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2017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2017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二、科学探究目标三、科学态度目标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一、物质科学领域二、生命科学领域三、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四、技术与工程领域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教学案例案例1 认识空气案例2 水沸腾现象的观察案例3 西瓜虫有“耳朵”吗案例4 观察月相案例5 暗盒里有什么案例6 水火箭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为人类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认识并合理利用自然提供了可能。
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每一位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对于公民改善生活质量,增强参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一、课程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
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了解与小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提问的习惯,初步学习观察、调查、比较、分类、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等方法,能够利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初步理解身边自然现象和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对自然的好奇心,以及批判和创新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017小学科学新课标
2017小学科学新课标2017年,中国教育部发布了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新课标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1. 科学知识与技能: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如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等领域的基础知识。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方法。
2. 科学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科学精神,如好奇心、求知欲、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同时,强调科学伦理和社会责任,让学生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3. 科学探究能力:新课标强调通过实践活动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观察能力、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通过实验和实践来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4. 跨学科学习:新课标鼓励将科学与其他学科如数学、技术、艺术等进行整合,促进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 信息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课标也强调了信息技术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如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模拟实验等。
6. 评价方式的改革:新课标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更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如实验报告、探究项目、科学日记等。
7. 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标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鼓励教师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8.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课标鼓励学校和教师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包括教材、实验器材、网络资源等,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新课标的实施,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开放、灵活、富有创新精神的小学科学教育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完整word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二、科学探究目标三、科学态度目标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一、物质科学领域二、生命科学领域三、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四、技术与工程领域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教学案例案例1 认识空气案例2 水沸腾现象的观察案例3 西瓜虫有“耳朵”吗案例4 观察月相案例5 暗盒里有什么案例6 水火箭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为人类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认识并合理利用自然提供了可能。
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每一位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对于公民改善生活质量,增强参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一、课程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
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了解与小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提问的习惯,初步学习观察、调查、比较、分类、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等方法,能够利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初步理解身边自然现象和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对自然的好奇心,以及批判和创新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017《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 一课程性质 ! 二课程基本理念 " 三课程设计思路 #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 一科学知识目标 $ 二科学探究目标 % 三科学态度目标 !&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 一物质科学领域 !$ 二生命科学领域 "" 三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 '' 四技术与工程领域 #&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 一教学建议 #% 二评价建议 $' 三教材编写建议 ()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 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 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 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对 于公民改善 生 活 质 量 增 强 参 与 社 会 和 经 济 发 展 的 能 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 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 展打好基础
小学科学课程倡导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 式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突出创设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 更多自主选择的学习空间和充分的探究式学习机会强调 做中学和学中思通过合作与探究逐步培养学生提出科
二 倡 导 探 究 式 学 习
科学探究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 要方法以证据为基础运用各种信息分析和逻辑推理得 出结论公开研究结果接受质疑不断更新和深入是 科学探究的主要特点
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探究式学习 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 导组织和支持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 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以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 想学习科学方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范本模板】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二、科学探究目标三、科学态度目标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一、物质科学领域二、生命科学领域三、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四、技术与工程领域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教学案例案例1 认识空气案例2 水沸腾现象的观察案例3 西瓜虫有“耳朵”吗案例4 观察月相案例5 暗盒里有什么案例6 水火箭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为人类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认识并合理利用自然提供了可能.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每一位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对于公民改善生活质量,增强参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一、课程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了解与小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提问的习惯,初步学习观察、调查、比较、分类、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等方法,能够利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初步理解身边自然现象和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对自然的好奇心,以及批判和创新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义务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二、科学探究目标三、科学态度目标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一、物质科学领域二、生命科学领域三、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四、技术与工程领域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教学案例案例1 认识空气案例2 水沸腾现象的观察案例3 西瓜虫有“耳朵”吗案例4 观察月相案例5 暗盒里有什么案例6 水火箭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为人类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认识并合理利用自然提供了可能。
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每一位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对于公民改善生活质量,增强参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一、课程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
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了解与小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提问的习惯,初步学习观察、调查、比较、分类、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等方法,能够利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初步理解身边自然现象和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对自然的好奇心,以及批判和创新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2017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二、科学探究目标三、科学态度目标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一、物质科学领域二、生命科学领域三、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四、技术与工程领域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教学案例案例1 认识空气案例2 水沸腾现象的观察案例3 西瓜虫有“耳朵”吗案例4 观察月相案例5 暗盒里有什么案例6 水火箭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为人类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认识并合理利用自然提供了可能。
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每一位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对于公民改善生活质量,增强参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一、课程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
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了解与小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提问的习惯,初步学习观察、调查、比较、分类、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等方法,能够利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初步理解身边自然现象和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对自然的好奇心,以及批判和创新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017年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
2017年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自课改实施以来,小学科学课程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向前发展,这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保障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在基础教育领域的顺利进行并以此来推动小学科学教育的深入发展,教育部重新修订并完善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2017年秋季开始施行。
课程标准规定着学科的课程性质、目标、内容以及实施建议,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在课程性质与课程设计思路方面,标准重新定位了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具体表现为小学科学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
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学生通过知识与技能的研究,培养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利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去理解身边的科学现象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日后的科学知识研究、日常生活乃至终身发展打好坚实基础,这是小学科学课程基础性特点。
探究活动是学生研究科学的重要方式,通过重视学生动手动脑亲身经历等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各方面的研究能力,塑造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是小学科学课程实践性的具体表现。
小学科学课程强调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这四个领域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联系,注重理解自然与解决问题的结合,以此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
同时,小学科学课程与语文、数学等课程进行相互渗透,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出小学科学课程性质中的综合性特点。
小学科学课程的设计考虑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遵循了教育阶段性和连续性相统一的原则。
课程将研究时间划分为1、2年级,3、4年级和5、6年级三个学段,共涵盖18个主要概念和75个研究内容。
这样的划分有利于将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等全新的课程目标内容融入小学科学课程体系中,并按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整合和细化,从基础教育开始循序渐进地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此外,小学科学课程也将起始年级设定在一年级,并每周安排不少于1课时,以强调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最新版2017.2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最新版2017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二、科学探究目标三、科学态度目标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一、物质科学领域二、生命科学领域三、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四、技术与工程领域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教学案例案例1 认识空气案例2 水沸腾现象的观察案例3 西瓜虫有“耳朵”吗案例4 观察月相案例5 暗盒里有什么案例6 水火箭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为人类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认识并合理利用自然提供了可能。
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每一位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对于公民改善生活质量,增强参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一、课程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
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了解与小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提问的习惯,初步学习观察、调查、比较、分类、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等方法,能够利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初步理解身边自然现象和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对自然的好奇心,以及批判和创新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科学2017新课标
小学科学2017新课标小学科学课程是面向小学生开设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实践能力。
2017年新课标对小学科学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指导思想,具体内容如下:1. 课程目标:小学科学课程旨在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自然现象和科学原理,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形成科学思维习惯,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 课程内容:新课标强调科学知识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内容涵盖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等领域。
课程内容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注重科学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3. 教学方法:鼓励教师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索科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4. 评价方式:评价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结合,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重视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和能力发展。
5. 资源利用:鼓励教师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包括图书馆、实验室、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实践机会。
6. 跨学科整合:鼓励教师将科学课程与其他学科如数学、语文、艺术等进行整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7. 安全教育:在进行科学实验和探究活动时,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8. 家校合作: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科学学习过程,通过家庭实验、科学小制作等方式,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9. 持续发展: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关注科学教育的最新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
10. 课程实施:学校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实施计划,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这些指导思想和要求,小学科学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科学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
2017年小学科学新课标(珍藏版)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二科学探究目标%三科学态度目标!&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一物质科学领域!$二生命科学领域""三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四技术与工程领域#&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教学案例(*案例!认识空气(* 案例&水沸腾现象的观察*!案例"西瓜虫有耳朵吗*#案例'观察月相**案例#暗盒里有什么%!案例$水火箭%' &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为人类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认识并合理利用自然提供了可能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每一位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对于公民改善生活质量增强参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一课程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小学!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科学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了解与小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提问的习惯初步学习观察调查比较分类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等方法能够利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初步理解身边自然现象和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对自然的好奇心以及批判和创新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小学科学课程把探究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强调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了解科学探究的具体方法和技能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发现和提出生活实际中的简单科学问题并尝试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予以解决在实践中体验和积累认知世界的经验提高科学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学习与同伴的交流交往与合作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理解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方法小学科学课程针对学生身边的现象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综合呈现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强调这四个领域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联系注重自然世界的整体性发挥不同知识领域的教育功能和思维培养功能注重学习内容与已有经验的结合动手与动脑的结合书本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理解自然与解决问题的结合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强调科学课程与并行开设的语文数学等课程相互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需要熟读-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版
一课程性质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早期的科学教育对 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小学
!
小学科学 课程标准
科学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 了解与小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培 养提问的习惯初步学习观察调查比较分类分析 资料得出结论等方法能够利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初 步理解身边自然现象和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对 自然的好奇心以及批判和创新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合 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终身发展 奠定良好的基础
球的运动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知道地球是人类应当 珍惜的家园
'+ 了解技术 是 人 类 能 力 的 延 伸 技 术 是 改 变 世 界 的 力 量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
二 科 学 知 识 学 段 目 标
以下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 与工程'个领域描述科学知识的学段目标
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是探究活动因此课 程内容部分还针对每个主要概念设计了活动建议供教材 编写者和教师参考
#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 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 探究热情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知识体验科学 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科学探究能 力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 及用科学语 言 与 他 人 交 流 和 沟 通 的 能 力 形 成 尊 重 事 实 乐于探究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技术社 会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 责任感
2017科学课程标准
附录 教学案例 ( * ( * 案例 ! 认识空气 * ! 案例 & 水沸腾现象的观察 耳朵 吗 * # 案例 " 西瓜虫有 * * 案例 ' 观察月相 % ! 案例 # 暗盒里有什么 % ' 案例 $ 水火箭
&
第一部分 前言
当今世界 科 学 发 现 与 技 术 创 新 不 断 涌 现 为 人 类 在 更大范围 更 深 层 次 上 认 识 并 合 理 利 用 自 然 提 供 了 可 能 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 力 的 发 展 经 济 的 繁 荣 和 社 会 的 进 步 促进了人 们 的 生 产 方 式 生 活 方 式 和 思 维 方 式 的 变 革 科 学技术 的 快 速 发 展 对 每 一 位 公 民 的 科 学 素 养 提 出 了 新 的 要求 科学素养是 指 了 解 必 要 的 科 学 技 术 知 识 及 其 对 社 会 与 个人的 影 响 知 道 基 本 的 科 学 方 法 认 识 科 学 本 质 树 立 科学思想 崇 尚 科 学 精 神 并 具 备 一 定 的 运 用 它 们 处 理 实 际问题 参 与 公 共 事 务 的 能 力 提 高 公 民 的 科 学 素 养 对 于公民改善 生 活 质 量 增 强 参 与 社 会 和 经 济 发 展 的 能 力 建设创 新 型 国 家 实 现 经 济 社 会 全 面 协 调 可 持 续 发 展 都具有十分重要 的 意 义 小 学 科 学 课 程 要 按 照 立 德 树 人 的 要求培养小学生 的 科 学 素 养 为 他 们 的 继 续 学 习 和 终 身 发 展打好基础
$ $ %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1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二、科学探究目标三、科学态度目标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一、物质科学领域二、生命科学领域三、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四、技术与工程领域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教学案例案例1 认识空气案例2 水沸腾现象的观察案例3 西瓜虫有“耳朵”吗案例4 观察月相案例5 暗盒里有什么案例6 水火箭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为人类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认识并合理利用自然提供了可能。
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每一位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对于公民改善生活质量,增强参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一、课程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
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了解与小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提问的习惯,初步学习观察、调查、比较、分类、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等方法,能够利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初步理解身边自然现象和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对自然的好奇心,以及批判和创新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义务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二、科学探究目标三、科学态度目标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一、物质科学领域二、生命科学领域三、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四、技术与工程领域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教学案例案例1 认识空气案例2 水沸腾现象的观察案例3 西瓜虫有“耳朵”吗案例4 观察月相案例5 暗盒里有什么案例6 水火箭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为人类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认识并合理利用自然提供了可能。
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每一位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对于公民改善生活质量,增强参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一、课程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
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了解与小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提问的习惯,初步学习观察、调查、比较、分类、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等方法,能够利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初步理解身边自然现象和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对自然的好奇心,以及批判和创新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017年整理]国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2017年整理]国家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国家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从小就为和平学习科学知识是所有人受教育的权利的一部分,科学教育对于人的发展、培养自身的科学能力和造就富有进取心及有知识的公民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日益重视科学的社会会在更大的范围内需要科学的最广泛普及,以使人们深入了解科学和恰当地调整公众对科学及其应用的见解及态度。
—— 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会议宣言目录《标准》简介..............................................................................4 第一部分前言...........................................................................8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11)2(1 总目标 (11)2(2 分目标 (11)2(3 各部分目标的相互关系...................................................12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13)3(1 科学探究 (14)3(2 情感、态度、价值观 (17)3(3 生命世界 (19)3(4 物质世界 (25)3(5 地球与宇宙..................................................................30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35)1 教学建议 (35)2 评价建议 (40)3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54 教材编写建议 (46)5 教师队伍建设建议 (50)6 关于科学教学设备和教室的配置……………………………………51 附录一、关于具体目标中行为动词的定义 (52)二、教学活动的类型与设计 (52)三、案例 (57)《标准》简介一、《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编写从培养全体小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而促进全民科学素养提高的良好愿望出发,在结构、内容、体例、表述等方面都作了一些探索和革新,其主要特点是:1.时代性本《标准》十分重视在时代发展、科技进步、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确定学科定位,提出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小学科学课程(1-6)课程标准解读(2017)
活动建议
1.1 了解人类需要哪些营养及其来 ·会从分析营养成分出发,设计一 源,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 份营养全面合理的一周午餐食谱。
1.2 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养成良 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1.3 了解人体呼吸的过程,知道常 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
·从计量分析全班同学的肺活量开 始,讨论呼吸系统保健、呼吸系 统传染病、抽烟 、一氧化碳中毒、 大气污染等与呼吸有关的问题。
1.4 了解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 大小发生变化,列举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
旧课标内容标准
1.多样的生物 常见的植物 ;常见的动物;常见的其他生物
2.生命的共同特征 动植物的一生;生物的繁殖; 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生物的基本需求; 遗传现象
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 动借以进行的单元。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是词或词 组。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即其涵义和适用范围。
例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内涵), “森林包括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 殊用途林”(外延) 。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简介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简介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简介
关于科学的解释
科学是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 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
科学是一种方法,按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自 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以及总结和贯穿 于三个领域的哲学和数学。 。
关于对“概念”的理解
概念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 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 加以概括,是自我认知意识的一种表达,形成概念 式思维惯性。在人类所认知的思维体系中最基本的 构筑单位。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简介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简介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国教育部制定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二、科学探究目标三、科学态度目标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容一、物质科学领域二、生命科学领域三、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四、技术与工程领域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教学案例案例1 认识空气案例2 水沸腾现象的观察案例3 西瓜虫有“耳朵”吗案例4 观察月相案例5 暗盒里有什么案例6 水火箭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为人类在更大围、更深层次上认识并合理利用自然提供了可能。
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每一位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对于公民改善生活质量,增强参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一、课程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
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了解与小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提问的习惯,初步学习观察、调查、比较、分类、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等方法,能够利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初步理解身边自然现象和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对自然的好奇心,以及批判和创新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义务教育.doc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范文范例指导参考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二、科学探究目标三、科学态度目标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一、物质科学领域二、生命科学领域三、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四、技术与工程领域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word资料整理分享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教学案例案例1 认识空气案例2 水沸腾现象的观察案例3 西瓜虫有“耳朵”吗案例4 观察月相案例5 暗盒里有什么案例6 水火箭范文范例指导参考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为人类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认识并合理利用自然提供了可能。
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每一位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对于公民改善生活质量,增强参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一、课程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
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了解与小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提问的习惯,初步学习观察、调查、比较、分类、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等方法,能够利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初步理解身边 word资料整理分享自然现象和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对自然的好奇心,以及批判和创新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二、科学探究目标三、科学态度目标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一、物质科学领域二、生命科学领域三、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四、技术与工程领域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教学案例案例1 认识空气案例2 水沸腾现象的观察案例3 西瓜虫有“耳朵”吗案例4 观察月相案例5 暗盒里有什么案例6 水火箭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为人类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认识并合理利用自然提供了可能。
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每一位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对于公民改善生活质量,增强参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一、课程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
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了解与小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提问的习惯,初步学习观察、调查、比较、分类、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等方法,能够利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初步理解身边自然现象和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对自然的好奇心,以及批判和创新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
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小学科学课程把探究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强调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了解科学探究的具体方法和技能,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发现和提出生活实际中的简单科学问题,并尝试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予以解决,在实践中体验和积累认知世界的经验,提高科学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学习与同伴的交流、交往与合作。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
理解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方法。
小学科学课程针对学生身边的现象,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综合呈现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强调这四个领域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联系,注重自然世界的整体性,发挥不同知识领域的教育功能和思维培养功能;注重学习内容与已有经验的结合、动手与动脑的结合、书本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理解自然与解决问题的结合,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强调科学课程与并行开设的语文、数学等课程相互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基本理念(一)面向全体学生小学科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每个学生都要学好科学。
小学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他们获得良好的科学教育。
无论学生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地区、民族、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或者性别、个性等个体条件的不同,小学科学课程都要为全体学生提供适合的、公平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二)倡导探究式学习科学探究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
以证据为基础,运用各种信息分析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公开研究结果,接受质疑,不断更新和深入,是科学探究的主要特点。
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以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
小学科学课程倡导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突出创设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选择的学习空间和充分的探究式学习机会;强调做中学和学中思,通过合作与探究,逐步培养学生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批判性思维和想象力;重视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求善求美教育与求真教育的结合,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伦理精神和热爱科学的品质。
(三)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小学生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科学学习的内在动力,对其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小学科学课程的组织与教学要兼顾知识、社会、儿童三者的需求,将科学本质、科学思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等学习内容镶嵌在儿童喜闻乐见的科学主题中,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累生活经验,增强课程的意义性和趣味性。
(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各种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要重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与反思,使学生逐步学会调节自身的学习,能够独立和合作学习,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成为一个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学习者。
三、课程设计思路小学科学课程的设计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反映国际科学教育的最新成果,兼顾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实际情况。
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周期比较长,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本标准把小学六年学习时间划分为1~2年级、3~4年级、5~6年级三个学段。
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涵盖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的目标,每个方面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
小学科学课程内容以学生能够感知的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中一些比较直观、学生有兴趣参与学习的重要内容为载体,重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本标准在物质科学领域选择了6个主要概念,生命科学领域选择了6个主要概念,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选择了3个主要概念,技术与工程领域选择了3个主要概念,四大领域的18个主要概念构成了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并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内容融入其中。
这四大领域的18个主要概念被分解成75个学习内容,分布在三个学段的课程内容中。
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是探究活动。
因此,课程内容部分还针对每个主要概念设计了活动建议,供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参考。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本标准分别从“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阐述具体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一)科学知识总目标1.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运动形式,认识物体的运动、力的作用、能量、能量的不同形式及其相互转换。
2.了解生物体的主要特征,知道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和生命周期;认识人体和健康,以及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了解太阳系和一些星座;认识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的运动;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知道地球是人类应当珍惜的家园。
4.了解技术是人类能力的延伸,技术是改变世界的力量,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
(二)科学知识学段目标以下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
个领域描述科学知识的学段目标。
二、科学探究目标(一)科学探究总目标1.了解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多种方法寻找证据、运用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与交流等方式达成共识的过程。
2.知道科学探究需要围绕已提出和聚焦的问题设计研究方案,通过收集和分析信息获取证据,经过推理得出结论,并通过有效表达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和观点;能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解决比较简单的日常生活问题。
3.初步了解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推理、类比等思维方法,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4.初步了解通过科学探究达成共识的科学知识在一定阶段是正确的,但是随着新证据的增加,会不断完善和深入,甚至会发展变化。
(二)科学探究学段目标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这*个要素描述科学探究的学段目标。
三、科学态度目标(一)科学态度总目标1.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乐于参加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克服困难,完成预定的任务。
2.具有基于证据和推理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乐于倾听不同的意见和理解别人的想法,不迷信权威;实事求是,勇于修正与完善自己的观点。
3.在科学学习中运用批判性思维大胆质疑,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追求创新。
4.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二)科学态度学段目标以下从探究兴趣、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合作分享4个维度描述科学态度的学段目标。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一)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总目标1.初步了解所学的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初步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生活条件及社会变迁的影响;了解社会需求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了解科学技术已成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3.初步了解在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需要考虑伦理和道德的价值取向(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学段目标以下从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3个方面描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学段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包含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
从这四个领域中选择适合小学生学习的18个主要概念,其中,物质科学领域6个,生命科学领域6个,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3个,技术与工程领域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