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5)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5)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5)](https://img.taocdn.com/s3/m/ef5e6860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4.png)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5)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5)4601.张大千双喜立轴设色纸本款识:仿宋人滕昌祐笔写于故都,蜀中张爰。
钤印:张爰(朱文)、大千大利(白文)、大风堂(朱文)录文:双鹊飞来噪午晴,一枝梅影向窗横。
幽人宿醉闲欹枕,不待闻香己解醒。
4602.张大千芭蕉立轴设色纸本题识:有人独对芭蕉坐,因为春愁不放心。
爰。
钤印:大千父一九五零年代初期,张大千离开大陆移居海外的时候,曾考虑过定居日本。
他曾数度亲临日本实地了解情况,其中一次大千计划作稍长时间的逗留,故没有入住旅社,而由他所熟悉的一家专卖画具颜料的店家「喜屋」在二楼为他安排了住处。
「喜屋」老板更为张大千延雇了两位日本小姐来侍候起居,其中一位便是山田小姐。
山田小姐面貌娟好,聪明伶俐,颇得大千欢心。
相处一段日子后两情相悦,她就成了张大千在日本的红粉知己。
那时,大千每到日本她就一定陪侍在则,即使张大千有夫人徐雯波陪同前往,也不例外,她除照顾大千的生活起居外,并帮忙料理他在日本的一些杂务。
他俩的情人关系维持了多年,当张大千不在日本时,也经常给山田小姐汇寄生活贵。
张大千在文艺界的老朋友,当年曾到过日本的,如溥心畬、黄君璧、张目寒、庄严、董作宾等,都曾与山田小姐见过面,只有台静农未有去过日本,故此,张大千在一九五四年夏在东京绘赠台静农的一本册页本的最后一页,就画了山田小姐的倩影(见154页),后来溥心畬更为之题跋,成为一时佳话。
其实,山田小姐的父亲山田菱夏亦雅好书画,并与张大千甚有交往。
一九五五年和一九五八年,张大千分别在自己珍藏的赵孟俯《八骏图》和《元赵文敏九歌书画册》复制品上亲笔题字赠送山田菱夏。
此七幅张大千作品,皆曾为山田小姐之珍藏。
4603. 张大千芙蓉新妆立轴设色纸本题识:芙蓉出水本来鲜,自喜新妆爱近前。
行近前来无个事,手缠红袖一嫣然。
归菊庐下作画,大千散人。
钤印:生张八、大千无恙说明:张大千最早的仕女画,据他自己所述,学自改琦和顾洛,很快又转向华新罗的飘逸写意仕女,并赢得了“张美人”的称号。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4)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4)](https://img.taocdn.com/s3/m/5c9c1dc1050876323112123f.png)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4)4561. 张大千红叶文禽立轴钤印:张爰、大千大利题识:仿宋人邱馀庆笔。
大千居士爰。
4562.张大千 1971年作红叶小鸟立轴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款识:萧疎红叶艳于花,六十年,岁辛亥六月卅,仲民仁兄法家正之,大千张爰。
题跋:此大千先生七十三岁真笔。
苍遒古艳赏心悦目。
戊子新春观识,戈父萧平。
?钤印:萧平4563.张大千 1911年作秋思红叶立轴题识:萧疏红叶艳于花,六十年岁辛亥六月作,仲民仁兄法家正之,大千张爰。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仲民即张寒杉(1879-1969),原名张靖,字仲民,别号金筑村民,木鸡散人,传砚庵主人,万树梅影庵主人。
原籍陕西咸阳,出生于贵阳,早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政读法律,回国后参加同盟会,曾任上海大夏大学教授,陕西省政协常委、陕西省文史馆馆长等,一生精研文史、诗词、金石、书画。
4564.张大千红叶双雀立轴钤印:张爰张大千题识:甲申(1944年)嘉平仿元人笔志仁先生方家正之大千弟张爰4565.张大千 1940年作红叶栖禽立轴钤印:张爰之印、大千、青城客、万里、上清道人款识:(1)青城樟□诸树,未霜先红,障天蔽日如泼丹砂,闲吟小杜远上寒山之句,俨如坐锦绣丛中也。
寄兴图写,辄为侪辈所赏,子与老兄顷来山中索写一枝,即请法教。
庚辰六月,大千弟张爰。
(2)万里补蜂。
4566.张大千 1942年作青竹红叶玉鸦图立轴款识:昔居青城,每霜叶红时,辄有异鸟翔集林间,鸣声闲婉,通身皆白上着,多不识名。
有老道士告予,此白衣画眉也。
五代蜀王衍游青城,宫人衣服俱画云霞,飘然若仙,衍作甘州曲述其僊状,上下山谷,衍常自謌,使宫人和之,鸟盖宫人所化也!壬午冬月蜀郡张大千爰写于漠高山下。
钤印:张爰、大千大利。
鉴藏印:养俭堂。
4567.张大千乙亥(1935年)作红叶小鸟立轴钤印:张爰私印、蜀客、眼高手低题识:仿宋人林椿笔。
乙亥正月,大千张爰大风堂下。
4568.张大千红叶双禽立轴钤印:蜀中张爰(白文)、大千豪发(朱文)、大风堂(朱文)款识:仿宋人邱馀庆笔,庚辰秋九月蜀中张爰。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16)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16)](https://img.taocdn.com/s3/m/0aed932f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52.png)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16)张大千题画诗欣赏(16)1501.张大千 1948年作山居杂咏图立轴款识:一月春风卧病中,癯形转与鹤相同。
读书饮酒年年事,决水栽花日日工。
损益由来知向子,安危元自识庞公。
江南鸟兽多余粒,却怪山妻笑釜空。
戊子二月大风堂作,大千张爰。
钤印:张大千、蜀客、大风堂鉴藏印:松骏斋主、孙公心赏、天玺堂藏1502.张大千沧浪垂纶立轴水墨纸本钤印:张爰长寿、张大千长年大吉又日利题识:清水沧浪濯足时,扁舟便有五湖思。
素书未抵烟波远,斜竹还抽独茧丝。
戊子十二月,欧湘馆作。
大千居士爰。
画家自书签条:沧浪垂纶。
1503.张大千1948年作林木耸翠立轴设色纸本钤印:张爰大千父、蜀客款识:林木萧条山水清,长滩浅濑互综横,何人晏坐心无事,静看秋云隔峤生。
戊子十月既望欧湖馆写,大千张爰。
说明:张大千一生所作山水面目多样,在长期摸索中直至晚年才形成自己泼墨泼彩的山水画作风。
此为张大千1948年即其中年创作的一件山水,该作构图平中见奇,以俯瞰的视角展现山水景致的平远、深远和高远之姿,画面既有对宋人结境山水可卧、可游、可居观念的保留,又有对元明山水丘壑形式的汲取,更有作者个人对自然风光的真切生动感受,因而此作能在笔墨、造型方面综合前人时又出以己意,不离现实根据又特别吸收和发扬董其昌的笔墨造型构成了这件作品的视觉特点。
出版:《侨岷华园藏画》第32页,1944年,台北鸿禧美术馆出版1504.张大千 1948年作赠龚沅山水立轴款识:(1).(1948年初题)戊子五月与礼平仁兄同舟自海上入蜀,行箧中检得乾隆内府纸片幅,过渝州时写此,即乞法教。
大千张爰明日又将西上成都。
(2).(1968年再题)礼平兄携此见示,忽忽已是二十年事。
具如羊叔子之识环,可胜慨叹。
戊申元月同在台北,大千弟爰。
(3).(1974年三题)六十三年二月十日重返台北题记,爰。
(4).(1976年四题)六十五年二月一日病后归国,故人握手,神为之至,胜服良药矣!爰。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2)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2)](https://img.taocdn.com/s3/m/04b8ffe4172ded630b1cb68a.png)
4502.张大千龙女礼佛图 立轴
题识:龙女礼佛图乙酉年嘉平月蜀郡清信弟子张大千敬造
余下的四帧张大千册页分别画了自画像、文士、成道士和麻姑。自画像是张大千喜爱画的题材,他一生大约创作了上百幅自画像,从身姿健硕的青年到皤然一叟的老翁,甚有一反灵馗惯常怒目拔剑的形象,而将灵进士画成了身着古人衣冠的张大千,此帧自画像是张大千半侧身于松下,短发长髯,宽袍大袖,只画了上半身,任凭下半身隐于云岚之中。文士的一帧,亦只作半身像,广额丰须,旁有竹石相傍,背倚菩提古树,古木森然,叶间有藤萝缠绕,文士神情静默淡远,直视前方。张大千此法似得自于石涛,记得曾见石涛与人合作的一图,于半山间画一半身将领,按剑而立,画面初看令人惊骇,细思却不悖情理。成道士也画成典型的文士模样,写了四行长题,细述其事,字体已呈大千书体的规模,一字不苟,虽是小幅之作,却是大作品的格局。麻姑立于溪边,背后盘曲了一株白梅,麻姑将手袖在衣里,不见其鸟爪般的手指,左上角用了石涛行楷书的笔意题了一首诗,并跋云:“去年十月与三 心铭入罗浮,数过梅花村,问麻姑卖酒田不得,漫赋绝句。甲戌十月于故都写麻姑遂书其上”则此帧画于1934年,为此册中最先落笔者。
张善孖号“虎痴”,曾养虎于网师园,终日与之际戏,观察其行走坐卧,写生入神,遂以画虎名天下。此四帧老虎,每帧画的都是双虎,或潜藏于草莽;或休憩于溪边;或隐匿于竹林;或走伏于雪野。正好是一年中的四季,而且双虎一前一后,形影不离,似是暗喻他们兄弟二人的情谊。据陈巨来的记述,张大千曾向他透露画虎的要诀称:虎一身威风,全在其尾,尾得其神,则无不好云云。我从其法而观之,信然。说中国画不讲科学,是西崽相者的信口雌黄。
张大千春水归舟画上的诗句
![张大千春水归舟画上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72a7a06d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96.png)
张大千春水归舟画上的诗句
张大千是中国近现代画坛上的一位杰出画家,他的画作以山水画和花鸟画为主,风格清新脱俗,被誉为“中国画坛巨匠”。
在他的画作中,有一幅名为《春水归舟》的作品,画面上有一首诗句,成为了这幅画的点睛之笔。
这首诗句是:“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皎皎空中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物形象,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张大千在画中巧妙地将这首诗融入其中,使整幅画作更具诗情画意。
《春水归舟》这幅画,是张大千晚年的代表作之一,画面上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春景。
画面中央是一艘小船,船上坐着一位女子,身着白衣,手扶船桨,仿佛在欣赏周围的美景。
周围是青山绿水,绿树成荫,远处是一座古塔和一座楼阁,整个画面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人文气息。
这首诗句的出现,更加凸显了这幅画的意境和情感。
它让人们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清新,同时也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感受和情感。
这首诗句和画面相得益彰,使整幅画作更具魅力和感染力。
总之,张大千在《春水归舟》这幅画中巧妙地将一首诗融入其中,使整幅画作更具诗情画意。
这首诗句不仅表现了春天的美好和清新,更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感受和情感,为整幅画作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0)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0)](https://img.taocdn.com/s3/m/ef73be3a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0a.png)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0)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0)4377.张大千1935年作行书八言联立轴水墨纸本款识:万里泛沙参书得机,三月凌风见秋云起。
春安仁兄方家正之,乙亥十月,蜀人张爰。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4378.张大千 1947年作行书八言联立轴释文:斗酒西凉醉怀霜橘,小轩南浦吟老丹枫。
4379.张大千 1980年作行书七言联立轴题识:细注虫鱼笺尔雅,广收草木续离骚。
八十二叟爰,摩耶精舍。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4380.张大千丁亥(1947年)作行书八言联立轴水墨纸本钤印:张爰之印、大千题识:痕仁兄法家正之。
丁亥四月,大千张爰。
释文:斗酒西凉醉怀霜桥,小轩南浦吟老丹枫。
4381.张大千 1948年作行书八言联立轴纸本钤印:张爰私印(白)大千居士(朱)款识:戊子夏月张大千爰。
4382.张大千1933年作行书八言联立轴水墨纸本题识:癸酉中秋时阴雨连绵,书此破闷为春生仁兄法家正之,蜀人大千居士张爰大风堂下。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4383.张大千 1931年作行书十言联立轴款识:辛未十二月沽上借居李延年歌蜀人张爰钤印:张爰印信(白)、大千(朱)、大千居士(朱)4384.张大千 1978年作行书七言联立轴释文:屈两足坐悟本始,悦众人目非至文。
4385.张大千 1982年作行书七言联立轴题识:壬戌十月既望,八十四爰翁。
钤印:蜀郡张爰(白文)大千居士(朱文)4386.张大千辛酉(1981年)作行书七言联立轴水墨纸本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题识:辛酉夏四月,八十三叟爰。
鉴藏印:霍氏宝爰阁藏、霍宗杰平生珍赏释文:友如作画须求澹,山似论文不喜平。
说明:下联左下有红色“摩耶精舍籹”五字。
摩耶精舍在台北北郊外双溪,始建于1977年,是大千先生晚年的居所。
“摩耶精舍”意即“大千世界”。
4387.张大千行书八言联(二件)立轴题识:丁亥(1947)之夏,予自江左归于蜀中,与伯诚仁兄相会于成都,兄索予画久,予因写菊图,云,兴来写菊似涂鸦,误作枯藤缠数花,墨落一时收不住,石棱留得一拳斜。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https://img.taocdn.com/s3/m/2d825106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d2.png)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301.张大千 1950年作竹鸟图立轴题识:枯槎已觉秋风劲,霜叶还于花态浓。
更遣新声有黄鸟,那知景色近三冬。
庚寅(1950年)九月写于大吉岭。
蜀人张大千爰。
302.张大千 1976年作垂柳秋蝉立轴题识:水阁喜新晴,熏风吹入户。
一声复一声,蝉鸣在何树。
六十五年七月写于云河借居爰翁年七-十有八。
303.张大千蕉荫仕女立轴题识:欢行流水心,妾守幽闺性。
蛾眉颦不展,蕉心比侬命。
拟新罗山人笔并题,大千居士爰。
304.张大千 1935年作华山立轴百丈苍龙岭,昂头看入云,明是怀玉女,大树老将军,此间宜痛哭,何处绝尘氛,中岁夸腰脚,猿猱得旧群,乙亥二月写华山北峰南坐苍龙岭图,爰并题305.张大千芭蕉仕女镜心长眉画後尚惺忪,红豆江南酒面浓,别有闲情怨周棠,不将春色秘屏风,丙戌八月大千张爰.306.张大千 1934年作花鸟扇面镜心黄山有山樱桃,当秋结实朱,熊熊如火齐耀映山阿,予戏以崔白法图之,甲戌春日作画於吴中网师园寓庐,大千居士.307.张大千 1939年作花卉书法成扇(1)、己卯春日青城山中为章父仁弟写此,越二年辛巳七月莫高石室始得设色,一扇之成乃句三载,兄之疏懒可笑人也,爰(2)、既为章父作图复拈此诗.308.张大千 1943年作高士行吟图立轴虬龙夭娇结天垠,嘘气浮云护出春,早晚天风下山半,不知原是老苍鳞。
癸未二月写黄山松石,寄上涵青老长兄博笑,弟张爰莫高窟下.309. 张大千山水立轴题识:“浣尽缁尘入紫云,万竿沉绿染衣裙。
木莲花落灵根在,时有幽香习习闻。
大千居士爰。
”310. 张大千江波接海崖立轴题识:“林阴黝黑石离奇,浩荡江波接海崖。
可是夜来明月下,绿萝洞口泊舟时。
大千张爰。
”311.张大千 1948年作山水镜心题识:特立两豪峙,由来绝依附。
戊子十月张大千爰。
312.张大千 1931年作山水镜心偶忆青丘旧游,颇有小景堪入画者,因北宋人法写此。
观者又以予为学石涛也。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1)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1)](https://img.taocdn.com/s3/m/29007c35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dc.png)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1)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1)3601.张大千 1938年作老松高仕立轴题识:老松磊磊多奇节,冬无霜雪夏无热。
根头更有千岁苓,向谁说与长生诀。
戊寅(1938年)三月写寄云江大哥同门。
大千弟故都之双竹庵。
钤印:张爰私印、蜀客3602.张大千 1940年作观音立轴钤印:蜀郡张爰章、张爰之印、大千、三千大千、除壹切苦厄款识:普麟女士供养,大千居士张爰。
一心顶礼,弘发誓言,一切迷方,会归觉路。
弟子张大千,岁庚辰二月十九日敬造观世音菩萨一区,所愿勤除烦障,早契菩提。
张大千《观音》赏析观音又称观世音,对于她的信仰自三世纪传入我国以来,很快便在各地蓬勃发展起来。
如今在我国供奉观音菩萨的寺院随处可见,口诵“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信众不计其数,俗语云;“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观音菩萨无疑是国人最熟悉的大乘菩萨。
张大千的这张双题竖轴《观音》创作于1940年2月19日,正是新年刚过未及元宵之时。
自“七〃七卢沟桥事变”张大千被日军软禁,10个月后设计经上海、香港辗转回到四川,直至1941年,他都仅来往于成都和重庆,因此这件《观音》精品是作者居四川时为信善友人“普麟女士”所作。
张大千在《如何画人物》中提到:“画人物先要了解一些相人术,不论中西大概都习惯以相法来判别人的贤愚与善恶。
”此幅中,观音大士栖岩闲坐,慈眉善目,容止若思,展卷一观,祥和之气顿时盎然于画外。
画中的线条妩媚中见出力度、粗犷中见出圆润、潇洒中见出雍容,岩石及竹影敷色清雅秀逸,更衬托出观音造像的冰清脱尘之姿。
中国画以人物为最难,山水花鸟次之,因人物最见造型功力,传神最难,而人物画最传神之处乃是人物的眼神。
苏轼在《传神记》中谈到顾恺之的“传神写照”时说:“传神之难在目。
顾虎头云:传形写影,都在阿堵中。
”这里的“阿堵”是“这个”、“这里”的意思。
在顾恺之看来“这个”就是人物的眼睛。
他画人物,数年不点睛,一旦点睛,就要点得好,所以他说: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9)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9)](https://img.taocdn.com/s3/m/958de1ccd5bbfd0a7956735f.png)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9)5001.张大千芭蕉仕女图立轴水墨纸本题识:欢行流水心,妾守幽闺性,蛾眉颦小展,蕉心比侬命。
少作子夜歌之一写博友老长兄一笑,壬午(1942年)春孟大千张爰时同客湟中。
钤印:爰鉥、大千5002.张大千芭蕉人物立轴款识:丙子春日,蜀人张爰。
钤印:大风堂、曾经丁丑之初5003.张大千芭蕉仕女立轴钤印:张爰印、大千、大砚斋题识:欢行流水心,妾守幽闺性。
蛾眉频不展,蕉心比侬命。
拟新罗山人笔并题,大千居士爰。
5004. 张大千现代芭蕉仕女立轴欢行流水心妾守幽闺性蛾眉颦不展蕉心比侬命少位子夜歌一首张爰。
钤印:三千大千、蜀客、大千无恙、大千居士、大风堂5005. 张大千梅花立轴钤印:张爰、大千大利鉴藏印:汉阳萧登云藏题识:雪艳烟痕,又要春光,来到芳尊。
忆昨年时,月移清影,人立黄昏。
一番幽思谁论。
但永夜、空迷梦魂。
绕遍江南,缭墙深深,水郭山村。
丁亥七月,拈杨补之柳稍青,蜀郡张大千爰。
5006.张大千朱樱山禽立轴款识:离离朱宝幽岩,色比珊瑚惜未甘。
却根荆桃今无赖,春来先自许莺衔。
华山有樱桃,促秋结实,朱熊熊如火齐。
爰。
丙午七月付与娴女。
铃印:大千唯印大年、大千父。
来源:大先生第四女张心娴收藏。
注:本幅无署年,惟按先生题赠四女的年款,似属同期所作,画风、铃印亦兴一九六六年间作品相符。
5007.张大千牡丹蛱蝶立轴款识:南场老子爰信手拈来一洗前习气。
丙午七月十四日记。
付与心娴。
铃印:大千唯印大年、大千父。
来源:大千先生第四女张心娴收藏。
5008.张大千敦煌人物镜心款识:二百二十五窟。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
注:本幅题「二百二十五窟」,按大千先生<莫高窟记>录「第二百二十五窟,晚唐,洞半没於沙」,「画记」条目又录「经变六铺,南、北壁」,故画中所写或为南,北壁上经变的其中一段。
大千在敦煌研习石窟艺术三年,临摹所得多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及四川省博物馆,流于外者寥寥矣。
本幅白描,线条圆转流畅,描绘细致精准,人物众多,兼各样器物品种繁复,写来却井然有序,杂而不乱,其中人物开脸已见画家笔下的典型,极可能属画家在敦煌或稍后期间反复研习的稿本之一,传世所见甚稀!5009.张大千 1975年作蕉下乘凉立轴张大千的画风,先后曾经数度改变, 30岁以前的画风可谓‚清新俊逸‛,50岁进于‚瑰丽雄奇‛,60岁以后达‚苍深渊穆‛之境,80岁后气质淳化,笔简墨淡,其独创泼墨山水,奇伟瑰丽,与天地融合。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7)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7)](https://img.taocdn.com/s3/m/343a11e30975f46527d3e1ba.png)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7)4803.张大千 1973年作漓江山水立轴题识:漓江山水奇胜甲于全国,洞壑幽美尤为旷绝。
六十二年八月,写似德润仁兄方家正之,蜀郡张大千爰。
钤印:蜀郡、张爰印、癸丑、得心应手张大千在这幅描写漓江山水的画作中展现出自己深厚的山水造诣。
画面的物象安排颇具气势,主体为矗立的一座山峰,山峰脚下为水面及树木,水面上布臵行船。
张大千以勾勒和泼墨技法表现山之体貌,以淡墨勾勒山石轮廓,细笔皴擦,淡赭薄染,后以重墨泼染,墨的渗化效果强烈,然张大千有意识地控制泼染程度,似放未放,并未完全覆盖山体,留出洞壑,衬托出洞壑的神秘幽深。
画面上泼染构成的整体墨块,与勾勒着色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画作既具墨法之趣味,又有用笔之灵韵,且强化出漓江山水之独特风貌,实为不可多得的佳作。
4804.张大千 1943年作山水立轴纸本题识:世上无桃园,扁舟欲何往。
不与世沉浮,岂随波上下。
癸未秋日似汉儒仁兄正。
大千张爰。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题签:张大千山水人物。
民国三十二年癸未冬,绘于兰州嵩龄轩。
何汉儒存。
张大千创作写意山水,十分讲究笔法和意境。
其写意山水是在学仿石涛开始的,并在充分掌握了石涛的画法之后,才继而上溯唐宋元明诸家。
其山水创作,虽谓博采众长,融而化一,然石涛山水的笔法是其山水创作的主要画法。
他学石涛,诚如陈定山所述:‚吐纳故新。
‛其写意山水与一般文人画家不同之处是他具有扎实的传统笔墨功力。
4805.张大千 1945年作仿石溪山水立轴设色纸本款识: (1).青山几万里,乱峰如龙矗云起。
晨昏日月转山腰,三十六轴盘地底。
昆仑渤海气势来,衡喇匡庐远相倚。
长年冥累飞烟雾,白日杂走麋麂。
玉泉丹砂钟弼根,芝草琅薶长不死。
中有高人事隐聪,结屋开门乱云里。
木野藤时作花,涧水泠泠石齿齿。
竹床木瓢白石铛,檐头瓮乌皮几。
避世应向乡里翁,著书还拟酽冠子。
我亦乾坤放逸僧,探奇在山兴未已。
石疗。
(2).凝碧丛丛接九阍,染花乔木识尘根。
登山高思如云暖,浅笑虚堂梦里痕。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1)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1)](https://img.taocdn.com/s3/m/508453274b73f242326c5f0d.png)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1)4454.张大千 1936年作眉寿图立轴题识:丙子元月,芝田仁兄来吴门,属仿老莲笔,爰。
钤印:张季、大千张大千笔下的花鸟有多种风格,既有工笔,也有写意,各臻其妙。
该作品以工笔设色技法,描绘一只绶带鸟立于枝头。
画面右侧布臵一石,从石上方向下斜伸出枝条,绶带立于画面中心处。
石以淡墨勾廓,复以石绿敷染,以重墨点苔,树枝以细笔勾廓,叶直接以没骨法,以花青染写,复以墨笔写出叶脉,深浅不一,时现飞白,表现出叶的层叠向背。
绶带以色笔细写,以墨和朱砂表现羽毛,生动自然。
虽张大千在题识处写“仿陈老莲笔”,但在实际绘制中张大千并未完全拘囿于陈洪绶花鸟画风之中,陈洪绶花鸟画多方圆之笔,多奇傲古拙的气味,该幅作品中则是古拙之中见清丽,雅致而含笔墨之趣味。
4455. 张大千萱寿图镜片设色纸本款识:戊申春日,恭介沈母张太夫人七旬大庆,愚晚张爰再拜。
印鉴:西川张爰、金石同寿、以介眉寿、八德园长年、大千世界4456.张大千古人诗意图立轴题识:(1).此予二十年前所作也,与近时笔法固当不同,或有疑为赝本者,因为识之。
丙戌十月大千张爰。
(2).绿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阴护海棠。
放翁句以吾家孟晋笔法写之,大千居士。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张爰、大千所作、大风堂该画作为张大千于1926年所绘,画中有两处不同时间的题识,“绿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阴护海棠。
放翁句,以吾家孟晋笔法写之,大千居士”,“此予二十年前所作也,与近时笔法固当不同,或有疑为赝本者,因为识之,丙戌十月大千张爰。
”前一题识为张大千最初(1926年)创作此作品所写,后一题跋则是张大千于1946年所写。
张大千创作该作品时以南宋诗人陆游《花时遍游诸家园》诗句作为画中之意,“绿章夜奏通明殿,乞借春阴护海棠“,此诗前两句为“为爱名花抵死狂,只愁风日损红芳”。
张大千喜爱海棠这一独具中国特色的园林植物,在旅居美国时曾向友人乞讨海棠,并作有《乞海棠》:“君家庭院好风日,才到春来百花开;想得杨妃新睡起,乞分一棵海棠栽。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6)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6)](https://img.taocdn.com/s3/m/c46e8b8a83d049649b66588b.png)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6)4701.张大千 1930年作人物行书扇面镜心款识:△冠五先生法家命写人物,略师吾家大风笔意为此。
虽复草草,亦颇得晋人闲散之致。
庚午八月归广州并记。
大千张爰。
△水仙长立身玉立,惟吾竹友差可伴其清标,今人嗜拳曲号蟹爪,是犹美人必欲跛行,斯为美。
冠五道兄法家正之。
庚午八月大千居士。
钤印:张爰(2次)大千(2次)备注:何冠五上款。
何冠五,广东人,曾为国画研究会会员,其‚田溪书屋‛收藏书画颇丰。
独领风骚五百年宇宙难容一大千顾大希我自夸、我自疯、我自嘲、我自话自说。
我是大千书画艺术的爱好者、敬仰者、崇拜者、痴迷者。
白天我揣摩着老人的遗风,追悉着他笔下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晚上我翻阅着大千居士的撰记传奇。
聆听着老人生前的挚友、知己、学者,叙说他的每一个感人故事。
慢慢的、渐渐地我进入了迷幻般的大千世界中……我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一位学贯中西‚虎步西洋东海‛的大画家徐悲鸿先生,在半个世纪前,视中华五百年来的美术史而不顾,向世人喊出了‚五百年来一大千‛。
大千先生的挚友谢稚柳先生曾不止一次地告诉人们:张大千先生竟把中国除了四王以外上下千年的所有画家学了个遍、摹了个透。
这个在上海淞江的禅定寺做过百日和尚,被主持方丈逸琳法师冠以法名大千(根据佛经:三千大千,大千世界。
)的年轻人,从此开始了一场血战古人、挑战今贤的人生之路。
石涛复活了,《自云荆关一只眼》的一开石涛册页,竟让黄宾虹先生如痴如醉;一幅原济的《石梁飞瀑》使罗振玉爱不释手;一本大涤子的册页,陈半丁看了竟真假难辩;一张宋代梁疯子的《睡猿图》竟连吴湖帆、溥心畬、叶公绰三位鉴定大家大跌眼镜;从大英博物馆里巨然的《万壑松风图》,到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里王蒙的《夏日山居图》,张大千这位‚圣手‛,给世界多少美术馆、博物馆增添了几分欢喜几多愁。
1941年至1943年中的两年零八个月,是张大千敦煌写生、挑战自我的第二次人生拼搏。
敦煌地处中国西域边疆的荒漠之中,不要说在那里生活,就是连鸟兽也是难以栖息,那里土匪横行、强盗猖獗。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13)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13)](https://img.taocdn.com/s3/m/5b523bc96137ee06eff91869.png)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13)1201.张大千 1975年作竹石图镜片款识:拟元人曹云西老树新篁。
乙卯十月朔写似少宝仁兄法家正之,蜀郡张大千爰。
钤印:大千居士(朱)、张爰之印(白)1202.张大千策杖访友图轴钤印:张爰大千大利题识:老木高松拔地青小桥泻玉水泠泠野夫随意专丘壑翰墨权真埒万乘略师石涛笔意甲戌(1934年)夏六月蜀人张大千写于大风堂下1203.张大千策杖访友镜心题识:江南翠竹动成林,谁折寒枝报赏音,寄语双清堂上客,萧然应见此君心,大千张爰。
钤印:张爰(白)1204.张大千 1946年作携琴访友立轴题识:破碎河山颠倒树,伤心谁识老涛翁。
吴山越山青未了,一角虚怜马远工。
丙戌十月,拟清湘老人法,蜀郡张爰。
稍爱子云气奇古,近知臣甫语惊人。
凭谁说与佳山水,渴墨苍茫乱笔真。
大千居士重题于欧湘馆中。
钤印:张爰、大千、张爰私印、大千居士、老弃敦煌、长共天难老、秋山秋水展览:“海上升明月—海上画派精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5月。
大千先生早期山水重在师法石涛、石溪等野逸派风格,惯以水墨浅绛。
自辛巳年(1941)西涉流沙,赴敦煌临摹壁画之後,其画风有变,从先前对明清绘画研究追溯到了晋唐,从文人卷轴为主的创作走向了众工画壁。
敦煌艺术对他的滋养,使他跨入了一个更广阔的艺术天地,风格更趋於成熟。
抗日战争胜利之後(1945),大千先生陆续收购了许多五代与宋元真迹,并与国内众多鉴藏家(吴湖帆、溥儒、庞来臣、叶恭绰等)结识,在此期间的山水作品又含有传统派的特征。
《携琴访友图》创作於丙戌年(1946),在风格上属於上述第三种。
此画构图严紧,视野开阔,用笔於飞动俊逸之中更添浑厚遒健,传达了传统山水对大千先生早年野逸派笔墨技法与敦煌壁画产生影响後所形成的特殊韵致。
此作亦能从某种角度体现这一时期中国绘画的风格。
“欧湘馆”是著名女画家李秋君(1899-1971)的画阁,当年大千先生在上海期间,与李氏兄妹论书谈画,志趣相投,与秋君更有“红颜知己”之称。
红萝卜的题画诗
![红萝卜的题画诗](https://img.taocdn.com/s3/m/ba831cd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c0.png)
红萝卜的题画诗张大千杨花萝卜题识:此江南人所谓杨花落(萝)也,甘脆不减哀家梨。
张大千此幅《杨花萝卜》,不管是用笔、象形、位置、赋彩都是匠心独具,画面杨花萝卜左二成对,右二分散,两个正立,一个微侧,一个卧倒在地。
每一个杨花萝卜大小也是不尽相同,萝苗也是疏茂有次。
赋彩虚实有次,浓淡得当,洋溢着健康、有趣、蓬勃的生动之气。
让人感觉清此萝卜清脆可口,正如张大千在款中所云:“甘脆不减哀家梨”。
张大千杨花萝卜张大千画的红萝卜,幅幅清新可人,颜色干净爽朗,让人观后食欲大增,流涎不已。
尽显张大千位置经营和赋彩用笔灵活生动的高超画艺。
注:杨花萝卜,因成熟的时候刚好杨树飞花而得名,优雅一点的名字叫樱桃萝卜。
做法有凉拌,炖汤,最好吃就是和河蚌同炖,汤色被萝卜皮染粉红,一口一只萝卜入口即化。
此外因杨花萝卜外形可爱娇小,也用在西餐中的点缀。
张大千风味属田家题识:风味属田家,品列瓜茹,洒怀正渴待寻他。
最爱女儿红一点,开到杨花?来复一丸佳,色胜凡砂,地黄莫与发生华。
惯疗刊风皮戏剪,圆帖双鸦。
鲜红顶缨的萝卜,是大千先生八十岁以后仍喜欢绘制的题材。
跨越近半个世纪的不同时期,这一题材的点染勾绘、风格与笔意仍是一样的鲜活亮丽,一样的滋润、饱满,一样的小巧灵秀,一样的滚动欲出。
齐白石画的红萝卜,很多旁边都有草虫或小动物,看来那时候的蔬菜是很环保的,可放心食用。
呵呵...齐白石红萝卜齐白石红萝卜齐白石红萝卜齐白石红萝卜齐白石红萝卜齐白石白菜萝卜吴昌硕萝卜白菜【题识】宋儒谓:齿得菜根则百事可作,前见友人题画菜曰:菜根稀菜叶肥,闭门种菜可疗,食菜胜于食鸡肋,愿天下人无菜色用意更进层。
彼日费万钱不能著者。
愿三复斯言之,缶记。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71)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71)](https://img.taocdn.com/s3/m/c2c5bf0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6.png)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71)张大千题画诗欣赏(71)5801. 张大千秋江渔隐图轴镜心纸本款识:漫道白鸥闲似我,渔舟更比白鸥闲。
拟赵仲穆笔。
戊子上九,大千居士爰。
印鉴:蜀郡张爰、三千大千。
5802. 张大千松崖渔艇镜心设色纸本钤印:张爰之印信、大千居士、大风堂、摩耶精舍题识:生烟云树挂高坡,渔艇牵风荡晚波。
极得意时挥洒去,自然丘壑不须多。
七十一年壬戌花朝后二日,风日晴美,乘兴作此,不自觉得意忘形,真堪一笑。
八十四叟大千张爰,双溪摩耶精舍。
5803. 张大千渔舟过去水生风镜心题识:渔舟过去水生风,大千居士。
钤印:张大千、立钦书屋5804. 张大千水村渔家镜心设色纸本款识:落日西风野水湄,扁舟便有五湖思。
素书未抵烟波尽,斜竹还抽独茧丝。
六十七年戊午夏写似馥生仁兄方家两正。
张大千爰。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摩邪精舍说明:附傅申题跋。
2005年11月27日佳士得秋拍第609号拍品。
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
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
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
张大千的画风,先后曾经数度改变,晚年时历经探索,在57岁时自创泼彩画法,是在继承唐代王洽的泼墨画法的基础上,揉入西欧绘画的色光关系,而发展出来的一种山水画笔墨技法。
可贵之处,是技法的变化始终能保持中国画的传统特色,创造出一种半抽象墨彩交辉的意境。
张大千曾认为写意两个字,写是用笔,意是造境,不是狂涂乱抹的。
也不是所谓文人遣兴,在书房用笔头写写的意思。
作画自然是书卷气为重,但是根基还是最要紧的。
若不从临摹和写生入手,那么用笔结构都不了解,岂不六大错误。
所以非下一番死工夫不可。
临摹古人,要学他用笔用墨,懂得他苦心构思。
写生要认识事物的情怀。
画时先用粗笔淡墨,勾出心里面要吐出来的境界。
山石、树木、屋宇、桥梁、布臵约定了,然后用焦墨渴笔,先分树木和山石,最后安臵屋宇人物,勾勒皴擦既完毕,再拿水墨一次一次的渲染,必定要能显出阴阳、向背、高低、远近。
张大千题画诗词精选!
![张大千题画诗词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e18b6830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2.png)
张大千题画诗词精选!三姝媚· 题天女散花图天风吹不断。
惹娇红纷飘堕,愁沾怨瑟瑟,云裳拥翠軿,无奈凤恬鸾懒。
月姊相逢,曾记得,霞绡亲剪。
病起维摩,烦恼依然,鬓丝嗟晚。
谁念春光回换。
叹几度随潮泪痕,同散一榻枯禅。
任此间儿女梦,葱魂蒨触处,花空环佩,杳歌尘栖扇。
侭有情缘,弹指余香未浣。
——丙子初作于网师园浣溪沙· 题巫峡图妾自长干近凤台。
君行潋滟浪成堆。
愁风愁水日千回。
断雁不传云路外,寒鸦为自引舟来。
襄王神女费疑猜。
点绛唇· 书雁荡大龙湫图石栋飞虹,砉然匹练垂天际。
跳珠委珮,迤逦沾衣翠。
荡涤烟云,人在蕊宫里。
空凝睇。
明朝吟思,梦觉银潢水。
雁宕山奇水奇,微苦无嘉树掩映其间耳。
——此写西梁瀑布,因于岩石上添写一松,思与黄山并峙宇宙间也。
图成更倚点绛唇题之。
——春间与蓬莱于非闇、南海黄君璧、武进谢稚柳同游兹山,永嘉方介堪为向导,下榻雁影山房,乐清张今索余辈作画,其时诸人皆无印,乃由介堪急就凿一章,文曰:东西南北之人。
迄今诸人风流云散,惟与非闇犹得朝夕相见耳。
偶忆及之,因书画上。
谒金门· 题画秋萧索。
灯火新凉帘幕。
翠被不禁怜晓薄,南楼闻画角。
想见冰壶玉萼。
一夜西风开却。
梦里乌啼残月落。
幽香无处着。
前调· 书雁宕大龙湫图岩翠积。
映水渟泓深碧。
中有蛰龙藏不得,迅雷惊海立。
花草化云狼籍。
界破遥空一掷。
槛外夕阳无气力。
断云归尚湿。
——四十年前同南海黄君璧、蓬莱于非闇、永嘉王介堪、武进谢稚柳游雁宕山,观瀑大龙湫,倚此辞,曾为县令作词,当时俱无印章,介堪磨小凿刀,即席刻东西南北之人,为一时乐事。
回首前尘,真如梦寐。
夏中箧中得此词,遂作图并记其上。
蜀郡八十一叟张大千爰杏花天题巫峡清秋仿吾家张僧繇笔逝波也带相思味。
总付与,消魂眼底。
千愁唤起秋云媚。
绰约风鬟十二。
过朝两眉消梦翠。
顿减了、襄王英气。
人生头白西风里。
况此千山万水。
——戊寅十二月朔后学张爰青城山中浣溪沙· 题自画像十载笼头一破冠,峨峨不为笑寒酸。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1)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1)](https://img.taocdn.com/s3/m/3f9c8a00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36.png)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1)张大千题画诗欣赏(1)1.张大千草堂读书图设色纸本立轴款识:德洁夫人清赏。
十年前夫人访予夫妇青城山中,命予画,经日遂别,未能即席操笔。
顷从渝州同机来香港,乃写呈正,而予又有印度之行,匆匆无暇构思,幸谅其不工也。
己丑九月十七日,蜀郡张爰。
2.张大千松风高士图设色纸本立轴款识:老木高松拔地青,小桥泻玉水泠泠。
野夫随意专丘壑,翰墨权真埒万乘。
瓮山泻玉桥边,得此小景漫图之,大千张爰。
3.张大千金城玉女图设色纸本立轴款识:玉关金城未是遥,笙歌鸾鹤彻青霄。
不知巾子长多少,五色辉光化绛桥。
甲申秋日,青城山中写似含杰仁兄方家并题请正,大千张爰。
4.张大千白描高士图水墨纸本镜片款识:解得闰三月,梅花自有春。
如何千下十,不谙夏建人。
丙戌正月,拟悔迟笔。
大千居士爰。
5.张大千白描荷花仕女图水墨纸本镜片款识:十四年(前),岁丙申,三巴摩诘山园初凿五亭湖,觅种荷花未得,想象未来,写此寄意。
逡巡未得完成,而目翳亦遂十二年,更无由渲染矣!题此怆然。
庚戌(1970年)七月朔,可以(居)识。
爰翁七十有一。
6.张大千芦荡野航图设色纸本立轴款识:西风瑟瑟水茫茫,罢市人归趁野航。
撑到芦花最深处,更沽村酒对斜阳。
大千居士。
7.张大千疏影寒梅屏款识:(1).深谢餐莫采,撷将冰雪华。
清香归齿颊。
毕胜委泥沙。
爰。
(2).逸兴欲眠云,消闲自锄目。
满径雪霜寒,有香清到骨。
爰。
(3).雪里轻移玉一枝,已无猎猎朔风吹。
此身不受寒威逼,莫忘山深雪压时。
爰。
(4).盆盎自春风,虬枝堪屈铁。
篱落冷香,不知是冰雪。
爰。
(5).明月孤山处士家,湖光寒浸玉横斜。
似将纂籀纵横笔,铁线圈成个个花。
大千道者。
(6).影散小窻明,香落空斋满。
本是神仙骨,岁忘冷暖。
大千。
8.张大千张善孖英姿飒爽图款识:英姿飒爽来酣戦,天假神柄专其雄。
不肯低头在草莽,冥冥孤高多烈风。
癸酉大千画草,善子画虎并集句。
9.张大千深山问道图款识:磴道撑百盘,溪声碍九折。
寻诗问苏黄,扪碑识元白。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5)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5)](https://img.taocdn.com/s3/m/66ef420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8a.png)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5)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5)3951.张大千1978年作萝卜柿子(一对)镜心款识:(1)萝菔生儿芥有孙,老夫久已戒腥荤。
■神安坐清虚府,哪得羊来踏菜园。
(2)利市三倍。
此两汉人吉言也,多于铜器上见之。
老夫亦不无此望,可笑也。
戊午秋八月。
大千居士爰。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摹耶精舍”、“大千毫发”、“己亥己巳戊寅辛酉”。
3952. 张大千 1978年作书法对联(两幅)镜心释文:浅碧自斟家酿酒,小红初试手栽花。
注:上款人即为台湾武陵农场主人冯传勲,张大千常与之游。
3953.张大千戊子(1948年)作李杜联吟图镜心曾由大千门人“墨归堂”主人李乔峰先生(b.1921)珍藏。
李乔峰,广东新会人。
少爱书画,好学深思,次第追随名师多位,如简琴斋、李研山、冯康侯等诸先生,采研金石书画之艺。
又蒙简琴斋先生之介,得列“大风堂”门墙,受张大千先生训导。
大千先生以其深嗜伊秉绶书法,致力搜求,故赐“墨归堂”室号,用志墨卿书迹归付赏知者之缘。
乔峰先生恪守古礼,尊师重道,对后辈扶掖有嘉,诲人不倦,有古人之风。
曾在张大千先生百龄诞辰纪念展中,奉出所藏大千先生佳作多帧,藉伸纪念百龄之意,并飨艺术同好。
展览:“南张北溥藏珍集萃”台北,羲之堂,1999年10月。
张大千先生画此作以备1948年底香港展览之用。
展览乃其好友黄般若主持策划,于中环告蜀士行香港大酒店举行,是作即展品之一。
甫展出即被订购,现藏者得睹时已叹失之交臂,后四出打听,悉为某富商购去。
经多方辗转请托终以重价买回,遂珍视如拱璧,不轻易示人。
六十年代“梅云堂”主人高岭梅欲搜张大千先生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各时期代表作,辑录成书。
他亟盼收录《李杜联吟图》,得现藏者慨借,成其愿。
孙位《高逸图》乃晚唐剧迹,今藏上海博物馆。
1948年9月底,大千先生自沪赴京,游名胜,晤旧友,并观赏当地收藏家的藏品及战后流散于市面的书画,孙位《高逸图》即于此段期间得见。
1949年秋,他作《仿孙位高逸图》,并题跋曰:“去年冬,在故都得见唐孙位《高逸图》,用笔与敦煌唐人壁画绝相似,乃知一代风气不可移易。
张大千山水画欣赏(五十五)
![张大千山水画欣赏(五十五)](https://img.taocdn.com/s3/m/60bdfd61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e1.png)
张大千山水画欣赏(五十五)张大千山水画欣赏(五十五)高寻白帝问真原镜框甲戌(1934年)作题识:(1)高寻白帝问真原。
拟吾家僧繇没骨法。
甲戌八月,大千居士。
(2)到此欲骄日月,回头又失蓬莱。
秋风吹出井莲开,何处长安尘壒。
雪下玉龙游戏,月中青女徘徊。
眼前忆着锦江来,今古纷纭玉垒。
调寄《西江月》。
华山看云海作图漫赋。
爰。
钤印:大千居士、大风堂、张爰私印、西川张八、大千豪发1934年的农历8月15,大千昆仲首次游览西岳华山,旬日内遍登华岳五峰,寻幽探奇,写生赋诗,兴致极高,此图题诗《西江月·华山云海》即作于这次华山之游。
用没骨法画巫峡、华山也多在此一时段。
这种没骨重彩山水以色彩取胜,富丽堂皇又不失士气,是大千先生颇为得意的山水画法。
他曾在画作的题识中追溯没骨山水的渊源,“此吾家张僧繇法也,继其轨者,唐有扬升,宋有王希孟,元无传焉,明则董玄宰墨戏之馀,时复为之……有清三百年,遂成绝响”,而他自己则直接接续此一传统。
《高寻白帝问真原》,写杜甫诗意,构图疏阔精致,云山飘渺,杂树错落山间,突显出华山的雄奇。
大千先生也特别善于敷色,朱砂、青绿、白粉、赭石诸色相衬,瑰丽明快,极富装饰性。
南国小景设色纸本 1934年作款识:(1)秋老菊花天,花丛蝶尚妍。
此邦宜捉扇,我辈欲装绵。
满树红堪摘,四山青可怜。
阴晴长不定,客况最颠连。
此予去年十月客香港登太平山句也。
甲戌十一月,写于沽上,爰。
(2)南国小景双幅,似仲渔二兄法家正之。
大千张爰。
钤印:三千大千、大风堂、大千、张爰私印、蜀客1933年大千有香港之游,与黄般若、黄君璧、何冠五、马武仲等把酒论艺,游玩写生。
太平山、屯门、赤柱、青山等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大千游兴甚浓,曾感叹:“太平山小景可入画者甚富。
惜当代名家皆不屑为之耳”。
此幅所题五律即《太平山雨景》,大千曾自述:“般若道兄招游太平山,为雨所阻至山半而归。
次日拈此以退笔书之。
”此幅《南国小景》作于次年1934年,大千时客沽上,为回忆旧游所作。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6)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6)](https://img.taocdn.com/s3/m/3bd68dec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8.png)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6)张大千题画诗欣赏(46)4001.张大千壬寅(1962年)作高士行吟图镜心设色纸本钤印:张爰、大千题识:壬寅夏孟,寒弟来江户,嘱为耿民仁兄方家写此,即乞雅教。
大千张爰。
说明:Lot1725-1726号作品为谢耿民旧藏,作品征集自谢耿民家属。
谢耿民(1909-1981),浙江余姚人,曾在美国纽约大学公共行政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回国后历任财政厅长,中央银行国库局局长,1949年赴台,任行政院秘书长。
和严家淦渊源颇深。
此幅作品为张目寒 1962年于东京代为请画。
4002.张大千丁未(1907年)作红叶小鸟图镜心设色纸本题识:秋思婆娑近已疏,乍寒况是夕阳余。
两三如醉经霜叶,得似坡翁觅酒初。
丁未四月写于三巴。
在此间为深秋,我国则正初夏也。
爰。
钤印:张爰大千父、大风堂、五亭湖4003.张大千乙巳(1965年)作携琴访友图镜心钤印:张大千长年大吉又日利、张爰长寿、乙巳题识:山寺秋逾峻,蓬窗晚更明。
抱琴去谁与,来和涧泉声。
文泽五兄法教。
大千张爰。
4004.张大千庚辰(1940年)作仕女图镜心设色纸本题识:学画宫眉细细长,芙蓉出水斗新。
只有一笑能倾国,不信相看有断肠。
六一居士句,庚辰秋九月重九。
青城山中,张大千爰。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4005.张大千 1938年作蜀道秋云图镜心款识:蜀道秋云图。
人情看到秋云厚,世路经过蜀道平。
此胡仰曾先生易箦时自晚语也,其介弟梅庵三兄用其意命予为此图,一以追念其兄,一以自儆也。
戊寅七月一日蜀郡张爰大千。
印文:张爰、大千大利4006.张大千戊子(1948年)作闲舟平远图镜心钤印:蜀郡张爰、三千大千题识:漫道白鸥闲似我,渔舟更比白鸥闲。
拟赵仲穆笔。
戊子上九,大千居士爰。
4007.张大千 1953年制凝思图镜心设色纸卡款识:癸巳十月写似蓓芬夫人清正。
大千张爰。
铃印:张爰私印。
注:"癸巳十月"即公历一九五三年十一月期间,乃大千先生自阿根廷迁往巴西圣保罗摩诘山园之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大千题画诗欣赏(55)4601.张大千双喜立轴设色纸本款识:仿宋人滕昌祐笔写于故都,蜀中张爰。
钤印:张爰(朱文)、大千大利(白文)、大风堂(朱文)录文:双鹊飞来噪午晴,一枝梅影向窗横。
幽人宿醉闲欹枕,不待闻香己解醒。
4602.张大千芭蕉立轴设色纸本题识:有人独对芭蕉坐,因为春愁不放心。
爰。
钤印:大千父一九五零年代初期,张大千离开大陆移居海外的时候,曾考虑过定居日本。
他曾数度亲临日本实地了解情况,其中一次大千计划作稍长时间的逗留,故没有入住旅社,而由他所熟悉的一家专卖画具颜料的店家「喜屋」在二楼为他安排了住处。
「喜屋」老板更为张大千延雇了两位日本小姐来侍候起居,其中一位便是山田小姐。
山田小姐面貌娟好,聪明伶俐,颇得大千欢心。
相处一段日子后两情相悦,她就成了张大千在日本的红粉知己。
那时,大千每到日本她就一定陪侍在则,即使张大千有夫人徐雯波陪同前往,也不例外,她除照顾大千的生活起居外,并帮忙料理他在日本的一些杂务。
他俩的情人关系维持了多年,当张大千不在日本时,也经常给山田小姐汇寄生活贵。
张大千在文艺界的老朋友,当年曾到过日本的,如溥心畬、黄君璧、张目寒、庄严、董作宾等,都曾与山田小姐见过面,只有台静农未有去过日本,故此,张大千在一九五四年夏在东京绘赠台静农的一本册页本的最后一页,就画了山田小姐的倩影(见154页),后来溥心畬更为之题跋,成为一时佳话。
其实,山田小姐的父亲山田菱夏亦雅好书画,并与张大千甚有交往。
一九五五年和一九五八年,张大千分别在自己珍藏的赵孟俯《八骏图》和《元赵文敏九歌书画册》复制品上亲笔题字赠送山田菱夏。
此七幅张大千作品,皆曾为山田小姐之珍藏。
4603. 张大千芙蓉新妆立轴设色纸本题识:芙蓉出水本来鲜,自喜新妆爱近前。
行近前来无个事,手缠红袖一嫣然。
归菊庐下作画,大千散人。
钤印:生张八、大千无恙说明:张大千最早的仕女画,据他自己所述,学自改琦和顾洛,很快又转向华新罗的飘逸写意仕女,并赢得了“张美人”的称号。
此作无年款,但从画风与书风判断,应为其1930年代初期作品。
张大千一生喜看川剧和京戏,他认为戏里的美人最美,除了古装的服装美之外,戏里人物的眼神、嘴型、指法、举手投足,经过千锤百炼,无一不美,所以他的一些仕女画,面部、举止、身段和手势,都受到传统戏剧的影响,丰姿别具,这幅《芙蓉新妆》,人物顾盼之间,眉目传情,显然具有这些特紉。
于非闇曾评张大千的画道:“大千人物,尤以仕女最为画道人苂赏,谓能大胆别创新意……他画的美人儿,少女是少女,少妇是少妇;而且少女美与少妇美,都有显然的区别”,原因是“他对女性,观察得很精密”。
4604.张大千金壁山水立轴设色纸本款识: "木叶凝霜净,千山绿尚肥。
晴晖弄秋脆,犹暧旧林?小?仿石涛笔莫高窟作。
壬午冬日大千居士爰。
"钤印:张大千、大千豪发、大千居士题签并印鉴:"天朗气清。
唐云。
"题跋并印鉴:(1).钱松岩:"三月江南荐樱笋,?f????,回塘静。
蛛丝萦空网落花。
云母屏寒浸嫩影,帘外沉沉春露冷。
绿罗欲覆花间井,泥金小扇障纱巾。
画桥紫陌踏春尘,花开迟水水流急。
江鸭对眠莎草湿,吴姬如花花不及。
摘花笑映溪流碧。
钱松岩。
"(2).黄君璧:"石公飘然至,满座生氤氲。
手中抱一卷,云是黄海云。
云峰三十六,峰峰插紫玉。
汉漫周未能,揽之归一掬。
始信天地奇,千载迟吾师。
笔落开生面,力兴五丁?取?凌面浮立呼,欲往悉崎岖。
不能凌?~顶,踌躇披此图。
一九八六年黄君璧题。
" 4605.张大千观山图立轴题识:去年夏与定三道兄南京别后匆匆北上,各以流离不意相聚渝州。
昔人云风景不殊举目有河山之感。
每忆斯言辄复于色,漫设数帧以记斯遇。
定三吾兄幸勿以笔墨责之也。
大千弟爰。
钤印:张爰、大千、大千居士4606.张大千高逸图立轴钤印:张爰、张大千、张爰、三千大千题识:张叔厚画远师龙眠,近效沤波,自成家数。
若乃食古不化,何异刻舟画虎,此古人之所以重变异,合理也。
甲申六月,仿吾家叔厚笔於青城山中。
大千张爰。
鸣玉仁兄方家正之。
大千居士爰。
4607.张大千芙蓉出水立轴印文:张、大千无恙此图是画家张大千以工写结合的手法所创作的一幅成功仕女画,张大千于画学多才多艺,仕女画尤为精湛绝伦。
此画中仕女形态描绘精细,妩媚多姿,婷婷玉立,衣纹流畅,面相俏丽,敷色淡雅。
仕女鬓发如云,眉毛纤细,凤目微睁,鼻直而垂,樱桃小口,容颜十分标致,举止优雅,神态高贵。
画家采用均细流畅的“游丝描”勾画人物衣纹,线条没有粗细变化,转折自如,笔势柔和,有面里裹针的艺术效果。
画家另外以疏简纵逸的写意笔法写出破水而立的几丛荷叶,围绕着仕女,衬托其妩媚妖娆之姿。
荷梗挺拔,扶摇直上,承托着硕大舒展的荷叶。
以没骨法写出荷叶,墨色浑厚,形态古朴,充分显示出画家水、墨、色交融的大写意手法及清新奔放的艺术风貌。
含苞待放的荷花,点缀在荷叶之中,独具神韵,别开生面。
整幅画面线描用笔洗练而超逸,仕女形象端庄而秀美,所配之荷叶皆造型优美,设色清雅静逸,风韵独存。
纵观此图,既体现画家清新俊逸的高雅格调,也可见其绘画功力之深厚,构思立意之巧妙。
4608.张大千自画像立轴纸本款识:己亥五月大千居士写与四弟岭梅时年六十一矣。
边条:大千八哥自画像岭梅钤印:大千豪发(朱)己亥己巳戊寅辛酉(白)高(朱)展览:香港,大会堂美术博物馆,“张大千近作展”,一九六二年四月二十一日至五月九日香港,香港艺术中心,“张大千回顾展”,一九八五年五月十七日至六月二十四日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梅云堂藏张大千画”,一九九三年四月十七日至五月二十三日日本,东京,涉谷区立松涛美术馆,“香港。
梅云堂所藏张大千之绘画”,一九九五年四月五日至五月二十一日新加坡,新加坡美术馆,“梅云堂藏张大千画”,一九九七年二月二十八日至四月二十七日注:大千先生好作自画像,自二十年代至逝世前.逾半世纪创作生涯中,自写尘埃貌者恐在百幅以上。
一九五九年笔下所出此题材多帧,本幅即属赠高岭梅之作。
图中大千居士侧面,半身,一手捧卷,一手捻须,眼盯书册,意态悠闲,一派怡然自得,诵读为乐之状。
全画以淡墨写成,仅浓墨点睛,目光遂烱然有神。
行笔简炼,线条洒脱利落,须发之描写则细致,疏密分布得宜有序,捕捉了画中人年龄,样貌的特征,堪称形神俱备,实属自画像中之佳构。
4609.张大千自画像立轴钤印:“张爰之印”白文“大千居士”朱文款识:丁酉七月写并抬二十六字大千居士年五十又九矣4610.张大千花鸟立轴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款识:蜀人张爰大千父。
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为传奇的国画大师,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
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
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在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张大千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其画意境清丽雅逸。
徐悲鸿说过“张大千,五百年来第一人”。
他才力学养过人,于山水、人物、花卉、仕女、翎毛无所不能,此幅《花鸟》作品集中体现出张大千工笔、翎毛的深厚绘画艺术功底。
画中古木皴法老辣,树木上的翠鸟神采奕奕,仿佛呼之欲出,生机盎然,韵味十足。
此幅作品设色古朴雅致,翠鸟羽毛五彩斑斓,深得古人笔意,树上几枝红叶渲染在画面中起到了极佳的效果,使人看上去整幅作品即高雅靓丽又优美传神。
4611.张大千芭蕉立轴题识:有人独对芭蕉坐,因为春愁不放心。
爰。
钤印:大千父一九五零年代初期,张大千离开大陆移居海外的时候,曾考虑过定居日本。
他曾数度亲临日本实地了解情况,其中一次大千计划作稍长时间的逗留,故没有入住旅社,而由他所熟悉的一家专卖画具颜料的店家「喜屋」在二楼为他安排了住处。
「喜屋」老板更为张大千延雇了两位日本小姐来侍候起居,其中一位便是山田小姐。
山田小姐面貌娟好,聪明伶俐,颇得大千欢心。
相处一段日子后两情相悦,她就成了张大千在日本的红粉知己。
那时,大千每到日本她就一定陪侍在则,即使张大千有夫人徐雯波陪同前往,也不例外,她除照顾大千的生活起居外,并帮忙料理他在日本的一些杂务。
他俩的情人关系维持了多年,当张大千不在日本时,也经常给山田小姐汇寄生活贵。
张大千在文艺界的老朋友,当年曾到过日本的,如溥心畬、黄君璧、张目寒、庄严、董作宾等,都曾与山田小姐见过面,只有台静农未有去过日本,故此,张大千在一九五四年夏在东京绘赠台静农的一本册页本的最后一页,就画了山田小姐的倩影(见154页),后来溥心畬更为之题跋,成为一时佳话。
其实,山田小姐的父亲山田菱夏亦雅好书画,并与张大千甚有交往。
一九五五年和一九五八年,张大千分别在自己珍藏的赵孟俯《八骏图》和《元赵文敏九歌书画册》复制品上亲笔题字赠送山田菱夏。
此七幅张大千作品,皆曾为山田小姐之珍藏。
4612.张大千花鸟立轴款识:瑛卿仁侄正之勿失戊子七月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爰之印(白文)大千(朱文)款识:大千居士花鸟法宋元陈老连八大青藤诸家得其神髓而自成体貌为近代书画大家也瑛卿拜题钤印:雪如瑛卿小印<brt>谢稚柳题:故人张大千早年工笔瑛卿属题稚柳钤印:稚柳壮暮堂4613.张大千东山丝竹立轴设色纸本款识:张大千写于大风堂。
钤印:纲师园客,内江张爰,大风堂鉴藏印乙方。
4614.张大千 1936年作虾立轴一则关于张大千画虾的故事:徐悲鸿曾在家里设宴,专门招待齐白石、张大千二人。
那一天,由夫人廖静文亲自下厨,热情款待,菜做得很合老人口味,大家吃得很高兴。
饭后,齐白石乘兴挥毫,用墨画了三片荷叶,又用赭红色画了两朵荷花,送给廖静文,以示答谢。
张大千随之也应廖之请,欲在此图上补画几只小虾,在荷下水中嬉戏。
但张大千画着画着,忽觉得有人在暗暗地拉他的衣袖,回头一看,是齐白石。
齐白石将张大千拉至一边,轻声地说:“大千先生,虾子只有六节哟!不论大小,其身子只有六节,不能多画,也不能少画。
”张大千仔细一看,原来自己刚才画得入神,只顾追求美了,而忽略了生活的真实,虾子的节数不是画多了,就是画少了。
尽管他这时还搞不清楚虾子究竟有多少节,但深信齐白石说的不会错。
于是,他在画上又多画了些水纹与水草,把节数不准确的虾身遮盖了起来。
回到旅馆后,张大千立即请人买来活虾,倒在盆中,并亲手将虾放在手中仔细观察,详细数节。
白石老人说得果然不错,不论大小,虾身通通只有六节。
他更加敬佩了,想起刚才的情景,不禁又惭愧又感激。
—摘自蒋光宇《求真比什么都重要》4615.张大千山水立轴设色纸本款识:莲蕊莲花发纱香,上方一迳入慈光,晚山金碧琅薶翠,刮眼缠严此道场。
黄山慈光寺为山中第一道场,丙子十一月写似禹臣先生博笑,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长寿大风堂长髯张郎三十八4616.张大千花鸟立轴设色纸本款识:离离数颗缀幽严,色比珊瑚惜未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