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垣历史文化悠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襄垣历史文化悠久。人们长期接受儒家文化的熏陶教化,中华民族所具有的传统道德在襄垣根深蒂固。至今现存的庙宇祠堂之多。区区之县,西有宝峰寺,北有仙堂寺,南有凉楼寺。抗日战争时期,襄垣近邻武乡,北部成为革命老区。抗击倭寇,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的民族气节和精神,深深教育并实践了一代人。历史的、现实的道德实践,潜移默化,口传心授,长期积淀,形成襄垣独特的民俗风情。

襄垣的乡风民俗,集中体现在“干净、利索”和追求美感,注重形象上。无论是衣着穿戴,还是家俱摆设;无论是走亲会友,还是待人接物;无论是耕种管收,还是吃喝拉撒,无一不是循规蹈矩,讲求事礼。公众场合,人们都穿着整齐,过大年里里外外换旧更新。穿新衣、大扫除蔚然成风。即使再穷,也要把旧衣洗涮干净。农民耕种,讲求行行对正,横平竖直。家禽养殖,各有所窝。茅厕封闭,锅台卫生。近年来,农户家里还安装了土暖气。即便用的是铁炉子,也要用油把炉子擦得明晃晃。襄垣卫生村居多。尤其在北乡一带,尽管有的老百姓还住的是土窑洞土房,但土有土的讲究,土有土的办法。庭里院落,干净整洁。这些看似小事,实为大礼。它是“追求卓越”、“彰显超能”的思想基础,是“外塑形象”的社会实践,是精神变物质朴素的、生动的写照。如讲卫生身体健康,形象好受人尊重敬仰,环境好能广交朋友。这里有两个事实:一是周边县女孩嫁到襄垣的人数居多;二是历史上移民到襄垣的不少。如强计、北底一带,林县人居多。还有

典型的移民村,如善福的上丰村、古韩的南里信村等等。

奇特的襄黎民俗

襄垣人和黎城人,不论男女长幼,不论贫富贵贱,也不论认识与否,只要一见面,就要嬉笑打闹,你叫我“干儿”,我唤你“外甥”,你让我叫你“舅舅”,我让你叫我“姑姑”,甚至动手动脚,狎昵浪谑,不一而足。过火者,恶作剧,抢东西,却不犯恼。即使恼了,也还必须再把你逗笑,和好如初。文明时,互称“亲家”,亲热异常,外出时,互相照顾,一路同行;遇强时,你帮我衬,共同对敌。总之,只要一听是两县口音,叫一声“干儿”,陌路立即变成亲人,你有吃喝我拿来就吃,我有东西你拿去就用,即使当再大的官,一听来者是两县人,立刻放下架子,平起平坐。这种特别的风俗,特殊的关系,延续了几百年,成为襄垣人和黎城人友谊的桥梁和纽带。

襄垣黎城之间这一奇特民俗,不知开始于何时,也不知发源于何处,仅有一个传说:相传古时襄垣北关村东有一“小店院”,院中住着一户人家姓王,王家夫妻二人,生有一女,长至一十二岁,聪明可爱,乖巧伶俐,王氏夫妇爱如掌珠。这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王氏要去黎城广志垴山上的玉皇庙进香,吩咐女儿在家好好呆着,不料,王氏来到玉皇庙进完香,回头一看,十二岁的女儿早已跟在身后。此庙有个忌讳,凡未出嫁的女孩是不准进庙的。王氏心里一急,叫一声“小奶奶”,随手打了女儿一巴掌,没想到,这一巴掌下去竟把女儿给打死了。旁边一老道说到:“此

女非凡,原为玉皇侍妾,已坐化成仙,赶快包骨塑身”。于是当地人为女孩包骨塑身后放在玉皇神像一侧,称为“襄垣小奶奶”,后又将“襄垣小奶奶”移至半山腰的娲皇庙。从此,襄垣黎城成了“亲家”。至今,每年农历的四月十八日,襄垣北关的王家还要到广志山给“小奶奶”送新衣,换新鞋。

还有一种说法是:黎城靠近襄垣的地方,有座大山,叫广志垴。古时候,这座山上有个庙,里边供奉的泥胎叫“老奶奶”。据说,是管女人生孩子的神。如果哪个女人想生小孩,来这里抱个泥娃娃,回去藏在被窝里,自己就能怀孕。尽管这是骗人的鬼话,可是在那科学文化不发达的古代,相信的人却很多。

初秋,广志垴上有个庙会,前来烧香求子的人比平时更多。

襄垣城北有一户,夫妻俩,有个女孩名唤招弟。这个招弟长到17岁,还没招来一个弟弟,老两口很是着急,这年广志垴庙会时,招弟妈便去烧香求子。

上山求子还有很多规矩,例如:路上不准回头看,回头一看就不灵了。招弟妈按照规矩,一路向关,来到庙上。烧香叩拜之后,回头一看,发现招弟也跑来了,跪在身后,向神叩拜。按规矩没结婚的女孩子是不能进这个庙的。招弟妈非常生气,心想:这孩子真淘气!你来到庙里,一来对老爷不好,二来大闺女还能求子?再说,如果老爷真的给你送个孩子让你生,那还了得……她越想越生气,冲着招弟骂道:“小姑奶奶,谁让你来的?”一边骂,一边顺手狠狠地给了招弟一巴掌,不料一巴掌正打在要害处,

把招弟打死了。

招弟妈为了求男孩,把个闺女也丢了,当时便气得晕倒在地。多亏邻村人帮忙,才把她抬回家去。

招弟这个尸首留在这里怎么办呢?

山上有个看庙老头,是黎城人,由于家贫,一直打着光棍。从前,这里有个风俗,生前没有婚配,死后家里人也要给他买个异性尸骨,埋在一起,这叫“说骨亲”。也有一生未成亲的年迈老人,生前就“说骨亲”。有人劝这位看庙老人,把招弟这个尸骨埋了,作为他百年之后的“骨亲”,这个老头就真的这样做了。

这个传说,就成了后来黎城、襄垣两县人开玩笑的资料。黎城人爱叫襄垣人“小舅子”,襄垣人爱叫黎城人“小外甥”。不过双方对这种叫法谁也不承认。其实“说骨亲”的事本来就是骗人的,死了的人又怎会再去成亲,甚至传宗接代呢?

因为小女成了“小奶奶”,其母又“嫁”到黎城,因此,黎城、襄垣便结成了“亲家”。黎城人爱叫襄垣人“小舅子”、“小妻侄”。襄垣人常称黎城人“小外甥”。若遇天灾人祸,无计生活,两县人便相互投奔,结亲甚多。时至今日,两县人见面开玩笑、嬉戏打闹已成习俗,甚至黎城人到襄垣吃饭不算帐、住宿不付款、坐车不掏钱也成常事。

襄垣善福

善福,是一个充满多种语言音色的“联合国”。凡襄垣人走进这个村的地界,如同步入县中之县,国中之国。尽管村民同系

汉族,其生活习惯、服饰着装和人情风俗均与襄垣人相同,但细细考究,却同中有异。外人一旦置身于南腔北调的语言氛围之中,便给其身处“异域”之感……

欲知善福的语言文化,必先略知其村史一二。

善福地处丘陵。沟地抗旱,岭田排涝,素有“见苗三丰收”之称。村外有煤田、坩土和少量铁矿。虽非遍地是宝,却令外人羡慕。光绪三年,河北、河南、山东等省旱蝗肆虐,民不聊生。饥馑波及上党,饿殍遍地。村上人口锐减。从山东莱芜、淄川、德州逃荒而来的灾民挑着一担家当,流浪于此,或被当地人雇为长工,或租种他人土地为生。从此,村上的炊烟又稠了起来。清末民初,中国战乱频仍,灾患连年。河北沙河、隆平(今隆尧)等地逃荒躲反的灾民到此落脚后,居然相中了这块旱涝都挡的“风水宝地”,一头“拱”进土里,发芽生根,繁衍后代……亲攀亲,故连故。于是,从外省结伴而来的农民愈来愈多。他们白天躬耕在黄土地上,晚上,则蜷缩在简陋的窑洞内。糠、菜、粮填饱肚子,已使他们知足矣!

善福的逐步繁荣,吸引了更多的人来此栖息。解放初期,已有9省13县的人定居于斯。如今,经过40多年的历史演变,善福人的籍贯已突破了原来的格局。

在邻村人心中,善福是一个有传奇色彩的大村;在襄垣人眼里,又是内地的一个小小的“特区”。其实,它既不同于北京的“大杂院”,与其又有相像之处——“杂”。与沿海特区相比,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