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教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第一章隧道基础知识 (4)
1隧道的定义及新奥法施工原理 (4)
1.1隧道定义 (4)
1.2新奥法施工原理 (4)
2隧道分类 (5)
3隧道特点 (5)
4隧道组成 (5)
5隧道衬砌构造 (6)
6 隧道衬砌 (8)
7洞门 (11)
7.1洞门作用 (11)
7.2洞门型式 (11)
8明洞 (14)
9附属建筑物 (17)
10隧道施工方法 (19)
11 隧道围岩分级 (21)
11.1围岩基本概念 (21)
11.2围岩分级的判定方法 (22)
11.3软弱围岩的特征 (23)
12隧道施工测量 (23)
12.6隧道施工测量要点 (26)
13、隧道监控量测 (27)
13.1监控量测作用 (27)
13.2 监控量测项目 (27)
13.3 监控量测流程 (28)
13.4 数据处理 (28)
13.4监控量测信息化 (28)
14 超前地质预报 (29)
14.1 超前地质预报定义 (29)
14.2 超前地质预报目的 (30)
14.3 超前地质预报主要方法和适用条件 (30)
14.4 超前地质预报主要内容 (30)
15隧道施工的相关文件 (30)
第二章分部工程施工要点 (31)
1洞口施工 (31)
1.1排水施工 (31)
1.2拉槽土方开挖及防护 (31)
1.3管棚进洞 (31)
1.4 套拱进洞 (33)
1.5 洞门及洞口段衬砌施工方法及工艺 (33)
1.6注意事项 (34)
2洞身开挖 (34)
2.1主要开挖方法 (34)
2.2三台阶七步法 (34)
2.3 交叉中隔壁法(CRD法)开挖 (35)
2.4 三台阶临时仰拱开挖法 (37)
2.5 三台阶临时横撑法 (39)
2.6 双侧壁导坑法 (40)
2.7 预留核心土台阶法开挖 (41)
2.8钻爆设计 (43)
3支护施工 (47)
3.1 超前小导管 (47)
3.2 钢架安装 (49)
3.3 锚杆施工 (50)
3.4 钢筋网施工 (52)
3.5 喷射混凝土施工 (52)
4 仰拱及底板施工 (54)
5 防排水施工 (56)
5.1 隧道内防水系统组成 (56)
5.2 防水板铺设 (57)
5.3 纵环向排水管布设 (60)
5.4 止水带安装 (60)
5.5 止水条安装 (61)
6 二次衬砌施工 (61)
6.1 施工工艺流程 (61)
6.2 施工要求 (62)
第三章质量通病及处理措施 (68)
1 超欠挖 (68)
2 超前小导管外插角、孔距、孔深偏差超标 (69)
3 黄土隧道开挖后的坍落 (69)
4 富水隧道隧底开挖时拱顶沉降量大 (69)
5 初期支护分层喷射混凝土掉层脱落 (70)
6 钢架安装偏差大 (70)
7 钢架后砼喷射不饱满、不密实 (70)
8 喷射混凝土养护不到位 (71)
9 喷射混凝土拱顶部位出现空洞 (71)
10 拱脚(拱架连接处)喷射混凝土疏松,表面“松树节”现象 (71)
11 仰拱混凝土与仰拱支护之间有夹层,不密贴 (71)
12 黄土隧道或软硬岩石交接地带拱脚初支产生纵向裂缝 (72)
13 锚杆安装不牢固,抗拔力不够 (72)
14 二次衬砌施工缝止水带位移 (72)
15 二次衬砌钢筋位置不准确 (73)
16 隧道衬砌混凝土裂缝 (73)
17 衬砌环向施工缝渗漏水 (73)
18 衬砌混凝土局部蜂窝现象 (74)
19 衬砌混凝土局部出现孔洞 (74)
20 衬砌混凝土麻面 (75)
21 衬砌混凝土缺棱掉角 (75)
22 二衬混凝土与初支间空洞 (75)
23 二衬砼强度不够、均质性差 (76)
24 二次衬砌钢筋锈蚀、绑扎不满足要求 (76)
25 混凝土内主筋、架立筋或箍筋局部裸露 (77)
26 相邻断面衬砌砼表面接茬处错台超出标准 (77)
27 仰拱曲度不够 (77)
28 仰拱两端和仰拱填充两侧中埋式止水带位置不正确 (77)
29 防水板松弛度不足 (78)
30 防水板铺设损坏 (78)
31 排水沟不通畅 (79)
32 隧道内空气污浊、粉尘浓度大 (79)
第四章主要风险源及安全注意事项 (80)
1 隧道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 (80)
2 隧道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控制要点 (84)
第五章典型案例分析 (98)
1 软弱围岩隧道预防坍方事故案例 (98)
1.1郑西客专南山口隧道大坍方 (98)
1.2贵广铁路东科岭隧道涌砂坍方 (99)
1.3 张集铁路旧堡隧道初期支护开裂变形 (101)
1.4集包铁路新旗下营隧道坍方 (101)
1.5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甘青段小平羌隧道出口坍方 (102)
1.6十天高速公路陕鄂界隧道拱顶落石 (103)
1.7南二十里铺隧道出口整体下沉 (105)
2 标准化施工案例 (107)
第一章隧道基础知识
1隧道的定义及新奥法施工原理
1.1隧道定义
隧道是修筑在岩体、土体或水底,两端有出入口的,供车辆、行人、水流及管线等通过的通道。

供交通立体化、穿山越岭、地下通道、越江、过海、管道运输、电缆地下化、水利工程等使用。

铁路隧道长度就是其进出口洞门墙外表面与线路内轨顶面标高线交点之间的距离。

公路隧道长度就是其进出口洞门墙外表面与路面的交线同路线中线交点间的距离。

1.2新奥法施工原理
新奥法是应用岩体力学理论,以维护和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为基点,采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为主要支护手段,及时进行支护,控制围岩的变形和松弛,使围岩成为支护体系的组成部分,并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量测、监控来指导隧道施工和地下工程设计施工的方法和原则。

新奥法施工方法包括全断面法、台阶法、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中隔墙法和交叉中隔墙法、双侧壁导坑法。

1.2.1台阶法
该工法一般适合于Ⅳ级围岩,要求台阶长度不大于1倍洞径,仰拱距掌子面距离不大于2倍洞径。

1.2.2环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
该方法利用核心土稳定掌子面,然后开挖两侧边墙、中部核心土,最后开挖仰拱。

该工法步骤多,工艺要求高。

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多采用环形导坑法(三台阶七步流水法),出现的问题也最多,对该工法技术要求如下(双线隧道):
⑴上台阶每循环开挖进尺Ⅴ、Ⅵ级围岩不大于1榀钢架,Ⅳ级不大于2榀。

⑵边墙开挖进尺不大于2榀。

⑶仰拱开挖前必须完成钢架锁脚锚杆(管),每循环开挖进尺不大于3m。

⑷初期支护封闭成环位置距掌子面距离原则上不宜不大于2倍洞径。

⑸根据地质、量测情况,设置临时仰拱或横撑。

1.2.3CD法(中隔壁法)
该工法合于浅埋地段或穿越建(构)筑物时采用,以减少沉降,防止坍方。

该工法是将隧道分为左右两部分进行开挖,先在一侧采用台阶法分层开挖及支
护,再开挖隧道另一侧。

每台阶纵向长度3~5m。

初期支护仰拱紧跟下台阶,封闭成环。

1.2.4双侧壁导坑法
该工法在特大断面等特殊条件下采用。

该工法先开挖隧道两侧导坑,再进行中部开挖支护。

工法特点:控制沉降变形好,但连接点多,受力复杂,对工艺要求高。

1.2.5开挖工法选择要点
⑴开挖工法应根据地质情况和地层加固情
况确定。

实施中根据地质情况和量测成果及时
调整工法。

⑵开挖工法选择时,原则上在确保安全条
件下,应从简单到复杂,尽量减少开挖步骤。

⑶现场施工应严格执行设计工法,不得擅自更改。

2隧道分类
⑴按照隧道所处的地质条件分类:分为土质隧道和石质隧道。

⑵按照隧道的长度分类:分为短隧道(铁路隧道规定:L≤500m;公路隧道规定:L≤500m)、中长隧道(铁路隧道规定:500<L≤3000m;公路隧道规定:500<L<1000m)、长隧道(铁路隧道规定:3000<L ≤10000m;公路隧道规定1000≤L≤3000m)和特长隧道(铁路隧道规定:L>10000m;公路隧道规定:L>3000m)。

⑶按照国际隧道协会(ITA)定义的隧道的横断面积的大小划分标准分类:分为极小断面隧道(2~3㎡)、小断面隧道(3~10㎡)、中等断面隧道(10~50㎡)、大断面隧道(50~100㎡)和特大断面隧道(大于100㎡)。

⑷按照隧道所在的位置分类:分为山岭隧道、水底隧道和城市隧道。

为缩短距离和避免大坡道而从山岭或丘陵下穿越的称山岭隧道;为穿越河流或海峡而从河下或海底通过的称水下隧道;为适应铁路通过大城市的需要而在城市地下穿越的称城市隧道,这三类隧道中修建最多的是山岭隧道。

⑸按照隧道埋置的深度分类:分为浅埋隧道和深埋隧道。

⑹按照隧道的用途分类: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和矿山隧道。

3隧道特点
⑴是交通运输线路穿越天然障碍的有效方法
⑵穿越的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工程定位、设计、施工方法要随时相应调整
⑶施工作业面窄,劳力设备受到限制,工业化、机械化施工要求高:
⑷造价昂贵。

4隧道组成
隧道的主体建筑物由洞身和洞门两部分组成。

在隧道进口或出口段,如果仰坡表层岩土风化严重,易塌落时,则延长洞身或加筑明洞洞口,保证行车安全
隧道的附属建筑物,包括:人行道(或避车洞)和防排水设施,长、特长隧道还有通风道、通风机房、供电、照明、信号、消防、通讯、救援及其它量测、监控等附属设施
5隧道衬砌构造
开挖后的隧道,为了保持围岩的稳定性,一般需要进行支护和衬砌;支护的主要方式有:锚杆、钢架、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及其组合;衬砌的主要方式有:整体式混凝土衬砌、拼装式衬砌、喷射混凝土衬砌和复合式衬砌等。

5.1锚杆
锚杆是将破碎或不稳定岩体(块)与牢固稳定的岩体连结在一起以提高整体稳定性的一种支护措施。

按照锚固形式可划分为全长粘结型、端头锚固型、摩擦型和预应力型四种。

锚杆对地下工程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节理裂隙岩体中,锚杆对岩体的加固作用十分明显,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成本低和对工程适应性强等特点。

图1-1 锚杆示意图
图1-2 锚杆支护示意图
5.2钢架
当围岩软弱、破碎严重且自稳性差时,隧道开挖后,需要及时提供足够强的支护约束围岩变形。

在初期支护内设置钢拱架将增大支护结构早期的刚度,阻止围岩的过度变形并承受部分的松弛荷载。

钢架分为型钢和格栅钢架两种。

图1-5 钢架示意图
5.3钢筋网
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是在喷射混凝土之前,在岩面上挂设钢筋网,然后再喷射混凝土。

目前,我国在各类隧道工程中应用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支护的比较多,主要用于软弱破碎围岩,而更多的是与锚杆或者钢拱架构成联合支护。

钢筋网通常作环向和纵向布置。

环向筋一般为受力筋,由设计确定,直径12mm左右;纵向筋一般为构造筋,直径6~10mm;网格尺寸一般为20cmx20cm, 20cmx25cm,25cmx25cm,25cmx30cm或30cmx30cm 等。

5.4喷射混凝土
喷射混凝土既是一种新型的支护结构,又是一种新的施工工艺。

它是使用混凝土喷射机,按一定的混合程序,将掺有速凝剂的细石混凝土,喷射到岩壁表面上,并迅速固结成一层支护结构,从而对围岩起到支护作用。

喷射混凝土可以作为隧道工程的永久性或临时性支护,也可以与各种形式的锚杆、钢拱架、钢筋网等构成组合式支护结构。

它的灵活性也很大,可以根据需要分次追加厚度。

图1-6 喷射混凝土示意图
5.5 多种措施组合支护
钢架+钢筋网+锚杆+喷射混凝土组合,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组合,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组合等。

图1-7 组合支护示意图
6 隧道衬砌
6.1整体式混凝土衬砌
隧道开挖后,以较大厚度和刚度的整体模筑混凝土作为隧道的结构。

整体式衬砌按照工程类比、不同围岩级别采用不同的衬砌厚度。

其形式有直墙式和曲墙式两种,而曲墙式又分为有仰拱和无仰拱两种。

6.1.1直墙式衬砌
适用于地质条件比较好,以垂直围岩压力为主而水平围岩压力较小的情况。

主要适用于Ⅰ~Ⅲ级围岩,直墙式衬砌由上部拱圈、两侧竖直边墙和下部铺底三部分组合而成。

图1-8 隧道直墙式衬砌图
6.2.1 曲墙式衬砌
曲墙式衬砌适用于地质较差,有较大水平围岩压力的情况。

主要适用于Ⅳ级及以上的围岩,或Ⅲ级围岩双线隧道;多线隧道也采用曲墙有仰拱的衬砌。

曲墙式衬砌由顶部拱圈、侧面曲边墙和仰拱/底板(或铺底)组成。

图1-9 隧道曲墙式衬砌图
在Ⅳ级围岩无地下水,且基础不产生沉降的情况下可不设仰拱,只做铺底;一般均需设仰拱,以抵御隧道底部的围岩压力和防止衬砌沉降,并使衬砌形成一个环状的封闭整体结构,以提高衬砌的承载能力。

6.2复合式衬砌
复合式衬砌是指把衬砌分成两层或两层以上,可以是同一种形式、方法和材料施作的,也可以是不同形式、方法、时间和材料施作的。

目前大都采用内外两层衬砌。

按内外衬砌的组合情况可分为: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

根据围岩条件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断面形式和支护、衬砌参数。

图1-10 隧道复合式衬砌图
复合式衬砌是先在开挖好的洞壁表面喷射一层早强的混凝土(有时也同时施作锚杆),凝固后形成薄层柔性支护结构(称初期支护)。

它既能容许围岩有一定的变形,又能限制围岩产生有害变形,其厚度多在5~20cm 之间。

一般待初期支护与围岩变形基本稳定后再施作内衬。

为了防止地下水流入或渗入隧道内,可以在外衬和内衬之间设防水层,其材料可采用软聚氯乙烯薄膜、聚异丁烯片、聚乙烯等防水卷材,或用喷涂防水涂料等。

复合式衬砌可以满足初期支护施作及时、刚度小、易变形的要求,且与围岩密贴,从而能保护和加固围岩,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作用。

二次衬砌后,衬砌内表面光滑平整,可以防止外层风化,装饰内壁,增强安全感,是一种合理的结构形式,也是目前公路、铁路隧道主要的结构形式。

6.3锚喷式衬砌
锚喷式衬砌是指锚喷结构既作为隧道临时支护,又作为隧道永久结构(单层衬砌)的形式。

它具有隧道开挖后衬砌及时、施工方便和经济的显著特点。

锚喷式衬砌在围岩整体性较好的军事工程、各类用途的使用期较短及重要性较低的隧道中广泛使用。

在公路、铁路隧道设计规范中,都有根据隧道围岩地质条件、施工条件和使用要求可采用锚喷衬砌的规定
铁路隧道设计规定中规定,锚喷衬砌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锚喷衬砌内轮廓线应适当加大,除考虑施工误差和位移量外,应再预留10 cm作为必要时补强用。

⑵遇到下列情况时不应采用锚喷衬砌:地下水发育或大面积淋水地段;能造成衬砌腐蚀或特殊膨胀性围岩地段;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5℃地区的冻害地段;有其他要求的隧道。

6.4装配式衬砌
装配式衬砌是将衬砌分成若干块构件,这些构件在现场或工厂预制,然后运到坑道内用机械将它们拼装成一环接着一环的衬砌。

这种衬砌的特点是:拼装成环后立即受力,便于机械化施工,改善劳动条件,节省劳力。

目前多在使用盾构法施工的城市地下铁道和水底隧道中采用。

在铁路、公路隧道中由于装配式衬砌要求有一定的机械化设备,施工工艺复杂,衬砌的整体性及抗渗性差而未能推广使用。

7洞门
7.1洞门作用
减小洞口土石方开挖量;稳定边、仰坡;引离地表水流;为了保护岩(土)体的稳定和使车辆不受崩塌、落石等威胁,确保行车安全装饰洞口。

7.2洞门型式
隧道洞门型式主要有:环框式洞门、端墙式洞门、翼墙式洞柱式洞门及台阶式洞门、斜交式洞门、喇叭口式洞门。

7.2.1环框式洞门
当隧道洞口岩层坚硬、整体性好、节理不发育,且不易风化,路堑开挖后仰坡为稳定,又无较大的排水量要求时,可采用环框式洞门。

图1-13
7.2.2 端墙式(一字式)洞门
当地形开阔,石质基本稳定,边坡仰坡不高时,常采用端墙式洞门。

其作用在于支护洞口仰坡,保持其稳定,并将仰坡水流汇集,向两侧排出。

图1-14
7.2.3 翼墙式(八字式)洞门
当洞口地质较差(Ⅳ级及以上围岩),山体纵向推力较大时,在端墙式洞门的单侧或双侧设置翼墙。

图1-15
7.2.4 柱式洞门
地形较陡(Ⅳ级围岩),仰拱有下滑的可能性,又受地形或地质条件限制,不能设置翼墙时,可在端墙中部设置2个(或4个)断面较大的柱墩,以增加端墙的稳定性。

图1-16
7.2.5台阶式洞门
当洞口位于地形等高线与线路斜交,地形横披较缓的傍山地段时,洞门一侧边仰坡较高时,为了提高靠山侧仰坡起拔点,减少仰拱高度,将端墙顶部改为逐级升高的台阶形式,以减少洞门的圬工数量。

图1-17
7.2.6 斜交式洞门
当隧道洞口地面等高线斜交时,为了缩短隧道长度、减少挖方数量,可采用平行于等高线与线路呈斜交的洞口。

图1-18
7.2.8喇叭口式洞门
高速铁路隧道,为了减缓高速列车的空气动力学效应,对单线隧道,一般设喇叭口缓冲段,同时兼作隧道洞门。

图1-19
8明洞
明洞是隧道的一种变化形式,它用明挖法修筑。

所谓明挖是指把岩体挖开,在露天修筑衬砌,然后回填土石。

这样修筑的构筑物,外形几乎与隧道无异,有拱圈、边墙和底板,净空与隧道相同,和地表相连处,也设有洞门、排水设施等。

明洞一般修筑在隧道的进出口处,当遇到地质差且洞顶覆盖层较薄,用暗挖法难以进洞时,或洞口路堑边坡上有落石而危及行车安全时,均需要修建明洞。

它是隧道洞口或线路上起防护作用的重要建筑物,在铁路线上使用的较多。

明洞的结构类型常因地形、地质和危害程度的不同,有多种形式,采用最多的为拱式明洞和棚式明洞两种。

图1-20
8.1拱式明洞
拱式明洞由拱圈、边墙和仰拱(或铺底)组成,它的内轮廓与隧道相一致,但结构厚度要比隧道大。

常见拱式明洞有:
8.1.1 路堑式对称型
图1-21 路堑式对称型拱式明洞
8.1.2 路堑式偏压型
图1-22 路堑式偏压型拱形明洞8.1.3 半路堑式偏压型
图1-23 半路堑式偏压型拱形明洞8.1.4半路堑式单压型
图1-24 半路堑式单压型拱形明洞
8.2棚式明洞
有些傍山隧道,地形的自然横坡比较陡,外侧没有足够的场地设置外墙及基础或确保其稳定,这时采用另一种建筑物—棚式明洞。

图1-25 盖板式棚式明洞图
图1-26 悬臂式棚式明洞图
9附属建筑物
为了使隧道正常使用,保证列车安全运营,除主体建筑物外,还必须修筑一些附属建筑物。

其中包括:防排水设施,电力及通信信号的安放设施等。

9.1防排水设施
隧道的永久性防排水是通过防排水工程措施实现的。

经过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出了“截、防、堵、排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截:截断地表水和地下水流入隧道的通道,洞口地表设天沟等截水沟以及地表陷穴等整治;
防:防止地下水从衬砌背后渗入隧道内,充分利用混凝土自防水能力,以及在衬砌与支护之间设置的防水层;
堵:向支护背后压注水泥砂浆,用以充填支护与围岩间的空隙,以堵住地下水的通道,并使支护与围岩形成整体,改善支护受力条件;
排:将地下水排入隧道内,再经由洞内排水沟(排水沟及盲沟)排走。

图1-27 隧道防排水图(一)
图1-28 隧道防排水图(二)
9.2隧道附属建筑物
9.2.1避车洞
当列车通过隧道时,为了保证洞内行人、维修人员及维修设备(小车、料具)的安全,在隧道两侧边墙上交错均匀修建的人员躲避及放置车辆、料具的洞室叫避车洞。

避车洞根据其断面尺寸的大小分为大避车洞及小避车洞两种。

图1-29 避车洞
⑴大避车洞
在碎石道床的隧道内,每侧相隔300 m布置一个大避车洞,在整体道床的隧道内,因人员行车待避较方便,且线路维修工作量较小,可相隔420 m布置。

⑵小避车洞
无论在碎石道床或整体道床的隧道内,每侧边墙上应在大避车洞之间间隔60m (双线隧道按30m)布置一个小避车洞。

9.2.2电力及通信设施
⑴电缆槽:电缆槽用混凝土浇筑,可与水沟同侧并与水沟并行,或设置在水沟的异侧。

槽内铺以细砂做垫层,低压电缆可直接放在垫层面上,高压电缆则吊在槽边预埋的托架上。

槽顶设有盖板防护。

⑵信号继电器箱和无人增音站洞:隧道内如需设置信号继电器箱时,则应在电缆槽同侧设置信号继电器箱洞;根据电讯传输衰耗和通讯设计要求,在隧道内设置无人增音站时。

其位置可根据通讯要求确定。

可与大避车洞结合使用,如不能结合时,则另行修建。

10隧道施工方法
10.1隧道施工方法
⑴传统的矿山法:是采用钻爆法开挖和钢木构件支撑的施工方法。

⑵隧道掘进机法:是一种开挖与出碴联合作业的掘进机械,能连续掘进。

⑶盾构法(Shield):是一种钢制的活动防护装置或活动支撑,是通过软弱含水层,特别是河底、海底,以及城市中心区修建隧道的一种机械。

⑷明挖法:是指挖开地面,由上向下开挖土石方至设计标高后,自基底由下向上顺做施工,完成隧道主体结构,最后回填基坑或恢复地面的施工方法。

⑸盖挖法:是由地面向下开挖至一定深度后,将顶部封闭,其余的下部工程在封闭的顶盖下进行施工,主体结构可以顺作,也可逆作。

⑹浅埋暗挖法:是参考新奥法的基本原理。

⑺地下连续墙:也称为混凝土地下墙、连续地中墙。

它是起挡土、承重、防水作用
图1-30 隧道施工方法分类图
10.2隧道施工原则
隧道施工十八字原则: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

⑴管超前:指采用超前管棚或超前导管注浆加固地层。

掌子面未开挖前先进行超前管棚或超前导管注浆加固地层,使松散、软弱地层经注浆加固后形成一个壳体,增强其自稳能力,防止地层坍塌现象产生。

⑵严注浆: 在导管超前支护后,立即进行压注水泥浆液填充砂层孔隙,浆液凝固后,土体集结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结石体”使周围地层形成一个壳体,增强其自稳能力,为施工提供一个安全环境,严注浆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①超前导管注浆(单浆液或双浆液) ②拱脚及墙部开挖前按规定预埋管注浆。

③初期支护背后注浆(低压力0.2~0.4Mpa )

新矿

山岭隧










⑶短开挖:根据地层情况不同,采用不同的开挖长度,一般在地层不良地段每次开挖进尺采用
0.5m~0.8m,甚至更短,由于开挖距离短可争取时间架立钢拱架,及时喷射混凝土,减少坍塌现象的发生。

⑷强支护:一定按照喷射混凝土——开挖——架立钢架——挂钢筋网——喷混凝土的次序进行初期支护施工。

采用加大拱脚办法以减小地基承载应力。

⑸快封闭:初期支护从上至下及早形成环形结构,是减小地基扰动的重要措施。

采用正台阶法施工时,下半断面及时紧跟,及时封闭仰拱。

⑹勤量测:坚持监控量测资料进行反馈指导施工,是浅埋暗挖法施工的基点,所以地面、洞内都要埋设监控点,通过这些监控点可以随时掌握地表和洞内土体各点因开挖和外力产生的位移来指导施工。

11 隧道围岩分级
11.1围岩基本概念
围岩:隧道周围一定范围内,对其稳定性产生影响的岩体;
围岩压力:是指引起地下开挖空间周围岩体和支护变形或破坏的作用力。

它包括由地应力引起的围岩应力以及围岩变形受阻而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作用力。

从狭义上来理解,围岩压力是指围岩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压力。

在工程中一般研究狭义的围岩压力。

地质环境:隧道工程所赋存的地质环境的内涵很广,包括地层特征、地下水状况、开挖隧道前就存在于地层中的原始地应力状态、地温梯度等。

表1-1 隧道围岩分类表
注:1 表中“围岩级别”和“围岩主要工程地质条件”栏,不包括膨胀性围岩、多年冻土等特殊;
11.2围岩分级的判定方法
隧道围岩分级的综合评判方法按以下顺序进行:
⑴根据岩石的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两个基本因素的定性特征和定量的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综合进行初步分级。

⑵围岩分级中岩石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两个基本因素的定性划分和定量指标及其对应关系应符合有关规定。

⑶围岩详细定级时,如遇下列情况之一,应对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进行修正:
①有地下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