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浮力》教案

合集下载

《浮力》优秀教学设计【必备12篇】

《浮力》优秀教学设计【必备12篇】

《浮力》优秀教学设计【必备12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讲话致辞、报告体会、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职业规划、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eport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career plan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浮力》优秀教学设计【必备12篇】《浮力》优秀教学设计篇1【设计理念】1、通过实验引发讨论,培养学生探索事物现象的能力。

初中认识浮力的教案

初中认识浮力的教案

初中认识浮力的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浮力的概念、方向、施力物体和单位。

(2)掌握浮力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3)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和称重法计算浮力的方法。

2. 技能目标:(1)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

(2)初步掌握利用探索性实验研究物理问题,并归纳出物理规律的一般方法。

(3)培养学生分析排除、归纳整理数据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意识。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大胆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点:探究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和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难点:启发探究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和阿基米德原理时的科学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内容,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浮体的相关知识,那么在生活中哪些物体是浮在水面上的呢?2. 学生回答:船舶、救生圈等。

3. 教师提问:那么船舶在水中是靠什么力浮起来的呢?4. 学生思考后回答:浮力。

5.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要来深入学习浮力的相关知识。

二、新课讲授1. 浮力概念的引入:(1)提问:什么是浮力?(2)学生回答:浮力是液体对物体产生的竖直向上的托力。

(3)教师总结: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浮力的单位是牛顿。

2. 浮力产生的原因:(1)提问:为什么物体会在液体中受到浮力的作用?(2)学生回答:因为物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强大于上表面的压强,所以产生了一个向上的力,即浮力。

(3)教师总结: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3.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1)提问:什么因素会影响浮力的大小?(2)学生回答:物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等。

(3)教师总结: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4. 阿基米德原理和称重法:(1)提问:如何计算浮力的大小?(2)学生回答:可以使用阿基米德原理和称重法。

(3)教师总结:阿基米德原理指出,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称重法是通过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和在液体中的重力差来计算浮力。

9.1认识浮力教案

9.1认识浮力教案

9.1认识浮力教案【篇一:9.1认识浮力教案(沪粤版)】9.1认识浮力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浮力,知道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2)知道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学习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的大小。

(称重法)过程与方法(3)通过实验与探究,感受浮力、认识浮力。

(4)经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亲身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浮力的概念的建立。

(2)“称重法”测浮力。

难点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感受浮力:瓶子里放一个乒乓球,让学生开动脑筋,看看谁不用手伸进瓶子能把球拿出来?由此引入浮力。

(二)、进行新课1、什么是浮力(1)、浮力概念的建立[多媒体展示]:图9-1各种浮力图片[思考]:它们为什么不会沉下去呢?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因为受到向上托的力,浮力。

[演示实验]验证浮力的存在,进一步认识什么是浮力。

[总结]: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的托力,叫做浮力,一般用f浮表示。

(2)、称重法测浮力。

[思考]:通过刚刚的实验,你可以进一步知道浮力的大小吗?[学生回答]浮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两次示数的差值。

[总结]:浮力=物重g-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即f浮=g-f (称重法)2、浮力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多媒体展示]:把小桶放入盆子里,在小桶中装满水,用手把空的饮料罐按入水中的情景。

[讨论]:由上述情景,你觉得浮力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呢?让同学们联系生活讨论。

[猜想与假设]:学生结合上面的情景并联系实际提出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液体的密度有关。

[制定实验方案]:研究浮力与哪个因素有关时,需要控制内心量不变?改变哪个物理量?怎样改变?怎样比较浮力的大小?[进行实验]:演示实验[分析论证]:实验后分析记录的数据得出结论,作好总结。

浮力教案【优秀5篇】

浮力教案【优秀5篇】

浮力教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计划大全、策划方案、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浮力教案【优秀5篇】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要根据不同的课题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

八年级《认识浮力》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认识浮力》教案、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浮力现象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科学的热情。
2.通过浮力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4.结合浮力知识,教育学生关爱环境,保护水资源,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浮力的概念、产生原因、阿基米德原理等知识点。
-教师点评学生的总结,补充遗漏的部分,强调重点和难点。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观察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并撰写观察报告。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浮力的学习要点,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3.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课后作业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评价,鼓励他们在实验操作、问题解决中展现自己的能力。
-激励性评价,针对学生的进步和努力给予及Biblioteka 肯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1.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涵盖浮力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等。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选取部分学生的解答进行展示,共同分析、讨论。
2.教学目标:
-巩固学生对浮力知识的掌握,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堂练习,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提升他们的学科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利用多媒体展示轮船、木筏、橡皮艇等在水中漂浮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物体能在水中漂浮?”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浮力。

浮力的教案15篇

浮力的教案15篇

浮力的教案浮力的教案1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浮力的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浮力的教案1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4.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二、能力目标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2.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3.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具有运用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4.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三、德育目标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

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3.了解压强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广泛性,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4.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重点压强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压力与重力面积的正确理解.教学方法探究法:通过学生自己独立的探究活动.观察现象.收集数据.分析比较获得对压强概念深入的理解.比较归纳法:通过对具体现象、事例的对比、比较,提出问题,并通过研究归纳出一般的结论.教学用具压力小桌、泡沫塑料、砝码、橡皮泥、木条、弹簧秤、投影仪、录像机及录像机资料等.时安排1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1.播放一段风光片:金色的海滨。

松软的沙滩.人们的身后是一串串大小不等、深浅不同的脚印;茫茫雪原,浩浩无边,想在上面步行的人双脚深陷.几乎寸步难行.雪橇却能使人插上翅膀……2.观察教材中两幅精美的图片:小小的蝉可以把口器插入坚硬的树皮,体态庞大的骆驼却可以凭借宽大的脚掌成为沙漠之舟.3.同学们自己分别用笔尖和笔帽扎手,体验有什么不同的感觉.从同学们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这些现象中,大家会想到什么问题吗?二、新教学[师]请同学们大胆说出自己的问题或想法.[生]人走过沙滩为什么会留下脚印?[生]人在雪地上,对雪地的压力差不多,为什么一个人陷了下去,而另一个没陷下去?[生]笔尖和笔帽扎手时的感觉为什么会不一样?[生]蝉为什么可以将尖尖的口器插入坚硬的树皮中?[生]人走过沙滩能留下脚印和软软的沙滩有关系,因为在水泥地上走过就看不到脚印.[生]用笔尖扎手会感到很疼,蝉的口器能插入很硬的树皮中,是因为笔尖和蝉的口器都很尖。

《浮力》教案【优秀9篇】

《浮力》教案【优秀9篇】

《浮力》教案【优秀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浮力》教案【优秀9篇】1、神奇的浮力这次本店铺为您带来了《浮力》教案【优秀9篇】,如果能帮助到您,本店铺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2节《认识浮力》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2节《认识浮力》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2节《认识浮力》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2节《认识浮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浮力的概念、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以及阿基米德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2. 通过阿基米德原理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浮力的概念,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阿基米德原理。

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浮力实验器材(如浮力计、物体、水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浮力现象,如船只、游泳圈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2. 浮力概念讲解:通过浮力实验,让学生观察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引导学生得出浮力的定义。

3.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体在同一液体中的浮力大小,引导学生分析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4. 阿基米德原理讲解: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理解阿基米德原理,掌握如何计算浮力。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浮力概念:影响因素:阿基米德原理: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浮力的概念及其单位。

答案: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单位为牛顿。

2. 请列举两个生活中常见的浮力现象,并说明其背后的物理原理。

答案:船只漂浮在水面上是因为船只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游泳圈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游泳圈受到的浮力等于其重力。

3. 请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答案: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20N。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使学生掌握了浮力的概念、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以及阿基米德原理。

但在课堂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应用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初中物理 认识浮力 教案

初中物理 认识浮力 教案

初中物理认识浮力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浮力的概念、方向、施力物体和单位。

2. 让学生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3. 让学生掌握计算浮力的两种方法(阿基米德原理和称重法)。

4.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5.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 浮力的概念、方向、施力物体和单位。

2. 浮力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3. 计算浮力的两种方法(阿基米德原理和称重法)。

教学难点:1. 浮力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2. 计算浮力的两种方法(阿基米德原理和称重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浮体的相关知识,提问:生活中有哪些浮体?浮体是如何浮起来的?2. 引导学生思考浮体浮起来的力是什么,引出课题——认识浮力。

二、新课讲授1. 浮力的概念:浮力是液体对物体产生的竖直向上的托力。

2. 浮力的方向: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3. 浮力的施力物体: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

4. 浮力的单位:浮力的单位与力的单位相同,为牛顿(N)。

三、浮力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1. 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浸入液体时,液体对物体产生向上的压力,这个压力就是浮力。

2.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1)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2)液体的密度: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四、计算浮力的两种方法1. 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乘以液体密度和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2. 称重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再测量物体在液体中的重力,浮力等于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减去物体在液体中的重力。

五、动手实验1.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实验器材:空塑料瓶、水、弹簧测力计。

2. 实验步骤:(1)将空塑料瓶装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瓶子的重力。

(2)将装满水的塑料瓶浸入水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瓶子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比较浮力和重力的大小,验证浮力的存在。

浮力教案【4篇】

浮力教案【4篇】

浮力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带来的4篇《浮力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小编给您的好友哦。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浮力》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作用,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2、能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

3、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

4、能认识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重难点重点: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运用实验和分析的方法得出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学工具多媒体、板书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提出问题:1.船为什么能在海面上航行?2.救生圈、救生衣的作用是什么?板书: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二)出示学习目标课件展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观看。

过渡语:看完了没有?二、先学(一)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P49----P52内容,要求边看、边划、边记。

1、看课本p49图10.1-1回答,什么是浮力?浮力的方向?2、根据图10.1-3总结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看演示实验:测量铝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学会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浮力的大小。

4、看课本p51找出浮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与哪些因素无关?你能举例说明吗?(二)学生自学教材老师巡视,了解学情,掌控学生高效学习,时间到,问完成的请举手?过渡语:合上书,自立完成自我检测(三)自学检测反馈要求:6分钟完成自学检测题目,要求书写认真、规范。

让四个小组的基础较差的同学到黑板完成,书写成绩和题目成绩记入小组量化,要求书写认真、规范。

1、鸭子能浮在水面上,用钢铁做的轮船也能浮在水面上,说明水对他们有_____ 力。

2、你游过泳吗?当你的身体浸入水中体积越大,你会感觉到水给你向上的托力____这个水对你向上的托的力其实就是_____力。

初中物理 认识浮力教案

初中物理 认识浮力教案

初中物理认识浮力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浮力的概念、方向、施力物体和单位。

2. 掌握浮力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3. 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和称重法计算浮力的方法。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浮力的概念和产生原因。

2.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3. 阿基米德原理和称重法计算浮力。

教学难点:1. 浮力产生的原因。

2.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教学准备:1. 浮力实验器材: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水。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展示轮船、木筏等浮体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体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是因为物体受到了水的竖直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浮力的概念: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与向下的压力之差。

2. 讲解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3. 讲解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或气体)。

4. 讲解浮力的单位:牛顿(N)。

三、实验演示(10分钟)1. 演示浮力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感受浮力的存在。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物体受到浮力?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四、课堂讨论(5分钟)1. 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2.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并板书。

五、阿基米德原理和称重法(10分钟)1. 讲解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 讲解称重法计算浮力: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和在水中的重力,计算浮力。

六、课堂练习(5分钟)1. 让学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和称重法计算浮力。

2. 教师选讲练习题,解答学生疑问。

七、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浮力的概念、产生原因、影响因素等。

2. 强调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讨论、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浮力的概念、产生原因、影响因素等。

八年级物理下册《认识浮力》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下册《认识浮力》教案、教学设计
4.启发式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思考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浮力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4.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为改善人类生活质量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5.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并能解释生活中与浮力相关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以下方法:
1.实践探究:通过实验观察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现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实验结果,使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理论联系实际:将浮力知识应用于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2.实验探究:设计一系列浮力实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观察、思考浮力的产生、大小和方向,从而加深对浮力概念的理解。
3.分步讲解:针对浮力的计算方法,采用分步骤、递进式的讲解方式,使学生逐步掌握浮力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4.图形辅助:利用图表、示意图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体积的关系,降低理解难度。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对力的概念、重力的作用等有了初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浮力这一新概念充满好奇,但可能对浮力产生的原理和计算方法尚感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方面:
1.结合学生的认知用。
2.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浮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8.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浮力在环保、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

《浮力》教学设计(优秀6篇)

《浮力》教学设计(优秀6篇)

《浮力》教学设计〔优秀6篇〕科学《浮力》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设计:1、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在生活中存在着浮力。

〔2〕知道物体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

〔3〕简单测量物体受到水的浮力的大小。

2、能力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定量观测、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开展的。

〔2〕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知道在生活中存在着浮力。

无论上浮的物体,还是下沉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教学难点:学生掌握简单的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以及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实验用具:小石子、水槽、塑料泡沫、石头、乒乓球、钉子、木块、钩码、测力计、笔、盆子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文彦博树洞取球故事,好吗?生:好!师:从前有个小孩名叫文彦博,有一次,他跟好朋友在玩皮球,当他们玩得起劲时,皮球掉进了旁边的树洞里。

小朋友都望着树洞兴叹:“唉!没有皮球可以玩了!真可惜!〞正当大家都手足无措时,文彦博镇定地说:“有方法了!〞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想了一个什么方法取到树洞里的球呢?生:给树洞灌水。

师:为什么给树洞灌水能把球救出来呢?生:因为水能把球浮起来!师:你们真聪明!今天,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有关浮力的现象。

〔出示板书:浮力〕二、科学实验,探究新知。

〔一〕活动一:判断物体在水中是浮还是沉。

师:浮力是阿基米德首先发现的,文彦博利用球能浮在水面上的原理取到了球,那么请同学们大胆地猜测一下,我们桌面上的泡沫塑料、木块、钩码、乒乓球、钉子、石头。

如果把我们准备的6种材料放入水中,哪些能浮在水面上?哪些会沉下去呢?生1:泡沫塑料、木块都会浮起来。

生2:乒乓球也会浮起来。

生3:钩码、钉子、石头会沉下去。

师:大家都说了自己的猜测。

现在我们来亲自试一试,究竟我们的猜测与实验结果是否一致呢?请同学们把材料一个一个轻轻放入水中,一边做一边把实验结果填在表格一的“实验结果〞那一行里。

初中物理认识浮力 教案

初中物理认识浮力 教案

初中物理认识浮力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浮力的概念、施力物体和方向。

(2)掌握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3)学会使用称重法和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浮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2)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 浮力的概念、施力物体和方向。

2.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液体密度的关系。

3. 称重法和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浮力。

教学难点:1.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液体密度的关系的实验探究。

2. 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浮力概念,如:船只、游泳等。

2. 提问:浮力是什么?浮力的施力物体是谁?浮力的方向是什么?二、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1. 实验一:使用称重法测量浮力(1)准备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铁块、水槽、细线。

(2)实验步骤:a. 用细线将铁块拴住,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记录铁块的重力G。

b. 将铁块慢慢浸入水槽中,记录不同深度时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

c. 计算浮力F_浮 = G - F。

(3)数据分析:观察浮力F_浮与铁块浸入水中的深度之间的关系。

2. 实验二: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1)准备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铁块、水槽、细线、橡皮泥。

(2)实验步骤:a. 用细线将铁块拴住,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记录铁块的重力G。

b. 将铁块慢慢浸入水槽中,记录不同深度时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

c. 利用橡皮泥改变铁块排开液体的体积,重复步骤b,记录示数F。

d. 计算浮力F_浮 = G - F。

(3)数据分析:观察浮力F_浮与铁块排开液体体积之间的关系。

八年级下册物理教科版认识浮力教案

八年级下册物理教科版认识浮力教案

八年级下册物理教科版认识浮力教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科版认识浮力教案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浮力,知道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对物体有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法和课堂讨论让学生认识浮力,通过类比法、观察法让学生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一、实验探究——浮力教师活动设计( 1 )调查:洗澡时进入浴盆,感觉自己身体变轻的同学举手示意一下;(学生参与) 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在很久以前跟你们有同样的感受; ( 2 )将一个小木块放进水里,它会漂起来;教师: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请同学们举出例子。

引导得出浮力概念:这种能让物体浮起来的力叫做浮力; 根据这些事实,我们认识到漂浮在液体上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 3 )如果我们游泳时,将自己的身体完全浸没水中,我们还受到浮力的作用吗? 进行实验:“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吗?”(演示实验,如图11-2-2) ?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吗?(以下是一种引导方案供参考) ? 受不受到浮力,我们直接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的变化就能知道; ? 如果在空气中测量的数值等于浸没在水中的数值,那么就没有浮力; ? 如果在空气中测量的数值大于浸没在水中的数值,那么就存在浮力; ( 4 )引导学生陈述自己对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 ( 5 )进一步讨论这个实验: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 F 1 和 F 2 有什么关系?浮力的方向是什么?(以下是一种引导方案供参考) ? 我们分析受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从分析力的示意图开始;? 对第一个图进行受力分析时,注意它受到一个拉力 F 1 和重力的作用;八年级下册物理教科版认识浮力教案2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试讲的课题选自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四节,浮与沉,下面进入我的教学片段。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2认识浮力-教案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2认识浮力-教案

教案: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10.2 认识浮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的第十章第二节,主要内容包括:1. 浮力的概念: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 浮力的产生原因:液体或气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3. 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4. 浮力的计算:F浮 = G排 = m排g = ρ液V排g。

5.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浮力的概念,知道浮力的产生原因。

2. 使学生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够运用浮力公式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浮力的产生原因。

2. 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3. 浮力公式的记忆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浮力计算器、液体容器、物体(如石头、木块等)。

2. 学具:笔记本、笔、浮力计算器、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浮力演示器,让学生观察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引导学生思考浮力产生的原因。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浮力的概念、产生原因、阿基米德原理和浮力公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浮力的基本知识。

3.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典型例题,讲解浮力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解题,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随堂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并讲解答案。

5.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记录实验数据,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6. 实验报告:7. 课堂小结:8.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浮力的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

2. 浮力的产生原因:液体或气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3. 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4. 浮力公式:F浮 = G排 = m排g = ρ液V排g。

初二物理浮力教案【9篇】

初二物理浮力教案【9篇】

初二物理浮力教案【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二物理浮力教案【9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浮力的教案(优秀9篇)

浮力的教案(优秀9篇)

浮力的教案(优秀9篇)浮力的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的方法,知道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让有些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2、了解自然界中死海能使人漂浮的成因。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教学准备1、前期幼儿经验:知道有些物品会浮于水面,有些物品会沉在水底。

2、人手一个鸡蛋、半杯温水、一根筷子、糖、盐、味精、水、抹布、脸盆。

3、大记录纸一张。

4、死海的录像。

重点难点重点:有序进行实验。

难点:了解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让有些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

教学过程一、猜测沉浮的物品师:小朋友,你知道哪些东西放在水里会浮起来?哪些东西放在水里会沉下去?对于幼儿答案中提到的有现成的,教师进行实验。

二、实验猜测1、提问:如果把鸡蛋放在水里是沉还是浮起来呢?2、教师出示记录表,引导幼儿解读。

3、当场把鸡蛋放进水里验证:鸡蛋沉入水底。

三、幼儿进行实验1、有什么办法能让鸡蛋浮起来?2、出示记录表,让幼儿猜测,并记录猜测结果。

3、把幼儿分成三组,一组给予盐、一组给予糖、一组给予味精,并告知幼儿。

四、揭示实验结果1、教师出示记录表,分别让不同实验的幼儿回答实验结果,并帮助幼儿进行记录。

2、教师进行实验:脸盆里装水加盐搅拌,鸡蛋浮起来3、实验后得出结论,放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使鸡蛋浮起来。

五、拓展活动:死海的秘密提问:放了盐的水能让鸡蛋浮起来,那人可不可以浮起来呢?”教师播放PPT,介绍“死海的秘密”。

教学反思科学小实验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只是我们现在碍于幼儿园班级人数多,材料不够、操作不便等因素,使得这样的小实验不能很好的开展。

今天的活动,实验的材料也比较繁琐,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所以进行了分组实验的形式,给予不同小组不同的材料,汇总实验结果,这样不仅让每种可能都得到了验证,满足了孩子探索的欲望,同时也能清楚的'得到实验的结果。

《认识浮力》教学设计

《认识浮力》教学设计

《认识浮力》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和教学目标浮力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过浮力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规律,以及浮力对物体的影响。

本节课将通过实验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浮力,理解其原理和应用。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浮力,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2.能够分析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规律;3.理解浮力对物体的影响,掌握计算浮力的方法;4.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什么是浮力,浮力的产生原因;2.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规律;3.计算浮力的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2.理解浮力对物体的影响;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入浮力的概念,例如:“你在水中游泳时,感觉身体轻了吗?这是为什么呢?”让学生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2.概念讲解(10分钟)讲解浮力的概念和原理,重点介绍浮力的产生原因是由于液体对物体施加的压力不同导致的。

3.实验演示(20分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用一个玻璃瓶装满水,将一个小塑料球放入水中观察其浮沉情况。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浮力和物体浮沉的关系。

4.讨论分析(15分钟)让学生围绕实验结果展开讨论,并结合概念讲解,分析为什么物体会在液体中浮起来或沉下去,理解浮力对物体的影响。

5.计算练习(20分钟)给学生几个浮力计算题目,让学生通过计算来加深对浮力概念的理解,并巩固运用浮力计算的方法。

6.拓展应用(10分钟)让学生思考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船只浮沉问题、气球飘浮问题等,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7.总结回顾(5分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提醒学生复习浮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四、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实验演示、讨论分析、计算练习、拓展应用等。

教学资源:玻璃瓶、塑料球、水、计算题目。

五、教学评估方法1.实验报告:要求学生记录实验过程、观察现象和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0.2认识浮力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0.2认识浮力

教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2认识浮力一、教学内容1. 浮力的概念:介绍浮力是什么,浮力的计算公式以及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浮力的产生:讲解浮力产生的原因,即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3. 阿基米德原理:介绍阿基米德原理,证明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

4. 浮力的利用:通过实例讲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掌握浮力的计算方法。

2. 使学生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3. 培养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浮力产生的原因,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浮力的计算方法,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演示器、液体、物体(如石头、木块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计算器、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救生圈等。

2. 浮力的概念:介绍浮力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浮力是什么。

3. 浮力的产生: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4. 阿基米德原理:讲解阿基米德原理,让学生证明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

5. 浮力的计算:教授浮力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运用公式计算浮力。

6. 浮力的利用:分析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浮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浮力的问题,让学生当场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浮力的概念2. 浮力的产生3. 阿基米德原理4. 浮力的计算方法5. 浮力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计算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已知物体的重力为5N,物体在水中的排水体积为0.5×10^3m^3。

答案: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0.5×10^3m^3=5N2. 题目二: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为10N,放入一个密度为1.2×10^3kg/m^3的液体中,物体在液体中的排水体积为0.4×10^3m^3,求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浮力
教材分析浮力这一节内容的学习是在前几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来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而展开的。

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其中探究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即阿基米德原理),能为下一单元物体的浮沉,浮力的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浮力知识的另一方面作用:由于浮力知识在工业、农业、国防等各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如船舶工业、农业上的盐水选种,气象上的探空气球、军事上的潜水艇等等,体现了它的实用性,所以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同时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教材,是中学生走向社会的必备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浮力的产生及其方向。

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知道浮力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了解浮力的产生及方向。

经历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过程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浮力的概念、探究浮力的大小。

难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课前准备教师: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器,弹簧测力计,空拉罐筒,钩码若干,烧杯,乒乓球,红毛线,水,自制课件
学生: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器25 组,弹簧测力计25 把,水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从生活中我们知道,鸭子可以浮在水面,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升到空中,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轮船能在海面上航行,金鱼可以轻盈地在水中上下游动,这些都是一些有关浮
力的问题。

浮力是怎样产生的?浮力的大小有什么规律?了解这些内容,有利于更好地利用浮力为我们服务。

从本节起,我们将一起走进关于“浮力”的知识大殿堂。

首先,老师将了解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

二、知识准备(课前复习)
1、二力平衡的条件有哪些?
2、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怎样?
三、进行新课:
(一)什么是浮力?
1、演示实验:放入水中的木块放手后,木块从水里浮上来,最后漂浮在水面。

问:漂浮在水面的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什么?力的方向如何?
学生回答后小结:浮在水面的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施力物是地球。

还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施力物是水。

该实验说明漂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了浮力的作用。

其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是竖直向上的。

同时,根据物体的状态及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得到F浮=G。

2、演示实验:把石块放入水中,放手后石块在水中下沉,并且一直沉到水底。

问:下沉的石块受浮力作用吗?
教师继续演示:先测出石块在空气中的重力F,然后测出石块浸没在水中的视重F,,比较
物重和视重的大小关系。

实验完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处于静止状态,说明此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一个是竖直向下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即物重G; —个是竖直向上的拉力,施力
物体是细线,即视重F,;由于视重小于物重,说明还有另一个竖直向上的力,与细线对石块的拉力一起和石块的重力构成一对平衡力。

这个力就是浮力,施力物体是水,即F浮。

以上实验,说明浸入水中的石块也受到浮力的作用。

其方向仍然是竖直向上的。

同时,根据物体的状态和平衡力的条件,得到G = F,+F浮,推出F浮=G -F,o
教师总结讲解时,边讲边画出受力分析图。

教师归纳浮力的概念: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力,叫浮力。

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教师用一个小实验验证“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演示实验:找一段较粗的红毛线,将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乒乓球和大
烧杯的底部,将水注入大烧杯,直到将乒乓球浸没,观察红毛线被在竖直方向
拉直。

将大烧杯的一端垫高,发现红毛线仍旧被在竖直方向拉直。

此实验说明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教师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我们可以通过测量重力的方法来计算浮力的大小,这在实验室里是可能实现的。

但在生活中这样的办法可行吗?比如,我们要测量漂浮在河流上的轮船受到的浮力,这样的办法显然是不可行的。

那有没有其它计算浮力的大小的办法呢?或者说,浮力的大小应该等于什么呢?
(二)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1、提出问题: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2、猜想和假设:
为了引导学生正确提出猜想和假设,教师演示实验:
(1)、将装有适量钩码的拉罐筒放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保持漂浮状态),有部分水从杯中溢出。

(2)、继续向拉罐筒中添加钩码(保持漂浮状态),又有部分水从杯中溢出。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每放下一个砝码,排出的水怎样变化。

教师进行受力分析:浮力和重力始终是一对平衡力,随着总重力增加,浮力也加大,溢出的水也随着增加,如此看来,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的水的某种因素有关。

弓I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的水的……有关。

教师对学生的猜想进行分析,排除错误的猜想,对正确的猜想进行归纳,得出猜想:
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的水的重力有关。

3、实验准备
(1)、如何求得浮力?(漂浮时:F浮=G;下沉时:F浮=G-F)
(2)、如何求得排开的水的重力?(G排=6总-G桶)
(3)、需要测定哪些物理量?(漂浮时:物重F,桶重G桶,桶和水的总重G总;下沉时:物重
F,视重F,桶重G桶,桶和水的总重G总。

设计一个记录表格)
单位:牛顿(N)
(4)、需要些什么器材?(弹簧测力计,溢水杯,水,小桶,配重砝码)
4、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1)、展示学生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归纳实验结论:F浮=G 排
(2)、教师用动画演示实验过程,巩固实验成果。

展示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教材氐。

5、推导阿基米德原理的推论:
教师指出,在上述实验中,如果我们把溢水杯更换成量筒,有没有办法知道排出的水的重力呢?(有)推导:G排=口排g= p液V排F,所以,F浮=G排=卩液gV排。

教师强调:(1)、各物理量的单位。

(2)、p液是指液体的密度。

(3)V排不一定等于V物: 当物体部分浸入液体中的时候,V排<V物;当物体全部浸入液体中的时候,V排=V物。

(4)、从推论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不仅与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有关,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三)、课堂小结
1、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液体向上的力叫做浮力。

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2、计算浮力的方法(学生总结,教师归纳)
(四)、课堂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