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2年10月自学考试《中外教育简史》试题和答案
中外教育简史习题集和答案解析全

中外教育简史习题集第一篇中国教育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第一章(上)中国古代官学教育的发展演变一、填空1.成均是出现于五帝时期的萌芽状态的学校教育。
2.商代的甲骨文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3.我国真正意义的学校出现于商朝。
4. 西周的学校设置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国学,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乡学,由大司徒掌管。
6. 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以六艺教育为主,西周的经济实施奴隶主贵族的土地国有(井田制)制,政治上实施以宗法制为基础的分封制,教育管理的主要特点是学在官府。
7.稷下学宫位于春秋战国时的齐国,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为一体的学校,曾经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祭酒的是儒家的荀子。
8.“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春秋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9.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员,标志着太学的正式设立。
10.汉代太学的正式教师称为博士。
11.汉代太学内部的考试基本上采用设科射策的形式。
12.汉灵帝时设立的鸿都门学是一所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13.汉章帝建初四年召开经学会议,讨论结果经班固编成《白虎通义》。
公元175年在蔡邕的建议镌刻于太学门外的石经称“熹平石经”。
14.唐玄宗发布《求儒学诏》,亲自注《孝经》,颁布行天下。
唐文宗还镌刻石经,以维护儒经的权威性和统一性,史称“开成石经”。
15.唐代中央官学中的“六学一馆”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算学、书学和广文馆。
14.北宋先后发起三次兴学运动,第一次是范仲淹主持发起,史称“庆历兴学”;第二次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史称“熙宁兴学”;第三次由蔡京主持发动,史称“崇宁兴学”15.清代的官学除国子监还有宗学、觉罗学和八旗学。
二、选择( C )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A 商代 B夏代 C西周 D东周( B )2、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什么?A《千字文》 B《史籀篇》 C《三字经》 D《急就篇》(C)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A、射B、御C、诗D、数(A)4.“立五经博士”是哪一位统治者的决策?A、汉武帝B、秦始皇C、周文王D、唐太宗(B)5.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A、王充B、董仲舒C、贾谊D、郑玄(B)6.、“太学”这一官办教育机构是在哪个朝代出现的?A、唐代B、汉代C、秦代D、周代(B)7、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谁?A、王充B、董仲舒C、贾谊D、郑玄(C)8、“六学一馆”是哪个朝代的中央官学体系的简称?A、隋代B、宋代C、唐代D、汉代(B)9、“升舍”制度是哪个朝代创立的?A、元代B、宋代C、唐代D、明代(B)10.“学田”制度是在哪个朝代作为制度确定下来的?A、元代B、宋代C、唐代D、明代(D)11下列学校中,不属于清代官学所独有的是哪一种?A、国子学B、觉罗学C、八旗官学D、俄罗斯馆三、名词解释1、学在官府: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
自学中外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自学中外教育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是()A. 《论语》B. 《理想国》C. 《学记》D. 《大教学论》答案:C2. 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A. 孔子B. 柏拉图C. 约翰·杜威D. 让-雅克·卢梭答案:C3. 在中国古代,负责教育行政的官员是()A. 宰相B. 太师C. 国子监祭酒D. 尚书答案:C4. 西方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应适应儿童发展”观点的是()A. 亚里士多德B. 夸美纽斯C. 赫尔巴特D. 蒙台梭利答案:B5.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创立大约在()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B二、填空题6. 孔子提出的教育原则“有教无类”意味着_________。
答案:教育应该面向所有人,不分贵贱、贫富。
7.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是一种_________的教学方法。
答案:引导学生自我发现和思考。
8. 中世纪欧洲的教育主要由_________机构负责。
答案:教会。
9. 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了_________理论,对后世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答案:教育心理学。
10. 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主张的“学习通过做”强调了_________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答案:实践。
三、简答题11. 简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主要特点。
答案: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强调个人潜能的发展,重视古典文化的学习和个人品德的培养。
它倡导批判精神,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反对中世纪的宗教禁欲主义,主张教育应该服务于社会和个人的发展。
12. 描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教育的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确立了以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使得教育与社会地位和职业发展紧密相连。
其次,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对教育内容和方法产生了指导作用,如重视文学、经学和历史等学科的学习。
最后,科举制度也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因为通过教育和考试,普通人也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中外教育史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外教育史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是()A. 《论语》B. 《理想国》C. 《学记》D. 《大教学论》答案:C2. 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A. 孔子B. 柏拉图C. 约翰·杜威D. 亚里士多德答案:C3. 古代中国的教育制度中,科举制度正式确立于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A4. 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应适应儿童发展阶段”观点的教育家是()A. 卢梭B. 洛克C. 蒙特梭利D. 赫尔巴特答案:A5. 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主张的教育方法是()A. 注重记忆和重复B. 注重实践和体验C. 注重权威和纪律D. 注重考试和成绩答案:B6. 古代埃及教育的主要形式是()A. 家庭教育B. 学校教育C. 宗教教育D. 宫廷教育答案:B7. 在中国古代,被称为“教育家”的是以下哪位思想家?()A. 荀子B. 韩非子C. 墨子D. 老子答案:A8. 教育的“三中心”理论是由哪位教育家提出的?()A. 赫尔巴特B. 杜威C. 布鲁纳D. 皮亚杰答案:A9. 欧洲中世纪的“七艺”包括()A. 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音乐、天文B. 阅读、写作、算术、历史、地理、物理、化学C. 体育、音乐、绘画、科学、数学、哲学、文学D. 拉丁语、希腊语、希伯来语、历史、地理、哲学、科学答案:A10. 20世纪60年代,苏联教育改革的核心是()A. 课程改革B. 教学方法改革C. 教育体制的改革D. 教育技术的改革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以下哪些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教育内容?()A. 四书五经B. 诗词歌赋C. 琴棋书画D. 八股文答案:A B D12. 古希腊教育的特点是()A. 重视体育和军事训练B. 重视哲学和思辨C. 重视宗教教育D. 重视个人全面发展答案:A B D13. 中世纪欧洲的教育主要掌握在以下哪些机构手中?()A. 教会B. 国家C. 大学D. 私人学校答案:A C14. 以下哪些是现代教育的特点?()A. 终身教育B. 民主化C. 信息化D. 个性化答案:A B C D15. 20世纪后半叶,世界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包括()A. 教育普及化B. 教育终身化C. 教育个性化D. 教育市场化答案:A B 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00464中外教育简史201201

全国2012年1月自学考试中外教育简史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0046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出“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的教育家是( C )上3-61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2.提出“虚壹而静”思想的教育家是(A )上3-62A.荀子B.孟子C.孔子D.墨子3.以下命题,属于孟子教育思想的是( C )上3-55A.性近习远B.长善救失C.反求诸己D.虚壹而静4.主张“早教与晚学并重”的教育家是( B )上5-130A.董仲舒B.颜之推C.王充D.韩愈5.王守仁“心学”是继承了谁的思想?( B )上5-151A.张载B.陆九渊C.周敦颐D.程颐6.北宋范仲淹主持的兴学运动是( A )上5-137A.第一次B.第二次C.第三次D.第四次7.梁启超在《论教育当定宗旨》等文中提出教育要培养( B )上6-201A.变法人才B.“新民”C.“真国民”D.真才实学之人8.我国最早设立的幼稚园是( A )上6-194A.湖北幼稚园B.武昌蒙养院C.湖南蒙养院D.天津蒙养东塾9.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教育家是( C )上7-223A.蔡元培B.晏阳初C.黄炎培D.陶行知10.壬戌学制提出的学制系统是( D )上7-214A.六·五B.五·二·二C.六·四·二D.六·三·三11.在希腊化时期,被文法学校取代的中等教育机构是( D )下1-293A.弦琴学校B.体操学校C.拉丁语学校D.体育馆12.在西欧中世纪,骑士教育并非通常意义上的教育形式,而是一种特殊形式的( B )下2-315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C.社会教育D.教会教育13.西方近代绅士教育的直接渊源为( D )下5-395A.宫廷教育B.骑士教育C.教会学校D.家庭教育14.1636年建立的美国哈佛学院主要是培养( A )下4-369A.牧师B.商人C.律师D.科学家15.1755年,在罗蒙诺索夫倡导下建立的世俗性大学是( C )下4-363A.彼得堡大学B.基辅大学C.莫斯科大学D.国民大学16.在西方教育发展史上,赫尔巴特被称为( D )下5-414A.“伦理学之父”B.“心理学之父”C.“教学论之父”D.“教育学之父”17.《泛智的先声》的作者是( A )下5-384A.夸美纽斯B.杜威C.卢梭D.赫尔巴特18.美国当前的教育行政管理实行的是( A )下6-465A.地方分权制B.中央集权制C.中央与地方双权制D.民权制19.前苏联教育改革历经70多年之久,其中对旧教育制度的彻底改造是在20世纪( B )下6-476A.20年代B.30年代C.40年代D.50年代20.现代联邦德国的教育管辖权在( D )下6-457A.各区B.中央C.各市D.各州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中外教育简史试题及答案

中外教育简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是()。
A. 《论语》B. 《理想国》C. 《学记》D. 《教育漫话》答案:A2. 被称为“现代教育之父”的是()。
A. 孔子B. 柏拉图C. 约翰·杜威D. 亚里士多德答案:C3. 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应适应儿童发展阶段”的教育家是()。
A. 卢梭B. 洛克C. 蒙台梭利D. 赫尔巴特答案:A二、填空题4. 古代中国的教育体系中,最高学府被称为________,它是国家培养官吏的主要场所。
答案:太学5. 中世纪欧洲的教育主要掌握在________手中,它们在教育上具有垄断地位。
答案:教会6. 19世纪末,美国教育家________提出了“实验教育法”,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答案:约翰·杜威三、简答题7. 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答案: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
他强调教育的普及性,认为教育不应区分贵贱、贫富,应面向所有人。
同时,他主张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孔子还提倡学生应不断学习,教师应不断教导,体现了他对于教育的终身学习和教学相长的理念。
8. 阐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教育观点。
答案: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提出了他的教育观点。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理性和道德,使个体能够认识到真理、善和美。
柏拉图主张按照个体的天赋和能力进行教育,他将社会分为哲学家统治者、卫士和生产者三个阶层,每个阶层都有其特定的教育内容和目标。
他还强调体育和音乐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认为体育可以培养强健的体魄,音乐可以培养高尚的情操。
四、论述题9. 论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教育的特点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答案: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文主义教育的兴起,重视古典文化的学习和个人潜能的开发。
- 教育内容的变革,除了传统的宗教教育外,增加了对文学、历史、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学习。
中外教育简史自考 题

单项选择题1.1.为原始教育的产生提供必要性的是(A)A.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的需要 1.2.我国境内最早的文化遗址是(B) B.山西西侯度文化遗址 1.4.既促进了人类稳定的生活方式,又扩大了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的是原始人类的(D)D.居住环境的变化1.5.中国最早的家畜驯养业产生于(A)A.大约七八千年以前 1.6.导致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是(C) C.族外婚削的确1.7.五帝时代的学校中也叫“大学”的是(A)A.成均 1.8.庠这种教育机构产生于(C) C.虞舜时代2.1.标志着中国告别原始时代的是(A)A.夏王朝的建. 2.2.最早出现在商代的新的学校形式是(C) C.“瞽宗”2.3.西周时期国学的主持者是(B) B.大司乐 2.4.既是西周的立国之本,又具有国家根本大法性质的是(B) B.礼2.5.西周时诸侯所设的大学被称为(D) D.“泮宫” 2.6.共同构成了西周六艺教育中心的是(A)A.乐与礼2.7.中国教育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B) B.《史籀篇》 2.8.中国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大致连贯的学校体系是从(D)D.西周开始3.1.学术与庶人无缘的时期是(A)A.春秋以前 3.2.基本代替了东周王室的文化地位,与宋、鲁并列为三大文教中心的是(B)B.楚国 3.3.中国古代第一个论述教育与经济之间关系的教育家是(A)A.孔子 3.4.学术下移是在(C) C.春秋中、后期 3.5.西周时充任领主管理、护卫职务的人员称作(B) B.武士 3.6.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在西周与工、商、农并称为(D) D.四民 3.7.称春秋是“天下无道”时期的人是(A)A.孔子 3.8.以儒家正统自居,自称“得圣人之传”的是(C) C.孟子3.9.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法家,并且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的是( D.韩非 3.10.道家思想的创始人是(B)B.老子3.11.“教育”、“学校”这类概念最早出自(A)A.《孟子》 3.12.出自儒家,反儒又最坚决、彻底的是(C) C.法家3.13.秦统一后,帮助秦朝铲除私学,结束“百家争鸣”局面的是(A)A.法家 3.14.以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主张“为政以德”的是(D)D.孔子 3.15.“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句话出自(B)B.子夏所说3.16.中国最古的一部史料总集是(A)A.《书》,也叫《尚书》3.1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B) B.《论语》3.18.“克己复礼为仁”这句话出自(A)A.孔子 3.19.提出政治理想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人是(A)A.墨子3.20.在中国最早发现光的直线行进这一基本光学原理的是(C) C.墨家4.15.首创学田制的是(B) B.宋代4.16.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的是(D) D.王安石 4.17.实行“升斋积分”法的是(B) B.元代4.18.中国封建社会的地方官学,首创于(B) B.汉代4.19.中国历史上,官学私学交织发展,形成了“学校如林,庠序盈门”景象的是(A)A.东汉时期 4.20.虽然全国皆设庠序郡县之学,实际上却“空有建学之名,而无弘道之实”的是(C)C.隋朝 4.21.在中国历史上,地方官员只设州学和县学两级的是(D) D.宋朝 4.22.东晋著名书法家,被后人称作“小圣”的是(B) B.王献之4.23.相传为梁武帝所著的书是(A)A.《千字文》4.24.元代第一所官办书院的名称是(B) B.太极书院4.25.书院教学的总方针称作(A)A.学规4.26.汉代地位最高的选士科目是(A)A.“贤良方正科”4.27.在政治上推行“尊行汉法”的是(B) B.元朝4.28.“太学”始建于(A)A.公元前124年5.1.有“汉代孔子”之称的是(B) B.董仲舒5.2.汉代三大文教政策建议的提出者是(A)A。
自考中外教育史考试题库及答案

自考中外教育史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是()A. 《论语》B. 《学记》C. 《理想国》D. 《教育论》答案:B2. 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A. 孔子B. 柏拉图C. 约翰·杜威D. 亚里士多德答案:C3. 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应遵循自然”观点的教育家是()A. 卢梭B. 洛克C. 蒙台梭利D. 赫尔巴特答案:A4. 古代中国科举制度的创立大约在哪个朝代?()A. 汉朝B. 隋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5. 20世纪初,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是()A. 弗洛伊德B. 约翰·杜威C. 皮亚杰D. 埃里克·埃里克森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6. 以下哪些著作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A. 《论语》B. 《大学》C. 《中庸》D. 《孟子》E. 《道德经》答案:A, B, C, D7. 在西方教育史上,以下哪些教育家强调了活动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A. 约翰·杜威B. 让-雅克·卢梭C. 弗里德里希·弗罗贝尔D. 马克斯·韦伯E. 约翰·洛克答案:A, C8. 以下哪些因素对现代教育制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A. 工业革命B. 信息技术革命C. 民主政治的发展D. 宗教改革E. 殖民主义的扩张答案:A, C, D三、简答题9. 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答案: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仁爱”和“礼”的教育理念,强调个人品德的修养和道德行为的规范。
他提倡“有教无类”,主张教育面向所有人,不分贵贱。
孔子还强调“学而时习之”,认为学习是一个不断复习和实践的过程。
10. 描述约翰·杜威的“学习通过做”的教育理论。
答案:约翰·杜威的“学习通过做”的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应该是一个主动的、实践的过程,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活动来获得知识和技能。
他反对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学习,主张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社会生活的各种技能。
中外教育简史试题及答案

中外教育简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理念是:A. 因材施教B. 学而时习之C. 知之为知之D. 温故而知新答案:A2. 在西方教育史上,被称为“教育学之父”的是: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D. 约翰·杜威答案:D3. 中世纪欧洲教育的中心是:A. 家庭B. 修道院C. 学校D. 宫廷答案:B4. 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与以下哪个国家有关?A. 英国B. 法国C. 德国D. 美国答案:C5. 以下哪项不是现代教育的特点?A. 普及性B. 终身性C. 阶级性D. 多样性答案:C二、填空题6. 古代中国的教育制度以_________为核心,强调儒家经典的学习。
答案:科举制度7. 古希腊哲学家_________提出了“教育即培养人”的观点。
答案:柏拉图8. 19世纪英国的_________运动推动了公共教育制度的建立。
答案:工业革命9. 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_________提出了“进步主义教育”理论。
答案:约翰·杜威10. 当代教育改革强调_________,即教育应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个人的需求。
答案:终身学习三、简答题11. 简述中国古代私塾教育的特点。
答案:中国古代私塾教育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私塾教育以儒家经典为主,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传承;其次,私塾教育强调师生关系,师生之间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再次,私塾教育注重个体差异,教师会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最后,私塾教育与科举制度相结合,是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
12. 描述中世纪欧洲大学的起源和发展。
答案:中世纪欧洲大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2世纪,当时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知识的传播,一些学者开始聚集在城市中进行教学和研究。
这些学者逐渐形成了学术团体,后来发展成为大学。
中世纪大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起初,大学是由学者自行组织的,后来得到了教会和世俗权力的支持;大学逐渐获得了自治权,可以自行制定教学计划和考试标准;大学的教育内容也从宗教和哲学扩展到了法律、医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
全国2012年10月自考00464《中外教育简史》真题及答案(整理版)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以下诸子中,属于法家的有( BCE )上332
A.墨子
B.韩非子
C.商鞅
D.荀子
E.李斯
22.明清之际的实学教育家有( AB )上5158
A.王夫之
B.颜元
C.王守仁
D.朱熹
E.顾炎武
23.希腊文化和教育的发展过程通常被划分为( ACDE )下1283
45.详述并简评赫尔巴特的教育过程论。下5417 答: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过程应当有一定的顺序,应当通过管理、教学和训练三个阶段来完成。 (1)管理。 赫尔巴特把管理放在教育过程的第一阶段,主要认为,管理的目的在于建立和维持现有的教 育的外部秩序,为实现教学和训练创造条件。 (2)教学。
本文档资源由考试真题软件网()搜集整理二次制作!
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自考备考三件宝:自考笔记、真题及答案、录音课件!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41.简述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设想的学校教育制度。上6202 答: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设想的学校教育制度是: (1)人本院:已怀孕的妇女进入人本院,接受胎教。 (2)育婴院:婴儿在人本院到 6 个月,断乳后进入育婴院,接受学前教育至 5-6 岁。 (3)小学院:学习期限为 6-10 岁。 (4)中学院:学习期限为 11 - 15 岁。 (5)大学院:学习期限为 16 - 20 岁,接受高等教育。
中外教育简史试题及答案

中外教育简史试题及答案### 中外教育简史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倡的教育思想是:- A. 因材施教- B. 学而时习之- C.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D. 温故而知新答案:A2.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提出的教育体系主要强调:- A. 艺术教育- B. 哲学教育- C. 体育教育- D. 军事教育答案:B3. 中世纪欧洲的教育主要集中在:- A. 大学- B. 修道院- C. 私人学校- D. 皇家学院答案:B4. 现代教育制度的奠基人之一,约翰·杜威提倡的教育哲学是:- A. 行为主义- B. 经验主义- C. 建构主义- D. 认知主义答案:B5. 20世纪60年代,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 A. 恢复高考- B. 推广义务教育- C. 教育大跃进- D. 文化大革命答案:C#### 二、简答题1. 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一种考试制度,其特点包括:1) 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拔原则;2) 考试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强调文学和道德修养;3) 考试形式多样,包括乡试、会试、殿试等。
科举制度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了教育的普及,提高了社会对知识分子的尊重,同时也导致了教育内容的单一化和应试化。
2. 描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教育的特点。
答案: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教育的特点包括:1) 重视人文主义教育,强调个人全面发展;2) 重视古典文化的学习和研究,特别是古希腊和罗马文化;3) 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机构,如大学和学院,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和多元化;4) 教育逐渐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更加注重理性和科学。
#### 三、论述题1. 论述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影响。
答案: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
首先,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和易于获取,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世界各地的知识和信息。
中外教育简史试题及答案

中外教育简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主张的教育理念是:A. 因材施教B. 学而时习之C.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D. 温故而知新答案:A2. 现代教育制度起源于哪个国家?A. 中国B. 英国C. 德国D. 法国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A. 重视道德教育B. 重视文学教育C. 重视实践教育D. 重视经典教育答案:A B D2. 现代教育制度的特点包括:A. 普及性B. 系统性C. 强制性D. 终身性答案:A B D三、填空题1. 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_________朝。
答案:隋2. 现代教育制度的普及化是在_________时期。
答案:工业革命四、简答题1. 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答案: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仁爱”、“礼”、“中庸”等,强调道德修养和个人品德的培养,倡导“因材施教”,注重个体差异,提倡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2. 现代教育制度与传统教育制度的区别是什么?答案:现代教育制度与传统教育制度的主要区别在于现代教育制度更加注重普及性和系统性,教育内容更加多样化,教育方式更加科学化,同时强调教育的终身性和个性化。
五、论述题1. 论述中外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答案:中外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古代的宗教教育、贵族教育到现代的普及教育、终身教育的转变。
古代教育多以宗教和经典为主,注重道德和文学修养。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推进,教育逐渐普及,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
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人才的培养,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案例分析题1. 分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教育的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对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推动了教育的普及,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教育。
其次,科举制度强调考试选拔,促进了教育内容的标准化和系统化。
最后,科举制度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如过分重视应试教育,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等。
中外教育史试题参考答案

《中外教育史》考试试题(一)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6×6分)1.六艺教育:以礼、乐、射、御、书、数为基本内容的“六艺”教育,经历夏、商时期的发展,完备于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时期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2.孔子:我国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成就在两个方面:创办儒家私学和修订六经,奠定古代教育理论的基础,整理和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
3.鸿都门学:东汉灵帝时期(178年)创办的一所文艺专门学校,教学内容为辞赋、小说、文学、字画等文学艺术,招生对象不论出身,学成即可封官拜爵。
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所文艺专科学院。
4.《国防教育法》:1958年9月颁布,是美国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增强国力提出的教育改革措施,内容包括加强普通学校的“新三艺”教学,强调天才教育,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增拨大量教育经费。
5.凯洛夫:其《教育学》是较早的用马列主义理论研究教育学的书,对我国20世纪50—60年代教育的影响颇大。
强调只有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而无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是学不到知识的,学校教育的最大任务之一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使学生认识学习是艰苦的劳动过程。
6.教育性教学:赫尔巴特在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把培养道德与传授文化知识看作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反对无教育的教学,认为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更要培养德行;反对无教学的教育,认为教学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基本手段,要进行道德教育,必须借助教学,不进行文化知识的教学,则无从实施道德教育。
二、简答题(3×10分)1简析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教育的特点和贡献。
答: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突破中世纪教会教育的垄断局面,世俗的文化教育得到了发展,为近代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适应人的多方面能力发展的要求,教学内容广泛,重视人文学科的教学的同时,增加了自然科学等实用内容;主张教学应该注重儿童兴趣、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提倡直观教学、实物教学等新方法;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个性自由、发展人的思维能力。
全国10月自学考试00464中外教育简史试题答案

全国10月自学考试00464中外教育简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A4. D5. B6. A7. C8. A9. D 10. C11. B 12. A 13. D 14. C 15. B二、简答题1. 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有哪些?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强调儒家思想:中国古代教育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注重培养人的道德品质、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2)重视选拔优秀人才:中国古代的教育体系注重选拔优秀人才,以科举制度为代表,通过考试选拔出具有才学的人才。
(3)家庭教育为基础:中国古代教育倡导以家庭教育为基础,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注重修身养性:中国古代教育注重培养人的品德修养,强调人的自我修炼和身心健康。
2. 中外教育史上的重要人物有哪些?中外教育史上有许多重要人物对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以下是其中的几位:(1)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提出了“教无定法”、“学而时习之”等教育理念,塑造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基本框架。
(2)康德:德国哲学家,对西方启蒙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提出了“自由学者”、“常识教育”等教育理念,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普遍的教育权利。
(3)鲁迅:中国现代作家、思想家,他通过文学作品批判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和封建文化,倡导了新文化运动和民族教育,对中国现代教育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4)杜威:美国教育学家,被誉为“现代教育之父”,提出了“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主张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造力。
3.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作用是什么?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吏的考试制度,起到了以下几个作用:(1)选拔人才: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使得优秀的人才得以进入官僚体系,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和能力。
(2)促进教育普及:科举制度为了参加考试,使很多普通人都接受了基本教育,推动了教育的普及。
(3)保持社会稳定:科举制度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比较公平的选拔机制,确保了社会的稳定和社会阶层的流动。
中外教育简史试题和答案

中外教育简史试题和答案中外教育简史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西周时诸侯所设的大学被称为()A. “上庠”B. “东序”C. “辟雍”D. “泮宫”答案:D2. 外国传教士在我国开办的第一所学校是()A. 英华学堂B. 宁波女塾学堂C. 墨海书馆D. 马礼逊学堂答案:D3. 以“激励节气,发扬精神,广求智慧”为教育宗旨的是()A. 万木草堂B. 京师大学堂C. 矿业学堂D. 时务学堂答案:A4. 古罗马法律教育由私立改为国立的标志是()A. 法律教授的设立B. 律师讲学C. 法官审案D. 律师参政答案:A5. 文艺复兴运动开端于()A. 东欧B. 西欧C. 南欧D. 北欧答案:B6. 世界上最早从教会手中夺得教育权的国家是()A. 意大利B. 英国C. 德国D. 荷兰答案:C7. 中国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大致连贯的学校体系是从()A. 夏朝开始B. 商代开始C. 西汉开始D. 西周开始答案:D8. 孟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A. 思想教育B. 道德教育C. 文化教育D. 技能教育答案:A9. 主张学者要“好学勤力”,强调循序渐进的人是()A. 孔子B. 韩非C. 董仲舒D. 王充答案:D10. 由主教创办的最早的大教堂学校为英格兰的()A. 曼彻斯特学校B. 坎特伯雷学校D. 约克主教学校答案:B11. 中世纪大学的教学语言是()A. 法语B. 英语C. 希腊语D. 拉丁语答案:D12. 被称作是“教皇的奶牛”的国家是()A. 意大利B. 瑞典C. 英国D. 德国答案:D13. 强调“教育性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家是()A. 培根B. 洛克C. 赫尔巴特D. 卢梭答案:C14. 提出以九字安天下,即“举人才、正大经、兴礼乐”的人是()A. 颜元B. 王夫之C. 王守仁D. 王安石答案:A15. 被称作为“六?三?三”学制的是()A. 癸卯学制B. 壬寅学制D. 癸丑学制答案:C16. 共同构成了西周六艺教育中心的是()16. 共同构成了西周六艺教育中心的是()A. 乐与礼B. 乐与御C. 礼与书D. 书和数答案:A17. “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
2012年10月自学考试08761中外学前教育史试题

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学前教育史》试题课程代码:08761一、单项选择题1.被简称为“三、百、千”的古代最为流行的儿童教材是()A.《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B.《三字经》、《千字文》、《小儿语》C.《三字经》、《千字文》、《续小儿语》D.《三字经》、《干宇文》、《名物蒙求》2.我国第•所实验幼儿园的创办者是()A.陈鹤琴B.陶行知C.蔡元培D.张雪门3.1913年开始传入中国的,由蒙台梭利创立的是()A.幼儿教育法B.幼儿课程教学法C.蒙台梭利教育法D.幼稚教育新论4.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儿童教育影响的核心是()A.教育即生活B.教育即生长C.儿童是教育的太阳D.学校即社会5.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人在中国办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分为两种,即()A.美国式和宗教式B.日本式和宗教式C.英国式和宗教式D.法国式和宗教式6.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朱嘉的著名编著主要有()A.《小学》和《童学须知》B.《小学》和《颜氏家训》C.《须知》和《学则》D.《童学须知》和《学则》7.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是A.《小学》B.《颜氏家训》C.《学则》D.《童学须知》8.中国最早创办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的时间是()A.1905年B.1903年C.1949年D.1912年9.中国第一所公立的幼稚师范专科学校的校长是()A.蔡元培B.陈鹤琴C.张雪门D.陶行知10.中国近代现代美育的首倡者是()A.蔡元培B.贾谊C.陶行知D.陈鹤琴11.联合国的《儿童权利公约》对我国生效的时间是()A.1992年4月1日B.1990年4月1日C.1986年4月1日D.1995年4月1日12.柏拉图社会政治学说的核心,也是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出发点的是()A.理想国B.理念论C.活教育理论D.教育即生活13.乌申斯基教育思想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A.教育的民族性原则B.教育即生活C.活教育理论D.以上都不是14.由欧文创办的世界上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是在()A.1716年B.1876年C.1916年D.1816年15.在西方教育史上,是洛克第一次把教育内容分为以下三部分的是()A.德、智、体B.德、智、美C.体、智、美D.德、智、劳16.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详细论述如何训练儿童感官的教育家是()A.洛克B.杜威C.夸美纽斯D.卢梭17.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曾预言: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并被誉为“瑞典智慧女神”的是()A.爱伦•凯B.克鲁普斯卡娅C.蒙台梭利D.卢梭18.在杜威的著作之中,最系统最集中的阐述了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是()A.《民主主义与教育》B.《学校与社会》C.《我的教育信条》D.《儿童与课程》19.《大教学论》的作者是()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杜威D.蒙台梭利20.1979年,中国教育学会幼儿教育研究会成立于()A.北京B.上海C.南京D.广州二、填空题21.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
最新全国1、4、7、10月自学考试中外教育简史必考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6年1、4、7、10月自学考试中外教育简史必考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0046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西周学校的教育内容主要是( C )上2-19A.《四书》B.《五经》C.“六艺”D.六经2.春秋末期学术扩散到民间的主要原因是( B )上3-25A.学术官守B.士阶层的崛起C.官学不修D.王室内部斗争3.以下诸子中,最早创办私学的是( A )上3-31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4.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 D )上3-43A.孝B.礼C.忠D.仁5.综观中国封建社会,其文教政策基本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C )上4-72A.道家B.法家C.儒家D.墨家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首倡者是( C )上4-74A.汉武帝B.公孙弘C.董仲舒D.王充7.元代书院在管理上的主要变化是( D )上4-99A.具有民族特色B.管理松弛C.八股文D.出现官学化倾向8.王守仁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是( B )上5-151A.性即理B.心即理C.即物穷理D.天理9.《劝学篇》的作者是( C )上6-197A.冯桂芬B.沈寿康C.张之洞D.孙家鼐10.“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确定于( B )上7-208A.洋务运动时期B.晚清“新政”时期C.北洋政府时期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1.古希腊非常重视女子教育的城邦国家是( B )下1-286A.雅典B.斯巴达C.罗马D.古埃及12.亚里士多德提出和谐教育的理论基础是( C )下1-299A.心理学B.逻辑学C.灵魂说D.哲学13.在西欧中世纪的修道院学校,儿童10岁左右入学,学习期限为( C )下2-312A.3—5年B.5—8年C.8—10年D.10—15年14.法国人文主义教育家拉伯雷的经典著作是( C )下3-330A.《论学究气》B.《愚人颂》C.《巨人传》D.《散文集》1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非国教派教师创办的具有实科性质的学校是( A )下4-344A.“学园”B.“文法学校”C.“公学”D.“所罗门宫”16.美国最早的研究型大学是1876年创办的( D )下4-376A.哈佛大学B.耶鲁大学C.哥伦比亚大学D.霍普金斯大学17.标志着教育学科成为独立学科的著作是夸美纽斯的( D )下5-383A.《教育论》B.《教育漫话》C.《母育学校》D.《大教学论》18.英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中,初等教育阶段进入幼儿学校的年龄是( C )下6-445A.3—5岁B.4—6岁C.5—7岁D.6—8岁19.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长期任教的学校是( C )下7-529A.基辅中学B.巴库中学C.帕夫雷什中学D.别林斯基中学20.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主要著作有《塔上旗》、《父母必读》和( B )下7-525A.《给孩子的信》B.《教育诗》C.《给教师的建议》D.《要相信孩子》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中外教育简史(第一次在线作业)

C. 《总纲计划》 正确答案:A 满分:2.5 分 得分:0 15.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 肤,空乏起身,行佛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增益其所不能。”这段 经典名言出自: A. 《孟子》 B. 《论语》 C. 《中庸》 正确答案:A 满分:2.5 分 得分:0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得分:0V 1. 中世纪大学的 领导制度的 类型有: A. 先生大学 B. 学生大学 C. 导生大学 D. 正确答案:AB 满分:2.5 分 得分:0 2. 朱熹的人性论将人的天赋秉性分为两方面,分别是___ A. 天地之性 B. 存天理、灭人欲 C. 气质之性 D. 正确答案:AC 满分:2.5 分 得分:0 3. 宋元明清之 际,最流行的诗歌类蒙学读本是: A. 《千家诗》 B. 《神童诗》 C. 《唐诗三百首》 D. 正确答案:ABC 满分:2.5 分 得分:0 4. 朱熹教育思想的 宗旨是: A. 存天理 B. 灭人欲 C. 虚心涵泳 D. 正确答案:AB 满分:2.5 分 得分:0 5. 希腊三哲指的是 :苏格拉底、 A. 亚里士多德 B. 西塞罗
成师徒关系的有: A. 苏格拉底 柏拉图 B.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C. 老子 庄子 D. 苏格拉底 亚里士多德 正确答案:AB 满分:2.5 分 得分:0 2. 蒙养教育的原则是. A. 宽严有节,爱教结合 B. 精讲多练,及时巩固 C. 智德并进,养智益德 D. 正确答案:ABC 满分:2.5 分 得分:0 3. 五项竞技的 内容包括______、______、掷铁饼、角力 枪。 A. 赛跑 B. 跳跃 C. 骑马 D. 正确答案:AB 满分:2.5 分 得分:0 4. 宋元明清之 际,最流行的诗歌类蒙学读本是: A. 《千家诗》 B. 《神童诗》 C. 《唐诗三百首》 D. 正确答案:ABC 满分:2.5 分 得分:0 5. 中世纪西欧晚期的教育形式 : A. 经院哲学 B. 城市学校 C. 中世纪大学 D. 正确答案:ABC 满分:2.5 分 得分:0 6. 提倡“经世致用 ”思想的有:______ A. 张之洞 B. 龚自珍 C. 魏源 D. 正确答案:BC 满分:2.5 分 得分:0
中外教育简史试题及答案

中外教育简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孔子提倡的教育思想是()。
A. 因材施教B. 应试教育C. 精英教育D. 职业教育答案:A2.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是()。
A. 启发式教学B. 填鸭式教学C. 机械记忆D. 应试教育答案:A3. 现代教育制度的奠基者是()。
A. 孔子B. 苏格拉底C. 夸美纽斯D. 亚里士多德答案:C4. 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思想主张是()。
A. 知识传授B. 实用主义C. 精英教育D. 应试教育答案:B5. 20世纪初,中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倡导者是()。
A. 蔡元培B. 胡适C. 鲁迅D. 梁启超答案:A6. 教育的普及化是在()时期。
A. 工业革命B. 信息时代C. 农业社会D. 封建社会答案:A7. 教育的终身化理念是在()时期提出的。
A. 工业革命B. 信息时代C. 农业社会D. 封建社会答案:B8. 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是在()时期。
A. 工业革命B. 信息时代C. 农业社会D. 封建社会答案:B9. 21世纪教育的重点是()。
A. 知识传授B. 技能培养C. 全人教育D. 应试教育答案:C10.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是()。
A. 传统教学B. 电子化教学C. 网络教学D. 面对面教学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孔子的教育思想强调“______”,主张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进行。
答案:因材施教2.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提出了“______”的教育思想。
答案:哲学王3. 夸美纽斯的著作《大教学论》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的奠基之作,他主张教育应该______。
答案:普及化4. 杜威在其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了“______”的教育思想。
答案:实用主义5. 20世纪初,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事件是______。
答案:新文化运动6. 教育的普及化是在工业革命后,随着______的提高而实现的。
答案:生产力7. 教育的终身化理念强调的是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外教育简史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00464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孟子主张教育要培养的理想人格是( B )上-3-53A.文人 B.大丈夫C.大儒D.通人2.战国时期并称“显学”的是( C )上-3-32A.儒、道 B.儒、法C.儒、墨D.道、法3.“捐监”创行于( D )上-4-84A.宋代 B.唐代C.元代D.明代4.《四书集注》的作者是( C )上-4-85A.周敦颐 B.张载C.朱熹D.程颐5.王充认为最理想的人才是( D )上-5-124A.儒生 B.通人C.文人D.鸿儒6.为培养变法人才,康有为创办了( D )上-6-184A.时务学堂 B.上海大学C.学海堂D.万木草堂7.提出“生活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B )上-7-246A.黄炎培 B.陶行知C.陈鹤琴D.晏阳初8.陈鹤琴提倡“活教育”目的是培养( B )上-7-219A.创新人才 B.“现代中国人”C.“真国民”D.“新民”9.陶行知创建的推进乡村教育的实验学校是( A )上-7-232A.晓庄学校 B.河南村治学院C.浙江诸家桥农村改进试验学校D.四川育才学校10.我国大学最早招收女生的是( A )上-7-227A.北京大学 B.南京高等师范学校C.北京高等师范学校D.南开大学11.古希腊著名的政治教育著作《理想国》的作者是( A )下-1-296A.柏拉图 B.昆体良C.苏格拉底D.色诺芬12.对英国教育家洛克等人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是( A )下-3-332A.蒙田 B.拉伯雷C.伊拉斯谟D.维多里诺13.美国独立以前,初等教育中由家庭主妇所主持的学校也被称为( C )下-4-369A.“妇学” B.“女学”C.“厨学”D.“公学”14.1881-1882年,法国颁布的旨在实现教育义务、免费和世俗三原则的教育法案是( B )下-6-445 A.基佐法案 B.费里法案C.法卢法案D.库新法案15.1860年俄国废除农奴制以后,教育改革的重点主要放在( B )下-4-366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16.卢梭反对儿童在12岁以前读书和学习,因为这一时期是儿童的理智( B )下-5-403A.发育期 B.睡眠期C.生长期D.训练期17.赫尔巴特认为在教育过程中进行“管理”的目的是去掉儿童先天的( C )下-5-418A.“本性” B.“理性”C.“烈性”D.“劣性”18.1919年12月由列宁签署并颁布了( A )下-6-475A.扫除文盲的法令 B.小学教育的法令C.中学教育的法令D.高等教育的法令19.杜威在批判了旧教育不尊重儿童的弊端后提出了一个针锋相对的主张是( D )下-7-499 A.“游戏中心论” B.“实践中心论”C.“活动中心论”D.“儿童中心论”20.前苏联关于违法青少年教育的革新家是( B )下-7-524A.克鲁普斯卡娅 B.马卡连柯C.鲁那察尔斯基D.苏霍姆林斯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以下诸子中,属于法家的有( BCE )上-3-32A.墨子 B.韩非子C.商鞅D.荀子E.李斯22.明清之际的实学教育家有( AB )上-5-158A.王夫之 B.颜元C.王守仁D.朱熹E.顾炎武23.希腊文化和教育的发展过程通常被划分为( ACDE )下-1-283A.荷马时代 B.共和时代C.古风时代D.古典时代E.希腊化时代24.骑士教育通常分为( BCE )下-2-315A.形式教育阶段 B.宗教教育阶段C.礼仪教育阶段D.宫廷教育阶段E.侍从教育阶段25.1947年3月31日日本国会颁布的教育法有( DE )下-6-469A.《教育敕语》 B.《义务教育法》C.《教师法》D.《教育基本法》E.《学校教育法》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荀子提倡__虚壹而静__,强调学习要虚心、专注和保持头脑清醒。
上-3-6227.王守仁基于“致良知”的思想,主张教育目的是__“明人伦”___。
上-5-15228.朱熹编著__《小学》__,作为小学阶段的教材。
上-5-14529.王守仁提出的“训蒙教约”,主张设立三个科目即__歌诗___、习礼、读书。
上-5-15430.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培养具备智、德、体三方面素质人才的教育家是__严复___。
上-6-206 31.古希腊著名的教育家柏拉图在雅典创办了__阿加德米学园__。
下-1-29232.16世纪耶稣教会学校的管理方式是采用__军队的管理制度__。
下-3-33933.日本明治维新以前,写有《文明教育论》的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是__福泽谕吉__。
下-4-37834.19世纪后期,美国中学课程一般划分为三组,分别为学术组、普通组和__职业组__。
下-4-375 35.前苏联教育领导者曾提出要把“读书的学校”变为__“劳动的学校”__。
下-6-474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36.化性起伪上-3-59答:化性起伪,是苟子从性恶论出发,提出的关于教育作用的主张。
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任何人只要肯努力,经过长期的教育,就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37.京师大学堂上-6-186答: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百日维新”中。
梁启超拟出《京师大学堂章程》,其办学宗旨是“欲培非常之才,以备它日特达之用”。
办学方针是:中西并重,课程分普通学和专门学两类。
民国初年,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
38.绅士教育下-5-394答:绅士教育是英国近代教育家洛克提出的培养资产阶级子弟的教育体系;通过教育使绅士具有四种品质: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绅士教育应在家庭里进行,内容包括体育、德育和智育;洛克关于绅士教育的主张,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对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39.“欧洲新学校”下-7-485答:19世纪末,欧洲各国的教育界随着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纷纷对传统的、古典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理论进行批评和指责;反对旧教育只传授一些虚浮无用的知识;于是一些倾向于教育民主、尊重儿童、内容实际、讲求效率的“新学校”应运而生。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0.“朱子读书法”的主要观点。
上-5-148答:“朱子读书法”是朱熹弟子归纳朱熹关于读书思想而成。
其主要内容是: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41.简述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设想的学校教育制度。
上-6-202答: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设想的学校教育制度是:(1)人本院:已怀孕的妇女进入人本院,接受胎教。
(2)育婴院:婴儿在人本院到6个月,断乳后进入育婴院,接受学前教育至5-6岁。
(3)小学院:学习期限为6-10岁。
(4)中学院:学习期限为11 - 15岁。
(5)大学院:学习期限为16 - 20岁,接受高等教育。
42.简述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下-5-391答:1868年,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开始了日本资本主义近代化的进程:(1)提出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改革目标;(2)在教育方面设置了文部省,负责管理全国的文化教育事业;(3)1872年8月,颁布了日本近代第一个教育改革法令——《学制令》,具体规定了日本的教育领导体制和学校制度;(4)在教育领导体制方面,实行中央集权的大学区制;(5)文部省设立督学局,各大学区设督学,督学有权与地方官员协商督办区内的教育;(6)《学制令》规定废止寺子屋和乡学,开办8年制的、分为初级和高级两段各4年的小学校,接受普及义务教育。
43.前苏联在不同年代曾进行过哪几次较大的教育改革?下-6-472答:(1)20年代对旧教育的彻底改造;(2)30年代针对出现的弊端进行的大力整顿;(3)卫国战争年代和战后的教育恢复;(4)50年代后从纠正一种偏向而又倒向另一个偏向、不断进行调整的三次教育大改革。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44.试述新文化运动推动下教育改革的内容及意义。
上-7-229答:内容:(1)恢复民国初年的教育宗旨,废除读经科,提倡民主科学的新教育。
(2)确立男女平等教育权。
除小学要男女同学外,北京大学首招女生。
(3)学校教学采用国语和白话文。
(4)大学的改制。
以蔡元培对北京大学的改造为基础,全国大学进行改制。
(5)各种教育思潮的涌现和各种教育团体的建立。
45.详述并简评赫尔巴特的教育过程论。
下-5-417答:赫尔巴特认为教育过程应当有一定的顺序,应当通过管理、教学和训练三个阶段来完成。
(1)管理。
赫尔巴特把管理放在教育过程的第一阶段,主要认为,管理的目的在于建立和维持现有的教育的外部秩序,为实现教学和训练创造条件。
(2)教学。
赫尔巴特认为,教学活动是人类特有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按照一定程序进行智能建设的过程,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
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赫尔巴特主张应该根据多方面的兴趣设置多方面的课程;它还注重研究个体兴趣的变化来说明教堂过程,提出了教学的“形式阶段说”,确定了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
(3)训练。
训练是指性格训练,主要是关于道德教育方法的主张,认为训练是从内部对儿童的思想、意志和性格进行控制,防止儿童情绪冲动和爆发,以形成社会所需要的五种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