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职工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高校绩效工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
高校绩效工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高校绩效工资管理是一项十分繁琐而关键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教师的教学、科研、服务等方面表现。
然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评价指标不够科学合理高校绩效工资管理的核心是对教职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但是,不同学科、不同年龄段教职工工作的性质和目标有所不同,但是评价指标却较为单一,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
部分学校存在“打擦边球”的现象,在评价本科教学、科研业绩等方面存在“重项目、轻结果”的偏向,导致绩效工资的分配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
二、对教职工工作成果的认可度不够在高校绩效工资管理中,对工作成果的认可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些高校并不真正关注教师的工作成果,而是注重形式、套路,对教职工的工作成果给予不足的认可。
三、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的透明度不够高校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缺乏透明度,学校没有向教职工公开分配方案,教职工也无法了解具体分配情况,使得教职工很难理解、接受分配结果,甚至产生不满和抵触心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高校应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年龄段教职工工作的性质和目标,综合考虑他们的教学、科研和服务等方面工作表现,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这需要由学校制定标准和指标,使其具有具体性、明确性和实际操作性,同时要提高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确保绩效工资分配更具公平性。
高校应该注重教职工的工作成果,并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手段给予认可,如表彰、奖励、晋升等等,使教职工在工作中能够得到更多的激励。
同时,在评价教师成果时也应该注意协调和平衡各项绩效。
只重视教学成果,或者只重视科研成果都不是科学的,应该根据教职工的个人特点与工作条件,综合考虑评价内容,为教职工提供更多的奖励与激励机制。
高校应该向教职工公开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在分配绩效工资时考虑不同教师的工作表现以及学校的经济实力、绩效分配政策等因素,让教职工可以清晰明确地了解自己所得到的分配结果。
教师绩效考核结果反馈与建议分析
教师绩效考核结果反馈与建议分析尊敬的教师们:在过去的一年中,经过全校师资团队的共同努力和辛勤付出,我们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个人成长,学校对教师绩效进行了全面评估,并从中得出了一些宝贵的反馈和建议。
本文将分析教师绩效考核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够为您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一、绩效考核结果分析通过对教师绩效考核结果的综合统计与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首先是教学效果方面,绝大多数教师在知识传授、教学方法和过程管理等方面表现出色,但在学生的学习动力、思维能力培养以及课堂互动等方面还有待改进。
其次是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问题,很多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培养。
最后是教学资源利用情况,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未能充分利用教材和多媒体资源,导致了教学效果的不尽如人意。
二、建议与改进措施基于对教师绩效考核结果的分析,我们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和改进措施,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个人发展。
1. 提升学生学习动力: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设置有趣的教学环境和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强化思维能力培养: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3. 平衡评价指标权重:学校需要重新审视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调整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培养。
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个人发展。
4.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教师应善于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和教学设备等,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吸引力。
同时,教师也要关注教学资源的更新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和充分发挥作用。
5. 提供专业发展机会:学校应积极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机会和平台,组织教学研讨会和培训班,邀请专家进行指导和辅导,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学科水平。
民办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民办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民办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包括考核指标设置不科学、考核标准不明确、考核程序不规范、考核结果反馈不及时、及考核结果公正性不足。
对策则包括提高考核指标科学性、明确考核标准、规范考核程序、加强考核结果反馈、及强化考核结果的公正性。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的提出,可以有效提升民办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有效性和公正性,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整体发展水平。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师、绩效考核、问题、对策、考核指标、科学性、考核标准、明确、考核程序、规范、考核结果、反馈、公正性、提高、明确、规范、加强、强化。
1. 引言1.1 民办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当今社会,民办高校的发展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民办高校教师的绩效考核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教师的绩效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
民办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和教学质量,需要加以解决。
考核指标设置不科学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有些民办高校的考核指标过于片面,只注重学术成果而忽视教学实效性,导致教师在教学上缺乏创新和实践。
考核标准不明确也是一个常见问题。
缺乏明确的考核标准会导致教师不知道如何去衡量自己的工作表现,难以做到有的放矢。
考核程序不规范、考核结果反馈不及时和考核结果公正性不足也是民办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中的问题。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教学质量,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改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提高考核指标的科学性,明确考核标准,规范考核程序,加强考核结果的反馈,强化考核结果的公正性。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问题一:考核指标设置不科学在民办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考核指标设置不科学。
一些学校可能将一些与教学无关的指标作为考核标准,如出勤率、填报表格的及时程度等,而这些指标并不能真正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果。
高校绩效工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
高校绩效工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绩效工资管理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绩效工资是一种根据员工工作绩效而确定的工资体系,其目的在于激励教师积极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整体绩效。
高校绩效工资管理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包括政策实施不到位、评价标准不科学、激励机制不足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绩效工资管理的效果。
有必要对高校绩效工资管理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对策,以期推动高校绩效工资管理的健康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1.政策实施不到位高校绩效工资管理存在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政策实施不到位。
具体来说,一些高校在制定绩效工资管理政策时存在着模糊不清、不够具体和可操作性差的情况,导致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有的高校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不统一、不规范的情况,给教职工带来了不确定性和为难之处。
2.评价标准不科学绩效工资的核心是要通过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准来衡量教师的工作表现,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高校的评价标准存在着不科学、不合理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过于主观的评价标准导致了评价的不公平和不准确,也给绩效工资的分配带来了不公正性。
3.激励机制不足激励机制是绩效工资管理的核心,其目的在于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然而在一些高校中,激励机制存在不足的情况,包括激励力度不够大、激励手段单一等问题。
这导致了一些优秀教师因为得不到应有的激励而感到失望和不满,从而退缩和消极对待工作。
二、改革对策1.建立健全的政策体系要想解决高校绩效工资管理存在的问题,首先要建立健全的政策体系。
这包括在制定绩效工资管理政策时要细化、具体,同时也要考虑到政策的可操作性,这样才能有效地推动政策的实施。
高校还要建立起统一、规范的政策执行机制,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是提高高校绩效工资管理效果的关键。
高校可以借鉴国际上的经验,制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包括教学成果、科研成果、师德师风等多方面因素。
这样才能保证教师的工作表现能够得到科学、准确的评价,从而实现绩效工资的公平分配。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如下:
问题一:评价指标单一和缺乏科学性。
对策:建立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教学成果、科研成果、学术影响力、科研项目、师生关系等方面,旨在全面评价教师的综合能力和贡献。
问题二:评价方法简单机械,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
对策: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包括学生评价、同行评价、教学观摩、教案评审、科研论文评审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
问题三:评价结果对教师的激励力不足。
对策:建立激励机制,根据教师的绩效评价结果给予相应的奖励,包括薪资激励、职称晋升、奖金、荣誉称号等,增加教师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
问题四:评价过程不透明和不公正。
对策:建立透明的评价机制,公示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明确评价流程和评委的权责,确保评价过程的公正和公正性。
问题五:考核结果过于重视教学数量,忽视教学质量。
对策:加强教学质量评价,注重教学方法和效果,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和成长,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问题六:考核结果过于强调个人表现,忽视团队协作。
对策:设立团队奖励机制,鼓励教师团队的协作和合作,共同
完成教学任务和科研项目,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绩效评价的综合性。
以上是对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总结,希望能够对解决这些问题有所帮助。
我国高校教师考评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我国高校教师考评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
一、我国高校教师考评工作存在的问题
1、“绩效考核”挂钩的问题。
近年来,一些高校在进行教师考评工作中,经常将考评挂钩到绩效考核之上,以直接将考评结果转化为薪酬的办法来进行考评,但这种做法可能导致考评的本质受到影响,追求薪酬激励发挥颇大作用,考评失去真实性。
2、尽量让“分数化”进行考评的问题。
近年来,一些高校在进行教师考评工作中,都采取“分数化”的考评方法,简单通过考评得分的累积,以满分为100分进行考评,这种方式仅仅以外部判断来衡量老师,忽视老师内在价值的发挥,也使得对学生的指导获得很少关注,以致对学生的发展影响甚微。
3、缺乏考评记录管理和考评结果应用的问题。
目前,一些高校在进行教师考评工作中缺乏科学的考评记录管理,也缺乏应用考评结果的机制,这使得考评报告效用不大,也影响考评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也会影响考评的程序性和真实性。
二、改进对策
1、建立科学的考评标准。
针对高校教师考评工作中“绩效考核”挂钩的问题,应建立科学的考评标准,考虑到不同学科教师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科发展水平的差异等,在各项考评指标中打击重点强调,以保证考评的客观性。
2、分析性考核原则。
针对高校教师考评工作中尽量让“分数化”进行考评的问题,应采取分析性考核原则,将教师不同指标进行客观、精确的考核,来科学的评价老师的教学能力、指导能力、学术水平等。
3、建立考评记录管理制度。
针对高校教师考评工作中缺乏考评记录管理和考评结果应用的
问题,应建立考评记录管理制度,引导考评人员正确录入考评记录,建立职称池,及时浏览和更新考评记录,并及时使用考评结果来调整评价标准和完善考评工作。
浅议现行高校绩效考核存在问题及改善措施
浅议现行高校绩效考核存在问题及改善措施【摘要】现行高校绩效考核存在问题包括盲目追求数量化指标、忽视教学科研质量、缺乏个性化评价。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建议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注重教学科研质量、加强师生互动交流、鼓励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完善高校绩效考核制度,可以促进高校绩效全面发展。
现行高校绩效考核制度需要不断改进,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绩效考核、存在问题、改善措施、引言、现行制度、评价体系、教学科研质量、个性化评价、师生互动、创新实践、完善制度、促进全面发展。
1. 引言1.1 现行高校绩效考核的背景现行高校绩效考核是评价高校师生工作绩效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其背景可以追溯到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
在中国,高校绩效考核始于20世纪90年代,是改革开放政策的一项重要举措。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提高,高校绩效考核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现行高校绩效考核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在高校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如何有效评估高校的绩效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
高等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竞争,高校需要通过评价体系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高校绩效考核是内部管理的重要工具,可以促进高校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效率提升。
现行高校绩效考核的背景主要在于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提高高校管理效率和质量,促进高校内部发展和提升整体竞争力。
通过对现行高校绩效考核的背景进行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为后续的改善措施和完善制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现行高校绩效考核的必要性研究现行高校绩效考核的必要性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促进高校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机构,其绩效考核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和学生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绩效考核的必要性,可以更好地引导高校的发展方向,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提升学术声誉和国际竞争力。
教师绩效考核问题及改进保障措施
教师绩效考核问题及改进保障措施引言教师绩效考核是衡量教师工作表现的重要手段,它直接关系到教师个人的发展和学校的整体绩效。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绩效考核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教师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保障措施,以期提高教师绩效考核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问题1:考核指标单一目前,很多学校在教师绩效考核中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其他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这种考核指标单一的做法容易导致教师的教学行为偏向应试教育,忽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际能力的培养。
解决方案:1.引入多元化指标:应在教师绩效考核中引入多元化指标,如学生参与度、课堂互动、创新教学方法等,以全面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
2.细化指标权重:根据学校的教育特点和发展目标,科学地制定各项指标的权重,使各个指标都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和评价。
问题2:考核依据不透明在教师绩效考核中,往往缺乏明确的依据和标准,导致考核结果的公正性受到质疑。
这不仅容易引发教师之间的不满和矛盾,还会影响学校的整体稳定和发展。
解决方案:1.制定明确的考核标准:学校应制定明确的教师绩效考核标准,并向教师公开,使每个教师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被评价的依据。
2.公开透明的考核过程:学校应确保教师绩效考核的过程公开透明,通过公示评价指标、评价方式和评价结果,建立起一个公正、公平的评价机制。
问题3:考核结果对教师个人发展缺乏指导性目前,教师绩效考核的结果往往只停留在评价的层面,缺乏对教师个人发展的指导和引导。
这也使得教师在工作中缺乏明确的方向和动力。
解决方案:1.提供个性化发展方案:根据教师的具体情况和发展需求,为每位教师提供个性化的发展方案,包括培训计划、进修机会等,以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2.建立导师制度:学校可以建立导师制度,为新任教师分配有经验的老教师作为指导,提供帮助和支持,促进教师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结论教师绩效考核是评价教师绩效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如考核指标单一、考核依据不透明、考核结果对教师发展缺乏指导性等。
高校绩效工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
高校绩效工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的绩效工资管理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高校教师作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绩效工资管理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和高校的发展。
当前高校绩效工资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了绩效工资分配不公和员工积极性不足的情况。
为此,有必要对高校绩效工资管理进行改革,以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本文将分析高校绩效工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对策。
1.标准不清晰目前,高校绩效工资的标准并不明确,往往是由各个高校或各个学院制定的,导致了绩效工资的标准不统一,缺乏可比性。
一些高校或学院的绩效工资标准过于宽泛,导致了绩效工资的弹性过大,不利于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
2.分配不公在一些高校中,绩效工资分配存在不公平现象。
一些教师因为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成果,而获得了较高的绩效工资,而另一些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却因为绩效工资标准的不明确而得不到相应的奖励,造成了分配不公的情况。
3.评价体系不完善高校教师的绩效工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存在过分注重学术研究成果,而忽视了教学质量和学生评价的情况。
有些学校只重视教师的学术论文发表数量、研究项目经费,而忽视了教学效果和教学态度,导致了评价体系不够全面和科学,无法客观反映教师的工作表现。
4.激励机制不足绩效工资管理中激励机制不足也是一个问题。
由于一些高校的绩效工资标准过于宽泛,导致了教师的绩效工资没有得到合理的激励,造成了员工的积极性不足,影响了高校教育教学的质量。
5.规章制度不完善高校绩效工资管理中的规章制度也存在一定的漏洞。
一些高校的绩效工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存在漏洞,导致了一些领导或者评委在绩效工资管理中存在主观性、片面性问题,影响了绩效工资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二、高校绩效工资管理改革对策1.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工资标准为了解决高校绩效工资管理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工资标准。
高校可以参照国家相关政策和标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绩效工资标准,明确绩效工资的各项指标和权重,并确保标准的公平公正,促进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
高校教职工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高校教职工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高校教职工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随着高校面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高校引进了绩效管理这种来自企业的先进管理手段,并创造性地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综合其中最为有效几种绩效考核方法,对教职工进行考评。
因此,分析我国高等院校现行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相应的改进措施,对完善高等院校绩效考核体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1高校教职工绩效考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许多高校还没有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其运作仍然具有被干预性,市场经济中,行政部门很多的干预,造成了高校必须依靠行政部门的支持。
因此,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都缺乏热情,人力资源的整体效应不能发挥作用.1.1考核指标模糊,标准笼统,可操作性不强目前的考核评价标准对各系列人员进行统一化的德、能、勤、绩、廉五方面考察,虽也提出了各系列人员的考核重点,但面对具体工作内容还是有所欠缺,使各系列人员绩效考评难以消除诸多主观因素的消极影响,造成考评可信度低,导致绩效考核流于形式,滋生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不但不能激发全体人员的工作热情,甚至会戳伤部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2 考核等级划分粗放按照国内高校普遍实行的考核措施,考核结果采用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考核结果的档次过于简单,大部分人都被定位于合格这个档次,使得考核结果流于形式,这些问题无疑成为制约高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如何构建合理有效的教职工绩效考核措施,吸引优秀人才,已成为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
1.3 只注重年度考核,忽视平时考核由于绩效考核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因此考核周期过短,会增加高校管理成本的开支。
但是,绩效考核周期过长,又会降低绩效考核的准确性,不利于员工工作绩效的改进,从而影响绩效管理的效果。
笔者认为,致使这种情况发生的关键原因在于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的关系没有明确,给大家造成平时考核与否都无关大局的误区。
学校教职员工年度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学校教职员工年度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 现状分析学校教职员工年度考核制度作为衡量教职员工工作绩效的重要手段,在学校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是,在现实中,该制度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本文将就该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
2. 存在的问题2.1 考核项目不全面现有年度考核制度存在考核项目不全面的问题,只针对一些重要的项目进行考核,没有将风险事件、员工潜力与发展等问题考虑在内,导致绩效评价结果的真实性不足。
2.2 考核流程不规范现行的考核流程中,评价标准、评价流程等不规范的情况较为常见,没有系统的考核标准和流程规范,造成了考核流程的混乱和不公。
2.3 考核结果流于形式化年度考核的结果,大多仅被视为一种表面形式,没有实行真正严格的绩效考核,难以准确反映员工实际工作贡献情况。
同时,考核结果对员工晋升、薪资激励等方面的实际作用和推动力有限。
3. 改进措施3.1 完善考核项目学校应完善员工年度考核制度中的考核项目,考虑工作中存在的各种情况,特别注重预防员工工作中的潜在风险。
同时,鼓励员工不断自我提高,提高自身素质。
3.2 规范考核流程学校应对员工年度考核流程进行规范的制定,明确评价的标准和流程,制定相应流程记录以便于考评,减少考核流程中的不公情况,提高考核结果的真实性。
3.3 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学校应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制定优秀员工的绩效考核标准,为员工工作量、质量、员工潜力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将真正优秀的员工与合格员工分别加以奖励和表彰。
4. 总结学校教职员工年度考核制度是管理教职员工的重要手段,但需要规范完善。
学校应当积极对现行考核制度进行改革,尤其需要重视员工的实际创新和发展动力,建立更为科学严格的绩效考核体系,提高考核制度的有效性,强化员工的职业道德,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达到真正的管理优化。
高校绩效工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
高校绩效工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一、问题分析高校绩效工资管理在我国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制度体系,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绩效评价标准不明确目前高校绩效工资评定标准多为定量指标,较少考虑教学、科研及其他综合任务的质量,影响了教师绩效工资的公平性和客观性,造成了一些教师过分追求数量指标,而忽视了教学和科研质量。
2. 绩效奖金分配不公平由于高校绩效工资分配主要以定量指标作为依据,教师的科研成果、教学效果等其他因素往往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导致了绩效奖金的分配不公平。
3. 建立评价机制不完善目前高校绩效工资的评价机制较为简单,导致了评价结果缺乏说服力和公信力,很难真正反映出教师的实际工作业绩。
4. 缺乏监督机制高校绩效工资管理缺乏独立的监督机构,容易出现评价结果被篡改、人为干预等问题,导致了绩效工资的不公正分配。
5. 缺乏激励机制目前高校绩效工资管理中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得到充分激发,影响了高校教学科研的发展。
二、改革对策为解决高校绩效工资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从评价标准、分配机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
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1. 完善绩效评价标准应该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评价标准体系,综合考虑教学、科研、学术服务和社会服务等多方面因素,明确绩效的质量和数量指标,保证评价标准的公平、公正和客观。
2. 设立多元绩效奖金绩效奖金应该由学校按照一定比例,基于教师的基本工资和各项绩效指标来设立,并根据教师在不同领域的贡献进行综合考量分配。
采用多元化绩效奖金分配方式,更好地体现教师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贡献。
3. 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应当建立健全的高校绩效评价机制,对评价结果进行公开透明,并建立学术委员会、专家评审组等机构,对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审核,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5. 建立激励机制为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应建立多样化的激励机制,包括但不限于奖励、晋升、职称晋级、学术交流基金等,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活力,提升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
高等学校教职员工年度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高等学校教职员工年度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高等学校教职员工年度考核制度是一种评估教职员工工作表现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管理者更好地指导和激励教职员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但是,在实践中,该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评估指标不够科学、评估结果无法客观反映教职员工的真实水平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一、科学制定评估指标当前,高校教职员工年度考核制度评估指标过于简单、粗略,往往只以教学效果为唯一标准,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因素,如教学资源利用、科研成果等。
因此,科学制定评估指标是必要的。
可以通过多个维度考虑,综合评价教职员工的工作表现,如教学品质、教育教学改革、科研创新、学术论文等。
二、建立规范的评估程序目前,学校教职员工考核制度评估程序不够规范,容易出现随意性、不公正性等问题。
为此,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程序,确保评估观点客观、合理。
具体措施包括:建立评估标准、规范评估流程;明确评估权责,加强评估监督;强化评估结果的反馈与应用,及时调整考核方案。
三、开展多元化考核方式传统的教职员工考核方式以定期评估为主,评估方法单一,不能全面评价工作表现。
因此,学校应该开展多元化考核方式,如采用学术论文评估、教学演示、教学设计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核。
开展各种形式的考核,不仅可以切实反映教职员工工作表现,同时也能激发教职员工的教学积极性,引导他们不断提高工作本领和水平。
四、加强教职员工自我评估教职员工除了被动接受考核外,需要积极地进行自我评估,找出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
学校应该为教职员工提供自我评估机会和平台,鼓励他们加强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总之,高等学校教职员工年度考核制度是教学管理的重要一环,需要规范、科学地进行,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改进以上问题,有助于推动制度改革,促进教职员工的发展,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高校绩效工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
高校绩效工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绩效工资管理成为一项关乎师生利益、影响高校发展的重要问题。
目前在高校绩效工资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绩效评价标准不够科学、绩效奖励不公平、绩效激励机制不完善等。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高校绩效工资管理的科学性和公平性,成为当今高校管理的重要议题。
问题一:绩效评价标准不够科学高校教师的绩效评价标准是绩效工资管理的基础。
目前很多高校的绩效评价标准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科研业绩上,忽视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态度等方面的评价。
这样的评价标准虽然能够客观反映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但却无法全面反映教师的工作表现。
问题二:绩效奖励不公平绩效工资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绩效奖励来激励教师提高工作绩效。
目前很多高校的绩效奖励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一些教师明显工作出色,但由于各种原因得不到相应的绩效奖励,这不仅对教师的积极性造成了伤害,同时也影响了学校的整体绩效水平。
问题三:绩效激励机制不完善目前很多高校的绩效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存在着绩效奖励力度不够大、形式单一等问题。
这样的机制难以激励教师积极工作,也无法真正发挥绩效工资管理的作用。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改革对策,来提高高校绩效工资管理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对策一: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要解决绩效评价标准不够科学的问题,首先需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
这个体系应该包括教学业绩、科研业绩和其他综合素质等多个方面,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的工作表现。
应该充分听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确保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对策二:建立公平的绩效奖励机制要解决绩效奖励不公平的问题,需要建立公平的绩效奖励机制。
这个机制应该明确绩效奖励的标准和程序,确保每位教师都能够按照自己的工作表现得到相应的奖励。
应该建立监督机制,确保绩效奖励的公平和公正。
对策三:建立多元化的绩效激励机制要解决绩效激励机制不完善的问题,需要建立多元化的绩效激励机制。
教师工作绩效考核方案优化建议
教师工作绩效考核方案优化建议教师工作绩效考核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激励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一些学校的教师工作绩效考核方案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优化。
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优化建议。
一、当前教师工作绩效考核方案存在的问题1、考核指标单一部分学校的考核指标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以及教师的职业道德等方面。
这种单一的考核指标容易导致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分数,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评价主体不够全面在一些学校的考核中,评价主体主要是学校领导和行政人员,缺乏同事、学生和家长的参与。
这样的评价主体不够全面,不能充分反映教师工作的实际情况,也容易导致评价结果的片面性。
3、考核过程缺乏透明度有些学校的考核过程不够公开透明,教师对考核的标准、流程和结果不清楚,容易产生误解和不满。
4、考核结果运用不当部分学校仅仅将考核结果与教师的奖金、职称评定等挂钩,而没有将其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和改进教学工作的依据,导致考核失去了应有的激励和促进作用。
二、教师工作绩效考核方案的优化建议1、构建多元化的考核指标体系(1)教学效果方面除了学生的考试成绩,还应考虑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方法的培养等。
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业成绩增值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多方面来综合评估教学效果。
(2)教学过程方面关注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创新、课堂管理能力、教学资源的利用等。
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以提高教学质量。
(3)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包括教师参加培训的情况、教学反思与总结、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等。
支持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促进其专业成长。
(4)职业道德方面考察教师的敬业精神、关爱学生、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表现,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
2、拓宽评价主体(1)同事评价同事之间对彼此的教学工作比较了解,可以从教学协作、教学经验分享等方面进行评价,提供更全面的视角。
高校员工绩效考评存在的核心问题
高校员工绩效考评存在的核心问题前言高校员工绩效考评是评价职工绩效表现的重要工具,对于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在高校员工绩效考评中存在着一些核心问题,这些问题致使考评效果不够完善,制度运行效率不高。
本文将深入分析高校员工绩效考评制度中的核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向和建议。
问题一: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存在缺陷目前,不同高校在绩效考评指标的选择上存在着巨大差异,有些学校选择的指标较为轻松,而有些学校则设置了偏废偏重、不适合实际工作的指标,这导致了考评结果的不公正。
另外,在指标的具体设置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例如,有的高校指标设置过于模糊,缺乏针对性,有的高校指标设置过于片面,忽略了员工的个人特长和优势。
以上缺陷使得绩效考评指标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建议完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将指标的设置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人特长和优势,并在指标具体化方面加以规范。
问题二:考评评价标准缺失高校员工绩效考评所需的评价标准通常体现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几类,但是,这些标准往往缺乏具体而系统化的内容,标准具体程度不高,相互之间也缺乏可比性和普遍性。
这意味着,考评结果容易因标准的含义和实际操作方式等方面存在不确定性和主观性而失去信服力。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建议对考评标准进行规范化管理,制定出具备一定可比性、公信力和实用性的评价标准,同时考虑绩效考评的定量和定性相结合,使评价标准尽可能地具有权威性和客观性。
问题三:考评程序中的人为因素影响考评结果高校员工绩效考评程序的运行也存在着不少难以忽视的问题,最为明显的是人为因素的干扰。
例如,由于考评工作人员的主观因素的存在,考核流程可能存在不公开带有私欲性,甚至有些负责人达到个人利益而无透明度。
此外,借助人际关系或其他手段为自己加分也可能存在。
这样,高校员工在绩效考评中所获得的分数就会被各种人为因素所影响,导致其不公正性。
民办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民办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民办高校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民办高校教师绩效考核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教师作为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其工作绩效对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
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绩效考核体系对于提高民办高校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目前民办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考核标准不清晰目前,民办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标准往往不够明确和统一。
由于各个学校对教师绩效的理解和评价标准存在差异,导致教师被评价的公平性和公正性难以保障。
2. 考核方式单一目前,许多民办高校教师绩效考核仍然采用定量化的方式,主要通过学生评教、科研成果、教学成果等定量指标来评价教师绩效。
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往往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工作表现。
3. 考核结果利益化由于考核结果与教师的晋升、奖金或职称评定等利益挂钩,导致一些教师将绩效考核视为一种过度追求的结果导向的行为,而忽视了教学和科研本身的含义。
4. 缺乏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目前,民办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够完善,无法有效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无法对教师的工作进行有效的约束和规范,导致一些教师工作懈怠,教学质量下降。
二、对策建议1.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为了解决考核标准不清晰的问题,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明确教师的工作任务和职责,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成果纳入绩效考核范围,注重以绩效为导向,更加注重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2. 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在绩效考核中应该逐步引入多维度的评价方法,包括学生评教、同行评议、专家评审等方式,使教师的绩效评价更加客观、全面。
4. 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应建立起能够有效调动教师教学和科研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包括与科研经费、教学资源、教学时间等相关的激励措施。
同时也要建立起有效的约束机制,对工作懈怠、教学质量低下的教师进行相应的惩处和督促。
教师绩效工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5篇
教师绩效工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5篇第一篇:教师绩效工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教师绩效工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件大喜事,绩效工资制度实施的好坏,不仅会对教师的个人工资收入与工资积极性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对整个教育系统的事业发展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两年多来,我校实施绩效工资工作过程总体平稳,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
一、确定教师工作绩效评价的标准绩效工资制度是根据绩效高低来确定工资分配的一种制度形式。
也就是说,工资的多少是由绩效高低决定。
绩效愈高,那么个人的工资水平就应该愈高,反之就会愈低。
从逻辑上来分析,这是一个很清楚、明白与简单的道理。
但实际运行起来却存在着很大的难度。
因为,工资分配的合理性不仅取决于工资分配的原则,更取决于对绩效如何进行评价以及作出一种什么样的评价问题。
如若绩效评价本身存在问题,那么工资分配的合理性就无从谈起。
首先是绩效标准问题。
教育部《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要求将师德作为绩效考核内容的首位,不得把升学率作为教师绩效考核指标。
这个要求执行起来非常难。
如今学校依据习惯性以分数为标准,以升学率为标准,学校的骨干大多是提高学校升学率的干将,他们能够让出他们的既得利益吗?曾经无私奉献过的老教师呢,他们的利益怎么保护?过去分配相对平均的那些年,正当他们年富力强之时,虽讲求奉献但未多取报酬。
现如今,由于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加上教师这一职业长期劳心的特殊性,他们的身体健康、精力等方面出现下降,在与青年教师的竞争中,无疑会使这些老教师处于劣势,一个老教师工资的30%与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30%的工资有明显的差距,他们各自拿出30%来“平均分配”,略失公平。
其次是谁来操作绩效工资的评定。
实施绩效考核工作应遵循“尊重规律,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注重实绩;激励先进,促进发展;客观公正,简便易行”的基本原则。
高校绩效工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
高校绩效工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高等教育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
绩效工资管理是对高校教师工资进行个性化、差异化的分配,激励教师积极性,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种重要方式。
高校绩效工资管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进行改革。
接下来,本文将对高校绩效工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 缺乏公平性目前高校绩效工资管理中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部分教师因为人际关系或其他原因得到了较高的绩效工资,而一些教学科研能力较弱的教师却得到了不应有的高额奖励,导致了工资分配上的不公平。
2. 标准不统一高校绩效工资管理的标准体系并不完善,有的高校仅以学生教学评价或科研成果来评定绩效工资,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导致了绩效工资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使得教师们对绩效工资的评定抱有疑虑。
3. 缺乏激励机制一些高校绩效工资管理没有很好地发挥激励作用。
由于教师在发挥个人才能和能力不同,并且工作环境和资源配置有差异,对于教师来说,只有在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和工作环境下,才能产生更具创造性和积极性,而目前绩效工资管理并没有很好地发挥这方面作用。
二、改革对策1.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高校应建立相对完善的绩效工资评价体系,既要兼顾教学工作的评价,也要包括科研成果、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考核内容,形成科学严谨的评价标准,确保教师的工资分配更加公平和合理。
2. 完善激励机制高校应该及时修改和完善绩效工资激励机制,健全激励标准和途径,建立一套既能够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又能够确保绩效工资的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
3. 强化监管措施高校应建立严格的绩效工资管理监管机制,确保绩效工资管理工作公正透明、合理合规。
加强绩效工资管理工作的督查力度,对那些存在问题的绩效工资管理工作进行整改和追责。
4. 加强教师培训高校应加强对教师的绩效工资管理培训,提高教师对绩效工资管理政策的理解和执行能力,使教师们明确绩效工资管理的政策内容和原则,加强对绩效工资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
民办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民办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扩张和发展,民办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的特点和发展状况也带来一些独特的问题。
教师绩效考核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民办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关注和解决。
本文将就民办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 绩效考核指标单一在许多民办高校中,教师绩效考核通常只以学术论文发表数量和教学评价为主要依据。
这种指标单一的考核模式导致教师的工作重心过于倾向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而忽视了教学工作的重要性。
这就容易造成教师在教学上的懈怠和不负责任的现象。
2. 绩效考核评价不公平由于民办高校教师来自不同的学术背景和教学经验,其绩效考核评价往往难以做到公平。
在教学评价中,由于学生、同事和领导对教师的认识和评价存在差异,导致教师的绩效评价可能存在主观偏见和不公平现象。
这就容易给教师造成挫折感和不满情绪,影响教学积极性和工作态度。
3. 缺乏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在许多民办高校中,教师绩效考核的评价结果对教师的薪酬和职务晋升影响较小,缺乏激励机制。
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动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这就容易造成教师工作投入度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4. 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在许多民办高校中,绩效考核制度不够健全,各种评价标准和程序不够明确和规范。
这就容易导致教师绩效考核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难以真实准确地反映教师的工作表现。
二、对策建议1. 完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民办高校应该完善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使其既包括学术研究成果,又兼顾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除了学术论文发表数量外,还可以引入学生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等多维度的评价指标,全面客观地反映教师的工作表现。
2. 建立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民办高校应该建立公平公正的教师绩效考核评价机制,通过合理的评价标准和程序,尽可能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确保教师的绩效评价公平客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教职工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本文基于对我国高等院校教职工绩效考核体系的研究,分析高校教职工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教职工;绩效考核;优化方案
随着高校面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高校引进了绩效管理这种来自企业的先进管理手段,并创造性地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综合其中最为有效几种绩效考核方法,对教职工进行考评。
因此,分析我国高等院校现行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相应的改进措施,对完善高等院校绩效考核体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1高校教职工绩效考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许多高校还没有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其运作仍然具有被干预性,市场经济中,行政部门很多的干预,造成了高校必须依靠行政部门的支持。
因此,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都缺乏热情,人力资源的整体效应不能发挥作用.
1.1 考核指标模糊,标准笼统,可操作性不强
目前的考核评价标准对各系列人员进行统一化的德、能、勤、绩、廉五方面考察,虽也提出了各系列人员的考核重点,但面对具体工作内容还是有所欠缺,使各系列人员绩效考评难以消除诸多主观因素的消极影响,造成考评可信度低,导致绩效考核流于形式,滋生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
不但不能激发全体人员的工作热情,甚至会戳伤部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2 考核等级划分粗放
按照国内高校普遍实行的考核措施,考核结果采用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考核结果的档次过于简单,大部分人都被定位于合格这个档次,使得考核结果流于形式,这些问题无疑成为制约高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如何构建合理有效的教职工绩效考核措施,吸引优秀人才,已成为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
1.3 只注重年度考核,忽视平时考核
由于绩效考核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因此考核周期过短,会增加高校管理成本的开支。
但是,绩效考核周期过长,又会降低绩效考核的准确性,不利于员工工作绩效的改进,从而影响绩效管理的效果。
笔者认为,致使这种情况发生的关键原因在于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的关系没有明确,给大家造成平时考核与否都无关大局的误区。
2高校教职工绩效考核的优化设计思路
绩效考核本身不是目的,通过考核而激发动机、引导行为,进而懂得如何改进自己的工作,提高教职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最终达到其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高校教职工绩效考核措施的建立应与岗位聘任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相结合,高校应对考核原则、内容、等级和标准、方法和程序、考核结果的使用等作出具体的规定,严格操作程序,确保评聘公平公正。
2.1 定量定性相互结合
在考核内容和标准的设置上,我们将能量化的指标尽可能量化,做到客观准确,减少模糊度,避免考核内容的空洞。
对于难以定量考核的,强化考核指标的可比度和可度量性,最大限度减少主观随意性,并合理确定各考核指标之间的权重。
在绩效指标的设计上,主要围绕经济、效率、效益和公平四项内容展开。
2.1.1 管理和教辅岗位的考核
管理和教辅岗位的工作任务琐碎,难以量化,可以设计一个考核评分表,把”德、能、勤、绩、廉”作为总的评价指标,下面再分设具体的分指标,并按其重要程度给每个指标赋予不同的分值。
针对不同岗位和层次的教职工,在设计考核评分表时要区别对待。
在考核过程中,要选取与教职工利益相关的人员对该考核评分表进行打分,比如,被考核人主管领导、同事、下属、服务对象及其本人。
在统计各项指标的得分时,可除去最高分和最低分后算出平均分,作为该项指标的评价结果,确定每个教职工的考核等次。
2.1.2教学和科研岗位的考核
教学绩效考核指标不仅应包括教学课时、授课对象人数等客观指标,而且还应综合考虑学生以及教学管理部门等主观评价指标,以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考核指标应包括论文数量及刊物级别、科研项目经费多少及项目性质、获奖数量及等级等。
对从事基础自然学科应用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研究的教师,其科研成果评价的内容要有所侧重。
对前者主要从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和成果转
让产生的经济效益来评价其科研成果,对后者主要从发表的科学论文方面来评价其科研成果。
2.2 以360度考评方法全面考核高校教职工
360度考核法被称为全视角考评法,高校的年度绩效考评表也应从多个角度对教职工的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价:教职工本人、
同事、部门负责人、学校领导及学生。
而中层干部也就是部门负责人的考评表里还包括下属一栏。
该考核表总分为10分,德能勤绩各占一定的分值;每类人员的评分取平均值占总分一定的百分比。
以一名普通的教职工为例,本人评分占20%,同事评分均值占20%,部门负责人评分占30%,学校领导评分占30%,四项分值相加为该名教职工年度绩效考核评分总分。
当然,前提是学生全年没有任何针对该名教职工的任何投诉,如果存在投诉现象,据查确凿,年度考核直接降为不合格。
2.3 建立多种形式的绩效激励体系
绩效考核的结果必须与激励挂钩,否则就失去了评价的意义和必要性。
首先,对于绩效优秀人才,要给予个人荣誉奖励,并且在待遇上给与金钱奖励,优先晋升职务,优先校内内聘高一级职称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激励政策激励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其次,对于绩效优秀人员要重点给予培养,如外派培训等,给予其继续教育培训等学习的机会,以便能学到新知识,在工作中做出更好的成绩。
再次,对于绩效考评不合格人员不能一刀切,部门负责人要根据他的具体问题给予其帮助,以便其能及时改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和工作
方法,若是多次考评不合格人员,要降级或辞退,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退的竞争机制。
2.4 实行绩效考核体系的动态维护
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后不是一成不变的,应定期对绩效考核体系进行评审。
由于单位目标和管理工作重点都要随着学校政策规定与自身的发展变化而做出相应调整,因此,高校教职工考核指标、绩效评价标准也必须做出相应调整。
另外绩效考核体系定期评审,也是确保绩效管理体系有效性、适用性和科学性的重要证。
为保证考核稳定性与适应性,笔者建议绩效考核体系评审工作至少每年一次,一般安排在年度考核工作结束后进行。
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应对绩效管理的实施情况行全面分析总结,其中应重点审核绩效考核体系,即根据绩效目标实际完成情况预期目标的比较,以确定考核指标、权重分配、考核标准等设置是否合理,并进相应调整。
其次是绩效考核体系执行状况和考核结果信度调查,即在全局范围内,行绩效考核体系可操作性、适用性等方面的调查,将调查结果提交绩效考核领导组,绩效考核办公室负责组织召开评审会议,评审成员对绩效考核体系进行评审,并提出调整、改进、完善意见。
3小结
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绩效考核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平台。
随着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很多高校以此为契机,推行岗位聘任为基础的人事制度改革和岗位津贴制为核心的分配制度改革,按照绩
效考核对工作业绩进行评定奖惩,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掀起了探索高校教职工激励措施的热潮。
但由于高校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以及教职工绩效价值多元化等原因,导致了教职工绩效考核一直存在许多问题和弊端,如考核主体单一、责任不明确,考核指标模糊、操作性不强,考核办法陈旧、形式化严重,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不足等,这些问题往往导致目前的高校教职工考核体系难以操作和有效运行。
通过观察和分析我国一些高校绩效考核的实际办法和措施,结合自己学校的办学特点,笔者认为,教职工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是可以通过逐步的探索和研究来解决的。
参考文献:
[1]刘浩宇. 高校绩效考核改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
[2]金莹.高校教职工绩效考核措施探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2)
作者简介:徐蕊,女,1970年11月,河北保定供电公司运维工区,从事综合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