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棚演播室声学设计资料

合集下载

录音室建筑声学设计

录音室建筑声学设计

录音室建筑声学设计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声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普及到基层广播电视媒体,改善技术用房的声学环境已成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语言录音室是制作节目最基本的,最重要的设施之一,对音质要求更为严格,进行声学设计尤显必要。

录音室的声学环境要求达到国家相关规范要求。

录音室内的音响效果、混响系数、本底噪音、声响均匀度进行综合设计,以求达到一个具有专业化的多功能数字录音室。

整体设计中,既要考虑节目制作中的各种专业要求,也要考虑令人舒适的视觉效果,尽可能地提供最佳的音乐录制作条件,此外还要兼顾制作场地有效使用面积、合理的工艺流程以及工作的安全性,从而保证节目制作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参与的观众在安全、宜人的环境中得到精神享受。

分类按性质可分:个人录音室、商业录音室、行业录音室。

技术指标声学设计规范要求录音棚的音质主要是"语言清晰、可懂度高,其次是良好的丰满度",在主要使用条件下,具有相应于拾音要求的混响时间频率特性,抑制影响拾音音质的声缺陷,如回声、颤动回声、低频嗡声等。

录音棚宜用短混响,根据室内容积选择合适的混响时间,混响时间的频率特性要求平直。

声学技术指标房间名称混响时间T60(秒)噪声评价曲线(NR)隔声门隔声量(插入损失dB)隔声窗隔声量(传声损失dB)快速语言传递指数(RASTI)录音室0.4+0.1SNR-30 35 50 0.65噪声源录音室的噪声来自多方面。

既有来自录音室外的噪声,主要可分为二类,一类来自录音室建筑之外,例如过往车辆、飞机等所产生的交通噪声;另一类来自建筑物之内,但又在录音室之外的噪声,例如大声交谈声、上下班时的喧哗声;也有来自录音室的内部噪声主要来自空调系统,灯光控制系统和录音室工作时,摄像机的移动噪声和工作人员的走动噪声等。

噪声的传播:噪声传入录音室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一是噪声作用于墙壁、地板、天花板而产生振动,把声能辐射进录音室;二是通过施工时留下的缝隙、没有密封的洞孔等经过空气传声传入录音室;三是通过录音室的墙面、顶面、或地面与外界的钢性联接通过固体传声而进入录音室。

广播电视录播音室演播室声学设计规范

广播电视录播音室演播室声学设计规范

广播电视录播音室演播室声学设计规范广播电视录播音室和演播室声学设计规范一、总体设计原则1. 根据使用需求和空间面积,确定音室和演播室的合理大小。

2. 考虑环境噪音控制,使音室和演播室免受外界干扰。

3. 确保音室和演播室内外的声音互相隔离,防止声音泄漏。

二、声学处理1. 使用吸音板、吸音窗帘和吸音天花板等声学材料,以减少声波的反射和共振。

2. 在音室和演播室的墙壁、天花板和地板上布置不同种类和厚度的吸音材料,以实现音频的均衡和清晰度。

3. 在音室内设置合适的声学衍射板和声学棉,以平衡音频的反射和吸收。

三、声音隔离1. 使用隔音材料,如隔声墙、隔声门和隔声窗,以阻隔音乐、声音和噪音的传播。

2. 在音室和演播室之间的墙体和门上使用双层结构,并在夹层中填充隔音材料。

3. 加强门缝、插座、风管等细节的隔音处理,防止声音渗透。

四、空调和通风系统1. 选择低噪音、高效率的空调和通风设备,以保持音室和演播室的适宜温度和湿度。

2. 确保空调和通风系统的出风口不直接对准音频录音设备,避免产生噪音。

五、灯光和电力1. 使用低噪音、无频闪的灯光设备,以避免影响声音录制和播放。

2. 规划合理的电力布线,确保能够满足录音设备和演播设备的供电需求。

六、家具和设备布置1. 合理摆放录音设备、音频设备和播音台,以确保人员操作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2. 布置合适的家具,如椅子、桌子和隔音屏,以提供给录音人员和演播人员相对安静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七、防火和安全1. 使用防火材料,如隔火墙、防火门和防火涂料,保护音室和演播室的安全。

2. 安装烟雾报警器和消防设备,建立有效的防火和安全管理制度。

八、声音监听系统1. 选用高性能的音频监听设备,确保录制和播放的声音质量。

2. 根据房间的声学特性,调整音响系统的位置和设置,以获得最佳的音频效果。

3. 使用合适的音频处理器和均衡器,对声音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更好的听觉感受。

九、地面设计1. 在音室和演播室的地面上使用合适的材料,如吸音地毯或弹性地板,以减少声音的反射和传导。

录音棚的声学设计方案

录音棚的声学设计方案

录音棚的声学设计方案随着音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录音棚的声学设计方案成为确保音质和音频制作质量的重要环节。

一个好的声学设计方案可以提供相对干净、真实和低噪音的录音环境,以确保录音的准确性和品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录音棚声学设计的一些核心要点和方案,以期为读者提供有用的指导和建议。

首先,录音棚的声学设计应该考虑到三个主要目标:控制反射,消除共振和最小化传播噪声。

控制反射是指减少室内表面的反射和回声,以确保声音在录音环境内传播时不受干扰或失真。

消除共振是为了避免室内空气的共振频率与音频频率相匹配,产生不必要的声音颜色和失真。

最后,最小化传播噪声是指减少外界环境噪声以及设备本身产生的噪音的传播,以确保录音的清晰度和纯净度。

要实现以上目标,首先要考虑到录音棚内的材料选择和布局。

在墙壁和地板方面,应选择具有低反射和吸音性能的材料,如声学隔音板、海绵板等。

这些材料可以有效地吸收声音,减少回响和共振,改善录音环境的清晰度和纯净度。

此外,录音棚内的角落和表面也应该充分考虑到反射的问题,可以采取安装声纹吸音板或采用倾斜或凹凸的设计来避免声音的过度反射。

其次,录音棚的声学设计还需考虑到合理的布局和隔音措施。

录音棚应分为两个主要区域:控制室和录音室。

控制室是用于放置录音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区域,应该采取隔音措施,以避免外部噪音对录音的影响。

隔音措施可以包括使用声纹隔音板和密封门窗等。

另一方面,录音室是用于记录声音的区域,应该有良好的声音传播能力和良好的吸音效果。

通常情况下,录音室可以采用多层墙体结构和可调节的吸音板来实现这些目标。

在录音棚的声学设计中,还需重点考虑声音噪音的控制和管理。

外部环境噪音和设备产生的噪音都有可能对录音的准确性和品质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声学设计方案中,我们需要合理选择和布置隔音门窗、风道和空调设备等,以有效隔离和减少外部噪音的传播;同时,我们还可以考虑采用噪音处理设备,如降噪电路和噪音消除器等,来减少设备产生的噪音。

广播电视录音室、演播室声学设计规范

广播电视录音室、演播室声学设计规范

GY/T5086-2012 广播电视录(播)音室、演播室声学设计规范目次1 总则2 术语3 噪声控侧设计噪声容许标准.围护结构的隔声通风和空调系统的噪声控制机电设备的隔振4 音质设计4. 1设计标准4. 2录(播)音室、演播室的的学设计4. 3多声道录音控制室的声学设计阶录A NR噪声评价曲线的l / 1倍频程声压级dB附录B空气中声波的衰减系数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条文说明1 总则为了安全、实用、经济地做好广播电视工程设计,并结合广播或电视节目制播的录(播)音室、演播室等相关技术用房对声学环境要求,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广播电视录(播)音室、演播室等的声学工程设计。

录(播)音室、演播室及其相关技术用房内声学设计的基本目标是满足广播电视节目录制、播出和节目交流的需要,达到良好的声环境。

其基本的技术要求是:录(播)音室、演播室及相关技术用房应具有合适的混响时间,无明显的声学缺陷;录(播)音室、演播室及相关技术用房应具有符合录播要求的安静声环境。

录(播)音室、演播室施工中,宜安排必要的声学中间测量。

录(播)音室、演播室施工完毕后,应进行现场声学测量。

声学测量时,应在录(播)音室、演播室正常使用状态下进行。

录(播)室、演播室内声学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

2术语技术用房acoustic requirements room木规范所称技术用房是指录(播)音室、电视演播室、电视导演室、录音控制室和审听室等有室内声学要求的房间。

录音控制室recording control room指装备有录音用广播电视设备,主要用于节目录制或导播的房间。

多声道录音控制室,mufti-channel sound control room指满足多立体声或环绕声录制工艺要求的录音控制室。

2. 电视导演室TV director room指对演播室传来的音视频信号以及节目素材等进行加工、处理,形成完整的成品节目的场所噪声控制noise control使各技术用房达到符合使用要求的噪声标准而采取降低噪声的技术措施空气声air-borne sound指以空气为媒质向四周传捅的声音。

录音棚的声学设计

录音棚的声学设计

一、小面积录音棚的声学设计根据腾讯要求,提供出来进行改造的房间为一间普通的标准间,长5.40米、宽3.60米。

根据该房间的实际情况,录音棚的建声设计与考虑就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小面积录音棚的建声设计特点a、声学条件的差别对最终结果的影响大。

比如,在具有相同混响时间、相同声源的一大一小两个房间里,再增加一块相同的吸声材料板(吸声率一定)。

由于在小房间里吸声材料板与声源较近,达到吸声材料板的声音能量就较大,那么实际的吸声量也就较大。

同时,由于小房间里传播距离短,所用的时间也很少。

也就是说,增加吸声材料板后,小房间的混响时间将比大房间的混响时间小的多。

b、装修后,实际混响时间调节手段的制约因素大。

在装修后,小房间里参数实际调整的余地都比较小,空间需求也比较高。

c、通风的设计要求高。

一是要求具备良好的通风设施,二是要求对通风通道的噪声进行有效的控制。

d、小房间的简正模式影响较为突出。

简正模式(某一频率驻波的一个重叠叫做一个简正模式)说明了房间固有简正频率的分布情况。

小房间的长、宽、高比例要尽量避免互成或接近整数倍,以防房间内的声音在某一频率得到过分的加强或减弱。

e、小房间可颤动物件的低频声染色。

在装修中装饰板、吸音板、木地板、灯罩和通风口护网都要固定稳固,否则它们随声波的振动在小房间内极易形成严重的低频声染色。

f、小房间的混响时间的计算可以不考虑空气中声波的衰减。

二、经过反复的研究与计算,最终整体设计方案如下:1、录音棚改造方案隔音量是指单独材料的隔音特性,其平均隔音效果为46dB。

在实际应用中,隔音材料还要与原有砖墙之间保留100mm的空气间隙,实地监测隔音效果平均提高了7dB,满足了设计要求。

根据平均吸声系数的计算公式,经实地测量与计算,改造后配音建的平均吸声系数为0.184,满足设计要求。

以下是各部分构建的具体结构:1、内装建声墙体录音棚的内装建声墙体构造设计。

内装建声墙体的主体采用180mm厚混凝土充气砖搭建。

录音棚装修声学设计方案

录音棚装修声学设计方案

录音棚装修声学设计方案录音棚的声学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音频录制和音乐制作的质量。

一个优秀的声学设计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噪音干扰和混响,提供良好的声音隔离和声学环境。

下面是一个录音棚声学设计的方案,以确保录音棚能够提供最佳的声音录制和音乐制作环境。

1.录音棚房间选择:选择一个不受外界噪音干扰的地方作为录音棚的位置,例如远离街道和交通噪音的地方,最好是在地下室或独立建筑物内。

2.录音棚房间尺寸和形状:录音棚房间的尺寸和形状对声音品质有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较长的房间可以产生更好的低频响应,而较窄的房间则适合高频响应。

避免使用方形房间,而选择长方形或异形房间。

3.声学材料选择:录音棚中应使用吸音和隔音材料,以减少回声和噪音干扰。

吸音材料包括吸声板、吸音泡棉和吸音隔板等,可以在墙壁、天花板和地板上安装。

隔音材料则用于隔离录音棚与外界的噪音,例如门窗密封和隔音门。

4.声学布局:录音棚的声学布局应考虑到各种声音的传播和反射路径。

例如,录音棚中的主要声源(如麦克风)应与反射面(如吸音板)有一定的距离,以避免声音的反射和回声。

5.低频控制:低频声波在房间中很难控制,容易导致“咕咕声”和混响。

为了控制低频声波,可以使用低频吸音材料,如低频吸音板和螺旋形吸音器。

此外,还可以采用声学漏斗和低频陷波器等设备来控制低频声波。

6.空气循环和通风系统:录音棚中的空气质量对声音品质也有一定影响。

在录音棚装修时,应考虑添加通风系统和空气过滤器,以确保空气流通和质量。

7.安装地下挖坑和地下贝尼尔桶:地下挖坑和地下贝尼尔桶是录音棚声学设计中常用的声音处理设备,它们可以帮助改善低频响应和吸声效果,提供更好的音色和声音质量。

8.控制反射和早期反射:控制反射和早期反射是录音棚声学设计中的重要概念。

控制反射是指控制声音反射的路径和强度,以减少回声和混响;早期反射是指控制声音在录音棚中传播的路径和时间,以确保清晰和透明的声音。

录音棚声学设计要点

录音棚声学设计要点

录音棚声学设计要点1、音乐录音棚声环境概述录音棚是录制电影、歌曲、音乐等的录音场所,录音棚的声学特性对于录音制作及其制品的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录音棚有着较高的声学要求,保证室内各处有足够的响度和均匀度,防止回声、颤动回声、声聚焦等房间声学缺陷。

根据录音内容,录音室又可分为音乐录音和语言录音两类。

音乐录音棚的类别很多,它大致可按如下几方面分类:按音乐录音棚所属系统分类,它可分为电影系统、广播电视系统、音像出版系统、电教系统等四类。

其中唯有电影系统的音乐录音棚,要求在棚内设置银幕和电影放映机房,以便对口形配音。

因此,通常容积较大。

按音乐录音棚的录音工艺和声学处理方式,可分为自然混响音乐棚、强吸声分声道音乐棚、自然混响与分声道录音组合音乐棚、混响渐变音乐棚和多功能音乐棚等五类。

按音乐录音棚的规模可分为大、中、小三类:其中大型音乐棚可容纳120名乐师和100名合唱演员,棚的面积约需400m2;中型音乐棚,应可容纳70名乐师,建筑面积约为200~250m;小型音乐棚应可容纳30名乐师,建筑面积约为120m2左右。

录音棚室内示意图2、音乐录音棚的声学设计指标2.1混响时间自然混响音乐录音室的混响时间通常是低于同容积音乐厅的混响时间,根据《广播电视录(播)音室、演播室声学设计规范》GY/T5086-2012中规定,不同容积的音乐录音室混响时间(500Hz)应满足下图9-1要求:图9-1 文艺类录音室混响时间(500Hz)的推荐范围与容积的关系各频段混响时间频率特性曲线与500Hz混响时间的比值应符合下表1-1的规定表1-1 各频段与500Hz混响时间的比值2.2 房间比例和体型录音室一般体积较小,尤其是语言录音室,面积小的只有 10㎡左右。

在这么小的室内,低频区共振频率分布很少,如体型设计不当,很容易出现因共振频率分布不均而引起的声染色。

因此,录音室长、宽和高三者比例要满足一定的要求,表1-2 为矩形录音室的推荐比例。

录音棚的声学设计

录音棚的声学设计

一个好的录音棚是需要达到声场和现场两个方面的完美结合的现场的美观,装修的高档,声场的完善是一个好的录音棚的前提,要让演员在录音时既能有好的心情达到演唱的氛围也能发出最完美的音质。

1. 录音棚分为控制室和录音室两间,控制室放置录音设备,录音室供演员演唱。

两间房间中间有隔音墙(最好为砖石或者专业的歌声板结构),墙上须安装密封的玻璃窗以便双方交流。

玻璃窗为3层,每层6-8毫米,中间一层要倾斜20度安装以提高隔音效果。

安装玻璃窗要特别注意接缝处的密封。

2. 两间房之间要有一跟电缆通过,用于传送话筒信号和返送信号,此电缆可从墙上打洞穿过,要尽量小,并有填充物,以避免漏声。

录音室中有耳机分配器用多个演员监听伴奏。

3. 录音最好使用灵敏度高的电容话筒,话筒录音后应拆下,并注意防潮。

话筒至少配置2支,以便录制立体声信号。

4. 录音室应尽量与外界隔音,不要有窗户等,门边要加密封条,门的厚度也要达到不漏声的要求,窗口如能用砖石密封最好,或者加一块可拆卸的隔板,再外加厚窗帘。

5. 录音室装修除了要与外界隔音(主要是门窗)外,还要做到吸音,以减少房间的混响声,如果是普通墙面,最简单的方法是在四周悬挂吸音用的幕布,地上也可铺设可随时收起的地毯,以根据录音的需要调整房间的混响,对于流行歌曲录音,通常不需要房间混响,因此吸音可以大些。

6. 如果要装修好些,可以铺设木地板,墙周围装1米高的木墙裙,上边是吸音用的吸声板,吸声与墙之间是吸音矿棉。

简单的墙面装修可采用在砖墙上加10-15CM距离的龙骨,内填吸声材料(海绵等),外钉吸声板,吸声板上再加矿棉吸声板。

如果对隔音要求再高,可考虑在墙面上再加一层歌声板(与原墙距离10-15CM),然后再上龙骨。

7. 另外,在墙面和门上加软包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吸音方法。

8. 控制室的装修与录音室基本相同,控制室须环境整洁,禁止吸烟,电源插口安全整齐,有总控开关,如有可能,可以为主要设备配置不间断电源(注意,功放不能连接不间断电源,可能导致电源过载)。

录音棚声学设计标准

录音棚声学设计标准

录音棚声学设计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隔声处理:录音棚的墙体、地面和天花板应采用良好的隔声材料,以减少外部噪音的干扰。

一般来说,墙体和天花板的隔声量应达到40dB以上,地面的隔声量应达到35dB以上。

2. 吸声处理:录音棚内部应设置适当的吸声材料,以控制混响时间。

一般来说,混响时间应控制在0.3-0.8秒之间。

吸声材料的选择应根据录音棚的具体需求来确定,常用的吸声材料有泡沫塑料、玻璃纤维等。

3. 反射处理:录音棚内部的反射面应尽量减少,以防止声音的多次反射产生回声。

一般来说,录音棚内的反射面不应超过墙面面积的10%。

4. 扩散处理:录音棚内部的声音应该均匀分布,避免出现声音聚焦或死角。

一般来说,录音棚内的声音强度差异不应超过6dB。

5. 噪声控制:录音棚应采取有效的噪声控制措施,如设置隔音门、隔音窗等,以减少外部噪声的干扰。

6. 设备布局:录音棚内的设备布局应合理,以保证声音的传播效果。

一般来说,麦克风应放置在录音棚的中心位置,扬声器应放置在录音棚的边缘位置。

7. 照明设计:录音棚的照明设计应考虑到声学效果,一般应采用间接照明或半间接照明的方式,避免产生强烈的光线反射。

以上就是录音棚声学设计的一些基本标准,具体的设计还需要根据录音棚的实际需求和使用环境来确定。

录音室演播室的声学设计

录音室演播室的声学设计

建声设计主要包括“噪声控制”和“音质设计”两大部分。

噪声控制含:消声、减震、隔声等降噪方面的设计与施工。

其中,空调伴随着演播室、录音棚工作,它的设计与安装(它将直接影响整体结果)。

自从全国广电系统号召数字化、网络化以来,广播电视系统的大调整、大改组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然而,在新台建设(包括广播电台、电视台)时,在设计、建造录音棚、演播室的过程(包括验收)中,时常出现忽视录播室技术参数、声学指标等要求的现象。

建成后发现不好用,再测各项指标才知有很多声学缺陷。

虽经修改可能得到部分改善,但终究很难圆满。

因此我们在设计阶段就应注意到这个问题,提前邀请专家充分论证设计方案、严格选择有经验的设计、施工单位。

从而保证了新台落成后迅速投入使用,遗憾较少。

现将我们亲身经历过的有关声学指标选择、检测方法和数据分析等理论与实践问题略做归纳如下。

噪声控制的参数用噪声评价曲线(NR)描述。

音质设计含:房间几何形状、吸声、扩散、反射等建声的设计与处理。

用混响时间及其频率特性(平直与否)表示优劣。

一般,混响时间的长短要根据用途来选定。

一.噪声控制1.设计依据:GYJ42-89《广播电视中心技术用房的容许背景噪声级》,参考GYJ26-86中的“噪声控制的设计标准”。

2.噪声控制的总体设计(1)对场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声学环境等情况要进行详细调查、测试。

(2)尽可能远离震动源、噪声源,必要时采取隔声、隔振、降噪措施。

(3)在同一建筑物中,注意房间布局。

例如,将录播室尽量集中、并利用其它房间将其隔离或包围起来,以减轻外来噪声的干扰。

(4)空调机房、风道等需接近录播室以提高热交换效率时,尽量做好隔声与隔震(如将机组分开或将机组进行减震、隔声处理,对风道加装消声器和消音弯头,过墙时加隔声套等)。

3.录播室的噪声控制(1)录播室外墙的隔声量计算 R≈L″p1-Lp2+10lgS/A+3式中:R:隔声量,以dB为单位;L″p1:场地平均声压级的实测值,以dB为单位;Lp2:录播室内允许的噪声声压级,以dB为单位;S:外墙面对噪声源的透声面积,以m2表示;A:录播室内的吸声量面积,以m2表示。

演播室声学装修方案

演播室声学装修方案

演播室声学装修方案1. 引言随着网络直播、音乐制作和视频录制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需要构建自己的演播室。

而演播室的声学装修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一种演播室声学装修方案,旨在提供一个良好的音频环境,提高音频质量和录制效果。

2. 设计理念演播室声学装修的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2.1. 音频隔离为了避免外界噪音的干扰,演播室应具备良好的音频隔离能力。

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墙壁构造:建议使用双层墙壁结构,两层之间应留有一定的隔音材料,如密度较高的矿棉板或吸音棉。

•地面处理:地面可以铺设吸音地毯或安装隔音木地板,以减少地面反射产生的杂音。

•门窗隔音:选择具有良好隔音性能的门窗,如双层玻璃窗、隔音门等,以阻挡外界噪音的传入。

2.2. 吸音与演播室声场优化为了避免音频的过度反射和混响效应,需要进行吸音与声场优化。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吸音板、吸音棉和吸音天花板:在墙壁、天花板和地面上安装吸音板或吸音棉,以吸收多余的声波能量,减少混响,改善录音环境。

•声场优化:通过合理布置音箱、麦克风和吸音材料等来优化声场,使音频在演播室内呈现均衡、清晰的效果。

3. 具体实施步骤3.1. 准备工作在进行声学装修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准备工作:•确定预算: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声学装修的预算,以便选择适合的材料和设备。

•测量演播室尺寸:测量演播室的长、宽、高等尺寸,以便进行材料和设备的选择、布局和装置。

3.2. 声学材料选择与安装根据设计理念和预算,选择适合的吸音材料,并按照以下步骤安装:•选择吸音板和吸音棉:根据预算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吸音板和吸音棉。

•安装吸音板和吸音棉:将吸音板和吸音棉安装在墙壁、天花板和地面上,通常可以使用专用的吸音板粘贴剂或吸音板夹具进行固定。

3.3. 声场布置与优化根据演播室的用途和设备,合理布置音箱、麦克风和吸音材料,以优化声场效果:•音箱布置:根据演播室空间和用途,合理摆放音箱,避免过多的声波反射和混响。

录音室声学设计方案报告样本

录音室声学设计方案报告样本

录音室声学设计方案报告上海声华声学工程有限公司项目概况口该项目为录音棚声学设计,项目位于地下二层。

主要进行隔声、音质以及空调噪声与振动控制的设计录音棚设计主要内容口•较低的背景噪声•合适的混响时间•根据用途确定较为合适的混响时间频率曲线•房间的空间构型设计•矩形房间具有较为合适的房间比例•避免颤动回声、声聚焦等房间声学缺陷•适当考虑房间的扩散度•室内的声场不均匀度的设计•吸声材料的选择以及吸声材料结构的设计录音棚概况口录音室为一矩形房间,以,。

3控制室平面为直角梯形。

录音室设计重点、难点口录音室位于地下空间,相邻房间为设备机房等强噪声声源,需要降低噪声对录音室的影响。

由于处于地下空间因此所使用的声学材料需满足防火、防潮的要求。

地下空间的空调通风问题需要解决消声降噪的问题通过计算音乐录音棚的简正谐波模式为录音棚类型分析口3,从规模上分属于小型录音棚。

录音棚从功能上分为音乐用录音棚。

最佳混响时间较短。

并且由于是音乐用录音棚,由于乐器以及唱歌发出的声音频段较宽,几乎覆盖整个可闻声频率段。

所以要求该音乐用录音棚在20hz-20khz的整个频段内均有比较有效的吸声。

整个频谱内混响时间曲线应该具有比较良好的平整度。

低频与高频部分与中频部分混响时间的比值不应过大或过小。

多声道录音用录音棚的特点是将乐队的乐师或声部分别配置在各个相互隔离的空间内分声道录制直达声,然后通过人工混响器追加混响后合成。

这种录音工艺的等特点是乐器的质感强、清晰度高、层次分明、节奏感强。

由于这种类型录音棚主要拾音的是直达声。

所以不房间比例分析口参考上图录音室的简正谐波模式计算结果。

如果有几个模式计算出的频率相同或相差3hz 内就代表该房间在该频段内有较简并现象。

频率分布比较均匀,没有比较严重的简并现象。

最佳混响时间分析口室内的混响时间是室内音质最重要的数据,最佳混响时间的确定是综合厅堂容积、使用功能等因素考虑结果。

综合以上结果分析,房间的中频最佳混响时间RTW各频段相对于中频的比例为为了获得较大的信噪比以及良好的录制声环境,需要录音室具有较低的背景噪声。

录音室及演播室声学设计

录音室及演播室声学设计

录音室及演播室声学设计在电视台中,除了在声音制作环节需要提高技术之外,作为制作声音节目源的硬件环境,录音室、演播室的声学条件也有了更严格的要求。

一个具有良好声环境的演播室,完善的设计不只是几个专业用房的处理,而应从设计一开始就要为满足使用功能创造一定的声学条件。

实践证明:室内混响是容易实现其预期效果的,而室内的频率传递特性和噪声控制因受先天条件的限制而难以实现。

为此,平面布局应首先考虑:选择安静建造地址,地址无条件选择,就得利用群体本身,避闹求静;为了排除噪声的干扰,小型演播室、录音室及其辅助用房,最好与建筑群体相分离,若受条件限制要求置于群体中时,应布置在楼群的端头、底层或顶层;平面布局时应按功能归类划区,专业用房集中,相对独立,并人流分道,形成群体内安静的演播区;风机、水泵,空气调节机等设备均属噪声源,布置时应置于楼群外。

若受条件限制而进楼,也应集中控制,专业技术用具远离噪声源;声学设计要与结构。

暧通密切配合,相互依托,平面布局要有利于送回风时消声降噪,构造节点要有利于控制固体传声。

一. 房间比例和体型在平面建筑布局固定后,我们仍需要对录音室及演播室进行进一步声学处理。

录音室、演播室是制作节目源的声环境,因此同其他声环境相比,具有更高的声学要求。

首先要确定房间比例和体型。

演播室受声波激发,对不同频率会有不同的响应。

最容易被激起的是房间的简正频率,会使这一频段的声音加强,而在其它频段因无简正方式而减弱,造成拾音时严重失真。

为了使频率响应均匀分布,声场均匀,理想的方法是使演播室成不规划体形。

然而小型演播室受整个建筑平面、结构安排上的限制,独立成为不规则体形实为困难,通常只能为矩形。

这就必须正确控制房间尺寸和三向尺度的比例。

当然,如果录播室可以采用不规则体型,则可更有效的防止声染色出现。

有的小型演播室受层高影响,顶棚较低,有时受平面限制,房间过长,则也可选择其它尺度比例同样能获得筒正频率的均匀分布设计中,小型演播室受总体限制很难做到严格按理想比例实施,则需因地制宜,采用如下措施,也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录音棚设计方案

录音棚设计方案

录音棚设计方案录音室建筑声学方案一、公司简介___的成立宗旨是以人居环境为出发点,致力于解决城市建设中的环境噪声问题,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业务领域主要涉及室内建筑声学设计、建筑声环境顾问、工业噪声控制、城市环境噪声改造、声环境检测等项目。

公司聘请___教授为专家顾问,参与工程项目实施的现场技术督导和技术把关,以最好的设计和施工质量完成客户的要求。

二、建筑声学设计相关规范建筑声学设计需要遵循相关规范,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广播电视中心技术用房容许噪声标准》(部标GYJ48-89)、《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T-2005)、《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37、《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GBJ76-84等。

三、建筑声学设计指导原则1、设计依据建筑声学设计需要以业主方提出的使用要求和提供的图纸与技术资料为依据。

根据国家标准和我们的设计经验,声学设计标准主要包括混响时间和频响曲线要求、背景噪声要求和围护结构隔声量要求。

对于录音室,混响时间的要求因录制内容的不同而异。

录制人声的混响时间应该比录制乐器的混响时间短。

在这个工程中,录音室的空间体型比例不满足正常录音室的要求,因此建议将录音室与控制室的墙体向控制室一侧推一米,以满足声学空间体型要求。

该工程的录音室和控制室的尺寸分别为5100×3600×2600(H)mm和6000×4100×2600(H)mm。

录音室主要录制语言,现场环境无明显的噪声。

录音室对本底噪声的要求很高,为保证录制的节目有足够的信号噪声比,一般本底噪声设计为NR 20,室内背景噪声关空调时最好不超过25dB(A)。

该工程录音室要求一般录音功能即可,因此,设计本地噪声为30dB(A)。

现有的隔声都是采用原有的结构墙体作为维护隔声结构,后期的装修隔声不能满足专业录音室的隔声要求,施工做法有一定的偏差。

广播电视录音室、演播室声学设计规范

广播电视录音室、演播室声学设计规范

广播电视录(播)音室、演播室声学设计规范(总21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GY/T5086-2012 广播电视录(播)音室、演播室声学设计规范目次1 总则2 术语3 噪声控侧设计噪声容许标准 .围护结构的隔声通风和空调系统的噪声控制机电设备的隔振4 音质设计4. 1设计标准4. 2录(播)音室、演播室的的学设计4. 3多声道录音控制室的声学设计阶录A NR噪声评价曲线的l / 1倍频程声压级dB附录B空气中声波的衰减系数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条文说明1 总则为了安全、实用、经济地做好广播电视工程设计,并结合广播或电视节目制播的录(播)音室、演播室等相关技术用房对声学环境要求,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广播电视录(播)音室、演播室等的声学工程设计。

录(播)音室、演播室及其相关技术用房内声学设计的基本目标是满足广播电视节目录制、播出和节目交流的需要,达到良好的声环境。

其基本的技术要求是:录(播)音室、演播室及相关技术用房应具有合适的混响时间,无明显的声学缺陷;录(播)音室、演播室及相关技术用房应具有符合录播要求的安静声环境。

录(播)音室、演播室施工中,宜安排必要的声学中间测量。

录(播)音室、演播室施工完毕后,应进行现场声学测量。

声学测量时,应在录(播)音室、演播室正常使用状态下进行。

录(播)室、演播室内声学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

2术语技术用房acoustic requirements room木规范所称技术用房是指录(播)音室、电视演播室、电视导演室、录音控制室和审听室等有室内声学要求的房间。

录音控制室recording control room指装备有录音用广播电视设备,主要用于节目录制或导播的房间。

多声道录音控制室,mufti-channel sound control room指满足多立体声或环绕声录制工艺要求的录音控制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录音棚演播厅建筑声学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及设计思路
(1)工程概况
建声装饰区域北面为走廊,东南西侧与办公空间相邻,上面也是办公室。

原维护结构墙为轻钢龙骨石膏板墙,目前室内没有空调系统,现在房间内的A声压级LAeq=38dB 建筑结构:框架结构。

需要建声装饰的区域用隔音墙分成六个部分:导播室、演播室、录音室、控制室、休息厅和储藏室,原结构楼板标高为5.2米,主梁底标高4.5米。

录音室、控制室设计吊顶标高为3.0米。

导播室设计吊顶标高2.7米;演播室不设计吊顶;休息厅设计吊顶标高4.0米格栅吊顶;储藏室设计吊顶标高3.5米。

其中录音室地面面积18.56㎡,总有效容积共55.68m3,总有效表面积共约91m2;演播室地面面积54.2㎡,顶标高5.2m,总有效容积共266m3,总有效表面积共约216m2;控制室地面面积30.4㎡,吊顶标高3.0m,总有效容积共91.2m3,总有效表面积共约127m2;导播室地面面积12.3㎡,吊顶标高2.7m,总有效容积共33.21m3,总有效表面积共约63.48m2;导播室、演播室、控制室及录音室需参照国家规范做声学装修处理。

(2)设计思路
建声方案设计是在理解和把握各空间的功能定位并遵照相关国家标准和规程的情况下进行的。

设计方案按照甲方要求,根据声学计算和建声设计指标的要求,进行科学、完整的声学设计,以此来固定混响时间,消除音质缺陷,获得高性价比的理想音质效果,并适应功能的要求。

从消防角度考虑,所用内装饰材料达到国家防火标准B1级以上。

并做防火处理。

所有材料的环保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的E1级。

根据使用功能的要求及周边的声环境,我们设定录音室的NR值为25,导播室、演播室、控制室的NR值为30,我方充分考虑到可能会出现的声学缺陷,对整体结构和吸声体的配置做了合理的设计,要满足设定的背景噪声值隔声墙必须采用重套隔音墙,外围隔音墙的总体厚度为250mm,墙体总体隔声量达到60dB以上,考虑到导播室的使用功能,所以不再做声闸设计,所有的门均采用钢制隔音门(隔音量35dB),考虑到固体传声对其他房间的影响,导播室、演播室、控制室和录音室的吊顶为减振隔声吊顶。

地面采用干式浮筑地面,地面面层为地毯。

二、设计依据及指标选择
(1)标准规范及其他依据
1 建筑声学设计及测量规范JGJ/T131-2000
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
3.广播电视播音(演播)室混响时间测量规范[标准号:GYJ 22-1985 ]
4.广播电视中心技术用房容许噪声标准[标准号:GYJ 42-1989 ]
5.广播电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Y5067—2003)
(2)建声设计指标的选择
Ⅰ)演播室
1、主要功能是进行节目的排演和摄录,对声环境的要求主要是要有足够的语言清晰度和可懂度,还要考虑声音的丰满度,声音不能太干涩。

低噪声、强隔音。

室内的混响时间应取短混响时间,声场分布要均匀,并且没有共振,颤动回声,驻波,声聚焦、声染色等建声缺陷。

2、混响时间T60设计值选择:
演播室的全频混响时间设计标准值T60选择如下:
室内的声聚焦、回声和颤动回声等声学缺陷基本消除,全频混响时间设计标准值T60在0.3~0.4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