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阅读题及答案:《凉州词》
六年级语文3.3 古诗二首凉州词 浪淘沙练习题及答案
古诗二首基础训练一、看拼音;写词语。
táo qìdiān bǒtiān yá()()()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仞.(rěn rèn)之高。
羌.(jiāng qiāng)族的。
曲.(qūqǔ)的道路之后才能到达那个村子。
三、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万仞”形容数目很大;不使确数。
()2.“杨柳”指的是杨树和柳树。
()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采用的是双关的修辞手法。
()4.“黄河远上”说明作者是从下游往上游望去的。
()四、先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再解释诗句的意思。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孤城:意思:2.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九曲:浪淘风簸:意思:阅读提升五、阅读理解。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将晓:三万里:南望:2.读诗歌;谈谈“入”和“摩”字的表达效果。
情?参考答案:一、淘气颠簸天涯二、rèn qiāng qū三、1.√ 2.× 3.√ 4.√四、1.指孤零零的戍边城堡。
黄河远远流淌;仿佛直飞上白云端;孤零零一座边城屹立在崇山峻岭之间。
2.形容河流转弯很多。
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形容风大浪大。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大浪翻滚;狂风怒吼;仿佛来自天边。
五、1.天将要亮。
形容很长;三是虚词。
远眺南方。
2. “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
3.这首诗写出了诗人痛惜祖国大海河山流失;也怨恨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者;表达出作者希望早日统一疆土;结束战争的深切愿望。
王之涣凉州词阅读训练附答案
王之涣《凉州词》阅读训练附答案本文是关于王之涣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原文】: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①这是一首旨在写凉州险僻,守边艰苦的边塞诗。
②万仞:一仞八尺,万仞是形容山很高的意思。
③羌笛:西汉羌人所制的一种管乐器,有二孔。
杨柳:指《折杨柳》曲,是一种哀怨的曲调。
④玉门关: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翻译】: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折杨柳》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赏析】: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
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豁达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去,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
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
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
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
“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
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
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
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
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
张籍《凉州词》阅读题答案附赏析
张籍《凉州词》阅读题答案附赏析张籍《凉州词》阅读题答案附赏析凉州词(其一)张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i):沙漠。
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②安西,唐西北重镇,此时已被吐蕃占据。
(1)“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2)本诗运用了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1)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
(2)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扬的衬托对比。
3.诗的一、二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5分)答:诗的首旬描写了黄昏时分,边城阴雨绵绵,雁儿在阴沉沉的暮雨天中低飞的景象,渲染了边塞城镇荒凉萧瑟的气氛(或阴沉抑郁的气氛)。
(2分)第二句描写了河边芦苇发芽似笋抽枝吐叶,争着向上生长的景象。
(2分)两幅景象形成鲜明对比(或互相衬托),相得益彰。
(1分) 4.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6分)答案:①虚实结合(或想象联想)。
(2分)②一列长长的骆驼队远远的走过沙漠,驼铃发出悦耳的声响,使人不由的想起往日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而现在的安西都护府辖境为吐蕃控制,骆驼商队再不能到达安西了。
(2分)③抒发了由对唐王朝落寞衰微的'无奈而产生的辛酸沉痛之情。
(2分)赏析:第一首诗描写边城的荒凉萧瑟。
前两句写俯仰所见的景象。
“边城暮雨雁飞低”,仰望边城上空,阴雨笼罩,一群大雁低低飞过。
诗人为何不写边城晴朗的天空,却选择阴沉昏暗的雨景,因为此时诗人无心观赏边塞的风光,只是借景托情,以哀景暗示边城人民在胡兵侵扰下不得安宁的生活。
为增强哀景的气氛,作者又将这暮雨雁飞的景置于特定的时节里。
边城的阴沉悲凉,若是霜秋寒冬,那是自然物候;而这时既不是霜秋,也不是寒冬,却是万物争荣的春天。
“芦笋初生渐欲齐”,俯视边城原野,芦苇吐芽,如笋破土,竞相生长。
这句已点明寒气消尽,在风和日暖的仲春时节,边城仍然暮雨连绵,凄凉冷清,很容易启人联想那年年岁岁的四季悲凉了。
凉州词王翰阅读答案
凉州词王翰阅读答案【篇一:王翰《凉州词》赏析古代文学是作业】p> 本篇存于《全唐诗》,唐人七绝多是乐府歌词,《凉州词》即其中之一。
它是按凉州(今甘肃省河西、陇右一带)地方乐调歌唱的。
唐陇右经略使郭知运在开元年间,把凉州词谱进献给玄宗后,迅即流行,颇有诗人依谱创作《凉州歌》、《凉州词》者,以抒写边塞风情。
《新唐书〃乐志》说:“天宝间乐调,皆以边地为名,假设凉州、伊州、甘州之类。
”这首诗地方色彩极浓:从标题看,凉州在今甘肃威武,属西北边地;从内容看,葡萄酒是当时西域特产,夜光杯是西域所进,琵琶更是西域所产,这些无一不与西北边塞风情相关。
这首七绝正是一首优美的边塞诗。
葡萄美酒夜光杯①,欲饮②琵琶③马上催④。
醉卧⑤沙场⑥君⑦莫⑧笑,古来⑨征战⑩几人回。
1997陈新璋《唐诗宋词名篇注评》【注释】①夜光杯:用美玉精制而成的酒杯,因夜间发光,故名。
汉东方朔《十洲记》载:周穆王时西胡献夜光杯。
甘肃省酒泉市自古出产夜光杯,系祁连山玉石磨琢而成。
这里指华贵精美的酒杯。
葡萄酒、夜光杯和下句中的琵琶,都和西北民族有关,诗人用这些来渲染地方色彩。
②欲饮:正要举杯痛饮。
③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乐器。
④催:催人出征,催促大军出发。
⑤卧:躺。
⑥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⑦君:你。
⑧莫:不要。
⑨古来:有史以来,从古到今。
⑩征战:奔赴沙场。
【选评】蘅塘退士评曰:作旷达语,倍觉悲哀。
“清代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
在学人领悟。
”宋顾乐:"气格俱佳,盛唐绝作。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沈德潜:“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之极。
”(《唐诗别裁集》卷十九)王文濡:“首句言宴席之盛,不可不饮,乃欲饮而琵琶声已于马上相催,又不得饮,卒之醉卧沙场,仍复出于痛饮。
上三句,句句用顿,末句一挫,便使全首精神,跃跃纸上。
”〔《唐诗评注读本》卷四〕【赏析】这首诗以豪放的风格写了征戍战士饮酒作乐的情景,具有浓郁的边塞军营生活的色彩。
凉州词王之涣阅读答案
凉州词王之涣阅读答案本文是关于王之涣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这首凉州词的词作的首句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句,凉州词描绘出一幅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去动人的图画,勾起戍卒的离愁,而这首词《凉州词》深深人们的喜爱。
(一)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 诗中的“春风”除了指自然现象之外,还指的是。
(1分)8. 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 诗歌前两句以远川高山衬托“孤城”,描绘出边地的雄阔苍凉之景。
B. “杨柳”是双关语,既指音乐的曲调,又指现实中的杨柳树。
C. 诗歌用“何须”二字,由边地图景描绘转入情感抒发。
D. 全诗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情绪消极悲切。
凉州词王之涣阅读答案:7.(1分)某种温暖关怀或某种人间春意春象。
8.(2分)D(二)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①这是一首旨在写凉州险僻,守边艰苦的边塞诗。
②万仞:一仞八尺,万仞是形容山很高的意思。
③羌笛:西汉羌人所制的一种管乐器,有二孔。
杨柳:指《折杨柳》曲,是一种哀怨的曲调。
④玉门关: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翻译】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折杨柳》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阅读训练】凉州词王之涣阅读:1、首句写诗人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
这一句的观察顺序是____;使画面具有动感的关键词是__;第二句写塞上"孤城"及环境。
从表现"孤城"的角度看,这一句运用了_的手法。
(3分)2、这首诗如一幅画卷。
如果说"孤城"是"画卷"的主体部分,那么首句与"孤城"是什么关系? (1分)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意境。
《凉州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凉州词》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凉州词王翰秦中①花鸟已应阑②,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③忆长安④。
【注】①秦中:指今陕西中部平原地区。
②阑:尽。
③意气:情意。
一作“气尽”。
④长安:这里代指家乡。
8.与《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相比,本诗前两句描写场景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8.【答案】〔1〕本诗前两句通过虚实结合、对比的手法既描绘了眼前战士们在边关忍受苦寒、恨春风不度的景象,也有对家乡“秦中”花谢鸟飞情景的联想与想象。
第一句写秦中万紫千红的盛花期已过,鸟儿争相觅食的场景;第二句则描绘了大风凛冽、尘沙满天、冷酷寒冷的边塞场景。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题目要求将此诗与《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进行对比,对诗歌描写景物的角度进行分析。
《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正面描写战士们出征前五彩缤纷、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的场面,渲染了一种欢快宴饮的气氛;而此诗,既有联想与想象,又实写眼前塞外边关的场景,虚实结合,对比鲜亮。
9.【答案】万里别家,多年不归,战士们在夜晚听到悲凉的胡笳曲《折杨柳》,心中涌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解析】此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
解答此题,考生抓住诗歌第一句中战士对“秦中”花鸟的联想与想象、第三句中的“杨柳”和第四句中的“忆长安”,能够推知战士们戍守边关多年,在寒风飞沙的荒芜之地对家乡浓浓的思念之情。
六年级语文湘教版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周末巩固训练
六年级语文湘教版上学期古诗阅读理解周末巩固训练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凉州词》,回答问题。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①凉州词:当时有《凉州曲》,这首诗是为“曲”配的“词”。
②夜光杯:这里指很精致的酒杯。
③催:催促欢饮的意思。
④沙场:指战场。
[1]古时描写战争的著名诗句很多,如朝写过: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A.宋,岳飞B.元,戚继光[2]这首写战争的诗,不写而写,表现了边塞战士在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下,过着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
()A.激烈的战争场景;将士们开怀痛饮B.悠扬的民族音乐;优美的大漠风景[3]这首诗写的事情是什么?()A.边疆的将士奋勇杀敌,伤亡惨重B.边疆的将士在开怀痛饮,尽情酣醉[4]假如你当时就在即将出征前的现场,你会有什么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连线题。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戚继光《马上作》晓战随军鼓,宵眠抱玉鞍。
昌龄《从军行》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李白《塞下曲》2.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破阵子[宋]晏殊燕子来时新社①,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②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③是今朝斗草④赢,笑从双脸生。
[注释]①新社:春社,古代祭土地神的日子,在立春后、清明前。
②巧笑:形容少女美好的笑容。
③元:同“原”。
④斗草:古代妇女玩的一种游戏,也叫“斗百草”。
[1]这首词的上阕依次描写了燕子、梨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春天的景物。
[2]请把这首词中描写东邻女情态的句子找出来,画上“”。
[3]下面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词的上阕写景。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这两句既点明了时令,又写出与时令相符的景物的变化,给人以具体的印象。
凉州词其一王之涣答案
凉州词其一王之涣答案本文是关于王之涣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凉州词是诗人王之涣的作品之一,下面请看小编带来的凉州词其一王之涣答案的更多详细内容!一起来看看吧!凉州词其一王之涣答案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①这是一首旨在写凉州险僻,守边艰苦的边塞诗。
②万仞:一仞八尺,万仞是形容山很高的意思。
③羌笛:西汉羌人所制的一种管乐器,有二孔。
杨柳:指《折杨柳》曲,是一种哀怨的曲调。
④玉门关: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翻译】: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折杨柳》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赏析】: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
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豁达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去,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
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
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
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
“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
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
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
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
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
王之涣《凉州词》阅读答案
王之涣《凉州词》阅读答案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 诗中的“春风”除了指自然现象之外,还指的是。
(1分)2. 以下理解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 前两句以远川高山衬托“孤城”,描绘出边地的雄阔苍凉之景。
B. “杨柳”是双关语,既指音乐的曲调,又指现实中的杨柳树。
C. 诗歌用“何须”二字,由边地图景描绘转入情感抒发。
D. 全诗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情绪悲切。
【参考答案】1.某种温暖关心或某种人间春意春象。
2.D【延伸阅读】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
豪放不,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
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其代表作有《登雀楼》、《凉州词》等。
其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家喻户晓。
王之涣现存生平资料不多,只知早年由并州迁居至绛州(今山西新绛县),曾任冀州衡水主簿。
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
因被人诬谤,乃拂衣去官,"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
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
雅谈圭,酷嗜闲放。
"。
后复出担任文安县尉,在任内期间去世。
王之涣"慷慨有大概,倜傥有异才",早年精于文章,并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常与王昌龄、高适等诗人互相唱和,名动一时。
他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是浪漫主义诗人。
靳能《王之涣墓志铭》称其诗"尝或歌参军,吟出塞,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
"但他的作品现存仅有六首绝句,其中三首边塞诗。
他的诗以《登雀楼》、《凉州词》为代表作。
章太炎推《凉州词》为"绝句之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2018年凉州词王之涣阅读答案-实用word文档 (2页)
2018年凉州词王之涣阅读答案-实用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凉州词王之涣阅读答案导语: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公元713—741年)间,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旗亭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
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凉州词王之涣阅读答案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盛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
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
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凉州词”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如王之涣、王翰、张籍等。
注释① 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这种曲子也叫“凉州词”)配的唱词。
② 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黄河,在这里指的是黄沙。
③ 孤城: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这里指玉门关。
④ 仞(rèn):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万仞:形容极高。
⑤ 羌(qiāng):古代西北的一个民族。
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后常作军乐。
⑥ 怨:埋[mái]怨⑦杨柳:指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
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⑧ 度:越过⑨ 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诗意: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诗词阅读及答案】凉州词 王翰 阅读附答案
【诗词阅读及答案】凉州词王翰阅读附答案【诗词阅读及答案】凉州词王翰阅读附答案凉州词王翰秦中①花鸟已应阑②,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到胡笳八折杨柳,教导人意气③忆长安④。
【注】①秦中:指今陕西中部平原地区。
②阑:尽。
③意气:情意。
一作气尽。
④长安:这里代指故乡。
8.与《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较之,本诗前两句描绘场景的角度有何相同?恳请详细分析。
(5分后)9.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8.【答案】(1)本诗前两句通过虚实结合、对比的手法既描绘了眼前战士们在边关忍受苦寒、恨春风不度的景象,也有对故乡秦中花谢鸟飞情景的联想与想象。
第一句写秦中万紫千红的盛花期已过,鸟儿争相觅食的场景;第二句则描绘了大风凛冽、尘沙满天、冷酷严寒的边塞场景。
【解析】本题考查品酒文学作品的抒发技巧。
题目建议将此诗与《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展开对照,对诗歌描绘景物的角度展开分析。
《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负面描绘战士们出战前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荡漾的盛大筵席的场面,图形了一种悠扬宴饮的气氛;而此诗,既有M18x与想象,又晶灵眼前塞外边关的场景,利害融合,对照独特。
9.【答案】万里别家,多年不归,战士们在夜晚听到悲凉的胡笳曲《折杨柳》,心中涌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
答疑此题,学生把握住诗歌第一句中战士对秦中花鸟的M18x与想象、第三句中的杨柳和第四句中的诗云长安,能推断出战士们镇守边关多年,在寒风飞沙的荒芜之地对家乡浓浓的思念之情。
【参考译文】已就是暮春时节,故乡秦中,此时一定就是万紫千红的盛花期已过、枝繁叶茂、果实初长之时,而鸟儿也一定筑成香巢,争相捕食孵卵了吧。
可是塞外仍然就是大风微凉、尘沙满天,高傲寒冷。
战士们在夜里听到着悲凉的胡笳曲《八折杨柳》,唤起了对故乡的幸福回忆起。
【赏析】:凉州在今甘肃武威,唐时属于陇右道,音乐多卤存有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诸国的胡音。
王之涣《凉州词》阅读训练附答案知识讲解
王之涣《凉州词》阅读训练附答案本文是关于王之涣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原文】: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①这是一首旨在写凉州险僻,守边艰苦的边塞诗。
②万仞:一仞八尺,万仞是形容山很高的意思。
③羌笛:西汉羌人所制的一种管乐器,有二孔。
杨柳:指《折杨柳》曲,是一种哀怨的曲调。
④玉门关: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翻译】: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折杨柳》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赏析】: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
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豁达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去,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
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
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
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
“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
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
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
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
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
小学六年级阅读题及答案:《凉州词》
小学六年级阅读题及答案:《凉州词》第一篇:小学六年级阅读题及答案:《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①凉州词:当时有《凉州曲》,这首诗是为曲配的词。
②夜光杯:这里指很精致的酒杯。
③催:催促欢饮的意思。
④沙场:指战场。
1.古时描写战争的著名诗句很多,如()朝()写过: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a.宋、岳飞b.元、戚继光正确答案:答案2.这首写战争的诗,不写()而写(),表现了边塞战士在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下,过着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
a.激烈的战争场景、将士们开怀痛饮b.悠扬的民族音乐、优美的大漠风景正确答案:答案3.这首诗写的事情是什么?a.边疆的将士奋勇杀敌,伤亡惨重b.边疆的将士在开怀痛饮,尽情酣醉正确答案:答案4.假如你当时就在即将出征前的现场,你会有什么感慨?答:答案5.连线题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晓战随军鼓,宵眠抱玉鞍。
李白《塞下曲》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戚继光《马上作》正确答案:答案第二篇:凉州词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赠花卿》唐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凉州词 王翰 阅读附答案
凉州词王翰阅读附答案
凉州词
王翰
秦中①花鸟已应阑②,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③忆长安④。
【注】①秦中:指今陕西中部平原地区。
②阑:尽。
③意气:情意。
一作气尽。
④长安:这里代指故乡。
8.与《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相比,本诗前两句描写场景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分)
9.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什幺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
8.【答案】(1)本诗前两句通过虚实结合、对比的手法既描绘了眼前战士们在边关忍受苦寒、恨春风不度的景象,也有对故乡秦中花谢鸟飞情景的联想与想象。
第一句写秦中万紫千红的盛花期已过,鸟儿争相觅食的场景;第二句则描绘了大风凛冽、尘沙满天、冷酷严寒的边塞场景。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题目要求将此诗与《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进行对比,对诗歌描写景物的角度进行分析。
《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正面描写战士们出征前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的场面,渲染了一种欢快宴饮的气氛;而此诗,既有联想与想象,又实写眼前塞外边关的场景,虚实结合,对比鲜明。
9.【答案】万里别家,多年不归,战士们在夜晚听到悲凉的胡笳曲《折杨柳》,心中涌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
解答此题,考生抓住诗歌第一句。
北师版语文六上古诗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
六上古诗阅读理解练习(一)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①这是一首旨在写凉州险僻,守边艰苦的边塞诗.②万仞:一仞八尺,万仞是形容山很高的意思。
③羌笛:西汉羌人所制的一种管乐器,有二孔。
杨柳:指《折杨柳》曲,是一种哀怨的曲调。
④玉门关: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1、首句写诗人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这一句的观察顺序是;使画面具有动感的关键词是;第二句写塞上”孤城"及环境。
从表现”孤城”的角度看,这一句运用了的手法。
(3分)2、这首诗如一幅画卷。
如果说"孤城”是”画卷”的主体部分,那么首句与"孤城”是什么关系?(1分)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意境。
(2分)4、这首诗如一幅画卷。
如果说“孤城”是“画卷”的主体部分,那么首句与“孤城”是什么关系?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意境。
5。
“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中的“春风”仅是指春天的风吗?联系本诗的写作背景谈谈。
(二)浪淘沙(唐)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1.诗的开头两句中“吼”字和“触”字用的好,请简要赏析。
2.全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指出并简要分析.3.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十五从军行(汉)《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稚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做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1.“十五”“八十”是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主人公归家后,看到家中凄凉破败的景象是“”3.此诗抒发了老翁怎样的心情?通过哪句诗体现出来的?4.全诗的主旨是什么?(四)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解释词语但使:2.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词句用到什么修辞手法?3.诗歌的主旨是什么?(五)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凉州词_王翰_阅读附答案
凉州词王翰阅读附答案凉州词王翰秦中①花鸟已应阑②,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③忆长安④。
【注】①秦中:指今陕西中部平原地区。
②阑:尽。
③意气:情义。
一作气尽。
④长安:这里代指家乡。
8.与《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相比,本诗前两句描述场景的角度有何不同?请扼要分析。
(5分)9.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扼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8.【答案】(1)本诗前两句通过虚实结合、对照的手法既描绘了面前战士们在边关忍耐苦寒、恨春风不度的景象,也有对家乡秦中花谢鸟飞情形的联想与想象。
第一句写秦中姹紫嫣红的盛花期已过,鸟儿争相寻食的场景;第二句则描绘了大风凛冽、尘沙满天、冷酷酷寒的边塞场景。
【解析】本题考核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能。
题目请求将此诗与《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进行对照,对诗歌描述景物的角度进行分析。
《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正面描述战士们出征前五花八门、满目琳琅、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的场面,渲染了一种欢快宴饮的气氛;而此诗,既有联想与想象,又实写面前塞外边关的场景,虚实结合,对照光鲜。
9.【答案】万里别家,多年不归,战士们在夜晚听到悲凉的胡笳曲《折杨柳》,心中涌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解析】本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
解答此题,考生捉住诗歌第一句中战士对秦中花鸟的联想与想象、第三句中的杨柳和第四句中的忆长安,能够推知战士们戍守边关多年,在寒风飞沙的荒凉之地对家乡浓浓的思念之情。
【参考译文】已是暮春时节,家乡秦中,此时必定是姹紫嫣红的盛花期已过、枝繁叶茂、果实初长之时,而鸟儿也必定筑起香巢,争相寻食育雏了吧。
可是塞外依然是大风凛冽、尘沙满天,冷酷酷寒。
战士们在夜里听着苍凉的胡笳曲《折杨柳》,勾起了对家乡的美妙回想。
【赏析】:凉州在今甘肃武威,唐时属陇右道,音乐多杂有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诸国的胡音。
唐陇右经略使郭知运在开元年间,把凉州曲谱进献给玄宗后,迅即流行,颇有诗人依谱创作《凉州歌》、《凉州词》者,以抒写边塞风情。
凉州词(唐)王之涣阅读答案(优选.)
凉州词(唐)王之涣阅读答案(优选.)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完成练习。
凉州词(唐)王之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凉州词》。
2.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________,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________名。
3.写出后两行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题(只填序号)《凉州词》前两句是___________,突出了戍边士卒___________;后两句是___________,抒发了戍边士卒的___________。
A.抒情B.写景C.生活环境的荒凉D.离愁别恨参考答案: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诗题曲调3.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意思对即可)4.B C A D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①凉州词:当时有《凉州曲》,这首诗是为曲配的词。
②夜光杯:这里指很精致的酒杯。
③催:催促欢饮的意思。
④沙场:指战场。
1.古时描写战争的著名诗句很多,如()朝()写过: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a.宋、岳飞
b.元、戚继光
正确答案:答案
2.这首写战争的诗,不写()而写(),表现了边塞战士在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下,过着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
a.激烈的战争场景、将士们开怀痛饮
b.悠扬的民族音乐、优美的大漠风景
正确答案:答案
3.这首诗写的事情是什么?
a.边疆的将士奋勇杀敌,伤亡惨重
b.边疆的将士在开怀痛饮,尽情酣醉
正确答案:答案
4.假如你当时就在即将出征前的现场,你会有什么感慨?
答:答案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晓战随军鼓,宵眠抱玉鞍。
李白《塞下曲》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戚继光《马上作》正确答案: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