工商企业进入农业,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名圈占农民的土地、损害和侵犯农民经济利益。

此外,在扶持龙头企业的同时,鉴于我市农业服务大都市的特点,是否可考虑对农民除种粮补贴外,对种菜也进行适当的补贴。

重点推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

要以当前解放思想为契机,转变思路,促进农民增收。

农民最主要的资产在于土地,建议学习江浙一带农民土地入股的经验和做法,开辟我市农民致富的新途径。

如XX市等地已经涌现了一些农民以土地入股组建的从事花卉苗木生产经营的股份合作社,以及由农民投资入股建造“标准厂房”、“打工楼”等进行物业管理的股份合作社。

我市江埔联星村的做法与他们相似。

他们的经验证明,以资产或资本为纽带的专业合作组织,经济利益更加紧密,经营管理更加严密,投资收益更加明显,值得借鉴。

政府可以在社团登记、体制机制、资金信贷、税费上缴等方面给予指导、引导、规范和扶持。

当前应通过对“一村一品”的品牌扶持,逐步形成以品牌带动的经济合作组织,并加以完善。

以品牌效应带动农产品生产,发挥区域优势的特色产品。

同时,切实安排好被征地经济社10%的留置土地,让其更好地发展经济。

在今后的征地工作中应同步解决好经济社留置地的征用问题,把惠农政策中第33条落到实处。

加快城镇二三产业发展,把增加创业门路和就业渠道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期对策来抓。

1、发展二三产业是促进农村城镇化的根本途径,也是农民增收环境条件。

我市城镇建设各具特点,要根据市区域发展布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培育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加快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农村城镇化的水平主要取决于二三产业的繁荣程度,而不仅仅是城镇户口人数的多少。

没有强有力的二三产业支撑,就没有小城镇常住人口的高度集聚,也没有小城镇的繁荣兴旺。

招商引资可根据各自的优势引进合适的项目,按照新的发展规划,兴建现代工业小区、物流区、小商品市场,逐步形成商业街区,不断改造和扩建居民住宅区,坚持以发展二三产业来带动人口集聚,通过集聚人口进一步繁荣二三产业,使其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协调发展。

2、努力营造促进农民创业和扩大就业的良好政策环境。

一是要继续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支持农民特别是经营管理能人和具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大胆创业。

对此应在企业登记、资金信贷、特种行业许可经营等方面给予扶持。

对农民要求自主创业的小额贷款,政府可考虑采取从农业资金中贴息贷款的方式予以解决,并探讨信用担保的方式解决农民发展生产的小额融资问题。

要看到,在农村支持一人创业就能带动更多的农民就业。

二是要鼓励各类企业积极吸收当地农村劳动力。

可以对吸引当地农村劳动力达到一定数量或一定比例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

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措施来抓。

1、致力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

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与文化程度的高低、年龄的大小是密切相关的。

因此,一方面有条件取得土地收益的农户,通过统筹性的合理资金安排,让老龄农民得到一定的生活保障,然后将他们从农业生产领域分流出去;另一方面必须对适龄农民加强文化教育和农技培训,使他们迅速增强勤劳致富的本领。

同时,针对目前务工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加强对务工前的岗位培训,提升他们对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