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构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六大体系

合集下载

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任务

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任务

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任务作者:常纪文来源:《中国报道》2018年第06期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后3年的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全面部署;2018年实施大部制改革,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体制基础。

近日在京召开的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是一个涉及资源、生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的大会,可以说是党的十九大之后在全国形成强大生态文明共识基础上的生态环境保护大会。

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入新的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

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

攻坚期也是重大机遇期。

也是到了我国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

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自然生态保卫战,为保护生态环境,统筹好发展和环境保护、统筹好发展和执法、统筹好环境保护目标设定和提质增效进程,实现共同提升是新阶段必须解决的几个大问题。

首先,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六大原则: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二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

三是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四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五是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六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文明建设纲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文明建设纲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文明建设纲要》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实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绿色发展,构建美丽中国,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特制定本纲要。

第二条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布局,推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第三条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全局观念,统筹兼顾区域和全球生态环境,加强国际环境合作,共同保护地球家园,维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第二章生态文明的基本原则第五条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循环利用,以实现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六条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系统,促进生态平衡,推动绿色发展。

第七条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依法治理,加强环境监测,完善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严格执法,保护环境资源。

第八条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民主参与,加强公民环保意识,促进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环境保护,形成多元化治理格局。

第九条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绿色低碳消费,提倡绿色旅游,促进绿色出行,推动节能减排工作。

第三章生态文明的主要任务第十条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推动生态经济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第十一条加强生态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生态系统,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第十二条严格保护生态红线,划定重要生态功能区,禁止违法建设和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第十三条推动生态修复,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等治理,恢复生态系统功能,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第十四条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加强生态治理,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二、促进绿色发展与循环利用第十五条加强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资源能源消费革命,提高能源效率。

学习资料:生态文明体系建设

学习资料:生态文明体系建设

学习资料:⽣态⽂明体系建设⽣态⽂明,重在建设。

新时代推进⽣态⽂明建设,重在构建⽣态⽂明体系,形成美丽中国建设的宏⼤⼒量。

要加快构建⽣态⽂明体系的⽣态⽂化体系、⽣态经济体系、⽬标责任体系、⽣态⽂明制度体系、⽣态安全体系等五⼤⽣态体系。

⽣态⽂化体系。

⽣态⽂化是⽣态⽂明建设的灵魂。

良好的⽣态⽂化体系包括⼈与⾃然和谐发展,共存共荣的⽣态意识、价值取向和社会适应。

“要加快建⽴健全以⽣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态⽂化体系”。

树⽴尊重⾃然、顺应⾃然、保护⾃然的⽣态价值观,把⽣态⽂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才能从根本上减少⼈为对⾃然环境的破坏。

我们在处理⼈与⾃然的关系时,要坚守⽣态价值观,坚持“以⼈为本”的原则,并把这⼀原则贯穿到⽣态⽂化体系建设的全过程。

尊重⾃然、保护⾃然,最终⽬的也是为了⼈类⾃⾝的⽣存与发展。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每天喝上⼲净的⽔,呼吸新鲜的空⽓,吃上安全放⼼的⾷品,⽣活质量越来越⾼,过得既幸福⼜健康,这就是百姓⼼中的梦。

建⽴健全以⽣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态⽂化体系要⼤⼒倡导⽣态伦理和⽣态道德,提倡先进的⽣态价值观和⽣态审美观,注重对⼴⼤⼈民群众的舆论引导,在全社会⼤⼒倡导绿⾊消费模式,引导⼈们树⽴绿⾊、环保、节约的⽂明消费模式和⽣活⽅式。

只有当低碳环保的理念深⼊⼈⼼,绿⾊⽣活⽅式成为习惯,⽣态⽂化才能真正发挥出它的作⽤,⽣态⽂明建设就有了内核。

⽣态经济体系。

⽣态经济体系是⽣态⽂明建设的物质基础。

要加快建⽴健全“以产业⽣态化和⽣态产业化为主体的⽣态经济体系”。

绿⽔青⼭就是⾦⼭银⼭。

保护⽣态环境就是保护⽣产⼒,改善⽣态环境就是发展⽣产⼒。

只有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和发展⽅式,才可以实现百姓富、⽣态美的有机统⼀。

要构建以产业⽣态化和⽣态产业化为主体的⽣态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坚持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与新兴产业培育并重、扩⼤总量与提质增效并重、扶⼤扶优扶强与选商引资引智并重,抓好⽣态⼯业、⽣态农业、抓好全域旅游,促进⼀⼆三产业融合发展,让⽣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种浑然⼀体、和谐统⼀的关系。

生态环境保护五大体系

生态环境保护五大体系

生态环境保护五大体系【主题】生态环境保护五大体系:建设美丽中国的努力【引言】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挑战。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中国积极探索并构建了生态环境保护五大体系。

这五大体系包括生态文明体系、生态保护红线体系、国家公园体系、污染防治体系以及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

本文将对这些体系进行全面评估,并探讨其对于建设美丽中国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正文】一、生态文明体系生态文明体系是中国独特的环境治理模式,旨在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调共进。

该体系强调绿色发展理念,鼓励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通过加强环境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生态文明体系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生态保护红线体系生态保护红线体系基于对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评估,将重要生态功能区划定为无可调整的保护区域。

通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防止土地开发和环境污染进一步破坏生态系统。

该体系的实施促进了地区生态平衡的恢复和维护,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三、国家公园体系国家公园体系是通过划定国家公园范围,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国家公园既是生态保护和修复的区域,也是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的重要基地。

通过国家公园体系的建设,中国进一步加强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四、污染防治体系污染防治体系旨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该体系通过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推动工业结构调整,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生态友好产品,取得了显著成效。

污染防治体系的建设有效提高了空气、水质、土壤等环境要素的质量,为人们提供了更加清洁和健康的生活环境。

五、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可持续发展。

通过建立全面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明确资源权属,促进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法治保障和制度支撑。

2024年“六大系统”的建设标准及管理制度(2篇)

2024年“六大系统”的建设标准及管理制度(2篇)

2024年“六大系统”的建设标准及管理制度摘要:本文基于2024年“六大系统”的建设标准及管理制度进行研究。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六大系统”(农业、教育、医疗、交通、能源和环境保护)的建设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标准和管理制度,以确保这些系统的有效运作。

本文综合考虑了政府、监管机构、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意见,提出了一套可行的建设标准和管理制度。

一、农业系统建设标准及管理制度1. 农业生产标准:制定统一的农业生产标准,包括土壤质量、水质安全、农药使用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灌溉设施、道路等,提高农村生产和生活的条件。

3. 农业科技创新:鼓励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

4. 农产品质量监管:建立健全的农产品质量监管制度,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监管,确保农产品符合质量安全要求。

二、教育系统建设标准及管理制度1. 教育机构布局规划:制定教育机构布局规划,合理规划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资源分布,提高教育公平性。

2. 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和评价机制。

3. 教育质量监控:建立高效的教育质量监控机制,对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教育质量问题。

4. 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服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三、医疗系统建设标准及管理制度1. 医疗机构评审:建立严格的医疗机构评审制度,确保医疗机构设备、技术、人员等符合标准,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2. 医疗人员培训与管理:加强医疗人员培训和管理,提高医疗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医疗质量,建立健全的医疗人员考核和激励机制。

3. 医疗服务质量监管:建立医疗服务质量监管机制,加强对医疗机构、医疗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

建设生态文明奉献美丽中国——访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

建设生态文明奉献美丽中国——访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

建设生态文明 奉献美丽中国——访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文/本刊记者 耿国彪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写入党章。

这在世界政党发展史和执政史上还是第一次。

这一认识上的重大飞跃、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实践上的重大举措,树立了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的里程碑,开启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征程。

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力军,在新的历史时期,林业系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如何?又将以怎样的措施加入到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建设当中?在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林业发展的目标《绿色中国》:赵局长,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我们的采访。

请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国家而言有怎样的意义?林业将在其中承担怎样的责任和义务?赵树丛: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

自然生态的变迁决定着人类文明的兴衰。

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升为全球第2位,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面对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的严峻形势,十八大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位置,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这标志着我国开始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

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国家而言,我认为有四大意义:(一)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必须有良好的自然生态作保障。

随着生态问题的日趋严峻,生存与生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联系紧密。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中华ConstruC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dEdiCatEd to BEautiful China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支撑和根本保障。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

试论生态文明五大体系的构建

试论生态文明五大体系的构建

试论生态文明五大体系的构建作者:张修玉李远彭晓春许振成来源:《科学》2015年第01期建设“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与生态制度”五大体系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五大体系的建设内涵,旨在为全面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中国提供技术指导。

生态文明五大体系是美丽中国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主要路径。

“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日加严峻,目前已成为考验人类与自然协调共处的主战场。

生态文明,重在践行。

要突破环境资源制约的瓶颈,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必须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本文讨论构建生态文明五大体系,旨在为全面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中国提供技术借鉴。

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的生态经济体系在国家产业升级的大局下,各地区应当创新经济的发展模式,着力构建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业为主导。

以其他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实现经济绿色转型。

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引导项目向产业园区集中,规范工业园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积极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退出机制;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和企业清洁生产,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最大限度地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重点支持生态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绿色物流业、绿色生活服务业以及新兴绿色服务业发展,逐步提高服务业在三产中的比重,提高行业生态文明意识和节能减排水平,为产业发展增添活力和创新能力。

构建清洁安全稳定的生态环境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优化和强化森林生态系统,重点建设生态公益林,有计划地对现有公益林进行林分改造和提升。

同时,扩大和提升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生物多样性,塑造水陆相拥、陆岛相望的风貌,打造有地方特色的、污水处理与污水资源利用的多种组合类型的人工湿地模式。

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调研报告

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调研报告

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调研报告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调研报告篇1(约7726字)根据市政协年度计划安排,市政协提案与社会法制委员会成立了“生态环境保护”专题调研组,以及各民主党派、界别活动小组、镇政协工作联络组等组成10个子课题调研组,于5月5日至6月10日,分别深入那大和白马井等镇进行调研,并赴省内海口、乐东等市县及贵州、云南两省生态文明建设较好的地区考察学习,先后召开5次座谈会和1次专题协商会议。

谢雄峰主席和王凌融副主席亲自参加调研和座谈,广泛征求各方意见。

通过收集资料、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外地学习等方式,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我市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不断压实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持续开展生态环境专项整治,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生态文明建设迈出了重要步伐。

一是生态规划体系不断完善。

制定并实施了《__市生态市规划》,严格保护生态敏感区域,并将生态保护红线纳入《__市总体规划(空间类—)》,在省级陆域生态红线划定的基础上,划定陆域生态红线平方公里,海洋生态红线平方公里。

二是共抓大环保的格局基本确立。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纳入“一创两建”重点工作全力推进,出台了《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行动计划》以及相关考评和奖惩暂行办法。

市政府成立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指挥部,由朱洪武市长亲自担任指挥长。

环保部门牵头制定了《__市深化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行动计划(—)》和六个专项整治的三年行动方案以及年度工作计划。

三是生态环境专项整治成效明显。

持续开展打击违法建筑“三年攻坚行动”,累计拆除各类违建万平方米,提前完成省下达的拆除任务。

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完善城乡环卫设施,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2%,城乡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

实施“河长制”,对全市23条主要河流进行分级管理;投入3191万元进行南茶河水污染治理,实现了南茶河水质优于省下达的Ⅳ类水质目标;启动472个自然村污水治理,动工建设2个镇墟污水处理厂。

六大建设_精品文档

六大建设_精品文档

六大建设前言在我国发展的进程中,六大建设是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六个一批”工程。

这六个方面的建设是为了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六大建设的内容和意义。

一、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是六大建设中最重要的一项。

它主要包括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和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

通过扩大内需,我国可以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让我国经济更加健康、平衡;而推动产业升级和提高创新能力则是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关键。

二、政治建设政治建设是指适应新时代要求,进一步提高党的建设水平和党的执政能力的过程。

这包括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加强党内监督等方面。

通过加强党的领导,我国可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可以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而加强党内监督则可以有效预防和惩治腐败现象。

三、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这包括加强文化自信、传承与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等方面。

通过加强文化自信,我国可以塑造更加自信、开放的国家形象;传承与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丰富人民精神生活;而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则可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四、社会建设社会建设是指以人民为中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治安稳定的过程。

这包括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社会保障、推进教育公平等方面。

通过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国可以实现社会规范化、法治化;加强社会保障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推进教育公平则可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五、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指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

这包括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

通过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我国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可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六大体系建设纳入政府责任考核浙江全面构建环境安全保障体系

六大体系建设纳入政府责任考核浙江全面构建环境安全保障体系
复 工 程 到 2 1 0 5年 . 建成 典型 地 区持久性 有 机污 染物 土壤 修复 1 程 。 二 体 系 到 21 0 5年 . 全省 森林覆 盖 率稳 定在 6 %F . 1  ̄上 平原 地 区林木 覆盖 率达 到 1%l 上 8 -  ̄
的决定》 ,提 出坚持 生态省 建设 方略 、 走 生态立 省之 路 . 打造 “ 富饶 秀 美 、 和
环 境 信 体 系 到 21 0 2年 . 建立 环境 信 息化应 用 标准 、 据交 换标 准 、 数 网络 基础 设施 标 准 、 全管 理标 准 。 安
动 ” 八 大 水 系及 运 河 、 平 原 河 网 ,1 ( 1
浙 江 省 六 大 环 境 安 全 保 障 体 系建 设 要 点
完 善环 境 质量 监测 网络 . 2 1 到 0 5年 . 面 建成 县 以上 饮用 水源 地 、 ( ) 全 县 市 交接 断 面 和重 要
敏 感水 域水 质 自动监 测站 .
05年 省 市 县三级 环境 监察 机构 全 部通过 国 家规定 的 标准 化建设 验 收。 环 境 执 到 2 1 . 、 、 法 与 应 加 强环境 应 急保 障能 力建设 。 2 1 , 到 0 5年 建成 比较 完善 的环 境应 急指 挥调 度 系统 。 急 保 障 到 21 0 2年 。 、 (a、 ) 市 县 C 区 及重 点企 事业 单位 全面 编制 完成 突发 环境 事件 应急预 案 。 体系

加强 农村 生活 污染 治理 . 2 1 年 , 村生 活垃 圾集 中收 集覆 盖率 达到 9 %以上 到 05 农 5
开展 水体 生态 保护 和修 复 . 2 1 到 0 5年 , 湿地 面 积萎缩 和 功能退 化 的趋势 基本 得到 遏制 。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四梁八柱”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四梁八柱”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四梁八柱”
作者:周生贤
来源:《创新科技》 2014年第6期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
“四梁八柱”其实就是一体化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

5 月22 日,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现场会”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要站在推进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着力构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四梁八柱”。

周生贤说,“四梁八柱”其实就是一体化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第一梁是“进一步丰富环境保护的理论体系”,第二梁是“形成有力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体系”,第三梁是“建立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的环境保护组织制度体系”,第四梁是“以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为抓手,构建改善环境质量的工作体系”。

周生贤说,构建好“四梁八柱”,必须以大气污染治理为重中之重,进一步强化水污染防治,全力抓好土壤污染治理,及时公开环境质量监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违法案件及查处等方面的环境信息,主动向社会通报环境状况和工作进展,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六大系统”建设情况汇报材料参考

“六大系统”建设情况汇报材料参考

“六大系统”建设情况汇报材料参考【六大系统建设情况汇报材料参考】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我是XX部门的负责人,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向大家汇报“六大系统”建设情况。

以下是我们的汇报材料,请大家参考。

一、背景与目标为加强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我们制定了“六大系统”建设目标。

该目标包括:建设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系统、市场体系、社会治理体系、生态文明体系、人民生活保障体系、党的领导体系。

二、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系统建设情况1. 机构改革:我们对政府机构进行了改革,优化了组织架构和职能配置,提升了政府治理效能。

2. 政务公开:我们加强了政务公开,推行“互联网+政务”模式,提高政务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3. 信息化建设:我们建设了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高了政府信息管理和服务能力。

三、市场体系建设情况1. 市场监管:我们完善了市场监管体系,加强了市场监管力度,打击了各类违法行为,保障了市场秩序。

2. 经济法制建设:我们加大了经济法制建设力度,完善了经济法规体系,提高了市场主体的法律意识和规范意识。

3. 政策支持:我们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市场主体发展,促进了市场体系健康发展。

四、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情况1. 治安综合治理:我们加大了治安综合治理力度,打击了各类犯罪活动,提高了社会治安水平。

2. 社会组织发展:我们鼓励社会组织发展,促进了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丰富了社会治理方式。

3. 公共服务体系:我们完善了公共服务体系,增加了公共服务供给,提高了公共服务质量。

五、生态文明体系建设情况1. 生态环境保护:我们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强化了环境监管,减少了环境污染,优化了生态环境质量。

2. 生态文明教育:我们加强了生态文明教育,提高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和水平,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

3. 生态农业发展:我们推动了生态农业发展,提倡绿色种植、有机养殖,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摘要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新提法解读】①建设生态文明。

继十七大报告之后,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

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②美丽中国。

十八大报告指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顺应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建设美丽中国就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命题点全搜索】1.全球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谋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识。

2.尊重自然的核心是保护环境。

3.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

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的战略选择,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推进和谐社会。

5.中学生应树立节约资源和环保意识,养成低碳生活习惯,为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贡献。

【全角度命题】1.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表明了什么?(1)我国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5)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1)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践行绿色发展,共建生态文明

践行绿色发展,共建生态文明

践行绿色发展,共建生态文明作者:苑一哲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20年第07期【摘要】充分认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深远意义、深刻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原则要求、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从以上三个方面,探讨践行绿色发展,共建生态文明。

【关键词】绿色发展生态文明意义原则生态兴则文明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社会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今日之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理念已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史无前例的深刻变革正铿锵前行。

一、充分认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深远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然而,我国生态系统相当脆弱,污染重、损失大、风险高的生态环境状况十分严峻。

从生态地理环境看,著名的“胡焕庸线”东南方43%的国土,居住着全国94%左右的人口,以平原、水网、低山丘陵和喀斯特地貌为主,生态环境压力巨大。

从人均资源状况看,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耕地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3%,淡水人均占有量是世界平均的28%。

从环境质量现状看,我国生态环境特别是大气、水和土壤污染十分严重。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相对粗放,资源型、耗能型的产业比重偏大,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承载能力已接近上限。

如果不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加快转型步伐,不仅高质量发展无从谈起,也必然带来环境容不下、资源撑不住、发展保不了的局面。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已经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方面,过去“盼温饱、求生存”,现在“盼环保、求生态”,群众热切渴望呼吸上新鲜空气,喝上纯净水,吃上放心食品。

近年来,雾霾天气、黑臭水体、垃圾围城已成为民心之痛、民生之患,甚至成为诱发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如果环境污染解决不好,就会影响群众的生活质量、降低群众的幸福指数,就会影响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向心力。

“六大系统”建设情况汇报材料参考范文(二篇)

“六大系统”建设情况汇报材料参考范文(二篇)

“六大系统”建设情况汇报材料参考范文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公司六大系统建设团队,向大家汇报六大系统建设情况。

经过多方努力和持续改进,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帮助。

一、总体情况概述自从六大系统的建设启动以来,我们始终以提升公司内部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目标,通过引进先进的IT技术和系统软件工具,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目前,六大系统已经全部建设完成,并正式投入使用。

这六大系统分别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市场营销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生产运营管理系统。

二、各个系统的建设情况1.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优化公司的员工资源。

通过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我们实现了员工档案、薪资管理、绩效考核、培训管理等工作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处理。

在系统上线后,我们成功实现了员工信息的集中管理和薪资发放的自动化,大大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2. 财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的建设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公司的财务情况和实现财务数据的一体化处理。

通过建设财务管理系统,我们实现了财务核算、成本管理、资金管理等工作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处理。

在系统上线后,我们成功实现了财务数据的实时及时更新和财务报表的自动生成,大大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3. 供应链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建设是为了更好地优化和管理公司的供应链配送流程。

通过建设供应链管理系统,我们实现了供应商管理、采购管理、仓储管理等工作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处理。

在系统上线后,我们成功实现了供应链之间数据的集中管理和供应链效率的提升,大大提高了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和准确性。

4. 市场营销管理系统市场营销管理系统的建设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优化公司的市场资源。

通过建设市场营销管理系统,我们实现了市场调研、市场推广、市场销售等工作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处理。

在系统上线后,我们成功实现了市场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市场销售数据的实时更新,大大提高了市场资源的开发和市场销售的效率和准确性。

2024年“六大系统”建设情况汇报材料参考

2024年“六大系统”建设情况汇报材料参考

2024年“六大系统”建设情况汇报材料参考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某某部门的代表,今天非常荣幸向大家汇报2024年“六大系统”建设情况。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大家介绍我们在“六大系统”建设方面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

一、基础设施建设在过去一年里,我们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在道路、桥梁、电力、水利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善和扩建工程。

我们重点关注交通拥堵问题,推动了道路改造和建设工作,通过新建高速公路、提升公路通行能力等措施,有效减少交通拥堵现象,提升了城市交通运行效率。

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改善力度,提升了农村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二、信息技术系统建设在信息技术系统方面,我们积极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网格化”的建设目标,加强了对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提升了设施的管理效率。

我们建设了一套完善的信息技术系统,实现了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处理,为决策者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支持。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网络安全的保护,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三、公共服务系统建设为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获得感,我们加大了对公共服务系统的建设力度。

我们在健康、教育、文化、社会福利等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和扩展工作。

我们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推动了社会组织、企业等力量的融入,提供了多元化、高质量的服务。

四、环境保护系统建设环境保护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过去一年里,我们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系统的建设和落地工作。

我们加强了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治理,推动了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我们鼓励企业减少污染排放,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五、社会管理系统建设社会管理系统的建设对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至关重要。

为了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我们加大了对社会组织、居民自治等力量的支持和培育。

我们加强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推动了公共安全风险防控和突发事件管理工作。

我们通过建立健全的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提高了社会管理的效能。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内容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内容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内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内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将构建美丽中国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之一,旨在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1. 坚持绿色发展。

中国将把绿色发展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通过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广清洁能源,优化产业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2. 坚持生态优先。

在土地利用方面,中国将更加注重生态功能的保护和恢复,加强土地整治和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保护耕地和水源地的安全,推动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和实施。

在城市建设方面,加强生态城市和园区建设,提高城市绿地率和森林覆盖率。

3. 坚持节约资源。

中国将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加强资源节约,加强对重要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推动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改善资源利用结构,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坚持环境治理。

中国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大气、水环境和土壤污染治理,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强化环境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

通过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优先,实现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5. 坚持全民参与。

中国将积极推动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鼓励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环境治理,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公民共同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

6. 坚持国际合作。

中国将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环境技术交流和转让,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推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创新。

总而言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绿色发展、生态优先、节约资源、环境治理、全民参与和国际合作。

通过这些内容的实施,中国致力于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建设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美丽中国。

以制度创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以制度创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天数均在 239 天以上。全
新大会,动员各方面
省设区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 70%以上,县以上
力量,做大做强环保
□陈加元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85%以上,80% 产业,使之成为我省
的行政村实现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城乡人居 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
环境稳步改善。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
加大,地方政府的环境责任意识和全社会环保
市县层面的这项规划已经全部编制完
(摘自副省长陈加元在全省环境保
意识进一步增强。
成,年内要完成省级规划的编制。规划 护制度创新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11
排污权交易和跨行政区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考
面的改革和创新:一是积极创新环境准 性 ,通 过 生 态 创 建 ,整 合 各 方 面 的 力
核,实行了最严格的目标责任制考核,生态环保
入制度。首先要抓好生态环境功能区规 量和资源,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
工作的法制支撑、政策创新、考核问责力度空前
划的编制和实施。通过这几年的努力, 支持和监督环境保护。
的体制机制、机构队伍,和区域环境质 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构建绿色
至 2009 年 9 月,列入国家减排责任书的 23 台机
量监测体系、重点污染源监测监控体 经济政策。重点要积极推进排污权有
组脱硫工程提前全面完成,全省 13.5 千瓦以上
系、环境预警应急体系。四是科技支撑 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通过这项改
省上下把“811”新三年行动作为倒逼经济结构
和政府组织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环境 核体系。在继续完善生态省建设目标
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发挥环保规
管理的基本方式和方法,形成了环境 责任考核、在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着力构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六大体系。

赵树丛局长说,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确定了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理念,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

大家认为,大力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符合国家战略大局,契合人民群众期待,顺应林业发展趋势,与十七+1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要求也是高度一致的。

根据这样的新形势新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林业工作要坚持以下总体思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xiaoping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七+1精神,紧紧围绕主题主线,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总目标,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总任务,加快发展现代林业,着力构建六大体系,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推动我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一)着力构建国土生态空间规划体系。

生态规划是保护和利用的“红线”。

我国林地、湿地和荒漠化土地总面积超过90亿亩,约占国土面积的63%,在国土生态空间规划中承担着主要任务。

一要编制《国家林业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林地、湿地和荒漠化土地等生态用地,力争划定生态安全红线,并明确生态空间的功能定位、目标任务和管理措施,形成全国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

各省也要制定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并争取由省级人民zf批准实施,在全国形成林业部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要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编制2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逐步形成适应各类主体功能区要求的生态空间格局。

三要完善森林增长和国土绿化空间规划。

在《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和《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的基础上,着眼长远,充分挖掘林地、农田防护林、草原防护林、水系防护林、路网防护林、城镇绿化等用地的潜力。

四要完善湿地空间规划。

在《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十二五”实施规划》和全国湿地调查的基础上,完善全国湿地空间规划。

五要完善全国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规划。

在《全国防沙治沙规划》和《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的基础上,根据最新监测结果,对可治理沙地、需要封禁保护的沙地和石漠化土地做出长远和阶段性治理规划。

六要完善林业专项规划。

该制订的制订,该修订的修订。

对一些候鸟迁徙通道、特殊生态系统和濒危物种栖息地,也要有相应的规划。

据初步估算,全国林业生态空间规划可达到80多个,将与各地的生态空间规划一起,形成科学系统的国土生态空间规划体系,进一步优化生态布局,拓展生态空间,增加生态总量,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着力构建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体系。

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支撑,林业实施的重点工程是国家生态修复工程的重中之重。

一要继续实施好现有重大工程。

目前,正在组织实施的重大生态修复工程,要按照更高的要求,落实工程规划,提高工程质量。

二要谋划启动一批新的重大工程。

尽快启动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等工程,并针对一些特殊的生态区位、特殊的生态需求,谋划一批新的生态修复工程。

三要各地根据当地实际,谋划实施一批省级、市级和县级重点生态修复工程。

通过健全和完善生态工程布局,形成国家和地方互为补充的生态修复工程体系,以重大工程推动全国自然生态系统的全面修复。

(三)着力构建生态产品生产体系。

林业是生产生态产品的主体。

林业的生态产品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有形的,二是无形的。

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是最短缺的产品,社会需求和生产潜力巨大。

有形的生态产品,主要是指林产品,具有生态性和商品性。

要科学布局、优化结构、提高品质、保障供给,既满足需求,又不过度开发,实现可持续利用。

无形的生态产品,既十分丰富,又不可替代,主要包括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涵养水源、
提供淡水、净化水质、保护水土、防风固沙、降低噪声、调节气候、吸附粉尘、生态疗养,等等。

无论是生产有形的生态产品,还是生产无形的生态产品,都要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

基于生态产品的公益性,推动生态产品大发展应坚持两条,一条是对经营主体要给予足够的支持和保护,另一条是要让消费主体支付一定的成本。

对能够由市场配置资源的,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对不能由市场配置资源的,要作为公共产品纳入公共财政支出范围。

要通过构建生态产品生产体系,最大限度地提升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为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发挥特殊作用。

(四)着力构建支持生态建设的政策体系。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zf必须提供的公共服务。

一要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支持政策。

健全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完善林业补贴制度,扩大现有财政专项资金投入规模,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为林业改革发展和生产生态产品提供有力支持,充分调动经营主体生产积极性,引导经营主体扩大经营规模,增强发展动力,激发发展活力,释放发展潜力,提升质量效益。

二要完善基础设施投入政策。

逐步提高林业基本建设投资标准,扩大资金规模。

将林区基础设施纳入相关规划,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林区生产生活条件。

三要完善金融和税收扶持政策。

建立健全鼓励发展林业十大绿色产业的支持政策,对林下经济发展、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等生态产业给予扶持,加快建立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制度,完善生态产业贷款财政贴息、保险保费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减免政策。

四要加大对林业能力建设支持力度。

完善科技、教育和人才支持政策,确保科教兴林、人才强林战略顺利实施。

要通过构建政策体系,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投入渠道和增长机制,确保生态建设有长期、稳定、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五)着力构建维护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

健全的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

当前,林地、湿地、沙地被侵占和破坏的现象十分严重,对生态造成的破坏,有的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才能恢复,有的不可逆转。

构建维护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当务之急是要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

(六)着力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生态文化是树立和形成生态文明理念的基础。

如果说生态文明是大厦,那么生态文化就是大厦的地基。

一要培育崇尚自然的文化。

摒弃人类破坏自然、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的理念和行动,构建人与自然平等、禾蟹共生的关系,树立热爱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二要培育节约文化。

充分认识自然资源的禀赋和有限性,不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不以索取自然为代价换取过度消费,形成节约优先、集约利用、适度消费的文化取向。

三要培育生态道德。

弘扬生态文化,要从小事抓起,从娃娃抓起,通过一点一滴的熏陶和积累,让娃娃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和习惯。

四要丰富生态文化载体。

大力发展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建设一批生态文化博物馆、科技馆、标本馆,开展森林城镇创建活动,推进美丽乡村、城市绿道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创建传播平台,创新传播形式。

要通过构建生态文化体系,广泛普及生态知识,使人与自然禾蟹的理念,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成为全社会的主流道德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