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脾脏血管肉瘤1例
肝脏原发性血管肉1
[关键词] 肝肿瘤;血管肉瘤;体层摄影术,X 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中图分类号] R735.7;R814.42;R44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1062(2009)02-0146-02
病例 女,74 岁。 因突发右上腹持续性胀痛伴寒战、发热 24h 来院。 查体:右上腹压痛及轻微叩击痛,无反跳痛,余无明 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WBC 17.47×109/L,NE 85.6%,尿蛋 白 2+,余正常。
Hale Waihona Puke 肝脏巨大神经内分泌癌伴肝内转移 1 例
Huge primary hepatic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with multiple metastases: report of one case
唐 敏,顾康康,秦国初,朱 斌,周 强(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8) TANG Min, GU Kang-kang, QIN Guo-chu, ZHU Bin, ZHOU Qiang
病 理 诊 断 : 肝 右 叶 血 管 肉 瘤 (图 4), 肿 物 约 10.0cm× 10.5cm×9.5cm,肿物中心大部分区域出血、坏死。 瘤细胞免疫 组 化 检 查 :CK (- )、AFP (- )、CD31 (+ )、CD34 (+ )、VIII (+ )、 SMA(-)、CEA(-)。
·147·
表现为低密度灶。 ⑤延迟扫描,某些病灶内可见液-液平面, 提示肿瘤内出血,多见于结节样病灶。 目前,文献方面关于肝 血管肉瘤 MR 表现的报道相对较少,但 MRI 对于显示肿瘤内 的结构成分却有明显的优势:T1 加权像能很好的与 大 体 病 理 结 构 相 对 应 ,T2 加 权 像 上 液-液 平 面 可 以 提 示 肿 瘤 内 出 血 的 性质,T2 加权像上的低信号区代表含铁血黄素沉积 、 纤 维 化 或新鲜出血,而高信号可提示出血或坏死[7]。 MRI 的增强表现 与 CT 相似。 本例前次 CT 与上述第 1 种表现相似, 后次 CT 与 第 4 种 表 现 相 似 ,延 迟 50min 后 扫 描 ,病 灶 实 质 部 分 呈 等 密度,与文献[11]描述该肿瘤强化持续时间长的特点相符 ,且本 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表现符合肝血管肉 瘤的诊断。 肝血管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应与肝血管瘤、肝癌及 肝转移癌相鉴别,结合临床病史及体征多可鉴别。
原发性脾脏血管肉瘤伴自发性破裂一例报告
my c da i ac o o n ai t f . o a iln rt n ny u g t ns J r f i i p e ] J ad v s h rcR s2 1 , 1: 93 . ri ac oa e , 02 ) 2 —4 C o T 0 ( f】 Y t 3 ae WM. fn AH, r wnWG e . r T a m Bo ,t 1 a
故还 需 长 期 二重 抗 血 小板 , 同时 联合 他
冠状 动脉 造 影对 年轻 人 急性 心肌 梗 汀 类 药 物 等 治疗 以改善 预 后 。
死 的明确 诊 断及 预后 判 断都 有重 要 的意
义 , 且 对 决定 选 用 何种 治 疗 方案 有 重 而
f c o o n e pe… . adoo yJ r i n a t ni y u gp o l C ilg . r
1 9 ,0 ()2 42 9 9 1 73 :5 —61
o i: e s e a i e f rt e 1 9 s ssa p rp r t o h 9 0 v
. . Na
tr , 9 , 2 6 2 ) 0 .0 . ue 1 33 ( 4 3: 18 9 9 6 8
[1 Azn l a e a l 2 iA i d h s MD, a zS p s MS z F ma e ai ,
d i O3 6/i n17 —8 0 0 01.5 o: . 9 .s.6 10 0 . 1。2 0 1 9 js 2 0
临床医学肿瘤学试题含答案
临床医学肿瘤学试题含答案1、良性与恶性软组织肿瘤之比为()。
A、200:1B、50:1C、10:1D、5:1E、1:1答案:A:绝大多数软组织肿瘤为良性,而软组织肉瘤则相对少见,两者比例约为200:1。
2、下列那一项不是骨肉瘤的病变特点?()A、肿瘤质地柔软,无砂粒感B、起源于干骺端,呈偏心性C、X线上可见Codman三角D、是由前成骨细胞发生的E、可有肿瘤性新生骨答案:A: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骨恶性肿瘤,病变多位于生长快速的长骨干骺端,瘤细胞直接形成骨样组织或未成熟骨。
肿瘤质地软,其中仅掺杂以少量砂砾样骨板。
X线表现可有不同的形态,可见Codman三角3、下列不属于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是()。
A、富于淋巴细胞的经典霍奇金淋巴瘤B、结节硬化型C、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D、淋巴细胞衰减型E、混合细胞型答案:C: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分类:2000年WHO将霍奇金淋巴瘤分为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和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后者分为:① 结节硬化型(1级和2级);②混合细胞型;③淋巴细胞衰减型;④富于淋巴细胞的经典霍奇金淋巴瘤。
4、有关胃癌的CT检查不正确的是()。
A、当病变与邻近脏器间脂肪层消失,提示有脏器受侵的可能B、早期胃癌CT扫描主要表现为胃壁局限性增厚,表面可不光滑,增强扫描病变不强化C、当肿瘤浸透浆膜层时,CT表现为浆膜面不光滑,周围脂肪间隙内有点、条状影D、进展期胃癌主要表现为胃壁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可见向腔内或腔外突出的肿块,也可伴有溃疡,增强扫描有不同程度强化E、当病变与邻近脏器间脂肪间隙清晰存在则为脏器无侵犯的可靠表现答案:B:早期胃癌CT扫描主要表现为胃壁局限性增厚,表面可不光滑,增强扫描病变可有强化。
5、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在病程的不同时期需要作放射治疗的大约占()。
A、90%B、30%C、70%D、50%E、100%答案:C: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之一,据统计,约有60%~70%的癌症患者需要接受放疗。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1例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1例北医三院普外科原春辉脾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 ,LCA)是新近认识的一种由脾血窦成分组成的罕见的脾良性血管瘤。
由于肿瘤细胞的来源经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电镜证实为脾窦内皮细胞,即窦岸细胞,故命名为脾窦岸细胞血管瘤。
近期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女, 36岁,孕前常规检查腹部B超时发现脾脏包块2周入院。
查体:营养良好,无贫血貌,脾未触及,血Rt :RBC 5.89×1012 /L ,WBC 4. 81×109 / L , Hgb 136 g/ L , PLT 77×109 / L ,纤维蛋白原4.08,彩色多普勒显示:脾不大,脾内可见多个散在分布的不规则稍强回声区。
CT示脾实质内多个大小不等类圆形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后病灶无明显强化,不伴脾门淋巴结肿大。
入院诊断:脾占位性病变。
经术前准备,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脾切除术,术中未见腹水,脾14 cm×8 cm×7 cm大小,脾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脾门淋巴结无肿大,术后切开标本见脾实质内多个大小约0.5~1.5cm结节,完整包膜,呈暗红色,脾门淋巴结无肿大,手术顺利,术后未出现血小板记数明显升高,痊愈出院。
术后病理检查大体观察:脾脏表面光滑,呈灰红色,切面见多个结节性病变,颜色暗红。
镜下观察:脾肿瘤病变由相互吻合的管腔构成,呈迷路样分布,有些区域呈现囊性扩张,扩张的窦内常有乳头状突起。
肿瘤细胞形态有2种:一种细胞较小,胞质稀少,核呈锯齿状,形态与正常的窦岸细胞相似;另一种细胞比较大,胞质丰富,核呈空泡状,并常脱落于管腔内。
免疫组化: LCA免疫表型显示细胞均呈双重分化,即内皮细胞标记物(如CD31、CD34、F8)呈阳性反应,组织细胞标记物(如CD68)高柱状细胞呈阳性反应。
术后病理诊断:脾窦岸细胞血管瘤。
讨论LCA最初是由Falk等提出的不同于脾原发错构瘤、血管瘤、淋巴管瘤的具有血管腔状结构的一种脾良性肿瘤。
脾脏巨大局灶性结节病一例
脾脏巨大局灶性结节病一例
赵亮;林梅;崔海龙
【期刊名称】《实用医技杂志》
【年(卷),期】2012(019)006
【摘要】@@ 患者女,58岁.间断性左上腹痛1年,加重3d.于入院前1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疼痛,较剧烈,持续约3~5 min后自行缓解,无恶心、呕吐等伴随症状,未曾治疗,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多于劳累后发生,每次均持续数分钟并可以自行缓解.入院前3 d,再次无诱因出现左上腹部疼痛,无恶心、呕吐等,持续2 h后自行缓解.体格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糖基类抗原125(CA125)略升高,50.3 U/mL.
【总页数】1页(P582)
【作者】赵亮;林梅;崔海龙
【作者单位】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046000;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046000;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046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巨大脾假性囊肿行脾脏部分切除术一例 [J], 张虎;林瑞新;方贺;李函阳;贾明库
2.脾脏巨大囊肿伴肿瘤标记物升高一例报道 [J], 王瑞官;李虎城;邹一平
3.脾脏巨大错构瘤一例 [J], 李铁丰;陈爱林;李辉;白延军;刘为海
4.一例老龄犬脾脏巨大血管肉瘤的病例报告 [J], 曹楠;李婉雁;李鹏;邓媛;许丹宁
5.一例老龄犬脾脏巨大血管肉瘤的病例报告 [J], 曹楠;李婉雁;李鹏;邓媛;许丹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脾脏平滑肌肉瘤1例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 Y anbian Univer s ity Sep.2008Vol.31N o.3阻塞性炎症改变,造成X 线胸片上呈散在斑片影或大片状影,其他不典型X 线胸片表现有不规则团块、散在结节、粟粒影及条索状浸润等.大叶实变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首发症状多为咳嗽及咯痰,常规临床分析时多被考虑为常见病及多发症,故易被长期误诊为肺部炎症或结核,本组2例患者均被误诊为肺炎.实变型细支气管肺泡癌与大叶性肺炎及干酪性肺炎在影像学表现上均可出现以叶间裂为界限的叶或段性大片实变,C T 检查结果亦可显示支气管气相,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2].[参 考 文 献][1] 阎培莎,李维华.细支气管肺泡癌光镜、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比较观察[J ].中华病理学杂志,1988,17:167.[2] Bar sky SH ,Cameron R ,Osann KE ,et al..Rising in 2cide nce of bro nchioloalveolar carcin o ma and it s unique clinicaopa thologic feat ure s[J ].Ca nce r ,1994,73:1163.[收稿日期] 2008206221脾脏平滑肌肉瘤1例金帅星,朴东明(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吉林延吉133000)[关键词] 平滑肌肉瘤;脾;免疫组织化学[中图分类号] R 730126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021824(2008)0320222202 平滑肌肉瘤是源于肠壁平滑肌、肠壁血管平滑肌及肠壁黏膜肌的恶性间叶组织肿瘤,以直肠最多见,约占大肠平滑肌肉瘤的85%.平滑肌肿瘤良、恶性难以辨别,其原因主要为平滑肌肿瘤组织学形态有时与生物学行为不完全一致.脾脏原发性平滑肌肉瘤属罕见,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近期收治1例.1 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因左上腹不适20d 收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0d 无明显诱因地出现左上腹部不适,活动后及深呼吸时明显,偶伴疼痛,呈阵发性钝痛,自行触及左上腹部硬性包块,到当地医院检查,行B 型超声波检查,考虑为脾脏肿物而转入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行C T 检查示脾脏内实性占位,考虑为恶性肿瘤而收入院.检查身体见,患者腹部平坦,左肋缘下可触及质硬肿块,移动度差,表面尚光滑,可达肋缘下5cm ,呈椭圆形,有轻度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心电图及胸部透视检查未见异常;CT 检查示,脾脏内可见1610cm ×1110cm ×910cm 大小低密度影,C T 值约为20~40HU ,病灶与正常脾脏界限不清,增强后随时间延长,病灶密度逐渐增高,最高达76HU ,中间坏死区始终不强化,肝脏和胆囊的大小、形态及密度未见异常,腹腔内无积液,未见肿大淋巴结影,C T 检查诊断为脾脏实性占位,考虑为恶性肿瘤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为13×L ,血红蛋白值为L ,红细胞计数为16222.:88109/120g/42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2008年9月 第31卷 第3期×1012/L,血小板计数为356×109/L;肝功能、胆红素及出凝血时间均正常.术前诊断为脾脏恶性肿瘤,行脾脏切除术,术中见脾脏明显增大,实质内有约10cm×10c m×8cm大小的肿瘤,界限清,脾门可见肿大淋巴结.病理检查示,脾脏大小为20cm×16 cm×9cm,切面见17cm×10cm×9cm灰白色肿物,质韧,界限清楚,可见不规则黄色区,部分处出血;显微镜观察见,肿瘤细胞弥漫成片,伴大片坏死,细胞呈梭性,核有明显异型性,深染,染色质粗,核仁大而清楚,多见病理核分裂象(图1);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示,a2SMA呈阳性,L CA,CD34,Desmi n, S2100均呈阴性(图2),病理诊断为脾脏平滑肌肉瘤,患者于术后14d基本康复出院.图1 脾脏的平滑肌肉瘤HE染色所见 ×100 图2 免疫组织化学a2SMA呈阳性 ×100 2 讨论原发性脾脏恶性肿瘤仅占恶性肿瘤的0164%,而詹世林[1]分析了194例脾脏恶性肿瘤,结果表明原发性恶性肿瘤占76192%,其中恶性淋巴瘤最多见(64119%),其次为血管肉瘤(20127%).平滑肌肉瘤主要发生于胃、小肠、子宫及后腹腔等部位,发生于脾脏的平滑肌肉瘤属罕见[2,3].原发性脾脏恶性肿瘤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故本病在临床早期诊断较为困难.脾脏恶性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B型超声波检查是首选检查方法,C T和MR I检查均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可确诊.脾脏平滑肌肉瘤的病理形态和免疫表型同其他部位的平滑肌肉瘤相似,最重要的恶性肿瘤诊断标准是病理性核分裂、瘤细胞的数量及异型性、肿瘤大小及远处播散等.脾脏平滑肌肉瘤是具有明显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可浸润周围组织及脏器,并发生远处转移.Daudia等[2]报道的1例脾脏平滑肌肉瘤,术后6个月转移至肝脏,国内亦有术后2个月发生肺转移的报道,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行根治性脾脏切除术.[参 考 文 献][1] 詹世林.脾脏恶性肿瘤194例[J].普外临床,1997,12(3):183.[2] Da udia A T,Walker S,Morgan B,et a l..Leiomyosa r2coma of the spleen[J].S ur ger y,2001,130:893.[3] Piovanello P,Vincenzo V,Costa G,et a l..Locallyadvanced of the spleen.A ca se repor t a nd review of the[]W f S O y,, 535(5)322literat ure J.or ld J o ur gica l ncolog20071:1.。
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年6月第6卷第18期Sclerosing 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 of spleen:a case reportand literature reviewQIU Ganbin 1,2,CHEN Jincan 2,LIAO Weixiong 1*(1.Medical Imag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Zhaoqing Medical College,Zhaoqing 526040;2.Radiology Department,the FirstPeople's Hospital of Zhaoqing,Zhaoqing 52602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report a case of sclerosing 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 (SANT)of the spleen,review the relevant literature,and explore its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eoperative diagnostic rate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election of clinical treatment programme.Methods The clinical and imaging data of the patient were collected,the related literature was reviewed,and the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Results CT plain scan of spleen SANT mostly showed isodense nodules,and enhanced scan showed progressive and centripetal enhancement.MRI showed isointense or slightly hypointense on T 1WI,inhomogeneous hypointense on T 2WI,fissure like hypointense in the center of the lesion and hypointense ring around it.The enhanced scan mode was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CT enhancement mode.Conclusion Spleen SANT has specific imaging characteristics.Accurate recognition of the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is helpful for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spleen SANT and other space occupying tumors.KEYWORDS:spleen;sclerosing 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imaging characteristics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邱淦滨1,2,陈锦灿2,廖伟雄1*(1.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影像教研室,广东肇庆,526040;2.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肇庆,526020)DOI :10.19347/ki.2096-1413.202118007基金项目: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No.B2020225);2019年度肇庆市科技创新社会发展与民生领域专项立项项目(No.2019N008);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9年度中青年科技基金项目(No.Zqyq19-005)。
原发性脾脏肿瘤32例临床诊治体会
原发 性脾 肿 瘤 由于 发病 低 ,早 期缺 乏 典型 表 现与 体征 . 故 临床 上较 易漏 诊 。 脏 良性肿 瘤 的症 状及 体征 取决 于肿瘤 脾 的 大小 : 积小 得 多无 症状 , 为体格 检查 时发 现 ; 积大 者 体 常 体 可 出 现 左 上 腹 不 适 感 及 左 上 腹 包 块 等 表 现 。 良 性 肿 瘤 中 以 脾
准确 率为 1 0 0 %.对 于恶 性肿瘤 的定 性 诊断 可 提供 较为 准 确
的意见 。
13治 疗 方 法 -
维普资讯
・
交流 园地 ・
28 5 第 卷 l 0 年 月 5第3 0 期
原 发 性 脾 脏肿 瘤 3 2例 临床 诊 治 体 会
陈锦 隆 , 易石 坚 , 德 歼 , 钟 杨竹 林 (. 圳市 宝安 区 福永 医 院外 三 科 , 1 深 广东 深圳 5 8 0 2中南 大学 湘雅 二 医院 肝胆 外科 , 1 13;. 湖南长 沙 4 00 ) 10 8
3讨 论 31 断 .诊
原发性 脾 脏肿瘤 是 临床 少 见 的肿 瘤之一 , 目前 随着 临床 影 像 学 的普 及与 提 高 ,早 期 发现 与 治 疗 的患 者 数 量 明显 上 升 。 中南 大学 湘雅 二 医 院和深 圳 市宝 安 区福 永 医院 1 9 9 5年 1 20 月~ 0 8年 1月共 收治原 发 性 脾脏 肿瘤 3 2例 , 将 临床 治 现
断 . 治手术 及 综合放 、 根 化疗 是提 高脾 脏恶 性 肿瘤疗 效 的关 键 。
f 键词1原发 性肿 瘤 ; 关 脾脏 ; 手术
[ 中图分 类 号】 R 3 . 7 32
[ 文献 标识 码】C
[ 章编 号】 1 7 — 2 0 2 0 0 ( 一1 8 0 文 6 3 7 1 ( 0 8) 5 a) 5 — 2
一例犬脾脏血管肉瘤的病例报告
RDW 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 % )
PLT 血小板总数( × 10 9 / L)
MPV 血小板平均体积( fL)
PDW 血小板分布宽度( % )
PCT 血小板压积( % )
Eos 嗜酸性细胞百分比( % )
9
注:↓表示低于参考值ꎬ↑表示高于参考值
体温 39 9°Cꎬ呼吸心率未见明显异常ꎬ精神沉
瘤ꎬ主要发生于老年动物ꎮ HSA 原发部位在脾脏
部未见明显异常ꎬ体格消瘦ꎮ 对患犬进行 4Dx 检
管内皮瘤ꎬ是一种起源于血管内皮组织的恶性肿
故 称 为 脾 脏 血 管 肉 瘤ꎬ 约 占 到 总 血 管 肉 瘤 的
50%
[1ꎬ3 - 5]
ꎮ 脾脏血管肉瘤转移率高ꎬ但其临床症
和明显的食欲下降现象ꎮ
2019 年 1 月 3 日初诊对患犬进行 CRP 检测ꎬ
结果为 49 36ꎮ 2019 年 2 月 20 日再次化验ꎬCRP
结果为 78 0ꎮ 其中结果判定标准为:CRP 检测值
2 临床检查
小于 10 为正常值ꎻ10 ~ 40 值偏高或轻微感染ꎻ40
2. 1 临床检查
中图分类号:S858. 292. 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 - 5235(2020)01 - 0017 - 04
doi:10. 3969 / j. issn. 1002 - 5235. 2020. 01. 008
血管肉瘤 ( HemangiosarcomaꎬHSA) 也称为血
状比较模糊ꎬ不具有特异性ꎬ因此发病初期宠主不
易发现
[1]
ꎮ 当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时ꎬ往往肿瘤恶
性增长已经很严重ꎬ 通常预后不良
脾血管肉瘤1例报道
脾血管肉瘤1例报道侯婕;赵瑛【摘要】通过分析既往文献报道,结合我院收治的1例脾血管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整理出脾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临床诊治经验,以提高脾血管肉瘤的疗效。
由于脾血管肉瘤缺乏特异性症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多数病变在影像学上酷似海绵状血管瘤,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提示血管分化的免疫组化检测指标,如CD34、CD31、SMA、Vim、F8、UEA-1、CDl05、VEGFR3等至少两项为阳性;提示组织细胞分化的免疫组化检测指标,如CD68、CD8和S100蛋白等至少有一项为阳性。
本病首选的治疗方法是脾脏切除,术后是否需要放化疗目前尚未有统一意见。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combinedwith the clinical data of 1 case of splenic angiosarcoma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sorting out the clinical 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experience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plenic angiosarcom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acy of splenic angiosarcoma. Splenic angiosarcoma dueto the lack of specific symptoms, the diagnosis mainly depends on imaging examination, the majority of lesions on imaging resembles a cavernous hemangioma, diagnosis depends on pathological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examination, immunohistochemical detection indicators suggest that vascular differentiation:Such as, CD34, CD31, SMA, Vim, F8, UEA-1, CDl05, VEGFR3 at least two as positive; immune group tip cell differentiation detection index:Such as CD68, CD8 and S100 protein in at least one positive. Method for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is the firstchoice of spleen resection, postoperative need chemotherapy is not yet a unified opinion.【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4(000)008【总页数】3页(P138-140)【关键词】原发性脾血管肉瘤;脾肿瘤;诊断;治疗【作者】侯婕;赵瑛【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太原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太原0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2脾血管肉瘤(spleen angioscarcoma,SA)又称脾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1879年Langhans首次报道,是间叶细胞来源的高度恶性肿瘤,由脾血窦向内皮细胞分化而成。
脾脏肿瘤诊断与治疗
脾脏是免疫器官,血运丰富,肿瘤的发生率低。
(良性肿瘤发病率约为0.14%, 恶性肿瘤不超过全部恶性肿瘤的0.64%)。
由于发病率极低,常导致临床医师对脾脏肿瘤的认识不足。
(一) 病理类型脾脏肿瘤的分类尚无统一标准。
根据肿瘤的发生部位,可将脾脏肿瘤分为原发性和转移性两大类。
按组织成分来源不同,原发性脾脏肿瘤又分为四种类型:①类肿瘤病变:其中脾囊肿和错构瘤常见。
脾囊肿又可分为寄生虫性和非寄生虫性囊肿,后者又分为真性和假性囊肿,真性囊肿的囊壁内有上皮或上皮细胞衬里,常为孤立、单房性的囊肿。
假性囊肿由纤维组织构成囊壁,其发生与脾破裂出血、炎症、动脉或淋巴管梗塞后形成的局限性囊腔和液化有关;错构瘤是由于发育异常而使脾脏正常构成成分的组合比例发生了变化。
②血管源性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病变,其中良性居多,有海绵状或毛细血管性血管瘤、衬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血管肉瘤等。
③淋巴肿瘤:由局部淋巴管发育异常导致囊性扩张的淋巴管构成,如淋巴管瘤、淋巴瘤。
④非淋巴肿瘤,如炎性假瘤等。
常见的原发性脾脏恶性肿瘤有:①血管肉瘤:由血管内皮细胞恶性增生所形成的肉瘤。
其临床特点是脾肿大伴肝肿大,部分病例发生自发性脾破裂,易发生肝、骨和肺等远处转移。
②原发性淋巴瘤:为最常见的脾脏恶性肿瘤,指原发于脾脏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何杰金病和非何杰金淋巴瘤。
③其他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较为罕见,如平滑肌肉瘤、脂肪肉瘤和恶性神经鞘瘤等。
良性肿瘤中则以脾血管瘤多见,系脾血管组织的胚胎发育异常所致。
以脾实质海绵状血管瘤居多,也可为毛细血管性血管瘤,后者常呈局限性或多发性毛细血管团。
脾脏血管瘤的特点是瘤体生长缓慢、逐渐增大、严重者可累及整个脾脏。
脾脏血管瘤可发生梗塞、感染、纤维化、钙化等继发病变。
脾脏淋巴管瘤在脾脏良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居第二位。
脾脏淋巴管瘤分3个类型:①单纯性淋巴管瘤;②海绵状淋巴管瘤;③囊状淋巴管瘤。
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1例并文献复习
·7JOURNAL OF RARE AND UNCOMMON DISEASES, JAN. 2022, Vol.29, No.1, Total No.150【第一作者】肖 妮,女,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淋巴造血系统肿瘤。
E-mail:****************【通讯作者】肖 妮·短篇论著· 脾脏窦岸细胞血管瘤(littoral cell angioma,LCA)是发生于脾脏的一种罕见血管来源肿瘤,大部分学者认为其起源于脾脏红髓的窦岸细胞,属于网状内皮细胞系统。
LCA由Falk等[1]的研究于1991年最早报道。
迄今,国内外文献报道的数量不断增加,但仍然有限,查阅Pubmed及万方数据库,报道此肿瘤病例数约200余例。
本文就我院诊治的1例LCA病例进行临床病理方面的探讨和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旨在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患者女性,52岁。
腹痛15d,发现脾脏肿物3d。
患者于15d前无明显诱因左上腹隐痛,呈阵发性,不向他处放射。
门诊CT示脾脏多发结节,注意除外结核或淋巴瘤可能。
腹部B超显示脾脏内多发结节,性质待定。
1.2 方法1.2.1 组织学 对手术切除的脾脏标本进行大小测量,垂直于脾脏长轴书页状切开,使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取材,常规脱水、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
1.2.2 免疫组化 采用Envision二步法,所用抗体CD31、CD68购于DAKO公司,CD34、CD8、CD21、Factor8、Ki-67均购于中杉金桥公司,具体步骤按照说明书进行,并设有阴性和阳性对照。
2 结 果2.1 巨检 脾脏大小13cm×9cm×3.5cm,脾脏被膜光滑,书页状切开切面见多个暗红色结节,直径0.1cm~1.0cm(图1)。
2.2 镜检 脾脏内暗红色结节位于红髓内,境界清楚,由大小不一、相互吻合的血管腔构成,部分血管腔扩张成囊状,局灶可见突向血管腔的乳头状结构,乳头轴心为纤维血管间质。
脾脏脉管瘤
CT表现
1、脾增大,较大囊实性肿块,多单发,边界 多不清。
2、平扫软组织密度肿块, 内部多有低密度区。
发病年龄以中年多见,无性别差异。患者多无症状, 偶然发现可与其他器官错构瘤伴发也见于结节性硬 化患者 。
• 脾错构瘤是由异常数量和杂乱排列的正常脾组 织构成,即为脾固有结构的异常组合病灶内成 分多样化,如扩大的血管腔、淋巴组织、纤维 组织和脂肪组织等,偶尔有含铁血黄素沉着和 钙化。 • 大体表现:单发或多发的实性结节, 边界清楚 但无包膜 • 病理上分四种类型: 纤维型 血管型 淋巴型 混合型(多见)
脾血管瘤
• 脾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脾脏良性肿瘤,约占脾 脏原发良性肿瘤的50%。(尸检发现率 0.3%-14%)
• 临床上一般没有症状,或出现左上腹疼痛、 肿块、DIC等。大的肿块有破裂出血可能, 但较少见。
●病理上脾血管瘤常分为海绵状血管瘤、 毛细血管瘤和混合性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表现为扩张的血管腔隙内 充满红细胞;毛细血管瘤由薄壁小血管腔 隙组成。 脾血管瘤可以多发,也可单发。瘤内可有 栓塞、出血、纤维化、钙化成分,生长速 度一般较慢。
• 一般认为肿瘤发生脾转移时,的病例己有 全身性广泛转移。
脾很少发生转移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 ������ 1、解剖学特异性:脾脏输入淋巴管少, 脾 动脉曲折弯曲, 脾动脉从腹主动脉分支呈 锐角, 阻止瘤栓进入。������ 2、脾经常有节律的收缩, 肿瘤细胞被挤压出去。
3、脾具有免疫监视能力。
CT表现
脾肿瘤5例报告
中华 临床 医 药 20 0 2年 第 3卷 第 l 3期 J u n l f o r a Chn s Cl i l M e iie 2 0 Vo. o iee ic n a dcn , 0 2, 13, No1 .3
・5 9・
面 ,平 均 愈 合天 数 见 表 。
坏 夕 ,只 有 个 别焦 痂 卜有 _ 的轻 度 增 生 , 愈合 天 数 较 涂 匕 . &皮
MB E 0明 延 长 , 且 晚 期 瘢 痕 增 生 明 。 临脒研 究 结果 表 明:对 早期深 I I度 烧 伤 创 面 宜 及 早 使 厂 E 0 以 保 护 创 血 ,防 止 创 面 脱 水 _ 涸 坏 死 而 加 深 。同 玎M B , 丁 时 ,M B E 0可 激 活 皮 肤 细 胞 的增 生 ,有 利 于 创 面 愈 合 ,减 少 瘢 痕 增 生 , 提 高 忠者 的生 存质 量 。 参 考 文 献
2 讨 论
有 报 道 脾 原 发 性 恶 性 肿 瘤 仅 占恶 性 肿 瘤 的 0 6 % 良 .4; 性 肿 瘤 与恶 性 肿 瘤 之 比 为 1 5 l . : 。脾 脏 肿 瘤 临 床 少 见 ,早 期 多 无 症 状 难 以 发 现 , 故 每 年 健 康 查 体 卜 2次 实 数 必 要 。 对 于非 恶性 原 发性 脾肿 瘤 以手术 切 除脾 脏 均可 治 愈 。 对 脾 脏 血 管 瘤 早期 可 以用 导 管 栓 塞 法 治 疗 。 但 也 有 学 者 认 为脾 血 管瘤 可 出 现 自发 性 破 裂 出血 ,主 张 手 术 切 除好 。 对 原 发 性 脾 恶 性 肿 瘤 主 要 为 脾 非 何 杰 金 氏淋 巴 瘤 和 脾 血 管 肉瘤 、 恶 性 淋 巴瘤 , 多 见 于 中 老 年 人 , 一般 生 长 速 度 快 ,可 在短 时 间 内播散 到 肝 脏和 颈 部 淋 巴 结 ,预 后较 差 。 多 在 治 疗 后 3 6个 月 死 亡 , 很 少 生 存 1年 以 上 。
血管肉瘤的诊断与治疗
血管肉瘤的诊断与治疗
陈伟;刘德贵
【期刊名称】《西南军医》
【年(卷),期】2004(6)4
【摘要】血管肉瘤是一种血管内皮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
根据最新的分类原则,
在所有血管内皮增生性疾病中仅将其划分为恶性肿瘤,其余均为良性或交界恶性。
该病恶性程度高,预后差,53%的患者中数生存期为11月,49%发生转移、20%局部复发。
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是皮肤及皮下表浅组织、乳腺、肝
【总页数】2页(P52-53)
【作者】陈伟;刘德贵
【作者单位】成都军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成都,610083;成都军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成都,61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2.2
【相关文献】
1.肺血管肉瘤的诊断与治疗——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王巍;李宁;梁建琴;王
金河;黄玉清
2.一例老龄犬脾脏巨大血管肉瘤的病例报告 [J], 曹楠;李婉雁;李鹏;邓媛;许丹宁
3.头皮血管肉瘤1例报道 [J], 林财辉;龚进
4.小肠原发性血管肉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J], 潘越;周璇;赵涵;赵鹏
5.血管肉瘤的分子靶向及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J], 孙璐;石宏伟;皮国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脾肿瘤61例外科诊治体会
脾肿瘤61例外科诊治体会孙程明;李广浩;张玉宝【摘要】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5年3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61例脾脏肿瘤的临床资料。
61例中,良性肿瘤33例,包括脾囊肿5例,脾血管瘤13例,窦岸细胞血管瘤2例,其他13例;恶性肿瘤28例,包括脾恶性淋巴瘤17例,脾血管肉痫1例,淋巴肉瘤2例,脾转移瘤8例。
所有病例均手术治疗,良性肿瘤随访除2例失访余均健康存活;恶性肿瘤中,淋巴瘤17例均随访,随访时间9个月~6年(中位时间32个月),1年生存率100%,3年生存率76.47%,其中4例因肿瘤复发转移死亡,其余11例恶性肿瘤均于术后2年内死于肿瘤复发。
脾脏肿瘤以良性肿瘤多见,通过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术前判断良恶性较困难,治疗上主要采用脾切除术,根治性脾切除结合有效的化疗可改善脾淋巴瘤预后。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6(026)008【总页数】3页(P1462-1464)【关键词】脾占位性病变;诊断;治疗;脾切除术【作者】孙程明;李广浩;张玉宝【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8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8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脾脏肿瘤临床少见,不同性质的脾肿瘤疾病进展过程可能完全不同,原发性脾恶性肿瘤预后较差,而良性病变发病率相对较高且预后良好,加强对脾肿瘤的认识,以提高对于脾脏肿瘤各种病理类型的鉴别与诊断,早期进行明确诊断及规范治疗是改善脾肿瘤预后的关键[1]。
现将本院2009年1月~2015年3月间因诊断脾占位行脾切除术的61例病例进行分析。
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哈尔我院2009年1月~2015年3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61例脾脏肿瘤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28例,女33例;年龄19~68(42.5±3.8)岁;病程7个月~6年;58例经脾切除术病理诊断证实为脾肿瘤,3例脾囊肿行开窗引流术;良性肿瘤33例,原发恶性肿瘤20例,转移瘤8例;33例良性肿瘤患者中18例(54.55%)为体检时发现,无明显临床症状,9例出现左上腹包块或脾肿大,6例自述有左上腹胀痛不适症状,3例伴有脾功能亢进。
脾肿瘤6例报告
脊柱
妊 娠 合 并 良性 肿 瘤 囊腺瘤最 多
,
以成 熟 性 畸胎瘤 及 浆 液 性 (或黏 液性 )
90%
,
,
胎心
13 2
次
,
/分
,
胎 盘 附着 于 子 宫 后 壁
,
宫体
占妊娠 合 并 卵巢 肿 瘤 的
,
恶 性 以无 性 细
一
下 段 见 有 大 量 液性 暗 区
并 伴 有 不 规 则增 强 回 声 及 点 状 强
,
血 小 板检 查 除例 lB Nhomakorabea例
,
5
下 降较 为 明 显 外
余均不 明显
。
。
年死 亡
。
故对单纯性脾肿大
,
生 长 缓 慢 或 较速 者
临床
,
超与
CT
除例
l
外
余术 前 均 未 能 正 确 定 性
。
脾 脏 良性
,
应注意检查
进行肝扫描
、
、
超 声 等 检 查 以 除 外 其 他病 变
。
肿 瘤 以海 绵状 血 管瘤 较 多 见 为 海 绵状 血 管 瘤 诊断
。 ,
本 组 良性 肿 瘤
。
3
例中
I
2
例
尤 以左 上 腹 痛
发 热 者 应 早 手 术探 查
1%
。
M
a r
T in
等 报告 脾
1
,
例 为 血 管淋 巴 瘤
B
但 仅例
术前正 确
,
原 发性 淋 巴 瘤 仅 占恶 性 淋 巴 瘤 的
,
原 发性 以 脾 肿 大 为
脾脏肿瘤的病理研究进展
现代医学Modern Medical Journal2020,Dec;48(12):1651-1654[收稿日期]2019-08-11[修回日期]2020-10-22[作者简介]周凯(1994),男,四川井研人,在读硕士研究生。
E-mail:1041196731@qq.com [通信作者]张培先E-mail:px29@163.com[引文格式]周凯,张培先.脾脏肿瘤的病理研究进展[J].现代医学,2020,48(12):1651-1654.·综述·脾脏肿瘤的病理研究进展周凯1,2,张培先2,3(1.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云南昆明650051;2.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肿瘤科,云南昆明650051;3.云南省肿瘤免疫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051)[摘要]脾脏肿瘤临床较少见,可能与其免疫功能和特殊解剖结构有关。
随着病理诊断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分子病理诊断技术的应用,学者对脾脏肿瘤的病理类型及特征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脾脏肿瘤的检出率也随之提高。
作者就脾脏肿瘤的病理诊断技术及病理特征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脾脏;肿瘤;病理;综述[中图分类号]R7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62(2020)12-1651-04doi:10.3969/j.issn.1671-7562.2020.12.034脾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不仅具有造血、滤血、毁血等功能,还具有非常强大的免疫功能[1]。
脾脏可分泌多种非特异性抗肿瘤物质促进抗肿瘤免疫,且搏动明显的脾脏动脉导致肿瘤细胞难以停留,故脾脏原发性肿瘤临床少见[2]。
Bostick[3]在约8万例手术标本及尸检中仅发现5例脾脏原发性肿瘤。
2009年1月至2015年3月间,孙程明等[2]接诊约19.64万例肿瘤患者,其中有61例诊断为脾脏肿瘤,占总病例的0.31ɢ,与国外研究[4]一致。
尽早明确脾脏肿瘤的病理诊断、实施合适的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细针穿刺细胞学技术诊断原发性脾血管肉瘤1例及相关文献复习
■ 曩 圈 圈
已被 广 泛 应 用 , 血 管 肉瘤 中 应 用 该 方 法 证 实 细 胞 的 特 征 具 在
瘤 中的 重要 价 值 。
【 键词 】 细针 穿刺 细 胞 学 技 术 原发 性 脾 血 管 肉瘤 关 脾 脏 最 常 发 生 的是 非 造 血 系 统 的 良性 血 管 肿 瘤 , 发 性 原 的脾 血 管 肉瘤 极 其 罕 见 。脾 脏 的 血 管 肉 瘤 容 易 发 生 转 移 , 而 且 预 后 很 差 。 自从 17 89年 L n h n 首 次 报 道 了 脾 的血 管 肉 ag as 瘤 后 , 际上 已报 道 了 10例 [ 。该 病 的 首 发 症 状 没 有 什 么 国 5 1 ] 特 异 性 , 床 表 现 多 样 , 般 出 现 体 重 减 轻 , 血 , 肿 大 . 临 一 贫 脾 ] 常常 出 现 肝转 移 。该 病 最 常 见 的 体 征 是 脾 肿 大 ,o 的 病 例 3 迅 速 出 现 脾破 裂 L 。该 病 可 发 生 于 任 何 年 龄 的 患 者 , 很 少 3 ] 却 发 生 在小 于 2 O岁 的年 轻 患 者 。男 女 发 病 比 例 大 概 为 1:1 , 男 性 发病 略多 于 女 性 r 。 脾血 管 肉瘤 的 发 病 机理 目前 尚不 清 4 ] 楚 , 些 散 发 病例 与 患 者 曾 经 接 受 过 放 化 疗 治疗 有 关 。 目前 一 只 有 2例 脾 血 管 肉瘤 是 通 过 细 针 穿 刺 细 胞 学 技 术 诊 断 的 , 一 检 查 出脾 脏 有 大 量结 节 性 病 灶 , 年 前 该 患 者 为 了 治 疗 脂 肪 三 肉瘤 曾 接 受 过 辅 助 化 疗 。 该 患 者 姐 姐 曾 经 得 过 脾 脏 血 管 肉 瘤 , 妈 曾患 过 乳 腺 癌 。该患 者在 C 引 导 下 穿 刺 后 , 胞 学 妈 T 细 证 实 是 恶 性 梭 形 细胞 肿 瘤 , 后 经 脾 全 切 标 本 活 检 后 证 实 是 随 血 管 肉瘤 , 个 月 后 , 患 者 在 大 腿 处 发 现 转 移 的 血 管 肉瘤 , 一 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