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深化设计[详细]
浅析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深化设计及施工技术
![浅析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深化设计及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dc42e7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26.png)
浅析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深化设计及施工技术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是一种常用于建筑结构中的构件,其具有预应力和预制的特点,能够提高结构的抗弯承载能力和使用性能。
深化设计和施工工艺是确保双T板质量和安全的关键。
本文将从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的设计和施工工艺方面进行浅析,以期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双T板的设计原理和深化设计1.1 设计原理双T板是一种横截面呈双T形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主要用于楼板和屋面结构。
其设计原理是在板的底部设置预应力钢筋,通过张拉预应力钢筋,使其在使用阶段保持一定的受压状态,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承载能力。
双T板采用预应力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混凝土的裂缝,提高整体抗震性能,因此在建筑结构中得到广泛应用。
1.2 深化设计内容双T板的深化设计内容主要包括结构计算、构造设计、预应力布置、钢筋配筋等方面。
结构计算需要满足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保证双T板在使用阶段能够承受设计荷载并具有良好的性能。
构造设计需要考虑双T板的几何形状和连接方式,确保其能够与其他构件有效连接并组成整体结构。
预应力布置是指预应力钢筋的布置位置和张拉方式,需要考虑受力性能和施工工艺。
钢筋配筋需要满足混凝土的受力要求,确保在受力状态下不发生破坏和裂缝。
在双T板的深化设计中,可以通过优化结构形式、调整预应力布置和优化构造设计等方式来提高双T板的承载能力和使用性能。
通过优化双T板的截面形状,可以在不改变整体结构的情况下提高双T板的抗弯承载能力;通过调整预应力钢筋的布置方式,可以改善双T板受拉和受压区的受力状态,提高整体性能;通过优化构造设计,可以减少双T板的自重和提高其连接强度,从而提高整体抗震性能。
二、双T板的施工工艺及技术要点2.1 施工工艺流程双T板的施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预制、预应力张拉、浇筑混凝土、养护和连接等环节。
首先进行预制,将预应力钢筋和普通钢筋按设计要求布置在模板中,并进行张拉和锚固;然后进行现场浇筑混凝土,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最后进行养护和连接,等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养护,并与其他构件连接组成整体结构。
预制构件的标准化设计
![预制构件的标准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61cde63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7c.png)
预制构件的标准化设计[摘要] 本文通过对预制叠合板、预制剪力墙的构件标准化拆分及其外伸钢筋的标准化,提供了一种在当前市场条件下预制构件标准化的通用解决方案;提高设计效率,并通过采用标准化组合模具,加快构件生产进度,降低生产成本。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组合模具预制叠合板预制剪力墙外伸钢筋标准化拆分2016年2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建设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随后,装配式建筑迎来发展高潮。
2020年9月,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同年10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装配式建筑作为建筑工业化的典型代表,其绿色、低碳特性再次受到行业的关注,并开始了又一轮发展高潮。
伴随着国家促进建筑行业绿色发展需要以及大力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大潮,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已成为全国多地新建建筑建设政策中的基本要求。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作为装配式建筑的重要形式,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实施过程中,预制构件设计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尽管随着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发展,预制构件的相关技术及标准得到不断完善及发展,已基本满足现有装配式建筑的要求,但现有的预制构件因其形式多样、规格较多,其标准化程度尚且较低,无法充分发挥建筑工业化生产的优势。
随着绿色建筑、建筑工业化、成本控制等日益增加的需求,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标准化提升势在必行。
1.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建筑物的使用需求也从单一的“使用”转变为追求美观、舒适、潮流等更加多元诉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房地产开发企业等建设单位为迎合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装配式建筑规范图集解读
![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装配式建筑规范图集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b61365dc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4.png)
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Y Y J K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包括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全装配混凝土结构等。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与现场后浇混凝土、水泥基灌浆料形成整体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简称装配整体式结构。
装配式结构可以包括多种类型。
当主要受力预制构件之间通过后浇混凝土和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等技术进行连接时,可足以保证装配式结构的整体性能,使其结构性能与现浇混凝土基本等同,此时称其为装配整体式结构。
当主要受力预制构件之间通过干式节点进行连接时,此时结构的总体刚度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相比,会有所降低,此类结构不属于装配整体式结构。
根据我国目前的研究工作水平和工程实践经验,对于高层建筑,本规程仅涉及了装配整体式结构。
【注意:干式连接暂未有成熟的技术规范。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在预制混凝土构件中预埋的金属套筒中插入钢筋并灌注水泥基灌浆料而实现的钢筋连接方式。
【该工艺适用于剪力墙、框架柱、框架梁纵筋的连接,是装配整体结构的关键技术。
】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通过水泥基灌浆料的传力作用将钢筋对接连接所用的金属套筒,通常采用铸造工艺或机械加工艺制造,简称灌浆套筒,包括全灌浆套筒和半灌浆套筒两种形式;前者两端钢筋均采用灌浆方式连接;后者一端钢筋采用灌浆方式连接,另一端钢钢筋采用非灌浆方式连接(通常采用螺纹连接)。
全灌浆套筒GBT51231-2016《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5.4.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节点及接缝处的纵向钢筋连接宜根据接头受力、施工工艺等要求选用套筒灌浆连接、机械连接、浆锚搭接连接、焊接连接、绑扎搭接连接等连接方式。
直径大于20mm的钢筋不宜采用浆锚搭接连接。
当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355的规定。
JGJ355-2015《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2.1.6灌浆料拌合物——灌浆料按规定比例加水搅拌后,具有规定流动性、早强、高强及硬化后微膨胀等性能的浆体。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全篇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全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4260ac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16.png)
4.5装配式节点连接
夹芯保温墙板连接方式 FRP连接件连接
4.6装配式节点连接
构件的生产设施、设备与流程:5.2
模台清理 组装模板
清理模板、台模 喷脱模剂
构件的生产设施、设备与流程:5.2
绑扎钢筋 浇筑前检查
安放预埋件 浇筑
构件的生产设施、设备与流程:5.2
表面处理 脱模前回弹
进窑养护 构件脱模
构件的生产设施、设备与流程:5.2
标注信息 平板车转运
构件起吊 构件堆放
构件的生产设施、设备与流程:5.3
2.1政策解读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等《关于在新建建筑中加 快推广应用预制内外墙板预制楼梯板预制楼板的通知》苏 建科[2017]43号
1、“三板”应用项目实施范围 “三板”主要应用于单体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医院、宾馆、办公建筑,以及5000 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学校建筑; 新建商品住宅、公寓、保障性住房; 单体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厂房。
预 制 剪 力墙
叠合板
预制楼梯
预 制 梁(普通)
预制柱
ALC轻质墙板
陶粒板
密肋空腔楼盖板
预制外墙板(门窗)
三明治外墙板
预制双T板(公建)
预制阳台
04,连接方式简价
4.1装配式节点连接
竖向连接方式
柔性连接(螺栓连接) 、 刚性连 接(钢筋连接)、套筒注浆连接 螺栓连接 浆锚搭接连接
夹芯保温墙板连接方式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深化设计》教学课件2-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深化设计》教学课件2-1](https://img.taocdn.com/s3/m/81dff09d561252d381eb6e28.png)
b. 中高层和多层建筑(4~9 层)装配率应符合下列要求: •主体结构部分的分值不低于 10 分; •采用全装修(2013 年以前获得土地使用权的除 4 个郊区市县的新开工项目,需 要项目总建筑面积的 20% 采用全装修)。 •装配率不低于 30% 。 c. 低层建筑(3 层及以下)装配率应符合下列要求: •装配率不低于 15% 。 注意:项目高层建筑的装配率可按照加权平均计算结果符合《工作方案》第 5. 2. 2 条第 1 款的要求,项目中高层和多层建筑的装配率可按照加权平均计算结果符合 第 5. 2. 2 条第 2 款的要求,同时每个单体建筑的装配率各分项得分还应满足表 4. 1. 1、表 4. 1. 2 的最低分值要求。低层建筑的装配率可按照加权平均计算结果符合 第 5. 2. 2 条第 3 款的要求。全装修应用面积按照不低于总建筑面积的 20% 要求执 行。
5. 预制外墙挂板包括预制混凝土挂板、金属幕墙板、水泥制品幕墙板 、陶土外墙挂板等。
6. 当外围护墙采用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挂板或预制外墙挂板 + 内 保温 + 内装修时,符合围护墙与保温、隔热、装饰一体化要求。
7. 当采用预拌砂浆作为低温热水地面辐射采暖系统的填充层时可按照 干式工法楼面、地面计算,但计算得分乘以0. 8。
2. 采用双面叠合剪力墙结构时,内外叶墙板之间的现浇混凝土体积可计 入预制混凝土体积计算;采用单面叠合剪力墙结பைடு நூலகம்时,可按照内(外)叶墙范围内 的现浇混凝土体积计入预制混凝土体积计算,但预制混凝土体积应乘以 0. 5。
3. 预制保温夹心外墙板中的夹心保温层可计入预制混凝土体积计算。 4. 非砌筑类型墙体包括采用各种中大型板材、幕墙、木骨架或轻钢龙 骨复合墙体、轻质隔墙条板、加气混凝土板、发泡陶瓷墙板、板材骨架复合墙 体、高精度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采用干法施工,专用砌筑黏结剂厚度不 大于 3 mm、抹灰砂浆厚度不大于 5 mm)等,满足工厂生产、现场安装、以“干 法”施工为主的要求。不包括空心砖、二次填充混凝土或砂浆的墙体。
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模具深化设计重难点
![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模具深化设计重难点](https://img.taocdn.com/s3/m/424b26810722192e4436f606.png)
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模具深化设计重难点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是重中之重,而模具是质量控制的首要环节。
结合构件生产质量控制,阐述模具深化设计重难点。
模具设计主要包括:汇总整理预制构件深化图、设计初版配模清单、优化配模清单、确认模具兼并方案、绘制模具深化设计图、图纸审核审批、模具加工。
通过对模具设计环节的严格把控,可保证预制构件生产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01模具深化设计准备构件配模清单根据项目吊装工期反推计算构件生产周期,结合构件数量、种类和出模率,综合考虑生产成本和工艺难度,最终确定各类构件的配模清单。
模具合并方案根据构件边线尺寸、钢筋出筋位置、出筋形式(平直出筋、弯折出筋)等构件特征,确定共模构件编号,共模构件种类越多,模具利用率越高,但设计周期会相应增加,模具组装难度会增大,所以需综合考虑利用率、设计周期、工厂组装难度3个因素,最终确定最优模具合并方案。
02 模具深化设计重难点模具深化设计应在满足刚度、强度和承载力的前提下,符合安拆方便、组装灵活的原则,从而有利于保证构件生产质量,提高构件生产效率。
深化设计的重难点在于各零配件的节点连接设计,通过优化模具节点设计,可实现构件质量的源头控制。
侧模连接设计根据兼用构件类型不同,墙板类构件侧模连接方式有2种:H形连接和工字形连接,如图1所示。
图1 墙板类侧模连接设计1.H形连接即上下侧边模尺寸等于构件实际尺寸,左右侧边模需留设连接板,与上下侧边模连接。
此种连接方式适用于宽度相同而高度不同的构件,共用一套模具,通过上下侧边模的上下移动实现不同构件模具的变换。
2.工字形连接即左右侧边模尺寸等于构件实际尺寸,上下侧边模需留设连接板,与左右侧边模连接。
此种连接方式适用于高度相同而宽度不同的构件,共用一套模具,通过左右侧边模的左右移动实现不同构件模具的变换。
侧模出筋孔设计根据预制构件出筋直径、定位、尺寸、形状等特征,合理设计侧模出筋孔节点,可提高连接钢筋定位精度,保证构件轮廓尺寸,从而提高构件生产质量。
建筑工程技术 教材 -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图
![建筑工程技术 教材 -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图](https://img.taocdn.com/s3/m/ee4f42fe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f2.png)
• 预制构件在制造前必须按照施工图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水电、门窗的预 留和预埋;必须考虑预制构件在制造和运输过程中脱模、吊装、运输时 所使用的预埋吊件。
第一页,共四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五节 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深化设 计制图
• 施工安装时,施工机械、平安保护架和临时支撑等情况的预留孔和预埋 件如图3-5-1所示。
• 在预制构件模板图的根底上,水电、建筑等专业可以根据本专业的设计 情况绘制预留、预埋图,负责构件制造、施工与安装的人员也可以绘制 构件的预留孔和预埋件图。综合以上情况,就可以绘制出最终的预留预 埋件图,如附图三和附图四所示。
• 〔四〕预制构件模具设计图
• 模具设计图由机械设计工程师根据拆解的构件单元设计图进行模具设计,模 具多数为组合台式钢模具,模具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精度,既要方便组合以 保证生产效率,又要便于构件成型后的拆模和构件翻身。
第四页,共四页。
• 为了保证构件质量和精度,必须采用专用的模具进行构件生产,预制构件生 产前应对模具进行检查验收,严禁采用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模等“土方法〞。
第三页,共四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内容总结
第五节 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制图。预制构件在制造前必须按照施工图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 水电、门窗的预留和预埋。必须考虑预制构件在制造和运输过程中脱模、吊装、运输时所使用的预埋吊件。 返回。施工安装时,施工机械、平安保护架和临时支撑等情况的预留孔和预埋件如图3-5-1所示。综合以上情 况,就可以绘制出最终的预留预埋件图,如附图三和附图四所示
第五节 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深化设 计制图
• 在预制构件模板图的根底上,可以绘制预制构件配筋图。预制构件的配筋既要满 足结构整体受力分析中的受力工况,也要满足预制构件在制造过程中的脱模、吊 装、运输、安装和临时支撑等工况的受力。在综合各种受力工况的前提下,计算 出预制构件的配筋,最后绘制出预制构件配筋图,如附图二所示。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方法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94a8d2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fd.png)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方法嘿,咱今儿就来聊聊这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方法。
你说这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啊,就好像是搭积木,只不过这积木可复杂多了。
深化设计呢,就是要把这个大工程像绣花一样细细雕琢。
想象一下,每一块预制构件都得恰到好处地安装在它该在的位置,尺寸、形状、连接方式,哪一个环节能马虎呢?这就需要设计师们有一双火眼金睛和一个超级大脑。
在深化设计的时候,要考虑的东西那可太多啦!首先得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吧,这就跟盖房子打地基一样重要。
要是结构不稳,那可不行,就像人站不稳会摔跤一样。
然后呢,还要考虑施工的便利性,要是构件设计得太复杂,工人师傅们操作起来费劲,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比如说,预制墙板上的预留孔洞,位置可得精准啊,不然管道啊、线路啊怎么穿过去呢?这就好比是给房子设计血管和神经,得让它们都通顺无阻。
还有那连接节点,就像是关节,得灵活又牢固,能承受各种力的作用。
再看看那些预制梁柱,它们的尺寸和配筋都得经过精心计算。
就像裁缝做衣服,尺寸不合适穿起来就别扭。
而且啊,这深化设计还得考虑到后续的装修和使用呢。
咱可不能小看了这深化设计,它就像是一场精彩演出的导演,把每一个环节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要是导演不给力,那这场演出还不得乱套呀!设计师们在做深化设计的时候,那得仔细再仔细,认真再认真。
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就跟侦探找线索似的。
他们得不断地修改、完善,直到这个设计方案完美无缺。
你说这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难不难?当然难啦!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设计师们的努力,我们才能看到那些漂亮、坚固的装配式建筑拔地而起。
所以啊,咱得给这些设计师们点赞!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我们创造了更美好的建筑环境。
以后我们走在那些装配式建筑里的时候,可别忘了他们的付出啊!这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真的是一门大学问,值得我们好好去研究和探索呢!。
装配式建筑应用技术系列手册-混凝土设计篇
![装配式建筑应用技术系列手册-混凝土设计篇](https://img.taocdn.com/s3/m/28016a5976a20029bc642d0e.png)
装配式建筑应用技术系列手册01混凝土设计篇序言2016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中提出要坚持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和钢结构建筑,提高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
2017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建科〔2017〕77号),进一步明确了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工作目标,强调要形成装配式建筑专业化队伍,全面提升装配式建筑质量、效益和品质,实现装配式建筑全面发展。
在国家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之际,建筑业转型升级迎来了重大机遇。
2019年,我市印发《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合政办〔2019〕22号),明确要求自2020年起,全市所有保障性住房、人才公寓等住宅建筑和政府投资建筑面积大于10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全部应用装配式建造技术,预计到2025年全市新建装配式建筑总面积将到达2000万平方米以上。
这既是我市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
为深入贯彻落实文件要求,推动我市装配式建筑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水平,由我局牵头组织,合肥市绿色建筑与节能管理中心、安徽富煌钢构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我市装配式建筑专家共同编写了《合肥市装配式建筑应用技术系列手册》(以下简称《手册》)。
《手册》涵盖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设计、施工、生产等环节,以及装配式轻钢农房建设和BIM技术应用。
编写过程中,力求内容精炼、通俗易懂、图文并茂、重点突出、好用实用,便于我市装配式建筑从业人员尽快入门,更好地掌握使用。
最后,由于装配式建筑发展迅速,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等不断涌现,有一些行业技术标准不配套,加之编纂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和遗漏之处,请广大从业者及时反馈,以便改进。
电话62656727邮箱:hfjzcyh@2020年4月10日主编单位: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副主编单位:合肥市绿色建筑与节能管理中心安徽富煌钢构股份有限公司主编:王荣村副主编:杜德平吴亚俊曹靖编委:沈万玉王静峰蒋庆朱华王兴明任禄江神虎仇多宏任刚王友光支帅李伟杨皓东张磊刘斐(注:排名不分先后)前言为规范我市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便于设计人员了解和掌握装配式建筑的基本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推动标准化设计,促进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满足相关从业人员需要,特编制了本手册。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加工制作前应进行深化设计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加工制作前应进行深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05d802daaea998fcc220e95.png)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制作与验收标准参考练习题1.单项选择,其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加工制作前应进行深化设计,构件深化设计应由()的单位进行。
A.相应资质B.构件生产制作C.施工总承包D.预制构件安装专业承包2.单项选择,其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预制构件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时,应在构件生产前进行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抗拉强度试验,每种规格的连接接头试件数量不应少于(3个)。
A.2个B. 3个C.4个D.5个3. 填空题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钢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时,套筒和灌浆料应由专业公司生产。
套筒灌浆连接接头采用的套筒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规定;套筒灌浆连接接头采用的灌浆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规定。
答案:《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JG/T398 《钢筋连接用灌浆料》JG/T408规定。
4.单项选择,其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我省《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制作与验收标准》为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与质量验收的基本要求,设计文件对制作与质量验收有专门要求时,尚应()执行。
A. 按设计文件B.按我省《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制作与验收标准》C.按国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按国家《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填空题:我省《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制作与验收标准》要求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质检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管理经验和上岗资格证书;委托监理的项目,监理单位应依照河北省《建设工程监理工作标准》DB13(J)/T161,组织监理人员实施驻厂监理并检查和验收。
答案:满足工作需求的专业技术人员、质检员6. 简答题:何为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答案:在预制混凝土构件内预埋的金属套筒中插入钢筋并灌注水泥基灌浆料而实现的钢筋连接方式。
7. 简答题:何为钢筋浆锚搭接连接?答案:在预制混凝土构件中预留孔道,在孔道中插入需搭接的钢筋,并灌注水泥基灌浆料而实现的钢筋搭接连接方式。
8.填空题: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用钢筋与钢材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浅析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深化设计及施工技术
![浅析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深化设计及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815176b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e.png)
浅析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深化设计及施工技术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是一种常用的板式预制构件,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的建筑结构中,如平面板、楼板、墙板等。
该构件具有轻质、高强度、高刚度、防火、防水、隔热、抗震等优点,因此受到了广大工程师和建筑师的青睐。
深化设计是双T板工程的重要环节之一。
深化设计贯穿于双T板的整个设计过程,包括板的尺寸、厚度、配筋、预应力、施工工艺等方面。
深化设计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双T板的优势,同时保证其对外力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在深化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板的尺寸和厚度的确定:双T板的尺寸和厚度决定了其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和设计要求,需要合理确定板的尺寸和厚度,并采用合适的板型。
2.预应力的设计: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采用预应力钢筋预应力的方式,通过对板进行预应力设计,可以提高其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3.配筋的设计:配筋的设计是深化设计中的重点。
需要根据板的尺寸、厚度、荷载情况等参数,合理设计配筋方案,并对其进行计算和模拟,确保其满足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4.施工工艺的设计:施工工艺的设计是深化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包括板的制作、运输、安装、钢筋预应力张拉和钢筋锚固等,需要考虑到现场条件和施工要求,制定合适的方案和措施。
1.制作:预制混凝土双T板制作需要采用专业的设备和技术,保证板的质量和精度。
2.运输:预制混凝土双T板运输需要采用适当的运输工具,并采取合理的运输措施,保证板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安装:预制混凝土双T板安装需要采取合理的安装措施,确保板的安装质量和稳定性,并在安装过程中检查和修复可能出现的损伤和缺陷。
4.预应力张拉和钢筋锚固: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需要进行预应力张拉和钢筋锚固,需要采用专业设备和技术,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保证张拉效果和锚固质量。
总之,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双T板深化设计及施工技术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需要全面考虑板的性能和使用要求,采用合理的工艺和技术,确保板的质量和安全性。
提高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墙体安装一次合格率杨贤龙吴洪安邓兆辉陈炳元李阳
![提高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墙体安装一次合格率杨贤龙吴洪安邓兆辉陈炳元李阳](https://img.taocdn.com/s3/m/08f9644b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e.png)
提高装配式预制混凝土墙体安装一次合格率杨贤龙吴洪安邓兆辉陈炳元李阳发布时间:2021-11-03T03:06:36.152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3期作者:杨贤龙吴洪安邓兆辉陈炳元李阳[导读] 国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墙体构件应用的范围和比例越来越大,其体积和重量相对较大,但是目前存在“安装定位及垂直度偏差”及“构件表面损伤”两个问题,为了确保工程质量,笔者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通过对现场墙体预制构件的调研与分析,发现了引起问题的两个核心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实施方案,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掌握应用方法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摘要:国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墙体构件应用的范围和比例越来越大,其体积和重量相对较大,但是目前存在“安装定位及垂直度偏差”及“构件表面损伤”两个问题,为了确保工程质量,笔者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通过对现场墙体预制构件的调研与分析,发现了引起问题的两个核心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实施方案,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掌握应用方法。
关键词:装配式;组织混凝土墙体构件;安装;成品保护一、工程概况本工程属于北京市政府保障性住房重点工程,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乡,紧邻西三环,总建筑面积约58158m2,建筑高度59.9m,包括4栋住宅楼、2栋管理用房及地下车库。
1#、2#、3#、4#住宅楼结构体系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5#、6#管理用房结构体系为框架结构。
合同质量目标为确保“结构长城杯金奖”、“建筑长城杯金奖”。
本工程5层以上墙体为预制混凝土墙体,3层以上为叠合板、空调板等。
本工程装配式结构施工共包含预制外墙(5-21层)、预制内墙(5-21层)、叠合板(3-21层)、空调板(3-21层)、阳台板(3-21层)、预制楼梯(1-21层)、预制楼梯隔墙(1-21层)共计7部分。
采用BIM技术,提前对预制构件尺寸、预留洞口、预埋件位置等进行深化设计。
2021工程造价专业《1.2.2预制构件深化设计》
![2021工程造价专业《1.2.2预制构件深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87cda80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46.png)
第三页,共五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四页,共五页。
内容总结
本 章 内 容。本 章 内 容。〔1〕预制构件制作前应进行深化设计,设计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1〕预制构件平面图、模板图、配筋图、安装图、预埋件及细部构造图等。〔3〕工程应采用建筑 信息化模型〔BIM〕进行建筑、结构、机电设备、室内装修一体化协同设计。〔4〕工程应注重采用 主体结构集成技术,外围护结构的承重、保温、装饰一体化集成技术,室内装饰装修集成技术的应 用。Thans
1〕预制构件平面图、模板图、配筋图、安装图、预埋件及细部构造 图等。 2〕带有饰面板材的构件应绘制板材模板图。
3〕夹心外墙板应绘制内外叶墙板拉结件布置图、保温板排 板图。
4〕预制构件脱模、翻转过程中混凝土强度验算。
第二页,共五页。
上一页 பைடு நூலகம்一页 返回
第二节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主要环节
〔2〕构件深化设计应满足工厂制作、施工装配等相关环节承接工序 的技术和平安要求,各种预埋件、连接件设计应准确、清晰、合理, 并完成预制构件在短暂设计状况下的设计验算。 〔3〕工程应采用建筑信息化模型〔BIM〕进行建筑、结构、机电设备、 室内装修一体化协同设计。 〔4〕工程应注重采用主体结构集成技术,外围护结构的承重、保 温、装饰一体化集成技术,室内装饰装修集成技术的应用。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概述 本 章 第二节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主要环节 内 容
第三节 装配式结构工程设计施工图简介
第四节 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根本知识
第一页,共五页。
第二节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主要环节
二、预制构件深化设计
〔1〕预制构件制作前应进行深化设计,设计文件应包括以 下内容:
第五页,共五页。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1)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1)](https://img.taocdn.com/s3/m/f99f8536d5bbfd0a7856734b.png)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深度规定(2021)建筑工程设计文件深度规定(2021)1 总则2 方案设计2.1 一般要求2.2 设计说明书2.3 设计图纸3 初步设计3.1 一般要求3.2 设计总说明3.3 总平面3.4 建筑3.5 结构3.6 建筑电气3.7 给水排水3.8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3.9 热能动力3.10 概算4 施工图设计4.1 一般要求4.2 总平面4.3 建筑4.4 结构4.5 建筑电气4.6 给水排水4.7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4.8 热能动力4.9 预算5专项设计5.1 建筑幕墙5.2 基坑工程5.3 建筑智能化5.4 预制混凝土构件加工图设计条文说明1 总则1.0.1 为对建筑工程设计文件工作的管理, 保证阶段设计文件的质量和完整性,特制定本规定。
1.0.2 本规定适用于境内和援外的民用建筑、厂房、仓库及其配套工程的、改建、扩建工程设计。
1.0.3 本规定是设计文件深度的基本要求。
在满足本规定的基础上,设计深度尚应符合类专项审查和工程所在地的相关要求。
1.0.4 建筑工程一般应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对于技术要求相对简单的民用建筑工程,当有关主管部门在初步设计阶段没有审查要求,且合同中没有做初步设计的约定时,可在方案设计审批后直接进入施工图设计。
1.0.5 阶段设计文件深度应按以下原则进行(具体应执行第2、3、4章条款):1 方案设计文件,应满足初步设计文件的需要,应满足方案审批或报批的需要。
注:本规定仅适用于报批方案设计文件深度。
对于投标方案设计文件的深度,应执行颁发的相关规定。
2 初步设计文件,应满足施工图设计文件的需要,应满足初步设计审批的需要。
3 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满足设备材料采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的需要。
注:对于将项目分别发包给几个设计单位或实施设计分包的情况,设计文件相互关联处的深度应满足承包或分包单位设计的需要。
1.0.6 在设计中宜因地制宜正确选用、行业和地方建筑标准设计,并在设计文件的图纸或施工图设计说明中注明所应用图集的名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设计过程简介
• 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应参与施工图图纸会审,并提出相关意见。
• 四、预制混凝土构件深化设计图
• 在将预制混凝土构件拆分成相互独立的预制构件后,在以后的设计过 程中应重点考虑构件的连接构造、水电管线的预埋、门窗及其他埋件 的预埋、吊装及施工必需的预埋件、预留孔洞等。同时,要考虑方便 模具加工和构件生产效率、现场施工吊运能力限制等因素。一般每个 预制构件都要绘制独立的构件模板图、配筋图、预留预埋件图,对复 杂情况需要制作三维视图。
• 建筑方案设计应根据技术策划要点,做好平面设计和立面设计。平面 设计在保证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遵循“少规格、多组合”的设计 原则,实现功能单元设计的标准化与系列化;立面设计宜考虑构件生 产加工的可能性,根据装配式的建造特点,实现立面设计的个性化和 多样化。
•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深化设计是生产前重要的准备工作之一,由于工 作量大、图纸多、牵涉专业多,一般由建筑设计单位或专业的第三方 单位进行预制构件深化设计。
• 3)住宅平面设计应考虑卫生间、厨房及其设施、设备布置的标准化 以及合理性,竖向管线宜集中设置管井,并宜优先采用集成式卫生间 和厨房。
• (3)预制构件的标准化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要点
• 1)预制梁、预制柱、预制外承重墙板、内承重墙板、外挂墙板等在 单体建筑中规格少,在同类型构件中具有一定的重复使用率。
• 2)预制楼板、预制楼梯、预制内隔墙板等在单体建筑中规格少,在 同类构件中具有一定的重复使用率。
• 3)外窗、集成式卫生间、整体橱柜、储物间等室内建筑部品在单体 建筑中重复使用率高,并采用标准化接口、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 。
• 4)构件设计应综合考虑对装配化施工的安装调节和施工偏差配合的 要求。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设计过程简介
•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建筑设计,应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实 现功能单元的标准化设计,以提高构件与部品的重复使用率,有利于 降低造价。
•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建设、设计、生产、施工和管 理等单位精心配合、协同工作。在方案设计阶段之前,应增加前期技 术策划阶段。为配合预制构件的生产加工,应增加预制构件深化设计 图纸的设计内容。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要点
• (4)非承重的预制外墙板、内墙板应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接缝处 理应满足保温、防水、防火、隔声的要求。
• (5)预制外墙挂板的接缝及门窗洞口等防水薄弱部位宜采用材料防 水和构造防水相结合的做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 1)墙板水平缝宜采用高低缝或企口缝构造。 • 2)墙板竖缝可采用平口或槽口构造。 • 3)当板缝空腔需设置导水管排水时,板缝内侧应增设气密密封构造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要点
• 1)宜采用大空间的平面布局方式,合理布置承重墙及管井位置。在 满足住宅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实现空间的灵活性和可变性。公共空间 及户内各功能空间分区明确、布局合理。
• 2)主体结构布置宜简单、规则,承重墙体上、下对应贯通,平面凹 凸变化不宜过多、过深。平面体型符合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返回
第一节 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设计过程简介
• 一、预制构件加工图设计流程
• 预制构件加工图设计流程:前期技术策划→建筑施工图设计→预制构 件拆分方案设计→预制构件模板图→预制构件配筋图→预制构件预埋 预留图(水、电、预埋件、门窗预埋预留)→预制构件综合加工图→ 模具设计图。
• 二、前期技术策划
• 在项目前期策划中,应根据建筑产业化目标、技术水平和施工能力以 及经济性等要求确定适宜的预制率。预制率在装配式建筑中是比较重 要的控制性指标。
• 建筑设计可采用BIM技术,协同完成各专业的设计内容,提高设计精 度。
• 预制构件的设计应遵循标准化、模数化原则,尽量减少构件类型,提 高构件标准化程度、降低工程造价。对于开洞多、异形、降板等复杂 部位,可进行具体设计。
• 三、建筑工程施工图
• 建筑施工图设计应遵循当地施工条件的要求,结合现行国家设计规范 进行设计,达到施工图设计深度。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要点
• 一、基本要求
• (1)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建筑应进行标准化、定型化设计。 • 1)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建筑应进行标准化设计,实现设计项目的定型
化,提高基本单元、构件、建筑部品的重复使用率,以满足工业化生 产的要求。 • 2)标准化设计应结合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的发展水平。 • 3)项目应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建立适用于本地区的户型模块、单 元模块和建筑功能模块,符合少规格、多组合的要求。 • (2)标准层组合平面、基本户型设计要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 前期技术策划对项目的实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设计单位应充分 了解项目定位、建设规模、产业化目标、成本限额、外部条件等影响 因素,制定合理的建筑设计方案,提高预制构件的标准化程度,并与 建设单位共同确定技术实施方案,为后续的设计工作提供依据。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设计过程简介
• 建筑专业应按照建筑结构特点和预制构件生产工艺的要求,将建筑物 拆分为独立的构件单元,如图3-1-1和图3-1-2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设计过程简介
• 根据工程需要,充分考虑预制构件的重量和尺寸,综合考虑项目所在 地区构件的加工能力及运输、吊装等条件,为构件加工图设计提供预 制构件尺寸控制图。
。 • 4)缝内采用聚乙烯等背衬材料填塞后用耐候性密封胶密封。
第三章 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深化设计
• 第一节 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设计过程简介 • 第二节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要点 • 第三节 装配式结构工程施工图设计的深度要求 • 第四节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设计文件编制的
深度要求 • 第五节 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制图 • 第六节 预制构件在制造与施工阶段设计验算 • 第七节 BIM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