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军理考试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军事:是一切与战争和军队直接相关事项的总称。

∙意义:①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知识是法定的公民义务②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知识,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③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知识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④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知识,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新人

∙三种意识:忧患兴邦,爱军尚武,全民皆兵。

∙军事科学包括:军事理论科学,军事技术科学

∙中国军事思想

∙军事思想的概念: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理性,理论实践)

∙军事思想的特点:①是具有深刻的实践性②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③是具有强烈的时代性④是具有明显的继承性⑤是具有不断的创新性。

∙西周时,产生了两部较系统记述作战经验和军事原则的兵书:《军志》和《军政》,它们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的重要标志。

∙夏、商、西周时期,在军事指导思想上,天命观是其基本内容。

∙秦汉时期军事思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①大一统的战争观②集中统一的建军观

③长治久安的国防观④杜德、量力、较智、竞技的制胜观。

∙我国历史上,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朝前期等朝代,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丰富发展时期。

∙唐代初期军事思想的发展,兵学盛行,兵学思想与其他思想进一步融合,使兵学理论更具有总结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宋神宗时,颁布《孙子》、《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和《李卫公问对》7本兵书,合称《武经七书》

∙明朝时期军事思想的发展:明代最为杰出的兵书有戚继光所著的《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以及茅元仪编撰的我国古代最大部头的兵学巨著——《武备志》。

∙宋仁宗将《武经七书》列为武学必读之书。

我国古代军事思想是:萌芽于夏商,形成于西周,成熟于春秋,经历了秦到清朝前期的缓慢发展时期。

10.《孙子兵法》十三篇简介:

《计》篇(本篇是孙子军事思想的总纲)主要内容:

开篇阐述慎战思想,“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五事、七计是知战争胜负的基本条件。

五个决定战争胜负战略基本要素(五事)是:道、天、地、将、法。

七个战术基本要素(七计)是: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谋攻》篇(本篇主要论述用计谋战胜敌人的问题)主要内容:

孙子创造性地提出了“全”思想。认为“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日本从孙子的“不战而屈人胜之兵”战略思想中找到了答案:用经济和科技打败对手。]

《形》篇(原指事物的形体状态,此处意为形势、客观条件)主要内容:

孙子主张“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胜兵先胜而后求战”。

《虚实》篇(变虚为实,变实为虚

”。

孙子以“水形”比喻“兵形”,提出了、“因敌变化”等重要命题。

《军争》篇(本篇紧紧围绕军队争利、争胜两个问题)

孙子认为,“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是军争的基本原则

《九变》篇(“九”是言数之极,是虚指而非实指,“九变”即无穷无尽之机变)

《行军》篇(论述军队行动在各地形上的处置,观察判断敌情的方法和对军队的教育管理问题,行(hang)军:是用兵作战的意思.)

用兵要诀指出治军必须以“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为原则,使将帅“与众相得”,令行禁止,团结一致对付敌人

《地形》篇(论述了利用地形的重要性,分析了各种地形的特点及对军队作战行动的影响)“知”“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要求将帅全面运用自然与人事的一切条件去追求战争胜利。地形是用兵之助。

《九地》篇(主要从战略上分析,以战争全局为着眼论述军队由国内至敌境,所到之地对军队心理状态和作战行动的影响)人地合一

《火攻》篇(主要论述了火攻的种类和实施的方法)

慎重对待战争,“主不可以怒而兴军,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因为“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

《用间》篇(本篇专论战争中如何用间谍来了解敌情的必要及其方法)

‘‘先知’’,‘‘必取于人’’“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

孙子兵法的影响:明代茅元仪在《孙子•兵诀评》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遗孙子。

11.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概念: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12.毛泽东的战争观:

战争观是人们对战争的看法和态度,显示了研究和指导战争的立场和观点。

(1)战争的起源与根源:

战争是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

私有制是战争的起源,压迫者阶级、剥削者阶级战争的真正根源。

(2)战争的本质和目的:

战争与政治的关系:一方面,战争从属于政治,为政治服务,是为了达到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政治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另一方面,战争不仅是实现政治目的的手段,它还反作用于政治、推动政治。

战争与经济的关系:毛泽东认为,只有注意经济建设,“才能使革命战争得到相当的物质基础,才能顺利地开展我们军事上的进攻。”战争的本质和目的,无非是为了取得或维护政治地位和

毛泽东的战争方法论(战争方法论是人们在认识战争规律的基础上,依据战争规律确定自己指导战争的根本方法):必须认识和把握战争规律;着眼特点,着眼发展;主观指导必须符合客观实际;立足全局,照顾局部,把握重要关节

14. 毛泽东的人民军队思想:(1)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2)人民军队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的,执行无产阶级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唯一的宗旨。(3)人民军队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军民一致、官兵一致和瓦解敌军。(4)人民军队三大民主:实行政治、军事、经济三大民主(5)人民军队三大任务:人民军队必须担负战斗队、工作队和生产队三项任务(6)人民军队自觉的革命纪律:人民军队的严格纪律,是建立在全体官兵政治一致和高度自觉基础之上的,是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的革命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