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囚绿记》 (14)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囚绿记》页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囚绿记》页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囚绿记》页 教学课 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囚绿记》页 教学课 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囚绿记》页 教学课 件
整体把握
课文哪几段写“囚绿”的? 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 划分文章结构层次 。(给每个层 次拟一个类似 “囚绿” 这样动 宾结构的小标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囚绿记》页 教学课 件
海伦·亚当斯·凯勒 是美国一位残障教育 家。她在19个月大时 因为一次高烧而引致 失明及失聪。后来借 着她的导师安·沙利文 (Anne Sullivan)的努 力,使她学会说话, 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 并且毕业于哈佛大 学.
不应凋零的绿叶
现代文学 巨匠---老舍 文革中不堪迫 害纵身跳入冰 冷的湖中……
但“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常春藤” 吗?
司马迁, 受宫刑,却 能忍受这世 间最大的耻 辱,因为他 心中有未完 成的《史 记》。
北京市人,“文化 大革命”初期响应号召 由北京赴陕西务农,因 积劳致残下肢瘫痪,后 返回北京,顽强生活, 潜心文学创作,现为专 业作家。作品主要有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插队的故事》《夏日 的玫瑰》《合欢树》等 等。
为了让绿色与“我”更接近、更亲密, 以装饰简陋的房间,抚平“我”抑郁之心,燃 起“我”对生活的希望。
但是抗日战争爆发后,“我”被青藤那顽 强的抗争性格,永向光明的执著精神所感染, 作者仿佛看见了呼唤光明和自由的千千万万个 中国人,故珍重开释了这个永不屈服于黑暗的 “绿囚”。
概括归纳
课文中的常春藤有何特点? 绿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20世纪美国最伟大 的小说家.1946年,因 高血压、糖尿病、皮肤 癌,精神抑郁症,海明 威健康每况愈下。他开 始变得异常烦躁,尝到 了自我怜悯的痛苦。终 于在1961年7月2日,用 双筒猎枪伸进嘴里扳动 了扳机……

囚绿记公开课获一等奖优秀课件

囚绿记公开课获一等奖优秀课件
作者有一颗——“黄金的心”。在那抗日救国的年代, 《囚绿记》确有照亮民族心灵的作用。
讨论并完成课后练习题第一题。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 它是快乐。”作者把绿看做是生命力的象征、希望的象征 和快乐的象征。这也暗示着作者的人生并不顺利,甚至还 暗示当时整个社会都不安定,因此作者借绿来表达希望。 再有,作者说“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他需要有 陪伴,而象征生命和快乐的绿枝条便成了他唯一的“朋 友”,因而他说“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为了让绿色与“我”更接近、更亲密,以装饰简陋的房 间,抚平“我”抑郁之心,燃起“我”对生活的希望, “我”把绿色囚住。但是抗日战争爆发后,“我”被青 藤那顽强的抗争性格,永向光明的执著精神所感染,作 者仿佛看见了呼唤光明和自由的千千万万个中国人(当 然也包括作者本人),故珍重开释了这个永不屈服于黑 暗的“绿囚”。
二、研读课文 (20 分)
1.本文题为“囚绿记”,意思是记述“囚绿”的经过。 ① 哪几段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 请快速阅读课文,圈划关键句。(即那些写行动的句子) 择绿、近绿、囚绿、释绿 如“囚绿”那样用两个字概括。 ② 哪一段,哪几段写得特能打动你?为什么? 2.交流: 文章自始至终紧扣一个“绿”字,择绿、近绿、 囚绿、释绿,这过程与作者的感情有什么联系呢?
一、课前预习 注音: 陆蠡 ( lǐ ) 瞥见 ( piē ) 移徙( xǐ ) 猗郁( yī ) 蕈菌(Xùn)( jūn) 注释词词 了截:( 明了简单。 ) 揠苗助长:( 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 ) 猗郁:( 充满生气的样子。 ) 急不暇择:(因过于急切而来不及选择。 ) 作者笔下的“绿”象征什么?表达了它怎样的思 想 感情? 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 不屈的抗敌情绪的歌颂。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囚绿记》 (1)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囚绿记》 (1)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
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 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疲累 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 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 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 绿也视同至宝。”
①朗诵
②修辞手法:四个排比句,热烈,奔放,高度评价了这珍 贵的绿色,诠释了对绿的生命内涵的理性认识. 运用形象的比喻,“我”对绿色的爱恋之情具体可感,真 切地表达了“我”对绿色的焦渴、企盼。
②因为爱一样东西至于极点,便想把它牢牢占据,置于自己的 控制之下,这是人类的共性,可爱而愚蠢。对于那些有生命的 东西来说,让它生活在最适合的环境,即是一种真爱、最爱, 这也许就是作者想要告诉读者的吧。
③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 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 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
线 索
祝福
怀绿(14)
怀念
读“绿” 品读悟情,感受绿之形象
1:找出文中有关于“绿” 的语句。
(要求:用“﹏﹏” 将最能打动你的句子划 出,作好批注,并尝试 有感情的朗读,说出你 的感悟。)
操作步骤
3-4人为一小组,一人有感情的 朗读喜欢的句子,其余的人对该句进 行赏析, 赏析的角度可以从:景物特 点、描写技巧、作者情感、语言特不屈服于黑暗”的精 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抒发了对自由光明的向往之情。
课外延伸
抗战的历史早已远去,但绿的精神 品质却代代相传。在我们的生活中,有 像“绿”一样的人吗?
请结合文章谈谈这些人的事迹对你 有何启示?
浩瀚的大海正是因为 有了礁石,才激起了美丽 的浪花。
囚 记陆

读“文” 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囚绿记公开课获奖

囚绿记公开课获奖

作者仅仅是为了写“常春藤”吗?
“常春藤”的特点日本人曾提审陆蠡,问:
蓬勃
“你爱国吗?”
“爱生国命。”、希望
向阳
“赞成南京政府(按:指汪伪
政权追)求么?光”明 、自由
固执
“不赞成?”
“坚依贞你看不,屈日本的人抗能不敌能精征神服
中国?”
象征手法 “绝对不能征服!” 日本人勃然大怒,给他上了酷
刑。
司马迁, 受宫刑,却能 忍受这世间最 大的耻辱,因 为他心中有未 完成的《史 记》。
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 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 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 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 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 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十五 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 个贫穷的小村子,但她没有 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 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 春。在那里她给村里小学的 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 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 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 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 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 赞誉。
归纳主旨
《囚绿记》作者通过对窗前的一株 不屈于黑暗而永向光明的常春藤的描 写,颂扬了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 发了作者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 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 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
读了文章后,你会有哪些启示呢? (1)常春藤给我以启示,当遇到挫折时也要 执著于自己的方向,向着阳光生长。 (2)我觉得作者喜欢它继而占有它是自私的, 反而伤害了它。所以喜欢它不一定要占有。
北京市人,“文 化大革命”初期响应 号召由北京赴陕西务 农,因积劳致残下肢 瘫痪,后返回北京, 顽强生活,潜心文学 创作,现为专业作家。 作品主要有《我的遥 远的清平湾》《插队 的故事》《夏日的玫 瑰》《合欢树》等等。

国家一等奖必修二《囚绿记》教学设计

国家一等奖必修二《囚绿记》教学设计

《囚绿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文章,梳理文章的写作线索和情感线索。

通过对文章主题的梳理,借鉴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完成对写作线索的归纳,完成对情感线索的梳理。

通过设问、追问、情节设置来解读文章主题,引导学生说出文章的多层主题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倔强,学习作者寄托于其中的民族气节。

通过深度解读文本,丰富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学会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并理性地看待“爱”的方式。

学情分析:我所教授的班级是高一(5)班,是一个文科普通班,这个班的学生整体水平中等偏上,但是课堂上很灵动,很活泼,很有表现力。

重点难点:通过设问、追问来解读文章主题,引导学生说出文章的多层主题内涵;完成生命教育。

借助对课文中蕴含的多层主旨的解读,来丰富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态度,教会学生理性地、辩证的看待“爱”。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设置情境,以短片《绿》启发学生的遐思,启发学生畅谈自己对绿色的解读活动2【讲授】交代学习目标评论散文,姓散,名文,字自我。

本节课目标为:1.理清文章的写作线索和情感线索。

总结思维导图。

2.品析文字,解读作者在文字中的自我3.个性化解读,探寻文章的主题内涵。

活动3【活动】合作探究,梳理线索文章的写作线索是什么?作者在文章中的情感随着他对这抹绿色的行动有变化吗?请整理出文章的情感线索。

1.小组合作:整合写作线索和情感线索,用思维线索图表现出来。

2.小组展示成果活动4【讲授】品析文字,找寻心声1.这常春藤本是常见之物,却让作者如此矛盾。

一个如此平常的举动,一个如此平凡的植物,何以下笔成文呢?还能与现代散文公认的大家之作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相提并论,你是怎么理解的呢?2.教师小结,设问:这小小的一抹绿色的常春藤就是他写作的突破口。

作者在文章中的所要传递的心声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聆听作者的心声。

高一语文《囚绿记》教案(公开课)

高一语文《囚绿记》教案(公开课)

高一语文《囚绿记》教案(公开课)高一语文《囚绿记》教案(公开课)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一语文《囚绿记》教案(公开课),欢迎大家分享。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通过教学,让学生深刻认识本文表现出来的抗战初期苦难中的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对光明自由的渴望之情。

2、学习本文写景抒情的技巧和结构安排,把握咏物抒情散文的写法。

二、教法说明、学法指导:巧妙灵活地运用“找、问、赏、写”四步教学法。

学生自主学习,多活动,多参与,多思考,在积极、主动、快乐的状态下达成教学目标,享受教学生活的情趣与美感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析绿的特点及象征意义。

难点:准确理解和把握作者对绿的态度、做法,认识人和物、情和景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印发教案。

五、教学具体内容和步骤:导入新课:教学程序:第一步:找。

找什么?找出文中不懂的字、词、句,或语法、修辞、技巧方面的问题。

找的前提是先读,课前预习读过更好,没有读过就当堂快速阅读,默读或跳读都行。

重点读课文,也可读课下注释、课后题。

同时把不懂的地方找出来用笔画住。

如果是生字生词,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板书到黑板上,如果是问题,可以留作下面提问或写到纸条上交给老师。

《囚绿记》这一课我已经让学生课前预习过,早读读过一遍,导入新课后,我就让学生找出生字生词并叫他们大胆地走上讲台板书,会注音的生字连同注音写上,会解释的词语连同词义写上。

同学们板书的内容整理如下:生字注音:涸(hé)揠(yà)猗( yī)蕈(xùn)嫩(nèn)瞥(piē)生词解释: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视如至宝: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当作最宝贵的东西看待。

急不暇择:情况紧急,来不及选择。

了截爽直:指办事干脆利落,豪爽直率。

高中语文《囚绿记》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精品

高中语文《囚绿记》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精品
陆蠡
整体感知课文
1.标题“囚绿”是什么意思?这里的“绿”指什么 从全文看,“囚绿"是怎么一回事?
“囚绿”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 “绿”指绿色的常春藤。 “囚绿”指“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 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 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
“囚绿”是主体,“囚绿”之前、 之后作者有什么行动?划出起止段落。
要求:字数200左右;寄托情意。

解放的执著的爱国主义情怀。 (2)因为爱一样东西至于极点,便想把它牢牢占
据,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是人类的共性,可爱
而愚蠢。对那些有生命的东西来说,让它生活在最
适合的环境,即是一种珍爱、挚爱,这也许就是作
者想要告诉读者的吧。
(3)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
颂扬贞忠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
绿色代表生命的活力 绿色给人带来舒畅的心意 哪里有绿色哪里就有生活的情趣 哪里有绿色哪里就显示出勃勃生机 桃红柳绿那是春的象征 青山绿水那是景的美丽 莺歌燕舞奏响绿色的旋律
陆 蠡
散文家陆蠡
陆蠡(1908—1942),字圣泉,原 籍浙江天台,散文家和翻译家。 1931 年毕业于上海国立大学,后与友人创 办泉州语文学社。1933年到1934年 在泉州中学教书,同时开始写散文。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驻上海租 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 作岗位,在1942年被捕,不久由巡捕 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刑月数 月,惨遭杀害,年仅34岁。主要散文 集:《海星》《竹刀》《囚绿记》
喜悦
喜悦
不快 快活
祝福
满足
可怜 留恋
恼怒
怀念
赏析课文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囚绿记课件(共29张PPT)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囚绿记课件(共29张PPT)
们常说的象征手法。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 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 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 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
叫象征。
象征分为整体象征和局部象征;托物言 志都是整体的。
托物言志要比象征大,托物言志的文章 一般都使用联想和象征这两种写作手法
比喻和象征
相同点:二者都是以相似点为基础,象征中 的象征体和比喻中的喻体都是具体事物,通 过这些具体事物的描写含蓄、隐晦、形象地 表现本体。 不同点:1.比喻的本体可以是抽象事物也可 以是具体事物如《春》中把雨丝比作牛毛、 细丝和花针,而象征中的本体都是抽象事物 (观念、哲理、品质、风格、情感等抽象名 词所表示的事物)。2.比喻属修辞范围,适用 于句子,是造句的艺术;而象征则属艺术手 法,适用于布局谋篇,是构思的艺术。
绿,带给大家什么感受?
明确:绿色是自然赐予人类最宝 贵的礼物。它生机勃勃,活泼可 爱,是生命的象征。它可以给失 意的人带来无限的希望,可以给 焦虑的人带来精神的宁静,可以 给苦闷的人增添生活的快乐。
请同学们说说有关“绿”的
成语或诗句。
这绿色的植物让我们感悟到蓬勃向上,勃勃生 机,它永远向着阳光,固执,在那烽火连天的 岁月里,这样一株常青藤给了作者什么呢?现 在,让我们一起研读陆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绿 记》,去接触他那崇高的灵魂。
不仅限于此,文中隐约交代了当时的写作背景 ,请再次快速扫描课文,找出关于这些背景 的语句。
背景:
1、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 。
2、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3、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 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 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 留心开车的消息。
日本人曾提审陆蠡,问: “你爱国吗?” “爱国。” “赞成南京政府么?” “不赞成?” “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 “绝对不能征服!”

九年级《囚绿记》一等奖说课稿

九年级《囚绿记》一等奖说课稿

九年级《囚绿记》一等奖说课稿《九年级《囚绿记》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九年级《囚绿记》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囚绿记》是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它是我国现代作家、翻译家陆蠡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写成的一篇咏物抒情的散文。

本文讲述了作者在北平公寓囚禁常春藤的故事,描述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态和真挚心愿,含蓄的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囚绿记》其写景状物新颖独特、含蓄蕴藉,感情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适合中学生朗读、赏析,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对其进行鉴赏评价,充分发挥文本的示范作用,实现新课标所规定的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新课标表明,语文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必须落实语言素养训练方面的目标,在教学中要摆正篇章分析与学生感悟的关系,把分析当成帮助学生领悟的手段,而非目的。

本文的意思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叙事层面,表现了作者对绿枝条的无比喜爱,一个是象征层面,即本文的深层寓意。

前者意思浅显,学生通过阅读可以理解,后者比较含蓄,学生不易把握,因此我把本文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如下3点,并把其中第2、3点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熟读文本,把握文章的结构及作者感情脉络。

2、品味重要语句,体会作者在文中寄托的对绿的情感,理解绿的内涵,把握文章主旨。

3、学习本文借物抒情和托物寄意的象征手法。

三、说学习方法1、自主、合作、探究。

这是新课程的核心学习观念,本教学设计为了切实落实这一理念,将采用尽可能少要甚至不要老师提示的“非指示性教学”。

其做法就是强调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2、指导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用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利用导学案深入研读课文;利用网络、图书等渠道搜集、整理信息,以拓展视野,激发读书兴趣,拓宽学习渠道。

《囚绿记》的一等奖说课稿

《囚绿记》的一等奖说课稿

《囚绿记》的一等奖说课稿《《囚绿记》的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囚绿记》的一等奖说课稿说课的内容是《囚绿记》的教学设计及其相关设计的依据。

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方法和过程几个方面展开陈述。

【说教材】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囚绿记》这篇课文,它是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主要内容是作者以一株常春藤为线索,牵出无限情思,唱出了一曲绿色生命之歌。

同时,本文在写景状物与抒情上又有独具匠心之处。

【说学情】学习这篇课文的是初三学生,曾经接触过“品人与品文”类现代散文,如《春》《济南的冬天》等,对写景抒情类散文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根据上述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着眼于让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得到更好的发展,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与能力:理解作者的感情,探究文章的主题,在多元解读中感受作品的生命力。

2、过程与方法:品读文章的优美语句,注重审美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和对坚贞不屈、矢志不渝精神的赞美。

教学重点、难点:1、知识与能力:理解作者的感情,探究文章的'主题,在多元解读中感受作品的生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和对坚贞不屈、矢志不渝精神的赞美。

【说教法和学法】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在教法方面,我采用“点拨式教学法”,指引学生联系生活,结合个人情感体验,较难理解部分辅之以情景教学法。

鉴于本文是自读课文,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在学法方面,主要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碰撞思维,形成多元化解读视角。

【教学过程】接下来,本着学生主体性、教学互动性的出发点,我将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问题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我会提一个问题:有这样一间房子,高广不过一丈,地面阴冷潮湿,墙和天花板都是纸糊的,两扇木格子嵌玻璃的窗,如果有好的选择你会选择吗?但有一个人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它,这是为什么呢?是出于喜欢还是讨厌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再牵引到本文,让学生先猜测课文中择绿的原因。

囚绿记公开课比赛一等奖教案

囚绿记公开课比赛一等奖教案

《囚绿记》教学设计昌黎六中杜彦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如果我们遇到一个特别喜爱的东西,会有什么想法呢?(买下、得到、占有)是的,大多数人会想据为己有。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陆蠡的《囚绿记》,看看作者占有的什么,是怎么占有的.(板书题目作者)二、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欣赏细致、精彩的景物描写,并加以赏析;2、结合作者简介和背景资料,体会运用象征手法的意义.三、重难点体会运用象征手法的意义。

四、情感教育1、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势力的民族精神;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教学方法圈点批注法,诵读感知,思考讨论,鉴赏品悟。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投影仪。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感悟标题大家通过题目知道了哪些内容?(记:交代文体是散文;囚:占有、囚系;绿是描写对象;囚绿是课文主体)(要求:阅读过程中拿起笔随时勾画,生字词语、优美词句、疑惑句.)(二)重点探讨“囚绿”1、研读第8段朗读第8段。

勾画出“囚绿”原因的句子。

勾画出一些关键词句,并加以简析。

分析:“牵进"是优雅、轻柔的动作,体现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装饰”心情可解释为“改变、安抚、调节、慰藉",慰藉心灵。

教师补充:“葱茏”“猗郁”词语移用,它们本是用于形容植物茂盛的,这里用来形容爱、幸福和年华,点明了绿色的象征意义和作者对绿色的挚爱。

例句:阳光倔强地跳舞;书本害羞地合上了。

2、研读9—12段(1)朗读这几段,并寻找描写绿枝条被囚后生长变化的句子,讨论“绿”的性格特点。

明确:起先,“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作者发现了“生的欢喜”,写出常春藤的固执、生命力旺盛、蓬勃;后来,“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

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作者有些不快,写出常春藤的固执、向着阳光和自由;最终,“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囚绿记》课件21张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囚绿记》课件21张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4.陆蠡的《囚绿记》备受称道,是因为它不仅在思想上,而且 在艺术上都闪烁着自己特有的光彩。结合全文予以分析。
【与你交流】(1)新奇精巧的结构。文章开篇不是 采用破题法,开门见山,而是从“去年夏间”的事 情开始,娓娓道来,逐层展开。文章先写“我”何 以一下子就选定这简陋、炎热的房间,接着补叙理 由:能见到一片绿影。文章进而写“我留恋于这片 绿色”,极写“我”对绿色之爱;而“忽然有一种 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一句,把文章推入中心:囚 绿。然而后来,“我”发现“绿友”追求光明,永 远向着阳光;要是没有阳光,它就会枯萎变色。至 此,作者才借写“绿友”点出“文眼”:它是个“ 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于是“我”决定开释
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④“它渐渐失
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
,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2)特点:顽强、美丽、固执、不屈服。
重点探究
1.课文除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以外,还运用了直接抒情的手法 。请你仔细阅读课文,写出直接抒情的语句,并体会其表达效 果。
(3)最高象征意义:中华民族在日寇的铁蹄下 不屈的精神。作者和“绿”的那段交往是发生在 1937年夏的,即卢沟桥事件发生前后,但文章却写在 一年以后——作者已经回到上海。可见作者和“绿 ”的交往虽深,但对“绿”的认识的最后升华,却是 日军铁蹄践踏北平之后才完成的,作者把“绿”对 光明自由的向往同中华民族的命运、不屈的精神结 合起来,从而展示了“绿”的最高象征意义:中华民 族在日寇的铁蹄下的不屈的精神。
作者介绍
1.淳厚质朴的文人。陆蠡(1908—1942),现代 散文家、翻译家,抗日烈士。散文集有《海星》《竹 刀》《囚绿记》等,其行文特点是从琐细的生活情节 中,挖掘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文笔凝练,质朴,蕴藉而 秀美。译著有《罗亭》《鲁宾逊漂流记》等。他也 曾写过许多短篇小说,给人的感觉总是“渴望着,更有 生命,更有力量,更有希望和鼓舞”。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囚绿记》优秀课件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囚绿记》优秀课件

• 快速浏览课文 思考:通篇文章
都只是在写“囚绿”吗?
初步感知 梳理思路
寻绿
(1-4)
恋绿
(5-7)
囚绿
(8-12)
释绿
(13)
怀绿
(14)
感 情?
课文为何以“囚绿”为题目?
联系当时的写作背景, 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写作背景
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日寇入侵,华北人民处 于水深火热之中。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卢沟桥镇 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 “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 中国 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 背景(原文):
• 1、我住在北平的一家 公寓里。
• 2、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 3、在七月中旬,不能 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 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 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 车的消息。
日本人曾提审陆蠡,问: 写作背景 “你爱国吗?” “爱国。” “赞成南京政府么?” “不赞成?” “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 “绝对不能征服!” 日本人勃然大怒,给他上了酷刑,最后 折磨而死。
绿

蓬勃、 向阳、 固执

人 生命、希望,追求光明、 征
自由,坚贞不屈的抗战精
神 以小见大
作业:
本文给你哪些深刻的人生启示?
当我们的生命之绿被囚 住时,我们不能失去生机,更 不能枯萎和凋零!要永远向着 阳光生长!勇敢地追逐生命的 美丽和辉煌!
• 从一介书生到抗日英烈,34岁短暂的生 命犹如燃烧的流星,划过漫漫星空,爆
出了美丽耀眼的火花。他就是我们今天 要学习的《囚绿记》的作者——陆蠡,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囚绿记》,走 进陆蠡的内心世界。

《囚绿记》教案一等奖 3篇

《囚绿记》教案一等奖 3篇

《囚绿记》教案篇1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体味作者对“绿”的情感变化,学习反复、比喻等修辞方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法学习本文主题,圈点批注法品味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学习绿色所象征的高贵品质。

教学过程:一、导语:绿,是生命的舞蹈者,是大自然的天使,是濒临绝境的希望。

它是多么使人迷醉,让人向往!中国现代散文家陆蠡,他对“绿”情有独钟,痴心的想把“绿”囚禁起来,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他的优美散文《囚绿记》,感受作者的囚绿情结。

二、作者介绍:学习新课内容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下作者情况陆蠡(1908~1942),浙江天台人,他1933年开始散文创作,前后共出版了三部散文集,即《海星》《竹刀》和《囚绿记》。

1942年4月被捕。

在监狱里,面对刑审,他大义凛然,坚贞不屈,不久即惨遭杀害,年仅34岁。

陆蠡的人生和创作生涯均极短暂,作品也不丰盛,但他卓异的人格和独特的文格都将魅力长存。

三、检查预习情况。

四、研读课文从字词的掌握情况看,同学们预习的情况还是不错的'。

下面我们来研读课文。

当老师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时,脑海里马上产生一个疑问。

我们在第一模块学过“优美的汉字”,知道“囚”是会意字,本意是把一人关起来,它使用的对象一般是人,但作者在这却给文章起名为《囚绿记》是不是有些欠妥,动宾搭配不当?还有疑问就是:他为什么囚绿?当同学们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时有什么想法?(找同学们回答)这节课,我们就用反复诵读法来学习这篇文章,解答同学们心中的各种疑惑。

一读:快速浏览课文,通过解决大屏幕上的三个问题,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感情基调1、文章题目是“囚绿”,那文章哪几自然段是写囚绿呢?2、作者在囚绿之前、之后又各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请用类似“囚绿”这样动宾结构的二字词语概括文章其他部分内容,理清全篇思路。

3、通过浏览课文,同学们体会到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绿怀有怎样的情感?(感情基调)(1——4段):“遇绿”;(5——7段):“赏绿”;(8——12段):“囚绿”;对绿的喜爱之情。

《囚绿记》一等奖PPT课件

《囚绿记》一等奖PPT课件

升你那我 起 固渴 了 执求 民 的你 族绿 的 希 望
托你那我 起 青喜 了 苍欢 我 的你 的绿 梦 想
---
绿
汤 信 文
2021
8
MERIC
你还有疑问吗?
2021
10
2021
4
“绿”到底有什么样 的深刻含义呢?
2021
5世
2021
6
绿是民族命运、民族希望, 民族生命力的象征。
借绿来呼唤人民追求光明 自由,永不屈服于黑暗。
2021
7
我我我绿 生的的 命挚向 的爱往 全 部
一将那我 起和沸聆 蓬你腾听 勃 的你 向热 上血
平江县第二中学语文教研组汤信文2021找出直接描写囚绿的段落
-----陆 蠡-----
平江县第二中学语文教研组 汤信文
2021
1
读:找出直接描写“囚绿”的段落。
2021
2
作者
★ 作者为什么 要“囚绿”?
思考 讨论
“绿”
★被“囚禁” 的 “绿”有什么 变 化?
2021
3
小结
行文线索: 择绿 —— 赏绿 ——囚绿 —— 释绿 —— 怀绿 情感变化 : 喜 —— 恋 —— 爱 —— 敬 —— 怀

《囚绿记》示范课教学课件【语文人教必修2】

《囚绿记》示范课教学课件【语文人教必修2】

走近作者
课文导入
陆蠡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青年,他因为爱绿,真的 把窗外的绿囚禁到屋内,这位青年是谁?
对,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章的作者,一位 很有才华的青年散文家和翻译家陆蠡。
新课学习
进入课文,了解背景
同学们,在文中隐约交代了当时的写作背景,请在预习的基 础上,再次快速扫描课文,找出关于这些背景的语句:
学以致用,掌握技巧
课堂总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总结本文的语言特点:
叙述是自然朴实的,描写是简约 质朴的,情感也是诚挚而朴素的。作 品朴实清新的字句中含有作家的情感 血泪,淳厚淡远而又瑰丽的文笔里渗 有和谐真醇的诗意。这正是作者散文 作品艺术魅力之所在。
敬请各 位老 师提 出宝 贵意见 !
1、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 2、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3、在七月中旬,不能再流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 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
新课学习
初读感知,梳理结构
课文哪几段是写囚绿?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请用与“囚绿” 形式相同的短语概括。
恋绿
囚绿
释绿
思绿
1-7
8-11
12-13
14
其实,这也是作者对绿的感情变化过程。
课文导入
师生交流,引入新课
杜牧《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白居易《忆江南》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 江南。 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新课学习
悟读质疑,理解内容
1、“我开始了解度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 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的 花草的茎叶的欢喜”各自说明了绿色给人什么 样的感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 音:
陆蠡(lǐ ) 瞥( piē)见 移徙( xǐ) 猗(yī )郁
涸辙( hézhé) 婆娑( pósuō) 蕈菌( xùnjùn) 揠( yà)苗助长
质疑设问
题目为“囚绿记”,课文中 哪几段是写“囚绿”?“囚绿” 之前、之后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喜悦 满足
快活 留恋
无比喜悦 不快 可怜恼怒 内疚
在囚绿之后,绿的特点:顽强、固 执、向阳
合作探究
问题3
作者为什么最后又要“放绿”? 放绿之后为什么怀绿?
1、常春藤、自我的特点; 2、芦沟桥事变
对本文主题的理解,有几种不完全一致的说法, 你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合 (1)以常春藤来象征作家以至整个中华民族的不 畏强暴、追求光明的形象,从而表达自己渴求民
囚绿记
陆 蠡
陆 蠡 故 居
常 春 藤
关于作者
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 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
——巴金 生命真纯,节奏美好。 陆蠡的成功得力于他的璞石一般的心灵。
——李健吾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把握文章抒情线索,学习象 征手法,理解文章内涵。 2.过程和方法目标:启发引导学生把握文脉,深 入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思想和情感目标: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感, 理解不屈的民族精神,树立积极的生命价值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由“爱绿”到“囚绿”再 到“释绿”的情感的变化。了解借物抒情,托物 寄意散文的鉴赏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绿’的象征意义,升华思想。
祝福
怀念
请同学们以“绿是如此……”句式 写四个排比句子
是生命,是希望, 是安慰,是快乐
绿 蓬勃向上,充满生机
永远向着阳光,永不屈服黑暗
固执
合作探究
问题2
请同学们逐段找出文中直接描写 常春藤被囚之前、之后生长状况的 句子,并说说表现了它什么样的特 点。
在囚绿之前,绿的特点:娇嫩、葱郁、 生命力旺盛
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 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
合作探究
这篇文章有哪些写作手法值得你学习?
所谓象征手法,就是以具体事物去表现某种抽象 意义或不便表达的意义的一种文学手法。换言之,象 征就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 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绿

蓬勃、 向阳、 固执


言 生命、希望,追求光明、 征
志 自由,坚贞不屈的抗战精
神 以小见大
本文给你什么深刻 的人生启示?
当我们的生命之绿被囚住 时,我们不能失去生机,更不能 枯萎和凋零!要永远向着阳光生 长!勇敢地追逐生命的美丽和辉 煌!
再见!
作 族解放的执著的爱国主义情怀。 (2)因为爱一样东西至于极点,便想把它牢牢占
探 据,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是人类的共性,可 究 爱而愚蠢。对那些有生命的东西来说,让它生活
在最适合的环境,即是一种珍爱、挚爱,这也许 就是作者想要告诉读者的吧。
√(3)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
颂扬贞忠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