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理学。果树篇

合集下载

果树病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果树病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果树病理学重点知识总结果树生命周期:指果树个体发育过程中所经历的萌芽、生长、结实、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1)实生繁殖果树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可划分为胚胎期、幼年期(童期)、成年期和衰老期,4个发育阶段。

2)营养繁殖果树的生命周期:营养繁殖即通过嫁接、扦插、压条、分株、组织培养等方法获得的树体。

繁殖时所用接穗或插条-般取已开花结果的树上,是成熟母体的延续,因此严格讲,它们的生命周期中没有真正的幼年阶段,只有以营养生长为主的幼年阶段。

1.童区:指一株实生大树处于幼年阶段表现出童性的区域,不能用任何措施促使其开花。

或最低花芽着生部位以下的空间范围,不能形成花芽的区域。

2.转变区:指童期结束,在转变期而尚未形成花芽的区域。

3.成年区:指实生苗最低始花点以上的部位4.幼年期:又称童期,指从种子萌发起,经历一定生长阶段,到具备开花潜能的这段时期。

5.童性:指处于童期的实生树具有的特殊遗传和生理特性。

6.成年期:指实生果树在具备开花潜能后,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可以随时开花的这个阶段。

根据结果数量和状况又可以进一-步分为结果初期、结果盛期和结果后期三个不同阶段。

7.结果初期:指从第一次开花坐果到有经济产量的这段时期。

标志:部分枝条先端开始形成少量花芽,花芽质量差,坐果率低,果实品质差,皮厚、肉粗、味酸。

特点:书馆和根系仍快速扩展,有较快的离心生长;叶片同化面积增大;芽体较小,质量差,部分花芽发育不。

完全,坐果率低;枝的顶端优势较强,生长较为直立;部分枝条主要集中在先端形成花芽,结果部位的叶面积逐渐达到定型的大小,但结果部位以下的枝条仍处于童年阶段;所形成的果实一般较大,但果皮厚,果肉粗,风味偏酸,品质较差8.结果盛期:指从有经济产量到经济产量开始下降的阶段。

标志:花芽多、质量好,结果多,果实品质佳特点:树冠体积达到最大限度,年生长量逐渐稳定;在树冠内部,个别生长旺盛的枝条经常会表现出“复幼”现象;树冠下部仍表现出童性;花多果多品质佳。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大纲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大纲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农业植物病理学英文名称: Agricultural Plant Pathology课程编号:101C2004课程类型:专业课适用专业:植物保护开课学期:第五学期学时: 72学分: 4.5二、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农业植物病理学是植物保护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课,它属于植物病理学的一个分支,本课程是在学生学习完基础数学、物理、化学及专业基础课植物学、普通植物病理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后开设的一门课程。

目的是通过课堂讲授、实验操作与田间教学等几个环节,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及其病害防治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努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利于学生在将来的生产实践中能够识别病害、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合理、科学的控制病害的策略和方法。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国内外特别是我省病害分布概况和防治技术的进展状况,对各类作物的分布概况、栽培面积、病害的种类和为害情况有个统一的认识。

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理解各类作物主要病害的分布、为害情况、侵染循环、发生与环境的关系、预测预报及防治方法等,使学生毕业后能够独立开展工作和科学研究。

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重要病害的症状特点和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实物标本和观看幻灯片加强学生对主要病害症状的了解程度,在生产时间中遇到某一植物的病害时,能够结合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达到识别病害,制定防治策略的目的。

四、教学进度安排表《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学时分配表第一章小麦病害7 1 6 14第二章水稻病害 3 1 3 7第三章杂粮病害7 1 3 11第四章棉花病害 3 1 1.5 5.5第五章油料作物病害 2 1.5 3.5 第六章葡萄病害 4 3 7 第七章果树类病害7 1 3 11 第八章十字花科蔬菜病害 2 1 3 第九章茄科蔬菜病害 4 1 5 第十章葫芦科蔬菜病害 3 1 1 5 合计42 6 24 72五、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及难点第一章麦类病害(时数8 )一、主要内容第一节小麦锈病(一)小麦锈病在历史上发生及为害状况(二)小麦三种锈病的症状特点(三)小麦锈病病原物(三)小麦锈病的周年侵染循环规律(四)影响小麦锈病发生的因素(五)小麦锈病的综合防治措施第二节小麦黑穗病(一)小麦散黑穗病、小麦腥黑穗病、小麦秆黑粉病在历史上发生及为害状况(二)小麦三种黑穗类病害症状识别(三)小麦三种黑穗病病原物(四)小麦三种黑穗病侵染循环规律(五)影响小麦黑穗病发生的因素(六)小麦黑穗病的综合防治措施第三节小麦病毒病(一)小麦黄矮病、小麦丛矮病在历史上发生及为害状况(二)小麦黄矮病、小麦丛矮病症状区别(三)小麦黄矮病、小麦丛矮病病原物(四)小麦黄矮病、小麦丛矮病的发生规律(五)小麦黑穗病的综合防治措施第四节小麦全蚀病(一)小麦全蚀病在历史上发生及为害状况(二)小麦全蚀病症状(三)小麦全蚀病病原物(四)小麦全蚀病的发生规律(五)小麦黑穗病的综合防治措施第五节小麦白粉病(一)小麦白粉病在历史上发生及为害状况(二)小麦白粉病症状(三)小麦白粉病病原物(四)小麦白粉病的发生规律(五)小麦白粉病的综合防治措施第六节小麦赤霉病(一)小麦赤霉病在历史上发生及为害状况(二)小麦赤霉病症状(三)小麦赤霉病病原物(四)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五)小麦赤霉病的综合防治措施第七节小麦纹枯病(一)小麦纹枯病在历史上发生及为害状况(二)小麦纹枯病症状(三)小麦纹枯病病原物(四)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规律(五)小麦纹枯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二、课程的重点难点本章重点难点小麦锈病的周年侵染循环过程,小麦全蚀病的TAD现象,小麦黄矮病的侵染循环规律。

农业植物病理学-仁果类

农业植物病理学-仁果类

识别要点:
发病时期:秋冬季和早春 危害部位:树干为主,果实、叶片次之。 症状特点:腐烂病俗称烂皮病,主要为害枝干的皮层部分, 使皮层腐烂坏死。在发病盛期,病斑多为溃疡型:病部红褐 色水渍状,稍肿胀,组织松软腐烂,病部常流出黄褐色汁液, 病皮易撕裂,腐烂皮层鲜红褐色,有酒糟味,发病后期,病 部表面产生黑色小粒点(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空气潮湿时或 雨后,分生孢子器中涌出金黄色丝状卷曲的孢子角。在苹果 树旺盛生长期,病部失水干缩,成为边缘明显、稍凹陷的黑 褐色病斑,深秋时在病枯枝干上可发现较大的黑色点状物(病 菌的子囊壳)。小枝受害时,病斑迅速扩展至全枝,引起枝枯 型症状。
果树病害
1. 仁果病害 2.核果病害 3. 柑橘病害 4. 葡萄病害、猕猴桃病害 5. 干果病害、杂果病害
仁果病害
我国栽培的仁果类果树主要有苹果、梨和 山楂。已知全世界苹果病害200多种,梨病害 150余种,山楂病害80余种,中国已报道的依 次为120、80及20多种。苹果病害重要的有仁 果轮纹病、干腐病、腐烂病、炭疽病、褐腐病、 白粉病、锈病、早期落叶病及病毒病。较重要 的有苹果贮藏病害等。梨病害最重要的有仁果 黑星病、轮纹病、褐腐病、锈病。较重要的还 有黑斑病和圆斑病。
仁果腐烂病
• 苹果仁果腐烂病中国最早1916年发现于辽宁 熊岳。
• 树腐烂病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和山东、 河南、四川等地发生普遍。目前轻病区发病 株率约10%~30%,重病区高达60%以上, 是北方苹果产区的重要病害。
• 梨树腐烂病在东北、华北梨区发生普遍,西 洋梨受害严重,常整株枯死,冻害后受害尤 烈,成为栽培西洋梨的主要障碍。
时刮除,并用抗菌剂402或福美砷消毒伤口。 3. 果树发芽前喷一次福美砷液,生长期结合果

植物病理学论文(优秀范文8篇)-植物保护论文-农学论文

植物病理学论文(优秀范文8篇)-植物保护论文-农学论文

植物病理学论文(优秀范文8篇)-植物保护论文-农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当一株健全的植物受到干扰,导致器官和组织的生理机制局部的或系统的反常植物自身表现了病状,并能从患病部位提取出的物质具有相应病原物的病征,就是发生了植物病害。

下面是植物病理学论文8篇,供大家参考阅读。

植物病理学论文第一篇:甘蓝枯萎病的病理症状与防治措施摘要:甘蓝枯萎病主要危害植株的维管束,植株受害后,由心叶开始变黄,随着病害的发展,全株叶片变黄,发病严重的,下部叶片脱落,植株停止生长,畸形,萎蔫直至。

横切发病植株的叶脉、叶柄和短缩茎,可以发现维管束明显变褐,甚至变黑,须根变少。

文章就甘蓝枯萎病的病理症状表现以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调查研究论述,旨在为防治甘蓝枯萎病提供帮助。

关键词:甘蓝枯萎病; 病理症状; 防治措施; 细菌; 植株;Study on Bacterial Inoculation Pathological of Cabbage Fusarium WiltBai Jian Zhao Yongwei Wang Jiaomin Wang Jian Wei YongpinDingxi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Abstract:Fusarium wilt mainly damages the vascular bundles of cabbage plants. After the plants are damaged, they turn yellow from the heart leav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ease, the leaves of the whole plant turn yellow. If the disease is serious, the lower leaves fall off, the plants stop growing, become deformed, wilt and die. When cutting the vein, petiole and short stem of the diseased plant,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vascular bundle turns brown, even black, and the fibrous root becomes less. In this paper, the pathological symptoms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Fusarium wilt were investigated and discussed in order toprovide help for the control of Fusarium wilt.甘蓝枯萎病(又叫甘蓝黄枯萎病),是一种名叫镰刀菌的有害病菌引起的病害,这种有害菌具有极强的存活能力和抗逆性能,能够在土壤中存活数年,病害菌主要通过在土壤中侵染根部伤口向上发病[1]。

果树学-总论-第二章:果树的生物学特性

果树学-总论-第二章:果树的生物学特性

三. 果树的花芽形成与开花
(一)花芽分化(fower bud differentiation)
芽轴的生长点无定型细胞的分生组织经过各种
生理和形态的变化形成花芽的过程,包含生理
分化和形态分化两个过程。
(二)花芽形成 果树枝梢上的芽原始体逐步分化形成花器Leabharlann 各个部分的发育过程称为花芽形成。
//
果树叶芽的结构
1.营养生长期(vegetative growth phase) (1)时段:从无性繁殖苗木定植后到开花结果前的 一段生长期。
(2)长短:核桃 2 ~ 6 年,荔枝 3 ~ 4 年;
枣、桃、杏、李、板栗 2 ~ 3 年开花; 柑桔、苹、梨 3 ~ 5 年开花。
(3)特点
枝条生长势强,一个生长季节内表现出二次或多
3. 衰老期(senesence phase)
从树势明显衰退到树体最终死亡为止。
特点:骨干枝和骨干根大量死亡,树冠无力 更新复壮。
(二)无性繁殖果树的生命周期
无性繁殖的果树是利用营养器官的再生能力而培 育成的植株。由于从母株上采集的繁殖材料已经具 备开花结果能力,因此它不需度过童期,其生命周
期分为营养生长期、结果期和衰老期三个时期。
2.叶幕与叶面积指数
(2)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 LAX) 树冠总叶面积与其所占土地面积之比。
它反映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密度。
应用:一般果树适宜的叶面积指数是 4 ~ 6。 柑桔为 4.5 ~ 5。
(二)果树的根系
1. 根系的类型
果 树 根 系 的 类型
2.果树根系的组成
柑橘修剪后枝 的垂直优势
(3)树冠的层性(tierdisposition) 中心主枝上的芽萌发为强壮的枝梢,中部的芽萌 发为较短的枝梢,基部的芽多数不萌发抽枝。以此类 推,从苗木开始逐年生长,强枝成为主枝,弱枝死亡, 主枝在树干上成层状分布。

园艺植物病理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园艺植物病理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第一章测试1.植物病害发生的病理程序,即由生理病变到组织病变,到形态病变的过程。

()A:对B:错答案:A2.当病原物遇到寄主后,植物一定发生病害。

()A:对B:错答案:B3.非侵染性病害也称为生理性病害。

()A:对B:错答案:A4.下列病状不属于坏死的是()。

A:黄化B:溃疡C:立枯D:叶斑答案:A5.下列微生物不属于病原物是的()。

A:豆科植物上的根瘤菌B:植物叶片上的粉状物C:植物叶片上的霉状物D:兰科植物上的菌根菌答案:AD第二章测试1.马铃薯()会引起薯块干腐、空心症状。

A:胞囊线虫B:根结线虫病C:根腐D:茎线虫病答案:D2.寄生性植物寄生在植物寄主地上部的寄生方式是()。

A:根寄生B:茎寄生C:半寄生D:全寄生答案:B3.菌物分类中,将一类有性阶段不明确的菌归入()。

A:子囊菌B:接合菌C:半知菌D:担子菌答案:C4.葡萄霜霉病在干热天发病重。

()A:错B:对答案:A5.欧文氏菌可引起果树火疫病,发病部位会出现白色霉层。

()A:错B:对答案:A第三章测试1.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致病和破坏作用主要通过()等方式来实现。

A:分泌毒素B:分泌各种酶类C:夺取寄主的营养物质和水分D:分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答案:ABCD2.下列病原物不能直接突破植物表皮而侵入寄主体内的是()。

A:病原菌物B:细菌C:寄生性种子植物D:线虫答案:B3.所有引起植物病害的病原物都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

()A:对B:错答案:B4.水平抗病性一般表现为免疫或高度抗病,但抗病性难以持久。

()A:错B:对答案:A5.植物保卫素是植物体内产生的具有抗菌作用的非酶类小分子化合物。

()A:错B:对答案:B第四章测试1.柯赫氏法则只能用来确定侵染性病害病原物。

()A:错B:对答案:A2.建立无病留种田,培育无病种苗属于栽培防治措施。

()A:错B:对答案:A3.高温季节,通过闷棚、覆膜,可有效地杀死多种土传病害的病原物。

()A:对B:错答案:A4.下列病害只有病状没有病征的是()。

果树病害PPT课件

果树病害PPT课件
农业植物病理学 ------------果树病害
第二部分 疽病、霉心病
褐腐病、锈果病、蝇粪病、煤污病、黑点病 苦痘病、痘斑病、虎皮病、日烧病 疫腐病、黑星病、锈病
一、分布与危害
1. 轮纹烂果病
又称果腐病、白腐病、轮纹褐腐;各苹果产区 都有发生,其中黄河、中下游,黄河故道,胶东地 区发生重;富士品种发生重;烂果率在田间可达 50%以上,在贮藏期可继续发病。
周年动态:5月底 - 6月初开始发病;7、8、9月 高温、多雨季节为侵染发病高峰;温度降低后,发 病率下降
(2) 发病条件 气象条件:高温、多雨是流行主导因素;高温
潜育期短,多雨造成大量传播 栽培条件:果园湿度大,发病重;地势低洼,
排水不良,树冠郁闭,都加大果园湿度 品种:品种间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果皮松,
2. 炭疽病
苦腐病、晚腐病;苹
果产区均有分布,60-80 年在一些品种(红玉、国
光)重,达70%;富士轻
3. 霉心病
霉腐病、心腐病、果 腐病、红腐病,各产区 均有发生,北斗苹果、 黄金梨重,田间40%, 贮藏期65%
二、症状
1. 轮纹烂果病
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水渍状近圆形褐色斑点,周缘 有红褐色晕圈,深入果肉;扩展后,成深浅相间的 同心轮纹状病斑,病斑不凹陷,果肉软腐,溢出褐 色黏液,有酸臭气味。后期,一些病斑中部散生稀 疏的黑色小粒点,不突破表皮
2. 炭疽病
初期为淡褐色小圆斑,边缘清晰,扩大后成深 褐色圆斑,表面略凹陷,果肉褐腐,具苦味。病果 肉剖面呈漏斗状,可烂至果心;后期出现呈同心轮 纹状排列的小黑点,遇雨、潮湿下溢出绯红色黏液
3. 霉心病
病果较轻,外观正常。病果心室坏死变褐,逐 渐向外扩展腐烂。果心充满粉红、青灰、黑褐或白 色霉状物。向外扩展到一定程度,果实外表出现 湿腐状褐色斑块,最后全果腐烂。可分为霉心和 心腐2种症状

最新植物病理学实习心得体会

最新植物病理学实习心得体会

植物病理学实习心得体会在教師裏永遠也學到真正的土地植物原理,必須要走到田地中去,參加實習,才能在實習中得到植物成長的原理。

作為一名植物病理專業學生,在實驗室的學習永遠不能完全的瞭解植物,必須要走進田地,開始工作!在為期四天的實習中,我感受到農民才是真正的農業專家。

書本上知識再正確,真正運用到現實中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這點為我們在今後工作中深入基層、踏實苦幹打下了良好基礎。

我們必須要心中有農民,要對農民負責,要想農民之所想,急農民之所急,理論聯繫實際,將我們的所學知識真正的回饋給社會、回饋人民。

一、實習目的:本次教學實習是《植物病理學》專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課程教學實習,掌握幾種重要作物病害症狀的特點及病原物形態特徵,瞭解病情調查、病害標本的採集和製作病原的鑒定以及病害的田間診斷調查研究的常規方法,提高學生診斷和研究病害的能力。

二、實習地點:1、山農大南校區實驗田2、徂徠山林場三、實習時間:201x年5月30日——5月31日;6月6日——6月7日四、實習內容:(一)實驗室裏辨真偽6月7日,大家在實驗室裏對採集的到植物病害材料進行了整理、分類。

對實習中不知道的病害材料進行了鏡檢。

在標本製作過程中,對於含水量少的標本,我們組採集隨采隨壓制,保持了標本的原形;對於含水量多的標本,我們等到自然散失一些水分後,再進行了壓制;同時,我們對有些標本進行了可適當加工,如標本的莖過粗或葉子過多,先剪掉一部分再壓制,防止標本因受壓不勻,或葉片重疊而變形。

有些全株性的標本,將標本折成適當形狀後再壓制。

在前期標本材料整理過程中,為避免壓制的標本變形,並使植物組織中的水分易被標本紙吸收,標本夾好後,我們用繩子將標本夾捆緊,放到乾燥通風處。

每天勤換標本紙,使標本儘快乾燥,以保持原有色澤,並避免發黴變質。

乾燥後的標本移動時我們始終十分小心,以防破碎。

對於莖稈、枝條等粗大標本,我們放在宿舍通風處進行了自然乾燥。

標本經壓制乾燥後,我們進行了細緻的選擇整理,填寫好標籤,貼在標本袋上,然後按寄主或病原進行了分類存放。

农业植物病理学重点

农业植物病理学重点

1. 水稻恶苗病的初侵染源是(主要是带菌种子,其次是病稻草,以分生孢子越冬)。

2. 叶瘟典型病斑分为三部一线即(外层-黄色晕圈中毒部)、(内圈-褐色坏死部)、(中央-灰白色崩溃部)和(病斑两端中央叶脉变褐-坏死线)。

3. 稻白叶枯病的主要初侵染源有(病稻草{老病区主要} )、(病稻桩)和(带菌谷种{新病区主要} )。

4. 药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关键时期是(灌浆期)。

5. 小麦散黑穗病菌的初侵染来源是(带菌种子{以休眠菌丝越冬} ),防治的中心措施是(种子处理)。

6. 小麦纹枯病的初侵染来源主要是(田间菌核和病残体中菌丝体)。

7. 棉花枯、黄萎病的初侵染来源(无再侵染),在新病区主要是(带菌棉籽),而在老病区主要是(带菌病残体、土壤和土杂肥)。

8. 大豆胞囊线虫的越冬胞囊内的卵孵化以(二龄)幼虫侵入寄生根。

9. 甘蓝型油菜病毒病在叶片上的症状有(黄斑型)、(枯斑型)和花叶型三种,而白菜型油菜其典型症状是在苗期产生(明脉{花叶} )和(畸形{矮化僵死} )。

10. 山芋黑斑病防治措施中的一留二浸三高指的是(一留$无病留种地%、二浸 $药剂浸种薯、种苗%、三高 $高温育苗、高剪苗和高温处理贮藏% )。

第一篇水稻病害1.水稻三大病害稻瘟病症状类型:苗瘟、叶瘟(病斑类型:慢性型,急性型,白点型,褐点型)叶枕瘟、节瘟、颈穗瘟、谷粒瘟等纹枯病(水稻三大病害之首)白叶枯病(细菌病害)症状类型:叶枯型、急性型、中脉型、凋萎型、黄叶型水稻三种检疫病害:霜霉病、白叶枯、细菌性条斑病水稻上没有的病害:白粉病、炭疽病、锈病、溃疡病2.水稻纹枯病菌以什么形式在哪些场所越冬?在田间如何传播?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体和菌核在病稻草和其他寄主残体上越冬。

菌核随水传播,受季候风的影响多集中在下风向的田角,田面不平时,低洼处也有较多的菌核,因而这些地方最易发现病株。

3.影响稻曲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化学药剂防治应掌握在水稻的什么时期?温度,湿度,降雨,光照,其中湿度和降雨影响最大。

园艺植物病理学 第六章 苹果 梨病害

园艺植物病理学  第六章   苹果 梨病害

静止 静止 萌动 膨大 1% 67%
萌动 膨大 3% 90% — — 35% 90% — — — —
— — — — ——
28% 30% 32% — — —
整理课件
36
1. 对苹果树腐烂病发病部位调查,明确主要
侵染部位。
2. 对苹果树腐烂病斑周年的增长进行了调查, 明确各个季节病斑扩展的速率
3. 对孢子角的产生进行了观察 4. 对每个孢子角产生的孢子数量进行了测定,
时间
第1天 第1周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第5周 第6周 第7周 第8周 第9周 第10周
离体树皮上孢子的萌发率(%)
室内
室外背阴存
室外向阳
93
93
93
88
17
0
70
8
0
22
0
0
17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整理0课件
0
室内离体枝条 孢子萌发率
(%)
95
90
91
90
90
87
92
85
84
50
3. 对孢子角的产生进行了观察
整理课件
30
1. 对苹果树腐烂病发病部位调查,明确主要侵染 部位。
2. 对苹果树腐烂病斑周年的增长进行了调查,明 确各个季节病斑扩展的速率
3. 对孢子角的产生进行了观察 4. 对每个孢子角产生的孢子数量进行了测定,约
为8~10*107
整理课件
31
整理课件
32
表4 腐烂病菌孢子角在树皮及树枝上的存活时间

植物病理学。果树篇

植物病理学。果树篇

4. 果园管理:管理粗放,施肥不合理,尤其是缺肥或偏施 氮肥,修剪不力和过度,不注意果园卫生,其他病虫害发 病较重,都有利于病害发生。
5.气候条件:一般来说,腐烂病的发生与雨日、湿度、温 度没有直接的关系。在各种气候因素中,冻害与该病的关 系最为密切。冻害使树体抗病性降低,树体发生冻害之年 ,往往是该病大发生或开始大发生之年。
2. 枝枯型:
枝枯型症状多发生在2~4年生的小枝及剪口、果台、 干枯桩和果柄等部位。病斑红褐色或暗褐色,形状不 规则,边缘不明显,病部扩展迅速全枝很快失水干枯 死亡。后期病部表面也产生许多小黑点,遇湿溢出橘 黄色孢子角。枝枯型症状在弱树上尤为明显,也可导 致枝条死亡。
溃疡型
与干腐病区别:
主要危害主枝和侧枝,也可危害主干。 病斑初为椭圆形或不整形,紫红色,表面湿润,常溢出褐 色汁液。随着病斑的不断扩展,干缩凹陷成黑褐色病斑。 病健交界处开裂,病皮翘起或剥离,病斑表面有纵横裂纹 ,是该病症状的主要特点。 后期在病斑表面产生密集细小的小黑点(分生孢子器)。 潮湿条件下,从小黑点中可溢出灰白色黏液。
第九章 果树病害(一)
河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李洪连
本章学习重点
1.了解北方地区重要果树病害种类和发生危害情况 2. 苹果树皮腐烂病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 3. 苹果果实腐烂病的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 4. 苹果叶部主要病害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 5. 苹果根部主要病害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 6. 梨黑星病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 7. 葡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8. 枣树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了解北方地区重要果树病害种类和发生危害情况苹果轮纹病苹果炭疽病苹果青霉病苹果霉心病苹果煤霉病苹果褐腐病梨黑星病葡萄白腐病葡萄黑痘病桃褐斑病苹果树皮腐烂病苹果黑腐病梨树腐烂病梨干腐病苹果根朽病苹果根朽病干腐病桃树流胶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苹果褐斑病苹果锈病苹果白粉病梨火疫病梨火疫病葡萄霜霉病细菌穿孔病霉斑穿孔病褐斑穿孔病枣锈病苹果花叶病苹果小叶病苹果锈果病枣疯病葡萄病毒病生理性病害缺铁applecanker俗称臭皮病烂皮病是我国北方苹果产区危害严重的病害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病害循环( Diseases Cycle )
1.
初侵染来源: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 在田间病株和病残体上越冬,成为来年发病的主要初侵 染来源。病斑中的病菌可存活4年左右,同一块病斑释放 孢子的能力可持续一年半之久。
2. 传播:次春,在雨后或高湿条件下,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 便可排放出大量孢子。由于孢子常与胶质物一起形成孢子 角,所以必须先通过雨水冲溅分散而后随风雨进行大范围 传播扩散。另外,孢子也可黏附在昆虫体表,随昆虫活动 迁飞而带菌传病。
1 病原学名和分类地位:
炭疽病菌:
有性态为围小丛壳Glomerella cingulata ,属子囊菌亚门小丛壳属。 无性态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属半知菌刺盘孢属
轮纹病菌:
有性态为梨生囊壳孢Physalospora piricola ,属子囊菌亚门囊壳孢属。 无性态为轮纹大茎点菌Macrophoma Kawatsukai属半知菌大茎点属。 霉心病菌: 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和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 等多种真菌
1. 溃疡型:多发生在主干、主枝上和分叉处,发病 初期病部表面红褐色、水浸状、略隆起,后皮层腐烂, 常溢出黄褐色汁液。病组织松软,湿腐状,有酒糟味。 后期病部失水干缩下陷呈黑褐色,边缘开裂,表面产 生许多小黑点。在雨后和潮湿情况下,小黑点可溢出 橘黄色卷须状孢子角。如果病斑绕枝干一周,则引起 枝干枯死。
梨枝干轮纹病-粗皮病
梨干腐病
苹果根朽病
苹果根朽病
果树根癌病
轮纹病(粗皮)
干腐病
桃树流胶病
三. 叶部病害
苹果斑点落叶病
苹果褐斑病
苹果锈病
苹果白粉病
梨火疫病
梨火疫病
葡萄霜霉病
桃缩叶病
褐斑穿孔病
霉斑穿孔病
细菌穿孔病
桃穿孔病
枣锈病
四. 全株性病害
苹果花叶病
苹果锈果病

防治方法 (Control)
以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为中心;以减少果园菌量为 基础;辅助于及时治疗病斑等项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1.增强树势
①合理施肥:施肥量要足,肥料种类要全,提倡秋施肥。 ②合理灌水:秋季控制灌水,有利于枝条成熟,可以减轻冻害;早 春适当提早浇水,可增加树皮的含水量,降低病斑的扩展速度。 ③合理负载:及时疏花疏果,控制结果量。 ④合理修剪:尽量少造成伤口,并对伤口加以处理和保护;调整枝 量,勿使果园郁蔽。 ⑤保叶促根:及时防治叶部病虫害,避免早期落叶,削弱树势。
苹果树腐烂病菌 左:1.着生于子座组织内的子囊壳 2子囊 3.子囊孢子 右:1.子座剖面示子囊壳 2.子囊壳和子囊孢子
3. 病原生物学:
菌丝生长最适为28~29℃。分生孢子器形成最适温 度为20~30℃;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3℃左右, 但在10℃左右时也能萌发。
分生孢子在清水中不发芽,其萌发需要一定的营 养物质,树皮、木质部、叶片和果汁中。子囊孢子在 清水中可以萌发,但其后菌丝的生长发育则必须有营 养物质的供给。
③包泥:用黏土加水成泥,糊住病斑并用塑 料膜严密包扎的病斑治疗方法称为包泥法。 只要操作适宜,治愈率可达95%以上。注意一 是泥要黏,尽量使用黏土。二是包要严,包 泥厚度2cm以上,并且超出病斑2cm以上;包 泥后包扎要严,不能透风漏水。三是包扎严 密状态最少要保持2~3个月。
④ 桥接:
第三节
苹果烂果病种 类很多,河南省 主要是轮纹病、 炭疽病、霉心病、 青霉病、褐腐病 等,常年造成较 大损失。个别年 份烂果率高达 50%以上。
此病发生轻重与树势强弱、树干伤口、气候条件、果园 管理、病原数量等因素有关。其中树势强弱是决定因素。
1. 树势: 树势强壮时,抗侵入及抗扩展能力强,病菌处于潜伏 状态,虽然树体带菌但很少发病;树势衰弱时,抗扩展能力 急剧降低,潜伏病菌迅速扩展蔓延,导致该病严重发生。 幼龄树壮,发病轻;老龄树相对较弱,发病重。 结果小年树营养充分,树势壮,发病轻;大年树营养缺 乏,树势衰弱,发病重。
苹果小叶病
枣疯病
葡萄病毒病
生理性病害---缺铁
第二节
苹果树皮腐烂病 Apple Canker
俗称臭皮病、烂皮病,是我国北方苹果产区危害严重的病 害之一。该病主要发生在成龄结果树上,重病果园常常是病 疤累累,枝干残缺不全,因病毁园现象时有发生。
二 .症状 Symptom :
主要危害主干、主枝。有溃疡型和枝枯型两类:
第九章 果树病害(一)
河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李洪连
本章学习重点
1.了解北方地区重要果树病害种类和发生危害情况 2. 苹果树皮腐烂病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 3. 苹果果实腐烂病的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 4. 苹果叶部主要病害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 5. 苹果根部主要病害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 6. 梨黑星病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 7. 葡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8. 枣树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苹果干腐病
三 .病原物( Pathogen):
1 病原学名和分类地位:
有性态为苹果黑腐皮壳Valsa mali,为子囊菌亚门; 无性态为壳囊孢Cytospora sp., 属半知菌亚门。
2. 病原菌形态
图8-1 苹果树腐烂病菌
左:1.着生于子座组织内的子囊壳 2子囊 3.子囊孢子 右:1.子座剖面示子囊壳 2.子囊壳和子囊孢子
第一节. 北方地区果树病害简介
一. 果实病害
苹果轮纹病
苹果炭疽病
苹果青霉病
苹果霉心病
苹果煤霉病
苹果褐腐病
梨黑星病
梨轮纹病
葡萄白腐病
葡萄黑痘病
葡萄黑腐病
柑橘青霉病
柑橘绿霉病
桃褐腐病
桃褐斑病
枣黑腐病(缩果)
枣炭疽病
二. 根部和枝干病害
苹果树皮腐烂病
苹果黑腐病
梨树腐烂病
苹果果实腐烂病
Apple fruit-rot (Anthracnose/Ring Rot /Core Rot)
二 .症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ymptom :
1. 炭疽病 主要危害果实,发病初期,果面出 现针头大小的淡褐色小斑点,圆形, 边缘清晰。以后病斑逐渐扩大,颜 色变成褐色或深褐色,表面略凹陷。 由病部纵向剖开,病果肉变褐腐烂, 具苦味。病果肉剖面呈圆锥状,可 烂至果心,与好果肉界限明显。 后期病斑上出现稍隆起的小粒点, 常呈同心轮纹状排列。潮湿时溢出 绯红色黏液。
侵入:分生孢子落到果面上萌发产生芽管、附着胞和侵入丝, 经伤口、皮孔或直接穿过表皮侵入果实。具有潜伏侵染的特点。 再侵染:果实发病以后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生长 季节不断出现的新病果是病菌反复再次侵染和病害蔓延的重要 来源。
2 轮纹病
越冬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病部越冬,其中,病枝上 越冬的病菌是该病的主要侵染源。此外,杨柳、刺槐、桃等树上的 枝枯病菌也是造成苹果果实轮纹状腐烂的重要侵染来源。 传播:病菌越冬后产生的分生孢子主要借风雨传播。
苹果炭疽病菌
苹果霉心病菌
苹果轮纹病菌
四.病害循环
1 炭疽病
Diseases Cycle
越冬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盘在苹果树上的病果、僵果、 果台、干枯的枝条、病虫危害的破伤枝条等处越冬,也能够在 梨、葡萄、刺槐等寄主上越冬。 传播:次年春天越冬病菌形成分生孢子,借雨水、昆虫传播, 进行初次侵染。
2. 轮纹病
果实:初期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水渍状 近圆形褐色斑点,周缘有红褐色晕圈 ,稍深入果肉,随后很快向四周扩展 ,典型病斑表面具有明显的深浅相间 的同心轮纹,病部果肉腐烂。初期病 斑表面不凹陷。严重时全果腐烂,常 溢出褐色黏液,有酸臭气味。后期少 数病斑的中部产生黑色小粒点,散生 。失水后干缩,变成黑色僵果。 枝干:以皮孔为中心形成近圆形斑点 ,边缘翘起,形成粗皮病。
发病高峰: 北方苹果产区,腐烂病一般一年有两次高峰,即春 季发病高峰和秋季发病高峰。
春季发病高峰,一般出现在3-4月份。
秋季高峰在7-9月,此时花芽开始分化,果实加速 生长,枝干营养水平及抗病能力又一次降低,新病斑 又开始少量出现,旧病斑又有一次扩展,形成一个秋 季高峰。
四 流行因素(Epidemiology)
4. 果园管理:管理粗放,施肥不合理,尤其是缺肥或偏施 氮肥,修剪不力和过度,不注意果园卫生,其他病虫害发 病较重,都有利于病害发生。
5.气候条件:一般来说,腐烂病的发生与雨日、湿度、温 度没有直接的关系。在各种气候因素中,冻害与该病的关 系最为密切。冻害使树体抗病性降低,树体发生冻害之年 ,往往是该病大发生或开始大发生之年。
2.果园卫生,减少病菌
①果园卫生:及时清除病死枝,及时刨除病树,修剪下来的 枝干要运出果园等项果园卫生措施都能降低果园菌量,控制 病害蔓延。 ②重刮皮:5~7月,用刮皮刀将主干、骨干枝上的粗翘皮刮干 净的措施称为重刮皮。重刮皮主要有三方面作用,一是将枝 干表面和树皮浅层的潜伏病菌刮除;二是刺激树体的愈伤能 力;三是新形成的皮层2~3年内不产生落皮层。
3 霉心病 主要危害果实,引起果心腐烂,有的提早脱落。
病果外观常表现正常多数病果外观不表现明显症状, 重量变轻。剖开病果,可见心室坏死变褐,逐渐向外扩展 腐烂。果心充满粉红色霉状物,也有的为灰绿色、黑褐色 或白色霉状物,或同时出现颜色各异的霉状物。
严重时突破心室壁扩展到心室外,引起果肉腐烂。
三 .病原物( Pathogen):
注意:刮皮不能过重,刮皮后不能涂刷药剂,过弱树不要刮皮,一般树刮 前刮后要增施肥水,补充营养,促进新皮层尽早形成。
③休眠期喷铲除剂:苹果树落叶后和发芽前喷施铲除性药剂 可直接杀灭枝干表面及树皮浅层的病菌。比较有效的药剂有 40%福美胂、石硫合剂、95%精品索利巴尔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